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全球变化论文

全球变化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2-15 19:22:3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全球变化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全球变化论文

篇1

一、全球化对公司治理制度变迁的影响

(一)全球化经济竞争的影响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产品市场的竞争拓展到国际层面上。全球产品竞争能够或消除一个治理结构体制中最无效率的特征(Rose,2003)。世界范围内日益增多的产业领域的竞争将使现存的公司治理结构可能存在的无效率暴露无遗,从而促使公司治理的趋同(Moerland,1999)。因此,产品市场竞争的全球化,将促使公司治理向更有效率的方向发展。全球化将使得产品产品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因而改善公司治理的动力也越强。公司治理竞争不仅会影响企业竞争力,而且会对整个国家竞争力产生影响。

20世纪90年代后期,美国经济高速增长,超过了日本和欧洲。尽管影响经济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公司治理的不完善被认为是造成欧洲和日本经济在与美国的竞争中处于下风的重要原因。在这种背景下,日本、德国等国纷纷对公司治理进行改革,借鉴英美公司治理的经验和做法,从而导致其公司治理一定程度上趋同于英美模式。

(二)国际投资者日益提高的影响

金融资本的控制者是造成全球公司治理运动的关键因素。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资本国际流动性显著增加,跨国投资日益增多。当外国投资者参加到公司以后,势必会要求公司治理方面的国际协调。而且,由于外国投资者在上市公司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因而可以对上市公司的治理问题发挥重要作用。

从国际资本的流向来看,作为主要的资本输出国之一,美国的资本大量流入到欧洲及亚洲国家,在此背景下,尤其是来自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投资者,会以英美模式公司治理的优越性为由要求受资国和被投资公司改善公司治理,包括提高公司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加强公司内部监控等等,从而导致这些国家的公司治理向美国模式趋近。正如Steinmetz和Sesit指出的。美国全球投资的最严重后果就是迫使欧洲公司改变其经营方式并采用美国公司的价值观。

(三)资本的全球化竞争

随着资本流动的国际化,由于资本的稀缺性,各国也对外国资本展开了竞争。而不同的公司治理也会对投资者意愿产生重大影响。为了吸引外国投资者的资金,那些公司治理不完善的企业就会借鉴其他国家或地区公司治理方面的良好做法,以完善治理结构、提高投资者的保护程度,从而提高投资者的信心。因此,对资本,尤其是对国际资本的竞争,是公司治理趋同的重要动力来源。

就公司层面来讲,为了筹集资本并降低资本成本,公司有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的动机,公司间对资本的竞争会促使公司治理自发的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就国家层面来讲,尽管在法律框架上存在差异,但为了能够在全球权益市场竞争中取得资本,就必须采用国际认可的公司治理原则,从而促使其公司治理向公认模式趋同。

(四)法律全球化影响

公司治理制度与其所在社会现有制度之间,具有互补关系,也就是说社会中各种制度安排是彼此关联的。公司治理和社会法律体制之间的关系就是如此。特定的公司治理是与特定的法律体制联系在一起,同时也正是由于这种互补性给公司治理趋同造成了阻力。

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将促进法律的全球化。尽管法学界对于法律全球化问题存在争议,但客观地讲,全球范围内法律已经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趋同化,尤其是在私法领域。对于公司法和证券法而言,全球化的趋势就更为明显。法律对于公司治理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法律的全球化将对公司治理的趋同化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

二、公司治理超同的阻力

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公司治理的变迁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每一个国家的模式或机制都是建立在其特有的文化、历史、技术因素基础上的,公司治理机制的差异反映了每个机制产生的路径。路径依赖的特征,决定一国公司治理的变迁是沿着起原先的路径不断演进的,除非强大的外力去改变它。公司治理的路径依赖决定了公司治理趋同的困难。

尽管在全球化的影响下,公司治理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趋同,但是,在趋同过程中,这些国家或地区并非完全与原先的模式割裂开来,而是在原先路径基础上进行的改革。趋同以后的公司治理,很大程度上仍然是原先的特征。

(一)内部控制模式的持久性

1、德国

到目前为止,德国公司治理尚未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支持内部控制制度的治理联盟并未受到影响。总的来说,德国的公司治理仍然是内部控制、利益相关者导向的,并没有被股东导向所取代。尽管德国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英美的独立董事制度,逐渐在监视会中增加外部人员,但总体上,德国公司目前仍然在采用双层制委员会进行内部控制。事实上,近年来,德国还加强了监视会对管理者的监督,从而使得内部控制更为有效。Bebchuk和Roe(1999)指出,即便德国修改其法律允许公司自愿选择公司治理结构,而不是强制要求采用双层制,其现有的双层制结构仍会有较强的持久力。因为双层制结构已经存在多年,由于路径依赖的原因,即使它是无效率的,也仍然会持续下去。德国目前的公司治理制度既包含了原先的银行导向制度又包含了新的市场导向制度,因此是一个混合模式。

2、日本

在日本对商法进行修改、允许公司采用独立董事和委员会制度后,有许多日本企业反对采用美国的公司治理模式。尽管日本公司治理一定程度上借鉴了许多其他国家的做法,尤其是允许采用独立董事制度,这表明其公司治理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总的来说,日本的公司治理仍然主要依靠内部控制,交叉持股、主银行制度等的影响仍然存在。因为,日本传统的终身雇用制、年共序列等一系列制度安排与其公司治理形成了强烈的互补关系,这决定了其现有的公司治理难以一下打破。

(二)外部市场控制模式的持久性

篇2

一、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经济全球化”这个词,最早是由西方学者西奥多·莱维特提出来的,然而,对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却众说纷纭,到目前还没有确切的定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1997年5月发表的一份报告中指出:“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认为:“经济全球化可以被看作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市场、技术与通讯形式都越来越具有全球特征,民族性和地方性在减少。”

