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后现代文学论文

后现代文学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3-29 05:05:0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后现代文学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后现代文学论文

篇1

一、网络文学就是后现代文学

第一,网络文学消除了文学与非文学的界限。关于文学的概念,在百度百科上是这样论述的: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形式(称作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和再现一定时期及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传统的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在网络文学的世界中,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超文本也得以充分发挥它的独特性,网络作家大量使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把文字融入图像、图形、电子图片甚至是一些影视作品、动画和游戏等音频和视频,创作出了一种超越传统文学概念“文学作品”,削平了文学与非文学之间的鸿沟,同时改变了人们对“文学是语言艺术”定义的理解。比如,网络小说《望星空》,在人们的阅读过程中,页面自始至终伴随着一段优美的音乐,文字的背景是美丽的月夜星空,并且每一部分结束后,后面会有一部简短的动漫概述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再有,网络文学中的交互写作,在网络中树立一个故事的大体梗概,下面的故事由网民们每日自主创作,整篇文章由网络世界的不同人共同创作,在故事结尾之前没人知道故事的结局,例如比较有名的1997年的《活着,爱着》等一批网络交互写作的佳作。这类的网络作品完全不符合传统(现代主义)的文学要求,同时,网络文学创作中出现的结构松散,语言口语化,立意简单等特点突出表现了网络文学将艺术与日常生活混合在一起的文学创作理念,这一类特点足以说明网络文学在某些方面超越了文学与非文学的界限。第二,作为网络文学发展先锋的代表———网络小说,无论是其创作说法上,还是其创作内容上都跨越了真实与虚幻的边界。网络小说作为网络文学的主要载体,它的特征全面体现了网络文学的主要特征。顾名思义,网络小说同样也是借助于网络为基础平台传播的,是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而出现的新的小说形式。其特点主要是以自由的写作风格为主,在文体上没有任何的限制,作者发表与读者阅读都非常简单,同时最重要的是其体裁多以玄幻类和言情类为主。其中,在十大经典网络小说(《斗罗大陆》《搜神记》《小兵传奇》《魔法学徒》《佣兵天下》《紫川》《天行健》《诛仙》《》《飘渺之旅》)中玄幻类的就占据了7个名额,其余的三个是武侠、历史和穿越。就其题材而言,网络小说已经完全超出了现实主义所涵盖的内容,由真实的世界完全进入了一种由作家虚幻的世界之内。第三,网络文学的体裁也是没有特定性的意义了,无论是网络小说也好,还是网络中的发帖、跟帖、评论,乃至于现在兴起的微博,这些都是网络文学的一部分。这里面,对于发表格式的文本化现象荡然无存。例如网上出现的“老榕”的作品“10.31:大连金州没有眼泪”,这仅仅是一个论坛帖子而已。网络小说更是对文本化的一种挑战,甚至很多小说,就是因为作者的写作受到追捧,而不断进行连载的产物。也有些较有名气的小说虽然具有非常高的人气的,但是居然没有写完结尾作者就收笔了。这在现代主义文学体系内是无法包容的,更是不可能包容的。第四,网络文学已经不再区分作者与读者了,将高雅的文化与通俗的文化融为一体,对于以前的贵族专用文学进行了传统的解析。例如,在网络中对交响乐、钢琴曲进行整编,经常有些视频或者音乐都是对高雅文化的调侃,通过某些网络手段将其通俗化。甚至一些国家大事,在网络上经常出现激烈的讨论,像这种状况的出现,是将原本贵族化的信息和文化,直接拉到了人民大众之中。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的微笑》作为绘画领域中至高无上的代表,现在在网络中,无论是谁都可以为她画上胡子或者是带上眼镜,更有人将蒙娜丽莎的面孔都换成了别人。这就是将高雅的文化,通过网络手段进行了通俗化的传播,让每一位普通民众可以接触到任何一种“贵族”文化,接触到任何想接触到的信息。

二、最后,网络文化将所有的文化都拆成了文化元素

已经不再区分什么是特定的,什么是哪些范围的,没有任何的文化内涵限制,无论是古典文化也好,现代文化也罢,在网络文学中都把它们拆分成了一个一个的元素。还以《蒙娜丽莎的微笑》来说,一万个人就可以创造出一万个不同版本的蒙娜丽莎,甚至是更多版本。这同样也是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具体特征,后现代主义文化的“破坏性”就是将文化的整体进行破坏,将其拆分成元素,这些元素可以被任何人利用,并拼接成新的作品。原作品所负载的文化、历史、政治等等所有的“意义”都将被削弱,其内容意义与影像符号的二元对立结构,在后现代主义的网络文化中被解构,这种衍生的“再创造”是任何人都可以进行的,只要再创造着享受这种新创作的乐趣。在网路文学中,无论是持有哪种主义、哪种观点的人都可以表达自己的看法。在网络时代下,文学的不同导致审美标准也变得日趋模糊起来,艺术和非艺术,原创与非原创被人们混淆起来,无论是社会上层人士,还是普通的平头百姓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网络文学也将融合所有的观点和意见,不会阻止任何观点和意见的产生与传播。

作者:张金海 单位:东营职业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篇2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6-0273-02

詹姆逊对西方社会文化状态和社会矛盾状态的分析和批判对于我们研究文学和全面地分析社会生活和社会意识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陈炀,2004)。詹姆逊正是由于运用的辩证批判方法,才能开拓出从社会意识形态的的视角解读文学文本的方法。同时詹姆逊对后现代的研究侧重于资本主义系统本身,更具体地说,从生产方式和商业化的角度注重文学实践,是詹姆逊文学批评的重要特征。分析这些矛盾,推测其发展趋势以求得对现实的深刻认识。以此为出发点,我们将从话语分析的视角以社会意识形态和商业化研究手法为基础来全面阐述后现代文学批判性。

詹姆逊认为对后现代主义文学分析必须与晚期资本主义这个时代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发展的经济和商业化特征联系起来。基于此,我们通过分析其中的矛盾和冲突来全新地展示后现代文学对现实的批判视角。詹姆逊成功地将意识形态和商业化的分析手法运用到文学批评实践中,采用细致的文本话语分析实现文本研究与社会分析的结合。因此文学批评必须重返意识形态的阵地(胡亚敏,2003),直面权力和控制等社会问题来解读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学实践。在后现代背景下,后现代文学文本的研究必然和晚期资本主义的商业化社会现状相结合(蓝水,2005),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商业化分析的视角对于文学研究来说可谓是一种内在的,行之有效的工具。我们借鉴于此进一步在话语分析中全面展开对后现代文学批判的分析和展示,开辟出文学与社会意识形态和商业化方式通过话语分析相联系的新途径以便更加彻底清晰地洞察和透析复杂的社会实践(孙 辉,2005)。

后现代文学批判的目的应该致力于揭示出意识形态企图掩藏或超越的东西,通过话语分析维护和坚持既定意识形态的真理部分,揭示其错误部分 (Althusser,1971)。因此我们在进行后现代文学研究时要完整的理解意识形态批判的内容和任务,就必须建立一种与文学话语分析相结合的意识形态理论批判方法,从而对后现代文学批判进行新的阐释(Douglas,1989)。后现代文学话语分析的重要性就体现在可以如实的反映和实现意识形态功能对后现代社会进行揭示和批判(Jameson, 1991),这必然会在《小大亨》的话语分析中得到充分体现。借鉴于此,我们具体阐释《小大亨》的话语分析和实践是如何行使其意识形态功能的,从而帮助我们理解,体验诸种种文学叙事创造或编撰的被抑制的现实,揭示或阐明世界(胡亚敏,2002)以体现后现代文学的批判视角。

从斯特拉的意见中可以看出爱德华是绝对有能力跟科恩商谈和处理关于财产继承的相关法律事务。而巴斯特姑妈朱莉娅和安妮却完全持有相反的意见,坚持爱德华的父亲詹姆士来全权彻底处理所有的相关事宜。当斯特拉提及到爱德华应该自己跟科恩商谈出生证明和签署合同的相关事务时,姑妈们对此意见提出了强烈的反对并一致表明詹姆士在此事中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和行动权,这就表明了在后现代传统家庭中长辈的权威和统治地位是绝对不允许动摇的。在这种家庭等级意识形态的控制和影响下,爱德华在其父亲过问财产继承事务之前根本没有权力参与或咨询。这也是姑妈们不同意也不允许他跟科恩讨论和磋商具体细节的真实意图之所在。事实上这已经清晰地表现出两种意识形态的冲突和矛盾,谈话中的平等关系无法确定,自由对话的空间也是不符存在的。借助于话语分析我们可以从社会意识形态的视角窥见和挖掘后现代社会实践中固有的,内在的矛盾冲突和根深蒂固的传统教条和观念,更重要的是评价和分析在貌似真理的意识表象中虚伪和欺骗性的本质,从而抵制潜在的真实意图。这恰如其分地解释到文学批评从意识形态分析入手的必要性(胡亚敏,2003),可以直接面对曾经在意识形态领域里被忽视的社会实践中的权力和控制。通过话语分析我们我们清晰看到《小大亨》中处于支配地位的意识形态将如何使自身权力立场合法化的各种策略, 而处于对立面的意识形态则往往采取隐蔽的策略力图对抗和破坏主导价值体系。因此在话语分析这个层面上,《小大亨》中的话语实践成为显而易见的充满意识形态的手段,成为社会实践象征的策略。在此种情况下话语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挖掘文学文本中潜在的意识形态踪迹和展现一定社会历史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冲突以此来体现后现代文学的批判视角。

立足于西方变化着的社会现实,后现代文学批评也就必然主张通过话语分析的手法对文本中影射的社会矛盾和状况进行批判性分析,推测其发展趋势,以求得对现实的深刻认识(蓝水, 2005)。后现代文学实践与市场体系和商品形式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在后现代背景下,商品化的逻辑全面渗入文学领域,为此,通过文学批评作用于现实,这也是后现代文学研究和实践的动因和目的,由此我们将从商业化分析的视角以话语分析的手法来全面展现小说《小大亨》中的文学批判视角。接下来我们以克劳雷,朱伯特的学生们之间的对话为例来分析证实资本主义商业运作是以资本增殖为导向的。

――什么是委托书?

