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如何规划大学生活

如何规划大学生活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1-20 20:58:1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如何规划大学生活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如何规划大学生活

篇1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0-0189-02

近年来,在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迫切需求的实际背景下,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国家对中小学教师的学历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师范生就业市场本身的资源配置情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原有的市场定位平衡被不断打破,普通师范类专科毕业生求职之路日渐艰难。细究普通师范类专科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除了学历层次低这个客观因素外,还有以下几个最为突出的因素,也是完全可以规避的主观因素。

一、职业意识淡薄,没有较为明确的职业目标

在校期间,多数的学生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扑在了专业课程上,特别是四、六级英语水平测试与计算机的学习上,闭门造车,没有把就业计划融合在学习和生活中,绝大多数的学生只是在毕业前才匆忙面对就业问题。

二、职业技能,综合素养差

很多学生在校期间能拿到教师资格证、普通话等级证、计算机证等硬件,但是他们明显缺乏沟通能力、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外在气质等综合素质和能力,不要说其他行业的操作技能,就连教学基本功,如“三字一话”、说课技能也非常薄弱。

三、信心不足,职业选择方向窄

多数的普通师范类专科毕业生都来自于农村,基于家庭经济压力、学历偏低、就业信息缺乏等原因,他们只把回当地教育系统就业作为主要的奋斗目标,而忽略一切与此无关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没有应聘其他行业岗位的计划、信心和意识,也没有拓展学历、考取专科升本科继续深造的愿望。普通师范类专科毕业生在就业之路上要做到“狭路逢生”,关键是他们应该从刚入大学校门时起,就对自己的大学生活做一个完整的、有的放矢的职业计划,为将来就业及深造打好坚实的基础。其次,要树立一个正确的职业观和就业观,努力打造自己的技能和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用自己的实力凸显就业优势,主动地面对和解决就业问题,而不能只是在毕业时才被动地考虑就业问题。师范类专科生应该培养如下的职业观和就业观。

1.必须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是,要把职业能力与特长作为自己的目标体系,使自己的教师职业技能及教育学术研究较其他类学生具备明显的优势。二是,加强社会所需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弥补作为师范生知识的不足,提高就业能力,尽量做到“一专多能”。三是,要突破传统的“师范性”,以时展与对未来教师素质的要求为背景,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具备现代教育理念、多门类知识与能力复合又具备教育智慧的新教师形象。

2.必须加强职业技能的培养,注重社会经验的锻炼和积累。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职业技能和社会经验是就业成功的一个重要法码。大学生在专业基础知识积累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应用知识的学习,要活用知识,在课余的时间里多参加社会实践,从实践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自己所学的知识更贴近市场。

3.必须加大综合素质的培养。用人单位选聘毕业生的条件,除了要看毕业生的专业成绩,还很注重他们的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计算机等级考试成绩、普通话等级以及科学人文素质、社会实践技能等综合素质。专科毕业生往往在这一方面相对较差,毕业生整体素质与用人单位需求标准的提升反差较大,在求职市场竞争中往往会失去机会。

四、必须注重就业市场建设和开发

就业市场建设应主要从两方面着手:第一,收集就业需求信息。借助各种资源,加大就业信息收集,做好就业市场建设的基础性工作。第二,树立多元化就业观念,努力拓展就业方向和渠道。积极鼓励、引导毕业生跨越“师范性”、“非师范性”的传统界限,扩大主观就业市场。

师范类专科生在三年的学习期间应怎样打造自己的职业计划呢?

大一:增强自我的管理能力,广收信息,明确职业目标。大学是一个全新的环境,步入这个环境的大学生,理当树立一个全新的意识:即独立自主,自己来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再也不能依赖于“事事有人管”的环境,要变“有人管”为“自己管”。在学好本专业的同时,还应博览群书和通过各种途径如:网络、社交活动等充分了解自己、社会,明白自己还应再学些什么?自己在哪些方面的知识还应补充、提高?更重要的是从中发现自己喜欢的职业范围,明确自己的职业奋斗目标;学习关于职业方面的知识,把喜欢的领域、职业通用的基础知识学好,为日后的应用打下基础。比如说,虽然自己学的是英语教育专业,而在看大量的职业介绍和理论以后,也许会发现自己比较喜欢外贸行业,发现自己喜欢和别人打交道的工作……这就是大一要完成的最主要的任务。

大二:缩小职业选择范围,拓展职业知识,加强职业技能实践。经验的获取是需要一段时间、反复进行的,个别时间的尝试不表示个人拥有有价值的经验。因此,学生应该珍惜有限的时间,进行实力准备,如看得见的准备(比如,证书、成绩单等)和看不见的素质准备(如合作意识、沟通能力、自我认识等);同时进一步整理所选择的职业圈子里的一流企业、人物的资料,确定自己要进入的企业,在不断完善知识的同时,不断的关注这个圈子的人和事,并且建立一个自己了解这个圈子的渠道。如果有可能的话,还可以设法到相关企业和单位去见习或实习,在此期间,除了了解自己所欠缺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并补充不足,还应该检验自己是否真的喜欢和适合做这份工作,及时调整自己的职业选择方向。

大三:锁定应聘目标,做好应聘冲刺。在这一学年应该学习写简历、求职信,了解搜集工作信息的渠道,多和同学交流求职工作的心得体会,预习或模拟面试。如果有直接的公司和工作或相关的公司和工作,尽量利用假期的时间去实习。在这个实习中,就是要提前适应这个工作,尤其是生活方式上的适应,做到最大限度与公司、工作合拍、匹配,同时最大化的补充自己所欠缺的知识与能力,还有操作性的技能,最大化减少自己与工作的差距。要时刻关注自己要应聘的那些公司和工作,看他们招聘的要求,然后照着做,最好和这个单位的员工有联系,以便及时知道公司的动态。而这个实习就是自己的工作经验了,当要毕业时,自己就可以应聘在大二时就圈定的一流公司了。

篇2

3、加入一两个社团,培养你的有兴趣爱好。轮滑、音乐、读书、羽毛球等等。在职场中也是有这些娱乐活动的,上班以后有这些技能你能快速扩大你的知名度,有利于你在职场发展。

4、考取相关证书。在学校可以考的并且对你有用的证书尽量考下来,比如教师资格证,这对你以后发展来说至少多一条选择,当你上班后,你发现不喜欢这个环境,还没有其他技能,你不知道你对大学多后悔!

篇3

作者简介:郑春瑛(1970-),女,浙江嵊州人,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软件工程、高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35-0093-02

大学生涯规划是指大学生在各方特别是学校的引导下,根据社会需求、个人的兴趣爱好、个人对未来的人生追求,确定大学期间的最终奋斗目标和各阶段目标,据此对大学各阶段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社会实践等方面进行的详细设计和整体规划。大学生在大学期间面临着学业、职业、婚姻等众多关于将来的重要决定,作为大学生如果能够在大学期间做出结合自身特点的大学生涯规划,将有助于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挖掘潜能,最终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

一、专业引导—树立专业学习目标

在我国,一个人的专业和职业选择一般是在填高考志愿时才真正开始的,相当匆忙,且往往是根据高考分数来填报学校和专业的,对所报专业缺乏足够的了解。因此,对大学生开展专业教育异常重要。专业教育的重点在于专业导航,培养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拓宽专业视角。专业素质和专业知识的培养是大学教育的一个核心任务,就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而言,如何更好地帮助学生树立新的专业学习目标、拓宽专业视野、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进一步求知欲是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培养专业兴趣是首要任务,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专业,了解专业前景,帮助其建立起对专业的感情、树立学好专业的信心,了解现在学习的是什么, 以后会从事什么工作, 帮助其明确奋斗目标,同时要让其明白学好计算机专业知识对其实现目标是有很大帮助的。在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引导中,着重做好两方面:一是由专业教师作整体引导。通过向学生做详尽的专业介绍,让每个学生对专业前景、专业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设置、毕业要求、就业去向、可以获得的学习资源等有深入的了解,从而明确专业学习努力方向。二是通过师生交往进行有针对性地引导。大学老师都有自己的专业特长,其人生阅历比大学生丰富,很适合当大学生的人生导师。通过师生的双向互动、交流,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兴趣,并树立学好专业的信心和学习目标。

