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30 09:30:25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现代化思想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9)06-1156-06
当代名医姜春华,是现代中医学术理论重要的创立者和开拓者之一。他一生孜孜追求中医临床疗效的提高和突破,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的学术理论,对当代和未来的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姜老是笔者80年代在上海第一届中医研究生的指导老师,在姜师的亲手培育下,笔者在姜师生前曾整理发表了数十篇关于姜春华学术思想的文章,篇篇都蕴聚着恩师的教诲。本文主要综述姜春华生前新颖的中医现代化思想和独特的中医现代临床辨治经验,籍以对中医现代化的理论作进一步的继承、研究和发扬。
1 突出辨证论治 不废为病寻药
姜师早在50年代就已提出病与证的关系问题,并认为中医的辨病,可以与现代医学的辨病结合起来,而治病一定要认病辨证,这是姜春华中医现代化思想最早的体现。姜师指出,病与证,经常是标本关系:先患病,后现证,这是病为本,证为标;先有证,后发病,这是证为本,病为标。虽有标本主次,但发病后的征象既可病证一致,叉可能出现差异。就患者的群体而言,病证合一,则可同病同证同治,异病异证异治,治法随病证异同而变化,此乃常规,故谓病证辨治之常;若病证互异,则据标本主次,或重辨证,或重辨病,病证互参,治法灵活化裁,不一定为病的规律和特性所制约,有时甚至会出现以寒药治病、以热药治证,以攻药治病、以补药治证的“双向调节”现象,故谓病证辨治之变。姜师经验,对于证同病异或病同证异,不论病证差异如何,主张以辨证为主,但又不废为病寻药。
1.1病同证异 基本方加辨证药 姜师推崇徐灵胎之说:“欲治病者,必先识病之名,能识病名而后求其病之所由生,知其所由生又当辨其生之因各不同,而病状所由异,然后考其治之法,一病必有主方,一方必有主药。”姜师根据临床长期积累的经验,对一些常见病的分型拟有系列性的辨病效方,也即治病基本方,因在临床可据病分证套用,姜师戏称其为“套方”。在基本方使用时,再根据症状作深一层次的辨证化裁,加用治证或治症药。
如姜师治冠心病,分瘀阻、痰滞、肾亏、血衰、阴虚,气弱、寒凝等多种证型,并相应制订多种分型基本方。如治瘀血痹阻心脉的冠心病,常用化瘀通脉的枳实薤白桂枝汤,药物为枳实9g,厚朴9g,薤白9g,桂枝6g,瓜萎15g,此为基本方。然后又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作进一步辨证加减。如阳虚肢冷、脉弱汗出者,加附子9g,肉桂3g,干姜6g,龙骨15g,牡蛎30g;阴虚舌光,口干,尿赤,脉细微者,加生地15g,花粉15g,麦冬9g,石斛9g,五味子9g,去桂枝;气虚气短,懒言,肢倦体乏者,加党参30g,黄芪30g,白参9g,甚或加野山参3―5g。
又如治肝硬化,他认为此病可分多型,但主要病机是瘀血郁肝,气虚脾弱,主张在大队活血破瘀之中,重用益气健脾药,虚实同治。基本方为:黄芪15~30g,白术30~60g,党参15g,生大黄6~9g,桃仁9g,(庶虫)虫9g,炮山甲9g,丹参9g,鳖甲12~15g。然后又进一步辨证加减,如热毒蕴结,选加山栀9g,丹皮9g,连翘9g,白茅根30g,黄连1.5g;湿重,基本方去党参,加苍术15g;气滞,加枳实12g,大腹皮9g,乳香9g,藿香9g,苏梗9g;阴虚,加生地9g,阿胶9g;腹水、尿少,加茯苓皮15g,陈葫芦15g,虫笋30g,木通9g;阳虚寒郁,加炮附片9g,干姜3g,桂枝6g等。
基本套方再加辨证用药,这是姜师针对同病异证而灵活辨治的基本原则。
1.2证同病异辨证方加治病药
姜师认为,疾病的种类和症状可千变万化,而中医的辨证能适应各种疾病症状的变化而进行共性的归纳。不同的病,有时病理机制相同,即疾病在某阶段时机体对不同致病因素可有共同的反应状态和体征变化。异病而有相同的病理基础,所以能同治。但是,各种疾病都有各自的病因,如能在辨证共性的基础上,再兼顾到病的不同待征,则治疗方案更臻完善。
姜师在临床中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异病同证同治,在选择用药时即考虑到病的特性。譬如血管性头痛、亢奋性失眠、急性哮喘、肠梗阻腹痛等不同疾病在出现舌苔黄燥、大便秘结时都可辨其腑实证而用通便降泄之法。但头痛的泻法可用酒蒸大黄,以“鸟在巅顶,射而去之”,考虑到病在清空的特性;失眠便秘可用柏子仁、火麻仁,通便兼以安神;哮喘则可用瓜蒌仁、葶苈子,通便兼以泻肺平喘:肠梗阻腹痛则用承气汤,直接通便以荡涤肠中壅积。
另一种是在异病同治的复方中加治病药。譬如气虚可见于久咳、久痢、久喘、肿瘤等不同病种。姜师根据同证同治原则常重用补中益气汤,但久咳则加用截咳药,久喘则加用截喘方,久痢则加用止痢固涩药,肿瘤则加用抗癌方。
无论是同病异证异治或异病同证同治,从群体来看,前者是在治病基本方中加辨证药,后者是在辨证方中加治病药。其主要思路是以病分证,据证治病,层层辨证,病证合一。中心环节是将治病药融合于辨证方中。辨病与辨证,台之则效优,离之则两缺,这是姜师在现代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临床中,针对病证异同而灵活运用据证治病的高招。
一、现代管理思想是现代化管理行为的基础
现代管理科学是以管理实践为基础,吸收了诸多学科的优秀成果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原则方法建立起来的一门综合性学科。现代管理理论对管理行为的现代化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档案工作的现代化必须以现代化的管理思想为依据,才能加快其进程。
档案管理现代化不仅是档案管理手段方式上的一场革命,更是管理思想上的一次飞跃。必须从我国档案工作的具体情况出发,克服思想上存在的落后观念和管理中存在的缺陷,代之以现代管理的理论和思想,以此促进档案工作现代化的发展。
从我国档案工作现代化的实践看,首先应在现代化思想的指导下,在制订了比较科学、周密的计划和方案的基础上,再来实施现代化措施和步骤,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在一个档案机构中运用计算机档案管理系统,必须经过反复论证、全面考虑、综合平衡,才能最后确定。是采用缩微摄影系统还是光盘系统作为档案存贮现代化的手段,也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综合管理的问题,其结果仍然取决于管理思想现代化的水平。
二、档案管理组织机制科学化
现代管理学理论认为,管理具有四大职能,即计划职能、组织职能、领导职能、控制职能。一个组织机构要达到优质高效地履行自身职能,必须在下述3个方面具有良好的机制。档案管理的现代化要求档案组织也须具备科学的组织机制。第一,强化档案工作的计划职能,加强目标管理;第二,强化档案组织机制,提高组织效率;第三,加强领导职能,提高领导艺术。
三、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性
电子计算机技术是当今新技术革命的先导技术。电子计算机具有运算速度快,精确度高,存贮信息和逻辑判断能力强以及自动进行运算等特点,在文件的管理上,运用计算机进行文件的接收、查找、借阅、归还,以及辩认到应销毁的文件等档案的归档利用和管理工作。在档案管理上,运用计算机进行档案的收集、整理、编制检索工具、内容介绍和编制目录,还可用于库房的管理。用于特殊的档案工作项目,如编制大型索引,为档案的编研工作提供服务以及档案统计等工作。
计算机档案管理系统一般具有输入、输出、修改、插入、打印、统计、检索、查询、删除等功能,同时计算机还具有判别、诊断、筛选的功能,利用这些功能可进行档案的鉴定工作。运用计算机进行档案的现代化管理具有占用空间小、储存信息量大、应用能力强、传输速度快等特点,能及时、大量地提供档案信息,提高了工作效率,是档案管理史上的一大飞跃。电子文件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载体出现在档案领域,以磁性材料和光学材料为载体的电子档案,将逐步替代传统的纸质档案载体,在档案领域占主导地位,给档案工作注入生机和活力。
运用计算机管理档案工作,须加速实现档案工作人员素质现代化,档案工作人员素质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是管理思想的现代化。如果档案人员没有现代化意识,就会影响档案管理现代化的进程。档案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档案工作者既是专业型人才,又是管理型人才,只有拥有一批具有高素质的新型档案人才队伍,档案事业才能不断兴旺发达。
档案工作人员要熟悉档案业务,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和掌握档案行业标准,树立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做好档案数据的录入工作,积极参与档案学术研究,不断提高理论研究水平。
档案工作者肩负着历史的职责,有义务将接收的所有档案运用计算机管理,丰富科技信息资源,推动科研事业的发展。实践证明计算机管理档案既提高了科技档案的管理水平,也促进了管理工作进一步向科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
三、档案管理组织机制科学化
(一)档案组织管理方法
档案组织管理主要是指档案事业管理,包括对档案行政机构、档案业务机构的管理。从档案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基本的组织管理方法是行政管理的方法。
1.行政管理的方法。各级档案行政管理机构通过运用有关行政法规、制度、计划、协调、监督等手段进行管理。行政管理的方法是达到档案组织目标的主要方法。
2.经济方法。档案组织管理应注重经济效益,善于运用经济学的方法,研究档案工作投入产出问题,在有效的人力、物力范围内获得较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3.系统管理方法。档案组织从整体上看是国家社会组织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自身又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组织管理系统,运用系统方法应采取综合信息管理与反馈信息管理相结合。
4.预测方法。要通过对许多因素的分析研究,找出事物发展的未来规律。其基本步骤包括确定预测对象、收集有关资料、预测分析、建立模型、确定预测结果,主要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
5.行为科学方法。档案组织管理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人的管理。行为科学在国外又被称为组织行为学、组织与人事学、人力资源管理学等,主要研究人的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影响行为的因素,探索行为规律,提高控制能力。更好地达到组织目标。
档案组织管理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可以运用的方法应是统计性、多样化的。除了上述方法外,法律的方法也是基本的方法。
(二)档案组织管理方法的科学化运用
不管采用什么方法、运用何种手段对档案组织进行科学管理,都要从我国档案工作的实际出发,综合分析各种因素,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生搬硬套,并要考虑到下列要求:
第一,不同管理方法应相互协调、互相补充;第二,不同方法的使用要力求准确、客观;第三,要考虑其适用性,不同管理环节应采用相应的方法;第四,要有一定的灵活性;第五,要注意经济型,尽量选择简便易行、投入较少的方法;第六,要特别重视管理方法的可操作性,即这些方法是可以投入实际运用的,而不单纯是理论的、空洞的。
首先,捍卫人之为人的尊严是教育启蒙的价值诉求。启蒙是指向人的,人是目的,捍卫人的价值尊贵性是教育的实践使命与价值追求。忽视或漠视人的尊严的教育是一种野蛮的教育。当然,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人的发现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都灌注了启蒙先驱者的大量心血。在某一种意义上说,启蒙的过程、教育的过程与祛魅的过程是一致的,都是围绕“立人”展开的。尊重人的独立自主之人格,教育要以人的方式对待人,而不能走向一种非人化与非我化。《启蒙与教育》中说:“启蒙了的教育是一种理性而自由的教育,它教给人们一种自主选择、自我决定、自我治理的能力与特质。”捍卫人的尊严在现实的教育中表现为一种主体性教育。在启蒙的精神指导下,主体性教育逐渐被人们认同且付诸实施,并在今天成为一种教育实践原则。