由此可见,经济全球化不是静态的,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原来局限于各个不同国家疆域内的诸多经济活动、制度正在冲破国界的局限而成为全球性的。经济全球化是自由市场、民族国家和信息科技前所未有的有机结合,体现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相互的依赖程度日益提高,这就要求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国际经济法必然受到其一定的影响,发生相应的变化。

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推动国际经济法变革的几大动力

(一)国家

国家是国际经济法的制定者,在当今它仍是国际经济关系中最重要的主体。经济全球化要求尽量扩大市场规律的作用范围,尽量减少政府对国际商业交往的限制,这就使国家行使的范围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首先,某些在传统上一贯被认为属于各国国内法管辖的事项进入了统一的国际经济法规则调整的范围。例如GATI和WTO的一个主要职能就是通过谈判来降低关税并约束关税,这无疑就是一种国家经济的让渡。其次,国际经济法的调整范围扩大,将越来越多的各国国内政策纳入其视野。WTO协定从货物贸易拓展到服务贸易、投资措施就是国际经济条约调整各国国内政策的表现。最后,经济全球化导致单个国家无法单独对某些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的管理,必须通过国际合作、借助于国际性组织协调管理,这样政府间国际组织特别是WTO的作用日益凸显起来。

诚然,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国家的确在向市场让步,适当放松了其对国际商业交往的管制。但是,国家对经济全球化也不能采取完全放任的态度,如果缺乏国家对市场进行有效调节和控制,资本的扩张不一定能带来综合的社会发展,相反地,会使财富的集中程度进一步提高,这是不利于全世界经济平衡发展的。因此,国家在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同时,也要积极探求建立某种有效的调节机制,以减少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社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同时,还应当意识到,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程度不同,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影响力,其在国际组织的发言权也不同。一般说来,国民经济最强大的国家总是要求最迅速、最广泛、最强烈地推进贸易、资本、人员、服务流动的自由化。如果经济落后的国家不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则会处于被进一步边缘化的境地。

(二)商人

在目前的国际经济交往中,商人中影响力最大的无疑是跨国公司。经济的全球化实质是市场经济的全球化,那么商人就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量。为了追求最大的商业利润,商人会冲破各种限制,将价值规律推向全国,进而也推动了国际经济法向有利于经济全球化的方向发展。一方面,商人可以编撰统一的商事规范并使其得到普遍运用和政府的承认;另一方面,商人还可以借助国家的力量,推动国家创设他们所需要的法律规则。为了保障他们利益的最大化,他们会利用自身强大的经济实力来影响国家赋予其更加优惠的投资条件,进一步放松对商品、资金和人员流动的限制,并对本国商人的海外利益给予更为严格的保护,要求本国政府对来自国外的竞争加以限制。

(三)非政府组织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非政府组织也得到迅速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在国际层面上协商和解决。这些全球性问题影响到国际社会的公共利益及不同群体的利益。于是,代表着国际社会中不同群体利益的非政府组织,为了使这些全球化问题的解决能反映其利益和愿望,就在国际社会上作为“压力集团”来发挥其影响,特别是在国际人权、劳工权利、环境保护等方面。转三、国际经济法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新发展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经济基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上层建筑重要组成部分的法律,尤其是与世界经济息息相关的国际经济法,必须作出相应的回应,有新的发展。

(一)国际经济规则统一的进程不断加快

经济全球化首先意味着跨国经济交易的增多。为了降低交易风险,保障预期利益,就需要为跨国交易设立规则,特别是推动世界范围内规则的统一。国际经济规则的统一主要有以下三种表现:首先,作为国际经济法重要主体的商人(尤其是跨国公司)通过自己的机构创设或统一了大量的商法惯例。国际商会近几十年来,主持修订了各种商事惯例,它们将商人们实践中所形成的习惯做法确定化,成为统一的商事惯例,来便利商人们所从事的跨国交易。

其次,各国国内商事立法的趋同,一些国家制定出与多数国家相一致的商事法律规范,也推动着国际经济规则的统一。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各国在普遍选择实行了对外经济开放的发展战略的同时,对内也先后进行了市场化的改革,以市场经济作为国内经济运作的基础。这种全球经济市场化的发展趋势,促使作为国际经济法渊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各国国内经济法律制度,尤其是有关涉外经济法制之间的差异性进一步减弱,而趋同性增强。

最后,国际经济规则的统一在很大程度上还借助于调整跨国交易关系的国际统一规则的迅速发展。最初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只涉及国际货物贸易的政府管理问题,而且主要是规定关税问题。但在随后的几十年时间里,总协定条约体系所涉及的领域不断扩大,至乌拉圭回合谈判结束,世界贸易组织条约体系已从国际货物贸易扩展到国际服务贸易、国际投资、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在贸易管理措施方面,已具体到反倾销、反补贴、政府采购、海关估价等各个领域。同时,WTO已经开始新的“千年回合”谈判,新一轮的多边谈判可能涉及环境保护、劳工标准和竞争政策等议题,从而可能导致上述领域内新的国际统一规范的形成。

(二)国家对国际商事交往管理的弱化

规范国家对国际商事交往管理的法律是国际经济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这部分法律规范在过去几十年所发生的变化,可以看出,国家对国际商事交往的管理呈弱化趋势。这种趋势,主要表现在国家对商人的跨国交易的限制在不断放松。其原因主要是:(1)商人们在利益的驱动下,要求市场规律突破国家疆界的限制(事实上是各国的管理措施的限制)而在全球范围内发挥作用;(2)各国政府认为扩大的对外经济交往从总体上是有益于本国的发展的。

(三)新旧两种国际经济秩序的矛盾更加激烈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社会财富在大量增加,但财富的集中程度也大为加速。据统计,1960年全世界20%的最富有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占人口同样比例的最贫穷国家的30倍,而30年后,这一差距已扩大到60倍。由此可见,未来经济全球化的稳定和持续发展,需要首先解决广大发展中国家目前面临的巨额债务负担、贸易条件恶化和外部援助匮乏等紧迫问题,改革现存的造成南北经济发展失衡的旧的国际经济体制,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兴盛,是世界经济持续增长的希望所在。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经济法的发展必然伴随着新旧两种国际经济秩序的尖锐矛盾和激烈斗争,只有最终打破国际经济旧秩序建立起国际经济新秩序,才能使经济全球化在一个平衡稳定的环境下发展o

