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比的意义教学反思

比的意义教学反思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1-07 13:49:3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比的意义教学反思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比的意义教学反思

篇1

一个成熟的教师大都经历过适应期、扩充期、高原期、创造期和示范期五个阶段。各阶段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存在差别,这主要体现在专业精神、人文素养,以及教育的科学理性上。教师能否顺利从“高原期”发展到“创造期”,取决于教师能否以反思的心态审视自我,通过积极的研修,并借助于有效的专业引领和同伴互助,寻求积极发展的实践路径,为此,通过有效的校本教学技能评比,推动“反思求解期”教师发展,就成为目前学校提升学校教育文化的重要方式。

校本教学活动评比是指学校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基于校本开展多样的教学活动评比。像每隔一定周期举行的校级教学能手评比和科研型教师的评定等,不仅要对其常规教学执行的标准进行评定,还要通过说课比赛、多种课型下的课堂教学评价、教学设计评定、教学反思评比和教育科研成果的评审等若干个内容构成一个评价单元。校本化的教学评比不是单纯意义上的一次活动,通过评比旨在引导教师专业发展产生明确的定向,并将评比演变成校本研修的学习行为,以此提高教师对学校管理目标的认同度,降低管理的成本。

一、“反思求解期”教师的特征

处于“反思求解期”的教师经过两至三个教学循环的实践,加深了教学准备性知识的体验,对学科知识已经开始从教学智慧的角度进行诊释,在不同的教学环境下表现丰富的教学机智。通过专业引领和同伴的指导,对自我和同伴的课堂有了更高的认识。教学的形式、与学生沟通和交流的方式日臻成熟,初步从教材的忠实执行者成为教材整合与课程的开发者,但还无法从课程的视角对资源进行有效地整合与重组,哪些知识点该精讲,哪些知识点是承载学科方法发展的逻辑点还不明确,教学只是局限在专业知识的熟练上,还没有内化成教师专业生活的一部分。这也就注定了这部分教师的课堂生活缺少科学与人文并重的气息,无法掌控教和学的平衡,很多时候顾此失彼,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缺乏力度。教学常规的执行只是外在的一种要求,还没有熟练成教师专业行为的习惯,也谈不上教育实践的创新,此时的教师还处于学习借鉴期,是一群待塑造的未定型教师。

“反思求解期”的教师,他们的社会效能感更多是外界对自我的评价,较少关注工作本身的价值和意义。这也就使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工作热情和发展的兴奋点,随外界的评判而不断发生改变。基于自我岗位要求,提高教学预设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提高自我认知评价和自我监控能力,掌握班级管理,人际沟通和交流的艺术,出色完成教育任务,赢得同伴、学生、家长和学校领导的信任与尊重,这是教师心理需求趋向社会化的突出特征。通过校本化的教学技能评比,创设多元化的发展平台,以评比推进培训的发展,采取多层次的表彰实施激励,对提高这一群体的职业认同将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校本教学评比:搭建专业研修的平台

以教学评比的方式推进以校为本的研修,用评价的方式推动求解行为的跟进,是目前创新学校研修管理的主要方式。各学校基础发展力不同,教学文化背景存在差异,阶段性的校本管理目标和为实现目标实践的管理策略存在着差别,这也就导致校本教学评比的方式、内容和目标存在着差异。

在实际教学管理中,多数学校停留在“以活动促改进、以评优树先带动大多数”的管理策略,这对于推动教学改良活动的发展是有效的。但很多时候却忽略了评比的校本性、评价的目的性、评价标准的多维和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再加上学校缺乏对自我教育文化价值的追求,往往趋外界的评价和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而舍弃自我的价值定位。体现在校级教学评比中,学校关注更多的是评价内容和制订的标准是否与上级主管部门的对接,忽略了学校自身的现实基础和发展的需求,即在没有弄清教学评比目的的前提下就开展了评优树先,往往有活动的形式而缺乏文化积淀的内涵,为活动而活动,往往成为这类学校真实的写照。

【案例】某县高中在三年一次的校级教学能手的评比中,改变以往“综合素养+课堂教学评比”的单一模式,实践了“综合素养+过程评定”,即由多项教学活动评定组成过程评价来遴选校级教学能手。降低综合素养评比的分值,由原先的40%降低到10%,这有效弱化了按资排辈的习惯做法,降低了“荣誉叠加荣誉”压制青年教师发展的不良传统。同时限定已取得校级以上教学能手的教师不在参评范围,从而提高了参评教师的积极性。

综合素养从教学绩效、教研绩效和科研绩效三个角度进行积分统计,并限定为近三年来的成就,破除参评教师一劳永逸的错误思想,保证参赛教师基本上都能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得到评价。

在注意事项中,对各级别的奖励和科研数量都进行了不同积分分类,保证公平与合理。过程性评价占90%,分为五项内容,其中教学设计评比占10%、说课评比20%、课堂教学评比占40%、教学反思评比占10%、教学案例研究评比占10%。

上述案例体现出:师资队伍建设应当采取分层次推进,以评代管,淡化基础差异,强化过程性指导,把静态的遴选变成过程研修,以此实现专业提高的发展过程。学校通过评价的调控,把外控管理演变成文化的引领,引导教师专业发展的定向,无限趋近校本管理的目标。

在课堂教学评比中,以学校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为主导,也可以依据课型和教师自身的特长,实施教学模式的创新,但必须体现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和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教学过程必须突出有效的合作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基于学生爱好的研究性学习。“反思求解期”的教师还没有形成固定的教学模式,比较容易接受学校规范实施的模式要求,但如何推动这批教师的跟进行为有新的发展,该校期望在“第三届校级教学能手评选”中,遴选出一批优秀的青年教师,采取典型引路的方式,带动广大教师的发展。

该校经过调研提出了“课前预习与课前教学诊断”环节的强化,期望通过这一环节,改变目前课堂教学低效的状态。“有设定的预习提纲,能对预习情况进行检查和教学反馈。”这是针对教学预设中是否关注该环节的设计而对教学预设进行的评价。“有效地利用预习反馈信息,调整教学前预设,落实以学定教。”这是判断教师是否依据课前预习的诊断调整课堂教学的内容,引导教学关注生成,通过教学诊断在课堂上再进行二次备课,根据学情来确定施教的内容,真正实践“以学定教”的生本理念。引导教师从重视教开始关注学,努力改观目前单一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驾驭能力,增强教学实践智慧的积累。

