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5 19:11:53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口腔医学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牙齿的发育过程涉及Notch1、2、3的表达,Notch受体的表达呈现明显的时空分布。Notch受体主要表达于牙胚发育早期阶段的牙板上皮,在中间层的分化过程中逐渐扩展到牙髓间充质;但在间充质中,Notch受体只表达于前成牙本质细胞,而在成牙本质细胞中未见其表达,提示Notch信号可能参与维持祖细胞池的功能。更重要的是,在紧密接触间充质的上皮层(如基底层和内釉上皮层)中缺乏Notch受体,这可能对成釉细胞的命运决定至关重要。Notch配体Jagged1、Jagged2和Delta1同样参与牙齿发育,且在牙胚发育的不同阶段表达于不同的细胞中,包括内釉上皮层、成釉细胞、成牙本质细胞和前成牙本质细胞层。细胞凋亡在牙齿形成开始到牙根发育完成的过程中发挥着多样性作用,在牙齿早期的形态发育、硬组织形成以及牙齿萌出的过程中均可观察到细胞凋亡。牙源性细胞凋亡最重要的作用是与发育中牙齿的信号中心(釉结)、残余牙胚以及在牙齿矿化过程中的成牙本质细胞和造釉细胞的消除有关,而牙齿周围组织细胞的凋亡则与牙齿的生长和萌出有关。Notch信号对牙齿发育中干细胞的分化和凋亡均有调控作用。有研究发现,在不断生长的小鼠切牙颈环处的干细胞中存在Notch受体(Notch1、Notch2)及其靶基因Hes1的表达。Felszeghy等报道,用γ分泌酶抑制剂DAPT抑制体外培养的小鼠颈环干细胞中的Notch信号后,成釉器星网状层细胞出现大量凋亡;提示,Notch信号是小鼠切牙上皮干细胞生存和釉质形成所必需的,抑制Notch信号可促进其颈环干细胞凋亡。
2Notch信号与牙齿损伤修复中的细胞凋亡
在啮齿类动物的健康牙髓中Notch信号的表达几乎均为阴性。当牙髓受到细菌刺激或外伤时,Notch信号被重新激活并发挥调控细胞功能的作用。Mitsiadis等对成年大鼠的磨牙在正常和损伤时的对比观察中发现:Notch受体及其配体Del-ta1在正常情况下不表达,而在损伤之后两者的表达均上调。此后Mitsiadis等又对成人牙齿进行观察,结果显示:Notch2在正常牙髓组织中不表达,但在损伤修复过程中有表达;对于龋损牙,Notch2表达于龋损下方的成牙本质细胞以及牙髓组织的炎性细胞和血管中,而降解的成牙本质细胞中不表达Notch2;对于机械损伤牙,在盖髓后9周可见修复性牙本质的形成,Notch2亦表达于损伤附近的牙本质和牙髓以及血管结构中,而在损伤稍远处和远离损伤部位的成牙本质细胞中Notch2呈阴性表达,但在前成牙本质细胞和血管中Notch2呈阳性表达。Lovschall等用氢氧化钙对成年大鼠上颌磨牙的机械损伤模型进行盖髓术发现:术后1d,Notch基因表达有所提高,但在3d时出现下降;其中Notch1在靠近损伤部位的个别前成牙本质细胞中表达升高,Notch2在被冠部成牙本质细胞包围的牙髓基质中表达升高;Notchl和Notch3在血管周围细胞中表达升高。另外,在牙髓损伤区附近有少量的Notch配体表达增加,其中Delta1表达于牙本质墙,而Jagged1表达于牙髓基质,Notch信号的下游靶基因Hes1沿着损伤区分布,并且靠近牙本质层。以上研究结果说明,Notch信号可在牙髓损伤时被激活。马亮等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未经过任何处理的大鼠牙髓组织中Notch2表达完全为阴性;而机械损伤则能激活大鼠牙髓组织内的Notch信号,其表达水平与牙髓炎症和组织修复反应伴行并呈动态变化,表现为:在3d时,在牙髓炎症反应区的间充质细胞胞质中出现Notch2的弱阳性表达,表达部位主要位于牙髓成纤维细胞中;5d时,在新生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中Notch2呈强阳性表达,在靠近损伤区的成牙本质下层细胞中Notch2的阳性表达增强并达到高峰;值得指出的是,当牙髓损伤后在终末分化的成牙本质细胞中同样有Notch2表达,且其表达强度在7d时达到高峰,14d时基本消失。以上结果提示,Notch2在成牙本质细胞中的表达激活可能与其调控细胞凋亡相关。细胞凋亡不仅是牙齿发育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生理机制,同时还参与牙髓组织对外源性损伤和刺激的修复反应。一旦发生牙髓损伤,就会出现相关细胞凋亡,而且成牙本质细胞层的凋亡显著高于其他牙髓细胞。Mitsiadis等分别对正常牙、龋损牙以及受机械损伤后的牙齿进行凋亡检测时发现,正常牙的成牙本质细胞层偶见凋亡,损伤和龋损牙的成牙本质细胞层则出现局部凋亡细胞的增多,表现为:机械损伤后,损伤部位下方被吸卷入牙本质小管的成牙本质细胞出现大量凋亡,并在损伤附近的一些单核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中也可见到细胞凋亡现象,而远离损伤部位的成牙本质细胞则未出现凋亡;在龋损牙中,受细菌感染的牙本质下方的成牙本质细胞、前成牙本质细胞和一些牙髓成纤维细胞均出现凋亡。Saito等对小鼠磨牙进行备洞后观察发现,在备洞后12~24h时,受损伤牙本质下方的牙本质细胞和前成牙本质细胞均出现降解和凋亡,牙髓组织的中央也可见到凋亡阳性染色;备洞后2~14d时,可见牙髓干细胞发生增殖、迁移,并分化为成牙本质细胞样细胞,进而形成修复性牙本质。Mitsiadis等还发现,在成年大鼠磨牙牙周机械损伤区可检测到Notch1、2的表达;其中Notch1微弱表达于一些牙槽骨的骨细胞,而Notch2在牙槽骨中几乎不表达,但在牙周膜的近损伤区的细胞中有Notch2的强阳性表达,并成为牙周损伤修复中的主要受体。以上结果提示,Notch信号在牙周组织的损伤修复过程中也有重要作用,但其具体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3Notch信号与口腔肿瘤细胞凋亡
有研究发现,Notch信号可能参与牙源性上皮性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因为在牙源性鳞状细胞瘤和成釉细胞瘤中均可检测到Notch受体(Notch1、3、4)及其配体(Jagged1和Delta1)的表达;尤其是Notch4出现高表达,可能与成釉细胞瘤细胞的组织特异性的获得有很大的关系;而且Notch1的活化还可引起成釉细胞瘤细胞的细胞周期阻滞,并进而调控细胞的凋亡。对于舌癌的研究表明:Notch1、Notch3、Jagged1和Jagged2在舌癌中均有高表达;而抑制舌癌细胞中Notch信号可以促进其凋亡。另有研究发现,γ分泌酶抑制剂DAPT能够抑制舌癌Tca8113细胞中Notch1的活性并下调Notch靶基因Hes-1的表达;同时还通过下调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上调凋亡蛋白Caspase-3的表达而诱导G0-G1期细胞周期阻滞和细胞凋亡;DAPT作用下Notch靶基因Hes-1和凋亡Caspase-3分别呈剂量依赖性减少和增加,提示DAPT可能部分通过调节Notch1和Caspase-3而发挥肿瘤抑制作用;此外,用Jagged1的RNA干扰慢病毒载体使之下调Jagged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后,可抑制舌癌cal-27细胞的Notch信号,从而使细胞的克隆形成率、增殖活性和S期细胞比率下降,凋亡率升高,成瘤能力下降。
