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4 23:19:53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大学生消费调查总结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一、当代学生的消费新概念及其存在的问题
1、 实惠是大学生考虑的重要因素
在流行和实用之间,更多数学生选择的是实用。在各类产品的选择中,价格适中总是大学生首要考虑因素之一。类似的特征在促销方式的选择上也有体现,最受大学生欢迎的三种促销方式是:打折、派送和赠送小礼物。
2 、大学生侧重时尚性消费
20岁左右的青年是大学校园的绝对多数,我们站在时代前沿,追新求异,敏锐地把握时尚,惟恐落后于潮流,这是我们的共同特点。大学生对新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喜欢追求独特、新奇、时髦的产品,与此同时,独特、新奇带来的往往是流行、普及。服饰、化妆品仍是女生消费的大头,68.3%的大学生表示喜欢购买独特风格的衣着服饰。只有31.7%的人认为无所谓,穿得舒服就行。 是否流行紧随价格、质量之后,成为大学生考虑是否购买的第三大因素。至于名牌产品,当问到如果经济许可,会否购买名牌产品时,80%的学生表示肯定。以上充分体现了大学生对追求高品质、高品牌、高品位生活的需要。
3 、大学生在品牌的选择上忠诚度高
国外有知名度、美誉度的品牌更受学生欢迎。在手机、数码产品等中高端消费品上,国外品牌占据优势;国内品牌在电脑等个别领域逐步增强。在快速消费品上,国内外品牌在大学生心目中各有优劣。大学生消费在一定程度上会相信自己的真实体验,如果使用某种品牌产品产生好的体验,就会坚持使用,从而逐步形成固定偏好,最终形成使用习惯,保持对此产品良好的忠诚度。比如洗发水,感性认识上的气味清香,质量好,效果明显,都会促使他们继续使用下去。有将近一半的同学在购物时,将品牌作为第一考虑因素,像耐克、阿迪、ONLY等中高档服装、化妆品品牌就非常受同学欢迎。
4 、大学生消费也有其不理性的一面
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经济独立性差,消费没有基础。他们没有形成完整的,稳定的消费观念,自控能力不强,多数消费都是受媒体宣传诱导或是受身边同学影响而产生的随机消费,冲动消费。调查发现,有98.3%的学生主要经济来源是父母,而且大部分人月消费在600元左右。像满足以前意义上的温饱消费只占总消费的三成,恋爱、人际交往、个人时尚用品等费用反而占了日常消费的大头。现在MP3、手机、笔记本电脑也已成为当代大学生三件不可或缺的高科技产品。目前,手机在同学中的占有率超过90%,其中七成的同学使用高档手机。56.7%的同学拥有电脑。但在拥有电脑的同学中,68%的同学将电脑用于玩游戏、上网聊天等娱乐活动,只有少数同学是用电脑学习。
5、 考证、出国成为大学生消费新增长点
我粗略数了下:除了以往的英语四六级,计算机等级证,还有许多职业资格证,像会计证、秘书证、公关员证等,甚至还包括驾驶证。为了考试,还要参加许多考证补习班,这种班少则数百元,多则上千元。但事实上,很多人是随大流去考的,很多证对我们来说并没有多大用处,像公关员资格证对找工作来说起不到什么作用。同学如实说。除了考证成风以外,还有越来越多的在校大学生将毕业出国留学提到了议事日程上,许多家庭就将一大笔钱投在了各种出国培训班里。一位正在等待签证的朋友算了一笔账:出国必须考雅思,大三我去了北京念新东方的雅思,学费1800元,材料费200元,报名费1000多元,连带生活费,光半个月就花了4、5千元。考完之后要申请学校,每所学校的申请费都不同,例如美国一般是60美元左右,如果多申请几所,怎么都将近一万元,加上后面的签证、护照、存档的钱,仅前期准备就要好几万,更别提出国了。
二、影响大学生消费的因素也有几点
1、 家庭因素的影响
家庭的消费情况对大学生的消费观有重要影响。我在对一些同学的访问中发现,一般来说,农村的大学生每月的消费大部分是用在伙食上,另外一部分开支主要是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他们的家庭都不富裕,在学校的消费也和在家里一样,不会太讲究。而城里的学生在消费上就相对大手大脚些。
2 、集体影响
读书的大部分时间都在集体宿舍,这样,个人的消费方式不得不受到集体的影响,比如我以前不太喜欢喝牛奶,但同宿舍其他人都有喝奶的习惯,我也就慢慢跟着喝了。
3、 社会文化的影响
大学生消费观上的成熟是其成人和成才的重要一环。因此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是至关重要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人们的消费观念、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都有了很大变化。大学生作为消费群体中的特殊构成,他们的消费在社会大背景的影响下日益多样化、超前化、现代化。客观地讲,大学生消费的主流是合理的、科学的、理性的,但不可否认其中也不乏一些不健康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观,而且大有上扬趋势。
三、活动目的:
我们开展这次活动,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可以让同学们认识到自己消费观念的误区,培养同学们准确的消费观念!
四、活动地点:第四教学楼
五、活动时间:xx年12月2号
六、承办单位:通信09-2班
七、活动内容:
1. 在班里向同学们详细的说明本次团学活动的主题,让他们在了解活动主题的前提下自发的组成小组并选出组长。
2. 要求各小组根据自己的想法制作简单的大学生消费调查表,并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在系内各班级进行认真的问卷调查。
3. 各小组组长根据小组成员的调查表写出详细的调查报告,并在报告末尾写出自己对这次调查活动的看法见解,各小组成员分别写份活动感言,别写出自己对大学生消费观的看法及建议!
