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9 13:57:4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中外教育史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一、研究目的
外来语是日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虽然它只有短短五百年的历史,却在日语的语言表达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日本民族一直比较注重吸收外来先进文化。特别到了近代,众多新事物、新概念被引进的同时,大量的外来语也进入了日语之中。词汇数量的激增和使用频率的提高,都反映出外来语的发展势头之强。特别是日本年轻人,对外来语的使用甚至达到了泛滥的地步。据说在日本,每年都要出版一本新的外来语辞典。
日语中虽然也有很多来自法、德、西、意、荷、俄等语的外来语,但从数量和使用频率来看,毋庸置疑,英语仍占有压倒性的优势。所以本文中提到的外来语,除作特殊说明外,一般均指来自英语的外来语。
我们中国的日语学习者,在进入大学之前,已经接受了至少6年的英语教育,具备较强的英语语感和较大的词汇量。因此,在学习日语的外来语时,这些学生应该有很大的优势。但是,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学生在外来语的学习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考试中有关外来语的题目失分情况也比较严重。经过观察与总结,笔者认为,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在于,外来语的发音、词形、语义等都有自己的特点,并非与英语原词完全一致。所以,学习者经常会感到无所适从。本文拟将外来语与英语原词作一对比分析,试总结其特征和规律,为外来语的教学提供一些建议。
二、日语外来语的特征
首先,我们先来对日语外来语的特征作一具体的分析。分析的方法主要是通过与原词进行对比,找出其差异,并说明这些差异对于学习者会产生什么样的困扰和影响,以及导致学习者出错的原因。下面,笔者从发音、词形、语义用法等三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1 .发音的差异
(1)辅音的音节化
所谓辅音的音节化,就是指英语中原本以辅音结尾的单词在进入日语中以后,大部分都被加上了元音,构成音节。例如:
ストライク(strike) サラダ(salad) オル(all)
(2)用近似音替换
我们知道,英语有20个元音和28个辅音,而日语只有5个元音(あ、い、う、え、お),辅音的数量也要远远少于英语,这就导致了大量的英语单词在日语中找不到与其完全对应的发音,因此,只能以近似的读音来代替。例如:
ルム(room) ラブ(love)フロント(front)スリ(three)
(3)使用长音和促音。例如:
デト(date)ドッグ(dog)インタネット(internet) カップ(cup)
(4)使用外来语特殊音(即合拗音)
合拗音是日语中的特殊发音,基本上都是用于外来语,和语词和汉语词几乎不用。这也是为了弥补日语发音体系的不足,使外来语的发音更接近原词的一种手段。例如:
パティ(party) チェック(check)ソファ(sofa)
(5)音调的日语化
所谓音调的日语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将英语的强弱调变为日语式的高低调以及重音的位置与原词有异。例如:
マネジャ(manage) ポケット(pocket)
(在这两个单词中,日语的重音都在第二个音节,而英语原词的重音则在第一个音节。)
日语外来语与英语原词在发音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上几个方面,这些差异给学习者,特别是初学者带来了不少的困难,特别是在进行听力、听写和朗读练习时,稍不留神就会出错。了解了这些差异,有助于学习者提高对外来语的认识,减少失误,提高学习效率。
2 .词形的差异
(1)日语式省略
日语外来语中的省略现象非常突出,而且基本上没有什么规律可言。例如下面这些词都是保留了前半部分而省略了后半部分:
スパ(スパマケット) supermarket
コンビニ(コンビニエンス•ストア)convenience store
还有一些缩略语是将两个单词的前半部分组合而成。例如:
セクハラ(セクシャル•ハラスメント)sexual harassment
パソコン(パソナル•コンピュタ)personal computer
ワプロ(ワドプロセッサ) word process
(2)表记的问题(非一对一 )
表记也是外来语学习中的一大难题,最突出的表现是,很多外来语可以对应多个英语原词,例如:
カラ(colour/ collar)イタリア/イタリヤ(Italia)
テレホン/テレフォン(telephone) コンピュタ/コンピュタ(computer)
インク/インキ(ink)
词形的差异给学习者带来的困扰主要表现在书写、记忆和理解方面,利用原有的英语知识,初学者很难准确地判断所给的外来语对应的是哪个英语原词,特别是在阅读文中,如果对单词的理解有偏差,将会影响对整篇文章的把握。
3 .语义、用法的差异
(1)语法的含义和用法
这里所说的语法,主要是从词性角度加以分析。大部分外来语的词性与英语原词保持一致,但也有一些例外,例如:
ア将形容词作名词用,如:ブル(blue) ピンク(pink)
イ词尾添加[い]、变为形容词,例如:ナウい(now)
ウ词尾添加[だ][な][に]、变为形容动词,例如:
スムズだ(smooth ) スムズな通 スムズに移行する
エ词尾添加[る]、变为动词,例如:
アジる(アジテション的动词化、“唆使,引诱”) デモる(デモ的动词化、“示威,游行”)
オ词尾添加[する]、变为サ变动词
这一类情况比较常见,大多数英语动词在进入日语中以后,为了保留其动词的词性不变,都可以在词尾添加する,成为サ变动词,例如:
オプンするカットするリドする
(2)与原词在语义上的对应关系
外来语与英语原词在语义上并非完全一致,大致包括以下四种情况:
ア基本一致(大多数专业术语都属于这一类)例如:コンピュタ
イ语义扩大,例如:
レポト(英语单词report只表示“报告”这一含义;而作为外来语的レポト除了“报告”之外,还增加了“课程小论文”这一含义)
ウ语义缩小,例如:
エンジン(英语单词engine有两个意思:1.发动机、引擎;2.机车、火车头;而作为外来语的エンジン则只保留了前者的语义)
エ迥然不同 ,例如:
クラ(意为“空调,制冷设备”;但在英语中,“空调”这一含义常使用“air conditioner”来表达)
外来语与英语原词在语义上的这些差异,也给学习者带来了不小的困难,如何才能准确理解句子的含义、文章的内容,不是仅仅靠扩大英语词汇量就能解决的,必须了解英语单词与日语外来语单词的异同。此外,外语学习贵在实践,我们学习外来语不仅是为了了解它的读音、书写和含义,更重要的是能在会话和写作中正确地加以运用,如果不了解外来语的这些特征,就难免会不犯错。
三、外来语教育的对策
综上所述,外来语是日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日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但由于学生大多具备较强的英语基础,因而容易忽视对外来语的学习,导致优势变劣势。本文通过分析外来语与英语原词在读音、词形、语义等方面的差异,希望可以为日语教学提供一些参考。笔者认为,要提高外来语的教学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重视外来语的学习。外来语虽然源自英语,但又与英语有很大的不同,必须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不能凭借所拥有的英语知识去进行想当然的判断和理解,而应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下功夫认真去学。从发音阶段开始,就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熟记片假名的书写,能准确辨认合拗音,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另外,要特别提醒学生注意外来语的含义及用法,学一个记一个,不能偷懒,更不能自己搞发明创造。
其次,要让学生了解一些外来语的特征和规律。本文对此已经作了详细地分析说明,教师可以经常给学生做一些总结,也可以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寻找规律。
再次,要善于利用外来语词典。外来语是日语中发展速度最快的语种,因此,它也就不可避免地成为各类考试中的热点。但根据笔者的调查(表1),目前,基础阶段的日语教材中,外来语的收录数量并不多,很难满足学习和考试的需要。因此,必须借助工具书来督促学生多记、多掌握一些外来语。
表1 基础日语教材中外来语的收录数目
最后,可以利用日本较新的原版小说、漫画、音乐、影视作品等材料来扩大外来语的词汇量,了解外来语是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的。这些都是日本人自己创作的鲜活的作品,代表了日本人的普遍心理,也反映了日本社会的现状,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因此,不妨拿来一用。这一类的作品大多数都是面向年轻人的,因此,其中外来语的数量和使用频率都比较高,很适合用作外来语教学的课外教材。学生不仅可以学到很多新词汇、也能加强对日本人和日本社会的了解,又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热情,可谓一举三得。
四、结语
外来语的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其中,教师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如何使学生在各类考试中顺利过关;如何使学生掌握终身受用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是每一名教师的责任,也是我们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笔者愿与日语教育界的同行们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玉村文郎集.『座日本と日本教育第6.日本の、意味(上)明治院.平成12年.
[2]国立国研究所.『日本教育指参考16.外来の形成とその教育.平成2年.
[3]朱京伟.《日语词汇学教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6.
反对在外语教学中使用母语的观点,是随着本世纪初直接教学法(Direct Method)的出现而逐步形成的。直接法强调通过外语本身进行会话、交谈和阅读实施外语教学,明确提出外语教学不应使用学生的母语,不用翻译,也不用形式语法。虽然直接法已不那么时髦,但它的影响却相当广泛。
本世纪60年代,以英国学者为主,交际教学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又登上了外语教学的“舞台”。交际法提出,外语教学的目标是学生的“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反对以语法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又摒弃听说法(Audio-lingual Method)。它的重要特征就是“通过外语学外语”(English Only Approach),主张教会学生语言的不同功能(function)、使用语言的方法等等。这也就承袭了直接法轻视母语的观点。交际法影响颇大,它的倡导者和追随者则纷纷著书立说,来宣扬它的理论和方法。让我们回顾一下近年来在外语教学界颇具影响的几本书。 Hubbard等人著的 A Training Course for TEFL 和Haycraft的An Introduction to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两本书根本没涉及到母语的作用,Harmer所著 The Practice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只在4处偶尔提及,Gower和Walters合著的 A Teaching Practice Handbook没有提及母语的作用,却警告人们不要滥用母语。在一些称为“人本主义”(humanistic)教学著作中,如 Moskovitz的Caring and Sharing in the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和Sterick的Teaching English a Way and Ways也没涉及到这个问题。我们知道,语言是与思维直接联系的。那么,有多少外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能完全脱离母语,而仅用外语思维来进行交际呢?
80年代以来,又有强调外语习得的说法,其代表人物克拉申曾讲过,学习的语言与习得的语言在人脑中是分别贮存并且分别运用的,而且从有意识地学习到的语言中不可能产生自发的语言,一个人要想习得语言,必须通过有意义的信号参加到交流信息的语言中去。由于上述种种理论影响,人们似乎可以得出母语在外语教学中没有什么积极作用的结论。因此,外语课堂中不宜使用母语进行教学。
上述诸理论也不同程度地影响到我国的外语教学。60年代,直接法逐渐在我国试用,80年代,交际法又影响到我们的外语教学。客观地讲、这两种教学法对我们的英语教学产生过积极影响,直接法使我们注意到口语训练的重要性,交际法使我们注意到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但这两种方法都反对在外语教学中使用母语。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外语教学,特别是英语教学,在我国方兴未艾。大量的说英语国家的教师执教于我国大中学校。其中有些是称职的(qualified),但也有一些是没有受过正规训练的(unqualifed),雇请他们的原因往往仅是因为他们是讲英语的本族人。他们的共同点就是:绝大部分不懂汉语。开始一段时间里,学生对外籍教师的“全英化课堂”(all English class。)感到新鲜,因此学习积极性特别高,尤其在口语训练方面,更是受益匪浅,我们似乎因此可以得出学习外语就要忘掉母语的结论。但结果如何呢?学生和外籍教师之间产生了摩擦,学生报怨不懂的知识外教不去教,对已掌握的东西外教却讲个不停。甚至有的学生拒绝去听外教的课,与开始的积极性形成明显的对比。当然,这其中原因很复杂,有文化差异方面的原因,也有教师、学生自身的因素。但我们是否已认识到:教师不懂学生的母语,外语教学是不会取得成功的呢?
