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音乐研修总结

音乐研修总结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3-18 14:44:4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音乐研修总结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音乐研修总结

篇1

一、主要成绩

1、这次研修让我转变了教育观念,我深入熟悉到:学

生是课堂的主人,课堂应是学生出色展现的舞台。改变了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陈腐教育观念。

2、通过学习,我解决了在实际教学中碰到的很多疑问题目,使自己在师德修养、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各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驾驭课堂、掌控教材、交换沟通、教学设计、班级管理、教学反思的技能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同时更新了教育理论,丰富了教学经验,为今后从事语文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进一步进步课堂教学效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研修的进程中,学到了很多优秀的教师经验,开阔了视野,充实了自己。

3这次研修,我收获了很多鼓励和感动。让我更加明白:实在,学生是需要鼓励的, 老师也是需要鼓励的,教学更是需要欣赏的。我们总是被这些发自内心的鼓励的声音所感动着。

二、存在的题目

1、学习的内容还要再宽泛些。

2、在学习上还存在惰性。

3、在教学实践中,还缺少创新精神。

三、改进措施

1、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多看教育教学专著,并认真做好笔记,努力进步个人专业素养

2、专心备课、上课,教学要有豪情,及时撰写课后反思,精心设计作业,耐心辅导学生。

3、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教学教研活动。

4、虚心向同行教师们学习,争取多听课,取众人之长,弥补自己学科知识的不足。

四、今后的努力方向

援用一句名言与大家共勉“生活不是守株待兔的遐想,不是消极的自我研究,不是情绪化的虔敬神明,只有行动才能决定人生价值”。我会在自己的工作中努力尝试,从能够改变的地方开始,不断探索,向着更高的目标迈出坚定的步伐。

2020个人校本研修总结篇四本学期,我着重从德育出发,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把研修工作落到实处,在课堂教育教学的实践中,不断修正自己的思想,国家的兴衰,取决于教育;教育的兴衰,取决于教师。教师是立校之本。而师德则是教育之魂。

一、良好的师德,是自我教育完善的需要。

从古至今,在人们心目中,似乎很难找出比教师更受敬重的职业。只要用真诚的心去感化学生,用真诚的爱去引导学生,只有真的爱学生才能当之无愧地说爱教育事业。记得曾经有一位教育家说过:“要使学生的品德高尚,教师自己首先应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言谈举止,为人处世,衣着穿戴??都是学生私下议论的话题。为人师表不能说一套做一套,应严以律己,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成为学生的表率。孔子说得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二、认真研究新课程。

通过认真学习新课标,能够把握新课标“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的精神,特别对新教材体系和内容安排做了学习和研究,开展集体备课和教学反思活动,提高了自己备课和讲课教学水平。

在我的课堂教学上,我带给我的学生是一种音乐学习的轻松,明朗而高效的节奏感,严肃而活泼的氛围,重学法指导,重合作意识的培养,重情感交流。在新课标下,我觉得教师的教学要放在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内趋力,引导学生主动探求音乐知识;指导学生学习音乐的方法,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

篇2

一、团队分组,明确音乐研修方向

为了实践并探索一条行之有效的“分层研修”的培训模式,首先要了解教师现状,帮助教师梳理自身专业发展的水平与能力,制定合理的成长规划方案,并扎实理论、提高技能,从思想上、制度上保障课题工作的顺利开展。

1.健全制度,营造音乐研修氛围

为创设良好的研修氛围,我园从规章制度入手,结合分层研修实际情况,革新了分层研修、师徒结对、三优考核、课例研修等《教师分层培训系列制度》,从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奖励等方面进行明确规定,从宏观上调控研究过程,最大程度地发挥教师们研究的主观能动性。

2.合理定位,构建音乐研修组别

我们根据教师教龄、教学能力、音乐专业技能、所获荣誉、科研水平等各项指标,通过教师们自我定位、领导考核等方式把全园教师评定为一至五星级,分别为组、起航组、搏浪组、远航组、领航组。每个星级的教师组成相应的研修小组,根据各组发展目标,分层培训。

3.调研访谈,把脉音乐教学现状

实施分层研修前对教师的音乐专业水平进行调查分析,它能为研究者有效而合理地开展研修指明方向。调查的内容包括教师对音乐课程的认知程度、对音乐教材的理解、对音乐教学策略的掌握等。调查的形式主要包括:集体或个人访谈、问卷测试、课后测试等,根据统计出的有效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

二、研修分步,开展全面递进培训

通过对教师教学的现状分析,我们制定出每一个层次的培训内容和目标,选用适宜的培训模式,形成“连环跟进、螺旋上升”的培模式。

1.训赛活动常规化,扎实基础

为使教师的教学能力尽快提高,分层培训实施以后,每组制定相应计划,定时定点开展理论学习、专业技能考试、课例研讨等活动,使训赛活动常规化、规范化。如每学年的分层音乐教学考核,组教师学习录像上好模仿课,启航组教师参考教案上好达标课,博浪组教师自编教案上好优质课,远航组教师发挥特长上好示范课。

2.研修重点具体化,各有所长

音乐课程教学内容多,重点不同策略不同,教学的难易程度也不同。我们以课堂教学为核心,以课例研修为载体,根据各组的教学经验制定了相应的研修目标和内容,明确研修课的主要模式,使音乐课例研修更加具体、有针对性,不同层级教师发挥自己的特长。如我们要求组教师能上好模仿课,上模仿课能让青年教师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少走弯路。我们将本园优秀音乐课例录像、网络上优秀音乐课例以及名人名家的优秀课例收集在资源共享库中,供青年教师搬课。

3.研修内容专题化,全面提升

根据当前教师存在的某种具有共同价值取向的问题或某个音乐课型等确定有预案、有目标、有过程、有反思的研修专题。每学期大教研和分层教研根据专题预案中的目标、内容、形式和实施要求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系列教研活动。如:音乐欣赏专题研讨制定全园的大专题策划和各分层组的小专题策划。先由教研大组集中学习理论、邀请专家讲座、开展头脑风暴等学习活动,再由各分层组根据本组幼儿年龄特点进行一课多研等课例研讨,最后各组在全园作展示。通过大组学习、小组研讨、集中展示,使音乐教学研修专题学习得以落实。

三、研修分式,促进教师全面提升

分层研修全面实施后,为使研修全面开花、全员参与,根据教师专业成长的实际需求,我们开展了研训一体化培养模式进行,很好的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1.自主申报考核课,逐层提升课堂教学能力

每学期幼儿园会倡导全体教师申报音乐考核课。在教师自主申报的基础上,统一编排考核课的教学时间、考核人员,在考核期间,每位教师必须参加研修7个教学活动的观摩、评析,并上交评析意见。对考核中不合格教学活动,由研究团队进行重构,并进行反败为胜课例的研讨,直到考核合格;对考核优秀的教师进行奖励。音乐教学研修在全园持续、深入地推进了4年,促使每一位教师通过亲身参与教学改进和研究活动,来体验音乐教学的快乐,明确自己教学改进的方向。

2.师徒结对互助课,快速提升反思评价能力

随着分层研修的全面展开,我园教师群体的教研氛围逐渐形成并呈现良好态势,师徒结对“1+1”教学互助课应运而生。所谓“1+1”教学互助课即教师本着自主、自愿的原则组成教学研究小组。我园以师徒结对中的师徒和分层教研组长2~3人为互助组的形式开展。互助课针对教师申报的音乐考核课,在申报教师个人行为上对其进行教案分析―教案重构―教学研讨―方案修改―再次上课―总结反思的过程。通过互助组教师之间面对面、手把手的评价、指导,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篇3

走进79中学校园,如同在花园中漫步。长长的阶梯,红绿相间的塑胶跑道,宽敞的排球场、篮球场,还有花坛里红绿交相的景致,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动感的校园图。这样的校园环境是由79中学的全体师生共同创建的。“和谐教育”让79中学处处洋溢着和谐与温馨。

一、创造和谐氛围,促进师生和谐发展

1.搭建平台,锻造实力,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79中学在向教师要成绩之前,也想方设法引领教师在专业方面收获成长,用心打造,细心栽培。通过深入开展“三大工程”,搭建平台,努力为教师的发展创造有效的成长途径和积极向上的和谐氛围。

强化师能工程。通过立足课堂教学,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学校通过骨干教师开放课、青年教师展示课、新岗教师汇报课、交流教师展示课、领导推门听课等多种形式促使教师关注课堂教学、研究课堂教学、开展教学反思,探索“低耗高效”的教学模式,提倡人人争做教学能手。

