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旅游基础设施

旅游基础设施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11-27 07:17:2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旅游基础设施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旅游基础设施

篇1

二、主要任务

(一)现代交通体系建设

发展目标:到**年,全市高速公路路网密度由目前的2.5公里/百平方公里提高到4.5公里/百平方公里,铁路路网密度由目前的1.89公里/百平方公里提高到4.01公里/百平方公里;国省道、农村公路改造基本完成;**机场达到4D标准并对外开放;以铁路新站为核心的交通枢纽功能完备,形成快捷、通畅、立体的综合交通网络。

建设重点:

近期(**年-**年),计划投资约477亿元,实施重点项目10个。大力实施综合交通提速升级工程。推动**至杭州快速铁路、京福客运专线和皖赣铁路扩能改造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力争**年全面建成通车。加快**北站站前区规划编制,全面启动10平方公里站前区及铁路沿线站场建设。加快黄祁、宣黄高速公路建设,力争**年前建成运营。加快国省道改造和农村公路建设步伐,**年前,完成200公里国省道改造和1500公里农村公路建设任务。规划并实施全市旅游道路改扩建工程,适应综合交通提速升级对游客集散能力的新要求。完成**机场4D级改造,为升级国际机场奠定基础。

中长期(**年-**年),规划投资约340亿元,谋划重点项目7个。构建以**为中心的皖浙赣交界地区的区域交通枢纽。积极谋划和争取**至**庆铁路、**至金华铁路、**旅游轻轨、**至千岛湖、**至巢湖、砀山至祁门高速公路等项目;积极争取慈张线**市境内公路改建工程,基本完成国省道和农村公路改造任务,形成较为完善的区域综合交通体系。

(二)现代能源供应体系建设

发展目标:加快输变电线路改造建设,增强电网供电能力,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全性。到**年,全市用电总负荷达到75万千瓦的要求;实施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工程,全面完成农村电网改造任务,提高城乡电网应急保障能力;加快水能资源开发,到**年水电装机总量达到15万千瓦;继续推进农村沼气工程建设,充分利用太阳能等绿色资源,形成**全、可靠、环保的能源供应体系。

建设重点:

近期(**年-**年),计划投资约25亿元,实施重点项目9个。加快城乡电网改造,提高电力保障水平。重点推进500千伏永丰、220千伏芳村和110千伏黎阳、寨西输变电工程建设。加快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积极争取和实施月潭水库水资源利用项目,完成湖边水利枢纽、祁门县湘溪岭水库综合开发工程。推动新能源开发利用,积极争取和推进歙县1兆瓦太阳能光伏示范电站项目,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建成农村户用沼气服务体系,实施中心城区天然气利用工程,逐步提高新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

中长期(**年-**年),规划投资约157亿元,谋划重点项目9个。谋划实施500千伏宁国-永丰输变电工程,220千伏大阜、楠玛、槐源输变电工程,110千伏宏村输变电建设工程等供电基础设施项目,积极推进电气化县建设工程,谋划实施**天湖蓄能电站、祁门县泗洲湾水库工程、单晶硅及太阳能产业化基地、城市供暖系统、小水电建设暨以电代燃料和农村新能源推广体系等项目。

(三)现代信息体系建设

发展目标: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网的“三网合一”,建成“数字**”的基本框架。完善旅游信息、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三大信息平台”,全面推行政务信息网上、传递和共享;大力发展3G等现代信息技术产品,实现信息利用全面升级;加快数字电视系统建设,全面提升电视传输质量,形成快速、**全、多频道、高质量的数字化通信网络。

建设重点:

近期(**年-**年),计划投资约16亿元,实施重点项目10个。以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为重点,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旅游信息综合服务与管理系统示范工程,移动GSM12期、目标站址、地下管网、3G通信网络工程,电信3G网络建设工程,联通**年GSM、WCDMA二期工程,广电数字电视平移、“村村通”工程等。

中长期(**年-**年),规划投资25亿元,谋划重点项目12个。以“数字**”工程建设为重点,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信息体系。谋划实施信息**全示范工程、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平台、应急指挥体系、森林防火监控系统,移动网络“村通工程”、通讯生产基地建设,联通三条高铁覆盖、WCDMA覆盖、第二通信枢纽楼工程,广电网扩容等重点项目。

(四)现代旅游服务体系建设

发展目标:加快旅游资源开发,改善提升旅游基础设施,突出**风景区的保护、开发和管理,打造世界一流精品景区。到**年,全市4A以上景区达29个,其中5A景区3-5个;打造3-5个特色旅游功能区和200个特色旅游乡村,建设3-5个国际会议中心和3-5个大型综合商贸城、购物中心,培育3-5个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3-5个全国百强旅行社,形成综合性、高水准、多层次、标准化的旅游服务体系。

建设重点:

近期(**年-**年),计划投资216亿元,实施重点项目12个。实施旅游综合开发提升工程,加快建设新**江延伸段综合开发工程、雨润高尔夫国际会展度假中心、新徽天地、横江半塔旅游开发、太平湖旅游度假区、金盆湾度假区、中法乡村旅游开发、**国际中心、东**旅游度假区、徽文化长廊、屯溪老街文化休闲娱乐、**自驾游服务中心等项目。

中长期(**年-**年),规划投资300亿元,谋划重点项目9个。全面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建成达到国际水准的**旅游服务体系。谋划和实施新**江延伸段岸线开发工程、休宁国际商务旅游度假区、塔岭半岛游艇俱乐部、**西大门综合开发、练江沿岸旅游综合开发、徽商国际论坛、大型主题游乐园、10-20个五星级酒店、3-5个中老年养生休闲基地等项目。

(五)现代环境保护体系建设

发展目标:加强环境综合治理,强化生态资源保护,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严格执行国家工业主要污染物排放及能耗、水耗标准,确保地表水水质功能区达标率达100%,城镇集中饮水水源水质达标率达100%,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100%,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8%,确保各项环境指标在全省保持领先位置,努力形成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环保体系。

建设重点:

近期(**年-**年),计划投资约28亿元,实施重点项目6个。以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工程为抓手,全面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进程。重点建设**循环经济园基础设施、松材线虫病三道防线、城乡污水垃圾处理工程、退耕还林、生态林和公益林建设等项目。

中长期(**年-**年),规划投资100亿元,谋划重点项目7个。加快建立和完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谋划实施新**江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太平湖综合治理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工程、湿地保护建设工程、松材线虫病远程防控、全市水土保持工程等项目。

(六)现代商业物流体系建设

发展目标:以构建区域性物流中心为目标,合理布局现代商贸网点。到**年,全市建成3-5个大型批发市场和5-10家规模化物流企业,培育一批有特色、上规模、高品位的商业街区;组织实施屯溪区省级城市商贸服务示范区建设,鼓励商贸企业以连锁经营为主要方式,进驻广大农村,形成快速便捷、货畅其流的现代商业物流体系。

建设重点:

近期(**年-**年),计划投资约32亿元,实施和谋划重点项目9个。依托铁路枢纽、高速公路和机场,构建区域性物流中心。加快推进**海宁国际物流园区、永佳农副产品物流中心等物流项目建设,谋划建设**现代物流产业园、祁门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歙县开发区物流中心、**仓储大卖场、黟县粮食储备库、屯溪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及配送中心、**市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化肥储备库等项目。

中长期(**年-**年),规划投资28亿元,谋划重点项目6个。积极构建与区域交通枢纽相衔接、与产业结构相适应的现代物流体系。谋划建设铁路综合物流中心、**经济开发区物流园、歙县商贸物流中心、物流配送中心、汽摩配及建材大市场、农资综合物流配送中心等项目。

三、工作措施

(一)切实加强领导。成立由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任组长、市直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和区县政府负责同志为成员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建设领导小组,负责领导、组织和协调创建工作。各区县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要求,作出相应的工作**排和部署,提出具体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确保全面贯彻落实。市直相关部门要结合部门工作实际,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细化落实目标任务,建立目标责任制,确保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

(二)坚持规划引导。按照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方向,加快完成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高起点、大手笔抓好现代交通、能源、旅游、信息、物流等专项规划的编制,以规划指导发展和建设。强化规划的约束管理作用,建立健全规划实施机制,为加快构建现代基础设施体系提供规划保障。

篇2

与其他东盟国家一样,老挝也采取了包括从2015年1月开始将关税税率维持在5%以内等各项措施,以迎接东盟经济一体化。在2014年里,老挝的经济有令人瞩目的成长;即使在其他国家处于经济低迷之中老挝尚能保持7.6%的GDP成长。老挝主要成长的行业为以旅游业为主的服务业,另外采掘业、建筑业、食品和非食品加工业等也持续增长。

