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17 14:12:4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妈妈教案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1.读懂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认识到母爱的无私。
3.结合课文内容,继续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课前准备
1.课文插图。
2.文中的两份账单。
教学过程
课前三分钟
说一说你为爸爸、妈妈做了什么事,或准备做什么事。
明确阅读要求
1.指名读课文前面的导语,边听边想:提出了哪些阅读要求。
2.要求为:a.读读课文,了解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b.想想妈妈为什么写的都是“0芬尼”;c.小彼得看到妈妈的账单是怎么想的。
自读课文,同桌交流
认真读课文,把两份账单多读几遍,对比着思考三个阅读要求,把自己的体会和不懂的问题写下来,再和同桌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
1.先提出你在读书中发现的问题。(如,词句方面:“报酬”“款项”“如愿以偿”“蹑手蹑脚”“芬尼”“小心翼翼”各是什么意思?妈妈在看到小彼得的账单时为什么什么话也没说?内容方面:课文为什么用《妈妈的账单》做题目,而不用《账单》或《儿子的账单》?妈妈的账单算账单吗)
2.出示两份账单。
儿子的账单
妈妈的账单
母亲欠她儿子彼得如下款项:
取回生活用品20芬尼
把挂号件送往邮局10芬尼
在花园帮助大人干活20芬尼
彼得一直是个听话的好孩子10芬尼
共计:60芬尼
彼得欠他的母亲如下款项:
为在她家里过的十年幸福生活0芬尼
为他十年中的吃喝0芬尼
为在他生病时的护理0芬尼
为他一直有一个慈爱的母亲0芬尼
共计:0芬尼
a.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两份账单,看你能否解决自己的疑问或别人提出的问题。(如,“报酬”就是付出劳动后得到的酬劳,比如小彼得帮妈妈取回生活用品要20芬尼;“款项”就是每一个项目多少钱;“如愿以偿”就是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芬尼”是德国货币单位1马克=100芬尼;“蹑手蹑脚”就是轻手轻脚,不弄出一点儿声音;“小心翼翼”是特别小心、认真)
b.根据两份账单来汇报你读懂的内容。
课文主要写了小彼得开出账单向妈妈索要报酬。妈妈让他如愿以偿并开列一份特殊的账单,使小彼得将钱还回的事情。
对比两份账单,可以看出妈妈为小彼得付出的太多太多,而儿子所做的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妈妈把自己十年中的辛苦付出都写上0芬尼,表明了母爱的无私与崇高,同时也告诉小彼得:亲情是无价的。
3.创设情境,体验情感。
现在,让我们同桌之间把自己分别想象成小彼得和母亲,在看到对方的账单时,你的心里会想些什么?
(妈妈:真没想到,我的小彼得会给我开出一张账单来。他懂得了要劳有所获,但是他还不明白什么叫爱的奉献,世间有些情感是金钱所无法衡量的。批评他吗?教育他吗?不,我要想一个更好的办法,让他自己明白这个道理)
(彼得:啊,我得到钱了,真是太高兴了!怎么,妈妈也给我开了账单?“十年的幸福生活”“十年的吃喝”这该是一笔多么庞大的数字呀;还有妈妈在生病时无微不至的照顾,一直那样的慈爱,她付出了多少辛劳,这是我一生都无法回报的,可妈妈只写了“0芬尼”。妈妈,我明白了,亲情是无价的,是再多的金钱也买不来的。我真为自己的做法感到羞愧。妈妈,我错了,我要把钱还给您,您还会像原来一样爱自己的儿子吗)
讨论深化
1.课文为什么以《妈妈的账单》做题目?引导学生在讨论中明白,这不是一份普通的账单,而是包含着教育技巧和爱的表达的账单,有着妈妈的良苦用心。
三月份,我班结合三八妇女节,开展了“妈妈,我爱你”主题活动。已经开展了:美术活动:“画自己的妈妈”,“我为妈妈做围巾”;社会活动:“采访妈妈”;谈话活动“妈妈为我做的事”这几个板块。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孩子们充分了解了妈妈的辛苦,感受到了妈妈对我们深深地爱。今天,孩子们就要用剪纸的方式表达对妈妈的爱。
活动目标:
1.在熟练开合使用简单的基础上,巩固转纸不转剪的技能。
2.能用剪纸的方式表现出自己想为妈妈做的事,表达对妈妈的爱。
3.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纸,充分利用不浪费。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能熟练使用剪刀,了解了妈妈对我们的爱。
2.物质准备:两人一套剪纸工具(剪刀、胶棒、彩笔、回收盒)、大小不同、颜色丰富的彩纸若干
幼儿情况分析:今天参加活动的幼儿共有12名。其中,潘彬彬和许宏菲能熟练使用转纸不转剪的技巧,大胆表现自己的想法。李梦捷、蔡佳硕对转纸不转剪的技能还不太熟练。一小部分幼儿都还停留在没有目标,边剪边想的状态。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昨天,小朋友都说了妈妈是怎么爱我们,照顾我们的,那你们想为妈妈做什么事,表达我们对她的爱呢?