――股票委托书?哦?我想孩子们最好你们先要知道一点关于苹果的价钱的常识,然后再谈这个问题,能跟上我的思路吗?现在首先,从总体上来看股票市场是什么呢,无论如何,那就是将需要购买的一方与将要售出的一方集合在一起。现在如果你在销售什么商品,明确的东西…… 他用手比划成一个篮子, 让我们假设是篮子。你应该可以发现想找到这种篮子的买家的确是一件相当有难度的事情。但是如果你拥有制造篮子公司的股票,你就可以马上将其出售。总是有买家在某处等待着,可能在五千里之外,你不一定认识,也没有必要看到他是谁,你们知道我在说什么吗?

――是的这些篮子又怎样呢?如果假设这家制造篮子的公司自己都无法销售商品时?

――好的,我们只好马上开始谈谈古老的供求规律,不是吗,他们大概首先不会开始生产篮子除非……

――他们都因为自己生产的篮子没有人购买而陷入困境,那么谁还想购买他们的股票?

――是的,好,如果象这样就会导致股票价格的下跌,是吗,那么古老的规律……

――那么这种古老的供应和衰落法则伴随着篮子的滞销对于他们的股票又有什么区别呢?好似任何人买卖股票都是为了急于抛售他,那么人们怎样知道它的价值呢?就好象那些家伙撕碎这些纸张扔到地板上一样,没有人知道他们在干什么,那么我们用自己的钱购买了钻石电缆的股票而如果没有人愿意购买电缆时该怎么办,就好似没有人购买滞销的篮子一样,其结果必然是大家聚在一起撕烂手中的股票纸然后扔在地板上,这将意味着什么?

-等等现在,等等。首先,你们将不会被钻石股票套牢,请相信我所说的话。第二点, 在股票交易所的每一个工作人员都清晰地知道他在做什么,认识他所操作的股票每一便士意味着什么。还有第三点,股票的价格不会是毫无控制的,就象你们所说的,有很多的工作人员,外边正在进行交易工作的专业人士,很多人都称的上是专家……(P84-85引文为笔者试译)

学生们首先就什么是委托书展开提问,然而克劳雷就直接将话题转移到商品的价钱上并以篮子的业务为例进一步阐述了在股票市场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买与卖,其被认为是促进商品流通和交换的平台。但是学生们马上就反问到如果生产的篮子不能销售该怎么办,而克劳雷打着供求关系规律的幌子相应地进行解释完全无视市场上真正的需要。因此这样的解释将必然更使学生们感到困惑不解,他们的疑问是谁将会购买和操作这种商品的股票如果其产品本身都无法销售,这样也必然会引起股票价格的下跌。学生们所想要了解并不是单纯地股票的买与卖,更为重要的是,想探询股票的真正价值,股票的买卖并不是盲目的跟风,因此他们相当清楚购买钻石电缆的股票并不是为了最后把它撕碎扔在地板上,而是要洞察所投资股票的真正价值。最后克劳雷也无法给出合理的解释只是保证他们将不会被钻石电缆的股票所套牢,并一再强调股票交易所的工作人员十分清楚他们在做什么,他们的强项就是擅长进行股票交易。为了设法劝解学生们确信购买股票的益处,他进一步解释到股价是被那些在股市中发挥着积极和决定性作用的专家们所控制的。上述话语分析主要是围绕着美国商业活动展开的,我们看到商业化的已经从最大程度上转变为标准化的动机,内在的资本逻辑已经在商业活动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小大亨》中的话语实践反射出资本运作的新特点,这也有力地证明话语分析和资本商业化的背景相结合提供了一种分析后现代美国社会潜在社会矛盾的全新的彻底清晰的洞察视角,更加明确地以诊断的眼光来辨析资本的商业化逻辑和复杂的商业现象。我们注意到文学话语分析从商业化的视角已经成为展示后现代社会商业实践的有效途径和策略,从中我们可以全面的辨析到后现代美国社会中大公司赚钱的渠道和捷径就是通过靠欺诈和投机,这正说明了在后现代社会中资本家所关心的是商品和资本的流通和循环而不是生产。因此后现代文学批判紧密地跟商业化的逻辑视角相结合并且越来越受到重视,在一定程度上互相渗透和融合来展现后现代社会实践的本质以体现文学话语实践中的批判性。

詹姆逊的文学批评方式具有方法论的意义。通过对《小大亨》中的话语分析将后现代文学批判与这个时期所出现的种种社会意识功能和商业化因素联系起来分析和研究后现代文学,从而致力于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和批判资本主义现实世界。

参考文献

[1]胡亚敏. 詹姆逊的文化转向与批评实践[J].第42卷第2 期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

[2]蓝水,熊筝.后现代社会的文化转向-论詹姆逊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N],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5,(5).

[3]李世涛.后现代文化理论建构中的批判性视角[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2).

[4] Althusser, L. (1971). Ideology and ideological state apparatus [A], In Lenin and Philosophy and Other Essays[C]. London :New Left Books.

[5] Best, S. (1989). Postmodernism, Jameson Critique. Washington Press.

篇3

从20世纪中期起,后现代主义逐渐成为一种西方社会流行的哲学、文化思潮。后现代教育思想作为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一部分,为了使教育顺应“后工业社会”的发展,对现代教育的一种反思。现代教育也可称为“精英教育”,而后现代教育则为“全民教育”、“通识教育”、“主体教育”、“终身教育”。后现代教育思想的观点主要有以下五种:

1.人性化的教育观追求完美、丰富人性、关注人性化是教育的最基本的追求,也是教育的永恒话题。使人看清自己和自己所生活的世界,并有意识的改变自己、改善自己所处的环境,使自己能够更好的生活,是教育的真正目的。

2.对话式的教育观在传统的教育中,老师只是传授书本知识,而后现代的对话式教育观要求学生能够主动思考,用对话的方式激发学生思维。

3.提问式的教育观提问是开发大脑思考能力的最佳方式,找出问题,并沿着问题一个个的去寻求答案,在不断的提问、解答、再提问、再解答中,不断加深对问题的认识。

4.民主式的教育观后现代教育思想是一种追求民主的教育理念,提倡学校要采取民主参与制的管理模式,努力营造畅所欲言、组织协调、团结合作的民主校园氛围。

5.创新型的教育观创新是科技发展的动力,有创新,就会有发展。后现代教育思想认为,教育必须注重对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后现代教育思想观就是要培养学生怀疑、批判的意识,积极探索,开拓创新。

二、汉语言文学独特的文学优势

到目前为止,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和世界其他各种语言文学相比,汉语言文学不仅有文字所共有的文学形式,如论文、散文、小说、传记等,还有其特有的格律,如诗、词、赋、曲的形式。汉语言文字独特的文学优势在于这些汉语言文学所特有的格律,它为汉语言文学增添了比世界其他任何语言都要绚丽丰富的内涵。独特的文字能够产生独特的文学样式,文字的特性也就决定了文学的形式。汉语言文学的一字一音、一字一义的特性,孕育出了声调优美、意境丰富的格律诗、词,使文学的思想美和韵律美相融在一起,达到了和谐的统一。

篇4

二、高校学生主体特征变化与后现代教育管理理论运用路径

从以上几方面看,后现代教育管理思想对高校学生工作是有重要的启发和指导意义的,它更注重对学生主体属性的尊重及对学生主体特征变化的及时反应。后现代主义教育管理理论运用到学生工作中,要求正视后现代主义思潮下高校学生主体特征的变化,更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工作的成效。

(一)后现代主义思潮下高校学生主体特征的变化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一些非主流的、多元的文化思潮通过网络媒介冲击思想尚未完全定型的当代大学生,对他们的文化观、信息观、价值观、竞争观、民主观等都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后现代主义思潮在中国的影响最直接的是青年尤其是青年学生。学生的主体意识强,独立性强,有创造性,能够熟练使用网络媒介,方便地与外界沟通,对社会的认知能力大大提高,生活上比较休闲、随意。但我们也发现他们在行为上,以自我为中心,追求享乐,不愿吃苦,戒备心强;精神上,缺乏远大理想与抱负,缺乏精神支柱与坚定的信念;心理上,由于多重价值观,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比其他阶层人群及处于同一年龄段的其他群体明显要差,多数处于“浅灰色区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各种心理压力和矛盾冲突时,容易产生适应与情绪障碍。

篇5

关键词:医学写作

“后现代医学”是一种新的医学理论和在这新的医学理论指导下的新的治疗方法。这个新的医学理论,从时间上来讲,是出现在“现代医学”之后,所以叫做“后现代医学”。如果脱离了“现代”一词所包含的特定的技术内容而言,人们通常将“现代”一词理解为“最新”,“最先进”的意思。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总还会有下一批“最新”、“最先进”的东西出现,那么怎样来形容和文明这些新事物的性质呢?最好的歌颂之词已经用过了,不能重复使用,所以只好用一个最简单最补实的时间用语来说明,这就是一个“后”字。你的“现代”是最新、最先进的,而我是在你之后出现的,我当然是比你这个“现代”更“现代”的。除了时间概念外,就其实质内容来讲,后现代医学就是用后现代科学的系统理论指导的医学。为了使大家能够知道什么是系统理论,就要从人类最早的古代整体论、近代机械论、还原论说起。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原因,医务工作者的知识结构多数局限在医学专业知识框架之内,为了说明并让大家接受系统理论的思想,我们不得不尽量按照事情发展的时间顺序,陈述许多事实,并在这些事实的基础上,讲解各种理论知识。

