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30 19:33:1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考试成绩总结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1C-0085-02
考核评价是综合实训课程教学过程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综合实训课程考核评价如何适应飞速发展的教学需要,切实起到对课程的导向和反馈作用,满足课程教学需要,成为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
一、钢结构综合实训课程
钢结构综合实训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环节,指高等职业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钢结构方向)学生在完成主要专业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各主要技能专项实训后,综合运用本专业的主要知识和技能进行综合性、系统化的训练。
钢结构综合实训是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是学生学习、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是学生综合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效果的全面检查,是学生毕业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对知识的综合应用,为学生就业或进入企业顶岗实习做好准备,并最大限度增强对就业岗位的适应性。
二、钢结构综合实训课程考核评价设计
根据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定位,遵循综合实训课程性质的要求,我院近年来对原有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从考核标准、方式、内容、方法等方面出发,建立了一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易于操作的实训考核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
(一)考核标准
钢结构实训课程建立了以体现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考核标准,根据学生实施任务前方案的确定、工作计划制订,对于不同的实训项目规定不同的权重,参考行业标准,制定科学性与可操作性项目实施的考核标准、由项目负责人根据课程目标和课程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制定考核内容,实行单项实训、口试、平时考核、实训考核的考核方式,理论测试注重实用性,实际操作以技能培养为中心,实现过程评价和课程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程的考核。实行过程性、阶段性的量化考核,当各项目的工作任务完成后进行项目评价与考核,当课程的所有项目和任务完成后,进行课程评价与考核,根据相应的课程考核标准进行知识与技能的综合考评。
(二)考核方式
遵循综合实训课程性质的要求,考核评价应采取与其他课程不同的方法和手段,多方位地考察综合实训的结果,全面评价学生掌握专业核心能力和关键能力的程度。在考核中,坚持能力本位的原则,在考核方式上,改变现有总结性评价,采用诊断性评价( 教学前的准备性评价) 、过程评价( 教学进行中的形成性评价) 、事后评价( 教学结束后的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在考核主体上,也强调多元性,采用教师评价、考核小组评价、个人评价等多种形式。基于高职教育“以生为本”的理念,使学生在开课时就清楚地知道学习完成后要考核哪些内容,以什么方式进行考核,考核过程和决定公开透明,甚至可以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作为等级评定的参考。对于不及格的学生,采取个人申报的形式,给予更多的重修和补考机会以及更灵活的考核时间,实现考核时间全程化。
(三)考核内容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钢结构方向)考核标准的制定聘请企业专家作为考核组成员,参与课程考核标准的制订和实施,全过程对参与考核的教师进行资格评定,要求有考评资格将岗位实践能力的评价放在首位,专业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水平或参加实际岗位资格培训。此外,在过程性考核环节,对项目和任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与互评,使考核主体呈现多元化。
以门式钢架轻型钢结构体系(设计)为例,考核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工程投标报价和施工组织设计四个模块,按照工作过程,将典型工作任务的知识点与技能要求结合并进行综合考核。着重考核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和一般关键能力,专业核心能力主要包括计算能力、设计能力、检查与分析能力、软件应用能力等,一般关键能力主要包括继续学习能力、沟通协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创新应变能力等。其次,考核学生的工作态度与纪律性,从每个学生的出勤情况及每个项目的参与程度进行评价。最后,考核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与竞争意识,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共同学习和训练,从而培养学生参与的主动性与合作精神。在考核时,可以采用竞赛的方式,小组之间展开竞争,小组的考核成绩作为该项目个人考核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考核的时候,采用过程性考核分小组竞赛的方式。考核结束后由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联合对各小组及部分组员进行点评。
(四)考核方法
综合实训成绩由阶段成绩和答辩成绩两部分构成,阶段成绩占60%,答辩成绩占40%;最后,按优(90~100分)、良(80~89分)、中(70~7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小于60分)给出综合实训成绩等级。
1.阶段成绩构成。
门式钢架轻型钢结构体系综合实训分为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施工图预算、施工组织设计四个模块,每一模块成绩必须达到及格,方可参加综合实训答辩;阶段成绩评定(见表1)不及格,不予参加答辩。阶段成绩考核内容包括:
(1)在综合实训过程中学生的出勤、完成的工作量和工作态度。
(2)学生对课题涉及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和运用情况。
(3)学生平时独立工作的表现,如调查研究,采集资料情况等。
(4)学生在小组中的团队协作能力。
表1 钢结构实训阶段成绩评定表
学生姓名: 组别: 班级:
实训
模块
指导
教师 时间
①过程考核(小组评价) 考核项目 评分标准 得分
出勤 有无迟到、早退现象(10分)
工作态度 态度端正、踏实肯干(10分)
方案及图纸 方案合理、格式规范、创新性、实用性(50分)
资料查验 规范、规程核检快速准确(20分)
团队协作 团队分工明确,团队合作意识
(10分)
分值 100分
②本人
自评 打分标准 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③教师
评价
阶段
成绩
阶段成绩=①×60%+②×10%+③×30%。
2.答辩成绩评定。
综合训练答辩是综合训练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综合训练最后一个环节,对检验考核学生综合训练质量,综合业务素质和实践技能、动手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评定实践成绩的重要依据。
答辩小组教师应考虑学生的各阶段成果和答辩表现综合评定答辩成绩,内容包括:
(1)小组答辩。
按设计指导教师承担的辅导小组划分一个答辩小组。采用竞赛的方式,小组之间展开竞争,由组长负责本答辩小组的相关工作。各个小组着重考核学生的设计或研究方案分析论证是否正确、合理;结构、工艺的合理性、实用性和经济性等,小组的考核成绩作为该项目个人考核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
(2)个人答辩。
每位学生参加答辩的时间控制在25分钟以内。答辩前,学生先填写一个钢结构实训总结与信息反馈表(见表2),自己对实训做一个总结,并给出建议,用于教师改进以后的教学。答辩时,首先学生自我介绍设计概况或需要说明的问题,时间控制在3分钟以内。着重考核学生对课题的认识,能否充分分析、正确论证、清楚表达,考察学生能否掌握运用与专业有关的基础理论和知识,并鉴别学生有无创造性的见解。
答辩方式可采取提一个问题学生随即回答一个问题,或是集中提出所有问题,学生记录,然后按提问先后顺序回答。各答辩小组根据本组的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表2 钢结构实训总结与信息反馈表
实训模块 指导教师 学时
班级 组号
填表人
1.本次实训过程中,你在本组内从事哪项具体工作,工作成果有哪些?
2.你对自己的工作成果有何评价,不足之处在哪?
3.请评价一下你所在工作小组在实训过程中的表现?
4.你对组长或组员在实训中的能力与表现有何看法?
