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30 02:07:3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语言文字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对祖国的语言文字满腔热情满腔爱。不一往情深,就钻不进去,就不能体会其中的奥妙,就不可能获得真知。学生学语文,也是同样的道理。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鲁迅先生也说过:“无论爱什么,──饭、异性、国、民族、人生等等,──只有纠缠如毒蛇,执著如怨鬼,二六时中,没有已时者有望。”学生对祖国的语言文字产生浓厚的感情,就能孜孜矻矻,深入其中,寻求知识宝藏,就能刻苦地进行训练,正确地使用。怎样激发他们热爱的感情呢?
抓住汉语的特殊性和内在规律性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认识它的悠久历史,懂得它源远流长,激发自豪感。结合课文的讲谈分析、结合学生听、读、说、写的训练,传授语言、文字、语法、修辞等汉语基础知识,分析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生动,激发热爱的感情。比如辨别字的形、音、义,不能只机械地、呆板地就某个字论某个字,要讲出汉字的特征。让学生理解汉字就是由横、竖、撇、点、捺、提、钩等七种基本笔画组合而成,不管是笔画少的,少到两画,如力、乃、又,还是笔画多的,多到二十几画,如蠢、羸、攥,都饱含线的艺术,各个部件组合得紧凑、有韵味,形体匀称,给人以图画美的感觉。汉字的一字多音、一字多义反映了这个工具表情达意的准确度和精细性,启发学生饶有兴味地进行辨别、探讨。让学生知道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根据史前文物资料推测,大约已有六千年左右的历史。汉语字词的丰富、语言的优美、同义词近义词区别的细微,在世界上是罕见的,远非其他国家所能比拟,教学时可适当采用比较的方法与英语、日语、德语等有关词语比较,比出汉语的丰富多彩,比出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厚,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引导学生赏析优秀文学作品,培养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祖国文学的感情。在德国,杰出的诗人、文学家歌德写了《少年维特之烦恼》、诗剧《浮士德》,在统一德意志语言,使德国文学进入世界文学之林方面作出了显著的贡献,可那时已是十八世纪未,十九世纪初。而我们伟大祖国很早就出现了《诗经》、《左传》、《楚辞》、《史记》等伟大作品,那都是公元前的事。至于公元后的文学作品,真是多如天上的灿烂群星,李白、杜甫、曹雪芹、鲁迅、郭沫若、茅盾等伟大作家的作品更是在世界上闪射着夺目的光辉。带领学生学习古往今来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写成的佳作,犹如身入胜境,在无数瑰丽璀璨的珠宝中观赏遨游,美不胜收。让学生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和表现力,哪怕是一首小诗小词,也有无穷的趣味。如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仅仅二十七字,绘出了栉风沐雨恬然垂钓的图景。人物、山水、草虫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色彩班谰,生意盎然,用诗词表现画的形象、画的意境的技巧令人惊叹!又如把杜甫的《春望》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两首律诗放在一起教,启发学生从诗中的忧与喜来领会语言文字巨大的表现力。写国破之忧愁,笔笔忧,句句愁,花鸟草木皆添愁;写收复失地之喜,一个“狂”字,感情横溢,思绪腾飞。“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一联诗句,四个地名,佐之以“从”、“向”、“穿”、“下”等介词与动词,把归程的路线、飞越的神思、急切回归的心情、喜出望外的感情等等表达得淋漓尽致,发挥了很强的感染力。语言文字的奥妙无穷,有时奔腾如滔滔江水,鲁迅的《“友邦惊诧”论》中“好个‘友邦人士’!日本帝国主义的兵队强占了辽吉,炮轰机关,他们不惊诧;阻断铁路,追炸客车,捕禁官吏,枪毙人民,他们不惊诧;中国统治下的连年内战,空前水灾,卖儿救穷,砍头示众,秘密杀戮,电刑逼供,他们也不惊诧。在学生的请愿中有一点纷扰,他们就惊诧了……”就是运用语言文字倾泻感情的典范,语句短促,历数罪状,犹如短枪,犹如匕首,锋利无比,发挥了强烈的战斗作用;有时洗炼如矿出金,质美意深,如《一件小事》中“而且他对于我,渐渐的又几乎变成一种威压,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的“榨”字就经过洗炼之功,把车夫形象的高大、“我”内心的感动与觉醒刻画得入木三分,字虽一个,但有千钧之力。语言的奥妙远不止上述说的这些,颠倒词序,增减字数,正话反说,褒词贬用,虚实搭配,含蓄豪放,绮丽雄浑等等均大有琢磨推敲的天地;至于音韵的和谐、语调的铿锵、节奏的明愉等等可诉之于学生的听觉,引导学生在朗读、背诵之中体会语言的优美生动,培养和激发他们对祖国语言文字真挚热爱的感情。
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其意义绝不局限在语言文字的本身,而是输送给学生多种营养,滋润他们健康成长。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等都可渗透于语言文字的教学之中,给学生的思想情操以熏陶感染。
汉语的上述特点启示我们,语文教学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因为,这一特点使得语法规则的强制性相对较小而语言组合的灵活性较大。表达式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经验,依靠语感。而在阅读中;感悟的意义则更大。语感的培养,必须通过多读。多读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接触大量的语言材料。只有大量阅读语言材料,才能充分了解语词的“分布”,才能学习更多的表达式,才能更好地比较和区别各种表达式的表达意义,才能了解不同表达式的不同语境。古人提倡“读万卷书”,其中就有这样的目标。二是反复地读名篇佳作。只有反复地诵读,才能更好地体悟作品的情感和思想,并反过来体悟某些表达式的特殊意义和特殊价值,才能从语音、词汇、语法的不同角度综合地体悟语言运用的奥妙和规律。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其中也应当包含这样一个语言学习的基本规律。当前,特别应当提倡朗读。要读得书声琅琅,读得痛快淋漓,读到“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其义皆若出于吾之心”。一个从来不懂得享受朗读的学生,不会是语文水平很高的学生;一所听不到书声的学校,更不可能是好学校。
上述特点还告诉我们,语文教学应当重视虚词。如果说语文教学还应当让学生学一点语法的话,那么虚词便是其中的主要内容。这是因为,一方面,词序的把握在相当程度上靠语感,而虚词的使用则理性得多。另一方面,虚词,特别是连词在书面语中的使用频率远远高于日常口语。只有学好虚词,才能自如地运用书面语,并提高口语的水平。而且,虚词的使用与思维的发展关系密切。当然,虚词的教学也应当是动态的,结合语用实际的。比如副词“才”,可以以“那一年,他才四十二岁”为例。这句话表达了对焦裕禄同志英年早逝的惋惜之情。让学生去掉“才”试试,立刻变得冷冰冰的;再换一个“已经”试试,更糟糕,好像嫌他活得长了。这样学生就能生动地领悟到恰当使用虚词的重要。
汉语的另一个特点是有着很强的历史继承性。现代汉语中活跃着大量古代汉语的因素。不必说句法结构的基本格式“主—谓”和“动—宾”贯穿古今,也不必说“天”“地”“山”“水”“生”“死”“上”“下”这些基本词汇活跃始终,单是具体的表达方式就很多。现在常用的“瓜分”“血祭”和古代汉语“一狼犬坐于前”“寨中人又骛伏矣”中的“犬坐”“蛰伏”都是名词作状语,“发扬光大”“严肃党纪国法”中的“光大”“严肃”是古汉语中形容词用作动词这种表达方式的继承,“天地之间”“为语言的纯洁而斗争”中“之”“而”的意义和用法与古代汉语完全一致,这样的表达式仍然非常能产。就连作为现代汉语一般词汇的大量双音词,其词素也基本上是古代汉语的词汇。
从这一特点出发,必须重视文言文的教学。文言文教学的意义不仅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而且在于提高他们的现代汉语水平。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可以了解灿烂的古代文化,而这种文化积淀又可以成为他们运用现代汉语时的宏观语境。那些文言文读得多学得好的人,在运用现代汉语时,也往往多一份雅致和凝重,少一份苍白和飘浮;多一份精练和轻灵,少一份芜杂和笨拙。教材的选文,如果说现代文应当多选优秀时文,那么文言文则应当多选传统名篇。文言文的教学更应提倡诵读,让学生在诵读中体验“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自然境界,“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的精神境界,领悟孔孟的庄重与热烈、老庄的智慧与洒脱、墨家的思辩与求实。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课外可进行对联鉴赏和属对练习。属对是一种充分体现汉语特点、集语音、词汇、语法于一身、沟通古今的极好形式。