2.体系结构。通过组建PBL教学团队,建立实验课科研训练体系,使PBL教学与临床实践互为交融,充分调动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理论与实践,理论与科研,科研与实践融为一体,从而解决原有教学体系过分“单一”,不利培养科研与临床复合型人才的弊端。
3.实践形式。引进了CLINSIM牙科教学仿头模操作评估系统,同时拓宽实践技能培训渠道,集中训练与分散训练相结合,学校训练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形式。如利用暑期社会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开展一年一度的临床实践技能大赛;以临床志愿者形式使学生尽早尽快接触临床等,以解决学生实践机会“少”的弊端。
二、体系构建的具体方案
1.实验课教学团队的建设。在进行教学体系构建之初,教研室经过充分酝酿,确定了6位年富力强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及一位经验丰富的实验技师组成了实验课教学团队,在教研室主任直接领导下开展实验课教学。
2.与CLINSIM牙科教学培训系统相配套的教学资源的建设。教学团队利用将近两年的时间,系统编撰了口腔修复学实验课教学大纲、实验课教程、考核评价体系。现已将上述文本材料集结成册,由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以口腔修复学实验课教程为蓝本,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对部分实验课内容进行了影音视频课件的制作;进行了网络课程建设,学生可以全天候24小时浏览学习。
3.口腔修复学实验课理论与思辨技能体系的建设。为了在实验课教学中巩固学生的基本理论,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查阅文献、撰写论文等科研能力,他们建立了PBL教学病案库,并根据每个病案建立了相应的教案和讲稿,使PBL教学更规范化、系统化。
1.1.1课程设置欠合理,专业课程过多,人文教育课程较少。口腔医学本科生一般为五年学制,需完成医学基础医学课程、临床医学课程、口腔医学课程、医院见习与毕业临床实习。学业繁重,课程安排紧凑,学校在课程设置中,往往将绝大部分学时学分留给专业课程,将人文教育课程设为学分较少的选修课,并且课程缺乏系统性,往往只开设1~2门课程。人文学科普遍成为了医学专业课程的“陪衬”。不仅如此,与综合性大学相比,大部分医学院校开展的关于人文教育的讲座和宣讲都比较少,可想而知其中关于医德医风教育的学时数更是少之又少的。
1.1.2口腔医学生医德教育课程内容理论性较强,实际指导意义不足。医学院校开设的医德教育课选用教材往往内容枯燥陈旧,较为抽象,脱离实际医疗状况,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况且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培养起来的中国学生习惯于灌输式的思维定势,此种教学方式往往是应付考试,无法真正起到教育的目的。医德教育课程大部分由并无临床医疗经验的校内专职教师任课,因远离临床一线,往往理论有余而实践不足,对现实医学问题的诠释只能是纸上谈兵。同时理论知识的灌输未充分重视与医学生医德修养的有机结合,缺乏必要的针对性和约束性,使医德教育难以深入,造成学生对良好医德的理解不到位。而相对于国内口腔医学生医德教育课程的不足,在国外医学院校设置的课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行为医学在口腔医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包括如何有效表达,加强医患沟通与互动,《卫生政策学》与齿科诊所经营学的介绍等方面,都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1.2教学医院对医学生医德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1.2.1教学医院的医德教育主要针对于医务人员,而医学生有其特殊性。作为教学医院,更重要的是完成医疗任务。即使是医德医风工作常抓不懈的教学医院,进行的医德教育也主要是针对本院医务人员,而医学生与医务人员相比,有其明显的特殊性,同样的教育内容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1.2.2教学医院的口腔专业带教教师均为临床医生,有较强的局限性。带教教师作为口腔临床医生,与学校的专职教师不同,大多未接受过系统、专业的理论教育,教学方法单一,思想教育工作不够专业,不讲究方式方法,往往事倍功半。而且在选拔临床带教教师时,往往更注重专业临床技术是否过硬,对医德水平的要求不高,造成个别带教教师本身医德水平不高,做不到为人师表,甚至将负面的观念传递给学生,影响到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准则、价值取向,使其逐渐背弃医德良知,对学生良好医德的培养势必将造成不良影响。
1.3口腔专业的特殊性因素造成口腔医学生本身对医德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1.3.1口腔专业具有大门诊、小病房的特点。除了口腔颌面外科病房,大部分口腔科医生都工作在门诊一线上。而口腔科门诊,无论是哪个二级学科科室,每位医生都守着一张口腔综合治疗台,单打独斗,要求团体协作共同完成的工作量较少。因此,医护、医技之间的合作往往被忽视。而现代医学,特别是临床诊治工作是多学科融合与应用的整体,医务人员同心协力、团结协作、取长补短、相互配合才能实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1.3.2工作内容更着重于临床操作。与其他临床医学学科的工作内容不同,口腔科临床工作多为动手操作,而不是检查化验与开处方等,而且医生临床操作过程中患者往往是张口状态,无法沟通,也就使个别口腔科医生眼中看到的只是“牙”,而不是“人”,忽略了医患沟通的重要性,把自己当成了“牙匠”,而不是“牙医”。
1.3.3各分支学科间工作内容差别较大。口腔科医生各分支学科间工作强度与经济收入差别较大,如不进行正确引导,很容易影响到口腔医学生的价值取向。由于学生对实用主义片面地理解、认识与当今社会市场化的冲击,导致大部分医学生更倾向于与临床工作密切相关的专业课程与技能学习从而影响学生接受医德教育的积极性。同时填报研究生志愿时不考虑个人兴趣、素质等各方面条件,只专注于收入最高的二级学科,造成各学科间发展不均衡与优秀人才的浪费。
1.3.4社会文化背景因素、人文教育的缺失。口腔医学院校大部分为独立的口腔医学院或医学专业院校下属的口腔医学系,与综合性大学相比,开展的关于人文教育的讲座和宣讲都比较少,医学生接受人文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的机会较少。
1.4口腔医学本科生医德医风水平考核难以量化与医务人员不同,即便是在毕业实习阶段,口腔本科医学生也是在带教教师的直接指导下进行诊疗活动。通过对患者回访反馈的情况往往不够客观清晰,而每位带教教师对实习生医德医风要求的标准往往不统一,因此专门针对医学生的医德医风水平的考核难以量化,给学生的医德教育带来了困难。