深化青蓝工程。学校工会为每位青年班主任教师配备师傅以指导,并定期对青年教师进行培训,开展新老教师交流沙龙活动,老教师给青年教师传授经验,新教师为老教师带来活动,教师能在和谐的氛围中不断成长与成熟。

优化名师工程。学校实施骨干孵化战略,引领全员教师发展。学校领导班子成员达成共识,确立了“一个名师能创造一所学校品牌”的观念,先后成立了“79中学学科工作室”“青年班主任研讨工作室”,其目的是以一带多,分层培养能师、名师,实现推教师发展、助学生成材、促学校成功的发展之路。近年来,骨干教师优势明显,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和谐的师生关系、鲜明的教育教学特长,师德师风堪称表率,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已影响到了全校教师。

2.创新模式,美化环境,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初中阶段正是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理想、信念、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和谐德育是79中学“和谐教育”的重中之重。

管理显和谐。学校实施学生自主管理,校园管理不仅是教师的责任,也是每个学生的责任和义务,学生会、团委会、值周班、环保小卫士也积极参与到校园管理与保护中。清晨,步入校园的师生们会迎来值周生的第一声问候;课间,走廊内跑跳讲话的学生会得到值周生的善意提醒;升旗仪式,团委会的干部们会带领全校学生唱响国歌;傍晚,学校大门口,环保小卫士会在学校周边掀起爱护环境的热潮……

文化营和谐。凡是走进79中学教学楼的人,都会情不自禁地放慢脚步,因为他们被走廊上的墙壁文化所深深吸引。这里有学生的书法、油画、水粉、素描、摄影、动漫、剪纸、粘贴等形式多样的艺术作品。每一个楼层,每一面墙壁,都有不同的内容呈现,每一件作品都是学生特长的展现。学校充分挖掘、发挥着学生的艺术特长,给他们创造了良好的展示平台,从班级门口到走廊展区,根据学生照片和简介制作了宣传海报,以张扬学生个性与特长,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接触美、向往美、感受美,并使之逐渐形成美的行为,从而达成德育艺术渗透的功效。缤纷的色彩与灿烂的笑容,形成了和谐、完美的校园画卷。

二、和谐互动,实施有效课堂教学

79中学致力于形成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和谐的课堂中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共同成长,从而使其认知、情感和技能得到全面发展。

1.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实施“和谐互动”策略

在传授新课时,学生分别进入“交流预习”“互动探究”“分层提高”“总结归纳”“巩固提高”五个步骤。学生从以个体学习为主转向了以互助学习为主,“以讲为主”的课堂被“以学为主”的课堂所取代,实现了集体教学与个体教学相结合,实现了生生间的共荣共进。教师的表扬和赏识始终伴随着学生,能够增强他们的凝聚力和成就感。“和谐互动”教学能让全体学生在自主和互助学习中不断进步与提高。

2.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和谐互助教学

79中学结合学校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推行多媒体和课堂教学研究的融合,把“出示导学提纲―师徒互学质疑―总结归纳提高―练习巩固拓展”这一教学流程用多媒体展现出来。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适时运用多媒体的不同功能,将教学内容以声音、图象等形式播放和演示出来。新颖有趣的教学模式能帮助教师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3.积极开展校本研修,增强和谐教育原动力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从单纯的“教书匠”转变为自觉的“研究者”、主动的“实践者”和严肃的“反思者”,即要求教师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和学会创新,逐渐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校本研修模式:

(1)强化教研组的建设和管理,特别强调要发挥团队精神,群策群力,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打破了以往教师备课各自为战的局面。每一堂展示课都是教研组集体智慧的结晶,教师在互动、互补的合作中不断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使已形成的教育观念顺利地转化为能动的教育教学行为,使教师不断走向成熟。

(2)推行主题式研修,提高研修实效。各教研组推行主题式研修,以提高研修质量。如语文教研组开展了以“读写结合的有效实践”为主题的研修活动。数学组以课例为载体,开展了以“解决问题”为专题的研讨活动。这些专题性的主题研讨真正提高了校本研修的实效性。

(3)实行多元联动式研修,促进中老年教师迅速适应新课改理念。对青年教师实行“结对制”培养方式,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同伴互助中的积极作用,帮助和指导青年教师,使他们尽快适应角色和环境的要求,实现跳跃式发展。除了“师徒结对”工程,学校还引导教师自行组成“学习伙伴”,互帮互助互学互进。营造了“人人有学习之所,处处是学习之地”的浓厚的学习氛围,使学习型教师队伍不断走向成熟。

79中学的校本研修在不断的摸索与研究、学习与实践中成绩斐然,先后多次承担省、市、区的校本研修展示任务,获得了专家好评。

三、普及艺术教育,突显和谐发展特色

“诸育德为先”,艺术教育具有德育的价值和功能。艺术教育作为服务于人的教育,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时挥着独特功能。因此,多年以来,79中学一直以“强化艺术特色,传承优秀文化,丰富教育内涵”为办学特色,追求让每一个学生健康、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1.高品质的校园交响乐团,提高学生欣赏品味

79中学交响乐团筹建于2005年10月,由最初的40名团员发展到120多人,乐器6大类23种,第二、第三梯队乐手60余人。经过几年的历练,交响乐团声名鹊起,享誉全市,倍受众多家长和音乐特长生的关注和向往。作为传承高雅艺术、营造良好艺术氛围、陶冶学生美好情操的有效载体,交响乐团经过严格训练,通过各类比赛、演出等实践活动,逐步形成了配合娴熟、充满活力的演奏风格,能够成功地演出《蓝色多瑙河》《春节序曲》等一批有影响、有难度且为广大听众所熟悉的中外著名交响乐作品。交响乐团的可喜成绩,带动了我校艺术教育的蓬勃开展,对推进学校文化建设起到了巨大作用。

2.开展群众性的艺术活动,营造浓郁的艺术学习氛围

学校在艺术教育的软硬件两方面都优先投入。装备了舞蹈、合唱排练厅,书法、绘画专业教室,交响乐团排练厅等,千方百计地改善艺术教育环境,为了营造浓厚的艺术学习氛围,学校经常开展群众性的艺术活动,形式多样,常办常新。

艺术知识窗。我们利用宣传板,一方面通过图片和文字介绍了音乐家和器乐知识;另一方面通过艺术名言和警句来激励陶冶学生。

文艺课。我们通过挖掘校本课程,让音乐教师上文艺课,根据班级特点和实验内容增加一些游戏,欣赏地方民歌、戏曲等内容。

午间音乐。根据春夏秋冬四季特色,学校利用晨间和中午,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播一些室内轻音乐,一是营造自然舒适、格调高雅的艺术氛围,有利于消除学生的身心疲劳;二是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艺术熏陶,得到美的享受和哺育。

3.丰富多彩的艺术社团,让艺术融入学生生活

蓬勃发展的合唱团、舞蹈团、美术社团。学校招募那些热爱歌唱、舞蹈、书法、绘画的学生组成了合唱团、舞蹈团、书法兴趣小组、美术兴趣小组,通过定期训练,逐步形成了79中学的又一道亮丽的艺术风景。在学校的艺术节、大型联欢会、体育会、市区级的各种比赛上都会看到他们精彩的表演。他们的表现给79中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他们就是79中学跳动的音符。在他们的感染下,79中学的其他学生也更加喜爱音乐,更加喜爱充满朝气的校园生活了。

丰富多彩的艺术比赛。通过组织乐器、舞蹈、绘画、书法、演讲、朗诵、歌唱等艺术比赛,我们不仅能发现和培养一批“学艺”双馨的人才,也提高了全体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更促进了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荣获辽宁省“三队两组”工作一等奖,并被评为“辽宁省艺术教育基地校”。

4.多种类体育训练,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篇4

1.围绕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有效备课,以“单元备课”为主题,组织教师开展全员网络研修,使教师树立“以学定教”的理念,厘清单元的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系统地掌握备课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技能和教育教学综合素养。

2.提升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使教师掌握快乐工作的方法,加强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意识。

二、培训对象

(一)网络研修对象

镇江市中小学(幼儿园)全体教师,约23000人。

(二)骨干集中培训对象

本次全员培训的市和县(区)项目管理者、班级辅导员,研修指导专家(以市级学科带头人和教研员为主)。

三、培训学科与内容

(一)培训学科

1.小学:语文、数学、英语、品德与生活(社会)、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小学科学。