二、学长引导—明确大学努力方向

高年级的学生先行一步经历了大学学习生活,积累了许多有益经验,往往是新生们最可依赖的人群,他们的体会和建议对新生适应学校生活有很大的帮助。为此我们组织新生始业教育,请优秀的高年级同学,特别是本专业的优秀学生,围绕大学生活、专业学习、技能竞赛、就业去向、社会实践等与学生成长密切相关的方面进行现身说法,用身边的例子引导学生,帮助他们尽快找到自己的大学努力方向。

(一)如何过好大学生活

1.要学会自主学习。和初高中相比,大学的学习方式由原来的以课堂为主的灌输式被动学习转变为以自主学习为主的主动式学习,教学内容是全新的知识体系;大学里的很多课程考试一般不像中学那样要参加统一考试的,一般都是老师自己上课自己出卷批卷;平时上课有不懂的,就需要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或者提前和老师约好到办公室去问问题或者探讨,学习上以利用各种资源自主学习为主,所以要适应大学生活就要学会自主学习。而且一个人面对新事物的再学习能力也是就业时用人单位很看重的一种能力,因为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高校毕业生仅仅掌握已有的知识是完全不够的。

2.要学会自律。自律是指在没有人现场监督的情况下,通过自己要求自己,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遵循法度,拿它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1]大学是一个很开放的地方,大学生是成人,其在大学里一般是很自由的,没有中学那么多束缚,而且大学生活丰富多彩,如参加入党、竞赛、学生会、团委、社团、社会实践、听讲座等,甚至谈恋爱。古希腊数学家、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说:不能约束自己的人不能称他为自由的人。所以自律对大学生来说,是要学会用自律的行动创造一种井然的秩序来为自己的学习生活争取更大的自由,而不是让一大堆规章制度来层层地束缚自己。

3.要学会管理时间。大学生一般有较多的自由支配的时间,所以要适应大学生活就要学会管理时间,有计划地安排时间,把时间用在有意义的事情上,即在适当的时间做适当的事情,这就需要不断锻炼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来相机抉择处理并分配相应时间的能力。

4.要学会自立自理。大学生一般都是住校的,生活上的问题都要自己独立解决,需要学习和舍友友好相处,所以要适应大学生活成为既能学又会玩的人,就要学会自立自理,要注意安全有自我保护意识、自己理财。

(二)参加技能竞赛

积极鼓励和组织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参加众多专业竞赛,象:ACM程序设计大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浙江省“新苗人才计划”;挑战杯;计算机组装大赛;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等。让大学生在得到专业培训的同时,还能培养参赛选手的创造力、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在压力下进行开发活动的能力,而这些能力正是很多职业需要具备的。

(三)关于就业去向

总体而言, 我院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出路的选择主要有专升本、订单班(有金融行业的也有IT行业的)、参军、自主就业(有考公务员、到企事业单位工作)、创业等。

学长在介绍过程中都会强调要早作决定、早作准备,并鼓励同学们投入到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中去,并且要充分利用课堂、图书馆、社团活动、讲座和网络等学习资源。通过学长多方面的引导,新生对自己可以获得的学习资源和可能的发展机会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同时也能拉近学长与新生的距离,便于其学习,为新生们消除迷茫与困惑,有助于新生制定自己的大学生涯规划。

三、校友引导—找准个人努力目标

大学生对于将来可能从事的职业的发展前景,知识、技术、能力等方面的要求,相应的薪酬、待遇等方面的了解和认识是较模糊的,生活中大学生会感到迷茫,并有一部分大学生缺乏理想追求。理想是一个人对未来有可能实现的奋斗目标的一种强烈愿望,理想能激励人向着这个目标不断前进,一个心怀理想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会表现出非凡的毅力、决心和行动,并能坦然面对各种挫折。因此为了使学生尽快找到自己的努力方向,确立一个远大的理想,我们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千名学生访校友、千名校友回课堂、百名校友上讲坛、百名校友话人生系列活动,这些活动让在校生有机会通过近距离地接触优秀校友来认识社会。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优秀校友的故事能够激起学生做成功人士的愿望和信心,他们会自然而然地从校友身上学习为人处事的方法原则,通过对比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分析不足,找准个人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加快认识社会、走向社会。

四、行业引导—确立职业发展方向

在帮助学生弄清楚自己以后想干什么(明确具体职业目标),需要具备哪些素质和能力方面,我们一是邀请IT企业管理和技术人员从用人单位招聘大学生时对其能力和素质的要求的角度,对学生的大学生涯规划提出一些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二是通过有计划、有安排地聘请IT行业的专家作兼职教师、毕业设计指导老师、顶岗实习指导教师等,使教学紧密结合现代企业的生产管理服务的同时,让学生零距离地接触行业专家,达到耳濡目染的效果;三是组织学生到IT行业的知名企业去参观实习,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体验式的学习,零距离感受IT企业的新兴技术、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增强专业信心的同时,培养其良好的职业意识并找到自己的职业定位,为制定自己的大学生涯规划打下扎实的基础。

五、班会引导—保障规划切实实施

班会是学生大学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集体活动形式,在班会上可以完成很多的思想教育与学习任务,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在新生的主题班会上首先会普及大学生涯规划的基本内容,包括大学生涯规划的目的、内容、设计步骤、对于其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然后是着重加强道德教育。在组织大学生学习《学生手册》及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学生日常行为培养教育,如遵守常规纪律、注意文明礼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学习习惯、阅读习惯等。大学是社会的缩影,大学生是要走向社会的,所以我们要求学生在大学期间除了要学习为人做事方面的方法、技巧外,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学会驾驭自己的情绪,妥善控制情绪,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培养学生经常联系现在的大学同学、在其他高校就读的高中同学的习惯,达到相互学习提高的效果。日常班会主题还有:我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我的理想、如何和宿友和谐相处、如何锻炼身体、如何理财、如何管理时间、优秀校友话人生、新形势下的就业环境等。组织开展这些主题班会的目的就是让新生对大学生涯规划有一个适当的了解,产生设计大学生涯规划的动力,同时不定期组织的班会,则可以让大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修正自已的大学生涯规划,并与时俱进地完善奋斗目标,调整自已的行为,朝着目标一步一步地前进。

大学生涯规划辅导一般集中安排在新生入学时的一段时间,但是教育活动本身需要贯穿全程,特别是道德养成、素质形成更是需要反反复复的提醒和督促,因此我们需要把这些常规的养成教育踏踏实实地融入到平时的生活和教学中,让大学生涯规划辅导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过程。

参考文献:

篇4

【地点】室内、室外均可

【形式】讨论、分享

【目的】引导新生对高中生活进行总结,对大学生活进行思考和规划。

【活动操作示范】:

第一阶段:总结高中生活

1.辅导员做开场引导。目的是引导学生回忆高中生活

(参考:同学们走进大学校园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相信许多同学对大学的生活有了一些思考,也会将现在感受到的大学生活与刚刚过去的高中生活进行比较。那么,请同学们先回忆一下高中阶段的生活,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给大家三分钟时间思考,然后请几位同学分享。)

2.分享。辅导员请2-4名同学与全班同学分享,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辅导员对学生的发言内容做积极的关注,但不做任何评价。

3.辅导员进行分享总结和主题过渡。

(参考:从大家对于高中生活的各种感受中我深深体会到了你们都曾为自己的理想——考上一所好大学而努力,现在我们已经开始了人生的一段新的征途,那么我们该怎样走好这段征途呢?)