作为汉语书面符号的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表意文字的使用,与汉语少形态变化、多同音词的特点有关。表意文字的根本特点是字形有意义。从符号的编码系统来说,汉字符号是多码的。它不仅有音码、义码,而且有形码。符号的编码越多,信息量就越大,给人的刺激和联想就越多;同时,掌握的难度也越大。汉字的多码性至少决定了两方面的特点:一方面是初学难,另一方面是对于汉语书面语的易解、多解和深解。
我们通常说的“语言文字运用”指的是表达,表达分为书面和口头两个层面,即“说”小学课堂如何强化语言文字运用和“写”。根据所表达信息的内容可以分为事实信息、事理信息和情感信息。传达的事实是否真实、准确,事理是否逻辑清晰有说服力,情感是否有感染力,这些都是表达能力的体现。
我们以事实信息的说和写为例,在一次看图说话和写话的训练中有如下对话。
教师: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A:有花,有草,有树,还有一个小男孩在草坪上看书。
学生B:我看到图上有一丛红色的鲜花,旁边是嫩绿的草地,草地上有一棵小树,树下有个小男孩在看书。
从传达事实信息的角度来说,学生A的表达比较单一而且没有顺序,他仅仅使用了一些表达事物概念的词语,表达了事物的部分性状。学生B的表达则更加真实、准确,他运用形容词和方位词更加丰富和有序地说清了图画的内容,表达能力的高下可见一斑。
总的来说,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体现在信息表达的效果上。用语言文字表达的信息越准确,越有说服力,越有感染力,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就越强。因此,结合“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本质和现象,我们可以用以下标准来评价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①是否能够真实、准确地表达事实和观点。②是否能够逻辑清晰、有说服力地表达事理。③是否能够有感染力地表达情感。
二、课堂上如何强化语言文字运用
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具有综合性的特点,不能通过专门的课程来实现,但是却可以通过语文课堂中的细节渗透去强化。小学生思维发展还不成熟,汉语语感的积累还不够丰富,他们需要大量典范的语言输入和语言运用的必要指导。
1. 教师语言要具有示范性
教师的课堂语言应该是学生模仿的典范,必须做到评价标准中表达范畴的三个“能够”。在日常班务管理中,向学生讲要求、说通知的时候做到清晰、准确,给学生讲故事、说道理时要声情并茂有理有据,做到有感染力和说服力。教师自身语言能力的提升对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一、对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应从政治的高度来认识
语言文字对于人们智力的发展、道德的养成和观念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影响。正如爱因斯坦说“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语言的”。 在信息社会,各种传播媒介都是通过语言和图像越过表层交流的界限进入价值领域,语言文字作为重要的信息载体,对人们思想行为的影响越来越大。大学生正处于思想道德意识、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其信仰、信念、责任感及道德心的确立和养成,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其对民族发展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理解,有赖于其对民族精神的体验和感受,而这些则须有较高的语言素质和良好的语言修养。被称为“民族精神血液”的语言不仅体现着各民族的风土人情、文化习俗、历史发展,也反应出民族的文化思维、民族心理,价值观念,传承着民族的精神和道德,一个人的语言素质越高,语言修养越深,对民族历史和精神的感受也就越深刻、越丰富,也就越能把自己融入民族的发展之中。做好学校语言文字工作,是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培养其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所不可缺少的。新加坡从1979年,把每年10月定为华语月,便是基于要使年轻人保持“亚洲人的基本价值观”,这对我们应该是有所启示的。
两千多年前,秦朝在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后立即着手统一六国文字——即“书同文”,这段历史国人都是熟悉的。它说明,语言文字工作是关系着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重要工作;语言文字规范意识也是国家意识、意识的体现。而国家意识和意识即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爱国主义思想形成的重要基础。在实施科技兴国的背景下,素质教育的观念正深入人心,爱国主义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灵魂,是必须重视并不断加强的。爱国主义的基础就是民族认同,而语言文字的认同感在民族认同中是最基本的。将一个民族的精神代代相传的语言文字,在民族团结中如同粘合剂一样,对增加民族的亲和力与凝聚力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做好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增强大学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对大学生民族自尊心的养成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具有现实的积极作用。
我们都知道,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是现在还使用着的历史最悠久的语言,也是非常美丽的。其共同语音系简单,发音响亮,声调高低相间、轻清悠扬;词语丰富,表意精确,语法结构明晰。她发展到今天,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也承载着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伴随着祖国前进的步伐,向人类文化宝库贡献了唐诗、宋词、元曲等无与伦比的辉煌艺术。“五四”以后,鲁迅、茅盾等语言大师和文学巨匠使我们昂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华文化锦上添花。对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需从语言文字着手,语言文字是基础,只有厚实的语言功底,才能深切领会隐含在语言符号背后的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刻内涵,才会更好地激发和培养起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当前,高等教育中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倍受关注,而语言教育则是人文教育的基本途径。人文知识与语言知识是一个统一体,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就是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素质的过程,就是学生人文精神提高的过程。因此,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应通过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使语言课主动地向文学艺术渗透、向演讲学和美学渗透,通过语言教学和其他方面的语言文字工作使学生掌握人文知识,提高人文素质,培育人文精神,培养民族自豪感,是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目标。
基于此,不仅从语言、而且从政治的高度来认识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性是应该而且必要的。
二、做好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必要条件,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当前,信息业的发展使社会对每个人的语言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社会需要大量具备各类专业知识、并有较强交际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人才,语言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人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也成为衡量个人能力和水平的重要尺度。在我国,随着人事制度的改革,各级各类企事业单位,选用工作人员时,都非常注重应试者语言表达能力的运用,甚至一些部门和行业,已把语言艺术水平当作工作人员的第一职业条件,认为是某些行业的从业人员所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职业能力之一。对今天的大学生来说,如不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掌握一定的语言艺术是难以立足的。显然,在这种背景下,高等学校的语言文字工作应结合语言课和语言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修养和素质。