其次,教育启蒙经历了从救亡造“材”到启蒙立“人”的价值转换。《启蒙与教育》认为,不管是启蒙还是救亡,它们的落脚点都是兴学校以育人才,但所育之人才在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含义。对于培养何种人才,教育现代化早期着眼于技艺器物层面,培养救亡所需之“材”,以应救亡之需;后期则着眼于思想层面,唤醒民众,以期启蒙立“人”,而后自强。在救亡主题下,人们更加关注人与教育的工具性价值,而在启蒙的主题下,人们则更加关注人与教育的本体性价值。救亡与启蒙的关系在教育上就表现为工具性价值与本体性价值的纠缠,教育也正是在这种价值转换中徘徊向前,逐渐地祛除蒙昧、走向开明、实现启蒙的。中国教育现代化要尊重这种启蒙的历史遗产,在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国际之间保持一种张力,破除“奴化”与“物化”的教育,而关注“人”的教育。
再次,自由理念与理性精神相互缠绕在教育启蒙之中。在启蒙精神的影响下,近代中国教育发生了许多“革命性”变化,其中就出现了一种“杂糅式”的自由主义教育理念。这一教育理念在价值目标上表现为关注人的价值、彰显人的主体性以健全国民;在教育方式上则强调人性化教育,以人性化的方式对待人,反对奴化与物化教育。教育的这种“革命性”变革并未在近代中国大地普遍生根发芽,理性主体与理性精神的缺席是自由主义教育理念失败的基本原因。近代中国缺乏一个理性的社会秩序与民众普遍存在着一种非理性的情绪,是教育启蒙历程不顺的一个重要原因。时至今日,面对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冲击,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社会的理性精神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在教育领域中,告别理性是一个不合时宜的命题。培养理性而自由的主体性公民仍然是当前教育的重要任务。
最后,当代中国教育面临着双重转型与双重启蒙的任务。当代中国教育现代化表现出一种双重转型的局面,一方面坚持不懈地促进现代化,另一方面又要警惕现代化可能带来的问题。教育转型这种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并存的境遇催生了启蒙话语的双重性,启蒙话语与后启蒙话语同时存在。《启蒙与教育》认为,若离开了这一双重转型语境,要么忽视中国发展的本土性而进行生拉硬拽式的话语移植,要么无视世界发展的国际性而进行自鸣得意式的闭门造车。只有秉持双重转型理论,中国教育研究才能摆脱非此即彼、不东不西的理论困境,才能建立具有中国特色与时代精神的教育学理论。
语文学科包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使学校教育和发展有了新的契机。语文课程丰富的教学内容,是教育资源宝库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学生教学和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梁启超的语文教育现代化思想理论强调将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语文教育中,语文教学以气氛烘托,使师生间获得灵魂的共鸣,在潜移默化的形成和发展中,使学生的各项能力得到提升。在师生的共同参与互动协调中,师生心灵的精华和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就在这一形式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语文学科包含的博大精深的内涵及魅力也才能进一步发挥,进而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产生更加重大、深远的影响。
一、梁启超强调将德育教育、心理教育融入到语文教育中的必要性
语文学科自身就是一门包含着感情的学科,以文字为基础,在语文学科中,更有利于对学生的身心和道德进行熏陶及培养,这也是语文学科的魅力所在。在语文学科中,融入德育教育,才能引导学生更深层次地领悟语文教育思想内涵。
梁启超主张在语文课堂活化教育策略方针,改进教学环境,激发学生潜力的主要方式。课堂管理模式的改革,是教学模式改革中永恒的话题。将心理健康教育渗入语文教育,必须确立初中生的主体地位,在实施实践教学时,只有将心理教育融入到语文教育中,才能实现对学生心理和需求的关注,才能对他们的成长真正起到帮助作用。
二、梁启超先生主张的现代语文教学思想及教学手段
(一)融入德育教育,领悟语文教育思想内涵
1.以尊重学生为基础
在语文教学工作中,要体现出德育教育,梁启超先生认为教师必须以尊重学生为基础。对于学生会经常出现的叛逆、或是“扮熟”等现象,不要过分严厉地去指责他们的这些行为,要理解这是孩子的正常行为,不能用讽刺、挖苦的方式去教训学生,这样会更加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对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和伤害。结合学生成长的阶段性特点和心理,因材施教,对不同性格、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德育教导方式。当然,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教师不能依据学生的学习成绩或是性格特点来评判,要真正做到一视同仁。尊重和理解都是相互的,对塑造学生的人格与性格特点具有很大的积极影响,为学生树立榜样,使他们也能学会如何去尊重、理解他人。
2.严格要求,“爱”与“严”并施
从学生的心理活动出发,在民主的基础上对他们实行一些强制措施会更加有利于德育管理。作为学生来讲,他们自己也有了一定的独立性和自我调控能力,他们也是认识的主体,因此在充分尊重和理解学生的前提下,对他们施加一些强化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也可以提高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和自我管制能力。要做到严格管理,首先要求学生必须以《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作为行动的准则,加强对学生思想德育意识的培养,这对学生的成长甚至以后的人生都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结合心理教育,实现语文教育本质目的。梁启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渗入心理健康教育,会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带来很大的积极影响。只有教材的恒定不变方略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贯彻实施作为其中颇具自身特色的平台利用开始,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入成为其中的重要内容。
1.建立适度的惩戒与奖赏机制
教师一个肯定的眼神和适度的赞扬,会使初中生产生巨大的成就感和归属感。而适度地将负面影响以合理的方式传递给学生,适度地刺激和留有余地的批评指责措施,更能达到批评的反效果。教师在讲解课文的过程中,一些学生积极讨论提问,而另一些学生则莫不作声,教师应该做到适度表扬和及时的批评指正,并让他们写学后感。让他们从心理接受课堂。作文课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传达初中生情感的粮仓。树立团队意识,积极发言,组织教学环节,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效果。
2.构建语文课堂的心理环境
教师营造的课堂范围,不应是剑拔弩张的火药味课堂,也不是沉闷枯燥的情绪化教学环境,而是富有情趣、创作性和活跃的课堂教学环境。语文教学在截然不同的教学环境中,就会酝酿出一批颇有见地的科学,单纯以“填鸭式应试教育”为蓝本的课堂氛围,不但会摧毁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意识,也会让他们产生一种单纯的,毫无能力和进步意义的课程奖惩机制。在以心理情感教育展开的系列教学实践中,对学生心理的疏导作用,是搭建师生关系前进的平台。实施语文课堂学习情况问卷调查统计,了解学生心理。
3.个体化心理辅导方略
语文教师和学生之间,以信息秘传之法,实现沟通会桥梁。语文老师和学生之间,可互相交换日记,以人格魅力和信箱渠道,实施心理咨询,疏导他们将负面情绪和消极影响摒弃。单独的心理辅导,要视学生具体情形做出符合学生需求和发展的方针策略。关注青春期学生普遍关注的问题,充分认识学生,在心理辅导方略中,尽可能把握事情重点,解决学生难点,在心理交谈中,鼓励学生自信,倾听他们心声,提供和创造条件,及时解决们的困惑。教师自身情绪的稳定,才是个体化心理辅导方略实施的必要前提。
4.心理教育模拟训练课
近年来,在新课改的尝试下,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联互动,受到一些环境条件的制约,改革结果都与原先的心理教育相背离。语文课朗朗的读书声和轻快活跃的氛围中,仍然会有那么几个学生将注意力投向了别处。学生个体受自身方面的困扰,其能动作用下降,学习的心境和能力大幅度下降。心理教育模拟训练课是在语文课原有教育计划和目标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创新性课程改革方略。以实际性的语文课堂,激发学生学习趣味性。
心理教育模拟训练课,以活动、教材资源、竞争方略、合作竞争、抗压能力、绩效评估几方面为流程展开。以语文项目教材为基准,让学生自发地授课。在授课途中,以创新方略,综合提升教育经管资源,直面剖析健康教育中充斥的内涵。
5.教师要做到言传身教
教师在语文课程进行中将自身经历讲述给学生,并及时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式处理问题。语文教师要深入初中生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心灵深处的渴求,将“为人师表”的光辉发挥得淋漓尽致。教师可以以自身童年印记和上学时代的心理事件为例,和学生交流经验,交换人生感悟,谈谈人生,谈谈各自的理想,谈谈语文学习的意义和人生规划,最终实现和学生精神领域的共鸣,倡导和谐学习理念。
三、梁启超的语文现代教育思想带来的启示
在现代语文教学工作中,语文教师要摒弃传统教学中的“一锅端”和“严师出高徒”的语文教育方针,要以趣味性、和谐性、创新性方式为语文教育注入新的内容。将德育教育植入到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发展培养所需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出综合素质较强,有着较高道德修养的人才,实现国家的人才战略目标,同时,也能够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语文教育之中,以互动式教学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除了在教学中加强心理疏导和教育活动方针外,在富有活力和灵性的学习方略之中,保持班级课程教学最佳状态。语文教育同整体教育教学目的一样,是以全局观念为准的人文教育。启发学生向老师说真话,说心里话,通过学生把班级的现实状况反馈给教师,教师再做出实质性的努力和改进措施。
作为语文老师,以爱心疏导和科学化解决方针,制定出适合学校、社会发展要求,加强与其他学科老师关系,全面指定教学计划,以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活跃学生思维能力,减轻学生压力,完善学生对抗压力,加强对学生心理辅导。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到语文教学的始终,以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和心理辅导,将良性教育因素的净化作用,深入落实到具体的语文教学之中。
四、 结语
梁启超先生认为,在语文学科中,融入德育教育,才能引导学生更深层次地领悟语文教育的思想内涵,在实施实践教学时,将心理教育融入到语文教育中,才能实现对学生心理和需求的关注。梁启超的语文教学现代思想对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启发,教师在为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价值观的培养,使语文教育的真正意义得到充分的体现。
参考文献
[1]李华.梁启超语文教育思想对当今中学语文教学的指导意义[D].上海师范大学,2012.
[2]刘畅.矢志移山亦艰苦,大才如海更纵横――论梁启超与语文教育[J].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2012(6):67-68.
作者简介:肖泉(1988—),女,江西赣州人,牡丹江学院2011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不断地向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新要求,迫切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担负起时代的重任,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服务。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研究也成了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逻辑。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在其体现社会和时代的发展要求时,才能够适应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社会生活的多样化,以及适应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
