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11 09:10:0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区域经济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2滨海新区滨海旅游与区域经济发展状况
随着滨海新区纳入国家战略发展规划,国民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增长。来自天津市统计局资料显示,2006年滨海新区生产总值(GDP)仅为1960.5亿元,2014年,滨海新区全区生产总值达到9000亿元,占天津市生产总值的57.24%,占全国生产总值的8.65%,年增长率保持在15%以上,为环渤海经济区的快速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另一方面,滨海新区滨海旅游的知名度也在不断提高,滨海旅游的人数和收入逐年递增,2014年全年接待量2200万人次,举办大型展会85场,旅游总收入160亿元,占全区生产总值的1.78%,滨海旅游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起到了一定作用,已经开发形成滨海休闲、现代工业、历史文化、渔乡体验、新区观光五大产品体系,推出了航母主题公园、东疆湾景区、北塘古镇、龙达温泉生态城、空客A320基地等一系列特色景区,借助梅江会展中心承办了中国旅游产业博览会、中国邮轮产业发展大会等众多会展活动。滨海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对滨海旅游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滨海旅游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为了推动二者良性互动,必须采取相应对策,大力发展滨海旅游,以强化其主导地位。
3滨海旅游业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对策
3.1以政府为主导,宏观布局滨海旅游业发展模式在新区滨海休闲旅游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应切实发挥主导作用,从宏观视角科学规划产业模式,合理限定产业类型,布局产业分布,强化产业联系,从而为产业融合打下坚实的基础。发挥旅游产业综合性强、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优势,挖掘、吸纳、整合其他产业资源,寻求产业的交叉点、融合点,加快滨海休闲业与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大力延伸旅游产业领域,拓展旅游要素体系,以旅游带动产业集聚,盘活港口经济。
3.2以旅游业为中基,实现相关产业链延伸
3.2.1打造游艇旅游完整产业链游艇是集航海、运动、娱乐、休闲等功能于一体,满足个人及家庭享受生活的需要,提供“游、购、娱、食、住、行”等要素服务的移动的水上旅游综合体,其目标顾客不但包括崇尚高端生活方式的成功人士和精英人士,也是适合广大中产家庭的海上休闲娱乐方式,而且这种集运动、航海、娱乐、休闲、社交于一体的旅游新业态,随着价格越来越亲民,正在受到越来越多时尚人士的追捧。新区应积极通过旅游规划,以游艇休闲为中心,积极引导游艇制造维修、游艇驾驶培训的延伸发展,逐步构建从旅游装备制造,到相关技术培训,再到旅游休闲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二、泰州市港口物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策略
1.在港口物流发展过程中要注重规划建设
长江港口连接河海,可以实现综合运输,这也是长江港口重要性的集中体现。长江港口不仅可以实现内内运输,还可以实现内外运输,是联系我国中东部地区发展的核心区域。长江港口的地理位置优越,经济条件相对较好,辐射范围也比较广泛,经过长期的发展,长江港口已然成为我国中东部地区的重要港口,日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长江港口的规划建设中,要根据其港口位置、水深条件、水域环境、周边设施等加强规划建设,有针对性地进行港口物流的发展。在港口规划建设中,如果没有根据港口物流的发展,没有根据区域经济的发展,盲目构建规模宏大的港口,很容易造成资金、材料、设备、人力、物力等浪费,削弱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港口物流的发展的资金储备。反之,如果港口规模较小,同样难以提升港口贸易的发展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在港口建设过程中,要根据港口自然条件、人文条件、社会条件等综合判断,加强规划设计,在水深条件不好的地方,规划建设中小吨位的港口泊位,在水深条件良好的地方,规划建设大吨位的港口泊位。长江港口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港口,在发展过程中,应该重点完善长江港口的基础设施建设,将长江港口规划建设成一个重要的物流、商业、产业集中地,有效缩短物流运输距离,最大便利地推动长江港口的发展。
2.发展集装箱运输扩充港口的运输能力
在港口物流的发展过程中,集装箱运输能够最大程度地提升港口物流的运输能力,集装箱运输也已经成为大型港口物流运输的主要途径。对于长江港口来说,集装箱运输还不发达,集装箱运输量相比同类港口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在长江港口的发展过程中,应该注重发展集装箱运输。目前来看,长江港口主要运输矿产、矿建材料等大宗货物为主,发展集装箱运输,能够提升长江港口运输大宗货物的综合能力,同时还可以充分发挥其中转功能,进而实现长江港口的全面能力提升。长江港口的集装箱运输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从相关统计来看,泰州市在运输大宗货物的过程中,可以采用集装箱运输的货物总量可以占到总量的45%左右,但在实际的运输过程中,只有不到20%,还有很大一部分提升的空间,可见长江港口要想真正迈进国际化的大港口,必须注重集装箱运输,提升自身的集装箱运输能力,进而在运输矿产、矿材料等大宗货物时,充分发挥长江港口的优势,在发展港口运输的过程中,不断地提升港口的贸易交易量,并进而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协调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实现泰州市乃至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共同发展。
3.用信息化技术来武装港口服务与运转水平
随着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随着货物运输量的不断提升,港口物流在发展过程中,必须提升港口的信息化技术,以应对未来的挑战。只有用信息化技术来提升港口的运转能力和服务水平,才能实现港口的现代化建设。在长江港口的发展过程中,能否为客户提供实时追踪查询的有统一标准数据接口的电子信息平台,实现信息的“桌到桌”交换,将成为未来港口的竞争焦点。因此长江港口在建设过程中,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化水平,用信息化技术来构建互联网络,从而实现货物取、送、运、抵等多功能的查询跟踪服务,更好地提升港口的服务水平。在长江港口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还应该注重构建与企业的网络对接服务,加强货物装卸的自动化水平,提升港口装卸效率。
4.促进金融行业发展为港口经济提供资金保障
在港口物流的发展过程中,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应该根据二者的发展实际,注入一定量的资本、资金,通过资金保障与扶持来推动港口物流的发展,因此需要不断构建和促进金融行业的发展。金融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应该根据港口城市的发展特色来开辟特色的贷款融资渠道,不断进行渠道建设,为港口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二、促进区域经济与物流产业协调发展的方案