曾经有不少学英语的学生反应,他们最大的苦恼是能听懂外语,但在翻译时脑子里缺少合适的汉语词汇。中文水平低下,这是目前我国大学生普遍的语言状况:讲话满口方言,用语牵强附会,表达辞不达意,思维逻辑混乱、条理不清,书写错别字连篇,语句不通,无章法、无规范,大学毕业语文不过关,缺乏基本的写作能力,常用应用文写不好,业务报告和学术 论文写起来更是困难。据报载:《人民日报》某编辑曾在收到的南方几所名牌高校的6篇千字文中,“清点”出错误100余处,不是语句不通,就是错别字连篇,从头至尾“的”、“地”不分,甚至通篇无章法。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全面发展的、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和社会需要的高级人才”的重任,她所培养的合格的高素质人才“必须是具有较高的语言修养和良好的语言运用能力的人”,但是,目前我国高校语言文字现状和大学生语言文字水平还与之相去甚远。如果受教育者语文水平低,不能正确使用语言文字,不能凭借母语进行高级的逻辑思维,势必会影响到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影响到其创造精神的发挥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以及其对文化的鉴赏、整合,不利于性情的陶冶、审美意识的形成和思想境界的升华。从受教育者的角度来讲,如此便不是或很难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人才;而从教育者的角度来讲,如果学校培养出的学生不会讲普通话,连规范的母语都掌握不好,不能正确使用自己的语言,不能深刻领会、继承本民族文化及其传统,从而缺少对民族的强烈的热爱之情和高度的责任感,那就说明它培养出来的人才是不完全合格的。
因此,加强受教育者的语言文字修养,提高语言文字水平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条件,在人才培养的系统工程中,语言文字是基础和先导。加强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语言文字规范意识,提高大学生语言文字的修养和能力,也应该是转变观念、树立现代教育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做好学校的语言文字工作可以以点带面,带动和辐射整个社会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
语言是人类区别于其它所有动物的一种特有的生活行为,摆脱野蛮,步入文明以来,它不仅是人类思想感情的交流的工具,也是一种最为广泛的社会文化现象。语言文字工作是一项关系到提高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的基础工作,关系到每一个人, 关系到社会各行各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其语言文字的规范化程度是其文明程度的反应,也是其现代化程度的标志。建国后,党和政府把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看作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大事,当作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50年来,取得了显着的成绩。但是,由于某些不健康意识的影响,当前我国社会用字比较混乱,滥用繁体字、乱造简化字,甚至随便使用错别字的现象较多,这和我们悠久的历史文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不相称的。随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做好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重要性日益显着。当前,中华民族的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的应用,信息产业的迅速崛起,科技、教育和文化内容的日新月异及其发展和繁荣,国际交往的日益广泛和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都要求社会交际工具、交际方式的现代化、法制化和规范化,语言文字作为信息的主要载体、社会交际的主要工具,其应用规范化的要求比任何时候都要迫切。为适应现代化社会的要求,语言文字必须讲求规范化和通用化,讲求社会效益,这不仅是文化教育的需要,对于正确地传输社会信息和社会应用也有重大意义。语言文字工作是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先导工程。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大力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是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学校语言文字工作义不容辞的责任。做好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加强对学生语言素质教育,培育学生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提高学生语言的分析和运用能力,使学生带着良好的语言文字修养走上社会,以带动和促进整个社会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发展。
从学校和社会的关系来说,大学是人类文化的结晶,在人们的心目中,她是令人向往的地方,是传播人类文明的圣地,高校的文化和文明在社会中有着一定的导向性和权威性。因此,作为国家素质教育基地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阵地,高校对社会语言运用及文字的规范化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整个社会语言文字规范化中,理所当然应该成为全社会语言文字规范化的表率,成为最好的“小环境”之一,并对大环境的优化做出积极贡献。
四、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实施
1、加大语言文字工作的宣传力度,注重对师生员工规范意识的培育
大学生在国民中是一个文明程度较高的群体,他们理应有较深的语言文字修养、较强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良好的语言素质。但现实中一些大学生的语言素质令人担忧,语言表现让人瞠目,讲话怪腔怪调,脏话、痞话流行,港台电视剧式的矫情腔不绝于耳,“半土半洋”式语言大行其道,究其原因,自然有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但更主要的是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对学生语言文明方面的重视程度和教育力度还不够,校园语言文明的整体氛围不足,学生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较差,在语言文明认识上存在误区:认为讲点脏话、痞话是潇洒,矫声嗲气是新潮,土洋搀和是有品味。显然,这和大学的文明形象以及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的文化品味是不相匹配的,对使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更加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推进新世纪语言文字共同目标的实现也是相当不利的。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对受教育者进行语言素质教育,增强受教育者的语言和文字规范意识,创造良好的校园语言环境,营造文明的语言氛围。
语言是人们一刻也不能离开的,文字是人们经常使用的,但是人们往往对常见的事物不很注意,因而语言文字规范化是一项很容易被忽视的工作。要做好并不断加强学校语言文字工作,首要的就是强化对学校语言文字工作重要性的认识。1999年12月,全国学校语言文字工作会议在京召开,这是建国以来第一次全面研究部署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专门性会议,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视,会议强调了做好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现新世纪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目标的重要性,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任务,要求学校在做好语言文字工作的基础上,进而带动全社会,为2010 年在全国范围内实现语言文字工作阶段目标提供条件和保障。因此,各级各类学校的领导者和管理者要切实从提高国民素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高度来认识和做好学校语言文字工作。要加强宣传力度,利用各种机会,采取多种形式,组织一些活动,造成一定声势。形成良好的氛围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2、建立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管理网络和制度