在教学案的编写中重点突出“预习提纲”的设计,突出教学案一侧旁注的二次备课检查,将课堂教学引导到学习环节的指导上来。在互评课的内容上,突出对“预习提纲”的检查和教学诊断环节的评价,看教师是否进行二次备课,实施以学定教。

通过教学设计、说课和课堂教学评比,强化了参赛教师对教学常规的研修,通过评比提高了对学校规范的执行力。为提高“反思求解期”教师的校本研究能力,学校将“教学反思评比”规定在课堂教学评比后,参赛教师组织听课人员评议,并听取部分学生的意见,结合自我的预设和课堂实际取得的效果撰写反思研究报告。提高了教师对同伴互助的理解,感受到同伴互助和教学相长带来的力量。

选派资深型教师、教学骨干、教学管理人员、青年教师代表和未能人选却处于“反思求解期”的教师为评委,不仅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同时实现了大面积研修的目的,把教学评比变成了对教学管理者和广大教师的培训过程。这种方式有利于教学管理与教学实践之间的对话,有利于不同层次教师之间的交流,有利于把评价过程变成互动研修的发展过程,使优秀的实践案例成为引导教师专业成长的源泉。

三、对校本教学评比的几点思考

基于校本的教学评比,弱化或舍弃已取得成绩的比较、,强调对设定的诸教学环节的评定,是一种典型的以评促训,以评促研,将“相马”变成了“赛马”的管理行为。在“赛”的过程中发现人才,这对于当前的静态式评价无疑是一种创新,它对于推动“反思求解期”这一没有资历教师的发展,提供了相对公平的机会,是一种激励性的评价。但通过对该项活动的调研,以及对评比工作后的反思性总结,笔者对几个问题产生思考:

1.评比的目的有待于理清

校本教学评比为谁服务?为教师,还是为学校的管理目标?评价内容由什么来确定?制订的校本评价标准是否科学?这是校本教学评比价值定位的问题。

依据学校阶段性的发展目标选择评比的内容,依据学校不同的发展层次制订合适的评价标准,这是校本管理的原则。如果一味突出校本特征,是否会偏离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意愿?是否所有的学校都能从师本的角度审视校本管理的行为?我们是否以校本的名义陷人主观主义而偏离了科学的命题,我们是否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演变成约束专业个性的手段?

对评比的过程,我们要审视:是否所有的参评对象都对该项活动投入真实的心力?评价过程是否唤醒教师内心的沉睡意识?学校的期待是否成为教师参评的原动力?评选过后教师能否继续以这种发展的心态对待将来的工作?评比对于教师的教学习惯能有多大的改良?同样,校本评比对于学校管理者,我们是否对每一次的校本评价的目的、过程和结果有过真正的思考?

2.奖励的方式有待于发展

既然校本教学评比的价值是发展人与成就人,具体到评价结果的管理上,就应当尊重教师专业基础发展力的差异,实施差异性评价。既然每一位教师都不遗余力地参加评比,既然参赛的过程实现了对学校管理目标的无线趋近,我们就应当本着“人人受奖,差异性奖励”的方式对待参评的教师。像基于学科教研组人数的不同发放不等数额的初选指标。诸如确定校级教学能手占初选指标的30%;二等奖占35%,可赋予他们校级优质课一等奖;剩余的35%可设定为教学单项奖。这种方式有效保证了评比的积极性,提高了主动研修的质量。

3.评比的过程期待人文

既然把评比变成引导教师专业研修的过程,就必须依据教师专业发展的心理,增强过程指导的人文性,使参赛教师始终处于兴奋和对学校管理认可的状态。在实践这一设想时,强化评价目标的导引就是一种典型的做法。学校研制评比规范,将教学评比诸环节的评价指标印发给参赛教师,学校在进入该项评比之前,组织参赛教师和评委学习,提高教师的认知水准。要强调评价标准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指导,要突出研修过程重于评比过程的认识,这是举办校本教学评比的重要落脚点。

参赛过程中要及时公示各项成绩,在提前告知教师序号的同时,要隐去教师的姓名。及时公示的目的不仅体现评比的公正与透明,而是要告诉教师你哪一项存在劣势,与学校的管理目标有一定的差异,你应当在今后环节的评比中提高对该项工作的认识,这也是缓解教师精神压力的重要方式,不失为科学与人文的并重。

4.评比后反思的行为要跟进

篇2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7.086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同课异构”这种教研探讨模式不断被各校推广。他为教师在教研活动中比较课堂教学进程,观察课堂问题生成,反馈教学效率提供了更为直接的教学参考案例。下面笔者就高中区域地理《中国西北地区》一节为例,谈一谈在这次城区教研活动中的教学观察、比较和反思。参与本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教师共有5位,其中课堂效果表现比较突出的有3位教师。他们都是多年从事一线教学的优秀骨干教师,他们都具备深厚的教学基本功底,对课堂也都有着很好的把控能力。为了体现课堂生成过程的真实性,本次活动采用借班上课的方式进行。参与班级均是本校高二年级平行班。

首先登台的是杨老师,杨老师以学生分组探究的模式贯穿整节课堂。在简短的导入之后,开门见山的在课件上提出四个问题:1.你如何描述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2.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怎么样?3.这里有着怎么样的人文地理特点?4.前三个问题是否存在一定的关联?如果有,请你说一说。

学生在课堂上分为8组进行合作讨论,然后把讨论的结果书写在准备好的小黑板上,由杨老师随机抽取4组选派发言人上台演讲和答疑,其余4组根据发言情况进行提问和评分。教师最后作总结性评分和发言。在此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如:在讲到河西走廊的时候有学生提问“河西走廊名字的由来?”,讲到水文水系特点的时候,又有学生问道“为什么这里的河流几乎以内流形式为主?这里有外流河吗?”等等。待学生就老师提出的4个基本问题探讨清楚以后,杨老师又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上梳理了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必然关系。整堂课研究氛围浓厚,学生参与度很高。有的学生即使基础不是很好也积极参与到讨论和提问中来。学生在快乐主动的学,教师乐在其中。

