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1 12:20:2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手绘学习计划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让品德与社会教学变得生动形象,利用信息技术可创设形象、生动逼真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极大地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自主性。将信息技术引入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实现先进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最佳整合,不仅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更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一、激发学习兴趣,实现自主学习
多媒体技术具备大容量储存教学信息的优势,它可以穿越时空的界限,拓展传播的信息范围,图、文、声、像并茂,将文字符号变“静”为“动”、变抽象为具体,为学生提供大量丰富的学习材料,能调动各种感观,增强品德与社会教学的魅力。例如在学习五年级下册的《走访遗迹看历史》中,笔者结合课文内容,从网络中下载了电影《》的片段让学生观看,通过看圆明园被烈火焚烧的画面,听建筑倾倒的声音进行情境创设,在音、形、像等多元信息的刺激下,让学生在思想上产生强烈振动,迅速投入到与课文内容相应的一种激昂悲愤的情绪中。正由于这种情感内驱力的作用与影,学生此时产生一种强烈的学习需求与学习动机。于是,让学生与同桌交流自己的看法,再在班上汇报,同学们即刻滔滔不绝地把自己的真实感受说了出来,教学效果显著。这样通过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参与产生直接、强烈的感染、刺激,相对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有着不可比拟的良好效果。
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营造教学氛围
一个精彩的课堂导入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学习情绪,从而全身心地投入课堂。教师在选择开课环节时,就要精心的提炼内容。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倍添新鲜感,从而使他们感到品德课堂不再枯燥、抽象。因此利用信息资源丰富、时效性强的特点,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思想品德学科内容有机整合,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引入时代生活,让学生了解中国了解世界。例如:教学《从一滴水说起》,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淡水资源匮乏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普遍问题,知道我国很多地方面临着严重的缺水问题,树立节约用水的环保观念。如果只凭课本的内容根本达不到教育目的。我利用信息技术把世界各地缺水的图片做成课件,让学生亲眼看到缺水地区的人们过着怎样的生活。看完后学生们震惊了:啊?还有这样的地方?他们简直不敢相信。有的说:“老师把我们这边的水给他们运去。”这时我趁机提出我们这里会出现水危机吗?同学都说不会。这时我追问一句:“真的不会吗?请同学看关于水污染的课件,看后分组讨论汇报结果。”在实际教学中,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整合学生身边的生活实例与思想品德学习内容,丰富学生学习时的情感体验,创设主动学习的情境,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以此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增强学习兴趣。
三、引导质疑解难,让学生“动”起来
教学实践证明:合理把握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演示契机,能更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更好地把质疑解难引进课堂。由于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的不同,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学生理解授课内容时会出现差异。有的学生一点就通,有的学生则需要反复讲解,这就使得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师难教和学生难学的问题。如何让学生都能理解和消化课堂知识呢?选择多媒体信息技术这一载体,将会使教学取得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用精心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替代教师的“满堂灌”,如通过各种图表、动画设计、视频教学等方式处理教学资料,不仅有感性的认识,还有理性思维的冲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逻辑思维。学生通过观察,加深了记忆,调动了思维,展开了想像,形成了创造性思维。当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丰富生动、易于理解时,学生掌握教学难点和教学重点就不再是难题。
一、前言
化学实验中涉及利用碘的实验很多,分析化学中硫代硫酸钠的标定及硫酸铜含量的测定产生废液最多,这些废液中碘的含量远高于海水及海带,若直接排放会对人体及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也造成试剂严重的浪费,随着市场上碘的价格上涨,从废液中回收碘变得越来越有意义。本文采用重铬酸钾滴定法间接测定碘的含量,采用沉淀和氧化还原相结合的方法从化学实验室的含碘废液中回收碘,测定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回收方法简单、快速、回收率高且成本低,回收过程中无三废产生。
二、基本原理
1.I-的测定
向一定体积(V)含I-的废液中加入过量的Fe3+,发生反应:2Fe3++2I-=I2+2Fe2+。
加热将I2蒸馏,用二苯胺磺酸钠为指示剂,用标准浓度(c1)的K2Cr2O7溶液滴定,发生反应:6Fe2++Cr2O72-+14H+=6Fe3++2Cr3++7H2O,滴定终点消耗K2Cr2O7溶液的体积为V1,依据Cr2O72-~6I-的关系得I-的含量为: W(I)=6c1×V1×126.9045/V(g/L)。
2.碘的回收
实验室含碘废液中碘的存在形式主要为I-和I2,含I2的废液中加入Na2S2O3后即可转化为I-,在I-废液中加入Cu2+和Na2S2O3可将废液中的I-和I2沉淀成CuI沉淀。反应的平衡常数不是很大,但加入过量的FeCl3,在加热的情况下可将CuI全部氧化,利用碘易升华和在水中溶解度小的特性分离出碘。
三、实验方法
1.碘含量的测定
准确量取25mL废液于100mL烧杯中,分别加入5mL2mol/L的H2SO4,10mL20%的铁铵矾溶液,摇匀,在电炉上加热蒸发至碘完全挥发(用润湿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不变蓝色),取下烧杯,置于冷水中冷却后加入10mL20%磷酸溶液,加入5滴二苯胺磺酸钠,用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紫色即为终点。另取25mL废液,加入0.4gAgCl,摇匀5min,按上述方法进行滴定,由两次滴定体积计算碘的含量。
2.碘的沉淀
取含碘废液500mL,加入计算量的固体Na2S2O3,搅拌溶解后加入20%CuSO4溶液至溶液呈现浅蓝色,搅拌后放置30min,倾析除去上部清液,将沉淀转移到500mL蒸馏瓶中。
3.由碘化亚铜制取碘
连接好装置,向盛有碘化亚铜沉淀的蒸馏瓶中加入固体FeCl3,6mol/L盐酸,电炉加热蒸发碘,待蒸馏中没有紫色完全消失后,打开放气口,再停止加热,用玻砂漏斗减压抽滤,少量水洗涤碘三次(水回收),将玻砂漏斗塞上软木塞,放入一盛放五氧化二磷的烧杯中,将烧杯用塑料纸封口,用橡皮筋扎紧,置于冰箱中过夜,将干燥的碘称重。
4.碘纯度分析
准确称取0.3~0.4g干燥后的碘于250mL碘量瓶中,加入10mL 10% KI溶液和25mL水,加盖摇匀至碘完全溶解,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浅黄色,加入1%的淀粉溶液10mL,继续滴定至蓝色褪去即为终点。
参考文献:
[1]赵桦萍,侯近龙,白丽明.碘量法测铜废液中碘的回收.化工时刊.2003.17.(9).
[摘要] 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无需进行配血就可以将回收血输给患者,赢得抢救生命的时间,同时也可以显著减少异体输血的数量,大大节约了异体的血源,而回收自体血的红细胞对红细胞的携氧以及供氧能力会如何影响是研究的关注点。该研究就骨科患者术中回收自体血红细胞对携氧能力的变化作如下综述,分析近年来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进展,为该项技术的开展提供相关参考。
关键词 骨科;红细胞;携氧能力;回收血
[中图分类号] R4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1(a)-0097-02
The change of ecycled red blood cells carry oxygen ability on orthopaedic patients
MA Penglei QIU Yi
The department of anaesthesia,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Inner Mongolia medical university, Hohhot,Inner Mongolia, 010050, China
[Abstract] Intraoperative autologous blood transfusion was been without recycling type to match the blood could be recovery of patients with blood loss, won the save the time of life, and at the same time, it could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number of allogeneic blood transfusion, greatly saved the source of blood; Recycling of autologous blood red blood cells of red blood cells carry oxygen and oxygen would affected.This research summarized in the recovery of autologous orthopaedic patients who changes of red blood cells to carry oxygen ability.