第一,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能够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指的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中,其实际运作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即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产生与出现正向结果的效能性。它既指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效果,也包括外在效益,同时还包括教育工作效率,是三效的有机结合。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应当满足人全面发展的需要。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却总是往往局限于三观点,鲜少从人的全面发展角度,从人性求善、求美、求真的需要出发来安排教育内容,从而造成人性的畸形发展。事实上,任何政治思想观念的形成都建立在健康的人性基础上。失去健康的人性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必将变为庸俗和粗暴。而健康人性的形成是人自身的知、情、意三方协调健康发展。马克思把人的天性归结为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他在为新亚美利加百科全书撰写的美学条目中写道:最可靠的心理学家们都承认,人类的天性可分为认识、行为、情感,或者是理智、意志和感受三种功能,与这三种功能相对应的是真、善、美的观念。确实, 自觉追求真善美和与之相联系的追求真善美的对象性活动,是人性的根本标志。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类求真、求善、求美。思想政治教育虽以思想政治素质提高为核心,但必须是引导社会整体目标的实现。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并没有很好地意识到这一点,严重阻碍了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高,因此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势在必行。
其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没有正确处理好社会化与个性化教育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存在重群体本位而忽视个人的倾向,加上受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影响,长期以来,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上,表现出片面强调社会化教育,忽视甚至否定个性化教育的取向。事实上,个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应当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化教育为个性化教育的实施指出了正确的方向,反过来,个性化教育又是社会化教育的基础。二者的关系如果处理好,不仅有利于培养团结协作精神,也有利于创造性才能的发挥,从而提高思想政教育的实效性。新世纪,思想政治教育应该首先培养出良好的个体,进而再使良好的个体成为一个优秀公民,这才是体现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
传统的教育方式极大阻碍了受教育者个性的张扬和主体性的发挥。但是在现代化的信息社会里,这一切都被颠覆。现代的信息载体主要是互联网,互联网具有太多优势,较之以往任何一种交流工具和传播技术,都有着根本性的超越。这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契机。一方面,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借助网络,挖掘大量丰富的资源,吸纳人类文明一切的优秀成果,并通过网络大规模并且快速地传播自己的思想、理论和政策,无需收到时间、空间和其它繁琐程序的制约;另一方面,受教育者可以自主地选择信息,并且充分利用网络的即时性、开放性和互动性的特点,让自我教育由平面走向立体,由静态变为动态,从现实时空趋向超时空,从而实现了思想的升华和自身素质的提高。
传统思想政教育诸如此类的问题比比皆是,只有不断地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才能更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第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能够很好地迎合人的全面健康发展的需求。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能力的全面提高与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和谐与丰富,人的个性的完美发展。换句话说,就是人从自然力量和社会关系的束缚下得到彻底的解放,充分发挥自身潜力和力量,使个体能够达到完美的发展境界。但是,这些方面的充分发展,必须要在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人自身协调发展的过程中才能得到真正实现。恰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目标就是能够促使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促进人、自然社会这三者关系互动和协调发展。所以,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促进人全面发展是一个同步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各个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我们所实现的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就是社会上的各种积极因素能够得到充分调动,各种利益能够得到均衡协调,社会各种矛盾能够得以妥善解决,人们生活能够美满幸福的富足社会,这样的社会,能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许许多多有利的社会条件,也为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氛围,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实现为人的全面发展开辟了一个更为广阔的新天地,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更为坚实坚实的经济、文化、精神和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之所以能够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实而可靠的制度和良好的社会环境,因为我们所构建的是一个公平正义、民主法治的社会,通过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保证人民真切而充分地享有各种权利。这就提高了人民参与政治的自由度,极大的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政治意识和对参与政治生活的热忱,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全体国民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除此意外,民主政治建设更营造出了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社会公平意味着社会全体成员都能够均等、合理地分配到到社会的各项利益,同时也意味着社会成员之间享有司法公正、机会均等和权利平等。在生存与发展的机会均等的公平正义环境里,人们都能够享有生存和发展机会,尽管社会上存在着各种不同利益群体,但他们都可以做到各尽所能与各得其所,以此促进自身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实现能够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和社会氛围。因为我们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是一个具有高度文明和极高道德水平的社会。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对全体社会成员进行教育,让全体人民形成团结友爱、平等互助与和睦相处的良好的社会氛围。和谐团结友爱的社会,必定能够为解决社会矛盾和冲突提供有效的途径,从而保障人民群众生活的安居乐业和社会的安定团结。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实现能够充分地发掘社会成员的潜能,最大程度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强大支持。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人的身心健康发展,人的尊严和价值,人生的美好幸福,都能得到切实的感受,这些都极大地促进了人的发展;
第三,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能够促进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人才强国战略是制高点和根本保证,足够的人才支撑才更有利于科教兴国战略,才能为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不竭的动力。科教兴国,就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要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学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领先科学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人才强国,就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把人才作为推进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大力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重要保证。
重视人才是人才强国战略的主线,加强自主创新是贯穿科教兴国战略的重点。从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产生历史可见,党和国家对人才的重视是一脉相承。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核心问题是人才问题,而目的就是加强自主创新,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培养大批才,通过不断改革完善科技评价体系和任用制度,使他们更能充分发挥自身的创新能力,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就能得到不断的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推进,能够为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制度基础和思想保障,更有利于充分发挥科技知识分子的主动性个创造性,加速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