中图分类号:H0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1-0000-01
1.语言文字异同及文字发生
关于语言文字的关系问题,以“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的观点最具权威和代表性:“文字表现语言”,“后者唯一的存在理由是在于表现前者”[1]。该观点在国内外依旧主流。若针对拼音文字及语言,不愧是不刊之论,倘若谓之汉字与汉语,则未必适切。国内对之反思最深切剧烈的当属徐德江先生。徐氏认为:“文字分为两大类:非字音文字和字音文字。人类最初产生的文字是非字音文字,如图画文字。这个阶段,文字与口说语言尚未结合。当文字与口说语言结合时,人类文字的发展步入第二阶段:字音文字。‘形义法’是区别于口说语言的一切文字的共同本质。‘音’只是文字的一种―‘字音文字’的特质,认为没有‘音’就没有一切文字是不对的。‘形音义法’只是‘字音文字’的特点。”[2]上述观点发人深思。
“文字起源于图画”[3],是学界的主流看法。本文据此认为,文字本源上是一种粗糙、简单的以形表义方式,一种与语言完全不同质也未必有关联的视觉性质的表义手段;而语言本质上是一种以音表义方式的听觉性质的交际工具。在历史的长河中,二者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共同服务于人类交际的需要。需注意,语言与“文字”的相互作用中,人类对语言于文字的作用更敏感,许是语言对文字的影响更大些。文字作为一种成熟、简明、便利的表义系统是建立在对语言借用乃至表达基础上的事实,支持了这一点。因此成熟的文字系统,往往是一种兼形音两种表义方式的视听的交际工具。换言之,自源性质的成熟文字系统,是一种在坚持自身本源中以形表义优点又最大可能地继承口语(语言)优点的基础上,形成的新的优于语言的认知和交际工具。
那么,如何认识徐氏的“非字音文字”呢?笔者前文提到,文字本源上是一种粗糙、简单的以形表义方式,一种与语言完全不同质也未必有关联的视觉性质的表义手段。图画、手势等一切能够据形表义的方式都可以看作这样的表义手段。比之语言,它们存在表义不简明的严重缺陷。然而图画类的以形表义方式潜在的跨时空性,又恰是语言的天然所短。这许是文字起源于图画的道理。同时离开对语言的借用乃至表达,又难以形成一种成熟、简明、便利的以形表义性质的交际工具。这或许是学界坚持用是否表达语言以及能否完备地表达语言,作为衡量图画类形体是否算文字及成熟文字体系的道理。
因此,“非字音文字”可看作一种诸如图画、手势之类粗糙、简单的以形表义方式的视觉性质的表义手段。但须知,通常所说的文字,是指人类为克服语言交际的局限而创立的一种兼形音两种表义方式的视听的更优的新交际工具。它是在借用乃至表达语言的前提下,坚持自身本源中以形表义优点,又最大可能地继承口语(语言)优点的基础上形成的。
2.文字表达语言方式与文字类型
上文提到,离开对语言的表达,便难以形成新的更优交际工具,即通常所指的文字体系。由于语言是语音与意义的对立统一体,文字表达语言自然具有两种基本方式或可能。一种为文字形体主要通过直接表词或语素意义、间接表其音的方式。因而形体与意义关系密切与语音关系较为疏远,汉字为典型代表;一种为文字形体主要通过直接表词或语素音从而借以表其意的方式。因而形体与语音关系密切,与意义关系较为疏远,拼音文字都属该类。值得注意的是,前者一般是自源文字的语言表达方式,代表文字表达语言的天然路径和趋势;后者通常是借源文字的语言表达方式,是前者在一定社会历史文化条件下的自然变体。
简言之,汉字为代表的表意文字,是“写意”的文字。字形系统主要通过“据义而构形”[4]的方式形成。走的是形体表意理据性的道路,也就是,字形构造与所表意义之间的直接相关性和可解读性。因而,许多汉字古今构字理据虽有差异甚至截然不同,但“汉字的形体总是携带着可供分析的意义信息”[5],还“因为汉语语素意义的变化比语音的变化慢”[6],使得汉字字形的演变不但缓慢而且有迹可循。以上因素使表意汉字往往具备较强的沟通古今的能量,以其为载体的书面语,比之拼音文字,在历时平面上能够起到卓越的传播文化遗产的功效。同时,该类文字在坚持据义构形原则的前提下,仍沿着内在规律发展简化,以更好地发挥共时平面上交际工具的价值。
比之汉字,拼音文字是“写音”的文字。字形体系主要通过“据音而构形”的方式形成,本质上走的是形体表音理据性的道路。也就是,字形通过表达语音的方式自然而巧妙地表达了语音所负载的语义内容。纯粹“写音”表意的方式,大大解放了“字形直接表意”对文字本体的束缚,使字形的最大简化和书写的最大便利化成为可能。与此同时,却大大减损了文字本体的价值,使得字形本身不再能直接携带任何意义信息,只能依赖其所约定表达的本就携带意义内容的语音来间接表意。文字本源于直接表义的图画形体,其形体本该能直接携带一定的意义信息,表意的汉字多少还保留着这一点。在表意文字体系中,意义是由字形和所约定表达的语音协同传达的,字形本身的表意度不容忽视。
因此,以拼音文字为载体的书面语,在历时平面,虽然不能否认也具备传承文化遗产的功效,因为其有形的物质外壳也一样可以传于异地流于异时。但由于其所“映射”的口语具有变化快的特点,每隔一段较长的时间后,作为其物质外壳的拼音文字为了能较好地记录口语的新面貌,就不得不跟着发生相应的变化。这种文字体系面貌频繁变动的情况,大大削弱了以其为物质载体的书面语沟通古今、传承文化遗产的功效。而文化传承于人类的重要,却不言而喻。
3.结语
表意和表音是文字体系形成和发展的两大基本理据和两种自然路径。自源文字通常倾向于沿着表意的天然路径演变下去;借源文字则往往在改造某种自源文字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走上文字表达语言的第二基本路径即表音,并将沿其内在规律发展下去。两种文字类型各具特点和价值。在表意汉字于汉语应用的实践中尚未被淘汰及对其尚未得出透彻的认识之前,断言汉字落后乃至废除汉字是不科学的。
参考文献:
[1]索绪尔 《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岑麒祥、叶蜚声校注,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37、47页。
[2]徐德江 《浅谈文字语言―1981年来公开发表的论文与专著中主要学术观点综述》,《汉字文化》2005年第1期。
[3]周有光 《世界文字发展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4页。
[4]王宁 《汉字构形学讲座》,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
公民享有言论自由的权利,但它有一定的底线,当越过那个底线,便可能引发一系列恶性事件。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发表自己内心想法的途径多种多样,各种贴吧,论坛齐上阵。但人们渐渐开始不顾及那条底线,想说什么说什么,各种言语遍布网络空间。所谓“人言可畏”,一大波言语的侵袭,引发一场场“血案”。前段时间传遍网络的乔任梁自杀事件将“网络暴力”展现的淋漓尽致,各种言语键盘鼠标呈现在人们面前,有人伤心,有人惋惜,有人却是借机进行各种言语攻击,连当事人的亲朋好友也不放过,让她们在伤心之余红遍网络,拉到众人眼前时刻关注着,寻到机会便出来吐槽一番。当然也有人对这种做法持反对态度,站出来“主持公道”,于是两种意见,两拨人开始在虚拟的平台搭建辩论台,进行一场激烈的辩论,各种言语在有形和无形中伤害着他人。
“人言可畏”的同时,“祸从口出”也让不少人栽了跟头。如同乔任梁事件,天台事件也将“祸从口出”四个字展现的淋漓尽致。几个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字,拼凑到一起却触犯了法律,遭到拘留。这样的事虽然时不时的发生,但人们依然无动于衷,依然管不住自己的脑子,想说什么说什么。这种损人不利己的行为,可能在不知不觉见触犯法律。
人们常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很多人也是这么做的,他们在网上对某事件大肆宣扬自己内心的想法,说着当事人如何如何,却从不曾换位思考,当你身临其境,当你是那位当事人时,你还会这么想吗?许多人喜欢八卦娱乐明星,粉丝们宣传自己的偶像多么多么好,黑粉们则编辑各种文章宣传那人素质如何差等等各方面的缺点,有些甚至严重到虚构诋毁,恶意中伤他人了。人们可以用言论表达自己的观点,但制造谣言,编纂虚假内容污蔑他人的方法已经对言语形成了一种侮辱。
语言是人们用来沟通的途径,人们可以在虚拟的网络空间向他人分享喜怒哀乐,但网络不是人们发泄的平台,在上面谩骂或者诋毁他人的言语让网络环境变得乌烟瘴气。语言是纯粹的,一个个字组合成一句优美的话,人们应该善待它,将它融入良好的环境中,实现它的价值。
名誉权属于人格权范围,我国宪法、法律都对其有明确的肯定与保护。我国宪法第3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这一规定虽然没有提及名誉权三个字,但是已经潜在的说明名誉权受宪法保护。这个规定也为国家制定、实施保护公民名誉权的法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国民法通则也对其有所规定,民法通则第101条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这些规定都利于保护公民法人的名誉权,有利于维护个人的人格尊严,使人们免受精神痛苦,通过这些规定,也可以实现社会秩序的和谐和稳定。
言论自由是公民享有以语言、文字、图画等方式表达对国家管理、经济建设和文化事业、社会事物以及自己从事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成果的自由。[2]言论自由是表达思想、观点、见解的一种方式,也是参与管理国家事物的重要手段,它直接维系着社会的道德基础,限制言论,人们就不敢说真话,社会就必然充斥着空话、大话、假话。人人心照不宣的公开说谎,就没有人敢于真诚地探讨切中要害的问题。言论自由是其他权利得以实现的可靠保证,它造就一个真诚、严肃、务实的人格,使人们得以超越对压抑的恐惧从而回复为人的本性和尊严。[3]言论自由极其重要,基本各开明国家宪法都规定了对言论自由的保障,视为人的基本权利。张千帆教授指出:“只有当实行自由言论会产生迫在眉睫的严重危害时,才可以对言论进行压制”[4]
