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18 19:28:1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社会主义理论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中图分类号] D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4-0122-02
“党的理论创新每推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在高等教育领域,新时期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 “三进”,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始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工作主线和改革发展原动力。党的十继十七届四中全会再一次提出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战略部署。本文拟立足于十报告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精神,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工作实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 路径进行初步分析,以抛砖引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新时期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集中概括。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的形势透视
十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精神与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发展状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路径分析的出发点、依据。
(一)十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贡献
十政治报告以一系列新论断进一步系统地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现时方位、基本内涵、精神要义,实现了党的理论创新阶段性成果的贯通,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备了完备的理论形态,并揭示了其基本特征。与以往阶段性理论创新成果“三进”相比,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形势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三进”工作将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提出全新的要求。十报告指出:“九十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这就要求我们应当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主线,以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渊源、形成过程、基本内容及对大学生成长的要求为内容,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中的四门课,即“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的教材进行整体编写,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
(二)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发展状况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05”教改方案实施以来,从教材、师资、机构、学科等方面全面而系统地进行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作并取得相应的成效。但总体看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还停留在参照一般专业课发展模式具有“补缺”性质的发展水平上,还没有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格局。问题突出表现在:教师的职业发展与课程教育教学疏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是一个通过理论教育引致学生思想变化,进而培育学生的政治信念的过程,思想政治理论课各课程都具有突出的跨学科性。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从教学实际出发,进行广泛的学术研究,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研究,而大多教师由于自身的学科背景,通过“窄化”的学术研究,积淀职称进阶的学术成果,实现自身职业的发展。这样,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得不到学术的有力支撑,并在现有的职称评定规则下渐渐呈现出“副业化”趋势。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缺乏应有的媾和关系。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的路径分析
克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的新要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发展的滞后性之间的矛盾,寻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的现实路径,必须从理念到方法上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
(一)明确课程的性质、根本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的前提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个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发挥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的课程体系,其最为显著的特征是理论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统一。是发展的科学,它的生命力就在于同各个时代、各个国家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实现理论创新。理论创新成果体现着的立场、观点、方法,与一脉相承,是的时代体现。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体现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性质,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根本要求。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展理论教育,必须突出作为新时期党的理论创新成果集中概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党的理论创新活动始终保持旺盛的活力,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三进”工作将贯穿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始终。同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理论教育必须服从于、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把帮助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信念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全部工作的根本目标。
(二)“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的保证
只有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才能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才能在教材中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生命力、战斗力、感染力;才能在课堂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上升到情感的高度,使理论“灌输”在师生间达到情感共鸣;才能依托自信力有效地培育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信念的意志力。做到“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必须充分认识到,九十多年来,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坚持社会主义方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在中华民族复兴道路上取得的在人类发展史上十分罕见的成就和展现出的十三亿人口的国度实现现代化的辉煌前景。从而,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具有鲜明特点和独特优势的强国之路、富民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原则,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顺应了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
(三)反对错误的思想倾向,引领社会思潮,是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的要求
在国内,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进一步增强。思想的多元化局面开始形成,非的意识形态也有所滋长。国际上,冷战结束后,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思想文化领域里的斗争依然深刻复杂。同时,多元的社会思潮借助于互联网影响开始由知识阶层向社会公众渗透,其中,大学生是受影响较大的社会群体。因此,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三进”工作面对的是一个受思想多元化影响的群体,并不断经受各种非意识形态的挑战。只有有力地回应各种非意识形态的挑战,才能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魅力,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说服力,才能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令人信服的力量。
(四)思想政治理论课整体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的条件
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三进”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深入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整体建设,充分发挥各方面、各环节的合力,才能不断提升工作成效。在进教材方面,应以十精神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主线,以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渊源、形成过程、基本内容及对大学生成长的要求为内容,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中的四门课,即“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的教材进行整体编写。在进课堂方面,各课程要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核心内容,在不同的领域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教学活动,实现课程间教学活动相互衔接、彼此支撑,营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教学的整体气氛。
[ 参 考 文 献 ]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8-0235-01
民主社会主义是二十世纪以来,在西方社会掀起的一场比^流行的资本主义的改革。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思想的多元化,越来越多人提出民主社会主义才能解决中国现在所面临的困境,但是民主社会主义还有很多欠缺之处并不适合我们的体制和国情,所以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向导作用。
一、民主社会主义的内涵
民主社会主义,即当代社会民主主义的理论基础仍是伯恩斯坦修芷主义。它的主张和伯恩斯坦的理论是一脉相承的。民主社会主义在指导思想上是多元化的,思想民主是民主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之一。民主社会主义提出“思想民主、思想自由”,反对以统一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指导思想,而提出多元指导思想。社会党所说的“”,是经过他们歪曲、了革命精神的。
二、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良影响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其还能解决我国存在的社会矛盾和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是公民,而且,公民以对自己以及对国家中人格的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其起到了对人们决定性的教育意义。教育是一件实践的项目,公民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一定的规律。根据一些数据表明,超过80%的公民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是很重要的,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也十分受到欢迎。对此,民主社会主义对思想政治教育又存在怎样的不良影响呢?
首先,民主社会主义思想的多元化使大学生对信念有所动摇。民主社会主义认为思想是不唯一的,只要这样的思想对我们是有帮助的,我们就可以吸取外来思想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但是我国一直坚持以的思想作为唯一的指导思想,这就造成了很多大学生对自己的政治信仰有所怀疑,导致一些大学生政治立场不坚定。
其次,民主社会主义所提出的目标,麻木了大学生思想。民主社会主义的总体目标总的来说,其实就是人民生活好、人民富足、民主的应用更为广泛。但是这样的条件不单单只有社会主义可以完成。相比而言,现阶段资本主义的制度更加符合他们提出的目标,更能够满足他们的需要,这样就使很多大学生迷失了对社会主义的认同,致使他们理想信念不坚定,动摇自己的政治立场。很多人认为什么制度无所谓,只要过得好就可以,这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在我国的发展。
最后,对于民主社会主义的出现,导致我国在民主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考虑。中国是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是选择民主社会主义这一话题在中国的理论界展开了激烈的交锋,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不仅仅是一种政治矛盾的斗争,更是确立了我国的思想理论的斗争。每个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都不尽相同,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根据现阶段的社会主义思潮决定的,因此,对于社会各种思潮,哪种是最适合我国发展的,哪种有利于我国人民利益的,哪种思想才能够被确立作为我国的政治思想,指导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
三、积极应对民主社会主义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
首先,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核心力量,我们可以包容多样,理解差异,但是要在有着坚定的思想信念的基础之上,只有坚定自己的思想信念才能够完成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使命,才能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其次,加强对民主社会主义的研究和探索,给大学生提供丰富的理论知识。我国现阶段对民主社会主义的研究还不够全面,很多时候学生对民主社会主义心有疑问,却又无法找到相关的材料来做理论支持,这也导致学生对民主社会主义的理解更偏向自我理解,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所以我国广大学者应该加强对民主社会主义的研究,使研究成果成为给学生们正确理论借鉴。
最后,发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引导作用。作为学生思想工作的主阵地,思想政治教育课的作用决不能忽视,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的政治理念,使教师更加坚定的政治立场,更加理解的优势,在课堂中把民主主义思想与思想进行对比分析,让学生们很容易地理解二者的不同,内化于心,深化对民主社会主义的理解,这样才能够解决学生对民主社会主义的迷惑,加强对社会主义的认同感。
参考文献:
[1]登厄伊尔.认识与展望[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84.