2.初中和高中:语文、数学、英语、思想品德、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

3.幼儿园:五大领域、保教技能。

4.非任课教师的校(园)长和上述学科外的其他学科专职教师可自主选择一个学科参加培训学习。

(二)培训内容

本次培训内容共25学时,分三个阶段完成。

每个阶段设计相应的任务,教师需要学习课程、参加活动、提交作业,同时进行拓展性学习。内容安排如下:

阶段任务简介课程学习活动设计作业设计

第一阶段 通识课程 (1周5学时)

1. 解读项目方案,装饰社区个人空间; 2. 进入教师工作坊和研修社区报到,找朋友,加入研修团队; 3. 学习“平台操作指南”; 4. 学习通识课程。幸福课堂建设基本要领; 幸福班级建设基本要领。设计研讨活动,主题为: 当前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怎样?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什么?可以有哪些解决方法? 以班级为单位围绕该话题讨论。

第二阶段 单元备课 (2周16学时)

1. 学习关于备课策略的专家讲座; 2. 接受学科单元备课专题指导; 3. 参加研修活动,提交作业。学科备课策略综述; 如何根据学生认知、个性特点进行学习指导、交往指导和心理健康教育; 学情分析的策略及工具 教学目标与检测设计; 教学目标的确定与达成; 教案与学案; 单元备课专题指导课; 学科综合性学习课程的备课策略和实施策略; 学科综合实践活动案例评析。设计研讨活动,主题为: 你在备课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哪些?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什么?可以有哪些解决方法? 以班级为单位围绕该话题讨论。任选其一完成作业。 1.梳理单元教学重难点 2.提交一节课的教学设计 3.提交一节课的学案

第三阶段 案例观摩 (1周4学时)

1. 单元备课过程视频案例观摩、分析、研讨; 2. 参加研修活动,提交作业。此部分课程由镇江优秀的教师、教研员与研修网联合开发。 从备学生、备内容、备方法、备条件、备资源、备技术、备教案等方面出发,站在学生有效学习的角度展现备课过程。 课程开发时以视频和文本为素材,经过设计,制作为多媒体课程。以供教师观摩和研讨。就某个备课过程中好与不好的环节进行评点。需要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观察与思考镇江同行同一单元的单元备课,修改完成第二阶段的作业

说明:本表中的研讨活动及作业设计为样例。为了使学员对研讨活动和作业更感兴趣,将在项目实施前组织学科带头人论证和修订。第三阶段的课程,由镇江市教育局与中国教师研修网联合开发,开发方案另拟。

四、培训策略

1.针对性

本次培训主题聚焦单元备课能力提升,以本地使用教材第一、二单元为载体,研修任务、课程及活动均紧紧围绕备课实践能力的提升。同时部分课程由镇江市学科带头人和优秀教研员与中国教师研修网联合开发,增强针对性。

2.任务驱动

本次培训采取任务驱动的方式,为学员设计真实的任务情境和递进式研修任务,参训学员可依照任务流程,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在做中学,学中做。

3.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结合

本次培训将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密切联系起来,校本研修的主题与网络研修保持一致,校本研修的成果通过网络研修社区呈现。

五、时间安排

本次培训自20xx年8月中旬开始,9月底结束。具体安排如下:

时间 事项 备注

7月上中旬召开各县市区人事科长,各直属学校校长、人事秘书会议,部署项目实施工作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7月15日前填报、审核学员信息表信息填报方法详见附件

编班,配备辅导员管理员

8月12日前召开项目启动暨骨干集中培训会议时间、地点和参训对象另行通知

8月15日前各县(市、区)完成对各班级项目骨干的培训具体时间、地点、参训对象由各县(市、区)自行确定

学员登录培训平台,核对个人基本信息,熟悉操作流程并进行学习预热;班级辅导员组织学员上线预热,创建本班QQ群并引导学员加入,建设班级沟通渠道。具体内容详见中国教师研修网“20xx年镇江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全员远程培训”网页

8月15日-9月15日学员在线观看课程,参与互动交流,撰写研修作业; 研修指导专家和班级辅导员在线辅导、答疑。

其中9月1日-9月15日学员结合远程学习所获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提交作业。 以学校为单位组织教师研讨及实践,提炼研修成果。

市项目办对各县(市)区进行项目中期调研评估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9月25日前做好项目总结评优工作;抽查参训人员,组织集中闭卷考试具体要求和办法另行通知

9月30日前召开项目总结表彰会议具体时间、地点、对象另行通知

六、培训形式

1.依托中国教师研修网远程培训平台,以网络课程资源为载体,以网络研修指导为支撑,建立网络学习班级,配备班级辅导教师,组织参训学员有效进行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相结合的远程培训。

2.通过“观看视频课程-阅读相关文章、评论-完成和提交作业-参与在线研讨交流-反思总结”等流程,将专业引领、自我反思和同伴互助同步融入网络研修的整个过程。

3.中国教师研修网将根据学习的内容与进度开展研讨活动,促进学习中的深层次、多角度反思,增进学员之间的交流与分享意识,培养学员在网络环境下自主研修的习惯。

七、考核评价

本次研修将从参与度、贡献度、影响力等纬度,对参与本次研修的不同群体(学员、研修指导者)进行相应的考核。

1.学员考核

本次研修学员的考核分为任务学习与拓展学习两项。

任务学习为必做项,占比80%,考核内容为课程学习、提交作业及研讨活动。

拓展学习为选做项,占比20%,考核教师在网络研修社区开展互动交流与协作学习等行为,如上传资源、评论留言等。(评分规则另发)

2.班级辅导员考核

对班级辅导员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考核:一是本人的工作情况得分,占比50%,二是本网络班级学员的平均得分,占比50%。(评分规则另发)

3.颁发证书

学员培训成绩合格者,由镇江市教育局颁发合格证书。

4.评优

为检查网络学习效果,培训结束后市教育局将适时从参训人员中按地区选取3%(2%为市教育局任抽,1%由辖市区推荐)人员统一组织集中闭卷书面考试。各地区参考人员的考核平均分数作为检查考核各地培训成效和20xx年镇江市教师发展先进校评选的主要依据,教师个人培训情况纳入市级中青年骨干教师及以上拔尖人才评审的范围。

网络研修项目评优坚持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考核与激励相结合原则,从多个纬度进行评定。具体评优奖励办法由镇江市教育局另行颁布。各类评优的荣誉证书由镇江市教育局颁发。

八、培训管理

(一)建立20xx年镇江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全员远程培训项目领导组

组长:z

副组长:zz

组员:zz

(二)领导组下设项目管理办公室、课程专家团和技术保障组

1.项目管理办公室

主任:z

副主任:z

成员:zz

项目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项目的统筹、协调和运行管理。

2.课程专家团

课程专家团由市教研室为主建立的核心指导组及其下设的学科专家组组成,统一负责项目实施过程中各个学科的研修指导工作。组长:朱春晓,副组长:谭庆仁。

3.技术保障组

项目技术保障组由市电教馆统筹组建,具体负责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平台、网络维护以及其他学习设备、设施的保障工作。组长:汪翀,副组长:陈肸。

(三)各辖市(区)同步建立对应机构,并报市项目办公室备案。

(四)以辖市(区)为主体建立网络学习班级

篇5

一、加强教师学习,提高教师课程执行能力。

1.要真正树立新课改的教育理念。

要把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转化成老师们的思想武器。老师的理念是关键,这就要求我们首先对教师进行有效的多途径的学习、培训,我校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的:

(1)“一人学习,众人受益”式培训。学校要求外出学习、考察培训的骨干教师,必须写出学习汇报材料,并利用校本教研时间对全员教师进行培训,传达学习精神。培训可采用作专题讲座、经验交流、讲汇报课等多种形式,产生一人学习,多人受益的效应。

(2)内部挖潜,择本校之能人,训本校之教师。即充分发挥我校那些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的各级骨干教师的带头示范作用,通过讲座或示范课向其他教师传授课堂教学经验、展示教学基本功与教学技能,促进全体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

(3)做好“请进来”工作。请优秀教师到我校讲课,让我们开阔了眼界,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了明确的发展方向。

(4)开展现代教学手段技术的培训。使每个老师学会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服务平台服务于自己的实际教学。

