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餐饮业市场调研报告

餐饮业市场调研报告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5-29 10:12:2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餐饮业市场调研报告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餐饮业市场调研报告

篇1

1.徐记海鲜

徐记海鲜这个创办于1991年,集食材采购、菜品组合、研发饰品口味于一体的连锁餐饮企业,长沙海产河鲜十大品牌之一,以海鲜美食和精品湘粤菜为主打菜品,并在服务的规范性和就餐环境中具有较高的独特优势,并凭借着新鲜且专业健康的海鲜美食、湘粤菜而远播大江南北。

2.唐宫海鲜舫

这个隶属于上海长宁唐宫海鲜舫有限公司的知名连锁餐饮企业,目前已经在深圳、东莞、上海、北京、苏州和杭州六大城市发展有23家分店的餐饮品牌,旗下拥有的美食团队还先后获得中国烹饪大师、国际厨皇金奖等殊荣。

3.珍宝海鲜

珍宝海鲜这个创立于1987年,专注于为顾客提供多样化亚洲美食的餐饮业巨头,以菜单中的辣椒螃蟹和胡椒螃蟹最受大家的欢迎,而这个在新加坡和上海设有多家分店的餐饮品牌,到了不同的季节也会推出创新性,具有时令节气的特色菜肴。

4.集渔

集渔这个隶属成立于2018年成都集美渔泰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是以经营地道泰式海鲜火锅为主要业务的海鲜火锅加盟店十大品牌之一,从开放加盟以来,目前已经在成都、上海、广州、西安、重庆等地均开设有餐饮店,并得到了顾客们的广泛认可与喜爱。

5.79号渔船海鲜

这个位于深圳城市中的海鲜餐厅,目前在深圳市设有四家分店,内部不仅设有1500个餐位,最具特色最吸引人眼球的还在于店中设置的长30米占地100平,内部养殖由200多种鲜活生猛海鲜的海鲜池,顾客在这里就像是在逛海鲜市场

6.喜庭

这家位于成都天府大道北段1736号环球中心四楼的海鲜自助餐厅,整体的就餐环境干净整洁,内部设有繁多的菜品种类,餐厅中摆放的烤生蚝、海鲜刺身、法式鹅肝、各种做法的扇贝都备受人们的欢迎与喜爱。

7.蒋记海鲜

这个专注于经营海鲜美食的餐厅,以科学营养、新鲜养生的海鲜小火锅为主题,店内特色的摆盘、诱人的就餐气氛和令人叹为观止的厨艺展示都吸引了不少海鲜食客们的喜爱与追捧。

8.榕港海鲜大酒楼

这个以餐饮为主业的上海知名大型连锁企业品牌,以海鲜美食、经典粤菜、本帮菜等特色菜品为主业,并凭借着精致美味且专业健康的佳肴、细致周到的服务和温馨新升级的门店宴厅而受到众多食客们的认可。

9.万龙洲海鲜大酒楼

万龙洲海鲜大酒楼是一处位于北京朝阳区,以经营海鲜美食为主要业务的参观品牌,成立于1997年,凭借着上百种、质优价平、味道鲜美的生猛海鲜,开创了诚信售卖海鲜的先河。

篇2

市场格局

我国饮食行业的竞争,已由单纯的价格竞争、产品质量竞争,发展到产品、服务与企业品牌的竞争,文化品位的竞争;由单店竞争、单一业态竞争,发展到多业态、连锁化、集团化、大规模的竞争;由在本地发展走向外地发展,由小城市向大中城市发展,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地区发展,也有的是由大城市向中小城市延伸,由西部向东部延伸。此外,随着大量外资餐饮企业和洋品牌的食品进入我国,国内餐饮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目前,我国有各类餐饮企业数万家,部分企业已相当规模,经营状况良好,但在资本市场上却仍处于起步阶段,已上市的餐饮企业仅有全聚德、湘鄂情、味千拉面、小肥羊、西安饮食、乡村基等6家,其中3家在深圳A股,2家在香港市场,1家在美国纽约。PE和VC的参与将会促进我国餐饮企业的转型发展,传统餐饮企业将加快向现代餐饮转化,连锁经营有望快速发展,特色经营将更加突出,创新经营、品牌营销的力度持续加强,管理与人才的作用将日益凸显。

前景预测

面临挑战

过去二十年,餐饮行业每年都以两位数的增速保持着平稳快速增长的态势,是消费品市场的一大亮点。但是20**年以来我国餐饮业利润严重下滑,行业增速降至九年来最低,形势严峻。餐饮行业平稳快速的增长态势致使很多外行投资者盲目进入。餐饮业多、小、散、低现象较为突出,规模化、产业化程度不高,在现有经营模式下,面对不断高启的房租价格、人工费用、能源价格和原材料价格,餐饮企业的利润大幅下滑实属正常。经过二十多年粗放发展的餐饮业已经走到阵痛转型十字路口,餐饮业转型升级主要是从粗放式、经验式向集约化、精细化、产业化方向转变,产业发展以往偏重于追求数量,将来要偏重于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于是,运用低碳科技大力节能减排、利用信息化加强流程管理不仅是未来餐饮业新的利润增长点,还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关键。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餐饮企业的有形成本和无形成本将呈现不断上升趋势,加快信息化建设,推广低碳科技对小企业来说有助于良性发展,对中型企业而言有助于品牌建设,对大企业而言方便投融资,是今后餐饮业的救市良方。

餐饮空间调研报告(二)

餐饮空间设计是环境艺术设计中一小门类,虽然不同的餐饮公司有各自特色的一面,这也是品牌公司必须具备的,但是在设计时也不能忽视周围环境、文化对它的影响,在设计时应当根据周围环境与文化来改变品牌公司的设计方案,而不能“一同论”。如果搞“一同论”,那就是过于个性,也就是过于年轻,没有遥远历史和深刻的文化底蕴,更谈不上品牌了。设计师搞市场调查不仅要对公司本身的文化、历史、环境等做周密的调查,而且还要对该国的、地区的文化、历史、环境等进行详尽的调查,在有些方面还要细到研究当地人一举一动的地步。关于安全、卫生、优美等满足物质、精神需要方面的设计应进一步了解,以及艺术表达手段、经济等领域。

如果把在不同地区的调查放在一起做比较,就可以发现有很大的共性与个性。对福建厦门“SM”一家台湾餐饮公司进行了调查,显示出了它的特色。就它的标志设计紧系沿海特色,就是在海洋边特有的一棵树旁升起朝阳,表达的很抽象,但它深刻的表达了一个在沿海地区发展起来的餐饮公司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它的色调是中间调,给人的感觉是凉爽、休闲、安静。购物广场人流大,那里虽然是文明发达的城市,但机械运转与人的走动也会发出比较大的声音,设计师把餐厅四周就设计的比较密封,只剩中间一道大门来传递外面的环境声。由于现代购物广场都是“桶”字结构,光线并不是很理想,而且房间不高,餐厅顶部刷黑色漆,在顶部吊些植物,再用射灯点缀餐桌,就像在凉爽的植物架下,满足了亚热带沿海地区追求凉爽浪漫、勤劳纯朴的欲望。

在南昌八一广场“好缘来”餐饮公司,它是以革命圣地为特色,以较落后的地区经济为背景,主要体现严肃、经济实用、热情为主。它的设计比较标准,凡是实用的一应俱全,中间地板凸起,高出一层,四周围着栏杆,就是典型的纪念碑式。面对街的墙面采用流行的橱窗式,不仅可以体现豪华,又可以做广告,招来更多的客人。灯光是引用白昼灯,满足了照明的需要。在餐厅中间平台四角不远处立着四根大方柱,有效的隔了空间,使整个餐馆显的大了好几倍,又能体现出餐厅的豪华。使用这柱子使用的非常精彩,它还使天花板分割容易了很多,那样分割也好看了很多。它唯一不足之处就是在一个狭小、阴暗的走道瞒无目的的开了一个橱窗,显的脏、乱!

