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25 10:21:13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幼儿体育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在幼儿时期,幼儿对周围的新生事物比较敏感,尤其对可以直接接触的运动器械,幼儿都会投以万分的热情和喜爱。每一次为幼儿提供全新的运动器材,幼儿都会非常期待,而且愿意亲身体验。一件玩具在幼儿手中会有超越他本身玩具功能的玩法,幼儿会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去对玩具的性能进行充分的挖掘。若是一味地教导幼儿玩具的玩法,便会使幼儿丧失求知的欲望和好奇心。因此,在准备好器材带领幼儿使用之前,不能急于将器材交给幼儿,应先告诉幼儿这件玩具应当怎么使用,要留心观察幼儿的心理变化,看幼儿在拿到运动器材以后会第一时间做什么,诱发他们的自主思考能力,通过自己的大脑思考运动器材的使用方式。例如,我们第一次为幼儿准备饮料瓶是希望幼儿通过滚动瓶子加强运动锻炼,但递给幼儿时由于没有直接告知目的,幼儿可能自己发明很多运动方式,如踢、夹着跳等等,而且幼儿之间也会互动交流,相互模仿动作。此时,我们便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锻炼目标,根据幼儿的实际兴趣有目的地进行引导培养。家长可以为幼儿提供一些运动示范,让幼儿观察、模仿、练习甚至在超越的过程中得到新的锻炼。
2.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
幼儿园具有良好的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他们由于受心理年龄和生活经验的限制,使得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他们的想象思维也要强于理性思维,他们会随着情感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我们可以借助幼儿的这一心理特征选取合适的体育活动方式。运用想象力将体育活动故事化、情境化,让幼儿更好地接受体育锻炼。例如,在让幼儿跑步时,我们便可以让幼儿玩“小猪小猪推西瓜”的游戏。首先,我们可以让幼儿从家中带来废弃的圆形瓶子和薯片盒,还有旧报纸、礼品盒等等一些物品,然后让幼儿将圆形瓶子的上部打开,放上用废纸自制的“西瓜”,然后将盒子的下部安装上轮子,一个简单的自制推车便做好了,接下来我们便在道路上放置上高山(折叠的礼品袋)、石头(牛奶盒)和荆棘(褶皱的废纸)等等,然后让带着自制小猪面具的幼儿推着小推车去穿越,在这期间或许还有爱吃西瓜的小熊强盗。这样,幼儿一边要注意小推车的状况,一边要注意防盗贼,一边还要不断地前进,幼儿的心理便会有一种紧张感和刺激感,在进行这项游戏时,便会更加用心,也会更加投入,经历这一心理变化的幼儿与那种单纯跑步的幼儿的心理特点是完全不一样的,他会更加热爱体育活动。同时这也可以让废弃物得到充分的利用,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3.选择合理的搭配方式
通常,长时间地选择同一种体育器械往往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幼儿的兴趣是有一定时间段的,因此要采用多种搭配形式来调动幼儿的热情,增强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例如,如果在运动场地上投放多种小型运动器械,如皮球、木棒、呼啦圈等,幼儿在其中活动会有很多形式的创新,在呼啦圈里穿梭、大圈套小圈、把木棒当成小马骑等;让两个幼儿左右举着呼啦圈,其他幼儿向圈内投皮球等。在参与各项体育活动中,可以充分开发幼儿大脑的创新意识,在多种体育器材中进行搭配选择,在加强体育锻炼的同时,也提高了幼儿的想象力。与此同时,也加强了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例如,幼儿想玩推车的游戏,如果一个棍子无法模拟推车的感觉,他会想办法再寻找另一根木棍,和其他幼儿一起相互协作,用两根木棍模拟推车的感觉,两个幼儿间推来推去,比较具有活动区位。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幼儿通过观察与模仿,可以在其他幼儿身上受到启发,通过学习同伴的器材使用方式,开发大脑,获得更多的运动乐趣。通过展开此类活动,可以加强幼儿之间的沟通交流,提高幼儿人际交往能力,幼儿之间还可以互相效仿、学习,通过实际的锻炼接触,让他们提高运动兴趣的同时,增强其团队合作意识与战胜困难的决心与勇气。
一、运动负荷和心理负荷的含义
所谓运动负荷,又称运动量或生理负荷,它是指人做练习时所承受的生理负担量。心理负荷则指人做练习 时所承受的心理负担量,它一般包括认识、情绪、意志三方面的负荷。在幼儿体育教学中,只有运动负荷和心 理负荷保持适宜,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过小过大都不行。过小,则达不到锻炼的目的;过大,又超出了 幼儿身心所能承受的限度,对幼儿身体的健康和教学任务的完成均十分不利。因此,合理地安排和调节幼儿园 体育课的生理和心理负荷是对教师体育教学的一项基本要求,二者是否适宜还是评价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的锻 炼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那么,教师怎样才能做到合理安排和调节呢?作者认为,首先必须了解制约运动负荷 和心理负荷的因素,然后再综合各因素找出科学的调节策略。
二、影响幼儿运动负荷和心理负荷的因素
1.运动强度。运动强度指单位时间内,人在运动时的生理负荷量,常用心跳频率来表示。如幼儿20米速跑 ,跑后即刻心率可达180次/分,慢跑1分钟做徒手操一套,心率在140次/分左右,显然前者强度大, 后者小。 在幼儿体育活动中,较大强度的项目有跑、跳、攀登等,而走、钻、爬、投掷等动作的运动强度则相对较小。
2.幼儿的活动时间。它包括幼儿连续活动的总时间和练习时间、间歇时间,其中,幼儿的练习密度(幼儿 做练习的时间与课的总时间的比例)是否合适较大地影响着幼儿的运动负荷和心理负荷。如果一节课,幼儿总 是处于大强度的运动之中,那么,他们的运动量就偏大而且易产生厌烦和畏惧心理。
3.活动项目的特点。不同的活动项目对幼儿身体的影响也不同。如幼儿做直体滚动时,前庭分析器所受的 刺激和意志负荷均较大,而运动负荷却不大。障碍跑时,不仅全身运动负荷很大,而且认识和意志负荷也较大 。连续立定跳远,运动负荷较大而心理负荷却较小。在平衡木上走、跑、过障碍、滚球、拍球时,幼儿的心理 负荷都很大。幼儿参加感兴趣的体育活动,一般两种负荷均较大。
4.练习的数量和质量。前者指练习的次数、距离的总和,它们与幼儿的运动负荷一般成正比。后者指练习 的正确规格和要求。对练习质量的要求越高,幼儿需负出的心理负荷则越大。
5.教师的教学内容、教法和组织措施。教师组织体育课内容的难易是否合适,是否具有趣味性,组织措施 是否得当,讲解示范是否正确形象、生动规范等都会较大程度地影响幼儿的运动和心理负荷。如过多的排队调 换队形,分组太少而导致幼儿长时间的轮番等待,均易使幼儿产生烦燥情绪,甚至注意的分散,从而影响教学 任务的较好完成。
6.幼儿的个别差异。指幼儿的身体机能水平和心理特点的个别差异。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往往相同的练 习对不同的幼儿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如以同样的速度速跑完20米,有的幼儿心率达180次/ 分,有的幼儿仅168 次/分;同做一个游戏,有的幼儿兴致勃勃,有的却感到索然无味。
此外,教师的教态、教具、环境、气候等因素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幼儿的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
三、合理调节幼儿运动负荷和心理负荷的策略
综合以上各影响幼儿体育课运动负荷和心理负荷的因素,特提出以下的调节策略:
1.合理安排每节课的教材和确定课的任务
这就要求教师课前的备课要做到心中有数,在安排教材内容时,应合理搭配不同性质、不同负荷、适宜数 量的教材。运动量大和运动量小的练习交替安排,如强度较小的走平衡木或窄道、投掷、钻宜与强度较大的跑 、跳跃、攀登、爬、滚翻等内容组合。教师要合理安排幼儿体育课的密度,尤其是幼儿的练习密度。确定任务 时新教的知识、技能不宜太多太难,且必须富有趣味性。
例如某大班教师为了发展幼儿听信号调节运动的能力,培养其灵敏协调素质,在体育课的基本部分设计了 一个“找朋友”的体育游戏。其玩法是,教师站在一直径为3至3.5米的圆圈中心击鼓,幼儿分别站在圆圈的边 线上,游戏共分三轮。第一轮是教师击鼓,幼儿听教师的信号沿逆时针方向绕边线快跑,约50秒,鼓声停止, 幼儿迅速跑向圆内“找朋友”(事先准备好的绒毛小动物玩具,数量每一轮都比游戏的幼儿少2至4个。),没 找到“朋友”的幼儿立即退出游戏。 第二轮变化为幼儿听信号双脚沿边线行进跳,第三轮则变跳跃为竞走。后 二轮均为鼓声停止,幼儿迅速跑向圆内找“朋友”。幼儿跑、跳和竞走的时间和距离,可根据幼儿的具体情况 而定。显然,此教师的教材安排是较合理的。
2.合理调节负荷节奏
教师要根据人体生理机能能力活动变化规律和心理变化规律、教材特点、幼儿的实际以及器械、气候等合 理确定课的运动负荷和心理负荷曲线。对运动负荷总的要求是从逐步上升到一定程度,保持一段相对平稳,然 后再逐步下降到相对安静。但由于影响生理负荷的各种因素是复杂多样的,因而每节课的运动负荷曲线就要视 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幼儿的实际而合理确定。一般有标准型、双峰型、前高后低型、前低后高型等模式。标准型 是指运动量由小到大逐渐上升到相当的水平,持续一定的时间再逐渐下降。双峰型指一节课中幼儿出现两种负 荷较高的练习。前高后低型主要指课的基本部分的前半部分运动量较大,后半部分较小,运动量由大变小。前 低后高型则正好相反,运动量由小变大,如课前半部分为新授教材——投掷,后半部分为复习教材——连续立 定跳远。但不管采用哪一种模式,运动负荷总的调节策略应是高低结合,动静交替。如课的基本部分的前半部 分是集中练习立定跳远,孩子初步掌握动作后,可结合快速奔跑加两次立定跳远约1.5分钟, 后半部分就可安 排运动强度较小的由走组成的平衡游戏“熊和石头人”。
心理负荷的曲线较复杂,往往要视具体的情况而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就无任何规律可循。一般来说, 体育活动中幼儿的认识负荷不应太大,且需有积极愉快的情绪伴随幼儿,让幼儿在快乐中动脑筋。幼儿的意志 负荷也不应太大,应让幼儿通过一定的努力就能完成任务,从而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培养活泼开 朗的性格。这就要求教师在安排教材时充分考虑幼儿心理发展的特征,所选的内容难易适当,富有兴趣性和直 观性。同时还应循序渐进,由易到难,注意个别差异因材施教。由于幼儿十分喜欢游戏,孩子在游戏中的认识 负荷、情绪负荷、意志负荷都较高,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多采用生动有趣、针对性强的体育游戏和道具 ,再结合教师生动形象的讲解、示范,来调动幼儿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幼儿锻炼的效果。一般来讲,基本部分 的前半部分应抓住幼儿头脑较清醒的时机安排新的较难的教材,以增大幼儿的认识负荷,而后半部分则宜安排 认识负荷较小的带复习性质的教材。而情绪负荷,基本部分的前半部分不应过大,以避免因幼儿情绪过度兴奋 而影响新教材的学习掌握,在后半部分可安排适当的内容以让幼儿的情绪负荷达到。对意志负荷,学习新 教材和较难教材时应先大后小,学习较易教材或复习旧教材时则可是先小后大。总之,对心理负荷的调节,教 师应处理好幼儿认识负荷的紧张与松驰,情绪活动的兴奋、欢快和平静,意志努力程度的变化,方能取得较好 效果。
3.灵活运用教法。由于体育课是以直接的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因此,教师在领导幼儿的体育课时应精讲 让幼儿多练,应使幼儿的练习密度在课的总密度中占最大的比例(一般幼儿在体育课中的练习密度在35%—55 %较为适宜)。还应讲练结合。为了加大幼儿的运动负荷和练习密度,可多采用同时练习法、鱼贯练习法、循 环练习法等方法。还可增加幼儿练习的次数,扩大其活动范围,增加障碍物,提高练习难度。反之,如幼儿的 运动负荷和心理负荷已较大,则应通过缩短其练习的时间和距离,变同时练习为分组轮流练习或相互观摩,改 变练习的内容,缩小活动的范围, 减少障碍物等手段来降低幼儿的运动量和心理负荷。