2开展口腔医学本科生医德医风教育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2.1口腔医学生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与其他职业不同,医生所面对的服务对象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无论有意或无意,失误的代价都是惨痛的。尤其作为口腔科医生,由于口腔科操作大部分为不可逆性损伤性操作,比起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对于一个医生更为重要。作为医学院校,以“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为校训,对于口腔医学院校来说,这里的“性命”指的更多是不可再生的牙齿的性命,关系到患者今后的生命质量与生活质量,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职业道德教育对于口腔专业医学生今后的发展是极为有益的。
2.2医患关系日趋正常化发展的要求随着医患冲突的日益加剧与多元化,如何在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做到保护好医生自己,逐渐改善医患关系,使其趋于正常化,成为医疗卫生行业一个新的课题。在我们为医患冲突中遇难的同行们痛惜,谴责个别患者的过激行为,呼吁全社会对医务人员理解信任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从医学生抓起,提高其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教会他们能够良好有效地与患者进行沟通,以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2.3保障口腔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的必要条件医疗质量与安全不仅取决于医务人员的专业技能与水平,而且也取决于医疗服务水平,两者缺一不可。尤其是口腔医疗存在其特殊性,患者是否积极配合直接决定医疗质量与安全。因此只有两手一起抓,均衡发展,才能为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提供有力地保障。
3提升口腔医学本科生医德教育水平的方法
3.1通过对外交流,邀请经验丰富的美方教师增设医德教育等行为医学课程国内大多口腔医学院校对于医德教育,乃至行为科学教育缺乏系统性认识,未形成完善的教育体系与教师团队,而且无法在短时间内解决以上问题。因此,我们与美国内华达州立大学拉斯维加斯牙科学院建立了姊妹学校关系,邀请经验丰富的美方教师来校讲学。以美方的实际教学案例为基础,为教师们介绍行为科学在该校口腔医学教育中的重要性、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并利用夏季学期的两周时间为口腔系本科生进行集中授课,内容包括牙医与患者的角色和行为特征、医患沟通与互动、口腔保健中的社会和文化问题等内容。通过授课,我们教师明确了医德教育在口腔医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并通过现场听课观摩学习了行为医学课程内容的安排、授课方法与教学模式,为今后建立、培养自己的行为医学课程教师团队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学生们了解了病人与医生之间良好的互动与沟通技巧是口腔医疗实践的核心,认识到学会尊重患者,提高自己医德水平的重要性。
3.2从学生入学初开始与学校取长补短,联合开展医德教育
3.2.1基础医学课程学习期间。个别综合性大学因高考招生制度的局限性,造成口腔专业并不是学生入学第一志愿,甚至部分学生的第一志愿非医学专业,相差甚远,导致学生入学后对口腔专业懵懵懂懂,不了解,不热爱,被动接受,甚至误认为口腔医学专业与临床医学专业相比,范围窄,业务性差,仅仅是补牙、拔牙、镶牙这样的简单工作,很大程度地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加大了对医德教育的困难度。针对这一问题,在学生入学第一年学习基础医学课程期间,可利用周末休息日,组织同学通过参加志愿者活动进入到医院内,通过导诊、维持医疗秩序等医疗二线工作,为患者提供服务,了解自己未来从事职业的重要性,产生崇高使命感,并通过与患者近距离接触,提高自己进行简单医患沟通的能力。同时通过学校与医院的紧密合作,聘请医院一线教师与学校医德教育教师共同编写口腔专业学生专用校本教材,将理论与实际案例充分有机结合,并在课后由教师挑选具有代表性或近期发生的医疗差错、医疗纠纷的案例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提升学生的兴趣度与参与度。增加医德教育课程的学时数与所占学分,提高学生对其重视程度。考核方式可调整为多样化考核方式,不仅局限于笔试,增加平时讨论情况所占比例,改变考试前突击背题就可得高分的现状,提高学生课程学习中的参与度。
3.2.2口腔专业基础课程学习期间。从第三学年开始,学生已经通过口腔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对口腔医学有了初步了解,我们通过安排学生跟随医院的“口腔健康直通车”,深入到社区、部队、学校等场所,运用已掌握专业知识为民众进行口腔卫生宣教,普及预防保健知识,简单答疑解惑,使学生产生崇高使命感。
3.2.3口腔专业临床课程学习期间。从第四学年开始,学生开始学习口腔专业临床课程,对于口腔专业各个二级学科有了系统的了解,但是只是停留在书本上,对口腔医生的具体工作内容知之甚少,可通过集中安排两周时间的见习,进入到医院各个学科,通过挑选优秀的见习带教教师,学生们进一步对口腔医务工作者有所了解,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不仅了解医疗工作内容,为第五学年毕业生产实习打下基础,更能近距离学习如何做好一名口腔医生。在专业课授课过程中,加强教师医德教育意识,将医德教育融入到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例如有针对性地通过临床成功病例加强学生对自己职业的自豪感,通过失败病例加强学生职业责任心与职业道德,通过临床纠纷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医患沟通技巧与水平。