(四)电子商务对国际经济法的挑战

篇3

称,利用科学理论、玩具生态系统模型

和古生物学证据,他们认为地球的生态

系统正急速接近一个即将发生且不可

逆转的崩溃。

地球的生物多样性在加速损失,气

候波动愈来愈剧烈,生态系统间关联性

的增长以及其总能量收支完全改变,这

些都是行星的状态达到极限或引爆点

的前兆。

作者预测,这种情况在这个世纪内

就会遇到。一旦发生这种情况,我们所

知道的地球生态系统可能在瞬间崩溃,

且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

阿恩·穆尔斯表示:“地球历史上前

一次的引爆点发生在约1.2万年前,当

时地球还在冰河时代,前一次持续了10

万年,才到目前的间冰期状态。一旦到

达了引爆点,最极端的生物变化会导致

仅在1000年内就达到我们目前的状

态。这就像是在不到1年的时间内快速

从婴儿长成成年人。更重要的是,现在

这个星球的变化更快。”

西蒙弗雷泽大学的生物多样性教

授是这篇论文的作者之一,在论文中他

这样说:“这个几率是非常高的,下一个

全球性状态改变将严重破坏我们的文

明。请记得我们是从狩猎采集一路走

来,才在地球历史上最稳定及良好的时

期登陆月球的。

“一旦发生极限引起的行星状态转

变,就不能逆转回到从前。因此,如果一

个系统因为加入了大量的能量而切换

到一个新的状态,即使你清除新的能

量,它也不会恢复到旧系统。这个星球

没有从前状态的记忆。”

这项研究得出的预测与普遍持有

的观点相反。一般认为,人类活动引起

的压力,如气候变化等,正在摧毁我们

星球的论点仍然是有争议的,而且任何

崩溃都会是渐进的,是好几个世纪以后

的事。

而这项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地球表

面的大量转变最好不要超过50%,否则

我们将无法拖延,更遑论避免行星的崩

溃。

穆尔斯表示:“总之,人类没有做过

什么真正重要的事来避免最坏的情况,

因为能使大有可为的做法实行的社会

结构并不存在。我那些研究地球历史上

气候引起的变化的同事非常担心。事实

上,有些同事还极度恐慌。”

这篇论文的作者来自智利、加拿

大、芬兰、英国、西班牙及美国。他们检

查了各种生物学科理论及概念性的研

究记录,以寻找新的方法应对现在地球

上正在发生的前所未有的变化。

人类产生的压力,又称为全球性的

强制机制,正在快速改变地球的大气

层、海洋和气候,这些压力有可能在我

们的有生之年,就迫使生态系统和生物

多样性逼近我们生存的关键极限。

研究中提到,“当今全球性的强制

机制,包括了人口前所未有的增长速率

及幅度,与随之而来的资源消耗、栖息

地的改造与破碎、能源生产和消耗以及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驱使全球性强制机制变

得比过去更多。结果我们现在看到的气

候变化速度,超过12 000年前地球从冰

河时期到间冰期状态时的极端行星状

态变化速度。你必须要回到恐龙时代结

束时的流星灾难末期,才能找到过去的

先例。

地球现有物种的灭绝呈指数级增

加、过去罕见的物种逐渐占有优势地位

以及极端气候波动现象的发生,与上一

次行星大转变的关键改变类似。当各种

扰动都反映在玩具生态系统模型内,可

以看到这些系统迅速倾覆且不可逆转

的情况。

论文作者建议,如果我们希望拖延

或减少行星状态的转变,各国政府应立

即采取五项行动。阿恩·穆尔斯的总结

如下:

“全球必须一同下定决心,快速且

大幅降低人口。更多人需要移动到较高

密度的最佳地区,让部分地球得以恢

复。至少在短期内像我们这样的人必须

被迫减少物质生活。我们还需要在开发

篇4

据统计,我国计算机技术领域2000年共41167篇,2005年增加到72979篇,增加了31812篇,增长幅度达77.27%。其中,2001年较2000年增加了4949篇,增长幅度为12.02%;2002~2003年,的增长量分别为16958篇及22793篇,年增长率均达到36%以上;2004年,的数量较2003年增加了20904篇,数量虽然仍在增加,但增长速度有所减慢,只达到24.34%;2005年,发表的论文数量突然大幅度下降,较2004年减少33792篇,下降幅度达到31.68%。总体上看,从2000~2004年,我国的计算机技术领域的数量持续增长,增长速度是波浪式发展的态势,2005年,数量及增长速度都出现下降,但较2000年仍增长了77.27%。2000~2005年计算机技术情况见表1。

2计算机技术论文产出结构分析

2.1计算机技术各领域论文产出权重的年度变化

从2000~2005年,计算机技术各领域数量占整个计算机技术领域的比重每年虽然都有变化,但总的分布格局未被打破。计算机的应用所占比重一直居于每年的主导地位,除2003年占39.19%外,其它几年均在40%以上;计算机软件年所占比重在27%左右,居第二位;计算机硬件年所占比重在22%左右,略低于计算机软件,居第三位;计算机技术理论在整个计算机技术领域所占比重最小,年所占比重在7%左右,居四个领域的最后一位。从各领域的权重发展变化状况分析,计算机的应用呈上下波动,总体下降的局面;计算机软件总体发展平衡,略有降低;计算机硬件呈缓步上升的势头;计算机技术理论作为计算机发展的基础,呈现不断上升的态势。计算机技术各领域论文产出权重的年度变化见表2。