第二阶段:思考、讨论大学生活

1.辅导员引导学生进入主题。

(参考:如果我们将大学生活分为六个部分:学业、人际、爱情、能力培养、休闲、大学生涯规划,大家来思考、讨论,我对这些有什么期待?有什么计划?)

2.分组。通过抽签的方式将全班学生分成6组(视班级人数而定)。每组选组长一名,负责组织该组的讨论;书记员一名,负责记录发言。

3.讨论。分组完毕之后,每组各讨论一项内容,也由抽签决定。

(建议:1.辅导员先将大学生活六个部分设计几个讨论问题;在讨论之前,辅导员先召集组长布置任务和注意事项;2.每组讨论的时间控制在15分钟左右。3.要求每位同学都发言。4.组长控制每位同学的发言时间,鼓励少发言的同学,控制“语霸”的同学;问题讨论完毕后,做好总结,并选好分享代表。5.书记员要做好每位同学的发言记录。6.辅导员做好整个场面的控制。)

4.分享。每组选派一名代表与全班同学分享讨论结果,组内其他人可作补充。在每一组的分享结束后,其他小组可以提问。如果在教室开会,辅导员可以在黑板上板书学生所谈各个内容的要点。

5.辅导员总结。辅导员的总结、引导不含对发言内容的评价,让同学在听取他人的观点、做法、经验时对自己的做法、计划进行修正;引导学生包容他人的观点;辅导员也可以和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大学生活。

第三阶段:班会总结(把第三阶段和第四阶段的顺序调整了)

1.引导同学们认识到丰富大学生活,以及对大学生活进行规划的重要性。

(参考:通过今天的班会,我们充分感受到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更需要同学们做好规划充实地度过!高中阶段因为有明确的目标,所以我们过得忙碌而踏实;大学阶段才刚刚开始,尽管我们的目标还不明确,有那么多的困惑,但这正说明我们有很多的成长空间等待我们去填充!今天的班会仅仅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如何度过4年的大学生活同学们还得认认真真思考,并付诸于行动。这也许就是我们生涯规划中关键的一步。不管你的目标是什么,我只想告诉大家的是:不要虚度!让我们一起来朗诵名句:“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

2.介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提供的心理咨询服务,以及学院的心理成长辅导服务,若同学们在大学生活中遇到烦恼和困惑,欢迎来咨询。(建议:辅导员老师分享一句话:必要的心理求助是强者的行为。)

第四阶段:布置作业——班会心得

目的是引导学生对高中生活和大学生生活做深入的思考;给在班会中没有机会发言的同学有表达的机会。

(参考:讨论的时间太短,分享的时间也太短,但同学们的思考却有许多许多,所以请同学们以对高中生活的总结以及对大学生活的思考为内容写份班会心得,当然也可以谈谈班会中的感受,请在三天内完成,用信封封好后由班长收齐送交给我。

第五阶段:班会结束

感谢大家的参与!

【注意事项】:

1.[活动操作示范]仅供参考,各学院在不违背活动主旨的前提下,可设计形式多样的,适合自身特点的主题班会。

2.六项内容的讨论参考问题

(1)学业:我的大学学业目标是什么?60分万岁?还是学习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在大学里,学习是我努力的唯一目标吗?

(2)人际:我理解的人际交往是什么?大学中的人际交往重要吗?我还是比较多地在与高中同学联系吗?我是主动与新同学认识、交往,还是等待别人来走进我?我和寝室同学开始出现矛盾了吗?怎样和不喜欢的人相处呢?

(3)爱情:爱情是大学生活的必需品吗?我对大学里的爱情持怎样的态度?爱情与学业,我将如何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

(4)能力培养:我希望在大学里培养哪些综合素质和能力?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和途径?

篇5

目前,大学生已成为一个广泛的社会群体倍受社会关注。随着其群体意识的逐渐苏醒,大学生越来越重视大学在校期间学习、生活等各项内容的安排与规划。然而高中时期的“大学解放”观点的灌输导致了大学生观点的片面,加之各种活动的到来也使大学生陷入选择迷阵之中。从众心理影响着大学生的大学规划。部分大学生对于自身发展有着明确而长远的目标,此类大学生的大学安排则更具目的性和计划性。

由于个人意识的千差万别,大学生的大学生活组成也各具特色。“学习型”、“自由型”、“创业型”等均属于当代大学生的选择范畴。以下将提供案例,分类研究各种大学生活组成部分,分析原因,以此寻求合理大学生活的适用性模式,实施分类教育。

一、“学习型”——“好好学习”究竟是对是错

案例:敏敏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大学生。顶着“好学生”的光环,她从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因为成绩优异,敏敏获得了诸多赞许。然而敏敏却从不参加任何活动,同学们问及时,她答道:“参加活动意义不大,我认为还是学习比较重要。”

敏敏出身于农村,父母对敏敏寄予厚望,希望她能早日为家里分忧。敏敏正按照父母的要求努力着,但此时的她却有着另外一番思考。“我感到很着急,我每天除了学习还是学习,虽然学习是自己的任务,可是我觉得自己除了学习什么都不会。”敏敏坦白道。

分析:大学生进行长期自我学习并持之以恒,需要强烈的学习动机作为支撑。案例中的大学生日复一日的坚持学习,在于其有着长远的既定目标,以及来自家庭的期望,其自身也希望通过大学期间的学习改变原本已有的现状。可见,由外部和内部而产生的学习动机是推动大学生不断学习的根本动力。

学习是大学生的本职工作,然而大学学习的定义则更加广泛。“学习”不仅包括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且包括实践知识的学习。案例中的大学生把学习局限在理论知识的习得上,忽视了素质教育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是许多大学生观念上的通病。

二、“自由型”——过于“自由自在”导致放任自流

案例:小王是一名普通的大学生。随着高考压力的散去,他充分感受到了大学生活的自由与张弛。大学里的小王参加了许多活动,充分发挥着自己的各项才能。

除了参加活动,小王善于与人交往。久而久之,小王构建了自己的朋友圈子,他为能在大学里交上一大推朋友沾沾自喜。平时小王爱好逃课,逃出来开展各项活动。他充分享受着自我安排的大学生活。

如今小王已经快大四了,看着周围的同学们有些已经被招聘单位录取,特别是回家的时候亲戚朋友问及发展情况,小王感到了紧迫感。他不再出现在各类活动的现场,开始到处关注招聘信息。“早知就不逃那么多课了。”小王懊悔道。

分析:思想和生活散漫是许多大学生们难以摆脱的弊病。就案例中大学生的事例来看,由于缺乏正确的观念指引,大学生往往会把自己个性中的一些懒惰和散漫的成分修饰为自由精神,进而依据这种观念,沉溺于自我之中,为自己不愿按部就班地学习生活开脱。

大学生处在人生的转型时期,思想观念尚不成熟。多数大学生由于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形成体系,将“自我”作为一切价值判断的准绳,虽然跳出了盲目从众的圈子,但由于其自身认识不足,到底导致了合理规划大学生涯机会的丧失。

三、“创业型”——用“创业”妆点大学生活

案例:小张是一个聪明能干的女大学生。大二的时候,她开始做起生意来。起初小张只是小范围出售货物,来买的人多半是认识的同学,大多只看不买。小张的生意依旧处于摇篮阶段。

逐渐的,小张开始研究起“生意经”来,四处寻找商机。后来,她和几位女生一起投资,开办了一家小型的流动购物超市,现在生意很好,小张也成为了这项工程的负责人。

开店让小张忙得充实。“当初做生意,是觉得自己适合。比起其他事情,开店更能让我产生成就感。”而被问及毕业后是否准备从事这一行,小张表示,这只是自己大学生活的组成部分,以后的工作性质不一定与之相关,自己会选择一项自己满意的、稳定一点的工作,“开店不能算正式工作。”小张这样说道。