二、名誉权与言论自由的紧张关系
法律既保护名誉权也保护言论自由,公民和法人依法享有名誉不受侵害权利的同时,也享有言论自由的权利,两者存在着一种紧张关系。在现实中,名誉诉讼可以有另外一种叫法,那就是言论自由案件。因为一方名誉收到减损总是行使其言论自由权利的副产品。[5]正因为这种紧张关系,名誉权和言论自由应该受到调解,在两者之中寻求平衡点。对于调解这种关系,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第一,在平衡言论自由名誉权中,如果是公共人物(包括公务员和其他行使公共权利的人)涉及到公众利益时,言论自由优先于跟人的名誉权。
第二,如果是一般自然人或与公众利益无关的私人生活,其名誉权应优先于言论自由;如果涉及法人的名誉,新闻媒体的言论自由优先于法人名誉权。
第三,公民在人民法院公开审理时发表的答辩状,如果正对具体的事实发表的言论,即便包含了一些对当事人名誉权的侵害言论,也不应该构成侵权。
第四,对于公民或者法人利用言论自由蓄意侮辱和诽谤他人,制造不真实言论,损害其名誉权的情况,名誉权收到绝对的保护。
当然这些只是调解名誉权与言论自由问题的一小部分,我也没有总结的十分全面,其他各个特殊方面,还需继续讨论研究和总结。
三、对名誉权与自由权利冲突的解决机制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若公民或法人因为他人的言论自由名誉权受到侵犯,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加以解决:刑事救济和民事救济途径。下面我将做简单介绍。
首先,刑事救济。刑法第246条规定了侮辱罪和诽谤罪,即以暴力和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构成侮辱罪和诽谤罪。而言论者则没有什么法律资源可以利用。刑法没有规定“侵犯他人言论自由”的规定,也没有规定侮辱和诽谤的免责条款。刑事审判主要是解决言论者是否构成犯罪,而没有很好解决言论自由与名誉权冲突的问题。《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与刑罚一脉相承,《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22条规定,有下列侵犯他人人身权利行为之一,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处十五日以下拘留、二百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三)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条例中也没有规定言论者的权利。
法律的规定无疑保护了公民和法人的名誉权,但由于言论自由的存在,取消诽谤罪的刑事责任已经成为一种潮流。美国现行的法律规定中,已经删除了诽谤的刑事责任,而是属于民事侵权责任。
其次,民事救济。上述提到的《民法通则》第101条,保护了名誉权。最高法院司法解释更加细致的解释对名誉权的保护。民法也是侧重保护人的名誉权,而没有提及保护言论自由的问题。
然而,这并不代表言论自由位置低于名誉权,相反,言论自由的位置更高一些。言论自由的重要性不在于其被规定为公民的基本权利,从根本上看,在于这种规定的制度效益。一种权利之所以能够长期坚持下去,被接受为社会中公民的基本权利,必定有一定的超越了表面的意识形态之论证的合理性[6]言论自由如此重要,所以在审理这类案件时,并须要证明如下三点:言论者主观上有法律上认可的过错(过失、故意或恶意伤害)、这种过错的行为造成了或可能造成实质性伤害、请求的限制不会具有太多的“外溢效益”而造成该言论者和其他言论者未来的言论自由权收到重大或实质性的限制。[7]
四、结论
名誉权和言论自由对公民法人和社会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维护名誉权体现公民法人更加注重通过法律维护自己的切身权利,言论自由推动自由社会发展,保护公民提出自己思想观点,有利于批判精神、创新精神的传播。然而当它们出现冲突时,必须本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争取做到既维护个人的价值和尊严,又保障言论自由的权利,使得名誉权和言论自由重新找到平衡点,完善解决机制。
【论文关键词】:名誉权言论自由关系解决
【论文摘要】:名誉权和言论自由是公民的两个重要权利,然而它们却有着紧张的关系,有时还会有冲突。本文通过着重论述名誉权与言论自由的内容,法律对各自的保护保护,分情况处理这种紧张关系和处理冲突的解决机制这几个方面,研究名誉权与言论自由的关系。
参考文献
[1]甄树青:《论表达自由》,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2]周伟:《宪法基本权利原理.规范.应用》,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
[3]张千帆:《宪法学导论原理与应用》,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
[4]李树忠、焦洪昌:《宪法教学案例》,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
[5]梁治平:《名誉权与言论自由:宣科案中的是非与轻重》,载《中国法学》,2006年,第2期。
[1]甄树青:《论表达自由》,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269页。
[2]周伟:《宪法基本权利原理.规范.应用》,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第202页。
[3]周伟:《宪法基本权利原理.规范.应用》,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第203页。
[4]张千帆:《宪法学导论原理与应用》,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第498页。
中图分类号:H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2-0198-02
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是索的学生根据索绪尔上课的笔记整理而成的一部语言学著作。书中他从符号学和心理学的角度阐述了语言学的本质,认为语言是一套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是心理学的研究范畴。本文主要对索绪尔对语言文字的关系的看法做一个简单地述评,并谈谈自己对语言文字关系的认识。
一、索绪尔对语言文字关系的看法
索绪尔《教程》绪论第六章的标题――文字表现语言就已经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即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文字从属于语言。索绪尔认为语言是建立在听觉形象基础上的符号系统。与某一概念相联系的听觉形象,是语言的本质。接下来的论述中,他更一步论证了自己的观点。第六章共有6个小节,分五个层次进行论述:
第一层:语言和文字是两套不同的系统,必须区分开来。他说“语言和文字是两种不同的符号系统,后者唯一的存在理由是在于表现前者。语言学的对象不是书写的词和口说的词的结合,而是由后者单独构成的。……和这符号本身一样重要或比它更加重要。”索绪尔以照片做例子,说我们认识语言不是通过语言本身来认识的,而是借助文字这种外部手段,就好像我们认识一个人,不看其本人,而是看他的照片,结果被表象所迷惑,不能清楚地看待文字的本质。
第二层:语言不依赖文字独立发展,而文字是依赖语言的。他以立陶宛语在今天仍旧反映印欧语系的状况为例,说明语言是离开文字而独立存在的。此外,他还讲到“有些很细微的语言事实是不依赖任何符号记录的帮助而被保存下来的。”
第三层:很多人并不区分文字与语言的关系,他们甚至把文字看得比语言更重要。索绪尔认为是不对的。论证这一层观点时,他说就连像葆朴这样的人,都没有把字母和语音明白准确地区分开来。在语言学领域的权威人士,直到今天,还是把语言和正字法混在一起。
第四层:汉字与汉语的关系。世界上有两种体系文字,一种是表音体系,另外一种是表意体系,首先,他把汉字看成表意文字,但也看到了汉字表音的倾向;其次,汉字只对于汉语而言,在汉人看来更不易区别。
第五层:写法和发音发生龃龉的原因及其后果。写法和发音矛盾的原因很多,索绪尔只谈了最重要的,“语言是不断发展的,而文字却有停滞不前的倾向,后来写法终于变成了不符合于它所应该表现的东西。在某一时期合理的记音,过了一个世纪就成了不合理的了。”另一个原因是一个民族需要借用外来字母时,借来的字母又不能适应新的书写体系,就只能采用随机应变的方法;还有就是词源上的原因。当写法和语音发生矛盾就会产生一系列后果,例如,语言本来的面貌被文字遮掩了,文字不再是一件衣服,而是假装,我们把文字看得比语言重要,这是最主要的一个后果;另外就是人们总是在语言和文字不一致的时候,以文字为标准。
二、索绪尔对汉字的认识
索绪尔在《教程》中讲到:“在他们(汉人)看来,文字就是第二语言”。乍看这句话,好像是索绪尔在给文字下定义,但是仔细理解的话,其实他只是用了一种比喻的修辞方法,将汉字比喻为第二语言,是为了突出文字对汉人的重要性。他说表意体系中的一些文字,有的已经失去了表意的功能,变成了单纯表音的符号。他讲这些时,已经意识到了汉字中的形声字出现了。所以,他也意识到汉字不仅表意,而且具有表音的功能,汉字是一种形、音、义结合而成的单位。汉人遇到同音词时,就会借助书面语来区别意思,表达思想。他以方言为例,说明相同的书写符号可以表示不同方言表现的同一现象。他觉得汉字可以跨越方言而存在。汉字对于汉语来说是不同的系统,与汉语本身的系统并没有纠结在一起。
三、对索绪尔观点的评价
总的来说,索绪尔的语言文字观是为《教程》的观点服务的,他专门开辟一个章节讨论文字与语言的关系,就是为了说明语言学是一门单独的学科这个观点。他对语言与文字的关系的看法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同时也存在着矛盾。