认真学习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将之“系统进教材、生动进课堂、扎实进头脑”是今后一定时期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核心任务。本文从课堂教学的角度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入基础课教学进行了探索。
一、提高认识,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入课堂教学是基础课教学本身的内在要求。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入课堂教学是由基础课的课程性质决定的
基础课既是一门理论知识课,又是一门思想教育课。作为理论课,基础课必须体现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体现在当代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发展的新境界,而且创造性地发展了,是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因此,教学要体现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和最新发展,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到教学之中。
作为思想教育课,基础课必须面对现实,解决学员的思想问题,提高学员的认识能力和思想水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用一系列独创性的重大理论观点,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如何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因此,基础课教学要体现思想教育性,增强时代感,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必须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彻到教学之中。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入课堂教学是本质特征的要求
的教学内容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其本质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高度统一。
1.是实践的理论。早在1845年,马克思就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段镌刻在马克思墓碑上的铭文,突出地表现了学说的本质特征。它来源于实践,能动地指导实践,并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典范,它既坚持了基本原理,又注重结合中国实际,深刻把握我国基本国情及其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反映了我国社会进步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有着鲜明的实践特色。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入课堂教学是实践性的要求。
2.是科学的理论。它正确反映了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经受了实践的检验,但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真理发展的道路。坚持的科学性,就要求我们不能把基础当作凝固不变的教条,而要在坚持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发展。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入教学是坚持的科学性、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内在要求。
3.是革命的理论。的革命性集中表现在它的阶级性上,它代表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改造自然和社会服务。坚持的革命性,就要求我们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以创新的指导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的创新,在新形势下代表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课堂教学是的革命性的内在要求。
二、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切实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入课堂教学落到实处。
(一)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入课堂教学调整教学内容。
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入课堂教学改革教学内容。总的说,就是以基本原理为基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红线,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基本原理的有机联系,从继承和发展相统一的角度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基本原理的结合点。
具体说,第一,绪论部分,突出的本质特征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进一步说明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充满活力的理论体系,从总体上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基本原理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实质的具体体现。第二,唯物论部分,突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哲学依据、理论前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和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典范。第三,辩证法部分,突出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和矛盾的观点,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现的辩证法。第四,认识论部分,突出实践的观点和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原理,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源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并在实践的基础上发展的科学理论。第五,唯物史观部分,突出生产力观点、文化观点和人民群众观点,突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原理,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唯物史观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第六,科学社会主义部分,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典范。
(二)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入课堂教学改进教学方式方法。
1.用通俗的语言增强学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形式上讲,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不易被学员直接感知和理解,而科学的理论只有被学员真正感知、理解、接受、认同,才能在他们心中扎根结果,才能成为他们的自觉追求和自愿行为。所以在课堂讲授中,要针对学员的文化水平、理解程度和思维方式,采用深入浅出、简单明了的语言,用通俗易懂的平民话语代替艰深晦涩的理论文字,用简明扼要的观点代替逻辑的思辨。
2.用具体生动的事例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学员的感染力
学员对理论的理解和接受,来源于对理论的感性认识,而感性认识之所以产生,来源于具体生动的事例。因此,在课堂讲授中,要选用学员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具体生动的事例。讲改革开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不能只讲过去30多年人均GDP、出口创汇、财政收入翻几番等这些与学员距离较远、关系间接的数字。要紧密联系实际,从学员实际生活所发生的巨大进步中挑选事例,比如从具体收入的增加,住房、家具、通讯、医疗、教育、交通、社保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条件改善说起,用具体生动形象的美好憧憬激励学员,从而增强他们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激情。
3.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学员思想的渗透力。
(1)变“说教式”为理论联系实际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联系实际的理论。在教学内容中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理论联系实际方法的具体要求:一是讲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赖以产生的历史和现实根据;二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理论武器,直面现实,正确分析、科学回答现实中的重大问题,特别是对学员中普遍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热点问题进行“冷”分析,对难点问题进行“深”分析,做出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回答。
(2)变正面讲授为“问题”剖析法。不要空对空,纯理论,更不要回避问题,回避现实问题的理论必然苍白乏力。我们在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创设问题的情境的基础上,分析我们党肩负的新任务、面对的新挑战、面临的新问题,激发学员的好奇心,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引起学员的有意注意和理性思考,进而运用的基本原理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做出科学的回答,使教学过程成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员在掌握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变单向注入式为学员积极参与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回答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是学员关心的问题,也是教学内容必然涉及而在课堂教学中又必须解决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员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可采取讨论、演讲、辩论、典型案例分析等方式调动学员参与课堂,从而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
总之,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学员是一项长期性的战略任务,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并以饱满的政治热情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实践中,我们有理由相信这项工作定会不断取得新成效。
1.认同度不理想,部分学生信念缺失笔者在西安邮电大学随机对在校大学生随机进行问卷调查,在200名被调查的学生中,对于“你如何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一题,68.33%的受访学生认为“必将胜利”,21.26%的受访者表示“不确定”,7.52%的学生表示“有所怀疑”,1.33%的学生表示“失去信心”。从结果来看多数学生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持乐观态度,但亦有部分学生态度不坚定,更有少部分学生持怀疑态度,大学生中出现了信念缺失。2.功利主义思想严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不够全面当前在校大学生功利主义倾向严重,攀比之风盛行,部分学生片面的追求物质享受。对200名在校生的随机调查中,在“你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比资本主义社会更具优越性”的问题上,38.26%的学生表示“同意”,35.73%的学生表示“不清楚”。部分学生反映不管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只要能给人民带来福利就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不够全面,缺乏知识的厚度和深度。3.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力度不够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方面缺乏应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面对社会不公平现象,部分学生表现得义愤填膺,但对自身的要求却并不严格,在公益活动、爱心活动中表现得较为冷漠,缺乏大学生应有的带头模范作用和引领示范作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力度不够。4.跟风现象严重,缺乏理性客观的认识部分学生思想浮躁,生活中盲目地追求新颖新奇,在大是大非问题上缺乏应有的理性思考,人云亦云,跟风现象严重。对待社会上出现的一些极端事件和负面消息,缺乏理性的思考和认识,只是一味的跟风,思维僵化,未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
二、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1.外部环境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西方思潮、自由主义、西方民主等价值观念传入我国,尤其是互联网开放的当前,多元的价值观念充斥着媒体,大学生作为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群体,其自身思维单纯而又敏捷,对各种新思潮反应迅速,同时容易被新的思潮影响和左右。加上一些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在意识形态等领域故意进行渗透和干涉,大学生面对复杂多元的信息容易产生迷茫。2.内部社会发展的影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认同,首先是从内心中产生高度的信任和肯定,而这种认知往往受到现实感知的影响。当前我国处于社会的变革时期,各项改革进入深水区,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不断调整,各领域的社会内部矛盾不断地暴露出来,一些社会不公平、不公正现象时有发生。大学生处于思想动态的前言,对一些不合理、不公平现象特别敏感,不公平现象会引起大学身的不满和不公正感,进而引起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挫败感,这些问题成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认同的障碍。3.大学生自身知识的欠缺当前大学校园功利主义、拜金之风盛行,攀比跟风现象严重,学习氛围浮躁,学生面对各种现实诱惑很难静下心来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学习不够深入,马列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知识的学习更加欠缺。极少有学生能够认真阅读马列著作原著,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也只浮于表面,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知识有所了解,但深度不够,不能系统全面的掌握,当学生面对现实诱惑时,容易产生迷茫,出现信仰缺失。
三、相关对策及建议
1.进一步加强理论知识教育,在深度和广度上下功夫高校要进一步加强针对在校大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一方面要打造一支信仰坚定、业务能力突出、理论储备丰富的思想政治教师队伍,从课堂上抓起,提高教学质量,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另一方面,要在课堂之外要引导学生多读马列著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吃深、吃透,真正的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涵。2.积极使用新媒体,掌握舆论的主导权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积极使用新媒体,挖掘、开发新的教育渠道,与时俱进,利用好微信、微博、飞信、博客、特色网站等一批新媒体,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弘扬正能量,积极抢占舆论的主导权,注重在思想上引领学生,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始终占据主动,树立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自信。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知行合一高校必须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增强教育内容的吸引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课外活动中去,在实践中增强育人效果。以西安邮电大学大学为例,学校积极开展“百名先进进公寓活动”,在全校范围内遴选优秀的党员教师走进学生公寓,开展红色文化大讲堂,在公寓内进行讨论学习,有效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极大地改善了教育效果。
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中国特
>>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之间的逻辑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道路\理论体系 正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的形成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加强理论学科建设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推进城市经济理论研究 准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须把握的两个关系 如何系统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正确理解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反贫困制度创新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基本内涵及其辩证关系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要把握好时代主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思想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和思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源流 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命题内涵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2-04-23.