首先是政治主导作用,其主要表现是各政治层面特别是人文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层面上的知识分子,以其独特的精神气质深刻领悟并运用基本原理,科学发展观,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其次是经济主导作用,以理论为指导,综合汲取各种经济制度、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的精华,以此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运作模式,并依据时展的趋势和中国的实际形势,调整具体环节和措施,加速经济发展。最后是思想文化主导作用,表现为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和广大文化产业领域里的科技知识分子创造、传播和运用反映占主导地位的经济政治关系的作品,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指导并规范社会和群众的价值指取,约束或消解那些逆标准的行为或倾向,引导社会认同趋势。
第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能够引导人的现代化。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促进人的现代化的唯一因素,但它作为影响人的现代化的重要因素,其作用是毫无疑问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得好,对人的现代化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促进适应现代化建设要求的现代人培养。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帮助人们形成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相一致的思想观念。第一,思想政治教育能帮助消除人们的传统思想观念影响,进而树立现代思想意识。落后的传统思想观念一直阻碍着人的现代化进程。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个丰富的宝库,更是一条源远流长且奔流不息的长河。我们要利用其中部分传统因素对现代性的助力,更要注意抗衡部分传统因素对现代性的阻力。第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更新思想观念的任务是格外艰巨复杂的。人的思想观念现代化是人的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它是人的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先决条件。由于社会现代化本身是一个历史的动态发展的过程,因此,与其相适应的现代化思想观念也只能是一个相对动态的发展概念。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能够不断引导与促进人们更新观念,造就出适应现代社会的现代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革新的创造性力量。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激发人的智能和潜力,促进其与现代化相一致的智能结构形成。
现代人在智能结构上不仅要有记忆力和注意力,更要具有创造力,创造是现代人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创造能力中,创造想象与创造思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这其中,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是其中的重要内容。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能够使人们掌握科学的抽象思维方法,以此锻炼和提高人们的科学思维能力,从而不断开发人的潜在创造能力。引导人们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使人们敢于实践善于实践,在实践中锻炼和提高创新能力。畏缩不前就不能有创新和突破。知识与创造能力是紧密相连的。尽管知识和能力属于不同范畴的两个概念,但是能力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萌生的,如果离开了学习和训练,那么任何能力都不可能发展。创新的基础是新知识。思想政治教育能够通过多方面的引导,使人们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在知识经济时代,离开新知识便会很难有所作为,任何人都必须终身学习,接受新知识。现代的终身学习所追求的便是一个人自身全面和谐发展,强调学习是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
再者,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促进现代化所需要的健全人格的形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对人格的发展提出更高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其中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塑造个体健全的人格。在这个塑造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根据人的意识与活动相作用的规律,一方面,通过教育使受教育者明确自己的奋斗方向,并由此确立相应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并产生相应的行为;另一方面又通过组织大量富有实效的实践活动去形成和巩固受教育者的认知、情感、态度和行为。通过传导社会价值准则、行为规范和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才能使受教育者养成现代化事业所需要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质、品德能力等。在这个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高度重视知行转化,以此保证人格完善和人的发展。知行转化是一个连续的无限过程,每个良性的知行转化都是健全人格发展中的单一必要环节。思想政治教育能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来促进受教育者的知行转化。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着重教育的综合性,并协调各种教育之间的矛盾,从而形成更加有利于人格的完善的环境。思想政治教育遵循人的思想受“综合影响”形成与“渐次发展”的规律,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经济工作和业务工作中去,有机的结合各项具体工作,将各种教育因素及中介进行融合,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循序进行,从而促进现代化所需的健全人格的形成。
最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实现能够很好的适应人的现代化的要求,丰富和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人们精神生活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是人们精神活动的表现形态,是人以精神倾注其中、并能满足自身精神需要的生活方式。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很好的利用各种手段来进行大力宣传真善美的东西,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和鉴别力,推动人们对美好精神生活的追求。目前,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基本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人民的生活达到了小康,有相当多的人比较富裕。在物质生活需要得到相当满足之后,有越来越多的人将从以满足物质生活需要为主,过渡到以满足精神生活需要为主。在这种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对丰富和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耀灿等.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 人民出版社 2006.11
[2] 张耀灿等. 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 人民出版社 2006
[3] 刘之平. 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问题 《高教探索》1986.1
[4] 郑永廷.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1
[5] 彭虹斌. 现代化教育思想述评[J].高等函授学报 1999,(4).
[6] 戴锐. 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性与现代化[J].理论与改革 2004(2)
[7] 黄钊. 新时期思想道德教育方法论思考[J].长沙电力学院社会科学学报 1997,(2)
[8] 朱晓梅. 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J].理论学于 2005(8).
[9] 邓志中. 论全球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现代化[M].黑龙江高教研2004(7).
[10] 杨威、高军. 浅析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与现代化[M].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l).
[11] 邱伟光、张耀灿.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12] 王瑞荪.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13] 抖晓东.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机制变革与现代化转型[J].探索与争鸣2004(4).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我们要采用包括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在内的一切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导入新课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导入新课,一方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另一方面其动态效果可化抽象为形象,以其丰富的内容与新颖的形式为学生提供大量感性材料,这符合初中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年龄特征。有利于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如学习《竞争与合作》时,首先播放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由邰丽华领着20多位聋哑演员表演的舞蹈《千手观音》,虽然演员们听不到音乐节奏,但是他们在手语老师引领下的表演,绝对称得上美轮美奂、整齐如一。深深地震撼着学生的心灵。加深了学生对“合作是事业成功的土壤,任何事业的成功都需要良好合作”的理解。借此揭示竞争与合作,可谓水到渠成。
(二)创设情境
合理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可使原本比较抽象的内容变得形象而生动、具体。原本静止的文字,化成活动的画面,有声有色。帮助学生缩短了理论与现实、课本与生活的时空距离。
如学习《法不可违》时,播放了中央电视台一期《今日说法》节目,说的是一位年轻人因冲动而杀人。观看以后,同学们都为这位年轻人判刑惋惜。然后,我引导学生讨论分析这个案例,通过讨论,大家感受到法律的威严,意识到法不可违。
二、巧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思想品德教学
(一)突破教学难点
初中生的原有知识水平、社会阅历等十分有限,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学生的常常会遇到理解上的困惑。现代化多媒体教育技术,在图片动化处理方面具有高超的功能,利用这一功能,把抽象变具体,把静态变动态,降低学习难度,使教学难点得以顺利突破。
(二)实现自主学习
2新时期增强铁路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意义
2.1有利于保障铁路事业的安全运输