(一)改革管理制度,加快制度建设物流产业是一个能够把多个部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产业。要想让区域经济与物流产业协调发展,就必须加强对管理制度的改革。完善政府的服务功能,打破物流行业的垄断,鼓励多个企业的发展,同时,企业领导要针对企业的发展,利用国家提供的有利政策,认真落实改革。建立一个拥有绝对管理权的部门,对各企业进行强有力的管理,加强各部门之间的配合。政府的支持为物流产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依靠,为其快速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政府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带领物流企业向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前进,使得物流企业与区域经济的发展融合在一起。根据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对物流行业提出不同的要求,以此来配合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完善物流产业市场机制要想促进区域经济与物流产业协调发展,必须建立成熟的物流市场。物流产业市场机制是否完善,决定了区域物流产业的发展水平。所以,物流产业必须要根据区域经济的发展,进行市场机制的完善,积极跟随政府的领导,吸收社会大众的力量,以市场发展为标准,对物流产业市场机制进行一番全面的改革,从而提高物流产业的竞争力,使得市场经济的发展更具活力。完善物流产业市场机制,规范物力产业的市场秩序,发挥市场机制在物流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
(三)确保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物流供需平衡保证区域经济发展的物流供需平衡首先就要保证产业结构的物流供需平衡。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产业机构的发展越来越符合经济发展需求,那么物流产业的发展也会随之而相应地调整。区域经济发展中不同企业需要的物资有所不同,物流企业对其服务就具有针对性。而区域经济发展中对物流产业的需求会随着自身的变化而有所变动,物流产业要看清区域经济发展的形势,为其提供周到的服务,提高物流服务的效率与质量。物流产业中的每一个部门的工作服务能力是有限的,当区域经济的发展对物流服务的要求增大的时候,物流企业就要相应地扩大自身的规模,以满足区域经济发展中各企业的物流需求。[3]当然,物流企业的发展也不能盲目地追求扩大规模,否则,物流服务过剩,将会导致资金、人才资源的浪费。在我国,每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很大的差别,因此,物流企业在对不同的区域提供服务的时候,要明确该区域的物流需求量,让物流需求量大的区域得到足够的服务,而需求量小的地区,投入的服务要适当。
(四)加强物流管理,提高对区域经济的服务质量首先要加强对物流管理的基础设施建设。物流管理的发展要根据现代经济发展水平不断调整,积极改善落后的管理体制。提高对物流设施的利用率,充分利用当地的交通、土地、信息资源,寻找最便捷、最可行的物流服务方案。其次,物流产业要向信息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加大对物流产业的信息化管理,把现代化的信息资源充分利用到物流产业中去,使物流产业能够更为敏锐地发现潜在的客户资源,利用电子商务等,进行数字证书认证建设,保障物流服务的安全,提高物流服务的信誉,为客户提供更多的服务渠道。加快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建设,让政府的领导职能、社会大众的基本需求、区域发展对物流服务的要求等各方面融入到物流管理中,形成一个具有系统性的管理体系,使物流产业对于区域发展更具有针对性,服务水平更高。
中国当前的行政区划阻碍区域经济发展,特别表现在地方保护主义。一方面,实行地方保护主义虽能在短期内保护本地企业,发展本地经济,但这却不利于地方企业的长期发展,最终造成本地经济受损;另一方面,地方保护主义对外地经济的排斥会引起外地的打击报复,外地采取同样的地方保护政策,最终导致两败俱伤的局面,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虽然,地方保护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但总的来说弊大于利。而地方保护主义对市场经济体制的抵制和阻碍作用则是其最大的危害。市场经济要求突破行政边界的限制,而地方保护主义则是以行政区为范围限制国家和地方的对外开放。而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劳动、资本和产品等生产要素的社会化,实现生产要素的自由有序流动和科学合理配,要求打破地区限制,要求变地方经济为区域经济。因此,地方保护主义可以说是对市场经济体制的否定,它在行政区内保护落后并抵制先进,使应由市场配置的各种生产要素的转变为行政配置,使行政区内只考虑短期的地方经济利益忽视长期的区域经济利益。
二、促进我国行政区划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1.调整行政区划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①减少行政层级,增加省级行政区及缩小省级行政区规模。我国行政区划层次过多,但省级行政区数量过少,且各省级行政区面积大小相差过于悬殊,例如:新疆省的面积是山东省面积的10倍多。过大的省级行政区必然导致行政管理层次的增加,不利于省级行政区对基层行政区的直接领导,使区域内各项资源不能得到合理的配置,从而不利于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而重新划分省级行政区,要在省内对经济发达地区、经济一般地区、经济落后地区进行合理的配置,以经济发达地区带动经济一般地区、经济落后地区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②增设直辖市。我国现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而其中仅有4个直辖市,直辖市数偏少。因行政区划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直辖市的设立促使其成为经济中心,并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在增设直辖市时,更要注重布局的合理性,否则容易形成直辖市经济,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如何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制定英语教学模式
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世界各国对于英语人才的需求都在不断增加,而我国在这样的形势下也是如此,为了能够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首先就要是提高区域经济水平,那么发展区域内英语教育,就成为了目前教育工作者的重要工作内容,更具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各大高校应该制定相关的教学计划,确立教学目标,这样才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具体分析如下:
(一)校企联合,共同培养目前校企合作是高校培养实用性,实践型人才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不但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同时还能够为企业提供很多技术上的支持,一举两得,因此,发展区域经济的过程中,各大高校也应该积极开展英语专业的校企合作,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建立联合实训基地,集学校的骨干教师和企业的行业专家为一体,共同实施人才培养,使学生受到学校专业教育的同时,在实用性方面又可以从企业的专家处学习借鉴;第二,可以由学校和企业选出各自的专业人员,组成管理委员会,通过委员会实现资源,成果共享,人才共育;第三,针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英语课程的设置也需要通过指导小组研究,实地走访调查等方式来完成。通过校企联合,可以很好地了解企业需求,从而对相关课程进行优化设置,实现“以就业为导向,职业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理念;第四,遇到问题时,可以建立保障机制,通过双方管理层的协商指导,以责任公担为原则,统一协调解决问题;通过这种合作模式,既满足了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又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是一个值得借鉴的方法。
(二)改进教学课程,优化人才培养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于人才的要求也会不断改变,英语教育为了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在课程方面也必须要不断更新和发展,学校培养英语人才重要提高其实际掌握语言的能力,以及自我学习能力,同时还要及时对市场需求变化进行掌握,以便随时调整教学课程。校企合作是目前优势最大的一种实践教学模式,那么在进行这种实践的时候,学校应该积极与企业进行沟通和交流,双方协调之后,进行教育计划以及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的设置、修改、完善。鼓励学生参加相关活动。实现因材施教,突出尖子生的重点培养。