在北京王府井的餐饮公司,它的装饰带有很浓厚的宫廷风格,连最有“洋味”的麦丹劳似乎也被宫廷化了。

设计一套好的作品,开展市场调查是必要的,这样不仅可以得到第一手材料,还可以提高自身的敏感度。如果再结合课文知识展开创作,就很容易成功。通过市场的调查可见在不同的地域有各自的风格,应按照它的风格展开设计,即使是同一品牌的空间设计也如此。

餐饮空间调研报告(三)

呼伦贝尔市依托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资源,近几年来已经成为热门旅游城市,随之而来的是大量民族特色餐饮的出现。在众多的餐厅中,蒙古族特色餐厅是呼伦贝尔地区独特的组成部分,从餐厅的定位上有彰显民族餐饮文化的大型豪华的蒙古族餐厅,有面向大众的中档餐厅,也有快餐式的家庭餐厅。家庭餐厅虽然面积很小,室内装饰不一定多么豪华,但口味正宗、价格低廉,是别具特色的餐饮体验。从蒙古族餐饮空间的定位来看,高、中、低档各具特色,最直接的反映就是在空间设计上。

1、综合豪华型

精装修贵族式的餐饮空间氛围是每个城市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市场细分下的一个必然趋势更是要求某些餐饮空间开始走高端路线,如呼伦贝尔海德卓凡温泉酒店,这种集合了餐饮、娱乐、住宿的消费空间便是如此。这种餐饮空间氛围的特点是动用高档豪华的装饰材料,装修精致、奢华、配饰华丽、美观,同时配备了尊贵、贴心的服务,从而使消费者有贵族般的享受体验。

在这种大的时代背景下,呼伦贝尔市的星级酒店中的餐厅也是较多采用精装修贵族式的空间氛围,以配合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以呼伦贝尔宾馆为例,为彰显民族特色文化,经营者将其打造为呼伦贝尔首家草原文化主题酒店,旗下有海都休闲商务会馆、东山会所、金碧辉煌俱乐部、天骄旅行社公司及致高酒店管理公司五家所属公司。呼伦贝尔宾馆共有大、中、小各具特色的餐厅37个,可同时容纳1000余人就餐;有充满草原文化气息的迎宾一楼自助餐厅,三楼多功能金色大厅是大型宴会、会议的首选;独具南美风情的拉丁餐厅热情如火,在这里可以品尝到味道独特的巴西烤肉等几十道烤品。

在宾馆院内的蒙古大营食府共有大小15顶独具特色的蒙古包,在这里可以品尝到烤全羊、手扒肉、烤羊腿等正宗的蒙古族饮食,可以感受到蒙古族敬酒、献哈达的美好祝福。这大小不一的15顶装修考究的蒙古大帐是以成吉思汗鼎盛时期的杰出人物命名的,尽显蒙古大帐吉祥之气:也速该帐、诃额仑帐、孛儿帖帐、忽必烈帐、成吉思汗金帐、得薛禅帐、哈萨尔帐、也遂帐、也速干帐、失吉·忽秃忽帐、窝阔台帐、孛斡尔出帐、木华黎帐、哲别帐、耶律楚材帐。蒙古大营食府以经营蒙餐为主,是在传统的蒙餐基础上借鉴其他菜系先进科学的烹饪手法和工具,利用呼伦贝尔大草原纯天然、无污染的奶、肉、蔬菜及粮食等原料,继承和发展博大精深的草原文化格调,融食、饮、乐、礼、歌、境、情、器于一身的民族特色浓郁、文化氛围浓厚的全新餐饮文化。室内空间以复原蒙古包形制为主,并进行了现代化的改造,以现代的高档装饰材料模拟传统蒙古包的内部环境,又增加了洗手间等辅助空间。

另外,酒店内还设有主题鲜明的豪华包间,如苍狼白鹿厅,以苍狼白鹿为主题,让人深深地领略到现代的气息与大自然的完美结合,不禁联想到曾有多少人在这片茫茫草原上谱写下他们的历史,留下了动人的赞歌。室内以现代的表现手法将森林展现出来,并结合着文字浮雕的装饰将苍狼白鹿这一主题呈现出来。

另外,在呼伦贝尔市的东山上又开发了东山会所,并于2008年11月投资扩建,是海拉尔区第一家集滑雪、登山、远足、人工湖垂钓、露营、户外生存拓展训练的休闲度假、四季养生为一体的高端旅游景区。城市景观阳台,休闲第一高地;登高望远,紫气东来,是呼伦贝尔市首家会员制高端名人会所;是一座绿色生态、服务周到、风情别致、空气清新的休闲庄园;具有民族特色的哈萨尔王府坐落其中,是一个青山绿林环绕,集天地之灵气的蒙古族部落。蒙古包均为蒙古国宫廷御用包,不经改造,完全是由木质框架搭建外附毛毡。

2、依托旅游景区的度假村

这类蒙古族餐饮空间是以综合性的度假休闲旅游项目为主,如白音哈达草原景区,景区规划建筑总面积17平方公里。景区建设分为两期,一期可汗宫项目位于景区东南部,占地8平方公里,建设内容包括供水设施、供电线路、数字化光纤、草场改良,金宫、银宫、玉宫(原石头蒙古包改造)、行宫(18顶传统手工蒙古包)、游客中心、马术中心,广场苏鲁锭、那达慕场地、巴尔虎阿吉奈敖包、篝火晚会广场,景区木栈道、移动看台车、大门等,分为接待区、观景区、民俗体验区、文化展示区、后勤保障区、职工生活区六大功能区;二期白蘑宫(暂定名)项目在景区西南5公里处,规划建设面积9平方公里,建成后可以在里面举行万人冰雪那达慕。

观景区位于景区东南侧小山峰上,该地区是整个景区的制高点,是观景的最佳之地,景区的草原风光、海拉尔河、河岸及其湿地、呼和诺尔湖景色尽收眼底。

民俗体验区景区民俗体验贯穿在景区各处,主要建有那达慕场地、篝火场、旅游敖包、木制民族风格可移动百人双面观礼台,主要民俗体验活动包括草原那达慕、雪原那达慕、可汗登基大典、马文化表演、摔跤、射箭、骑马、民族生活体验、滑草滑雪场、垂钓、漂流、高尔夫球场、远距离观景野餐等40多个旅游项目等。

