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02 03:36:0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图书营销策划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伴随着长期的市场营销实战,形成了各种营销理念,并且这种营销理念不断更新和发展演变,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即: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观念、市场营销观念和社会营销观念。
1.生产观念:生产观念认为,消费者喜欢那些可以随处买到而且价格低廉的产品,企业应致力于提高生产效率和分销效率,扩大生产,降低成本以扩展市场。这是一种重生产、轻市场营销的商业哲学,是最古老的观念。生产观念是在物资短缺、产品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条件下产生的。
2.产品观念:产品观念认为,消费者最喜欢高质量、多功能和具有某种特色的产品,企业应致力于生产高值产品,并不断加以改进。产品观念产生于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形势下,最容易滋生产品观念的莫过于当企业发明了一项新产品时。
3.推销观念:推销观念认为,消费者具有购买惰性或抗衡心理,不会足量购买企业的产品,企业必须积极推销和大力促销,以刺激消费者大量购买本企业产品。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推销观念被大量用于推销那些非渴求物品,许多企业在产品(产能)过剩的时候,也常常奉行推销观念。推销观念产生于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过渡阶段。
4.市场营销观念:市场营销观念认为,实现企业各项目标的关键在于正确确定目标市场的需求和欲望,并且比竞争者更有效地传送目标市场所期望的物品或服务,进而比竞争者更有效地满足目标市场的需要和欲望。从本质上说,市场营销观念是一种以顾客需要和欲望为导向的哲学,是消费者论在企业营销管理的体现。最优秀的管理理论家彼·得鲁克曾指出:总有人认为推销是必要的,但市场营销正是使推销变得不必要。市场营销的目的是充分了解顾客,充分为顾客所了解。营销的理想结果是让顾客乐于购买。我们所要做的只是使产品和服务能让顾客方便地得到。
5.社会市场营销观念认为,企业的任务是确定各个目标市场的需要、欲望和利益,并以保护或提高消费者和社会福利的方式,比竞争者更有效、更有利地向目标市场提供能够满足其需要、欲望和利益的物品或服务。它要求市场营销者在制订市场营销政策时,要统筹兼顾三方面的利益,即企业利润、消费者需求和社会利益。
这五种市场营销观念是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不断优化和完善的过程,而图书作为一种商品,其销售活动自然也融入到了这种营销理念的变更发展过程当中。我国图书业受计划经济影响较深:改革开放以前,是以产品为中心,基本是“生产型”,只管生产,不考虑销售和经营;改革开放以后,实现了从“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的转变,但经营观念没有实现完全转型,停留在“以产定销”的思想中,没有将“销售”的思想完全转变到“营销”理念中来,导致产品生产与市场需求脱节,图书滞销现象时有发生。传统模式的图书业要想摆脱这样的困境,就要将营销理念灵活运用于营销策划中,摆脱过去销售的观念,从营销策划入手,将营销策划和营销作为企业利润实现的关键环节来把控,将图书出版、发行、销售各个环节都有机整合,制定出适合自身发展的营销策划方案。笔者认为从整个图书业来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考虑:
1.图书产品的针对性。图书业的首要环节是出版社,因而从出版图书的品种来说,应该以市场为导向,以顾客需求为依据,这要求我们将图书出版的市场调研工作提到一个重要的位置,将其作为有效营销策划的切入点,通过市场调研了解图书市场的需求、读者购买行为以及影响读者购买行为的因素。在调研搜集大量信息基础之上,分析结果会指导我们的最新出版物种类。另外图书这种特殊的商品是文化传承的记载,其内容本身是对人类知识、文化现象的总结、整理、记录和传播,赋有强烈的社会文化性、社会责任性,作为图书出版、发行商来说,我们的产品如何做到将读者需求与社会利益之间的矛盾最小化的同时,使符合社会利益的产品同时为读者所喜爱。
1.手机图书营销体验单元。相关规划主体可以考虑令最新阶段相关图书类产品快速向手机等新兴媒介终端转移,借助其固有的智能移动式交流平台和对应阅读指导性程序,令内部用户精确搜集并解读一系列图文并茂的电子声像书籍资料,至此获取前所未有的视觉感官享受。再就是透过手机传输途径公布一切书籍促销活动效益和优惠券,保证全新类型图书产品盈利渠道的拓展结果。
2.图书网络博客营销体验单元。此类架构主要联合图书作者、读者个体固定观念和行为习惯作为支撑性线索,同时配合多样化博客文章进行心得深层次研究的行为模式,确保读者对于相关图书感知兴致全面高涨并且愿意主动花钱购置。如今我国受到广泛认知的图书博客网络非豆瓣网莫属,其核心理念在于联合借助评论单元设置吸纳各类用户读书偏好信息,之后交友书籍作者审视,确保日后著作产品能够朝着广大消费者需求层面逐层转移,稳定网站访问和书籍实际购置数量。
3.数字化营销体验单元。结合客观层面审视,图书作为一类特殊的知识产品类型,其自身能够提取的数字化分析元素极为丰富,包括旅游景点、人文风情特色等,都可以借助数字化操作流程衍生一类全新营销素材。在全新数码终端的广泛衍生和创新营销功能映衬作用下,一时间数字化图书营销活动开始全面扩展,对于后期图书传播方式产生较为深刻的牵引效应。相信此类营销手段必定会在较短时间范围内转化成为我国图书营销的全新组成架构。
4.主题营销体验单元。其实就是为后期图书销售活动开放一定的噱头效应,确保内部促销活动主题和书籍内涵相互贴合,贯彻富有针对性的促销控制指标,确保不同层面读者潜在阅读需求急剧膨胀,至此为图书市场空间广阔性绽放提供不竭支撑动力。在整个主题性营销活动管制体系内部,规划主体需要事先和相关职能单位进行协调,确保一切社会公益活动、签名售书会、作者-读者联欢活动都能得到应有支持力度;再就是经过主题书评、读书征文等途径,为热点图书销售业绩添加独到的演绎光芒。需要特别引起关注的是,主题销售模式的另一类手段便是设置主题式书店规格或是在固定卖场设置主题交流区域,因为内部顾客群相对稳定一些,并且随着提供给读者的书籍针对性逐渐强化,一时之间令图书分类格局呈现出细化形态。归根结底,此类主题区域就是主张联合不同层次读者阅读需求进行专门设置的销售交流场所,涉及内部图书资源类型划分方式将以往传统学科划分体系全面覆盖,将现代化人员一切时尚、休闲理念全面灌输到书籍和主题交流活动之中,借此锁定固定读者群。结合以往实践经验调查整理,有关此类主题书店、交流区域等都会设定在经济交流黄金地点,当中读者关注热点繁多,加上文化氛围足够个性、购买条件极为便利以及持久化情感联络结果,使得主题书架营销模式在既定竞争领域中长期处于不败巅峰。
二、出版品牌在图书营销策划体系中的协调策略解析
结合以往实践调查经验整理解析,涉及出版品牌和一类出版社名称有着本质化区别,当中名称始终保留对特定事物功能的辨别,不会针对其具体个性加以清晰呈现。也就是说,此类品牌时刻保留图书商品个性以及读者高质量认同效应,是与传统图书产品区别开来的名称、标志、包装等符号的组合。有调查表明:有的读者在选购同类内容读物时,偏好某家出版社的图书;有的偏好某个作家或某个编辑的作品;有的因喜爱某种丛书当中的一种,而对整套丛书产生兴趣。这事实上是品牌效果在起作用。好的品牌是读者对其产品的承认和信任。品牌策划实际上就是创名牌的过程,它通过人们对名牌产品的崇拜而实现促销的目的。在市场消费心理逐渐成熟、读者购书渐趋理智的今天,每一种新书的制作和投放市场的策划,出版社、责任编辑都要具有强烈的品牌意识。了解和掌握读者的阅读口味、购买心理和实际需求,树立为读者负责的意识,将图书品牌命名与塑造出版社品牌紧密联系起来,加以创造和维护。这是一项代代相继的系统化工程,需要长期规划,精心策划。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图书业已发展成为一种文化产业,在市场经济中有着其特殊的地位,也有着不同于其他商品的独特之处,这决定了图书营销要走自己的营销之路。尤其在市场产品极大丰富的环境下,图书营销策划应运而生,本文试图将市场营销理念与图书营销策划相结合,以便更好地指导和解释今后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更好地开展图书营销工作。
随着市场营销在经济活动中的日渐重要的地位的确立,营销界也在不断更新“营销”的概念,菲利普·科特勒早期从经济学微观指出,“市场营销是与市场有关的人类活动。市场营销意味着和市场打交道,为了满足人类需要和欲望,去实现潜在的交换”(《市场营销管理》第5版第13~14页)。菲利普·科特勒于1984年对市场营销又下了定义:市场营销是指企业的这种职能,“认识目前未满足的需要和欲望,估量和确定需求量大小,选择和决定企业能最好地为其服务的目标市场,并决定适当的产品、劳务和计划(或方案),以便为目标市场服务”(《市场营销管理》序言) 。这一定义讲出了目前经济活动中营销的核心。市场营销策划正是基于这个核心概念,在企业长时期的市场运转中开展的营销活动的总体策划。
伴随着长期的市场营销实战,形成了各种营销理念,并且这种营销理念不断更新和发展演变,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即: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观念、市场营销观念和社会营销观念。