(三)教学与实践结合,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英语人才的过程中,学校应该积极进行校外业务的开展,建立校内企业模式,使学生能够有机会基础更多的实践性机会,这样就能够有效提高英语学生的实践性以及语言应用能力,同时也可以采取上班制,业务活动与教育活动交替进行,学生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对于各项业务更加熟悉,能力必然提供。
第一,在影响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要素中,人力资源是最为活跃的。要想实现区域经济大发展,必须拥有一支熟悉生产、能够正确使用先进设备、运用最前沿的生产技术和工艺的优秀人才队伍。而高职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具有高端技能的技术型人才,这正是区域经济得以持续发展的最强劲的支持和保证。因此,高职院校培养的高素质人才是区域经济发展重要的人力资源来源,体现了高职教育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价值。第二,高职院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参与到企业的应用研发中,负责技术课题的具体攻关部分,为其解决技术上出现的难题,弥补企业技术开发方面的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也给区域产业进行技术革命提供了很好的支持,可以更好地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力。第三,高职教育对于产业结构的具体调整也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高职院校可以为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失业的相关人员提供有针对性的再培训,通过这些优质高效的训练提升其再就业能力,让其能够更好地适应新的工作,这对于区域产业结构顺利调整具有重要的意义。
2.区域经济对高职教育的影响。
高职教育要想取得更好的发展,需要依靠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的实际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影响高职教育的发展,对高职教育的发展速度以及办学规模起着决定性作用。第一,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于高职教育的影响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加大,这不仅有利于高职院校有效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还会推动高职教育更快进入良性发展轨道。第二,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分工更加明确、细化,要求其从业人员具有高超的技术水平、过硬的综合能力、较好的素质条件等,这必将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从而促进高职教育专业设置逐步调整,迫使高职教育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二、高职教育对接区域经济的现状
1.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认识不足。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对于自身发展的定位不够清晰,对于其与区域经济的相关联系认识不足,即没有高职教育的发展应该服务于区域经济的意识,没有认清区域内各用人单位才是其应该提供最终服务的具体对象的事实。这种认识上的不足,造成高职教育无法真正发挥其通过人才培养来服务于社会的作用,也没有发挥其通过自身的高新技术优势来促进区域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作用。
2.人才培养计划不合理。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普通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不同的。但实际上,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依旧照搬普通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其理论基础不如普通高校的学生,动手能力也比较薄弱,在就业过程中根本没有任何优势。这样不仅不利于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也使得社会发展所需的技术型人才缺失。区域经济对高职教育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高职教育要顺应经济发展的自然规律,培养出符合其需求的人才,高职院校必须改变其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定位,根据区域经济的发展适时调整和转变,时刻保持人才培养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同步。
3.专业设置未紧密联系社会需求。
专业是高职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最直接、最有效的对接点。高职院校要想更好地服务社会,必须积极调整其专业设置,优化专业结构设置。然而,目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出现了诸多问题,如盲目设置专业、同类专业重复性高、针对性不足、专业优势不明显等,导致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利用率不高,甚至出现资源浪费的现象;与此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培养的人才不具任何优势,影响了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另外,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的持续调整,社会对高新技术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而高职院校却没有相应地更新和调整专业,专业设置上的滞后必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区域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4.对接机制不完善。
各级政府在促进高职教育和区域经济有效对接方面并没有出台相关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政策法规,宏观调控力度不够,具体的调控机制不完备,这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的深入、有效对接。同时,高职院校自身也存在自我调适机制跟不上自身发展的问题,无法及时有效地解决人才培养方式不当、办学缺乏活力、专业设置不合理等问题。
三、高职教育对接区域经济的具体路径选择
1.高职院校办学定位要准确。
第一,高职院校要准确认识并区分高职教育存在于何种类型的区域经济之中,找准高职教育向前推进的侧重点,并针对地区差异造成的经济发展差异,因地制宜,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主动面向行业企业,有针对性地满足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第二,高职院校须改变其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定位。高职教育是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的,这就决定了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必须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高职院校应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具体特征,积极调整专业设置,优化专业设置结构,培养能够处理生产、服务乃至管理等方面问题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第三,高职院校要打破封闭式的办学模式,真正做到与用人单位无缝对接。高职院校应通过工学结合、校企联姻、工学交替、订单制作、打包配送、任务驱动、项目导入等方式,实现校企合作办学,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合格的专门人才。