实训心得体会:
意见与建议:
三、高职院校实训课程考核的几点建议
与原有的考核体系相比,我院钢结构综合实训课程考核评价,经实践检验,能合理评定学生成绩,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促进钢结构综合实训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各个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不同,我们应根据实际情况对现有的考试模式进行改革,具体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强阶段考核
综合实训成绩应考虑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及平时成绩,激励学生将工夫用在平时,而不是期末突击,有利于学风建设。
(二)鼓励学生自我能力认定
课程考核可采用学生自我评价,课程考核小组考评,班级学生集体考评及教师考评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考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能力和技能考核为主
考核评价形式要理论和技能考核相结合,高职教育的考核应坚持以职业岗位能力为重点,知识、技能、能力考核并重,考虑岗位专业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四)注重反馈机制
在综合实训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及时反馈,帮助师生改善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为了适应高职综合实训的发展,考核评价应采取与其他课程不同的方法和手段,全面评价学生掌握专业核心能力和关键能力的程度,多方位地考察综合实训的结果,科学地评价教学效果。
基金项目:本文为自治区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钢结构综合实训有效教学的实践”(编号NGJGH2014010)。
参考文献:
(一)试题的设计体现了相关学科的相互联系,即财务成本管理要求有良好的会计基础。侧重考查考生应具备的财务成本管理的基本知识,同时也重视对财务会计知识的分析、应用、评价和综合能力的测试。如2003年计算分析题分配联产品加工成本要求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分配;2004年综合题要求计算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及其项目构成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及其项目构成;2007年计算分析题涉及净经营资产利润率、税后利息率、净财务杠杆、杠杆贡献率和权益净利率的计算和分析,2007年综合题涉及编制价值评估所需的预计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等,要求考生对新会计准则下的会计报表项目和经济含义熟悉。对于以上问题,如果没有良好的会计基础将很难作答。这一方面体现了今后注册会计师执业方向(除法定业务外的管理咨询);另一方面对非专业人士群体进入注册会计师行业设置了准入门槛,为注册会计师队伍输送、选拔具有良好专业素养的合格人才。
(二)覆盖面广、重点突出。试题主要突出了财务成本管理的重点,如投资决策、筹资决策、财务分析、流动资金管理、财务预测、企业价值评估、期权估价和成本计算等。
(三)试题设计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复杂性,体现在试题的设计跨章节,知识的融合上具有一定的广泛度,这对非会计专业考生有较大难度。如2005年综合题第1题有关各类成本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成本与月末在产品成本之间的分配和产品成本计算的方法等融合在一起;2007年综合题第1题把第三章预计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的编制,第二章会计报表的改进,第十章企业价值评估中实体现金流量、股权现金流量和经济利润的计算,实体现金流量法、股权现金流量法和经济利润法下的股权价值的计算等结合在一起出题。
(四)试题在考核基础理论的同时,注重测试考核实务操作能力,减少了对记忆和理解能力的测试,重视应用、分析、综合与评价能力的测试。在财务成本管理以及其他的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中,试卷上已经出现越来越多根本平时在教材上见不到的陌生题目,表明注册会计师考试的方向已经越来越贴近考查一种真正的能力,一种从书本提升到实际处理和应用的能力,而不是以往靠背书的能力。
(五)注重考查教材的新增和新变化内容。从财务成本管理考试以往命题的规律来看,凡是新增加的内容,历来是考试出题的重点内容。所以考生应加强对教材新增加和变化部分的理解和运用,这对考生能否顺利通过考试有很大的影响。如2003年教材第4章新增的关于相关系数的计算和值的计算作为当年的考试重点考了两个计算分析题;2004年教材第10章新增企业价值评估一章中,考了3个计算分析题和3个客观题共计22.5分;2007年教材第2章新增改进的综合财务分析体系,考了1个计算分析题;2007年教材新增第11章期权估价考了2个判断题和1个综合题共计19分。
(六)试题总体难度降低,但主观题题量增加。2007年主观题题量(计算分析题由2006年的4个题增加到2007年的5个题)增加,题量增加要求考生对相关内容的熟悉程度进一步提高,没有非常熟练的答题速度根本做不完。
(七)题目的条件更具有隐蔽性并充满陷阱。近几年的财务成本管理考试,试题中给出的条件,越来越侧重变形,主要是运用一种考生平时未见过的表达方法,将某一考点表示出来,所以大家要跟上出题者的思路,不能学死。这种出题思路,在2003年的考题中能非常充分的体现出来。例如多项选择题中的可持续增长率公式的变形;判断题中的赎回条款的考查;计算分析题第1题的“平均在15天后付款”,这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我们假设存货是均匀购入,款项也是均匀支付,所以,当期购货只需付现50%,下月付现50%。这些都是对原来解题思维模式的一种变化,如果学的不灵活就很难适应。大家要充分注意,其关键点还是要基础扎实,各章节内容联系起来学习。
二、学习方法
在我平时的教学中,经常有朋友问如何学好财务成本管理,我的经验就是要把书本学透,把知识学活,达到一个较高的认知和思考水平。通过考试有3个要素很重要:毅力、方法、智慧。毅力就是强调坚持不懈、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积累基础知识,打下扎实的基础,知识的积累和沉淀靠日积月累,不可一蹴而就,尤其是大家戏称的“注会魔鬼考试”,你一脚迈进魔鬼大门,就要准备打持久战,就要摸着黑一路勇敢坚毅地走下去;方法是强调学习方法要得当,如果方法得当会事半功倍,当然好的方法没有定论,因人而异;智慧是指是否具备注会考试应有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结构,或者说你是否适合这种考试,不是说人定可以胜天,你花了8年的时间考过去又有何意义呢?我们考过注会一方面是为了体现自身价值,但考虑更多的是希望把所学知识转化成生产力,以改变我们的生活现状。所以,我的观点是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走适合自己的路,这是一个方向问题,否则会耽误宝贵的时间和青春。
财务成本管理的学习,重要的是把它学活,要从教材中的知识点和做过的习题中,概括总结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形成自己的见解,能够独立解决财务问题。要从被动的学习状态进入到有自己认知的主动状态。不能永远停留在只会做你见过的试题,而要能够举一反三,灵活应对。要想获得上述活学活用、应对考卷的能力,最根本最有效的就是刻苦学习。一些合理巧妙并且适合自己的方法与经验可以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但绝不可以本末倒置,所有考生都在苦苦追寻一条最通畅、最快捷、最有效的捷径,但最捷径的路还是脚踏实地地看书、做题和思考。就具体的学习来说,下面的几个环节很关键。
(一)熟知教材内容,排除疑难问题阶段