1.生产观念:生产观念认为,消费者喜欢那些可以随处买到而且价格低廉的产品,企业应致力于提高生产效率和分销效率,扩大生产,降低成本以扩展市场。这是一种重生产、轻市场营销的商业 哲学 ,是最古老的观念。生产观念是在物资短缺、产品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条件下产生的。
2.产品观念:产品观念认为,消费者最喜欢高质量、多功能和具有某种特色的产品,企业应致力于生产高值产品,并不断加以改进。产品观念产生于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形势下,最容易滋生产品观念的莫过于当企业发明了一项新产品时。
3.推销观念:推销观念认为,消费者具有购买惰性或抗衡心理,不会足量购买企业的产品,企业必须积极推销和大力促销,以刺激消费者大量购买本企业产品。在 现代 市场经济条件下推销观念被大量用于推销那些非渴求物品,许多企业在产品(产能)过剩的时候,也常常奉行推销观念。推销观念产生于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过渡阶段。
4.市场营销观念:市场营销观念认为,实现企业各项目标的关键在于正确确定目标市场的需求和欲望,并且比竞争者更有效地传送目标市场所期望的物品或服务,进而比竞争者更有效地满足目标市场的需要和欲望。从本质上说,市场营销观念是一种以顾客需要和欲望为导向的哲学,是消费者主权论在企业营销管理的体现。最优秀的管理理论家彼·得鲁克曾指出:总有人认为推销是必要的,但市场营销正是使推销变得不必要。市场营销的目的是充分了解顾客,充分为顾客所了解。营销的理想结果是让顾客乐于购买。我们所要做的只是使产品和服务能让顾客方便地得到。
5.社会市场营销观念认为,企业的任务是确定各个目标市场的需要、欲望和利益,并以保护或提高消费者和社会福利的方式,比竞争者更有效、更有利地向目标市场提供能够满足其需要、欲望和利益的物品或服务。它要求市场营销者在制订市场营销政策时,要统筹兼顾三方面的利益,即企业利润、消费者需求和社会利益。
这五种市场营销观念是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不断优化和完善的过程,而图书作为一种商品,其销售活动 自然 也融入到了这种营销理念的变更发展过程当中。我国图书业受计划经济影响较深:改革开放以前,是以产品为中心,基本是“生产型”,只管生产,不考虑销售和经营;改革开放以后,实现了从“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的转变,但经营观念没有实现完全转型,停留在“以产定销”的思想中,没有将“销售”的思想完全转变到“营销”理念中来,导致产品生产与市场需求脱节,图书滞销现象时有发生。
传统模式的图书业要想摆脱这样的困境,就要将营销理念灵活运用于营销策划中,摆脱过去销售的观念,从营销策划入手,将营销策划和营销作为 企业 利润实现的关键环节来把控,将图书出版、发行、销售各个环节都有机整合,制定出适合自身 发展 的营销策划方案。笔者认为从整个图书业来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考虑:
1.图书产品的针对性。图书业的首要环节是出版社,因而从出版图书的品种来说,应该以市场为导向,以顾客需求为依据,这要求我们将图书出版的市场调研工作提到一个重要的位置,将其作为有效营销策划的切入点,通过市场调研了解图书市场的需求、读者购买行为以及影响读者购买行为的因素。在调研搜集大量信息基础之上,分析结果会指导我们的最新出版物种类。另外图书这种特殊的商品是文化传承的记载,其内容本身是对人类知识、文化现象的 总结 、整理、记录和传播,赋有强烈的社会文化性、社会责任性,作为图书出版、发行商来说,我们的产品如何做到将读者需求与社会利益之间的矛盾最小化的同时,使符合社会利益的产品同时为读者所喜爱。
2.将服务看作是产品的一部分。在营销观念由销售转为市场营销观念、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后,产品的概念逐渐广泛化。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稳定现有的顾客群体,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服务产品化、将服务作为一种为顾客量身定做的个性化产品来经营。图书业在经历了营销方式的变革后,服务也应当逐渐被我们所重视,由过去的被动式服务逐渐转向主动服务。通过便捷的服务,将现有的图书尽快让读者了解信息,尽快通过多种销售渠道销售到读者手中;通过服务维系和开发现有读者的需求,开发针对性的图书产品;通过服务获取第一手信息,开发新的市场,面对新的市场开发新的产品。
3.开发新的销售渠道。我们要想以更快的速度占有市场,就要比竞争者更有效地满足目标市场的需要和欲望,这就离不开图书的销售渠道。现有的图书销售渠道主要是零售店、图书馆和机关市场、大学图书市场、中小学图书市场、图书批发商,传统的销售渠道日渐饱和,我们应当开发新的销售渠道,例如网上 电子 商务、读者俱乐部、特价书读者俱乐部等等,这些直接面向读者的销售方式已经被很多图书商运用,发挥了传统销售模式所不具备的优势。例如美国的亚马逊网上书店,
与常规商品比较,图书具有精神承载、知识承载的特殊属性,出版界经常将图书作为脱离商品范畴的特殊存在进行研究,在儿童图书的市场营销中,这种思想表现尤为突出。从本质上看,儿童图书的本质属性是商品性,是为了满足读者需求而生产的,选题策划和市场营销是儿童图书需要把握的关键环节。
一、从商品生产视角看儿童图书选题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移动终端的普及,使读者阅读习惯发生改变,其反映在图书零售市场上,则表现为传统纸质图书市场的整体低迷。在这种市场背景下,儿童图书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率,在图书市场中异军突起。儿童图书在市场上的良好表现,从图书选题上报的数量上可得到较好的反馈。全国图书选题中,儿童图书占比突破20%。全国各大出版社对儿童图书的选题策划均十分重视,并将其视为重要的收入增长点。近年来,儿童图书选题呈现以下几方面特点,这些选题可以集中反映儿童图书市场的需求方向。一是选题的系列性。《动物小说》《查理九世》《笑猫日记》《墨多多谜境冒险》等知名系列图书,在市场中都有不俗表现,并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效应。二是选题的导向性。近年来,儿童红色经典图书的选题呈增长态势。以《美德少年行动手册》《红领巾相约中国梦》为代表的优秀儿童图书,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广大儿童提供了优秀的精神食粮,不仅经济效益较好,也赢得了社会各方的广泛赞誉,社会效益突出。三是选题的社会性。为适应网络信息时代的发展需要,“新书态”儿童图书已悄然兴起。该类图书以网游图书和图画书为主,与网络经典游戏等具有较好的关联性和互动性。一些出版社敏锐推出相关选题,如“愤怒的小鸟”系列、“爆裂飞车”系列、“小魔仙”系列等都紧贴儿童关注点,以较强的独特性赢得了市场。
二、从生产因素方面看儿童图书的市场营销
1.市场需求因素的影响所有商品生产的最终目的都是实现市场销售,儿童图书当然也不例外。实施儿童图书产品组合营销同样是市场化的需要。在图书市场中,读者既是图书消费者,也是图书需求趋势的推动者,深入研究读者需求是图书市场营销策略制定的前提和基础。在儿童图书营销策略制定环节,儿童读者的阅读期望是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而在当前这个倡导个性化的时代,儿童读者的阅读期望往往需要根据其文化水平、年龄、地域、经济条件等因素进行市场细分,多元化市场趋势明显。出版单位在实施儿童图书市场拓展过程中,应兼顾重点产品方向型策略和多元化策略的协同性,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儿童图书市场需求。儿童图书应通过对读者群的细分,适应市场需求,把握市场发展方向,实现与市场的良性互动,以达到从迎合市场到适应市场,从适应市场到引领市场。2.出版单位因素的影响出版单位的生产条件、经营条件、管理水平对市场实际表现出的生产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出版单位硬件设施和软实力都是其实施市场营销不可或缺的条件。如果出版单位不具备必要的生产能力,不能及时地对儿童图书市场进行清晰准确的把握,儿童图书产品的市场营销策略也只能是纸上谈兵。通过实际市场调研,我们发现,出版单位的生产条件越优越、管理水平越到位、经营开展越顺畅,其选择儿童图书产品组合营销的占比就越高;而那些生产条件相对较差的出版单位,往往因条件限制,在市场营销策略上,往往采用重点突围策略,其市场竞争能力也往往局限在单一图书品种上,在营销市场上的话语权较小。3.经济效益因素的影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投入都要考虑产出率,任何经济活动都要衡量其最终经济效益。出版单位实现盈利指的是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要小,儿童图书完成出版和销售工作仅是阶段性目标,获取利润才是出版单位的最终目的。因此,出版单位的所有经营管理活动都要围绕利润进行,利润是衡量儿童图书产品营销成功的标准,也是维持出版单位良性运行的根本保障。当然,突出经济效益不能等同于唯利是图的短视行为,儿童图书承载着重要的社会功能,作为精神产品必须兼顾社会责任,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在实施儿童图书市场营销的过程中,出版单位应深入分析市场需求情况、生产经营情况、经济效益情况等多种因素,找到最佳契合点和平衡点,充分发挥出版单位优势,科学配置各种资源,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要,合理调控儿童图书产品营销策略,更好地满足儿童读者需求,实现市场最佳互动、资源最佳搭配、产品最大效益。