李老师则以“国庆七天游”来串联始终,用图片展示“西北大漠”“风蚀雅丹”“天山雪域”“草原牧场”吸引学生注意,而后提问:“这些美丽的自然景观都出自哪里”,“这里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独特的风光?”。通过问题的设置引起学生思考,并围绕着两个问题把课堂过程分为四个环节:1.确定旅游地位置。2.观自然风光。3.赏人文风景。4.谈旅游注意事项。由4组学生分别完成一个部分,然后上台汇报。其他小组提问点评。这节课上下来,让人觉得教学设计格外的新颖,并且思路流畅。学生的参与度也很强,师生互动效果良好,不仅让学生学到了课表要求的知识广度和深度,更加通过一些少数民族的民俗民风讲解,还让学生开拓了新视野,了解了西北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和文化禁忌。

第三位教师,李老师(女)准备了一瓶产自新疆的番茄汁让学生上来品尝,通过这个互动环节来设计相关问题:1.这里的番茄汁很甜,他为什么这么甜?与当地的气候有关吗?2.当地的气候条件怎么样?与其地理位置有什么关系?3.这里的地域特点你还了解些什么?你还想知道些什么?教师通过三个系列问题来设计教学探究过程。并在问题的探究过程中又穿插设计一些新的线索过渡到后一个问题中去引导学生探究发现。整堂课形成了一个丰富有机的探究链,由浅入深、层层相扣。课堂中充分利用了启发、探究、合作交流。教师语态亲和,学生身在其中如浴春风。

通过以上多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观摩以及之后的评课活动,教师之间还可以通过“同课异构”这个平台进行即时的交流和反思。极大的增强了教学交流的实用性,也很好的让教研活动落到实处,为课堂活动的有效性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研究案例。可以说“同课异构”既是教师展示自身风采机会,更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和升华。笔者通过本次听评课活动认为:“同课异构”课堂虽然各家“各领”,但也呈现出一定的比较标准来衡量一堂课的高效程度。具体反思如下:

一、构思是否新颖,突出教学设计创新亮点

“独具匠心”是新课程教学的核心理念,也是课堂教学是否能够抓住学生眼球的关键所在。因此在课堂有效性判定时,比较课堂的创新亮点是评价课堂的重要一环。首先,导入应具备独创性。本次活动中李老师通过“国庆七天游”把西北独特的自然景向对学生进行展示,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猎奇思维,让学生自发的参与到问题的探究中区探索和发现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联性。而李老师(女)请学生品尝番茄汁的设计也很好的展示了自己的亲和力,为后面学生合作探究环节的展开打下了良好的人脉基础。

其次,教学资源的选择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教学资源是教师创设教学情境的依据,也是学生学习相关知识最为便捷的前提。如何选取新颖的教学资源,是一节课是否能够有效的调动学生兴趣,并把兴趣贯彻到底的关键。李老师的“旅游”课堂设计图文并茂,问题与问题环环相扣。极大的激发了学生旅游意愿的同时,也解决了一些与西北旅游有关的常见问题。

篇3

一是每位教师的教学经验和能力总是在不断反思自我、反思课堂的过程中提升的。尤其是在当前一日千里的世界发展大潮中,世界各种新的信息新的发展对我们广大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经验的不足迫使我们不断反思自己,不断摸索前进,而教后反思就是必经之路。

二是课堂教学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要求我们随时调整教学方法。教材是固定的,但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不断改进和提高的;教材是固定的,但教材的教义是深刻的;教室是固定的,但教室里的学生是鲜活而发展的。教学活动中存在很多不可预知的情况。这就需要从实事求是的高度出发进行教后反思和调整。

三是新课程改革下,新教材的新思想和新体例也要求我们不断反思和探索。新课程下的教材采用模块加专题的全新编排体系,这对我们过去驾轻就熟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在教学实践中老教师遇到新问题已经不是什么稀奇的事。如何才能使我们的教学活动减少不足,趋于完善?教学反思就是必要的良方!

四是教学反思是历史教师积累教学经验,产生教学灵感与教学智慧的关键所在。通过对教学实践重新咀嚼和回味,审视和分析,体会自己教学的成败得失,可以获得更清晰的感悟和启迪。因此课后做教学反思是提升教学效果,促使教师教学能力增强的必要手段。

二、如何通过坚持课后教学反思以提高教学效果

一是人民版历史新教材分为政治史、经济史、思想文化史三个模块,三个模块各有侧重点,应如何处理三个模块之间的关系呢?如果把各个模块孤立起来教学,就会使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缺乏全面性。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当笔者要求学生回答一些关于模块一政治史中历史现象的原因背景时,学生难于回答,这让笔者感到教学活动难于推进。回顾在模块一的教学中,对这一理论知识的渗透并不少,可学生为何仍感到如此陌生?经过课后认真反思笔者发现,学模块一时学生对有关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并不能通过教材去充分了解,当时接受时已经是囫囵吞枣了。这说明在学习经济史、思想文化史时,一定要在条件都已具备的情况下,让学生明白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以及政治与经济、文化的关系。

二是历史新教材采用专题编排,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系统学习,但同一专题下由于时间跨度很大,相关事件的交代呈跳跃性,这给学生的学习带来较大的困难。专题学习是建立在对初中历史知识掌握的基础之上的,但学生在初中阶段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普遍非常薄弱,面对更深层次的学习,他们困惑极大。针对这一实际情况,笔者做了认真的教学反思后,尝试通过以优带良进而带动全体的方式,努力使学生将淡忘的知识在互动、互助的过程中重新领会和感悟,使知识能在课堂内尽量消化,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负担。

篇4

掌握英语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翻译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东西方文化由于地理条件、宗教以及风俗等差异,在语言、情感的表达方面有很大区别,这就要求翻译工作必须要在了解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大力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可促进学生英语翻译素养的提高。

一、中英思维方式对比应用于中英翻译教学中的作用

1促进学生翻译水平的提高

中国人受到中庸思想的影响,表达观点、情感的时候常常采用委婉而含蓄的方式,先用一定的言语进行铺垫、渗透或者采用含沙射影的方式。@一点和西方人相反,他们更倾向于以开门见山的方式直截了当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此,在翻译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须了解中西方在语言表达上的不同点,从而让学生能够准确地完成中英互译,提高翻译质量。

2推动学生英语思维的培养

中英翻译教学的目的并不只是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通过了解西方语言的表达方式,进而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接受西方先进的思想,在思维上形成多维框架,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中英思维方式对比应用于中英翻译教学中应用的措施

中英文翻译教学,授课教师扮演重要的角色,他们需要了解学生的个性,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设计教学方案,满足学生兴趣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动力。