篇3

近年来,在省、地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漠河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旅游这一中心工作,依托“神州北极”品牌资源,全力推进北极镇旅游名镇建设,通过加快景区建设、加大宣传促销、加强行业管理、不断完善旅游要素,实现了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2011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95.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76亿元,年均分别增长46.2%和43.5%。

(一)全面推进景区景点规划建设。一是高标准推进旅游规划。先后聘请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英国工程设计院、黑龙江省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等多家知名规划设计单位,编制完成了《北极村旅游名镇总体规划》、《神州北极龙岛控制性详细规划》、《北极圣诞村修建新详细规划》等12个规划设计,为旅游业的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加快景区景点建设。按照“优先建设标志性景点,优先建设基础设施”原则,累计投入近19.44亿元,大规模推进了北极村老村改造、新村建设和观音山景区建设,建成了“五·六”火灾纪念馆、李金镛祠堂、北极洲、北方民族园、圣诞村、金鸡之冠等一批知名标志性旅游景点。

(二)不断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建设。一是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漠河机场于2008年顺利通航;铁路增开了漠河—大连的列车;漠洛公路、漠北高等级公路、龙岛公路建成通车,初步建成了立体交通网络。全县接通国电,使景区的深度开发成为现实。北极村供水、道路硬化、排污、绿化等工程扎实推进,水冲式厕所、沿江木栈道、景区内小交通成为新的亮点,景区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二是在完善服务功能上,目前,全县已有星级以上宾馆8家,社会旅馆30余家,北极村家庭宾馆130家,5幢国内一流的木制别墅建成并投入使用,成为了重要的旅游接待服务中心,全县日接待能力达5000人。旅行社从无到有发展到20家,出租车数量从260辆增加到480辆,餐饮商业网点从156家增加到267家,导游人员近百名,旅游接待能力和档次不断提升。三是在旅游商品和纪念品开发上,通过招商和政策扶持不断扩大规模,目前已有生产企业5家,经销店21家。针对游客需求,不断丰富内涵、创新内容,初步形成了以蓝莓、黄金、山产品、木制品为主的特色旅游商品和纪念品。

(三)大力加强旅游宣传推介。一是突出节赛推介。精心开展了冰雪汽车越野赛、北极光节、冬至文化节等节赛活动,并通过举办中国漠河生态文明建设高层论坛、北方少数民族歌舞服饰展演,在全国产生了良好的宣传效应。二是强化文化推介。深入挖掘人文历史和自然景观,先后编撰出版了“五大文化”系列旅游丛书,印制了风光画册、旅游指南、旅游风光片。发挥中国北极文学创作基地、中国摄影家协会漠河创作基地、书法家漠河创作培训基地等三大基地的作用,广邀名家来漠河采风创作。三是注重展会推介。积极参加各种评选活动和旅游交易会,漠河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得到极大提升,先后荣获“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中国最令人向往的20个地方”、“中国县域旅游品牌百强”和“中国旅游品牌魅力名县”、“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等殊荣。

(四) 进一步规范行业管理。一是优化政府管理体制。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经营、依法管理的发展思路,2011年大兴安岭国林旅游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加快了漠河旅游业产业化进程。二是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组建了旅游稽查大队和联合执法组,面向社会公布了旅游投诉电话,通过明察与暗访相结合、蹲点跟踪、受理游客投诉等办法,对黑社、黑导、黑车、黑店进行了严厉打击,有效规范了旅游市场秩序。三是规范旅游市场价格。对旅店业实行了最高限价管理,北极乡西瓜、香瓜销售实行价格备案,全县旅游商品和收费项目和全部实行明码标价,执行率达90%。四是提高从业人员素质。通过举办出租车驾驶员、宾馆服务员、旅游导游员培训班,深入开展旅游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等活动,引导全民学礼、知礼、懂礼、守礼,公民文明素养得到了有效提高。

二、旅游业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尽管漠河旅游业取得了较快发展,但发展规模、体制、规划、营销等方面与周边一些先进地区的差距还很大,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旅游产业基础薄弱,投入水平有待提高。漠河旅游接待人数和收入虽逐年递增,但旅游产业在全县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与旅游业较为发达地区仍有很大差距,说明旅游业对全县经济的贡献和带动作用仍有较大潜力。同时,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旅游开发投入水平仍然较低。一是财力紧张无力投入。旅游开发需要直接或配套的一次性投入较大,现在政府财力基本上难以承受;二是民间资本不愿投入。由于对旅游项目包装、宣传不够,民间资本对旅游投入认识不足,对投入回报预期过低,对投资政策信心不足,导致民间旅游投入热情不高。

(二)旅游管理体制不顺,企业经营有待规范。从管理体制上看,由于现行的内部管理体制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旅游行业一直处于“弱小散”状态。表现为部门之间对旅游要素的管理各有各的思想,各有各的做法,不能较好的形成统一规划,整合统一资源,凝聚统一合力;旅游主管部门势单力薄,工作往往陷入常规性的行业管理,对旅游中长远发展措施力度不够。从经营机制看,由于旅行社内部管理松散,部分从业人员为追求短期效益,急功近利,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关心不够, 造成旅游服务质量的不稳定,旅游市场发展乏力。

(三)公共服务设施滞后,缺乏统一规划。漠河缺少专门的旅游咨询服务中心,缺乏有效的引导。在交通设施方面,县内的主要公路干线、景区与景区之间,旅游指示牌的数量较少而且样式单一,没有地方特色,很难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产品开发方面,特色不突出,大众化的多,个性化的少,对客源市场的具体定位较为模糊,对市场供需变化反应不及时。少数投资经营者不是靠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和提供优质服务来吸引客源,参与市场竞争,而是靠提供回扣的办法来争取客源。这些不规范的竞争方式制约了旅游产品的丰富和完善。

(四)旅游营销力度不够,资源优势尚未发挥。市场营销对加快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一方面,由于政府财力有限和本地有实力的旅游企业较少,营销力度不够,难以形成较为系统、长久和较大规模的体制;另一方面,由于对旅游营销对象缺乏详尽了解,对国内外旅游者的不同旅游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产品促销宣传活动较少,营销手段和办法还比较单一,旅游纪念品开发也严重滞后,没有形成较大规模的定点销售,限制了旅游整体效益的发挥,直接影响了旅游业的总体收入。

三、旅游业发展的思路

北极镇作为我省重点打造的12个旅游名镇之一,在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总体框架中占有重要地位。我们将抢抓发展机遇,突出资源优势,强化全县发展旅游、全方位发展旅游、全产业融合旅游的意识,以“高起点、快启动、早见效”为原则,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推进旅游名镇建设建设,推动漠河旅游业的大发展和快发展。

(一)依托神州北极品牌,加快旅游名镇建设

一是准确定位旅游名镇。在建设理念上,充分依托漠河县在生态、区位、文化、历史方面的比较优势,坚持突出重点、体现特色、深度开发、打造精品的建设理念,主打“北”字品牌,强化神州北极、神奇天象、神秘源头的主体形象,彰显森林、冰雪、湿地、界江、极光的地域特色,突出原始生态、自然古朴的文化内涵。通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经营,力争通过两年时间,建成1个5A级,2个4A级,5个3A级景区,使游客滞留时间延长至3天,年接待游客突破120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10亿元。二是科学编制名镇规划。本着“保护生态、突出特色、提升功能、适度超前、便于操作”的原则,坚持山、水、镇、林一体相融,规划建设具有本态自然、功能完善、景致优美的“大北极村”旅游名镇体系。三是多渠道筹集名镇建设资金。2012年重点建设的项目20个,总投资18亿元。通过制定和完善有关旅游招商政策,以优惠政策和合理的利益分配,吸引外地大企业来漠河投资开发旅游业,引导本地企业介入旅游开发,缓解资金压力。加强与金融部门沟通协调,准确把握投资动向,争取得到金融信贷对漠河旅游业的最大支持。抢抓国家设立大小兴安岭林区接续产业专项资金的机遇,加大跑省进京力度,争取国家资金、政策的扶持和倾斜,力争北极村、圣诞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的突破。

(二)完善县城服务功能,倾力打造游客集散地

县城作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作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节点,漠河将加快旅游城市建设,不断提高和完善旅游服务功能。一是提高接待能力。通过开辟新航线,在旅游旺季增开旅游专列等方法,确保日输送游客能力提高1000人以上,缓解旅游旺季“一票难求”的供需矛盾。加快金马北极度假村、三星级酒店、哈一大疗养院等项目建设,新增床位1000张以上。二是营造优美环境。计划投入2000万元,重点用于城镇绿化、美化和亮化建设,精心打造中华路、潮林路等五条特色街道,并加大出入城口、老街区沿街门面改造力度,使西林吉镇、北极村达到国家级卫生城镇的标准。三是完善服务功能。引进战略投资者,建设大型商场、超市、娱乐设施。鼓励民间资本高标准建设娱乐场所、旅游纪念品商店。通过这些措施,重点解决游人娱乐活动少、消费能力不强的问题。