分析:大学生是自主创业的大群体,尽管创业目的不尽相同,用创业来调剂大学生活,具有一定可取性。案例中的大学生因为自身能力和爱好的缘故,在大学期间创业,盈利的同时,各方面能力也得到了锻炼。这种时间安排的方式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四、“学干型”——“工作”“学习”为何“分道扬镳”

案例:斌斌是一名大二的学生会干部。以前的斌斌性格内向,经过学生会的锻炼,斌斌开朗了起来,各种能力都得到了巨大的锻炼。斌斌作为活动组织者,组织开展了多次活动,领导能力大大增强,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和同事的认同。这对过去内向的他来说是很大的鼓励,斌斌觉得自己自信了许多。

担任学生干部占用了斌斌许多时间。为了工作,他腾不出时间学习。期末考试来了,斌斌成绩排名靠后。斌斌觉得是学生会的事务耽误了自己的学习,为要不要留在学生会而烦恼,而学生会对于自己的历练的确作用很大。斌斌要的是自我锻炼,即保持优秀,而如今的生活却使学习得不到基本的时间保障。斌斌不知何去何从,陷入了两难的选择。

分析:案例中的大学生作为学生干部有着自己的选择和疑惑。一方面作为学生干部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另一方面却导致了学习时间的缺失和成绩的下降。这是许多学生干部共同拥有的难题。作为高校的学生会成员,在锻炼能力的同时,也承担着私人时间的牺牲。如何衡量巨细和合理安排时间考验着学生干部的协调能力。本末倒置,最终导致大学生活失去平衡。

五、现状探究及原因分析

1、“学习型”:首先是受学习动机的影响。与一般大学生相比,“学习型”大学生具有更强烈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分为近景性学习动机和远景性学习动机。近景性动机来源于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的兴趣,远景性学习动机与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的价值实现相联。许多“学习型”大学生之所以能够持之以恒的学习,在于拥有远景性学习动机,然而,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学习动机对学生产生的作用分别不同。内部学习动机是远景性学习动机的主要基础之一。而被外部学习动机所推动的学习活动则往往处于一种被动状态,缺乏持久性。某些大学生的学习动机来源于家庭和社会的压力,势必导致其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感到迷失和彷徨。

其次是学习观念的狭隘。有些学生还停留在成绩为上的单一学习上,致使其在大学期间只重视学习成绩,忽视了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情商的机会。缺乏谋生技能的培养,仅仅通过考试磨练出一身“考功”,是当代大学生观念上的误区所导致的后果。

2、“自由型”:高考压力散去的后果。高考压力是笼罩在高考生头上的一朵黑云。面对高考,考生们选择背水一战。选择将生活进行 “简化”,为高考腾出时间。考生的生活进入模式化。高考结束,进入大学的学生们往往难以适应大学生活。一方面高考压力退去,另一方面即将成人的大学生各种自我解放意识开始苏醒,加之大学课程相对松散,导致部分大学生大学生活散漫化。由此产生了一系列问题,造成大学生在选择大学生活时走入误区。

3、“创业型”:大学生创业意识的苏醒和创业之难。经过调查,许多大学生有在校期间从事个人小型商业经营的经历。学生们对于这种小型经营方式抱有好感,许多学生争相从事。然而实施起来却又一定的难度。多数在校期间经营小商品的大学生都抱着盈利的美好愿望,真正在经历商业危机的淘洗之后依旧坚持,并立志做大做强的大学创业人实为少数。

4、“学干型”:协调能力的缺失导致时间安排的不合理

学生会作为党领导下的青年学生群众组织和高校共青团组织的得力助手,学生会干事是学生会运作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学生事务对于学干处事能力和承压能力来说则是一种考验。多数学生干部在时间安排上出现不合理的状况。很多人难以统筹兼顾工作和学习的时间,导致学习和工作时间冲突严重,陷入两难的境地。

大学生活的选择是大学生目标和规划的体现,合理安排大学时间是对当代大学生的一项基本要求。大学生活的选择,直接决定了大学生毕业时的道路走向和平台高低。为此,高校进行宏观调控,开展就业指导课程,为大学生合理规划大学生涯指引航向。而目前合理安排大学时间的大学生不在多数。我们希望,通过合理的规划和适当引导,能让每位大学生都拥有一段充实有益的大学生活,创造一个属于他们的金色年华。

参考文献

1、涂军元,浅析高校扩招问题[A],现代阅读,2011年7月,第7期

篇6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4)01-0016-04

目前,我国内地在高考和招生录取制度上已经比计划经济时代大有进步,不仅高校招生录取过程透明、公正和信息化程度高,而且考生均是在高考结束并获知成绩以后才填报志愿;调投档过程不仅通过独立、公正的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而且有数个平行志愿和调节录取的制度作保障,这些都有利于最大限度地保证考生能被录取到自身所填报的学校和满意的专业中学习深造。

不过,是否大多数被录取的考生都最终进入了自己心仪的学校和专业学习深造呢?医学院新生为何选择学医呢?他们入学后能否迅速在创新与学术研究、专业智能发展和综合素质培养等方面确立起个性化的成才学习规划呢?这些涉及志愿填报、入学动机和职业规划的问题,是近年来在国内高校新生教育中备受关注的重要热点问题[1-3]。

哈佛大学心理学专家威廉詹姆斯教授曾经指出:“21世纪的人才应掌握‘三张教育通行证’,一张是学术的、一张是职业的、一张是素质的。”[1]本文试图结合泸州医学院面向全校普教本、专科一年级新生开设的公共选修课程《医学学习论》教学,从观察医学院新生自主参与成才学习课堂分组讨论的焦点话题偏向上回答上述问题;同时,从学校如何准确地把握新生群体的心理和思想动态角度,对如何提升新生教育工作的群体针对性和实效性、如何有效地帮助新生顺利渡过大学学习与生活上的第一个不适应期等问题提出建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项研究是以泸州医学院所有选修《医学学习论》课程的2011级普教本专科新生为观察对象,开展本项研究时学生已经步入大学近4个月。方法是在讨论课堂上,首先面向所有选课学生给出“为什么选择学医”、“合格医生应该具备的条件”、“人生规划”、“对大学生活的体会和感受”、“如何对待大学生活”、“高中与大学的区别”、“选修《医学学习论》课程的收获”和“其他”等8个备选的讨论主题,然后让学生在充分自由自愿的基础上,按每4~6人/组分组讨论(30分钟),各组只能选择同一个主题讨论,并做好书面的讨论记录和总结;在讨论结束后,各组选一位代表当堂面向全班做2~3分钟的汇报演讲(规定时间内可以有组员补充发言),并将分组讨论过程的书面记录、总结和发言稿及本组成员情况一同上交。在汇报演讲阶段,由各组派一名代表对其它组发言情况按“优”(有非常明确的、积极的认识)、“良”(有较清晰的认识)、“差”(认识模糊)三个等级进行民主评分。

全年级五个教学班讨论课全部结束,汇总所有小组的讨论过程与演讲记录及互评结果,并按照前述优、良、差的分级标准,重新逐一核定其综合评价的等级,然后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1)本课程选修学生情况、总人数和出勤率。本年度总计有1488名学生选修《医学学习论》课程,分别来自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护理学、麻醉学、口腔医学、药学和法学等全校近20个专业。其中,本科学生1256人(占84.41%),专科学生(护理专业)232人(占15.59%);医药卫生类专业学生1409人(占94.69%),非医药卫生类专业学生79人(占5.31%)。

表1中各主题合计和总合计数据显示,本周次教学中出勤并参与课堂讨论的学生总计1399人(未含事假78人),实际出勤率为94.02%。

2)课堂分组讨论的资料汇总。表1显示,全年级五个教学班课堂讨论后,共收到268个讨论组的268份有效书面讨论记录与发言稿;其中,有98%以上的学生(97%以上的组)是在给定的前七个主题中选话题讨论,仅有1.64%的学生(2.61%的组)选择了“其他”话题讨论。