认真阅读教材内容,首先从头到尾一字不漏地把教材看一遍,不用太记忆,只是把书中内容都看到,不一定都看懂。通过第一遍看书主要是对教材内容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做到心中有数,知道教材中讲了哪些内容,哪些内容估计对自己有难度,如果自学而不参加培训是否能够啃下来。这一阶段需要做的主要工作有:
1.对章节知识的整体把握。在对教材内容有了基本了解的基础上,还要结合手头的辅导用书了解本章历年考试情况,对考试重点和相应分值进行把握,将本章在全书中所占的分量做到心中有数,全章内容框架、逻辑架构、总体脉络有个更感性的认识,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有的放矢的学习。
2.划分层次,以点带面。教材内容中有重点和非重点的区别,但绝没有考和不考的区别,针对教材中不同的考点采取不同的策略,针对重点采取集中时间彻底攻破,就是在短时间内速战速决;针对难点采取迂回曲折中循序渐进,一次不行就再来一次;针对热点采取反复阅读中慢慢掌握,每次反复中不断加强;在突出重点、把握难点、强化热点的过程中,对于承前启后的基础点已经渐渐渗透,以点带面地将全书的内容串连起来,对全书进行回顾的时候,就会发现整体知识基本尽收眼底,重点难点层次清晰。
学会做题,众所周知,CPA考试以其题量大、难度高、通过率极低而著称,为更好地适应这一考试现状,平常一定强度的训练必不可少。选择一些质量高、具有一定难度的习题进行反复演练是顺利通过考试的一个重要前提。但在不同阶段要分别进行不同层面的训练,这一阶段的训练主要是章节同步训练。在复习当中,看书是基础,但要想将本章考点深刻掌握,并在考场上灵活应用,必须做一些习题。看完一章后配合着做一些章节同步习题,在做题中掌握和记忆有关的内容,攻克有关难点,不要成为下一步学习的拦路虎。完成本章节习题后还要有针对性再看一遍书,通过这样的反复,把看书过程中许多似是而非、似懂非懂的考点具体化。做题既检验了本章节内容的掌握程度,又避免了因看书不细造成的漏洞。
练习题到底做多少为宜,这是好多朋友关心的问题,我的观点是因人而异。对于那些基础较好、领悟能力较强、而又报考科目较多没有太多时间的朋友,那只能有选择地做一些综合性和难度较大的题目,以达到以点带面、融会贯通,便于归纳出规律和方法的目的。但在教学中发现至少80%以上的朋友是非会计专业或在职学习的,因此要尽快把握财务成本管理的精髓,必须要保证相当数量的练习,通过强化练习可以增强对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把原来没有理解的内容理解了;增加知识点,把原来不了解的内容了解了;增强记忆力,把一些过去没有记忆下来的重点内容通过练习强化记忆;增强归纳总结能力,强化练习有利于系统地归纳和总结题型或专项问题,大部分总结都需要习题来验证;增加熟练性,平时的强化练习临场才会解题迅速,争取时间,适应变化。
通过两遍看书和做题或者通过参加培训以后,将教材中的疑难问题解决了,重点问题明确了,但这仅仅还是一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状态。这是学习的第1阶段。
(二)总结提高,融会贯通阶段
在扎实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要学得灵活、擅于变化,要前后各章节联系起来,刻舟求剑肯定是行不通的。对书中内容与基本习题有了基础学习之后,就要从整体上把握这门课程。先看每一章都讲了什么内容,可以总结为几个大的知识点,每个知识点又涉及哪几个公式、哪几种方法、有几大块理论等等。每一块的核心内容又是什么,自己是否已熟知。如果尚有欠缺,就要重新认真阅读此章,直到清楚了解为止,如第4章财务估价涉及投资组合标准差的分析中有这样一句话:“如果A、B完全负相关,组合的风险被完全抵消,如果A、B完全正相关,组合的风险不减少也不扩大”,实际上这句话是有前提的,即A、B标准差相同,投资比例相同,如果放在一般情况下,这层意思应这样表述:完全负相关(r=-1)的两只股票构成的投资组合,风险并不是全部抵消,风险(标准差)等于两种证券标准差加权之差的绝对值;完全正相关(r=1)没有任何抵消作用,风险不减少也不扩大,注意这个不减少也不扩大是相对于加权平均标准差来说的(r=1时组合标准差等于加权平均标准差),相对于A、B来讲,并不是不减少也不扩大,而是比低者高,比高者低,这层意思要注意理解。到了这一程度,解题应开始逐步建立自己的逻辑思维,应该是对基本知识已有比较熟练的掌握,可以从整体上有自己的处理主张的阶段。这一阶段要从机械地学习书上的知识点转到可以有自己的熟练思考、分析、判断和运用。当然开始很吃力,但慢慢就会好很多,慢慢就能在不断完善之中建立起广阔的思考模式,能够融会贯通。这一阶段的训练主要是跨章节习题训练,通过做跨章节综合性大题,将大章化为小节,将一本书当做一章来重新贯穿一下,不断刷新改进自己的知识体系。达到从整本书以自己灵活的思路来把握每一道题,而不只是以见过的题型往上套。这是学习的第2阶段。
(三)进行模拟测试,考证历年试题阶段
经过前两个阶段的学习以后,第3阶段就需要进行模拟测试,考证历年试题,然后对专项问题、重点题型进行归纳和总结。这阶段应在把教材内容学透、学扎实、前后融会贯通的基础功底牢固之后,系统而快速地提高学习效率。
1.考前模拟测试。经过前两个阶段的学习之后,对全书整体内容有了较好的理解并具备了一定的解题技巧,此时进行考前模拟测试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进行模拟测试时要注意:一是闭卷,不借助教材,不翻阅参考答案,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二是计时,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在卷首做记录;三是完全模拟考试状态,在可能的情况下将每一个题目做完;四是记录成绩,通过核对答案和解析对测试进行评分并记录,以便做横向比较;五是测试总结,着重是分析错误找出差距,进行有针对性的拾遗补缺。
当前的现实教育工作中,不少中小学生越来越不想读书或消极对待学习,有些,甚至因为厌学而辍学。出现如此“恶劣”的读书态度,很少有教师从自身角度或考试试卷的难度方面去反省思考,大多数教师普遍认为是学生学习不努力或学习基础差所致。基于对这个问题的思考,笔者参与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考试成绩对学习态度影响的研究》课题研究,就“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考试成绩对学习态度的影响”有了一定的发现和认识。
一、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考试成绩的界定
课题所指“考试成绩”是指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或班级组织实施的单元检测、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毕业考试等质量检测的学生卷面分数成绩。
“学习态度”是指学生对学习及其学习情境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是学生对学习持有的积极或者消极的情绪反映。它是学生个人对学习所抱有的一种内在的心理状态,一般体现为喜欢、高兴、自信、欣赏、自卑、讨厌、害怕、无所谓等。
本课题主要探索研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考试成绩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情况。
二、 学生考试成绩对学习态度的影响
在课题组的统一组织下,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分别对我县499名农村初中学生和450名县城初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统计汇总结果如下:
通过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发现,在百分制的考试分数中,处于80分以上的学生学习态度表现积极,展现轻松、自信、快乐、爱学习等,其比例高达97.60%;其中学习态度消极,表现为恐惧、痛苦、厌学、害怕、不想学等,其比例只占1.40%;学习态度不明朗,表现无所谓的,其比例为1.00%;相对应的是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在百分制考试10-30分的学生中,学习态度表现积极,展现轻松、自信、快乐、爱学习等的比例仅为4.81%,学习态度消极,表现为恐惧、痛苦、厌学、害怕、不想学等的比例高达92.38%,学习态度不明朗,表现无所谓的,其比例为2.81%。
2. 450名县城初中学生调查情况统计