2.开展多种形式的校本研修,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修养和先进的教育理念。

我校积极利用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的理论修养。我校在2009年就申请了自治区级小课题研究,并在2010年12月获得自治区结题认证。我校以此为契机大力开展课题研究。课题研究覆盖全部学科,做到“人人有课题,年年有成果”。除此之外我校大力加强校本研修的力度。每年除了开展达标课、示范课、优质课大赛等传统教研活动,还开展了一系列的专题研讨如:“351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经验交流活动如:“我是这样进行新课改的”等。每学期开学我校都要求教师们绘制出所教学科的知识树,帮助老师把握好教材。同时加强校际交流,如:和捆绑学校进行同课异构;和县中学、县幼儿园进行衔接教研。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实施了“青蓝工程”。同时,我们也注意中、老年教师的持续发展问题,分析这部分教师的情况,帮助他们进行总结、提高,以形成自己的有效的教学风格。通过扎实开展校本研修活动促进老师的全面提高,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

二、改变课堂模式,注重课堂效果。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课堂上往往充斥着大量的训练,无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和学生的自身特点。因此,课堂绝不只是训练学生的场所,更应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乐土。我们要求老师们要从以下几方面去做:(一)创设良好氛围,激励主动学习。(二)提供自主形式,关注自主过程。引导学生全面、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是提供自主学习的最佳形式。(三)鼓励“人自为学”,培养自主精神。教师教学过程中“引”要得当,“放”要得法,给足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人自为学”。最终达到使学生喜欢课堂,在课堂里轻松、愉快的遨游,学习知识、掌握知识。

我校根据课题研究的成果创立了351的教学模式。“3”指的是每堂课都要培养学生的三种能力:质疑的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创新思维的能力。“5”指的是课堂教学的五个环节:初步感知-自主质疑―合作探疑―解疑汇报―检测提升。“1”指的是:老师要对学生课堂上的表现进行及时评价。全校老师都能运用这一模式进行教学。但我们同时也要求教师们对此模式能够灵活运用。根据学生的需要创造性地运用,不能生搬硬套,做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共同提高才是目的。

三、改革考试评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考试评价中,我们始终践行“激励是手段,发展是目的”、“让评价与考试成为学生成功的一次体验”、“成为展示学生个性发展和潜能开发的一次机会”的新的课程评价理念,变评价与考试为学生再学习的过程及学生个性发展的过程。把考试作为查缺补漏和促进学生学习的环节。如有的同学在参加实验操作考查时,一次没做好,只要他申请,老师就允许重做,直到满意为止,考试真的成了他们成功的体验,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多层次、多角度、多形式、多渠道评价与考查,实现评价方式的多样化。(1)考试评价与平时活动相结合。如音乐与体育等学科的评价和学校的“六一”儿童节、歌咏比赛、运动会、“3+N”活动、阳光体育活动、足球比赛结合起来。在学校运动会上年级组成绩优异者,体育可以免试;音乐天赋超常,在县级以上大型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者,音乐可以免试;美术作品在县级以上竞赛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者,美术可以免试。(2)过程评价与考试评价相结合。如语文学科的评价分笔试和考查。考查又分为识字与写字、古诗词背诵、课外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几个项目。我们就把识字与写字、古诗词背诵、课外阅读的考查分别落实在平时的作业、早读、课外活动中,注意考查的积累,考试以此做出综合性的评价。这样的评价既引导学生不要仅仅关注学习成果,更重要的是要重视学习过程,重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统一评价与差异评价相结合。在评价与考试中有统一的评价(如考试笔试),也有差异评价。

篇6

我们浏家港幼儿园与民工子弟学校新港小学幼儿园是“结对帮带”单位。两所幼儿园之前已经开展过多次不同形式的“结对帮带”活动。

20xx年5月3日上午,“浏园”的王丽菊园长协同两名副园长闵妍、陈英芳再次来到了新港幼儿园,进行新一轮的“结对帮带”活动。本次活动得到了“新园”的行政刘桂彬及各位教师的热情接待和支持。本次活动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两所幼儿园的行政进行沟通交流,我们先向新港幼儿园的领导交待本次活动的目的和内容:接着我们幼儿园的陈英芳副园长进入中班进行社会活动《大灰狼开心了》的送教展示活动,新港幼儿园的部分老师参与了观摩,活动后我们新港幼儿园的老师们传授了教学经验;最后双方的老师们修改制定出了半日活动方案。

此次“结对帮带”活动体现了我们幼儿园对民工子弟幼儿园的热切关注,在帮助新港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取得进步的同时,对于本园的建设也产生了一定的启发,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互惠共建。

本学期开学时,我们和老闸幼儿园结对成为艺术学科组。20xx年5月10日,我们浏家港、老闸两所姐妹园的领导、骨干教师、青年教师们聚在一起,借助幼教中心“艺术学科组”这个平台,共同观摩、研讨由浏家港幼儿园负责展示的三个艺术活动,小班的音乐游戏《猫捉老鼠》、大班的音乐活动《大狮子》和舞蹈《化蝶飞》。展示活动后的研讨中大家集思广益,在肯定这三个活动亮点的同时,两所幼儿园的教师们结合自己园的特点、优势,也提出了各自的意见和建议,开拓思路的同时,也给了大家一种新的思考。

这样的学科组结对活动,在能够更加充分的利用同一幼教中心内的人力、物力资源的同时,也使得活动的质和量都得到提升。相信姐妹园的携手,一定会带动着两所幼儿园的教师们更快更好的成长

二、开展学“吴健雄精神”

吴健雄博士勇攀世界科学高峰,并把一生的积蓄无私地奉献给了家乡的教育事业,给我们留下了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她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根据学校要求我们各组老师利用放学后时间聚在一起上网查询吴健雄一生的和成长足迹和伟大事迹,学习她终生不渝的爱国精神,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谦虚俭朴的律己精神!此外,我们还组织教师进行了学吴健雄、写心得的活动,广大教师积极响应,基本上都能如期完成。

三、积极开展园本研修活动

德国着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一个人一贫如洗,对别人决不能慷慨解囊。凡是不能自我发展、自我培养和自我教育的人,同样也不能发展、培养、教育别人。教师只有先受教育,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教育别人。”这是对园本研修最为生动的诠释。

提问是我们日常教学中最常见的一种策略,也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科学的提问设计能促进幼儿思维和创造力的发展,然而如何进行问题的设计是老师们一直困惑的,针对这个情况,5月3日中午,我们小班组全体成员及两位园长聚集会议室开展如何进行问题的设计的园本研修活动,首先,每位老师提出了一些在平时教学活动中设计问题的困惑,然后大家从各个方面进行讨论,其次,针对一个活动片段,例举了一些问题,大家一起分析讨论哪些是有效的提问,对于不适合的问题,每位老师也发表了各自的观点,力求把问题改得更适合,更有效。老师提问技能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要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地对自己的教育行为和教育观念进行反思、分析,相信老师们的提问技能会不断地进步和完善。

前不久中心前来调研,发现本园的“周计划”存在很多问题。之前的调研情况反馈会议上已经列举了一些易于修改的细节之处,各班已经开始作调整了。为了更加科学合理,更加顺利地开展好教育教学工作,20xx年5月7日,浮桥幼教中心浏家港幼儿园的副园长闵妍、陈英芳组织全体班主任开展了一次班主任论坛活动,就本园“周计划”中存在的比较根本性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和整改。

首先,根据调研情况反馈及行政思考,提出了以下问题:

1.中大班课程数不够(下学期各少一个集体活动)。

2.角色游戏时间不够统一,有的在上午,有的在下午。

3.除角色游戏以外,上午的游戏时间中还能设定哪些内容。

4.当下午只剩“区域活动”和户外活动时,如何调整备课。

5.户外活动时间的充实如何体现在作息时间表中。

班主任们针对上述问题一一进行了热烈地探讨,最后作了如下调整:

1.根据课程设置参数,中大班各新增一个体育集体教学活动。

2.角色游戏全部挪到上午。

3.上午集体教学活动后保证充足的游戏时间。

4.下午的区域活动表格进行调整。

5.修改调整作息时间表及广播音乐,下周起实施。

篇7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4-0107-03

从2012年3月至2013年5月,通过对长春地区中学教师队伍进行调研,了解相关情况。调研采取调研问卷、召开座谈会、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这次调研主要是弄清音乐教师队伍培训的现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希望为我市义务教育决策提供参考意见。