(三)突出办好节赛活动,加大宣传推介力度

继续加大宣传造势力度,通过节赛活动打造漠河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利用中国·漠河北极光节、中国·漠河国际冰雪汽车越野赛、中国·漠河冬至文化节等大型活动,诚邀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和香港《大公报》、《文汇报》等国内主流媒体,集中优势、集中力量,围绕打造全省经济强县、全国旅游名镇,重点对漠河旅游文化、生态建设、转型升级、项目建设等方面进行大规模、深层次、多角度的报道,不断提高漠河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继续办好冰雪汽车拉力赛、冬至文化节等冬季节赛活动,加大冬季旅游推介力度,扩大影响,逐步按市场化、商业化运作,对冠名权、场地广告、赞助商、指定用品进行招商,逐步减少政府投入。通过到重点客源地做宣传广告、与旅行社对接等形式,提高冬季旅游吸引力,进一步推动四季旅游均衡发展。

(四)突出地方特色,加大旅游商品开发力度

篇4

中图分类号:P754.1 文献标识码:A

一、能源城市旅游区概况

1.1 能源城市

能源城市是是指以依靠能源资源相关产业发展壮大起来,并以能源资源相关(如煤炭、天然气、石油开采业等)占其地区生产总比值较大,主要输出产品是与能源资源相关的产品的城市。能源城市有一下几个主要特征: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储量,并且易于开发;主要依靠开发本地资源发展;主导产业是与能源资源相关的采掘业和加工业,并且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相当大比重;主要输出产品是与能源资源相关的产品。

1.2 能源与旅游区的关系

现在国内的旅游区规划建设很少有建立在新能源利用基础上的,多数旅游区都是依靠自然资源、历史文化资源等,利用新能源还只是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如果仅以自然资源、历史文化资源等为旅游区建设的重点,那么就会面临很多城市的这些资源并不是很出名,再加上客源市场小,旅游发展当然滞后于很多地方,比如榆林市,地处西部偏远地区,虽然是历史文化名城,但旅游业的发展却远远落后于陕西的延安、西安等地区。在国家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依托资源优势,以旅游、能源、原材料、生物资源开发等,不仅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而且还能带动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所以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依托旅游、能源、矿产、生物、气候等资源丰富多样的组合优势,抓住机遇,用好机遇,面向市场,加强合作,扩大开放,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建立以新能源利用为基础的旅游区,形成能源与旅游区建设相辅相成的新形式非常有必要。

二、旅游区规划的一般设计方法

2.1技术路线

从空间层次上来说,城市旅游区规划的技术层次应该是:

城市旅游发展战略规划 旅游区规划(产品规划)旅游区控规旅游区详规

2.2 旅游区规划的基本内容与方法

2.2.1第一阶段:资料、资源调查与评价

(1)资料、资源调查:资料收集,要注意目的性、可靠性和原始性。在资料收集与汇编中,尽量保持其原始性,不要随意整理、取舍,包括提供的单位和个人姓名的记录,以保证资料的准确性。经查核、提炼、改写的工作成果,可在规划说明中反映。

(2)综合评价:

旅游区的综合评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环境质量与水平:生态特征、环境质量、设施状况、监护管理。

②开发利用条件:交通通讯、食宿接待、客源市场、运营管理,从社会、经济、时间、技术等方面,分析其开发利用功能价值和经济效果。

③规模范围:旅游地面积、体量、容量。

⑤开发现状:从艺术特点、自然规律,经济效果上综合分析、评价旅游地开发现状。

2.2.2第二阶段:编制规划

编制旅游区的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并做多方案的比选。

2..2.4第三阶段:方案决策

该阶段工作主要是政府部门组织各有关专家,对规划方案进行专业评议和综合评议,并对规划做出技术鉴定报告时期。经修改后的总体规划文件再报有关部门审批、定案、上报。

2.2.5第四阶段:管理实施

这是各旅游地在规划实施和常规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长期工作内容。一个好的旅游规划要使其变成现实,最终成为人类寻求旅游、休闲和环境质量的空间,实现旅游地应有的旅游效益,则需要到位的管理实施,否则仅为一纸空文。

三、以榆林秦塞长城国家公园规划为例的能源城市旅游区规划设计方法

秦塞国家长城公园地处榆林市榆阳区,规划用地面积约1343平方公里。榆林的地理区位和交通区位优越,边寨文化和长城文化源远流长,具备吸引高端旅游消费人群前来旅游的潜力。而榆林国家能源基地的优势和雄厚的经济实力,为提高景区品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秦塞长城国家公园从榆林边寨文化和长城文化出发,立足于榆林国家能源基地的优势,是一个集文化体验、生态度假、能源展示、生态治理、特色农业观光和自然生态体验于一体的国家生态公园。

3.1旅游空间组织形态构成

能源城市旅游空间形态划分和形式界定上,可以将旅游空间形态分为三级:旅游点、旅游单元和旅游区。旅游点是由场地组成要素构成的具有独特旅游价值的地块,如公园绿地广场上的喷水、街旁游园中的休闲广场、山涧的瀑布、坡地上的植物植被等。在视觉上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地形单元称为旅游单元,如沟谷、滩涂、盆地、山峰、山脊,每一个旅游单元都至少有一个旅游点,由一系列的旅游单元组成旅游区,旅游单元构成旅游区的物质实体。具有游憩和审美观赏价值的旅游点、旅游单元和旅游区就组成了旅游空间形态体系。

榆林秦塞长城国家公园的旅游空间体系就是由旅游景区、游憩区、旅游景点构成。由2-4个旅游景点构成游憩区,也就是一个旅游单元,再由若干个游憩区组成旅游景区,由此展开公园的空间景观序列。其主要特点是在组织旅游空间的同时将能源旅游资源、地形地貌、历史文化等与之结合,创造出一种独特的具有榆林魅力的旅游空间。

3.1.1旅游与能源旅游资源的空间结合

榆林是21世纪中国的能源接续地,是正在建设的国家能源化工基地,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西煤东运的重要源头。在榆林秦塞长城国家公园规划中,规划用地东部分布有相当多的煤矿,在旅游空间组织时尽量与矿产资源相结合并加以利用,将此区域作为整个公园的能源供给中心并结合能源展示,充分利用榆林作为国家能源示范基地的优势,将节能、低碳这条主线贯穿景区始终。规划一、二期用地以能源展示为主,向世界展示榆林作为国家能源基地的风貌,同时国家公园内的建筑、景点和景群都已节能建筑为主,实现能源、低碳的目标。

3.1.2旅游与现有的地貌、水系的空间结合

榆林地貌大体以长城为界,北部为风沙草滩区,南部为黄土丘陵沟壑区,水网分布密布,大多为内陆湖泊、水库和河流,旅游结合当地地貌,创造独特的毛乌素风景区、防风固沙风景示范区和国家自然水体风景区,充分展示榆林当地的体毛特征与自然景观,并结合旅游设施、修学培训、国际会议等功能,实现旅游与现有地貌、水系的结合。

3.1.3 旅游与历史文化的空间结合

榆林市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镇北台被誉为万里长城第一台,榆林长城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中国长城文化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榆林作为昔日的九边重镇,是昔日边陲和民俗文化融合之地,是塞北蒙汉文化的交汇区域,涵盖了黄河文化、草原文明、游牧文明等多种文明,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榆林的边塞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民俗文化上,榆林市陕北民间艺术之乡,大秧歌、信天游、绥德石狮、三边剪纸等以其浓郁的黄土风情和丰富浑朴的生活底蕴,风靡海内外;同时作为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榆林有着宝贵的革命文化资源。旅游结合榆林的历史文化空间,以秦塞长城为核心,结合镇北台、红石峡、榆林古城等重要景点,并结合大型展演活动、考古活动、游览活动、节庆活动等,将历史文化与榆林特色结合。