[3] 牛先锋.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旗帜的统一[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3-8.
[4] 邹谨,姜淑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思考[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11,(4):3-6.
[5] 陶文昭.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J].鄂西大学学报,2010,(1):22-25.
平等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经典社会主义理论认为,理想社会通过建立公有制实现人们经济地位的平等,而通过普遍提高劳动者劳动能力实现人们社会地位的平等。在以私有制为基本制度的资本主义社会,市场经济由于优胜劣汰竞争机制而导致社会的两极分化;在以公有制为基本制度的社会主义社会,市场经济由于能够促进人们劳动能力的普遍发展而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平等进程的重要推动力。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国家如果利用公有制的制度优势,保证每个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那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但可以通过竞争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且通过竞争能够形成劳动者之间平等的局面。
一、平等的劳动能力决定平等的社会关系
关于劳动,恩格斯指出:“它是一切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1]实践也证明,劳动是人的生命存在和社会生活的基础。由于劳动是表现人的本质的最重要的活动,那么劳动能力就最准确地反映了每个人的生命状态。马克思说:“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劳动能力必须通过劳动体现出来,而劳动也必然反映一定水平的劳动能力。进一步说,不但人的发展本质上是其劳动能力的发展,而且劳动能力的发展程度也决定着社会关系的现实状况。社会关系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换关系,在各种交换形式背后隐藏着人们之间劳动能力的交换本质。既然交换的原则是等价,那么劳动能力平等的人之间才能进行平等的交换,而不同劳动能力的人之间自然就形成不了平等的社会关系。所以,本文的基本判断是平等以人们的能力平等为其基础。
天赋和教育决定了每个人的劳动能力。关于天赋,哈耶克说:“不论环境如何重要,我们都不应当忽视这样一个事实,即个人生来就极为不同,或者说,人人生而不同。”但是,马克思指出:“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也就是说,教育比天赋对人的劳动能力的形成更为重要。罗尔斯说:“教育的一个作用是使一个人欣赏他的社会的文化,介入社会的事务,从而以这种方式提供给每一个人以一种对自我价值的确信。”教育是人们获得某种特定劳动技能的主要途径。工业革命之后,人类社会逐渐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作用就更加明显。随着机器取代了偏重体力的传统劳动技能,信息化带来了劳动过程复杂程度的提高,脑力劳动逐渐成为人类劳动的主要方式,那么,劳动能力的差别就主要是脑力劳动能力的差别。脑力劳动的特征是创造性,而创造能力的培养主要依靠现代教育。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理想社会人的全面发展的判断,其核心思想就是人们的劳动能力得到了普遍发展。全面发展的人并非是没有劳动能力差别的人,只是这种能力差别仅仅体现在形式上。也就是说,在本质上,人们的劳动能力是相同的;而在形式上,却各具特色。这些本质相同却形式多样的劳动能力共同形成改造自然、创造文化的人类能力体系,每个人在其中既能感受到人类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巨大能量,也能享受到自己生命自由存在的乐趣。在这样的理想社会,收入分配必然以劳动者作为尺度,而不再以劳动作为尺度。所以,社会主义必须找到普遍提高人们劳动能力的途径。今天,社会主义选择市场经济就是一种战略性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不仅仅是发展生产力的手段,而且有望消除人类劳动能力的差别。如果理想社会能够通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普通提高人们的劳动能力,就可以通过按劳分配的深化逐步抵达按需分配的目标,最终实现由“先富”向“共富”发展的理想。
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造成社会的两极分化
马克思恩格斯反对理想社会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其理由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不但导致经济危机,而且导致社会的两极分化。两极分化的结果就是社会成员由地位不平等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构成,他们说:“资产阶级时代,却有一个特点: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7]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对抗关系的根源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私有制必然导致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剥削,剥削现象的出现就标志着市场在初始阶段所创造的平等竞争的局面被破坏了。马克思指出:“劳动力的买和卖是在流通领域或商品交换领域的界限以内进行的,这个领域确实是天赋人权的真正乐园。那里占统治地位的只是自由、平等、所有权和边沁。自由!因为商品例如劳动力的买者和卖者,只取决于自己的自由意志。他们是作为自由的、在法律上平等的人缔结契约的。契约是他们的意志借以得到共同的法律表现的最后结果。平等!因为他们彼此只是作为商品占有者发生关系,用等价物交换等价物。所有权!因为他们都只支配自己的东西。边沁!
总之,马克思恩格斯否定市场经济的逻辑是:劳动者在商品生产的初始阶段拥有对自己劳动产品的占有权,但随着劳动能力强的劳动者拥有更多的占有权而劳动能力弱的劳动者减少甚至失去占有权的时候,劳动能力强的人就有可能把部分产品转化为生产资料,通过购买、使用劳动力,最终导致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而普遍雇佣劳动的出现就表明平等竞争局面的结束。这也体现了市场经济的优胜劣汰竞争机制。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以普遍提高人们的劳动能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但能够利用竞争机制提高社会生产率,而且能够解决社会平等问题。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优越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地方,也是社会主义国家必定超过资本主义国家的根本原因。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在劳动能力生产方面不但存在着因每个人经济条件不同而接受不同教育的问题,也存在着被动地听命于物质生产需要的问题。那么,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才能够使得劳动能力生 产既显示出高效率也能体现出公平原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方面通过制度优势相对公平地分配个人的消费资料,以防止社会两极分化;另一方面通过平等教育普遍提高人们的劳动能力,以实现共同富裕。因此,当市场经济因为竞争机制有可能产生贫富差距的时候,社会主义利用公有制发展平等教育又缩小了劳动能力及收入的差距,直至完全平等。
所以,不同的社会制度就使得市场经济产生了不同的结果。资本主义制度区别了劳动者的能力,而社会主义制度趋近了劳动者的能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人类对市场经济的利用到达了新的阶段,公有制消灭了人对人的剥削,而竞争的市场机制又促使每个人努力提高自己的劳动能力。实践证明,市场经济体制比任何经济体制能够更好地提高效率,并有效地推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在市场上,任何人都不敢懈怠,提升能力,不断进取,这就推动了整个社会生产率的提高。确实,市场经济体制能够充分激发人的潜能。无论如何,市场经济在形式上给每个人的感觉是公平的,人们在市场中能够感受到相对客观的衡量劳动成果的尺度,这就使得人们专心提高自己的能力。当然,也不能否认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关系是典型的以货币为尺度的交换关系,人生的价值往往通过货币来表现。
现实的社会主义要完成通过市场经济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任务,就要重视教育,社会主义国家要把教育提升到战略地位。恩格斯说:“教育将使他们摆脱现在这种分工给每个人造成的片面性。”也就是说,理想社会只有通过平等教育才能够推动人们劳动能力的普遍发展,进而形成平等的局面。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力生产不但具有自发性,而且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工人支出在教育上的东西是微不足道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力生产有条件快速发展,因为公有制能够为全体社会成员的劳动力生产提供平等的条件。当每个人都平等地接受了教育,人们的劳动能力水平就有可能趋同。因此,社会主义国家如果抓住教育这个关键,就会使得市场经济有力地推动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目标的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73-374.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72.