文化展示区景区文化展示与内部装饰充分体现草原民族特色文化内涵。景区不设专门的文化展示场所,而是采取分散、就地原则,以油画、模型等方式将文化展示体现在每个主体建筑物内部。银宫长廊内建有文化展示长廊,以草原民族特色文化符号勒勒车、马鞍、蒙古包等典型生产生活实物用品的制作工艺、流程,配以简短的文字说明的形式,向游客展示草原民族文化的悠久历史。

篇3

相较于卡带、唱片时代的音乐产业,单纯依靠发行唱片根本无法支持当前唱片公司庞大的制作费和宣传费。然而,由于其不可替代的音乐制作能力和丰富的艺人、曲库资源,未来的音乐产业盈利点会落在巡回演出和音乐节上,而这已被美国等其他发达国家的经验所验证。据国外媒体统计,全球音乐现场在过去13年保持着年均12.5%的增长速度,目前欧美艺人演出的收入已达其整体收入的75%。2010年,我国举办的音乐节数量已经达到92场,增加量比2009年音乐节数量的总数还多,增长速度高达109%。音乐节主办地主要是以北京为核心的东北部地区,另有东部、中部地区。

一、国内音乐节主要模式

目前音乐节基本的收入在于票务收入、赞助收入和政府投资收入。基于这几项收入,可以看出,目前国内音乐节在举办过程中主要参与的主体有以下几类:

1、专业的唱片公司或演出公司

对于这些公司来说,核心的产品自然就是音乐及乐手资源。如何进行有效地策划、组织、招商和营销,创造尽可能多得票务收入是他们应该考虑的首要问题。国内现在已成规模的主要是迷笛音乐节和摩登天空音乐节、草莓音乐节等。

2、商业企业

对于他们来说,音乐节主要的目的在于销售和推广企业产品,或现场销售推广的模式,采用冠名的方式,主要的代表是雪津ICOOL沙滩音乐节。

3、政府

主要是区域政府,其参与目的是推动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提升城市品牌,发展当地文化创意产业,以及促进区域对外交流。对于此类音乐节,当地政府一般会给予财政和政策上的支持。主要代表是张北草原音乐节、云南丽江音乐节和成都大爱音乐节。

这三类主体并非各自为政,需要相互结合,互利共赢。一般来说,政府和商业企业起到了为提供内容的唱片公司或演出公司提供资金的作用,而他们通过这个平台获得的收益就是对自身品牌的宣传,营收主要在于后期影响力带来的潜在效应。

二、唱片公司经营模式转变

1、唱片发行

在传统音乐产业中,是以唱片的发行和销售为盈利核心的。在新媒体时代,传统的经营模式被取代。

2、艺人经纪

艺人是唱片公司的另一核心资源,而艺人经纪正是在无法从唱片获得盈利的情况下发展的。唱片公司从歌手录制商业和广播节目的片酬以及商业活动中分成,也可以充当艺人与广告商的中介。唱片发行成为了艺人宣传的手段。

3、现场演出

巡回演出和音乐节为代表的现场演出已成为唱片业新的增长点,以音乐节现场为核心的新价值链正在形成。随着娱乐体验的控制权转移到用户手中,这个趋势更是不可逆转。摩登天空公司的业务板块中,音乐节和现场演出所占收入比重已经超过了50%,并正在运作成立专门的音乐节承办公司。

4、现场演出新发展

(1)演出交易市场:在美国和荷兰,每年都会有大型的音乐节,其实就是“订货会”。全世界音乐经纪人、媒体、演出公司代表“都到这里汇集,挑选乐队,制定来年的主题和下一季的演出计划”。在这种情况下,艺人的作用就不仅仅局限在表演,也成为了商品本身,被评估,被挑选,被交易。

(2)“音乐连锁店”。其实这在国内已经开始运用,实际上就是把成功的音乐节模式不断复制到其他城市,把艺人的巡演变成音乐节的巡演。

5、唱片产业内的价值链整合

在巡回演出和音乐节唱片公司盈利增长点时,如何整合资源,构成完整有效的价值链极其重要。在此模式下,音乐制作、艺人管理成为了产业链重要的前端。

在产业价值链的前端,是唱片公司的音乐资源、艺人资源,以及音乐人的创意。而这些是为中端的现场演出及音乐节提供内容资源的,是整个价值链的基础。通过各种形式的演出,唱片公司从中获得营收。同时,这些带来的影响力和口碑效应,能为其他衍生品的开发提供基础,如音乐节转播、现场演出DVD、T恤、海报等的制作和售卖。在这种情况下,艺人的唱片发行甚至作为后期衍生品进行发行售卖,而中端的现场演出既可以看作是唱片公司的主要盈利收入点,又可以作为其宣传艺人和推广歌曲的一种方式。在价值链的后端,唱片公司可以利用其本身的内容资源进一步获取营收,比如售卖版权,或是利用其本身版权资源进行其他创意产业的开发,这既节约了成本,又实现了多次售卖。而演出业和DVD发行业都是属于固定成本较高,边际成本较低的行业。在资源共享的情况下,事实上是可以带来盈利的。

需要指出的是,图中的价值链是线性的,单向的。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它们是相互促进、互为循环的,任何一项都可以视为其他项目的宣传途径,同时可以互相提供资金基础。比如,音乐是举办音乐节的资本,音乐节也是吸引注意力的宣传手段,同时拉动了艺人的现场收入和广告代言收入,而之后其营收又可以继续投入到音乐的制作当中,这就形成了以音乐节为核心的新型价值链。

6、盗版和免费下载的利弊转变

在传统经营模式中,盗版和免费下载带给唱片公司巨大的损失。然而,在现场演出成为唱片公司新的主要赢利点之后,除去法律和道德的因素,它们真的对唱片公司只有伤害吗?

事实上,盗版可被视为最佳的市场推广商。通过零成本市场营销方式,能将音乐人的作品尽可能最多推销给听众,有利于其知名度的提升。这也是众多的独立音乐人在网站上发表音乐的主要原因。通过盗版和免费下载,观众对某些艺人以及其作品早已熟悉,因而愿意参加现场演出,甚至出现台下合唱的场面。现场演出正是音乐工业消费模式发生变化的最大受益者。

当然,规范版权制度仍然非常重要。但如何在保证盈利的情况下最大程度推广艺人和歌手,以促进现场演出的收入正是唱片公司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

三、以现场演出作为主要营收点的唱片业盈利模式转型

这一部分区别于上部分所说的唱片公司内部产业链,而是把唱片业与其他行业结合,以进一步扩大盈利的辐射面。

1、非商业价值的开发

除了音乐本身,音乐节可以开发很多的受众体验,同时发挥其进一步的社会传播功能,甚至创造商业价值。

(1)社会议题:2011年的迷笛音乐节现场,大到舞台的横幅,小到现场指导手册的内页,随处可见“低碳生活”的标语。其更是通过购买碳额度,使音乐节从耗电量、交通运输等方面,保证二氧化碳的排放达到一个平衡指标。迷笛和摩登天空音乐节也都与环保组织C-Nature合作,进行垃圾分类,既保障了现场的环境,又利于资源的回收再利用。