这就是说,《后现论医学》不是一种抽象的理论说教,它首先是一部历史书,是社会史,特别是科学发展史,它又是一部传记文学,讲述为科学做出贡献的那些伟人的故事,它当然也是一部哲学书,讲述科学发展中各种重要的思想方法理论,它又是一本临床手册,要具体讲解如何用后现论医学理论指导疾病的临床治疗。最后是《后现论医学》的写作方法。我采取笔记式。即主要事实内容以摘录有关著作为主,由我指出这些资料的作用意义,即事实是大家作出来的,我只不过有一些不同的心得体会而已。学术界最不好的是抄袭别人的劳动成果。为此,我将尽量注明资料出处,有些为语言流畅等原因偶有未注明的,我在此一并提前说明了。有一些笔记年代久远,当时又没有想到后来会认真引用,所以没有注明出处,在此也一并提前说明了。总之,事实方面的东西都不是我创作的,只是心得体会或结论性的东西是我的,我想,没有偏见的读者一定会很容易就看出哪些东西是我自己的。我这样做的目的,首先是不能抹杀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其次,我也没有必要浪费时间,为了表示是自己的原作,把别人的话换几个字再重说一遍。

后现论医学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系统理论的内容,另一部分是用系统理论指导的医学知识的新的论述。系统理论的内容对于医学界人士来说是完全新的知识。对于这些知识主要是介绍、引进、灌输。使我们的医学界人士发生一个从机械论现代医学向系统论后现论医学的转变。这一部分的写作方法就是各种系统论知识的转述,主要是强调知识性。为了使我们的读者能对系统理论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这些知识必须达到一定的数量。对于我们医学界的读者来说,由于对系统论知识比较生疏,会感觉这些知识的数量会更大些。对于系统论来说,我自己也是一个小学生。我自己也在学习。作为一个医生,我与其他医生不同的地方在于我有机会比较早地接触到系统论知识。

我以一个医生的角度学习系统论,然后再将我对系统论的理解转达给其他医生。我想这样的转达对于其他医生来说可能更容易接受。我对于系统论的理解是否能得到数学、物理、化学界的系统论专家的认同现在还不知道。我希望能够得到这种认同。如果认为我对于系统论的理解太表面、太浮浅,那么我希望这些专家能亲自向医学界讲授原汁原味的系统论,为建立系统论指导的后现论医学做出自己的贡献。

篇6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5-0079-01

约瑟夫·海勒1923年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区的一个犹太移民家庭。海勒的文学创作始于四十年代末,他只发表了四部作品:两部小说《出了毛病》(1974)和《像戈德一样好》(1979),两个剧本《我们轰炸纽黑文》(1967)和《克莱文杰的审判》(1974)。在海勒的所有作品中,三部长篇小说代表了他的主要成就,《第二十二条军规》是他对美国当代文学所做的最大贡献。

“世界上有些事就是为了让你干了以后后悔而设,所以你不管干了什么事,都不要后悔。”这句出自王小波的名言,便是约瑟夫·海勒的“黑色幽默”被彻彻底底中国化的凭证。如果说海勒的“黑色幽默”是源于美国人骨子里的民族幽默感和自娱精神,那么中国的“黑色幽默”则是源于中国人乐观的生活态度——苦中作乐。本来是两种南辕北辙的民族信仰,却在文学领域里表现出惊人的相似。这便是中国的后现代主义文学。

80年代初,中国正处在“”之后的社会,国人对其荒唐和残酷在心中仍有余悸,与海勒作品中荒诞的内容、深刻的反思以及悲愤的命运体认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同时其边缘化的艺术形式启迪了先锋作家的写作,王蒙的自嘲与反讽、余华的冷漠叙述、王朔笔下的顽主、苏童对历史故事的现代性阐释、北村的语言迷失等都以反叛姿态颠覆了传统的文学观念,明显映照了海勒的创作模式和语言技巧。

在众多受海勒影响的先锋作家中,刘索拉算是最登峰造极的一位了。她的《你别无选择》甚至可以算是《第二十二条军规》的翻版,从人物、情节、场景到语言、风格、主题、隐喻,甚至连书的名字都是异曲同工的,因为“第二十二条军规”的意思就是“你别无选择”。

然而,中国式“黑色幽默”不是一味地模仿,而是移植、变异和超越。海勒作品之所以广为流传是因为其新奇的文本下蕴涵着凝重的现实意义:拷问美国社会、政治体制和教育体系,关怀当代人性、精神维度和,悲悯人的无助和现实的荒诞。而中国先锋文学从最初的文本形式推陈出新到回归中国传统精神传承、重铸中华民族灵魂史诗这一华丽的转身,已经超越了海勒作品其本身的文字和形式。中国人开始创造自己的先锋文学,描写故乡或自己熟悉的区域,特殊的时代或自己的经历。文学本土化,是海勒中国化的具体实施步骤中最关键的一步,也是中国形成后现代主义文学的标志。

例如:余华的《活着》,其作品本身除了以荒诞的文字语言幽当时既可悲又可笑的社会现状一默外,故事背后还有沉重的思考、严肃的反思,从艺术解构学上来说,也算是海勒的“黑色幽默”中国式延伸;但从艺术本性来看,《活着》的审美层面是设置在中国独特的社会环境下的,和海勒的美国国情势必截然不同,这便是中国作家原汁原味的国产文学了。

如果说先锋文学是一种文学主义的前期状态,那么,随着时代变迁、百姓沉浮,应运而生的,就是海勒中国传人的当代掌门人——后现代主义文学。先锋文学将最初的大门造得像潘多拉魔盒一样充满诱惑,在开启这个魔盒的一刹那,后现代主义文学也就横空出世了。

例如:苏童的《妻妾成群》,用后现代主义艺术理念来体现了中国古典小说的浪漫余韵,开创了中国小说的新天地。不再是模仿海勒的风格,而是基于中国国情,注重文学本土化,由最初的反叛传统到回归传统,凸显中西文化差异和作家不同的价值观。小说中,没有了海勒式“反英雄”人物形象,而是神秘高贵的东方美感和含蓄委婉的悲恋美学。

无论是海勒作品的译介、评论、研究,还是海勒风格的移植、发展、延伸,约瑟夫·海勒对中国后现代主义文学,都有着不可磨灭的,深深的,光荣印记一样的烙印。对这种宝贵的西方文学艺术,传承和发展,吸收和融汇,都是很有必要的。

先锋文学只是创造了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大门,真正描绘出通往这一圣殿的最初的地图蓝本的人,是伟大的艺术家——约瑟夫·海勒。

本文为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资助项目PHR(IHLB)“约瑟夫·海勒写作研究及其对中国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

参考文献:

[1]David Seed .The Fiction of Joseph Heller: Against the Grain. Macmillan Press LTD, 1989.

[2]王约西.模糊的文学——从海勒新作看后现代主义作品的一个特征.外国文学1997.5.

篇7

〔关键词〕文学理论核心范畴;本质论;真实论;语言论

〔中图分类号〕 i0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8-2689(2011)01-0039-06

高校文学理论课程,事关对文学的宏观把握与微观品析,其难度和要求非一般课程所能比,在设置之初就被寄予了特殊的期许。作为文艺学专业的研究生核心课程,文学理论对学习者的要求自然更高了:以本科阶段学习的一般理论为基础,及时掌握国内外研究的最新进展,进入文学理论的深层次问题并能作出自己的判断。就现在研究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看,跟上最新理论潮流基本上不成问题。具有一定普遍性的困难在于:面对新潮理论,能否抓住问题的实质,避免矮子观场、随人说妍,独立作出自己的判断。要实现这个目的,途径很多,从核心范畴的内涵演变入手,为重要方式之一。

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变化,最终都必定会体现为核心范畴的内涵演变。通过审视这些变化,可以清楚地看到核心范畴本身的局限、发展空间及发展方向。就文学理论而言,基本的核心范畴一定不能漏掉本质论、真实论和语言论。在后现代思潮的挑战下,这几个范畴的内涵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甚至有关它们是否应该保留在文学理论这门学科之中的争论,也早已开始。因此,掌握它们的来龙去脉和内涵演变,对于提高文艺学专业研究生的理论思维能力,以及独立作出价值判断的理论鉴别能力,意义重大。

一、本质论

后现代思潮在学理上用以挑战文学理论的武器,首推反本质主义。我们在苏联专家直接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文学理论学科与课程,是以本质主义为方法论的:提出“文学是什么”这一最为根本的问题,孜孜以求地追寻答案,并以该答案为基础,构架几乎囊括古今中外所有文学现象的理论体系。

把握反本质主义的理论原点,是应对挑战的前提。

对反本质主义问题的探讨,恐怕要注意避免以维特根斯坦为标竿,而应当追溯至欧洲中世纪以奥卡姆为典型代表的唯名论对实在论的批判,了解著名的“奥卡姆剃刀”如何剃除“不必要地增加实体或基

质”[1](239)之类的累赘物:“能以较少者完成的事物若以较多者去作即是徒劳”、“如无必要,勿增实体”。[2](570)尤其应当回到波普尔反本质主义方法论的出发点,在波普尔那里,他是将本质主义与唯名论相对立的。[3](67)本质主义方法论(其前身还有历史主义、理性主义)以揭示事物本质并用定义加以描述为目的,而唯名论方法论则以描述事物在各种情况下的状态为目的。至于如何描述、如何科学、有效地描述,则与语言规则有关了。接着这个思路来理解维特根斯坦后期的反本质主义思想,对于他那些类似于测试人类智力极限的逻辑语义推论,也许会看得更清楚些。

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前者追求共性,后者追求个性。用波普尔的话来说,就是本质主义所达到的是“含糊”,反本质主义所追求的是“精确”。[3](68)弄清了两者对立的关键所在,就没有必要恶意贬低本质主义方法论,例如用“毒汁”来形容,[4](5)更无必要列举大量事实来指责反