3.2 道路交通结构设计

3.2.1旅游区交通组织与路网布局

能源城市的旅游区的交通组织方式分成人车分行和人车混行两种,针对能源城市的特点,道路交通设计主要考虑与能源、游线结合,采用人车分行和人车混行两种方式并行,在园区主要道路上采取人车分行方式,进入旅游区后步行道与汽车通路在空间上分离,设置步行道与车行道两个独立的路网系统,车行路采取围绕旅游区或场地群落布置方式,并以枝状近端路或环状近端路的形式延伸到游憩场地出入口。在布置时尽量避开露天矿藏和自然水体等,并设置适当数量的停车位;步行道路应尽量在景区内部,将绿地、活动场地、公共服务设施与景点串联起来,规避矿区,并延伸到游憩活动场地的入口。在园区的次要道路上主要采取人车混行的方式,次要道路交通量不大,主要是方便游客观览和通行,并且能够作为生态通廊和消防通道,采取近端式布局,并在近端处设置回车场地。

3.2.2道路类型、分级

能源城市旅游区的道路有步行路和车型路两种类型。在人车分行的路网中,车型路以机动车交通为主,兼有非机动交通和少量步行交通,主要方便于游客通行与能源的输送,步行则兼有步行交通和步行休闲功能,并可兼为非机动车服务;在人车混行的路网中,车行路共有机动车、非机动车、和步行三种交通形式,也同时有专门的步行路系统,但一般主要是用于休闲功能。

道路按其功能可以划分为主路、支路和小路三个等级。

3.2.3通路设计

通路作为旅游区空间结构的骨架,为出入口为起点,将区内各游憩活动场所、主要建筑物及各个空间作线形连接,这便是最简单的通路特性。

从平面上分析,根据能源城市旅游区的特点,通路设计一般可以归纳为“向心式”、“环绕式”和“自由式”三种基本类型,在设计时一般会将三种通路方式混合使用,达到机动灵活的作用。

3.3 游憩空间构筑

能源城市的游憩空间有别于一般城市旅游区,其分布有其自身的特点:①在规划游憩区的同时与当地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的结合,既要有利于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又要凸显当地的自然环境特色。②游憩区与旅游区的交通连接,方便游客穿行和到达,要与旅游区内部的各种设施衔接,并与能源展示点相结合,使游客在观览的同时了解新能源的利用和提高节能意识。

3.4 游憩活动设计

旅游过程的游憩活动包括十个方面,即吃、住、行、游、娱、购、体、疗、学、悟。在能源城市的旅游区中,从游客行为活动的特征来看,观赏、娱乐、运动、疗养是最纯粹的游憩活动;修学、感悟、体验是过程中的精神活动;运输、住宿、饮食、购物既能满足基本生理需要的基础服务,又能满足旅途生活的心理需求,人们在进行这些活动时往往带着享受和休闲的性质。在游憩活动设计的同时加入生态、低碳的理念,结合能源展示,使游客在活动的同时感受到能源的魅力。

秦塞长城国家公园结合景区历史文化资源,推出以文化展演、节能展示、康体健身为核心的旅游活动带:长城镇北台活动带、春渡榆溪绕途旅活动带、花开几曲问陕北活动带和秦道飞沙龙寨行活动带。

3.5 能源利用

3.5.1 风能、太阳能的利用

利用风力推动发电机发电, 产生能量。特点是发电效率高、结构简单、维护方便, 可靠性强、无污染。榆林位于陕西最北部,太阳能、风能资源丰富,有丰富的生物质原料,为秦塞长城国家公园的生态能源的利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3.5.2生态水资源利用

陕北是一个极度缺水的地域, 因而对规划景区内的水资源必须坚持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进行规划与治理。规划利用雨水收集系统,将收集的雨水形成溪流并汇成一个个水眼,既能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还能够创造优美的景观达到水资源循环利用的效果。

4、总结:

近几年来,随着各国对能源越来越重视,能源城市的发展问题不断的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能源城市拥有丰富的能源储备,但是城市经济发展上去了,却带来了城市环境恶化,居民生活枯燥无味等问题,所以能源城市的旅游区规划显得尤为重要,在发展本地旅游业的同时还能丰富市民的生活。随着人们旅游观念的改变,不在盲目追求新奇独特的游览项目,愿意接受主动选择接近自然及低环境影响的旅游形式,能源城市刚好可以利用自身能源利用与旅游区结合,创造其独特的旅游形式。

目前,我国能源城市的旅游区规划设计方法及其理论还在探索阶段,本文以秦塞长城国家公园规划为例,从旅游空间组织形态构成、道路交通结构设计、游憩空间构筑、游憩活动设计、能源利用五个方面阐述了能源城市旅游区规划设计的一些方法,由于时间及自身水平的限制,本研究依然存在一些不足及有待深化的部分,笔者将在以后的学习与工作中继续深入研究,为我国能源城市的旅游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 万朝蕾. 能源富集型城市转型研究—以榆林市为例[D]西安建筑科学大学,2011.

[2] 张金东. 榆林能源开发的生态补偿与生态保护对策研究[D]西北大学,2006.

[3] 冯中南,陈高科,翟子陆,倪振国.能源城市如何节能和可持续发展[C]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2007.

篇5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人类一直倡导绿色环保加强对地球环境的保护绿色住宅已经深入人心建筑工程在绿色住宅的工程上要本着绿色环保的建筑理念真正意义上实现住宅的环保但在绿色住宅室内设计上还是会存在一些问题和影响本文章就结合住宅室内设计进行相关的思考和建议促进绿色住宅的发展。

一、 绿色住宅的理解

对于绿色住宅四个字人们都不会感到陌生近些年来,一些相关的报纸上就会有刊登关于绿色住宅的报道,虽然常常出现在报纸上但人们对绿色住宅这四个字的理解完全不清晰肩些居民会认为绿色住宅就是住宅小区周边有绿化的住宅就是绿色住宅还有的居民会认为人在建筑绿色住宅时用的是一些比较绿色的建筑器材等等大多数的居民对绿色住宅都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绿色住宅主要有以下几点:

(l) 绿色住宅首先要对周围的环境减少污染和影响在对住宅建设的过程中要选择一些比较节约能源、节约水源并具有一定环保作用的材料和设备要减少因取暖、照明采光和其余设备在室内运行中,所消耗的能源和对环境产生不良的影响避免在施工时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要做到对资源有效的利用和重复使用避免对环境产生不良的影响和污染。

(2) 对于绿色住宅而言座内要具有较高的质量和清新的空气室内的空气要选择自然通风保持室内的温湿度减少室内出现空气污染避免空气中霉菌之类的生物污染物。所谓绿色住宅就是对居住者的身体健康有着一定的绿色保障在施工时必须采用有利于居住者身体健康的绿色材料保证室内的空气质量和居住者的身体健康。

(3) 把建筑和绿色住宅看成是一个系统施工人员应该意识到热量之间的流动、室内空气之间的流动、相对湿度的流动和空气质量等等诸多因素都是相互联系的并结合相关的因素对住宅进行仔细的设计和实施方案才会保持宅室内节能的持久性和舒适的效果从而建立较好的室内环境提高室内环境的质量。

(4) 要加强绿色住宅的使用寿命只有延长绿色住宅的使用寿命就会促进资源和能源的节约也减少其中产生的废弃物不仅可以提高绿色住宅的质量还节省维修费用避免了因对室内维修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总的来说随着经济不断的发展和进步绿色住宅已经是人类所需求和向往的住宅环境池是建立生态城市规划中不可缺少的建筑项目绿色住宅的建立不仅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还为人们提供了健康的生活场所和娱乐场所为人类的后代留下宝贵的自然资源和健康卫生的生活环境。

二、绿色住宅室内设计要点

绿色住宅室内设计最重要的是坚持在室内设计中能做到室内外环境的和谐统一,在进行绿色住宅室内设计过程中应该注重这样五个原则“减量、再利用、再循环、再组织、再思考”,重点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设计过程中利用现代化的手段,为人们创造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需要注意的是在绿色住宅设计设计过程中不仅重视的室内的物力环境,而且需要注重考虑居住者的心理感受。在具体的室内设计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坚持绿色、人文的设计理念

绿色住宅室内设计中首先必须要有绿色的设计理念,在整个设计过程中都应该切实贯彻环保理念,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利用各中环保材料,在设计中要对室内空间合理安排,采用自然通风等功能,它能够使实现住宅实用性的增强和利用率的提高。另外,在绿色住宅室内设计过程中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设计过程中要对居住着的心理、习惯等全面考虑,尤其是要对老年人和儿童的需要特殊考虑,因为他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是比较高的,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尽量要将居住者的喜好与自己的设计理念结合起来,以人为出发点进行考虑,从而创造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绿色住宅。