(2)与其他艺术形式结合:2010丽江雪山音乐节除音乐部分外,特别策划了音乐节艺术展,具体艺术门类包括:当代艺术(新生代艺术家以架上、装置、行为和其他新形式表现的艺术作品)、影像(纪录片和视觉艺术片)、舞台(小剧场话剧和现代舞)三大类。此外还有创意市集、LOMO影像、涂鸦墙、音乐超市、户外营地等多项让大家可以亲身参与的活动,丰富了观众的体验内容。

2、产业间合作

首先是商业赞助,这是在前期就能获得资金的有效形式。如果运用得当,也可以丰富音乐节的内容。比如,Diesel就曾在摩登天空音乐节中搭建自己的舞台,与观众进行互动,带动品牌宣传和观众消费。

其次就是对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在音乐会举办过程中,会涉及到酒水、餐饮、旅游、住宿等其他产业。比如张北草原音乐节,其对于总人口只有37万的张北县的住宿、餐饮等行业的提升是十分显著的。之后,很多投资商看好张北,目前已建成两座五星级酒店,许多房地产项目也陆续开工,音乐节直接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3、音乐节衍生品

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大多数音乐节的现场,正在由一个简单的演出场所变身为集纳了演出、餐饮、创意市集等诸多形式的区域。而衍生产品的开发,如海报、DVD、T恤等的贩卖,也能够成为新的利润来源。比如深圳沙滩音乐节开发了沙滩墨镜这个产品,上面既有音乐节的LOGO,还能够听音乐,这个墨镜里边有200首歌可供选择。

如何尽可能多地开发迎合消费者需求的音乐节相关衍生品?我认为目前国内音乐节相关衍生品的开发主要存在两个问题。

第一是产品单一。目前衍生品主要还是T恤、勋章、丝巾、海报等。实际上这些产品的利润空间并不大,只有不断开发新产品,才能增加盈利及附加价值。

第二是产品适合度。衍生品开发需要考虑到音乐节本身的条件和情况。比如说深圳沙滩音乐节的沙滩墨镜,实质上是墨镜+MP3的产品组合。然而,在嘈杂的音乐节现场,观众并不需要用来听音乐的MP3,虽然墨镜具有实用性,但观众很难会仅因为需要墨镜而去选择此商品。而一旦脱离音乐会的现场,这样有LOGO的沙滩墨镜在现实生活中用处并不大。因此,沙滩墨镜并不符合市场需求,而这恰是产品开发过程中最需要考虑的因素。

4、固定资本的投入

AEG是美国专门做演出的公司,其拥有绝大部分美国NBA场馆的管理经营权,在它进入中国内地后除了投资演出外,也参与场馆营运,包括上海的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和北京的五棵松体育馆。这正符合AEG音乐和体育结合的经营模式。固定资本的投入不仅有助于节约成本,同时也可以作为一个新的赢利点,成为产业链的重要一环。

5、产业链整合

由此可以看出,通过音乐节可以衍生出一个音乐产业发展基地,包括制作中心、剧场、创意产业一条街、录音棚和展览中心等。产业集聚效应能使音乐产业的各种业态都周边发展起来,最后形成建音乐产业公园,甚至是音乐投资、餐饮业、赞助商、旅游局等行业的大联盟。唱片公司主要赢利点的转变带动的不仅仅是内部的价值链整合和增值,更能辐射行业内其他产业形态,甚至其他行业。

四、总结

本文从音乐节谈起,主要探讨现场演出对于唱片公司、唱片行业带来的价值链和产业链的革命,推动了盈利和运营模式的转型,甚至带动了其他产业和地区经济的发展。而在新的运营模式之下,传统唱片业获利的终端——艺人和歌曲成为了产业链的基础和前端,甚至成为了衍生产品。目前国内需要在拉长产业链,拓展产业合作,增加观众体验,开发潜在价值等方面进一步探索。同时,也不能忽视其他因素,比如政策支持、现场设施、现场协调等等,这些都是为音乐节顺利展开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R].道略文化产业研究中心,2010年中国音乐节发展研究报告,2011

[2][R]北京市文化局,北京演出市场调研报告,2010

篇4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服务业的增加值比重和劳动力比重会逐步提高,对这一规律,配第、克拉克、库兹涅茨等在其著作中早有揭示,20世纪50年代之后,有更多的学者对产业结构演进的这一规律做了进一步研究。钱纳里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法、一般均衡分析法和经济计量模型,对多国的大量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着重研究了准工业化国家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并揭示了结构转变的标准模式;feinstein通过对最发达的25国整个20世纪的就业结构和当年价格gdp结构变化的研究指出,上世纪50年代以来,多数发达国家进入了非工业化调整时期,依托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制造业在总产出和就业中所占比重下降,而服务业填补了制造业相对份额退出的空白;greenhalgh和gregory指出,随着信息和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发达国家的经济已被称为“新服务经济”,服务部门在总产出、总增加值和总就业中的比重不断提高;wolff指出,oecd国家的服务部门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就一直保持显著的增长,目前服务部门已经成为所有oecd国家就数量而言最重要的部门,至2002年,大多数oecd国家服务部门的增加值比重都达到了大约70%。 

对于服务业比重迅速增长的原因,aiginger提出了三种可能的解释,其中之一就是服务业中间投入提供者的角色日益强化。wolff认为近年来oecd国家服务业增加值份额的增长主要得益于与商务有关的服务业的增长,尤其是金融、保险及商务服务业的强劲增长。这些服务业的增加值在整个经济中的份额1980年介于10%~20%之间,而2001年后已达到20%~30%。而金融、保险以及商务服务业产出中,相当大的比例并非满足最终消费,而是满足中间需求,这类服务业就被归类于生产业。对于生产业的定义,lundmark的阐述代表了一般观点:生产业通常被认为是为制造业及其他产业的生产者提供中间投入的服务业,它们作为一个整体在经济中为技术进步和生产率的提高做出了贡献。近年来,在工业化国家的经济中,服务业与制造业在产出的中间投入份额上不相上下,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联系日益密切,以至于在许多领域存在制造业与服务业界限模糊的现象。服务业中间投入提供者角色的加强,一方面强化了专业化分工,降低了中间投入使用者的成本,如美国1990年代汽车、电气机械业国际竞争力的回升就与其高服务投入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有很大关系;另一方面,使提供中间投入的服务业面对更加激烈的竞争,从而提高了其自身的生产率,因而对经济增长是非常有益的。对于生产业的具体范畴,一般认为包括金融、保险以及为客户提供专门服务的各类服务业,其往往具有知识密集的特点。吕政等按照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口径,将交通运输业、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和商务服务业划归了我国的生产业。笔者认为,可将金融业、保险业、商务服务业、租赁业、科学研究事业、专业技术及其他科技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归为我国的生产业。

生产业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现代服务业,生产业的发展对于优化我国服务业的内部结构和技术水平、提高服务业的生产率,从而促进我国服务业的总体发展至关重要,但生产业在我国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因此,研究生产业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其成因,并探讨促进我国生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就成为本文进行研究的主题。

二、我国生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其成因

近年来,我国的生产业有了一定发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我国生产业的发展现状

1 就总量而言,我国生产业增加值比重过小。oecd各国生产业的增加值比重大多在20%以上,而2002年我国生产业的增加值比重却仅有14.49%,较oecd国家中比重最高的卢森堡低出24.51个百分点,较最低的韩国也低出2.41个百分点。这种状况与我国服务业总体欠发达有一定关系。