[3]哈耶克. 自由秩序原理(上)[M].北京:三联书店,1997:104.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58.
[5]罗尔斯. 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96.
联系方式:
作者简介:李冬俐(1967—),男,陕西绥德人,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法学博士,主要从事科学社会主义研究。
通信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龙口西路92号天成大厦1306房 邮编:510630
---------------
------------------------------------------------------------
---------------
新闻学的学科地位时常被人质疑,这一问题值得每一位新闻学学者深思。郑保卫教授扛起保卫新闻学和发展新闻学的大旗,提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的目标。应该说这个目标比较明确,回答了中国新闻学的特性问题,有助于明确中国新闻学的个性价值和努力方向。新闻学只有充实了自身的内涵,凸显了自身特色,才能进一步巩固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价值和意义。本文就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谈一些粗浅看法。
一、理论溯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的提出
由于新闻在中国总是与政治联系在一起,新闻学又与文学、历史学、社会学、传播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少人发出“新闻无学论”[1]的质疑,甚至一度有人认为新闻学已“走入黄昏”[2]中国人民大学郑保卫教授认为,新闻学并未走入黄昏,而是在不断迈向辉煌,新闻学学科的基础扎实,其学科独立性具有现实和理论依据。郑保卫教授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进步的大背景下,我国的新闻学的学科发展具备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环境和条件,丰富多样的改革实践、不断改善的政治环境、逐步开放的学术氛围,都为新闻学的发展创造了现实基础。[3]新闻学的学科创新是宏观创新理念的要求,是新闻事业内在发展的需要,是新闻工作不断创新的需要,我们应该在创新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新闻学。[4]郑保卫教授认为,我们应该坚持在找准问题、继承传统和学习借鉴的基础上发展,坚持在理论创新中发展,坚持在科学与人文精神的关照下和在马克思新闻观的指导下发展新闻学学科。[5]他提出,我国新闻学研究创新与发展的最终目标,应该当是构建一个能够体现当代最高水平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以适应新世纪新闻事业和新闻学科发展的需要。[6]郑保卫教授认为,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要坚持用马克思新闻观作指导,并体现两个特点:一是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反映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本质;二是要具有中国特色,适应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需要。[7]
郑保卫教授的观念为我们探索新闻学的未来指明了方向。但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应该说是一项艰巨而长远的任务,如何明确这一理论体系的内涵和功能,解决这一体系的贡献和普世性、阐释力等问题,规避理论构建中的伦理风险,都值得我们深思。
二、理论的时代背景:“去西方化”理论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
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内在上与目前学界认同的推进“去西方化”理论研究有一定程度的契合。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新闻学开始大量引介、吸收西方学术理论,以信息、传播等概念取代原有宣传的学术话语,希望借西方话语达到学术研究“去政治化”的目的,推动了学术研究的极大解放。经过了20多年的引入,西方理论与中国国情的不相匹配、“水土不服”现象开始引起学界的讨论,新闻学开始反思西方理论的局限,并希望在未来研究中能体现中国的传播实践与学术理论的平衡点。这种“去西方化”理论研究,虽然任重道远,但目前学界取得了越来越多的共识,就是应该找一个基于全球化中国的“去西方化”范式。如同李彬、黄卫星所言,当务之急需要在更加深厚的思想层面和更加广阔的社会层面重申政治及其意味,新闻传播学研究不仅在于摆脱技术化、“贫血化”的庸俗路线,而且更在于科学解释中国的新闻传播实践,并为其提供一套安身立命的价值依托。[8]在这样的背景下,新闻学研究的视野被进一步扩大,学术研究的诸多禁忌开始被打破,新闻与政治的关系再次被重新审视,在“再政治化”的过程中学界越来越强调学术研究的公共参与精神。
中国传播学研究正在经历着一个学科走上历史前台的重大转折时期,政府或国家的需要发挥着一种引领和重组中国传播学研究群体的作用。目前,新闻学研究面临的是一个黄金时期,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并面临转型,信息化持续加速新闻需求高涨,媒介技术变革推动公众公共意识不断增强。姜飞[9]认为,目前中国新闻传播学的研究面临的社会形势和公共需求,同战后美国对新闻传播学的需求十分相似。在这个冠之以“转型”、“信息”、“风险”、“新媒体”等名称的社会中,传播媒介和新闻媒体的作用空前重要,而党和政府、企业组织、公众个人等,对新闻传播的需求也空前高涨。这个时代是难得的理论创新机遇期,新闻学有必要加强“去西方化”研究,而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或许可以成为“去西方化”理论的一个恰当选择。
三、理论合法性:人文学科的表述危机和文化书写
学界中的很多人对但凡牵涉以“中国特色”和“社会主义”的理论常常嗤之以鼻,或敬而远之。他们认为,理论应该是具有普世性的,能够接受特殊性或普遍实践的检验,或者理论应该是意识形态中立的,不应有政治倾向。这些人的观点有一定的道理和科学性,学术不是政治,应该保持相对的独立性,理论也应该具有强大的阐释力和适应性。但理论研究作为人的一种思想活动,仍然无法解释实践中遇到的全部问题,而且理论也无法回避自身的意识形态。
后现代思潮中,真理已遭到质疑,人文学科遭遇表述危机。人文学科中处于支配地位的观念正在被重新评估,那些曾经想当然地被当做事实,或者被当作范式的有效性基础的“确定性因素”,成为有问题的东西。[10]詹姆斯·克利福德、乔治·E.马库斯在《写文化——民族志的诗学与政治学》一书中指出,所有建构的真理都是通过排斥和修辞的强有力的“谎言”而变得可能的,没有一个“完整的”第一时间知识大全。[11]人文学科的表述危机,不仅仅限于文学界和人类学界,但人类学民族志所作出的反思已经深刻地影响了诸多人文和社会学科。后现代思潮带来的质疑权威、消解中心、打破权力,给传统的理论带来诸多挑战,这种质疑给所谓的普世理论和客观真理以巨大打击,普世理论和绝对中立都是被后现代给解构了的“神话”,他们并不存在。在后现代思潮的挑战和实验民族志的启发下,或许我们应该重新反思理论构建中的基本问题,我们应该放弃那种构建普世理论的追求和完全中立的态度。
但是,如果放弃理论的普世性和中立性,理论的合法性依据又从何而来呢?公共人类学的实践或许对我们有一定启示意义。公共人类学的主要声望来自它对世界范围的某些问题及事件所作出的直接的和实质性的贡献,它从过去的研究所积累的传统中吸取智慧并应用于当代。[12]学术研究应该是作者(学者)利用文本(理论)与读者(公众)的一种对话,这种对话面对的是具体的公众,要解决的是理论的普世性与本土性之间的矛盾。在这一解决过程中,普世性成为解决“本土问题”的前提和语境,而“本土理论”成为特殊人群面对的特殊问题,并证实或证伪普世理论。我们要发展的新闻学理论就是这样一种理论,新闻学学者借助这一理论体系建立同中国公众的公共关系。以公共精神为基本原则,这符合学术研究的价值关怀和人文精神。
知识的产生与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类的知识总在一个原点开始旅行,后人会按照沿着前人走过的路继续走下去。但是当知识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必然会走入歧途,误入困境。这时知识会推崇复古或是返回原点,重新考问,摆脱困境,以便开始新的旅程。人文学科的表述危机如此,民族志也是如此,当原有的学术传统难以解决困境中的问题时,我们需要返回原点。在这个原点,永远高昂着人性,永远驻扎着对人的生命的追问,对真理的追问。后现代主义返回了这样的原点,打破了原来树立的传统和权威,但在打破这一切的同时,它仍然在建构。后现代民族志同样打破了民族志积累起来的权威,但同时它也致力于一种新的秩序。