请3-5名幼儿说一说,自己想为妈妈做什么事?
师:今天,我们就用手里的小剪刀,把你想为妈妈做的事剪出来,还不好?看看谁表达爱的方式和别人不一样。
二、幼儿表现创作(放优美的音乐),教师观察。
1.常规引导:我们在剪纸的时候,都应该注意什么?(选择大小合适的纸张、及时收拾不用的材料、保持安静)
2.幼儿动手创作,教师观察。
(1)重点观察回答问题的那几个小朋友,是不是表现了最初的想法。
(2)观察蔡佳硕在转纸过程中的表现。
(3)观察幼儿在剪纸过程中是否遇到了困难?是怎样解决的?
关于常规:提示幼儿将剪下来暂时不用的纸张分类放好。
三、分享作品,教师评价
1.幼儿将剪好的作品一一呈现在主题墙上。
2.分享评价:
①评价活动前回答问题的小朋友的作品,是不是表现出了自己的想法?
2、初读课文,认识15个生字。
3、会书写本课要求会写的8个字。
4、在学习课文时,学生通过自己丰富的想象,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1、以“读”为主,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体会,理解课文内容。
2、认识新生字15个。
教具准备:
1、识字课用的生字卡片,拼音卡片。
2、学习课文用的课件。
3、本课的插图。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出示冬瓜、茄子图)你们都认识这两种蔬菜,说一说它们有什么不同?(学生先发言)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小燕子是怎么了解这些知识的?(板书课题)
点评:茄子和冬瓜是孩子常见的两种蔬菜,师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为自己的学习提供了源泉,激发学生对课文学习的愿望和兴趣。
二、新授:
1、先听老师读一遍课文,学生可以跟着老师读。
2、学生给老师进行读文评价。
点评:学生对老师的范读进行评析,体现了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
3、自己读一遍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用你喜欢的方式认识它们。(拼音、联系上下文猜字、问老师和同学)
点评:教师引导学生在读书中自己解决字音问题,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4、测读本课的生字字卡,把全班都会的放在一边,把不太会的贴在黑板上,把个别学生不会的先处理。根据学生实际随即贴出躺、错、细、屋、紫、柄。
点评:教师用测读的方式,了解学生对本课生字的已知情况体现了教师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已知经验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进行有效的教学。
三、巩固生字:
1、出示课件(含有生字的句子),读一读变红的词你们认识吗?燕子、菜园、冬瓜、躺在、茄子、挂在、枝头、屋檐、没错、还有、紫色、皮上、细毛、柄上
2、它们从句子里飞出来,你还认识吗?
3、从词里去掉一部分,剩下的字请读出来。(本课要求会认的字)
点评:识字过程中,不断变化语境让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中认识生字,有利于巩固识字,认记生字。
4、两人合作学习生字。步骤:(1)互相帮助读读课文。(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这些字。(3)摆字卡抽读字卡,全读对的画一个一级棒的标记。()
5、师出示拼音卡片,学生根据拼音卡片出示生字卡片。
点评:学生的自主学习有一个培养过程,教师有步骤地进行训练,先让学生随文识字,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字,然后摆字卡抽读字卡并进行学生之间的互评,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为今后学生的合作学习创造了条件。
四、小组合作学习课文:
1、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合作读文。
点评:认完生字的基础上,给学生一个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尽情朗读,充分享受到读书的乐趣。
2、小组汇报学习成果:
小组1:分角色朗读课文。其它小组评价
小组2:进行表演。其它小组评价
点评:进行小组之间的评价,有助于促进学生之间的学习方式的交流,在评价的同时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适时插入课件,帮学生解决问题:燕子妈妈为什么笑了?鼓励学生将自己感悟到的情感读出来。
点评:利用多媒体,突出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五、练习书写:
1、练习描写写字本上的生字。小组内交流。
2、请“小老师”教书写。
六、课外拓展:你想对燕子妈妈和小燕子说些什么?
点评:在写字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积极调动了学生写字的兴趣;课外拓展促进师生间亲切交流,平等对话,共同把“认真”二字贯穿课堂始终。
板书设计:
识字、写字、朗读。
教学难点:
交流学完课文后的感受。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文朗读带。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孩子们,你们最想干什么?当你们做自己最想干的事时,你希望爸爸妈妈阻拦吗?
学生自由发言。
2、板书课题。识字:阻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放课文朗读带,学生认真听。
2、出示自学提示:
①请自由读课文,标出不认识的字。
②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
③小组内交流识字情况。
3、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4、游戏:比一比谁认得多。
5、分段朗读课文。互评。
三、学习写字。
1、出示本课要写的8个字。认读会写字。
2、仔细观察,交流写字建议。
3、你认为哪个字最难写?