【关键词】师范教育/师资/途径
teacher-trainingeducation/teachingpersonnel/approaches
【正文】
中图分类号:G6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146(2000)02-0001-09
一作为历史发展链条
一个环节的师资培养途径之争
在当今据称为知识经济的时代,人们出于知识和人才对于生产增值、社会财富、国力竞争、人类向着理性、民主和科学的进步所起的重大作用而对教育投入了越来越多的目光。同样,人们由于教育对于知识的正向增加和人才对于社会生产方式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对师资质量及师资培养与培训也投入了比往昔多得多的关注。
如果从观念层面分析,这些关注有的源于知识经济的突然来临与师资培养和培训体制变革的相对滞后之间的矛盾,如对师资质量的关心或焦虑及对师资质量如何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探讨等;有的源于师资对于人类文明进步所起的作用的认识或源于对目前我国师资培养和培训体制本身的不够完善,如对我国当前高师课程体系中人文性、师范性和学术性薄弱的探讨分析等;[1]有的源于对教师专业化理论和实践的不足、师范生师范性不够强而不少非师范生在教学中也能够脱颖而出的现实的认识,觉得综合大学培养的非师范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也可能成为好教师,那师范学校还有什么用呢?从而出现了“师范院校无用论”;另一种关注与之相对,出于对100年来、尤其是建国50年来我国师范学校所起的作用的认识,认为我国的师范学校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师范院校无用论”是否会否定近百年来师范教育的成果?从而出现“师范体制不可废”论;有的源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对教师学历的规定,认为既然依法中专学历为不合格学历,那么中师是否可升格,或并或废?
这些关注,或反映在教育系统之外,或体现在教育系统之内;或出现于教育理论界,或出现于教育实践界;或表现为会议上的激烈争辩,或表现为条分缕析和善意的批评。尽管形式和场合不一,反映的却是对当前我国师资质量或师资培养途径或体制的普遍关注。这些关注,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压力”,构成了我国师资培养途径或体制深化改革和进一步发展的动力。
站在历史的维度上,如今的师范教育体制和师资培养途径之争并非新现象,而是历史发展链条的一个环节。在中国100多年近现代师范教育的发展历史中,类似的争辩至少发生过两次。[2]而这一次争辩则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我国目前师范教育的现状及21世纪发展前景所作的思考,它不是新瓶装旧酒,而是反映了新的历史条件对我国师资培养途径的新要求,具有历史的延续性和传承性,是社会发展对师资培养途径变革的必然压力。
压力的积累可能会导致变革,时展要求中国师资培养体制进行变革,社会系统哪怕是一个子系统的变革都需要科学的理论来指导。当我们从理论上分析这些关于师资培养的观点或争论时,尽管我们发现这些观点或争论具有经验主义的部分合理性,但是其观点或争论本身所存在的悖论或非理性部分却也使这些观点或争论丧失了部分合理性,从而不能成为指导我国师资培养和培训改革和发展的“理论”。
“非师范院校毕业的学生也可以为良师”,从教育实践看,这是一个不错的命题,然而,这个命题一旦与“师范院校无用论”联系在一起,成为“师范院校无用论”的立论基础,就有“不理解”之嫌了。因为这个命题体现了“以实是代应是”的方法论的谬误,它无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缺乏统计的意义。事实上,正如没进过大学校门的人可以为科学家、艺术家但不能以此作为论证高等教育无用的证据一样,非师范院校毕业的学生可以为良师也不能成为师范院校无用论的立论根据。就是师范院校体系确实可废,这个命题也应在立论根据之外。
与“师范院校无用论”一样,“师范院校无用论会否定我国师范教育成果”的担心也是缺乏理性的表现。事异时迁,沧海桑田,废退兴替,史海茫茫,多少辉煌不见!如果一种体制走到尽头,狂澜不可挽,担心是无济于事的,师范教育体制也不例外。然而,1996年全国师范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坚持基本稳定独立的师范教育体系,基本稳定中师、师专、本科三个层次的师范教育结构。看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科学地认识我国师范教育与师资培养途径,理性地分析人们对师资培养途径的关注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各种观点,释惑而流清,对我国师资培养体制的发展是及时而有益的。本文的下面两节将用比较教育的方法,结合在我国师范教育与师资培养和培训中产生的问题,借鉴国外师资培养的有益经验,对我国师资培养途径进行比较分析。
二以解决问题为宗旨的师资培养途径的比较研究
人们对于师资培养途径的关注大致可以概括为学术性和师范性、定向性和非定向性、职前师范教育和在职师范教育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在各国师资培养和培训实践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是师资培养体制研究的三个根本方面。下面对这三个方面分别进行比较。
1学术性和师范性
目前,国内学者对学术性和师范性这对矛盾尚有不同的意见,如史秋衡同志认为“学术性和师范性的协调共存是高师教育的首要问题”[3],而杨汉清同志则认为学术性和师范性是师范教育发展中一个独特的带有根本性的问题。[4](P605)诸如这些并非对立的不同意见表达了这样一个学术观念:学术性和师范性在师范教育和师资培养中是不可回避的,对于师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世界师范教育300多年的发展史、中国师范教育100年的发展史已经充分表明,学术性和师范性是师资培养的两个基本范畴、一对基本矛盾,这两个范畴构成的这对基本矛盾的矛盾运动直接体现了师资的质量以及师范教育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程度;学术性和师范性既是在师范教育实践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同时也是师范教育中最高的哲学范畴;对这两个范畴及其矛盾运动的把握,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政策区别、体制差异等直接构成了师范教育的现存状态和发展链条。
体制和政策的差异固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学术性和师范性之间的矛盾运动,然而教育观点和理论研究的层次也会对这对矛盾构成重要影响,从而有可能会导致决策的不够科学。我国的教育理论界较多地重视了学术性和师范性相对立的方面,而对这两个范畴相统一的方面则关注不足。许多学者是从教师的“素质”角度来研究学术性和师范性这两大范畴的,然而无论是半综合性质的对教师素质的概括还是简单枚举式的素质列举都或多或少地体现了经验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都有把学术性和师范性相割裂、相对立的危险或倾向,退一步讲,就是教师需要具备哪些理想状态的素质,这些相互对立、应该互不相容的理想状态下的素质如何体现为教师的学术性和师范性也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领域。
又有许多学者认为:学术性和师范性体现在专业科目或课程设置比例上。从师范教育的一般发展来看,专业或课程设置的比例的确反映了人们对学术性和师范性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师资培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程度。从师范教育特定的发展阶段来看,专业或课程设置的比例体现社会需求的程度总是相对的。在某些教育理论影响下,专业科目或课程设置的比例可能会发生“钟摆”式运动,也可能出现“矫枉过正”的情况;在一个既定的师范教育体制下,由于各种不同社会力量的结构性制约,专业科目或课程设置的结构变化的允许空间往往并不大,从而适应社会需求的变革缓慢,社会要求的师范性或学术性都不易在课程或专业科目设置的比例变化中得到迅速的、实质性的体现,因而“学术性和师范性体现在专业科目或课程设置的比例上”这一观念暴露出了其理论的不足,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师资培养体制改革的观念误区和钟摆状态。
1986年,美国的霍姆斯协会(theHolmesGroup)发表的《明天的教师》的调查报告在公众和业界引起了强烈反响,这份报告也被誉为“美国80年代关于师范教育改革的最有影响的报告之一”[5]。曼宁(D.ThompsonManning)对几百年师范教育的历史进行了回顾,以历史的教训来确定霍姆斯协会报告的历史地位,明确指出:如果美国拒绝霍姆斯协会的建议,那么美国教育改革的推动力还会依然如故[6]。从曼宁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在20世纪初美国就存在学术性和师范性之争。许多业界人士认为“学术”(人文艺术)比“技术”更重要,杜威(JohnDewey)极力协调二者的关系,也重视实践的教学;苏联的人造卫星上天,《琼为什么不会阅读》使美国人认识到基础教育的落后,故而在70年起了“回到基础”运动,然而美国的师范教育在此期间并未发生实质性的变化,[7]重术轻学的情况并未得到根本性的改变;80年代,商业、工业、科学和技术创新方面往日不受挑战的领先地位正在被全世界的竞争者赶上这一事实使美国深感危机,向平庸的教育开战、重建师资队伍成为美国80年代教育改革的强音,霍姆斯报告顺时应势,重视学术性、注意学术性和师范性的平衡的观点,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不过也有人认为霍姆斯协会的建议“可能会促进教师人文艺术即学术水平的提高,不过这种提高可能会是以牺牲专业的教育学院为代价的”。[6](P23)
在目前的高等教育管理和专业课程设置体制下,中国近期内很难指望专业科目和课程体系有较大比例的变化,学校既不能削弱师范教育科目来加强学术性科目,也不能削弱学术性科目来加强师范性,这既是体制的悖论,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认识产生的误区。如何在既定的当前体制下解开这个悖论、消除这个误区,对于我国师资培养质量的提高应该具有现实意义。
流行的理论观点认为师范教育是一个集学科专业(学术性)和教育专业(师范性)于一体的双专业师资培养体系,然而现实情况是“我国高师课程体系中明显存在普通文化素质教育不足,其中人文素质教育尤其缺乏”、“我国高师教育对课程体系的师范性重视程度每况愈下”、“我国高师课程体系的师范性则严重不足”、教育专业课程“内容显得较空洞,不切实际”、学科专业课程“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专业面不够宽,学科专业设置仅与中小学课程相对应,毕业生只能教授一门课,而不了解相关的科目,不利于学生所学的知识间的整合与发展;二是专业课程不能充分反映最新科学成果”。[1](P53—55)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师范生在学科专业方面不如综合大学毕业生,在教育专业方面又构不成优势的状况。
这种现实状况促使我们思考:学术性和师范性是否就是学科专业水平和教育专业水平的划分?如果从哲学层面分析,“双专业师资培养系统”的观点其实和“通过专业科目或课程设置比例来体现学术性和师范性”的观点具有逻辑的一致性,它们实质上体现的都是学术性和师范性相对立的哲学思想及其相应的实践成果。
看来,学术性和师范性这两个范畴本身也需要重新进行检讨了。学术性和师范性在师资培养系统中具有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特性,实质上应是师资质量整合的统一体,我国过去的实践恰在统一性这方面注意不够。
教师具有相当的学科专业知识是其教学生涯的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需要具备的学科知识在深度和广度上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学科专业知识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怎样好也不过分”的领域。过去我们存在着把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理想化的倾向,其实,能胜任教学工作的学科专业与教师在教育内容上自觉不自觉地精益求精、学术造诣不断提高的要求不能混为一谈。我们不能拿科学家或这一领域专家的学术标准来要求教师的学术水平,学科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不是衡量中小学教师学术水平的唯一标准,这一标准只有与师范性相联系才具有了师资质量的意义。由此分析,教师的学术性不是学科专业知识的学术性,而是与师范性相统一的学术性;教师的师范性也不是教育专业知识的师范性,而是在一定学科知识基础上的师范性。教师的学术性和师范性应是指教师具备能胜任某一阶段教学的专业知识基础和相关学科基础,能够根据教学的真实环境和教学内容的变化而采用不同的教学技术,在科学、准确的知识传授过程中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引导学生亲向科学、民主、文明的人类社会并为之而不断奋斗。
在学术性和师范性相统一的哲学原理的指导下,我们就不会再抱怨非师范毕业生也可为良师了,因为他们具有学科知识上的优势,师范性可以在日后的工作中弥补;我们也不必为课程比例难以在近期改变而束手无策了,在既定的课程体制下,我们完全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改变我们相对“空洞、不切实际”的师范性教育内容,在学科专业科目的教学中进行人文素质的教育,在学术性和师范性相联系的教学法中体现师范性和学术性的高度统一,在有限的教育专业教学中体现学术性和师范性的有机联系,体现真实教学情境下对师范性的要求,体现师范生为社会正义进步而努力的人文思想。