[Key words] Orthopedics;Red blood cells;Ability to carry oxygen;Recovery of blood
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既能减少常规输血所带来的疾病的传播和免疫反应,又能有效的纠正患者血容量不足,对于临床急诊抢救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在术中空气或机械洗涤中对血细胞会造成破坏,因此对于研究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中红细胞损伤的原因,以及如何避免红细胞损伤成为进行该项技术改进的关键。因此该研究对近年来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分析了红细胞损伤的常见原因及机制,希望为有效提高回收式自体输血的效果提供参考。
1 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的定义与分类
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Intraoperative antransfusion,ITA)广泛应用于骨科、神经外科等科室的临床治疗之中,这项技术对于减少患者由于异体输血,抢救急性大出血中减少异体输血并发症有着积极的意义[2]。ITA又可以被分为洗涤式自体输血以及非洗涤式自体输血两种,前者的方法是将患者术中的活动性出血通过负压吸引的方式重新吸引回储蓄器后经滤过、离心、清洗处理后,再将其回输,这种方法产生较少的并发症,使用范围广[3];而后者则是将吸引回收的血液滤过后,直接回输,这个过程其实是一种半程处理,此技术适用于单纯大量急性出血如大动脉破裂的患者[4]。已有研究表明疾病、应激均会影响红细胞的变形能力,使其寿命缩短、导致微循环障碍。
2 红细胞携氧能力影响因素
红细胞主要的作用是运输O2以及CO2[5],血液中的O2主要以氧合血红蛋白的形式来进行运输,血红蛋白(HbO2)以及O2之间的结合以及解离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使氧离曲线的位置发生一定的偏移,亦可以使Hb以及O2之间的亲和力发生一定的变化[6]。通常使用P50代表Hb对O2的亲和力。P50即Hb氧饱和度达到50%的氧分压,正常值为26.5 mmHg,P50增多表示Hb对O2的亲和度降低,这时候则需要更高的PO2才可以达到50%的Hb氧饱和度,使得氧离曲线右移;P50的降低代表Hb对O2的亲和度增高,而达到50%的Hb氧饱和度需要更低浓度的PO2,使氧离曲线左移。车辑等通过研究指出[7-8]使用国产血液回收机不会影响红细胞携氧功能,而库存血红细胞携氧能力相比于正常的红细胞携氧能力显著下降。安敏等也发现血液在保存的过程中红细胞的P50会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而明显上升,有研究指出红细胞结合氧能力亦会显著下降[8]。
温度对于红细胞的携氧能力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为回收的血液操作过程均在层流手术间内完成,手术间内温度需维持于20℃的水平,所以暂不考虑温度因素的影响[9]采用pH、P50、2,3-DPG与红细胞的变形能力作为研究指标,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红细胞的携氧能力[10]。回收的血红细胞pH值与麻醉前相比显著升高,而回收的血液酸碱度偏碱则可能是由于与回收血红细胞所处的特殊电解质环境有关,采取生理盐水对回收血液进行清洗后,除了钠离子以及氯离子之外,回收血中各主要离子均达到正常生理水平的50%,而总蛋白、白蛋白在经过清洗后均在正常生理水平的20%[11-12]。所以说回收血红细胞若出现高钠、高氯、低钾,则红细胞膜上的钠泵通过细胞内外钠-钾交换进行调节,而红细胞内的碳酸酐酶可以被分解为HCO-,生成H+和HCO-,细胞外的Cl-与HCO-进行交换而进行调节[13-14],回收血在回收机的回收罐中,而离心罐则非密密闭[15],所以CO2可以被挥发至空气之中,而消耗的H+以及OH-过剩,使得回收血中的pH至则明显高于正常范围而呈现偏碱的状态。过往已有研究指出,回收血中的P50与麻醉前外周血比较接近,患者术野出血虽经创面破坏,但红细胞携氧能力并不会很受影响,携氧能力仍在正常范围内[16-17]。2,3-DPG对于Hb的携氧功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这可能是由于其与Hb的p链进行结合,Hb空间构象变化,Hb趋于稳定导致。当血流经过PO2较高的肺部时,2,3-DPG不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但是当血流经过PO2较低的组织时,红细胞中的2,3-DPG含量则会明显增加以供组织的营养需求[18]。在PO2相同的前提下,随着2,3-DPG浓度的不断增大,氧合血红蛋白所释放的O2增多。人体则会改变红细胞内2,3-DPG的浓度来影响组织的供氧能力,回收血红细胞的2,3-DPG浓度则与外周血红细胞接近,这也说明回收血可以与正常的外周血红细胞提供氧给外周组织,改善组织氧供。红细胞的变形能力下降则会影响体内某些组织的氧供[19]。可变形性是红细胞存在的前提。红细胞的最大变形指数与麻醉前相比未发生明显的变化,这也说明术中洗涤式的自体血液回收过程中产生的负压、滤过、离心等操作并不会影响红细胞结构和变形能力,也可能是由于衰老红细胞经滤过、离心后被大量清洗所致[20]。
综上所述,回收的红细胞变形能力与麻醉前相比未发生明显的变化,骨科患者术中回收血相比于麻醉前外周血红细胞则具有极其相似的携氧能力。
参考文献
[1] 邱颐,丁玉美,崔永武,等.骨科手术中回收血红细胞与患者麻醉前红细胞携氧能力的比较[J].医学临床研究,2011,28(6):1080-1082.
[2] 张东,赵砚丽,刘新平,等.患者术中回收血与麻醉前外周血红细胞携氧及供氧能力和生存能力的比较[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8,28(1):57-59.
[3] 宋作艳,袁莉,王世端,等.清洗式自体回收血液的红细胞特点[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3(40):7156-7162.
[4] 沈伯雄,罗伟,周为民,等.术中回输自体血红细胞对凝血功能的影响[J].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2004,24(11):939-941.
[5] 杨迎春.患者术中回收自体血与库存异体血红细胞携氧能力和生存能力的比较[D].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2008.
[6] 杜彦茹,赵砚丽.回收自体血红细胞超微形态、生物特性、生理功能的改变[C]//2008全国心胸麻醉学术会议暨第四届国际华人心血管麻醉论坛论文集,杭州: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2008:119-123.
[7] 车辑,董鹏,刘硕,等.自体回收血液红细胞2,3-DPG、G-6-PD、PS表达的变化研究[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4,16(3):243-247.
[8] 安敏,邱颐,丁玉美,等.骨科患者术中回收血红细胞携氧能力的研究[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2,14(3):248-250.
[9] 张东,赵砚丽,赵晓勇,等.术中自体血液回收对电镜下红细胞形态及膜蛋白二级结构的影响[J].中国输血杂志,2006,19(4):279-282.
[10] 杨瑾婷,唐丽辉,彭余楠,等.基于红细胞安全的体外热化疗处理对回收血中不同肿瘤细胞株的杀灭作用[J].中华医学杂志,2014,94(7):495-498.
[11] 黄艳,聂偲,田玲玲,等.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术中失血回收对红细胞形态的影响[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2,28(2):380-384.
[12] 杜彦茹,赵砚丽,程会平,等.自体回收血与库血红细胞酶活性及ATP含量的比较[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6,22(4):261-262.
[13] 张东,赵砚丽,曲振华,等.脊柱手术中患者回收血与术野血红细胞流变学性质的比较[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5,25(11):873-874.
[14] 梁辉,王德祥,赵岩,等.吸引负压对术中回收血液质量的影响[J].中国输血杂志,2010,23(1):31-34.
[15] 赵砚丽,张东,刘玉华,等.脊柱手术中患者回收血与库存血红细胞流变学特性的比较[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6,26(6):528-530.
[16] 艾京,吕厚山,杨刚,等.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未洗涤自体引流血形态学研究[J].中华骨科杂志,2004,24(6):350-354.
[17] 宋毅,李守先,王涛,等.体外循环术中失血回收、洗涤制备的浓缩红细胞回输观察[J].中国输血杂志,2003,16(6):416-417.
[18] 李行勇,李乔.择期大手术联合应用预存式自体输血与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的效果[J].广东医学,2012,33(14):2146-2148.