老师范写“邀”字。
4、从这些中选择3个字,每字写两遍。
5、学生互评。
四、小结。
五、作业设计:
1、回去后再正确流利地读读课文。
2、把田字格中其他的字写一写。
3、你有什么幻想或渴望?自己准备这方面的说话内容。
第二课时
一、回顾复习:
认读下列汉字并口头组词。
阻
宙
叩
曾
掘
吻
芬
述
二、学习课文,朗读感悟。
1、学生默读课文,小组内说一说:
你读懂了什么?哪儿不明白?
2、引导学生朗读感课文内容。
作者要去干什么不希望妈妈阻拦他?你能体会他的心情吗?
(老师及时板书,并启发感情。)
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相关句段。
3、组织朗读比赛。
4、评价,小结朗读情况。
三、拓展说话:
1、你有过什么幻想吗?用“我希望”或“我渴望”说几句话吧!
2、互评。
3、鼓励:我们虽然是独生子女,但是也有自己的想法和渴望,我们对世界、对自己充满了好奇,我们渴望自强自立。
四、积累词语:
1、读我的词语库。
2、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补充词语库。
五、小结。
六、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
板书设计:
飞向蓝天,探索宝藏
1.对父母说话有礼貌,会问候。
2.外出和回家要向父母打招呼。
3.吃东西要先想到父母。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小学一、二年级“孝亲敬长”德目中的有关规定设置的。孝敬父母教育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当前,我国绝大多数小学生是独生子女,受到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但是,有些家长对子女的生活关心、照顾过多,教育不够,造成有的孩子只知受爱,不知爱人,认为父母的关心、照顾是应当的,不懂得回报父母,爱父母。因此,加强孝敬父母的教育尤为必要。
本课主要教育学生,了解父母养育自己很辛苦,从中体会到父母的爱心,从而激发他们对父母的爱,促使他们产生孝敬父母的行动,为此安排了本课课文,内容是父母给小兰过生日那天,小兰看着自己从小到大的照片,回忆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父母养育自己的辛苦,对于过生日就有了一种新的理解,于是就把蛋糕让给爸爸妈妈先吃的这个故事。这也是课文的重点部分,感情的升华是难点。课文之所以选用这个故事,是因为给孩子过生日是当前家庭生活中常见的,通过这样的故事对学生进行教育比较亲切。
本课与下一课同属“孝亲敬长”德目,本课侧重孝敬父母的教育,下一课侧重孝敬祖辈的教育,两课有些教育要求是相同的,如:知道他们养育后代很辛苦,应当敬爱他们,对他们有礼貌、会问候,外出和回家要打招呼,吃东西要先想到他们等。但是父母与祖辈年龄不同,在家庭生活中的地位不同,因此这两课的教育还是有区别的,在教学中要注意把握好这两课的不同之处。
课文还安排了小兰对父母有礼貌的其他行为,即练习部分的“看一看”栏目,目的是为学生例举出一些具体行为,以便鼓励学生向小兰学习,达到本课的行为目标教学。
教法建议
本课教学应注意四点。
1.本课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要将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结合,通过体会父母对孩子的“爱”,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父母的“爱”,在教学中要贯穿“爱”的情感,不仅要情理交融,还要请行结合,以情促行,以行表达情意。
2.本课教学要加强行为指导,一年级小学生往往有了一定认识,有了情感,但不知该怎么做,或上课激动一时,下课行动依旧。本课教学要在激发学生爱爸爸妈妈情感的基础上,提出明确的行为要求,激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按行为要求去做。
3.本课教学要紧密联系本校、本班学生的实际,在学生中发现好的典型,以学生身边榜样的真人真事打动学生。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老师要心中有数,使教学加强针对性。但要注意坚持正面教育,以正面典型促使学生自己认识到以往做的不足之处。不要过多地摆出学生的错误之处。
4.“孝亲敬长”德目的教育,在一、二年级体现一个重点,安排五课时,一些内容在二年级教学中进行,以后各年级仍要进行这一教育。因此,在一年级进行这一教育时,不要求全,不要拔高,要认真体现课程标准对一年级教学的有关要求,符合一年级小学生的实际。
教学设计示例
第一课我爱爸爸妈妈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父母养育子女很辛苦,自己是在父母亲切关怀、照顾下长大的。
2.知道应当敬爱父母,做敬爱父母的好孩子。
情感:
1.体会到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产生爱爸爸妈妈的情感。
2.愿意做敬爱父母的好孩子。
行为:
1.对父母说话有礼貌,会问候。
2.外出和回家要向父母打招呼。
3.吃东西要先想到父母。
教学重点:体会到父母养育自己的辛苦。
教学难点:小兰体会到父母养育自己的辛苦,对于过生日有了新的理解,过生日时应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因此把生日蛋糕给父母吃。
教具准备
1.动画课件:《我爱爸爸妈妈》。
2.音频:录音故事《看谁做得好》
3.文本资料:《小明和妈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同学们,谁能说说在这个世界上最爱我们的人是谁?