4.在班里开展“大学生消费观”主题团学活动座谈会,邀请学工办老师及系学生会主席团人员参加本次活动,做到场嘉宾。
5.在活动中让各组组长谈谈对这次活动的看法,并以自己小组的调查表为依据,说说当今大学生消费观从在的问题
6.请到场嘉宾代表谈谈自己对当今大学生消费观中存在问题的认识,并就自己的看法对同学们谈谈大学生应该具有怎样的消费观。
八、活动流程:
1.由班里的同学布置黑板,并由班长及团支部书记邀请学工办的老师及系学生会主席团成员在到场嘉宾。
2.主持人为本次座谈会致开场白并热烈欢迎到场嘉宾,然后宣布本次座谈会正式开始。
3.首先给同学们十五分钟时间进行自由讨论及相互就自己对当今大学生应具有的消费观进行辩论。
4.各组组长根据自己小组的调查表谈谈当今大学生消费观中存在的问题,并就自己的认识谈谈当今大学生应该具 有怎样的消费观。
5.各小组选派小组代表谈谈自己在调查活动中与被调查者交谈中得知的他们内心中消费观念,并说出自己对这次 这次活动意义的看法。
6.让各小组成员谈自己的看法时出现相反观点的小组之间进行简单的辩论,时间为十五分钟。
7.有请到场嘉宾代表谈谈自己对当今大学生消费观中所存在问题的认识,并就自己的看法谈谈大学生应该具有的消费观念。
随着社会经济的纵深发展,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其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直接地影响其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影响其一生的品德行为。因此,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生活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培养和提高财商,就成为高校的重要课题。
一、当代大学生消费新概念
1.消费方式已经进入网络电子时代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跃发展,社会消费方式已经从原来单一的现金交易向现金、信用卡、支票等多样化的交易方式转变,使人们的生活方式更趋方便快捷。当代大学生是青年人中的佼佼者,有着开放的思想意识,从不落后于时代的发展。那么在消费方式上是怎样的状况呢?在调查中发现,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方式已经进入了网络电子时代。许多大学生
都有校园ic卡、交通ic卡、银行取款卡、上网卡甚至运动健身卡等,刷卡时代使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潇潇洒洒,用某些同学的话来说,就是卡一刷,钱就花。
2.消费多元化倾向
21世纪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丰富多彩的时代,步入这一时代的大学生们不再满足于宿舍、教室两点一线的单调生活,尽管书籍仍是主要的消费对象,但已不是首选的,更不是唯一的消费项目。大学生的消费已呈现明显的多元化趋势,手机、旅游、电脑、影音娱乐是大学生的消费热点。调查中,当问及在经济条件许可情况下,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时,大部分学生选择了旅游,其次是买电脑,反映出大学生具有想走出校园、融入社会与自然、拥有高质量生活的渴望。
3.理性消费是主流
价格、质量、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与国外的不同,其经济来源主要是
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300-800元之间,家境较好的一般也不超过1000元,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开销的。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因此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
无论是在校内还是校外,当今大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围,谈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他们更会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4.追求时尚和名牌是不老的话题
大学生站在时代前沿,追新求异,敏锐地把握时尚,惟恐落后于潮流,这是共同特点。最突出的消费就是使用手机。当代大学生们的消费中普遍增加了手机的消费项目。有调查表明学生手机拥有率不低于40%。此外,电脑及相关消费也是他们的追求,小至一张几十元的上网卡,大至电脑都是当代大学生的宠物,用计算机系同学的话来形容,他们简直就把电脑当成自己的情人知己。
再次是发型、服装、饰物等大学校园中都不乏追新族。调查资料也印证了这一点,就所占比例来看,是否流行紧随价格、质量之后,成为大学生考虑是否购买的第三大因素。至于名牌产品,当问到如果经济许可,会否购买名牌产品时,80%的学生表示肯定。以上充分体现了大学生对追求高品质、高品牌、高品位生活的需要。
关于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篇【二】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国民收入与国民支出的不断增加。大学生作为一特殊的消费群体,在消费上呈现出许多自身所独有的特点,这一状况的出现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当然也与大学生自身存在的消费观念密不可分。为了了解当代大学生消费的真实现状,我们从生活费用的来源、分配及利用状况,购物心态,消费水平和急停收入状况等方面,进行了一次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
使大学生认知自己的行为的对错,提高意识且提出适应的政策。
另外我们也对大学生消费的状况以及心理因素作了相应的调查,并从社会原因分析了大学生消费的外在因素。最后,由于大学生属于心理,生理,社会经验的转型期,正确引导他们的消费观念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本文的调查分析,我们希望能给广大的大学生消费者提供有意义的帮助和指导。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调查对象:****本科生
我们的调查问卷内容主要有王威力提出,有其他三位成员审查修改。在分发调查问卷时我们分工合作,分发近二百张调查问卷。并由分发人员收回。小组讨论研究调查问卷的数据总结和分析。经过近一周的时间将调查问卷整理完毕。由小组讨论调查报告侧重总结的消费问题的哪些方面。最后由袁莉执笔完成调查报告。小组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正文: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不断变化的市场中,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大学生年纪轻,缺乏经验,充满青春的活力并同时具备了一定的购买能力,因而他们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阶层的群体的消费心理以及行为。首先大学生有着比较旺盛的消费需求,而反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自主与独立,消费受到家庭准许的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以及消费实力的相对滞后,是这一群体不同于其他群体的问题所在。问了更加清晰的了解这个问题,我进行了对大学生消费状况的一次调查。
二、问卷情况
这次问卷共发放183份,收回有效问卷166份。以身边同学及朋友为主要调查对象。
三、问卷分析
1、经过问卷调查,有7%的同学一个月的生活费标准在1000元以上,而500-1000元及300500元的人数占了相当的比例,这一结果和我预先的想象相差不多,说明我们学校的学生普遍消费能力在周围学校大学生也占平均水平地位。
2、关于支出的具体内容上我们看到,用于饮食及娱乐两项的结果分别占了前两位,而选择用于通讯的支出与用于交际的花费的人数基本持平,并有具体数字我们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同学把相当多的钱花在了娱乐享受以及与人的联络沟通之上,这说明饮食上的消费比重正在日益的降低当中,相比之下,现在的大学生用于学习方面的钱实在是非常的少,这跟不良的学习风气以及社会的影响都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3、送第三题的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的经济来源85%左右仍然是来自家庭父母的供给,当然也有很多的学生选择了走出校园,挑选了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作为兼职,这除了贴补自己的花费外参加更多的社会实践也是促成这点的重要原因之一。还有部分人是利用学校的助学金和奖学金供自己的生活费用。
4、在第四题中我们不难发现当代大学生对于消费的认识还是很浅薄的,有很多是消费冲动型,见什么好自己喜欢什么就买什么。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是经过精打细算只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必需品。我们应该向这些同学学习。
5、在第五题中,关于网络购物的问题则让我们对大学生现今的消费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我们发现,几乎大部分的学生都进行过网络购物的活动,虽然在具体数额上差距还非常大,但这确实清晰的预示了网络购物在未来无法阻挡的发展趋势。
6、在第六至九题关于大学生消费习惯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具有以存钱、记账为代表的良好的消费习惯的学生数量占的比例未达到三分之一的比例,而有下一阶段消费计划的人数也不足二分之一,而对于自己的消费大多数同学则表示没什么感觉,只有小部分人总结为比较节俭。我们不难总结出目前学生们的科学消费意识还很淡泊,对于自己消费的管理还是存在很大的疏漏。