2对创新设计思维的培养力度不足。我国会展业的数量和规模逐年增大,但设计水平的发展却相对滞后,各地展会上时常会出现设计雷同的展位,甚至是浮夸、奇怪的造型,造成一定的视觉污染,展位设计缺乏内涵和创新意识。这一现象反映出我国展示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透视出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创新设计思维的培养成为展示设计教学中需迫切解决的问题。然而,目前大多数高校展示设计专业教师在教学中注重设计程序的学习和设计技能的训练,以技术性设计人才为教学目标,忽略了创新设计思维的培养。完备的设计技巧可以使学生满足一定的工作要求,降低就业压力,但是创新思维的缺乏将影响设计水平的提升以及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也无益于展示设计整个行业的发展。
3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有待加强。我国高校展示设计教学中,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弱,主要体现在手绘能力以及模型制作两方面。在四年的专业学习过程中,大部分学生手绘能力呈逐渐减退的趋势,越是高年级的学生,其手绘能力反而越差。在低年级学习阶段,课程以专业基础研究为主,手绘训练较多,学生能够保持一定的手绘水准;到高年级学习阶段,学生多用电脑完成设计,较少甚至不用手绘的形式来进行创意表达。手绘训练在课程中的脱节,以及教师对此技能的忽视,造成学生手绘能力与电脑技能的发展不平衡。在模型制作方面,专业设计课程中模型训练较少,大多数课程的作业方案停留在设计文案和效果图阶段,缺少模型制作环节。并且,学生对于模型制作的主动性较差,尤其是毕业设计的模型,不少同学花钱委托公司制作模型,放弃了这一重要的设计实践。动手能力是设计素质的一种体现,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是提升设计素质的有效措施,不容忽视。
4学生设计实践的能力有待提高。设计实践能力是社会企业选纳人才的主要标准之一,展示设计公司青睐于拥有设计实践能力的毕业生。而现如今刚毕业的展示设计专业大学生,在入职后无法快速胜任新的工作,学校里所学的知识与实际工作衔接不畅,往往要经历较长时期的岗前培训的阶段。反思高校教育,这正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造成的。学生在展示设计专业学习过程中,参与的设计实践较少,缺乏实践经验,注重概念设计而忽略市场因素,设计作品追求艺术感和绚丽效果却缺乏实际应用价值,这就导致毕业时出现就业困难的问题。由此可见,丰富设计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设计实践能力,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这是展示设计专业教师必须肩负起的责任,不可怠慢。
二、改革我国高校展示设计教学的有效对策
1明确培养目标,确立学习方向。在高校展示设计教学中,首先教育工作者自身需明确培养目标,通过各种教学实践达成目标,其次是让学生清楚认识到展示专业的学习目的,制订合理的学习计划,构建自身的知识构架。当前我国开设展示设计专业的院校众多,各院校的专业名称与培养计划也缺乏统一性。2012年国家教育部颁发了《普通高等院校本科目录(2012年)》,在这个目录里有关展示设计专业进行了如下调整:新增二级学科——设计学(1305),在设计学里新增专业“艺术与科技”(13059T),这个专业里包括会展艺术与技术、音乐艺术与技术两个专业方向。各个院校已根据这个专业目录陆续调整专业名称、招生计划以及教学计划。国家教育部对于这一专业的设置,显示出社会的需求以及对培养方向的认定,艺术与技术并重的设计人才是高校展示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高校展示设计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同时重视学生艺术修养的提升和专业技术的提高,避免侧重于设计技巧见长而缺乏艺术和文化内涵的教学现象的出现。学生对于专业方向和学习目标的了解可以通过专门性的课程来展开。例如在新生入学时,增添《专业导论》课程,解释展示设计专业性质、工作范畴、课程设置等,让学生在专业学习开始之前对于学习目的和内容能够有一定的了解,根据个人兴趣和特点制订学习计划。并且,在后续的专业课程中,教师需始终根据培养目标执行教学计划,避免课程之间的断层,保持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和学习内容的连贯性,最终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2加强创新设计思维的培养,提升综合素质。随着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的举行,国家大型庆典、城市形象景观设施设计等活动的陆续开展及国内外企业品牌推广的需求,在设计层面上,对展示设计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要求展示设计专业提供智慧、有创意、有服务意识、有充分表达能力,能参与实施的优秀设计创新人才。展示设计教学中,不能只注重技巧教学,而忽视设计创新;只注重所谓的学术理论推敲,而背离了社会现实需求。由知识型转变成智慧型的创新人才培养,是当前展示设计本科教学最为重要的一个问题。在展示设计教学中可以从“师法自然”、提升艺术修养、加强造型实验等方面着手,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首先,培养学生向生活,向自然学习的意识。发达国家的展示设计教育优于我国,我们在学习其教学理念与课程设置的同时,更要学习培养创新思维的本质。在国外优秀的设计院校,学生往往从现实那里获取设计灵感,有的从植物中寻找形态与构造;有的从动物形态中寻找造型之特点;有的重新尝试着儿时吹泡泡来寻找合理的空间。现实是他们最好的老师。中国的古代贤人早就具备这样的智慧,推崇“道法自然”,在日常生活中看待万事万物,并从中悟出道理。然而,我国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学习,学生缺乏向生活和自然学习的意识,具有创新和中国风格的设计难以成立。因此,高校展示设计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向生活、向自然索取创新素材,保持个性化发展,带着学生不断地从生活中探索,钻研中国风格的设计。其次,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文化内涵。优秀的展示设计作品不只是靠严格的设计程序和理性分析产生的,还需要艺术震撼力和视觉冲击力,从而赋予作品强大的生命力,打动人心,为观者创造美好而深刻的体验。高校展示设计教学应建立学生对于艺术美感和文化内涵的重视,切忌将展示设计专业孤立和封闭,应该鼓励学生主动关注、学习纯艺术以及其他艺术设计领域,从中获取营养,寻找创意灵感,提升作品内涵。最后,加强造型实验训练,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创新能力。在展示设计教学中,学生对于设计调研可以轻松完成,但根据分析结论进入设计阶段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茫然不知从何下手,不大愿意主动地通过自己实践来推敲方案,而是通过网络调阅资料来拼凑方案,作品创新含量较低。进行造型实验是创新设计的有效途径,应该训练学生从实践中找寻创意。例如,可以用纸任意叠或任意折,从制作工艺中选择美;也可以任意泼水,而后选择出最能表达出水的语义形态;甚至利用微距去发现,拍下平常很难发现的质感与肌理,进行比较和选择,创造人们很难想象的空间形态。高校展示设计教师要根据课程内容设计出更多的课题,来进行不间断的训练,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中发现创意,练就超强的选择力,凝结出创造美的智慧。
3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主要从保持并提升手绘能力,以及加强模型训练这两个方面进行。手绘是设计师用于彼此交流的看家本领。设计师可以随着设计构思的变化,通过手上功夫将创意信手拈来,快速、正确地表达自己的灵感和设计思想。这种手脑一致性所达到的程度,到今天为止计算机也还是无法取代的。手绘效果图自然地记录着我们艺术设计的创造过程,更是我们在艺术设计上与外界沟通的桥梁,我们绝不该放弃对它的研究与学习。在高校展示设计教学中,主要可以通过两方面来加强手绘训练。一方面,在专业基础课程中,通过专门性的手绘效果图课程,教授方法与技巧,使学生能够迅速掌握这一基本技能。并且,在课程中,强调手绘效果图对于未来设计课程学习的重要性,让学生在课外有意识地、自主地进行练习。另一方面,在专业设计课程中,注重手绘效果图阶段,将手绘效果图作为课程的硬性要求,让学生在每一次方案进入设计阶段之时,先用手绘进行设计构思,其次再用计算机细化设计方案。通过多门课程的训练和巩固,形成用手绘效果图进行设计表达的良好习惯。在设计学习中,动手能力的另外一个体现是模型制作。做模型也是设计表达的一种形式,是设计中的重要的方案推敲和确定过程。空间形态过渡、转折、工艺细节等经过模型反复实验,才能促成设计的细化以及最终设计作品的诞生。进行模型制作训练,是展示设计专业学生设计能力提升的必要手段之一。高校展示设计教师应该在课程内容合理的前提下,将模型制作训练贯穿于每一门专业设计课程中。首先,在专业课程中,进行设计创作之初,引导学生用造型实验的方法,通过折纸、撕纸或其他材料的堆叠和拼搭来探索空间的形成以及材质的组合,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寻找灵感和创意源泉,培养创新思维,提升动手能力。其次,在设计作品的效果图阶段后,要求学生制作比例精确的模型,让学生通过模型制作感知精度,推敲和调整方案,增强设计细化的能力。
4加强学生设计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我国高校展示设计教学中,要培养合格的设计人才,提高就业率,必须加强学生设计实践能力的培养。首先,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创造设计实践的机会。展示设计专业教师可以跟社会企业单位进行设计合作,将实际项目引入课程中,把控设计方向,合理引导学生进行设计创作,完成教学任务。在项目进行中,让学生参与项目的整体流程,增加学生对于项目从设计到实施的各个步骤的了解,并且注重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和锻炼。在项目完成后,校方应组织企业工作者和任课教师共同参与设计方案的评审,让学生更了解社会对于设计的评价标准。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既可以提高教师和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也可以为企业带来设计的活力和灵感,是培养合格的设计人才的有效途径。其次,注重实题虚作的训练,丰富设计实践的同时提升综合素质。在展示设计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还可以从“实题虚作”的方式入手,将高年级的部分专题设计课程以及毕业设计用这种方式进行教学,丰富学生设计实践的同时提升综合素质。所谓实题虚作,是指以社会或企业需求的、以真实项目设计为背景资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重新设计的研究课题。实题虚作的目的,一是要调动学生对社会关注的积极性;二是利用现有的真实数据材料及相关的限定条件;三就是在真实设计的基础上,用几年来学习专业所掌握的知识,对其进行创新设计。任课教师在教学中将课程内容与实题虚作的方式联系,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创新能力和理论知识的提高,最终提升学生的设计水平。校企合作以及实题虚作都是高校展示设计教学中提高学生设计实践的重要方式,教育工作者应该在教学中合理规划这两种方式参与教学的比重,紧密联系教学内容,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并重,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优秀设计人才。