2.2计算机技术论文各领域产出数量的年度变化

2000~2005年,从计算机各领域的数量及增长率来年看,计算机技术理论呈现正负相间的增长格局,年增长率于2002年达到高峰,为76.18%,2005年比2004年下降了27.64%,为6年间的降幅最大值,但总体来说,2000~2005年发表的论文数量从2818篇增加到6407篇,增加了3589篇,增长率达到127.36%;计算机软件从2001~2004年一直呈现增长态势,2002~2003年增长速度较快,年增长率为38.00%、34.38%,而2005年则出现负增长,降幅达到27.9%;计算机硬件论文的发表从2001年至2004年呈现持续的大幅增长,其中2001~2003年连续3年增长率均在45%左右,但2005年数量大幅下降,较2004年减少了10640篇,降幅达到计算机技术各领域年下降幅度的最大值39.85%;计算机的应用年度情况与计算机软件论文年度变化情况相类似,于2001年始增长,2003-2004年出现较快的增长,年增长率为30%左右,2005年也同样地出现负增长,下降幅度为29.83%。计算机技术论文各领域产出的年度变化情况见表3。

3结语

3.1计算机技术领域总体发展速度较快,而且正在步入转型期

2005年是现代计算机发明60周年,也是个人电脑发明30周年。可以不夸张地讲,建立在计算机技术基础上的计算机以及计算机网络,推动了整个世界的高速发展;创造了今天世界的繁荣。计算机是新技术革命的一支主力,也是推动社会向现代化迈进的活跃因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发展最快、影响最为深远的新兴学科之一。但是目前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正进入一个从技术到设备的转型期,发展速度有所减缓,但这并不妨碍计算机产业已在世界范围内发展成为一种极富生命力的战略产业。

根据对同时段数量统计,2000~2005年间,中国计算机技术领域数量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5.5%,低于中国工业技术领域22.0%的增长率。但2000~2004年间,计算机技术领域数量的年平均增长率为27.3%,高于工业技术领域22.0%的增长率。2005年,计算机技术论文的发表出现负增长,但仍占工业技术领域的11.34%,表明计算机技术已在2000~2004年间处于快速的发展时期,2005年,与全球计算机技术发展一样出现拐点和发展颈瓶(见表4)。

3.2计算机的应用是计算机技术研究的重点

计算机的应用是近年来重点发展的领域,涉及广泛,包括科学计算(或称为数值计算)、过程检测与控制、信息管理(数据处理)、计算机辅助系统人工智能、信息高速公路及电子商务等。目前,计算机的应用已从工业技术领域深入到社会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国际互联网Internet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已使人们能够以光的速度在全球范围相互传输信息,遨游广阔的世界,它极大地推动全球范围科技、文化的交流,推动金融、电子商务的发展,促使传统产业发生巨大的变化,人们生存在一个无所不在的数字化世界中。计算机的应用已从少数专家掌握的技术变成了普通人可以参与的活动,从而极大地推动了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2000~2005年,我国计算机的应用数量从19441增加到30118篇,6年间增长了144.3%,论文数量在计算机技术领域中所占比重最大,为41.23%,远高于计算机技术其他领域的比重(计算机理论所占比重为7.78%、计算机软件占27.45%、计算机硬件占23.54%)。从以上数据可知,计算机的应用是计算机技术中最受重视的领域,已成为计算机技术中最具开拓价值及产业化的领域(见表5)。

3.3计算机硬件发展迅速

计算机硬件是计算机技术的物质体现形式,主要包括个人电脑(PC机)、外部设备及网络设备,其中PC机包括台式PC机、笔记本电脑、PC服务器和工作站等。我国整个计算机产业的发展重点在硬件制造业上,约占计算机产业总产出70%左右。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几大信息工程相继实施,对我国计算机硬件工业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国已涌现出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如联想、方正等。我国的计算机硬件研究也在产业发展中获得了长足的进步。

2000年至2005年,我国计算机硬件数量从7212增加到16060篇,6年间增长了122.7%,年平均增长率在计算机技术所有领域中最快,为23.32%,高于计算机技术其他领域的比重(计算机理论年平均增长率为23.24%、计算机软件为14.64%、计算机硬件为11.98%,见表6)。从以上数据可知,计算机硬件研究在计算机技术中发展最快,也是产业化最迅速发展的领域。

篇5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2.06.009

〔中图分类号〕G2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2)06-0036-03

1 问题的提出

500年前,哥伦布通过航海旅行证明了“地球是圆的”,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增加了国家与地区之间的联系与往来。进入21世纪,美国学者托马斯·弗里德曼有一个惊人的发现:世界已经变平了!个人电脑、光缆和工作流程软件使个人和团体能够在全球范围内亲密无间地进行合作,地球上的各个知识中心都统一、整合到了一个单一的全球网络中。“人类历史上从来未有这样的时刻:越来越多的人会发现他们能够找到越来越多的合作对象和竞争对手,人们将和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人互相竞争和合作,人们将会在越来越多的工作岗位上互相竞争和合作,人们的机会会越来越平等。[1]”这是一个伟大的发现,它表明“轴心时代”的文化演进模式已经发生彻底的变化: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其他民族或国家的发展,人们在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上彼此联系在了一起。而且,在世界变平的过程中,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地区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在使世界变平的诸因素中,上传、外包、内包、离岸经营、工作流软件、供应链等发挥着重要作用。没有人能够回避“平坦的世界”,如果我们不是主动地适应这种改变,我们就会被这种改变所淘汰。

“平坦的世界”给我们的启示之一就是:越来越多的工作要通过合作才能完成,无论是单位内部的合作还是单位之间的合作,无论是团体的合作还是个人的合作。本文拟就学位论文的社会化编目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学位论文作为一种特殊的文献资源,已成为图书情报机构特别是高校图书馆馆藏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随着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学位论文的数量与日俱增[2]。如何在有限的人力条件下更好地发挥这批宝贵文献资源的情报价值,借鉴普通图书等编目社会化的成功经验,对其进行社会化编目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2 编目社会化的缘起和形式