三、儿童图书选题策划及营销的提升策略
一本优秀儿童图书的出版,选题策划是开端和基础,营销是末端和关键。把握好选题策划就是把握好了源头,把握好营销就是抓住了效益,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理顺从始至终的产业链条,促进儿童图书的可持续发展。1.提升品牌意识,打造特色品牌对于出版单位而言,品牌意味着知名度,意味着消费认同。当前的图书市场已从过去粗放式价格竞争逐步转变为品质和品牌的竞争。打造儿童图书品牌应从选题阶段就开始筹划,强化知名作者、特色选题、系列图书等具有较强市场感召力的开发力度,提升品牌价值,将品牌作为最宝贵的资源加以保护。在选题阶段,出版单位就应对选题是否具有品牌可塑性进行考虑,做好长远性、预见性、可持续性的策划工作,延长儿童图书品牌的生命周期,如将具有一定品牌效应的系列图书作为重点选题策划,努力打造品牌系列图书。同时,出版单位还应做好对经典选题的深度挖掘,使经典选题常推常新,真正做到经久不衰。如鼓励儿童知名作家创作作品,提升作者品牌知名度,发挥作者品牌和出版单位品牌的协同效益。2.提升协同意识,统筹选题营销随着儿童图书市场化进程的深入,儿童图书的产业模式已发生改变,其基本属性也进入快速消费品范畴。虽然儿童图书品种每年增长幅度较大,但真正的畅销书依然是凤毛麟角。这与选题策划缺乏市场观念,后期营销不利有直接的关系。在选题策划过程中,出版单位应绷紧市场这根弦,围绕市场搞策划,围绕营销做选题,将营销工作前置在选题阶段,实现选题与营销的无缝对接。编辑既要做选题开发者,也要做内容宣传者、市场预热者,要主动参与图书的营销工作,站在营销的视角开展各项工作。3.提升服务意识,突出读者中心儿童是儿童图书的读者和消费者,出版单位必须时刻牢记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在了解和掌握儿童读者需求上下功夫,要真正“身”入市场,探求儿童的实际需要,绝不能以成人的视角想当然地闭门造车。在儿童图书定价环节,出版单位应做好市场调研,图书价格应综合考虑家长的心理预期,坚决摒弃单边定价的错误观念。在图书选题和销售过程中,出版单位都要围绕儿童读者做好沟通工作,选题阶段的沟通重点应放在读者需求的掌握上,销售阶段的沟通可通过作者签售、读书心得等方式进行,深入了解儿童读者对图书的接受认可程度。4.突出创新意识,培养本土优秀作者在儿童图书开发上,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起步较早,其图书产品的成熟度高,可读性强,市场认可度好,出版单位在引进版的儿童图书选题上应给予充分重视。尤其是经历国外市场检验的优秀儿童图书,其市场号召力大,可形成儿童图书市场的引爆效应。如《窗边的小豆豆》曾连续6年保持儿童畅销书冠军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但出版单位也应认识到,目前各出版单位对引进版图书的依赖情况比较严重,同类图书开发容易陷入模仿的误区,虽然短期内可取得较好的市场效益,但不利于产业的长远发展。出版单位应在学习借鉴国外优秀儿童图书的基础上,不断加大本土作者的培养力度,对国内原创儿童图书作品给予充分信任和重视,培养和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儿童图书品牌,使我国从儿童图书出版大国向儿童图书出版强国迈进。总体而言,在儿童图书出版链条中,出版单位应将市场营销前置在选题开发阶段,发挥出版单位资源优势,将市场营销理论引入儿童图书出版领域,根据市场规律开展营销工作,科学地配置资源,实现出版单位利益、读者利益、社会利益多方共赢。
参考文献
[1]孙亚敏.论“剩书”时代儿童文学类图书的选题策划[J].出版广角,2012(11):66~67.
[2]李敏雁.浅析出版社如何进行图书选题策划[J].新闻世界,2014(9):26~27.
数字化时代的图书营销是一种新的营销模式,相较以往的图书营销方法具有更多的优势,同时,其产生的特点技术几乎参与出版物从生产到销售的所有环节,大大提升了图书营销的效率,使图书营销更加便捷。所以,在进行图书营销上有效地利用数字化时代产生的特点技术,将会在出版界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一、数字化时代进行图书营销的优势
数字化时代图书营销其实就是网络营销,网络营销是数字化时代的一种代表形式。网络营销是以企业现代营销为基础,在互联网中进行销售,对所销售的产品进行售前、售中及售后进行跟踪式服务。所以,网络营销更具优势。
(一)销售成本低
进行网络营销,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出版商的营销成本。以往的图书销售方式是在图书市场或图书店中进行销售,每类书需要订购一定的数量,造成图书成本的挤压。网络营销有效地避免了这一弊端,网络营销是厂家直接发货,占用的成本少,同时提前收到应收款,降低应收款资金的损失。网络营销更注重的是服务态度、图书质量、快递送达速度等,将其不断提高,促进销售。
(二)无时间限制
网络销售没有时间上的限制。在书店或商场等销售的图书有一定的时间规定,消费者要在规定的时间购买。在网络上进行图书营销,消费者可以在任意的时间订购图书,出版商及时处理订单。网络营销属于全天式、实时的快捷服务。网络营销没有时间上的限制,对于提高图书销售量,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沟通更加畅快
之所以网络营销在沟通上更加畅快、更加有效,出版商在网上大量的图书信息以便读者查询,并随时更新图书信息,将时下最新的书籍信息提供给消费者。并且网络营销有专业的网络服务人员,随时与消费者沟通
二、数字化时代进行图书营销的策略
(一)建立一个独立的网站
进行图书网上营销的基础是建立一个独立的网站。因为一个独立的图书销售网站 ,消费者才能够在这个网站中获取更多的相关的图书信息,通过这个网站进行图书销售。网站是图书网络营销的媒介,出版商和消费者通过网站进行销售和购入活动。图书销售网站不仅仅是建立而已,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提高网站浏览次数,也就是增加网站的点击率。所以,图书网站要做到新颖,有卖点,能够吸引用户的眼球,促使顾客浏览网站。如设计一个别出心裁的主体;网站中为顾客提供的图书非常全面;网站中对于不同图书的介绍非常全面;网站及时更新当前相关图书的信息;图书网站采用音乐、图片、视频等等立体传播工具,避免网站过于简单、单调等等,多种措施的运用提高网站的知名度,吸引大量读书爱好者浏览。例如,网站中推出《史蒂夫・乔布斯传》这本书时,同时赠送纪念章、纪念卡、纪念T恤,并链接乔布斯成长视频,吸引读者购买欲望。另外,在网站中设置评价栏,供消费者对网站进行评判,如图书的质量、送货速度、服务态度、发货速度等方面。
(二)实行网上支付
数字化时代的影响下,社会中的各个行业都在不同程度上采用互联网技术。我国银行也有效地利用网络,在互联网中建立网上银行,方便用户随时在互联网中支配自己的资金或查询等项目。图书网络营销有效地利用了这一特点,为消费者提供互联网支付的渠道。消费者仅仅需要在进行网上账户注册,通过网上订购,在线支付的方式就能够购入自己心仪的图书。
(三)建立与网站相链接的论坛
数字化时代下信息传播的越来越快,不同地区发生的事情,实时在互联网中就能搜寻到。其主要是互联网中有各种不同的论坛、博客、微博等,用户能够通过这些渠道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其他用户可以对此进行评论、探讨。图书销售网站中建立一个相链接的论坛,在这个论坛中一些与图书相关的信息,如对某本书的探讨,发表一些促销消息、新书上架通知等。在论坛中用户可以对此进行讨论或提出自己的不满、意见、想法、希望想购买的书等意见。出版商能够通过论坛的反馈信息,不断改善销售中的不足。另外,论坛也是宣传图书网站的一种方式,对论坛感兴趣的用户通常会浏览网站,对于促进图书销售起到积极的作用。网络营销是新型销售渠道,但是依旧存在着竞争、因为图书销售不管应用哪种营销手段,其最终的目的是提高效益,而网络营销在提高经济利益需要增加网站的点击率,只有用户浏览网站,才有购买的可能。所以,采用网络营销进行图书营销的策略主要注重网站浏览量。
结语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促使经济不断的改革和发展。改变传统的营销模式、改变传统的工作方式、改变传统的工作态度,是提升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对此,我国越来越多的行业采用数字化时代产生的特点技术,来提高工作质量。图书销售领域也可以打破常规的书店或商场的营销方式,借助互联网这个平台进行网络营销。对于图书营销来说是一个新的营销渠道,相较于以往的营销方式,网络营销更具优势,没有时间限制、购买的全程服务、随时沟通等方便消费者随时购买,增加图书的销售。数字化时代下图书营销进入了一个新的起点。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73-0030-02