关键词:
高校 展示设计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4-0142-02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文化的迅猛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日益提高,为展示设计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展示设计教育也随之迎来了严峻的挑战。如何在该领域培养高层次、高水平的专业人才成为高校展示设计教学面临的重要课题。高校展示设计的教育工作者应该根据社会发展状况以及专业性质,针对展示设计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相关对策。
一 当前我国高校展示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学生对于展示设计专业的选择和学习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近年来,世博热潮以及各地繁荣的会展业促使了展示设计人才需求量的增加,因而开设展示设计专业的大专院校也越来越多。大批的学生对这门新兴的热门专业趋之若鹜,但是其中大部分的学生对展示设计专业缺乏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对这个专业的选择和学习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很多学生在报考前甚至学习一两年后对于展示设计的专业特性和工作范畴认识不清,职业前景不够明朗。在专业学习过程中,由于展示设计专业涉及面广,学生容易将注意力分散在多而杂的知识点上,如果没有明确的学习方向,必然会影响知识架构的组织以及设计水准的提升。学习目的影响着学生对专业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对未来职业的规划,因此明确培养目标,确定学习方向是高校展示设计教育工作者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2 对创新设计思维的培养力度不足。我国会展业的数量和规模逐年增大,但设计水平的发展却相对滞后,各地展会上时常会出现设计雷同的展位,甚至是浮夸、奇怪的造型,造成一定的视觉污染,展位设计缺乏内涵和创新意识。这一现象反映出我国展示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透视出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创新设计思维的培养成为展示设计教学中需迫切解决的问题。然而,目前大多数高校展示设计专业教师在教学中注重设计程序的学习和设计技能的训练,以技术性设计人才为教学目标,忽略了创新设计思维的培养。完备的设计技巧可以使学生满足一定的工作要求,降低就业压力,但是创新思维的缺乏将影响设计水平的提升以及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也无益于展示设计整个行业的发展。
3 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有待加强。我国高校展示设计教学中,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弱,主要体现在手绘能力以及模型制作两方面。在四年的专业学习过程中,大部分学生手绘能力呈逐渐减退的趋势,越是高年级的学生,其手绘能力反而越差。在低年级学习阶段,课程以专业基础研究为主,手绘训练较多,学生能够保持一定的手绘水准;到高年级学习阶段,学生多用电脑完成设计,较少甚至不用手绘的形式来进行创意表达。手绘训练在课程中的脱节,以及教师对此技能的忽视,造成学生手绘能力与电脑技能的发展不平衡。在模型制作方面,专业设计课程中模型训练较少,大多数课程的作业方案停留在设计文案和效果图阶段,缺少模型制作环节。并且,学生对于模型制作的主动性较差,尤其是毕业设计的模型,不少同学花钱委托公司制作模型,放弃了这一重要的设计实践。动手能力是设计素质的一种体现,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是提升设计素质的有效措施,不容忽视。
4 学生设计实践的能力有待提高。设计实践能力是社会企业选纳人才的主要标准之一,展示设计公司青睐于拥有设计实践能力的毕业生。而现如今刚毕业的展示设计专业大学生,在入职后无法快速胜任新的工作,学校里所学的知识与实际工作衔接不畅,往往要经历较长时期的岗前培训的阶段。反思高校教育,这正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造成的。学生在展示设计专业学习过程中,参与的设计实践较少,缺乏实践经验,注重概念设计而忽略市场因素,设计作品追求艺术感和绚丽效果却缺乏实际应用价值,这就导致毕业时出现就业困难的问题。由此可见,丰富设计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设计实践能力,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这是展示设计专业教师必须肩负起的责任,不可怠慢。
二 改革我国高校展示设计教学的有效对策
1 明确培养目标,确立学习方向。在高校展示设计教学中,首先教育工作者自身需明确培养目标,通过各种教学实践达成目标,其次是让学生清楚认识到展示专业的学习目的,制订合理的学习计划,构建自身的知识构架。当前我国开设展示设计专业的院校众多,各院校的专业名称与培养计划也缺乏统一性。2012年国家教育部颁发了《普通高等院校本科目录(2012年)》,在这个目录里有关展示设计专业进行了如下调整:新增二级学科――设计学(1305),在设计学里新增专业“艺术与科技”(13059T),这个专业里包括会展艺术与技术、音乐艺术与技术两个专业方向。各个院校已根据这个专业目录陆续调整专业名称、招生计划以及教学计划。国家教育部对于这一专业的设置,显示出社会的需求以及对培养方向的认定,艺术与技术并重的设计人才是高校展示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高校展示设计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同时重视学生艺术修养的提升和专业技术的提高,避免侧重于设计技巧见长而缺乏艺术和文化内涵的教学现象的出现。学生对于专业方向和学习目标的了解可以通过专门性的课程来展开。例如在新生入学时,增添《专业导论》课程,解释展示设计专业性质、工作范畴、课程设置等,让学生在专业学习开始之前对于学习目的和内容能够有一定的了解,根据个人兴趣和特点制订学习计划。并且,在后续的专业课程中,教师需始终根据培养目标执行教学计划,避免课程之间的断层,保持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和学习内容的连贯性,最终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2 加强创新设计思维的培养,提升综合素质。随着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的举行,国家大型庆典、城市形象景观设施设计等活动的陆续开展及国内外企业品牌推广的需求,在设计层面上,对展示设计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要求展示设计专业提供智慧、有创意、有服务意识、有充分表达能力,能参与实施的优秀设计创新人才。展示设计教学中,不能只注重技巧教学,而忽视设计创新;只注重所谓的学术理论推敲,而背离了社会现实需求。由知识型转变成智慧型的创新人才培养,是当前展示设计本科教学最为重要的一个问题。在展示设计教学中可以从“师法自然”、提升艺术修养、加强造型实验等方面着手,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首先,培养学生向生活,向自然学习的意识。发达国家的展示设计教育优于我国,我们在学习其教学理念与课程设置的同时,更要学习培养创新思维的本质。在国外优秀的设计院校,学生往往从现实那里获取设计灵感,有的从植物中寻找形态与构造;有的从动物形态中寻找造型之特点;有的重新尝试着儿时吹泡泡来寻找合理的空间。现实是他们最好的老师。中国的古代贤人早就具备这样的智慧,推崇“道法自然”,在日常生活中看待万事万物,并从中悟出道理。然而,我国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学习,学生缺乏向生活和自然学习的意识,具有创新和中国风格的设计难以成立。因此,高校展示设计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向生活、向自然索取创新素材,保持个性化发展,带着学生不断地从生活中探索,钻研中国风格的设计。其次,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文化内涵。优秀的展示设计作品不只是靠严格的设计程序和理性分析产生的,还需要艺术震撼力和视觉冲击力,从而赋予作品强大的生命力,打动人心,为观者创造美好而深刻的体验。高校展示设计教学应建立学生对于艺术美感和文化内涵的重视,切忌将展示设计专业孤立和封闭,应该鼓励学生主动关注、学习纯艺术以及其他艺术设计领域,从中获取营养,寻找创意灵感,提升作品内涵。最后,加强造型实验训练,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创新能力。在展示设计教学中,学生对于设计调研可以轻松完成,但根据分析结论进入设计阶段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茫然不知从何下手,不大愿意主动地通过自己实践来推敲方案,而是通过网络调阅资料来拼凑方案,作品创新含量较低。进行造型实验是创新设计的有效途径,应该训练学生从实践中找寻创意。例如,可以用纸任意叠或任意折,从制作工艺中选择美;也可以任意泼水,而后选择出最能表达出水的语义形态;甚至利用微距去发现,拍下平常很难发现的质感与肌理,进行比较和选择,创造人们很难想象的空间形态。高校展示设计教师要根据课程内容设计出更多的课题,来进行不间断的训练,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中发现创意,练就超强的选择力,凝结出创造美的智慧。
3 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主要从保持并提升手绘能力,以及加强模型训练这两个方面进行。手绘是设计师用于彼此交流的看家本领。设计师可以随着设计构思的变化,通过手上功夫将创意信手拈来,快速、正确地表达自己的灵感和设计思想。这种手脑一致性所达到的程度,到今天为止计算机也还是无法取代的。手绘效果图自然地记录着我们艺术设计的创造过程,更是我们在艺术设计上与外界沟通的桥梁,我们绝不该放弃对它的研究与学习。在高校展示设计教学中,主要可以通过两方面来加强手绘训练。一方面,在专业基础课程中,通过专门性的手绘效果图课程,教授方法与技巧,使学生能够迅速掌握这一基本技能。并且,在课程中,强调手绘效果图对于未来设计课程学习的重要性,让学生在课外有意识地、自主地进行练习。另一方面,在专业设计课程中,注重手绘效果图阶段,将手绘效果图作为课程的硬性要求,让学生在每一次方案进入设计阶段之时,先用手绘进行设计构思,其次再用计算机细化设计方案。通过多门课程的训练和巩固,形成用手绘效果图进行设计表达的良好习惯。在设计学习中,动手能力的另外一个体现是模型制作。做模型也是设计表达的一种形式,是设计中的重要的方案推敲和确定过程。空间形态过渡、转折、工艺细节等经过模型反复实验,才能促成设计的细化以及最终设计作品的诞生。进行模型制作训练,是展示设计专业学生设计能力提升的必要手段之一。高校展示设计教师应该在课程内容合理的前提下,将模型制作训练贯穿于每一门专业设计课程中。首先,在专业课程中,进行设计创作之初,引导学生用造型实验的方法,通过折纸、撕纸或其他材料的堆叠和拼搭来探索空间的形成以及材质的组合,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寻找灵感和创意源泉,培养创新思维,提升动手能力。其次,在设计作品的效果图阶段后,要求学生制作比例精确的模型,让学生通过模型制作感知精度,推敲和调整方案,增强设计细化的能力。