笔者以为,在管理层面编目社会化起源于公共服务社会化。公共服务社会化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英美等国政府开始推行的“新公共管理”运动。西方各国战后采用凯恩斯主义对经济全面干预,导致政府机构臃肿、效率低下、政策失效,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和信息革命给各国政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压力。在这种背景下,西方许多管理学者看到私营部门的管理精神、创新意识是卓有成效的,并将之引入到公共部门的管理中来,以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节省成本[3]。

图书馆作为公共服务领域和现代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处在社会化浪潮的前沿,图书馆业务外包应运而生。业务外包是源于企业的一种经营管理方法,指企业整合利用其外部最优势的专业化资源,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充分发挥自身核心竞争力和增强企业对环境的迅速应变能力的目的[4]。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业务外包被引入我国图书馆界,一开始主要在高校图书馆应用,其中编目外包是目前应用最广泛、成效较显著的一种。编目外包就是图书馆参照企业外包模式,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通过签约的方式,将编目业务部分或全部委托给专业化的编目机构或服务公司代为处理,以克服人员不足、降低运营成本、强化核心业务。

而编目社会化的另一主要形式则是联合编目的出现。在卡片目录时代,图书馆通过集中编目或者合作编目实现批量的数据制作。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部分文献信息机构在技术上已由手工编目成功过渡到计算机编目。同时网络的发展又使得数据的制作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分散式个体编目转变为集中式联合编目,各种书目数据中心蓬勃发展,书目数据制作社会化已成为明显之势,这种趋势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系统内的重复劳动,使系统内书目数据能充分共享[5]。

3 学位论文编目的现状

为充分了解学位论文授予机构的编目现状,笔者相继对34家高校进行了调研。从结果来看,高校基本上是从1981-1985年开始系统收藏学位论文的。2000年以前,由于学位论文数量不多,只有像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等少数高校对学位论文进行了系统编目,大多数高校未正式开展学位论文编目,只是按年代简单分学科上架排列,提供本校读者使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2000年后,这些高校陆续开始了对电子版学位论文的收藏,并相继推出学位论文提交系统,进而建立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才开始采用计算机对学位论文进行编目。

在调研的34家高校中,使用MARC格式进行编目的有15家,其余都是通过学位论文提交系统自动生成DC数据提供检索服务。使用MARC编目的高校虽然采用的是CNMARC格式,但是编目标准、详细格式、繁简程度存在明显差异,特别是分类、主题标引大多由学生个人完成,由关键词替代主题标引,标准化、专指性、一致性尚需进一步完善。但因学位论文较普通图书在著录信息源的选取和著录信息的识别上有着较高的统一性和明确性,学位授予机构普遍规定了学位论文的撰写格式,对诸如题名、作者、导师、学院、专业、学位、研究方向、摘要等的文本皆有统一规定,编目员在著录时不会像面对五花八门的普通图书信息源那样出现因主观判断而导致的著录差异,故学位论文编目要实现标准化和规范化,较图书资源容易,只要制定统一的编目细则即可。

篇6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1

1.2论文研究的内容... 1

1.3论文研究的意义及要解决的问题... 1

2 传统环境下的企业财务管理. 2

3 新时期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变革及挑战. 2

3.1经济全球化的冲击... 3

3.2知识经济的兴起... 3

3.3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 4

3.4企业组织的重构... 5

3.5人才环境的变化... 6

3.6税制法规环境的变化... 6

4 企业财务管理新旧观念的差异. 6

4.1财务管理观念的不同... 6

4.2财务管理目标的不同... 7

4.3财务管理技能要求的不同... 7

5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发展的趋势. 7

5.1企业管理目标多元化趋势... 8

5.2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更新趋势... 8

5.3企业财务风险和安全管理化趋势... 8

5.4企业财务制度灵活性趋势... 8

5.5企业财务评价体系创新性趋势... 9

6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 9

6.1财务管理理论的滞后... 9

6.2风险理财观念反应的迟钝... 9

7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发展趋势的启示及对策. 10

篇7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16开

国际刊号:1006-9895

国内刊号:11-1768/O4

邮发代号:2-823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76

期刊收录:

SA 科学文摘(英)(2009)

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中科双效期刊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本刊创刊于1976年,科学出版社出版。《大气科学》报道大气科学研究领域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包括学术论文、研究简报、专题评述、会议报道、书刊评介等。具体报道范围涉及全球变化、气候变化模拟与预测、大气环流和大气动力学、中小尺度气象学、大气物理、大气遥感和人工影响天气、大气环境和大气化学以及高新技术在大气科学领域的应用等。

主要栏目

篇8

一、2007-2008年我国输入型通货膨胀概况

2007年开始,中国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就在一直高位运行,从年初的2.2%上升到当年12月份的6.5%,然后又上升到2008年2月的8.7%;随后CPI一路下滑,降到7月6.3%,最后12月降到1.2%[2],形成一个从上升、高峰、再到下降、消失的完整过程。

而同一时期,世界上石油、粮食、铁矿石等大宗初级产品价格在飘升。2008年7月,世界石油价格暴涨至创纪录的历史高点147美元。粮食、铁矿石等其它我国大宗进口资源的价格也经历了类似的过程。而我国又是这些资源性商品的进口大国,石油、铁矿石一半以上需要进口,粮食中的大豆更是90%依赖进口,通过国际贸易使通货膨胀传入我国,并对国民经济造成伤害。

二、我国输入型通货膨胀的传导路径分析

关于输入型通货膨胀的概念,学术界至今尚无定论。一般是指:在开放经济中,国际市场价格上涨和国际资本流入规模过大,导致进口商品成本上升和国内货币供给被迫增加,进而引发国内市场价格普遍、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本文主要分析由于国际大宗初级产品价格上涨导致我国出现的输入型通货膨胀。