(一)合理性
他对汉字的看法具有其合理的一面。他意识到汉字里也有表音的成分,即形声字。我们说汉字是汉语所特有的一种结构单位。它的含义广泛、模糊、没有专一的所指。我们平常跟人说话,如果对方讲的太快,就会说:“别着急,一个字一个字慢慢说。”绝不会说:“你一个词一个词慢慢说。”即使语言学家也不例外。显然,这里的“字”指的就是语言的结构单位。这些情况可以清楚地说明,“字”是汉语社团具有心理现实性的结构单位,写出来的字仅仅是把这种心理现实性书面化而已。这就是说,字首先是说的单位,从汉语形成的时候开始人们就用字说话,而后才把这种说的字写出来,至今还只有几千年。索绪尔对汉字的认识有一定的正确性的,只把他研究的内容限于表音体系。
(二)矛盾性
尽管索绪尔看到了语言和文字发展的不同步性,但他仍然坚持“文字表现语言”,而且强调“文字唯一存在的理由是在于表现语言”。于是在他看到了文字不表现语言时就说出了“(文字的)写法终于变成了不符合于它所应该表现的东西”这样自相矛盾的话。如果文字是表现语言的,语言变化了,那么文字也应该随之而改变,既然语言变了,文字可以不改变,这本身就证明了文字不是表现语言的。怎么明明看到了文字不表现语言的现象,还坚持它应该表现语言呢?这不是自相矛盾吗?索绪尔一方面举出具体的实例来论述“文字遮掩住了语言的面貌”,“是一种假装”,文字是如何不表现语言的;另一方面又坚持“文字唯一存在的理由是在于表现语言”,这是他在理论上自相矛盾的地方。
四、笔者对语言文字关系的认识
(一)文字是为适应语言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媒介来传递信息的,只是依靠口耳相传而流传下来的,它不具有超时空性,不利于保存,因此不能适应语言社会交际功能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知识的渴求,人类经过长期的摸索,终于创造了记录语言的书面符号――文字。反过来,文字的产生对语言也有积极的作用。它的超时空性、稳固性的特点决定了文字可以永久保存。
(二)人类可以没有文字,但是不能没有语言。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交际工具。它在人们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但是文字就不同了,世界上许多国家早期是没有自己的文字的。比如我国的一些少数民族建国前是没有文字的。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之间的交流。只不过,后来有了文字,他们的生产活动才有了更加详尽完备的记载。
(三)就存在形式而言,语言以语音为物质材料,文字则以书面符号为物质材料,不论文字的书面符号是否直接记录并表示语言的语音,这种物质存在形式的差异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文字系统的产生和发展不同于有声语言,也决定了人们对这两者在掌握和使用上的差异。
语言和文字的关系一直是语言学界争论不休的话题,不管人们如何争论,有一点是不能否认的,当今社会,语言和文字对我们的影响越来越大,作用越来越不可忽视。利用好语言和文字,为的是更好地为我们的生活服务。
参考文献:
[1]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幼儿识字教育是人类文化教育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功经验颇多。十九世纪初,法国的卡尔·威廉从三岁半开始识字,四岁阅读,五岁时已能掌握三万多单词,八至九岁时,能用六个国家的语言进行学习。二十世纪初,美国的斯斯特娜夫人的女儿维尼从一岁半开始识字背诵,两岁能写日记,三岁能写诗,四岁能写世界语剧本,五岁时能用八国语言讲话,并在报刊上发表作品。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三岁时能读会写,四岁时阅读大量专著,七岁时能读但丁和达尔文的著作。德国著名诗人歌德也是从四岁前就开始读书、识字的,父亲还叫他学习英法等多种外国语,八岁时会用四国文字进行读写。汉字教育在我国源远流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不少名人成名成材也都是从幼时开始识字的。相传唐朝诗人王勃六岁善文辞,九岁读《汉书》。李白“五岁诵六甲,七岁观百家”。杜甫“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白居易在五、六岁时就能作诗。宋朝词人晏殊七岁时能写文章,并同千余进士一起参加廷试。曹子建也是七岁吟诗。王夫之在七岁之时已经读完十三经。幼儿汉字教育绝非只有古代才有,现代也有大量事例。无产阶级革命家刚满三岁就开始识字和写字,五岁读《千字文》、《三字经》,还向祖父学习对联、字画与碑文。著名学者郭沫若三岁识字,七岁作诗、对句。女作家谢婉如四岁开始向其舅父杨子敬学习识字,能通读《三国演义》、《水浒》、《红楼梦》等名著[1]。在当代超常儿童的研究中,也发现不少幼儿识字的生动事例。有一个七个月的孩子竟识字四百多个,另一个两岁半的孩子识字达一千多,还有一个四至五岁的孩子识字多达两千余个[2]。江西的宁铂两岁时能背诵诗词,五岁上了小学,六、七岁开始攻读医书,十二、三岁考上了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柳州的刘俊伟,从一岁两个月开始识字,一岁七个月时能识字七、八百个,三岁时识字一千多,背诗近百首[3]。魏敏在两岁时开始识字,她每天识一至两个字,渐渐地一天能学二十多个字,近四岁时已识汉字一千多个,并能看报,能阅读《动脑筋爷爷》、《中国历史故事》等儿童读物,到五岁时识字已达两千多[4]。又有褚庆能六岁能读《365夜》、《普希金童话诗》、《红楼梦》、《水浒》等书籍。四川的陈科平三岁半跟父亲识字,四岁能读《人民日报》。杜影在五岁时掌握了五千汉字。华裔美人何美山,两岁读字典,一年后读大英百科全书,九岁零三个月进入华盛顿大学[5]。以上这些事例证明幼儿汉字教育是古今都有的,也说明幼儿期有巨大的识汉字潜能。事实胜于雄辩,幼儿汉字教育是可能的。
幼儿为什么能识汉字呢?这与汉字的特点和幼儿的感知特点、注意、记忆、思维的特点相一致,有着密切的联系。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有它的特有的表意功能,汉字又是方块字,有自己独有的造形规律。只由总数不过二十三、四种不同的笔画就组成了几万个不同的汉字,变化有序,奥妙无穷。不同的笔画按一定的数量、顺序、配置原则组合成一个个方形,变成一个个图案,宛如美丽的小花。笔画的顺序、长短、数量、笔度的细微变化,有如魔方,因而对幼儿有一种无形的吸引力。幼儿识字时,汉字的造形能使汉字与背景相互区别,方便幼儿感知。每个汉字都由一个图形表示,幼儿识字,如同看图画,每个图形又都表达出不同的意义,形义一致,义形统一,把图形与文字所标志的事物意义联在一起,有助于幼儿理解字义,又能使幼儿以图作为识记的支撑点,进行记忆。所以幼儿认起字来兴味无穷,毫不费力。幼儿的认知方式是一“模式识别”方式,汉字的形状容易经常引起幼儿注意,映入幼儿眼帘。只要使幼儿反复接触汉字,字就会“模式般”地印入脑海,终生难忘。如果不失时机地让幼儿识字,就会为幼儿成材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研究证明,幼儿本身有识汉字的要求,科学的汉字教育,对幼儿身心发展是有益的,因而,幼儿汉字教育不仅可能而且也是必要的。
现代教学论揭示,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唯物辩证法揭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教育,对学习者来说,不过是一种外力,是促使主体变化和发展的条件,要使学习者主体接受,必须通过学习者本身的需要,让学习者本身内化吸收。幼儿汉字教育的道理也是如此,教而无功,教而无果不能算是汉字教育。这就牵涉到幼儿本身有没有识字的要求,幼儿本身有识字要求,就能像海绵吸收水分一般地接受汉字教育,本身没有知识要求,就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劳而无功,教而无果。关于幼儿有无识字的内在要求这一点陈鹤琴先生早在30~40年代就进行过实验研究。他研究后指出:“识字是儿童所迫切要求的。”因为幼儿学了汉字之后可以自己独立地看故事书,不用由别人讲给他听。陈先生对此作了调查,他说:“据了解,有的儿童主动地向哥哥姐姐们学习认字识句。学了一些字句之后,就抓到故事书死啃,儿童对识字确实有迫切的要求,但为什么幼儿园不进行识字教育呢?”[6]陈先生和张宗麟合著的《幼稚园的读法》中指出:“读法与图画手工都是属于发表自己意见的。儿童喜欢看图,喜欢涂鸦,喜欢东做西扯,这是发表自己意见的活动。字不是一件神秘的东西,可以当作图画看的……无论图画、手工、读法,都是儿童发表意见的方式,都可以做的。”[7]显然识字是幼儿求知的需要,上讲的表现,是幼儿发表意见的一种活动,是幼儿内在的要求,符合幼儿心理需要,对幼儿当然是有益的。正因为如此,陶行知先生及他的助手们在南京燕子矶幼儿园也曾进行识字教学实验,陈鹤琴先生及其助手在鼓楼幼稚园等处也进行过系统的实验。时期延安第一保育院也有识汉字的要求,并明确规定“识字50个,并会写自己的名字”[8]。后来,陈先生于五十年代初,我国《幼儿园暂行规程》公布之时,在总结自己实验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幼儿园应该进行识字教育的真知灼见。他指出:“在今天来说,识字是儿童能够做的,识字是儿童所迫切要求的,幼儿园大班儿童可以开始进行识字教育了。”[9]
今天,人们的思想境界和积极性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人们不再停留在传统经验的总结和已有实验的印证,而是开展了更新更科学更大规模的实验研究。近几年来,我国大陆已有几万名婴幼儿接受汉字教育的实验,联想识字、听读游戏识字等各种实验在天津、北京、南昌、广州等大中城市的近百所幼儿园进行,实验对象达数千名,收效显著。而且,幼儿汉字教育实验还超出了国界,已经在使用汉字的亚洲文化圈诸国和地区进行。日本用“石井认字教育法”教幼儿识汉字的幼儿园已有几百所。香港的幼儿园三岁识字,五岁写字,上学前能独立阅读[10]。日本石井勋教授经过长期的婴幼儿汉字教育实验之后曾有句名言:“婴儿在会说话之前已具备识别汉字的能力。把汉字作为符合婴儿模式识别能力的模式教育来尝试”[11]是可能的,必要的。