两次调查的统计结果基本相吻合。从两个调查表显示的统计情况,可以看出: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学习态度积极的比例高;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学习态度消极比例高。通过对499名农村初中学生和450名县城初中学生的问卷调查,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考试成绩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尤其当考试成绩在及格分数以下时,会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处于恐惧、痛苦、厌学、绝望、害怕、不想学等消极情绪之中。
三、最大化减轻学生考试成绩对学习态度影响的思考
1.作为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促进学生考试成绩的提高,调动学生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
要办出一流的教育,就必须有一流的考试,这已为中外教育发展的史实所证明。高职教育考试制度的改革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和导向作用,考试方法、命题原则、试题类型与质量、学生学业的评价体系等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向、学习方法与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建立起科学、公正的学生学业测评体系应成为考试制度改革的出发点与归宿,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必须突破的重点之一。
为了改变现状,使高职教育迅速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促进良好校风、学风的建设,我们在学习、借鉴其他学校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实际,提出以下改革思路。
考试形式合理化
1.常规考试。根据课程性质进行期中或期末考试,最终根据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合并计算入档成绩。
2.目标考试。将考试课程的内容结构、目标结构、难度结构、题型结构、分数结构与时限结构以及试卷样本于考前告知学生,使学生知道要考什么内容等。
3.阶段考试。每个月或每个学习单元进行一次水平测试,学什么就考什么,考过的内容在以后的考核中不再重复,最终的学期成绩将每个月或每个单元的考试成绩加权平均即可得出。
4.开卷考试。采用自由应答型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课程的理解程度和灵活运用知识的程度,考试时可以携带工具书、参考书、教科书、笔记等有关资料,有利于考查学生对课外知识综合应用的能力,可以克服学生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的不良倾向,有利于提高考试的质量,培养学生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选修课的考试基本考试原则:以随班开卷考试为主,限时闭卷考试为辅,采用小组讨论、提交读书笔记与笔试相结合的考试方法,在自定时间内组织考试,评分以相对评分法为主,绝对评分法为辅。主要考试方法有:
1.重点(单项)考试。选修课的题目不在多而在精,可适当减少卷面题量,通过一些典型题目,使学生明白一个道理,掌握一项技能,突出个性培养与素质教育。
2.体会(总结)考试。选修课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或考试时间内写出符合要求的学习本课程的心得体会、总结报告,或者以提交课后作业的形式替代本课程的考试。
实践课程的考试对于实验实习时间达到两周以上的课程或单独开设的实验课程,均应进行考核,并单独计算成绩。考试内容以实践技能的考核为主,注重对基本数据、基本操作方法、基本思路、基本技能的考核,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考试方法可采取以下三种方式进行:
1.抽签考试。当考试人数较多,需要完成某项技能或需要口试时,可采取随机挑选学生代表应试的方法,从每个小组挑选1~3名学生,让他们站在自己小组的前面,代表全组应试,检查他们所学知识是否全部掌握,所得成绩即为小组每个学生的成绩。这样做可以提高全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能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
2.作品展示。凡经过学习、实践后完成的作品,可采用相应的评分方法给出评分,作为该门课程的结业成绩。
3.现场操作。为加大专业课程实践考核的分值,考试内容应侧重于实践技能的考核,可进行基本操作方法和基本技能的考核,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发展自己的能力。
考试命题科学化
考试命题的科学化是考试制度改革的中心环节,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强的导向作用。虽然高职教育学科门类繁多,课程特点不同,但科学化命题的基本原则应是共同的,应符合以下几个原则,即考题覆盖面与重点相结合的原则,考知识与考能力相结合的原则,试题独立性与试卷整体性相结合的原则以及试卷的信度、效度、难易度与区分度综合检测的原则。"
学业评价综合化
在考试制度改革中,应着力建立科学、公正的学生学业评价体系,改变仅以考试成绩为标准的传统做法。评价体系必须有利于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作出全面的综合评价,除了对考试成绩采用积点法或加权平均法外,应加大对学生实践能力考核的比重,并应对学生的创新、获奖、突出才能等给予充分肯定,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突出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冒尖”,显示聪明才干。
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成绩评定学生成绩评定可采用多种方法交替使用,力求对学生身心素质的变化发展情况作出全面客观的评价。不同国家和地区采用的成绩评定方法多种多样,即使对同类考试成绩的评定,也有方法与计分制度的相异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种:
1.相对评分法。这是一种按学生的成绩分布曲线确定学生在教学或考试中相对地位的方法,学生的成绩取决于标准的划分。
2.绝对评分法。又称“标准参照评分法”或“客观标准评价法”,采用此种方法评定成绩,首先应建立统一明确的评分标准,然后根据学生答题的达标程度判定分数,这是现阶段国家监控的教育质量考试中普遍采用的评分方法。
3.才能与成绩差异评分法。即根据学生成绩与其实际才能的差异程度大小评定分数,以检查学生潜能发挥的程度,判断学生在学习阶段前后的进步是否明显,十分刻苦努力者可得高分,不够努力者应得低分,目的在于敦促学生积极进取。
4.个体差异评分法。将每个学生同科或同类考试前后阶段的成绩进行比较,看其进步情况如何,若有明显进步,无论当次考试成绩优劣,都给高分;若前后考试成绩变化不大,即使当次成绩好,也只能得低分。
5.评语法。主要用于对不易量化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方面的成绩评定,通过与量化评分法相结合,力求对学生各种素质的变化发展情况作出较全面的评价。此种方法的运用日渐广泛,但必须以教师高度的使命感、良好的思想素质与详尽的平时记录为前提。
6.综合评分法。评定成绩时需综合考虑学生的天赋、潜能、努力程度、进步快慢、成就大小等因素,并对各因素作加权处理,再按比例合成总成绩。
注重平时考核,成绩结构合理化应将平时成绩、阶段性考试成绩按不同权重综合计算,共同作为确定学生毕业考试成绩与毕业资格的依据。平时考核在指导课和实践课上完成,任课教师通过提问、讨论、作业、测验等方式考查学生,避免“一考定成败”。一般的成绩构成方式是:平时分占20%,课堂考勤分占20%,期中测试分占20%,期末考试分占40%,这样才能公平公正地考查出学生知识能力发展的实际水平。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8.261