安全是铁路生产和运输的基础,也是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首要条件。随着新技术和设备在铁路中不断应用,也要求铁路企业的职工要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其中,思想政治觉悟是很重的部分,因为,人的思想决定人的行为,并且铁路职工才是铁路事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因此,为了促进铁路现代化建设,必须增加对铁路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2有效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提高铁路职工的素质对铁路企业的长远发展有重要的作用。职工是企业生产的主体,因此,加强对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利于提高铁路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目前,我国处于经济转轨阶段,社会上存在各种思想,并且铁路职工的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一定程度上给职工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负担。铁路运输主要呈网状分布,具有点多线长的特点,因此,铁路职工都来自不同的地方,由于各地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不同,在思想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以上这些因素都为职工队伍的建设增加了困难。对此,在铁路现代化的建设上,要对职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力度,从而建立一支能吃苦耐劳和具有专业技术水平的职工队伍。
3加强铁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
3.1坚持做活做新,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
思想政治工作是做职工的工作,没有固定的程式和法则,功效显现不明显。一些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呈现弱化趋向,主要原因是政工干部队伍不稳定。有的单位一年之内一个政工岗位换了一批人,造成政治思想工作“断线空档”;有的行政干部没有切实负起“一岗双责”,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劳心费神,思想认识有偏差,“说起来重要,干起来不要”,使思想政治工作把不住中心,跟不上职工群众的思想变化。要解决这些问题,思想政治工作者就必须深入职工群众,把满腔的热情、全部的精力投入到思想政治工作中来。尤其是行政干部要主动把握职工群众思想动态,用真诚、真心和真情去解决职工群众的思想问题。一是建立完善以“党委领导、党政共同负责、党政纪工团齐抓共管、各级干部一岗双责”为核心内容的思想政治工作管理体制,通过岗位目标责任制明确各级各类干部“一岗双责”管理考核,强化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管理的融人贯穿;二是要在各系统的专业管理中发挥思想政冶工作的服务保证作用,重点是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专业管理干部队伍思想理论建设,不断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专业管理干部驾驭全局、判断形势、自我管理和独立作战的能力。
3.2坚持做深做实,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凝聚力
思想的统一和稳定是铁路发展的前提和保证。保持职工群众的思想稳定,必须把“务虚”的工作实务化,把“无形”的工作效益化,让职工群众认同、认可并认理。必须从职工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抓起,消除职工群众“想说不敢说、想为不敢为”的恐惧感,做职工群众的代言人;消除职工群众“会上不说会后说、当面不说背后说”的距离感,做职工群众的贴心人;消除职工群众“不找领导去上访、不找组织去告状”的失信感,做职工群众利益的维护人。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好事实事,化“虚”为实,变“无”为有,思想政治工作才能真正务实到位、落实“到家”,职工群众才能相信你说的是真话,办的是真事儿,解决的是真问题。当前,要紧密联系职工队伍思想实际,努力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使思想政治工作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在改进和创新中加强。
3.3坚持做精做细,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推动力
近年来,铁路部门的思想政治工作一直处于“目标大、内容空”的半悬空状态,没有把上级要求与本单位工作实际结合起来,甚至近几年的工作安排都是上级文件的“翻版复制”,使职工群众错误地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无效”劳动。因而,推进落实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紧密结合质量、效益、改革、发展的任务和目标,把思想政治工作有机地融入职工群众所想、所盼、所需中,细化在岗位作业环节上,量化在目标措施上,变粗为细、求精求细,有用多做、无用不做,让职工群众摸得着、做得到、有收益,用效益观点解决思想政治工作“上面忙、下面烦,上面紧、下面虚”问题。
无可否认,西方哲学的译介与研究对中国思想现代化进程产生了全面而深远的影响。即使在中国哲学与马克思哲学中谈论本体论,为了寻根究源,人们总要追溯西方哲学中ontology一词的涵义、问题与历史。事实上,西方哲学对本体论讨论的影响之深甚至超乎我们的自觉,第一哲学的提法、本体论在第一哲学中的地位,甚至本体论一词的标准涵义,都是从西方哲学得到规定与解释的。通过这种解释,中国思想所关心的“本”、“体”问题也被顺理成章地吸纳到ontology之下了。
但从西方哲学研究界内部看,对于本体论这样一个牵涉哲学本身的大问题,其最久远、最广泛、最深入的争论却是在探讨具体的翻译问题时出现的。有关Being②以及与之有形态关联的其它词汇的翻译已经造成了把好几代西方哲学研究界头面人物卷入的漫长辩论。迄今为止,这场争辩已经引发许多出自不同背景,却均发人深省的高论,但远未取得一致意见。③但如果Being一词的翻译尚待商榷,那么对源于该词的ontology的理解,就不会全无可议之处。事实上,关于本体论的任何讨论首先应该澄清Being的涵义。这种澄清就是所谓译名之争的基本内容。
一、译名之争及其引出的问题
关于Being一词的翻译,历来有“存在”、“在”、“有”、“是”等若干种翻译。这些译名基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强调Being的系词来历,主张以汉语的“是”予以对译。另一类则专注于Being指涉存有的一面。汉语的“有”与“存在”(“在”)自然有区别,但这个区别对两派意见来说都不是第一位的。④值得注意的只是,系词派从陈康开始,一直主张“是”的译法,且不时以一系列论证发起有益的争论。而存有派很少主动正面阐述自己的意见,且所主张的译名有变化。就目前状况而言,大陆流行“存在”的译名,港台则多主张以“有”译之。这显然与这种背景有关:大陆思想界的经典地位由文献占据,①而港台学界主流仍然保有中国传统典籍的记忆。
为什么关于这个词的翻译总是挂一漏万、难以统一?扼要地说,基本理由无非两条:第一,Being一词的歧义太多;第二,没有一个象Being那样常见的汉语字、词同时具有其所有基本歧义。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第五卷第七、八章里列举了to on(实是)与ousia(本体、那是着的、是着性)的若干种歧义。前者主要有:谓词(云谓)或属性、断真与潜在-现实。就大体说,即分为“本性之是”与“属性之是”。后者基本有主词(基底)与分离独立(“这个”)两层涵义。②据语文学的研究,早在巴门尼德时代,希腊词einai主要具备这样三种歧义:系词、表示实存、断真。③这个说法虽必须加以补充,④其大体则是可以成立的。它也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得到哲学家与哲学史家的印证。总结起来看,Being一词最重要的歧义应当是存有、系词、断真(同一性可以归入系词结构)三种。其它歧义或多或少地可以追溯其上。而在这三种之中,断真的功能在形式上可以归并到系词-谓词结构中去,在实义上则又与存有直接相关,那么为简化讨论计,可将Being的基本歧义定为存有、系词两种。
有丰富中文经验、一定中文知识的人都很清楚,中文没有同一个词同时具备“存有”、“系词”两类涵义。⑤语言史的工作已经表明,古代汉语的系词出现得相当晚,⑥至少晚于先秦时中国思想的高峰期。甚至在系词已然出现或接近出现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系词对当时玄佛问题的提出没有任何影响。实际上,系词与中国思想的基本问题之间根本没有什么正面联系。倒是系词的晚出及其在日常用语里的可有可无,从某个侧面暗示了中国思想的特点。那么,将Being翻译为“是”的主张,其代价也许就是对“存有”这层涵义的牺牲。而只有这层涵义而非系词,才能既提示中国思想固有的最高问题,又引出Being的源始意蕴。
对于将Being翻译为“存在”、“在”、“有”(姑且笼统地称为“存有”派)的意见,我们应予以更谨慎的辨析。首先,这个翻译肯定失去了原词固有的与系词的直接联系。但失去这种联系是否就意味着这种翻译全不可取?这要视语境而定。例如对于通过主谓句法结构研究ousia(“是着性”)的亚里士多德而言,“是”就比“存在”更妥当些。但对于力求将Sein从系词理解中解放出来的海德格尔来说,“是”并不比“存在”更合适(当然这也不意味着,“存在”是最合适的译名)。更重要的是,对于用汉语思考的人来说,这派翻译开启而又遮掩了中国思想的最高问题。说开启,在于它提示了从“是”以外思考“本体”问题的道路。说遮掩,乃因它基本没有注意“存在”与“有”的区别,而有把“存在”代替“有”立为思想最高问题的倾向。①在中文中,“有”与“存在”之间有着微妙而重大的区别。“有”的含义更为宽泛,它既可以包含“存在”之义,也表达“存在”一词所不可能有的“显现”、“出场”(“在场”)、“持有”(“具有”)等义。例如现代汉语可以说“今晚没有月亮”,但恐怕没有谁会说“今晚月亮不存在”(相反“月亮不在”倒也说得通)。现代汉语的这个情形其实是保留了古代“有”字的初义。“有”的“显现”、“到场”义,在字源上与思想上,都是本源性的。这一切揭示了我们必须面对的事实:“是派”与“存有派”的意见无法两全。中文在根本上没有可能提供对Being一词的贴切翻译。译名之争的一大功绩在于揭示了这个事实。我们的任务是把这个事实解释为中国思想的根本处境。并不是所有人都看到了这个简单的事实。陷入译名之争的大多数学者,执着地一定要为“Being”一词找到合适的翻译并为此不断争论。这当然说明他们是不承认这个事实的。也有个别清醒的学者看到了这一点。但在如何看待与解释这个事实的问题上,他们的看法也有耐人寻味的出入。本文即尝试就这一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二、没有系词本体论是中国思想的缺陷还是幸事
汉语无法提供对Being一词的贴切翻译。对于这个事实,国内学者的评价是有差别的。有的学者很正确地要求反思这个事实,但却把这点当作缺陷看待。②但也有的学者认为,汉语没有一个词兼有系词与实存的含义,这“也许是幸事”。③这主要是站在分析派逻辑哲学的角度说这番话的。在符号逻辑那里,系词消失在谓词函项的结构里,而实存被表示为量词,实存者即所谓“约束变项的值”。也就是说,汉语是符合理想语言的,用不同的字表示系词与实存恰恰是“逻各斯精神”的表现。我们基本同意这个判断:汉语的这个特点“也许是一件幸事”。但具体的根据不必完全相同。本文拟从形而上学基本问题的角度,提出一个理由。这方面的论证,也有学者提出过。④本文的持论则完全基于“是”与“有”的根本差别。我们不认为汉语的这个特点表明“中西学之不可比较”。⑤“也许是幸事”这个判断正基于某种“比较”。但这种“比较”不是解剖地甚至机械地找出“相同”、“相似”或者“差别”,而是诉诸对基本问题的把握及其展开的时机。也就是说,汉语思想的殊胜是从基本问题、最高问题方面说的,并且是对“现代”说的。
如果汉语思想的基本问题与最高问题与西方哲学或者哲学本身毫无关联,那么任何“比较”都是不可能的。但哲学的最高问题不就是本体论吗?本体论不就是研究to onheion(BeingquaBeing)也就是第一ousia(Substance)的问题吗?正如亚里士多德所云:“Kaidekaitopalaitekainunkaiaeizetoumenonkaiaeiaporoumenon,tito on,toutoestitisheousia.”(“所以从古到今,大家所常质疑问难的主题,就在‘何为实是’亦即‘何为本体’。”)⑥“本体”问题之根源既然在于“是”,在于那“只可能是不可能不是”的真之路。那么其基本问题从来不被“是”所引导的汉语思想之不是哲学,难道还有什么疑问吗?中西之间不是典型的风马牛不相及吗?