一般而言,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上涨,首先推动我国原材料、材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的上涨,然后引起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即工的上涨国际贸易论文,最后再传导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从而引起物价的全面上涨。2007年初级品进口中,非食用原料和燃料等生产原料比重占91.67%,这些产品进口价格变化必然改变国内厂商的生产要素价格和生产成本,表现为国内工业品出厂价格的变化,并最终间接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水平。

以石油为例,由于石油是基础能源产品,是工业交通的血液,被誉为“黑色黄金”。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上涨,导致国内成品油价格的上涨,又引起国内交通运输、用油工业品以及居民燃气价格的上涨;有机化工产品价格的上涨则与国际原油价格同步,随着有机化工产品价格的上涨,其下游的塑料、橡胶和化纤等工业中间品的价格也进一步上升,并由此一步一步向下传导,最终引起整个社会价格总水平的上升论文开题报告范例。

三、国际大宗初级产品价格上涨的原因分析

世界上石油、粮食、铁矿石等大宗初级产品除了受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等因素限制外,由于其以美元计价,在世界流动性过剩、美元贬值以及受次贷危机影响金融资产接连发生危机的背景下,世界大宗商品被赋予了金融投机以及资产储备功能,从而导致这些商品价格出现大幅度上涨的态势。

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后,放任美元贬值,通过贸易逆差向全球输出大量美元,成为全球货币的“供钞机”,造成世界范围内货币供应过多、流动性过剩,国际市场石油、原材料、粮食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形成全球性通货膨胀。衡量美元强弱的指标美元指数在此期间发生了巨大波动,美元指数的上升说明美元升值,以美元计价的商品价格下跌,反之则贬值,商品价格上涨。美元指数由2006年9月1日的85.67一直下跌至2008年3月7日创73.11历史低位,在此期间,国际大宗初级产品价格急剧上涨[3]。

四、对策分析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此轮输入型通货膨胀,与美国的国内经济问题及其“以邻为壑”的汇率政策是分不开的。这些政策给全球带来巨大灾难,但各国也没能牵制美国,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美国实施了新一轮的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向世界输入大量的美元,助推国际大宗初级产品的价格屡创历史新高。据报道国际贸易论文,为刺激经济进一步复苏,美联储计划在近期推出第二轮定量宽松政策,将造成美元进一步贬值。

篇9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1-00-01

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吸引全球投资,来发展并壮大国内产业,当产业的竞争力获得提高后,对外贸易也会跟着兴起;因此我国关心国际产业转移,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外国直接投资(FDI)。本研究论文研究当国际产业转移成形后,连带造成的贸易的商品转移趋势。虽然有关国际产业转移的文献探讨相当多,发表的文章相当丰富,但进一步探讨对贸易影响的文献则较有限。

另外,由于近20年来,许多国家纷纷前往我国投资,由于各国企业前往我国投资所考虑的因素大同小异,因此可能产生产业转移效果,同时,也会给投资国带来贸易创造(trade creation)与贸易转移(trade diversion)效果,但因各国投资行为可能有共同性,使得贸易创造及贸易转移效果可能会有相似性,因此本研究论文也将针对我国、南韩及日本的贸易结构变化差异性加以比较分析。

一、国际产业转移发展

在全球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国际产业转移改变了产业的国际分布,对产业转出国和转入国的产业结构和产业竞争力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从二次大战后的1950年代以来,国际产业转移已历经数个阶段,各阶段如下:

(一)战后的第一次国际产业转移

战后国际产业的转移,于 20世纪50年代,美国凭借其科技和产业发展水平的全球领先地位,成为第一次国际性产业调整和转移浪潮中的主角。

(二)20世纪60年代的第二次产业结构调整和国际产业转移

日本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和美国一起成为这一时期产业转移的主导国家。这一时期,把劳动密集型工业和部分耗能多、污染大的重化工业逐渐转移到“亚洲四小龙”和部分拉美国家。

(三)20世纪70年代的第三次国际产业转移

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和70年代中期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严重打击了西方工业化国家高耗能的重化工业,迫使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开始发展以微电子技术为主的较少消耗能源的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而将粗放型重化工业转移到“亚洲四小龙”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四)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的第四次国际产业转移

在这一阶段,美、日等先进国家大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等高科技产业,进一步把劳动、资本密集型产业和部分低附加价值的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海外。80年代中期以来,“四小龙”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一部分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东盟和我国,促进了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

(五)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的第五次国际产业转移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全球经济环境发生很大变化,信息科技的发展和各国对外开放的日益加深,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知识经济蓬勃兴起,有效地推动了先进国家产业结构的升级。这些新变化形成新一轮的国际产业转移。

二、国际产业转移对全球商品贸易结构的影响

国际产业转移对一国贸易结构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资本进入和技术转移改变产业转入国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地位,并通过外包和外部资本企业的建立对一国产品的进出口和贸易方向产生直接的影响。进一步说明如下:

(一)通过产业升级的影响

产业结构是一国国民从事生产活动的分布。国际产业转移成为一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外部推动力量,一方面,外商直接投资的不同行业选择及代工,改变了全球生产能力布局,影响了一国的产业结构,进而影响进出口能力;另一方面,外商直接投资通过上下游的关联效应及技术外溢效应,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

(二)通过资本累积的效应

资本累积一般是指与国内储蓄相对应的新增投资和外国资本的净流入。外商直接投资通过对转入国企业的兼并与收购,可以将低质量的资本存量变成高质量的资本存量,从而达到加速企业技术改造、产品更新和产业升级的积极效应。

(三)通过技术转移的效应

技术进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要素投入,改变资本和劳动的配置比例,加快工业化进程。技术进步从根本上提高了一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提高了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促进贸易商品结构的优化。

三、东亚的贸易商品转移比较分析

从国际产业转移的特征来看,在东亚中,中国的发展程度较落后、技术层次较低、劳动力较丰富、薪资水平较低,因此得以吸引外资的流入,属于国际产业转移的转入国;至于南韩及日本则是同样有大量的资金流出而进入中国,因此都是属于产业移转的转出国。