在各个年龄班,尤其是小班,教师应尽量多地采用游戏的形式来组织体育课,但所选的体育游戏或游戏形 式绝不仅是娱乐性的,而应是针对性强,为体育教学服务。由于中大班幼儿对活动结果已变得十分关心,因此 ,在中大班可多采用竞赛法,以激发幼儿练习的积极性,提高练习的效果,还可培养幼儿的积极进取精神和集 体责任感、荣誉感。
组织措施也是影响幼儿运动负荷和心理负荷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应精心设计,使一切组织措施都紧紧 围绕教学目的任务。教师要充分利用时间,合理组织和调动队伍,避免让幼儿过多排队等待和变换队形,竞赛 性游戏应分组较多,以增加幼儿活动的机会和激发其参与意识,避免幼儿因等待时间太长而产生厌烦情绪和注 意的分散。为了有效利用时间,应尽量避免采用让幼儿纯静止休息的方法,而应巧妙地把教师的讲解、示范、 交代任务、评价、幼儿分组观摩等时间同时作为幼儿的休息时间。
二、家庭教育薄弱
一方面由于农村的教育水平不高,制约着农村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认识,大部分家长只关心孩子在园是否健康、安全,大部分家长在与老师交谈中,也只是关心孩子在园吃的可好、睡得可好、是否调皮,完全不重视孩子心理成长以及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广大农村地区经济滞后,农业人口占60%,很多年轻力壮的人都去周边发达地区打工,这就催生了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由于留守老人文化程度低,还要忙于田间农活,根本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问题,配合幼儿园进行教育活动也就形同虚设了。
三、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的对策及思考
1.加大经费投入,改善办园条件
在我国教育经费的投入使用中,仅有很少的部分被用于学前教育事业,而这部分经费中的绝大部分又流向了城市幼儿园,供给农村幼儿园的经费所剩无几。即便园内领导、老师想要规范办园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更应该依法保证农村幼儿园的财政经费,认真落实《教育法》将农村幼儿教育纳入当地的财政预算和工作计划中。力争做到专款专用,任何部门不得挤占、截留、挪用。
2.提升幼儿的注意力、创造力、审美力。注意力是人们对事物的专心程度,在教学中利用幼儿注意力,提高幼儿注意集中的水平。幼儿的注意力持续的时间短暂,做事容易分心,在体育舞蹈教学中,对不同年龄的幼儿采用不同的教方法,用极具活力的声音和多变的动作姿态,吸引幼儿注意力,用亲切的目光鼓励幼儿,用真诚的情感语言与幼儿交谈,通过观察模仿,提高幼儿注意力,进而培养幼儿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幼儿初学体育舞蹈时容易出现精神不集中现象,激发学习体育舞蹈的兴趣,培养幼儿主动学习的习惯,体育舞蹈通过对舞蹈动作的模仿、理解、思考,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潜移默化中,将这种习惯运用到学习知识上,促进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为课堂学习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幼儿具有创造力,善于幻想,是天生的艺术家,体育舞蹈教学开拓了幼儿对新事物的的创造性思维,体育舞蹈集音乐、动作、节奏变化、情感抒发于一体,给幼儿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适当安排即兴表演,提供幼儿展示才能的舞台,身体动作与大脑尽力的协调,通过舞蹈动作的调整,激发幼儿的创造力。体育舞蹈是力量与美的完美结合,引导学生感知美、判断美、表现美,开拓想象,抒感,用舞蹈语言表情达意,动听的旋律、优美的舞姿,陶冶着幼儿的情操,美化幼儿的思想感情,增强幼儿的审美能力,舞者在运动时产生审美的心理效应,使在优美的旋律中达到最佳心理状态,通过舞蹈动作抒感,净化精神,陶冶情操,愉悦心灵,升华情感。
3.体育舞蹈引导幼儿个性健康发展。体育舞蹈是体育与艺术的结合,为幼儿提供了健康个性发展的空间。体育舞蹈以全新的活动形式,展现舞蹈艺术形象,是空间姿态和时间运动的完美融合,舞姿优美,气质高雅,舞步流畅,音乐节奏强,欢快奔放,舞蹈通过人体动作、造型、节奏表现生活中的美,幼儿喜爱舞蹈,但每一个孩子的接受和感悟能力不同,健康的个性表现为体力与智力、性格与才能、美的体验与展现等方面协调发展,体育舞蹈需要身体各部位协调配合,增强幼儿身体各个部位的协调能力,提高幼儿的速度、力量、柔韧性、灵敏度和协调性,提高幼儿的身体机能,提高幼儿的合作意识,增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提升幼儿应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
二、通过幼儿体育舞蹈培养幼儿健康心理的措施
1.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性格。舞蹈艺术体现着人类的精神风貌,是人们审美情感的展现,体育舞蹈教育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特殊的作用,舞蹈艺术以肢体语言描绘自然、揭示生活的真谛,是对美的高度凝练,幼儿良好的性格和心理素质表现为开朗自信、坚强勇敢、懂得合作、善于交流等,例如,幼儿园有一对双胞胎姐妹,姐姐学拉丁舞,妹妹学二胡,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姐妹俩成绩都很好,学拉丁舞的姐姐性格活泼、善于表现、懂得与人沟通,妹妹不爱说话,性格内向,在气质上不及姐姐,拉丁舞的音乐热情奔放,舞风节奏明快,欢快激情,孩子们随着轻快的节拍起舞,尽情的舞动自己的身体,心情舒畅,拉丁舞是一种自然情感的流露,教师鼓励孩子们大胆的展示自己,在镜子面前、搭档面前、观众面前都要表现出自信,把自己融入到音乐之中,与别人的合作中,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体育舞蹈让幼儿树立起了自信,促进了孩子们的进步。孩子们在音乐下舞动,灵活多变的舞姿,形成巨大的兴奋气场,幼儿们交流合作,男女配合,相互勾通,培养了幼儿的合作精神。
2.表扬激励,体验成功。采取多元化评价方式,注重幼儿的自身发展,关注学生成长过程;消除幼儿紧张心理,提高对体育舞蹈的兴趣。以鼓励和表扬为主,保护幼儿的自尊心,把握时机提出合理的要求,创造表现的机会,让幼儿获得成功,激发学习热情,善于运用赏识教育,善于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对幼儿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肯定表扬,唤起幼儿获得成功的愿望,了解幼儿的兴趣和特长,用激励的言语激发幼儿要求进步的热情,使幼儿不断感受成功的快乐,品尝成功的喜悦,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状态,体育舞蹈以富有魅力的动态形象,让人赏心悦目,美化心灵,陶冶性情,娱悦身心,促进交往,激活幼儿的想像力,发展幼儿的创造力。
二、利用自然资源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
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中的各种材料,能增强幼儿活动兴趣,激发主体参与,达到体能锻炼目的。例如在秋冬季节,有意识地组织幼儿田野活动,幼儿尽情地追逐跑和变速跑、翻跟头等,然后坐在田埂上,捡一些稻草做“飞标”进行瞄准、投掷等。器材是就地取材而来的,幼儿玩起来兴致极高,也特别认真。再如练习投掷,从山上往山下或溪水中投掷小石子,由于是旷野,幼儿可以无所顾忌地投(不必担心投到人或物上)。另外,石子投入水中,回溅起水花,听到水声,幼儿很感兴趣。如果投掷比谁远、比谁准、比谁响,更能使幼儿其乐无穷。
只要教师转变观念,解放思想,组织一系列户外活动,并给予他们选择的自由,往往比在园内活动更尽心尽情,更乐此不疲。教育部2012年颁布出台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明确提出,要求幼儿教师必须具备“创设和利用环境的专业能力”,对于农村幼儿教师来说,在这方面无疑有充分的优势。
三、利用自然资源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1.选题依据及研究综述
(一)选题依据
幼儿教学不仅对教学内容的知识性有一定的要求,同时对教学过程的娱乐性与趣味性有一定的要求。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儿歌由于其结构简单、语言愉悦等特点更能够为儿童所接受。从前人的研究经验来看,儿歌教学主要可以分为儿歌学习与儿歌创作等两种形式。其中儿歌的学习能够锻炼幼儿的语言能力;而儿歌的创作则是对幼儿的语言理解、语言组织等能力进行综合训练。此外,此种形式更能够增加幼儿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成就感,对其后续的学习提供必要保障。本文主要从幼儿儿歌创作的意义以及其具体的教学过程来对儿歌创作教学法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后续的学习与工作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导。
(二)研究综述
幼儿有着自身的学习心理特征与学习特点,因此幼儿教学与传统教学有很大的区别。近年来针对幼儿教学的文献相对较多,主要集中在幼儿教学方式研究、儿歌创作与教学模式等。
2.课题的基本内容
本文所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对儿歌创作小学应用进行理论分析。从理论的角度研究幼儿的学习与心理特征,并对儿歌创作教学的优势进行分析。
第二,对目前儿歌创作教学的实践现状以及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第三,基于存在的问题对后续的儿歌创作教学法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对策性研究,并提出在具体实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课题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本文研究重点为对儿歌创作教学法的系统梳理以及此种方法在幼儿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本文的难点在于相关的研究较少,此种教学模式还处于探索阶段,并没有完善的教学体系可以遵循。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提出儿歌创新教学法,并系统研究其在幼儿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同时对其教学设置以及注意事项进行研究,能够直接指导相关的教学工作的开展。
4.论文提纲
本文研究提纲如下:
摘要:
关键词:
一、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1.2 研究内容与意义
1.3 文献综述
二、幼儿教学特征分析
2.1 幼儿心理特征分析
2.2 幼儿教学特征分析
三、儿歌创作在幼儿教学中的作用
3.1 儿歌创作对培养幼儿识字能力的作用
3.2 儿歌创作对培养幼儿语言能力的作用
3.3 儿歌创作对培养幼儿创造力的作用
3.4 儿歌创作对培养幼儿成就感与学习兴趣的作用
四、儿歌创作教学法构建及其注意事项
4.1 老师-学生互动模式
4.2 学生-学生互动模式
4.3 家长-学生互动模式
4.4 老师-家长互动模式
4.5 注意事项
五、总结
参考文献
5.进度安排(包括文献查阅、方案设计与实现、实验与计算、论文书写等)及其可行性分析
6.参考文献
[1]林俏霞. 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文学课程中的儿歌创作训练[J]. 教育教学论坛,2014,01:249-250.