(2)绿色住宅设计中材料的选择

室内环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环境,而各种材料是进行室内装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设计人员在设计中使用的材料往往对住宅的环保性有很大的影响。在当前住宅室内装饰过程中由于各种装饰材料的污染比较严重,对人体和周围的环境产生的危害都比较大,所以在绿色住宅室内设计中应该注重环保材料的选择,使用一些可以再生利用的材料,相关部门要积极研发一些新的装饰材料,目前在我国使用比较多的有无毒涂料和无毒壁纸等,减少了对人体的危害。

(3)室内设计中绿色技术的使用

在绿色住宅室内设计中应该积极使用各种绿色技术,目前比较成熟的技术有下面几个:第一,生态绿化技术。生态绿化及时就是指在设计中利用各种绿色植物消除住宅中的各种细菌,甲醛等,可以保证室内环境的健康。第二,节约循环技术。在绿色住宅中有一个比较重要的性质就是能尽量减少对能源的浪费,所以在设计中利用节约和循环技术也是非常必要的,例如,在室内设计中利用吸热玻璃、保温墙体、节能灯具等,可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达到节能的目的,减少一些常规能源的使用。第三,利用洁净能源,目前洁净能源中利用最广泛的就是太阳能,在设计过程中应该合理使用太阳能,利用太阳能进行照明,加热等工作,既减少了对常规能源的使用,而且起到了保护环境的作用。

(4)采用绿色家具

家具是住宅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由于家具导致室内污染的现象也是非常严重的,在绿色住宅室内设计中要对家具的选择特备留意,在购买家具的时候要对家具的用料以及制作工艺都要有全面的了解,不仅要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些样式精美的家具,而且对家具有无毒害、是否合格等方面要进过详细的了解,从而选择环保型的家具,保证室内环境的清洁,减少家具对人体的危害。

(5)绿色住宅建设与室内设计两者应该充分结合

一般来说室内设计往往是在建筑物完工之后进行的,但是对于绿色住宅来说,在各方面都要注重环保就需要在工程设计完整之后,室内设计人员与工程设计人员两者进行沟通,保证设计能实现最佳方案,避免在后期的室内设计中要进行大规模的二次改造,造成材料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6)室内模拟设计

室内设计中自然材质肌理的应用,可让人们感知自然材质,找到回归原始和自然的感觉。尤其是大胆表露水泥表面、木材质地、金属材质等的着意彰显素材肌理和其本来面目的设计,无论是原始粗犷的材质,还是施以精密打磨后表现出的冷静光滑,都能牵动人们的情思,焕发人们潜在的怀乡、回归自然的情愫。此外,自然景观的引入、怀旧简洁风格的运用等也是绿色设计在室内设计中的重要应用。其中室内纺织品壁挂设计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和艺术魅力,尤其是以毛、棉、麻以及合成纤维为主要材料的传统壁挂,通过编织、印染等手法,辅以精美

图案所展示的独特的创作风格和体现的温暖的、回归自然的、绿色的清新古朴情调,近年来备受室内绿色设计专家和业内人士关注。

三、室内绿色化设计的发展趋势

以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电子技术、材料技术等为代表的现代高科技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将对采光、通风、温度、湿度等室内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有可能使室内环境设计出现一次新飞跃。把室内生态设计作为一个专门的课题提出来,其目的是为了引起我国建筑界和室内设计业界的重视,促使其更好更快的

发展。室内生态设计作为生态建筑的重要内容,在国外已经得到一部分建筑师的重视。如被誊为高技派的国际建筑大师诺曼福斯特,他在设计中充分发挥了高科技提供的潜力,在实现节能、低耗、低造价的同时,创造了舒适的室内环境条件。

篇6

一、当前旅游产品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产品主题不明确

当前,旅游企业在进行产品组合的过程中,往往存在经济导向而并非产品质量导向的问题,旅游企业进行产品生产的盲目性较大,设计产品,就其本质而言,是一个涉及学科范围较广的活动。主题不明确问题在市场上主要体现在:中低档旅游产品偏多、高档产品偏少;浅层体验产品偏多、深层体验产品偏少;雷同产品偏多、独特性产品偏少;单打独斗型产品偏多、组合型产品偏少等方面。

(二)旅游产品体验类型单一

旅游市场中产品的问题还体现在体验的单一性上,市场上观光类旅游产品偏多,体验参与性旅游产品偏少;浅层旅游体验偏多,深层旅游体验偏少。PinII和 Gilmore 认为,令人类感觉丰富的优质体验,通常能够包含娱乐、教育、遁世、美学四个类型综合性体验。换言之,即旅游体验内容越丰富,旅游者体验质量越高。而我国旅游产品类型单一,这就导致旅行社营销工作受阻。

(三)旅游产品体验内容缺乏新意

当前,即使旅行社对于旅游产品进行较好地体验性开发尝试,但是主要表现为相似性体验偏多,独特性体验偏少,例如,市场上泰国产品,乘坐五六次游船进行体验,游客投诉:遇到水就要坐船。过量的体验会引发游客的厌烦情绪,也会产生审美疲劳。体验内容若缺乏新意,不仅不会推动营销顺利开展,还会对旅行社营销形成阻力。

二、旅游产品设计策略

(一)设计旅游体验主题

就旅游行业而言,主题能为旅行者营造一个良好的旅游氛围、聚焦旅游者的注意力,令旅游者收获某一个方面的强烈而鲜明的旅游体验。如果不同情境场的互相关系松散,主体就不易形成合力作为感受,旅游体验质量就不会很高。反之,如果情境场的主题统一,主体获得的感受就容易形成合力,进而提升旅游体验的品质。在旅游体验主题设计的过程中,应当重视当前社会经济和文化的热点内容,同时结合当地特有的节庆假日活动等,才能主导客源市场的需求,体现旅游产品的个性和特色。

(二)设计互动体验过程

互动是人类获得体验的重要方式。参与性的旅游体验能令旅游者暂时性地融入异地生活场中,进而得到愉悦性旅游体验。设计互动体验过程,一方面,要求根据旅游者需求,设计出能充分满足旅游者不同针对性体验需求的旅游产品,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地特色进行产品设计;另一方面,也应当认识到大众旅游体验需求的重要性,开展高价值、有思路的旅游体验,除此以外,采取“多角色互动”的设计原则,将体验过程互动化,重视旅游者主体的角色特征,融入多种体验角色的需求,有利于开发出更有创意和体验价值的旅游体验产品。

(三)提升旅游服务水平

旅游行业本身十分重视服务质量。由于旅游活动中,旅游产品和服务具有生产与消费不可分离的特征,旅游从业者和旅游者作为提供和接受的两方,具有深刻的互动关系,这直接影响旅游体验的感知程度。因此,旅游行业从业者对服务的重视对于旅游体验质量提升意义重大。旅游服务水平主要体现在将旅游产品或服务交给旅游者的过程,体验经济要求服务的过程高效、便捷、人性化。体验经济时代对旅游管理者、从业者的综合性要求不断提升,提升服务水平的具体举措如下:提升从业者的服务意识、完善从业者准入和审核制度、积极开展从业者培训、利用科技手段提升从业人员网络管理系统、加强旅游专业人才的引进等。

(四)利用感官刺激

旅行社体验营销的背景下,旅行社应从旅游者的感觉、情感、思考、行动、关联这五个角度出发,利用感官的刺激,不断对营销策略进行调整,这五个方面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旅游体验的整体。旅游体验当中涉及到的感官刺激越多,越容易成功进行令人难忘的营销,由此可见,旅行社应整合感官刺激反应,对旅游者进行综合刺激,进行整合体验营销才能够实现令人欢迎的成功营销。因此,旅行社作为旅游服务的供应者一方面应当设计和提供尽可能参与性强、感官刺激兴奋感强的活动与项目,给游客带来感官上的多重刺激;另一方面,鼓励进行深度体验旅游,旅游者既要身游又要心游,令旅游者把自身体验凝聚成心得,不断提升旅游的深度与内涵。

(五)树立体验式品牌

篇7

一、高技院校的旅游管理教育“触动式”教学法课程设计原则

1.培养目标

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掌握旅游服务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满足职业岗位需要的旅游管理能力和基本素质,能在旅游服务第一线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性旅游管理人才。

2.重点对专业课程进行整合,力争体现人才培养方案的专业特征

在进行人才市场需求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在课程设置过程中一方面注意将旅游管理的核心课程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突出旅游管理专业的特色;另一方面根据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时数、开设课程顺序等进行重新调整,同时,根据各门课程的相关性,增加、删减和合并了一些课程,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课程教学内容重复,又力争使所设课程更加符合旅游市场需求。本课程的实践教学,设计为四个层次:第一是教、学、做,优化教学过程,强化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第二是在导游培训室模拟导游,以小型独立项目教学为主,突出导游讲解等基本技能的训练;第三是校园模拟导游,成立校园导游部,以校园为景区,开展模拟导游实训,突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第四是顶岗实训,构建了万绿湖旅行社大学城营业部和校外实训基地的顶岗实训平台,学生利用课内实训时间和课余时间实际带团,实施工学交替,实现与工作岗位的零距离对接,强化了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培养,形成优良的职业素养。