本质主义方法论的不实之处。那样的话,只会又一次陷于以往常见的那种争论:双方总有充足的理由指责对方的致命缺陷,又都无法否定对方具有充分的合理性。

也就是说,只要能够心平气和地看问题,就会意识到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之间存在相容性。

学术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仅仅以社会现实中的日常经验为依据,是无法应对学术论争的。否则,对待黑格尔的“艺术终结论”,仅用一句“艺术至今仍然存在”足矣,不需要克罗齐煞费苦心构建另外的逻辑理论,通过指出黑格尔逻辑理论的不足,来驳倒“艺术终结论”。附带说一句,杜书瀛先生对黑格尔的“艺术终结论”,也有十分精辟的辨析,指出我们同样误解了黑格尔:“终结”不是“消亡。”[5](18-21)

后现代思潮虽然没有运用像黑格尔那种一以贯之的逻辑理论,但其基本出发点是语言,却是不争的事实。从具体的语言使用出发,比较容易接近“个别”、“具体”、“精确”,达到将过度抽象还原为本色、从天空回到地面的目的。且不说维特根斯坦,德里达的反中心主义,就是直接来源于他对语言能指与所指之间关系的独到辨析。相比之下,我们的文学理论,一直比较偏向于形而上的思辨那一块,即通向“抽象”、“含糊”的那一块,而对于具体语言这比较容易通向“个别”、“具体”的一块,则相对忽略一些。

其实,中国古代的语言文字,不啻文学理论的资源宝库之一。比如,对于《诗经》中的“国风”,多年来无人提出任何疑问。而根据新出土文献《孔子诗论》,我们得知:“国风”二字,是避刘邦之讳的结果,原为“邦风”。[6](15-16)虽一字之别,然而个中涵义,大有深意焉。如今文学理论“无边化”过程中所包含的走向“田野”,如果指的是田野出土的资料,那真是太好了!密切关注最新出土资料,对比、对照古籍中关键字词的异同,对文学理论的基础工作来说,意义十分重大。最明显的事例,莫过于江苏仪征胥浦101 号西汉末年墓中出土的《先令券书》。

这份遗嘱表明了当时社会的家庭关系:长子具有家长地位,去世前立遗嘱;母亲嫁过三个男人,现从长子而居。这个材料对于重新理解《孔雀东南飞》大有裨益:为什么刘兰芝回到娘家后所感到的压力主要来自其兄而非其母,因为家长是其兄长而非母亲;刘兰芝殉死并非出于一妇不事二夫的贞烈观念,而纯属感情问题。[7]

再如,一直争论不休的“羊大为美”和“羊人为美”的问题,要是仅只停留在许慎的《说文解字》,分歧恐怕永远得不到解决。我国著名甲骨文研究专家陈炜湛先生,从甲骨文入手,指出许慎的误解,证实了“羊人为美”。在古代,人们狩猎时头上戴着兽角,装扮成野兽的样子,可以提高狩猎的效率,久而久之,这种兽角就逐渐演变为装饰品。“早期的甲骨文里美字就不少,也有好几种写法……美字也是一个象形字,本是一个人戴着两双羊角而正立的形象……人正立而戴羊角,所强调的正是美好的装饰,亦即装饰之美”。[8](246-247) 十分有趣的是,我国甲骨文里“美”字的来历,与普列汉诺夫考察原始人关于美的概念的产生过程,具有惊人的一致:“野蛮人在使用虎的皮、爪和牙齿或是野牛的皮和角来装饰自己的时候,他是在暗示自己的灵巧和有力,因为谁战胜了灵巧的东西,谁自己就是灵巧的人,谁战胜了力大的东西,谁自己就是有力的人。”[9](314-315)时间一长,这些起初只是作为勇敢、灵巧和有力的标记而佩戴的东西,渐渐引起审美的感觉,演变为装饰品了。

实,不正好说明人类艺术的起源和美感的起源具有一定的共同性吗?而到目前为止,本质主义思路存在的主要问题,不也就是执着于探讨文学艺术的共同性——本质——吗?如果世上确实存在着共同性、本质,或者说人们确实可以从现象中概括出共同性、本质,那么,大大方方地进行探讨,又有何妨?没有必要因为这种思路也确实存在会使研究对象处于僵化境地的问题,就刻意回避甚或一概否定。所以,企图追求并运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本质来规定人类文学艺术的特性及发展,肯定行不通,但是,如果企图运用反本质主义来反对本质主义,恐怕也行不通。

非常赞同杜书瀛先生的意见:要本质、要普遍,但是不要主义,要规律,但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5](239)

二、真实论

真实论既是认识论命题,也是美学命题,还同语言学命题相关。在文学理论领域,三者密切相关。

从认识论看文学,就存

文学对社会生活的再现是否符合对象以及符合程度的问题,也即是否真实的问题。在古希腊时期,索福克勒斯与欧里庇得斯对于文学创作要不要追求真实的问题,就产生了分歧:一个主张“按照事物应有的样子来描写”;一个主张“根据人的实际形象塑造角色”。[10](178)中国当代文学理论有关真实性的争论,一直络绎不绝,而且常常与政治紧密挂钩。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又出现了干脆否定真实性的观点。[11]

真实论的背后是认识论。从西方形而上学认识论传统看,支配真实论的认识论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进过程:起初是追求知识的确定性;后来就是从历史哲学角度,以社会进化的理想模式为判断认识是否符合对象的主要标准。

“求知是人的本能”。[12](1)这是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开篇的第一句话。古希腊先哲奠定了西方文明中以求知为己任的认识论传统,几千年来一直发扬光大,造福于世人。

在绵延而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认识论一直在质疑中前行。其所遭受的最主要质疑,要而言之,首先是认识的前提何以可靠的问题。古希腊的许多哲学家,在考察人的认识能力之前,就宣称人们能够获得关于事物本性的知识,另有一些被称作怀疑主义的哲学家,认为这是一种独断态度,经不起检验。独断论者将知识建立在感觉经验的基础上,而怀疑主义者则提出,感觉经验具有相对性,在此基础上得出的知识,不具有普遍性和确定性。他们所提出的质疑,揭示了形而上学认识论无法回避的“无穷后退”窘境:“用来证明一个所研究的事物的证据其自身亦需要进一步的证明,而这个证明本身又需要进一步的证明,如此类推,以至无穷”。[13](23)这种“无穷后退”,实质上也就是后来的现代阐释学所指出的“阐释的循环”。如何破解“无穷后退”这一窘境,其实是一个如何确立认识前提的难题。直到笛卡尔推出“我思故我在”——我在思考,说明我存在,因而不必再用其他什么证据来证明我存在了——“无穷后退”的认识论前提问题才算告一段落。然而由此而来的心物二元对立,又将笛卡尔置于无法将身心统一起来的更为难堪的窘境。黑格尔的辩证法,堪称人类认识史上的分水岭,他提出“实体即主体”的原理,[14](10)用他独创的辩证思维方式,解决本体论与认识论相纠结的共同难题:人类精神认识“绝对”的过程,也即“绝对”自己认识自己的过程。哲学是自己证明自己的,“真理就是它自己的完成过程,就是这样一个圆圈”。[14](11)

仅仅解决前提是不够的,如何保证知识的普遍有效性,更是认识论发展历程中的头等大事。康德在这个问题上的贡献,恰如他自己所言,是一次哥白尼革命,他颠倒了以往认识主体与认识对象相一致的符合论真理观,提出认识对象与认识主体先天知性范畴相一致的“知性为自然立法”的认识理论。康德的探索,是直接受到休谟启发的。休谟对因果关系的质疑,令他如梦初醒: “我坦率地承认,就是休谟的提示在多年以前首先打破了我教条主义的迷梦”。[15](9)因为,根据个别事例或经验得出的知识,是不具有普遍性的。知识具有普遍性的依据,在于普遍存在于人心中的“先验综合判断”这一先天知性范畴。

海德格尔对西方形而上学认识论进行了深刻反思,发现这种思维方式的最大弊病,就是主客二分,由此必然导致人类中心主义,导致人类对大自然无穷尽的征服与索取,导致近代以来的深刻人文危机。他认为人与世界是不可分割的一体,所谓的“在之中”,是指人在世界之中,人不可以冷冰冰地站在世界的对面,将世界当作自己的对象、客体。他的思路,自然引发了人们对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反思,并直接导致了当今方兴未艾的生态美学。

从认识论角度看,真实论的发展必然走向历史哲学,也即将社会进化的理想模式作为判断认识是否符合对象的主要标准。真实论的最高表现形态典型环境理论,就是以历史哲学为立论基础和判断依据的。

文学发展的历程表明:当社会演变呈现出与预想模式相吻合的发展特征时,真实论就得到特别关注;反之,就会被忽略,甚或受到质疑。典型环境理论在目前趋于平淡,从现实角度看,是因为社会发展没有出现与预期模式的吻合,倒是在全球化的浪潮面前,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得到凸显,于是文化问题便成为吸引文学理论关注的焦点。从理论层面看,不是典型环境理论本身出了的问题,更不是真实论出了问题,而是以认识论作为真实论的理论依

据这一思路出现了问题。

文学不可能离开人们的日常生活经验,此即文学真实的源头。但是文学又不能止于日常生活经验,止于对真实的追求,尤其是不能把对真实的追求转化为对抽象的本质真实的追求,否则,就会成为历史哲学,就会走向干巴巴的概念哲学。[16](147)从美学角度看真实论,最重要的,就是文学不能追求将活生生的感情提炼为抽象的思想,不能追求将活生生的生活抽象为干巴巴的本质概念。也就是说,文学虽然离不开真实作为基础,但是一定要超越真实。超越的结果,不是高度抽象的概念,仍然是活生生的具体生动的人与世界。在看待文学这个问题上,认识论与审美论,好像接力赛,认识论跑的是第一棒,只有由审美论接着跑,比赛才能正常进行。在文学研究领域,认识论是不能包打天下的。同理,要排除认识论的想法一样站不住脚。