3 讨论分析

3.1 医学院新生成才学习课堂讨论所关注焦点话 题偏向的群体特征

每一个高中毕业生和大学生都会关注自己学习的专业和职业话题,也会关注大学的全新生活问题,医学院新生也是一样。

1)对人生和职业规划与个人业务职能发展的关注程度。从表1看出,五个教学班共计有169组(总组数的63.06%)的839人(总人数的59.97%)参与了人生和职业规划有关的三个主题讨论,其中选择“为什么选择学医”和“合格的医生应该具备的条件”这两个话题者均为80组(29.85%),但参与两主题讨论的人数比分别为25.45%、32.02%,说明后者在医学院新生中受关注的程度更高;选择“人生规划”主题的组数仅为9组(占总组数的3.36%),其总人数仅35人(总人数的2.50%)。可见,泸州医学院有60%的新生都把人生规划、职业规划课题作为入学第一学期的首要问题加以关注。

2)对大学学习与生活的关注程度。表1中关注大学生活、大学学习特殊性等三项主题的学生总计有84个组(总组数的31.34%),其总人数为502人(总人数的35.88%),其中“对大学生活的体会和感受”和“如何对待大学生活”的总人数分别为215人、155人,明显超过了话题“高中与大学的区别”人数(132人)。可见,本校1/3以上的新生都在入学第一学期高度关注如何适应大学生活与大学学习的问题,而且其中大部分学生(超过总人数的1/4)首先关注的是生活方面的问题。

3)对本课程教学效果与其他问题的关注程度。表1中参与讨论“选修《医学学习论》课程的收获”和“其他”两主题的学生共有15组(总组数的5.60%)58人(总人数的4.15%),虽然其中讨论本课程学习收获的人数相对较多(35人),但在总组数上很接近(8∶7)。可见,远不足5%的医学院新生放弃了对前六大主题的关注,首选了对本课程教学效果和其他问题的高度关注。

因此,本次自由分组讨论的课堂教学改革尝试不仅从教学内容(主题)设计上是成功的,是贴近我国内地非重点大学新生群体思想动态和心理需求的,而且从教学过程上也符合教育部《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试行)》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和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及开展形成性评价工作等基本精神[4,5]。

3.2 各主题分组讨论中所反映的学生认识程度

从表1看出,在分组讨论和汇报演讲中,所有主题中认识程度达到“优”(有非常明确的、积极的认识)等级的仅有106组(39.55%),总计568人(40.60%),其中以首要关注如何适应大学生活的两个话题组“优”等级学生最多(人数有229人,占群体总人数的61.89%);达到“良”(有较清晰的认识)等级的有107组(39.93%),总人数553人(39.53%);属于“差”(认识模糊)等级的有55组(20.52%),总人数278人(19.87%)。可见,医学院新生对于自身首要关注的成才问题有清醒、积极认识的总比例仅40%左右,总体上未超过一半;有近40%的学生对自身首要关注的问题仅有一般程度的认识,可以说他们在一定程度和某些认识领域内尚未成为合格的大学生;而且,总体上还有20%的学生对自己首要关注的成才问题并无清醒的认识,可以说他们在各方面尤其是思想上尚未准备好成为大学生。

当然,比较各话题组讨论与结论的深度,也发现了大学新生们所表现出的群体性差异。

1)医学院新生对于为何选择学医和人生规划问题的认识情况。为什么选择学医?这应该是每个医学生填报志愿、入学报到注册之前就应该能够明确回答的问题,它是医学生成才学习的内在动力之源,并将直接影响医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成才质量。

表1内参与选择学医话题讨论的356名学生中,仅有20%左右的学生观点明确,应该是出于个人兴趣的选择,他们的职业理想是坚定的;也有多达20%以上的学生(话题组)是职业理想与学医不相关、认识不明确的。

表1内在选择人生规划话题讨论的35名学生中,也仅有20%左右的学生(组)的人生规划、职业理想和个人兴趣是明确而坚定的,但首要关注该话题的学生中没有认识模糊等级者。

可见,在首选“人生规划”和专业(职业)选择这两个话题的学生群体中,总体上只有1/5的人头脑清醒、观点明确、理想坚定。

2)在合格医生标准上的认识情况。表1内参与选择“合格医生应该具备的条件”讨论的有448名学生,该话题是所有话题中受关注程度最高的(接近学生总人数的1/3)。但是,其中仅有44%左右的学生(组)观点很明确,认识很清晰;另有近20%的学生(组)认识比较明确;总计有36%以上的讨论者(组)是认识不明确的。可见,在首要关注自己大学的专业和未来职业规划话题的学生群体中,总体上认识很清楚、目标很明确的人远不足一半,超过1/3的学生是一片茫然。

3)大学新生对如何快速适应大学生活与学习的认识情况。在选择“如何对待大学生活”话题讨论的155名学生群体中,69%的学生(72%的组)认识清晰,能以正确、积极的心态应对大学生活。

在选择“对大学生活的体会和感受”话题讨论的215名学生群体中,近57%的学生(55%以上的小组)认识清晰,认识一般的学生占1/3,完全无所适从者(认识很模糊)约占10%。

但在选择“高中与大学的区别”话题讨论的132名学生中,仅有28%的学生(组)认识清晰,60%以上的学生仅有一定认识,有约8%的学生(近10%的小组)是认识不清的。

可见,在首要关注自己大学生活和学习话题的学生群体中,总体上60%的学生是认识很清楚、观点很明确的;但也有接近1/5的学生对大学生活与学习完全无所适从,其中近一半学生是由于对大学学习和教学的特殊性认识不清而有困难的。

3.3 大学新生对待医学人文选修课的认识情况

首先,本年度拟开课五个班(300人/班),选修机会1500个,实际选课总人数为1488人(选修饱和度高达99.2%),是泸州医学院新生中两门选课人数最多的公共选修课程之一。《医学学习论》是泸州医学院面向一年级新生开设的任选公共课程,已经连续开设22年,属于专业学习和成才指导相结合的医学人文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医学科学的体系、特点及医学教育特点,医学学习的特点、规律、原则与方法,医学生成才学习的主观因素、环节把握及专业课程学习方法,大学生成才学习的指导思想和相关条件,新世纪医学毕业生合理的知识与能力结构、智能发展规律和成才设计及实现等内容。可见,本门课程从教学内容上保证了其在泸州医学院历届新生中非常高的受欢迎程度。

其次,本课程(讨论课所在周)到课学生总计1399人,事假78人,旷课11人(旷课率仅约0.74%)。可见,作为一门不会闭卷考试的大学选修课,本课程用自身的魅力保持了其对学生高出勤率的吸引力。

第三,在到课出勤的学生中,选择讨论“学习《医学学习论》的收获”的仅35人(占2.50%),虽然其中没有学生认为毫无收获,但对于学习本课程收获很清晰、体会深刻的学生却仅占该话题组总人数的20%。可见,在选修本课程并希望有所收获的学生中,有一部分学生的直接收益并不明显,这是今后本课程教学改革应深入研究的方向,特别是就如何提高因材备课和教学设计的群体针对性上应该着力解决的。

3.4 大学新生中关注“其他”话题的群体

表1显示,虽然仅有1.64%的学生(2.61%的小组)选择了“其他”话题讨论,但其中绝大部分(超过82%的)学生是认识清晰、观点明确的。可见,这个话题组的学生群体中,绝大多数人是有独立视角和清醒头脑的,说明他们是大学新生中比较成熟、综合素质较为优秀的群体。

4 结论与对策

综上所述,泸州医学院主要面向医药卫生类专业新生开设的成才学习指导课程《医学学习论》是一门很受刚入学新生欢迎的公共性医学人文选修课程,本研究通过该课程课堂教学的分组讨论和汇报演讲的观察与资料分析,首次发现医学院新生们在所关注焦点问题上表现出了如下群体性特征,并针对有关问题提出如下对策。