知识是人类进步的基础,要想使人类社会更加快速的发展,促使科学技术更加进步,人类应该多学习知识,充实自身的精神世界。图书作为知识的主要载体,在国家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以后就一直得到国家和政府的支持和鼓励。近年来,我国的经济水平不断发展,对于图书出版行业更加重视。随着国家政策对于图书出版的支持和鼓励,越来越多的出版社随之出现。面对图书出版竞争压力增大的难题,科技图书的出版需要经过出版社的仔细讨论,以便于找出最佳的选题策划和营销策略。
1 科技图书选题策划策略
出版社要想使科技图书从出版到销售都能够获得广泛的关注,做好选题策划工作。在科技图书的选题中,出版社需要掌握住科技的发展动向,并考虑到各行各业的技术发展方向。与其他类型的图书一样,科技图书在出版之前也需要做好市场调查工作。只不过科技图书的市场调查方向与其他类型的图书不同[ 1 ]。早对读者所进行的调研方面,科技图书在调研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到能够接触到技术层面的读者有多少,又要对读者在哪一种技术方面的需求更大。读者将为出版社提供最佳的选题方案,并为出版社提供相应的出版意见。科技图书涉及的领域都与技术相关,所以在编辑的过程中,编辑需要了解到不同行业中其技术的发展方向以及技术的发展历程。在该项技术发展的过程中将会面临怎样的挑战和机遇,是否还具有上升的空间,都将成为编辑衡量一项技术是否会被挑选进入到科技图书的选题中的标准。编辑对各项技术进行筛选以后,能够根据国家对于技术的支持力度来决定哪项技术作为主要的选题着重描述[2]。该项调研的结果能够使编辑了解到哪项技术是当前比较受人关注的,哪项技术比较落后已经不适合在编辑到科技图书当中。我国有很多技术曾经都受到了很多读者的欢迎和肯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该部门技术都已经呈现出落后的态势,甚至一些技术已经被淘汰,不再继续在生产中被使用。因此,作为科技图书的编辑,一定要注意不要将已经落后的技术编写到科技图书当中。
在对市场进行的调研方面,出版社也需要进行细致的调研。编辑能够从对于市场的调研结果中找出选题策划的灵感,并在科技图书的出版过程中选择最恰当的科学技术编辑到图书当中。作为科技图书的编辑,其灵感不能只是凭空想象,一定要有充分的数据和理论信息来为编辑做知识基础。对于科技技术来讲,其是随着时间和经济的改变而发展的,在不同的年限里,科学技术的发展状态也不同。但总体来说,科学技术是在不断改变和革新的,不是一成不变的。该种条件下,作为科技图书的编辑,其所需要具备的素质不仅仅是经验,还有对市场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在对市场信息进行分析以后,编辑才能够选择最合理的选题作为科技图书的主要主体[3]。因此,编辑需要对市场进行调研,并从市场行业的发展数据角度对各项技术进行分析,从而决策出最佳的科学技术作为选题,以此来吸引读者的关注。
2 图书营销策略
对于科技图书来讲,要想使其发挥传播知识的作用,不仅仅要在选题方面多加关注,还需要制定好其营销的策略,促使科技图书在出版以后就能够达到畅销的地步。如此,读者才能够充分了解到科技图书出版的意义所在。
2.1 建设营销
一直以来,科技图书的营销渠道并不多,主要依靠与新华书店等大型书店的合作来实现图书的销售。现在,科技图书不仅要在选题方面革新自己的理念,找到更好的选题策划方案,更要在营销渠道方面也掌握好新的营销方法。对于传统的营销渠道方面,科技图书依然要保持与品牌书店之间的联系,最好是使关系更加融洽。通过书店的品牌效应来达到科技图书宣传的目的[ 4 ]。对于书店来讲,其有比较固定的销售地址,并且大型的书店都有其自己的销售渠道,实体店面也比较广阔。新华书店的大部分店面都处于交通枢纽位置,其客流量比较大,宣传资源也比较多。新华书店经常会进行图书展销会,而科技图书与新华书店的合作能够使科技图书在展销会上受到广大读者的关注。科技图书与传统销售渠道的结合能够使其获得更好的宣传渠道和宣传资源,并能够受到一些比较知名读者的评价和热议。
2.2 拓展营销
除了要把握好传统的销售渠道以外,科技图书还应该拓展原有的销售渠道。对于科技图书来讲,其应用领域并不影响其他的图。科技图书对于很多院校、协会都非常有用。一些高校已经开设了关于科技方面的专业以及研究,科技图书能够与高校进行合作,就有了新的销售渠道。高校的图书馆在扩充图书时也会适量的选择科技图书。在不少科研机构当中也会经常大量购买科技方面的图书来为内部工作人员提供研究资料。科技图书也可以与科研单位进行合作,从而使科研单位的工作人员都能够成为自己的忠实读者。科技图书在传统销售渠道以外的拓展能够使其宣传面扩大,也增加了自身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影响力[5]。
2.3 创新营销
如今,我国已经进入到了网络时代,网络也可以作为科技图书的营销渠道之一。科技图书应该在原有的营销渠道基础之上进行创新,与网络信息技术相结合。在网络方面,出版社可以在网络售书平台当中展现大量的科技图书,并为读者提供种类繁多的科技图书。在网络平台当中,出版社可以利用网络传播信息速度快捷的优势来宣传科技图书,并在售书的过程中不断的调整科技图书的售书网页,调整成为比较受读者欢迎的销售网页。从网络的销售途径当中,科技图书不仅能够被更多的读者所熟知,还能够为读者提供交流的机会,使科技图书的编辑与读者进行交流和沟通,使编辑更加了解读者的思想和需求。
3 结论
总而言之,要想使科技图书达到畅销的境界,需要对科技的市场进行调研,不仅需要了解到市场上比较先进的科学技术及其发展前景,还要了解科学技术的用途及其受到政府的支持程度。从读者的角度来考虑人们对于科学技术知识的需求,了解在图书出版当中应该选择的主要科技。相信科技图书的畅销一定能够达成国家传播科技知识的目的,并为人们获取先进知识拓宽新的渠道。
参考文献
[1]农艳.谈科技图书的全程策划[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5(3):471-473.
[2]曹艳芳.浅议科技图书的策划与营销――以铁路工程类图书为例[J].传播与版权,2014,5(3):37.
图书馆信息营销最优化可以理解为任何在某种程度上相似但有所不同的信息营销方式的组合。我们尝试从运行图书馆信息营销项目实际现状分析,探究图书馆信息营销方式的拓展与优化组合,结合符合国情、馆情的信息营销方式与技术,向用户提供图书馆信息营销最优化,以期推动图书馆服务稳定、可持续的发展。
一、图书馆信息营销案例分析
1.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f}l。信息营销工作以读者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突出重点与兼顾一般等原则,面向重点教育科研生产、面向社会公众。如设置专项服务(科研服务、企业服务、新农村建设和业界服务)。国家图书馆信息营销方式从提供实体型文献为主向提供实体型文献与数字型文献并重转移;从一般性的文献借阅服务向深层次、个性化服务推进。服务内容从提供单一形式资源向提供集成资源过渡。服务手段以到馆的、手工的文献借阅服务与远程的、网络化的文献信息和知识推送服务并举。不断策划新的服务项目,打造新的服务品牌,切实提高社会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如举办“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文津图书奖”、“文津读书沙龙”、“中国典籍与文化”、“文津讲坛”等活动。同时重视馆藏文献展览与推介。加强国图网站建设,把网站建成界面友好、功能齐全、方便易用的资源服务窗口。
2.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冈。信息营销项目包括到馆服务(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除了为到馆用户提供各类文献资料的查询、借阅、咨询、复制、扫描等服务外,同时还为读者提供了计算机及网络使用、影视点播的服务项目)、问图书馆员、原文传递与馆际互借、论文收引检索及评价、定题检索、科技查新、培训服务、展览与讲座、情报服务、院内档案查询等。“网上咨询台”信息营销方式采用了图文互动,包括“提新问题”、“电话和E-mail咨询”、"FAQ",“实时咨询”、“咨询馆员”与“浏览检索”,耳目一新,吸引与方便了用户。而文献信息服务包括电子信息服务简介、论文收录引用、专题检索服务、情报研究服务、北郊服务部简介、档案信息服务、文献提供与馆际互借服务、古籍特藏与社会科学图书服务、信息资源推介、科技查新等。
3.上海图书馆专业门户的网上联合知识导航站。主要的是采用了分布式联合参考咨询系统,整合了全市各高校和科研单位图书馆最优秀的参考咨询专家为广大网上读者提供高层次的专业服务。包括提问、专家咨询、合作馆咨询、食品安全咨询、房地产咨询、816055上海图书馆短信服务(手机图书馆),实行了“一条龙”式的全方位服务。
基于以上三种图书馆信息营销项目的设置情况分析,图书馆信息营销方式正在呈现信息营销优化组合的迅速发展。
二、图书馆信息营销最优化