幼儿汉字教育对儿童究竟有益还是有害?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不是简单地肯定或否定,而是看所实施的汉字教育是否科学。科学的汉字教育有益无害,不科学的汉字教育有害无益。对此,陈鹤琴先生曾指出:“这要看你用什么教材,你怎样教?”[12]陈先生一向反对用“人之初,性本善”的旧教材和“那种脱离儿童知识实际的干燥无味的材料”[13]来作为幼儿汉字教育的材料,并尖锐地抨击那将对幼儿“只有百害而无一利”,“这样的识字教育是摧残儿童的教育”[14]。
科学的汉字教育对幼儿不仅有益无害,而且益处很多,十分必要。拼音文字音形一致,见形能读音,识字时主要是音码在左脑上发生作用,属于单脑文字;而汉字是音、形、义的统一体,识字时需要音码、形码、义码同时在左右脑上发生作用,形成统一的暂时联系,属于复脑文字。因此,幼儿识汉字有利于右脑的开发。日本的一项实验指出:十年前实施汉字教育的幼儿园孩子智商提高很多,从五岁开始识字的智商115,从四岁开始识字的智商125,从三岁开始识字的智商达130。这项实验的结论是:三岁至五岁是人一生中学习汉字最快、记忆最强的时期。心理学家查德·林曾对英、美、法、西德、日本五国儿童的智商也进行过测查,测查结果是:欧美四国儿童智商平均100,日本儿童智商平均111,原因是日本儿童学习了汉字。可见,幼儿识汉字可以提高智商。[15]幼儿汉字教育有利于促进幼儿智力发展。因为感知汉字可以发展视知觉,听读字音,能在大脑形成声觉表象,发展幼儿的听觉;识记字词的任务能促进幼儿注意力、记忆力的发展;识字需要对字的音、形、义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异同,需要紧张的思维活动,汉字本身既有具体图象的特点,又概括地标志着现实的事物,就可以成为幼儿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桥梁与中介,有利于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也有实验研究证明,幼儿对识字不仅不感到压力和负担,反而会因学会了本领而自信和充满愉快,萌发出爱好学习的感情。同时,识字、组词、造句的过程也发展了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达能力,为幼儿升小学作了良好准备。有个案证明,如果教育得法,幼儿学识字的能力能超过学龄初的孩子,而且在入小学之后并不会成为“顽皮孩子”。观察发现,这个被实验者在上小学之后,对课堂上出现的已认汉字的重新出现并非漠然视之,而是表现出极其浓厚的兴趣,因为幼儿时的识字,只是认字形,读准字音,浅显地释字义,而学校上课则要当堂“四会”,这个被实验者并非无事可做,而是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写字、组词、造句等活动中。这一个案证明,儿童入小学后对所认识而未完全掌握的汉字是能激发其识字动机,并获得良好效果的。
三、幼儿期是开始识汉字的关键年龄,时不再来,机不可失,应抓住这一时期进行汉字启蒙教育。
早期年龄阶段上的关键期理论问题提出并得到丰富与发展之后,对婴幼儿教育方面有两点启示:第一,人的早期经验的获得存在着关键期,如果人的智力和行为特点在早期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它将永远得不到发展的机会,甚至会丧失人的智力和行为特点,成为低能儿、,各地先后出现的“狼孩”、“熊孩”、“羊孩”、“猪孩”都是证明。第二,儿童在不同时期有不同潜能。不同知识、技能的获得也有一个不同的关键年龄。因为人脑接受外界环境的特点刺激的能力,是随着神经系统的成熟顺序决定了某一特点的刺激在某一特定时期提供才算合适。即什么年龄学习什么内容最为有效。于是,探讨儿童各种知识、技能发展和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就成为研究者持久而不断的课题。人们已经发现,六个月左右是婴儿学习咀嚼和喂干食物的关键期,两岁至三岁是计数能力(口头念数、按物点数、说出总数和按数点物)发展的关键年龄,弹钢琴要从五岁开始,拉小提琴从三岁开始,四岁则是幼儿绘画发展的关键期。那么,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在何时?汉字教育有无关键年龄?这是研究者感兴趣的课题。一些研究指出:从出生到四岁是形状知觉发展的关键期。汉字如同图像,这一时期也是汉字教育的时期。也有人指出:两岁至五岁是识汉字的关键期。这些研究给我们以启示,如果能抓住识汉字的起始关键年龄进行早期汉字刺激,合理施教,那么,起步早,收效快,识字潜能充分发展,能为提早学习其它知识、开阔眼界提供有效的文字工具。反之,如果错过了汉字教育的时间,时不再来,机会已失,识字潜能得不到充分发展,甚至终生泯灭,这将延误儿童成材,甚至难以成材。所以,我们必须抓住幼儿期,不失时机地进行汉字启蒙教育。
四、幼儿汉字教育与小学识字教育的实施存在诸多不同。它与小学识字教学在指导思想、进行步骤、方式方法上存在着不少差别。
幼儿期的教育不等同于学校时期的教育,它不以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为根本宗旨。这一时期的教育任务在于启蒙,着重萌发幼儿的求知欲望,重于培养幼儿的好奇心理和学习兴趣,为入小学、为将来的发展打下一个基础。幼儿汉字教育也是为入小学作心理准备,启发幼儿对汉字的兴趣。因此,它与小学识字教学有着诸多不同,绝不能与小学识字教学画等号,也不宜把小学语文教材切一部分下放到幼儿园,更不能直接搬小学语文教材教法去超前。
幼儿园汉字教育与小学识字教育的区别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目的任务不同。小学生识字是有任务的,它根据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有目的、有系统、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要达到一定的识字量。幼儿汉字教育无识字量要求,不追求非要识多少字。第二,识字的形式与时间不同。小学生识字主要是通过上课来完成的,低年级每天一般有一节识字课,除当堂复习巩固之外,还有自习课,甚至有一定的课外识记和抄写的任务。幼儿汉字教育随意性强,即算每天识字,一天识字的时间也不能太长,一般不超过15~20分钟。第三,规格质量不同。小学生识字有既定的质量规格,一般要求达到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解释字义、会书写。幼儿识汉字的要求只须认读,不必重书写,解释字义也非常浅易。对同一个汉字的认学要求一般只需要读准字音,大致懂得字义,认清字形,形成对整个字的清晰表象即可,不必区别字的细微差别。第四,学习者的责任与义务不同。小学生对识字应该有义务感和责任感,要考试,要评定成绩。幼儿识字,不是带强制性的规定,不布置作业,不检查,不考试,对平均识字量的设计也要合适。一般认为,幼儿一般掌握200~300个字词,达到能独立阅读低幼读物的水平即可。第五,幼儿识字个别差异大。小学生识字的质和量都有统一要求,幼儿汉字教育却要更多、更大范围的承认识字的个别差异,对每个幼儿,都要顺其自然,认多少算多少,不搞统一指标。第六,教学方法不同。小学生识字主要采用正规上课制度进行,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学一个字的顺序,一般是字音字义字形。字形教学一般是小学生识字时新的心理因素,是识字教学的重点。幼儿汉字教学却另辟蹊径。应着重汉字环境的创设,在一定环境中潜移默化,熏陶感染,反复接触,自然学会。幼儿识字还应通过各种活动,尤其是寓汉字教学于游戏之中。陈鹤琴先生曾研究指出:幼儿识字应“通过各种游戏式的教学法”和“结合认识环境”以及“唱歌、图画、做手工”等活动进行。他说:“从教学法方面来说,儿童很喜欢游戏,我们就可以通过各种游戏式的教学法……儿童对社会和自然环境总是发生很大的兴趣,我们就可以结合认识环境来进行识字教育。儿童对唱歌、图画、做手工,也是感到很大的兴趣,我们也可以在这些活动中找出机会来进行识字教育,儿童最喜爱听故事,我们就可以利用图画故事来进行识字教育。”[16]陈鹤琴先生和他的助手张宗麟等在鼓楼幼儿园进行识字实验,总结出来的识字教育方法有七种:一是“方块字法”,即将汉字写在骨牌或厚纸方块上,让儿童在玩骨牌玩纸牌中认识汉字。二是“圆球子法”,即把汉字写在圆球子上,分甲乙两组,甲组写名词,乙组写动词,分两个布袋装好,然后叫儿童做传袋摸字的游戏。三是“游戏歌谣法”,即先由教师引起儿童游戏和唱歌的动机,接着在游戏中教儿童歌谣的词句。四是“故事法”,即用联络故事、看图、涂色、剪图、贴图等种种活动来让儿童识字。五是“随时施教”。即随便什么时候,随便什么地方,碰着机会就教儿童识字、读书的方法。如车子上写“车子”,门上写“门”字,要儿童起立,教师就出示“起”字等。六是“自述法”。即把儿童要表达的话,经过教师替他略略变化,然后写在用皮纸订的小本子上,让儿童顺着句子读下去。七是“拼句子”。即把缀法盘中的三十二个圆子写上儿童经验范围内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数词、量词等,并都移在甲沟里,然后教师就盘中的字词,随便说一句话,让儿童逐字在盘子中找圆子拼句,谁先拼成并放得端端正正就是谁胜利。[17]这七种方法的游戏味很浓,并有机地结合着幼儿感兴趣的各种活动和各种作业,妙趣横生,对今天,仍不乏启迪。
注释:
[1]吴俊昌:《早期教育是提高人素质的关键一环》,载人大复印资料《幼儿教育》1993年第8期第20页。
[2]吴凤岗:《论幼儿早期教育》,载人大复印资料1981年第6期第5页。
[3]吴祖锐:《三岁幼儿刘俊伟》,载人大复印资料《幼儿教育》1982年第1期第12页。
[4][5]李英奇:《简论幼儿教育》,载人大复印资料《幼儿教育》1984年第6期15—16页。
[6][9][12][13][14][16]陈鹤琴:《幼儿园应该进行识字吗?》,载北京出版社、北京教育科学研究所编《陈鹤琴教育文集》下卷第207页,第208页,第207页,第207页。