转贴于
亚里士多德所提的这个问题仅仅在亚里士多德式的“形而上学”中是最高问题。如果哲学就等于亚氏“形而上学”,那么“中西比较”云云在实质上只能是无稽之谈。但一部西洋哲学史还提供了其它的可能。在亚里士多德之前,柏拉图便将哲人王的最高知识确定为关于“善”的知识,理式(eidos,相、形)“从善得到它们的是(einai)与本是(ousia)”而善却是“在地位和能力上都超越了本是(ousia)”①柏拉图的这个洞见,及其在哲学史中留下的隐秘线索,这里就不多谈了。我们且来看一下也是将其基本视野保持“在亚里士多德之前的”一位“近人”:海德格尔。我们关注他有这样三点理由:首先在所有思考西方哲学最高问题的大师中,只有他基本算我们在现时代的“同代人”;其次他与那条柏拉图的隐秘线索有些关系;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近二十年中国思想界在西学方面的最大动力来自海德格尔。现在甚至连对马克思的解释都开始笼罩在他的阴影之下。人们之所以有那么大的兴趣重新讨论陈康先生在翻译柏拉图时提出的译名问题,主要缘于海德格尔的刺激。
不错,海德格尔接过了亚里士多德的那个问题,甚至明确援引亚氏以说明自己。但他恰恰通过对后者的“现象学解释”②把系词导致的对Being涵义的预先领悟悬置乃至解构掉了。用海德格尔的语言,这就是说,Sein之系词涵义所对应的是现成存有领悟。③换言之,命题主词是对系词的分有,在这个意义上是存有者或者不如说是者。主词是在句子结构中得到规定的,而支撑句子结构的无非是联系动词。作为命题主词的存有者之涵义就只能从系词而非存有上加以领会。“形而上学”追问存有者的根据。无论这根据是“实体”还是“主体”,都被领会为现成的、在流变中常驻永存的、并因而掩藏在现象之后与现象对立的“本体”。这个“本体”不会为谓词的流转所动摇。它仅从系词得到单纯的规定,是纯粹的“是者”。本体的实质就是主词。主词的实质就是“那只能是,不能不是的”。纯粹主词、真正够的上主词或者说本体的,只能从“是”而非其它规定。主词的实质正在于系词“是”。
要之,“形而上学”在于对Sein的遗忘,这种遗忘正是通过以“是”解Sein完成的。那么,被“是”所遮蔽的Sein之本义何在呢?“是”何以遮蔽了这层本义呢?这种遮蔽是否全然的“错误”?如何破除这种遮蔽显露Sein之本义呢?
扼要地说,海德格尔的运思完成了这样几个任务。首先,在《存在与时间》中,他以“存有论只能作为现象学才可能”这一断言,将Sein与出现、显现、事情自身的站出等“现象”的原初涵义联系起来。在《现象学基本问题》中,他专门批判了整个系词学说的传统。④这两件事原是一体的。所谓现象学的存有论必定批判对Sein的系词理解。因为这种理解正是“现象”与“本是”(Wesen,一译本质)、“存有”(Sein)与“显象”(Schein)对立的根源。所谓系词理解,就是仅从“S是P”的基本主谓结构中理解“Sein”。由于主词(个体)或种(形式、相)与偶性在“是”上的逻辑不对称。⑤这种逻辑不对称被“形而上学”地理解为“是”(Being)与“变”(Becoming)的对立。现象是意见,是“是又不是”。现象是变,而在变中“是而不变”的则是与现象对立的,在现象背后的“本是”。现象学的最大贡献就是恢复了现象、流变的原初地位,悬置了其背后的“是者”,乃至从现象出发“构成”那“是者”。可以说,正是现象学才开始消解了从系词理解Sein的传统。从这里看,不问语境地将Sein翻译为“是”,乃是前现象学的旧“形而上学”思路支配的结果。现象学领悟的Sein,就是“有”。
出于种种原因,后期海德格尔不再把自己的工作归属现象学。但他强调Sein显现、到场的这一点不仅没有改变,而且得到了印证与发挥。他开始把对Sein涵义的提玄勾沉与哲学史、最终是语言史联系起来。不仅德国哲学的Sein,希腊哲学的to on、ousia、parousia等均当如是领会。例如他认为parousia最贴切的翻译是德文的Anwesen heit(在场性,在场这回事而非在场者)海德格尔认为,西方哲学的最大问题,或者西方哲学的命运,是遗忘存有者与存有之间的存有论差异。是以对存有者,或者不如说“是者”的探讨(即“形而上学”)遮掩了存有之思。后期海德格尔一直在思索:这种遮掩是何以发生的?对思想的命运来说它又意味着什么?语言史的工作表明,①印欧语言,例如希腊语有明确的动词、动词不定式与名词的分野,这点对存有领悟的影响是实质性的。存有最初只有动词的涵义。后来逐渐演化出不定式与名词。对存有的存有者理解、是者理解,就是把存有这回事误认为在这回事中存有着的存有者。从语言方面看,这就是以不定式乃至名词替代本源动词涵义的结果。西方语言的词类分野是无法撼动的,在这种语言之下的存有之思,只能通过对具有高度名词(是者)倾向的Sein“做手脚”来发动。这个情形导致晚期海德格尔甚至不再依据Sein,而是依据更为源初的Lichtung或Ereignis来思此前在Sein之下被思的东西。这就从根本上切断了我们从系词“是”去把握存有之问的基本脉络。
如果说,“转向”之前的海德格尔主要从在场者(存有者)与在场性(存有一般)之间的存有论差异入手。那么,其后他则更溯在场而上,追问An wesen lassen,这早已超越了“是”所标画的逻辑-形而上学范围,而进入了“有”之思。海德格尔很清楚,这一思之方向恰恰是背离西方传统的:
“在西方思想之初,存有(Sein)就被思了,但‘有’本身(Es gibt als solches)并未被思”。②
我们也许可以大胆地说,西方语言是不适合后期海德格尔期望中的存有之思的(虽然这种不适合被他看作存有之天命),但在一种既区别“是”与“有”,又没有固执名词形态的语言中,存有论能否得到真切的体认呢?这是西方哲学为中国思想留下的最大机缘。
中国思想的最高问题不可能源于Being,因此不可能属于以对系词进行逻辑分析为基础工作的系词本体论(即主要从系词“是”方面理解的ontology,可称之为“本是论”)。在这方面,翻译的胜利很可能导致思想的失败。也许我们能够通过“合适的”翻译在中国思想中找到与Being最有联系的问题。但翻译永远是抹消而非展露差别的,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会顺理成章地认为,中国思想的这个问题就是Being的问题,就是本是论的问题。其至尊地位与标准方法一如西方第一哲学处理的本是论。这样我们就会在根基处全然误解中国思想的基本问题。这种误解的代价是中国思想的形存实亡。
【摘 要 题】教育史研究
【英文摘要】Mr.Tao Xingzhi's thought on Pedagotical education was formed in his practice over a long period,and wa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nditions in China.The author points out what one can draw on Mr.Tao's thought in our creative work in modernizing and developing the pedagogical education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关 键 词】陶行知/师范教育/思想/借鉴
Tao Xingzhi/pedagotical education/thought/draw on
师范教育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我国教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必然选择,也是师范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师范教育现代化是适应我国教育现代化的需要,迅速达到先进国家教育发展水平的大工程。师范教育现代化既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又是师范教育高度发展的一种状态。
实现师范教育现代化,需要借鉴前人,继承优良。陶行知师范教育思想立足于中国国情,吸取中外有益的经验,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整套的师范教育理论,从办学方向到培养目标,从教育内容到教学方法,从教材教法到培养途径,从普通师范到幼儿师范、职业师范,都作了全面论述。它所涉及的很多问题,也是今天师范教育现代化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学习和研究陶行知师范教育思想,对于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师范教育体系,推进师范教育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全面审视师范教育的重要作用,实现教师职业专业化
陶行知认为教育为“立国之本”[1](P.374),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1](P.88)陶行知从教育与民族的命运、国家的前途紧密联系这一根本思想出发,明确指出作为普及教育之本的师范教育办得好与不好是关系到民族兴衰、国家存亡的大事。他认为,共和国要有适当的国民,“就全靠教育”,“要造就适当的国民,须有适当的教员。”[1](P.374)而要教员就要有师范,所以“师范学校负培养改造国民的大责任,国家前途的盛衰,都在他手掌之中。”[1](P.374)“国家所托命之师范教育”“可以兴邦,也可以促国之亡”。[2](P.139)陶行知是一位把师范教育提到与民族命运、国家前途密切关联的高度来阐明其地位和作用的教育家。
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确定和实施,使全社会认识到,实现四个现代化,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的培养和教育,关键在师范教育。在一定意义上正如陶行知所说的,只有师范兴,教师兴,才能教育兴,国家兴。师范教育不仅具有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科技开发等一般性的高等教育功能,还具有为基础教育服务的特殊功能。师范院校要为基础教育发挥全面的服务功能。一是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的师资;二是加强基础教育改革实验研究和服务指导,包括中小学教材教法改革研究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形成职前职后师范教育一体化的办学体制;三是为国家和地方政府提供教育决策咨询。全面发挥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功能,是师范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生命力所在。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是师范教育重要功能的体现。这为教师专业化提出了迫切要求。教师专业化是适应新形势、全面提高教师素质的客观要求,也是师范教育现代化重要标志之一。
实现教师职业专业化,要建立统一的教师专业标准和严格的教师资格制度,组织相应的教师资格考试和颁发教师资格证书。依法保障教师素质,从教师队伍的入口把住质量关。随着国民整体素质的大幅度提高,普通教育师资的来源要由以培养为主转变为以选拔培训为主。
实现教师职业专业化,将会使我国独立存在的师范教育体系被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所逐步代替,这意味着师范教育从“师源”到“生源”的开放,即鼓励有能力的教育机构积极参与教师教育工作;鼓励非师范院校的学校毕业生经过规定的培训取得教师资格证书,从事教育职业。今后教师教育“一体化”的概念将代替“师范教育”一词,对教师职前、入职和职后教育进行全程设计。
二、重新整合师范教育培养目标,使教师素质综合化