2.地方政府部门应提供有力支持。
高职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政策调控与资源配置。第一,地方政府应把高职教育纳入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规划中,通过宏观调控,给予不同类型的高职教育不同的指导,有步骤、有深度、分阶段地推进高职教育协调发展,指导高职院校制定符合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的自我发展战略,让高职教育也实现自身的区域化发展。第二,地方政府应优化区域政策环境,明确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在校企合作中的职责,完善校企合作的政策法规。通过地方财政支持等政策措施,让企业积极地、更深层次地参与到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政府统筹、学校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四方互惠联动机制,促进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
3.行业、企业要积极参与。
高职教育的发展与企业自身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二者是一个共生共荣体。企业为了获得所需的专门人才,应在推进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承担起自己相应的责任。企业一方面应将高职院校“请进来”,让高职院校更加了解自己;另一方面也应当“走出去”,参与到高职院校的具体办学过程中,以实现供需的良性循环,实现企业与高职院校的双赢。
(二)专业设置与区域支柱产业适应性分析按照《厦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做强做大电子、机械、航运物流、旅游会展、金融与商务、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六大支柱产业,我校与之契合的有电子信息类、机械类、交通运输类、物流管理与工程类、工商管理类、旅游管理类、经济学类、金融学类、计算机类等近30个专业,占我校现有专业的45%左右,从比例上看,学校目前的专业设置和分布与区域支柱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基本相协调,但这些专业中,背靠产业支撑、与地方经济建设紧密结合或不可替代的专业仍显不足,缺乏大规模多对象的协同合作,合作的规模较小,影响力不足。
(三)传统通用专业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分析根据厦门统计局的《2012年厦门市国民经济运行情况》,2012年,全市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817.07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增幅呈稳中有升态势。其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是25.21亿元、1374.01亿元和1417.85亿元,分别增长0.4%、12.6%和11.7%。产业结构从上年的1.0:51.1:47.9调整为0.9:48.8:50.3,二产比例略有下降,三产比例持续上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区域经济建设中心任务是不断推进两岸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合作示范区、两岸金融中心、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大陆对台贸易中心“一区三中心”建设。突出发展金融商贸、航运物流、会展旅游、科研文教等现代服务业。学校与之相对应的专业中,具有影响力的专业数量不多,有些专业存在特色不明显的问题;部分专业的办学力量还不强,主要服务面向和功能定位不清晰。
二、结合学校发展定位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学校专业结构调整对策思考
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学校发展带来了机遇,也对学校专业建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专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是关系到学校长远发展的大事,学科是专业发展的根基,学科与专业是“源”与“流”的关系,新一轮的专业结构调整必须坚持“融合、优化、发展”的总原则,以理顺专业关系为出发点,整合资源,将有利于做强一级学科的相关专业,以及服务对象相近、相互支撑的专业相对集中,使调整后学院的专业建设任务及服务面向更加明确,形成集中度较高的专业群体,推动学科专业为区域经济服务。
(一)增设新专业,调整改造老专业,凝练特色,提高学校专业发展与区域经济重点发展领域的契合度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结合学校现有基础,增设相关新专业,调整专业发展方向,推动专业与社会的对接,提升专业的社会适应能力。一是做强海洋工程、海洋技术及相关学科,以适应福建省加快海洋经济发展和厦门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需要。根据“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关于产业发展的目标要求和学校的发展定位及办学特色与优势,应当积极培育为海洋产业发展服务的新兴交叉学科,大力培养适应福建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海洋经济强省建设需要的海洋经济、海洋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及装备制造等人才。根据相关政府部门和研究机构调查研究预测,在建设东南国际航运中心的过程中,航道设计与施工人才、深水港建设人才、引航人才、港口机械装卸技术人才、航运经营与管理人才、航运金融保险人才、航运信息研究分析人才、物流经营管理人才、海事法律人才、航运网络经济人才及邮轮经营管理人才等11类复合型人才为建设东南国际航运中心的急需人才。学校可结合以上人才需求,量力而行的增设新专业,如结合学校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水产养殖学及地理信息科学及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等专业多年来的办学优势,增设海洋科学、海洋工程与技术等专业,结合学校海上专业及机械类、能源动力类及土木类专业的办学优势,增设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等专业。二是强化特色,在现有专业中凝炼涉海方向。如结合厦门游艇基地建设,航海技术专业可增设游艇驾驶方向,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可增设游艇设计制造方向;结合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对人才的需求,经济学类专业可增设航运经济、航运金融保险方向等;按照厦门市东南国际航运中心与国际邮轮母港发展规划以及海洋旅游迅速发展对专业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在加强酒店管理方向和休闲与海洋旅游方向专业建设的基础上,旅游管理专业可增设邮轮经营管理方向;电子信息类专业可结合学校海上专业优势,发展海上通导方向,培养航运信息研究分析人才;结合福建是海洋大省,水产资源丰富的地域优势,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可增设水产品加工方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增设渔业机械方向和港口机械方向;结合福建省建设海洋强省的策略,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可增设水上运动休闲方向等。三是加强对传统通用性专业的调整、融合,积极探索新的增长点。对传统通用性专业要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进行适当的优化和调整,如结合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对人才的需求,法学专业可增设涉外法律方向的课程;应用心理学专业可增设增设人力资源管理方向等;结合英语专业毕业生全国总体大量过剩;但结构性供给不足,尤其是高层次、复合型的应用型外语人才供给不足的现状,可增设翻译方向等。此外,对于某些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专业,可进行撤销、归并或调整。