2定向型和非定向型
自从詹姆士·波特(JamesPorter)把通过师范学院培养师资称为“定向型师范教育”、把通过普通大学培养师资称为“非定向型师范教育”以来,定向型师范教育和非定向型师范教育就逐渐成为教育理论界界定师范教育体制的描述性的学术语言。
如果按照“定向”和“非定向”的理论分析,亚太地区的师资培养体制可分为四类:一是定向型的师范教育体系,如朝鲜、新加坡、越南、老挝、印度尼西亚、马尔代夫、新西兰等国;二是以定向型师范教育为主的国家,如中国、韩国、菲律宾、印度、孟加拉、巴基斯坦、尼泊尔、泰国、马来西亚、斯里兰卡等国;三是以非定向型师范教育为主的国家,如澳大利亚、日本等国;也有分不清楚是以定向型为主还是以非定向型师范教育为主的国家或地区,有研究把它们归于混合型,如香港特别行政区。(注:参见曾红:《对亚太地区师范教育若干问题的探讨》,硕士论文,1996年,浙江大学西溪校区图书馆藏。)欧美各国基本是以非定向型师范教育为主的师范教育体制,[8]其中美国的师范教育在其17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经历着一个从中等师范学校提高为独立的高等师范学院(约80年),又从独立的师范学院发展成为综合大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即教育学院或教育研究生院(约40年或60年)的演变过程”,[9]如今美国已发展成为一个以非定向型师范教育为主的国家。前苏联也在不断变革师范教育体制,80年代中期,前苏联的高等和中等专业教育部长还要求综合大学要“充分利用自己的学术力量,在发展高等师范教育中起关键作用”,[4]实质上是要加强非定向型的师范教育体系在前苏联师资培养体制中的重要作用。
在用“定向型”和“非定向型”理论分析各国的师范教育和师资培养体制的同时,我们也发现这个理论受到越来越严峻的挑战。这种挑战首先来自于世界各国先后出现的师资培养体制多样化的现实,这种现实已使我们很难判断许多国家是定向型还是非定向型的师范教育体制,我们只能说某某国家是以定向型为主的师范教育体制还是以非定向型为主的师范教育体制,有时以哪个为主也难以分辨,这样,定向型和非定向型理论在这个国家就再难以成为主流的学术理念了。其次,这种挑战来自于由于对师资培养体制多样化的绝对理解而产生的对师范教育体制的认识,比如有些学者提出“师范学校退出历史舞台是无法阻挡的潮流,是师范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既然如此,科学地理解定向型和非定向型理论及其现实处境,正确认识作为这个理论的支柱之一的师范院校的发展问题,也就具有了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波特的定向型和非定向型理论不是规范意义的学术研究,而是经验主义的带有描述性质的“二分法”。它的贡献在于有利于对所界定的师资培养体制的优劣进行比较,从而为师范教育体制提供了一个分析的框架,这种分析方式在它所处的时代具有实证的性质,是比较恰当的分析方式,但是随着师资培养体制的发展,情形发生了变化。一是由于各国师资培养体制的多样化,如原来非定向型师资培养体制的国家出现定向型师资培养途径,原来较定向型的师资培养体制的国家发展了非定向型师资培养途径,或在非定向型师资培养体制内部出现定向型师资培养途径,非定向型师资培养途径与中小学整合形成新的师资培训途径等等,原来较单纯的师资培养体制已发生了变化,混合型师资培养途径的出现和不断发展削弱了以定向型或以非定向型界定某国师资培养体制的社会基础。二是由于招生体制的变化和终身学习(life—longlearning)思想的影响,定向型和非定向型理论赖以存在的基础——它们之间的比较优势——也在悄然地发生变化,如综合大学的毕业生可以通过继续教育的方式在定向型的师范院校学习教育专业课程,从而获得教育学硕士或教育专业硕士学位,弥补自己师范性的不足;同样地,定向型师资培养系统的毕业生也可以通过继续教育的方式到综合大学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或教育水平,这就是说,在现代社会,定向型和非定向型师范教育体制赖以存在的理论基础——它们之间的比较优势——也在削弱。
但这是否意味着定向型和非定向型理论已经丧失了其存在的理论基础和社会基础而成为一种过时的理论分析模式呢?似乎不能这样认为。定向型和非定向型理论所赖以存在的理论基础和社会基础的削弱是社会进步的结果,是当今社会的现实,但“削弱”并不是消失。在如马尔代夫、老挝、缅甸和柬埔寨这些较为贫困落后的国家里,结构合理、层次完善的定向型的师资培养体制尚未形成,有些国家还长期接受国外的教育援助,国内师资培养不够规范,有些只是应急手段而不能称为“体制”,在这些国家里,师资培养现代化的任务任重而道远。在中国这个以定向型为主的国家里,尽管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争论,但这些争论反映了在改革时期人们对师范院校的不同认识,有些认识难以形成决策的根据。就政策来讲,政府目前还是要坚持保持三级师范的独立设置地位。就是在被某些学者奉为师范教育圭臬的美国,定向型师资培养途径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如一些私家协会、州、地方学区和联邦机构引导和支持了许许多多的非大学师资培养计划(non—universityprograms)如选择性证书计划、师范公司等,就是一些综合大学的教育学院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看作是定向型师范教育体制的变式。
正因为如此,波特的理论仍然是师资培养体制分析的一种理论,在许多国家的师范教育实践中,它所界定的比较优势还相当程度地存在,因此它并未过时。但我们如果从师资培养质量的角度来分析,我们突然发现,定向型和非定向型作为师资培养体制分析的模式,它并不能涵盖如今多样化的师资培养途径,它只是师资培养体制分析的一种理论,不能无限扩大;同时,波特的理论也不是什么“言必称希腊,盛必比汉唐”的理论,师资培训的现展已经表明,它并不必然地与师资培养的质量相联系,它所反映的只是两种师资培养途径的差异,并不必然地标志师资的质量,良好的体制只是有利于质量的提高而不能必然造成质量的提高,这方面同样不能扩大,不能把体制扩大到等同质量。
在科学地定位波特理论的同时,我们也无法忽略一个与这个理论有关系的另一个问题,即上文提到的独立设置的师范院校发展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认为:一、“师范学校退出历史的舞台是无法阻挡的潮流,是师范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说主要是以美国师范教育的历史发展而做出的趋势判断,其实,美国目前也只是以非定向型师范教育为主的多样化的师资培养途径,因此,此说似乎作为一种理论假设更恰当些;二、美国的师资培养体制是美国社会文化作用于师范教育的结果,其师资培养的经验和教训可以为其他国家提供借鉴,但其师资培养体制则无法成为其他国家师范教育发展的样板,其师资培养体制也不具备普遍的适用性;三、各国历史传统、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不同,师范教育发展也不可能有固定统一的模式,就是假如美国独立设置的师范学校不存在了,也难以就此推断其他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师范学校一定会消亡,例如,韩国中等学校的师资,已经由综合大学培养,但是其小学教师的培养却是由专门的教育大学承担的,全国11所教育大学(每个道1所)构成了颇具特色的高等教育师资培养体系,并显示出专门师范教育体系的勃勃活力;四、定向型的师资培养体制与非定向型师资培养体制相比有其独特的优势,不具备完全的劣势,而且其体制也在不断变革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否定定向型的师资培养途径,在理论上欠充分、在实践上也还存在不现实的因素;五、中国的师范学校是在救变图存、中国近代化的过程中借鉴外国的师范教育而产生的,在其百年的发展史上,师范学校的存废问题也争论过多次,主张废师范学校的人甚至用了无理性的刻薄诟詈之语来攻击新生的师范学校,什么“师范学校成绩不甚佳妙,大可废止”、“高等师范学校实是大学及专门学校的赘疣,大可割去”、“师范教育不应另设专校,以免畸型发展之流弊”等等,[2](P7)如今师范院校无用论和消亡说一起,构成了对当今师范教育系统独立存在的合理性的极大冲击,也有可能会形成当今我国师范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动力之一;六、在1996年的全国师范教育工作会议上,中国政府作出的基本稳定独立的师范教育的决议是对我国师范教育体系地位和作用的肯定,也是对师范院校无用论的驳斥,独立的师范教育体系目前尚适合我国的国情,近期内不会消亡,师范学校消亡论似乎过于超前。
3职前师范教育与在职师范教育
职前师范教育作为为想从事教师工作的社会公民而提供的职业准备教育并非是古已有之的师资培训途径。在17世纪以前欧洲漫长的历史时期,无论是从事世俗教育的学者还是从事宗教教育的圣职人员都是在知识或技能方面具有专长的人,学高为师,他们没什么任职资格规定,也没有接受过专门的教育培训,他们所采取的教学方法也不过是自己在知识接受和积累过程中耳濡目染的经验。中国古代闻道在先,学成则为师,在师法、家法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古代知识分子,为师并不是他们最高的理想,为官从政才是他们最高的理想。然而,入仕不易,宦海不虞,于是他们进则入仕弃教,退则从教待仕,他们虽有丰富的人文知识,却没有受过专门的教育培训,其教学法也大多建立在教学经验积累的基础上,这点与欧洲类似。
建立在受教育特权基础上的古代师资状况到了近代由于教育学科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得到了改变。近代社会的变革提出了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教育的平民化对师资的要求、国家对教育方向的控制、教育理论的不断科学化等促成了近代师范学校的建立。后,中国在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西学东渐对传统文化的强烈冲击、救亡图存对新式人才的需要、国人对师资的需求及近邻日本的近代化示范等因素影响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走上了近代化的道路,新式师范学堂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独立设置的师范学校的出现开辟了职前师资培养的途径,体现了教育平民化的现实,在师范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职前师范教育因此而生,受过规范的师范训练的师范生在世界近代化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教师的任职资格也在世界各国产生了。因此独立设置的师范学校产生而起的重大历史作用就在于:它使人们对教师职业的认识改变了,学高只是为师的必要条件之一,教学的技术及为师的伦理道德也逐渐成为教师任职资格中不可缺少的,教师职业本身因而包涵了学术性和师范性的统一。
在我们讨论独立设置的师范学校产生了重大历史作用的同时,我们也难以忘记师范教育近代化过程中的真实历史,忽略以下历史事实是不恰当的:一是由于教育学和心理学长期以来自身的局限性,教师的师范性具有而且只具有相对的作用,它的作用在于相对缩短了学生对于教育规律认识的时间,毕业之前就掌握了一定的教学技能,这种师范性的相对作用一直延续到现在,并不断成为人们论证师范教育无用论的口实;二是长期以来,师范教育系统以培养基础教育的师资为目的,所授学科专业知识虽不高深,但能胜任教学工作,且终身有益。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教师无在职培训的动机,师范学校也无提供师资在职培训的体制;三是在师范学校产生后的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广大师范生担负的是扫盲和普及义务教育的任务,由于师资严重缺乏,他们因受过相对良好的师范教育,在学科专业和教育专业方面均占优势,从而成为师资队伍的中坚力量;四是由于传统社会的相对闭塞和知识更新速度的缓慢,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基础教育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技术变化不大,教师本身的流动性也不大,社会缺乏在职进修的土壤。
这些真实的历史状况表明:在职前师范教育产生和存在的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社会需要的不是师范毕业生的再教育,也不是师范学校提供继续教育,而是大量的师资准备教育即职前师范教育;师范教育存在的矛盾不是职前师范教育和在职师范教育之间的矛盾。而是社会所需要的师资不断增长与职前师范教育师资供量不足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至今仍然存在,如在亚太地区许多发展中国家,教师一方面十分紧缺,另一方面师范院校只限于职前师范教育,这就造成了师资缺乏和师资质量低下两方面的社会问题。在发达国家如美国虽然也提到教师缺乏问题,但那是与发展中国家涵义不同的问题,发达国家的教师缺乏不是师资培养能力不足造成的,而是职业的流动性和对教师在学术性上和师范性上较高任职资格造成的,即发达国家的教师缺乏不是由于职前师范教育不足而是由于在职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看来,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和水平会极大地制约一国师范教育的层次和水平,我们不能忽略表面相同的概念所含的不同的社会含义,字面上的比较不利于相互借鉴和问题的解决。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经济发展对教育质量不断增长的强烈要求、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造成中小学教育内容的变革速度加快,一些新的教育理论的出现和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不断更新等等已使一次性的职前师范教育不能满足教育革命性发展的需求,在职师范教育成为新时代对师范教育的要求。在这种时代的要求下,各国开始逐渐重视中小学教师的在职培训。英国70年代出现了概念化的教师在职教育与培训即INSET(In-ServiceEducationandTrainingofTeachers)一词,伦敦大学教育学院还设有INSET系,在地方教育当局(LEA)的主持下,组成了以大学、教育学院、教师中心为主的全国性培训网络,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并把中小学教师的在职培训与其薪水相联系,日本、美国等国也有类似的政策。法国将中学教师的在职学习写进了《继续教育法》,以法的形式予以确定。中国的《教师法》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师接受培训的权利以及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主管部门和学校因此而负有的法律责任。