2 就内部结构而言,我国生产业高度化不足。将我国的生产业内部明细部门与oecd国家进行比较则可发现,虽然我国全部生产业增加值比重很低,但其中的交通运输与仓储业的增加值比重相对并不算低,2002年为5.60%,oecd国家运输、仓储与通讯业比重则大多在5.8%-7.2%之间,因此,我国与oecd国家生产业增加值比重的差距主要在除交通运输与仓储业之外的其他生产业上。如我国2002年金融业、保险业、商务服务业的增加值比重合计仅为5.22%,而oecd国家的该项比重一般均在12%以上,最高的卢森堡为30.1%,我国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事业、专业技术及其他科技服务业的比重也非常低,而这些生产业恰恰属于知识密集型的新型服务业。

3 就产业关联关系而言,我国生产业与其他部门的关联度相对较差。根据17部门投入产出表计算,2002年我国感应度系数④大于l的产业依次为机械设备制造业(1.864365)、化学工业(1.600032)、金属产品制造业(1.446183)、采掘业(1,367562)、批发零售贸易、住宿和餐饮业(1.124029)、农业(1.089296)、运输邮电业(1.021585),这些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增长敏感性较强,当经济增长时,其他产业对这些产业的较高的产出需求会带来这些产业的快速发展。但是,换个角度而言,若这些产业因某种原因而无法满足经济增长对其的产出需求,即无法实现“必要的增长”,则会制约整个经济的增长,这些产业也会因而成为所谓的“瓶颈产业”。

将我国感应度系数较高的产业与日本感应度系数较高的产业相比,可以明显看出二者的差别。我国感应度系数大于1的产业中,批发零售贸易、住宿和餐饮业及运输邮电业属于第三产业,但排列位次比较靠后,其余则大多属于第二产业,而日本感应度系数大于1的11个产业中,处于第1、2、3、5、11位的商业服务业(2.456215)、商业(1.765737)、运输业(1.678109)、金融保险业(1.549578)、通讯业(1.001923)均属于第三产业,且大多为生产业。①我国金融保险业的感应度系数则较低,仅为0,804868,处于全部17个产业的第12位,而信息服务业则在其他服务业中处于第15位。若按122部门投入产出表计算,我国生产业中2002年感应度系数处于全部产业前20位的分别为金融业2.19、道路运输业1.94、水上运输业1.76、商务服务业1.69,与日本相比,仍存在相当差距。

(二)我国生产业发展现状的成因

我国生产业发展现状的成因可以从供给与需求两方面来分析。

1 供给原因。供给原因包括劳动力、投资和技术三个方面。(1)劳动力原因。我国劳动力的素质较差,阻碍了对劳动力知识层次要求较高的生产业的发展。生产业中的信息相关服务业、金融业、保险业、咨询业、科学研究事业等均需要大量的具有较高专业知识的人员,但我国目前不具有足够数量的能够满足这些要求的劳动力,导致这些新兴服务业出现岗位空缺,影响了其发展。而我国劳动力素质较低的原因显然与教育有关,我国的普通教育、在职教育等的供给或需求不足,影响了劳动力素质的提高。(2)投资原因。投资数额对于生产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在信息相关服务业、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中,风险投资的作用尤其不可忽视。从国际上看,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以来,风险投资的相当比例被投向了新开办的高科技小企业,而信息相关服务业和科学研究事业中,这样的企业比重较高。如2001年加拿大71%的风险投资投向了信息技术部门,其中通讯和网络业占全部风险投资的28%,处于第一位,软件业和生命科学研究业则分别得到了17%,并列第二;韩国的风险投资也主要投向高技术产业,2001年韩国风险投资的64%投向了信息与通讯技术产业;以色列超过50%的风险投资投向了信息通讯技术部门,这个比例在90年代末又有提高。且这些国家风险投资的来源较为多样,许多国家非常重视外国风险投资,风险投资的总量也较高,如以色列2000年风险投资数额超过了gdp的1%。我国生产业的发展同样需要风险投资。我国政府曾采取一些措施,如颁布了《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和《外商投资创业投资企业管理规定》等,对风险投资进行鼓励,近年来我国的风险投资也有了较大发展,但其在总量、投向等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根据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的《2006年中国风险投资业调研报告》,截至2006年底,我国风险资本总量超过583.85亿元人民币,仅占当年gdp的0.28%,且2006年风险投资的投向更偏向于传统产业,总投资中43.88%投向了it产业,投向传统产业的比重为14.32%,占据了第二位。而“风险投资过分‘宠爱’传统产业,很有可能将风险投资引向产业投资”,使其变为私有权益投资而与高技术产业脱离。这种状况不利于我国生产高技术服务业企业的设立和发展。(3)技术原因。一般而言,服务业的r&d投入远远低于制造业,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服务业的r&d投入规模都少。wolff指出在oecd各国的服务业中,邮政和电讯业、商务服务业、研究开发业及计算机相关服务业是高技术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它们的r&d密集度(r&d支出占增加值的比重)超过了6%,有时甚至高于制造业。而上述产业大多属于生产业,因此可以看出,创新和技术进步对于这些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产业的r&d投入并不高,由表1可知,2004年我国r&d投入占gdp的比重仅为1.23%,与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相比水平较低,其对具有知识密集型特征的生产业的影响尤为严重。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6)》,第347页。

2 需求原因。我国生产业发展现状的需求方面的原因是制造业及其他产业对生产业产出的需求过少。首先,这与我国当前较落后的企业生产经营方式有关。一方面,我国相当数量的企业还在采用传统以至陈旧的生产模式,竞争策略主要依赖成本优势和价格竞争,技术进步、产品开发和产业升级的速度较为缓慢;另一方面,在我国的许多制造业企业中,大而全、小而全仍是重要的生产经营方式,市场调研、技术研发与设计、商务咨询等往往不假他人之手,自行完成。其次,也与这些活动的内外比价有关。企业对于上述活动选择外购而非“自制”,其重要前提是外购服务的价格应当低于内部“自制”的劳动力成本,而我国一方面企业内部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另一方面,服务业的各项成本相对较高,从而提高了外购服务的比价。上述原因都影响了对生产业的需求,从而限制了生产业的发展。

三、促进我国生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选择

税收政策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之一,在促进生产业发展方面也应当能够发挥重要作用。我国现行相关税收政策存在一定缺陷,具有较大的优化空间。

(一)优化税收政策,促进教育发展

税收政策可以在两个方面发挥对教育的促进作用:一是凭借税收的收入职能为教育筹集更多的资金;二是凭借税收的调节职能推进相关教育事业的发展。目前,我国的税制在这两个方面均存在一定问题。

首先,我国的公共教育经费来源较为匮乏。多年来我国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一直在2.5个百分点左右,与世界各国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见表2)相比处于很低的水平。而之所以如此,我国可以用作教育经费支出的政府收入过少是一个重要原因。公共教育经费可以通过非特定的税种筹集,也可以通过特定的教育税筹集,就我国的现实而言,非特定税种中用于教育的经费有限,长期以来,大量的教育经费是通过收费、集资、摊派等方式筹集的,具有一定程度的公共品供给私人化的倾向。近年来,虽然政府加大了整治收费的力度,但公共教育经费仍缺乏充足的来源。