3.2.4毕业生实习期间。实习期间是实习医学生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培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塑造良好医德的重要时期。作为实习医生,既是医生,又是学生,如何兼顾好以上两个角色,是对每一位实习医生的严峻考验。尤其作为口腔科实习医生,由于口腔科操作大部分为不可逆性损伤性操作,每一个错误都有可能对患者今后的生活质量,甚至生命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良好的职业道德的培养尤为重要。在实习生正式进入实习之前,教学医院应组织相关职能科室为实习生进行全面系统的岗前培训教育,包括为了使实习生能够做到依法行医,组织医政科进行医师法、侵权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教育;为了加强实习生职业道德观念,组织医德医风部门进行口腔医生专业思想、职业道德教育,介绍医院通过患者回访进行医疗服务质量追踪过程中发现的实际问题及原因分析;为了加强实习生医患沟通技巧及纠纷应急处理能力,组织门诊办公室进行实际纠纷案例的介绍与相应处理流程。如果教学医院为口腔专科医院,那么与综合医院的口腔科相比,由于学科分支较多较细,各科室间的医德教育内容有其特有的特点,应该有针对性。在实习生进入科室后,安排科室主任与带教教师为学生进行系统、正规的技术培训的同时,针对本科室学科特点,对患者群特点、医患沟通注意事项与技巧,已发生医疗纠纷的案例等进行介绍与分析,避免同类案例发生。例如口腔修复科患者特点为老年人患者占了较大比例,往往动作慢、爱唠叨,初诊采集病史耗时较多,因此如何与老年患者进行有效沟通的同时做到讲解耐心、杜绝厌倦情绪是医德教育的重点。而在儿童口腔科,应首先进行儿童心理学知识的教育,如何观察患儿性格特点,有针对性地减少其对治疗的畏惧心理,尽快引导患儿积极主动配合治疗是医患沟通内容的关键。在口腔黏膜科,因多数口腔黏膜疾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特点,患者往往情绪悲观低落,不利于积极配合治愈疾病,因此,在客观准确地说明病情的同时,建立患者战胜疾病的自信是实习生应该向有经验医生努力学会的沟通技能。为了解决个别性格较内向实习生初接患者时因过度紧张无法进行有效沟通与治疗的问题,除了加强同学间角色互换等情景模拟练习,可通过配备综合治疗椅用仿真模拟人,通过反复练习,带教教师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临床。实习过程中,带教教师应注重学生素质修养,规范言行举止。组织实习医学生参与本科室内死亡病例讨论、疑难病例讨论、医疗差错事故分析与讨论等,加强其专业知识的同时进行生动的医德素质教育。尤其在遇到纠纷时,能够端正思想,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处理,对个别不良风气能够是非分明,正确判断。
3.3对实习生的医德医风进行三级管理与评价
3.3.1制定口腔医学本科生医德医风规范标准与评估体系,由带教教师与科主任评估。在《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手册》的基础上,根据口腔医学本科生的特点进行调整修改,制定医德医风规范标准与评估系统,对带教教师与科主任进行评估体系的集中培训,保证评估标准的一致性,通过质与量两方面进行量化评估。
一口腔医学专业创业教育的前景
当前大部分口腔医师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中小城市与广大乡镇农村的口腔医师缺口非常大。实践已经证明,单纯的专业教育,并不能将优质的口腔医学人才推向急需的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在口腔保健意识和保健服务等方面,都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潜在市场很大。但是,现在高职高专口腔医学的毕业生也不愿意付出努力去开辟这个潜在的市场,而更愿意直接就业,人才集中在了城市。虽然这种趋势会逐渐有所转变,原因在于随着今后就业形势趋向紧张,高职高专口腔医学毕业生可能会被动向乡镇等落后地区流动,但在短期内这种流动也是有限的,远远达不到市场的需求。而且,由于城乡差异导致的工资待遇、个人发展、子女教育等问题,以及与教育的高成本直接相关的高回报期待,都会成为口腔医学专业到乡镇就业的制约因素。到那时,如果没有开展有效的创业教育,将会出现高职高专口腔医学专业毕业生想留城市没职位,向下乡镇农村又不甘心的尴尬局面。创业教育则可以培养学生敏锐的市场嗅觉,帮助他们建立市场培育的方法和信心,促成学生形成到更有市场的地方去创业的认知,使高职高专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向乡镇农村流动、到乡镇创业成为一种可能。这是解决高职高专口腔医学专业毕业生市场需求量大与就业难这一矛盾关系的重要出路。在当前高职高专口腔医学实际就业质量不高的形势下,随着国家创业政策的号召,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鼓励,市场经济的更加成熟,必然会有越来越多的毕业生主动或被动地走上创业的道路。因此,高职高专口腔医学专业创业教育势在必行。否则,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里,高职高专的口腔医学专业必然会遇到生存危机。
二高职高专口腔医学专业创业教育路径选择
如前所述,当前情况下,想要在高职高专口腔医学专业开出一个创业教育课程群,大力提升创业教育的力度,有些力不从心。但迫于国际国内社会经济、教育形式的发展和未来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创业教育又不能被忽视。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创业教育成为首选。这一路径选择,是在专业教学体系不变的情况,将创业教育“融合至其他尽可能多的课程当中,让学生不知不觉中掌握一些创业基础知识并培养创业意识。”好处是能够充分利用当前职业教育资源,不足之处在于对各专业任课教师依赖性较大,创业教育效果难以保证。因此,第二课堂的创业教育活动,就显得很有必要。漯河医专口腔医学系根据创业教育需要成立了“8020”口腔保健社团,运用社团管理方法,每年从在校生中选取40人左右,依托学校口腔医学实训室,开展创业教育实践,主要训练项目是洗牙、口腔清洗保健、口腔预防与保健知识宣传等。我们为社团配备了专业和创业指导教师各1名,将市场调研、团队组建、定价策略、服务产品开发、人事组织、经营管理等创业知识融入到专业技能实践之中,取得了较好的创业教育效果。
作者:宋木华单位: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1)谈到高校,人们很少会想到高职院校
而是将目光聚焦于名校或者二本以上的院校,似乎这些才是名副其实的大学,这种观念直接导致高职教育发展缓慢。许多学生认为口腔医学技术人才就是镶牙匠,没前途,从而阻碍了学生学习口腔医学技术的积极性。在这些思想的影响下,高职院校的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成为学生无奈的选择。
(2)学生文化基础差,入学成绩普遍偏低
近几年来随着高校的全面扩招,高职院校学生的整体素质特别是文化课成绩不理想,很多高职院校只要考生过了专科提档线就可以上,所以其生源的文化基础可想而知。
1.2义齿加工行业的现状
由于社会进步和发展,与国外交往频繁,国内义齿加工成为一个专门行业,从而改变了义齿由口腔科或口腔修复科制作的传统。这一专门行业的形成,有利于专业的发展和技术的提高,有利于义齿制作业规模化、企业化和行业化。但是义齿加工行业从业人员需求存在矛盾,一方面,口腔医学技术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性较强,而正规院校的毕业生由于在校实践经验少、动手能力差,不符合企业用人要求,造成就业面临困难;另一方面,义齿加工厂技工学历层次和素质普遍较为低下,普遍采用“师傅带学徒”的传统带教方式,大多没有通过口腔修复理论和技能的专业培训,会做但不知道为何要这么做,出现问题不知道导致问题的原因等,所以总体技术水平偏低、业务素质较差。