近半个世纪以来,在职师范教育在世界各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形成了多种层次、多种类型的在职师范教育形式。从提高教师的任职水平和任职资格的维度,有学者把世界范围内的在职师范教育分为四大类:补缺型、资格培训型(包括补偿学历型与学位进修型)、适应型(新任教师的入门教育和补充更新的适应性培训)和研究提高型。易长发同志认为中学新任教师入门教育大致有“新教师带引式”、“集中培训式”和“新教师研修式”三种形式,并把“以课程为基础的在职培训模式”分为“学位课程培训式”、“单科课程培训式”,把短期进修在职培训模式分为“老教师培训”、“备课培训”、“一般性培训”、“专题研究式”培训和“广播电视讲座式培训”,对以学校为中心的在职培训方式和以学校为中心的教职员发展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注:参见易长发:《外国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模式例析》,《比较教育研究》,1999年第3期。)。米切尔(YoungMichael)则在现代化的分析框架中分析了英国80年代以来的师资教育改革,认为师范教育系统发生的对英国有作用也许具有世界意义的转变是从以学科为中心转向以课堂中出现的问题为中心,从以大学培训师资为中心转到以中小学为中心。[10]
在对国外这些多层次多类型的在职师范教育进行比较研究时,我们发现形成以下认识是必要的:
一是在职师范教育的出现及其在各国教育系统中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结果,是师范教育发展的必然阶段,它反映了社会的发展与师资水平的不平衡,以及师资水平与社会相适应的矛盾运动。
二是社会经济的发展会制约在职师范教育的层次和类型。如在亚太地区的一些国家,教师严重缺乏,政府不得不采取一些措施,如提拔初中教师去教高中,招收中学毕业的学生为民办教师,这样补缺型和学历补偿型就成了这些国家在职师范教育的主体。在这些国家,在职师范教育计划有时无法落实,不少教师(包括“民办”、“代课”或正式教师)走上教学岗位后就无暇再受到培训,在职师范教育虽要求强烈,无奈供量不足,从而影响了这些国家高水平的发展。而美国由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较高,适应型在职培训和研究提高型的在职培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新任教师(beginningteacher)以资格培训型为主,补缺型的在职培训在美国不占重要地位。80年代以来,美国还进行了一项长达十几年师范教育改革计划,该计划用以吸引并指导非教育专业大学毕业生或有相关经验但没有正规教师资格的人成为教师,被称为“选择性教师证书”计划,[11]由于选择性教师证书计划的实施,许多州逐步取消了过去长年实施的“紧急教师证书”。
三是在职师范教育应以提高师资队伍的质量为最终目的。在近半个世纪的在职师范教育实践发展的过程中,一条最基本的规律就是在职师范教育具有多重目标,但这多重目标必须与教师的学术性或师范性相应提高契合,才具有实实在在的社会意义,否则就有悖于在职师范教育的本质。在这里最需要避免的一种倾向就是教育主管部门、培训机构或培训对象的急功近利的态度和不切实际的决策及行为。在职师范教育必须符合自己的国情国力,必须以切实促进师资质量的适当提高为目的。
四是不同程度地促进在职师范教育的制度化和科学化。受终身教育思潮的影响,英国学者詹姆·波特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三阶段师范教育的构想:第一阶段是个人教育阶段,即高中生毕业后;在相应的大学或师范学院里学习的阶段;第二阶段称准备教育阶段,这是指任教后的试用阶段;第三阶段是在职教育阶段,也就是被录用为正式教师后的继续教育阶段。波特理论的一个重大理论价值就是他把师范教育看为一个终身教育的过程,它启示我们促进在职师范教育的制度化和科学化就是要促进职前师范教育和在职师范教育的一体化;另外,建立在职进修的激励机制、严格教师的任职资格、规范教师的聘用、规范教师的实习试用期培训、提供有效的培训物质条件,建立在职师范教育的质量监控体系、加强在职培训的科学研究等等是必不可少的。
五是借鉴脑科学和生命科学研究的成果,加强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加强教育专业的科学研究是职前师范教育和在职师范教育落到实处的一个重要支柱,既要加强在新的技术条件下、新的社会条件下教育理论的研究,又要加强在新时期教育理论指导下的教法和学法的研究,改变教育专业空洞不切实际的状况,使教学真正成为一门职业(teachingprofession)。
三作为21世纪我国师资培养途径改革建议的结论
1教师的职业化研究务求精进
从中外师范教育的比较研究中,我们发现,无论是古代中国还是古代欧洲无不学高为师,教师非职业化是一个事实,就是在今天,教师的非职业化仍有较大的市场,他们不承认教师的职业性质,不承认教学是一门专业,他们顽固地坚持“只要掌握了任教学科知识,人人都能做教师”[11](P62)(美国的一些人的观点)、“非师范学校毕业的人照样可为良师,师范无用”,对定向型师范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予以否定。
我们当然可以理直气壮地对这种观点予以驳斥,但我们也如坐针毡地面对着教师职业化不足(注:赵微同志认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师范生的职业训练极为欠缺。”见《中国特殊教育》1998年第4期,第36页。)的现实,忧虑不安地关注着我国师范性严重缺失的状况。责人无过,闻过则喜,师范无用论的论调、教师非职业化的现实状况给了我们师范教育工作者重于九山的巨大压力,使我们怀着沉重的心情实事求是地审视我国师范教育的不足,理智地为改变这种不足作出建议。
我们当然可以把师范教育的不足归于历史、归于历史上教师非职业化的传统、归于社会经济制度的制约、归于相关领域的不够成熟,但这种归因无益解决当今我国师范教育不足的现实。长期以来,教师肩负众多的社会使命,有着众多的神圣光环,他们应有哲学家的睿智、雄辩家的口才、书法家的功力……然而教师的神圣并没有提高他们的职业地位,人们好像只把他们看成是教书匠,他们似乎不具备医生、律师那样的专业知识,他们似乎不能融学术性和师范性于一门专业。
如此看来,如何促使教师的学术性和师范性有机地融合起来,使教学在人们眼里能成为一门专业,便成为摆在师范教育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教师职业化的研究既是一个跨世纪的课题,又是一个世界性的重大课题,也是一个不断具有新的内涵的课题,其中似应包括加强教育基本理论的研究、课程与教学的研究、生命科学和脑科学的研究、以发展心理学为核心的心理学的研究以及社会职业的比较研究等一系列的研究,这些研究所取得的系列成果将为教师的职业化做出理论贡献,为教师正名,为师范教育的发展提供理论的支柱。
目前,教师职业化研究已引起国内外有些学者的重视,在建构性学习、教师的专业地位、从心理学角度对教师素质研究等方面也出现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但还很不充分,因此为了师范教育发展的需要,教师的职业化研究务求精进。
2定向型师范体制内部需改革
从对定向型师范教育和非定向型师范教育的比较研究中,似乎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定向型师范教育体制与非定向型师范教育相比,并没有比较的劣势,定向型师范教育体制在一国的存在也有其理论的根据,随着社会的发展,定向型师范教育体制也需要不断变革。
从体制设计角度分析,目前我国的师范教育体制大致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是综合大学或师范院校教育系本科生的出路问题。按照传统的体制设计,综合大学或师范院校教育系本科生的培养目标是教育管理、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专业的教师。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体制设计出现了弱点,教育系本科毕业生缺乏系统的学术训练,缺乏学科专业的知识,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就业出现了很大困难。
二是师范生层次提高问题。我国的学历教育层次单一,以学术标准为主,在这种情况下,师范生的学历提高,或者以牺牲师范性为代价,去报考综合大学的非师范专业,或者去报考教育专业,而又面临着知识结构不适应问题。美国的做法可作为借鉴。美国在长期的师范教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样化的学衔,如今在教育方面大约有120个学衔,如B.A/B.S,M.S./M.A,M.Ed./M.S.Ed./M.A.Ed.,M.A.T./M.T./M.S.T.等。
三是高师院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问题。我国高师课程体系目前还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时代的特征,业已暴露出多方面的不足,[1]亟需改革。教学内容改革也是一个重大课题,例如:如何改革高师院校学科专业科目的教学内容以使其既能体现该学科的基础体系又能反映该学科的现展成果?如何改革高师院校的教育专业课程以体现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结合、发展教师的“临床能力”和“扩展能力”以及提高教师的学术素质和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的能力?如何改革“两课”教学以切实提高师范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和人文素质?等等。
鉴于以上问题,借鉴国外的经验,我们建议:切实改革高师院校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化的高师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以教育专业硕士点的建立为契机,建立多样化的教育学衔制度;慎重对待、积极促进综合大学和师范院校的教育系改革,使教育系成为引领教育理论研究的中心以及教育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优化机构;改革师范院校科研体制和教学体制,促进科研体制和教学体制在提高院校办学质量基础上的整合统一;加强相关的教育研究,为改革准备理论基础和实践论证。
3建立终身教育性的师范教育体系
终身教育是20世纪教育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教育思想之一。虽然世界各国教育实践与终身教育的要求还相差较远,然而许多国家把终身教育作为指导本国教育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为了适应终身学习的社会的到来,终身教育性的师范教育体系的建立就显得很有必要了。所谓终身教育性的师范教育体系就是指在终身教育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师范教育体系,这个体系把教师的培养、任用和在职培训结合成一个相互衔接的体系,这个体系使得教师能在职前师范教育结束后的教学生涯中的任何阶段,只要他需要,就可以接受在职的培训和提高。终身性的师范教育体系把职前师范教育和在职师范教育联接成一个连续的整体,重视教师的实习和试用期的培养和培训,把在职师范教育制度化,并把教师接受在职学习的主动动机与培训的物质条件结合起来,把在职师范教育看作是适应终身学习的社会的义务和为之所采取的行动。可以预见,终身教育性师范教育体系是一个具有前瞻性的教育体系,是当今师范教育革命性发展的方向。
发达国家为建立终身性师范教育体系已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取得了很大成就。目前,我国的师范教育理念、物质条件、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基础教育体制、高等教育体制、师资水平等一系列方面距离终身性师范教育体系的建立还有相当大的差别。然而我们可以在终身性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以建立终身性师范教育体系为改革目标,根据我国的现实条件,促进包括职前师范教育和在职师范教育的内部改革以及职前师范教育和在职师范教育的一体化、师范教育与基础教育的一体化在内的一系列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国师范教育的改革,为适应21世纪终身学习化的社会源源不断地提供优秀的师资。
【参考文献】
[1]李盛兵.我国高师课程体系的缺失——人文性和师范性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1998,(5).