现在,新闻学的理论构建也急需做这么一项工作:返回原点。返回原点,不是完全“返祖”,而是要回到我们传统理论无法支撑社会发展、西方理论大量涌入中国的时刻,返回那一时代,梳理最近30多年来学习借鉴西方理论的经验和不足,以公众联系的时代变迁为底色,在总结的基础上创新,描绘新的理论图景。这种总结的源泉就是30年来的中国模式和生动的社会主义实践。
四、理论阐释力:中国模式和生动的社会主义实践
目前,中国研究成为西方学界的热门,西方新闻传播学界对中国问题的研究也成为热点。很多西方理论无法在中国得到验证,因此中国研究成为理论验证的天然“试验场”。很多西方学者将中国的特性表述为“中国模式”,这一模式一方面表达中国特色,另一方面也表明中国社会主义阵营的意识形态色彩。在西方学者研究中国的同时,中国学者更喜欢生搬硬套西方理论来解释中国问题,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怪圈”。我们所要构建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就是要解决这种怪现象。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是要在吸收消化西方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中国的特殊问题。这种研究很像民族志研究,民族志学者在走入一个村寨做研究时,他首先要了解村寨所处的乡情、县情、省情,乃至国情和整个世界。我们所要构建的新闻学理论体系,并不是要把自我封闭起来,排斥西方和全球化,而是要在西方理论和全球化的基础上来研究中国的社会主义的特殊问题。这一理论体系可以对西方理论进行发展或修正,它的创立目的是强化普世理论的有效性,并不是要在西方学术界以外再建立一个理论界,学术理论是不分国界的。这一理论是一个完全的开放系统,它最早借鉴了西方理论,并同中国的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实践结合在一起,同当前的现实中国保持了密切关系;它大量吸收了西方传播学的研究成果,也欢迎西方理论和西方学者的检验。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施行,中国的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国际影响逐步提升,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备了越来越多的理论和现实可能性。这一理论建立在从殖民时代开始从未有过的全新世界经济格局基础上,建立在社会主义的全新尝试和探索实践基础之上,建立在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大国影响逐步扩大的基础之上,这些现代历史上的崭新经历和发展历史将给我们所要构建的新闻学以更强的阐释力。
我们的态度并不是为了通过中国模式和社会主义实践的研究建立一种真正的“普世理论”。克利福德在《写文化》一书中用了“部分的真理”一词,用来说明民族志的真理,也正是这种“有承诺的、不完全的”真理带来的“一种有力的不完全感”,才能“成为机智表达的源泉”。[13]或许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理论体系就是要探索这样一种“部分的真理”,这种部分真理与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世理论或真理不同,但这种真理面对世界背景中的中国公众时,可以解释中国的问题,并与世界交流。
我们所要建构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是与中国国情、社会主义政治密切相关,同时又坚持理论建构的一般原则(普世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坚持服务于公众和公共事业的一种理论体系。我们应该放下对“中国特色”和“社会主义”的政治成见,深刻地去思考目前我们理论创新的依据和可能。我们应该捕捉历史难得的机遇,将中国的新闻传播实践纳入世界范畴之中,发扬公共精神,服务于中国的公共事业,扩展学术的公共空间,发挥学者的公共作用。
注释:
[1]参见唐远清:《对新闻无学论的辨析及反思》,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
[2]参见郜书锴:《走入黄昏的中国新闻学——30年中国新闻学的回望与反思》,2009年第3期。
[3]郑保卫:《试论我国新闻学的学科地位及学科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4]郑保卫:《试论我国新闻学的学科地位及学科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5]郑保卫:《从“保卫新闻学”到“发展新闻学”——当前我国新闻学学科建设之我见》,《现代传播》,2007年第1期。
[6]郑保卫:《试论我国新闻学的学科地位及学科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7]郑保卫:《从“保卫新闻学”到“发展新闻学”——当前我国新闻学学科建设之我见》,《现代传播》,2007年第1期。
[8]李彬、黄卫星:《从去政治化到再政治化——读赵月枝〈传播与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分析〉》,《新闻大学》,2012年第1期。
[9]姜飞:《中国传播的三次浪潮——纪念施拉姆访华30周年暨后施拉姆时代中国的传播学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2012年第4期。
[10]乔治·E·马尔库斯、米开尔·M·J·费切尔:《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一个人文学科的实验时代》,三联书店,1998年,第23、25页。
[11]詹姆斯·克利福德:《导言:部分的真理》,见詹姆斯·克利福德、乔治·E·马库斯编:《写文化》,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35、36页。
民主不仅是一种包括民主国体性质和民主政体形式的政治制度,而且是一种文化形态。民主文化具有民主制度本身所无法具有的然而又是民主制度建设所必需的功能和作用:民主制度的诞生,离不开民主文化的启蒙作用和舆论准备;一种民主制度要想充满活力、巩固发展又必须借助于文化的力量来不断地反思自己,提升素质,革故除弊,开拓前进。因此,仅仅有了民主的形式是不够的,真正的民主必须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这个内容就是使民主内化为人的心理定势,变成一种道德的力量和伦理的观念。然而,在现代社会中,这种伦理观念的民主却往往被人们忽视。因此,对民主的伦理意蕴进行探讨就显得非常必要。
一、民主的政治学涵义
在谈民主伦理观之前,我们应先对民主的政治学涵义作一了解。一般认为,“民主”是一个政治概念。民主在它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了由一种行为方式、一种观念到一种理论再到一种制度的发展过程。民主作为人类社会的活动,首先是从行为方式开始的。原始社会的民主行为方式被恩格斯称之为“古代自然长成的”民主。(1)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民主制则一直受到冷落,直到19世纪,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教育的普及,社会等级观念的淡化以及公民选举权的扩大,民主才得到了真正开发的机会,在欧美发达国家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日趋完善。20世纪,民主化则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进程,形成了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两种不同类型的国家制度。资本主义民主政治作为剥削阶级社会最发达、最完备的民主政治,在反封建专制方面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是,由于它是建立在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的政治制度,因此,它代表和维护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它的民主政治具有一定的虚伪性。而社会主义民主则是一种高于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新型民主政治,它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代表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是最广泛、全面、真实的民主。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民主是一个含义很广的概念,常用以表示具有平等、自由性质和特征的状态、现象。广义的民主,不仅是一种国家制度,而且还是一种价值,是人们在评价某种制度和行为时的价值尺度和价值标准。另外,民主还是一种精神状态,具体表现为个体的民主意识(即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人们对于民主的内在结构形成的观念。完整的民主意识包括人们对于民主的一切认识和看法,涉及到国家、社会、个人权利、法律、经济、政治结构、社会一般文化氛围等多方面的内容)和民主精神(即社会成员以一种独立的人格,自主地参与社会活动的品格)。虽然广义的民主拓展了人们对“民主”的认识,但它仍仅限于对“民主”作政治学的分析。正确分析民主的方法应当是“把民主广义地理解为各种各样的生活领域中自由而平等的关系的原理。”(2)“应当把民主主义理解为涉及从日常生活到生产、分配、政治、教育、文化的广泛的社会一切范围的东西。”(3)只要有社会关系存在的地方,就存在着民主问题。非政治领域民主问题的存在,表明把民主仅仅看作政治范畴是不够的。由此看来,民主不仅是一个政治范畴,同时也是一个道德范畴。