三、语言论

语言真是奇妙之级!它毫无疑问是人类的创造物,但是人类的一切表达,又都被语言所控制。前面谈到本质论的时候,已经指出,克服本质论弊病——过度抽象、从而使对象僵化——的方式之一,就是通过重视具体语言的使用,以达到具体、精确、个别。但话说回来,人们又是如何实现过度抽象的呢,难道不是通过语言吗?所以,审视语言论的内涵变化,眼光可稍稍移出抽象与具体之争,关注传统与现代之别。

传统的语言论,把语言当作交流的工具。语言是纯粹客观的,无论什么人,都可以运用纯客观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反过来说,无论思想和感情的倾向性有多么强烈,与表达者所使用的语言的性质都没有关系。正如武器一样,在敌人手里,可用来侵略、犯罪;在战士手里,可用来保家卫国。至于文学语言或艺术语言,关键在于以各种方式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尽可能放大语言本身所包含的音乐性、形象性、含蓄性等等元素,从而产生文学效果或艺术效果。

现代的语言论则不同。首先在于提出语言除了客观性之外,还有被客观性所遮掩的意识形态色彩、权力色彩等等。凡是通过语言说出来的,都不是纯粹客观的。道理很简单,任何人,都生活在具体的文化语境中,他通过语言所说的一切,都不可避免要受到具体文化语境的制约或支配。这个观点,几乎成为后现代思潮中解构理论的潜在理论基点。

学的语言观则与此不同,它所做的,恰恰是要把语言的客观性推向极致:将语言表述中所有不科学的命题、没有实际意义的语句,全部清除。这样一来,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语言来说的东西就很少了。虽然有了科学的精确性,但是语言的应用范围却大幅收窄,世界的范围大幅收窄,维特根斯坦的目的也就实现了:“我的语言的界限就是我的世界的界限”。[17](79)只是,如果严格按照这种语言观,人类的思想还有文学,恐怕大都不能用语言来表达了。

现代语言观中,最重要的变化,还是把语言的地位提升到远高于交流工具的地位。理解这种现代语言观的要点之一,就是借鉴信息论视角来看世界,承认万物有言。不要以为世界上只有人类才拥有作为交流工具的语言,世界上的一切,无论生物还是植物,无论有机界还是无机界,都具有自己的语言。一旦能够读懂万物有言的具体内容,就会达到人与万物交流、合一的境界。这种境界,正是文学或艺术所追求的意境。所以说,文学或艺术语言,就最高层次来说,就是通达人与万物交流、合一意境的语言。

一旦通达万物有言,对人类语言的把握就不在话下了。所以文学或艺术语言是最丰富、最深邃的语言。

仅仅弄清语言观的内涵变化,还远远不够。对语言的理解,必须能够将其与人们的日常经验联系起来、与以日常经验为基础的文学经验联系起来。为此,还必须解决人的现实知觉与语言的关系,以及语言如何将在场的东西与不在场的东西连结起来的问题。

每个人的知觉是个体性的,语言则是普遍性的,两者之间有“鸿沟”:普遍性无法达到个体性。如何解决这一难题?不知有多少哲人受困于此!分析哲学家莫汉蒂以靠近海德格尔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语言要想与其所指称的单一性事实同一,必须此事实本身就是主体与客体的融合。”但是莫汉蒂毕竟不能“真正懂得有意义的世界本身必然是主体与客体的融合”,他虽然看到了知觉中单一东西所显现的不在场的东西,可他采取的是缩小视角的方式,甚至缩小到某个个人的“主观语言”,以捕捉这单纯在场的东西。张世英先生的办法则反之

“不是从整个领域向在场的单一性东西缩小,而是由在场者向整个领域即向不在场的东西扩大、延伸,以至把握这整个领域,把握在场与不在场、显现与隐蔽相融合的整个‘天人合一’的境界”。[16](205)

在这里,要点是“万物相通”:单一即个体也可通至“整体”。也就是说,不要把个人知觉的个体性限于在场的东西,而要看到在场的东西背后的不在场的东西。传统的主客二分思维,讲究的是通过现象看本质,现代的主客相融思维,则讲究透过在场的东西看不在场的东西,但不在场的东西不是像“本质”那样抽象的概念,仍是活生生的现实世界。

解决了个人知觉中个别事物与语言的关系,实际上也是以新的方式,解决了康德所致力的认识能力与知识的确定性问题:知识的确定性、普遍性,不在于先验的知性,而在于个别的知觉与不在场的东西的“万物相通”,因为“相通”,它不是单一的在场,而是与不在场紧密相联的。

这样一来,不仅在当代语境下重新解决了困扰人们上千年的认识论难题,尤其能够破解因后现代思潮影响而产生的对文学真实问题的质疑:每一个人,都生活在惟一的宇宙之中,他的任何知觉,都是对这惟一宇宙的个别视角的知觉,然而其背后又关联着无穷无尽的不在场的东西,惟一的宇宙在其中得以显现。也就是说,个人知觉中的个别的东西,与宇宙整体有着实在的、真实的联系。这联系也具有一定普遍性,并非仅仅是个别的。同样道理,单个作家对生活的真实感受,以及单个读者对作品的真实感受,一定也具有某种程度的普遍性。因而文学真实的存在,是不可否认,也没法否定的。只是,再不可将具有相当程度普遍性的文学真实,坚持当作对所有文学的定性了。

经过梳理可以看出,本质论、真实论和语言论,作为文学理论的核心范畴,三者之间其实是相联相通的:本质论的出发点之一,应该说就是对现象真实的抽象。就现象和本质的关系而言,两者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真实论问题,既涉及到认识论,也涉及到语言论;语言论问题,在现代意义上,不仅与真实论密切相关,更与本质论在文学或艺术的最高层次,即意境的层次上相通相联。

目前文艺学专业的研究生,对理论新潮的向往和敏感是值得称道的,落伍者的名声几乎与他们无缘。需要注意的,应该是真正做到扎实、深入地掌握、研究深层次问题,形成自己的独立判断能力,避免在新潮面前盲目跟风。

〔参考文献〕

[1]梯利.西方哲学史[m](增补修订版).伍德增补,葛力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m].何兆武、李约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3]波普尔.开放的社会及其敌人:第1卷[m].陆衡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4]张志林,陈少明.反本质主义与知识问题[m].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

[5]杜书瀛.文学会消亡吗——学术前沿沉思录[m].广东: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

[6]马承源主编.孔子诗论:第三简、第四简;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7]廖群.“文学考古”:文学史的复原与拓新[n].社会科学报(上海),2008 .01.10(5).

[8]陈炜湛.古文字趣谈[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9]普列汉诺夫.没有地址的信[a].普列汉诺夫美学论文集:第1卷[c],曹葆华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10]亚里士多德.诗学[m].陈中梅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11]童庆炳.谈真实性概念及其在文学演变中的发展[j].语文建设.北京:2009(6):54.

[12]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13]张志伟等.西方哲学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14]黑格尔.精神现象学[m].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15]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m].庞景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6]张世英.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7]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m].郭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责任编辑:马胜利)

postmodern thought challenges and intensional changes in the

literary theoretical core category

wangkun

(sun yat-sen uni

篇8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后现代艺术是在西方艺术界出现的一系列艺术现象。它改变现代艺术的以自我为中心的艺术创作理念,而提倡艺术走向社会,贴近生活,强调艺术的社会功能。把多元化作为核心的后现代艺术观念一开始就渗透到了西方的美术教育中。在现代美术教育改革中,其发展趋势表现为倡导以人为中心,强调美术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强调通过美术教育使学生获得终身受益的美术能力,强调美术教育让学生运用多种手段、多种材料包括声、光、电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这些都与后现代主义所呈现的普及化、生活化、多元化、解构化等特征是分不开的。在此影响下,西方各国家出现了许多新的课程理念,如90年代初美国盖蒂艺术教育中心提出了“以多元文化学科为本的美术教育”,力图通过美术教育挖掘个体的潜能达到全面发展。同时,强调扩展美术学习的领域,把美术与各学科联系起来,在学习方式上强调主动探究,形成综合全面的美术教育。在西方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潮影响下的西方美术教育,也影响着我国的美术教育改革。

一、西方后现代艺术观念对中国基础美术教育改革的影响

德国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认为,“艺术是人的内部生命的表现,也是人的本能,要培养充分和全面发展的人,就必须开设艺术课程。”在现代全球化与多元化充斥的教育环境下,我国的美术教育更是素质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后现代艺术观念也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美术教育改革。

(一)对美术教育改革理念的影响

后现代艺术观念倡导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消解了文化的中心论,强调文化观念多元并存,影响着我国美术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主要表现在:首先,强调统整的课程观以达到培养人的综合艺术能力,强调“以生活技能为本(而非美术制作技巧)代替内容为本的课程,并强调课程的统整”。闭在美术学习中让学生去了解各个国家的优秀文化艺术遗产,并了解这些艺术的生长环境,以及它们是如何产生的,怎样才能学会艺术等。这种多视点和多方面的求索,能使学生自觉地回到艺术的生长环境,从而使艺术学习的动力和兴趣不断保持下去。另外,美术教育改革强调人文性的学习。21世纪,随着信息化、数字化年代的到来,理性和感性的发展处于一种不平衡状态,社会的高速发展,使人类偏离了自然,人们认识到艺术是理性和感性趋于平衡的途径,因此,在美术教育改革中,人文性的学习被高度重视。我国的美术教育改革在人文性的学习上,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学习美术知识,使个人感情和整个人类的情感源泉联系起来,个人经验与人类的丰富经验接通,以促进学生与周围环境的交流。所以在课改中“不以单纯掌握知识技能为目的,试图改变艺术教育中学生机械模仿与枯燥训练技能的方式,把艺术知识、技能的学习还原到一种完整的艺术情境中,或把一定的知识技能渗透到某个人文主题中,让孩子围绕该人文主题展开轻松愉快的学习”。闭人文主义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实现美术技巧的掌握和人文主义关爱精神和审美价值感的提升。其次,注重以人为本,培养人的个性以达到完美人格的美术教育思想。后现代艺术观念“追求一种更完美的现代性,期望人的行为更具合理性”的观念影响着美术教育观念,“以人为本”成为现代美术教育思想的主导思想,美术教育改变了过去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思想,提倡以‘培养人的个性,达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理念。英国教育家赫伯特里德曾提出“通过的艺术教育”,即通过美术教育来培养人,把美术教育作为引导儿童发展的工具,从而培养儿童的个性,达到完美人格的塑造。在我国的美术教育改革中也特别强调人格的培养,并提出“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个性特点,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艺术活动,促进他们创造能力、审美能力等的提高,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二)对美术教育课程内容和结构改革的影响