1借助信息技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中西方拥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以及思维方式,经过长时间日积月累,形成了固定的模式,很难改变。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则势必会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低下,对知识的理解不到位,不利于学生思维方式的形成。通常,在进行中英翻译教学时,教师应该采用多媒体等高新技术,通过播放短片等方式,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置身影片的情景当中,切实感受西方文化的精华,让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氛围当中,实现学习目标,并提升实践能力。

[JP+2]比如,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播放经典影片《美丽心灵》等影片,让学生在领悟内涵的基础上,感受西方文化,了解他们的语言表达方式以及接人待物的方式等,进而和本国接人待物方式进行对比分析,养成中英思维对比习惯。

2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

[JP+2]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转换教学理念,采用新的教学方法,结合生活,开展情景教学。比如:教师可以采取讲故事的方式,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从而提升英语思维能力。

中国人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西方有很大不同。比如,当人们同时进入某一房间时,大家会很谦让,同时伴随“这边请”等话语;但英语的表达则不同,通常会用“After you”表达。另外,中文和英文中“先”和“后”表达的含义及时间表达方法也不同,我们通常用“前”代表已经过去,用“后”代表将来,而英语中则恰恰相反,英语单词“back”代表过去,单词“forward”代表未来。中英思维的不同在翻译过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学生如果不能了解两种语言思维的不同,势必会给翻译带来困难,不能正确地领会语言所表达的内容。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必须要结合整个语言环境进行翻译,才能领悟到除了语言表层含义外的深意。

3鼓励平时积累,培养学生的对比习惯

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还必须要鼓励学生分辨中西文化差异,让学生注意积累,提高英语思维能力。

篇5

专用书信是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中经常使用的一种应用文体,常用于某种特定场合,针对某种特定事务,如贺信、介绍信、证明信、感谢信、慰问信、倡议书、邀请书、申请书、聘书等。不同的书信有不同的用途,虽然现在是信息时代,各种现代通讯方式层出不穷,如电话、手机短信、微信等,但对于从事商务活动的人群来说,它们在交际往来中仍然是必不可少的,使用频率非常高,因此,它是应用文写作中要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

传统的书信写作教学,学生机械地学习书信的一般写作,也许能掌握它的基本格式,但写作兴趣不浓,往往不愿意写,即使写了,写出来的东西也不尽如人意。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结合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教学改革,效果显著。我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和反复尝试,对此有了一些思考,下面以专用书信中的贺信为例,将传统教学和信息化教学进行比较,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贺信教学内容分析

“专用书信”是我院“应用文写作”职业能力训练模块中的相关任务。该模块紧接经管类专业工作岗位,通过训练,有效提高学生与人沟通交往的能力,为他们以后的职场发展打下基础。贺信是专用书信中常见的一种。

(一)知识目标。

1.了解贺信的特点及使用范围。

2.了解贺信的基本格式和写法。

(二)能力目标。

能够熟练地写作贺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正确写作专用书信的良好习惯。

2.培养学生独立开拓思维和与人沟通的能力,使他们具有一定的职业意识和自我发展意识,对今后走向工作岗位有所规划。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

1.重点为掌握贺信的写作。

2.难点为贺信写作技巧和格式的把握。

二、贺信传统教学组织模式

传统的贺信写作课常常按照书信常识介绍――贺信概念及种类――贺信格式与写法――讲解例文――学生写作这样的模式进行。

这种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的传统讲授型教学,也称接受式教学,目前在高职写作教学中使用较为广泛,写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惯用这种教学方法。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通过教师呈现的材料完成知识的学习,教师则利用教材、“粉笔+黑板”等工具辅助教学,即使有多媒体,也只是简单地展示知识内容,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教学。

三、贺信信息化教学组织过程

(一)课前准备。

教师利用微信群组给学生学习任务单和相关微课视频。

(二)课堂学习。

1.导入

首先播放一小段视频歌曲:安雯的《月满西楼》,提问学生:歌词“云中谁寄锦书来”一句中的“锦书”是什么意思?由此引出“鸿雁传书”的典故,通过故事导入专用书信的写作。

通过歌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开始就将他们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而典故的讲解则有利于学生体会到书信的作用,更能推广中华传统文化。

2.写作实施

(1)写作任务。2015年的写作课堂上,我的是我校一英语教师在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中获一等奖的案例,要求学生向老师祝贺,不少学生刚好是这位英语老师的学生,很有真实感;2016年,我选取的写作任务是我校三名大二学生在刚结束的2016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国家一等奖并获得高教社杯,要求学生向这三位学生祝贺,学生带着崇拜的眼神看着这个新闻报道,大喊佩服。这两个案例,我都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是学生喜闻乐见并且熟知的,所以在写作上的积极性有一定的提高。

(2)分析任务。学生看完网上的新闻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任务分析,由关键词“获奖”、“祝贺”引出贺信这一文种。上述两个案例是有区别的,前者是教师,属于上级,后者是学生,属于平级,所以在分析任务时要引а生注意语气、用词及贺信内容的写法。

(3)小组完成任务。以小组的方式进行写作,要求学生发挥集体的智慧,结合课前自学,交出一份贺信,写完后上传至微信群中。

(4)学生互评和教师点评。学生在微信群中查阅其他组的成果,指出优缺点。教师在点评中穿插讲解贺信的知识点,并结合《祝贺北京申办冬奥成功》、《中国足协祝贺广州恒大夺冠》两则新闻中的贺信内容,让学生总结贺信的构成部分。

(5)最后小组修改习作,教师一旁指导。

四、传统教学与信息化教学对比分析

传统写作教学模式的优势在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教师―学生的直接对话,教师可以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情绪,适时地调整教学节奏,让学生在自己的安排下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学内容。学生在短时间内接收大量信息,可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这种模式对教师的要求较高,需要教师有很大的魅力,能长时间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且讲解生动形象,否则学生在被动接受知识时很难长时间地专注,加上高职学生的写作基础差,对应用文写作提不起兴趣,常常到最后玩手机、打瞌睡现象严重,真正成了教师为主体的“一言堂”。

在“贺信”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中,我们改变以往的写作教学模式,先给出任务让学生以团队合作的方式完成写作,在写作过程中,他们利用各种信息化的手段掌握贺信的一般结构,在思考、交流、探究的过程中实现教学目标,比老师的灌输效果更好。总体而言,信息化教学模式的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