[2]杨宝风. 儿歌创作新探[J]. 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02:78-79.
[3]郑黎丽. 基于儿歌特质进行儿歌创作[J]. 语文建设,2012,22:26-28.
[4]周思缔. 谱写孩子心中的歌——与师范专业的学生谈儿歌创作[J]. 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08:17-21.
[5]陈小芳. 儿歌:洒向童心的种子[J]. 思想理论教育,2005,10:62-63.
[6]王巍. 小学儿歌教育实践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纲要》实施以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幼儿艺术教育已成为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其社会地位也不断上升。然而,艺术的本质是审美,孩子们真的从幼儿园艺术活动和所参加的艺术兴趣班中感受到了艺术之美?据调查,儿童艺术教育现状令人堪忧,在儿童艺术教育实践中出现了一些异化现象,诸如,儿童艺术教育非艺术化、专业化、成人化、时装化、尖子化和庸俗化等[3]。
随着《纲要》的颁布与落实,我们应对照《纲要》精神反思当前幼儿艺术教育的种种弊端,寻求更合理、更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幼儿艺术教育途径,让孩子真正从艺术活动中受益。
二、《纲要》艺术领域的主要精神解读
《纲要》中艺术领域的基本思想和原则要求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幼儿艺术教育的主要精神如下:
(一)以培养幼儿审美愉悦为艺术教育目标
人类审美意识和审美追求是通过艺术最集中、最典型、最强烈地表现出来[4]。《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艺术教育的目标:“能初步感受并喜欢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幼儿艺术教育目标是培养幼儿审美愉悦,目标层次依次为感受美、发现美和创造性地表现美。
感受美:艺术能启迪和深化幼儿对美的感受能力。感受是美感的基础,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幼儿的美感多处于直观感受水平,具有形象性和功能性的特点。引导幼儿欣赏艺术作品应与幼儿的知识、经验和心理发展特点相应适。他们喜欢贴近自己生活、色彩鲜艳、画面清晰、生动活泼的艺术品。
发现美:通过艺术活动帮助幼儿发现美。美是艺术的特质,“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人都有一种喜好美好事物的欲望。大千世界处处皆美,当我们面对美丽的大自然,面对社会中真、善、美的事物,面对优美的艺术作品,一种愉悦之情油然而生,这就是美感。幼儿发现美的事物多半依赖于客观事物本身的鲜明特征,缺乏自觉性。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他们通过探索和学习自觉发现美的能力。如发现春天之美、发现蚂蚁搬家之趣味、发现一叶知秋之神奇等。创造性的表现美:通过艺术活动表现心灵美、自然美,创造美的形象。儿童是天生的艺术家。幼儿的图画、咏唱、各种形体表演都充溢着童真之美。他们不拘一格的绘画、自编的歌词、兴高采烈的手舞足蹈都是富有个性的新创意。这些稚嫩而新颖的创造性表现需要教师以真诚、喜悦之心去发现、去接纳、去欣赏,更需要引导他们不断的创新[5]。
总之,幼儿艺术教育能够有效地促进幼儿萌发美的情感,并使幼儿的美感和认识得到深化和发展,能使幼儿通过艺术活动具体感知和认识美的形态,并通过艺术活动具有初步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愿望,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的思想品质和性格,陶冶幼儿的情操,激发幼儿积极向上和善良美好的心理品质,从而为幼儿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以贴近幼儿生活走进自然为艺术教育内容
《纲要》指出:“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幼儿艺术教育是自然的艺术教育,《纲要》中多处指出,教师要引导孩子去接触发现生活中、大自然中的人、事、物。
孩子的感知来源于生活,幼儿艺术教育的内容也应该源于生活。艺术教育活动把日常生活和幼儿真实的生存环境作为艺术学习的最初起点,艺术活动的一个重要指标是通过日常生活和艺术的连接,汲取和扩展艺术想象和艺术创作的素材和灵感,在不断提高艺术能力的情况下反过来用艺术的眼光观察生活,用艺术的形式表现生活[6]。
自然是艺术的源泉。儿童本来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而且幼儿的心灵很少受世俗的熏染,他们更容易与大自然的生灵沟通融合,充分感受大自然中一切鲜活的生命。自然能帮助幼儿感受色彩的鲜明;自然能帮助幼儿感受音乐的节奏,如树林的里小鸟鸣叫声,小河边哗哗的流水声.大自然的声音就这样不知不觉在幼儿心中回响,使幼儿自然而然地感受自然的节奏、韵律[7]。因此,幼儿艺术教育活动中应充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让幼儿在自然中感受美、发现美。
(三)以幼儿喜欢的方式作为艺术教育组织方式
《纲要》的要求中指出在幼儿艺术教育活动中:“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乐趣。”“幼儿的创作过程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幼儿在喜欢参加艺术活动的前提下能够大胆且不受拘束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和体验,这需要教师组织的艺术活动具有宽容性,能够接纳各种不同智力水平的儿童,给他们提供表现自我的、发挥所能的均等机会,尊重幼儿的个别差异,接纳不同水平,不要横向比较,对所有儿童都提供一视同仁的爱心,不歧视,也不限制,让幼儿能够在轻松愉快、有自由表达机会的情景中进行艺术活动。
(四)以促进幼儿发展的评价为艺术教育评价目的
《纲要》明确指出评价是“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在此我们能看到一个根本的变化,即评价的功能由侧重甄别转向侧重发展,评价的发展得到充分的关注。幼儿艺术教育评价不是为评价而评价,而是为了教育而评价,强调评价的目的在于更好地诊断和改进教育,促进教育活动参与者(包括教师、幼儿、家长)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8]。也就是说,幼儿园评价绝非用于筛选、排队,更不是用于给幼儿贴标签,伤害他们的自尊和自信,给他们的成长蒙上阴影。幼儿艺术教育评价要为幼儿的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幼儿发展评价既要关注幼儿的知识技能的获得,更要关注幼儿的学习兴趣、情感体验、沟通能力的发展;幼儿发展评价不仅要关注幼儿目前的发展,同时也要注重分析过去,预期未来,注重发现和挖掘幼儿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幼儿发展中的需要。
三、当前幼儿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幼儿艺术教育观念存在的问题
教育改革,观念先行。很大一部分幼儿园教师、家长的幼儿艺术教育观念属于“学艺术就是要成名成家”“学艺术就是要让孩子画出最好看的画,唱出最好听的歌”“让孩子现在多学一点以后就会轻松一些”之类。其实幼儿艺术教育活动应以幼儿为本,强调幼儿在艺术活动中的主动性,强调幼儿艺术教育对幼儿自身的影响作用以及对其发展的促进作用,其功能并非单纯的技能训练和表演。这是都是教育者必须深入领会并在实施中深入贯彻的基本理念。如果不能树立这种新观念就谈不上真正的改革。
“别的孩子都上了艺术班,我的孩子也要上,不能落后于别人。”“现在社会竞争压力大,多学一点技能性的东西能够在社会上立足。”这些家长或者由于盲目跟风,或者望子成龙心切,或者出于现实的压力而让孩子选择了艺术学习,然而这些错误的观念将导致家长过分关注孩子学习的结果而忽略孩子在艺术学习中的审美情感和体验的获得。“我现在已经有4家连锁幼儿园了,我的目标是把幼儿园办成像肯德基、麦当劳一样的连锁管理的企业,这样的规范管理,赢利肯定没问题。”“我不管教师通过什么途径(来开展艺术活动),只要教师排的节目在能在汇报演出上得奖。”这是一个规模较大的连锁幼儿园的董事长在谈到办园理念及对艺术教育活动的看法时提到的。
通过以上几例我们可以看出当前人们在幼儿艺术教育观念上存在偏差,滞后于《纲要》中艺术教育新观念。不属于九年义务教育范围的幼儿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一些老板、投资者以赢利为目的的商业活动,成了满足家长“望子成龙”的途径。更有甚者,一家省级示范幼儿园竟然引进了国外企业管理体系ISO90001国际质量认证,且引以为荣,老师的一切行为被高科技摄像头监控。我们的幼儿园成了企业流水线管理的工厂,幼儿在这样的工厂中就成了流水线中生产出来的产品。
(二)幼儿艺术教育目标确立与实现存在的问题
教育目标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构成教育活动的第一要素和前提,它决定着教学发展的方向[9]。在目前的幼儿艺术教育活动中,教育目标在确立与实现时存在缺失审美体验、凸显功利性等方面的问题。
1、缺失审美体验。幼儿艺术教育应该是“审美”的,幼儿艺术教育还应是“快乐”的,应让幼儿与音乐、美术等艺术活动一同游戏,大胆创造,获得应有的自我愉悦与审美享受。过于刻板和理性的艺术知识学习是很不足取的[10]。有一部分教师意识到在幼儿艺术教育中应该重视审美体验。然而,教师处在幼教的传统观念与现念的矛盾中,不能很好地把握审美目标的实现。在教师的观念中依然认为孩子必须要学习关于艺术的知识,为了知识甚至可以忽略了孩子在活动中的审美体验与感受,让幼儿掌握复杂的乐理知识。随着《纲要》的实施幼儿园教师的观念上有所转变,行动上却放不开,目标的确立与实现之间存在偏差,目标的实现过程中依然注重知识传授,对艺术审美目标的把握不够。
2、凸显功利性。幼儿艺术教育的目标是整个幼儿艺术教育的价值取向所在[10]。幼儿艺术教育目标应突出情感、兴趣、态度、个性等方面的价值取向,着眼于培养终身学习的基础和动力。幼儿艺术教育的目标依托各种艺术活动和活动的各个环节来实现。然而许多幼儿园在实现目标时存在功利化的倾向,偏离了《纲要》中提出的价值取向,不是为了幼儿的终身可持续发展,而是为了迎合家长的要求,为了幼儿园自身的利益。离六·一儿童节越来越近的同时,教师和幼儿不是沉浸在节日即将到来的喜悦中,而是越来越忙了,几乎每个幼儿园都将这个节日视为展示幼儿园艺术教育“成果”的机会。他们以汇报演出这样的方式来庆祝儿童节。为了这台演出,幼儿园一般都提前一个月甚至更久开始排练,在最后一周里几乎是全天停课来进行节目排练,为的是能够让家长、让社会各界人士看到幼儿园的孩子多才多艺,看到幼儿园艺术教育的成功。似乎有了这种最好的广告,生源也就随之而来。尽管教师非常清楚艺术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幼儿的艺术兴趣和艺术素养而不是一味地强调技能技巧,但是没有办法,必须达成后者。因为竞争太激烈,生源很重要。教师在家长们的要求下只好“努力教学”让孩子们能在汇报演出时有让家长满意的表现。在他们看来,只要家长满意,生源就会稳定。
儿童发展的自主性,要求我们高度尊重儿童,遵循他们身心发展的内在本质,而不是用成人的世界,用成人的眼光去过滤他们的生活,使他们被迫服从。用成人的要求来约束儿童,是对儿童的最大犯罪,是对人性的犯罪。在这方面18世纪的教育家卢梭早给我们以启蒙:“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儿童是有他们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的,如果想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事情[11]。”
(三)幼儿艺术教育内容选择存在的问题