其次,我国的部分教育税收政策存在偏颇,不利于教育的发展。一方面,我国的民办教育未享受应有的税收待遇。目前,公办教育无法满足社会对教育的需求,民办教育对于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有相当大的贡献,2004我国民办学历教育在校生规模已达1001万人,占各级学历教育规模的5%。我国政府近年来也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以下简称《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法律,但是,我国部分针对民办教育的税收政策对民办教育的鼓励不够。如《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八条规定,“捐资举办的民办学校和出资人不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的民办学校,依法享受与公办学校同等的税收及其他优惠政策;出资人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的民办学校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由国务院财政部门、税务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行政部门制定。”但何谓“合理回报”现实中难以确定,而一些地方的税务机关则要求民办学校缴纳企业所得税,使得符合《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条件的民办学校无法获得与公办学校平等的税收待遇;同时,出资人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的民办学校可享受何等税收优惠政策,则至今未有明确规定。据笔者对山东省一些地方的调查,民办学校的盈利水平低下,实际上许多民办学校是依托其他相关行业(如房地产业、出版业)生存的,自身无法盈利,发展举步维艰,过重的税收负担不但不利于其发展,甚至会直接威胁到其生存。另一方面,我国的税收政策对在职教育的鼓励力度不足。长期以来,我国的企业所得税条例一直规定,职工教育经费仅能按照工资总额的1.5%(2006年1月1日后为2.5%)扣除,实质上形成了对重视职工在职培训的企业的税收歧视。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企业所得税制度规定,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但是,基于我国新型生产业及其他高技术企业对合格劳动力的迫切需求,以及我国相当数量企业对职工培训偏好较低的传统,仅仅对培训费用据实扣除难以起到应有的鼓励作用。oecd国家一般均允许公司培训费用的据实扣除,而许多oecd国家除此之外还提供了力度较大的税收抵免、税收扣除等待遇,对小企业的优惠更多,如奥地利规定公司培训费用可进行20%的加成扣除或6%的税收抵免;韩国规定可进行15%的总额税收抵免;荷兰规定大企业可加成20%、小企业可加成40%扣除;法国则规定小企业可进行35%的增量税收抵免。这些税收激励措施力度较大,对提高企业的职工培训偏好,进而优化劳动力素质至关重要。

因此,笔者认为,基于满足生产业对高素质劳动力需求的考虑,我国的税收政策应做如下调整:首先,开征教育税,为教育资金投入提供专门规范的资金来源。其次,落实对民办教育的税收待遇。对于捐资举办的民办学校和出资人不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的民办学校,应明确其与公办学校在税收待遇上的同等地位,并明确“合理回报”的内涵,以利于税收待遇的落实;对于出资人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的民办学校,则应尽快出台相应的税收优惠规定。再次,加大对职工培训费用的税收鼓励。对于职工培训费用,可在允许其100%扣除的基础上,给予一定的加成扣除。

(二)优化税收政策,鼓励引导风险投资

2007年2月我国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颁布了《关于促进创业投资企业发展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自2006年1月1日起实施),规定了对风险投资的税收优惠:创业投资企业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未上市中小高新技术企业2年以上(含2年),凡符合特定条件的,可按其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投资额的70%抵扣该创业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这个规定的力度较大,对促进风险投资的优化具有较好的作用。但是,与其他国家的相关税收政策相比,这个优惠规定较为单一和粗糙。各国对风险投资一般均有一定的税收优惠,而这种税收优惠往往是多税种、多方式、多主体、多指向优惠的有机组合。风险投资的优惠税种一般均包括公司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证券交易税、资本利得税等;优惠方式包括税收抵免、税收扣除、税收豁免等;优惠主体包括风险投资企业,也包括风险投资企业的投资者;优惠指向有的是所有的风险投资,有的则是特定来源(如外国风险投资)、特定投向(如投向起步阶段的高技术企业)的风险投资。因此,我国还可从优惠税种、优惠方式、优惠指向等方面对风险投资的税收优惠进行进一步细化,以加强优惠效果,同时,引导风险投资的投向,使其更多地投向高技术产业。

(三)优化税收政策,鼓励r&d投人

对r&d的税收鼓励会从两个方面促进生产业的发展,一方面,能够鼓励知识较为密集的生产业本身的技术创新;另一方面,能够提高整个经济对研发的偏好,从而提高制造业及其他产业对科学研究事业、商务服务业等生产业的需求。我国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2006年9月曾《关于企业技术创新有关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规定企业发生的技术开发费能够加成扣除50%,且允许当年不足抵扣的部分向未来结转5年。这个规定较从前的相关规定有了进步,但仍存在一定不足。笔者认为可进行如下改进:首先,延长税收优惠向未来年度结转的期限。虽然目前允许技术开发费扣除向未来年度结转5年,但是,对于部分亏损期较长的技术密集型企业,技术开发费可能仍然无法足额扣除,因此,应延长税收优惠向未来年度结转的期限。此外,若允许技术开发费扣除向以前年度结转,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对研发活动的激励。其次,对小企业退税。对于承担风险能力较低的小企业,不论其亏损与否,对其技术开发费均给予当期退税,具体数额为当期技术开发费按照规定加成数转化后的数额乘以适用税率。这样做,一方面能够鼓励小企业研发活动的开展,另一方面,政府财政的当期支出压力也不会太大。此外,对于一些比较特殊的技术开发费,也可以借鉴有些国家的做法,根据需要确定单独的加成扣除比例。

篇5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服务业的增加值比重和劳动力比重会逐步提高,对这一规律,配第、克拉克、库兹涅茨等在其著作中早有揭示,20世纪50年代之后,有更多的学者对产业结构演进的这一规律做了进一步研究。钱纳里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法、一般均衡分析法和经济计量模型,对多国的大量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着重研究了准工业化国家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并揭示了结构转变的标准模式;feinstein通过对最发达的25国整个20世纪的就业结构和当年价格gdp结构变化的研究指出,上世纪50年代以来,多数发达国家进入了非工业化调整时期,依托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制造业在总产出和就业中所占比重下降,而服务业填补了制造业相对份额退出的空白;greenhalgh和gregory指出,随着信息和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发达国家的经济已被称为“新服务经济”,服务部门在总产出、总增加值和总就业中的比重不断提高;wolff指出,oecd国家的服务部门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就一直保持显著的增长,目前服务部门已经成为所有oecd国家就数量而言最重要的部门,至2002年,大多数oecd国家服务部门的增加值比重都达到了大约70%。