“20世纪初以来主导教育领域的线性的、序列性的、易于量化的秩序让位于更为复杂的、不可预测的系统和网络,课程不再被视为固定的、先验的跑道,而成为达成个人转变的通道”,后现代艺术观念也影响着我国美术课程内容和结构的变革。2000年6月,教育部启动了基础教育改革项目,包括普通学校美术课程标准;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2004年初,美术课程标准研制组对“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的条例”进行了修订。其中指出美术教育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而实施综合、探索的学习,必须要扩展美术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的开发包括校内资源、校外资源、信息化资源、教师资源,通过课程资源的开发以提高美术课程的适应性,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在课程改革中,把“统整的建构主义”作为一个重要的理论依据,在“统整各派建构主义理论的基础上,汲取该学说的合理内核,并从知识观、课程观、教学观和评价观四个方面建构素质教育的理论框架”。

1.强调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综合。后现代艺术是综合的艺术,现代美术教育已是综合的教育,美术课程改革也主要以综合性为原则,从传统的分科走向综合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学科观念,以综合的学科观念而代之,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和渗透,逐步使学科门类达到综合。基础美术课程资源的改革同样受到影响,进人21世纪,美术课程资源开发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2.注重美术学科内容的综合。在课程设置上,强调消除对于实用美术的轻视,将“工艺美术、现代设计”与强调审美的精神功用的“纯艺术”结合起来。

3.对“过程”与“技能”的同时并重。在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中把美术课程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与“知识、技能”看作是同等重要的,美术课程资源也并不局限于美术学科本身,并拓展至自然、文化、社会等范畴。

4.以素质教育为宗旨。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达到人的全面发展。在课程设置上,则主要体现以素质教育为依据,让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美术的能力,改变过去以美术知识、技能为内容标准,而充分体现美术的情感性;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让美术课程和生活、自然紧密联系起来。

总之,西方后现代艺术观念对世界、乃至中国美术教育课程改革具有巨大的影响,在它的影响下,“学校美术教育更注重美术与文化及社会的联系,设计一种更开放的、既能容纳又能扩展的美术课程成为世界各国美术教育改革的焦点”。

二、扬弃西方后现代艺术观念。促进中国美术教育健康发展

西方后现代艺术观念对世界的教育改革产生了重大影响,对于世界各个国家的美术教育改革更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同样也推动着我国21世纪美术教育改革前进的步伐。然而,后现代艺术观念是在西方的土壤里生长起来的一种理念,是西方社会矛盾的产物,而我国的艺术观念有着深厚的文化根基和人文传统,美术教育在这两种文化观念不断冲突的情况下,应在继承我国传统文化的前提下,汲取西方后现代艺术观念中合理的部分,推进美术教育改革进程。另一方面,我国是第三世界国家,不管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与西方国家相差甚远,后现代艺术观念作为西方的产物,我们应该合理地吸收其优点,找到适应我国美术基础教育改革的理念,以指导美术教育改革。因此,在汲取西方后现代艺术观念的同时,笔者认为,后现代主义的出现,从合理性方面看,它确实能让人对现代化进程中的种种危机有清醒的认识:例如对自然资源的过分掠夺、物欲膨胀而导致的人文精神价值的失落等等。后现代主义的批判精神对现代化发展有一定的约束意义。但其中也存在着一些深刻的矛盾和严重的弊病,不仅对于整个人类文明,就是对于当下的社会文明、现代教育,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首先,后现代主义打破艺术与生活的界限,使得一向被认为是崇高和高雅的艺术打上了当代商品经济的印记,因而失去了美的崇高和独立的价值。后现代艺术对古典艺术、现代艺术的冲击,导致崇高和理想的衰落。社会理想、人生意义、国家前途、传统道德等等,在后现代主义的浸下变得相当模糊、淡化,这就难免导致文化生态的平衡和社会大众文化素养的低俗化。

篇9

卡尔维诺是当今世界极有影响力的作家,虽然他本人已于1985年故去,但人们对他作品的喜爱和研究却与日俱增。中国早期的卡尔维诺研究主要以译介为主,最早的译本是1956年由上海新文艺出版社出版,严大椿翻译的《把大炮带回家的兵士》。之后二十年由于政治原因,卡尔维诺的译介工作停滞不前,直到1979年译林出版社出版了肖天佑翻译的《寒冬夜行人》,卡尔维诺译介和研究逐渐升温,他的主要作品相继被翻译为中文。2001年由译林出版社出版,吕同六、张洁主编的六卷本《卡尔维诺文集》,囊括了卡尔维诺不同时期的主要作品,为研究者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资料。随着中国读者对卡尔维诺的了解和喜爱,他的作品继续以单行本的形式不断被重译。

国内批评界对卡尔维诺的研究角度和侧重点各有不同,大致来说,对前期作品从社会、政治、性等角度出发的比较多,对后期作品则侧重其后现代特征。当然,这只是比较绝对的分法,很多研究都是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的。这里按照批评家们研究角度的不同列举出有代表性的几类:

第一类,把卡尔维诺纳入后现代文学框架中,探讨其作品的叙述手法、多元性、混乱性等后现代艺术品格,这类研究集中在其后期作品上,尤其是《命运交叉的城堡》、《寒冬夜行人》、《看不见的城市》、《帕洛马尔》。

1967年卡尔维诺移居巴黎,当时整个世界都被一股强烈的革命热潮所激荡,“五月风暴”、“芝加哥骚乱”、金斯伯格在麦迪逊广场上的诗歌嚎叫……在这一时期,卡尔维诺与当代思想界的重要人物列维・斯特劳斯、罗兰・巴特等人交往甚密,文学观念受结构和后结构批评的影响颇深,文学创作中明显地渗透了一些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理念,其作品逐渐被人们视为后现代文学经典。基于此,批评家们把他的作品视作理解和印证后现代文学观念的绝好文本。

关于这类研究,艾晓明、冯季庆和卜伟才等学者的几篇文章很有代表性。例如艾晓明的《叙事的奇观――论卡尔维诺》[1]和《叙事的奇观――图说卡尔维诺》[2]两篇文章,从《看不见的城市》对《马可波罗游记》的戏仿、小说的晶体结构、记忆与虚构、叙述行为等角度来全面探讨《看不见的城市》中卡尔维诺的叙事艺术及其文学理念。另外,冯季庆在《纸牌方阵与互文叙述――论卡尔维诺的》[3]一文中分析了《命运交叉的城堡》怎样利用塔罗牌的排列组合叙事,其中的互文手法和片段性写作蕴涵的后现代创作思想,以及卡尔维诺对现实的戏讽态度。

第二类,小说主题研究。

首先,从新现实主义的角度来研究卡尔维诺小说的社会、政治、性、文化、心理、人性等诸多主题,认为卡尔维诺通过小说来表达自己的现实关怀,这类研究集中在其前期作品中。由于卡尔维诺的青年时期在二战前后的意大利度过,国际形势的动荡和社会中存在的各种弊端,使卡尔维诺在精神上产生了危机,痛苦地看到自身价值的瓦解,以至于对作家的使命、文学的作用和社会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这种风云变幻的时代成长起来的知识分子总是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因此许多批评家认为作家这一时期的小说总是在关注现实,都有一定的现实寓意。在裴亚莉的专著《政治变革与小说形式的演进:卡尔维诺、昆德拉和三位拉丁美洲作家》中,把卡尔维诺的创作于意大利文学的政治传统和作家所处的新现实主义文学背景联系起来,并分析了卡尔维诺对文学社会功用的看法。

其次,从主体存在状态的角度分析作品主题。卜伟才的《自我追寻的历程――三部曲的主题意蕴》[4]对卡尔维诺《我们的祖先》三部曲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探讨了卡尔维诺终其一生关注的“追寻自我”主题。

第三类,研究卡尔维诺的文学观念,并结合作品来分析其小说美学,主要依据是《美国讲稿》(《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这类研究或从整体,或摘取若干关键词,对卡尔维诺的文学美学思想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开掘,尤其是“晶体美学”、“科学文本观”和“轻”与“重”之关系等问题成为讨论焦点。例如杨黎红的两篇论文《论卡尔维诺小说的“晶体模式”》[5]和《论卡尔维诺小说“晶体模式”――以为例》[6],不但详尽分析了什么是“晶体模式”,而且阐述了这一叙事方式在卡尔维诺小说中的体现。

第四类,从比较文学的角度研究卡尔维诺对中国作家的影响以及他的文学观念与中国古代文论之间的相通之处。

首先,把卡尔维诺与受其影响的作家放在一起进行影响研究,主要与王小波对比,探究卡尔维诺对王小波的影响,以及两人美学品格上的相通之处。例如仵从巨的《中国作家王小波的“西方资源”》[7]。韩袁红的《卡尔维诺与王小波小说世界中的童话追求》[8],认为王小波是卡尔维诺的中国传人,探讨他们内心相通的童话精神。