一、调研教师情况概述

开展调研的依据主要是长春市教育局关于调研工作的要求,针对市内及外县初中音乐教师参训对象开展培训需求调研。调研期间共组织召开座谈会3场,调研针对的人员包括市、县中小学的普通音乐教师和骨干音乐教师,总计参与调研的人员共55人,调研期间共发放55份问卷,其中收回有效问卷50份。通过收回的问卷统计参与调研人员身份的比例,其中从事音乐教育15年或以上的人有43人,他们中绝大部分参与了全部的网络继续教育培训和考核,对培训的目的、过程和结果有着比较全面的认识。凭借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他们的需求和建议对于改进培训工作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在参与调研的教师中,有15名县级音乐骨干教师,6名校级音乐骨干教师和29名普通音乐教师。调研涵盖了长春地区较有代表性的地区和市县,各个层次的教师比例适当,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其调研结果对大部分地区有着一定的借鉴价值。

二、调研过程总结

(一)调研分析结果

1. 近3年来培训的总体评价。培训的效果是调研问卷中很关心的问题,在询问大家对近3年来的中小学继续教育开展情况的效果是,选择“满意”或“比较满意”的比例占到了56%,而有44%的参与调研者选择了“一般”。可见,总体上大家对培训的效果还是给予了肯定的评价,说明新教改的推行对一线教学人员的工作起到了较强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应看到还有很大一部分教师的满意度还不是很高,说明教师们对培训的内容、形式、方法和效果上还有较大的期待。这也更加鼓励我们加大教改的推行力度,进一步提高和完善继续教育培训,让那些能够切实知道教学实践的方式方法,通过继续教育的培训能够迅速地进入课堂。在选择适宜的培训模式的问题中,选择“校本和集中多模式混合,逐步推广远程教育”的人数占了28%,略高于“集中与远程培训模式相结合”和“集中培训模式”,后两者的得票分别为22%和20%,排名较低的是“校本培训”和“远程教育”,分别为16%和14%。如此分散的选票说明了各种培训模式都有一定的长处,但没有哪一种能够成为绝对适宜的培训模式,还需要更多的探索和琢磨。从趋势上看,大家对多种模式相结合的培训方式还是比较认可,单一的培训模式难以获得高票数。

对培训的方式,大家倾向性比较突出,“名师带教”获得了36%的票数,“以赛代培”获得了34%的票数。这两个选择占到了70%,说明了教师对直接指导的培训方式比较认可,这种方式获得的借鉴性最多,实践性最强。其余选项“经验交流”、“专题讲座”、“自主研修”选择的人数均不到10%。

2. 对新培训的期望。关于培训的教师方面,排名靠前的是“名家”、“教授”和“骨干教师”,分别占据了总票数的40%、28%和26%,而“教研员”和“进修教师”合计才占到了总数的6%。可见,教师们都对有着较高理论水平和教学经验的名家、教授们的宝贵经验很渴求,而一般的进修教师和教研员的一线经验不够丰富,难以引起教师们的培训热情,这一问题在下一阶段的教学改革中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让教研员和进修教师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对于培训的内容,教师的答案也层次分明。首先,“教学技能和教育经验”得到了总票数的48%,居各选项之首。说明了教师培训的侧重点应以实践经验和技能为主,切实将平时授课的宝贵经验通过培训的方式向大家推广。其次,“专业与科研能力”得到了32%的总票数,“教育学新知识”获得了12%,说明了教师对自身修养和专业技能的提高还是有很大热情的,这也符合教改逐步深入、教师对新理论、新方法渴求的心理。最后,“教育法规和政策的学习”与“道德和素养”只得到了8%的选票,说明教育政策和法规以及自身道德素养没有被大家所重视,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的力度。

对于教师都希望在什么时间进行培训的问题,“在学期中”得到了84%的选票,“在假期”得到了14%的票数,而“在双休日”只得到了2%的票数。说明了老师们对休息日进行的培训是不支持的,这反映了教师们希望可以享受到国家法定休息日的普遍想法。

(二)座谈环节

在上述座谈会的过程中,我们以“培训中遇到的障碍,培训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和对未来培训的规划”这一议题为中心,本着总结过去,放眼未来,为今后的培训工作确定方向和方法的目的,与教师们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交流的结果总结为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 教师的老龄化问题。由于近年来整个国家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教师逐渐增多,特别是农村地区,50岁以上的教师占了很大的比例,这些教师由于年龄原因,视力和记忆力都有所减退,精力也大不如前,他们对培训,特别是理论性比较强的或者是课程有特殊要求的培训(如远程培训)感觉比较困难。

2. 市区、外县发展不平衡。我市外县学校的规模一般都比较小,每个班级的人数相对市区学校也较少,但是班级的数量并不少,所以外县学校音乐教师的授课量是比较大的,全天课时都有课的情况是很普遍的,所有的教学日都在课堂,所以很难抽出时间进行培训工作。甚至很多校本培训的交流活动也都占用了教师的休息时间。另外,农村教师的家一般也在本地,休息日有不少的家务事要做,所以比较难或不太愿意再抽出时间进行培训工作。

(三)培训问题总结

1. 培训认识上的问题。这里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领导认识的问题,二是教师认识上的问题。领导对培训问题重视不够会导致培训工作上的领导力和执行力不够,对教师的激励机制不足,从而既导致教师参加培训工作缺乏有力的保证。而教师认识不到位会导致教师参与培训的主动性不够。

2. 培训方法上的问题。以往培训的方法主要包括集中培训、远程培训和校本培训等几种。集中培训主要是采用作报告的形式,老师讲,大家听,往往大课的听众很多,成百上千人,接受培训的效果就不好。远程培训因为很难进行有效的监控,而且在农村的很多学校中还不具备大规模远程培训的条件,也有很多学校受到地域、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培训的实际效果也打了折扣。而校本培训因为没有十分专业的引领,难以落到实处,经常成为了十分无味的读书本和照章写报告,流于形式,成为教师的负担。

3. 培训内容上的问题。培训内容以往主要是通过培训主讲人自上而下确定,教师们只是简单的接收,在后续的培训中虽然加入了调研问卷和信箱反馈等形式,但从结果看还是过于倾向于理论,在实践经验和具体方法的应用上还是略显单薄。

4. 培训有效性的问题。最后是对培训的有效性没有切实的考核机制,往往培训的效果只是通过回访或问卷的方式,简单了解,难以有效量化和客观评价。在培训之后,没有有效的继续跟进的措施,使培训课程结束变成了整个培训过程结束。教师有没有将培训内容消化吸收,有没有有效地指导授课实践,这个过程中有没有遇到问题,遇到问题如何进一步沟通解决。以上的问题都需要进一步加以落实,以便逐步完善培训的有效性,把培训真正落到实处。

(四)未来培训的规划

1. 希望建立起一套完整且行之有效的激励制度。使老师们变被培训到爱培训,调动起教师本身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使老师们感觉到培训的内容真正对平时的教学工作有促进作用,培训的过程能够得到帮助、鼓舞和实惠。

2. 教师对培训的内容有很强的期待。这里尤其是对那些有很强针对性、可操作性又与课堂教学紧密相联系的内容。能够把理论形象化、具体化到课堂细节,有意识的锻炼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使我们的培训切实地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同时又帮助教师提高专业能力,使他们的认识和能力与国内的名家名师接轨,甚至能够主动汲取和借鉴世界发达国家教学的优点,不断地完善自身,教学相长。

3. 希望使培训更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允许教师们自选培训方式,为教师们多提供到名校观摩进修的机会,拉近教师与名师的距离,使他们有充分的机会和渠道进行沟通。

4. 希望针对不同的受众,结合地域特点和他们自身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和培训内容。

5. 希望加强培训者的队伍建设。主要是将名师资源编目汇总,不断优化填充,建立动态的名师培训资格名录和相应的激励措施,使我们的教师培训工作进入良性循环。同时加大对学校层面校本培训人员的培训力度,让他们有机会多参与高水平的培训和授课工作,把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迅速带回本校开花结果。

6. 希望加强县村级的远程培训服务平台。主要是充分运用高科技多带来的优势,让优势的资源和信息通过网络快速地进入广大的相对偏远落后地区,给教师们提供方便快捷的交流平台,使培训工作有效的开展。

(五)深入基地校听课

我们选择了两所基地校:长春市二道区53中学和长春市二道区108中学进行深入听课。按照学段紧跟授课教师每堂都去听,从中得取培训资料。教师希望能到各校区观摩,专业技能也希望有所提高,为自己的课堂增加色彩。

(六)音乐骨干教师技能大赛

通过开展长春地区骨干教师技能大赛,以赛促培,让更多的老师相互沟通了解,取长补短使我们能够掌握第一手培训材料,目的是提高教师的学科专业质量,从而能够更好地应用于教学。