2高职院校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学现状
2.1教学内容方面
我国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起步晚,20世纪70年代以前只有少数院校开办过短期的口腔技术员培训班,20世纪70年代后期,只有几所中专学校开设口腔技工工艺专业。现在虽然有近百所大专院校开设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但受传统教育思想和观念的影响,在专业培养计划中,仍沿用本科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形式,不少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几乎是由普通高校所开设课程浓缩而成的。在教学中,仍以传授理论知识作为课程教学的核心,强调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面面俱到,忽视未来岗位需要以及对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高等职业教育所界定的“技术应用”及理论上的“必需、够用”理解得不全面、不深刻;理论课时过多,实践指导教师对加工厂实际了解不够,缺乏实践经验,依然以课本内容为主线,没有以实际工作流程为主线,造成学生的学习与加工厂的实际脱节,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毕业后难以迅速适应实际工作,影响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2.2实验室配备方面
受高职院校的具体条件所限,在实验室建设方面资金投入少,许多先进的设备无条件购入,实验室建设不规范、条件简陋,仪器设备更新换代慢、陈旧落后,实验室和仪器设备数量不足。有些高职院校是由原来的中专学校合并升格而成,实验室的建设没有经过合理、有效的论证,很多还是中专时的实验室,并没有经过有效整合与优化,使学生无法在实验室进行系统训练,培养的学生难以满足企业的需求。另外,实验用房矛盾突出,实验室空间狭小,有的甚至一室多用,造成实验教学工作无法正常开展,无法实现学生职业能力的全面培养。而口腔医学技术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性较强,对本专业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需要在本学科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且要反复训练,才能使学生具备适应实际工作的能力。
2.3师资方面
高职院校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教师大多毕业于国内各高等院校的口腔医学专业,口腔医学专业偏重口腔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对口腔修复技术内容涉及较少,导致教师在教学中重视理论讲解,动手制作义齿能力不足。而对于刚刚接触口腔医学技术的学生来说,单纯讲解专业理论枯燥乏味,再加上有些理论较为抽象难懂,有的学生甚至产生了厌学情绪。由于以上这些原因,造成高技术素质的教师和“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而“双师型”教师恰恰是高职教师队伍建设的着力点,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3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研究
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是当前高等职业院校积极探索的一种通过生产、教学、科研紧密结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模式。由于它以就业为导向,针对用人单位需要制订培养计划,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素质为核心,利用学校和企业的教育资源,实现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以及科研开发的有机结合,因此工学结合在现阶段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教学与实践的结合,校企双方互相支持、互相渗透、互相介入、优势互补、资源共用、利益共享,这是实现高校教育与企业管理现代化、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实验室存在实验教学基础设施差、实验教学方法滞后、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等诸多问题,从而制约了实践教学的开展。企业是高职学生与职业技术岗位“零距离”接触、巩固理论知识、训练职业技能、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实践性学习与训练平台。让学生进入企业学习,可以着重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产品质量意识、信誉意识、效益意识,培养企业管理意识,缩短学校与企业、学校与市场对接的距离,使学生受到学校与企业文化的熏陶。开展校企合作,不仅要通过实践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得以巩固,更要使学生掌握和吸收新知识、新材料、新技术方法。高职院校利用自身的理论和技术优势,主动为企业提供订单培养、产品研发、技术推广、员工培训和咨询等全方位的服务,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通过科研立项,与企业共同完成工程改造和开发科技产品,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最大限度地利用先进的设备、良好的实训场地,实现资源的社会化。总之,通过校企合作明确人才培养的新机制,形成集团优势,实现互惠互利、良性发展。
3.1通过校企合作可以使师资培训得到加强
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是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水平的根本大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1)目前,高职院校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教师大多来自于高校,这些教师对高职教育的规律、要求并不十分清楚,自身动手操作能力不是很强,所以必须不断对其进行培训,争取做到:一是主动适应社会、企业需求,不断缩短学校教育与社会企业要求的距离,体现职业教育的开放性;二是主动适应学生需求,采用新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体现职业教育的时代性;三是主动适应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变化,随时更新培训内容,体现职业教育的先进性。