(二)整合资源,搭建专业平台,增加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专业间的相互支撑,形成若干个优势学科专业群按照“集中管理、资源共享”的原则,将全校带有综合性、交叉性和基础性的资源和平台统一集中,优化重组。创新体制机制,实行开放式运行,面向各学科、各专业的师生和社会人员开放使用。各学院、学生可以根据课程和项目的需要申请使用各种仪器设备和加入各种项目,尤其是各专业实验室在完成本专业课程和项目的基础上应接受其他专业学生的使用申请。同时鼓励各平台在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和在完成正常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开展对外服务,以增加平台的利用率、使用效益和提升社会服务的能力。结合“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和“厦门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项目,依托学校重点学科和工程研究中心,打破学院壁垒,搭建“海上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能源与动力工程、航运经济与管理、机械工程、海洋环境工程、电工电子”等学校层面的学科支撑平台,发挥优势特色学科的引领、辐射作用,通过学科的交叉、综合、渗透和延伸,促进专业结构调整,从而形成优势突出、特色明显、相互促进、布局合理的专业体系,带动专业群甚至整个学校实力的提高。
二、河南省区域社会发展指标分析和评价
社会发展旨在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与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程度,建造更加安全舒适的生存环境,让全体公民都有机会去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该系统选取了7个指标,即H1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元),H2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H3每万人口高等学校学生数(人),H4教育事业经费支出(亿元),H5科技人员数,H6每千人口医生数(人),H7每千人口医院床位数(张)。对人口发展的7个具体指标数据运用Eviews6.5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结果:第一个成分H1占总方差的61.67%,第二个成分H2占总方差的18.64%,第三个主成分H3占总方差的11.52%,前三个成分占总方差的91.83%。因此从原有的7个指标中选出3个主成分H1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H2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H3每万人口高等学校学生数。接下来继续对已经选出的3个主成分进行分析,直接用贡献率作为权重,构造综合评价指数E3。社会发展比较好的是郑州市、洛阳市,比较落后的是信阳市和周口市,和实际发展现状基本相符。
三、综合指数分析和评价
本文在对18个地市经济、人口、社会发展分析结果基础之上,在三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计算综合评价指数E。我们认为在区域发展过程中三方面都很重要,综合评价指数E可以建立如下公式:可以看出,2012年河南省18个地市发展最好的是郑州市,其次是洛阳市;发展比较落后的是信阳市和鹤壁市,和目前我省区域发展的现状基本相符。由于指标的取得存在很大的主观性,分析的结果并不是绝对的,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反应出河南区域发展的不协调。
四、启示与建议
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河南省18个地市的发展存在差距,呈现出不协调现状,应根据具体省情,采取相应的措施缩小差距。现提出如下建议:
1.完善区域协调机制目前,城市的发展并不完全取决于自身,还要取决于这个城市是否融入了“经济区域”的体系之中。要对我省进行适宜的区域规划,有利于减少盲目短期思想,实现长期全省的协调发展。要学习国外、省外先进的规划思想和思路,根据河南省具置、环境和发展现状,建立相应的城市群、城市联盟,制订区域协调法,协调职能和法律的规范化。制订适宜的区域发展政策,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制订区域财政政策、区域人口政策、区域环境政策等等,缩小差距,不能让差距日益增大。制订区域型空间规划,根据当地经济、人口、社会情况,对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合理发展地区特产和产业。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要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稳定粮食生产。还要积极培养郑、汴、洛黄金旅游线路,发展特色旅游景区,使我省各地市第三产业也得到较好发展。
2.整合全球资源以利于河南区域发展河南是全国的粮仓之一,农业发展有基础,工业发展迅速,人力资源发达,我们要利用好这些基础,从农业切入,发展高科技产业。也可以从黄河文化切入,发展创意产业。既可以分城市发展,也可以分南北两个方向发展,整合各地市特色,引入省外甚至国外先进的技术和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结合国家政策合理有效的发展。在发展过程中要结合世界经济发展的态势和趋势,体现各地市特色、优势。
求学网为您编辑了“中国经济论文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研究”
中国经济论文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研究
以上就是我们为您准备的“中国经济论文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研究”,更多内容请点击求学网论文频道。
二、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角色错位
经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出现的政府角色偏离自身职责任务、活动范围和运行轨道等错位现象,反映在职业教育中,则是在职业院校发展规划、师资队伍建设、学校管理方式等方面政府对职业教育的过多干预上。具体表现在,政府对本应由职业院校根据职业教育规律确立的发展规划进行了不必要介入,政府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不自觉地扮演着全能者角色,政府对职业教育管得过多过死,束缚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活力。政府角色错位既与政府在计划经济体制中扮演的全能者角色一脉相承,也与现行的体制机制有关,还与职业院校自身可持续发展实力不够还必须依赖政府紧密联系。从区域经济发展上看,个别官员为个人政绩着想,总是或多或少高估政府能力,大事小事一起抓,最终既阻碍了职业教育健康发展,政府自身也疲于奔命,效率低下;从行业企业上看,有行业背景的职业院校在自身发展中受制较多,行业部门也多从自身利益出发对职业院校管得过多过死,职业院校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渐行渐远。我们认为,政府与职业教育的关系和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具有关联性,在职业教育由外延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同样需要转变管理观念,更新体制机制,提高人员素质。
(二)职业院校:思路失衡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统一性决定了职业院校必须“请进来,走出去”,即通过与外界更加广泛的交流,以开放、灵活、发展的眼光开门办学。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相当部分职业院校过于依赖政府或主管部门政策性的规划,课程与专业建设按部就班,缺乏实效性,培养的毕业生与区域经济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职业院校本身的官僚化、行政化则越来越严重。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职业院校因为有政府近乎“溺爱”的支持,弱化了职业院校自身的免疫能力,无论是学校宏观发展思路,还是师资队伍建设,逐渐形成固有套路,上至学校领导,下至一线教师均缺乏足够创新,职业院校逐渐成为向本科输送学生并成为本科院校的附庸,“职业”内涵有逐渐淡化的趋势。