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法(PBL)是近年来国际上受到广泛重视的一种教学模式,该课程模式是“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中心”,“以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资料、论证假设、总结”五段式教学过程,它强调把学习设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习者合作解决真实问题,来学习隐藏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PBL教学法在西方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较好效果[1]。
我院在急诊教学中实施了PBL教学法,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实施方法介绍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17.082
1 概念界定
1.1 归因训练
归因训练的基本思想是,个体在对自己行为的因果知觉中,存在各种归因偏差,通过归因训练,个体可以获得各种形式的归因反馈信息,从而消除归因偏差。
2 研究方法
2.1 实验法
2.1.1 实验对象
北华大学6个乒乓球选项班中的两个班的学生。其中实验组学生35人,控制组学生35人。
2.1.2 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分为归因训练前进行测量、归因训练的实施、成败情境的体验和归因训练后进行测量四个主要步骤。
控制组的教学过程是:教师讲解、示范动作学生练习动作教师小结学生再练习动作教师总结。
实验组的教学过程是:教师讲解、示范动作学生练习动作教师小结归因训练学生再练习动作教师总结。
2.2 数理统计法
将实验组与控制组实验前、实验后的相关数据录入微机。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然后对实验的各项指标的得分进行T检验。
2.3 逻辑分析法
对实验结果、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展开科学的分析和讨论,在比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
3 结果与分析
3.1 应用归因训练对学生成就动机的影响
表格1 实验前后实验组与控制组成就动机组内比较
[[ 实验组 控制组
成就动机 实验前 实验后 T 实验前 实验后 T
x±s x±s x±s x±s\&追求成功 26.67±5.07 30.40±5.81 2.63* 25.80±5.93 26.00±5.61 0.13\&避免失败 23.33±10.82 21.93±9.29 0.54 24.47±9.15 24.93±7.40 0.21\&]]
从表格1可知:实验组在实验后比实验前的追求成功动机明显增强,经T检验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避免失败动机则有所下降,但下降不明显,经T检验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根据成就动机水平计算公式(Ma=MAS-MAF)可知,实验组在实验后成就动机水平有明显的提高。
而控制组追求成功动机和避免失败动机在实验前后均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根据成就动机水平计算公式(Ma=MAS-MAF)可知,控制组在实验后成就动机水平变化不明显(见表格2)。
从表格2可知:实验前实验组和控制组在追求成功动机和避免失败动机上变化不大,经T检验后,均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实验后,实验组的追求成功动机比控制组高,经T检验后,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组和控制组的避免失败动机变化不大,经T检验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
3.2 应用归因训练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表格3 实验前后实验组与控制组考试成绩比较
[[ 实验前 实验后
实验组 控制组 T 实验组 控制组 T
x±s x±s x±s x±s\&考试成绩 83.50±4.33 82.13±6.34 0.98 86.67±3.52 82.80±8.17 2.39*\&]]
从表格3可知:实验前实验组和控制组的考试成绩变化不大,经过T检验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后实验组的考试成绩比控制组高,经过T检验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在本实验中,主试通过在成功或失败情境下使实验组学生的归因倾向朝积极的方向转化,提高了实验组学生的追求成功动机,成就动机水平有明显的提高。本论文的作者认为,学习成绩没有提高的根本原因是归因训练的方法选择不当。在本实验中,主试根据乒乓球教学和大学生的特点,对归因训练的方法进行了整合。主试通过集体干预法中的理论讲授法、团体发展法、强化矫正法和观察学习法结合个别干预法(与被试谈话)对实验组学生进行归因训练。归因训练的效果显著。实验组的乒乓球课期末考试成绩比控制组学生的乒乓球课期末考试成绩有明显的提高。
4 结论
第一,在高校乒乓球选项课教学中实施归因训练,可以使大学生在追求成功的动机方面显著提高,避免失败的动机有所下降,但下降不显著,因此,大学生的成就动机水平有明显的提高。
第二,在高校乒乓球选项课教学中实施归因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乒乓球考试成绩。实验后实验组的考试成绩比控制组高。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634(2012)03-0094-03
0 引言
为了培养学生的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技能,河北工业大学从工程管理专业2005级开始,在专业培养计划的第六学期中设置了《项目风险管理》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大量的项目风险管理活动实例,系统分析项目风险的客观规律,研究项目风险管理的产生、发展及其基本概念体系,掌握项目风险管理规划、风险识别、风险估计、风险评价、风险应对、风险监控等过程管理的基本框架、科学方法和实用技术、工具。
控制论创始人维纳认为:“一个有效的行为必须通过某种反馈过程来取得信息,从而了解目的是否已经达到。”对课程成绩分析的研究经历了从重要性认识到成绩的作用分析,再到成绩分类统计进而分析原因并将信息反馈给教学的过程。早在1999年孙剑米就提出对试卷及学生考试成绩进行分析,可为教与学提供有针对性的反馈信息的观点。成绩分析既是教学评估的手段,又是教学研究的重要环节。建立对考试成绩分析的反馈利用机制,有助于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陈国敏教授针对2004级至2009级《系统解剖学》的考试成绩,统计分析了试卷的难度及区分度、男女生成绩的差异性、年级成绩之间的差异性。李素红等在分析理工科学生《技术经济学》考试成绩时,对学生分别按学院和生源进行了分类,然后根据考试知识点、重点和难度对不同学生的考试平均分、及格率以及各知识点的得分率进行了研究。与以上两个文献研究侧重于对试卷本身分析不同的是,王佳眉教授通过对比分析《大学物理》3个年级考试成绩的平均分和峰值成绩、成绩达标度及整体分布等成绩分布情况,提出了对于学风问题、教师和学校投入等问题的思考。本文在试卷分析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和学习环境等因素的分析,研究改进教学效果的途径。
1 考试成绩总体分析
本课程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对授课班级的学习情况进行考察。出题的思路主要是突出知识应用,重视学生的听课效果及对知识系统性的掌握。试卷主要包括四个题型:单项选择题(10分),多项选择题(15分),简答题(50分)和综合计算题(25分)。