艺术教育内容是实现幼儿艺术教育目标的一个核心问题,这是由幼儿艺术教育内容在实施整个幼儿艺术教育的地位所决定的,幼儿艺术教育目标最终通过内容来实现。所以如何选择艺术教育内容来实现目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当前许多幼儿园的艺术教育活动在选择内容时存在着缺少艺术欣赏活动;缺少各领域综合的艺术教育活动。
本文作者:张庆飞工作单位:四川职业技术学院艺体系
幼儿体育又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身心健康的保障,其教学是一门非常特殊的教学,在教学方式和沟通方面具有独特的一面,重视幼儿的体育教育有利于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对幼儿一生的健康、幸福生活奠定基础,要从素质教育的高度认识幼儿体育教育的重要价值。因此,为了保证幼儿体育教育功能的充分展现,幼儿体育教育专业教师要有针对性的特殊培养。在人格品质和成长经历上考查幼儿体育教育面临的个体具有很强的特殊性,关系到幼儿的成长和发育;幼儿体育教师是幼儿良好价值导向的引领者和模仿者,其自身充满自信、自尊的人格魅力,将会给幼儿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因此,选择培养对象时要求具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具有高度责任感、团队合作精神和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品德。具有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愉快的情绪和烂漫的童心,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文明的行为习惯。另外,在成长经历上要了解考生的家庭情况,社会成长过程和受教育过程,在心理和心态上要向幼儿靠近。注重专业素养的考察在专业素养方面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良好的体育素质和身体柔韧协调是幼儿体育教师所必备的,能够将完整的动作优美的展示在幼儿面前,还要有发展的眼光和强烈的未来意识,要热爱生命、热爱幼儿、热爱幼教事业,永保童心;以儿童为本,尊重、理解、接纳每个儿童,创造与儿童生命相适应的教育,做儿童身心发展的促进者。
师德是重要指标首先在教师职业道德上要重点培养,从幼儿教育的特殊性上高度重视幼儿体育教师的思想觉悟能力,教师的言行举止是幼儿学习榜样,教师本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是教育幼儿的无形力量。幼儿模仿性很强,他们心灵里非常崇拜老师,对于老师的言行举止不但细微观察,而且时时模仿。培养一名合格的幼儿体育教师应该侧重在仪表庄重、大方,衣着清洁、整齐、朴素,作风和为人正直、活泼、庄重又亲切,成为幼儿尊敬又乐于接近的教师。实践证明,高尚的师德是教育成功的前提。教师必须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为人师表”引导学生。课程结构合理优化(1)对幼儿心理学的重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幼儿表现出自私、任性、脾气暴躁、独立性及社会交往能力差等不良个性特征,这些可能成为他们产生心理问题的隐患,幼儿园是幼儿心理教育的重要环境,因此,在培养幼儿体育教师时,首先应该结合心理学的特点和幼儿心理的特征重点进行学习,并教会学生自我总结和洞察能力,学会谦让、克服恐惧心理和分享精神。是幼儿身心发展和健康成长的基石。(2)艺术与体育的结合,作为一名幼儿体育教师,体育教学上的模式不能按照普通体育课的教学模式进行,结合艺术语言、形态、氛围等来进行体育课的教学是科学有效的,尤其在音乐和舞蹈上的结合,是幼儿体育教学的有力保障。所以,在培养中要着重在音乐、舞蹈、书法等艺术课程上的学习,与体育课程内容的合理整合进行体育教学,探索培养具有专科学历和艺体特长的幼儿教师的创新模式,以主动适应未来幼儿体育教育发展的需要。(3)幼儿体育课程的创新与探索,根据幼儿体育的教学的特殊性,在培养幼儿体育教师的体育课程设置上要与普通体育教育专业有所区别,要针对幼儿的心理、生理、发育等特点开发探索适合幼儿的体育课程,尤其在体育游戏的开发和合理应用,以及适合幼儿的运动项目上要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4)卫生保健课程是必备,《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幼儿教师和幼儿园管理者必备的基础性强、应用范围广的教学和实践指导性课程,主要培养具有幼儿园保育岗位工作的素质和能力。幼儿体育教师的培养首先要建立在幼儿保育教师的基础上,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对幼儿进行卫生保健知识教育和科学指导。发展多种能力,提高科学素养作为新世纪的幼儿体育教师更要具备迅速的协调、应变能力,以及快捷、敏锐的观察力,示范、指导动作与关怀幼儿情感的能力。活动中,体育教师应善于把握时机,因势利导,让幼儿在体育活动中不断得到锻炼,提高能力,获得快乐,取得成功。另外,在自学创新能力上要加强培养,不断掌握体态语表达技能、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技能、环境创设技能、教玩具制作技能和游戏创作开发技能等,是幼儿体育教师培养的课程设置上要逐步体现。通过教材的选编和实践活动中不断总结和提高,巩固幼儿体育教师的素养。
今年1月14日~15日,中华女子学院召开了学前儿童双语教育国际研讨会,国内外专家在会上介绍了学前儿童双语教育的研究成果,与会代表展开了热烈讨论。据此,本刊约请专家分别就学前儿童双语教育概念界定、学前儿童双语学习与心理发展、中国学前儿童双语教育现状、学前儿童双语教育活动设计和组织特点等目前我国学前教育工作者非常关心的问题展开讨论,以期为我国刚刚起步的学前儿童双语教育研究提供一个交流平台。本刊更希望能借此引发更多有益的争鸣,为切实改进我国学前儿童双语教育的实践提供更多理论指导。敬请关注。
【摘要】幼儿园双语教育是指运用两种语言组织幼儿活动的幼儿园教育模式,它与外语教育、第二语言教育有本质区别。幼儿习得外语具有一定的心理优势,这种优势在双语教育中可以得到有效利用。在满足了幼儿有学习外语的需要、幼儿园能配备合格的外语教师、课程设计和组织中能合理分配两种语言、有适合幼儿发展特点的教育目标等条件的基础上,幼儿园开展双语教育是可行的。
【关键词】幼儿园双语教育;外语习得;可能性;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7)03-0001-06
双语教育是一个古老而又现实的问题。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双语教育已经存在5000多年,〔1〕但直到上个世纪中叶才引起人们的注意。目前,双语教育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也是争议颇多的一个问题。双语教育作为一种宏观的国家语言政策,曾经在解决民族冲突,“加强各民族之间相互理解”,“促进各个种族群体和各个民族之间和平共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时至今日,双语教育已成为一种更加微观的课程编制策略,其目标是为日益全球化的社会培养掌握两种语言的人才。我国的幼儿园双语教育热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本文拟从幼儿园双语教育概念、幼儿学习英语的可能性、幼儿园开展双语教育的可行性等几个存在较大争议的问题入手,讨论我国方兴未艾的幼儿园双语教育热现象。
一、幼儿园双语教育概念界定
在西方的相关研究文献中,对“双语教育”概念的界定多种多样。例如,《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词典》将“双语教育”界定为“在学校里运用外语或第二语言教授知识性的学科”;在《国际教育百科全书》中,“双语教育”指的是“一种在教学过程中至少使用两种教学语言的教育系统,这两种语言未必要同时使用”;《双语现象与双语教育百科全书》的解释是,“双语教育是学校中使用两种语言传授科学、数学等学科内容的情景”;〔3〕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份研究报告中,双语教育用来指“以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的教育系统”。〔4〕
尽管这些定义对双语教育的表述各有侧重,但其基本内涵是一致的。双语教育是相对于单语教育而言的。从宏观层面上讲,双语教育是国家的一项教育政策,最终目的是促进两个民族、两种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相互交流和相互尊重,实现两个民族和两种文化和平相处、共同发展,学习两种语言只是国家教育政策的目的之一;从微观上看,双语教育是一种整体课程编制策略,而不是某一学科的教学策略,指的是在整体课程中存在两种教学语言,部分课程内容使用一种语言组织和实施,其他课程内容使用另一种语言组织和实施。双语教育课程通常包括用母语组织的活动和用外语组织的活动。仅仅使用一种语言组织活动,而“这种语言并不是儿童的母语”,或者“课程中设有其他语言的教学科目”等情景,均不属于双语教育,“使用同一语言的两种变体(如标准语与方言)的教育系统”通常也被排除在双语教育范畴之外。〔5〕那种认为双语教育就是在同一时间内先用一种语言组织活动然后用另一种语言翻译一遍的观点,其实是对双语教育的误读。
幼儿园双语教育可以理解为以两种语言组织幼儿活动的幼儿园教育系统。具体到教育实践层面,幼儿园双语教育强调将母语和外语作为幼儿活动的交往媒介语言,教师要在不同场合或不同时间使用这两种语言,而不仅仅是教授两种语言。幼儿园双语教育强调创设真实的语言交往环境,要求教师在用外语组织的各类活动中优先培养幼儿的外语倾听和理解能力。教师可以围绕一定的话题或任务组织各种类型的活动,而不仅仅是语言教学活动。在使用两种语言组织的游戏、生活、散步、观察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中,幼儿可以学习两种语言和两种文化。
与幼儿园双语教育有关的另外两个概念是幼儿园外语教育和第二语言教育,它们也经常出现在一些讨论幼儿园双语教育的文章之中。外语教育或第二语言教育是指以外语或第二语言作为教育内容的学科教学活动,目的是帮助幼儿感受和学习不同于母语的另外一种语言,学习与说该语言的人进行有效交流。一些国家还对外语教育和第二语言教育作了明确的区分。例如,在英国、加拿大等国的语言学研究中,外语教育特指在教育机构进行的引导儿童学习一种国外的并且不用于国内日常交际的语言的学科教学,第二语言教育则指在教育机构进行的引导儿童学习一种非本民族通用的但在国内特定场合可以作为交际媒介普遍使用的语言。但也有一些国家,如美国,对外语教育和第二语言教育一般不作区分。在这些国家,外语或第二语言教育既指引导儿童学习一种外国语言,也指帮助儿童学习国内另外一个民族的语言。〔6〕由于外语教育和第二语言教育同属学科教学范畴,且教育目标和具体教学方法具有同一性,因此,这两个概念在本文中相互通用,泛指通过课堂教学帮助儿童学习和掌握另外一个民族或国家的语言的学科教学体系。
严格地说,双语教育与外语教育分别属于不同的概念范畴,存在本质的区别。
首先,在双语教育、外语教育中,外语所处的地位不同。在双语教育中,外语和母语都是教师组织活动、与幼儿交往的语言工具,教师和幼儿关注的是有实用价值和真实内容的游戏、生活等活动本身,而不是外语;而在外语教育中,外语是教师组织幼儿学习的内容和对象,对活动过程中教师是否使用外语进行交往没有提出特别要求。
其次,双语教育与外语教育追求的目标不同。在双语教育课程体系中,用外语组织的活动与用母语组织的活动相互关联,在共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同时帮助幼儿获得与他们心理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外语能力;而外语教育则主要追求提高幼儿外语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虽然也有可能对幼儿的全面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但如果处理不当则会加重幼儿的学习负担,产生消极影响。