2、同学们,在你的家里都有什么人,他们对你怎么样?
3、同学们,你是怎样来到这个世界上,又是怎样长到这么大的吗?
学生讨论着回答问题。
过渡语:好,刚才所有的学生都提到了爸爸妈妈,那现在就请同学们来说一说自己的爸爸妈妈对你们都做过哪些事情?你认为哪些是爱你们的,哪些是不爱你们的。
一、说说自己的爸爸妈妈
1、学生回答,讨论。
教师提示:同学们刚才的回答有很多是相同的或相近的,现在就请同学们把刚才回答的问题一一记下来,然后分组讨论总结,父母爱你们的有多少条?不爱你们的有多少条?然后由各组代表汇报结果。
学生分组讨论,记录,总结,汇报。
教师小结:父母爱我们的差不多,不爱我们的有两点不同意见,最突出的就是认为父母打孩子是否是不爱你们的行为。噢,这个问题比较点型,这样吧!现在我们采取正反方辩论的形式,认为不爱你们的同学坐到左边,你们是反方,认为爱你们的同学坐到右边,你们是正方。我(教师)是主持人。
板书:说说爸爸妈妈
二、怎样理解爸爸妈妈
1、父母打孩子是否是不爱孩子的行为辩论大赛现在开始。
正方同学发言。
展示拓展资料中的《小明和妈妈》
故事中小明的妈妈打了他,你难道说妈妈不爱他吗?其实可能正相反,就是妈妈太爱他了,所以不想把家里的困难告诉他,但当时打他,可能是实在没办法。但我方也不赞同父母打孩子,可以说服教育,或和老师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
反方同学发言。
正反方激烈地辩论。
教师小节:正方同学的那个故事很感人,反方同学说的也不差,父母打孩子不是不爱孩子的行为,只是教育方式有些错误。但我也不赞同父母打孩子,可以说服教育,或和老师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
现在我来给大家看一段动画,大家来评一评小兰做得好不好,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做?
演示动画:我爱爸爸妈妈 下载
教师小结:小兰把蛋糕给妈妈吃,说明她已经理解了父母的养育之恩;小明把骗妈妈的钱还给了妈妈,说明他也理解了父母的恩情,理解了父母的恩情,就知道了爸爸妈妈是爱我们的,那我们是不是也要把同样的爱献给父母呢?那现在就请各组说一说怎 样把爱献给父母。
板书:理解爸爸妈妈
三、怎样爱父母爸爸妈妈
学生回答。
播放录音故事:《看谁做得好》。看看是不是和我们同学做得一样好。
教师小结:瞧,故事里做到的,同学们也都做到了。在家里听妈妈的话,不惹妈妈生气;好好学习,让父母高兴;出门时要告诉父母一声,回来时要叫爸爸妈妈; 吃东西时要先想到父母。
板书:爱爸爸妈妈
1.了解课文中字词的含义。
2.能够流利地翻译本篇课文。
3.通过此篇文言文,我们能够学习到司马光身上的哪些品质。
教学重难点:
1.能翻译此文,读懂其意思。
2.学习司马光身上的舍己救人品质。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故事导入。
2、师:刚才我们听的故事名字叫什么?
介绍“复姓”
你还知道哪些复姓?
诸葛(诸葛亮) 欧阳(欧阳夏丹) 尉迟(尉迟恭)
3、板书课题
板书课题“司马光”,生跟师书写,重点指导“司”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
说一说:这根我们原来学的课文有什么有什么不同?
简介文言文。
师结:文章短小,语言精练,深奥难懂,这就是文言文的基
本特点。
2、读通课文,整体感悟大意。
请同学把课文试读一次,要求读准字音,若有读不准的,请画
出来与同桌交流。
跟师读两遍。
三、理解课文
出示句子时都带上停顿符号,随机指导读好句子。
1、出示句子:群儿/戏于庭。
学习“戏”:“戏”是什么意思?(游戏)
庭有三个意思:1.院子;院落。 2.厅堂。 3.司法机关审判案件的地方。在这里你觉得应该是那个意思?
2、出示: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认识“瓮”:图片出示“瓮”,图片理解法,再出示图片“缸”,对比学习。
学习“跌”,你怎么记住这个字?生述,师分享:一失足跌落水中,就是“跌”
找人读“足跌没水中”,随机问:你为什么度“mò”不读“méi”,随机师结:我们就应该联系上下文学习、理解字词。
3、出示句子:众/皆弃去。
“皆”什么意思?生:全,都。师:你怎么知道的?(看注释,嗯看注释法)师:那我想到了一个词“人人皆知”,猜测一下,什么意思?那“皆大欢喜”呢?