[2]王炳照.中国师资培养与师范教育——纪念中国师范教育100周年[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7,(6).
[3]史秋衡.内地、香港高师教育学术性与师范性比较[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8,(3).55.
[4]吴文侃,杨汉清.比较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602.
[5]滕大春.外国教育通史(第六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4.116—117.
[6]D·ThompsonManning.HistoricallessonsforTeacherEducation[J].JournalofTeacherEducation,Nov-Dec,1987.
[7]JulieD.RainerandEdithGuyton.DevelopingaConstructivistTeacherEducationProgram:ThePolicy-makingStage.JournalofTeacherEducation.Vol.45,No.2.
[8]陈永明.师资培养教育的国际比较[J].外国教育资料.1998,(2).
[9]崔允huǒ@①.美国教师的培养和培训:经验与思想[J].外国教育资料.1998,(2).7.
[10]Y.Michael.Rethinkingteachereducationforaglobalfuture:LessonsfromtheEnglish.JournalofEducationforTeaching.Vol.24.Apr98.
一、引言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人们的对外交流日益增多。然而,由于缺乏对西方文化的深入了解,中国人在与英美人士交往的过程中常常出现“文化休克”现象。由此看出,这种纯语言形式的外语教学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要使交际顺利进行,我们必须在外语教学中进行文化导入。
二、文化导入的必要性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它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因此语言学习必须在文化的环境中进行,语言知识的传授要与文化知识的导入相结合。然而,在现实的外语教学实践中,社会文化因素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多数外语教师在教学中把主要精力放在语言知识的传授上,而忽略了对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久而久之,许多学生虽然语言知识掌握得较好,可是在交际场合却不能恰当地运用它们,甚至会引起对方的误解,妨碍交际的成功。中国学生在与老外聊天时会很自然地问道:“How old are you? How much do you earn?”这两个句子从语法上分析是完全正确的,然而问题在于:中西方文化在对待年龄、个人收入问题上的观点是截然不同的。中国人常把年龄、个人收入作为随意交谈的话题之一,而英美人则认为这是个人的隐私,不可侵犯,其结果可想而知。由此可见,在外语教学中,文化教学是不容忽视的,它和语言教学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
三、文化导入的内容
众所周知,文化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社会现象,它无时无刻不制约着人们的语言行为。我们把文化分为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所谓知识文化,指非语言标志的,对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时不直接产生严重影响的文化知识。所谓交际文化,指两种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时直接发生影响的言语中所蕴涵的文化信息。知识文化是交际文化的“根”,是更深层次的理解,是掌握交际文化的钥匙。故此,我们在外语教学中应该做到既要注意知识文化的积累,又要加强交际文化的导入。在语言教学中我们不能只侧重或突出交际文化而忽略知识文化,而是应该根据学习者的认知特点和思维发展规律合理地安排不同学习阶段文化导入的内容,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四、文化导入的方法
(一)课堂导入法。由于现行的英语课程标准没有明确列入培养文化能力的具体内容,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地结合教材,导入那些跟教材内容相关的目的语文化背景知识和社会风俗习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语言交际能力。例如:中国人和英美人对待别人的赞美,态度上有明显的差异。中国人对别人的赞美表示否定,以示谦虚;英美人对别人的赞美,表示接受,并向对方致谢。在英语国家公共假日到来之际,教师要抓住时机向学生介绍这些节日,并让学生搜集与这些节日有关的资料,这样可以使学生了解西方国家这些重大传统节日里的各种文化背景知识,同时让他们感受这些节日的热烈气氛,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归纳对比法。对汉英两种文化的比较也是外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比较,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懂得使用英语时所涉及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文化因素,从而避免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在英汉两种语言的交际活动中都存在着明显的文化差异。教师可以针对教材所涉及的内容,不失时机地从以上方面进行比较。
(三)角色扮演法。单纯地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并不能培养学习者的社会语言能力,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如果不给学生提供练习或运用所学文化知识的机会,他们就难以获得正确运用文化知识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语文学习“得法于课内,收益于课外”,即在有限的课内时间里解决方法问题,要让学生在课外大量阅读,只有这样才能学好语文。但问题的关键是,在应试教育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大多数中学生根本就没有课外阅读时间。学生从早晨六点到晚上十点,课程排得满满的,连吃饭走路都是匆匆忙忙的,那里有“闲情逸致”去阅读呢?课外阅读长期得不到重视,还源于它姓“课外”,学生以它为“消遣书”,家长称它为“闲书”,甚至有的领导和科任教师认为它是“不务正业”的书。这些不公正的待遇使它遭到冷遇。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光靠有限的课内阅读既不能满足学生的考试需要,更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鉴于此,教师要改变观念,激发学生兴趣,保证课外阅读的正常进行,将阅读从课内引申到课外,用课外的营养滋润课内的的内容。阅读的途径比较多,例如:
1、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大量的信息、新颖的手法,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把握课文内容与经典作品的思想真谛与语言内在意蕴,在感悟中提高自己的品位和境界。培养学生灵活性、多向性、深刻性和创造性的思维品质,使学生对同一问题作多角度思考,进行丰富的想象,探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要求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总结概括和综合思维的能力,并不断加以深化,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进而拓宽学生学习的渠道。
2、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新书,以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语文能力的培养单靠课内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的阅读教材,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需要。假如我们能够给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条件,使学生们能随时地、方便地读到他们喜爱的文学、科技以及一切有益的读物。
同时,还要大胆地利用有限的课时来进行课外阅读。每周坚持用一至二节课来专门进行课外读物的阅读。通过一段时间的试验,学生感觉非常好,学生在读书交流时说“我们期待阅读课的到来,因为我通过阅读体验到从没尝试的感觉”。一个同学说:“课外阅读还可以净化我们的心灵,把我们从游戏室,网吧等场所救出来,它使我们 活得滋润。由此可见,课外阅读不但不影响课内,而且使课外、课内二者相得益彰,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积极组织阅读材料
有了充足的阅读时间,就必须准备充足的阅读材料,不能让阅读成为“无米之炊”。材料的来源是多方面的,如笔者所带的班级,每人订一份《语文周报》,不少学生还自己订了《读写天地》、《青年文摘》等等,报刊杂志交换进行阅读,有时还可以借助学校图书室的资料,这些资料这些资料极大的充实了学生的阅读仓库,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储备,为自主阅读做好了充分准备。
三、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让学生顺利的进入阅读之门,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激励学生乐读。学生如果乐于读书,积极主动的探求思考,阅读就成功了一半。因此,教师要设法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让他们在快乐中吸取知识的阳光雨露。
2、引导学生善读。学生不仅要乐于读书,而且要会读书。特别是在开始的一段时间,教师要告诉学生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有的文章要精读,要一字一词地细读,反复地读,仔细品味;有的文章要略读,一目了十行,了解大意即可。要善于从选材立意、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等方面去体会文章的精妙。只有这样,才能读有所达,读有所获。
3、提醒学生记读。“记读”就是要让学生阅读的时候手到、脑到。对于精彩的词句和语段,要用摘抄本把它抄下来,要用一定的时间笔记本别好的内容进行背诵,为今后的写模仿、创新的原料,对于感受很深的文章还可以写读后感。教师要每隔一定的时间进行检查,鼓励学生做好笔记。时间一长,学生的语言仓库里就会有充足的“货物”,到那时写作将成为一种自觉活动,学生的综合素质将会得到全面提高。
四、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学会积累
要想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收到实效,就要教会学生从书中吸取营养,学会积累。笔者认为应该注意如下几点: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健康的情感能够有效地强化人的智力活动,使学生精力充沛、意志坚强、思维敏捷、想象丰富、记忆增强,学生的心理潜能会得到高效发挥。反之,消极不健康的情感,则会使智力活动受到抑制,降低学习效果。认为语言学习中的情感因素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学习者的个别因素,包括焦虑、态度、动机、个性、自尊与自信等。第二类是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的情感因素(包括移情、课堂交流、跨文化意识等)。外语教学是一种语言教学,是师生有目的、积极主动参加的双边活动。师生情感的交流是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可见,外语教学中,师生关系对教与学的影响也是值得探索的课题之一。
一、“师生关系”的定义
“关系”是指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或心理距离。(皮连生,2002:326)在学校,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我们几乎天天上课与学生接触往来,因此,“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里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和交流情感的过程,是教育和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媒介。
二、良好师生关系在中学外语教学中的地位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认识速度和质量与其认识密度、情绪、情感有着密切的关系。事实上,任何认识过程都伴随着情感,学生对外语学习的态度,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与老师的关系。当今的外语教学是以培养交际能力为目标的,它不象历史、地理知识那样靠背诵语言知识就能掌握,也不象数、理、化那样靠透彻的理解、周密的分析。外语课堂教学比起其它学科来,在教学方法上、在师生关系的处理上,在教学设备的运用上都应更加先进。
外语教学过程中师生、学生之间相互交往是学生获得有效输入和内化课内外输入并逐步转化成输出的最理想的途径,外语教学只有通过相互交往活动,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实际运用能力)。因此,为了保证交往活动的顺利进行,我们更应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三、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主要途径