四、问题的总结与解决办法
综合以上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虽然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但有着自己已具备规律的消费结构、习惯以及发展方向,只要我们能够冷静分析,必然能够更加理性的控制自己的消费。
问题总结:
(一)理性消费仍是主流
质量、价格、外观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的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商品的质量。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这使他们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 600-800 元之间,家境较好的能达到1000元以上,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日用品及日常社交活动开销的。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追求性价比高的商品。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由于同龄人、城市时尚气息以及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他们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商品的价格一定得配得上它的质量。
(二)消费层次一定程度两极分化
据调查,在大学校园中,月消费相对高的同学的月消费可比月消费相对低的的同学的月消费高出35倍,其原因是,家庭收入越高,对学生的经济供给越多,构成大学生消费的一种特殊的奢侈格局,主要表现在旅游、电脑、手机、社交娱乐等方面的消费上。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也比较分明,这在我国当前剧烈转型的社会大背景下有其一定的必然性,我们也应该在大学生的教育中逐步改善这一问题。
(三)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在调查过程中显示,一些同学为了拥有一款最流行的手机,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来满足这一不切实际的愿望;有些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甚至偷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虚荣心的驱使又极易形成无休止的虚荣心,同时为了所谓的面子,大学校园里的攀比心理也是异常的严重,别人没有的,自己得有;别人有的,自己的得是最好的。
解决办法:
构建节约型社会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任务之一。构建节约型的消费模式是解读节约型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用节约型的消费理念引导消费方式的变革,在全社会树立节俭、文明、适度、合理的消费理念,大力倡导节约风尚。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栋梁,加强大学生健康的消费观念的培养与塑造,在当前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大环境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正确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消费心理和行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调查研究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大力提倡调查研究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科学方法,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消费状况的关注,注重在研究他们的消费心理与行为从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当然,调查研究是一个艰辛的过程,但是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首先培养自己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思维。针对不同问题的学生存在的不同问题,给出不同的解决办法,有针对性的解决大学生消费观念存在的偏差问题
(二)教育学生要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科学的消费意识
引导大学生在考虑个人消费时不忘传统观念,科学规划安排,使自己的消费水平与家庭的收入水平相适应。当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不断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繁荣市场这个角度看,需要鼓励大学生进行积极、合理消费。如果不考虑个人经济状况和支付能力,盲目追求奢侈的消费模式是十分有害的。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及时客观的分析社会上的消费主义现象,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心态,不依赖父母而进行奢侈消费而应该自强、自立的作一个清醒的消费者。
结尾: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基本掌握了当代大学生消费心理趋势及现状。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大体上是现实的、合理的。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如攀比心理、不合理消费、不理性消费,这主要是生源来自全国各地,由于家庭情况的不同和消费习惯的差异造成的。大学生中,培养独立的理财能力、科学的价值观应是当务之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当代大学生一定会形成一种更合理,更现实的消费观。
1、消费的理性化需求
享受与潮流已变成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与消费习惯,需要调整以及改善。所以我提出了消费的理性化需求。题目虽然说起来很大,但做起来却需要我们从细处着手。比如对自己每天的消费情况进行记录,以方便自己查找超支消费的原因。也要同时做好对未来消费的计划与打算,做到心中有数,不能由着兴趣不加节制的扩大自己的消费,从而导致自己的消费脱离了自己的生活档次。这两点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保证自己在个人的生活水平下有个尽量好的享受水平。
2、拒绝奢侈品的消费
目前有的家庭收入很高,对学生的经济供给也较多,构成这部分大学生消费的一种比较奢侈的格局,主要表现在旅游、娱乐以及电子产品等方面的消费上。这点在我们的调查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可见,大学生的消费结构需要调整,当然这种情况的发生也是与我国当前剧烈转型的社会大背景的必然性有一定联系。作为一个学生我们应该为自己、为家庭负责,减少那些只为虚荣心而存在的不良消费。
3、调整消费结构
中国大学生的生活消费从20世纪的70年代至经济高速发展的前几年,有一个方面是一直在传承的,即大学生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以饮食费用和购买学习资料、用品为主体。而在最近几年消费结构的失衡,不仅反映了学习风气的恶化,也反映了人心的浮躁与社会对于大学生消费心理的影响。我们必须加以调整来使之适应我们的消费水平。
4、杜绝攀比心理,不过分追求时尚
物质生产与消费造就了人类的当今社会,是人类日常生活的活动体现。21世纪以来,我国高校不断扩大招生。截至2012年,我国普通在校大学生人数已达2308.5万人,在校大学生人数已居世界第一位,支出均值为8435.7元。我国大学生消费市场规模巨大,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变迁进行深入地探析,对高校商家更好应对大学生消费方式的变迁所带来的冲击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一、当代大学生消费分析与调查
一般的从宏观方面讲起,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包括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所有花费占其总消费的比重;要是从微观方面说,大学生消费结构指的是大学生在各类型消费中各自占总消费的比重。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给出的数据划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生活贫困,在50%59%为温饱,在40%50%为小康,在20%40%为富裕,20%以下为最富裕。根据数据显示,我国大学生消费总体属于基础温饱水平。他们平均月消费800元,在食品方面月均消费450元。前期进行的调研活动进行了周密策划和展开。最后进行了活动的总结和数据资料的收集,我们凭借所参加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获取的一手资料调查资料,我们以此得知,现在大学生的消费在食品消费比重占到总消费的一半还要多。但是我们还要考虑到一点,大学生现今毕竟还是在学校里头,日常开支、消费结构和消费种类相对于在社会上要有所不同。大学生在除去食品消费后,还有不小的比重用于其它消费。因此,我们以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了解到现今大学生正在进行着消费方式的转变。就比如说网购:买衣服去凡客,买电子产品去亚马逊,买化妆品去聚美优品,他们甚至通过在校内局域网上进行午餐盒晚餐的订购(叫外卖)。大学生所受的文化教育、校园环境以及该年龄的心理特征,使得他们具有不同于一般社会群体的消费行为及消费方式。