1)非重点本科医学院校新生在总体上对职业和人生规划的认识急需提高。在医学院新生中,高达60%左右的人都把人生规划、职业规划方面的问题看作大学入学后第一学期的首要问题,并愿意在同学之间积极地加以公开讨论和交流。此外,从人生规划高度上讨论成才学习的学生在总人数和比例上极少(仅约1/40),而且其中只有1/5左右的人是头脑清醒、观点明确、理想坚定的。

近年来,我国内地许多普通本科院校的高考录取分数线一直居高不下,所录取学生被认为是学习能力较强、总体素质较高的。但是,本研究提示这些学校不但不能削弱新生入学后的人生规划和职业发展规划教育,而且应该加强其在这些方面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因为越早解决好这些问题,就能越早地全面培养本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与综合素质。

有研究表明,我国内地高校招生录取并报到注册的新生中,有很多人并非最初就是以职业兴趣导向、个人发展导向(而是以就业导向)为首要考量因素的,很多大学新生在职业取向和人生规划的起步阶段并不是以自我规划、自我决策、自我承担、自我设计、自我实现中所必需的自主为前提的[2]。因此,高校应该在大学生入学以后,及时提高他们对人生与职业规划的认知和自主设计能力,并且要参照《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的要求和具体目标,突出以能力为本位,以切实提高毕业生从就业竞争实力和从就业含金量为导向[3];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线,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创新学习和批判性思维与创业能力的培养[4,5]。

2)大学新生适应新生活并成为自身学习主人过程的困难在群体上是比较持久的。虽然在首要关注如何适应大学生活的两个话题组中“优”等级学生最多、比例最大(约占话题组群体总人数的62%),但群体中其余成员的情况应该得到学校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首先,大学新生中30%以上的人一直在努力探索如何适应大学生活与大学学习的问题,其中的大部分(超过总人数的1/4)学生主要问题是在个人生活领域。其次,近20%的大学新生至少在半年内对大学生活与学习是处于无所适从的状态,是需要学校的学生工作部门和辅导员加以特别关注并及时辅导的群体,也应该是本课程和其它专业性课程教师备课与教学改革中应该关注并着力解决的问题。

3)要有针对性地增强大学新生对专业教育和成才目标的认知能力。虽然,开展本研究时第一个学期的大学教学工作即将结束,但学生们的成才学习障碍总体上依然很明显。首先,医学院新生对于自身首要关注的成才问题有清醒、积极认识的总比例(仅40%)远未达到一半;另有近40%的学生对自身首要关注的问题有较为清晰的认识,总体上还有20%的学生对自己首要关注的成才问题并无清醒的认识。其次,学生们对自己大学的专业教育和学习目标及未来的职业技能认识很清楚的人还

(下转第33页)

远不足一半,有超过1/3的学生甚至是一片茫然。

因此,建议学校教务管理部门开设专门的课程或讲座,一方面系统地介绍国际医学教育委员会(简称IIME)制定的《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和2008年教育部正式颁布的《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试行)》对医学毕业生在专业知识与技能、创新思维与科学研究能力和综合素质等各方面的具体要求[6,7];另一方面则要求各专业、各学科和各主干课程的教研室应结合国家医药卫生类执业资格(师)考试对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需要,切实加强以课程整合和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改革探索[8,9],以学生为本,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为一体,以便提高泸州医学院各专业学生将来在全国执业资格(师)考试中首次参考时的通过率,提升毕业生就业以后的从业竞争实力和服务质量与水平[5,9,10]。

参考文献

[1]王芹.普通本科院校大一新生职业规划教育初探[J].科技致富向导,2011,(23):21-21,28.

[2]曹明乐.高考志愿填报专业选择行为探析――基于南京工业大学08级新生高考志愿选报调查[J].文教资料(中旬刊),2009,(35):121-123.

[3]徐春艳,费小平.关于新生入学动机与职业规划的调查分析与思考[J].2010,9(5):13-15.

[4]杨棉华,罗添荣,谢雯霓等.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及其对我国医学教育的影响[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0,30(3):321-323.

[5]冯保庆,高月春,杨林.《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实施方略的研究与探索[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0,30(1):143-146.

[6]陈垦,冯建玲,杨建新,等.医学专业认证下我校临床医学本科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改进[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16):2640-2641.

[7]线福华,庞文云,贾建国,等.以《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为基础推动医学教育教学改革[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26(6):4-12.

篇7

大学生面对的生活问题主要有:

(一)对新的生活环境的适应问题;

(二)对专业的选择与了解的问题;

(三)心理健康问题对生活的影响;

(四)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

(五)人际关系的处理与恋爱问题;

(六)大学生对自我生活的定位问题。

大学生追求健康高尚的生活方式,欲做生活的强者就应做到:

(一)要尽快适应大学生活:1.尽快确定新的学习生活目标2.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方法3.尽快找到新的朋友;

(二)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愉快的度过大学生活:谦虚谨慎,摆正位置;平等相待,真诚相处;主动,开放;心理互换与相容;合作协助,友好竞争;

(三)保持良好、健康的心理:乐观、幽默;善于排除不良的情绪;经常帮助别人、善待他人;心胸广阔;有广泛的爱好;学会协调自己与社会的关系;

篇8

前言

作为处在青春期的年青一代的大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文化和自我认知能力,有独立的思想和自己的价值观,充满青春活力,是思想十分活跃的群体。因此,对于大学生的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和复杂性,尤其是刚刚步入大学的学生,大一是他们大学生活的开始和关键的阶段,尤其现在的大学已经是90后的时代,因此,如何把握学生的个性特征,做好大一新生学生管理工作,给辅导员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和挑战,这也成为我们研究的重点。

1.大一学生的特点

第一,充满激情和好奇心。刚刚步入大学的大一新生对于大学及一切新鲜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诸如社团、工作、网络、恋爱等等都充满了渴望和激情。许多的学生都认为上了大学可以使他的将来能够获得不错的工作,但是,进入大学之后,对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能够切身感受,因此,造成了许多学生心理上的挫折感。

第二,严重的心理落差。部分大一新生对于所就读的大学与心中理想的大学之间存在巨大落差产生严重的失落感。另外,大学是新的起点,因此,许多新生失去以前的光芒,在激烈的竞争中显得普通,从而产生巨大的失落感。因此,许多的大一新生对憧憬的大学生活产生了一些迷茫的情绪。

第三,产生焦虑感和抑郁。在上大学之前,学生的目标只有高考,但是,上了大学之后,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动力,没有新的奋斗目标,加上大学里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与过去应试教育的不用,造成了许多学生学习上的压力和负担,许多学生无法适应新的环境和学习方式。造成了焦虑和抑郁心理,并导致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了懈怠和懒惰。

第四,人际关系的不协调。进入大学,面临来自各个地方的同学,生活习惯、家庭背景和思想观念等都存在鲜明的差距,因此,造成了学生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产生许多的困难,人际关系变得较为复杂化、社会化。

第五,缺乏奋斗目标,失去学习动力。大学的学习强调自主性和自觉性,具有许多自由的充沛的时间,这与高中时期完全不同,这造成了许多学生无法适应这样的学习和生活状态,无法正确的适应这种状态,造成了人生目标的缺失,没有道路规划,从而失去了学习动力。

3 如何做好大一新生的学生管理工作

针对大一新生的自身特点和存在的种种问题,因此,在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辅导员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加强和引导学生,是学生能够尽快的适应大学生活,早日找准方向。

第一,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作为大学辅导员,在日常的学生工作中,重点是加强班级的

学风建设,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加强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引导和培养,强调大学期间学习的重要性,促进学生在学习上不能放松。辅导员应该和授课老师保持密切的联系,对学生的出勤率、课堂情况以及学习情况进行了解,督促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兴趣,分享学习经验,促进学生保持持续的学习热情。