1.提高自身的素质,形成个性风格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个文件中对外语教学质量提出了,“5个因素和1个公式”。这5个因素是:(1)国家对外语教学的政策;(2)学生的来源与素质;(3)教材的质量;(4)教学环境与条件;(5)教师的素质。这5个因素中,前4个是可变因素,而教师的素质是决定因素。1个公式是:教学质量=[学生(1分)十教材(2分)+环境(4分)+教法(3分)]X教师。这个公式中括号内4者相加是10分,而教师的素质分值越大,乘积越大,即教学质量越高。由此可见,外语教师的素质(政治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对提高外语教学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学的问题就是教师的问题。建立一直合格的、新型的中学外语教师队伍是提高教育水平的根本大计,是提高中学外语教学质量的关键。
2.真诚地理解、接纳全体学生
教师对学生的理解与爱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教育力量,是其它教育因素所不能代替的。教师可通过了解、理解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和学习的爱好、困难,实现应有的“移情”,调动学生学习外语的积极主动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用外语的交往活动,时刻注意学生那段时间中的使用外语能力的进步。师生之间只有在相互理解、接受的基础上才能建立良好的关系,学生才能对教师所教学科采取合作的态度,乐于为他们所喜爱的教师而努力学习。3.给予学生期望与成功
根据“皮格马利翁效应”,如果教师热爱学生,对学生抱有良好的期望,那么,他就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对学生给予肯定、赞扬和鼓励。而学生在得到愉快的鼓励后,会激起对教师的更真诚的信赖和尊敬,产生上进的信心与决心。如此良性循环,会产生教师所期望的效果。让学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也是融洽师生关系、改善英语学习环境的途径。
4.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
随着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外语教学也就更显得日趋重要。作为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有意识地汲取某一方法的优点,筛除其不足之处以创造有效的方法来适应不同的教学环境和不同的学习对象。正如Robinet说的:“优秀的教师总是充分利用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最好的教学材料。”①方法一:创设适当的情景,在活动中学习。创造和利用情景组织课堂教学,可以给学生营造交际氛围,引发学生参与交际的兴趣,培养他们使用英语的能力。把教学内容和实际相联系,模拟真实生活情景,将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力求课堂教学生动、形象、活泼。
②方法二:采用开放式或讨论式教学。复述、表演、辩论、演讲、口头作文等训练方法,均使学生通过实践来锻炼实践英语的胆量和英语口语能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表现自我。
③方法三:利用先进的教学媒体。随着多媒体、影碟机、网络的广泛运用,英语教师应充分运用这些媒体,根据课文具体内容,制作直观易懂的课件,使课文中角色鲜活起来,刺激学生的听觉和视觉,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先进的媒体还可以增加课文知识的信息量,加大课堂教学内容的容量,提高单位课时的效率,使英语教学实现“多信息”、“高密度”、“快节奏”的先进教学模式。
④方法四:开展多彩的课外活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是英语课堂教学的最好辅助形式,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外活动有利于增长知识,开阔事业,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课外活动的形式可多种多样,如组建课外兴趣小组,办英语小报,出英语墙报,组织课外阅读,开展英语歌曲、话剧表演等竞赛,办英语广播、英语讲座等活动。
另外,教育部新颁发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英语选修可作了初步的设想,也利于英语教师的借鉴,如语言知识与技能类(初级英语语法与修辞、英汉初级笔译、英语应用文写作、英语报刊阅读、英语演讲与辩论);语言应用类(文秘英语、科技英语、信息技术英语、初级旅游英语、初级经贸英语);欣赏类(英语文学欣赏入门、英语影视欣赏入门、英语戏剧与表演入门、英语歌曲欣赏)等。这些活动均能开阔学生视野,清除心理疲劳,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融洽师生情感,促进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孙鑫英语教学中师生情感协调与缩小两极分化[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1993(3).
1.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在提倡兴趣先行的现代教育中,学生的兴趣无疑发挥着主导作用。小学语文是一个基础性的教学阶段,无论是写作还是其他语言的运用练习,都离不开学生的专注和兴趣。在推行课外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寻找阅读材料,这不仅是小学生认识世界、认识事物的重要途径,而且是教师引导学生初步建构写作系统的重要途径。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明确自身的阅读目标和方向,通过课外阅读积累社会经验和写作素材,提升语言的感悟力,从而培养写作兴趣。在课外阅读的推行过程中,始终保持学生的好奇心和视野增长的欲望,则是对教师的最高要求,因而课外阅读方式既是对学生的一个经验考量,又是对教师的一个模式重构。
2.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相较于课堂书本教学而言,课外阅读活动更倾向于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一改以往枯燥乏味的语文课堂气氛,将学生领进语言活用的世界,重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课外阅读,学生可以从不同的文章中领略生活的方方面面,体会生活的点滴,从而提高语言理解能力和分析事物的能力。学生在阅读中领会作者的情感和主旨,边阅读边思考,同时做相应的阅读笔记,如此既锻炼语言思维能力,又积累素材。这一学习习惯同样可以利用于其他学科的学习。通过如此模式的课外阅读教学,学生便可以形成知识网络,提高写作能力,写出令自己满意的有内涵的文章。
3.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新课标改革之后,对于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要求不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模式,而是力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建构具有个性特点的写作知识素材体系。小学写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很大的比重,这就告诉学生和教师,这一模块需要被着重对待,同时也要有策略有针对性地教学,不能生搬硬套,也不能照本宣科。因此,针对与写作能力培养的课外阅读教学就有着非比寻常的作用。在传统小学写作教学中,学生常常是通过教师的示范和教授才能亦步亦趋地实现写作教学的基本目标,但效果并不显著,也缺乏灵活性和灵动性。而新型的小学语文教学则提倡先激发学生的兴趣,再进行具体深化的教育。如上文所言,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教育不仅可以建构一个属于学生的素材体系,还可以以文字的形式为学生展现一个不一样的世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从各个方面丰富学生的精神内涵。在阅读中,学生会唤起文字情感感悟机制,投入文字的运用和理解中,其写作能力和文字综合能力自然在无形之中得到提高。
4.建构学生的写作思路
目前,我们已经看到了课外阅读对于小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的益处,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越来越重视学生课外阅读量的增加和阅读水平的提升,其都是为了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对于尚处于写作能力培养基础阶段的小学生而言,写作是一项陌生而又不知该如何下手的学习模块,他们缺乏基本的语言组织能力和素材积累,在一开始的写作之中难免会不知所措。课外阅读就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自我的平台,通过最简单和直接的方式补缺补漏,建立素材库,建构写作思路,从别人的文章里获得写作经验,从而加强自身的写作情感和语言能力表达。
二、具体措施建议
1.制订系统的阅读计划
在小学写作教学中加入课外阅读内容是需要有一个系统和具体的计划的,这就需要教师综合考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综合能力同时又保证学生课外实践的合理利用,综合这二者进行学生课外阅读计划的制订。在具体的前期实施之中,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课余时间的具体量及学生日常的作业量,将课外阅读的时间和难度控制在一个可观的范围内,减轻学生的压力。其次需要教师对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有所了解,具体了解学生的写作水平,有针对性地安排阅读计划,从而保证不同能力和水平的学生都能通过课外阅读提高语文综合能力。最后,还需要从内容上有所把控地加入课外阅读的任务,细加甄选可供学生阅读的内容,有的放矢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2.精选阅读材料
小学生虽然相对而言课业并不繁重,但其能力和精力是有限的,因此在课外阅读内容和类别上就需要教师严格把关,尽量在有限的时间里给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选择适合小学生的阅读内容。从具体的材料甄选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写作教学任务给学生安排一些相关的阅读内容,其内容可涵盖历史、地理、科学、生活等不同门类,细化到年龄和接受度。这样既可以有针对地进行课外阅读教学,又可以保证学生的兴趣点,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
3.写作练习与阅读相结合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4-0000-01
随着中国的飞速发展,“汉语热”也迅速升温。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渴望接触中国,渴望了解这个既拥有悠久历史文化,又拥有无限发展潜力的国家。汉语越来越受到国际重视,在这个时出了它的最强音。
中国国家汉办主动顺应这一形势需要,采取了“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发展战略方针,积极招收外国留学生到中国学习汉语,也大力培训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兴建孔子学院、开设“孔子课堂”。越来越多的国家把汉语教学纳入了本国国民教育体系,越来越的留学生来到中国学习汉语。汉语这一中华文明的结晶,欣逢盛世。
研究表明,“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的存在”,刘先生也曾指出,“文化教学是语言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文化教学要紧密结合语言教学”。可见,对外汉语教学既是一个语言教学的过程,又是一个文化教学的过程,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进行中国文化传播有重要意义。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传播途径主要可以分为:专门的文化课和非专门的文化课。
一、通过专门的文化课来传播中国文化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上进行中国文化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策略:
第一,选取合适的教材。从课程设计到独立授课,一名好的汉语教师扮演的其实是双重角色――既是导演也是演员,而课本则无异于剧本。在选取文化教材时,要注意教材的趣味性,能够引起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兴趣;教材也要适合学生的语言水平,在不同的教学阶段,要为学生安排不同程度的文化内容,例如,在初级阶段的教学中,应该选择表层的文化内容,在中级、高级阶段的教学中,应该选择一些深层的精神文化内容,逐渐让学生了解汉语的人文内涵;教材还要适合学生的年龄,例如,高中的学生可以选取内容更生动有趣的教材,大学的学生可以选取更有知识深度的教材。