4 加强学生设计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我国高校展示设计教学中,要培养合格的设计人才,提高就业率,必须加强学生设计实践能力的培养。首先,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创造设计实践的机会。展示设计专业教师可以跟社会企业单位进行设计合作,将实际项目引入课程中,把控设计方向,合理引导学生进行设计创作,完成教学任务。在项目进行中,让学生参与项目的整体流程,增加学生对于项目从设计到实施的各个步骤的了解,并且注重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和锻炼。在项目完成后,校方应组织企业工作者和任课教师共同参与设计方案的评审,让学生更了解社会对于设计的评价标准。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既可以提高教师和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也可以为企业带来设计的活力和灵感,是培养合格的设计人才的有效途径。
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在设计学科中的广泛应用,带来了设计表现和观念的变革,成为设计和创作的新趋势和新动向,设计艺术的传统表现形式也受到了极大的挑战,一度被快速发展起来的电脑设计所代替,这不得不引起设计界的高度重视。是什么原因影响手绘发展,一方面行业对手绘表现存在着片面的认识,过分地依赖电脑,放大了电脑的使用效应。另―方面传统手绘表现工艺复杂、技法烦琐、难以驾驭的原因,使得年轻设计师对手绘表现望而却步,不愿意把更多的时间用在手绘表现训练上,导致从事手绘表现的越来越少。再者部分高校对手绘课程也有着一些较盲目的看法。手绘表现的课时量都在逐步压缩,从而影响了手绘表现的质量,达不到训练的效果。由此可见,影响手绘的发展原因是多方面的,手绘表现要想有发展,就必须从传统手绘的表现形式、方法、技法等方面进行创新,使之更紧密地结合专业的特点。
1 手绘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
(1)手绘表现是设计交流的语言。手绘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交流的过程,这种过程可以看作自我交流,手绘的自我交流可以对设计进行构思、比较和推敲,同时又可以与同行交流发展构思、研究方案、传递信息等,与业主交流可以确定意向,达成共识。因此,交流是设计活动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手绘是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手绘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交流的表述,头脑中再好的想法如果不能转化为可视的图形语言,就不可能成为现实,在设计创意过程中将成为彼此交流的障碍。这对于设计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作为优秀的设计师不但要有较强的设计能力,而且要有较高的手绘表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适应行业的需要。
(2)手绘表现能提高视觉修养。视觉修养是通过视觉敏锐力和视觉表达来体现,视觉敏锐力主要体现在接收的视觉信息,而视觉表达则是发出的信息。两者之间相互依存,又相互独立。观察是视觉的开始,手绘表现就是进行视觉记录。通过视觉笔记能够培养迅速捕捉形象的塑造能力、取舍概括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等,这些能力的培养,无疑将提高视觉敏锐性和表述性,提高视觉修养。人的洞察力可以通过不断地思考和观察而得以加强,而其绘画的表现力也能同步提高。
2 现代手绘的表现特点
手绘表现发展到今天已不再是过去意义上的效果图,传统的手绘所追求逼真的光影效果而花费大量时间的效果图已不再是设计师们追求的目的。马克笔、彩色铅笔等综合快速手绘表现能够充分表达空间概念和设计思想的简洁方式。与传统手绘不同的是,现代手绘表现适用空间更大,表现方法更为灵活。美国著名建筑师菲利浦・约翰逊认为手绘表现有两种类型,其一是向公众包括业主展示的,其二是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与自己交流的。
对于环境艺术设计而言,现代手绘则是表达设计者对建筑装饰物内外空间的理想化与可行性的设计构思。即根据具体项目的设计要求,预先制定方案与图样的工作。它不能太过于随意与无羁,必须既要考虑艺术性,又要兼顾实用性,同时通过物体的具体形态,施工工艺,材质特点等把握设计对象。
3 现代手绘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运用
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手绘主要作用是:随意性的记录、草图、设计图、预想图等。在设计方案构思过程中,手绘草图贯穿于整个设计方案的全过程,设计方案初期,手绘草图是完成设计最有效、快捷的思维记录,方案离不开草图,因为设计草图的产生是设计工作中从主观到客观的形象思维与表现的过程,也是进行理性分析图形的过程。草图是动手设计的开始。画草图的过程,也是对设计构思的比较、推敲、深化完善的过程,并推动设计方案逐步渐进。方案形成则以设计图和预想图来表现实现。手绘快速预想图结合透视原理进行分析、比较,再现物体的真实场景,并且可以根据设计内容的需要采用不同的表现方法,如马克笔、透明水色、彩铅等,这不仅需要设计师具有空间的理解能力,而且要有高超的表现能力。一幅优秀的预想图取决于画者本人的艺术气质和修养。不同手法、技巧与风格的预想图,充分展示设计师的个性,设计师以自己的灵性、感受去认读所有的设计图纸,然后用自己的艺术语言去阐释、表现设计的效果,这就使一般性、程式化并有所制约的设计施工图赋予了感人的艺术魅力。因此,学好手绘既可以锻炼设计者思维能力,提高视觉修养,同时又能够塑造直观画面视觉效果。
4 如何提高学生的快速手绘表现能力
(1)积极动手,训练最重要。学习快速表现,首先要有足够的时间做相当数量的快速手绘训练,要舍得下功夫,只有一定数量和时间积累才能换来质的提高。因此,在安排学习计划时,要有数量上的目标,定时定量完成速写表现的作业。同时,要结合快速徒手画表现理论,勤于思考。唯有如此,才能迅速提高快速徒手画表现,否则只能是一句空话。而反复训练,常年不辍,则一定能使快速手绘水平达到一个新的台阶。
(2)迅速掌握,观察得重要。通常认为快速手绘表现主要在手上功夫,其实不然,在表现中运用方向、尺度、平行等观察方法很重要。一幅看起来似乎简单的快速徒手画,在高手手里寥寥数笔,顿时形神俱备;而自己动手画起来却总是“画不达意”,一个简单的形体,将它们表现在图上时往往只有几根线条、但是一笔一画之间却包含着诸多的意义:结构、体量比例、透视、光影等等,这些都是在表现中通过相互观察所达到的。
(3)得心应手,方法很重要。快速手绘表现往往有两种倾向:一种人只注重看书,听理论课,而疏于动手;另种人则忙埋头作画,不去阅读书本知识,也不善于总结自己和旁人的经验,这都不是高效率的学习方式。快速徒手画表现的理论和实践是紧密结合的统一体,相对而言,其实践能力或者说动手能力又占相当的比重。学习快速徒手画表现的理论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才能真正有所理解,有所收获,这是一个与时俱进、相互推动、相互促进的学习研究过程。
快速手绘表现就是追求表现的快捷、高效,其用笔设色都讲究明快、简捷和概略,因此在线条、形态和色彩上都进行了高度的抽象和提炼。初学者往往看不到这一点,他们容易接受一些表面上的东西,简单地模仿线条和色彩。这就是为什么初学者可以很逼真地临摹一幅复杂的表现作品,而表达不出在自己的意图。
总之,学习一门技能,总希望能够高效地完成整个学习过程,而所谓的“高效”,指的是在较短的时期内能够熟练地掌握和运用这种技能。快速手绘表现是一种语言,是表达“形”的技能,因此学习表现,犹如学习其他形式的技能一样,需要遵循渐进的原则,有目标、有步骤地制定学习方案。争取在有限的时间内,熟练地掌握表现的基本规则,以便用手中的工具得心应手地将头脑中的设计构思表达出来,快速、高效地将设计构思传递给客户。
参考文献:
[1] 郑曙.室内设计思维与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一、初中语文教学课堂现状分析
(一)教师传统教学难突破
新课改教学目标的改变让很多教师一时之间有些难以适应,教师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颇深,不论是老教师的长期教学经验的积累,还是新教师在师范学校学习和借鉴到的经验,所涉猎的大部分都是传统教学,并且传统教学是最为稳妥的教学方式,虽然不会有创新性突破但是避免了由于创新而带来的风险,尤其是语文教学,语文课程的设置和内容都是以往教师总结出来的经验,因此教师在突破过程中出现困难。
(二)学生被动学习
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开始正式接触正规的文化课学习,规范性训练也逐渐增多,随之带来的问题就是由于学校、教师、家长等多方面施加的压力,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属于被动学习,学习目的意识不清,认为学习就是要考一个好成绩,主体意识认识不到位,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混淆。在平时教师开家长会时,我们总是接收到一些家长类如何提高语文成绩的问题,笔者班里有一个学生语文课文背得很刻苦,教师安排的作业也努力完成,但是成绩提高很困难,家长会家长很着急,笔者认为这个问题关键就在于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处于被动学习,教室布置什么完成什么,没有自己系统的学习计划和安排。因此让学生提升语文自主学习能力是刻不容缓的。目前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被动多于主动,客体多于主体,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
二、初中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对策分析
(一)创新传统模式