理解句意。
当“众皆弃去”时?司马光怎样?
4、出示句子:光/持石/击瓮/破之。
学习“持”,在这里什意思?生述,师结:对,“拿”的意思,看一下偏旁,这是理解词意的另外一种方法:看偏旁法。
师:那么“持刀”什么意思?“持枪”呢?“持石”呢?谁“持石”呢?
结果怎样呢?
5、出示句子:水迸,儿/得活。
学习“迸”:什么意思?生述,师结:“迸”就是涌出的意思,瓮被砸破以后,水一下子涌出来了,就是“迸”,水涌出来了,所以——儿得活。
6、读全文
齐读
点名读
师范读
跟师读
去掉停顿符号读
7、教授书写
“庭”是左上包围结构的字,注意笔顺先外后内。
“众”是“品字形”结构,整个字呈三角形,第二个“人”字的捺变成点。
8、师:其实啊文言文并不难,比如一群小孩在庭院里游戏在课文里怎么说?(群儿戏于庭)
出示:一群孩子在教室里读书。
一群猴子在大树上睡觉。
一群金鱼在池塘里游泳。
9、竖版出示课文,配乐读。
师:古人写文章,从上而下,从右往左。
10、齐读全文,再次感受文言文语言的凝凝练之美。
11、熟读成诵。
12、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交通安全重要吗?当然重要了。在众多的安全规则中,交通尤其重要。我们的生活都离不开交通安全,也无论你拥有的交通工具是汽车、摩托车还是自行车,甚至你是以步代车,交通安全法都与我们息息相关。
作为学生,我们几乎每天都在马路上,我们绝不能只顾玩耍和聊天,要注意信号灯和往来车辆;过马路时,有天桥的,请你稍移玉步,千万不要跨越马路中间的护栏;在雨雪天气行路、骑车要多加小心,因为那时候的轮胎会十分的滑,容易摔倒;乘坐汽车时,请不要把头、手伸向车外。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总而言之,凡是违反交通安全的行为你千万不要去做,因为生命只有一次。
在一次新闻报道:一辆摩托车疾速行驶,由于他不守交通规则,乱闯红灯,把车开到了一辆大卡车下面,幸好他身手敏捷,在出事前,自己先跳出了摩托车外,才逃过一劫,虽然受伤不太重,但也虚惊一场。假如他身手不够敏捷的话,不死也受重伤的!这惊心动魄的一幕给我上了一堂很重要的课,让我知道了在马路上,不能有一点的差池,否则就可能把宝贵的生命断送。所以我们要遵守交通规则,千万不要贪图一时的方便,而违规。
生命可贵却脆弱,希望人人都能自觉注意安全,让我们生活的环境更安全更美好。
1.读准本课8个生字和9个词语的音。认识“司、假、慌、喊、举、砸、破、救”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看图理解花园里的环境及司马光砸缸的过程,知道司马光是一个聪明、勇敢和孩子。
4.从司马光破缸救人的故事中受到启发,遇到事情要像司马光那样不慌张,支脑筋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1.读准本课的生字及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让学生理解花园里的环境和司马光砸缸救人的词句,知道司马光是一个遇事不慌、勇敢聪明的孩子。
教学难点
学习司马光这种逆向思维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教师板书课题:11司马光
2.简单介绍:司马光姓司马,名光。是我国此宋时期的历史学家。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
二、看图图意
1.出示图,从图中你看出了什么?
学生能从图中看出一口大缸被砸破,水哗哗地流出来,一个孩子正往外爬,图中间的孩子正伸手去扶那个孩子,其他的孩子有的吓哭了,有的喊着,有的找大人。
2.你有不懂的地方吗?
学生1:爬出来的孩子是怎样掉进缸里的?当时的情况怎样?
学生2:是谁救的掉进水缸的孩子,他是怎样救的?
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借助拼音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和会认的字。画出的生字和会认的字要多读几遍。
2.读准生字及会认字的音。
(1)自己借助拼音读生字和会认的字。
(2)同桌小伙伴互读、线纠正。
(3)抽读生字和会认字的卡片。
(4)做猜字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巩固字音。
(5)电脑出示词语的演示文稿:
孩子吓哭没有假山慌了喊叫
举起砸破救人古时候司马光一块石头
3.再读课文,标画出自然段。
4.学生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听听他们读的字音是否准确。
四、理解课文内容:
(一)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2.电脑出示插图;让学生根据图中人物的穿载来理解:“古时候”这个词语。
(二)学习第二段
1.指名读第二段:从他的读中你知道了什么?