第二,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展示中国文化的魅力。在授课过程中,只用语言进行讲述难免有枯燥、机械化之嫌,尤其是在初级阶段的教学中,学生的语言水平尚浅,一些特殊的文化现象在不借助中介语的情况下很难向学生说明,而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更容易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幻灯片播放、音频、视频、电影等多媒体教学方式不但能够使课堂有声有色,也更方便快捷,不易受到客观条件制约。可见,用直观手段,合理利用PPT、视频等现代教学技术,在对外汉语的文化教学中很有必要。让学生看电影《孔子》,往往比单纯靠语言讲解孔子的生平和思想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反复讲解京剧的魅力和脸谱的含义,学生很难领悟,但如果教师带领学生一边看京剧的视频,一边加以讲解,学生就觉得容易理解多了。讲解中国的舞蹈,语言的描述很能让学生想象到中国传统舞蹈之美,但如果给学生看一次《千手观音》,相信他们一定会赞叹不已。
第三,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俗话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在进行对外汉语文化教学时,老师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花了很长时间去解释费了汤圆,饺子,包子,馄饨之间有什么不同,学生还是不明白。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果能创造条件,让学生去品尝一下这些可口的中国食物,或让他们亲手制作,学生就可以准确、有效地理解所学内容。此外,让文化实践走人课堂,往往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它的趣味性超越了一般的课堂。比如,学习中国武术,老师可以带着学生一起打太极拳;讲解中国的传统服饰文化,老师可以和学生一起穿上美丽的汉服,梳起中国古典仕女的发式,也可以找几件旗袍让学生换上,感受一下中国传统服装的魅力。像中国结、剪纸、泥塑等操作性较强的传统文化艺术,更是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试一试。
第四,让学生在对比中巩固中国文化知识。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过程中,中外文化发生和接触和碰撞不可避免,“认识到自身文化和异域文化之间的相互关联的生存关系是参与文化交流和培养跨文化意识的前提”,且“了解双方文化的差异是成功的语言文化交际的必备前提”而学生往往也会对汉语和他们的母语之间的语言文化差异产生兴趣。让学生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本国的文化进行对比,找出异同,学生会比较有兴趣,也更容易掌握知识。比如,中国和韩国同属于“汉字文化圈”,都有过中秋节的传统,但中国的中秋节有拜月的习俗,而韩国人在中秋节祭拜祖先,中国人中秋节吃月饼,韩国人吃松饼,等等。再比如,中国人特别喜欢龙,把龙视为吉祥的象征,而西方人却认为龙是凶恶的象征,中国的龙和西方的龙在外形上也有很大的不同。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过程中,中外文化发生和接触和碰撞不可避免,而学生往往也会对汉语和他们的母语之间的语言文化差异产生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应该“9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四百万字以上,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1]在《课标》中,语文课外阅读被提到了较高的高度,并且对学生一定时间内的阅读数量也做了明确规定。
吕叔湘曾经说过“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们的经验,他们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表达水平,让学生喜欢语文,就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接触优秀作品的机会,接触优秀的语言主要是指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2]语文学科学生的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是相互沟通的,丰富的课外阅读有助于提升学生对课内作品的兴趣以及感悟能力,也是提高学生文化素养最重要的途径。
如今学生的课外阅读状况并不是十分饭郏中学生的课外阅读存在阅读数量少以及阅读品味低等问题,所以教师在这过程中就应该发挥能动作用引导学生达到更好的阅读效果。笔者从自己的教学经验出发,并且借鉴一些专家学者所提出的具体方法,将中学语文教师在学生课外阅读方面所能起到的作用具体列举如下:
一、引导学生选择阅读书目
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阅读的可选余地实在过于广阔,对学生来说如何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之中选择对自己有益、能够提升个人素养的优秀语言作品是较为困难却十分重要的。数学家王梓坤说过“读书需要选择”,而学生的鉴赏水平以及阅读经验使得他们不能很好地去选择,老师在这个时候便可以帮助学生,《新课标》中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有具体推荐书目,教师可以在这个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向学生推荐需要阅读的书目。
二、让学生明确具体的阅读目标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智力是各种要素发展的共同要求,就是加强相应活动的‘有意性’,即在观察、注意、记忆、思维、想像活动中有明确的任务,有完成的愿望和要求,人们思维的每一步骤都受思考者的目标所制约。”[3]加强活动的“有意性”,教师就应该帮助学生明确阅读目标或者帮助学生制定阅读目标,制定课外阅读目标应该注意不同的学生基础各有不同,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限定学生阅读书目的时间,以及阅读结束之后应该了解哪些问题。
巴普洛夫高级神经活动学说告诉我们,教师明确教学要求,一旦被学生接受,就会在他的大脑皮层形成一种优势兴奋中心,使神经细胞处于高度积极活动的状态,这样,极容易形成一个优势兴奋中心,使神经细胞处于高度积极活动的状态,这样,极容易形成神经上的暂时联系,迅速接收信息,产生智慧。明确阅读目标使得学生有阅读的紧迫感,并且使得他们能够互相督促,完成目标。
三、重视学生课外阅读反馈
课外阅读应该有所反馈,反馈就是把系统中某一部分输出的信息返回到输入的部分。课外阅读的反馈就是将阅读目标、阅读书目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等内容输送出去之后,通过对文本的研究,将结果返送回来。教师可以对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所反馈的信息进行具体评价,起到了检查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作用,也起到与学生有效沟通,增强学生对于语言的感悟。
教师对学生阅读情况的反馈常见的有以下方式:1.可以给学生制定共同阅读目标,然后就某作品在班上举行读书研讨会,这种方式可以使得学生展示自己个性化的阅读理解,对于所阅读文本也有较为深入的剖析;2.以黑板报、墙报的形式对于学生的阅读感悟进行展出,让学生自己设计自己的心得体会,这一点也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3.以读书笔记的形式呈现给老师,老师检查,并且给予恰当评价。
四、课外阅读应该和课内语文教学相联系
台湾地区的语文教学其中一大特色便是课内语文教学与学生写作紧密相关,作文题目以及作文要求和学生近期所学作品有内容上的关联,如此便达到了以课内学习带动学生写作水平的发展,以写作提升对课内作品的感悟。课外阅读是否可以和课内教学形成这样的双向促进的状态呢?教师在这一愿望的实现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课文的时候,能否在‘窥一斑’的基础上,激起学生‘知全豹’的欲望呢?这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教师的引导。”[4]教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更多地引入与文本相关却又在文本之外的内容,引起学生兴趣。比如学习沈从文的《边城》的时候,感悟其中的语言特点以及与水相关的环境描写后,由此可以引出与沈从文文风相近的汪曾祺的小说《大淖记事》,使得学生对这种语言方式有更好的体悟。中学语文教学的一大作用就是以课内带动学生对课外的探索,对相关文本产生兴趣,从而对文学阅读也产生浓厚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它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一活动是在哪些条件下和怎样的环境中进行的”[5]学校与社会所创造的读书环境是老师在学生课外阅读方面发挥作用的基础。所以有良好的读书环境,再加上老师的引导与督促,学生的课外阅读定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2]高岚.语文素养的提高关键在于提供接触优秀语言的机会[J].语文教学通讯,2017.2.
创业人才的培养亦称为创业教育,我国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人才的需要,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也在近年来大力促进高等学校创业教育活动的开展,力求使毕业生具备生存能力、竞争能力,既可寻找合适的岗位就业,又能在求之不得或为了寻求更好的自我发展机会时走向自主创业的道路,以缓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这也是把高校中的技术和知识更好地转化成社会资产的有效途径。
一美国大学生创业教育
创业人才的培养兴起于美国,而且美国目前的创业人才培养模式较为完善,其他发达国家多从美国奉行“拿来主义”拓展本国的创业教育体系。
1.发展历程
(1)萌芽阶段(1947年~1970年):1947年,哈佛商学院的MylesMace教授为MBA学生开设了一门课程——新创企业管理,这被公认为美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第一门课程,也是创业教育在大学的萌芽。但因为美国当时正处于大工业时期,中小企业则不断减少,因此,创业教育尚缺乏成长土壤。
(2)起步阶段(1970年~1990年):进入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增长减缓,从1969年到1976年,大量新兴中小企业创造了美国社会81.5%的新就业机会。特别是1980年以后,美国超过95%的财富都是由变革中新兴的中小企业创造的。在以比尔·盖茨为代表的创业者掀起的“创业革命”冲击与影响下,大学生创业教育逐渐受到关注,高校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纷纷设置创业教育课程。
(3)发展阶段(1990年~2000年):这一阶段,创业教育在高校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SBA(美国小企业管理局)的调查显示,1998年已有1400多所大学在本科生中开设了创业或小企业管理课程。
(4)成熟阶段(2000年至今):进入21世纪,美国大学生创业教育逐渐走向成熟,主要表现在创业教育评估体系日趋完善,这增强了高校的竞争意识,也促进了创业教育的快速发展。
2.师资建设
美国创业教育师资不仅数量充足,而且实践经验丰富。同时,高校还十分注重吸收社会各界既有创业经验又有学术背景的资深人士从事兼职教学和研究,采取短期讲学方式参与大学创业教育项目。企业家的参与为大学创业教育提供了现实案例,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
3.管理体制
美国高校多将创业学专业纳入商学院管理,并成立专门的创业教育中心,也有少数院校将其归入研究生院管理,只在研究生层次开设课程。创业教育中心的主要职能是制定和实施创业教育课程计划、研究计划以及外延拓展计划。课程计划一般分为公选课程、本科生课程、研究生课程。研究计划主要包括主办研讨会议、出版期刊著作、开展课题研究等。外延拓展计划一般包括建立孵化器、科技园、小企业开发中心、创业校友联合会等。
4.以斯坦福大学为例
斯坦福大学的创业教育应该说是在创业活动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1967年,斯坦福大学商学院首次开设了一门创业教育课程,随后便不断拓展完善创业教育领域。1996年,斯坦福商学院成立了创业研究中心。20世纪90年代,为适应网络时代的到来,还一度成立了电子商务和商业中心。现在,斯坦福大学商学院拥有社会创新中心、全球商业和经济中心等与创新创业相关的研究组织。
二国内高等学校自主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1.发展历程
(1)高校自主探索阶段(1997年~2002年4月):普遍认为,1997年清华大学的“创业计划大赛”是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开端。这一阶段中,许多高校进行了自发性探索。
(2)创业教育试点阶段(2002年4月至今):2002年4月,教育部确定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9所高校为创业教育试点院校,给予政策和经费支持,引导其探索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基本模式。这一阶段是创业教育在政府引导下的多元化发展阶段,5年来,试点院校进行了积极探索,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
2.课程设置
我国高校目前的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大体分为两类:一是在面向毕业生开设的就业指导课程中增加了创业教育内容,这一类以更新学生就业观念、拓宽就业渠道为主要目的;二是将创业教育融入素质教育中,面向全体大学生,以必修或选修课的形式开设,课程内容注重创业知识与人文社科知识的融合,以培养学生的事业心、进取心和开拓精神,帮助学生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需求为主要目的。
3.培养模式
以试点院校为主的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形成了以下三种基本模式:
(1)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结合起来开展创业教育,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代表的模式,鼓励学生创造性地投身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中,通过开展创业教育讲座以及各种竞赛、活动等方式,形成以专业为依托、以项目和社会为组织形式的“创业教育”实践群体。
(2)以增长创业知识、提高创业技能为重点的创业教育,通过建立大学生创业园,为学生创业提供资金支持及咨询服务,其代表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其特点是商业化运作,建立大学生创业园,教授学生如何创业,并为学生创业提供资金资助以及咨询服务。学校成立了“创业管理培训学院”,专门负责与学生创业有关的事务。学校还设立了300万元创业基金,对创业计划书经评估后进行“种子期”的融资。
(3)综合式的创业教育,即一方面将创新教育作为创业教育的基础,在专业知识传授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另一方面,为学生创业提供资金和技术咨询。如上海交通大学以“三个基点”(素质教育、终身教育和创新教育)和“三个转变”(专才向通才的转变、教学向教育的转变、传授向学习的转变)为指导思想,确立了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基本框架。
4.师资建设
开展试点工作之前,我国创业教育师资主要集中在商学院,由于缺乏通畅渠道和有效机制激励这些教师在全校范围授课,因此创业教育普及率不高。试点工作开展后,很多青年教师受到鼓舞,参与到创业教育中来。2003年开始,教育部开展了常规性创业教育师资培训活动,目前已培养了数百名创业教育骨干教师。这些教师积极摸索和传播创业教育理念与方法,促进了面向全校学生的创业教育课程开设。
三中外高校自主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与借鉴
通过比较可知,美国大学生创业教育不仅起步早,且发展迅速,目前已设有创业学专业并可授予学位,也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评价体系。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高校乃至整个社会层面对创业教育的认识还比较模糊。“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的成功经验对于推进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1.深入认识创业教育重要意义
美国创业教育着眼于“为未来几代人设定‘创业遗传代码’,并以造就最具革命性的创业一代作为其基本价值取向”。我国高校应当进一步深化对创业教育的认识,不应将其仅仅作为就业教育的补充,而应当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能力、自觉预测变化并积极应对变化的能力和素质为价值取向。
2.加强对创业人才培养理论研究
现有的系统理论论述比较薄弱,加之对创业人才培养实践总结不够,导致理论研究不能够充分发挥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3.加强创业教育与专业的融合
由于美国多数高校已将创业学作为专业或研究方向,因此其创业教育已形成了完整的教学体系。如百森商学院设有创业课程教学大纲和外延拓展计划。课程内容采用模块化结构,主要由基本理论、案例分析和模拟练习等模块组成。这种系统化的课程设计,保证了创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通常情况下,大学生所创之“业”是与其所受到的专业教育直接或间接相关,因此,专业教育是创业教育的基础,因此高校要注重将创业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结合,使其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在专业教学中渗透创业理念,激发学生创业意识,形成文化课、专业课、创业课互相协调、功能互补的多元化创业教育系统。
开展创业教育不仅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更是培养创新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虽起步较晚,但有着强劲的内生动力和成长空间,因此,我们应当积极借鉴国外已有理论和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创业教育理论框架与教育教学体系,以后发优势实现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美〕杰弗里·蒂蒙斯(JeffryA.Timmons)著.战略与商业机会(周伟民、田颖枝译)[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一、为什么要培养中国音乐海外教育人才
华文教育的对象大部分是出生在海外的华裔青少年。虽然这些土生华裔对中文有着本能且朴素的心理认同,但是由于中文学习在旅居国属于非主流教育,而且缺少相应的语言和社会环境,使得他们的中文学习动力明显不足。而传统音乐和民族歌谣的传唱,不仅能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加速完成语言的识记,还能多途径地提示文字的再现,在提升华裔青少年对民族文化的“学习兴趣”方面,中国音乐海外教育无疑显得更有亲和力。而目前海外华乐教师后继乏人,致使许多华校无法正常开展音乐教学,培养专业的海外音乐教育人才是对华教师资必要且有效的补充,更是对海外华文教育最实质的支持。
音乐具有教化、认知、审美及娱乐的功能。穿越时空,古今中外,无论是中世纪哲学家,还是现代教育者,都不约而同地认识到音乐教化人心,引导价值归属的强大力量。一些海外华裔青少年仍存有“民族认同疲惫”和“不愿作华人”的思想,他们也常因为不能彻底融入旅居国社会而困扰,在完整他们的精神寄托与身份认同方面,华文教育被视为民族文化的“留根工程”和民族意识的“希望工程”①。音乐语言往往带着本民族的文化烙印,各异的音调诉说着不同民族的性格,中国音乐海外教育能更加清晰地引导受众找到文化的归属和民族的认同。海外华社侨团肯定来自民族母体的培养和输出的渠道,信赖这样的华乐教师能坚持民族品牌和质量保证,中国大陆也必须培养出熟稔本民族文化的中国音乐海外教育人才,这不仅仅是对海外华人寻根的承诺,更是不可推卸的民族音乐传播义务。
二、培养什么样的中国音乐海外教育人才
中国音乐海外教育人才是开展海外国乐传播和民族文化教育的主要承担者。从培养目标来说,中国音乐海外教育人才应该有两个层次,基础层次是海外华乐教师,他们可能在海外各类专业或普通院校从事教育工作;更高层次是华乐海外传播的组织者,他们可能进入社会文艺团体、文化机构负责研究、评论或组织、管理等方面工作。
在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上,与艺术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有一定的共性,其核心是支撑音乐教育教学所应具备的能力因素:要有较强的声乐、器乐表演能力和音乐鉴赏及辨别能力,掌握音乐作品的分析方法、具备一定的音乐创编能力;具有较强的组织音乐教育教学活动、文艺活动和竞赛工作的能力;具备一定的音乐教育科研能力等。
但是,中国音乐海外教育人才的培养又有其鲜明的特色:首先是需要具备一定的华文教育能力,熟悉中华传统习俗和文化常识,掌握汉语言基础教学技能,具有相应的基本理论素养,熟悉祖国侨务政策,对海外华社侨团有一定的了解,能针对他们的需求,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组织教学活动,开展教育工作;其次是对教学组织能力的要求更高,需要能结合当地华教程度和政治氛围实际,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包容性和灵活性,能紧密联系本土因素,及时调控教学目标,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能突出传统型和民族性,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为己任;第三,更加重视各种实践环节的锻炼和体验,除了艺术实践和采风观摩外,一般还要求在大学一、二年级就能介入中学音乐教育,毕业实习环节能根据华校侨团实际独立开展音乐教学或海外社团活动组织。
如果说,处于基础层面的海外华乐教师可以看做是针对性强的音乐教育和对外汉语教育的合集,那么,作为高层次华乐海外传播的组织者,就需要更进一步掌握党和国家的文艺方针,对国内国际形势有一定的解说和宣传能力,熟悉海外侨务政策和法规,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及海外创业能力。
三、怎样培养中国音乐海外教育人才
华侨大学隶属国务院侨办,以“为侨服务,传播中华文化”为办学宗旨,该校音乐舞蹈学院各专业皆以海外教育为培养方向。以该校为例,可窥一斑,探索中国音乐海外教育人才培养之路。
在核心课程开设上,更加倾向华文教育。该校音乐学海外教育专业除了乐理、视唱练耳、声乐、器乐、和声基础、音乐欣赏、合唱指挥、歌曲写作、曲式分析、艺术概论、舞台表演、舞蹈、音乐教育导论、音乐教育哲学、教育学、心理学、音乐教学研究、现代教育技术等,还凸显海外教育方向的特色,强调民族音乐的重要性,开设了中国民族音乐概论(大一)、中国音乐史(大二)、中国传统器乐(大三)、中国戏曲(大三);大一、大二学生必须选修中国乐器,作曲理论课程设置中插入民族和声、民族曲式结构理论的学习;开设了华文教育概论和现代汉语、汉语言教学、中国文化基础知识等课程,支持高年级学生参加教师资格证和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考试,鼓励他们参加普通话一级乙等水平测试,以便能同时承担对外汉语教学任务,提升了学生在海外华校的就业竞争力。
在主要实践环节上,更加倾向切合侨情。除了毕业实习、音乐调研与采风观摩、就业指导、毕业设计等,还针对华校和侨团对合唱、民乐的需求,组织主题艺术实践:合唱是一种广受海外华侨喜爱且便于组织的艺术形式,指挥合唱是海外华乐教师最基本的技能,低年级强调合唱与指挥的重要性;高年级则以组建民族乐团、排练民族器乐曲为重要组成。艺术实践成绩作为选拔参加海外实习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师资建设上,更加倾向民族特色。目前学院拥有多名古琴、古筝、琵琶、二胡、竹笛、箫、笙、唢哪等民族器乐教师和民族演唱风格的声乐教师,还聘请了中央音乐学院陈自明教授为学生讲授民族音乐文化课程,引进厦门大学和集美大学的民族器乐教师作为补充,邀请台湾音乐艺术指导林水永参与民族打击乐教学。
在办学调控上,更加倾向海外需求。学院不定期地派团队到东南亚各地调研学习,了解当地华文教育现状和华校侨团的需求。笔者曾经在2010年随团赴马来西亚联系海外实习学校。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历经艰难险阻延续了190多年,创造了华文教育史上的奇迹②。但是,马来西亚全国61所华文独立中学几乎没有一所单独拥有自己的华乐教师,大部分没有正常开设音乐课程,没有统一的音乐教材,各校华乐团的组建规格和训练水平差别较大,多数是为每隔两年的全国华乐团赛事艰难维度。独中和中华小学期待来自中国大陆的音乐学海外教育实习生,有的学校甚至愿意以正式华教师资的薪酬聘请,市场需求极大。学院结合学生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安排和课程设置,以便满足海外需求。
在素质培养规划上,落实海外教育五项技能训练。在落实人才培养目标、核心课程设置、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学院还构筑了由文化、涉外、教育、领导和专业等五个系列技能组成的“海外教育”技能培养平台。文化技能是针对艺术类学生文化基础较弱的实际情况而设置,由中华经典吟诵、书法国画、现代汉语应用和民风民俗赏析等组成。为提高教学质量,还邀请音乐大家共同打造文化基础课,中央民族乐团吴少雄曾评讲由其作曲的芭蕾舞剧《鹊桥》,古琴家丁承运来校与师生品味古琴操缦文化……落实文化基础课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熟知中国音乐的文化背景,让他们在海外教育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涉外技能以华文教育素质要求为参照体系,从大一到大四,分别进行英文应用能力、外交礼仪培训、侨情介绍和华文教育实习等四个层次的培养,英文经典片段诵读赛和周末英语角已经成为品牌活动,由“新加坡华人历史研究备忘录”、“马来西亚华文教育与我们”等组成的侨情系列讲座也受到学生的欢迎,从学生海外实习的反馈来看,涉外技能的系列训练的确提高了他们在海外工作的沟通交流和环境适应能力。教育技能系列围绕师范生基本素质,从说课设计、课件制作到教师资格证书模拟考试和教育实习,紧密配合音乐学专业需求和海外教育课程设置,培养学生的课堂教学组织能力,为海外华乐教学质量提供相应保证。领导技能系列主要由施政演讲、团队执行、主持引领等板块构成,旨在培养学生的执行能力、思维能力和人际关系等技能;而音乐专业技能则由声乐、器乐、即兴伴奏和作曲等四个实用板块组成。专业技能和领导能力的结合训练将促进学生更加关注细节,提高执行力。在海外华社侨团,凝聚人心和认同意识和组织各类喜闻乐见的艺术活动是分不开的,而且,赢得侨团支持,争取展示机会才能获得载体不断强化主流价值理念和民族归属感。学院希望每一名中国音乐海外教育者不仅能胜任海外华乐教师的岗位,还能成为彰显文化软实力的践行者,成为民族文化的传播大使。
2011年该校送出的第一届毕业生中超过50%的学生曾应邀赴马来西亚的10所独立中学或澳门的5所中学参与教学实习,期间还参加了当地乡亲社团的系列活动,举办了实习汇报演出,得到了各中学及当地社团的肯定。有10名应届毕业生报名国家汉办的志愿者选拔,在国家汉办的选派或海外侨团的支持下,他们前往泰国、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等地从事华乐推广:马骋在泰国曼谷的吉拉达学校孔子课堂从事音乐教学,参加工作第三个月就得到泰皇室的召见,被当地华社视为教学骨干送到中国北京集训,还受邀到普吉等地参加教学采风活动;曹子靖到菲律宾描东岸及时小学任教,除了本校的音乐教学之外,也常参加本州附近大学的系列活动,包括在马来西亚独中任教的其他校友,都得到了当地华校和侨团的欢迎和好评。
华侨大学音乐舞蹈学院通过对海外教育专业学生开展通识教育,拓展五项技能,主动融入华文教育范畴,打造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强他们对海外教育的感性认识,提升他们的海外就业竞争力,正是为培育合格的中国音乐海外教育人才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