信息化教学模式强调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要求以“学生为主”,突出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动性,变单纯的接受式学习为体验式、探究式学习,促使学生动手解决问题,在建构中完成知识的获得。教师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通过任务的设置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二)教学情境更生动形象。

在写作课上,学生常常因“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头疼,教材上一般的写作素材无法引起他们的共鸣,没有写作欲望。信息化的手段集图片、文字、视频、动画等形式于一体,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观,在多媒体创设的学习情境中,既丰富教学资源,又增强学生的写作欲望。

(三)考核评价更科学。

传统的写作教学更注重终极评价,课堂上教师大部分时间都在讲解写作知识,而将写作放在课后,对于学生是否掌握只能凭作业和最后的考试,至于学生的作业是抄袭还是原创很少了解。在信息化教学模式下,学生在课内完成写作,教师有机会了解学生的写作情况,从而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更能客观地从学生的写作态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五、反思

随着信息化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单纯的“知识型”人才已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高职教育的方向是培养具备信息素养的高素质创新应用型人才。高职教师应主动参与信息化教学改革,这样才不会被轻易淘汰。信息化教学对教师及学生都提出更高的要求。

(一)教师转变角色,提高自身信息素养。

教师要主动转变身份,由“主体”变“主导”,将课堂还给学生。信息化时代,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不能再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要引导他们主动建构知识,在自主学习中培养创新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资源,做好设计,合理安排教学各个环节,引导学生达到教学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具备很高的信息素养,树立信息技术终身学习的意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

(二)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掌握信息时代的各种技能。

学生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容易在学习上养成惰性,习惯被动地接受,信息化时代,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获取、分析和加工信息,利用信息技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形成敢于质疑、敢于尝试、敢于创新的品质,主动反省、评价和监督自己的学习过程,使W习良性循环,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张岩.信息化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与传统高职英语教学模式对比分析[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5(12).

[2]郭晓功,徐鲁宁.信息化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主要差别对比[J].信息通信,2014(06).

篇6

设计理念:

一、构建生活化的数学课堂教学。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学教育的价值观发生了重大变化,由原来的以知识获取为目标转变为关注学生的发展为主要目标。本节课教学设计力图体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被动接受学习变为在自主、探究、合作中学习。让学生亲自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把“什么是比?为什么学习比,比有什么作用?”作为核心问题隐藏在整节课的教学思路之中让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比的事务活动中感知、体验、理解和深化比的意义。

篇7

小学数学教学,其实就是对数学文明传承中已有数学知识的再认识活动。这种活动不应是单纯地接受继承,而是要主动获得,在数学认识活动中要经历再创造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简单地模仿,也不是循规蹈矩地被动行走,要有学生的个性探索,有学生对现有知识的反思质疑,在反思质疑中深化数学思维,提高数学素养,体验数学情感。

在教学“比的基本性质”这一课中,我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探索活动,逐步体会比的基本性质的内涵。在学生初步归纳出比的基本性质的完整定义后,引导学生反思活动过程,启发学生质疑:在探索活动中,我们总是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数;而且都是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如果改变思路,不是同时乘或除以一个数;或者乘以或除以不同的数,会是什么结果?你想到了吗?接下来引导学生思考、尝试,并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反思自己的活动过程,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同时、相同”的意义,对比的基本性质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在反思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全面性、深刻性也得到锻炼。

二、让学生在反思中感悟,体会基本思想

教学基本思想蕴涵在数学知识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是数学知识和方法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与概括,再让学生亲历抽象、归纳、演绎等过程,引导学生及时有效地反思,更有利于学生感悟数学基本思想。如教学“认识分数”一课时,先是引导学生观察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是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平均分后,如何用分数表示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是多少?在学生观察、思考、操作得出结论后,我引导学生反思:刚才的操作、思考分别是哪些物体,它们的一部分我们可以用分数表示,哪些物体我们还可以平均分,然后用分数表示出其中的一部分。学生通过反思自己的活动过程,进一步感知、体会单位“1”的意义,从而有效地抽象出单位“1”的概念。

如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一课时,首先引导学生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锐角、钝角、直角三角形拼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在计算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时体会三角形面积与平行四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在学生获得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后,我引导学生反思:刚才我们对哪些三角形进行操作的?其他三角形的计算方法也是这样的吗?思考自己的活动过程,说出自己的理由。为确保归纳结果的合理性,我们还可以怎么做?通过反思使学生理解如何应用归纳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并进一步体会归纳思想在数学活动中的应用。

三、让学生在反思中评价,优化认知结构

篇8

课堂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是一个渐进的、多层次和多角度的非线性序列,在课堂教学中常会生成一些新信息、新情境、新思维和新方法,其中既有教师预设的成果,也有在课堂教学中意料之外的“生成”,当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时,这种意料之外的“生成”要比预定的、计划的生成更加生动、活泼、丰富。关注课堂生成就是关注学生的发展。因此,学生主体意识应得到充分地体现。表现在课堂上,就是要求教师善于抓住有价值的生成,并顺着学生的思维,因势利导,循序渐进地实现课堂生成的价值提升。

如,教学“百分数应用题”复习课时,设计这样一道题:“某绿化队去年植杨树、柳树、松树共2400棵,杨树占植树总数的45%,柳树占植树总数的40%,松树占植树总数的15%,杨树比松树多百分之几?”按常规解题思路,教学预设为:先求杨树和松树各几棵?杨树:2400×45%=1080(棵)松树:2400×15%=360(棵)再求相差数1080-360=720(棵),最后求出杨树比松树多百分之几?720÷360=200%,课堂施教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这样列式解答:45%-15%=30%。这是意料之中的生成。教师请一位这样做的同学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他解释说:杨树占植树总数的45%减去松树占植树总数的15%就求得相差的百分数。说到这里,他顿了一下,幡然醒悟:“45%-15%不对,这时相差的百分数的单位‘1’是植树总数,而问题的单位‘1’却是松树呀。”他在叙述自己的想法时反思了自己的解答方法,发现了错误,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单位“1”的意义,促进了知识的构建。教师抓住时机发问:“是不是就不能用45%-15%列式求解呢?”继而组织学生分小组沿着这条思路继续合作探究。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得出打破“常规思路”的解答方法:(45%-15%)÷15%或45%÷15%-1等有创意的解法。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以预设为基础,发挥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让学生在陈述自我解答方法的过程中“顿悟”,发现错误,促进了知识的理解和建构。在小组活动中,巧妙地将这一“错误”转化成宝贵的教学资源,引领学生去思考、探究、亲身体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灵动的生成即是对预设的丰富、拓展、延伸、超越,没有高质量的预设,就不可能有精彩的生成,没有精彩的生成,课堂上也就少了亮点和令人怦然心动之处,因此,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发展与升华。