2.教师提问:①他指的是谁?(他指的是司马光)②你是怎么知道的?(我从第一自然段知道的)③教师鼓励学生能够联系上下文思考问题④借助图弄清花园里假山下,大水缸的位置,以及是怎样的一口缸。
3.指导朗读
①教师范读第二段,要求学生认真听,听出什么了?(教师在读时注意突出“大”和“满”字)
生:我听出花园里有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缸,缸里装满了水。
②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③指名读这段;读后同学评议。评议时同学们先可以说说他哪儿读得好!然后说说哪儿读得还不够,应该怎样读。最后他自己的体会读出来。
④由于本段的第二句是个长句,不容易读的教师再范读,让学生注意看清标点,听好停顿的地方。
⑤学生自己练习朗读。
⑥同桌互读,相互纠正。
⑦指名读,集体纠正。
(三)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课文,听他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2.提问:有一个小朋友爬到假山上玩,怎么全掉进大水缸里呢?请你们联系上下文说一说。
3.理解:“一不小心”的意思。(就是没留神掉进大水缸里。)
4.应该怎么读呢!同学们自己练习朗读这段。
5.指名读,大家评议。
6.必要的时候教师范读指导。
7.提问:有个小朋友爬到假山上去玩,没留神掉进了大水缸里。启发学生想象,掉进缸里的小朋友会怎样呢!通过讨论得出当时情况十分紧急,掉进大水缸里的小朋友如果不急时救上来就会有生命危险。
8.过渡语,就在这紧急时刻,司马光和其他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呢?我们一起来读读第四、五自然段。
(四)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学习第四自然段
(1)学生自己轻声读这段,读后说说你了解到了什么?边读边画出表示小朋友动作的词语。
(2)从“有的……有的……哭、叫、喊、跑、找”这些词,小组讨论他们这些人当时是怎么想的?
(3)小组汇报得出结论:让别人来帮忙,我这么小,没有办法,有的吓哭了,不知道怎么办。
(4)为了让学生理解:“别的小朋友都慌了”的场面,教师提问:一个小朋友掉进大水缸里,随时有生命的危险,如果你也在场,那都慌起来了是什么样子?请同学表演当时的场面。
(5)教师指导学生有语气地读好这段。
(6)过渡: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吓哭了,有的叫着喊着,跑去找大人。就在这危急时刻司马光是怎么做的呢?
2.学习第五自然段:
(1)自己读读第五自然段,思考司马光是怎么做的呢?请你画出司马光动作的词语。
(2)请同学看图,并模仿司马光的动作。
(3)师:司马光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怎样做才叫“使劲”砸呢!再请同学们做动作。学生在表演中理解了词语和句子。
(4)教师指导学生读后四、五段。
(五)通过比较理解课文内容。
1.与课文中人物的比较。
提问:当一个小朋友一不小心掉进一口大水缸里时,司马光的表现与别的小朋友的表现有什么不同?可以看出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2.自己与司马光的比较
(1)提问:同学们也动脑筋想一想,假如你当时是那些小朋友中的一员,你还有什么方法能救出掉进大水缸的小朋友呢?学生讨论后全班交流。
办法一:用梯子爬到缸上,把小朋友拽上来。
办法二:找一根长竹竿,让小朋友抓着竿爬上来。
办法三:去喊大人,让大人把他救上来。
办法四:可以找来抽水机把水抽出来。
办法五:可以拿来绳子把小朋友拉上来。
(2)提问:大家想了不少好办法,现在我们比较一下,司马光的办法和大家的办法有什么不同?
(3)教师演示复动投影片:小朋友被大人从缸中拉出来,人离开水。
教师板书:人——水
(4)请大家想一想:用梯子、用竹竿,拿绳子,喊大人救小伙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5)教师再一次演示“人离开水”的复动投影片。
教师板书:
(6)司马光用的办法与我们的有什么不同呢?教师演示:水从缸中流出,小伙伴得救。
教师板书:
过渡:这样水就离开了人,小朋友得救了。
(7)从这样事情可以看出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小组讨论后交流。
(8)师总结:
你们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用梯子,用竹竿、拿绳子、喊大人都是让人离开水,但时间又来不及。而民光急中生智砸摃救人,没法让水离开人,这是反向思维。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要学习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六)学习第六段
1.缸里的水流出来了,掉在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你们高兴吗?
2.请学生带着高兴的心情读第6段。
五、创造性的思维训练。
师: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就在这时候,假如你是他们中的一员你们会说些什么呀!请学生分角色演一演。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巧记本课8个生字的字形,了解字义。
2.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词。
3.完成课后练习题。
教学重点
1.掌握生字的字形及字义。
2.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词。
教学难点
1.巧记本课生字的字形。
2.正确地书写“候、孩、没”这几个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司马光这篇课文,司马光给你们留下什么印象呢?