创新是发展的关键,社会进步需要创新意识,经济发展需要创新精神,教育事业质量的提升同样也需要创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语文教师创新传统教学模式并不意味这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摒弃,语文教师应当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融入新的思路和形式,是对传统模式的演进和近一步改进发展,将传统与创新模式融合,找到符合教师教学的独创模式。比如传统教学中教师比较注重学生课堂听讲状态,对认真听讲的定义就是专心致志,配合教师主动回答问题,在自主学习的培养过程中教师也可以以这种目标为载体,专心致志并不意味着安静做笔记目不转睛盯着教师,可以以另一种形式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教师让学生成为课堂讲师,定期安排学生进行课文分析讲解,可以以小组形式,人人当一回语文老师,当讲师的学生有权利对在座学生进行提问,包括让学生朗读课文、解释段意等等,这样首先可以让讲课的学生在课下主动预习,寻找课堂需要将的问题,同时还可以鼓励其他学生提前预习,找一找哪些问题可以考住自己的“小老师”,通过学生角色的转变让所有学生主动预习课本内容,这种课堂授课方式的转变是继承传统教学目标的情况下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培养。
(二)转变教师教学意识
教师教学意识的转变是培养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因素,只有培养教师的教学思想,让教师意识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教师平时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语文课堂培养自主能力意识的提高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从理论上应当增强教师培养学生教学方面的专业知识训练,让教师进行专业知识的在学习,比如可以与高校进行交流,定期让自己的教师进高校学习最新的专业知识培训,增加教师基础知识积累,第二方面就是让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与其他学校优秀教师进行沟通交流,参观互动课堂教学模式,学校之间进行沟通交流,设立公开课模式,对那些能够充分体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进行加以表彰激励教师。
(三)多维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自主学习包括很多方面,比如自主预习、自主练习、自主复习等等,自主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中发挥主体性,不论在语文学习的哪个方面都能够主动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多维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可以让学生从阅读能力、写作方面等多方进行。在写作方面,教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要让学生培养写作兴趣,写作兴趣培养也要从多方面入手,“自主”要求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初中生处于兴趣培养阶段,因此在学生兴趣培养方面也尤为重视,写作兴趣培养是要让学生主动写作,主动写作前提要求学生主动培养阅读能力,阅读是学生写作的基石,教师可以从阅读积累方面培养学生自主能力,比如教师让学生准备摘抄本,将自己平日看到的好词名句等按自己的排版设计摘抄到积累本中,甲乙涂色绘画和字体方面的设计,教师定期检查,让学生既有教师的督促,又能养成兴趣,摘抄本成为自己的一个独特的手绘本。除了这方面以外,自主还应体现于学生课下学习,语文作业中很过作业都是不容易检查核实的,比如预习某一课,朗诵某篇文章,这种情况下,自主学习意识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这些作业放在回家之前小组内部完成,通过下组内部互相监督逐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综上所述,培养初中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应当从学生与教师两方面入手,教师在提升自己的同时,注重培养方式的选取与采用,教师通过增加学生学习兴趣,转换教学主体等方式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现代实践教学的发展存在多种不同因素,如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差异、地理位置的不同以及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差异都会影响教学发展。西方国家教学模式大都注重将实践带入教学,用事实来证明理论是否正确。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在实践中,并在实践中得到结果。我国教育虽然各大高校都在推行实践教学,尽管有所进步但是问题也随之出现。学生在校期间也研习各类不同专业课程,但仍不能独自应对,究其原因是学生过分依赖教学模式,对待问题的态度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不能及时做出反应,这严重阻碍着现代教学发展。
二、分析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艺术设计教育历经了从早期工艺美术设计、装潢艺术设计到今天大工业背景下的艺术设计教育发展历程。课程设置从80年代引进三大构成,90年代计算机辅助设计到21世纪的多媒体设计,它们对教学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形成当前设计教育日趋完善的体系。但是这种模式缺乏培养独立自主思考创新型的人才的能力,课程设置上过于零散,教学目的性不够强。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和听———带给学生一种单向教学的感觉。目前大多数学生懒于动脑思考,对老师教授的知识照单全收,自主学习和探索精神被严重阻碍。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过低,这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创新和自身发展。学校的教学中教授知识过于简单,例如CAD,3DMAX和Photoshop等电脑操作软件,这些课程只是教会基本的操作技能,深层次的内容很难在课堂表现。重理论知识、轻视动手操作能力是我们设计教育的通病。没有一个好的教学设施设备,学生缺乏实际操作能力,艺术设计就仅仅停留在理论知识的单向教育道路上。
三、如何解决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对新形势下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教学方法,并制定2016年实践教学培养方案,根据培养方案要求,首先在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中,主要以基础性实验课程为主,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为辅,学生刚接触环境设计专业,需要牢固的基础知识。第三学年和第四学年则主要是综合性和设计性课程为主。培养学生的通识能力、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核心技能、专业综合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职业发展与社会能力等各项实践能力。在教学上教师和学生要学会交流、表达和沟通;学生除了在学习上掌握必备的知识外,还要具备批判性思维和主动学习的精神。要切实将培养计划落实到实际教学中,在新形势下环境设计专业为更好地发展本学科,在改革中注入新的活力,通过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认知能力。另外,要完善教学机制和体制,优质的教学条件和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教学成果。按照学校“三三四四”实践育人体系,制定该专业教学培养计划。在专业课程设置上选择有益的书目,设置一定的课时量,基础类课程如绘画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手绘表达能力。《素描》《设计素描》《色彩I/II》在专业画室进行,一年级共160课时;设计类课程如室内外设计表现技法,培养学生使用针管笔、马克笔、彩铅等工具进行设计构思的快速表现能力;综合性设计技能实践培养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接触各种设计课题,综合应用所学基础知识。如环境设计拓展I、环境设计拓展II在第四学期第二阶段教学完成模拟性课程的设计,学生分成各个小组,并有1~2名教师指导该课程实践操作。学校设置毕业实习科目,让学生亲自参与设计及施工实践,增加社会经验,了解设计及施工单位对环境设计专业的能力要求,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为学生毕业走向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之,实践教学具有其他教学环节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各高校更应该严格认真执行实践教学。切实贯彻执行该方案,让学生学有所成,具备在社会更好生存以及与社会达到和谐状态所需的社交能力、应变能力、人际关系能力以及用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能力,并且能针对职业发展合理制定学习计划,能适应职业的未来发展。
参考文献:
1项目化模式内涵
项目化模式即学习人员围绕具体的某一学习项目合理利用与选择最优化资源在内化吸收、实践体验、创新探索中获取具体完整的知识并构建成专门的技能,实现发展的学习方式。 其不仅是一种教学多用途方式,同时也是良好的教学模式,基础理论融合了较多教育理念,具体流程为,首先明确具体项目任务,即教师在课堂中提出任务,学生们展开讨论;而后由学生制定学习计划,教师则给予必要的指导与审查;进入计划实施阶段,学生通过分组合理明确各项分工,并通过协同合作完成计划;评估检查阶段学生开展自我评估,而教师则实施综合评价;最终阶段为应用归档,通过归档记录实施应用实践。
2 项目化教学模式实施原则
项目化教学模式实施原则包含目的性、实践性、可行性、启发性与整合性。设计英语项目应基于教学目标涵盖学生掌握的已有技能与知识,同时还应包括对新技能与知识的学习。高职英语教学项目应较多由实际生活、应用与社会实践等层面出发进行选择,不应脱离实践、主观臆造确定。设计英语教学项目还应依据高职学生具体状况,掌握能力确保其在限定期内通过协作及自主学习完成各项任务。同时还应考量学生当前掌握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及认知能力。项目化教学模式的启发性原则体现在,倘若项目设计能激发学生兴趣,将会引起其求知欲望,因此必须涵盖一定启发性,包含需要探索的相关问题进而启发学生自主思考。项目化学习其核心主线即为项目,将多重知识点合理融为一体便可实现学习内容整合目标,在学生开展项目学习阶段中不仅应积极思考,还应勇于动手,通过体验与创造促进学习方式的良性整合。
3 高职英语教学中项目化教学模式的科学应用