培养合格的教师是师范教育的根本任务。陶行知以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从社会需要出发,对师范教育的培养目标提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见。他在生活教育运动的各个阶段,对教师先后提出过若干不同要求。在提倡新教育时期,他对新教员提出以下希望:第一,“要有信仰心”;第二,“要有责任心”;第三,“要有共和精神,事事与学生共甘苦”;第四,“要有开辟精神”;第五,“要有试验精神”。在试验乡村教育时期,陶行知希望教师能够做到:以身作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把环境的阻力化作为助力,运用困难以发展思想及精神;做人民的朋友,有献身教育事业决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国难教育时期,陶行知提出做大众教师的人应当解决国难而不致加重国难,必须追求真理,讲真话,跟学生学,和学生大众站在一条战线上。在民主革命时期,陶行知认为民主教师必须虚心好学、宽容,理解学生,能解放学生的眼睛、双手、头脑、嘴和时间、空间,跟民众学习,放下先生架子等。陶行知在各个阶段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尽管内容不尽相同,但都体现了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基本精神。[3](P.637)
陶行知关于师范教育培养目标问题的论述,内容十分丰富而深刻,它体现了师范教育的专业特性,体现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体现了培养有生活力教师的教育目的和办学宗旨。对于今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师范教育改革,培养合格师资仍具有借鉴作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发展,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我们有必要借鉴陶行知师范教育培养目标的思想,重新设定师范教育的培养目标。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要求师范教育培养的学生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有机结合于一身。确立师范教育的培养目标特别要注意:第一,专业素质与文化素质相结合,使教师的培养建立在较宽的学术视野的基础上。第二,突出教师素质培养的重要地位,使学生具有为人师表的职业特质。第三,强调基础教育的重要性,为学生今后教书育人、确立高度的教育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打下坚实基础。第四,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相结合,使学生既有从教的知识,又有从教的能力。这样培养出来的教师,有强烈的敬业精神,科学的教育理念,追求真理的品性,优良的人格特征,好学习、善创造、讲奉献、为人师表,能够适应二十一世纪教育的需要。
三、建立全方位师范教育培养体系,使师范教育结构多元化
二十年代初,陶行知根据中国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总结我国师范教育的经验,提出了“广义的师范教育”思想。广义师范教育对于师范教育的办学方向、教育功能、结构模式、培养目标、教学机制、管理体制等都赋予广泛的含义:一是确立面向大教育的师范教育办学方向。陶行知主张师范教育必须面向全部学制的要求。全部学制包括各级各类的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这样的教育体系,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文素质的提高,逐步从小教育裂变为大教育。大教育也就是陶行知所讲的终身教育和全民教育。师范教育必须为大教育培养和训练各种各样的教育人才。二是全方位的师范教育功能。广义师范教育不仅要培养训练教员,而且要培养训练教育行政人员、各种指导员、各种学校校长和职员;不仅要培养未来师资,而且要训练在职教师;不仅要培养训练教师具有一般的学识才能,而且要分别因学校等级、市乡情况、学科性质而培养训练教师具有特定的学识才能;不仅要培养教育工作人才,而且要培养教育科研人才;不仅要有学历教育,而且要有岗位培训,等等。总之,“教育界要什么人才,就该培养什么人才”[1](P.448)。三是多元化的师范教育结构。陶行知设计的师范教育结构模式是立体交叉、纵横沟通、灵活多样、正规化和机动性相结合的。不仅有以培养未来教育人才
为主要任务的教育研究院、教育科大学、高级师范、中级师范、初级师范、幼儿师范、女子师范以及大学教育科、中学师范班、中心小学师范班、大中学校的职业教员养成所等;而且有以训练在职教育人员为主要任务的长期或短期的各种师范补习学校或培训班、养成所,甚至还有即知即传的“艺友制”、“小先生制”、“传递先生”等。上述三大块都强调师范专业的“系统研究”、“充分的修养”、“继续的机会”。正规化不能追求形式,机动性不是降格以求。所以,广义师范教育的结构模式是建立在中国基本国情之上能够主动适应整个教育体系改革和发展的客观要求,也能主动满足各种各样教育人才提高自身素质的迫切要求。
陶行知的广义师范教育思想为我国目前调整师范教育结构提供了新的教育和视野。我国现行的师范教育结构模式主要分成以培养新师资为主的各类师范院校教育和以训练在职教师为主的教育学院、进修学校、广播电视教育等师范继续教育。这样的师范教育结构模式,总的来看存在着不够完善、不够灵活的地方。一是重视新师资的培训而忽视在职师资的继续教育;二是重视教学人员的培养而忽视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三是重视学历教育而忽视素质培养;四是重视学校教育人员的培训而忽视社会教育人员培训;五是重视正规化而忽视机动性。目前教育的发展又向师范教育提出了不少新功能需求,首先是来自中、小学在职教师学历水平提高的趋势;二是对各级各类学校管理干部的培养要求的提出;三是教师和教育管理干部的继续教育,在学历和实践经验都达到一定水平后,要求科研型的进修,为培养创新型的教育专家服务。为了克服目前我国师范教育功能缺失的问题,确立新的师范教育发展理念,变“终结性师范教育”为“终身性师范教育”,变“知识传播型的师范教育”为“知识催生型师范教育”,建立一个开放的、多层次、一体化的师范教育结构,纵向沟通,横向联系,协调发展,形成整体优势,以实现符合全部学制的需求的目标。
四、全面提高师范教育质量,实现教育过程现代化
陶行知在教育的实践中创立了“生活教育”理论和“教学做合一”原则,为变革师范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育方法奠定了理论基础。他从教育哲学的高度开创的师范学校教育教学论和方法论与其教育的本质论、目的论是一致的。陶行知主张师范教育必须适合社会生活和学生的个人需要,其培养的方法必须与社会生活实践和学校教育的实践结合,实行“教学做合一”。陶行知这方面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展开多元的生活教育,以适应社会的需要。主张学校要根据社会发展和育人的需要,在学校组织健康的生活教育、劳动的生活教育、科学的生活教育、艺术的生活教育、改造社会的生活教育。在现代生活中还要进行现代教育。“做一个现代人必须取得现代的知识,学会现代的技能,感觉现代的问题,以现代的方法发挥我们的力量。”[4](P.248)陶行知创办的晓庄师范学校“以中心学校生活为训练之中心”,教学与实践密切结合,培养一个乡村教师所需要的改革教育、改造农村所需要的全部能力。
第二,以集体生活为教育基础。对学生进行生活教育,可通过集体生活进行,陶行知认为全部教育基础建筑在集体生活上。集体生活是全部教育的基础有三个意义:一是集体生活是儿童之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二是集体生活可以逐渐培养一个人的集体精神;三是集体生活用众人力量集体地创造出合理的生活。陶行知认为这种集体生活采取的方式有三种:一是集体自治,目的让学生在集体自治中学会自治;二是集体探讨,目的让学生通过集体的努力,追求真理;三是集体创造,目的让学生运用有思考的行动来产生新价值。这种集体生活不是孤立于世界之外的,而是与社会发展密切联系,并注意个性发展。[3]
第三,坚持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内容,也是陶行知的办学原则。陶行知认为教学做合一包括三方面:一是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二是对事说是做,对己说是学,对人说是教;三是教育不是教人,不是教人学,乃是教人学做事,无论哪方面,‘做’成了学的中心,即成了教的中心。[5]坚持教学做合一最主要的要处理好教与学、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并使之整合。
陶行知主张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并赋予其新的含义,即在劳力上劳心。这就是要把实际生活中的事拿来研究,一面动手干,一面动脑想,手脑结合,“以期理论与实践之统一”。教与学以做为中心,就是说教与学要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础上进行。这种做有三个特征,即行为、思想、新价值的产生,[5]也就是通过学习、思考,进而创造。
教与学是教育活动中两个基本问题。陶行知认为,教学过程中,先生的责任不在教,不在教学,而是教学生学。教师不能“拿学生来凑他的教法,配他的教材”,而应该主动了解学生,改进教学方法。同时教师要“一面教,一面学”,不断提高自己,去教好学生。
第四,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进行生活教育,必然需要依赖并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自动性、科学性和创造性的发展。陶行知认为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就要提倡自动主义,即智育注重自学,体育注重自强,德育注重自治。智育注重自学,就是让学生自己去学,不是坐而受教。学生除跟教师学,还要跟伙伴学,跟民众学,到图书馆去学,到社会和自然界中去学。体育注重自强,就是动员学生自觉积极地“建立健康堡垒”,因为,“身体不属于自己,我们的身体是为了整个民族乃至全人类所有”。德育注重自治,就是“为学生预备种种机会,使学生能够组织起来,养成他们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自治“可为修身伦理的实验”、“适应学生之需要”、“辅助风化之进步”、“促进学生经验之发展”。[1](P.29)