二、社会主义民主伦理观的内涵
对于广义民主的政治学分析,也涉及到了民主的某些道德属性。“民主作为一种价值,作为一种精神状态,就已具备了一定的道德意义。”(4)每一种制度的形成,都是一种观念、思想的外化。只有当民主的观念、思想和意识渗透于人们的现实社会生活之中,并形成一定的社会道德关系时,才能为规范、制度的产生提供基础。而具有道德内涵的民主,也理应成为道德体系中的一部分,并使之成为人们行为规范的一种准则。笔者认为“社会主义民主伦理观”的涵义应当是:在现实社会的民主生活中,人们在尊重人格与权利自主的基础上,为了实现人们对自己事务的自主决定,依靠人的善恶观念、心理、传统习惯和道德舆论来维系的处理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行为规范和道德观念,它是民主内化为人的一种心理定势(即内心信念、羞耻心、责任感和荣誉感等)的结果。
从社会主义民主伦理观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意义上的民主的实质、精髓或基本精神是尊重人格与权利自主即人的主体自主。人的主体自主包涵了两方面的内容,就是使人“成为一个人”和“尊敬他人为人”。首先,“使人成为一个人”就是指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即做人的资格和尊严;其次,是“尊敬他人为人”即对他人自的尊重。使人“成为一个人”是“尊敬他人为人”的前提和基础;而“尊敬他人为人”则是“使人成为一个人”的必要条件。二者是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但是,作为道德意义上的民主则更侧重于对他人自的尊重。
既然在社会主义民主伦理观中,民主的实质是主体自主,那么由此可以引申出社会主义民主伦理观应包括的一些道德内容。首先,主体自主反映出的是道德意志的自由。人的道德意志自由是人的基本权利。只有思想自由才能为实现选择的自由提供前提条件。而选择的意义就在于没有强迫的条件下选取自己所偏爱的行动方案。没有强迫,一个人的行为才能保持完整,实现意志和行为的统一;没有强迫,才会产生责任。
其次,主体自主还反映了尊重他人的人格和权利平等。民主把平等待人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民主伦理观内在地包含着对他人人格和权利的尊重以及对一切不损害他人权利的信念和行为的平等的尊重。只有在别人的自主选择与自己的意愿不一致时仍然予以尊重,才是民主意义的真正所在。
再次,主体自主还反映了权利自主。权利自主体现在两个层次上。在个人层次上,权利自主表现为个人有独立地处理属于自己事务的权利。在社会层次上,权利自主表现为公民有参与社会管理的权利,即政治参与权。这种权利不仅使社会成员变成合法享有一定的权利并相应承担一定义务的个人,同时,也使每个人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即公民。
最后,社会主义民主伦理观中还隐含着对道德公正的确认和肯定。道德公正是指在道德上公平地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在道德上处于平等的地位。而要想公平地对待每一个人,就应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对待中均衡考虑双方的利益。这种均衡考虑可以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理解。从积极方面看,每个人都应当把自己的利益同他人的利益视为一共同体,主动积极地去为他人谋利益,甚至为他人利益而牺牲自己的利益,这是较高层次的道德价值。从消极方面看,每个人都应当把另外任何一个人的利益看成同自己的利益同等重要,同时不应当以任何借口擅自侵犯和损害他人的利益,这其中最基本的一条还在于不侵犯他人之作为人的人格尊严的权利。正义的核心就是公民的自由权利的平等性和不可侵犯性。这也正是社会主义民主伦理观所蕴含的一种理念。
三、把握社会主义民主伦理观应注意的问题
明确了作为道德范畴的民主内涵,可以澄清我们对民主的一些模糊认识。首先,民主不是对个人的否定,而是对个人的弘扬。民主的最初含义是“人民的统治”,这就意味着每个个体在公共事务中必须服从“人民”这个集体或整体。但是服从这个整体并不等于忽视个人在集体中的价值与意义。因为人民是由每一个具体的个人组成的,每个个人都有基本的自由权利,可以自由地支配自己的身体和精神,自由地决定自己的事务;同时,每个个体之间的权利也是平等的,不允许存在任何特权。如果否定了个人的这些权利也就否定了整体的权利,民主也就不复存在。在真正民主的社会里,任何权力的合法性都是建立在承认人的尊严和人权的基础上的,是建立在每个个体拥有基本的自由权利,每个个体之间的权利是平等的基础上的。因此,民主不是对个人的否定,而是对个人人格与权利的尊重与高扬。
其次,民主不是多数群体任意压制少数群体,而是既尊重多数又尊重少数。民主的原意就是“多数人的统治”,即民主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但是,这并不能得出多数可以任意压制少数人的结论。因为少数服从多数是与多数尊重少数相统一的,而不是相分离的。多数裁决的效力只能约束、规范人们的行动,而不能限制、妨碍思想的自由。真正的民主允许少数人与多数人一样拥有陈述自己的观点的权利和机会,多数人应保护仍然坚持自己观点的少数人,允许他们保留意见,并不歧视他们,不打击迫害他们。用伏尔泰的话说,就是“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誓死捍卫你坚持自己观点的权利。”这正体现了对人的尊重。客观世界是不断变化的,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多数人的意见不一定总是最正确的,少数人的意见也不一定任何时候都是错误的。今天只有少数人赞成的观点,明天就可能成为多数人的观点。当少数人的权利被剥夺之后,也就不可能保证其他多数人的权利不会再被剥夺。因此,民主不仅是“多数人的统治”,也要求对少数人的权利加以尊重和保护。
最后,民主不是只讲权利,而是也讲义务。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这就意味着人民享有当家作主的权利。但是,在享有权利的同时,还应承担一定的义务,这正是民主社会中,国家与公民之间内在关系的一种体现。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割裂二者,必将导致一种非民主状态的产生,使社会退回到阶级对立的“臣民”社会中去。因此,在讲权利的同时更应该讲义务。
明确了民主伦理观的内涵,可以使我们进一步理解政治民主实现所依赖的民主的法律化、制度化还必须有作为道德化的民主给予支持,才能使其得到巩固和加强并促其实现。民主政治的实现是建设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了解民主伦理观,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注释:
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要深刻认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彰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必要性。社会的深刻变革,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的相互激荡,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产生了多方面影响。热爱祖国、积极向上、科学文明、团结友爱,是我们社会精神风貌的主流。但也要看到,不明是非、不知荣辱、不辨善恶、不分美丑的现象还大量存在,不仅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也阻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事实证明,没有健康的社会风气,没有良好的道德水准,一个国家的经济再发展,综合国力也强大不起来,更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彰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性。我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56个民族的发展中大国,加快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需要共同的思想基础,也需要共同的道德规范。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提高人的素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才能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知荣弃耻,褒荣贬耻,扬荣抑耻,才能明荣辱之分、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才能凝聚人心、提升境界、激发活力,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共同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