对于服务业比重迅速增长的原因,aiginger提出了三种可能的解释,其中之一就是服务业中间投入提供者的角色日益强化。wolff认为近年来oecd国家服务业增加值份额的增长主要得益于与商务有关的服务业的增长,尤其是金融、保险及商务服务业的强劲增长。这些服务业的增加值在整个经济中的份额1980年介于10%~20%之间,而2001年后已达到20%~30%。而金融、保险以及商务服务业产出中,相当大的比例并非满足最终消费,而是满足中间需求,这类服务业就被归类于生产业。对于生产业的定义,lundmark的阐述代表了一般观点:生产业通常被认为是为制造业及其他产业的生产者提供中间投入的服务业,它们作为一个整体在经济中为技术进步和生产率的提高做出了贡献。近年来,在工业化国家的经济中,服务业与制造业在产出的中间投入份额上不相上下,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联系日益密切,以至于在许多领域存在制造业与服务业界限模糊的现象。服务业中间投入提供者角色的加强,一方面强化了专业化分工,降低了中间投入使用者的成本,如美国1990年代汽车、电气机械业国际竞争力的回升就与其高服务投入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有很大关系;另一方面,使提供中间投入的服务业面对更加激烈的竞争,从而提高了其自身的生产率,因而对经济增长是非常有益的。对于生产业的具体范畴,一般认为包括金融、保险以及为客户提供专门服务的各类服务业,其往往具有知识密集的特点。吕政等按照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口径,将交通运输业、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和商务服务业划归了我国的生产业。笔者认为,可将金融业、保险业、商务服务业、租赁业、科学研究事业、专业技术及其他科技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归为我国的生产业。

生产业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现代服务业,生产业的发展对于优化我国服务业的内部结构和技术水平、提高服务业的生产率,从而促进我国服务业的总体发展至关重要,但生产业在我国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因此,研究生产业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其成因,并探讨促进我国生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就成为本文进行研究的主题。

二、我国生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其成因

近年来,我国的生产业有了一定发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我国生产业的发展现状

1 就总量而言,我国生产业增加值比重过小。oecd各国生产业的增加值比重大多在20%以上,而2002年我国生产业的增加值比重却仅有14.49%,较oecd国家中比重最高的卢森堡低出24.51个百分点,较最低的韩国也低出2.41个百分点。这种状况与我国服务业总体欠发达有一定关系。

2 就内部结构而言,我国生产业高度化不足。将我国的生产业内部明细部门与oecd国家进行比较则可发现,虽然我国全部生产业增加值比重很低,但其中的交通运输与仓储业的增加值比重相对并不算低,2002年为5.60%,oecd国家运输、仓储与通讯业比重则大多在5.8%-7.2%之间,因此,我国与oecd国家生产业增加值比重的差距主要在除交通运输与仓储业之外的其他生产业上。如我国2002年金融业、保险业、商务服务业的增加值比重合计仅为5.22%,而oecd国家的该项比重一般均在12%以上,最高的卢森堡为30.1%,我国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事业、专业技术及其他科技服务业的比重也非常低,而这些生产业恰恰属于知识密集型的新型服务业。

3 就产业关联关系而言,我国生产业与其他部门的关联度相对较差。根据17部门投入产出表计算,2002年我国感应度系数④大于l的产业依次为机械设备制造业(1.864365)、化学工业(1.600032)、金属产品制造业(1.446183)、采掘业(1,367562)、批发零售贸易、住宿和餐饮业(1.124029)、农业(1.089296)、运输邮电业(1.021585),这些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增长敏感性较强,当经济增长时,其他产业对这些产业的较高的产出需求会带来这些产业的快速发展。但是,换个角度而言,若这些产业因某种原因而无法满足经济增长对其的产出需求,即无法实现“必要的增长”,则会制约整个经济的增长,这些产业也会因而成为所谓的“瓶颈产业”。

将我国感应度系数较高的产业与日本感应度系数较高的产业相比,可以明显看出二者的差别。我国感应度系数大于1的产业中,批发零售贸易、住宿和餐饮业及运输邮电业属于第三产业,但排列位次比较靠后,其余则大多属于第二产业,而日本感应度系数大于1的11个产业中,处于第1、2、3、5、11位的商业服务业(2.456215)、商业(1.765737)、运输业(1.678109)、金融保险业(1.549578)、通讯业(1.001923)均属于第三产业,且大多为生产业。①我国金融保险业的感应度系数则较低,仅为0,804868,处于全部17个产业的第12位,而信息服务业则在其他服务业中处于第15位。若按122部门投入产出表计算,我国生产业中2002年感应度系数处于全部产业前20位的分别为金融业2.19、道路运输业1.94、水上运输业1.76、商务服务业1.69,与日本相比,仍存在相当差距。

(二)我国生产业发展现状的成因

我国生产业发展现状的成因可以从供给与需求两方面来分析。

1 供给原因。供给原因包括劳动力、投资和技术三个方面。(1)劳动力原因。我国劳动力的素质较差,阻碍了对劳动力知识层次要求较高的生产业的发展。生产业中的信息相关服务业、金融业、保险业、咨询业、科学研究事业等均需要大量的具有较高专业知识的人员,但我国目前不具有足够数量的能够满足这些要求的劳动力,导致这些新兴服务业出现岗位空缺,影响了其发展。而我国劳动力素质较低的原因显然与教育有关,我国的普通教育、在职教育等的供给或需求不足,影响了劳动力素质的提高。(2)投资原因。投资数额对于生产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在信息相关服务业、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中,风险投资的作用尤其不可忽视。从国际上看,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以来,风险投资的相当比例被投向了新开办的高科技小企业,而信息相关服务业和科学研究事业中,这样的企业比重较高。如2001年加拿大71%的风险投资投向了信息技术部门,其中通讯和网络业占全部风险投资的28%,处于第一位,软件业和生命科学研究业则分别得到了17%,并列第二;韩国的风险投资也主要投向高技术产业,2001年韩国风险投资的64%投向了信息与通讯技术产业;以色列超过50%的风险投资投向了信息通讯技术部门,这个比例在90年代末又有提高。且这些国家风险投资的来源较为多样,许多国家非常重视外国风险投资,风险投资的总量也较高,如以色列2000年风险投资数额超过了gdp的1%。我国生产业的发展同样需要风险投资。我国政府曾采取一些措施,如颁布了《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和《外商投资创业投资企业管理规定》等,对风险投资进行鼓励,近年来我国的风险投资也有了较大发展,但其在总量、投向等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根据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的《2006年中国风险投资业调研报告》,截至2006年底,我国风险资本总量超过583.85亿元人民币,仅占当年gdp的0.28%,且2006年风险投资的投向更偏向于传统产业,总投资中43.88%投向了it产业,投向传统产业的比重为14.32%,占据了第二位。而“风险投资过分‘宠爱’传统产业,很有可能将风险投资引向产业投资”,使其变为私有权益投资而与高技术产业脱离。这种状况不利于我国生产高技术服务业企业的设立和发展。(3)技术原因。一般而言,服务业的r&d投入远远低于制造业,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服务业的r&d投入规模都少。wolff指出在oecd各国的服务业中,邮政和电讯业、商务服务业、研究开发业及计算机相关服务业是高技术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它们的r&d密集度(r&d支出占增加值的比重)超过了6%,有时甚至高于制造业。而上述产业大多属于生产业,因此可以看出,创新和技术进步对于这些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产业的r&d投入并不高,由表1可知,2004年我国r&d投入占gdp的比重仅为1.23%,与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相比水平较低,其对具有知识密集型特征的生产业的影响尤为严重。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6)》,第347页。