三、对培训过程的几点建议

经过这次深入的调研,我们总结了以往在教师培训课程中的经验和问题,进一步细致梳理了教师对未来培训课程的想法和愿望,并且仔细分析了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下教师们的实际困难,研究了未来培训课程中最急迫的需求和急需改善的重点问题。

1. 教师培训的制度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在制度层面保证教师培训工作的方向和力度。既要保证培训工作对学校和教师的约束力,又要建立好相应的激励办法,使我们的教师培训工作变被动为主动,逐步引导和加强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要将教师培训工作的评估考核作为教育督导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并作为党政领导干部教育工作督导考核的内容之一,以便推动教师培训工作的持续开展。

2.设身处地从教师的实践出发,大力改革培训内容。在课程培训的过程中,教师们最经常向培训者提的问题是“请告诉我应该如何做?”但我们的培训者在培训时更多地讲诉了“是什么”、“为什么”等问题,最后到了讲“怎么办”的时侯,又轻描淡写,一笔带过,教师们当然不满意。当前,课堂教学正在向追求“有效”、“高效”的方向发展,教师如何转变自己的角色,引导、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成为广泛关注的焦点,也是广大一线教师最普遍、最迫切的需求。

3. 丰富培训模式和方法。从教师的期望和教师培训工作发展来看,远程培训、校本研修和集中培训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是开展教师全员培训的主要途径。集中主要解决培训阶段性总结、交流研讨和问题指导等,远程主要解决专业引领、问题指导、交流展示等,校本研修主要解决怎么“做”的问题。同时,要丰富培训的方式,如访谈课、名师讲堂、送教上门等教师们喜闻乐见的培训方式,使我们的培训模式更加多样化。

4. 以专兼结合的方式大力加强培训者队伍建设。首先,从经验丰富的一线优秀教师中选拔部分骨干充实培训者队伍,建立动态的名师培训资格名录和相应的激励措施,并严格培训者的考核评价,可通过外出学习、岗位研修、下校实践等方式,认真组织实施培训者每年50学时的培训研修,提高培训者的培训能力。

最后,在未来的教师课程培训工作中要注重实际效果,即培训内容上要解决教师的实际问题,对教师教学工作的改进有实际作用,具有可操作性,易于推广和普及,最终达到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教育部师范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傅建明.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2002,(5):18-22.

[4]钟启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8).

篇8

(1)组建工作室的目的:每个幼儿园都存在教育教学的优势或薄弱领域,也存在着教师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我园开设了语言、音乐、数学、科学四个领域教学工作室,以促进教师之间分享资源、共享智慧、协同研究,达到互助发展的目的。

(2)教学长的选择与职责:由本园领域教学特长教师担任工作室教学长。工作室教学长职责:制定领域研究计划,组织学习活动,指导工作室成员把握领域教学目标策略,解决实际教学困难;结合每月“亮课”、汇报活动等开展交流研讨。

(3)组员的招募与职责:采用自主申报的形式,教师可根据自身优势或薄弱领域参与某工作室研究。五年内青年教师必须申报,作为新教师入门培训。工作室成员职责:制定领域研究计划,认真参加工作室各项学习、交流、观摩、展示活动,努力把握领域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期末进行教学汇报和经验总结。

二、形成学习团队

1.网上“读书生活”栏目的设立

我园为营建工作室学习氛围,在校园网“读书生活”栏目中设立了“我思我行”栏目,分别有三个子栏目:数学、音乐、语言,作为三个工作室的交流平台,并进行有效管理,每月安排“导读员”,以实现工作室成员信息交流、经验共享、教学思辨的目的。

(1)信息交流:我们鼓励教师信息交流,推荐好书、好的学前教育网站,便于大家利用闲暇时间主动学习,并请他们将学到的教育教学的理论、案例等及时推荐到“读书生活”栏目,开放的学习丰富了教师的信息。

(2)经验分享:我们要求教师在“读书生活”栏目中分享自身的点滴实践经验和感悟,经验在分享中不断放大,体现出教师实践的价值。

(3)教学思辨:网上“读书生活”栏目营建了自由开放的思辨空间,工作室成员可以就教学中的困惑展开讨论。如音乐工作室的老师在歌唱教学活动后,在教学长的带领下就如何开展歌唱教学活动展开讨论并形成有价值的见解。

网上“读书生活”栏目的设立促使教师有效利用零星时间;拓宽了互助时空,为教师间的交流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2.教育博客空间的利用

学习加反思,才是“行动教育”。在加强学习的同时,我们注重提高教师反思能力。每位工作室成员在个人博客空间中记录教学反思、随笔、教学叙事、教学案例分析等。教学长带领大家互动点评,有效促进了教师的反思和互动。月末由“博客管理员”将优秀博文推荐到网站“优秀博文”栏目,让全体教师分享。

三、落实研修过程

(1)课例为载体。工作室成员每月一“亮课”,一学期一展示。各工作室成员围绕自身研究领域进行“亮课”和展示。为促进教师循序渐进地成长,教学长们根据老师的需要和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一阶段、一主题地落实小领域研究,如音乐工作室将歌唱活动、欣赏活动、打击乐活动分开来研究,让教师自选研究子领域。而语言工作室则根据老师们的需要先进行诗歌教学实践,之后又开展绘本阅读教学实践。在对教学活动的思考、设计、优化的过程中老师们真正体会到:经历实践过程才能习得实践知识。

(2)实践反思。每次“亮课”、汇报课以后的研讨大家都要全程参与。上课的老师要对课堂实践进行剖析和反思,及时总结经验规律的同时找问题、求答案,通过集体智慧的碰撞和自身的再学习来获得发展。

(3)专业引领。每学期通过“名师引路”等活动来加强理论对实践的指导,邀请著名特级教师朱静怡就“儿童诗”教学作讲座和教学示范;邀请徐苗朗老师作生活数学的讲座;邀请南师大唐淑、张慧和等教授来园指导等。工作室成员开展“我请专家来听课”活动,专家的零距离把脉使大家的领域教学水平有了质的提升。

(4)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的机会毕竟难得,在校本研修过程中,同伴互助的作用非常大。工作室教学长是我园的“专家”,她们在某个教学领域有特长,在指导教师方面有经验,能定期给工作室成员提供理论信息,充分了解每个成员的长处与不足,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四、检验工作室成效

(1)对自身的促进。工作室中的实践和反思行动助推了教师对某个教学领域的思考,落点小,有成效。通过对一个领域的深入学习、有效探究,教师提高了自身的教学能力,并将此领域的研究经验迁移到其他领域的教学之中,达成自身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2)对同伴的激励。工作室是一个团队,成员之间相互影响,大家在积极的团队氛围中相互学习、鼓励、帮助,共同提高。

篇9

为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促进教育公平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部、财政部实施了“国培计划——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国培计划”项目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__-2020)》确定的重大项目,也是一个难度大任务重的项目。这个项目的实施不仅能为__农村地区培训一批骨干教师,而且还能使这些骨干教师在实施课程改革、素质教育和教师培训上发挥示范辐射作用,项目实施的意义重大。__师范大学作为__的省属重点大学,培养教师,服务基础教育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我们以先进的培训理念、创新的培训模式、优质的教师队伍、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可行的项目实施方案,通过公开招标竞争,承接了国培计划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履行了师范大学服务基础教育的光荣职责,发挥了师范大学对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引领作用。

我校承担的两个子项目,一是“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置换脱产研修项目”,该项目是通过遴选优秀大学生顶岗实习支教,以2:1的比例置换农村骨干教师到高师院校和优质中小学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脱产研修。通过置换脱产研修为我省农村培养一批在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中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的乡(镇)中小学学科带头人。二是“紧缺薄弱学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该项目是针对我省紧缺薄弱的英语、音乐、体育、美术四个学科教师进行的为期十天的短期集中培训。通过短期集中培训为我省农村中小学紧缺薄弱学科培训一批骨干和“种子”教师。

我校承担的两个国培项目,辐射全省六个地区,覆盖15个学科(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综合实践、英语、音乐、体育、美术)、培训教师规模达2496人(顶岗置换培训560人、紧缺学科1936人),顶岗实习生规模达1120人,12个学院参与国培项目。辐射面宽、学科多、顶岗任务和培训任务重。