再次,幼儿学习外语的方式不同。在双语教育系统中,幼儿主要是在用外语组织的活动中运用外语而无意识地习得外语,在活动中幼儿关注的不是教师使用的语言而是语言所指的内容,幼儿的外语能力是伴随有意义的活动习得的;而在外语教育中,外语是教育活动的唯一重要内容,幼儿需要通过有意识地练习习得外语(余珍有,2002)。
单就让幼儿学习外语而言,通过两种语言组织幼儿活动的双语教育比仅仅在课程中开设外语课或者组织外语学习兴趣班更加有效。这是因为双语教育符合幼儿语言习得的规律,如果运用恰当,双语教育不仅不会增加幼儿的学习负担,而且有可能在倾听、模仿、互动等活动环节中帮助幼儿自然习得外语。
二、幼儿学习英语的可能性
关于“幼儿园是否应该教幼儿学英语”的争论一直存在于幼儿园的实践探索和相关理论研究之中。讨论的焦点集中在幼儿学习英语的可能性和幼儿园开展双语教育的可行性两个方面。一些学者认为幼儿处在语言学习的最佳期或关键期,存在学习外语的优势,他们赞同幼儿学习英语。〔7-9〕另外一些学者明确提出了反对意见,他们认为对语言学习关键期尚没有定论,而且国内幼儿学习英语缺乏必要的语言环境。有人甚至明确提出,“在我国,让年幼儿童学外语既不科学亦不经济”。〔10,11〕也有人针对我国现有的幼儿英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学习英语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幼儿的学习负担,还会造成英文字母与汉语拼音的混淆,不利于小学阶段汉语拼音的学习。〔12〕
在众多争论中,有关幼儿期是否存在外语学习优势的争论最为激烈,争论双方均以国际上有关语言学习关键期或敏感期的研究成果作为主要论据。赞同者的依据主要来源于语言学习关键期的假设。语言学习关键期的假设最初是由Lenneberg(1967)提出的,其基本内容包括: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的可塑性和语言学习的潜能将逐渐丧失;青春期前是左脑语言功能定位的完成时期,是语言学习的最佳期,青春期前的儿童“能够从少量的语言接触中自动或不自觉地获得”外语能力;起始学习年龄越小,外语学习的效果越好。〔13〕有关神经系统可塑性的研究和听力损伤研究的临床资料为此提供了证据,一些实证研究也支持Lenneberg的观点。Asher等人(1969)以71个在美国生活了5年以上的7~19岁古巴移民为被试,进行语音测验研究。结果表明,和7岁以后移民美国的儿童相比,6岁以前移民美国的儿童在语音、语调方面更加接近当地儿童的发音。〔14〕Johnson和Newport(1991)分别对成年后和4~16岁间到美国生活的两组中国人进行比较实验研究。结果发现,开始学外语的年龄越小,越能习得外语,受母语语法的影响越小;如果成年后才开始学外语,此时受母语语法影响较大,较难习得外语语法规则。〔15〕
反对者则较多引用了国外反对语言学习关键期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认为,成人可以和儿童一样学好外语,甚至学得更好。Snow等人(1978)对初到荷兰以外语为母语的人和已经在荷兰生活了18个月的人学习荷兰语的效果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跟踪研究,并对初学者的发音、词汇、语法等进行测验,还以当地本土荷兰人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发现,12~15岁儿童和成人被试在学习荷兰语最初几个月的进步最大;一年后,8~10岁和12~15岁儿童在各项测验中表现最好,而3~5岁儿童成绩最差,而且差异明显。〔16〕Krashen等人(1987)对年龄与学习外语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年龄越小学习外语效果越好的观点是错误的。他们的研究还进一步证实,当接触外语的时间和数量保持一致时,在学习初期,成人的外语能力发展比儿童快;大年龄儿童比小年龄儿童学习外语的速度快。但他们还认为,在自然情境中习得外语时,和成年后才开始学习外语相比,从儿童期就开始学习外语的被试最终获得的外语能力更强。〔17〕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语言学习的关键期假设是否成立,仅仅以语言学习关键期作为赞成或反对幼儿学习外语的理由是不充分的,这是因为关键期并不是影响幼儿学习外语的唯一因素,幼儿的母语水平、语言输入特征、教学方式等因素同样会对外语学习的最终成绩产生影响。〔18〕Snow(2000)认为,决定外语学习成功的关键因素不是年龄,而是“最佳配套条件”,其中包括正确的语言学习及使用观念、适合年龄特征的教学方法、丰富的语言输入及互动机会、正面的回馈及鼓励等。〔19〕在这些影响因素(或配套条件)中,语言输入及互动机会的质和量起着核心作用。从这个角度看,幼儿拥有学习外语的优势,特别是习得外语的天然优势,幼儿学习外语的“最佳配套条件”相对容易满足。例如,幼儿思维发展的直观性和对新经验的开放性使幼儿在学习外语时较少受到已有习惯和先前经验的影响;〔20〕幼儿在使用外语与人交往时自我控制可能更少,说话机会可能更多,他们还可能得到更多的反馈信息,也很少因出错而烦恼,教师或家长也会积极鼓励他们尽可能多地使用外语进行交往。〔21〕
当然,过了幼儿期甚至青春期,只要能满足“最佳配套条件”,成功掌握外语也是可能的。Bongaerts等人(1997)对部分青春期后开始学习并成功掌握英语的荷兰人的研究证实了这一观点。这些荷兰人学习英语的共同特点是,他们都有很强的学习动机,曾经或一直大量真实地接触和使用英语并能得到他人的积极回应等。如果像目前一些幼儿园进行的外语教育那样,幼儿每周接触外语的时间只有几节课,这种早期引入外语教育的方法“是不会产生更好效果的”。〔22〕只要不超过青春期,“最好晚一点开展外语教学”,因为在课堂教学情境下,“晚一点学习的学生很快就能赶上早学的学生”,〔23〕这一观点也被一些实证研究证实。
三、幼儿园开展双语教育的可行性
目前对幼儿园双语教育是否可行大致存在三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幼儿具有一些学习外语的优势,有条件的幼儿园或家庭教幼儿学英语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但同时他们也认为,在目前国内缺乏合格教师和合适语言环境的情况下,大张旗鼓地在幼儿园教幼儿学英语是不合适的。另一种观点认为,目前我国幼儿园无法满足自然学习英语的条件,幼儿没有自然使用英语进行交际和生活的需要,也没有可供幼儿吸收原汁原味英语的环境,因此幼儿园开展双语教育不具备可行性。还有一种观点认为,面对幼儿英语学习热,“不能简单地表示同意或不同意,更不容置身事外”,而是需要认真思考和积极探索研究,〔24〕应当像探讨“是否可以教幼儿学舞蹈”一样,研究“如何因势利导,回归幼儿教育及语言学习的本质,探讨适龄适性的教学模式和实施原则”,〔25〕研究“如何为中国文化环境中的幼儿英语学习定位,如何指导幼儿积极有效地学习英语,如何让幼儿的英语学习不影响并对母语学习产生促进作用”(周兢,2004)。
从目前已有的少量研究成果看,幼儿园开展双语教育需要满足一些基本要求。
第一,外语已经成为幼儿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是幼儿园开展双语教育的前提。当幼儿能够经常接触说外语的人,能够在图书、玩具、服装、电视节目以及生活场景中经常看到或听到外语时,幼儿便会产生学习外语的潜在动机和欲望,学习和了解外语就会成为幼儿生活、游戏和学习的一种自然要求。如果缺乏足够的环境支持,幼儿很难真正产生外语学习的兴趣,双语教育也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第二,幼儿园必须配备合格的外语教师,这是幼儿园开展双语教育的关键。外语教师必须是合格的幼儿园教师。外语教师需要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能够组织幼儿的日常生活、游戏和其他活动,能够合理满足幼儿的需要。这是对外语教师在幼教专业素质方面的要求。同时,外语教师的外语发音必须准确、熟练、流利,而且符合外语国家的文化特点。除了需要掌握比较牢固的外语知识外,幼儿园外语教师还要能比较自然、流利地使用外语组织幼儿的各类活动,使用的外语应当具有生活化、儿童化等特点,而不是生硬的课本式外语。教师还要能够熟练使用非言语手段,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外语。这是对外语教师在外语运用能力方面的要求。
在配备了基本条件之后,幼儿园要开展双语教育,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应该为幼儿创设一个双语环境。双语教育的核心是用两种语言分别为幼儿创设两种自然或模拟的语言环境,因此,幼儿园开展双语教育除了需要为幼儿创设一个自然的母语交往环境外,还需要在一定时间内为幼儿创设一个外语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教师自己要尽量使用外语,鼓励但不强求幼儿使用外语进行交往。
其次,幼儿园双语教育课程包括用母语组织的活动和用外语组织的活动,这两类活动应当分工明确,相互配合。如何在整体课程中分配两种语言是设计和组织双语教育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幼儿园双语教育有三种典型的分配语言方式,即以教师、活动时间、课程领域或学科分配两种语言。在以教师作为参照物分配两种语言的双语教育系统中,一位教师在带班时间内一直使用母语,无论是在组织幼儿的日常生活,还是正式学习活动时,他使用的语言始终保持不变。另一位教师则在带班时间内始终使用外语。在以活动时间为参照分配两种语言的双语教育系统中,每周的某几天,所有教师在全日活动中均使用母语,另外几天则全部使用外语。在以课程领域或学科为参照分配两种语言的双语教育系统中,教师在某些领域的教学活动和部分日常生活环节中使用母语,在其他领域活动及生活环节中使用外语。〔26〕但在实际教育活动中,采用某一典型形式分配两种语言的双语教育系统很少,幼儿园通常是每个班有一位教师在一日活动的部分时间内全部使用外语组织活动,而在其他时间以及另外一位教师在所有时间内都使用母语。这样既能保证幼儿每天接触外语的时间达到一定的量,又能为选择合适的活动内容留有余地,因为并不是所有活动内容都适合用外语进行组织。
对幼儿而言,以外语歌曲、儿歌、故事等为材料组织的音乐游戏、表演游戏和体育游戏等比较适合用外语进行组织,因为这几类活动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而且相关的外语材料容易与游戏规则融为一体,既可以丰富幼儿的生活和学习经验,也可以实现幼儿外语学习的目的(余珍有,2000)。
再次,外语学习是幼儿园双语教育追求和伴随实现的一个目标,用外语组织的活动除了能对幼儿的全面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之外,还应该能实现外语学习的目标。这些目标主要不是表现为幼儿对语言形式(如单词、句型等)的掌握,而是表现为获得对外语学习的兴趣、对外语的敏感性和与外语文化有关的经验等。用外语组织的活动可以激发幼儿对外语、外语学习和外语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对外语发音、语言结构的敏感性(如对外语发音特点、语句构成特点、念诵节奏、歌曲韵律等产生敏感),帮助幼儿了解外国儿童生活、游戏等方面的经验,理解和学习与生活、学习有关的外语单词和歌曲等。这些目标虽然是教师有意追求的,但对幼儿来说却是在无意之中自然获得的。
如果幼儿有学习外语的需要,幼儿园配备了合格的外语教师,在课程设计和组织时考虑到合理分配两种语言,并能提出适合幼儿发展特点的双语教育目标,幼儿园开展双语教育是可行的。
双语教育以两种语言作为课程实施的手段,符合语言习得的规律,是幼儿学习外语的一种重要策略。但是幼儿园双语教育研究在我国刚刚起步,如何开展双语教育,双语教育对幼儿的发展可能产生何种长期影响等问题尚未得到实证研究的验证。因此,在合格的外语教师和足够自然的外语交往环境相对缺乏的情况下,贸然大面积开展双语教育显然不合适,有时还可能对幼儿的发展造成不可挽回的负面影响,必须谨慎行事。
参考文献:
〔1〕MACKEY W F. The importation of bilingual education models〔M〕//ALATIS J.(eds.) Georgetown University roundtable:International dimensions of education. Washington, DC: 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 1978.