3.以能力为本位,注意强化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教学

旅游管理专业的相关课程实践性很强。为了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在理论授课的基础上,我校主要通过两个途径来强化对学生的实践教学,以形成相对于理论教学之外的实践教学体系。一是课内专业教学实践;二是课外集中教学实践,即就业实习。

4.把握课程设置的相对动态性变化

旅游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在不断地变化,专业课程设置也要根据市场需求变化,适时地加以调整,开设系列前沿性课程,并建立及时更新课程内容的有效机制。使课程内容的更新体现信息化、综合化和动态化,使学生能及时了解世界旅游业最新的发展变化,开阔眼界,增强事业心和责任心,提高自信心和开拓能力,始终与旅游市场的发展相适应,也适应旅游产业对人才的扩张性需求。

二、高技院校的旅游管理教育教学设计内容

1.校内专业技能教学体系的设计

校内实践环节教学主要针对《导游业务》、《旅行社信息系统》、《餐饮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前厅服务与管理》、《酒店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等课程,让学生在校内的实训室,在仿真的环境下进行单项的服务技能训练。这种校内的课程技能训练只能让学生掌握服务和操作流程的基本规范,而不必刻意将学生培养成熟练工。因为在仿真的环境中不可能培养出真实的对客服务能力,而且各旅游企业均有自己的管理特色和服务标准,所以校内实训没有必要把学生训练成所谓的“熟练工”。校内专业实训更强调的是专业技能的意识和技能或操作流程初胚形成,技能的塑造和定型应让学生在真实的企业中顶岗实训来完成。在校内实训室建设方面,近几年来许多高职院校建设了大量的仿真型的模拟餐厅、客房、酒吧、前厅等,但是酒店服务技能相对简单,学生上手也很容易,所以笔者认为在校内实训室建设上,酒店技能方面的实训室不必投入过多,应该把建设重点放在导游技能实训室、旅行社和酒店信息系统实训室上。

2.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教学内容

为使本课程的职业能力培养更具有针对性和适用性,培养旅游企业服务、管理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本课程充分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和旅行社的资源优势,聘请旅行社专业人员参与教学方案的设计。选取教学内容的指导思想是:以技能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教学内容。为此,本课程组与行业协会、旅游企业及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合作,调查了导游服务的工作岗位、工作任务、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的需求,在此基础上,确定本课程的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素质目标,以导游服务的典型工作项目为主线,统筹考虑前导、后续课程内容,参照国家旅游局导游人员资格证、景点讲解员证等相关职业资格标准等来选取教学内容,在将导游工作序化为教学内容的过程中,突出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的培养,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要通过有计划地到饭店旅行社景区等旅游企业兼职、挂职或是带队实习等手段提高教师实践教学水平,提高教学效果。同时要求讲授饭店管理、旅行社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景区管理、餐饮客房运作与管理、旅游电子商务等相关课程的教师到企业中去,收集案例、开展调查研究,培养“双能”学生离不开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学和管理水平。

4.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将学生导游服务能力的培养分为初级导游技能和高级导游技能两个层次。初级导游技能培养针对导游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求,通过导游实际带团过程三个阶段的各项工作任务,培养学生导游制定导游计划能力、创编导游词能力、熟练的景点讲解能力、才艺表演能力、有效地与游客协调与沟通能力、并能正确地处理应急事件与危机管理能力等初级导游实践能力。使学生掌握饮食文化、客家风俗习惯、相关景点地理知识及历史文化知识、交通知识、处理突发事件的原则和方法等知识。同时,培养学生以人为本、以服务为宗旨、爱岗敬业的高尚的职业道德。

高级导游技能的培养根据实际能力的考核和学生的兴趣与潜力,利用校内的导游培训室,通过情景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文化专项能力、特殊游客护理能力、设计组织娱乐能力、外语导游能力等高级导游综合素质。

5.合理设计实训、实习等教学环节

与旅游企业开展联合办学,通过产学相结合的方式,把课堂“搬”进企业,以校企合作的形式实现教学方式的重大改革。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训岗位并进行岗位技能培训,保证学生每周有两个半天的学习时间;学院选派优秀教师到企业组织教学。顶岗实习结束后,按双向选择的原则,企业与愿意留下来就业的学生签定就业合同。这样,学生边上课边实践,既激发了学习兴趣,又能使专业技能水平快速提高。同时,企业提前介入人才的培养过程,提高了人才利用效率。

三、小结

1.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

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非常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充分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风景区、旅行社的优势,调查旅游行业企业工作岗位的能力需求、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工作岗位的能力、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以实际工作任务设计学习任务,以实际工作过程设计教学过程,突出学习任务的职业情境,保证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

2.实施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

本课程依托校内旅行社大学城营业部、校园导游培训室的教学资源,学生在导游培训室上课,课后把校园景点作为学生导游演练的舞台,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校内模拟导游和在旅游景区跟团带团”的实践,培养职业技能,构建导游服务的知识体系。这一过程将课堂与实习地点融为一体,使学生在教中学,学中做,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本课程的教学效果。

3.采取“以赛促学,以奖促能”的导游能力培养手段

通过每年一次的导游风采大赛,促进学生全面提高导游综合素质。导游大赛邀请河源市各大旅行社、景区负责人、政府公务接待处等专业人员亲临现场,将学生该课的成绩评定与获奖证书挂钩,以促进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学习自主性,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

篇8

1.I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

在对滤波器进行实际设计时,整个过程运算量是很大的。设计完成后要对已设计的滤波器的频率响应进行校核,得到幅频相频响应特性,运算量也是很大的。通常,待设计的数字滤波器,阶数和类型并不一定是完全给定的,很多时候都是要根据设计要求和滤波效果不断进行调整,以达到设计的最优化。在这种情况下,滤波器的设计就要进行大量复杂的运算,单纯的靠公式计算和编制简单的程序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设计。利用MATLAB强大的计算功能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可以快速有效地设计数字滤波器,大大地简化了计算量,直观简便。

1.2 IIR数字滤波器的MATLAB设计

应用实例:设计通带截止频率为500Hz、阻带截止频率为600Hz、通带的最大衰减为ldB、阻带的最小衰减为50dB、采样频率为2000Hz的数字低通巴特沃斯滤波器。

本次设计是对带有白噪音的正弦波信号进行滤波处理,调用Simulink中的功能模块构成数字滤波器的仿真框图,如图1所示。在图2中,应用了Simulink环境中的Signal Processing Blockset工具箱。该工具箱提供了一些滤波器模型,在设计时通过设置相应的参数即可得到需要的数字滤波器模型。对于输入信号,通过DSPSources模块中的一个白噪音信号模块RandomSource和一个正弦波信号模块Sine Wave,叠加在一起形成一个带有干扰信号的杂质波。对于滤波器的设计,通过Filter Designs模块中的Digital Filter Design模块设计符合要求的低通滤波器,对带有干扰的原始信号进行滤波。

利用MATLAB的强大运算功能,应用基于MATLAB的IIR数字滤波器设计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实现由软件组成的常规IIR数字滤波器的仿真,设计方便、快捷,极大地减轻了工作量,在设计过程中还可以对比滤波器特性,随时更改参数,以达到滤波器设计的最优化,为滤波器的设计和实现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2.FIR数字滤波器设计

2.1 窗函数法

(1)具有较低的旁瓣幅度,尤其是第一旁瓣的幅度;

(2)旁瓣的幅度下降的速率要快,有利于增加阻带衰减;

(3)主瓣的宽度要窄,这样可以得到较窄的速度带。

通常以上几种难以同时满足。实际中选用的窗函数往往是它们的折中。

一般DSP芯片实现FIR滤波器时,常是先在Matlab中设计要求的滤波器,得到滤波器系数,在目标DSP汇编程序中,对系数进行相应的Q格式转换,再用相关汇编指令实现FIR滤波器算法。但在调试时,每改变一次滤波器参数,相关系数也改变,目标DSP中的程序也要做相应改变,给调试仿真带来很大麻烦,使滤波器设计效率很低。Matlab具有强大的数值分析、计算、信号处理及图形显示功能,并为用户提供了强大的信号处理工具箱和友好方便的交互式图形用户界面,用Matlab辅助DSP实现FIR,在滤波器系数改变时可以不必改变DSP中程序,大大提高了滤波器设计效率。本文只是利用Matlab辅助DSP实现了一个简单的FIR低通滤波器,并在TMS320C6713 DSK上成功运行。还可以利用Matlab辅助DSP来实现比较复杂的诸如语音处理、通信、图像处理等方面的程序开发,可以大大缩短DSP应用程序的开发时间,提高设计效率,这也是以后DSP设计的一个趋势。

3.结束语

通过对上面内容的介绍我们可以清楚的认识到Matlab在数字信号处理中的应用。具体可体现为:在离散系统中的分析,IIR数字滤波器中的设计,FIR数字信号处理中的应用等方面。以后的数字信号处理课程在Matlab软件的作用下会更好的利于应用。Matlab已经给数字信号处理课程带来了一次变革,以后会更能体现出其在数字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王艳芬,史良,王刚.基于Matlab软件环境的“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新实验开发[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2,19(3).