(三)企业:动力缺失
企业与职业教育的依存关系,不仅表现在人才供需上的依赖关系,还在师资队伍建设和员工培训以及师生实习实训中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企业、事业组织应当接纳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的学生和教师实习。由此,无论从现实发展还是法律规范方面,企业都应该积极参与职业教育,在实现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发挥自己应有的积极作用。但在现实生活中,企业缺乏参与职业教育的热情与动力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究其原因有二,一是人才需求与评价机制上,企业内部创新机制不足,流水车间里的单纯体力活对人才的需求更多的是工作态度、反应灵敏上的要求,企业认为可以通过员工岗前培训提升工作满意度,对参与职业教育缺乏内在的支撑动力;二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上,无论是专业课程与通识课程设置,还是教学方式与培养目标,职业院校都趋向于大批量、统一化,培养的学生没有个性特征和专业标识,在促进企业发展过程中未能体现其固有的职业教育价值。
(四)政校企合作:流于形式
政校企合作作为职业院校提升自我、扩大影响的重要办学方式,逐渐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形式有余,内容不足。如前所述,政府因错误政绩观的影响,在过多的参与到职业教育过程中,不一定大事小事都能办好,最终受制于自身能力与体制机制影响。企业在参与多方合作过程中,外部因素影响大于内部自身动力,甚至因为政府“强迫”不得不参与校企合作。职业院校则由于自身协调能力及影响能力有限,在开展政校企合作中往往雷声大雨点小,宣传多实用少。
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运行机理
(一)政府在市场机制下对职业教育的宏观掌控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应该是市场而不是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同理,职业院校资源配置也应在市场框架下通过自由平等的竞争实现优胜劣汰,由此,政府需要改变角色定位,从宏观而不是微观上对职业院校的发展起指导作用。在布局均衡上,政府基于信息与资源优势对职业院校在一定区域中的数量及规模进行总体把握,最大限度发挥资源利用率;在资源均衡方面,政府在政策、资金等方面可以有方向性的向农村职业教育薄弱地区投放,从宏观上掌控职业教育城乡区域间的协调发展;在发展均衡方面,政府依据区域经济发展态势,做好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平衡,同时,应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制定职业教育退出机制,对那些缺乏办学特色和竞争力的职业院校,要通过重组、改型甚至破产等方式使其退出职业教育。使职业教育保持良性竞争发展是政府宏观调控的总体方向。
(二)职业教育非均衡发展态势下的动态过程
职业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理想状态,遵循“非均衡———均衡———非均衡”的发展路线。首先是区域经济发展给职业教育提出了具体要求,职业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选择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特点的专业优先发展,同时,职业院校在地区分布上也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而有差异,加上因经验不足而导致职业教育在发展水平、区域数量等方面出现差异,职业教育呈现“非均衡”态势。随着职业教育质量与规模的逐步发展,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水平和数量上有了较大提升,向社会提供的技能型人才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职业教育开始与区域经济协调并行发展,呈现“均衡”态势。但这种均衡态势在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必然会随着社会就业人口、产业结构、人才需求标准的变化而变化,职业教育必须在专业结构调整、师资队伍建设、招生就业指标等方面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情况作相应改变,职业教育又处于“非均衡”态势。职业教育也就在这种“非均衡———均衡———非均衡”的动态发展过程中,通过不断地适应与调整,逐步成长与发展起来。
[关键词]新型工业化;产业结构;厦门
[正文]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础。厦门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中,应当坚持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在优先、快速发展工业的同时,带动第三产业,提升第一产业,使现代服务业和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得到迅速提高
一、积极发展先进制造业
制造业是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的主导力量,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先进制造业主要是指以先进制造技术为主要生产手段的制造业,一般说来,其具有三大特征:一是科技含量高;二是生产效率高;三是创新能力强。对于厦门来说,发展先进制造业首先是适应了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时代要求;其次,发展先进制造业是快速发展工业、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制造业强市的必然选择;再次,发展先进制造业是构建“厦门制造”、实现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需要。可以说,没有强大的先进制造业,就失去了工业化、现代化建设的动力源,就难以提前基本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也就难以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中心城市。
1、做大做强三大支柱产业。厦门特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目前已基本形成了电子、机械、化工三大支柱产业为主的制造业结构体系。综观厦门制造业,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明显优势:一是较强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厦门作为我国最早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对外、对内开放程度居于全国前列,尤其是利用外资水平较高、对外贸易活跃,加上四通八达的海陆空立体交通运输网络,以及较为完善的市场机制,使落户厦门的企业发展空间较大,整体竞争力较强。同时,经过这些年快速发展涌现出的一大批制造业骨干企业,如戴尔电子、金龙汽车、翔鹭石化等,也形成了较强的后发优势。二是较强的人才优势和科技优势。厦门地方不大,面积仅1569.3平方公里,但高等院校密集,尤其是厦门大学享誉海内外,每万人中大学生比例高居全国前列,企业具备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城市综合竞争力在内地城市中排名第九位。三是有一定的市场优势。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厦门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中心城市,目前已经和周边地区以及江西、广东等地初步形成了相互开放、相互衔接、相互依存的统一市场。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厦门先进制造业发展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这集中体现在产业整体配套能力较弱、产业链条较短,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群。因此,发展先进制造业,实现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必须重点扶持发展一批关联性大、带动作用强的龙头企业和骨干项目,以延伸产业链,壮大产业规模,增强产业竞争力。