第二,重视大一新生的大学适应性教育。刚刚步入大学 的一段时期,应该加强对新生的适应性的训练。大一的初期对整个大学的阶段的影响十分深远。因此,需要加强学生的学习的适应性,生活的适应性,环境的适应性,生活的适应性以及人际交往的适应性教育。大学的辅导员也应该结合自身的经历,为学生提供心理疏导,促进新生尽快的融入到新的大学圈子里。

第三,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作为大一新生,心理还没有完全成熟,依然保持着高中时期的单纯。但是,大学是一个小社会,因此,学生需要重新的认识自己和大学环境的关系,了解自己的情况,从而适应这个环境。另外,学生应该在处理人际关系的过程中学会宽容和谅解。大学生活是一种集体生活,因此,必须提高自己的交往能力。最后,在不断的提高自我认知能力的时候,一概在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寻求同学和辅导员的心理疏导和帮助。

第四,辅导员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许多的大一新生,远离父母,来到异地求学,缺少父母的管教,处于放任自由的状态,加上外界的诱惑因素众多,因此,容易迷失自己,在这个时候,必须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在交流的过程中发生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心理问题以及生活问题等等,了解学生的心理世界,从而可以帮助学生、关心学生、贴近学生,促进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距离的拉近,促进学生能够健康活力的融入大学、融入班级、融入集体生活。促进学生在大学中得到不断的成长。

第五,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大学辅导员,应该通过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形势、了解社会、了解个人的发展与外部环境的压力。促进学生能够清醒的认识自我,认清形势,有针对性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同时,发现和不断的改进自己的不足与缺陷,促进心理和思想的健康成长。

第六,帮助大一新生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刚刚步入大学的大一新生,对自己的未来和理想缺乏一定的认识。因此,辅导员应该帮助学生树立合理的、科学的奋斗目标和职业规划。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和自身特点,努力的提高自身的能力,不断的向着自己的奋斗目标前进。辅导员在新生入学时期,就应该不断的引导和灌输学生的奋斗意识,提高学生对于未来的清醒的认识,帮助学生制定大学期间的发展目标和道路规划,是学生能够树立明确的、清晰的奋斗目标。从而提高学习的热情。

结束语

作为大学辅导员,在进行学生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充分的了解学生的特点和问题所在,充分的发挥自身能力,切实的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能力。努力促进大一新生能够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促进今后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 张家军,马吉宏.论和谐师生关系的含义、特点及建构[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7,2.

篇9

大学是人一生中最为关键的阶段,也是人生历程的一个新的起点。从入学伊始,大学生对四年的大学生活应当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和合理的规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规划好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才能在大学阶段解决遇到的问题和克服碰到的困难,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社会竞争力。进入大学需要独立处置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只有尽快地适应学校的环境,才能让自己顺利地进入状态。经过高中阶段辛苦努力的学习和高考奋力拼搏的大学生,进入大学殿堂之后会有同学会产生放松的情绪,这种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也同时反映了一个值得重视和深思的问题,即如何更好地度过自己大学四年的生活?时间转瞬即逝,生活也会过得很快,合理的规划应进入学校开始做起。为了在学习中获得到更多的知识,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能力,所以切实规划好自己的大学生活是十分紧迫而必要的。

首先,大学生应该合理规划安排好自己的学习。从高中进入大学阶段,在欣喜和新鲜之余有些同学会发现,听课之后的大部分时间都由自己安排。大学学习与中学学习截然不同的特点是依赖性的减少,以主动自觉地学习为主。不会像中学那样全部由教师统一计划和安排,学生也不会只单纯地接受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和挖掘个人在学习中的潜力。

合理规划好学习有利于提高自主学习的针对性。大学是寻求梦想的殿堂和汲取知识的场所,来到这个环境的大学生,应当树立一个全新的意识,就是独立自主地来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实现从有人管到自己管转变。这要求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研究知识,进而锻炼和提高个人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自主性的学习是大学生必须具备和掌握的本领,且将贯穿于大学学习的全过程,并自觉地延伸到大学生活的各个方面。有句谚语是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在大学学习其中除了有教师的上课和教授,就学生个人学习的进步和全面素质的培养而言,上课之余更多的时间要靠自己去规划和安排,去努力和拼搏。比如,要有计划有系统地阅读课外专业书,学会创造性地学习。看大量的书会让你积累深厚和广泛的知识,并从中可以发现你喜欢的知识领域,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方向,为日后的应用或进一步的深造打下基础。所以在大学充分利用图书馆是开拓自己知识和提升个人素质的一个非常有利的条件。大学学习不仅仅是完成大学里功课和达到了学校的要求就结束了。大学生不能满足于现状故步自封,应该时刻鞭策自己努力奋进,不断学习新的知识。进行自主学习时,可以积极去思考自己在哪些方面的知识还应补充提高,订下合理的计划并且付诸于行动。在大学,基础的知识必须要学好,但同时要结合自己方向规划涉猎其他的知识,而且这种吸纳是具有审视性的、思考性的。因此,大学生应当更好地把握在校时间,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通过开拓视野和接触尝试发现自己真正的兴趣爱好,这时就可以去进行积极自主的课外学习。大学是一生中学习能力转变最大的时候,是从基础学习阶段向进入社会阶段过渡的重要时期。让自己成为一个学会学习的人,这是大学四年生活中所取得的最大的收获之一。

其次,大学生应该合理规划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大学生活除了学习之外,还包含很多的内容,大学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度过丰富而难忘的大学生活同样需要做一个合理的规划。规划安排好自己的生活时间,才能充分体会大学的方方面面,度过精彩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同时学习和生活也是相辅相成的,规划好自己的生活安排,才能更好的提高学习效率,获取专业知识。

篇10

一、案例背景

2011年9月,新生入校,我担任信息工程、微电子学、光电信息工程三个专业的新生辅导员。这三个专业全部是理工科专业,与我的专业背景很接近。一共9个班,290个同学,大部分来自江苏,男生占绝大多数。这一批学生全是“90后”,他们思维活跃,想法新奇,善于利用网络资源。由于刚入校,新生对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校园、周围的同学等都很陌生,再加上很多同学都是独生子女,第一次离开父母外出求学,导致部分同学不能够适应大学生活,因此,如何合理地帮助新生快速适应大学生活显得格外重要。

新生全部报到结束后,我开了个年级会议,向所有同学介绍我们学校及如何适应大学生活,并回答部分同学的问题,最后将我的联系方式告诉同学们,并叮嘱他们,有紧急事情一定要第一时间告诉我。为了方便与新生联系,我建立了各班的飞信群、QQ群,开通了人人网,并且在班委还没有产生之际,通过对新生的初次印象和新生入学资料,每个班都先定了军训联络人。很快,新生们无比期待的军训到来了,我也利用军训这段时间与他们朝夕相处,迅速了解他们,渐渐地发现,有部分同学依然不能够适应大学生活,使他们产生了很大的负担。有些同学的不适应是短暂的,然而有些同学将这种不适应一直延续到学习中,因此,大一阶段,如何帮助新生快速适应大学生活成为我的工作重心。

二、案例简介

有一天军训结束,我在办公室继续处理文件,晚上8:30左右接到某小班军训联络人打来电话说,他们班一个女生柴某在校园里喝酒,喝醉了,耍酒疯,情绪十分激动,有点想不开,后来他劝说很久并叫来室友,一起把她送到宿舍休息。接到电话后,我立刻赶到了柴某所在的宿舍,见她已经入睡,我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嘱咐室友要好好照顾她,有事立刻给我电话。

三、案件分析

1.刚开学不久,该女生竟借酒消愁,所为何事?

2.该女生有一个什么样的成长环境?

3.柴某所在宿舍的人员情况是什么样的?

4.目前大一新生中是否还有其他像柴某一样不能适应大学生活或者其他原因导致情绪十分低落的同学?