我校对国培项目的实施高度重视,为加强对项目的统筹和领导,学校成立了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校长为副组长,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及相关学院领导组成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专家组,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为了确保国培项目的顺利实施,我校组织了专家对实施方案进行了精心的策划,通过先期调研、学习考察、方案设计、专家论证、部门协同,拟定了项目实施的方案。召开了部门协调工作会,安排落实教学、后勤服务、教学管理、安全保卫、学生管理等工作,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划拨一定的经费用于支持学生顶岗支教,举全校之人力和物力,集全校之智慧和力量,使项目的实施责任到人,落实到位,全力为项目的实施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实施环境。

我校承担的国培项目,以“互动双赢,促进改革”的培训理念,分阶段、立体式的新型培训模式,打造了国培项目的培训特色。在培训内容上紧密结合实施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针对研修对象的实际需要,构建了学科课标解读、学科核心知识、教学方法策略、课堂教学实训及校本研修的培训内容体系;在研修形式上采用到高等师范院校集中研修与到优质中小学跟岗研修相结合、理论研修与实践研修相结合的立体式形式进行;在

培训方式上采用专题讲座、案例分析、现场观摩、参与体验、经验交流、教学反思等方式进行;在培训实施步骤上按“集中研修、跟岗研修、总结反思、跟进研修”分段实施。整合资源,为国培项目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是我们实施项目的主导思想,我们整合了高校、优质中学及教科所的教师资源,组建了三位一体的教师培训团队;整合了高校、优质中小学及省级培训基地的硬件条件资源,搭建了三维一体的培训空间平台。我们将通过双重整合,依托我校教师教育的优势和丰富的职后培训经验,为国培项目提供最优质的培训服务。

为保证国培项目的培训质量,我们建立了培训工作的质量监控机制,设立专家组对培训项目进行全程的专业指导、质量监控和定性定量的质量评估;设立专门的项目实施巡查组对项目的实施进行过程监控;制定与之配套的管理制度对顶岗实习生和受培教师进行规范管理;建立项目的宣传平台,加强对项目实施的宣传报道。采取有效措施对

篇10

(一)常规工作——严格常规管理程序,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1、计划制定。第一周和第二周突出各类计划的制定和审阅,突出计划的层次性、全面性、时效性和规范性。

2、常规管理。常规管理主要指教务处的各项工作的日常管理。分工明确,各负其责,配合默契。改进了调课通知流程;健全了教务日志档案和教学历;按月及时核算、公示加补课情况和绩效工资奖励积分;恢复教辅人员周二例会制度,交流汇报上周工作,安排部署当周工作,按周量化考核,按月与绩效挂钩。增加了工作的透明度,增强了岗位职责的责任性,提高了服务质量。

3、教学常规。教学常规主要指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批阅、学生辅导和考试阅卷等日常工作。经教学处抽查和教研组长检查记录显示,前半学期为适应班班通教学的需要,备课注重电子备课与打印学案相结合,作业、考练与训练单相结合,辅导与小组协作学习相结合已成为大多数教师的共同特点,使教学环节更趋于实效性、针对性。

(二)重点工作——着力抓好重点工作,推动管理提升品位

1、复课工作。

2、创强工作

①档案建设。在张主席得到精心指导下,王主任和牛主任按照分工,借鉴行政档案管理和创省标档案建设的经验,独创具有学校特点的档案资料目录体系,具备美观实用、便于检索、方便续建的特点。

②创建省级艺术教育示范学校。这是创强项目建设的硬性指标,目前各项档案资料基本齐备,迎验方案初步形成,成果汇报演出节目排练基本到位,自查报告初稿完成,正在充实完善。

③规范使用语言文字工作。这也是创强项目必查项目之一。目前,领导机构已成立,工作方案已就绪,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已成为全体师生的共识和课堂教学的实际行动。档案资料正在完善之中。

3、教学研究

①论文撰写。任新海、杜佳霖、徐平辉、刘详生、许爱茹、王利强、邢亚军等7人撰写的论文在国家级刊物《教师报》,任新海撰写的《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努力打造高效课堂》一文被省教育厅评为教学管理一等奖,拟将收入大型文献《中国领导管理艺术文库.思想光芒篇》。县级获奖13篇,一等奖3篇、二等奖7篇、三等奖7篇。

②高效课堂。高效课堂教改实验是当前教育系统一项重大改革项目,我校坚持先试点,后推进。①由观念到理念再到信念,②实验学科实验班级实验年级,③变教法变学法变教材,④管理理念的转变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理念的转变评价理念的转变。

③推荐新秀。继徐平辉老师被评为21世纪首届省级教学能手之后,学校先后推荐李红科、刘聪儒和卢文斌等三位老师参加省市级教学新秀联评,在推荐过程中,领导重视,文综教研组通力合作,高一二班和高二一班密切配合,做课老师虚心请教,不断改进,是一次成功的校本研修实践活。

④校本研修。校本是指范围,研修是指学习,反思和提升的过程,校本研修是当今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新思维,新方式。它是由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校本课题和校本教材逐步发展而来的。校本研修的基本原则是以实现教师专业发展为主要目标;以强调解决教育教学问题必须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前提,通过专业发展去实现教育教学问题的最终解决。校本研修的主旨是让教师成为教学、研究和学习的真正主人,使教师的教学质量与生命质量得到共同提高。自我反思(独立思考)、同伴互助(一帮一)、三人有师(三人行必有我师)是校本研修的三个核心要素。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制定了《xx中学校本研修实施方案》,各教研组制定了《工作计划和研究课题》,严格执行县教研室制定的校本研修学时申报制度,各教研组形成了鲜明特色:

语文教研组:重视青教培养工作,主办《溪流》刊物出版发行,出版3期,精心排练的课本剧《范进中举》将参加省级艺术节展比。

数学教研组:积极开展高效课堂模式研讨活动,深入学习教改理论,积极实践并开展评课交流,有5篇论文在《教师报》发表。

英语教研组:注重英语听说写能力训练,《英语之声》校园广播播音正常,质量不断提高,英语角和单词大比拼等活动常态化,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已着手筹备xx中学第三届英语风采演讲大赛。

文综教研组:注重青教帮培,公开课共7节,教师平均听课10节,教师在评课交流中都能开诚不公,点评到位,加强了教研组凝聚力,发扬团结协作精神。在省市级教学新秀的评选中对参赛教师李红科、卢文斌的课多次听评,认真讨论,出谋划策,几经修改,配合录制,收到好评。

理综教研组:认真做好部室管理,主管三个实验室、三个探究室、一个综合实践专用教室,资料齐全,排放整齐,干净卫生,计划上墙。出色完成了高二学业水平考试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付瑞娟老师组织的高二生物竞赛(陕西赛区)培训班,有6名学生进入复赛。

艺体教研组:特色鲜明,成绩斐然。高考专业课考试通过36人,其中美术20人,学前教育3人,音乐舞蹈2人、体育11人。省级“春芽杯”书画音乐比赛2人或美术一等奖,1人获音乐优秀奖。积极筹划首届校园文化艺术节。“校园集体舞”比赛效果良好。

(三)临时工作——合理安排科学管理,保质标量完成任务

1、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准备充分、操作规范、组织严密、总结及时。

2、高二学业水平考试。管理精细、操作规范、高一和高二班主任配合监考老师布置考场认真负责,工作到位。

3、教师的加课调课补课。前半学期因客观原因加课、调课比较多,全体教师都能急学校之所急,想学校之所想,克服困难,勇挑重担,服从学校工作安排,保证了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四)特色工作——突出亮点打造精品,彰显我校管理特色

档案建设更加规范;高考复课得到好评;教学研究注重实效;教辅管理得到加强;教学手段跨越发展;艺体教育形势喜人。

(五)工作反思

主要收获:

1、管理流程渐趋合理。决策民主、指挥唯一、分工清晰、考核及时。

2、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有章可循、主次分明、虚实有别、及时到位。

3、教育科研初见成效。省级教学能手实现0的突破,论文质量不断提升,数量不断增加。

主要问题:

1、不要斤斤计较,要不断增强奉献意识。成就事业一要有真才实学,二要有奉献精神。

2、不要自以为是,要不断强化角色意识。角色就是素质,角色就是水平,角色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必备条件。