2、加快培育新兴产业。科学技术特别是生物、纳米、新能源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给制造科技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也对世界各国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产生了强烈的影响,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厦门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中要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就必须依靠高新技术,突破传统产业的限制,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大力发展例如光电产业、动漫游戏产业、环保设备制造、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产业。
3、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有机结合。发展先进制造业,宜采取“点上突破,面上提升”的发展思路,督促落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在优先发展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提升装备制造业水平的同时,加大用高新技术及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力度。通过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一方面使其能够满足原先不能达到的市场需求,并创造出新的市场需求,为其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另一方面促使传统产业升级换代,从而推动制造业结构高级化。为此,首先要通过实施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企业淘汰落后的技术与装备,并推进企业产品标准化,鼓励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这是传统产业接纳高新技术的前提与基础。其次,加快推进企业信息化。我们要充分利用当今世界信息革命浪潮所带来的契机,全面落实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方针,大力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提高制造业整体信息化水平。最后,坚持投资扩大与结构优化并重。要继续坚持实施投资带动战略,抓住扩大投资不放松,着力引导各种资金投入主导产业,促进高新技术产业、重要装备制造业经济总量的扩大与质量的提高。同时,搞好投资结构的调整,在传统制造业领域提高产业的创新、发展能力及综合竞争力。
二、加快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
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兴旺发达程度是衡量城市现代化、国际化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能够为新型工业化提供新的低成本支撑,为城市现代化拓宽多元化就业空间,为“富民优先”开辟低门槛创业途径,为经济结构调整建立节约型产业模式,为可持续发展创造绿色增长方式,为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提供全面选择。改革开放以来,厦门服务业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人均服务业占有量比重较大,但是,随着gdp的增长,第三产业产值虽然有所增长,但比重却呈下降
趋势。因此,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中,我们要充分认识发展服务业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充分认识加快发展服务业是厦门经济发展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充分认识厦门发展服务业存在的差距、潜力和目标任务,要像重视发展制造业一样重视发展服务业,以抓开放型经济的力度来抓服务业。
1、重点发展为制造业配套的生产服务业
一是现代物流业。现代物流是运输、储存、配送、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的有机组合,是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撑,被誉为21世纪最有前景的行业之一。厦门有港口、交通、产业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发展现代物流业前景广阔。为此,我们要以打造国际中转港、赶超高雄港为目标,加快港口开发开放步伐,积极扩展港口功能,提高港口物流管理水平,深化“大通关”建设,推进区港联动、厦漳港口组合和海铁联运等三项工作,完善口岸服务功能,力争把厦门建设成为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国际物流枢纽中心。二是科技服务业。要建立健全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推动自主创新,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要建立财政资金支持创新创业的机制,健全完善风险投资机制,充分发挥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作用。要积极兴办各类科技服务机构,建设公共科技平台,提高科技资源社会共享程度。
三是金融服务业。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厦门发展金融业要以构建区域性金融中心为目标,着力营造良好金融生态,精心培育金融市场,积极发展各类金融机构,鼓励发展民营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加快金融业开放步伐,特别要充分利用好与台湾的地缘、血缘、文缘、商缘、法缘“五缘”优势,抓住四大对台基地(即祖国大陆对台通商基地、台商在祖国大陆投资基地、海峡两岸旅游合作基地和农业合作基地)建设的契机,勇挑建立两岸金融合作实验区的重任,大力引进台湾金融资源,吸引台资金融机构入驻,力争使厦门成为台资金融机构汇集地,并最终实现从经济特区向金融特区的转变。
四是会展服务业。会展服务业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近年来,厦门充分发挥沿海城市、经济特区的优势,积极发展会展经济,为会展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今后要继续以“9·8”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对台出口商品交易会和厦门国际马拉松赛为重点,加强与全国行业协会、国际会展机构的交流合作,积极承办各类国际国内会议,发展国际化、专业化、贸易型为主的会展,举办具有产业和地方特色的会展,把厦门培植成海峡西岸的高层次会议、展览中心。要着力整合会展资源,扶持发展会展企业,加快会展业配套设施建设,完善会展服务体系和整体功能,争创厦门会展业的品牌优势。要充分发挥会展业的集聚辐射效应,延伸会展业产业链,带动相关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2、大力培育关联度大的新兴服务业
一是信息服务业。信息服务业主要包括系统集成、软件等信息内容服务业和数字平台、网络等信息工具服务业。党的十六大把信息产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明确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为此,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信息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牢牢把握信息服务的新技术、新业态,坚持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鼓励扩大信息消费相结合,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能力。要加大信息资源整合力度,积极发展基于数字平台、移动通讯平台、宽带多媒体平台的信息增值业务,不断拓展网络增值服务,推进社会服务信息化。