二、对大学生消费方式的变迁给高校商家带来冲击的思考
现今大学生的消费方式和消费行为对比与他们以往有了很多不同。大学生在消费方面的变迁,他们在行为上和心理上的转变,引发了许多人的思考,我们也进行了总结和思考:为什么大学生逐渐在网上订购东西,而不在亲临实体店?现今学校周边的实体店的销售业绩对比以往是什么样子?高校商家如何更好地应对这种消费方式变迁,转弊为利?
带着以上几个问题,我们再次对于中国矿业大学的在校学生以及周边的商户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凭借着我们参加地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所获取的一手资料,我们对高校商家平时经营采取的刺激学生消费行为不足之处进行了总结:现存的实体店相比于网店都是规模比较小的,经营种类和价格范围都比较有限。在经营范围本身就比较小的基础上,可以用来做促销的商品种类和价格范围就更小了。一般消费者只会关心和自己有关的信息,优惠种类少,可选性就降低,涉及人群就少,优惠促销效果就会不明显。缺乏让利于学生的促销态度。很多时候,商家促销的让利手段都建立在虚抬价格的基础上。高校商家的观念还比较保守,虽然愿意做出一些促销活动,但缺乏真诚感。限于卖家自身实力有限,而消费者的需求确实千变万化的,卖家很多时候不能跟上学生的需求。当比较新奇的事物出现,大行其道之时,商家还在卖着传统的旧东西。当时机不能把握时,将会导致潜在的学生客户严重流失。
综合来说,高校商家对于现在的消费者(学生)来说,如果没有足够多的优惠信息,或者是足够多商品种类优惠信息和足够大的优惠空间,那么高校商家所采取的促销很难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他们会更愿意选择在寝室上网解决购买需求,毕竟价钱相差无几,但可选种类却相比现存实体店面的种类多出很多倍。这就是没有充分认识到现在已经不是卖方市场的时代了,货真价实和优质的服务才是正确的经营之道。
三、对高校商家面对现状提出解决方案
对于大学生消费方式的变迁,高校商家要审时度势,面对现状采取一定的手段,改变传统一层不变的经营模式,以应对消费模式的变迁。对此,我们项目小组在调研基础上进行深入探析,对高校商家面对现状提出了以下建议性解决方案以及建议:高校商家应与消费宣传平台合作,在降低自己宣传成本的基础上进行宣传促销。改变传统的经营模式先从改变传统的宣传模式。高校商家应推出会员优惠的策略,但是,每个商铺都有各自不同的会员卡或者会员证,这样会在大学生使用时带来不便,所以建议高校商家采取商家联盟会员的模式,这些问题都高校兴起的高校消费联盟宣传平台服务性机构得到解决。聚集多家商铺实行联盟的方式,这样可以将多家的优惠政策和信息汇总到一起,这样在对于学生使用上会有很多优势。这样会减少“传单满天飞,卡片任逍遥”的场景。将商家消费联盟的信息聚集在一起,这样就是“1+1>2”的模型方式。另外这样一次性的派发多家商铺的优惠信息,这在人力、物力上都大大缩小开支,减少成本,进而商铺在对于商品的价格方面也会有优势。
现今,中学生的生活,学习环境与其父母一代已完全不同,大部分家庭中的独生子女的高消费生活越来越严重。再者,由于目前一般家庭的经济状况比以前有极大的改善。父母大多不愿自己的子女受委屈,又随着家庭观念的转变,家长更尊重子女的意见,鼓励子女发展自身能力。因此,中学生在诸多的影响下消费观念产生了极大的变化。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有零用钱的学生占了被调查总数的98%,没有的仅占1.4%,现在的学生都是家里的独苗,家长对自己小孩几乎是百依百顺,疼爱有加,即使自己在省吃俭用,孩子那里总是应有尽有,可是谁也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过得好些呢?有些父母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放上零花钱,这些零花钱是家长对孩子成长的一部分投资。只有少数家庭的孩子可能每天的生活都是由父母来安排,所以也不需要什么零花钱了。但是对父母来说,高中生各方面的开支较多,学习上的花费明显多于初中生。对于在学习上的正常开销,家长们的出手毫不犹豫的同时,同学们的生活花费和日零用钱,也随之水涨船高。
因此中学生的消费行为反映了以下的几种消费心理特点:
1、求新性。中学生处于求新求异、富有好奇心的年龄阶段对外界新事物的接受能力特别强。于是在社会许多新鲜玩意的吸引下,试一试的想法成了这种心理的源泉。
2、兴趣性。据了解,由于有的学生是追星族便将每月开支中的大部分用在购买自己偶像的磁带或cd上等等,总的来说,主要消费对象自己的兴趣爱好有关,换言之,兴趣爱好越广泛,所花费的款项也就可能同比例增长,更何况现在的学生,兴趣广泛是普遍的事。
3、从众性。身在周围都是同龄人的环境中,加之有不少学生的家境不错,特别容易出现攀比的风气。这便使许多人产生别人有什么,我也要有什么的想法,加上时下的某些时尚主题,促进了这种心理的形成,跟进了流行大军。
4、盲目性。这种心理特点的形成是基于前几种心理的,且从众性心理起了主导作用。
古人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俭以养德。养成刻苦节俭习惯,可以避奢侈,取道义,去邪心,有利培养高尚品德和坚韧意志。有道是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纵观历史,大到邦国,小到家庭和个人,无不是兴于勤俭,败于奢靡。青少年的财政来源主要来自家长,家长应负起管教指导责任。家长要让子女了解家庭的收入和开支,根据家庭的经济状况,制定合理的消费计划,并从中学习承担家庭经济责任。学校应该进行消费观念教育,灌输量入为出的用钱方法,通过学习理财知识,了解借贷责任,力戒享乐奢靡陋习,帮助我们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中学生消费心理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二
xx世纪90年代出生的90后青少年,成长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快速发展时期,是伴随着春天的故事不断成长起来的时代宠儿。改革开放以来造就的良好物质环境,中国特有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光宗耀祖的家教理念,信息时代东西方文化、观念的交融和碰撞,媒体网络的大发展等,使现今90后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与以前的同龄人已经大不一样了。在消费观上的变化就尤为显著。现在,90后青少年的消费结构已不是单一型的了,而是向享受型、高档型,以至于向多元化的消费方向发展。尽管由于年龄、思维能力、社会经历的原因,其表现出的消费心理、消费行为免不了有不合理的成分,但是当今青少年这种自成一派的消费心理形成的原因很值得探究一番。
一、 实践目的和调查背景
1、实践目的:大学生消费问题正逐年为高校及国人所重视,作为收入很少的学生群体其购买力却在逐年增加,奢靡攀比之风日益增长,其消费结构和消费能力是否合理发人深省,我们以此为出发点,以问卷调查形式确定大学生消费观调查为课题的社会实践,目的在于通过对大学生消费观的调查、研究、分析,做出分析总结规划,能够真实反映大学生消费状况,为大学生消费提供合理的参考方案。
2、调查背景:大学生,自古以来都是社会上的一个特殊群体。虽然不同的 朝代称呼不同,但其在社会上永远是群众关注的对象。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在社会大背景的影响下日益多样化、超前化、现代化。如何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估计掌握好自己的消费能力,以及维持合理的消费水平何其重要。
二、 实践内容
1.调查方法:问卷调查
2.调查方式:有纸质资料发放和网上答做,网上资料为49份,纸质资料发出11xx份,有效回收1xx0份。
3.调查意义: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消费中的一个非凡群体,有自身消费群体不同的消费意识和消费方式,并在参与消费文化的过程中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大学生的消费现状反映了大学生的现实消费倾向和未来的消费走向,对于研究消费经济和市场需求有重要意义。大学生消费观反映出了大学生的生活现状,以及价值取向,研究大学生的消费观可以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特点,对于高校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教学治理都将产生直接影响。关注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引导其正确消费,帮助他们树立合理、科学的消费观念,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使之能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有用之才,具有深远的意义。
4.调查时间:xx1xx年xx月xx日至xx1xx年xx月xx日
xx.分工:首先由顺宜和丽珠将问卷打印出1xx0份出来,拿给我们班的同学以及其它班的同学做。另外,由水妹与梅浪将问卷发到网上,邀请同学与好友做,其中网上有效答卷时间为xx天,xx后,嘉欣和美梅将纸质的问卷和网上的问卷进行汇合,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最后我们全体小组成员进行讨论与总结。
6.调查内容:(1)大学生的月平均消费;(2)是否有记账习惯;(3)大学生的消费观念(4)大学生的消费方式;(xx)大学生的消费行为;(xx)大学生的消费倾向;(6)对品牌的观念。
7.问卷样式:见附件一
8.统计结果:见附件一
9. 调查过程:活动计划、设计调查问卷、发放调查问卷、分析结果。
三、 调查情况