1.用户策略。用户策略主要表现在用户休验,即用户在操作或使用一件产品或一项服务时所做、所想、所感,涉及通过产品和服务提供给用户的理性价值和感性体验。信息构建主要是基于对信息的理解,围绕信息展开的,即翅何组织信息内容、设计信息结构等。而用户体验主要是基于对用户的理解,围绕用户展开的,主要关注两个问题,一是了解用户如何行事,二是如何将用户行事的情况反映到系统之中。这就需要图书馆充分了解用户情况,并将这些情况反映到系统或产品之中。需要掌握的用户情况主要包括用户特征、用户需求、用户行为和用户认知四个方面的信息。只有充分掌握用户的特征,尤其是与信息利用有关的特征,才能有针对性地为用户提供满意的服务。图书馆不仅需要掌握用户的性别、年龄、教育背景、职业、职位等公共特征,还要了解他们不同于其他人的个胜化特征,比如是否带有某种残疾、是否色盲等。图书馆在推行信息营销项目前,应该通过市场调查收集用户的背景资料,并依据公共特征对用户进行细分,以确定目标用户群。但仅做到这一点还不够,这只是满足了用户的一般需求。同时还应该将用户的个性化特征反映到系统之中,以满足他们的特殊需求。利用与用户的交互信息建立数据库,记录用户的相关信息,包括用户的网络地址、信息的实际需求和需求意向、建议等。这样既可以在用户通过网络获取信息服务时提供有效的帮助,又可为图书馆运用“推送”技术向特定用户发送特定信息打下基础,实际上节省了用户的时间。同时与用户进行有效的沟通是图书馆提高信息服务目的性和信息产品质量必不可少的环节,它包括tom.(功营造环境。只有通过对图书馆网站和网页的精心设计,营造出良好的服务环境,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用户才会愿意与图书馆进行有效的沟通,图书馆也才能获得真实可靠的数据。(2)售后服务。其外延可进行扩展,将用户通过网络获取信息视为服务的一部分,将提供与用户需求相关的其他信息,实行跟踪服务直到用户达到自己的最终目的作为服务的另一部分。(3)反馈改进。通过分析用户对信息产品明及务)的反馈意见和建议,对其做出形式、内容等方面的适当调整与改进。
外版图书由于其内容前沿、版式活泼、印制精美,一直是医学专业图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型医学外版图书由于成本高、风险大,因此各家出版社对其引进均持谨慎态度。如何控制大型外版图书的出版风险,进行外版图书的盈利创新,避免外版作品“水土不服”,是我们每个医学图书编辑都在不断思索的问题。笔者策划出版了大型译著《皮肤病学》(Dermatology,第2版;中文版为上下卷,650万字),该书不仅销量良好,还入选了“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并获中国出版协会2011年度引进版科技类优秀图书奖。本文以此书为例,浅谈大型医学外版图书的策划和营销。
一、精确定位选题
1.精确产品定位
编辑要密切关注国内外出版物市场的情况,及时发现市场空白,坚持“我无外有,我有外优”的选题原则。很多国外出版公司会把最近要推出以及即将推出的图书公布在公司网站上。对于已经出版的图书,可以通过观察其在亚马逊网站上的销售排名来了解其在国外的销售情况和读者反应。笔者关注的Dermatology在2003年出版第1版,出版后即重印了两次;2008年该书第2版出版,出版后在亚马逊皮肤科学书籍的销售排名长期位居前五名。这本书涵盖了皮肤科学基础和临床最全面的知识,加入了大量临床图片和组织病理图片,突出强调了直观性。由于这本书内容前沿、全面、实用,因此到目前为止一直是皮肤科学最全面的工具书。国内皮肤科学没有如此全面的本版专著,笔者感觉此书具有良好的市场空间。
另外,应选择与本社出版特色、产品优势相同的品种。①有目的地引进外版图书,与本版图书优势互补,树立品牌形象。在引进《皮肤病学》之前,我社已经引进了一本皮肤科学的经典著作《皮肤病理学——与临床的联系》,当时国内也没有同类书籍,出版后销量非常好。同时我社《实用皮肤病性病治疗学》《皮肤病疑难病例精粹》等一系列皮肤科学的图书已出版,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笔者当时希望借《皮肤病学》的引进进一步强化我社皮肤科学图书的品牌。
2.精确译者选择
选定了图书,下一步的工作就是要选择合适的主译。对于一本大型图书来说,主译的选择非常重要。好的主译,需要有很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过硬的英语水平,保证翻译的“信达雅”;还要有超强的组织能力和决策能力,分配翻译任务,协调交叉审稿,保证按时交稿;甚至在图书出版后还可以协助图书的推广销售。笔者马上想到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朱学骏教授,朱教授是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的主任委员,也是我社的“铁杆”作者。和朱教授沟通后,他非常积极地愿意承担主译工作。同时建议我们邀请另外三位皮肤科的顶级专家作为主译,还有四位专家作为副主译。这八位专家联合了国内三十余家医院的皮肤科专家共同翻译此书。初译完成后,由本单位组织自校和互校,然后送主译和副主译审校。事实证明,这样的安排非常正确,不仅保证了这本书的翻译质量和翻译周期,而且在出版后的营销中,各位译者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3.精致整体设计
外版图书的内文版式设计大多精美、实用。为了保持“原汁原味”,中文版的大体风格多与原书保持一致。但是内文版式必须精心设计,以符合中文版读者的阅读习惯。大型外版图书标题层次多,设计各级标题的时候,要遵循“由大到小、由重到轻;变化有序,区别有秩”的原则③。对于图表的排版以及页眉的设计,也尽量做到既方便阅读,又美化版面。大型图书的外部装帧设计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很多外版图书公司对图书的开本、封面、封底等都有具体要求,责任编辑要仔细查验和履行合同的相关要求。
对于《皮肤病学》这样大部头的图书,定价高,使用率高,装帧质量必须精益求精。由于上下两卷书心的重量已经达到10公斤,因此对于书壳和环衬的要求很高。我们把当时市场上质量最好的硬质纸板、书腰材料、堵头布和环衬纸找来,多次试验、反复比较后才定下最终方案。
二、精心推广营销
1.前期宣传造势,重视会议营销和主译营销
专业会议一般不会立刻实现营销目的,但是宣传的效果往往很好。通过会议,编辑还可以了解读者的需求,结识相关领域专家,发掘新的选题。此外,大型医学外版图书的主译一般在业内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人脉关系,应充分发掘主译影响力,请主译在相关会议或讲座上宣传图书,激发潜在读者的购买力。
在《皮肤病学》出版之前,我们在《中华皮肤科杂志》和《临床皮肤科杂志》等专业期刊上刊登了征订启事;同时在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协会的官方网站上也了出版预告。在主译的大力协助下,我们成功地在当年的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的欢迎晚宴上举办了盛大的首发仪式。不仅有主译向参会人员隆重介绍此书,而且还邀请到了本书的英文原版主编。参会的三千余名皮肤科医生都是各地皮肤科医生的精英代表,也是我们这本书的最主要的目标销售对象,此次会议宣传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2.建立便利的销售渠道,积极书网互动
除了积极进行门店和图书馆营销外,还应该切实维护网络营销。由于临床医生工作非常忙碌,很难有时间经常去书店,而且大型图书携带很不方便,因此网络营销已渐渐成为医学类图书的重要营销渠道。网络营销的弊病是读者不能直观地看到书的全部内容,因此,需要编辑把详细的相关资料提供给网站,例如封面图片、内容简介、主译介绍、目录以及试读章节等。通过网络营销,编辑还可以了解到读者对本书的意见和建议,有利于修订和策划相关选题。
《皮肤病学》一书出版后,我们在相关网站上请读者给我们“挑刺儿”,指出其中的翻译错误,经核对后在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协会的官方网站上予以,形成了良好的书网互动。
三、精巧开发跟进产品
大型外版图书引进出版成本高,为了将利润最大化,可以考虑结合市场需求对引进版图书进行二次开发,采用精编版、简易版、原版影印等出版形式;同时围绕这本大型图书以及此书的译者资源开发相关产品。我们在《皮肤病学》出版以后,又相继策划出版了《北大医院皮肤科临床思维教程》《红斑狼疮:从基础到临床》《中西医结合皮肤病性病治疗学》等一系列本版书籍。借助二次开发,有利于进一步丰富本专业图书品种,完善产品结构,占领学科市场,扩大本社图书影响力。当然,这些都要求策划编辑具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创造性。
(王智敏,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编辑)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2-0078-02
PC机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使用数字技术来存储各种不同的介质载体,查询和访问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资源。越来越多的图书馆以第二代移动通信协议为基础,开通了手机图书馆为读者提供更为便捷的阅读体验,读者利用手机短信或WAP网络可以查询和访问各类馆藏资源。
一、数字移动图书馆的介绍
(一)数字移动图书馆的概念
“数字移动图书馆”“3G/4G图书馆”和“掌上图书馆”等名词随处可见。在人们的一般概念里,数字图书馆就是存储了成千上万的电子书籍或可以访问数百期刊,或者是能够在设备上实现OPAC即“联机公共目录查询系统”。而实际上,数字移动图书馆不仅拥有数字图书馆的一般特质,而且其依托于现有的先进的无线移动网络、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实现了对数字资源的浏览、下载和阅读,读者和读者可以通过手中的便携式设备(如手机、MP3、MP4、PDA等),手持阅读器,笔记本PC机等,以方便灵活地实现信息查询、浏览和访问图书馆的信息服务,突破时间、空间和地点的限制。数字移动图书馆,不仅可以管理传统意义上的纸质文献,如书籍、杂志、报纸,还可以管理图片、视频和音频数据。