二、巧用错误资源,促进预设与生成的融合

课堂教学具有极强的现场性,学生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教师应将及时捕捉这些“弹性灵活的成分、始料未及的信息”等生成性资源,并纳入课堂临场设计之中,从而让课堂教学呈现出灵动的生机和跳跃的活力。

如,在“化简比”练习中,一位学生在化简■∶■时,直接写出答案:■∶■=7∶15。讲评时,老师请这位学生将解题过程写到黑板上。才一写完,就引起全班学生的非议。教师亲切地对这位学生说:“你能说说这样做是怎样想的吗?”学生阐述:“我发现前项和后项的分子相同,所以比就是前项和后项分母这两个数的比。”师:“你的想法很独特,善于观察,爱动脑筋。请大家认真想一想,化简后的比与前后项的分母到底有没有联系?有怎样的关系?”小组讨论之后,学生纷纷举手。生1:“我们发现■∶■应将前后项的分母调换位置写成15∶7,就是■∶■的最简整数比了。”生2:“对,我还可举出几个例子,如■∶■=4∶5,■∶■=13∶9。”生3:“我发现凡是分子相同的两个比,它们的最简比就是分母调换位置的那个比。”教师称赞:“真是太妙了。同学们发现了同分子分数化简的简便方法,真了不起。”

课堂教学中学生出现的“错误”,虽然打乱了教师的预设,也似乎扰乱了教学程序,但教师没有把预设外的资源武断搁置,而是及时调整思维角度,将“错误”当做生成性资源有效地利用起来,通过学生自我阐述,小组讨论探究,让学生从“学数学”变成“做数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建构新的认知结构,变“节外生枝”为“锦上添花”。

三、发挥教学机智,促进精彩生成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课堂教学最大的技巧是教师要善于因时改变自己的教学计划。生成动态可变、丰富多彩的,它需要“以学生为本”的预设,需要教师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应变能力,有足够的教学机智去调节教学预设与课堂生成之间的和谐统一。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在学习知识时难免会出现错误、疑问和其他特殊情况,教师应善于发现课堂教学“意外”隐含的教育价值,将这些“意外”作为生成性资源加以有效利用,引领学生从中悟出真知。

如,在“比的意义”教学中,当学生归纳出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时,一位学生提问:“2010年南非世界杯足球决赛,西班牙与荷兰比赛的结果是‘1∶0’这是不是比?”这是教师教学预设之外的问题,是学生对“比的意义”还不理解的表现。对于学生的质疑,教师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请学生分小组讨论,讨论中形成两种意见,一种认为一场足球比赛结果“1∶0”是比,一种认为足球比赛结果“1∶0”不是比。教师因势利导,把认为“1∶0”是比的规定为正方,认为不是比的规定为反方,进行辩论。正方:我们认为“1∶0”符合比的读写法,所以它是比。反方:怎么可能呢?若是比,那比的意义是什么呢?正方:比的意义是: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反方:一场足球比赛“1∶0”这两个数是不是相除关系。正方:不是相除关系。反方:那是两个队的比分,是两个队的进球数。正方:(点点头)对。反方:再说假如两个数相除关系,除数不能为0,也就是比的后项不能为0,所以,一场足球比赛“1∶0”不是比。正方心服口服。新知在课堂意外生成的辨析之中得以深化。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并没有回避学生的问题,也未固守原先的教学设计,而是根据课堂即时生成的教学资源适时调控教学,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平等对话的机会,促进了知识的生成,既“红了樱花”又“绿了芭蕉”。

篇9

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比例的意义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对比例的意义的深化和发展,是后面学习解比例知识的基础,是小学阶段学习比例初步知识的一项重要内容。

教学目标:1. 通过具体的比例式了解比例的各部分的名称。2. 通过引导学生与已有知识的衔接、类别和对比例式进行观察、猜测、计算、分析、讨论,总结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进而学会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能根据乘法等式写出正确的比例。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方法:讲解法、探究法、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教学组成比例的各个数的名称

1. 出示:60∶40和60∶40=3∶2

观察观察,回顾一下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

(比表示两个数相除,有两个项。比例是个等式,表示两个比相等,有四个数。)

还记得比里面两个项的名称吗?比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2. 介绍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1)师:现在我们来写一个比值都是■的两个比组成的比例。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提问:写的时候你是怎么想的?

【设计意图:最简单的想法是,■是4∶5的比值,4和5同时乘上一个相同的数,得到一个新的比,根据比的基本性质,这个“新的比”的比值是不会变的。又根据比例的意义,它们一定可以组成比例。而且学生应该注意这种知识之间的联系,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2)师:现在我们给比例里边的四个数取个名字。

4∶5=40∶50中,组成比例的四个数“4、5、40、50”叫做这个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4和10”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5和8”叫做比例的项。如果把“4、5、40、50”比作四家人,外项就是住在外边的,内项就是住在里面的。

3. 练习:标出你们写的那个比例的内项和外项

【设计意图:复习“比”和“比例的意义”的相关知识,是因为这些知识是我们这节课继续学习的基础。而且“比”的相关知识是上学期学的,学生会有一定的遗忘,这些复习是必要的。“比”的各部分的名称和比例的各部分的名称,在这节课里对比着出现,有助于学生记忆。让学生根据比值的要求写比例,就把“比的基本性质”和“比例的意义”串联起来,一方面有利于感受知识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另一方面,为学生下面发现、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进行思维铺垫。】

二、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1. 教师提示,为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铺垫

师:数学里,乘法和除法是一对好朋友。乘法和除法往往可以相互转化,大家想想看,你见过哪些乘法和除法可以相互转化的例子?

(学生一般能说出:除以一个数可以转化成乘这个数的倒数;简便运算里,连续除以几个数,可以转化成一次除以后面几个数的积等。)

师:这对好朋友,除法有一个规律的话,乘法也往往有一个相应的规律,如“商不变的性质”和“积不变的性质”,还记得吗?