〔2〕〔4〕〔5〕〔20〕〔22〕MACKEY M P, SINGUAN M. 双语教育概论〔M〕. 严正,等,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1989:5,45,101,102.
〔3〕〔6〕王斌华. 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3-4,6.
〔7〕王敏勤. 婴幼儿同时学习两种语言的设想〔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2).
〔8〕〔24〕赵寄石. 谈谈幼儿园的“英语热”〔J〕.幼儿教育,1994,(4).
〔9〕陈琳. 小学开设英语课会加重学生负担吗〔N〕.光明日报, 2000-02-09.
〔10〕桂诗春.“外语要从小学起”质疑〔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4).
〔11〕刘晓东. 幼儿学外语过热是误区〔J〕. 教育研究,2000,(12).
〔12〕邹敏. 幼儿园英语教育热的冷思考〔J〕.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1998,(4).
〔13〕LENNEBERG E. Biological foundations of language〔M〕. New York: Wiley & Sons,1967:176.
〔14〕ASHER J J, GARCíA R.The optimal age to learn a foreign language〔J〕.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1969,53.
〔15〕JOHNSON J S,NEWPORT E L. Critical period effects on universal properties of language: The status of subjacency in the acquisition of a second language〔J〕. Cognition,1991,39(3): 215-258.
〔16〕SNOW C F,HOEFNAGEL-HOHLE.The critical period for language acquisition:Evidence from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J〕. Child Development, 1978, 49.
〔17〕KRASHEN S D.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acquisition〔M〕. NewYork: 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1987:43.
〔18〕BIRDSONG D.(eds.)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the 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M〕.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1999.
〔19〕吴信凤, 张鉴如. 英语学习年龄的迷思:从语言学习关键期谈台湾学前幼儿的英语教育〔J〕.人本教育札记,2002,158:36-39.
〔21〕MCLAUGHLIND.(eds.)Second-language acquisition in childhood〔M〕.Hillsdale,NJ:Lawrence Erlbaum,1984:215-225.
在幼儿园,常常可以听到都是这样善意的提醒:“你怎么还说呀?”、“你聊上了是不是?”、“好好吃,别说话”……膳食活动中幼儿保持安静,不说话是指幼儿园的纪律。许多老师、家长十分认同。一些幼教专著也认为幼儿吃饭不专心“偶有不慎,呼吸不得法,在吞咽中就会发生厌食”。吃饭不说话还被认为是一种传统的美德。春秋时期,孔子指出君子“食不语”,南宋朱熹批注此句时,提到边吃边谈恐怕对呼吸器官有害。除了被视为传统美德、有益于健康外,也有益于幼儿园内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曾听到一个幼儿老师说:“让孩子边吃边玩一个小时也吃不完。”吃饭不说话,有利于加快进食速度。教师可以及时将用过的餐具给食堂送去,不耽误食堂员工的工作,教师也可以及时地让幼儿做好午睡的准备,不耽误教师的换班。由此,基于各方面的考虑幼儿园的这一项保育制度受到了普遍的认可。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健康有了更深的理解。为了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我们有必要对长期贯彻的规定重新修正。说话问题与幼儿的健康发展有何种深层的关系?对健康的标准的理解是关键。现代“健康”已不仅仅是传统上认为的身体强壮、发育正常、无缺陷,还包括心理健康,它涉及认知、情绪、情感、个性、人际交往等多方面。推而知之,在幼儿园中要保证幼儿的健康成长,教师就必须做好包括身体保育和心理保育两大方面的工作,也即不仅要照顾幼儿身体发育,促进身体机能的发展,还要对幼儿的心理加以保护,不断增进幼儿的心理能力。因此进食问题已不能仅从身体健康考虑,必须从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健康的角度来重新认识。
幼儿的身体发育迅速,却又十分稚嫩,尤其是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过多的外界刺激会造成各种兴奋灶相互影响,相互抑制,出现兴奋灶的弱化。进食中,教师为了让幼儿吃饱吃好,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往往不厌其烦地提醒幼儿:“别说话,好好吃”、“快点吃”、“不要把饭粒撒在桌上”、“保持桌面的干净”、“注意细嚼慢咽”等等。原本愉快的进食顿时严肃起来。幼儿必须运用较低的记忆能力记住相当数量的规矩,时刻提醒自己注意按要求吃饭,这势必造成兴奋灶的抑制与弱化,注意力分散,消化腺分泌减少,食欲下降。另外,从生理解剖特点来看,神经系统调节反应的区域与消化腺的区域都在下丘脑中位,凡能影响高级神经活动兴奋与抑制的一切因素都能影响食欲,其中情绪起了重要作用。当人的情绪低落时,消化腺受到抑制,就没有食欲。教师对吃得慢的幼儿的催促(事实上,就餐一开始教师就不断地对所有孩子催促),以及对规则不时地提醒,使幼儿的神经处于紧张状态,影响了食欲,甚至会引起幼儿情绪上的反感、恐惧、紧张,造成食欲不振、厌食、畏食。
对比一下,美国幼儿园孩子们的用食环境十分宽松,幼儿可以自己选择座位,坐在一起边吃边聊,孩子们很愿意告诉大家他吃的是什么,也很喜欢讨论饭桌之外的话题,如《忍者神龟》或是同爸爸妈妈上哪儿玩了,等等。老师也同小朋友坐在一起边聊边吃,只是在幼儿有困难时给予帮助,如将大块的三明治或奶酷切小,剥水果皮等,颇有成年人工作午餐的气氛。孩子们吃饭十分愉快,吃不完的孩子也不会受到催促。而在中国老师们忙个不停,为每个孩子盛饭菜,并注意随时提醒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说话。然而让幼儿专心吃饭还是让老师大为伤神。在观察中,仍有些幼儿不吃饭或是吃了半天了也没有吃几口。有些保育员为了让幼儿把饭菜都吃完,就给幼儿塞饭,往往没等幼儿咽下便一口接一口地喂,幼儿的嘴鼓鼓的,嚼也嚼不动,有的甚至出现呕吐现象。是美国的饭菜香吗?中国幼儿园食堂的精美饭食比起美国有过之而无不及。美国幼儿食物十分简单。宽松的进食环境使美国幼儿吃得更愉快。然而这又与我国传统和幼儿园中的“吃饭说话易呛食,不利于专心吃饭”的告诫大相径庭。中国幼儿的咽食能力、呼吸能力比美国幼儿差吗?在观察中,我们也看到即使有老师的督促,幼儿之间仍进行着悄悄话,“吃完了,我去看《小蝌蚪找妈妈》。”“那我跟你一起去看好吗?”发生呛食的幼儿很少。在家庭中幼儿也不免与父母在饭桌上谈话。种种迹象表明幼儿说话与吃饭不专心呛食没有密切的关联。而幼儿在吃饭不许说话的要求下引起的对吃饭活动的反感、厌食、畏食、食欲不振却值得我们关注。
处于此年龄阶段的儿童语言发展十分迅速,有说话的兴趣,在相互交流中体会着说话的乐趣,充满好奇心,对周围环境总有摸一摸、动一动、说一说的欲望;神经系统具有兴奋大于抑制的特点,幼儿不能十分安静地坐着吃饭。长期以来,对此项纪律的维护给幼儿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首先,幼儿的行为出现明显的双重性,即在教师管理下能较好地要求去做,如碰巧其他老师同该老师说话,幼儿往往有说不完的话,表现出异常兴奋。如果老师不在或是管理松懈时,他们还常伴有攻击性或发泄行为的产生。进食中,幼儿紧紧地并排坐着,在老师的监督下,幼儿之间的“小摩擦”仅仅表现为瞪一眼或是不理睬,如果老师有所松懈,特别是忙着给一些幼儿喂饭时,孩子们就便有机可乘,大声说笑、指责、踢闹,有些大孩子则凭借力量“强占”更大的桌面或欺负小孩子。
其次,不利于幼儿同伴交际能力的提高。在幼儿园生活的8个小时中,由教师控制的时间占去了绝大部分,幼儿很少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在共同进餐活动中,小朋友们被要求“自己管好自己,自己吃好自己的饭”,幼儿之间极少能够交流,其中“听话”、守本分的幼儿常常能得到老师的表扬,成为全班幼儿学习的榜样。这不仅强化了“乖”孩子的行为,而且使其他幼儿为了取悦老师纷纷模仿:不说话加快吃饭的速度,自我封闭式的进食环境,使幼儿特别是缺少伙伴的幼儿,再次失去了形成良好同伴关系的机会。
再次,易造成教育者于被教育者的对立,不利于融洽的师生关系的形成。幼儿从出生第一天,就开始了发展主体、完善主体的进程。4至6岁是幼儿自我意识形成的关键期,幼儿有十分强烈的主体意识,有了自己的意志和愿望,想说话,想用语言来表达意愿是其重要的表现。教师屡次强令禁止“快吃,还聊哪?”、“你吃不完了?”,给幼儿心理造成相当大的精神负担,产生厌恶甚至逆反心理,并在其他活动中发泄出来,幼儿变得不愿意接受教师的意见或是公然违抗。作为被影响者的幼儿,其表现出来的行为特点,必有意无意地影响教师的行为,影响教师对幼儿的期望、评价态度和处理方式等。长此以往,最终影响教育的整体效果。
最后,易使幼儿情绪低落,消极被动,处处依赖成人,缺乏活动的兴趣,思维求同性高,有从众心理倾向。幼儿园中老师对幼儿保护有加,生怕幼儿受到伤害。如吃鱼,教师要挑鱼刺;吃饭时,老师要主动添饭加汤;吃得慢的,教师便会亲自喂饭。幼儿无须解决活动中的一切困难,甚至在困难未出现前,教师已将之化解。幼儿之间无须互相学习,交流吃饭的心得。在家里更是如此,家长或许是害怕幼儿吃不来,或是幼儿吃得慢焦躁不安,总之,最后的结果是多数幼儿都是在父母的帮助下吃完饭。幼儿没有自我服务的机会,长此以往,幼儿的主体性受到压抑,处处依赖成人。在严格的膳食制度下,幼儿如同被人操作的木偶,没有了吃饭的兴趣,不能享受到进步的愉快。为了避免惩罚与责备,严格遵守着各式各样的规矩。幼儿被人为地剥夺了展示自己个性的机会,变得胆怯、退缩,缺乏创造性。