其次,把他的文学观念与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对比,进行平行研究。例如崔莉的《卡尔维诺的“六项文学遗产”》[9],认为刘勰和卡尔维诺都对文学的美学意蕴进行过思考和探讨,有很多相通之处,文章从梳理中西文论风格的角度入手,就刘勰的“八体”和卡尔维诺的“六项”进行比较。

批评家们对卡尔维诺及其作品在不同角度的解读各有利弊,我们很难以某种固定的标准对每一种方法做出评价。事实上,任何一种分析都无法达到囊括一切的完整,它们都是试图提出一种臆想的制度,片面性是任何一种阐释所不能避免的。具体来说,目前的研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注重前后分期,以巴黎时期为界,把他的创作分为两个阶段,前期以新写实主义和寓言风格为主,后期则主要从事充满后现代风格的小说创作。这种分期虽然有助于读者更容易地理解作品,但无形中却削弱了其创作的连贯性,忽视了他一以贯之的主题和风格。第二,国内研究多为对卡尔维诺作品的单篇研究,其中不乏深入精辟的分析,但是缺乏系统研究。第三,研究角度和切入点多集中在他复杂精湛的后现代叙事艺术,从其他角度开拓较少。

参考文献:

[1]艾晓明.叙事的奇观――论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外国文学研究[J],1999(04)

[2]艾晓明.叙事的奇观――图说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作家[J].2002(01)

[3]冯季庆.纸牌方阵与互文叙述――论卡尔维诺的《命运交叉的城堡》.外国文学[J].2003(01)

[4]卜伟才,自我追寻的历程――《我们的祖先》三部曲的主题意蕴,当代外国文学[J],2003(01)

[5]杨黎红,论卡尔维诺小说的“晶体模式”,外国文学研究[J],2007(01)

[6]杨黎红,论卡尔维诺小说“晶体模式”――以《看不见的城市》为例,社会科学辑刊[J],2007(02)

[7]仵从巨,中国作家王小波的“西方资源”,文史哲[J],2005(04)

篇10

一、小说作者简介

1.作者的生平

布赖恩·卡斯特罗,当代著名小说家,中文名高博文,1950年出生于香港。父亲为葡萄牙人,早年在上海创业,母亲为中英混血儿。受父母的影响,卡斯特罗能够流利地说英语、广东话、法语和葡萄牙语。1972~1979年,他在澳大利亚和法国教授法语,后曾担任多所高校的“住校作家”。

2.作品和殊荣

二十多年来,布赖恩写了大量作品,其中包括八部长篇小说:《候鸟》、《追踪中国》、《双狼》、《随波逐流》、《波默罗伊》、《斯苔珀》、《上海舞》和《花园书》,1部论文集《寻找艾斯特莉塔》。8部小说中,有5部曾获澳大利亚的各种奖项。第七部小说《上海舞》分别获得2003年万斯·帕尔默小说奖和2004年克丽丝汀·斯泰德小说奖,并被评为新南威尔士州2004年度最佳小说。

3.作品的特点

布赖恩·卡斯特罗是澳洲华裔文坛独具创造力的作家之一,他的大多数小说都是关于华裔移民主题,且与多元的文化和历史有关。卡斯特罗在创作上采用后现代主义手法写作,小说呈现出时空交错、情节跳跃等多样性特点。

卡斯特罗以独具创新的表现手法闪耀于澳洲文坛,创作题材新颖,丰富地表现澳洲华裔移民的文化多元性,深受评论界的广泛赞誉。

二、小说《上海舞》的介绍

1.故事梗概

小说《上海舞》写于2003年,是华裔澳大利亚作家布赖恩·卡斯特罗(BrianCastro)的第7部小说,同时也是作者的一部虚构自传小说。

小说以上海为背景,以卡斯特罗自己的家族历史为基础。叙述者安东尼奥·卡斯特罗与他的缔造者布赖恩·卡斯特罗一样拥有着中国、葡萄牙和英国的三国混血血统。主人公在澳大利亚生活了近半个世纪,后来他决定离开澳洲大陆重新回到中国。于是他从香港乘船,返回上海,去追寻记忆中的历史和回忆。

在时间和空间轮转中,卡斯特罗娓娓叙述着关于自己的家庭故事。故事背景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上海,澳门和香港。通过想象,卡斯特罗将故事定位于漂泊的地点,从17世纪的美洲,到葡萄牙再到法国,其间也包括1997年和在澳大利亚的复杂生活等。

在这错综复杂的多元环境中,我们像解谜般地看到他们的家族轶事,还有那些属于那个特定年代的人群和轶事。

2.外界评论①

《上海舞》于2003年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全书共447页。小说一问世,便引起了评论界的广泛关注。

泽维尔·庞斯评论说:“所有这一切使小说产生一种几乎是梦幻般的力度,一种元现实主义的紧凑性每一个细节都是一个更大谜团的一部分,只有将所有这些拼凑起来,这个设计才会浮现……历史并没有完全重复自己,而只是在重新上演相同的基本模式。”

亚马逊书网这样写道:“该小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既是历史又是小说,还是跨越了各种文学形式,讲述了普遍意义的人类经验。”

3.本文主题②

本文通过对小说《上海舞》的文本深入阅读和研究,适当结合运用后现代文学理论,归纳出本部小说《上海舞》在后现代主义文学的框架下所呈现的多元性特点,即:①时空跨度的多元性;②人物身份的多元性;③文化表现的多元性。通过这三个层次解读《上海舞》这部自传式小说中体现的多元性主题。

三、小说多元性主题的解读

后现代主义反对用单一的、固定不变的逻辑、公式和原则及普适的规律说明和统治世界,主张变革和创新,强调开放性和多元性,承认并容忍差异,是对现代主义的批判和超越。(王祖友,83)

1.小说时空跨度的多元性

《上海舞》讲述的时代背景,跨越了几个世纪,人物踪迹遍及美洲、欧洲和亚洲等地。在小说的“在容家”这个故事中,作者布赖恩·卡斯特罗这样写道:“哦,点点滴滴的生活跨越了两个世纪和两种文化。记得最多的是那些阴云密布的日子,它们保护了他免受的恐吓……”(P.130)

小说的几个主要人物,包括主人公安东尼奥、父亲阿纳尔多,都存在于多元的时空界限,他们尝试通过各种途径寻求身份,在模糊的时间界限里获得生存。

(1)安东尼奥的多元时空跨越

小说的主人公安东尼奥·卡斯特罗通过回忆,穿越了时空的跨度,去追寻自己家族的历史。

安东尼奥的旅途追寻贯穿了多元的时空界限。他从澳门回到上海,在“开往中国的慢船”这个故事中,卡斯特罗说:“我过了四十年后才回到我出生的地方。这片脏兮兮的水域,他们将我转到香港的港口,转航驶向上海。”(卡斯特罗,3)

安东尼奥·卡斯特罗过了半个世纪才回到自己出生的地方,他一直在寻找属于自己心灵的那个港湾。航程途中的疲惫,使他天天晚上做噩梦。就这样从珠三角来到了黄浦江,他穿越着层层的时间和空间界限,去追寻一个类似生存的“转机候车室”的地方,去继续翩翩跳起上海之舞,那种属于他天生骨子里的东西。

在追忆的时空跨越的过程中,安东尼奥娓娓叙述了从14世纪开始的祖先为捍卫家族信仰被宗廷烧死直到90年代的等一个个历史时间片段,空间穿梭于各个大陆等地域,实现了自我的多元时空跨越。

(2)阿纳尔多的多元时空跨越

处于多元时空跨度的人物还有父亲阿纳尔多,他是一个典型的享乐主义者,在小说“新闻大战”的这个故事中,文章一开头的副标题就这样写着“上海属于眼下”,从这一句话中我们可以隐隐感受到卡斯特罗的生活观:人生就是要抓住时机,活在当下、享受当下,抛却烦恼和忧虑。

所以在文章下面的描写中,他这样说道:“如果没有过去和未来,也就没有害怕……”于是他悠闲地一手拿着报纸,一边以一种满不在乎的态度教育并灌输着堂弟:“干吗要担心呢,如果你担心你死,如果不担心你还是死。”(卡斯特罗,212)

阿纳尔多以及时享乐主义者的生活态度抓住“当下”,用以证明自己多元的时空存在。阿纳尔多想要忘记曾经,忽视当今,以一种无畏和享乐的生活态度活在多元的时空中。

2.小说人物身份的多元性

人物身份的多元性可以从后现代主义作品情节中直接流溢出来,因为后现代主义者在消解主体的同时,必然导致对文学作品中人物身份单一性的根本否定(李艳丽,78)。这一特点也同样可以在《上海舞》的作品和人物中得到印证。

正如卡斯特罗这位中、英、葡混血作家所言:“在香港,没人将我看作中国人”,而“澳大利亚人认定我是中国人”(王光林,《摆脱“身份”关注社会》209),混血的安东尼奥·卡斯特罗也面临着身份的多元化。

卡斯特罗出生在香港和澳门之间的船上,无根无基、到处漂泊,缺乏传统意义上的身份认同感。他孤苦伶仃、无依无靠地存在着,生活穷困潦倒。和本文作者布赖恩·卡斯特罗一样,虽然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却生活在澳大利亚主流之外,被所处的社会所抛弃和隔离。在父亲离世后,他毅然踏上了漂泊之路,去探寻祖先的历史,去寻找治愈伤疤的药膏,追忆的寻根之路遍及世界各个地方。同时安东尼奥·卡斯特罗还通过零碎的照片、日记等,再现家庭历史,消解故事的线性结构,实现自我多元身份的探究。

3.小说中多元文化的融合

后现代文化是一种没有中心的多元文化,宽容各种不同的标准,主张“持续开发各种差异并为维护差异性的声誉而努力”,体现了多元文化相融合的主题(王祖友,82)。

小说《上海舞》的场景选在上海,因为上海是多元的、开放的世界。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大上海更是一个熔炉之地,是外来投机者的天堂。香港和澳门分别是英、法的殖民地。这些地方就是一个文化融合的多元世界。外来文化和当地文明交互存在,此时冲突,彼此融合。

在小说《上海舞》的“葡式免治”这个故事中,安东尼奥·卡斯特罗吃着美味可口的澳门免治,葱香浓辣的杂烩裹着各种配料,卡斯特罗一边享受般地品味着这种独特的混合味道,内心却深深地体会到了自己独特的感想:这份混杂的味道仿佛那难以忘怀的混乱和安全,仿佛所处环境的混杂,社会的混合和那多元文化带来的浓浓熏陶。

四、结语

在一次采访中,卡斯特罗说:“写作必须从标签或固定的观念和业已接受的观点的囚禁中解放出来。这是自由思考现代世界的惟一之路。”(王光林,《文化翻译与多元视角》,163)这也正是作者卡斯特罗在《上海舞》这部后现代小说中所体现的:通过打破传统小说的单一性和完整性,从而呈现出开放多元的主题,留给读者无限的遐想空间。

注释:

①下文提及的媒体评论摘选于亚马逊书网《上海舞》商品描述之媒体推荐。

②关于本文的主题根据王光林译后记的启发,并适当结合了部分后现代文学理论进行分析文本中所表现的多元性主题。

参考文献:

[1]陈宝柱.布赖恩·卡斯特《上海之舞》的多样性解读[J].长城,2011,72-73.