出示以下内容,并作简单提示。

■ ■

师:学习比例的意义,我们知道组成比例的两个比,比值是相等的,也就是说比例里,两个比前项除以后项的商不变。那你们想想看,两个比的前后项应该怎么变化,商才会不变?

(学生受到“商不变的性质”的启发,会发现一个比是由另一个比的前后项同时乘一个相同的数的结果。)

2. 肯定学生现在取得的成功,鼓励学生继续探究

(1)师:从除法的角度说,组成比例的两个比的商不变,那么从乘法的角度会不会也有个规律呢?因为它们是好朋友啊!

(2)学生小组合作,完成三个任务

① 小组先写好一个比例式。

② 找找组成比例的四个项有没有乘法角度上的规律。想想这个规律为什么会成立。

(3)听取学生反馈,进行适当引导

两外项的积等于两内项的积,这个学生很容易发现。关键是为什么会成立,有些困难。可以这样引导学生:

■ ■

篇10

一、学生基本情况

本班现有学生44人,其中男生 人,女生 人。从整体上来看,本班学生的学习习惯良好,能按时完成作业,上课能积极思考问题。对数学学科有较浓厚的学习兴趣,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学期期末考试均分69.3分,及格率77.27,优秀率31.82。其中学习比较突出的有5人,处于中间水平的有25人,中下水平的有14人。这14名学生主要表现在接受能力差,学习不够积极主动。

二、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分数乘法、位置与方向、分数除法、比、圆、百分数、扇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总复习等。

三、教材变化:

分数乘法:突出强调分数乘法意义的两种形式,增加例2,作为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铺垫。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不单独编排,而是结合分数乘法的意义、计算进行教学。增加分数与小数的乘法。增加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由两个例题缩减为一个。“倒数的认识”由“分数乘法”单元移到“分数除法”单元。

位置与方向:把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的“用数对确定位置”移到五年级上册,把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的“用方向与距离确定位置”移到本册。

分数除法:“倒数的认识”由“分数乘法”单元移至本单元。把“比”的内容单设一单元。增加两类新的问题解决:和倍、差倍问题;可用单位“1”解决的问题。

比: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原来在分数除法单元,本册作为第四单元单独学习。教学内容基本无变化。

圆: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通过用圆规画圆引出圆的各部分名称,继而研究圆的性质。减少圆的对称性的篇幅。增加“利用圆设计图案”的内容。增加求圆外切正方形、圆内接正方形与圆之间面积的“问题解决”。“扇形”由选学内容变为正式教学内容。

百分数(一):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把“百分数的应用”分成两段,本册只教学百分数的一般性应用,而特殊应用如利率、折扣、成数,移至六年级下册。把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与求百分率、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结合起来,注重在应用过程中自然地引导学生把百分数和分数、小数进行互化。增加用单位“1”解决的实际问题。

扇形统计图: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增加根据选择合适统计图的内容。

数学广角——数与形: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把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的“鸡兔同笼”问题移至四年级下册,新编“数形结合”的内容。

四、教材分析和建议

本册教材的结构力求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继续体现实验教材中的风格与特点。它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

1.改进分数乘、除法、比的编排,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自主构建新知识。加强直观教学,结合实际操作和直观图形,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方法。加强分数乘、除法的沟通与联系,促进知识正迁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不单独教学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的意义,而是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结合具体情境和计算过程去理解运算意义。

(2)通过实际问题引出需要用分数乘、除法计算的问题,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会、理解分数乘、除法算法和算理,将解决问题教学与计算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学习计算的同时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借助操作与图示,引导学生探索并理解分数乘、除法的算法和算理。对分数乘、除法计算方法的探索与理解,历来是教学的难点。教材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设计了涂色、折纸、画线段图等活动,采用手脑并用、数形结合的策略加以突破。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二)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80人,学生的听课习惯已初步养成,有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学习能力强,学习有方法,学习兴趣浓厚;少部分学生表现为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作业经常拖拉甚至不做。从去年的学习表现看,学生的计算的方法与质量有待进一步训练与提高。故在新学期里,我在此方面要多下苦功,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1.第二单元“百分数的应用”。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能利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或运用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四单元“比的认识”。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及其与除法、分数的关系;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一单元“圆”。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及圆的对称性,认识到同一个圆中半径、直径、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体会圆的本质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动手实验、拼摆操作等实践活动,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结合欣赏与绘制图案的过程,体会圆在图案设计中的应用,能用圆规设计简单的图案,感受图案的美,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图案设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圆周率发展历史的阅读,体会人类对数学知识的不断探索过程,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激发民族自豪感,形成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2.第三单元“图形的变换”。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能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经历运用平移、旋转或作轴对称图形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结合欣赏和设计美丽的图案,感受图形世界的神奇。

3.第六单元“观察物体”。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能根据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5个正方体组合),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三)统计与概率

第七单元“统计”。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通过投球游戏、两城市降水量等实例,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感受复式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有效地表示数据;能读懂简单的复式统计图,根据统计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与同伴进行交流。

(四)综合应用

本册教材安排了三个大的专题性的活动,即“数学与体育”、“生活中的数”,旨在促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某一生活领域的实际问题。教材还安排了“看图找关系”的专题,旨在使学生体会图能直观、清晰、简捷地刻画关系。同时,还在其他具体内容的学习中,安排了某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活动。学生在从事这些活动中,将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和方法,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五)整理与复习

教材安排了两个整理与复习。整理与复习改变单纯做题的模式,注重发展学生自我反思的意识。每个整理与复习都分成三部分:对所学内容的整理,提出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一些练习题目。

“你学到了什么”这个栏目,目的是鼓励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与反思,能运用列表或采用其他的形式对所学的主要内容进行简单的整理。

“运用所学的知识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目的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回顾在学习过程中自己的体会与进步。

三、教材编写的意图和特点

本册教材力求体现整套教材的基本特点,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数学与现实的联系;以学生的数学活动为主线呈现学习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经历抽象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从中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体验;注重学生的数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等的发展;避免程式化地叙述“算理”和死套题型地进行操练。具体表现如下:

1.在数与代数中,重视运用百分数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注重从具体实例中抽象出比的过程及对比的意义的理解。

2.在空间与图形的学习中,注重在圆的特征、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的探索中,在图形的变换过程中,在观察物体的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统计的学习中,注重结合现实素材认识复式统计图,并从图中尽可能多次获取信息。

4.学生在从事专题性的活动时,将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和方法,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教学措施