民主不仅是一种包括民主国体性质和民主政体形式的政治制度,而且是一种文化形态。民主文化具有民主制度本身所无法具有的然而又是民主制度建设所必需的功能和作用:民主制度的诞生,离不开民主文化的启蒙作用和舆论准备;一种民主制度要想充满活力、巩固发展又必须借助于文化的力量来不断地反思自己,提升素质,革故除弊,开拓前进。因此,仅仅有了民主的形式是不够的,真正的民主必须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这个内容就是使民主内化为人的心理定势,变成一种道德的力量和伦理的观念。然而,在现代社会中,这种伦理观念的民主却往往被人们忽视。因此,对民主的伦理意蕴进行探讨就显得非常必要。
一、民主的政治学涵义
在谈民主伦理观之前,我们应先对民主的政治学涵义作一了解。一般认为,“民主”是一个政治概念。民主在它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了由一种行为方式、一种观念到一种理论再到一种制度的发展过程。民主作为人类社会的活动,首先是从行为方式开始的。原始社会的民主行为方式被恩格斯称之为“古代自然长成的”民主。(1)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民主制则一直受到冷落,直到19世纪,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教育的普及,社会等级观念的淡化以及公民选举权的扩大,民主才得到了真正开发的机会,在欧美发达国家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日趋完善。20世纪,民主化则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进程,形成了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两种不同类型的国家制度。资本主义民主政治作为剥削阶级社会最发达、最完备的民主政治,在反封建专制方面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是,由于它是建立在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的政治制度,因此,它代表和维护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它的民主政治具有一定的虚伪性。而社会主义民主则是一种高于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新型民主政治,它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代表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是最广泛、全面、真实的民主。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民主是一个含义很广的概念,常用以表示具有平等、自由性质和特征的状态、现象。广义的民主,不仅是一种国家制度,而且还是一种价值,是人们在评价某种制度和行为时的价值尺度和价值标准。另外,民主还是一种精神状态,具体表现为个体的民主意识(即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人们对于民主的内在结构形成的观念。完整的民主意识包括人们对于民主的一切认识和看法,涉及到国家、社会、个人权利、法律、经济、政治结构、社会一般文化氛围等多方面的内容)和民主精神(即社会成员以一种独立的人格,自主地参与社会活动的品格)。虽然广义的民主拓展了人们对“民主”的认识,但它仍仅限于对“民主”作政治学的分析。正确分析民主的方法应当是“把民主广义地理解为各种各样的生活领域中自由而平等的关系的原理。”(2)“应当把民主主义理解为涉及从日常生活到生产、分配、政治、教育、文化的广泛的社会一切范围的东西。”(3)只要有社会关系存在的地方,就存在着民主问题。非政治领域民主问题的存在,表明把民主仅仅看作政治范畴是不够的。由此看来,民主不仅是一个政治范畴,同时也是一个道德范畴。
二、社会主义民主伦理观的内涵
对于广义民主的政治学分析,也涉及到了民主的某些道德属性。“民主作为一种价值,作为一种精神状态,就已具备了一定的道德意义。”(4)每一种制度的形成,都是一种观念、思想的外化。只有当民主的观念、思想和意识渗透于人们的现实社会生活之中,并形成一定的社会道德关系时,才能为规范、制度的产生提供基础。而具有道德内涵的民主,也理应成为道德体系中的一部分,并使之成为人们行为规范的一种准则。笔者认为“社会主义民主伦理观”的涵义应当是:在现实社会的民主生活中,人们在尊重人格与权利自主的基础上,为了实现人们对自己事务的自主决定,依靠人的善恶观念、心理、传统习惯和道德舆论来维系的处理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行为规范和道德观念,它是民主内化为人的一种心理定势(即内心信念、羞耻心、责任感和荣誉感等)的结果。
从社会主义民主伦理观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意义上的民主的实质、精髓或基本精神是尊重人格与权利自主即人的主体自主。人的主体自主包涵了两方面的内容,就是使人“成为一个人”和“尊敬他人为人”。首先,“使人成为一个人”就是指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即做人的资格和尊严;其次,是“尊敬他人为人”即对他人自主权的尊重。使人“成为一个人”是“尊敬他人为人”的前提和基础;而“尊敬他人为人”则是“使人成为一个人”的必要条件。二者是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但是,作为道德意义上的民主则更侧重于对他人自主权的尊重。
转贴于
既然在社会主义民主伦理观中,民主的实质是主体自主,那么由此可以引申出社会主义民主伦理观应包括的一些道德内容。首先,主体自主反映出的是道德意志的自由。人的道德意志自由是人的基本权利。只有思想自由才能为实现选择的自由提供前提条件。而选择的意义就在于没有强迫的条件下选取自己所偏爱的行动方案。没有强迫,一个人的行为才能保持完整,实现意志和行为的统一;没有强迫,才会产生责任。
其次,主体自主还反映了尊重他人的人格和权利平等。民主把平等待人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民主伦理观内在地包含着对他人人格和权利的尊重以及对一切不损害他人权利的信念和行为的平等的尊重。只有在别人的自主选择与自己的意愿不一致时仍然予以尊重,才是民主意义的真正所在。
再次,主体自主还反映了权利自主。权利自主体现在两个层次上。在个人层次上,权利自主表现为个人有独立地处理属于自己事务的权利。在社会层次上,权利自主表现为公民有参与社会管理的权利,即政治参与权。这种权利不仅使社会成员变成合法享有一定的权利并相应承担一定义务的个人,同时,也使每个人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即公民。
最后,社会主义民主伦理观中还隐含着对道德公正的确认和肯定。道德公正是指在道德上公平地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在道德上处于平等的地位。而要想公平地对待每一个人,就应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对待中均衡考虑双方的利益。这种均衡考虑可以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理解。从积极方面看,每个人都应当把自己的利益同他人的利益视为一共同体,主动积极地去为他人谋利益,甚至为他人利益而牺牲自己的利益,这是较高层次的道德价值。从消极方面看,每个人都应当把另外任何一个人的利益看成同自己的利益同等重要,同时不应当以任何借口擅自侵犯和损害他人的利益,这其中最基本的一条还在于不侵犯他人之作为人的人格尊严的权利。正义的核心就是公民的自由权利的平等性和不可侵犯性。这也正是社会主义民主伦理观所蕴含的一种理念。
三、把握社会主义民主伦理观应注意的问题