3.1科学选择项目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项目内容的选择进程中应良好贴近教材课文主题,基于高职学生对教材课文的有效理解将单元学习具体内容进一步拓展。在项目化教学实践深入到一定阶段后还可由师生共同协商讨论进而确定具体内容,或由学生自行确定。每位学生应进行相关资料的搜集,而后开展资料分析、汇总、综合、整理,进而生成最终成果,具体的成果形式可通过展示品或书面报告形式体现。书面报告可作为向全体同学进行展示的成果项目涵盖的知识内容及对个人发展体现的意义,展示品形式则丰富多样,可以使录像片、幻灯片、小册子、手绘报、自编短剧等。项目应由学习小组成员共同承担,通过协同合作有效完成报告,并在限定时间内展示给同学。应力求令学生在资料搜集、完成任务项目进程中合理融会贯通知识、激发学习兴趣、提升个人独到见解能力。例如在讲授美国文化背景、政治理念等相关知识时,可将项目具体细化为执政理念、美国战争、政治看法、评论等各类子项目,令学生分组参与任务活动并将所有项目最终共同组建为整体的学习单元,完成整个项目后,学生将获取高于课本、超越单元内容的多元化信息与知识,并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3.2合理构建完善结构学习小组
完善结构学习小组的构建是项目化教学模式实施成败的关键,依据项目化教学原则需求及高职学生学习特征、教学内容可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不同学习小组,便于良好开展项目化教学模式。在构建学习小组阶段中教师应科学注重结构的科学合理性与小组合作的各项具体规则。同时还可由学生从事课外活动的空间灵活性、时间、相互协作及了解的便利性出发,令他们自由结组,并在组内推选项目组长,发挥协调分工、组织讨论、活动与全组管理资料职能。组员还可依据个人兴趣同合作伙伴一同对子项目展开分工,令不同人员负责子项目的收集、整理、筛选与汇总资料,并在组内组织相关讨论汇报。
3.3明确制定项目计划与有效实施
项目化教学实践中应充分调动高职学生学习热情与积极性,教师应合理实现角色的良好过度转变,即由演员逐步转变为导演,并给学生赋予充分良好的自主性。在制定任务层面应对项目内容展开全面透彻的了解分析,通过集体讨论确定行动时间表与方案,注重明确任务目标、具体执行人、任务分解、实施顺序,成果的最终形式与本组的具体风格。同时应对本组成员的具体特长展开分析,涵盖操作计算机能力、语言表达运用能力、应变能力、实践动手能力与性格特征等。对该类具体状况应做到清楚明晰、心中有数,合理发挥每位小组成员的优势特长,因人制宜安排合理的任务岗位,进而确保小组中分配任务的最优化,并令本组项目目标得以圆满完成。高职学生在小组实践中应通过协调讨论科学明确自身承担的任务及应完成的具体时间,而后展开成果修改及演示。同时教师应科学设计出激发学生表达、讲话欲望的项目令其积极参与活动,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则应为学生创造发挥创造力与想象力的空间,引导其在项目教学实践活动中通过自主参与准确得到结论。项目任务的制定应具备良好的可操作性及适宜的难易程度,如果较容易或较为困难均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4全面评估检查,优化项目化教学效果
实施项目化教学模式进程中应科学开展评估检查,将小组评价与个人评价有机结合,通过组内成员互评、组长给成员打分,合理完善评价令成员间互学、互助、互促,形成良好的成绩评价模式。同时应将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有机结合,教师不仅应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展开人性化、恰到好处的评价,同时还应对各个小组的总体学习过程、合作方式、态度、参与程度展开评价,通过有效的评价引导令学生真正明晰偏差、问题所在,并在获取成功的肯定评价中提升小组学习合作与自主参与的良好积极性。
4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英语项目化教学是一种高度可行、全面有效的科学教学模式,高职教师只有结合各类教学方法优势创建个性化、可行性、启发性、整合性项目任务及教学方案,才能令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任务学习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实践能力水平并促进自身实现全面的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数字技术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现代教育中,成为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实施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物质技术条件。近年来,数字化教学成为了当前教育的热点。这种综合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教学形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青睐,它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本人从事动画教学多年,一直负责讲授《动画运动规律》这一课程,在讲授过程中,发现传统的教学手法已经无法满足教与学双方的要求了,特别是动画专业是需要时刻关注国内外最新的技术和手段的学科,而动画运动规律作为一门动画专业的基础课程,更是要让没有学习过动画的学生们能够最为直观、有效进行学习和理解,因此,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决定运用数字技术辅助教学。
一、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数字化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由于条件限制,教学过程大多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式教学,教学结构是以教师为主导,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和控制整个教学过程,以线性的单向传播为主,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多数是被动的接收者,学生对所学内容从了解、理解到加深,都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的,教师完全掌控课堂节奏和教学进度,使学生能够在单位时间内掌握较多的信息,这种方式依然是如今最普遍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弊端在于过分强调了知识的重要性、理论性,在单方面传授的过程中,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少,容易导致学生以记忆、练习为主单一的学习,忽视学生的实际兴趣,淡化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不适应团队合作式的解决问题,缺乏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而数字化教学最大的优势是以数字技术辅助教学,在浓缩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时间,利用网络、计算机等平台,以交互式多媒体课件以及数字化共享资源为载体,在教师的引导下,按照学生本身的意愿和需求,自愿选择学习的内容和练习的强度,根据学生的自身不同的程度量身制定学习计划。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要求教师要将教学内容重点定位在学科和课程的前沿性和前瞻性上,还要注意开发在知识的深度层面,这迫使教师不能仅仅着眼于教材,而是要与时俱进,时刻关注和掌握新知识、新动向,并有能力自己加以分析和归纳,总结后选取对学生最有用的方面进行传播。而这种自主学习的方式无疑是能够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发现、思考、分析及判断能力。
二、《动画运动规律》课程使用数字化教学的必要性
《动画运动规律》这门课属于动画专业课,是动画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课程。使学生熟练掌握动画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技巧,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了解动画、形成动画意识,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在制作动画片时能够熟练地掌握运动规律的动画技巧,可以使运动中的画面更加合理,自然顺畅,更加符合运动规律。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充分熟练地掌握绘制人的运动规律、动物运动规律和自然现象等技法。由于现在手绘动画已经不能满足商业动画要求的时间和周期短、快的要求,因此,动画制作大部分使用数字技术制作,因此我们在课堂上进行的练习和作业形式也是要求使用数字技术实现。那么,我们专业教师在讲授这门课程的时候,就不能还使用传统的黑板或者简单的PPT课件来展示。所以,综合各方面的考虑,我决定使用数字化教学模式进行课堂讲授和课下指导。
三、针对课程的数字化网络资源共享平台的设计及实现
由于PC和互联网的普及,我们正处于高速的数字化传递系统和大量的多媒体的信息来源的数字化的社会,这就为我们高校教师实施数字化教育模式提供了坚实的平台和丰富的教学资源。数字化教学资源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及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多媒体教学材料,如本门课程的交互式多媒体课件,各种文本、图形、视频、音频、动画素材,案例,习题库,测试题,以及帮助信息等元素。众所周知,多媒体课件是多媒体教学中核心载体,其设计和应用的合理与否被视为多媒体教学成败的关键。多媒体课件具有多样化、集成性、智能性、交互性、实时性、高质量等特性,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交互性。交互,在计算机中意思为,参与活动的对象,可以相互交流,双方面互动。在课件中起到了使教与学双方能够沟通的作用,是课件设计的核心,也是制作课件的难点。课件的交互性若设计的巧妙,能够是引导学生通过正确的方式学习,并且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能够有效的起到辅助课堂教学的作用。多媒体交互式课件我使用Director、Flash和PS等软件制作,将授课内容的理论文字、示例图片及视频案例辅以交互式的操作手段,并且在完成了授课计划的内容之余,设计了一些交互游戏,比如让学生自己选择情景,通过叠加一些条件和因素完成需要的情节和动作,再通过经典动画片中的相似案例,让学生有个更为直观的比较和加深印象,使学生在预习和复习授课内容的同时,进行实际动手的模拟和创作,根据学生的反馈及作业的完成情况,证明使用交互式课件比上课单一的使用板书和PPT展示的效果要强的多。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资源共享(如电子图书馆资源、论坛、局域网等),不仅教师可以将与课程相关的延伸资料上传给学生浏览和下载,学生也可以将搜集到的好的资源与同学和教师共享,并随时在论坛或互动平台上沟通、指导。实现教师和学生共享资源,共同提高。
通过几届学生的实践和研究,在不断改善交互式课件的内容和形式,以及不断的升级资源库,《动画运动规律》已经不仅是一门专业入门的课程,也成为了贯穿其他专业课程和提供交流的平台,学生和教师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我试图从这一门课开始,使学生抛弃传统的被动思维,而转为主动思维模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信心,合理规划和安排自己的学习进程,具有团队协作能力;使学生毕业后,不只是一个技术工种,而是能够成为具有综合应用能力的创作型人才。