1.就中国来看:中国总出口占全球出口合计的比重,由1999年的6.8%提高至2011年的21.7%,符合国际产业转入国的特征。而全球出口商品中,中国所占比重提高比重都超过30个百分点,而且几乎都是传统产业或劳力密集型产业,尤其是纺织类商品占有6项,可见符合国际产业转移的特性。

2.就南韩来看:南韩所占比重下降的商品,与中国比重提高的商品比较,也有6项重迭,包括比重下降最多的前4大商品,可见南韩也是属于国际产业转移的转出国。

3.就日本来看:日本所占比重下降的商品,与中国比重提高的商品比较,仅有杂项制品(HS96)1项相同,可见日本产业转移至中国的现象并不明显。。

综合来看,在东亚的出口表现上,中国与南韩有较明显的贸易商品转移现象,而且是劳动力密集型产品;但日本与中国的贸易商品转移现象并不明显,而南韩有较明显的转移现象,而且是属于高科技产品。这也反映日本、南韩、中国的三个等级技术水平。

五、结论

由本研究论文的分析可以看出,由于国际产业转移的发展会反映在贸易商品转移上,个别国家不论国外直接投资的净流出或净流入,所带动的三角贸易变化,也不论是贸易创造或贸易转移效果,最后从全球的观点来看时,都将反映在贸易商品的转移上。

就东亚的出口,在1999年至2011年间,确实存在贸易商品转移的现象,其中中国与台湾及南韩有较明显的贸易商品转移现象,而且是劳力密集型产品;但日本与中国的贸易商品转移现象并不明显,而与南韩有较明显的转移现象,而且是属于高科技产品。

参考文献:

篇10

气象二级期刊有哪些?对于现在的很多专业学者来说,应该都是会需要撰写论文并且发表的吧,特别是需要评定职称的,更是会规定期刊发表,就比如说二级期刊,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几本气象方向的二级刊物,大家可以作为投稿选择。

《气象科技进展》(双月刊)是气象科学领域综合性期刊,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主管单位:中国气象局,气象科技进展将及时通过多个栏目阐释气象及相关领域科学技术的最新进展。在气象科技进展期刊成功发表的论文有:像素扭曲与有效对流观测范围,5—8月东北冷涡降水过程统计特征及其降水特征对比研究,沙尘天气及沙尘气溶胶影响的研究进展等等。

气象学报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学会,主管单位:中国气象学会,旨在反映我国大气科学领域中最新科研成果,为大气科学研究提供学术交流阵地,以推动我国大气科学基础和理论研究的发展,服务于我国气象现代化建设事业。被气象学报成功收录的论文题目有:南京雷达中气旋产品特征值统计分析,不同形状冰晶权重假定对冰云光学和辐射特性的影响,中国探空观测与第3代再分析大气湿度资料的对比研究等等。

《大气科学》主要报道大气科学领域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刊登动力气象学、天气学、气候学、数值天气预报、大气物理学、大气化学、大气探测、人工影响天气和应用气象学等论文,在大气科学期刊成功标题有:冬季北大西洋涛动与中国北方极端低温相关性的年代际变化,近30年全球干旱半干旱区的蒸散变化特征,黄山层状云和对流云降水不同高度的雨滴谱统计特征分析,位涡倾向在Muifa台风路径转折中的应用等等。

以上这三本气象类刊物都是成功评职人员反馈回来的单位认可的期刊,您可以根据小编介绍的期刊简介及已发表的论文来准备自己的论文,或者直接咨询本网站在线编辑老师,让他们帮助您,使投稿过程更加顺利。

篇11

“这是我申请过的第一个奖项,能拿到以赵九章先生命名的奖项我很高兴,因为赵九章先生是我非常敬重的一位科学大师。”

由于在平流层动力学、臭氧层变化和哈德雷环流的年代际变化机理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教授胡永云获得了2009年度赵九章优秀中青年科学奖。

对于44岁的胡永云来说,这个奖项或许来得有点晚,但他自己不这样认为,专注于大气科学的研究,已经让他充实而快乐着。

从北京到纽约

随着近几年垒球变暧的逐渐加剧,从国际热点到坊问谈资,气候变化都受到了极大的关注,但20年前不是这样。

1982年,胡永云考上了中山大学,原本报考生物专业的他,被调剂到大气科学专业。刚接触这个“领域较窄,专业性强”的学科,胡永云也有些郁闷。

“但慢慢发现,不论哪个学科,只要你钻进去,都有许多有挑战性的东西值得去做。”胡永云说,“况且现在各国首脑们坐在一起,都要讨论气候变化问题……”他打趣道。

自认为大学成绩“中等偏上”,毕业后,胡永云来到首都机场民航气象中心工作,用他的话说“专业对口,工作不累,收入颇丰”。这是一份即使在今天看来也相当不错的工作,更不用说是在20年前。但没有几年时间,胡永云感到困惑了。

“日复一日都是事务性的工作,缺乏挑战性,让你觉得好像没有进步,学的东西也没完全用上。”这样的状态让胡永云很不安,不能让“青春就这样浑浑噩噩的荒废了”,于是他决定出国继续深造。

1991年9月,“一个落叶纷飞,黄沙漫舞的日子”,胡永云飞往美国。“到美国的第一站是科罗拉多,在一个研究中心工作。”随后读硕士、博士,做博士后,他辗转美国4所大学,5座城市,一待就是13年。

2002年完成了博士后的工作,胡永云来到纽约,加入哥伦比亚大学的一个研究所。“纽约是个大杂烩的城市,在大街上你甚至听不到地道的英语。”“节奏快、效率高、压力大”是胡永云在纽约生活的最大感受。“这里的人白天很快活,晚上却很寂寞。”在美国学习和工作了多年之后,胡永云选择了回国。

“由于工作的原因,妻子不能出国,而且我对继续在美国工作,也不是特别满意。”说到回国的原因,胡永云没有“唱高调”,他讲得很现实。在回国之前,他告诫自己“心态要放平、姿态要放低,回去是为了踏踏实实做一点事情”。因为更喜欢校园里宽松自由的氛围,回国后他选择了北大。