[2]丁玉美,高西全.数字信号处理[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第2版).

[3]伯晓晨,李涛,刘路,等.Matlab工具箱应用指南——信息工程篇[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

[4]刘云秀,李晓光,基于MATLAB语言数字FIR.滤波器的设计[J].吉林师范工程技术学院学报,2003,20(3):26-28.

篇9

河北省在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之后,河北省加大对旅游业的引导和支持,并在“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将旅游业确定为全省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明确到2015年,河北省要重点构建“一极、两城、两带、十二区”的产业空间格局,重点建设220个旅游项目,城镇旅游设施项目也是其中的重点发展项目。

一、河北省城镇旅游设施项目发展现状

河北省城镇旅游资源丰富,河北省共有五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即承德、保定、正定、邯郸、山海关,一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即蔚县暖泉镇,一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怀来县鸡鸣驿乡鸡鸣驿村。近几年,河北省加大对城镇旅游设施的建设和修复,如鸡鸣驿城墙整体加固保护工程已经完工;沙河市太行古渔村已经建设了秦王湖旅游区和秦王湖宾馆;滦县滦州古城文化旅游总体开发暨滦州古城项目已经开工;广府古城综合开发项目也已经获得了浙江中州集团的投资。在河北省旅游业“十二五”规划中提出未来五年要中重点发展的城镇旅游设施重点项目如表一所示:

二、河北省城镇旅游设施项目融资特征

总体上来说,河北省的城镇旅游设施项目可以分为三类:非经营性基础设施、经营性基础设施和准经营性基础设施,不同性质的经营设施项目具有不同的特点。

(一)非经营性基础设施特点

首先,服务对象的公共性。非经营性基础设施不是专门为某些部门或单位,或者是某些人建设的,也不是专门为这些部门、单位或个人消费的,任何人都可以消费或享受。这类基础设施对于消费对象没有选择,它们具有公共消费的性质。

其次,设施总量的固定性。非经营性基础设施总量是一个固定的量,不会因为消费者增加而增加,也不会因为消费者减少而减少,它的存在与消费者的多少是没有关系的。

再次,消费的不可计量性。对于非经营性基础设施来说,虽然任何人都可以消费,但消费量是不可计算的。因此这类消费无法量化到个人身上,也就是说无法计算每个人对它的消费量。

最后,效益的社会性。非经营性基础设施无选择地向城镇社会所有的居民和厂商提供服务,因此,它的效益不表现在经营这些设施单位的直接经济效益上,而是主要表现在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上,以及间接经济效益上。小城镇中的这些基础设施,因为无法计算个人消费的数量,也无法向个人收取费用,是比较纯粹的公共物品,它们无法按照商品生产的方式进行生产和经营。

(二)经营性基础设施特点

经营性基础设施项目具有经营性的特点,他们有持续的资金流入,可通过市场进行有效的配置,其动机与目的也是要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其投资形成的过程也是价值增值的过程,可通过全社会的投资加以实现。

(三)准经营性基础设施特点

准经营性项目有收费机制和资金流入,具有潜在的利润,但因其政策及收费价格没有到位等客观因素,无法收回成本;同时该类型的经营项目带有部分公益性的特点,是市场失效或低效的部分。由于项目的经济效益不够明显,市场运行的结果将不可避免地形成资金供给的缺口,要通过政府适当贴息或政策优惠维持运营,待其价格逐步到位及条件成熟时,即可转变成纯经营性项目(通常所说的经营性项目即为纯经营性项目)。

三、河北省城镇旅游设施项目融资模式

如上所述,不同类型基础设施项目的特点具有很大的差异,而每种类型的基础设施项目都需要大量资金,这就需要我们有针对性的为其设计不同的融资模式。

(一)影子收费模式——非经营性基础设施

从非经营性基础设施的特点可以得出,非经营性基础设施的融资主体仍以政府为主,财政直接融资和市政债券融资存在的共同主要问题是政府的长期有效融资不足。

旅游型小城镇非经营性基础设施融资的主要风险因素是建设成本过高的风险、完工延时和运营成本增加综合风险。影子收费变一次性融资为分段融资,延长政府还款期,减少政府一次性融资的压力。同时影子收费由于引入私人资本运营管理非经营性基础设施项目,可以避免单纯由政府管理、运营所造成的效率低下从而引起的成本增高。

该种模式对公益性的基础设施项目,政府通过项目招标的方式确定民间投资主体,并授权后者负责项目的融资、建设与运营,作为对该民间投资主体的回报,政府在授权期限内每年以财政性资金或其他形式基金向其支付一定的补偿费用,补偿其免费为公众提供服务应得的利益。授权经营期结束时,民间投资主体无偿转让项目给政府。

(二)ABS融资模式——经营性基础设施建设

ABS(Asset-Backed securitization)即资产证券化,是指将缺乏流动性但能够产生可预见的稳定现金流的资产,通过一定的结构安排,对资产中风险与收益要素进行分离与重组,进而转换为在金融市场上可以出售的流通证券的过程。

由于经营性的基础设施在未来有比较稳定的现金流,因此也可以通过将基础设施项目打包发行证券的方式获取融资。先将基础设施项目中的子项目构建成资产池,设立特殊目的公司SPV,SPV聘请信用增级机构为资产池增级,聘请信用评级机构为其评级,然后SPV委托专门机构向投资者发行资产支持证券,并以资产池产生的稳定现金流偿还资产支持证券的本息。以同其他融资方式相比,ABS证券可以不受项目原始权益人自身条件的限制,绕开一些客观存在的壁垒,筹集大量资金,具有很强的灵活性。

(三)发行收益债券筹资——经营性基础设施建设

收益债券是由地方政府的授权机构为投资建设某些基础设施而发行的债券,这些基础设施包括收费公路、桥梁、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等。 (下转第77页)(上接第75页)

政府授权机构以经营性基础设施项目为基础发行债券,以发行债券筹集的资金对基础设施进行建设,将来投资人的还本付息以项目未来的收益作为保证,地方政府不对这种债券的发行提供担保。发行此类债券的目的是对具有一定收入产出的基础设施项目进行融资,除非由第三方提供担保,此类债券一般由项目的收入独立担保。由于这种债券的偿还不是由政府而是由项目收益来保证的,其投资风险比一般责任债券要大,利率较高。

(四)TBT项目融资模式——准经营性基础设施

旅游型城镇准经营性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风险是完工延时和运营成本增加综合风险,能量、效能和产量不足风险,结合准经营性基础设施的特点,可以采用TBT项目融资模式。

TBT就是将TOT(Transfer-Operate-Transfer)与BOT(Build-Operate-Transfer)项目融资模式结合起来但以BOT为主的一种融资模式,在TBT模式中,TOT的实施是辅的,采用它主要是为了创造条件使用BOT。TBT有两种方式:有偿转让、无偿转让。在BOT中嵌入TOT既消除了前期费用负担,避免了项目开发建设阶段复杂的审批程序,如征地拆迁、规划等,又减少了运营期风险,因而对民间资本具有较大的吸引力。

TBT有偿转让即公营机构通过TOT方式有偿转让已建设施的经营权,一次性融得资金后再将这笔资金入股BOT项目公司,参与新建BOT项目的建设与经营,直至最后收回经营权。投资者通过与公营机构签订TOT特许协议取得已建设施的特许经营权,同时公营机构将已建设施未来的收入一次性从投资者手中融得,并可将部分资金入股项目公司以BOT方式建设新的项目。政府与投资者在这个融资过程中扮演着双重角色,他们既是TOT的主体又是BOT的主体,要签两份特许协议,一是在一定时期内转让已建设施的经营权,二是转让新建项目的建设与经营权。这两个看似独立的过程其实关系极为密切,它们相辅相成互为补充,政府与投资者在这个过程中都是受益者,达到了“双赢”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珊燕.我国旅游型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模式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09(1).