(二)数字移动图书馆的发展概况
目前,世界上有很多的图书馆都已推出了数字移动图书馆服务,并不断扩大服务内容,如SMS(短消息服务)、WAP网站的常规服务(包括图书馆新闻、工作动态、书目检索,读者的个人信息查询,参考咨询服务、新书介绍、图书推荐和图书馆服务指南等)、WAP网络数据库检索服务、学术资源发现系统、光盘数据库服务、二维码如QR码服务等。
而国内大不凡图书馆都还在发展阶段,其中大部分已推出移动OPAC服务。OPAC即“联机公共目录查询系统”,通过互联网帮助读者找到所需图书。移动OPAC是通过SMS或WAP实现。也有一些大型图书馆尝试着依托于先进技术为读者提供数字移动图书馆服务。例如,上海图书馆2009年10月推出的WAP网站――“上图手机图书馆”,发展至今,现在主要是向读者提供8类服务:书目检索、动态新闻、上图讲座、上海市民数字阅读、分馆引导、服务与简介、上图电子书、上海图书馆移动客户端等。这其中也包括了一大部分高校图书馆,如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于2011年7月19日正式开通数字移动图书馆,构建了层次清晰的移动图书馆、功能强大的平台架构、馆藏文献自助借阅服务、个性化信息服务定制,能在手机终端实现一站式检索,并支持多种移动终端设备的应用。
(三)数字移动图书馆架构体系
在3G/4G技术支持下的数字移动图书馆的优点有:功能全、操作简单、速度快、容量大、对资源的利用率高,更有利于知识的传播和使用知识,从而使得数字图书馆可以更方便、快捷地与读者沟通,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不仅如此,读者还可以随时随地浏览新的图书馆资源,而不受时间、地点甚至是IP的限制。3G/4G数字移动图书馆的架构由以下4层组成(见下图):
第四层 访问层
第三层 应用层
第二层 通信网络层
底层 数据存储层
1.数据存储层,存储着数字图书馆文献信息资。使用本地存储和云存储两个不同的、相互合并的存储方式。近年来,随着存储技术的不断发展,云存储已经逐渐成为了3G/4G网络环境下主流的存储手段,它的主要特点有:高可靠性、较强的可扩展性、广泛的共享性、建设管理成本低等,契合了数字图书馆实现资源共享的理念。通过云存储的方式,不同类型、不同地区的数字图书馆的资源都存储在一个“云”里,为读者的访问和阅读提供了便利,而且也更易于实现跨数据库的检索与馆际文献传递等其他相关的应用程序。而本地电子文件数据库可以主要用来保存对机密性和安全性要求高的信息资源,通过对防火墙的架设,网络漏洞的修补、安装防毒软件等多种途径,本地的图书馆管理者可以实现提高机密资源的安全性和隐蔽性。
2.通信网络层提供读者和3G/4G数字移动图书馆之间的通信渠道。数字图书馆依托于WAP、I-MODE等移动技术的方式,通过互联网与3G/4G网络运营商为读者提供服务。WAP,即终端无线通讯协议,它是在数字移动电话,互联网或PDA(个人数字助理),PC机之间通信的开放式的全球标准。该技术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读者可以在移动设备上通过WAP的终端检索数字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I-MODE,即移动电话服务,提供移动电话和互联网的连接,使用分组交换叠加技术,保持读者的实时联机。而Web服务器可以为读者提供更多直观的、智能接入体验,相比WAP和I-MODE模式,操作更加方便灵活,界面更人性化和美观,需要更快速的网络和更先进的设备。随着3G/4G技术的普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移动设备和互联网之间的发展将更加完善。
3.应用层,包括3G/4G数字移动图书馆的各类应用。2G数字移动图书馆主要是通过SMS为读者提供订阅服务功能和提醒功能;通过MMS和GPRS为读者提供浏览网页功能;通过WAP为读者提供OPAC功能。3G/4G网络具有读者的需求个性化、宽带传输、媒体多元化、实时交互模式、移动模式等主要特征,因此,3G/4G数字移动图书馆更应该能够为读者提供更加丰富和更加人性化的应用服务。
4.访问层,即访问3G/4G数字移动图书馆的终端设备。近几年以来,支持3G/4G技术的终端设备纷纷涌现,包括支持3G/4G的PDA、3G/4G智能手机以及支持3G/4G的其他便携式设备。PDA最早是用在PIM(个人信息管理)的使用,代替纸笔,帮人做一些日常的管理,主要用于日程安排、通讯录、任务安排等。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PDA进一步融合计算、通信、网络、存储、娱乐、电子商务等功能,成为移动生活不可或缺的工具。3G/4G智能手机发展迅猛,其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支持读者安装各类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应用程序,并通过这些应用程序不断扩大手机的功能,在通过3G/4G移动网络通信的同时,实现无线上网。各种支持3G/4G的便携式设备,例如电子纸书、平板PC机、MID等,都占有着相当的市场份额。而这些不同名称的终端之间没有太大的区别,人们在这三者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它们正逐渐在3G/4G网络的环境下发展,促进非纸质阅读和实时互动的发展。不断更新升级移动终端给读者带来了更多的便利,比如在阅读方面,便携式终端设备中安装的不同的文档阅读器很好地解决了文献资源不同的存储格式(如DOC、PDF、CEBX、CAJ、UMD、TXT、JAR等都是不同的文件存储格式)的阅读问题、格式的问题。在阅读的过程中,读者可以对文献进行注释和说明,记录下读者的新想法,而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在闲余时间可以信手翻阅和查询,随时随地使用,使获取信息和利用时间上更加有效率。
二、移动图书馆的优势
近年来,3G/4G技术的广泛应用,3G/4G支持的移动图书馆具有以下优点:
(一)高传输速率
3G网络理论峰值传输速率可以达到3.6Mbps,而4G网络的理论峰值更是能达到100Mbps。3G/4G为网络数据传输速度带来了质的飞跃,在这些技术支持下,各种数字图书馆的读者都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设备畅通无阻地访问信息资源。
(二)跨区域性,便捷的移动服务
传统的数字图书馆通过台式PC机接入网络,受电源线、网线的限制,位置固定,3G/4G网络覆盖广泛,移动终端更便携,突破了台式PC机的限制,让数字图书馆成为读者个人的知识宝库。
(三)运行成本低
3G/4G数字移动图书馆的构建,可以与3G/4G运营商进行合作,通过签订协议的形式,并不需要附加地投入大量资金建设网络和增加设备,与此同时,3G/4G数字移动图书馆的建设,将大大提高文献信息资源的访问量,大幅度地提高了文献的利用率和访问量。
(四)流式媒体服务的多样性
数字图书馆收藏的大量的音频、视频资源,如移动课堂、多媒体视频数据库、学术报告等,流媒体技术和3G/4G网络,可以将这些丰富的多媒体资源随时随地地提供给读者。
(五)众多的潜在读者
《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学生网民占25.1%,30岁以下的年龄组中占56.9%。学生不仅用手机上网,更主要是他们是图书馆的主要访问者。此外,年轻的学生能够接受更多的多媒体资源的新兴技术,利用率更高。
(六)多样化的移动终端设备
随着3G/4G网络和互联网的发展,移动终端设备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智能手机,更多的高科技产品相继面世,充分体现了无纸化阅读的趋势。
(七)数字图书馆资源的广泛共享
3G/4G网络与云存储将是未来数字移动图书馆的发展方向。云存储理论是实现多区域分布,遍布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的大型公共资源体系。
三、数字移动图书馆对高校图书馆传统阅读方式的挑战及应对
在3G/4G的大背景下,传统的阅读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大学生的阅读需求,可能有大部分的读者从传统的图书馆,向手机阅读等移动阅读模式转换,我们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
首先,积极吸纳3G/4G图书馆的先进技术,配备专业技术人员,成立专门的图书馆网站,为读者使用手机和其他设备来读取访问提供物质基础。
其次,建立手机图书馆,定制面对手机阅读的专门的电子资源,建立一个方便读者查阅的手机数据库,根据读者的要求定制手机数字资源,如电子阅读,各种学术数据库,视频资源数据库等。
最后,与读者形成良好的互动,随时关注读者的需求,及时为读者更新阅读推荐内容,与此同时,在宣传方面,应及时跟进,让读者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在图书馆馆藏资源的最新发展,了解最新的馆藏信息。
【参考文献】
[1]赖永波.数字移动图书馆服务功能拓展与实现途径[J].图书馆学研究,2011(05).
[2]姜海峰.移动图书馆的兴起和解决方案[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0(06).
[3]冯向春.高校图书馆对校内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整合研究[J].图书馆,2011:100-102.
[4]崔虹燕开放环境下高校数字图书馆个性化门户服务研究[J].情报科学,2012.