[7][17]陈鹤琴:《幼儿园的读法》,载北京出版社、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编《陈鹤琴教育文集》下卷第71页,第72—82页。
一、发挥人文历史资源作用,重在开发。我国历史悠久,先人们创造了彪炳于世界的光辉灿烂的文化,人文历史资源十分丰厚。波澜壮阔的世界历史变迁及其中涌现出来的具有高尚情操和精神境界的英雄豪杰,以及对于生产实践,科学发明,历史进步做出决定性贡献的勤劳勇敢智慧的人民,都是德育工作的重要资源。进行“史”的教育。是对青少年进行中国优良道德传统、革命传统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激励青少年迈向21世纪的重要举措。如何进行好“史”的教育呢?必须在充分发挥历史等课程主渠道作用的同时,辅之以课外阅读,探幽访古,社会实践等教育活动。这既是学生自我丰富“史料”的过程,也是“书本”与“实际”结合的过程。历史遗迹、遗址教育基地的建立,历史博物馆的建设,地方史志,专门史的编纂和使用,以及专项历史教育,都是对人文历史资源的开发过程,而教育活动效果的取得都证明开发人文历史资源对于其发挥德育功能的重要。
二、发挥自然景观资源作用,重在规划。壮山、秀水、沃壤、宝藏是祖国概念中的内涵之一。爱祖国除又应包括对悠久的历史文化以及社会制度有深厚的感情之外,还应包括对自然景观有深厚的感情。而且通过爱自然景观的教育,会对其它方面的教育起到促进作用。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由于自然景观具体形象、充满情趣,可能会起到爱国主义教育的“切入点”的作用。但是,自然景观资源的客观性决定了其作为德育资源发挥作用是有条件的,其分布的“非规律性”,决定了发挥自然景观资源的德育功能与普遍地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以及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德育规律矛盾的客观性。因此,在发挥自然景观资源的德育功能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发挥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主观能动性。其中重要的一环就是要注重规划,积极创造条件,实现两个转化,一是自然影观资源的客观性向教育性的转化,二是时间空间的转化。
三、发挥建设成就资源的作用,重在选择。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为德育工作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提供了生动的建设成就资源。但是,由于这方面的教育资源处于现实的实践之中,因此它是动态的,可称之为动态德育资源。动态德育资源无疑是人民群众的生产建设成果。但并不是所有的建设成果都有必要或可能纳入德育资源范畴。只有那些具有典型性或为实践证明代表社会发展方向的,才可作为德育资源加以运用。因此,必须按照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遵循教育自身规律,有选择地从建设实践中吸收教育素材,必须唯物辩证地分析探究这些处于实践中的事物,以不断丰富建设成就德育资源。
四、发挥社会人力资源作用,重在组织。万物之灵是人,德育是以人育人的工作。任何一种德育资源发挥作用都离不开人。学校内部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通过严密的教育教学组织和教育法规而纳入一定的教育程序;一个家庭有以血缘或非血缘法律关系为纽带的权利义务关系,将教育和接受教育的人组织起来。同样社会上的人力资源也需要以某种形式加以组织。社会上的人力资源有的是革命史的参加者或见证人:有的是某社会组织的成员;有的是某个方面或某个领域的代表性人物等等。这些人,自身成就的典型性、代表性只有发挥组织作用才有益于德育工作。
启、读、练、知、结这五要素,在小语自辅教学中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单以要素角度看似乎不够完整,如从教学功能角度看,五要素已包含了其它诸要素。如,“启”、“结”可以采取学生“议”的方式,又可以采取教师讲的方式,还可以采取“议”、“讲”融为一体的方式。至于读、练、知三要素在语文教学中更是离不开议、讲、写等要素的贯穿与交融。再者每位教师都十分清楚“导”的重要性,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启”和“结”是以导为主的,读是导读,练是导练,知是导知。在自辅教学中,离开导的教学,就从根本上歪曲了自辅教学,从实质上背离了在教师引导、激发下训练学生语言和思维这一学和导的关系。
启、读、练、知、结这五要素在小语自辅教学中,它们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同时又是与其它诸要素密不可分的。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课型特点、训练要求、学生差异等实际情况,将五要素相互调整,随时组合出许多不同形式的课堂模式。
下面举例说明。小学语文第五册《我的弟弟小萝卜头》一课第三件事,弟弟在艰苦的环境中是怎样学习的。可采取“启读练知”的教学模式。也就是提出启发问题,“启”:“从哪些词中可看出弟弟在狱中学习条件很艰苦?哪句话写出了弟弟学习很刻苦?”接着带着问题安排“读”。学生读后教师以“启”中的问题,向学生检测,就是“知”。第一句中的答案,是“一支笔,一张纸,不容易,太珍贵”等。第二句中的重点句是“不管夏天多么闷热,冬天多么寒冷,他总是趴在牢房的地上写着,算着。”完成这个环节之后,教师再把理解引向深入,利用“启—读—练”的模式。“启”:“狱中闷热时会什么样?寒冷时什么样?弟弟是怎么做的,为什么?”接着安排“读”。“启”是引导,“读”是实践,再安排“练”,让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议论,在议论中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弟弟小萝卜头在狱中学习条件是何等的艰苦,学习态度如何的刻苦。通过学生之间的认识及情感的交流,达到阅读从理解内容到体会思想的深入。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认识能力。
再如,小学语文低年级中的《归类识字》教学部分。已往的生字教学,是教师一个个领教,学生一个个地跟着学,反复进行音、形、义的大合唱,形成学生的机械识记,效果较差。经过教改实验可采取启读练知结的教学模式。首先利用前一组的生字,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提出本节课要解决的中心问题,即寻找利用熟字学习生字的规律,引起学生思维的渴望,从而把教师的教法转化为学生的学法。后面的几组生字是学生思维的渴望,从而把教师的教法转化为学生的学法。后面的几组生字是学生自己借助拼音,运用由熟字学习生字的规律自己学习。要求读的过程要达到两个目的:一要借助熟字、字典掌握生字的音、形、义;二要通过观察比较找出书写时的关键几笔,这是读—练的环节,在这一环节中还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小组讨论学习在前,个人学习在后的方式,同时每个环节中又有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适时的调节,使学生知道对错。这是“知”的环节。最后教师的小结应是进一步掌握本课重点,突破难点的教学环节,它是思维深化的过程。通过这种实验我们明显地感到,学生在自学的实践中不但形成了自学生字的能力,而且形成了有意识记的思维品质。
以上的例子可以说明“启、读、练、知、结”五要素组成的课堂模式的具体应用,可以使教师自觉地发挥“导”的作用,而学生又能被引导进入学习的实践。使用与不使用这个模式,其课堂结构是明显不一样的,使用了这个模式,就可以改变教师一言堂的局面,从而使课堂教学能以训练为主。
怎样才能使教师使用好“五要素组合”模式呢?大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1.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那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片面追求分数第一的观念,是不能培养学生能力的。要培养跨世纪的一代新人,就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学习的实践。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越强,其实践的效果越好。“五要素组合”模式实质是“教”与“学”的组合,而教是在于导,放是在于学,是以“教”去调动学生的学习实践,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
2.“五要素”是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教学方法,其中“启”、“结”是以教师为主的活动,“读、练、知”是以学生为主的活动,同时既有学习活动(读练),又有检测活动(知),既有读书活动(读),又有解题活动(练)。每一次组合都是教与学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要合理搭配,调整五要素之间的联系,要素之间具有最佳联系才能发挥最佳效益,才能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和其它素质得以明显的提高。
3.组合起来的模式,一定要适应于具体的教学环节,具体的教学内容。一定要适应“大纲”规定的年级重点和教材的具体要求。要具有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