[2]王光林:摆脱“身份”,关注社会——华裔澳大利亚作家布赖恩·卡斯特罗访谈录[J].译林,2004(4).

[3]王光林.文化翻译与多元视角:澳大利亚华裔作家BrianCastro(高博文)访谈[J].当代外国文学,2008(1).

[4]丛娟.后现代主义文学基本特征探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5(6).

[5]于海李汝成.记忆与虚构——布赖恩·卡斯特罗的《上海之舞》[J].外国文学动态,2007(2).

[6]布赖恩·卡斯特罗,著.王光林,邹囡囡,译.上海舞[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篇11

中图分类号:I0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09-0076-01

千年沧桑历史漫如云烟,文学却犹如一颗闪耀在历史天空的澄明恒星,宁静平和的占据在一个非光芒耀眼而又不能被忽视忘却的角落,独特地展示着人类历程的每一个足迹。然当人类历史和文明发展至今时今日,工业文明和大众传媒开始肆无忌惮的横行于整个世界的时刻,文学退缩于清冷的角落,人们越来越迷茫――“文学是否有其依然存在的必要”。这正是文艺学者们亟需现实面对的一个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文学之所以能够存在的价值基础和归属是什么。深刻挖掘文学史的发展之后,可以明确的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文学的价值基础和归属正是文学的深沉人文关怀。

一、“人”,人文关怀的最终指向

作为文学最终价值归属的人文关怀,它不是出现在当前社会的语境之中,早在千年之前的中国先秦,在文学中就有丰富的人文关怀之情,尽管没有作为一个专门的理论呈现在人们的面前,但在大量的文学和理论中都以别样的形态留给了后人。人文关怀究竟是什么?体现在哪些方面?没有确切定论。当下概念体系中对人文关怀最通俗的解释是“人文关怀就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就是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类自觉意识提高的反映”。单单这几句话显然是无法完全解释清楚人文关怀博大精深的内涵,但至少能让我们把握一个中心,就是人文关怀的最终关注点是每一个个体“人”的合理生存和发展。

历史早已证明,社会发展首先是人的发展,人作为社会的主体和发展动因,理应是首先被关注的对象。暂且不去追究文学起源这个颇具争议性话题的答案,但文学之所以诞生和发展的基础条件必然是人的出现,没有人也就无所谓文学。长久以来中外学者们给与了文学起源无数种阐释,纵观这些学说,无论是劳动说、模仿说、情感说……无一不与人是紧密贴合在一起的,反映人的生存与情感。人文关怀表现在文学上就是作为对人类生存细致的整体关照,它的精神主旨折射出人类发展史所积淀下来的对人本身的零距离贴近。绵延的文学史可以勾勒为一部“人学史”,在人的发展完善中得以发展完善。从中国时期的上古歌谣体可以看出古人征服自然以求平安生活的愿望,《诗经》用最生活化的语言反映着上自统治阶级下到弃妇流民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每一次文学的大变革莫不是与历史的进程和人类渐次进步紧密相连的。

二、现代文学中迷失的人文关怀

先秦以来的文学史证实了一点,即能够在文学史上流传并富于生命力的作品必然是蕴含了关注普遍“社会人”的人文关怀,《诗经》的艺术魅力,唐诗宋词的灿烂光辉正是有了人文光华的闪射方才咏叹千年。遗憾的是,这种人文光华的闪射并没有随着历史的进步和发展而走向辉煌,却迷失于当代的“全球化”和“现代化”语境中。这种迷失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市场利益追逐下的恶俗写作

现代市场经济活跃人类物质文化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的对人类的精神文化造成强烈的冲击。追逐最大的剩余价值不仅在生活消费品生产中膨胀,更扭曲式地在精神文化消费品中拓展。其直接后果就是文学成为谋取市场利益的手段,以拙劣甚至低俗的文字工业来追逐市场占有率。裸的、、恐怖小说堂而皇之的出现在所谓的文化消费市场上,文学的概念歪解成为――只要是文字作品皆为文学。市场占有率甚至开始成为作品好坏的某种隐形标准,更有所谓的“名作者”直接叫嚣到“从市场的销售率就可以看出谁的作品更好”。人文关怀在这种利益追逐下,直接成为市场竞争下的“奢侈品”,掩埋于香艳刺激之下,无人问津。

(二)狭隘个体抒发中的自我低吟

有些作品中隐约可以看到作者的一点真情实感,却又浅唱低吟着自我的无端憔悴、虚无,靡靡之音充斥其中。或许这些情感的确是作者本身的感觉,然无病式的低吟对于文学毫无深层价值。这种作品当中没有丝人类共同情感、宇宙精神和生存关照,它把文学最基本的精神底蕴丢失在没有精神内涵的虚无之词中,让人感受的不是震撼和深思,而是愈发虚无的精神流离。一己之思并无不可,但其间必然包含着人类的情感共鸣。《诗经》中,弃妇诗同样是古人们的一己之思,然而它带有的对社会不公的批判、对自身命运的无奈是整体社会中女子普遍命运的完整展示以及一个时代的反思,蕴含丰富的人文精神。这和现代社会那些所谓的“身体写作”中的自我表现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精神实质。

(三)盲目追逐先锋的“失风”

后现代语境下的作家们,为了追赶时代和社会的潮流,争先恐后的抢捧着“先锋”的概念,纷纷标新立异地创制与他人和历史不同的“牌子”。没有明确目标和精神追求的先锋就这样漫无边界的分撒开来,无数的先锋作品走上精神消费的时刻时,人们却迷茫了,“先锋是否就是意味着对传统的背离?为何先锋作品让人找不到主题,生涩的文字、扭曲的语法、脱离常规的结构、叛逆的观点是不是就意味着先锋呢”。先锋之风下带来的不仅是人文关怀“失风”,直接导致的更是文学的无根和消解,文学是什么在先锋中变得格外模糊。极少作者在创作时还记得有一个称作“人文关怀”创作标准,狭隘地在形式和结构中追求新意,文学必然失去其活力长存的条件。

(四)文学创作者的价值缺失

很多学者都说现今是一个没有大家、没有权威的文学时代,之所以没有权威是因为没有人创作出可以称为“权威”的作品。作家群体的扩大化,作家身份的模糊化带来的后果是文学作品的泛滥和质量的不断下降。究其原因,与作家群体扩大化后作者人文精神缺失脱离不了关系的。

三、人文关怀迷失后的文学困境

人文关怀是文学发展的导向标,现代社会人文迷失之时,文学必然地走入了举步维艰的困境中。当前的文学面临着因人文关怀缺失而带来的三大困境:首先是文学的边缘化;边缘化是现代文学中使用频率颇高的词。边缘化本身是一个比较抽象的说法,就是非中心,非主流,或者说被主流所排斥,所不包容的意思。而当前文学的困境之一就是显现于文本之中,没有了这种普遍的人类情感,就难以再次引起全人类的共鸣,失去了文学凝聚力,文学必然的开始被边缘化。其次是文学精神家园迷失后的自身堕落;人文关怀作为文学的基础价值归属,它是文学精神的一个导向,时刻提醒着文学必须关注社会关注人类,关注个体人的情感以及生活世界。当人文关怀迷失之时,文学失去精神家园,精神底蕴被恶俗和利益取代,必然一步步走想自身的堕落,仅仅成为某些人追求名利的手段而已。再次就是文学失去发展的动力和目标;当航行的航线和灯塔消失掉,前进的动力流逝之后,文学发展就只能毫无方向甚至停止不前,在旧的体系中消磨最后走向坟墓。人文关怀这一文学价值归属作为文学的动力和目标在现代消逝殆尽,造成的就是文学发展的迷途和停滞。

四、人文关怀的回归与重建

文学走入“瓶颈”,唯一的解决办法只能是使这足以决定文学生死存亡的人文关怀回归重建,拯救文学将其导入正轨。回归与重建意味着当前的文学工作者们首先必须对现代文学进行反思,查找现代文学走向迷失的关键因素,从外因和内全方位多方面的深入讨论研究;第二,每一个文学工作者们都应该积极主动的深入了解和体验整个社会的情感民生,才能让文学更贴近于灭一个个体最真实的生活状态,使大众对文学重拾信心;其三,文学理论工作者们应该完善文学的价值评价体系,用正确的价值体系规范和评判文学创作;其四,文学市场必须完善其管理和监督制度,保证文学的高尚和纯净。相信,当人文关怀复归于文学之时,一片新的精神天空必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