明确了作为道德范畴的民主内涵,可以澄清我们对民主的一些模糊认识。首先,民主不是对个人的否定,而是对个人的弘扬。民主的最初含义是“人民的统治”,这就意味着每个个体在公共事务中必须服从“人民”这个集体或整体。但是服从这个整体并不等于忽视个人在集体中的价值与意义。因为人民是由每一个具体的个人组成的,每个个人都有基本的自由权利,可以自由地支配自己的身体和精神,自由地决定自己的事务;同时,每个个体之间的权利也是平等的,不允许存在任何特权。如果否定了个人的这些权利也就否定了整体的权利,民主也就不复存在。在真正民主的社会里,任何权力的合法性都是建立在承认人的尊严和人权的基础上的,是建立在每个个体拥有基本的自由权利,每个个体之间的权利是平等的基础上的。因此,民主不是对个人的否定,而是对个人人格与权利的尊重与高扬。
其次,民主不是多数群体任意压制少数群体,而是既尊重多数又尊重少数。民主的原意就是“多数人的统治”,即民主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但是,这并不能得出多数可以任意压制少数人的结论。因为少数服从多数是与多数尊重少数相统一的,而不是相分离的。多数裁决的效力只能约束、规范人们的行动,而不能限制、妨碍思想的自由。真正的民主允许少数人与多数人一样拥有陈述自己的观点的权利和机会,多数人应保护仍然坚持自己观点的少数人,允许他们保留意见,并不歧视他们,不打击迫害他们。用伏尔泰的话说,就是“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誓死捍卫你坚持自己观点的权利。”这正体现了对人的尊重。客观世界是不断变化的,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多数人的意见不一定总是最正确的,少数人的意见也不一定任何时候都是错误的。今天只有少数人赞成的观点,明天就可能成为多数人的观点。当少数人的权利被剥夺之后,也就不可能保证其他多数人的权利不会再被剥夺。因此,民主不仅是“多数人的统治”,也要求对少数人的权利加以尊重和保护。
最后,民主不是只讲权利,而是也讲义务。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这就意味着人民享有当家作主的权利。但是,在享有权利的同时,还应承担一定的义务,这正是民主社会中,国家与公民之间内在关系的一种体现。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割裂二者,必将导致一种非民主状态的产生,使社会退回到阶级对立的“臣民”社会中去。因此,在讲权利的同时更应该讲义务。
明确了民主伦理观的内涵,可以使我们进一步理解政治民主实现所依赖的民主的法律化、制度化还必须有作为道德化的民主给予支持,才能使其得到巩固和加强并促其实现。民主政治的实现是建设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了解民主伦理观,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注释:
关键词:民主,民主伦理观,道德
民主不仅是一种包括民主国体性质和民主政体形式的政治制度,而且是一种文化形态。民主文化具有民主制度本身所无法具有的然而又是民主制度建设所必需的功能和作用:民主制度的诞生,离不开民主文化的启蒙作用和舆论准备;一种民主制度要想充满活力、巩固发展又必须借助于文化的力量来不断地反思自己,提升素质,革故除弊,开拓前进。因此,仅仅有了民主的形式是不够的,真正的民主必须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这个内容就是使民主内化为人的心理定势,变成一种道德的力量和伦理的观念。然而,在现代社会中,这种伦理观念的民主却往往被人们忽视。因此,对民主的伦理意蕴进行探讨就显得非常必要。
一、民主的政治学涵义
在谈民主伦理观之前,我们应先对民主的政治学涵义作一了解。一般认为,“民主”是一个政治概念。民主在它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了由一种行为方式、一种观念到一种理论再到一种制度的发展过程。民主作为人类社会的活动,首先是从行为方式开始的。原始社会的民主行为方式被恩格斯称之为“古代自然长成的”民主。(1)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民主制则一直受到冷落,直到19世纪,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教育的普及,社会等级观念的淡化以及公民选举权的扩大,民主才得到了真正开发的机会,在欧美发达国家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日趋完善。20世纪,民主化则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进程,形成了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两种不同类型的国家制度。资本主义民主政治作为剥削阶级社会最发达、最完备的民主政治,在反封建专制方面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是,由于它是建立在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的政治制度,因此,它代表和维护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它的民主政治具有一定的虚伪性。而社会主义民主则是一种高于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新型民主政治,它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代表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是最广泛、全面、真实的民主。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民主是一个含义很广的概念,常用以表示具有平等、自由性质和特征的状态、现象。广义的民主,不仅是一种国家制度,而且还是一种价值,是人们在评价某种制度和行为时的价值尺度和价值标准。另外,民主还是一种精神状态,具体表现为个体的民主意识(即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人们对于民主的内在结构形成的观念。完整的民主意识包括人们对于民主的一切认识和看法,涉及到国家、社会、个人权利、法律、经济、政治结构、社会一般文化氛围等多方面的内容)和民主精神(即社会成员以一种独立的人格,自主地参与社会活动的品格)。虽然广义的民主拓展了人们对“民主”的认识,但它仍仅限于对“民主”作政治学的分析。正确分析民主的方法应当是“把民主广义地理解为各种各样的生活领域中自由而平等的关系的原理。”(2)“应当把民主主义理解为涉及从日常生活到生产、分配、政治、教育、文化的广泛的社会一切范围的东西。”(3)只要有社会关系存在的地方,就存在着民主问题。非政治领域民主问题的存在,表明把民主仅仅看作政治范畴是不够的。由此看来,民主不仅是一个政治范畴,同时也是一个道德范畴。
二、社会主义民主伦理观的内涵
对于广义民主的政治学分析,也涉及到了民主的某些道德属性。“民主作为一种价值,作为一种精神状态,就已具备了一定的道德意义。”(4)每一种制度的形成,都是一种观念、思想的外化。只有当民主的观念、思想和意识渗透于人们的现实社会生活之中,并形成一定的社会道德关系时,才能为规范、制度的产生提供基础。而具有道德内涵的民主,也理应成为道德体系中的一部分,并使之成为人们行为规范的一种准则。笔者认为“社会主义民主伦理观”的涵义应当是:在现实社会的民主生活中,人们在尊重人格与权利自主的基础上,为了实现人们对自己事务的自主决定,依靠人的善恶观念、心理、传统习惯和道德舆论来维系的处理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行为规范和道德观念,它是民主内化为人的一种心理定势(即内心信念、羞耻心、责任感和荣誉感等)的结果。
从社会主义民主伦理观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意义上的民主的实质、精髓或基本精神是尊重人格与权利自主即人的主体自主。人的主体自主包涵了两方面的内容,就是使人“成为一个人”和“尊敬他人为人”。首先,“使人成为一个人”就是指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即做人的资格和尊严;其次,是“尊敬他人为人”即对他人自主权的尊重。使人“成为一个人”是“尊敬他人为人”的前提和基础;而“尊敬他人为人”则是“使人成为一个人”的必要条件。二者是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但是,作为道德意义上的民主则更侧重于对他人自主权的尊重。
既然在社会主义民主伦理观中,民主的实质是主体自主,那么由此可以引申出社会主义民主伦理观应包括的一些道德内容。首先,主体自主反映出的是道德意志的自由。人的道德意志自由是人的基本权利。只有思想自由才能为实现选择的自由提供前提条件。而选择的意义就在于没有强迫的条件下选取自己所偏爱的行动方案。没有强迫,一个人的行为才能保持完整,实现意志和行为的统一;没有强迫,才会产生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