2.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
二、学习生字的音形义。
(一)巩固生字、词的读音。
(1)自己认读生字。
(2)同桌互读生字、词。
(3)抢读生字词卡片。
(二)巧记字形、理解字义:
(1)让学生自己动脑、选择自己认为最巧妙的记忆法记忆。
(2)同桌小伙伴互相说一说。
(3)请小组汇报或让学生当小老师讲解。
候:可以用“猴”字来记忆,去掉“反犬旁”在单人旁的右边加上一个小竖,也可以用拆字分解的方法帮助记忆字形。组词:小时候。
孩:可以用学生认识的“该”字换偏旁记忆“孩”字。也可以用拆字的方法记忆。组词:孩子
光:学生可以用顺口溜的方法记忆:三个小淘气,坐在板凳上,压弯一条腿,后脚尖朝上。组词:司马光、时光、光明。
吓:学生用形声字的方法记“吓”字。为什么是口字旁呢?可让学生做出受惊吓的表情,体会人受惊呀时往往会不由得张大嘴,所以是“口字旁”。组词:惊吓,吓一跳。
哭:学生可以用拆字法记忆:“两个口”和“大”再加上“丶”。也就是两个人张着大嘴哭。组词:哭了,吓哭。
没:学生用顺口溜帮助记忆:三点水,几头又尾,合起来誻没。也可以用拆字分解的方法记忆字形,组词:没有。
块⑴以用“块”字换成“提土旁”记忆“块”字,组词:一块。
石:可用象形字“”(书写不准确)来帮助记忆“石”字,组词:石头,石块。
(4)指名抽读生字词卡片,巩固生字的音形义。
三、书写生字词。
1.先自己观察每个字词卡片,巩固生字的音表义。
2.在书上独立书写8个生字,提出难写的字。
3.同桌同学相互评改!
4.学生提出比较难写的字,教师重点指导“候、孩、没”这3个字。提醒学生“候”不要丢掉小“竖”;“孩”字右边的“两个撇”第一个“撇”长一些,第二个“撇”短一点,两个撇的起笔要对齐。“没”字右边不能写成“几”字,书写时注意没有钩。
5.教师出示:“哭、光”两个字,问学生书写时应注意什么/教师强调:“哭”字不能丢掉“点”,“光”字上面是竖、点、撇,不用笔顺错。
6.学生在书上的第二个田格中练习书写生字。
教师巡视个别辅导,同时纠正学生的写姿和执笔方法。
7.学生写完后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学生作业,大家相互评改!
四、巩固练习
1.学生独立书写生字和字词。
2.完成课后练习3
(1)实物投影出示这道题的内容。
(2)读读这两个字,区别“块”和“快”的异同。
(3)让学生试着自己填一填,同桌同学互相交流。
(4)请同学说正确答案,再读读句子。
(5)学生把答案填上书上的括号里。
通过亮度解析的程序,我们可以将条形码生成器生成的单一字符0~9用下页表1表示出来,为了明确每个数字和字母的位置,我们给每一个字元都规定了一个编号。
表1 数字0~9的39码编码对映表
编号 字元 逻辑型态
0 0 101001101101
1 1 110100101011
2 2 101100101011
3 3 110110010101
4 4 101001101011
5 5 110100110101
6 6 101100110101
7 7 101001011011
8 8 110100101101
9 9 101100101101
同理,我们可以找到字元A~Z以及一些特殊符号的逻辑形态,并且继续之前数字编号的顺序给他们一个唯一的编号,如表所示1。
我们可以看出所有字母的逻辑形态的两边都是1,这保证了两边都有一段黑色,保证了条码长度的稳定。而且在形如下图的条码的两端都有一个*字符的条码,确定了条形码的有效信息的范围。
至此,我们就像掌握了一种英文的书写方式一样,甚至可以用条形码的方式写一首密码的小诗,通过简单的Scratch程序,我们就可以将英文翻译成条形码表示出来。
条形码的安全校验
教育史:主要研究方向中国教育现代化史,近代中外教育文化交流史,中国近代教育史,中外教育交流史,外国近现代教育史,德育理论与实践等。
教育史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去中、高等师范院校、教育机关、教育科研院所从事基础教育工作,各级教育出版社任编辑工作,从事教育管理工作和企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文字等工作。
档案专业教育:是为了培养从事档案工作的人才而进行的档案学理论、专业技能和有关学科知识的传授活动,它是国家教育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国家档案事业的组成部分之一。
(来源:文章屋网 )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3.14.016
由于小儿腹腔容积小,腹膜吸收CO2,对外科手术缺氧的耐受性差,且不能配合手术,多数小儿手术选用全麻的麻醉方式,麻醉的要求为镇痛完全、术后清醒早、生理干扰少、安静,安全、有效、简单地处理小儿麻醉一直是麻醉的目标,麻醉方式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1-2]。本研究就小儿手术采用七氟醚吸入麻醉和氯胺酮静脉麻醉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0年6月-2011年8月收治的125例小儿手术患儿,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所有患儿均ECG正常,无肝、肾功能异常,排除心、肺疾病的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及对照组63例。观察组男39例,女23例,年龄3~9岁,平均(5.3±2.7)岁,体重(20.1±5.9)kg,手术分类:普外科31 例、骨科19例,泌尿外科12例。对照组男34例,女29例,年龄3~8岁,平均(5.7±2.4)岁,体重(19.8±6.2)kg,手术分类:普外科29例、骨科17例、泌尿外科17例。