参考文献:
学习和从事工业设计专业转眼已经十九年了,从读书时在老师工作室锻炼到工作在工业设计公司、研发企业,到自己创办设计公司,后来又到高校从事工业设计教学同时参与政府及行业协会对工业设计的产业推动,我接触到了多种不同的工业设计岗位,工作内容涉及到调研、方案设计、生产跟踪、设计管理、战略研究以及教学等工作。在我国工业设计水平迅速提升,逐渐受到广泛关注的今天,工业设计的学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想就当前工业设计在校学生面临的就业和升学处境,结合不同岗位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为目标,学生所应具备的技能和素质的培养谈一谈自己的感想,希望对热爱和准备从事工业设计工作的“准设计师”们有所帮助。
回首工业设计在中国发展的三十年,既有令人兴奋鼓舞的一面,又有一些不尽人意的方面。每一位从业者都在努力的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呼唤社会对工业设计的关注和重视,等待着条件的成熟。工业设计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的确起着重要的作用,苹果产品的成功已经让国人前所未有的意识到了设计的重要性。2008年,总理题词“要高度重视工业设计”,工业设计产业园区在全国兴起,政府加大了对工业设计的关注度,各种优惠、奖励政策出台,在政府的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通过文化产业与科技双轮驱动来带动国民经济,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无疑,在众多的设计行业中,工业设计担负着重要的使命。今天的发展是与我们的老师和前辈们的努力分不开的,可以说为现在的年轻一代提供了绝佳的机会和坚实的基础。
结合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以及岗位需求,我总结了学生应具备的能力和努力方向,大致分为以下几点。
第一,在校学生应该培养系统的学习方法和统观全局的学习能力。在几年的教学当中,我—直奉行“口袋式”教学法,就是在一个学期、学年开始之前,先将口袋里的所有东西展现给学生,再一样一样的慢慢拿出来逐个分析。在新生入学的开始举办专业教育讲座,讲解四年的学习计划以及未来不同就业岗位对人才的要求,又在每学期开始向学生讲解整个一学期的课程体系、主干课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学生可以在一开始就了解到所学的某一门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位置,以及在将来工作当中直接或间接发挥的作用。事实证明,这种方法行之有效。记得很多设计师感慨:“上了班以后才知道很多专业课是干什么用的,有很多是潜移默化的”。的确,如果学生在接受一个学习任务之前,能够统观全局并思考这门课程的作用、与其他课程的关联,可以大大增加学习的准确性,明确努力方向。我的一些学生在深入了解以后,由衷地说:“看来每一门课程都是十分重要的,虽然有的不能止渴。”所以,除去对某些自己喜欢的专业课学习的废寝忘食,大力投入之外还一定要了解整个课程体系,并且明确这一门课程对未来工作的影响。
第二,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要有勤动脑勤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并具有较深的理论修养。在我们学习的课程中,有审美的培养,技法与实践的练习,还有许多的理论知识课程。工业设计是一个综合类学科,所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决不仅仅是很多学生想的“出方案,画效果图。”这是一门复杂的科学,理性有时还要强于感性,二者都是必不可少的。我们要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更多的观察周围事物,大到国际国内形势,设计发展趋势,人们的生活水平及观念,小到留心生活中的每个事物。注意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形势,了解大局,这些看似与我们的设计无关的东西,往往对设计产生深刻影响。因为这些带动着全社会的经济文化,也必然会影响到人们的观念,市场和商品等等。这些宏观因素逐层向下关联,也会直接导致设计趋势的不断变化和设计的着眼点。我们学习工业设计,不但要关注大的社会环境,了解人们的需求,还要注意观察生活中每一件小事,并从工业设计的角度进行观察。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会遇到无数的事物和现象,要仔细观察和理解,找到新的启发。正如上课所经常讲的,对于一个工业设计人员来说,发现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更难。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只重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善于去发现问题。给我的体会是,我们只有善于发现事务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更有针对性的,更好的去解决,发现问题的同时,可能就是解决问题的一个途径。正如美国工业设计协会做的预测给我们的启示一样,我们要努力的去发现新问题,创造新事物,而不是只停留在对现有产品进行改进。同时,我们还要用本质的方法观察和理解事物,正如我的老师柳冠中教授所讲的杯子的道理,我们要知道杯子是为了解决人的饮水方式,只要是解决人的饮水方式,我们可不局限于“杯子”这一概念。我们对周围事物的观察既要观察本质,还要去理解他的形态,结构,材料和色彩等等细节因素。看到一样东西要经常给自己提出一系列的问号,思考形式与本质的关系,为什么采取这样的形式等等。这样我们就会在头脑中逐渐形成积累,习惯从工业设计的角度出发观察事物。
第三点,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应具有良好的收集与表现能力,优秀的草图和徒手作画的能力。草图可以完成两件事,一是日常收集资料及想法,二是将自己最初的想法很快的表现出来。很多学生逐渐养成日常练习设计草图的习惯,力求线条的完美与整洁,比例的正确的等,是基本功的练习,使自己具有一定表现能力,但缺少深一些的思考,究竟为什么要画草图,它能很好的运用在何处。许多人问Carol Publishing Group的艺术总监James Victore:“怎样做才能成为优秀的平面设计师呢?“James Victore表示答案应该是:“离开您的电脑,到附近的文具店买一些黑色的麦克笔,铅笔,蜡笔和素描本,然后在火车上或公车上,在酒吧等候朋友的时候,在晚餐和晚餐过后,在业务会议中或在通电话的时候随心所欲的画画。如果忘了带本子,也可以用餐巾纸来代替。画几百个小方案,写下各种点子。当您以个人风格将这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就可以回到电脑前工作了。“James虽然是平面设计师,但这段话同样适用于工业设计。日常要有意识的经常用速写进行收集工作,收集现有资料和自己随时随地进发的点子与想法非常重要,当面对一个设计题目不知从何下手,一筹莫展的时候,很多学生会思考为什么不在平时多积累一些呢?最好的方式就是利用设计速写的方式。往往灵感来自那一刹那。在脑海中一闪而过,应把它及时的表现出来,也就是记录下来。哪怕是在随便的一张小纸上很草的表达,只要能将意思表示清楚即可。运用这种办法会提升观察事物的兴趣。有时可能面对碗里的一堆面条,联想到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结构,用速写快速的记录在小本子上,写下简要的说明文字,我想这会是很有意义的收集工作,逐渐会对以后有所帮助。对于草图和效果图的表现,学生应该了解为什么去画,也就是关注设计想法本身,而把表现技法放置其次。很多同学在认识手绘表现上存在着误区,努力追求的是一张看起来十分专业娴熟的表现图,看到外国书刊上那些有力的线条,精湛的技法叹为观止,不加思索的拚命模仿,而随之而来的是拘谨和死气沉沉的固定模式,虽然能较熟练的画了,但总会有一种不能自如的感觉。我们要认识到,产品速写与效果图视觉美观只是其功能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准确的表现出设计思路,帅气的线条并不是刻意追求出来的,而往往是寻求一种体现大感觉和快速方式。随着手绘板的逐渐普及,学生们更加不用去研究复杂的绘图工具,电脑与手绘板的结合提供了更大的编辑修改空间,使设计思路的展开更加顺畅。
第四点,学习工业设计,要精通一门三维软件和一门二维设计软件。通过三维软件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精确的完成设计方案,并直接运用计算机与数控机床相连接,制作出准确,完整的模型实体以及模具开发。成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在设计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表现在提高设计者自身的工作效率,同时更加科学和准确。在三维设计工具软件中,参数化的软件最为普及的有PROE、SOLIDWORKS以及UG等,参数化软件的优越性在于易于编辑和修改以及对应生产制造良好的兼容性,非参数化的三维软件例如犀牛,提供了更加简单易学的操作方式,对于构建复杂曲面、快速表现外观设计想法十分实用。同时还可以学习一些二维的设计软件如PHOTOSHOP和Al等,这些软件虽然初衷不只是针对产品设计,但是通过练习,可以很好的绘制产品二维效果图以及设计说明图,同时可以结合手绘板使用,可以不必收软件常规功能限制,用这些工具灵活组合应用。
第五点,学习工业设计还要求我们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经验,以及对材料学,机械加工学,力学等生产加工方面的知识的了解。一个产品的设计过程,从最初的设计定位,市场调查等分析到设计草图,手绘效果图,计算机效果图,还要将方案制成模型,需要设计人员亲自动手才能更好的体现出设计构思的原意。虽然目前已经有比较先进的数控加工技术,也无法完全替代手工模型与人的大脑的交互过程。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是激发灵感与再设计的过程。我们对一些材料学,塑料,金属,木材加工工艺学和机械原理的了解也是相当重要的。同时对工业设计中的表面处理工艺,要更多了解。有条件一定要到工厂里面实际的跟踪项目。还要善于总结材料、成型、表面处理、装配中存在的联系,这些知识也间接的指引着我们的设计思维方式,让我们的设计工作变得更加科学可行以及具有更大的灵感空间。
第六点,学习工业设计应该培养自己优秀的整合运作能力。工业设计是一门学科既包括技术,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种设计方法。工业设计的范畴非常广阔,可以延展到生活的各个角落,从一个曲别针到航天飞机,都是它所涉及的领域。当前,国际上越来越显现一种“大设计”的概念,就是多种专业组合不分彼此,这体现着一种结合与包容。作为未来的工业设计师,除去自己掌握更多知识外,同时还要培养与别人合作,整合资源的综合能力。职业的设计师可以设计手机,也可以将医疗器设计得很好,因为掌握的是一种工业设计的方法,在方法确定以后准确的搭建一个分工不同的专业队伍,并能够在团队中充分沟通与协作,这种能力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