从芝大到北大

在北大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胡永云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幅人物肖像,照片中的人是罗斯贝(carl-Gustaf Rossby)。他是现代大气科学的奠基人,创立了芝加哥学派,在大气科学界的地位犹如牛顿在物理学界的地位。

“他是我非常敬重的一位前辈。”胡永云说,但挂罗斯贝的照片,或许更多的原因是为了纪念自己在芝加哥大学的那段经历。

1996年,胡永云到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这里的大气科学研究曾经代表了全球的最高水平,在这里他受到了芝加哥学派学术风格的熏陶。

“芝加哥学派的学术风格和精神非常鲜明。”说起这个在大气科学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学派,胡永云如数家珍,“它特别强调大气科学问题的基本物理原理,而不是停留在大气现象本身,这种从最基本的物理或流体力学原理出发来研究大气科学问题的风格,也许是芝加哥学派能够做出许多开创性工作的重要原因。”

回到北大,他也是遵循着这样的精神进行着研究――不停留在表面现象,而是去探寻根本原因。

臭氧层的变化,是胡永云近期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上个世纪70~90年代末,由于人类使用氟利昂,臭氧层在逐渐变薄,这有可能导致地面生命失去隔离紫外线的天然屏障。”他说,“人们意识到其中的危害,通过各种公约限制和停止氟利昂的生产和使用,在过去10年臭氧层没有再继续损耗,相反有缓慢上升的趋势。目前的初步数值模拟表明到2l世纪的中叶,臭氧层有可能恢复到1979年以前的正常水平。”

臭氧层浓度恢复正常之后会有什么样的影响?胡永云关注的是这个表象之下的问题。“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臭氧层有可能在本世纪末超出1979年以前的正常水平。臭氧层浓度的变化也会对全球气候产生影响。以我们目前的初步研究结果看来,臭氧层浓度的上升,有可能会加剧全球变暖趋势。”

此外,胡永云还将科研目光投向了更“远”的地方――行星大气。“我们国家的空间探测活动越来越多,步伐也越来越大,从现在的月球探测发展到外行星探测,如火星、金星和木星等,这就需要行星大气的基础研究支撑。”由于国内这方面的研究还很少,胡永云请来了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权威专家进行交流,“起步阶段,这个学习的过程是必须的。”他说。

从学生到老师

“不是照本宣科,不是虚张声势,不是故作深沉,不是天马行空。”这是学生给胡老师的评价

在繁重的科研任务之外,按照北大的要求,胡永云平均每学期要教一两门课程,讲课也是胡永云很享受的一件事情。

在评师网上,有一段这样的留言,“胡老师对大气环流的讲解,是我至今难忘的。他对基本问题和规律的理解,贯穿始终。我能感受到,他在努力把他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和想法,用浅显的词句传达给我们。”

胡永云也自认为给学生上课“比较有激情”,在课堂上他不仅讲专业知识,还会告诉学生该学科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怎样做科研。他说,教学使得自己的知识更连贯、科研思路也更宽和更深入一些。

但让胡永云印象最深的一堂课,却不是“正儿八经”的专业课。“我给学生们讲过几次在美国的学习和生活经历,没有特别准备,都是有感而发,把自己真实的感受传递给学生,那种感觉很好。”

胡永云是一个出色的老师,也曾经是一个用功的学生。在芝加哥大学,他用不到4年的时间完成了博士论文。“我们那届招了8个学生,最后毕业的只有3个人,我用了4年时间,一个比我晚2年,另一个晚3年。”

即使这样胡永云也不认为自己很优秀。在芝大,他见识了许多“很聪明的人”。他知道“作出杰出贡献的人都很聪明,但聪明的人并不一定都能作出贡献,关键看有没有毅力坚持

下来”。

读博的时候,胡永云每天花十几个小时在实验室,“因为我先工作后读书,年龄比同学大,所以有很强的紧迫感。”说是4年毕业,但如果按照每天用来学习的时间计算,他4年花的时间,可能比别人6年都多。

“80%的东西都是自己来做,只有关键的问题导师会进行指点。”胡永云说。在他读博士的最后1年里,和老师谈话的时间全部加起来甚至不到2个小时,但每次谈话他都受益匪浅。

所以在他带学生的时候,也强调学生们要主动,独立做事,自己解决问题。“但我会给学生留更多的时间,他们可以随时来我办公室找我。”

经历了国内外不同的学术氛围,他对如何做个好老师也有着自己的理解。

延伸阅读

大师小事

气象系的学生大部分很欣赏罗斯贝的教学和指导学生的风格,但并非都是这样。罗斯贝的学生R.Bryson直到晚年回忆起罗斯贝和他的师生关系仍有无法释怀的感觉。

在2000年芝加哥大学气象系成立60周年的纪念会上,Bryson教授以幽默的口吻回忆了他和罗斯贝之间的不愉快;大约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Bryson被派往关岛做热带天气观测,在那里,他像其他学生那样独立地选择了自己的论文题目并完成了论文的大部。

1945年,他们到芝加哥时被告知罗斯贝将是他的论文指导教授,1947年,Bryson基本完成了他的论文并在UW-Madison到了工作,临走之前把论文交给罗斯贝,罗斯贝旧就把论文放在书桌上。

1年以后,Bryson回来准备答辩。他来到罗斯贝的办公室,发现论文仍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上面落满了灰尘。罗斯贝把论文拿起来,吹掉封面上的浮尘后翻了几页,然后对Bryson说:“我估计你无法通越答辩。”Bryson神情低落地区找另一位教授E.Biel,并告诉他罗斯贝的意见。Biel告诉Bryson甭用太担心,他说:“明天你的报告完了之后,我准备问你20个问题,不给罗斯贝提问的机会。如果这20个问题你回答得很好,答辩委员会一定会让你通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