幼儿的可塑性很强。从古至今,人们都十分重视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这也正是幼教事业如此受到世人重视的根本原因。幼儿园里,都是为了幼儿的健康成长,从小班开始就十分注意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吃饭不说话,保持安静就是其中之一。在进食期间,幼儿只有一件事可做--专心吃饭。而这种习惯是否因此形成?在观察中,我们发现小班的孩子说话不多,而大班的孩子往往在吃饭时悄悄说话。生活中也不例外,尽管许多人受过幼儿教育,但人们往往喜欢在吃饭的时候交谈,甚至一些重要的事往往是在饭桌上决定的。边吃边聊是社会的普遍现象,即使是幼儿园老师在用食时也经常在一块交谈。为什么幼儿就不能说话?观察中我们发现一些幼儿吃饭速度相当快。如某小班最早吃完的与最迟吃完的相差20分钟。教师几乎从一开始用餐就开始催促。教师更多看到的是没吃完的孩子,吃得慢的孩子。吃得快的孩子被允许自由活动,并严格将他们与没吃完的幼儿分开,以免干扰没吃完饭的幼儿吃饭。在观察中我们看到一个孩子坐在另一个没吃完的孩子旁边,老师立刻走过来:“到那边玩去,没看见他在吃饭吗?”随着时间的推移,吃饭速度快的孩子越来越多,而老师关注的孩子越来越集中,在让所有的幼儿都吃完后,教师才开始关注所有的孩子。一些幼儿为了能够自由活动或是免受教师最后的“关照”,狼吞虎咽。这就造成了两种后果。一是使幼儿形成一种观念--吃饭是阻碍活动自由的负担,吃饭是惩罚的工具。有些教师经常说:“你吃不吃,再不吃,就再给你添一碗。”这更使幼儿对此深信不疑。二是吃饭越快越好。有些幼儿在几分钟内便可吃完,所有的幼儿都希望加快自己的吃饭速度。幼儿园所规定的科学用食时间成为最后期限,教师只关注那些吃得慢的,却没有担忧过那些吃饭过快的幼儿是否因速度影响了消化吸收。观察中发现一男孩因吃得过快而发生呕吐现象。此外,人进食后血糖会慢慢升高,当升至一定水平就会刺激大脑,发出饱足感信号,于是人们会停止进食。而快食者进食过快,血糖上升速度相对进食速度滞后,发生饱足感信号较晚。由于进食过快,在停止进食之前,可多食入一些食物,快食的结果是超量进食,有可能引起肥胖。
由此可见,传统教育对“吃饭中说话”的理解是有极大的偏差的。吃饭不说话除了能方便教师,维持幼儿园各项工作按时有序进行以外,其他作用较少。尽管它确实可以避免呛食洒汤,但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也是不容忽视的。人与生俱来有趋利避害的能力,只要需要,本能便可得到发展。而在现实中的过度保护,会让幼儿失去自我保护的能力。在国外,家长特别重视不替孩子干事,几个月的孩子学习自己吃饭,吃得满脸满身满地,也被视为学习的必经过程而听之任之。一味防范的不当的教育行为、要求、措施,给幼儿身心造成了负面影响,并由此使幼儿形成对吃饭的错误态度。另外,从长期效果看,“吃饭不许说话”也没有得到世人的普遍遵从。人们喜欢在进餐时聊天,芝加哥大学心理学家齐克森·默海的研究证实了这一点,并认为饮食中,人们心情愉快,思维活跃,乐于接纳新想法,富于创造性联想。让幼儿边吃边聊,体验进餐的愉快,不仅有助于增进食欲,也可以为幼儿多方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教师是否因此而对幼儿的吃饭放任不管呢?在进食活动中毫无纪律的约束也是不利的。幼儿园生活是一种群体生活,为保证群体生活有序进行,就必须对不同个体进行约束。
给幼儿创设一个宽松的就餐环境不等于放任自流。维护其他幼儿享受自由的纪律是必要的。让幼儿在吃饭中体验着如何吃(即使是边吃边聊)才不引起呛食洒汤,对幼儿也十分有利。纪律有内部纪律与外部纪律之分。在幼儿园教育中,常常是对外部纪律强调有余,特别是对纪律的权威性强调有余,而对内部纪律重视不足。外部纪律只是一种表面的、暂时的、脆弱的、不可持久发挥作用的。只有被幼儿主动、自觉、自愿接受的纪律,才会在需要纪律时发挥作用。然而,我们也看到幼儿的心理尚不成熟,自律源于外部纪律的内化。整个幼儿阶段,接受成人的意志,服从成人的安排,构成幼儿生活的主要内容。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就在于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外部纪律,并将之转化为幼儿的自律,从而帮助幼儿通过自律使自己充分享有个性发展的自由。如果外部纪律不是幼儿身心发展所需要的,就无法内化为幼儿的自律,幼儿的服从只是暂时的,幼儿无法享受到自由,无法发展自己的创造性。
由此,教师必须明白何时何事需要维持纪律。在进食活动中,幼儿喜欢说话,愿意相互交流或是自言自语。只要他的活动没有妨碍其他幼儿吃饭,没有破坏整个进食活动,个体行为就不应当成为纪律问题而受到束缚。观察中也看到有些小孩喜欢干扰别的幼儿吃饭,如拉拉她的小辫子,扯扯别人的衣服,踢人等,这时,教师就需要维持纪律,让幼儿明白,纪律不是用来管儿童的,而是帮助幼儿主动自由活动的。幼儿只有了解纪律的重要性,才能自觉遵守,并逐步学会自控。幼儿园中,老师不希望幼儿说话,源于幼儿吃饭不专心,吃得过慢。如果每个幼儿都能在四五十分钟内吃完饭,而且吃得很快乐,并形成类似于工作餐的氛围,相信比硬性“快吃饭,少说话”的纪律对幼儿的发展更有利。
第一,创设宽松的就餐环境,有助于促进食欲。在膳食活动中,幼儿可自由选择座位,选择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共进午餐,教师只在幼儿请求帮助时,采取必要的措施。教师多给幼儿一些吃饭时间,不在就餐活动中处理有关纪律的问题,如“快吃”、“保持桌面干净”等。教师与幼儿边吃边聊营造一个温馨的大家庭的氛围。幼儿园是家庭与社会连接的纽带,与家庭不能截然不同。让幼儿保持一个轻松愉快的就餐心情,可以促进消化腺的分泌,增进食欲。同时体验集体生活的快乐,有利于幼儿积极适应社会。观察中,曾看到一个孩子生病吃不下饭,在就餐时间内独自看书,主班老师怎么劝也不吃,而配班老师走过去,轻轻地安慰他,劝了几回,让他坐在桌边,自己拿了小椅子同他坐在一起,陪着他说话,半个小时过后,幼儿把饭吃完,高高兴兴地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去了。不应强迫幼儿进食,不用严格的纪律约束,而是通过情绪状态的调整,促进幼儿食欲。
第二,可以为幼儿创造一个自我服务的机会。在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的今天,很多幼儿乃至青少年被过度地保护起来,被关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幼儿园教师工作十分辛劳,要到食堂取饭菜,整理桌子,给幼儿分饭分菜,时刻关注幼儿吃了多少,是否需要添加,给吃得慢的或吃饭能力差的孩子喂饭,吃完饭后还要收拾干净,组织幼儿睡觉,结果是幼儿无须自我服务。实际上幼儿在3岁左右便开始寻求全面的独立的摆脱成人的监护。他们愿意自己做好自己的事,常听见孩子说:“我自己来”,幼儿有自我服务的欲望。让幼儿在成人的帮助下学习如何进餐,如收放餐具,自取食物,互相鼓励不浪费粮食,不挑食等。要使幼儿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好,不依赖成人的好习惯。教师往往重视“保”,给幼儿无微不至的照顾,忽视了“育”--教育幼儿独立、自信。过多的保护剥夺了幼儿积极主动探索的权利,导致了幼儿在自主感的发展上的失败。
第三,为幼儿创造一个与同伴融洽交往、师幼积极互动的场所。使幼儿在语言能力、知识经验、人际交往等方面有所发展。民主宽松、开放的教养方式中,幼儿自由选择伙伴,畅所欲言,不时地同老师交流自己的想法,有利于形成融洽的班级气氛。这可以使幼儿多方面受益。
首先表现为幼儿语言能力的提高,创设良好的语言发展环境。4~6岁是幼儿语言发展特别快的阶段,他们的说话乐趣决不亚于呀呀学语的婴儿。语言产生于人们交流的需要。幼儿通过应用新词、新句式,聊天、辩论、置疑等对听说能力的提高十分有利。
其次,有助于扩展幼儿的知识经验。讨论、聊天是开发幼儿智力的重要手段。通过交谈,认识饭菜的名称、味道、颜色,了解吃饭的礼节。有些话题虽然也与吃饭无关,如有的小朋友告诉自己的伙伴前天爸爸带他到游乐园玩了,那里有好多好玩的东西,但是孩子们依然听得很仔细。幼儿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在愉快的交流中,幼儿不知不觉丰富了自己的知识经验。
再次,宽松愉快的就餐活动还有助于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现代社会给人们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也使得人与人的交往机会减少了。虽然人们可以很轻易地了解世界上每时每刻发生的事情,而匆忙的生活,高层建筑、单元房使人们更多地封闭起来。幼儿大部分时间呆在家中。幼儿园成为幼儿相互交流的最重要途径。但是,老师却控制住了大部分时间,幼儿自由交往的机会很少。研究发现,我国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差,能主动与人交往,敢在老师面前发表意见的仅占50%。在与幼儿园老师交谈中,教师也谈及近年来班里情绪过激,不懂得与人交往的幼儿有所增加。
如果能让幼儿在就餐中聊聊天,将有助于幼儿弥补此方面的不足。孩子喜欢孩子,幼儿有相同的思维方式,能够相互理解与沟通。小伙伴对孩子而言如同空气和水,在自由开放的时空中,幼儿可以逐步学会与人交往的技能技巧。这种技巧是在与成人交往中学不到的。撒娇、霸道在这里不受欢迎,幼儿必须习惯于使自己适应他人和环境的需要。教师是幼儿的大朋友,在积极的师往中可以引导幼儿建立起平等融洽的同伴关系及师幼关系。
最后,通过幼儿间及师幼间的交流,教师可以加深对幼儿认知水平、交往的技能、语言水平、思维方式等的了解。还可以了解当前幼儿的兴趣、特点和需要,这对于改进及进一步开展教学十分有利。幼儿的学习渗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在交谈中,教师可以把握教育的契机,不失时机地促进幼儿在各方面的提高。
由此可见,创设一个宽松的就餐环境,多给一些就餐时间,鼓励师幼共同进餐,边吃边聊,是一种本质上不同于当前幼儿园普遍实行的“过多强调纪律”的就餐活动,而这种不同源于不同的儿童观和教育观。
给幼儿自由说话的权利体现了对幼儿的尊重。幼儿身心虽然尚处于稚嫩状态,但具有发展潜能。他们有自己的兴趣、愿望和需求,有独立的人格,成人必须尊重儿童,将儿童作为独立的人来对待。教师允许并积极鼓励幼儿提出合理的愿望和要求,主动参与自由自主的活动,从而促进幼儿主体性的发展。对幼儿说话自由的限制强调了成人权威的不可违抗性,在教育上表现为无视幼儿的特点、需要,以传递固有知识技能,维护既有规则为主,无视幼儿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这无疑是对幼儿信任感、认可感、自尊感的剥夺,更多地助长幼儿的自卑、怯懦、退缩的体验,扼杀了幼儿主动性、创造性,造成幼儿缺乏学习和适应生活的主动性能力。给幼儿自由说话的权利,体现了教育的开放性。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必须做的是帮助儿童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教育不应限于对幼儿提供成型的观念、知识技能,更应该为幼儿提供一个充满探索的机会,富于个性化的环境,引导幼儿根据自身特点去思考、尝试、发现、创造,让幼儿挖掘自身潜力,获得不断学习和积极适应社会生活的态度和能力,从而为一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幼儿的进食活动反映出人们长期以来对幼儿教育中的“保育”和“纪律”的认识,值得在今后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中继续探索。
参考资料
1.万钫《学前卫生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3月第1版
2.陈帼眉《学前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5月第1版
3.薛烨《小朋友们,吃饭不许说话》《中国青年报》1999年9月13日
4.张博《正确认识学前儿童的主体性》《学前教育》1996年第4期
5.李岱玲《幼儿心理卫生浅议》《教育导刊》1998年第6期
6.唐华《幼儿的进餐环境及其创设》《学前教育》1995年第5期
7.刘馨《全面保育--维护和增进幼儿健康的重要保证》《学前教育》1999年第6期
8.徐颖《更新教育观念--维护幼儿心理健康》《幼儿教育》1995年第12期
9.姚念玖《孩子为什么不快乐》《启蒙》1994年第11期