(2)提高教师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至关重要,具体措施有:一是参加基地培训,熟悉生产环节,丰富实践经验;二是钻研实用技术,贴近高职教育,早日形成较强的能力。
(3)选派教师参加企业实践,掌握企业的生产、经营与管理方法,得到企业的认可。
(4)产学研结合是实践要素重新组合的过程,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企业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过程。企业通过与高校或科研机构的结合,实现实践要素的重新组合与互补,获取经济效益,自身的技术水平也得到同步提高。
3.2工学结合的具体实施
学校、学生和企业三方合作,学校起主导作用,企业起关键作用。企业的主要任务是生产,它们与学校和学生的合作以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为原则。工学结合整个运作过程包括学生培训、寻找企业、安排工作岗位、指导监督、成绩评定等环节。
(1)学校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培训,让他们了解合作企业的具体要求以及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其次要严格纪律。在企业顶岗实习的学生应明确实习生的双重角色,实习生既是学校派出实习的学生,又是企业的工作人员。要求学生必须遵守厂纪厂规,履行岗位职责,杜绝私自换岗、顶岗和缺岗现象。与此同时,也要了解企业的基本规律、原则等,熟悉实习单位的内部管理,增强适应能力,为今后就业打好基础。
(2)选定合适的加工厂作为合作企业
高职院校应主动寻求并吸纳优秀的义齿制作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并与企业共建校内生产实训基地与校外顶岗实习基地,和企业专家一起按企业场景设计各个校内实训室,将企业现场情景引入学校,形成模拟企业现场的校内实训基地,使校内实训基地的布局、场景、流程、质量等方面更加符合真实的职业氛围,更进一步适应岗位工作需求。另外,应紧密开展校企间教学、生产实习基地建设的合作,使合作企业与学生就业紧密联系,并构建校企管理网络,强化学生顶岗实习的双重管理。学校应与企业共同签订合作协议,制订完善的规章制度,对教学工作、学生实训实习、校内教师实践、带教教师要求、学生思想教育、企业组织机构设施和学生生活管理等方面进行明确规定;充分利用企业的人才资源和设备资源,在双方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就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口腔医学技术人才进行多方位深度合作。
2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培养质量的具体措施
2.1加强教师队伍的培养教师队伍的综合素养是临床教学改革和培养高素质临床医生的基本保证,随着我院的发展和师资队伍建设的需要,每年都有新的年轻教师承担理论和临床的教学任务,为了更好适应从临床医生到临床教师身份的转变,适应从自我学习到教书育人的思想和行为的转变,承担临床和理论的教学任务,我院也在逐年加强青年教师的培训工作。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临床操作的独立性较高,口腔医学专业人才需要具备综合医疗、器械、技工、审美等多方面的实践能力,院系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任务,先由各个科室推荐授课教师,然后经院系对所推荐教师进行教学能力和资质的审查,审查合格后方能确定。我院挑选的临床带教老师一般要求从事临床工作2~3年的住院医师及以上职称人员,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者优先,同时还应有较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医风医德高尚,责任心强,富有敬业精神。带教教师在授课前严格执行试讲制度,试讲过程中学院邀请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教授进行指导点评,试讲通过后方可进行授课活动。各教研室定期备课,在每个实习周期开始前首先由科室或教研室组织有经验的高年资教师进行临床带教的示教,对青年教师进行临床实践教学方法的传、帮、带,同时学院定期组织有临床经验的医生开展院内学术讲座,传授临床经验,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也为保证临床实践教学的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另外,教师在临床带教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教与学的能动性,教学相长,不仅要从思想上重视带教工作,具有严谨务实的科学精神和为人师表的工作态度,而且还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教师在带教过程中应注重病史采集、口腔颌面部检查及各临床各学科基本功的训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由易到难的为学生挑选合适的临床病例进行操作练习。另外,带教老师还应能把教学与实践结合,活学活用,把各学科的前沿知识、新技术、新观点带入实习教学中。实践表明,带教老师的责任感和积极性是做好临床带教工作的重要保证,因此,我院正逐年强化带教教师的教学意识,明确教师的工作职责和范围,逐步纠正部分临床教师重医疗、轻教学、重科研的思想倾向,并把临床教学工作纳入优秀教师的评比范围。
2.2严格临床实践纪律临床实习阶段是医学教育的最后阶段,是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树立医风医德的关键时期,对学生日后正式进入工作岗位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风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实习阶段,学生既要巩固理论知识,又要不断掌握临床操作技能,同时要注意培养良好的医风医德[4]。学院要求学生在进入临床实习前应学习医院有关医风医德的培训知识和医院各科室的规章制度,学习医疗文书的书写规范和典型医疗纠纷案例,实习期间严格执行考勤和请假审批制度,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针对现在学生中的“就业热”和“考研热”等客观存在的问题,教育学生摆正实习与就业、研究生入学考试等问题之间的关系,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树立优良学风;教育学生不迟到、不早退,遵守劳动纪律,科教办定期抽查学生的出勤率,了解实习情况,注意对实习学生的引导和管理,及时与学生沟通,尽力帮助解决实习期间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以减少对临床实习质量的影响。