2 需求原因。我国生产业发展现状的需求方面的原因是制造业及其他产业对生产业产出的需求过少。首先,这与我国当前较落后的企业生产经营方式有关。一方面,我国相当数量的企业还在采用传统以至陈旧的生产模式,竞争策略主要依赖成本优势和价格竞争,技术进步、产品开发和产业升级的速度较为缓慢;另一方面,在我国的许多制造业企业中,大而全、小而全仍是重要的生产经营方式,市场调研、技术研发与设计、商务咨询等往往不假他人之手,自行完成。其次,也与这些活动的内外比价有关。企业对于上述活动选择外购而非“自制”,其重要前提是外购服务的价格应当低于内部“自制”的劳动力成本,而我国一方面企业内部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另一方面,服务业的各项成本相对较高,从而提高了外购服务的比价。上述原因都影响了对生产业的需求,从而限制了生产业的发展。

三、促进我国生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选择

税收政策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之一,在促进生产业发展方面也应当能够发挥重要作用。我国现行相关税收政策存在一定缺陷,具有较大的优化空间。

(一)优化税收政策,促进教育发展

税收政策可以在两个方面发挥对教育的促进作用:一是凭借税收的收入职能为教育筹集更多的资金;二是凭借税收的调节职能推进相关教育事业的发展。目前,我国的税制在这两个方面均存在一定问题。

首先,我国的公共教育经费来源较为匮乏。多年来我国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一直在2.5个百分点左右,与世界各国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见表2)相比处于很低的水平。而之所以如此,我国可以用作教育经费支出的政府收入过少是一个重要原因。公共教育经费可以通过非特定的税种筹集,也可以通过特定的教育税筹集,就我国的现实而言,非特定税种中用于教育的经费有限,长期以来,大量的教育经费是通过收费、集资、摊派等方式筹集的,具有一定程度的公共品供给私人化的倾向。近年来,虽然政府加大了整治收费的力度,但公共教育经费仍缺乏充足的来源。

其次,我国的部分教育税收政策存在偏颇,不利于教育的发展。一方面,我国的民办教育未享受应有的税收待遇。目前,公办教育无法满足社会对教育的需求,民办教育对于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有相当大的贡献,2004我国民办学历教育在校生规模已达1001万人,占各级学历教育规模的5%。我国政府近年来也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以下简称《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法律,但是,我国部分针对民办教育的税收政策对民办教育的鼓励不够。如《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八条规定,“捐资举办的民办学校和出资人不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的民办学校,依法享受与公办学校同等的税收及其他优惠政策;出资人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的民办学校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由国务院财政部门、税务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行政部门制定。”但何谓“合理回报”现实中难以确定,而一些地方的税务机关则要求民办学校缴纳企业所得税,使得符合《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条件的民办学校无法获得与公办学校平等的税收待遇;同时,出资人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的民办学校可享受何等税收优惠政策,则至今未有明确规定。据笔者对山东省一些地方的调查,民办学校的盈利水平低下,实际上许多民办学校是依托其他相关行业(如房地产业、出版业)生存的,自身无法盈利,发展举步维艰,过重的税收负担不但不利于其发展,甚至会直接威胁到其生存。另一方面,我国的税收政策对在职教育的鼓励力度不足。长期以来,我国的企业所得税条例一直规定,职工教育经费仅能按照工资总额的1.5%(2006年1月1日后为2.5%)扣除,实质上形成了对重视职工在职培训的企业的税收歧视。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企业所得税制度规定,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但是,基于我国新型生产业及其他高技术企业对合格劳动力的迫切需求,以及我国相当数量企业对职工培训偏好较低的传统,仅仅对培训费用据实扣除难以起到应有的鼓励作用。oecd国家一般均允许公司培训费用的据实扣除,而许多oecd国家除此之外还提供了力度较大的税收抵免、税收扣除等待遇,对小企业的优惠更多,如奥地利规定公司培训费用可进行20%的加成扣除或6%的税收抵免;韩国规定可进行15%的总额税收抵免;荷兰规定大企业可加成20%、小企业可加成40%扣除;法国则规定小企业可进行35%的增量税收抵免。这些税收激励措施力度较大,对提高企业的职工培训偏好,进而优化劳动力素质至关重要。

因此,笔者认为,基于满足生产业对高素质劳动力需求的考虑,我国的税收政策应做如下调整:首先,开征教育税,为教育资金投入提供专门规范的资金来源。其次,落实对民办教育的税收待遇。对于捐资举办的民办学校和出资人不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的民办学校,应明确其与公办学校在税收待遇上的同等地位,并明确“合理回报”的内涵,以利于税收待遇的落实;对于出资人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的民办学校,则应尽快出台相应的税收优惠规定。再次,加大对职工培训费用的税收鼓励。对于职工培训费用,可在允许其100%扣除的基础上,给予一定的加成扣除。

(二)优化税收政策,鼓励引导风险投资

2007年2月我国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颁布了《关于促进创业投资企业发展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自2006年1月1日起实施),规定了对风险投资的税收优惠:创业投资企业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未上市中小高新技术企业2年以上(含2年),凡符合特定条件的,可按其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投资额的70%抵扣该创业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这个规定的力度较大,对促进风险投资的优化具有较好的作用。但是,与其他国家的相关税收政策相比,这个优惠规定较为单一和粗糙。各国对风险投资一般均有一定的税收优惠,而这种税收优惠往往是多税种、多方式、多主体、多指向优惠的有机组合。风险投资的优惠税种一般均包括公司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证券交易税、资本利得税等;优惠方式包括税收抵免、税收扣除、税收豁免等;优惠主体包括风险投资企业,也包括风险投资企业的投资者;优惠指向有的是所有的风险投资,有的则是特定来源(如外国风险投资)、特定投向(如投向起步阶段的高技术企业)的风险投资。因此,我国还可从优惠税种、优惠方式、优惠指向等方面对风险投资的税收优惠进行进一步细化,以加强优惠效果,同时,引导风险投资的投向,使其更多地投向高技术产业。

(三)优化税收政策,鼓励r&d投人

对r&d的税收鼓励会从两个方面促进生产业的发展,一方面,能够鼓励知识较为密集的生产业本身的技术创新;另一方面,能够提高整个经济对研发的偏好,从而提高制造业及其他产业对科学研究事业、商务服务业等生产业的需求。我国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2006年9月曾《关于企业技术创新有关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规定企业发生的技术开发费能够加成扣除50%,且允许当年不足抵扣的部分向未来结转5年。这个规定较从前的相关规定有了进步,但仍存在一定不足。笔者认为可进行如下改进:首先,延长税收优惠向未来年度结转的期限。虽然目前允许技术开发费扣除向未来年度结转5年,但是,对于部分亏损期较长的技术密集型企业,技术开发费可能仍然无法足额扣除,因此,应延长税收优惠向未来年度结转的期限。此外,若允许技术开发费扣除向以前年度结转,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对研发活动的激励。其次,对小企业退税。对于承担风险能力较低的小企业,不论其亏损与否,对其技术开发费均给予当期退税,具体数额为当期技术开发费按照规定加成数转化后的数额乘以适用税率。这样做,一方面能够鼓励小企业研发活动的开展,另一方面,政府财政的当期支出压力也不会太大。此外,对于一些比较特殊的技术开发费,也可以借鉴有些国家的做法,根据需要确定单独的加成扣除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