本次考试主要的考核点:项目风险的内涵;项目风险与项目特性的关系;风险特征;项目后果标度;风险效用;风险态度;忧虑价值;利率风险;风险管理规划依据;风险识别方法;风险登记册;决策树分析方法;AHP;蒙特卡洛模拟方法;不确定风险决策的特点和方法;风险等级评价;风险处理技术;项目风险监控的步骤。参加本课程考试的学生有本一和本三两个类别,本一和本三试卷题型相同,本三试卷总体难度低于本一试卷,两种试卷试题不同。参加考试的学生情况见表1。考试成绩统计情况见表2。
就成绩总体情况来看,平均分接近60分,单选题得分率高,多选题和简答题得分率低,本一学生成绩标准差为12.61,本三学生成绩标准差为13.08,不及格率高,命题偏难。从试卷本身和考试情况来看,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考试成绩与试卷难度不符,组卷初衷是难度适中,统计结果显示难度偏高。二是从题型来看,单选题考查的都是基本知识点,得分较高;多选题、简答题得分低,总体显示侧重知识应用的题得分不高。估计原因可能有:(1)考前没划重点,学生对考核点的理解有偏差;(2)整套试题侧重知识的应用,偏重课堂听课的效果,学生并没有完全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知识运用能力需要加强。
2 考试成绩对比分析
2.1 学生类别与考试成绩
本次考试的成绩统计结果显示:本一学生平均得分和及格率都高于本三学生,各题得分率基本高于本三学生,只有综合计算题例外,原因在于本三试卷的综合计算题与课堂例题类似,本一试卷的综合计算题加大了难度。考试成绩总体情况说明本一学生的学习能力优于本三学生。
2.2 性别与考试成绩
经计算,本一男女生成绩平均分分别为58.71、60.31;本三男女生的成绩平均分分别为55.85、61.91。本一男女生的不及格率分别为42.11%和30.76%。本三男女生的不及格率分别为67.50%和38.10%。无论哪种类别学生,女生的平均分均高于男生,不及格率均低于男生。一般而言,大学女生学习态度比较认真,在课程学习上投入的时间高于男生,课堂听课情况好于男生。
2.3 出勤情况与考试成绩
学生出勤情况包括三种:缺勤、迟到和正常。统计结果显示:较多缺勤和迟到(2次或以上)学生的最高分为67。当然点名次数比较少,有些学生有可能因为很重要的事缺课却恰好被查出,但统计结果基本上可以反映真实情况。本一学生中有缺勤记录的学生平均分为53.88,无缺勤记录的学生平均分为60.24;本三学生中有缺勤记录的学生平均分为53.09,无缺勤记录的学生平均分为59.86;本一和本三有缺勤记录的学生成绩均低于总体平均分,缺勤学生的不及格率分别为55.56%、81.82%。这可能有两个原因:(1)学习成绩与学习态度有关;(2)考试成绩与听课效果有关。
2.4 宿舍环境与考试成绩
同一宿舍的学生,一般有着相近的生活习惯和作息时间,彼此对学习的态度也会互相影响。河北工业大学因为按大类专业招生,二年级下学期再分专业,而分班后宿舍不变,因此参加考试的学生住的比较分散。但统计结果也表明,有的宿舍不及格率达到80%,同时也有宿舍平均分在70分以上,分数最低的学生也考了60分,因此宿舍学风太差会影响所有的宿舍成员,而一个积极的学习氛围也同样影响所有宿舍成员。
2.5 上课座位与考试成绩
经过成绩统计,发现河北工业大学经常坐前排学生的平均分高于经常坐后排学生的平均分。以本三为例,前者平均分为60.15,远远超过后者的平均分50.55。可见上课时所坐的位置对听课的效果有较大的影响。一般来讲,前排距离老师比较近,视听都很清楚。另外,距离老师比较近注意力会相对更集中。相反,坐在后排很容易走神,行动比较自由,很容易说话或玩手机等。
3 考试成绩影响因素分析
为了更好的研究教学情况,设计了针对课堂教学和期末考试的调查问卷。共设计了16个问题,包括了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对考试的看法以及学习态度等方面。共发放问卷133份,分发给所有学习该课程并参与考试的学生,收回有效问卷132份。对回收问卷统计后,结合考试成绩的统计分析和平时与学生的交流情况,认为影响考试成绩的因素如下。
3.1 考核知识点是否明确
调查结果显示,60.61%的学生认为考题难,仅有一个学生认为考题简单。多数认为考前未划重点对自己影响大,61.36%认为复习的没有考,20.45%的学生感觉不适应题型,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好多题会做,但答错了。83.33%都认为考前划重点比较好,有53.79%的学生认为划重点可以促进学习,支持划重点的学生里有相当一部分认为划重点仅为了方便考试,而不是为了真正学到知识。
3.2 学生的学习重点
由考试结果来看,学生对考查基本概念的题得分率都比较高,而对于知识的扩展与运用方面的题型得分相对较差。显示学生在学习中更多的是机械地记忆,欠缺理解或者思考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也许很大程度上只是想单纯的应付考试,没有想过要扎实地掌握重点知识和基本方法。
3.3 学生的学习态度
成绩统计结果显示学习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考试成绩。调查结果显示有14.39%的学生上课喜欢坐后排,但是认为坐后排更有利于学习的只有4.55%。51.02%的学生坐在后排的理由仅仅是因为心里舒服或是可以自由支配时间。竟有44.70%的学生认为上课时自由出入教室、随意接电话等行为是可以接受的。另外,只有45.45%的学生上课会做笔记,48.48%的学生只是在老师强调会考的情况下才会记下来,还有一小部分人上课什么都不带,也根本不做笔记。
3.4 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对多数课程知识不感兴趣,因此对课程的重视程度和学习的主动性直接影响学习效果。14.39%的学生很不支持老师要求出勤,15.91%的学生会缺勤或迟到。理由多种多样:很多学生认为理论知识实际中用不着:有学生认为只有土木技术类课程才是重要课程;还有部分同学只有在教师讲实际项目经历时才能聚精会神。非常有趣的是,这些学生也认为项目风险管理对于从事项目管理工作非常重要。
4 结论
通过对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发现以下问题:教师和学生对课程知识的认知存在较大差别,学生的学习情况与教师的期望存在较大差距,教师的授课与学生的期望存在较大差异。这些问题导致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未能有机结合。针对以上问题,课程改进的思路是:(1)明确课程定位,加强课程重要性的认知。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由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和土木工程学四类课程构成,这是专业特色,许多课程知识对于就业也许不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具有长期的影响。非土木工程类课程的重要性,教师必须说得明白,讲的透彻,只有学生感知到了,才能产生兴趣。(2)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加强自学能力培养。教师端正“教”的态度是学生端正“学”的态度的前提,对自己和学生严格要求,本着教有所成的原则,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增加课下阅读推荐量,并明确考前不划重点的闭卷考试方式,引导学生自学的同时促使学生深入认识本课程。及时批改课下作业,通过充分讨论,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在师生的相互学习与探讨中,把新旧知识融会贯通。(3)突出知识点和考核重点,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在列出每章学习目标的基础上,在课程开始时向学生发放教学计划和课程考试大纲,加强师生互动沟通,结合课程知识体系,调整和优化授课内容,将知识模块化。(4)逐步实现完全的案例式教学模式。这就要求任课教师认真设计教学过程,从问题提出的方式、解决的过程到结论的形成与讨论深化,将知识融入到其中,增强课程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布置开放性问题,发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鼓励他们思考和自我求解。
参考文献
[1]孙剑米.谈考试成绩分析[J].统计教育,1999,(6):29-30.
[2]刘战芳.高校应重视学生考试成绩的分析与反馈[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7,(5):79-80.