总体情况:根据附录一可知,大部分学生的家庭是属于中等小康水平的,他 们的消费会根据自己本身的实际生活需求而进行的,理性度较高。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大学生的个人消费主要包括:伙食、学习用品、日常用品等带来的消费及恋爱中的开销。大家购物时,总会选择实惠的小店选购,对于流行新产品,会在自己的消费水平限度内选择性购物,并没有很强的从众心理。另外,同学们对名牌产品的消费普遍较理性,不会盲目跟风或者攀比。同学们在伙食方面的消费较高,大多数集中在每月xx0400元左右,而学习、恋爱、旅游、送礼和装饰等方面的支出较少。而且大部分同学并不支持追求潮流、时尚和名牌。绝大部分学生的消费都是来源于父母,少部分同学会选择打工、做兼职或创业等自主方式换取生活费用。 但是,根据调查结果可知,较少部分90后大学生的消费具有无计划性、冲动性,观念矛盾且不成熟,消费状况中存在攒钱观念淡薄、经济独立意识较弱、过分追求名牌和时尚、消费的选择力较强、消费观念与消费行为不协调等问题。
四、 调查结果分析
1、 大学生消费特点及原因分析:
(1)消费来源单一。根据调查结果得知,87%以上的大学生的生活费主要来源于父母。造成此结果的因素有二:一方面是受到现阶段我国的封闭性的高等教育体制的制约;另一方面是大学生自身对父母过于依赖的因素。
(2)理性消费是主流。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据了解,大部分大学生在购物时,首先考虑的是商品的价格。多大87%的大学生的生活费来源于父母,这些大学生大多数来自贫穷家庭;而6.1%的大学生则是通过兼职等形式换取生活费和2%的大学生通过勤奋学习而获得奖学金来补助生活。
(3)消费无计划性。仅有xx.2%的大学生能事先做好消费计划再进行消费,同时,40.8%的大学生很少有记账的习惯,14.3%的大学生向来没有记账的习惯。
(4)储蓄观念淡薄。
2、大学生消费心理及原因分析:总体健康,部分异常。当前大学消费心理主体是健康的,但其中出现部分消极消费心理,主要表现在:
(1)个性自觉引起的消费自主心理导致学生消费的盲目性,部分学生消费没有计划,随意性强。大学时期是人生中一个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的阶段,伴随着自我意识觉醒而来的是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强烈的自我支配要求。现在的大学生的消费来源依赖于家庭,但他们却有强烈的消费自主要求。大学生的思想没完全成熟,缺乏适当的消费指导,就会出现消费的盲目性。
(2)从众心理和求异心理是大学生消费攀比心理的心理学动因。大学生们在推崇世俗化的物质享受时,在群体消费行为中往往会滋生独领的畸形心理。
(3)社会原因: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4.0088.02
1引言
对于九零后的大学生来说,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独立自主意识越来越强,在消费方面有自己独到见解。由于经济上没有独立,所以他们的消费理念,消费行为受到很大限制。作为大学生消费重要组成部分的服装消费,几乎已成为除了食品以外的最主要的消费开支。据统计,2011年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生2308.5万人,如此之大的消费群体也逐步成为服装消费的主力军。
2调查设计
2.1调查目的
通过对一部分大学生进行调查,制作问卷,收集和分析这些信息,进而来了解大学生在服装上的消费情况,总结大学生对服装选择的一般规律,从而为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服装消费观念,及针对大学生服装生产销售的整个行业提供参考。
2.2调查内容
不同性别的大学生每年在服装上的消费情况,购买服装频率,在购买服装时首先考虑因素,对着装风格的选择倾向及购买服装地点等的调查。
2.3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法。
通过设计和随机发放问卷,调查大学生关于服装消费的情况,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得出大学生关于服装消费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2)文献法。
通过期刊、各类学科著作等对大学生消费相关资料进行搜集和整理,查阅一些文献,并进行分析,以求得到启发和创新。
3调查对象及回收情况
本次调查以某大学在校本科生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93份问卷,回收率为96.5%,其中有效问卷182份,占发放问卷的91%。
4调查结果分析
4.1调查样本分析
4.1.1调查样本性别构成
由表1可知,调查样本中男生82人,占45.05%;女生100人,占54.95%。男女比例约为4.5:5.5,但该比例并非由样本抽取不合理造成的,而是由于调查样本总体即某大学在校生男女比例不协调引起的。但该比例对于调查结果影响不大,所以可不调整。
将男女大学生平均年花销作为消费实力进行研究,由图1可知,男女大学生在平均每年花销上大致相同,可综合起来分析:81.32%的大学生平均每年花费在3000-9000元,低于3000元的占15.93%,高于7000元的占2.75%。由此可知,大学生在消费实力成正态分布,多集中在每年3000-9000元。
4.2调查数据统计与分析
4.2.1 服装消费花销分析
根据图2,每年在服装上的花费男女生大部分均在1600元以下,但各个价格范围内仍有区别:花费低于1000元时,男生的比例高于女生;花费在1000元以上时,则男生比例明显低于女生。可见在整体消费水平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女生在服装上的花费要高于男生。
4.2.2购买服装的频率
表2所示为大学生购买服装频率,主要集中在一个月购买一次,占59.89%;其次14.29%的学生购买周期较长,2个月购买一次;9.89%的学生3周购买一次;但也有8.24%的学生每周都购买衣服。总体而言,女生平均每3.71周购买一次衣服,反映了她们比较旺盛的购买欲,男生平均每4.51周购买一次衣服,反映了他们能够比较理性的消费。
4.2.3选择服装时首先考虑因素
根据图3,对于选择服装时首先考虑的因素,绝大部分男女大学生的态度是一样的,即相对于价格和品牌而言,大学生更加注重质量和款式。这说明,一款新的服装上市的话,如果在质量和款式上占优势,对大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所以,企业可以采用设计多种款式,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适当降低价格的方式,提高销售量。
4.2.4着装风格的选择
对于购买服装地点的选择,男女生的偏好有一定差异:67.07%的男生倾向于去专卖店购买衣服,其次是网络,很少到超市和批发市场。而有47%的女生选择在网上买衣服,34%的女生会去专卖店购物,而去批发市场买衣服相对于男生来说所占比例也较高。
总体上说,83.51%的大学生倾向于专卖店和网络,这说明专卖店这一类型的实体店以及虚拟的网店是学生经常购买服装的场所。
5调查结论及建议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发现大学生在服装消费上有如下特点:
第一,大多数同学购买服装的态度较为理性,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确定购买服装的价格。并且购买服装倾向于休闲类服饰,大多比较看重服装的质量、款式。
第二,在整体消费水平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女生会用更多的钱来购买服装。
第三,在着装风格上,大部分大学生都选择休闲型,但除此之外,女生更喜欢时尚型,男生由于喜欢运动,所以更倾向于选择运动型服装。
第四,男女生购买服装的地点有一定差异,绝大多数女生倾向于在网上购买服装,而绝大多数男生则倾向于在专卖店购买服装。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和快递公司的迅速发展,网购这种购买方式逐渐成为大学生比较青睐的方式。
由上述结论对大学生以及服装厂商提出以下一些建议:
(1)对大学生服装消费的建议。
首先,树立一个良好的消费观。作为大学生,应该树立自力更生独立自主的理念,节约消费和适度消费的观念。其次,定制一个合理的消费计划,尽可能正确规划自己的支出。最后,在购买品牌服装时一定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从自己的经济水平出发。
(2)对于服装生产商的建议。
第一,定价适宜,符合大学生消费水平。大学生一般无经济来源,厂家生产的服装定价不宜过高,要让大学生能够接受。
第二,量身定做,创造大学生专属品牌。大学生对服装的选择有自己的品味,但是相对于品牌,却更重视质量和款式,这并不是说大学生不需要品牌,企业若创立一个属于大学生的服装品牌,以大学生的品味、取向为依据,使品牌风格符合大学生的审美观念和价值观念,品牌的个性与大学生的个性接近,是很有市场前景的。
第三,塑造风格,打造特色产品。对于正值青春年华的大学生,休闲类舒适类型的服装更受他们欢迎,所以厂家可以在确定休闲型服装的情况下,从服装的款式、色彩、形状、面料以及做工等方面入手,塑造企业产品的优势或特色。
第四,重视服务,改善购物环境。企业应选择专卖店,网络等大学青睐的作为销售终端。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网.中华人民共和国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2-02-22].http:///tjgb/ndtjgb/qgndtjgb/t20120222_402786440.htm.
[2]范铁明.服装品牌营销与市场策划[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
[3]储咏梅.大学生服装消费调查与分析[J].江苏商论,2006,(1):36.37.
一、新时代大学生网络消费研究的现状