2.3明确教学实践目标和任务在我校近日印发的《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实践教学管理规定》中明确了我校临床实践教学总体目标要求、主要环节工作任务、学生考核评价办法,首次提出开展“早期接触临床”、“实习前临床技能综合培训”、“毕业回归综合训练”等环节教学的方法和途径,进一步完善了课程见习、毕业实习等教学过程管理措施。还引入了迷你临床评估(Mini-CEX)、操作技能直接观察评估(DOPS)、客观结构化考核(OSCE)等方式进行临床技能考核,加强医学生“三基三严”培养训练,构建“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临床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医学生临床综合思维能力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另外,学校今年组织各学院师资力量重新对各学科教学大纲进行制定,口腔医院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对各主要临床课程的理论实践教学大纲进行了进一步的补充、修订和完善,以新的教学大纲指导规范临床实践教学。
2实验设计
一组同学为实验组,按照阶梯重复法教学,具体为教师在示教模型做第1步滴蜡形成牙尖核(切角核),学生参考示教在1号模型完成第1步;第二步教师接着滴蜡形成颌面(切缘)轮廓外形,学生在2号模型上从第1步做至第2步;第三步教师继续示教轴面塑造成型,学生另取3号模型完成1、2、3步;以此类推,在教师示教第四步颌面窝沟形态塑性及第五部精修,学生则在4、5号模型上完成1~4步和1~5步,至此学生练习了5个做到不同步骤的蜡冠。最后倒序在4、3、2、1号模型上叠加补齐所剩余的步骤,最终完成所有五个蜡冠的滴塑。另一组为对照组,按常规示教操作,即教师一次示教,学生参考示教内容,在教师个别指导下重复练习完成5个蜡冠,最后考核学生的操作,记录两组的技能成绩。两个项目后,实验组和验证组角色互换,同样方法教学验证后,记录技能成绩。
3考核结果
考核结果见表1、2、3、4。实训项目的两组考核采用四格表χ2检验,四个实训项目两组间合格人数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说明阶梯重复法相较于常规示教法更能提高学生的实训效果。
颌面外科利用超声各效应的应用主要包括超声骨刀、超声介入以及超声热疗。
1.1超声骨刀的应用
目前在口腔临床上常用的超声骨刀为压电超声骨刀。超声骨刀选择性对硬组织切割,切割时无震动,多形状、多角度手术刀使切割不受解剖部位限制,因此,超声骨刀在口腔临床中应用广泛。由于超声骨刀的选择性切割硬组织的特性,使得手术损伤到神经的风险降低,传统的下牙槽神经游离术得以推广应用[1];此外,超声骨刀在正颌外科中已被广泛应用,尽管超声骨刀的切割效率低于旋转器械,总的手术时间会有所增加,但其大大降低传统手术离断骨组织可能带来的软组织并发症[2];和传统涡轮机微创拔除第三磨牙相比,使用超声骨刀术后患者的水肿程度及疼痛感更轻[3]。
1.2超声介入
超声介入是指在超声引导下完成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具有损伤少,痛苦小、操作简单、相对安全等优点。在二维图像引导监视下,可进行精确的局部物注射,以利于颌面部手术的开展[4];也可在超声引导下,进行化学药物注射或微粒植入治疗颌下腺流涎症[5]、颌面部血管瘤[6]或血管畸形[7]等病变。
1.3超声热疗
热疗是治疗肿瘤的有效方法之一。超声热效应具有安全、可控的优点,易于达到肿瘤组织均匀加热,使瘤体温度升高,可促进热敏感药物的定向聚集、瘤体内广泛分布及激活药物的生物活性[8-9]。在口腔颌面部的肿瘤的研究结果表明,超声热疗能显著提高化疗的有效率,二者具有协同抗肿瘤作用[10]。
2超声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
超声影像技术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有着更为广阔的前景。超声可以有效无损检测金瓷修复体表面或内部的缺陷的深度和尺寸,临床戴牙前使用该技术可以甄别缺陷金瓷冠,预防金瓷冠崩瓷。超声测量牙釉质厚度[11-12]可被用于指导贴面修复时的牙釉质预备量,以减少不必要的牙本质暴露。超声影像可无创、多次重复检测髁突位置,以评价颌位记录的重复性和准确性[13],无论用于临床还是教学,都有着独特的优势。超声的机械效应可应用于牙体制备中的颈部肩台修整,以形成连续、宽窄一致、表面光滑的肩台。超声制备的肩台显示出更清晰的内线角和更光滑的肩台平面,粗糙度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超声制备的表面粗糙度仅为传统旋转车针制备表面的一半[14],超声制备离体牙表面的粘接强度与传统旋转器械制备的表面一致[15]。超声的机械效应可以直接应用于拆除修复体。传统的修复体拆除方法可能会引起牙根折裂,而超声波振动能有效崩解粘结剂,大大降低固位力,有利于桩、冠的非破坏性拆除[16]。超声还可被用于清洁可摘局部义齿或者全口义齿。利用超声波的高频震动及空化效应,义齿表面食物残渣及生物膜等可被去除[17]。
3超声在口腔种植中的应用
超声影像技术对颌骨形态及大小测量的准确性已有研究,结果表明其准确性和锥形束CT相似,由于超声检测无痛、无吸收放射线等优点,可于种植术前、术中及术后各个时段提供必要的影像支持[18-19]。种植临床中使用超声骨刀大大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减少手术并发症,其在上颌窦内提升或外提升的应用时,降低了窦底黏膜穿孔风险[20],避免常规敲击内提升可能造成的良性突发性位置觉眩晕症[21];在自体骨移植术中的应用,应用超声骨刀取骨,降低术中伤及其他软组织的风险。超声波具有引导骨生成及骨再生的功能[22-23]。目前,动物实验证实,低频超声具有促进种植体骨结合的作用[24-25],而如何选择合适的超声发射设备及工作头以及如何量化使用低频超声能量来促进临床种植体骨整合,有着巨大的研究价值。
4超声在正畸中的应用
动物实验表明,低频超声刺激通过改变降低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与骨保护素的比值,减轻正畸过程中牙根的吸收[26-27],同样的结果也在临床实验中得到证实[28]。低强度脉冲超声刺激促进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及成骨细胞的生长,增强牙周支持组织,降低正畸后的牙列畸形的复发概率[29]。
5超声在牙周病治疗中的应用
早期,牙医师都是通过使用手工洁刮治器械对牙周病进行治疗。而应用超声洁治明显省时、省力。根据超声波发生方式不同,超声波洁牙机主要分为压电陶瓷式和磁伸缩式两种,研究表明,前者能降低病人洁牙过程中酸痛不适感[30],目前已将超声应用于牙周病的龈下刮治,采用适当的技术手段,已能达到和龈下喷砂抛光一样表面光滑的刮治效果[31]。
6超声在口腔黏膜病治疗中的应用
超声雾化疗法主要是应用超声雾化器将电能转化为同频率的声能并产生张力波,以水为介质,使药液在气相中分散为细微的雾化颗粒,随气雾直接作用于病损局部。超声雾化疗法用药均匀,作用面积大,易进入黏膜上皮细胞,能及时减轻黏膜损伤,促进口腔黏膜溃疡[32-33]及扁平苔藓[34]等黏膜病的修复愈合。
7超声在根管治疗中的应用