[2]庞超.河北省太行山生态旅游型小城镇规划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9(6).

[3]张玉波.对生态旅游型小镇建设环境规划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1(5).

[4]陆维.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BOT融资模式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5).

篇10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经济社会建设方面取得新的成就,但是由于我国在科学技术以及经济实力方面的原因,使得我国在网络技术方面的投入难以有效提高,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还相对落后,网络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较差,现有的网络基础设施难以满足旅游业网络营销的需要。虽然近些年来我国电信网络基础设施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网络用户不断增加,但是依旧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这对我国旅游业网络营销的发展造成了较大的阻碍,这是我国旅游网络营销在未来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1.2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我国电子商务还处于起步阶段,网络平台建设显得十分落后,没有形成统一的网络交易规范,网络交易的安全性和诚信意识还存在较大的问题。由于网络交易存在很强的虚拟性和不确定性,因此旅游企业和消费者之间在交易的过程中存在很大的时空差,因此一系列法律问题就此产生。我国在网络交易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还存在很大的不完善之处,消费者的个人信息以及隐私会被盗用,电子发票没有得到法律认定,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与旅游业之间的发展。同时,在旅游业网络营销发展过程中相关知识产权没有得到有效保护,相关的交易合同容易泄密,这些问题都是由于旅游网络营销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导致的。

1.3企业之间合作能力较差

旅游产业具有整体性,其发展涵盖了多个方面,但是我国旅游企业之间和行业之间还缺乏必要的合作意识,使得网络旅游营销的发展受到较大的阻碍。我国旅游企业还缺乏相互合作和竞争的意识,没有形成一个强大的旅游联盟,在发展过程中各自为战,大多在价格方面进行竞争。难以形成有效的服务网络,使得旅游者在实际旅游过程中难以得到便捷的旅游服务。同时,我国旅游企业与政府、旅游景区、交通等行业的企业缺乏网络营销方面的有效合作,没有形成有效的营销联盟,这不仅使得旅游网络营销的成本难以有效降低,还使得网络营销的效果难以有效显现,使得我国旅游业网络营销的发展不断受阻。

2.旅游业网络营销发展的对策建议

2.1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网络基础设施是旅游业发展网络营销的重要基础条件,但是由于现阶段我国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较大的滞后性,因此必须结合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实际,加大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网络运行速度,进一步开放网络市场,使得旅游企业能够利用便捷的网络科技开展一系列的网络营销活动,为旅游业的网络营销提供坚实的发展基础。同时,大力进行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也是现阶段我国各行各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要求之一,是进行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标志,因此旅游业的网络营销必须要依托于完善的网络基础设施。

2.2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网络技术在给企业和消费者带来便捷性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困扰,这就需要不断完善网络相关的法律法规,为旅游业网络营销的发展提供安全防线。国家要鼓励和支持网络企业不断进行创新,完善网络安全防范系统,强化网络安全意识,减小消费者和旅游企业在网络交易过程中的隐患。另外,国家要对现阶段网络发展面临的问题进行调查和研究,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为旅游企业的网络营销行为提供法律依据,同时,要根据现阶段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尽快制定和实施相关的法律文件,建立和完善网络诚信及时,强化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

2.3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

企业之间的有效合作是旅游企业进行网络营销的必要手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旅游企业之间的联系不断强化,因此必须要打破原有的格局,促使企业之间进行深入的合作,建立完善相关的旅游保障体系,共同开发区域内的旅游市场,建立企业之间的合作联盟,同时进行统一的网络营销工作。只有不断强化企业之间的合作,才能真正促进旅游网络营销的发展。

篇11

作为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的地方,龙胜县旅游一直努力突出自己的独特美丽和神采个性。温泉度假、农耕文化、少数民族风情、养生休闲等各类旅游产品丰富多彩,旅游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旅游公路、景区道路通达性日益提升,使龙胜县成为大桂林旅游圈的掌上明珠。

一、龙胜县旅游发展现状

龙胜县拥有旅游总资产达5亿多元,拥有2家四星级酒店,1家三星级酒店,42家主要旅游宾馆饭店,共有床位8000多床。国家AAAA级景区2个(龙脊风景名胜区、温泉省级旅游度假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个,自治区农业旅游示范点3个,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达6000多人,间接旅游从业人员9000多人。旅游产品形成“农耕文化游、休闲度假游、少数民族风情游、养生休闲游”四大品牌,开发经营有龙脊风景名胜区、温泉省级旅游度假区、彭祖坪生态旅游区、大唐湾景苑、龙脊古壮寨等景区(点)。“十一五”期间旅游接待总人次475.22万,实现旅游总收入26.8232亿。由于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拉动了全县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取得了巨大进步。特别是2008至2010年之间,县委、县政府坚定不移的实施旅游兴县战略,提出“六个一”、“一个中心、两个机遇、三个品牌、四个突破”等发展举措,将旅游业始终作为县域经济支柱产业进行培育,促使旅游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机遇和投资空间,大量资金投入到景区(点)旅游建设项目中,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使龙胜县旅游业的发展由原来预热时期顺利过渡,急速升温,实现了旅游效益重大突破,取得了跨越性发展成果。

二、近六年龙胜县旅游发展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图中可以看出,旅游收入增幅与接待旅游总人数增幅不同步,2008年—2010年期间,收入增幅一度上扬,赶上甚至超过人数增幅,而从2010年以后,收入增幅再次低于人数增幅。经过调研分析,龙胜县旅游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如下:

(一)缺乏创新,模式陈旧。与大多数县域旅游业一样,面对日新月异的旅游形势变迁,龙胜县旅游业缺乏创新而过分强调按部就班巩固基础的旅游发展旧模式,致使公共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虽然紧追形势步伐,但是在旅游产品多样性、旅游文化内涵挖掘、旅游项目互动交流等领域上相对滞后,造成各景区(点)文化丰富性、项目娱乐性、景点观赏性得不到创新。

(二)旅游文化软实力不足,吸引力不强。纵观龙胜县旅游发展历程,以往强调的重点多是以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为主,普遍的观念认为,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才是旅游业发展的开端。其实,这是一种片面的理解,旅游业是一种新兴服务业,综合性强,涉及面广,在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建设的同时,要同步旅游企业文化的挖掘塑造,要同步旅游产品的打造和包装、更要同步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和个人素质培养。所以,龙胜县旅游业陷入瓶颈的关键在于没有雄厚的软实力,这也是长期采用旧的旅游发展模式产生的弊病,最直接的影响在于造成大量一次性游览游客、无法促使游客产生旅游消费积极性等。

(三)旅游基础设施完善缓慢,旅游产品活力不足。龙胜县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并未完善,许多景区(点)游客接待承受能力有限,没有进行良好的进出入景区旅游交通改造;旅游产品特色不够突出,旅游产品缺乏互动性和吸引力,致使旅游产品活力不足,往往只是昙花一现,不能长期有效的吸引游客,无法促进旅游消费。

(四)缺乏旅游服务意识,相关法律意识淡薄。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旅游景区管理及利益分配上存在不足等问题凸显。群众法律意识淡薄致使违法经营、欺客宰客现象时有发生,对景区照成不可挽回的负面影响;旅游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不精、服务态度恶劣等也使游客对景区整体形象的评价大打折扣。

三、龙胜县旅游业突破瓶颈状态的思路及建议

龙胜县需要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转型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为动力,切实转变旅游发展观念、创新旅游发展模式、提高旅游发展质量,牢牢把握发展机遇,充分发挥综合优势,积极应对各种挑战,更加突出营造适宜的山城旅游环境,更加突出促进旅游产业协调发展,更加突出提高旅游行业自主创新能力。

(一)继续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加强旅游资源科学利用

以桂林国际旅游名城、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广西旅游集散中心为依托,以气势恢宏的原生态梯田群、少数民族文化底蕴深厚的村寨、丰茂繁盛的原生态森林资源为特色,龙胜县急需全力开展桂北生态旅游强县创建工作,以全县旅游经济动态为导向,旅游景区(点)基础设施建设为着力点,乡村旅游发展情况为反射弧,进一步优化旅游产业发展结构,促进旅游资源的集中开发投放,积极探索适用与山城生态旅游发展的新路子。要强调旅游文化覆盖重心,加强县城文化旅游节庆活动的策划,借助城乡风貌改造工程,进一步民族化、古化县城内现代建筑,营造浓郁的少数民族文化氛围。

(二)进一步发展旅游互动体验项目,促使旅游业积极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