2012年5月至10月, 笔者对河北省秦皇岛市六所高校的部分大学生进行了网络消费情况问卷调查。在被调查的六所高校中,有重点院校、普通院校,专科院校和民办院校, 且均为专业设置比较全面的综合性院校, 是比较理想的区域组合; 在被调查的学生中, 调查对象的专业覆盖面较广, 包括理工类、文史类、艺术类等方面的多个专业。同时, 在学历层次上,有本、专科各年级的学生,以及少量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生作为参照。因此, 本次调查得到的数据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可信度, 能够较客观地反映出河北省大学生的网络消费状况。笔者在河北省秦皇岛市开展了大学生网络消费情况问卷调查,此次研究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对大学生网络消费情况进行调查,依托燕山大学,燕山大学里仁学院,河北科技师范学院,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河北省建材学院,河北省石油学院进行调研,共发出调查问卷2000份,收回1652份,有效调查问卷1652份,有效回收率为82.6%,通过对回收的问卷进行分析和总结,汇总得出大学生网络消费的基本情况,进而分析当今大学生网络消费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引导大学生理性网络消费,充分享受网络带来的方便与快捷。
二、大学生网络消费的基本现状
2.1网龄时间较长
近年来,人们对网络资源的利用意识越来越强,对网络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尤其是在网龄上表现得特别明显,网龄作为网民对上网时间和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有着不低于2年的网龄, 超过4年的大学生网络消费者为62.8%,还有19.6%的大学生在中学阶段就接触到了网络,4年以下的大学生居多, 网龄最长达5年的占11.3%。
2.2涉及网络的消费较高
近几年来, 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生活的质量有了显著的提升。大学生消费的增长幅度也是非常的迅速。据调查表明,大学生在校的每个月总开支额从400元到1500元不等,平均月消费额为700 元左右。大学生网络消费也随之逐步增加, 由过偶尔上网到自己购买网络硬件设备在寝室上网。调查中,我们发现,受访者中有64.9%的大学生独自拥有自己的电脑,8.2%与他人共同拥有一台电脑;此外,有55.6%的大学生每月上网费低于50元, 23.7%网费在50元至100元之间,11.3% 网费在100元至200元之间,8.2%网费超过200元。
2.3依托网络平台消费
通过查找资料我们了解到大学生网络消费主要是通过B2C和C2C这两种方式。B2C是指商业企业对消费者的商务模式,企业直接通过网站把商品和服务售卖给消费者的方式;而C2C是通过网络中间商,消费者个人与个人之间进行买卖交易的方式。B2C的企业有当当网、亚马逊书店、京东商城等。C2C主要有淘宝网、易趣网和拍拍网等。
三、大学生网络消费现实困境
3.1大学生对网络的认知程度较低
通过调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大学生对网络的了解和使用是浅层次和低水平的。调查中提问网络知识的来源,有53.6%受访者回答是上网实践得来的,这一方面反映了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另一方面网络知识的欠缺不仅会影响到学生对网络的充分利用的能力,更主要的是限制了学生对网络的自我防护能力。还有38.1%回答为同学传授的,再就是10.3% 认为是老师教授的。
3.2大学生网络使用情况略有偏差
大部分大学生表示最希望从网络上获得的休闲娱乐、学习资料和与他人交流,但实际使用情况存在一定的偏差,对学习活动的利用情况相对滞后,只有32.9%的学生才是首先用于学习的。
四、大学生网络消费的引导对策
4.1培养大学生健康消费网络的观念
虽然大部分学生对网络利用的自我认知比较满意,但这反而显示出大学生网络消费中存在一些问题。大学生的网络消费不一定都是健康的理性的。为此,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网络消费观念的引导,做到对网络的合理使用。学校可以通过开设网络消费课程、网络知识讲座等形式,引导大学生正确的认识自我,树立起正确的网络消费观。
4.2加强大学生网络知识教育
1、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旅游业正迅速发展, 旅游消费也在日益增加,出外旅游已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当代大学生具有一定的经济独立能力和自我生活能力,有相对宽松的时间,具有更多的冒险精神和追梦遐想。而且大学生作为思想最活跃、接受新事物能力最强、旅游审美水平较高、 闲暇时间较多和潜力巨大的一个群体,在旅游群体当中充当着旅游生力军的角色。
那么大学生选择旅游的目的是什么?旅游消费方式又是怎样的?影响他们作出选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所以针对以上几点问题,我做了相关调查。
2、目的
此次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当代大学生产生旅游消费心理的动机以及旅游消费行为方式,为了解大学生旅游市场现状提供直接有效的数据参考。
同时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更加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旅游消费心理现状,并据此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使大学生旅游消费更加合理健康。
二、调查方法
1、时间:X 年X 月X 日至X 月X 日
2、地点:XX 市
三、调查对象
调研对象为易于接受新事物,兴趣爱好广泛,作息时间规律,对于网络有着高使用率,喜爱聊天交友的XX 市XX 名在校大学生。
四、调查过程
1、实施过程
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通过互联网网站制作一份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调查问卷,利用QQ 、朋友圈等社交软件问卷网站链接,邀请在校大学生进行网上填写问卷。经过为期四天的问卷调查,登录问卷网站系统进行自动整合生成数据,然后对结果进行了一个数据收集。
2、调查内容
(一)调研结果及分析
(1)大学生旅游目的地与时间
调查显示,58%的大学生偏爱自然风景区,26%选择繁华城市区和海滨城市区,15%的大学生旅游目的地选择民族风俗区; 反而红色旅游革命区和高校校园不大受大学生的欢迎。这表明大学生更愿意与大自然亲近。
在对于时间的安排上,49%选择寒暑假期出游,27%选择国家法定节假日出游, 16%选择平常的周末出游,其他时间占8%。选择寒暑假期出游的人多的原因可能是寒暑假的假期长,大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可以自由分配,有利于旅游后调整时间休息。其次则是国家法定节假日出游的人也较多,原因是节假日相对于平常的周末时间长,空闲时间较平时多。平常周末和其他时间选择出游较少的原因可能是一方面时间较短,没有充分时间做好旅游前的准备工作和旅行后的休息调整,不利于出游,大多数学生都喜欢留在家看电视看书而不外出旅游; 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的课业比较重,一般会利用周末进行复习或预习新知识,还有相当部分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做兼职或参加各种活动。
(2)大学生旅游消费费用的来源及构成
调查显示,高达74%的大学生外出旅游消费的费用来源于父母的支持,除此之外,38%的费用来源于平时生活费的积攒、兼职所得(26%)、其他来源(12%)等。由此可见大部分大学生的经济尚不能独立,旅游费用的来源大多依靠于父母出资。少部分大学生会利用课余时间做兼职来赚取旅游费用。
他们的消费水平整体不是太高,旅游消费费用的构成经调查显示为:交通(42%)、住宿(46%)、餐饮(74%)、景点门票(58%)、 购物(30%)、娱乐(24%)。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旅游消费费用主要花费在吃、住和门票上,而购物和娱乐花费较低。出游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开阔眼界、体验不同的风土人情、亲近大自然。
(3)大学生出游的交通工具的选择
调查显示,大学生出游选择汽车(30%)和火车(56%)的较多。其余交通工具如自行车(4%)、飞机(10%)则较少一些。按照大学生消费能力分析,原因可能是飞机价格较贵,汽车适合短途旅行,价格适中。火车可以长途运输且价格经济实惠。
(二)大学生旅游消费心理及行为分析
1、大学生自身个性因素 一般来说,具有外倾向个性的人性格开朗、活泼,容易流露自己的感情,对立性较强,旅游需求比较广泛,而且在旅游中喜欢结识新的朋友与旅伴;而内倾向个性的人性格比较沉静,做事谨慎,不爱交流,旅游需求相对保守。
当代大学生作为即将走入社会的一个新群体,大部分受开放性文化知识的影响,性格属于外向型或中间型的。
大多数大学生旅游群体就其消费者主体而言,都是知识水平较高、思维活跃的群体,追求自由崇尚知识的特点突出,重视旅游中的个性化与参与性,传统的走马观花式的旅游方式不能满足他们的旅游要求。具有强烈的旅游需求,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旅游中注重的是一种经历及旅游所带来的幸福感和自我满足感,并且有寻求刺激,获得知识,体验新的环境特点。他们当中大多具有较强的独立自主意识、向往自由,喜欢无拘无束,求知欲旺盛。这也就导致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愿意走出校园去进行旅游活动。
2、资金因素
由于大学生还没工作, 经济上不独立,学费、生活费等主要来源于父母。大学生各自的家庭经济情况的好坏,就直接决定了他们旅游消费能力的高低。因此,大学生出游的花费主要根据自身的经济承受力。在大学生决定出游时总会首先考虑价格, 其消费主要以吃、住、行等基本消费为主。其他的消费需求相对较低。旅游消费水平普遍较低。
3、社会安全因素
安全问题比其他层次游客压力更大虽然大学生基本上都已经是成年人, 但由于我国大部分大学生在入校前都是在父母的细心呵护之下成长起来的, 社会阅历少, 再加上大学生生性好奇, 喜欢冒险, 在旅游过程中会脱离团队自己活动, 危险性就大大的增加了。虽然是成年人, 但是由于大学生特殊的身份, 一旦出现安全问题, 必将涉及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层面,因而大学生旅游时的安全问题比其他层次的游客压力更大。