二是旅游业。旅游业是“朝阳产业”,对扩大消费需求、增强城市活力、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均具有重大关联带动作用。20__年厦门市接待海内外游客达1712.8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30.93亿元人民币。今后要围绕建设旅游强市为目标,充分发挥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和对台旅游区位优势,有效整合旅游资源,实施旅游项目带动战略,加强旅行社等大中型骨干旅游企业的培育和建设,加大旅游产品开发力度,延伸旅游产业链,壮大旅游产业经济,建设并形成东南沿海的重要旅游口岸和国际性海滨旅游城市。要加强旅游区域协作,发展与邻近的漳州、泉州、龙岩的旅游互动,开辟跨区域旅游线路,加大旅游市场促销力度,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旅游市场格局。要积极争取国台办的政策支持,将现有的厦金旅游审批权下放至厦门,并开放大陆居民走厦金航线赴台旅游。要抓住厦门成为台胞包机新增航点的契机,加大厦门旅游的宣传力度,吸引更多的台胞、国际游客在厦通关、登陆。
三是文化产业。文化产业的发展要以建设海峡西岸和东南沿海文化名城为目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整合社会文化资源,落实文化产业政策,引导社会力量投资文化产业,尽力形成一批发展前景好、产业规模大、竞争能力强的文化产业群和文化产业集团。要充分利用厦门的环境资源和人才资源,大力发展音乐、艺术、舞蹈等特色教育,特别要发挥厦门作为全球三大油画生产基地的优势,从政策引导、产业规划、环境营造、市场拓展、人才培训等方面下功夫,提升油画产业的层次,做大做强油画产业。同时,要充分认识到厦门与台湾有着很密切的文化渊源,对台交流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厦门作为闽南文化的汇聚地,闽南的各种文化都能够在厦门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因此,我们要在两岸文化交流中积极发挥先锋和主力作用,充分利用与台湾语言相通、习俗相近、地理位置毗邻的优势,狠抓有闽南特色(如歌仔戏)的文艺精品创作,搭建两岸文化交流的平台,全方位推进对台文化交流工作,为祖国统一大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3、全面提升直接满足物质生活需求的消费业
一是现代商贸业。一方面,要从“扬长”出发,依托厦门的人文优势、区位优势、口岸优势和服务配套设施较完善等优势,以推进流通现代化为主线,加快商贸零售业态升级换代,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特许经营、制等多种现代流通方式,努力构建聚散能力强、辐射面广、高效益、高容量的生产资料、农副产品、工业消费品三大流通体系,初步形成区域商贸中心的基本框架。另一方面,从“避短”出发,通过新建、调整、提升,促进城市商贸等级网络体系的形成,支持商贸业的合理布局和有序发展;促进商贸业专业化发展,重点
培育石材、汽车、it电子等专业市场,同时以专业街为载体,支持专卖店、精品店、品牌店为主的新兴商业业态的成长;扩大商贸业吸纳辐射能力和范围,努力提高商贸业组织化、集约化程度,提高综合竞争能力。
二是社区服务业。要坚持以方便百姓和增加就业为目标,进一步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和服务体系,推进社区服务业向社会化、产业化方向发展。要建立政府扶持、市场运作的现代社区服务发展机制,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健全服务网络,创办服务企业,拓展服务领域,增强服务功能,形成广覆盖、多层次、社会化的服务体系。要加快发展养老托幼、家庭医疗、家庭教育、清洁卫生、保养维护等便民利民的家政服务。按照城乡统筹的要求,加快农村生产生活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规划建设中心村,促进农村人口的集中居住,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进城务工的组织和就业培训服务。
三是房地产业。房地产业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这几年,厦门房地产业发展迅速,但行业发展水平有待提高。今后要重点规范土地市场管理,提高有限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水平,合理调整房地产结构,推进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切实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当前,要积极探索建立房地产政府调控体系,定期分析房地产市场形势,建立房地产信息预警系统,加强监测引导,促进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
三、着力提升第一产业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厦门作为沿海开放的外向型经济城市,第一产业在gdp中的比重虽然仅有2%,但是,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厦门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现代化;没有厦门农村的城市化,就没有厦门城市的现代化;没有厦门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厦门全市人民的小康。为此,一要继续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目前,厦门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如银鹭集团、大洋集团、如意食品集团等,已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今后,我们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运作规则,坚持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方式,扩大订单农业规模,组织适销对路的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流通,延伸农业产业链,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提高机械化程度和生产技术水平,实现农户与市场、农业生产与社会化大生产的对接,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推动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二要抓住当前对台形势转变的时机,加大农业对外特别是对台开放力度。一方面,通过农业科研部门及相关民间组织开展技术交流,大力引进台湾名优新品种和台湾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保鲜、加工等前沿技术和农产品质量检测、动植物防疫检疫、食品安全卫生技术等多方面的现代农业高新技术,建立台湾农业技术引进示范区,提升厦门农产品品质,增强厦门农业的比较利益优势;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小三通”和业已形成的台湾水果中转地等有利条件,以及大嶝对台贸易区的有利地位,积极开展农业新品种、新设备和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把厦门建成对台农业合作基地和台湾农副产品到大陆中转集散基地。三要围绕“优质、高效、安全、生态、环保”的要求,适度开发观光农业。根据厦门的自然资源、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发展观光农业宜主要开发以下两种类型:一是观光果园。如荔枝园、草莓园、花圃、台湾水果园、柚子园等等,让游客入园摘果、赏花,享受丰收的喜悦和陶冶情操;二是休闲农场。作为一种综合性的休闲农场,游客不仅可观光、采果、体验农作,享受乡土情趣,而且可实现住宿、美食、度假和游乐于一体,丰富厦门旅游的内涵,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参考文章]
1、《厦门市投入产出表20__》 厦门市统计局
2、《厦门市统计年鉴20__》 中国统计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