10.涂艳国《教育中的自由与纪律》《上海教育科研》1999年第10期
11.张博《哪些因素影响纪律的维持》《学前教育》1998年第9期
12.张博《纪律及其维持》《学前教育》1998年第6期
13.曹能秀《蒙台梭利关于自由和纪律关系的论述及其启示》《幼儿教育》1999年第2期
14.唐继宏徐月芽《帮助幼儿建立自我纪律和自我控制》《学前教育研究》1995年第5期
随着社会发展,尤其是医学的进步,幼儿因健康问题引发的死亡率下降,意外伤害事件成为导致幼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据相关研究的数据显示,“跌落撞伤、烫伤烧伤、硬物夹伤和宠物咬伤在幼儿日常意外伤害事故中所占比率较高”〔1〕。在生活中,幼儿在家庭中的意外伤害事件频发,已造成一些幼儿伤亡。家庭作为幼儿成长的重要场所对幼儿健康成长具有关键作用,但反思现今幼儿的家庭教育,发现其中的安全教育存在诸多问题,不利于幼儿健康成长。因此,家长需要分析其背后的原因,提出相应的策略,以便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一、家庭教育中幼儿安全教育存在问题
(一)家庭教育中安全教育的缺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对家庭保护作了明确规定,强调家庭要有教育意识,保障幼儿安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然而,在现实中发现大多数家长在教育方面更加关注对幼儿智力的开发,忽略对幼儿安全知识及技能方面的培养,这与家庭保护的角色相悖,也是家庭教育中安全教育缺位的重要表现。近几年,我国留守儿童问题凸显,而留守儿童出现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安全问题,主要包括饮食安全问题、交往安全问题、交通安全问题和游玩安全问题〔2〕,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安全教育缺位,尤其是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安全教育问题愈发突出。家庭教育中安全教育的缺位不利于幼儿健康成长,尤其造成幼儿安全意识的薄弱,而且在学前期的幼儿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从而增加了其遭遇危险的可能性,主要表现为其不知道日常生活中存在一些潜在危险,也不知道如何避免危险的发生,更不知道当危险来临时自己应该如何做。
(二)家长安全教育内容仅限于书本,缺乏操作技能
部分家长意识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因此会在日常生活中向幼儿渗透一些安全知识,尤其当幼儿出现一些不安全的行为时,家长会告诉其行为的危险性。如,当幼儿要将手放在插线板的孔中并去抠时,家长会立即制止并告知幼儿不能这样做。但仅仅禁止幼儿做这些行为还不行,应该进一步告诉幼儿,这么做会造成怎样的后果,不然有些幼儿会在家长不注意时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再去一探究竟。而且大多数家长对幼儿关于安全方面的教育仅限于绘本或是现实中遇到的情况,缺乏成体系内容的教育,更缺乏一些必备技能的训练,如在农村留守儿童安全事故中,溺水和交通事故占比较大〔3〕。倘若在幼儿时期就加大对儿童安全意识的教育,加强对其游泳技能的训练、交通知识的普及以及其他应急技能的训练,将会大大降低这些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从而保障儿童的生存权。
(三)家长教育方式存在滞后性与随意性
家长在安全教育过程中的教育方式存在滞后性与随意性。如,部分家长会在幼儿发生意外之后再对幼儿进行教育,但有的意外对幼儿造成的伤害已无法弥补;还有的家长对幼儿安全教育具有随意性,家长随意的态度与方式会影响幼儿对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使幼儿产生不用重视安全问题的错觉,这也违背了安全教育的目的。这些教育方式反映了家庭中对安全教育的不重视。但是,有的家长认为安全教育就是随机教育,具有偶发性,不用采取正式的教育方式,认为随着幼儿的成长,其对安全问题的认识会随着经验的增加而增加。这些家长忽视了经验的增加有时会付出一些代价。如果家长在这之前就对幼儿进行系统、正式的教育,那么就会大大降低幼儿面对危险的风险性。除此之外,家长安全教育方式的随意性还表现在其对安全问题的讲述方面,部分家长对幼儿的安全教育属于简单粗暴式,是命令式的,如“不可以动”“不可以摸”“停下”等,这样的方式一时能够起到震慑的作用,但有时反而会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从而产生更严重的后果。
二、幼儿安全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
家庭教育中关于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家长态度方面,同时也包括其知识层面及技能方面。究其原因,主要包括家长安全意识薄弱、安全技能缺乏以及对安全培训不重视,具体表现如下:
(一)家长安全意识薄弱,存在侥幸心理
家长忽视安全教育,究其根本还是家长对安全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侥幸心理,这种心理也是造成现今安全问题多出现在家庭中的原因之一。相关研究表明,家长的安全意识与家庭中的安全隐患成负相关〔4〕。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家庭环境中的安全隐患也愈发隐蔽,也就逐渐弱化了家长的安全教育意识。如,现今很多家庭住在高层小区中,一些家长认为高层建筑更安全,防护措施更加严密,从而放松了对幼儿安全的警惕,从而造成幼儿从高层坠落事件频发,且大多数情况下是在家长不在场的几分钟之内发生。还有很多交通安全事故是由于家长玩手机而疏忽照看幼儿,从而造成悲剧的发生。这些意外的发生都表明家长不重视对幼儿的安全教育,甚至有些家长对自己的安全都有所忽视。
(二)家长安全技能缺乏
目前,不少家长对安全教育的理解仅限于书本知识。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面对一些安全问题时更需要的是如何解决问题,即安全教育“既需要理性传达,还需要动作传达”。〔5〕幼儿家庭安全教育中也存在缺乏相关技能训练的问题,这是因为有的家长自身对安全技能的掌握就有所欠缺。如面对幼儿不慎跌伤或是骨折的情况,有的家长就会移动幼儿,正确的做法是不要移动幼儿,以免造成二次伤害。除此之外,对基本的急救措施,很多家长都是有所欠缺的,如面对异物卡住幼儿的喉咙时家长不知道怎么做;面对幼儿溺水时不知道怎样处置等。这些基本的急救措施都是家长应该学习的,不仅学理论,还要进行相关的实际操作练习,以防万一。总之,“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际操作经验更有价值。
(三)家长对园所和社区的安全培训工作不重视
面对幼儿安全问题,幼儿园和社区都高度重视,同时注重向家长传授相关知识,如有的幼儿园定期举行安全培训活动,对容易出现的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等问题进行剖析,并就相关措施予以展示或讲解;社区相关部门面对社区家长举行一些讲座或实践活动,向家长宣传相关安全教育知识,比如防火防盗、如何预防幼儿疾病等方面内容。大多数家长都会参加相关活动,但部分家长在讲座或培训现场做其他事情,没有学到相关知识,这体现了家长对幼儿园及社区培训工作的不重视;还有的幼儿的父母不去参加相关活动,让孩子的祖辈去参加,如果发生一些意外,老年人因为年老体弱等原因可能起到的作用不大,甚至弄错了一些急救措施,反而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
三、家庭教育中幼儿安全教育策略
(一)家长要提高安全教育意识
安全教育意识是家长进行教育的首要条件,因此家长要认识到安全对幼儿的重要性,提高安全教育意识。首先,家长要提升自身的安全意识,一个对自身安全都不重视的家长,很难意识到幼儿的安全问题;其次,家长要优化安全意识,不应只把眼光放在保障幼儿身体健康发展上,而且对幼儿身心健康尤其是生命安全都要予以关注。不论是家长提升自身安全意识,还是优化安全意识,都是加强家长安全意识的重要方面。在此基础上,家长才能够在脑中有安全这根弦,从而会有意识地在幼儿家庭教育中增加这方面的内容,并成为一种习惯。
(二)家长要增加安全知识和提升安全教育技能
对安全知识的学习是家长提升其安全技能的重要基础,因此,家长需要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安全知识的学习。首先,家长可以通过书籍或是网络进行学习,尤其是现今网络资源的丰富,使家长可以通过视频对相关急救技能有更直观的感受,便于自己的操作练习;其次,家庭重视与幼儿园合作,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家长要重视园所及社区安排的培训活动,积极参与并有所反馈,切实提升自己在安全方面的能力,同时可以利用这些机会与专业人员进行沟通交流以解决平时遇到的问题,建立家庭、幼儿园和社区为一体的综合安全教育。此外,家长可以把一些简易的急救方法教给幼儿,提升幼儿的自救能力,为幼儿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家长要重视园所和社区的安全培训
目前,我国的整个安全教育系统并不完善,应建立从幼儿园到高校、从家庭到教育机构的完整安全教育体系,这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共同努力,同时将国外好的安全教育经验结合我国国情进行改造,使整个安全教育系统完整而有效。首先,政府部门可以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幼儿园、中小学以及高校教职员工的安全教育;其次,各个教育阶段的相关管理部门应出台具体实施方案,将安全教育纳入平时教学中,如高校应该将急救这门课定为必修课;再次,卫生防疫部门可以连同医院为准父母提供相关培训,或是倡导产前培训机构增加这门课程。进一步完善安全教育系统,为家长的安全教育提供保障。家长对于园所和社区的安全培训工作一定要重视,配合整个安全教育系统的工作,重视加强自己的安全意识,认真参加各种安全培训,使自己的安全教育技能得到显著提升,为进一步提高幼儿的安全教育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总之,一个人的成长源于家庭教育,安全是一个人成长与发展的基础,因此在幼儿时期就应该加强家庭教育中的安全教育。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增长幼儿的安全知识,提升幼儿的自救能力,这些都与家长自身安全素质有关。家长在做好自身工作的同时,也要注意与幼儿园的配合,从而共同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倪慧渊,何敬瑜.在园幼儿家庭安全教育的调查报告〔J〕.上海教育科研,2008(11):47-49.
〔2〕张荻金.农村留守儿童安全问题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4.
〔3〕胡涵,郭琳琳.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安全隐患:溺水、交通事故与被〔EB/OL〕.(2015-07-01)〔2017-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