4、旅游需求方面
当代大学生的旅游需要层次较低,谈到对此次出游的意义评价的时候,有的大学生认为出游“有意义有价值”;有的同学认为此次出游是“浪费时间、耗费精力”。相对于较高的满意度,这似乎自相矛盾。但是,“对旅游地满意度高”不等同于“此次出游有意义有价值”。大学生出游动机主要集中在“休闲放松、摆脱乏味生活”,对出游“满意”是因为达到了“摆脱乏味生活”的目的,而并没有从根本上满足他们“求知、求所得”的深层次心理需求。因此,普遍感觉“出去乐一乐”并不是他们所认为的“有意义”。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分析大学生旅游需要的层次关系时发现,当今大学生的旅游需要仍徘徊在“社交的需要”层次,即摆脱孤独、繁重、枯燥的学业生活。但在某种程度上,多年教育的结果又让他们背上高层次需要的包袱,努力追求“尊重”“自我实现”,于是出现了调查结果中的“对旅游地满意度高”,“此次出游意义不大”的矛盾现象。
5、朋友因素
大学生们都喜欢结伴和朋友一起出去旅游,一来可以相互交流,增加感情,二来可以共同分享快乐,欣赏旅游景观的魅力所在;百分之一十五的人喜欢独自旅行,希望通过这种方式真正放松自己,感受自由;百分之五的人选择旅行社组织的旅游,这多为学校或班级组织的活动。
6、时间因素 大学生出游时间相对集中,闲暇时间多,大多集中于寒暑假、五一、十一长假及双休日,旅游目的地大部分还仅仅是省内的旅游景点,或是大家口中所经常说道的几个出名的景点,
7、景点方面
大学生更偏重于自然景观,他们倾向于与大自然的一种近距离的接触;而对各地的民俗风情的喜爱也占相当大的比重,他们希望了解一下当地的风俗习惯和自己的家乡的差别,以此来开阔视野;对文物古迹的喜爱者占到百分之四十这些人大多是历史爱好者,对以前的文物、古迹比较感兴趣;而只有少部分的大学生有去看人造景观的想法。
8、旅游花费 主要集中在旅游交通费、餐饮费、门票费、住宿费以及买纪念品上。而出游的花费也依据不同的旅游点所花费的钱不经相同。同学们所接受的价格也有高有低,这些都要根据他们对是否值得来评价。但大学生在旅游过程中的购物及娱乐花费都普遍不高。
中图分类号:F2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4)07-0071-01
随着网购的普及,网上购物已经慢慢地从一个新鲜的事物逐渐变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并以其特殊的优势逐渐深入人心。大学生作为走在时代前列的新兴群体,他们更热衷于网络“买”、“卖”。据调查,大学生在平时的生活消费中,服装消费占有重要的地位,网络消费更是服装消费中的重要部分。笔者选取了江苏省南京、苏州等城市的100名在校大学生(男生66名,女生34名)开展相关问卷调查,并展开其服装网络消费心理的研究分析。
一、大学生服装网络消费的现状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阶层,其消费行为体现出追求新潮、时尚的特点,相对其他群体而言则带有更多的情感因素。他们标新立异、追逐时尚、勇于冒险、具有较高的文化层次、鲜明的个性、独特的价值观和审美观正成为引领时尚消费潮流的一股新生力量。
根据调查,在所选的100位调查对象中,大学生上网频率:每天去网购服装的为0;4%的人每周会有网购服装的行为;33%的人则是每月进行网购服装;63%的人是偶尔进行网购服装。大学生网购服装的频率与这个特殊群体的无经济来源有着直接的关系。数据中得出结论:江苏省96%的大学生对于网络服装的消费是持理性的观点,存在极少数的盲目网购服装消费行为的现象。数据显示只有37%的人是经常购物,但在这一特殊群体里,且调查对象的性别是男比女2:1的情况下,这已是一个客观的数值。
二、大学生选择服装网店的消费行为、心理分析
(一)收藏服装网络店铺的类型
从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7%的人在收藏店铺是会选择装修精美的店铺,21%的人会选择产品丰富的店铺进行收藏;37%的人认为同类产品价格具有优势的店铺可以进行收藏;37%的人从不收藏店铺;7%的人收藏店铺是由于其他原因。以此可以看出,在收藏店铺的72%人中,37%的人认为同类产品中物美价廉的店铺比较受他们欢迎,所以商家可以通过某些促销手段等促进大学生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达到销售目的,实现顾客与商家的共赢。
(二)对服装网络店铺存在的疑虑
调查显示,35%的大学生消费者存在货不对版的担忧;24%的大学生消费者认为图片太少、不清晰,没有参考价值;41%的大学生消费者认为图片与实物会存在色差问题;66%的人担忧服装买回来不能试穿,不知道是否合适的问题。
(三)通常所购买服装的网店特点
从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61%的大学生消费者会选择有较多买家好评的店铺;68%的大学生消费者会选择信誉度高的网络店铺;4%的大学生消费者会选择装修精美的店铺;5%的大学生消费者选择有模特穿着服装的店铺;17%的大学生消费者选择货品丰富的店铺;还有5%的大学生消费者选择其他原因。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卖家的信誉度是买家首要关心的问题。
(四)服装网店中图片呈现方式的可信度分析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67%的大学生消费者认为有真人模特穿着的店铺可信度高;17%的大学生消费者认为没有模特穿着的实物照的网店可信度高;5%的大学生消费者认为有人穿着的网店可信度高;13%的大学生消费者认为其他原因的网店可信度高。在大学生消费者心目中,在购买服装时,他们主要关注的还是服装穿在真人身上的效果图,商家可以引进3D穿衣系统,让大学生消费者在购买服装之前,可以通过模拟的试衣效果,决定购买与否。
(五)服装网店需要改善的地方分析
从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51%的大学生消费者认为网店需要改善的地方在于售后服务;10%的大学生消费者认为网店设计需要改善;25%的大学生消费者认为商品的种类需要丰富;60%的大学生消费者对于网购服装的质量存在担忧;35%的大学生消费者认为商品描述造假;25%的大学生消费者认为价格需要改善;8%的人认为网购服装的支付方式需要得到改善;7%的大学生消费者认为订购流程需要得到改善;26%的大学生消费者担忧物流配送实物与图片、描述有误差。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大学生消费者在网购服装时,主要关注的是商品质量、售后服务、以及卖家信誉问题。针对这一现象,卖家在经营店铺时,诚信是首位;其次,卖家应对每次出仓的服装在发送前,应做好仔细的检查,对于店铺的客服人员做统一专业的训练。
(六)已购买者的评价与大学生购物决策分析
从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42%的大学生消费者认为已购买者的评价影响自己的购买决策;7%的大学生消费者认为购买者的评价不影响自己的购买欲;还有51%的大学生消费者认为这要视情况而定。这还是店家信誉的问题,店家信誉高,服装质量都受大学生消费者满意,就不会担忧买家的评论影响生意。
(七)客服对大学生服装购物的决策分析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63%的大学生消费者认为客服的态度影响自己的购买欲;8%的大学生消费者认为不会影响;29%的大学生消费者认为这要视情况而定。从数据中看出,一个专业的客服对于店铺的重要性。
三、总结
通过调查发现,对于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没有经济来源),在网上购物的消费金额相对较低,但也存在着一部分大学生过度依赖网络购物并存在不理性购买服装的现象。从发展的角度看,大学生群体将是服装网络购物的重要主体,服装品牌要充分了解这一群体的购买行为及心理特征,才能迎合其消费品味,拓展品牌生存空间。
参考文献:
1.2模型的假设根据以上因素的分析,从而提出信息不对称影响因素的假设模型,如图1所示:其中:H1:法制健全程度与大学生消费行为存在相关关系;H2:法制健全程度与广告宣传存在相关关系;H3:广告宣传与风险感知存在相关关系;H4:风险感知与信息不对称存在相关关系;H5:法制健全程度与信息不对称存在相关关系;H6:信息不对称与大学生消费行为存在相关关系。
2问卷调查及量表设计
2.1样本选择本研究的对象是长三角地区的大学生,由于数量多、范围广,笔者仅在学校图书馆、教室、学生宿舍以及学校周边地区发放问卷,还有一部分问卷通过电子邮件在网络上发放,主要包括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常州、合肥、镇江、扬州、盐城等城市及地区。正式问卷共3部分:①问卷简介,向被调查者介绍和说明调查目的和调查内容;②被调查者个人因素调查,主要包括性别、年龄段、文化程度;③影响信息不对称的相关因素调查,包括信息不对称、法制健全程度、风险感知、广告宣传4个方面。问卷第三部分采用5分法调查大学生消费者的态度,分别为非常符合、比较符合、基本符合、比较不符合、完全不符合5个态度层次。
2.2问卷测量量表根据前面提出的假设模型,结合本研究的具体情况,提出以下各变量的测量指标。
2.2.1信息不对称的指标体系对信息不对称的测量分为3个测量题项:①我非常关注那些与信息不对称相关的消息;②信息不对称不会影响我的正常消费行为;③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我会选择信息更加完全的商品进行消费。
2.2.2法制健全程度的指标体系对法制健全程度的测量分为3个测量题项:①网络管理制度相对健全能够保障商家产品信息的真实性;②我国的法律制度保护大学生的消费行为;③我国的法律制度削弱信息不对称的影响。
2.2.3风险感知的指标体系对风险感知的测量分为4个测量题项:①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我仍然进行网上消费;②商家的对商品信息的描述都是真实可靠的;③信息不对称是无处不在、不可避免的;④在网络消费前会先调查商品的信息,避免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麻烦[5]。
2.2.4广告宣传的指标体系对广告宣传的测量主要根据网络广告对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分为4个测量题项:①被商家的大幅度广告宣传吸引而进行网上消费;②被虚假的广告信息吸引而进行消费;③广告宣传加强了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④广告宣传削弱了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