首先我通过小班军训联络员人杨某了解情况。通过谈话,我发现柴某从小父母离异,跟随母亲生活,她母亲对她很好。在高中时,柴某担任副班长,她性格开朗,与同学关系很好,与高中班主任关系也特别好,有心事都愿意与班主任说。进入大学后,柴某很孤独,经常与以前的同学和班主任打电话,沉浸在高中时的美好时光,回到现实中时,愈发觉得自己很孤单,她觉得周围的同学好像都自己忙自己的,与室友关系很一般。但是柴某很信任杨某,有时会找杨某谈心,有心事也会和杨某说。今天柴某情绪很不对劲,军训结束之后买来了一瓶红酒,找到杨某发泄自己的情绪,原来她除了不适应大学生活以外,今天还和在外地的男友大吵一架,结果柴某决定借酒消愁,喝多了后摔碎酒瓶,拿起玻璃渣子想割腕,被杨某拦下。

了解柴某的情况后,我嘱咐杨某要多留心柴某的情况,尽可能地开导他,并且答应他会将他和我说的全部情况保密,尽可能保护他们之间的关系。随后我找到了柴某的室友了解情况,她们对柴某不是十分了解,只是说这两天柴某晚上会偷偷哭泣,此外,我发现,这个宿舍的同学相对来说都不是十分外向的同学,大家平时很少沟通,喜欢独来独往,几乎不集体行动,吃饭最多也是两个人结伴,这样的宿舍环境也使得唯一来自外省的柴某觉得很孤独。

通过了解的情况,我决定约柴某聊天,先看看柴某是怎么想的。第二天,我约柴某在办公室谈心,发现柴某一副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过的样子,而且表现得非常乖巧、听话,与昨天的表现大相径庭。柴某对我十分信任,谈话非常顺利,我发现柴某性格很开朗,而且可能是基于与高中班主任关系很好的原因,她非常希望得到我的肯定,迫切希望与我和同学们都处理好关系。此外,我也发现柴某的内心实际上非常脆弱,把对大学的不适应理解为自己不好,认为自己不好,大家才不理她。我对她慢慢地开导,告诉她,她并不孤独,并且鼓励她在学校里多参加活动,参加班干部选举等。柴某一直很开心地和我谈话,我慢慢地把话题转向她昨天醉酒的事,柴某很不好意思,表示因为和男友吵架,一时任性,并表示以后绝对不会再做这样的事,伺机我也告诉她应该要有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恋爱观。

谈话之后,柴某表现一直很好,积极参加学校的社团和学院的活动,并且顺利地当上了副班长,开始她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

四、案例思考

新生很多都是第一次离开父母,来到陌生的环境,开始独立生活。辅导员要针对新时期大学生的特点,帮助新生快速适应大学生活。辅导员要建立好自己的信息网络,尽可能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面对学生的问题,一定要重视,尤其是学生的心理问题,处理起来要更加小心翼翼,不能片面地做决定,一定要格外地小心、耐心、细心,如果学生的心理问题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外,那么及时地寻求校心理咨询的帮助。那么,应该如何帮助新生快速地适应大学生活呢?

1.关注心理普查结果,确立重点关注对象。

我院在新生入学不久便会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并且对所有新生进行心理普查,根据以往的经验,普查结果是比较真实的,所以辅导员要仔细查看有哪些新生存在心理问题,存在哪些心理问题,对这些学生要格外关注,有针对性地解决新生的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有些新生的心理问题在普查中没有显现出来,但是辅导员也不能忽视,在后续过程中一旦发现问题,就要及时解决。

2.开展互助友爱宿舍教育。

宿舍是新生们最先接触的大学环境,也是他们以后生活的地方,宿舍环境对新生的心理、价值观的形成等影响很大。开学的第一天晚上,我就到每一个宿舍走访,为每一个宿舍的同学都开展自我介绍活动,活动虽小,但是同学们很快就熟悉起来,有一些很热心的同学已经开始帮助其他室友整理床铺,一副老大哥老大姐的模样。

3.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

通过班级活动,同学们进一步地相互了解,距离感缩短,有利于一个班级的团结,班级凝聚力增强。军训结束后,我的每一个小班都开展了诸如“我们在一起”之类的主题班会,后续9个班又开展了拔河比赛,我们还积极响应团委的号召,开展了丰富的团日活动。

4.完善班干部制度,培养出色的班干部。

篇11

由学院策划的,旨在让大一新更好适应大学生活的新老生交流会于11月10号顺利举行。

刚刚从高中脱颖而出的新生,可能对大学的学习生活方式很不习惯,因为大学不再是教室,食堂的两点一线,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现在的我们,不仅要将专业知识学精学透,还要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抓住机会锻炼自己的能力。此外,刚开始的大学生活可能是不少同学第一次离开父母身边,来到陌生的环境,独自面对这样那样的问题。于是,这样的一个交流会就显得十分必要。

来到我们班作交流报告的是我们学院的大四刘练学长,作为一个大学生,他的学习成绩优秀,已被保研到本校的控制工程专业,同时,他也有着丰富的社会实践经历。学长用幽默亲和的话语为我们讲述了自己的经验,讲述了自己对人生理想的见解,也讲到了自己遇到过的问题。我们从中更深刻的了解了大学,大学生,大学生活应该是什么样子。这样一个演讲很好的调动了同学的情绪。在自由提问环节,大家积极踊跃的提出了自己的问题。我们该怎样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该怎样选择分配时间?该如何利用机会锻炼自己?该如何处理好自己和老师同学之间的关系……对于这些问题,学长一一耐心解答,我们也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在学长真诚的鼓励后,此次交流会活动圆满结束。

总结这次活动,我们的计划组织由可取之处,也有有待加强的方面。

一﹑在会场布置方面,我们做足了准备。黑板字、桌椅等都布置妥当。

二﹑在事前宣传方面,我们也落实到位。所以在交流会上,同学们都表现的积极踊跃,问题也准备的很得当。

当然,还有一些不足之处表现出来。

一﹑我们事先没有与学长联系,导致学长对同学提出的一些问题准备不足。

二﹑在提问时,同学们有些缺乏礼貌,提问没有举手,结束没有说“谢谢”。这也是由于我们班委没有事先提醒大家所导致的。

总结经验,对于不足之处我们必须认真反思,以便在下一次活动中做得更好,让好的机会得到充分的利用。

通过这次交流会,我们明白了许多。带着收获与更多期盼,我们相信自己将更好的融入今后的大学生活中。

新老生交流会总结篇【二】

正值金秋时节,硕果丰收,我们学校也迎来了08级新生,虽然他们收获了高考,但对于大学生活还是有一些茫然与不知所措,所以我系于2008年10月17、18日晚7:00—9:00在瑞樟2—301和瑞樟9—106举办了新老生的经验交流会,希望在学习上可以给08级新生一些指导,以便新生们更快地融入到大学生活中来,在生活上给他们一些帮助,好让他们更容易适应武夷学院的环境,让生活更加的丰富。

本次交流会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由于新生对我们邀请的嘉宾不是很熟悉,导致开场时有些怯场,不敢踊跃地将心中的疑问问出来。但随着提问的人越来越多,气氛也变得活跃起来了。

有一次交流会由于邀请的老师有事不能及时到场,导致了交流会开场推迟了几分钟,但在反应敏捷的主持人风趣的开场白下,交流会正式进入了主题。

本次交流会也有以下几个亮点:

环境工程班和监测班的主持人都邀请得比较好,能随机应场,调动交流会的气氛。

食品和生物班的交流会上,马森教授也莅临了会场,使整个会场更加地活跃起来。

交流会上学委们收集了一部分同学们在生活和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将它们列出,整理好,提前给嘉宾们看,让他们可以更充分的准备。

会后大一新生都能够及时地将会场桌椅摆正,卫生做好,并所好门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