超声在根管预备和根管荡洗方面都很有效,可帮助一次完成根管治疗。由于超声根管器械是通过振动摩擦,同时具有冲洗功能,可有效地清除根管内碎屑,特别是在弯曲、狭小、分支多的侧副根管处[35]。有研究结果表明,沿工作尖长轴方向振动效果较垂直于工作尖清除效率更高[36]。超声法取出根管内堵塞物,如折断的根管扩大针、扩大锉、根管充填器械等[37],或根管再治疗病例中去除已充填的牙胶[38],效果良好。
同时教学课件、视频的网络平台化可以使学生对所学课程随时进行回顾以及师生间进行再探讨。仿真头模教学系统是口腔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转化口腔理论知识,连接临床实体操作的过渡和桥梁。为提高学生仿真头模训练的效率,首先为学生播放教学多媒体视频,对各步骤进行定格、放大,使学生对整个操作程序有一个大体了解。然后,老师进行示教,再次对关键步骤进行讲解,从而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随后,让学生进行仿真模拟训练,带教老师指导学生按照标准进行操作,让学生在自己动手操作中,体会临床口内操作的局限性,同时及时调整椅位,做到“手上有数”。有了这“两个有数”,我们制定每个科目的教学计划,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仿真操作训练,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了解决临床实际操作机会少的问题,我们将原定每个科目(如全冠制备)1次训练增加到3次。通过仿真头模训练使学生在临床实际操作中,上手快,操作准。实验考核是实验教学体系中一个比较重要的部分,不仅能检验实验教学质量,也是考查学生临床操作是否规范熟练的渠道。
1.贴近真人的面部及口腔仿真实验的应用
贴近临床实际在仿真环境中模拟口腔操作流程是我院实验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口腔仿真头模用于实践教学收到了满意的效果。仿真头颅模型系统包括连接在操作台上的仿真头颅模型、面颊部软组织、可替代人造牙的上下颌以及高低速手机、三用枪等配套设备,能够很好地模拟临床真实环境。这些设备的使用避免了实际操作而产生的紧张和恐惧,克服了不规范的临床操作习惯;通过实验结果与实验过程相互结合的综合评价,对学生在操作中出现的常见问题,进行反复的演练和强化训练,从而提高了学生使用口腔器械的熟练度和方法实施的正确性;教师在实验过程中也能够通过规范和准确的操作过程给学生进行示教,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临床操作习惯,同时也提高了教师自身的实验教学能力,从而为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提供了有效的保证。
2.口腔医学试题库建设与口腔试验考核相结合
近年来我院口腔教研室在深入分析口腔助理及执业医师实践考核大纲的基础上,建立了我院口腔医学试题资源库。教师在学生平常的实践操作教学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各类实验教学中随机进行理论测试,测试过程贴近临床执业医师考核过程,采取分站过关式考核,每站的试题均由本人随机抽取,杜绝泄题漏题及主观性偏强的不利影响,真正考核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及处理问题的能力。通过这种形式的实验教学改革提高了学生的考试意识和能力,使近年来我院毕业生执业资格考核过关率有了普遍的提升。
3.教学做一体化在口腔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通过口腔实验教学能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是实验课教学中的重要任务和目标。为此我院近年来聘请我市优秀的口腔科医生来我校担任多门口腔主干课程的实验教学工作,通过在实验教学中以临床任务为导向,已解决临床问题为实验教学的突破口,贯彻了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教学理念,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在典型病案的情境中加深了临床操作要点的认识理解,并且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学生能够马上印证自己的理论实践结合的能力,教师更能及时发现学生在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当场进行纠正,现场解决学生的多种疑问。
4.通过实训积极参加口腔技能大赛和临床实习前准备
针对患者和用人单位对实习生和毕业生临床实际操作能力要求不断提升的实际情况,对我院口腔专业在校二年级学生开展了口腔技能大赛。学生们抓紧宝贵的实践操作机会,在实验室里相互切磋技艺,通过交流体会共同提高。例如学生在完成一种修复体后,先让学生自评,自评时简要介绍自己的操作过程,成功及失败的经验,这样不仅可以对实训成果进行巩固,教师还可以从中发现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找出实训中出现的不足,有针对性的对于实训方案进行改进,从而促进学生实训技能的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口腔实训室还利用假期对即将参加临床实习的学生进行岗前培训,学校聘请各医院的口腔科临床医生对实习前存在的多种问题给予指点,并且对于临床常规操作流程和要点予以辅导和复习,使学生在临床实习前能初步具备临床实践操作能力,满足各医院临床工作的要求。口腔教研室还选派多位年轻教师至临床一线顶岗实习,通过高职国培项目到兄弟院校学习实验教学的新方法、新思维,不断提高实践操作水平,以利于今后更好的开展实验教学。
2改革口腔专业教学内容
2.1加强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将《口腔解剖生理学》分化为《口腔解剖学》、《牙体解剖学》两部分内容进行讲授,由解剖学教研组承担《口腔解剖学》的教学任务,由口腔教研组承担《牙体解剖学》的教学任务,专业教师对学生讲授《牙体解剖学》,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牙体解剖学》的教学效果。通过对石膏牙的雕刻训练,逐步掌握牙体的基本形态和相关的雕刻技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逐步掌握口腔操作的基本技能。通过系列训练,在学生进入口腔专业课学习时,就具备了一定的操作基础,对专业课的学有益处。
2.2加强临床实践操作技能的培训在口腔临床专业课教学中,精简课程内容,突出重点,压缩理论授课时数,增加实训课时数,使口腔内科、外科、修复等几门主干学科的课程讲授与实训学时比例增加,尽量增至1∶1;尤其是口腔修复学增为1∶2,在一定程度上可保证实践教学的时间。为配合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提高综合实践技能,还应进行综合实验训练。学生在同一颗牙齿上,既可以进行牙体洞型制备,又可以进行根管治疗,还可以进行桩冠的基牙制备、活动修复和固定桥的设计、取模、制作等,这样既避免了教学内容重复,节约了教学成本,又提高了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