当前我国教育正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素质教育是一场深刻的教育革新,作为“一种历史的产物”,素质教育是当今社会文化,特别是其生产和科技发展水平及其趋势对学校教学客观要求的反映。目前师范教育也正面临一个巨大的转轨压力,我们有必要借鉴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来构建现代化的师范教育模式。一是师范教育要确立面向二十一世纪基础教育的发展意识。我国现代化建设既为师范教育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给师范教育内容提出了丰富的教育素材,“运用它来增加我们的知识,增加我们的力量,增加我们的信仰”。二是创造一个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健康教育环境。知识、才能、创造性已成为确立教育目标的三个支点。现代教育特别要注重培养学生健康、丰富的个性。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是生活的主体,而生活的真谛就是自我选择,人的这种主体性是社会环境的影响和教育的产物。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创造一个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丰富个性的教育环境,其中重要的是在教育中必须把师生关系放在一个民主、平等、友善和合作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三是建立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彻底改变过去以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封闭式的教学模式,建立一种新的开放式教学模式,使课内与课外结合,实行多渠道施教;知识与能力结合,倡导实践出真知;实行主导与主体结合,坚持学生本位观念。
陶行知师范教育理论,是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精神并且自成体系的。在许多重大问题上都有借鉴的价值,我们应从实际生活出发,创造性加以应用。陶行知说过,先辈留下来的宝贵遗产我们必须用选择的态度来接受。同样,我们对陶行知师范教育思想也要力求有所发展和创新。正如他自己所说的,创我者生,仿我者死。
参考文献
[1] 陶行知全集第一卷[C].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2] 陶行知全集.第八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一、大数据的定义及特点
研究机构Gartner定义“大数据”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然而,在各国提倡下、各行业创新发展过程中,目前所说的“大数据”不仅指巨量数据本身,也包括采集数据的工具、平台和数据分析系统。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及肯尼斯・库克耶编写的《大数据时代》中大数据指不用随机分析法(抽样调查)这样的捷径,而采用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大数据的4V特点:Volume(大量)、Variety(多样)、Value(价值)、Velocity(高速),具体表述即为数据体量巨大、数据类型繁多、总价值巨大但有效价值密度低、处理速度快。由此可见,想要在创新中发展,必然要优化利用大数据。
二、大数据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在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核心是政治,最为显著的教学方式是课堂授课式灌输思想,教育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是教育工作者的道德素质和理论水平。而现代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为人民服务,确立以人为本的发展性教育理念,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建设,保证教育工作的主客体同步现代化及教育内容和教学方式的现代化。
收集并整理符合时展要求的教育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型任务。在互联网和电子科技迅捷发展的过程中,大量的文字信息或是图片视频资料几乎全部以电子数据方式进行传播、留存。根据大数据的4V特点,巨量的不同存储类型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能够轻而易举地被数据处理系统统一收集并使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处理。大数据技术意味着从单一领域所包含的各种各样类型的巨量数据集合中,快速获得有价值信息,即符合现代化教育要求的内容。由此可见,大数据时代运筹帷幄的关键核心在于合理应用大数据技术,做到节约大量人力物力的资金成本,同时短时高效地完成数据处理过程并获取最终成果。
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而言,能够从大数据中快速获取大量现代化教学内容是令人振奋的。然而,如何从大数据中发掘出适用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题活动的具体内容和教学方式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的挑战。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脚踏实地地进行设计一套全新的、现代化的、对大学生思想政治觉悟和思维辩证能力具有深远影响的解决方案。
三、现代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
(一)树立大数据意识,建立教学资源库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大学生群体作为教育改革创新中的主客体,被时代赋予了不可推卸的重任。90后的高校大学生从小便熟知计算机应用及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因而对于科技新生产物接受程度极高,与此同时,作为网络和新媒体的主要应用者,大学生群体习惯于在生活及学习中借用电子科技处理问题或获取知识。在先进的思想氛围烘托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提倡树立大数据意识有基本立足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建立网络教学资源库作为必不可少的教育创新之举,能够弥补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中的缺陷,为学生自主学习思想政治内容提供了科技便利,实现资源共享。
(二)提高数据分析能力,补充数据核心内涵
大数据分析的五个基本方面,在不同领域的数据分析应用中会有不同的参考方向。教学资源的数据分析中需要采用的是语义引擎(即在大数据分析广泛应用于网络数据挖掘的过程中,可从用户的搜索关键词、标签关键词、或其他输入语义,分析,判断用户需求,从而实现更好的用户体验和内容匹配),及数据质量和数据管理(即大数据分析离不开数据质量和数据管理,高质量的数据和有效的数据管理,无论是在学术研究还是在商业应用领域,都能够保证分析结果的真实性和价值性)。建立网络教学资源库的根本是语义引擎的设置,需要将文本、图片或视频资源与教学内容的标签关键词信息一一对应。在保证数据信息内容一致性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数据质量和数据管理,不能忽略教育资源中文本、图片或视频资源中的隐含信息,在信息处理过程中要补充数据核心内涵。
(三)补充教育实践活动,实现思教创新改革
现代化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在全球化进程和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过程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因此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结合新时代的变化进行改革,要以理论观点结合创新实践活动实现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到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转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使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在日常工作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引导,同时借助新媒体后台的数据统计分析学生们在思想政治学习过程中期待的教学内容及实践活动,或是开放网络教学资源库,让学生们自主参与“DIY红色经典路线”、“学生自主课堂展示教学”等专题活动,使网络资源与实践活动取长补短,完善现代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作者简介:高志远(1986-),男,籍贯:辽宁省营口人,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张海滨,郭霞n.论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教学论坛.2014(12).48-49
二、加强知识学习,要以“知”育人。基层政工干部如果缺少知识修养,一方面会影响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因知识的缺乏,会造成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差,照本宣科,枯燥无味,缺乏吸引力,对干部群众提出的问题解答不了,谈心效果不佳,说服不了对方,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应变能力差,处置方法简单,手段单一,工作思路不开阔等问题;另一方面还会影响自身的形象。政工干部的形象是由品格、知识、魄力等多种因素构成的,其中知识储量是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基层单位政工干部必须立足本职,着眼未来,不断自我加压,刻苦学习,提高知识素养,积累知识含量,为认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围绕中心任务,要以“为”导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新世纪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也是思想政治工作战线的中心工作。目前对于我们江苏省连锁有限公司丹阳分公司来说,服从服务好建设苏南现代化示范区是首要任务,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就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把智慧和力量集中到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上来,积极引导干部群众正确对待改革中利益关系的调整,自觉维护安定团结的大局,从而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苏南现代化示范区的宏伟目标深入人心,使科学发展观深入人心,使政工干部在有“为”中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