[5]刘学平.3G/4G技术在手机图书馆中的应用和发展[J].情报科学,2010(04).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期刊从出版、发行、内容采集、编审、修正到推销定购等过程越来越呈现出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态势。“期刊网络出版以其及时、低成本,多向互动、信息量大、超文本、超链接功能、强大的检索功能等,日益受到期刊人的青睐。”[1],这种新的期刊类信息传播模式的出现,对人们传统的信息利用模式带来的变化直接影响到高校图书馆的期刊资源建设工作。
一、期刊网络化对高校图书馆期刊资源建设的影响
期刊类文献是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说来,在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构成和馆藏数量上,期刊类文献仅次于图书类文献资料,在提供信息服务方面与高校的科研工作有着密切关系,历来是高校科研工作的重要信息源,为高校的科研工作提供了大量有效的信息支持。在信息化时代,期刊网络化是期刊发展中的一种数字化、网络化转换模式,网络期刊与高校图书馆所面对的用户群是同一社会历史时期的受众群体,这些用户信息获取方式的特有时代性特征会直接影响到高校图书馆传统的信息资源建设,具体分析如下:
1.高校图书馆期刊类信息资源构成的变化。在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构成中,期刊类文献与图书类文献一样,历来是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构成改变了过去单一的馆藏信息资源构成方式,日渐呈现出多元趋势。在高校图书馆期刊类资源构成中,先是出现了光盘类期刊数据库系统,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期刊出现,并逐渐成为一种被广泛利用的期刊新模式。从被用户的认可和利用程度看来,传统的纸质期刊和网络期刊将是高校图书馆期刊类资源的两个最主要的构成部分,一般被称为现实性馆藏与虚拟馆藏。
(1)传统的期刊类文献资源。高校的传统期刊类文献主要是校图书馆内保存的纸质期刊,在校图书馆设有固定的存放地,并设有专门的阅览场所,其归属权是校图书馆。期刊类文献具有内容涉及面广,信息传递的连续性强,容易形成动态的文献积累,能够“历史地、系统地记录了某一学科或某一研究对象的发展过程”[2]等特点。长期以来,期刊类文献以其独有的信息情报传播优势,深受高校广大读者或用户,尤其是深为高校中从事科研工作的师生所喜爱。
(2)网络期刊信息资源。网络期刊信息资源针对于高校信息构成来说,则是指通过校图书馆网站,能够为用户共享和利用的网上期刊资源。这部分期刊资源属于整个网络信息资源的一部分,只能被高校图书馆用户利用,但并不被高校图书馆所拥有,“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对网络期刊信息资源的获取,往往不是信息资源的实体,也不具备对该信息的所有权,而只是信息资源的网络使用权”[3]199。
2.用户群体信息资源获取模式的变化。期刊资源构成变化直接为高校图书馆用户群体的信息获取提供了新的方式。用户对信息资源获取不必像过去,需要得到所需要的信息资料,必须要到图书馆去,而且,只能是在图书馆正常的上班工作时间段内才可以。网络期刊信息资源获取地点自由,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相对较小,在校园网覆盖的范围以内,对期刊内容的获取地点自由选取,用户可以在馆内的电子阅览室,亦可在校园网范围内的任一台计算机终端进行,而不必局限于校图书馆固定场所。
网络期刊之所以能够吸引众多的网络用户群,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还在于网络期刊突破了传统期刊的平面出版模式,实现了单一的文字表现模式的突破。网络期刊集声、光、影、动画等手段为一体,为期刊的版面设计提供了多维的灵活的表现手段,通过与期刊内容互为契合的背景形式,制造出文字、图片、影像等阅览背景交互融合的视觉效果,让读者在阅读文章的同时还可以获得很好的视觉感受,从而改变了传统思维中单一的文字接受模式,激发了用户的阅读热情,开发了更大范围的用户群体。
3.期刊网络化给高校图书馆期刊资源建设理念带来的影响。顺应一定时代的思维理念必然与当时的时代背景相契合,期刊网络化在影响高校图书馆期刊类信息资源构成的同时,也影响着高校图书馆期刊资源建设的理念。
(1)用户的信息需要成为期刊资源建设的最终目的。一是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目的使然。高校图书馆的期刊资源用户不仅是针对校园网上分散的个体,还包括高校中从事教学、科研等方向的信息需求群体。过去以馆藏纸质期刊为其所需的期刊信息的最主要来源,现在发展成为网络期刊也是其非常重要的信息来源之一,不管面对哪类用户,也不管面对何种类型的期刊资源,为高校教学、科研工作提供信息资源服务,满足高校用户的信息资源需要始终是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最终目的,作为高图书馆信息资源重要组成部分的期刊资源当然不容质疑地承担着同样的使命。因此,高校图书馆的期刊类信息资源建设必须实时关注高校用户的信息资源需求,一切工作的立足点、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必须建立在满足高校图书馆用户的信息需要的宗旨之上。
二是快速发展的社会信息环境使然。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扩展了人们访求信息的视野,拓宽了人们使用信息的方式和途径”[3]198,为用户提供了多样的、灵活的、迅速的信息获取手段;快速运转的信息环境也使得用户对信息的质量、时效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期刊发表周期的缩短,信息更新速度的加快等都使得用户对高校图书馆的期刊资源建设也提出更高的要求。面对校园用户不断提升的信息需求,高校图书馆的期刊资源建设必须在突破图书馆固定馆舍限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关注高校用户群体更为灵活、多元、高质、高效的信息要求。
三是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使然。以人为本的建设思想,体现在图书馆期刊资源建设上,就是肯定用户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对于期刊质量的评价,它的用户应该是最有发言权的。而用户对期刊的关注程度和利用率正是对该期刊价值认可的一种具体表现,也正是高校图书馆进行期刊资源建设的根本依据。可见,以人为本的资源建设理念是高校图书馆期刊类资源建设的理性选择。
(2)管建并重的建设思想。期刊网络化丰富了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为高校的教学、科研工作提供了有利的信息资源支持,面对分散的网络期刊资源和各类全文数据库系统的出现,高校图书馆必须从本校用户信息需要的角度出发,对网络期刊资源做好引文数据库建设、导航数据库及相关性文献资源建设,使网络期刊资源变得有序化和条理化,才能够更好地发挥网络期刊资源的有效价值。面对期刊类资源构成的多元化以及用户对信息要求的提高等因素影响,单纯的管理理念已经明显不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单纯的管理理念被资源建设理念所替代,高校图书馆进入信息资源建设时代。
但是,信息时代的期刊资源建设并不是摒弃了管理的建设,也不是轻管重建,而是科学的管理与建设的并存、并重。管理是高校图书馆期刊资源建设顺利进行的保障,也是为了更好地建设。只有经过科学的管理,才能够建立起图书馆与用户之间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关系,正确把握用户对各类馆藏期刊和网络期刊的评价信息、用户对期刊信息需求动向、对高校图书馆期刊类资源建设的建议等,并把这些信息反馈到期刊资源建设工作中,从而达到期刊资源建设与校园用户信息需要的有效契合,在期刊表现形式多元化、信息传递网络化、用户对期刊资源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管理的重要性在期刊资源建设过程中进一步彰显。
二、高校图书馆期刊类信息资源建设的对策分析
1.人本化与动态化并行。期刊尤其是学术期刊历来是高校用户获取新情报、新知识、新理论、新的学术成果以及学术研究新动向的重要信息源地。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及现代期刊网络出版系统的应用,网络期刊迅速发展,期刊在信息传播、信息检索等方面为用户创造了更多便利条件的同时,也为高校图书馆的期刊资源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是信息技术时代高校图书馆期刊资源建设的必然选择。
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要求以满足高校用户的信息需要为根本出发点,而新时期的用户期刊信息需求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比如期刊类别的不断递增的影响;信息传播速度和信息更新速度加快进行的影响;随着高校的教育事业不断发展,专业调整、新的学科设置、新建课题的影响等等,用户对期刊资源的信息需求呈现出范围和数量不断扩大,科研学术水平要求不断提高,而且对期刊信息的更新需求加快的趋势。因此,高校图书馆的期刊资源建设必须建立动态发展策略。
期刊资源的动态化建设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根据学科建设和科研发展的实际需要,制定出相应的期刊资源建设规划,有目标有计划地进行期刊资源的采集,尤其是关注相关的核心期刊、权威期刊资源采集和收藏工作,以充足的、学术价值高的期刊资源为高校的科研教学工作提供信息资源保障;二是通过各种渠道掌握用户对各种期刊的点击、借阅流通及评价信息,根据用户对期刊资源引用、利用率及其它反馈信息,并结合图书馆馆藏期刊数据及网上期刊资源建设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从而确定对传统期刊资源建设的调整和对网络期刊资源建设策略,以确保把最前沿的情报信息、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最有价值的期刊资料提供给用户。
2.学术性原则与通俗刊物的兼顾。高校图书馆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其期刊资源建设的终极目的是为本校的教学、科研工作提供信息支持。高校期刊资源用户范围的相对确定性导致期刊资源建设明确的目标性,既要紧密联系高校的教学、科研工作,保证重点学科、重点专业、重大课题的期刊资源需要;又要积极进行新增专业的期刊资源采集,以保障新上专业有充足的资源支持。这种有针对性的期刊资源建设,决定了高校图书馆期刊资源的学术性定位,也符合高校图书馆学术性机构的界定。
然而,人不会脱离社会生活,单纯为学术而学术,尤其是对于用户中的在校生群体来说,除学习专业知识以外,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去了解、学习。本着为学生负责,从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社会责任出发,应该在积极进行学术类期刊建设的同时,关注用户的社会生活和生存状态,有计划地进行一些关于社会、生活、新闻时评、体育、创业就业等方面的期刊资源建设,既可以作为在校生学习之余的放松休闲,也可以使用户从中开阔视野,了解校园外的社会万象,学习生活知识、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和恋爱观,养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对将来如何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理性设计自己的人生有所感悟。