上课时间到了我的心里七上八下的,仿佛有无数个吊桶在里面。一会儿,老师拿着厚厚的卷子进了教室说了说这次考试后的总结后,要念考试成绩的名单,这时,我的心情更加激动了感觉心要跳出来一般……“这次考试,我们班有两名同学考了第一名。”继续说: “他们是王宇和张杰,他们都考了91.5分。这次的题有些难度课内知识比较少反而课外的题有些多,考到这个分数,都已经不错了,大家要向这两位同学学习。”听了这番话,我紧张的心情渐渐的平静了下来。我认真地看着我的试卷,虽然这次考试我考到了全班第一,但是,我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一些简单的题因为粗心大意而写错了,眼看着那鲜红的“×”,我的心特别后悔,特别惭愧。恨不得挖个地洞钻进去。
物理学是科学进步发展的基础,初中物理学习目的主要是为了用物理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自然现象,运用物理知识分析各种问题和现象发生原因,找出解决问题方法。初中物理一直以来都在初中教学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但近些年我国初中物理教学现状并不利理想,甚至出现了“物理学习困难”现象,这使得初中物理教学表现出了教学效率低、学生学习兴趣低、考试成绩低的“三低”现象。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思路,更新教学观念,以保障教学有效性,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一、我国初中物理教学现状
目前我国初中物理教学现状并不理想,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当前多数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物理学习困难”现象,很多初中生在物理学习中表现出了低于正常学习效率以及无法适应物理学习要求的情况。所以当前初中物理教学课堂有效性较差,一些学生甚至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不愉快、紧张、焦虑、厌学等情绪。任何科目学习中这些负面情绪,都容易使学生形成抵触心理,这十分不利于物理的深入学习[1]。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学生认为物理知识过于抽象、学习难度大,知识点和概念难以理解,所以学生物理学习信心低下,在学习中总会抱怨物理难学、题目难懂。加之初中生物理问题解决能力差,更影响了学生物理学习兴趣,最终恶性循环造成学生物理考试成绩低,使学生放弃物理学习,所以一些学生在物理课堂上多处于溜号状态,这不仅耽误了自身学习,更给其他学生正常学习造成了干扰,影响了课堂秩序[2]。初中阶段是学生人生的转折点之一,对学生一生都有着深远影响,提高物理教学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只有保障教学有效性,才能提高学生物理学习成绩、考试成绩。
二、造成初中物理考试成绩低的主要原因分析
1.物理概念增加物理学习难度
想要学好物理就要学好物理概念,物理基本概念是物理基本规律的核心,只有熟练掌握物理概念以及物理规律,才能正确理解物理知识的科学内涵。但物理涉及领域广泛,内容复杂繁多,且许多概念晦涩难懂,概念理解和背诵无疑增加了物理学习难度。在考试和学习中由于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物理概念,所以在考试中无法有效利用概念正确解题问题。并且这些物理概念并非独立存在,而是相互依存,都需要建立在物理学统一结构基础上,往往一个物理概念的成立需要有对应的概念去论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一个物理概念的掌握将直接影响对其他概念的理解。一旦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缺失,便很难跟上课堂节奏,慢慢学生成绩自然会越来越差,最终失去物理学习信心[3]。另一方面,物理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与其他科目融合度较高,尤其是数学知识,因此物理学数学化程度非常高。在实际实验、解题、数据处理、概念表达、定律表述、理论推导中都需要使用严谨的数学语言进行大量运算和推导。可以说物理学习必须要有一定数学基础,好的数学基础是学好物理的前提条件。但目前我国学生数学成绩普遍低下,多数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数学基础差,这给学生学习物理造成了很大障碍,使得学生学习起来十分困难,所以考试成绩较低[4]。
2.物理理论相似性误导学生
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必不可少,很多物理概念和知识都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才能更好的表现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但实际教学中很多物理规律实验中都具有一定相似性,这就要求学生物理思维要具有一定“模糊性”。但在处理物理问题是却又要求严禁、精准,不能有任何的模糊,因为很多物理理论的成立和适用都有着一定限制条件和范围,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能成立,这就是科学的严峻性。所以许多学生无法适应物理学校要求,在解题方案考虑时容易忽略次要因素,导致物理规律知识不正确运用,不能有效解决物理问题。因此,所得出的解题结果正确性较差。这也是初中物理教学考试成绩差的原因之一。
3.学生自身因素
影响学生物理学习考试成绩的主要因素不仅有其他外界因素,还有其自身因素,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家庭教育方式、文化背景、经济背景都不同,所以每个学生学习能力、认知能力都存在较大差异,学习成绩也会有所差异。另一方面,学生品行和学习态度也会对学习成绩造成影响,如果学生品行不端,上课心不在焉,自然听不懂,成绩低下实属于正常。此外,学生学习兴趣也会对物理考试成绩造成很大影响。人对感兴趣的事物所付出的努力要远远高出不感兴趣的事物。自然学习也不例外如学生对所学科目感兴趣,便会自动主动去探索,养成良好自主学习习惯,如不感兴趣便很难产生学习动力。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有物理学习兴趣的学生学习效率高处正常学生百分之八十以上。但实际教学中对物理感兴趣的学生并不多,由于物理抽象难学,很多学生表现出了不喜欢学习物理的态度。
三、提高初中学生物理课考试成绩的策略和思考
物理与生活息息相关,物理知识源于生活,科学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物理的推动,物理学习具有重要意义,并且物理更是中考、高考必考科目。但物理学习是一个既复杂又系统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应转变教学思路,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细化教学过程,科学展开实验,帮助学生打好物理学习基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物理考试成绩。下面通过几点来详细分析提高初中学生物理考试成绩的策略和思考:
1.强化入门基础教学
物理学习必须打好基础,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而起”,只有打好基础,物理学习中才能事半功倍。毫无疑问,好成绩要建立在好基础的基础上。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多多强化学生的入门基础教学。尤其是在物理概念教学过程,教师不应仅是纸上谈兵,空讲理论,照本宣科,应进行实物演示,带学生到实验室去,通过实物展示,将物理概念更加直观表现出来,这样概念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记忆更加深刻,理解更加透彻,概念运用更加灵活。另一方面,教师应帮助学生加强对物理学科的认识,帮助其树立正确物理学习观念,使其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在物理学习的同时,帮助学生加强对其他科目的学习,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物理学习打基础。
2.认真指导,严格要求,保障教学严谨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知识的讲解一定要严谨到位,不可模棱两可,一定要精确回答学生问题,避免对学生产生误导。如果是课堂上无法直接回答的问题,应在下堂课进行实验让学生正确理解知识点。另一方面,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严格要求学生,明确规定实验标准和操作流程,严格区分操作步骤,使学生养成良好实验素质。实验前一定要先讲解实验后,并在实验后要求学生认真填写实验报告以及实验心得总结,这样既能保障教学严谨性,又能够使学生对一些模糊知识有一个清晰理解和认知。另一方面,也可以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实验纪律,避免了实验事物的发生。
3.培养学生物理兴趣
物理兴趣的培养对学生有着重要意义,使学生对物理产生学习兴趣是提高学生学校成绩的主要手段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利用一些丰富的实验来吸引学生,调动学生积极性。开课前,严格设计序言,认真设计教案,通过丰富多彩的内容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例如可以在开课前进行“三棱镜分解白光”、“纸杯烧开水”等简单易操作的小实验,引起学生疑问,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使其产生学习兴趣。
四、结束语
物理学习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深远影响,物理不仅是考试必考科目,更在生活中能够发挥巨大作用,想要保障学生物理学习成绩。就应该加强对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使其产生学习动力。
参考文献:
[1]徐梅玉.浅谈物理学习困难的认知因素[J].湖北现代职业学院,2012,13(11):119-124.
活动内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46页实践与探究
活动目标:学习教材结合日常生活实例认识隐私含义,走出思想认识误区,训练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主题:考试成绩是隐私吗?