1.2 麻醉方法 所有患儿术前均常规禁食6 h,禁饮4 h。观察组:采用七氟醚吸入麻醉方式,术前应尽量帮助患儿消除恐惧情绪,肌注阿托品0.01 mg/kg。麻醉诱导前吸入纯氧,氧流量为2~4 L/min,七氟醚以2%开始吸入,每呼吸1~3次增加1%的吸入浓度,保留患儿自主呼吸,针刺疼痛反射消失后建立静脉通路,术中呼气末七氟醚浓度控制在2%~3%,持续吸入以维持麻醉[3]。对照组:手术前,静脉注射氯胺酮2~3 mg/kg进行麻醉诱导,术中用氯胺酮6 mg/(kg・h)持续微泵静注维持麻醉,根据患儿具体情况可酌情调整剂量,持续面罩供氧。
1.3 观察指标 检测患儿进入手术室后心率(HR)、呼吸频率(RR)及呼吸末二氧化碳(PETCO2);记录患者睫毛反射消失时间、疼痛反射消失时间、睁眼或体动时间;观察患儿在麻醉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 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诱导、苏醒及出室时间 对照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及疼痛反射消失时间均显著少于观察组(P
表1 观察组及对照组患儿诱导、苏醒及出室时间(x±s) min
组别 疼痛反射
消失时间 睫毛反射
消失时间 睁眼或
体动时间 出室
时间
观察组(n=62) 2.27±0.29 1.17±0.25 3.56±1.57 5.19±2.52
对照组(n=63) 2.05±0.22* 1.06±0.19* 31.98±6.71* 37.79±4.13*
*与观察组比较,P
2.2 两组患儿HR、RR、PETCO2情况 入室时两组患儿HR及RR无显著差异(P>0.05);诱导5 min至术毕,对照组患儿HR显著高于观察组(P
2.3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情况 观察组一过性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精神症状、苏醒期躁动及分泌物增加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3 讨论
氯胺酮静脉麻醉方式是小儿小手术的常规选择,无需深度麻醉,便能达到镇痛作用[4],但静脉穿刺会增加小儿对手术的恐惧感,患儿常哭闹不止为手术带来不利影响,而七氟醚吸入麻醉方式的特点为苏醒快、血气分配系数低、气味芳香,儿童易于接受,近年来,在临床被广泛接受[5]。麻醉剂量的氯胺酮能促成体内儿茶酚胺的释放,导致心率和血压升高,呼吸加快,还可引起唾液分泌增多和手术后精神副作用,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较高[6-7]。七氟醚是近年来用于临床的新型吸入,具有血气分配系数低、无呛咳、吸收恢复快和刺激性小等优点[8-9],七氟醚吸入麻醉诱导易为患儿所接受,诱导和苏醒时间短,且可预测患儿麻醉苏醒时间,具有较强的可调节性,同时七氟醚能够减轻内毒素诱导肺组织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10]。有报道指出,七氟醚吸入麻醉诱导与维持于小儿外科手术中应用是有效和安全的[11]。本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及HR均显著高于观察组(P
参考文献
[1] 李淑敏,吕红杰.小儿腹腔镜手术瑞芬太尼复合麻醉与七氟醚吸入麻醉效果的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2009,7(24):108-109.
[2] 郭卫平,田凯.七氟醚复合氯胺酮静脉麻醉在小儿斜疝手术中的应用[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9(7):519-520.
[3] 孙卫,刘红霞.七氟醚吸入麻醉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0,8(14):136.
[4] 王红伟,任爱红.氯胺酮临床作用的研究进展[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27(3):236-238.
[5] 余合.七氟醚吸入麻醉和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小儿小手术麻醉效果的比较[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14-15.
[6] Frizelle H P,Durantean J,Samii K parison of pmpofol with a propofol ketamine combination for sedation during spinal anesthesia[J].Anesth Analg,1997,85(6):1318.
[7] 邓宏平,王锋锋. 丙泊酚复合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小儿短小手术[J]. 浙江临床医学,2010,12(10):1131-1132.
[8] 王军,鲁振华,郑斌鹏.七氟醚自小儿吸人麻醉中的临床应用[J].临床医学,2008,28(7):105.
[9] 许式恒,侯文莲.七氟醚和氯胺酮用于小JL-~2小手术麻醉的比较观察[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10,17(6):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