为了提高学生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拟采用以下教学措施:

1、加强计算能力的培养,口算做到算得对算得快,笔算做到计算仔细,养成自觉验算的好习惯。

2、把教学应用题做为本册的一个教学重点来抓,特别是圆柱、圆锥和比、比例方面的应用题,着重教学生理解题意,通过题目会自己分析数量关系,列出算式。

3、重视学生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动手画图,发展学生动手能力。

5、引导学生在课外进行实际调查研究,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力。

6、通过单元检测掌握学生巩固知识的情况,若发现缺漏现象及时补救,课外作业做到精心设计,批改及时认真,并督促学生改正。

7、通过以优带潜、以优促潜、以优帮潜的活动,使优生充分调动自己的积极性,潜能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去追优、赶优,从而达到全面发展。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三)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有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另一部分学生表现为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作业经常拖拉甚至不做。从去年的学习表现看,学生的计算的方法与质量有待进一步训练与提高。优等生与后进生的差距明显。故在新学期里,我们在此方面要多下苦功,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更多的四化建设的新型人才而奋斗。

二、教学内容

本册教学内容分为五大板快:

(一)、数与运算。1.第二单元“百分数的应用”。2.第四单元“比的认识”。

(二)、空间与图形。1.第一单元“圆”。2.第三单元“图形的变换”。3.第六单元“观察物体”。

(三)、统计与概率。第五单元“统计”。

(四)、综合应用:数学与体育、生活中的数。

(五)、整理与复习。

三、教学目标(按照单元顺序)

第一单元“圆”:

1.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及圆的对称性,认识到同一个圆中半径、直径、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体会圆的本质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

2.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动手实验、拼摆操作等实践活动,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

3.结合欣赏与绘制图案的过程,体会圆在图案设计中的应用,能用圆规设计简单的图案,感受图案的美,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4.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图案设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5.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6.结合圆周率发展历史的阅读,体会人类对数学知识的不断探索过程,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激发民族自豪感,形成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第二单元“百分数的应用”:

1.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2.能利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或运用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三单元“图形的变换”:

1.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能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2.经历运用平移、旋转或作轴对称图形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结合欣赏和设计美丽的图案,感受图形世界的神奇。

第四单元“比的认识”:

1.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及其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2.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3.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第五单元“统计”:

1.学生通过投球游戏、两城市降水量等实例,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感受复式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能根据需要选择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有效地表示数据。

3.能读懂简单的复式统计图,根据统计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与同伴进行交流。

第六单元“观察物体”:

1.学生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

2.能根据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5个正方体组合),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3.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4.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综合应用:

即“数学与体育”、“生活中的数”,促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某一生活领域的实际问题。教材还安排了“看图找关系”的专题,使学生体会图能直观、清晰、简捷地刻画关系。同时,还在其他具体内容的学习中,安排了某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活动。学生在从事这些活动中,将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和方法,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整理与复习

教材安排了两个整理与复习。整理与复习改变单纯做题的模式,注重发展学生自我反思的意识。每个整理与复习都分成三部分:对所学内容的整理,提出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一些练习题目。

“你学到了什么”这个栏目,目的是鼓励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与反思,能运用列表或采用其他的形式对所学的主要内容进行简单的整理。

“运用所学的知识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目的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回顾在学习过程中自己的体会与进步。

四、教学措施:

1.鼓励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篇11

策略经验通常包括归纳经验、类比经验、证明经验等,它主要是让学生在思维操作活动中获得经验。人的理性思维过程也就是积累经验的过程。当参与的学生具有丰富的活动经验又善于反思时,他们在思维活动过程中的数学直觉也会积累增强。从获得的经验类型来看,这类活动中获得的经验相对其他经验更侧重策略和方法,也更为理性。所以,策略经验的获取是十分重要的,它为学生开展创新性活动打下了坚实基础。

比如在教学“平均数”时,教师提供了三个层面的信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第一条信息,让学生感到在水资源这个问题上,我们只看总量不能解决问题,还要看人均数,从而体会平均数的价值。第二条信息,儿童乘车免票问题。这一环节不仅能使学生再次经历求平均数体验价值,还渗透抽样的思想。第三条信息,该走哪条路。学生根据车辆通过的大致情况,帮助教师选择和分析。从中可以发现:平均既可作为重要依据,也说明它反映的只是一般情况,并不排除特殊情况。学生体会意义的同时也明白了数据的随机性。教学将数学活动“数学化”,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激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实现经验的改造和重组。

二、经历数学活动的反思过程,及时提升、丰富数学活动经验

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的自我反思,对于提升和丰富数学活动经验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学生对参与的数学活动进行讨论与总结,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思维过程,反思自己是怎臃⑾钟虢饩鑫侍獾模运用了哪些基本的思考方法,使学生从中提升并丰富数学活动经验。

案例:奇妙的剪纸。在介绍了正方形纸的多种折法后追问:“不管哪种折法,只要保证什么条件,剪出来的就一定是轴对称图形?”又如在实践活动的结尾阶段,让学生回顾自己最满意的一幅剪纸作品的制作过程,一方面是希望学生能提升实践操作的经验,同时也希望学生能提升类似的实践活动的经验。

三、在小学数学活动中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积累

从思维培养的角度来看,不断的思维积累也能逐渐积淀出一种经验,而这种经验属于思考的经验。一个数学活动经验较多且喜欢反思的学生,其数学思维也必然会随着个人经验的积累而不断增强。

举个例子,在讲授《比的基本性质》的时候,教材中给出了小冬测量几瓶液体的质量和体积的相关记录,然后进行体积和质量的比值填写,以此来引导学生观察等式,因为学生对分数的基本性质已有了相关认识,从而探索比的基本性质较为容易。有的学生对液体的质量和体积的比等概念可能不太了解,基于之前学生学习的商不变规律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相关知识,学生会有一种直觉,就是在新知识“比”的课程中也可能存在类似的相关性质。那就是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一个不为O的相同数字,其比值不变。这个结论学生便可以依据之前的经验得出。

四、在小学数学活动中注重与实践结合

在小学教学活动中,可以有效地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课程,使学生意识到数学广泛存在于生活中,生活中广泛存在着数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课程,以此来培养出小学生利用数学所学的知识进行观察、解释和表示存在于现实中事物的数量关系,使学生养成解决日常生活、实际情况中的数学问题,从而打开了解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在现实中使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