3、不要眼高手低,要不断加强执行力度。文化人不到要能干,而且要能说,还要能写。写的过程是经验总结的过程,是理论水平提升的过程。

4、不要简单粗暴,要不断提高领导艺术。教师队伍管理要坚持王校长提出的三大原则:重师德师风建设,教育人;重骨干体系建设,培养人;重用人机制建设,使用人。

二、后半期工作展望

后半学期我校的教学工作要巩固和提升管理水平,以两个城规为抓手,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高考复课。从第三阶段开始,不断强化考练,坚持两天一个循环,考试备课、阅卷作业、展示探究、纠错检查,每天各科每班上好一节课,抓住重点精讲巧练,培养答卷的良好习惯,不断调整心态。筹备召开宝鸡市高考复课推进现场会。

2、招生宣传。高考结束,中考之前集中做好复习班招生工作和高一新生招生宣传工作。

3、常规管理。常规管理要乘势而上,常抓不懈,完善机制,形成特色。

篇11

黑河市教育研究院学前教育研修工作室本着“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在立足本地实际的基础上设计并谋划我市学前教育教研工作。在面向六个县(市、区)引导开展常规性教研活动的基础上,近几年,为了能“抓好典型,找准示范,以点带面,全面开花”,逐步调整工作思路,将工作重点放在“诊断式分层次教研”方面,寻找、尝试了一些适宜我市学前教育发展现状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一、正视问题找方法

学前三年行动计划的落实,让一座座崭新的幼儿园拔地而起,但是专业教师的缺口却很大,优秀的专业教师就更少。教师专业能力亟待提升的现实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地处边远的边陲小城,本来就留不住人才,要让现有的人才发挥更大作用是我们当前条件下必须优先解决的问题。2008~2012年我们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贯彻落实为主线,设计了为期五年的教师培养培训计划。围绕省规划课题“边远地区幼儿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的实践研究”,将“教科研培”充分整合,鼓励分层次开展教研联盟活动。市教研部门成立“省级示范园教研联盟”,区县教研部门成立“市级一类园教研联盟”,并以此为载体开展系列教研活动,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第一个周期结束后,我们总结经验并发现问题,结合问题调整策略,将课题研究与常规教研活动有机整合。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贯彻落实为主线,成功立项省规划课题《边远地区幼儿园“一日生活”中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措施的研究》。教科研同步进行,加速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积极引导、充分发挥幼儿园教研团队的作用,促进共同发展,提高园本教研和园本培训的实效性,助推教师专业化成长,以求全面提高我市的幼儿教育质量。我们的主要做法是:深挖“园本教研”潜力,构建新型园本研训制度,给普通教师搭建成长的平台,助推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诊断跟进定调子

在平时深入园所进行跟踪式听评课和配合教育行政部门进行督导检查的工作中,我们发现幼儿园园本教研、培训活动各园都在开展,但往往不够系统,还处在“零打碎敲”阶段,甚至发现个别幼儿园为了教研而教研,相互唱赞歌,让教研流于形式。针对发现的问题,我们及时进行诊断并提出指导策略,决定以市直属幼儿园为实验基地,开辟实验田。根据黑河市直属三所幼儿园的实际情况,经过认真调研分析后确定以优化整合市直属三所幼儿园教研力量,实现联合教研为突破口,拓展教研联盟活动空间,尝试构建新型园本研训制度,旨在整体提升市直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和市直幼儿园办园质量。本着“源于岗位,高于岗位”的研培定向,激励教师职业自主与专业发展动能的新实践。支持幼儿园可持续发展,实施品牌名园战略,努力打造高质量、有特色,回归幼儿教育本真,凸显幼儿园真实意义的地域名园策略,由此制订并下发了《黑河市直属幼儿园联合教研工作方案》。

三、目标明确巧定位

1.确立联合教研的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

总体目标:建立和完善研修共同体机制。通过全面提升教师的教研能力,增强教师引导幼儿自主游戏的观察与指导能力。帮助教师掌握隐性教育观察和设计能力,增强教师研究意识,拓展专业素养,推进专业发展,整体促进市直幼儿园办园质量的提升。

阶段目标:①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基于实践选拔骨干教师,建立专家型研修团队。②通过周期性活动,激活园本教研力量流动格局,增强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性。打造优秀专业教师队伍。③通过灵活把握的递进式教研研习活动,培养专兼职项目负责人,为学前教研队伍储备力量。

2.选择恰当的研修途径与方法

采用的主要途径与方法是以主题研修为切入点,打破单位界限,市直属三所幼儿园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与专业特长自行申报并参与共同体研修活动。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和幼儿园提供相应政策、经费、场地及研修资源等方面的支持,各司其职,整体推进。每个项目由责任主体负责一个研修共同体的研修活动,提供相应的场地、经费支持,定期组织形式多样的研修活动。拟定每月一次重大研修展示活动。由市教育局学前科负责监管督导,市教研院学前教育教师研修工作室统一协调、指导,各幼儿园配合完成各项目组自行安排组织的活动。活动要求注重实践,突出参与性。

3.根据诊断确定研修主题

学前教育研修工作室为三所幼儿园建议三个研究主题:

(1)基于传统文化传承的幼儿民间游戏体验与实践活动建构。项目责任主体:黑河市实验幼儿园。

主要内容:开展以民间文化体验与实践活动为重点的系列研修活动。重点研修如何将传统文化和民间游戏体验与实践活动融合在幼儿园一日生活和游戏中。项目预设结果为教师通过自身对传统文化、民俗民风和民间游戏的体验与实践,将民族烙印潜移默化传递给幼儿。通过文化熏染,影响幼儿健全人格特征的自然形成。

(2)基于审美熏陶的浸透式幼儿音乐游戏与身体动作发展活动建构。项目责任主体:黑河市教育幼儿园。

主要内容:开展以幼儿园艺术教育教研工作为重点的系列研修活动。重点研修如何将艺术审美教育融合在幼儿园一日生活和游戏中。项目预设结果为教师具备创设和引导、激发幼儿艺术感受力和表现力,丰富幼儿的游戏生活,助力幼儿发展为身心健康的完整儿童的专业能力。重点在创设和利用艺术环境和氛围中的审美熏陶功能。以动作发展为主线,以心灵感受为终极目标,培养幼儿感知、专注、动静相宜的自我管理能力。

(3)基于幼儿生活的园本游戏化幼儿学习与发展活动建构。项目责任主体:黑河市英才幼儿园。

主要内容:开展基于幼儿生活的园本游戏化幼儿学习与发展活动,以生活教育为核心,探索园本游戏化教育途径与方法。重点研习如何将幼儿生活教育融合在幼儿园一日生活和游戏中。项目预设结果为通过教师对幼儿生活教育的全面研修,把握幼儿教育真谛,自觉自主地回归幼儿本真生活,真正具备创设和指导幼儿在园一日生活和游戏的隐性指导能力,将生活活动作为幼儿在园生活的重点,通过游戏载体将“好习惯”注入幼儿发展、成长的全过程。

四、上下协同显成效

通过一年的研修活动预演,每个园都在联合教研活动中找到了自身的问题与差距,确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并各自设计和调整了更有针对性的园本研修活动。根据联合教研的开展情况,2016年起又及时调整了活动频率,设立每月第三周为“联合教研周”。联合教研的核心目的是“发现人、培养人”,所以,调动教师的参与积极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们打破以往领导和教研员主导教研活动的现状,将“话语权”还给普通教师,给教师平等、充分的表达与表现机会。活动中教师是主角,打破园所界限,突出自主参与性。在普通教师中投票推选教研组长;鼓励普通教师走向台前,结合自身的研修项目,开展微讲座活动,涉及多个维度。

针对过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过于在意教师的表现而忽视幼儿的现象,我们在活动中倡导“关注孩子,忘记自己”的活动理念。基于提升教师观察能力,我们设计了多维度幼儿观察记录表,倡导教师通过观察、反思建构适宜性活动课程,共同探索幼儿园如何在一日生活中贯彻落实《指南》、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建立与材料投放适宜性研究、幼儿园音乐教育与生活教育相融合、幼儿园民间传统游戏和民俗文化传承的有机融合等专题研究。从中帮助教师学会以幼儿的视角看待问题、发现问题和寻求解决策略,逐步帮助幼儿园和教师理清并拓展园本教研、培训的空间。通过近两年的实践,让教师通过参与活动,提升了自我的“专业自信”,增强了职业认同感,在活动中挖掘了一批有潜质的普通教师,也让三所幼儿园明确了自身的发展定位,构建了“特色化可持续发展愿景”。

市直幼儿园联合教研活动的探索还在路上,我们一定会在坚持与修正中不断努力前行。“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诊断式教研就像一个淘得真金的游戏,虽苦尤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