2.2.5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的指标体系对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的测量分为3个测量题项:①我和周围的人经常在网上进行消费;②在经济条件允许下我不在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影响;③进行网络消费时我通过商家描述了解商品信息[6]。
3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3.1样本描述性统计本研究一共发放800份问卷,其中320份问卷是现场发放,还有480份问卷是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进行调查的。最终一共收回722份问卷,剔除其中无效问卷12份(无效问卷主要是问卷中至少有一题没有做),有效的问卷是710份,录入的有效数据也是710份。本次有效调查人数有710人,调查区域在长三角地区的主要城市和地区。从性别上看,男女比例接近对半,女性稍多了一点;就学历而言大部分是本科,占66.5%,专科占26.8%,居第二多,硕士35人,博士学历的16人,比较少。
3.2信效度分析
3.2.1信度分析本研究采用Cronbach’sα系数来检验问卷的信度,该值越大表示信度越高[7]。本研究中各变量的Cronbach’sα系数见表1,可以看出本研究各变量的Cronbach’sα值在0.703至0.784之间,均大于0.7,这表明本次问卷调查所设计的测量体系具有较高的信度。
3.2.2效度分析根据Kaiser的观点,KMO值越大时,表示变量间共同因素越多,越适合进行因子分析。见表2,信息不对称的KMO值为0.655,适合做因子分析。关于信息不对称的3个测量题项落在一个因子内,所对应的因子载荷超过的题项的总体特征,信息不对称可以归结为一个因子。除了大学生消费行为的KMO值只有0.591,勉强适合做因子分析。经过效度检测,信息不对称、法律健全程度、风险感知、广告宣传和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的相关测量题项都落在一个因子内,5个方面都可以各自归结为一个因子。
3.3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
3.3.1初始模型检验常用的拟合度指标有以下几个:卡方与其自由度的比值CMIN/DF、拟合度指数(GFI)、AGFI调整的拟合度指数、IFI增加拟合指数、CFI比较拟合指数、RMSEA渐进残差均方和平方根,得到初始模型的拟合度见表3。可以看出,CMIN/DF略大于3,其他各指标的值也都略偏小,RMSEA的值偏高,模型适配度欠佳,可以看出初始模型的拟合度还不是很好,需要对模型进行修正。
3.3.2模型修正后的检验对初始模型进行修正后,各项拟合度指标值见表4,可以看出修正之后的模型卡方与其自由度的比值为2.274,这说明适配情况优良;GFI、AGFI、IFI和CFI的值均落在最优值趋向内,模型拟合度良好;渐进残差均方和平方根RMSEA为0.073,在0.05至0.08之间,说明模型的拟合度良好。在SEM方法中,判别回归系数是否显著异于零的标准是临界比例,简称C.R.,当C.R.的绝对值≥2时,回归系数数值即可认定为在显著性水平0.05下,见表5。其中,广告宣传因素和风险感知因素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是通过信息不对称这一变量,广告宣传和风险感知对大学生消费行为是间接的;法制健全程度虽然没有直接影响大学生消费这一行为,但是法制健全程度通过广告宣传因素和风险感知因素,也间接对大学生消费行为有影响[6]。
3.4假设模型验证结论总结以上数据的分析结果,现在将所有假设及其验证结果进行汇总,见表6。可以得出以下结论:①法制健全程度对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的影响不大,在大学生进行网络消费的时候可能没有考虑到维权等法律方面的因素;②法制健全程度对广告宣传有着较大的影响,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减少广告传递给大学生消费者的虚假信息,从而减少信息不对称的影响;③广告宣传对风险感知的影响较大,广告宣传力度的加大,就可能致使大学生风险感知度减小,大学生还是处在信息的劣势;④风险感知与信息不对称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风险感知能力越强,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就越小;⑤法制健全程度对信息不对称的影响较弱,法律制度的建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信息不对称对大学生生网络消费的影响;⑥信息不对称与大学网络消费行为的关系较为显著,在信息不对称的状况下,大学生对在网络上消费还是有所顾忌的,商家的诚信、商品的质量、物流的速度都是大学生网络消费所要考虑的问题[8]。因此,信息不对称与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是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一、前言
体育消费在人们生活中的比重不断上升,从体育市场的角度讲,大学生既是巨大的消费群体又是巨大的潜在消费群体,了解他们在现阶段的体育消费意识、观念、价值取向、消费方式和行为将会对体育产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福州市部分高校学生进行调查,目的在了解目前普通高校学生的体育消费状况,了解大学生体育消费的方向,为引导大学生树立合理的体育消费观念,指导其正确地进行体育消费,为推动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福州市部分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
2.调查对象
福建师范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农林大学3所高校的大学生
3.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网络、图书馆查阅近几年有关体育消费的学术论文,为本文的研究寻找理论依据。
(2)问卷调查法
在3所高校对在校大学生随机发放问卷表200份(男生120份,女生80份),回收20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200份,有效率100%。
(3)数理统计法
对问卷和有关材料通过Word和Excel进行数据处理归纳。
三、结果与分析
1.体育消费的涵义
大学生体育消费是指大学生直接或间接从事体育活动的个人消费的经济行为。
2.大学生体育消费的意愿程度
由统计数据可知:75.5%的大学生对进行体育消费表示愿意,说明多数大学生对体育消费从认识上持积极态度。另外,由于消费观念的不同,大学生体育消费出现分层多样性。
3.大学生参加体育消费的动机
调查结果得出:男生体育消费动机排位依次是强身健体、兴趣爱好、休闲娱乐、掌握运动技能、提高运动能力、社交需要、追求审美。女生体育消费动机排位依次是强身健体、审美追求、兴趣爱好、休闲娱乐、社交需要、掌握运动技能、提高运动能力。
4.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现状
男生和女生的每学期体育消费都是集中在51~100元和101~200元两个档次中,而男生的总体消费比女生要高一些。有部分大学生主要是由于消费能力有限。
5.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内容
调查结果显示:最多的体育消费是运动服饰,其次是购买健身器材,第三是到俱乐部锻炼、培训。其中导致消费在运动服饰上的主要原因是:(1)各院校的要求;(2)运动服可在运动和生活兼用;(3)众多学生对高档次、质量好的运动服装有一定的追求。
6.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
(1)大学生对体育消费的经济支付能力
调查中了解到大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是依靠父母的资助,大学生在经济来源受限制时是很难进行体育消费的。
(2)体育场地设施不足
由于高校体育场馆不足,场馆数量和人数的不协调造成参加运动的人数相对下降。所以高校体育基础设施不足,制约了体育消费。
(3)空闲时间少,学业忙
空闲时间少,学业忙是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另一因素。
(4)体育价值观
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在思想上仍然摆脱不掉“没病就是健康”的错误思想。这些想法说明了大学生对体育消费的认知不够,也造成了对体育消费的积极性不大。
(5)体育兴趣爱好
体育兴趣爱好是影响体育消费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大部分大学生表示愿意进行体育消费,但处于较低的水平。
(2)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动机比较明显,主要是强身健体、兴趣爱好、休闲娱乐及审美追求等。
(3)从学生的体育消费水平来看,男大学生的消费水平稍高于女大学生。大部分学生的体育消费水平处于低消费阶段。
(4)大学生进行体育消费主要以物质消费为主,主要用于运动服饰、体育健身器材和报纸杂志等。
(5)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依次为:个人经济状况、体育场地设施、空闲时间、学业繁忙程度、体育价值观、体育兴趣爱好。
2.建议
(1)加强大学生体育消费意识的培养,让更多的学生参与体育消费,让学生理解体育消费是满足健康需求的主要消费形式。
(2)重视大学生体育兴趣习惯的养成,促进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帮助其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