3.在网络期刊与传统期刊的信息资源互补共建的基础上,注重本校用户引用、被引用及载有本校师生科研成果的期刊管理和建设。网络期刊的发展使得为了找到合适的文章而搬来大摞期刊逐一查找目录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回。网络期刊具备信息收录齐全、信息检索简便快捷等一系列传统期刊所无法比的优势,以及网络期刊随着网络技术系统的发展更趋完善,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改变了传统期刊单一阅览模式。然而,网络期刊也具有不尽如意之处,比如必须的设备支持;出版滞后,“通常情况下,电子期刊的出现时间滞后于同类纸质期刊2~6个月”[4],对于急切获取最新期刊信息的用户来说,出版及时的纸质期刊更实用;同时,在长期以来的阅览习惯等因素影响下,人们对纸质期刊已产生习惯心理等等。
鉴于以上诸多因素,网络期刊资源建设与传统的馆藏纸质期刊资源建设,应本着协调互补的方针,积极寻找网络期刊资源与传统期刊资源建设的最佳契合。
对于被本校用户引用或被引用或是载有本校用户科研成果的期刊,尤其要加以关注。首先,学术论文的相互引用情况往往是反映期刊价值状况的基础评价依据,正是此类期刊所载有的内容与本校的教学或科研工作有着密切联系,才会引起本校用户对此类期刊的重视和关注,而论文引用率或关注率则是评价期刊内容学术质量依据的重要构成;其次,此类期刊对获得学位、职称评定、学术成果评价、申请学位点等方面有着实实在在的意义,尤其是评职称和学术成果评价中需要期刊原件的情况下,可以为个人收藏不充分的作者一解燃眉之急;再者,从此类期刊可以看到学校教学、科研发展和改革进步的历程,既是成果展示,也深含着经验和启示,对今后的教学、科研工作有着积极的指导或支持作用。
由于高校图书馆的期刊资源收集是建立在一定的目标和规划基础上,对于此类期刊的建设,并不是只要载有本校师生科研成果的期刊一律采集征订,而是从高校图书馆期刊资源建设的整体规划入手,斟酌考虑实用性和可能性,关注此类期刊中的核心期刊或重要期刊资源建设。
参考文献:
[1] 李静然,魏丽慧.学术期刊网络化发展的思考[J].编辑之友,2009,(4):36.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1-0249-02
一、信息异化的内涵
随着网络技术的急速发展,计算机、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的快速普及,信息资源正以几何倍数的速度不断增长,我们已经真真切切感受到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时代,信息技术给人们带来了便利与快捷,使人们突破了时空的界限,但同时负面效应也日益彰显,其中信息异化问题就是目前备受国内外学者关注的课题之一。
信息异化的概念是由哲学概念中的“异化”衍生而来的。所谓信息异化,是指人们创造了信息,但信息在生产、传播和利用等活动过程中受各种因素干扰,导致信息丧失了原有内涵,反而演变为支配、统治和控制人的力量[1]。通俗的说,就是信息的生产、传播和利用等活动正以某种形式改变着现代人的思想以及行为,导致人们对信息产生了高度的依赖而不能自拔,即信息技术对人的控制不断加深。
二、大学生信息异化的表现
大学生是接受新事物、新技术最敏感、最迅速的群体,也是受网络信息影响最深刻、最广泛的群体。据大学生网络接收信息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平均每天上网时间在5个小时以上的达到38.5%,每天上网时间在1小时以上的接近90%[2]。事实表明,网络已成为大学生群体信息获取的主要来源,娱乐休闲的重要方式,沟通交流的便捷渠道。但是面对海量的信息、复杂的网络环境,面对理想世界、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碰撞,正处于身心发展波动时期的大学生很难把握,从而发生信息异化的现象。
1.信息焦虑症
信息焦虑症主要是因无法获得、理解、利用信息而产生严重的焦虑感。网络信息量巨大,对于缺乏信息处理能力的大学生来说,在搜索、鉴别、利用信息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困惑、无助甚至无所适从的精神压力,严重的甚至感到莫名的焦虑、恐惧,以至出现强迫症的病理表现。例如有的人会担心网络交易后密码泄漏,反复修改密码;有的人由于无法辨别有用和无用信息,习惯性刷新、保存大量网页等。
2.信息依赖症
信息依赖症是信息时代对网络信息表现的过度依赖。网络信息时代,上网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大学生利用网络查找信息、沟通交流、娱乐休闲,但是有人对网络产生了过度依赖,甚至出现网络成瘾的现象。例如,有的人喜欢网络购物,漫无目的地浏览购物网站;有的人依赖网络查询信息,寻找答案,离开网络就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有的人迷恋网络游戏,一段时间不玩就觉得无所适从、生活空虚,甚至导致学业荒废等。
3.网络暴力
网络暴力是指在网上发表具有攻击性、煽动性和侮辱性的言论,给当事人造成伤害的现象[3]。网络暴力不同于生活中的拳脚相加,它是在网络高度普及的时代,借助于网络这个虚拟平台,用语言文字对当事人进行讨伐与攻击。大学生群体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期,对网络事件的真实性缺乏自主判断能力,并且具有社会正义感、易冲动,针对网络上的一些违背传统价值观、人类公共道德的事件,容易言辞激烈,出现网络暴力的行为。
4.信息窄化
信息窄化是指人们通过网络查询信息时,网络媒介采取“协同过滤机制”,根据以往用户选择信息的情况分析用户喜好,并将趋近于用户兴趣、爱好的信息优先推荐给用户的现象。信息窄化的出现与人的认知特点有关。由于海量信息已经远远超出了人脑的存储能力,人们通过自主选择,更容易注意、理解、记忆那些与自己观点相吻合的信息。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在学习和生活中,由于年龄相仿,生活规律相似,学习内容相近,对信息选择的观点也容易受到彼此的影响而趋近于相似。因此,大学生群体中接受的信息也更易趋于窄化。
5.信息污染
信息污染是指人们有意制造、传播有害的、虚假的、过时的信息,导致危害他人利益或降低信息获取效率的行为,主要包括在网络散播虚假信息、制造无用信息以及传播计算机病毒等有害行为。在网络世界中,人们感觉自己隐藏在虚拟世界之中,在随意信息垃圾、有害病毒之后,自认为不需要为此承担责任。对于大学生来说,正处于心理趋于成熟的关键时期,责任意识相对淡薄,容易轻信、转发虚假、有害信息。同时,对于经常需要查找信息、补充学习资料的学生来说,冗余的信息也增加了他们查找信息的难度。因此,信息污染对于大学生来说危害较大。
三、高校图书馆的应对策略
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也是他们获取信息的传统途径之一。在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现代,图书馆更应从自身出发,在为学生提供丰富信息资源的同时,寻找读者服务的突破点,帮助大学生摆脱信息异化的禁锢。
1.信息服务的拓展
大学生信息焦虑症的产生与他们对海量信息的分辨能力相对较弱密切相关。高校图书馆从拓展信息服务入手,帮助大学生更好的理解信息、分辨信息,从而减少信息焦虑的产生。
图书馆的核心价值就在于图书馆员通过收集、整理、加工、存储、传播信息的劳动,服务于社会,充分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4]。传统的信息服务是基于读者简单提问式的文献检索和信息传递的服务,所传递的内容仅限于显性信息与显性知识,缺少系统的、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分析,难以满足当代大学生的信息需求[5]。拓展信息服务可以从满足大学生读者的信息需求出发,想读者所想,在大学生迫切需要信息服务的几个重点阶段,帮助大学生提高信息检索能力,找到真正需要的信息。例如,在大一学生进行入学教育时,将图书馆的功能、服务内容告知他们,让他们掌握如何利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在大学生撰写毕业论文期间,为学生提供信息检索辅导服务,帮助大学生收集、整理文献信息,提高大学生的论文质量;为学生创新团队、兴趣小组等团体提供信息检索辅导等信息服务,增强学生团队的学术水平等。
2.文化活动的组织
大学生信息依赖症的产生与他们学习生活单调、缺少适合的文化体育活动有关。图书馆作为学校服务育人的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可以联合学校学生工作部门,开展有益于青年身心健康发展的团体活动,帮助大学生打造拓展视野的平台,给予大学生开拓创新的空间。例如,图书馆可以设立专门的厅室帮助学生社团开展读书会活动,让学生在阅读的同时积极讨论,寻找阅读的真谛;可以为大学生开辟影音欣赏等活动,播放积极向上、喜闻乐见的电影、纪录片等,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可以通过设立英语沙龙、阅读角等厅室,为学生提供阅读讨论、兴趣交流的平台;可以聘请专家开办学生感兴趣的讲座,指导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就业等。
3.网站系统的监管
大学生网络暴力的产生与网络具有隐蔽性有着密切关系。高校图书馆应加强对图书馆网站、论坛的监管,防止网络暴力在图书馆网站上发生。首先,可以采用实名制的方式管理图书馆网站上的BBS论坛,要求学生或教职工用真实姓名、读者证号进行用户注册后,才能在论坛上发表言论。其次,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手段,采用信息网址的追踪软件、网络安全保护软件等,对主页进行监管、维护,让网络技术成为“把关人”。第三,设置人员定期对网站上的不良信息、过激言论进行筛查,对不符合要求的、虚假的信息采取措施,防止不良言论的迅速扩散。
4.深入导读的开展
大学生信息窄化的产生与大学生信息源短缺、分辨信息能力低有关。高校图书馆应积极开展深入导读工作,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首先,图书馆要建立与学校各个院系、专业的联系机制,由有专业背景的馆员了解学科研究的新动态,掌握各个年级主要课程的推荐书目,并及时采购相关图书。其次,开通读者推荐购买图书的渠道,通过在图书馆网站设立专栏的方式,由读者填写表格,推荐购买感兴趣的图书,再由图书馆相关部门进行审核,及时采购并通知读者及时借阅。第三,通过设立新书区、新书专架的方式,吸引读者阅读图书。通过公布图书借阅排行榜、期刊阅读排行榜等形式向读者推荐好的图书、期刊。一系列措施可以帮助大学生拓宽信息渠道,提高信息分辨能力,从而减弱网络信息窄化带来的弊端。
5.信息素养的培养
遏制信息污染,应从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入手。早在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ALA)就提出了“信息素养”的概念,是指“个人知道何时需要信息,且能有效地检索、评估、组织与使用所需信息的能力”,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修养三个方面[6]。信息素养是全民素质教育的需要,高等教育不仅要注重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与提升,同时要注重大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道德规范、信息检索与利用、信息创造等方面的内容。图书馆可以利用检索培训等方式,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同时从信息检索利用、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修养方面帮助大学生掌握信息技术,提高信息分辨能力,树立良好的信息道德观念,从自身出发,自觉遏制信息污染。
参考文献:
[1]孙瑞英.信息异化与信息异化的根源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06(5).
[2]王欢,常永亮.当代大学生网络接收信息特征现状调查与分析[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7).
[3]刘明.网络环境下信息异化的心理学视角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