1 背景
实施素质教育以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学生健康成长,学校不提倡对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排名。对此,引发了社会、家长、学生以及老师的议论。有的老师认为,考试成绩对学生本人而言,可算是隐私,但通过排名,就比较直观了解每个学生在所在班级的学习状况和位置,如果不公布成绩,不利于学生经受挫折、意志性的历练和自信心的培养。王小强的家长说:学校把学生的成绩隐蔽起来,我难以了解自己的孩子的学习是优是劣。
148班的班主任尹老师却在走家访前,他的班本来有个成绩好的学生却希尹老师不要把这次段考成(绩告诉家长,因为他这次数学考得特差,怕家长知道,他会批评,甚至挨打。因为他家长对他寄望很高,他还特别提醒尹老师"请尊重我的隐私!"
2 活动准备
(1) 挑选主持人:
讨论题:
(2) 向同学布置 "考试成绩是隐私吗?"
(3) 根据学生意愿把同学们分成正方和反方两组,并排好坐位。
3 活动过程
(1) 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展,并确定。
正方观点:考试成绩是隐私
反方观点:考试成绩不是隐私。
(2) 摘要学生发言
曾小娇:我认为考试成绩是我们学生的隐私,如果某某当从说出我的成绩很差,我会很难堪,自尊心肯定受到打击,要是老师家访把我的学习成绩差的情况告诉家长,肯定会遭到父母当场责骂,老师走后肯定会挨打,这样一来,自己的自信心一定会下降,学习成绩会一落再落,不会再有提高。
黄璐发言:我认为应该把成绩看着隐私,我们应该设身处地为某次考试发挥不好的同学进行换位思考,如果本来学得好,考得却不好,如果公布成绩,肯定会损失自尊心,再者,一次考试又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李慧如发言:我是一个自尊心很强的女孩子,我的学习成绩不很好,但一直在努力追赶,每次算有进步,但总比别人差,不是很理想。因此我蛮在意自己学习成绩,敢怕别人知道自己的考试分数,如果一但公布,因分怕丢人,会一连几天睡不好、吃不好,怎会有心思搞学习呢?多么希望老师不公布考试成绩。留一块只属于自己的心灵空间……
余在先发言:大家好,我代表反方同学发表一点看法,我认为学习成绩考试分数不应该成为隐私,因为只有公开学生的真实成绩,我们才知道他的学习成绩的优劣,有针对性对学习成绩差的同学进行帮助,我代表反方同学希望李慧如同学不要因为成绩不好怕丢人,我们会帮助你的。只要你树立信心,不懈努力,再加上我们全体同学帮助你,你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成绩,成为胜利者。(赢得掌声)
黄亚宇:我认为考试成绩不是隐私,第一,只有公布全班同学的成绩才能知道自己是否进步;第二,只有自己有颗"不以成败论英雄"的平常心,成绩的好坏并不是问题,让别人知道也不怕,最重要的是自己努力过没有,只有你努力了,你就是胜者;第三把你亲戚、邻居、同学、老师对你成绩的议论评价看作是对你学习的关心,一种激励和促进。这时你一定会进步。(热烈鼓掌)
陶?发言:我个人认为考试成绩不是隐私。公开一个学生的成绩,对学习成绩不高的同学是一种意志的考验,你承受得起说明你能面对你今后人生的坎坷,成就社会事业打好基础,如果觉得不好意思,怕丢人,怕议论,说明你还需多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和锻炼。(同学们高声喊好,热烈鼓掌)
程瑶发言:陶?的发言,我很有同感,公开成绩可以培养我们面对事实的心理素质,在坐的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家受宠惯了,心理承受能力差,缺乏应对挫折和失败的勇气和胆量……不通过锻炼,怎么能面对人生道路的坎坷,怎样面对未来的挑战。怎能承担起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鼓声阵阵)
(3) 主持人总结
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同学都能积极开动脑筋,勇跃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我们学习生活中的常见小事展开辩论,使我们更深刻了解隐私的含义,希望同学的继续发扬,多观察、多质疑、多讨论的精神,不断提高自己认知能力和判断水平。为了使我们进一步深刻认识今天这节课讨论议题,请我们的老师再作精彩的阐述。
(4) 教师总结
辩论会正反方只有几个代表表达观点,现在请各位同学举手表达自己是正方还是反方。从举措手看到:全班25人(占52%)认为考试成绩应该成为隐私,公布成绩会失损自尊心,特别遭到父母的责骂、亲戚及同学的议论,给成绩差的同学带来更大的压力,失去自信心。有23人(48%)却认为,成绩不应该成为隐私,通过公布成绩知道自己在班所处的位置,知道自己是否进步了,这样更好地激发同学们在学习上的竞争意识,促进同学们努力学习,通过排名让家长了解子女的学习情况,更好地与老师沟通,针对性教育孩子。
在这里我发表自己看法,把成绩看着是同学们隐私,让每一位同学"保留一块只属于自己的空间"。所以我赞成不排名,不公布成绩。因为正是黄璐同学刚才发言所说:某一次考试成绩绝对不能全面反映一个同学的学习情况,特别是对那些在某次考试中发挥不好的同学,我们应该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尊重他们自尊心和自信心,毕竟我们是个大集体,每个同学的心理承受压力的素质和能力不一致。我们应该同情理解并帮助成绩差的同学,让他们感觉班集的温暖,树立信心,争取进步。但是我觉得这个"隐私"除了任课老师外,父母应该更有知情权,我们作为子女也应该有义务让父母了解你的学习情况,能得到家长的鼓励,有利于促进自己进步。捕捉思维责任感,激发学习兴趣。
(5) 教学反思:在我们每个同学的学习生活中常常会有一些实际事例反映到我们课堂教学中,学生对这些问题认识上存在偏差,这是很正常的。我们通过辩论这种教学活动,肯定能弥补一言堂的教学的不足,"麻烦"不再是"麻烦",反而会成为有价值的教学资源。课堂教学是人的教学,人是活泼的、开放的、有差异的,针对"成绩是否成为隐私"这样的问题,不但学生会有不同观点,就是老师肯定也会有不同看法。因此在这次活动前,我布置同学思考自己动手搜集材料、动脑分析,在合作探究时,引导学生积极深入思考讨论,让他们在探究中逐渐理解、逐渐领悟、逐渐升华学生的思维。因此得以拓展、深化、激荡,课堂也因此有了
思维的涟漪、思维的灵光,事实证明这节课教学还算成功,学生从不同角度讨论并认识"成绩"应该是隐私,而且还能激发同学团结协作精神。所以思品课应从呆板僵化的线形式走出,向灵活多变有广阔发展空间的板块形式进发。
朱熹曾经讲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须无疑,到这方是长进。"发现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有价值,它往往是教学创新的源泉。因此,对于学生出其不意的、稀奇古怪的甚至偏颇的问题,我们教师不能一棍子打死,不能因为不是教学目标而含糊搅稀泥一带而过,这时,老师应该引导他们,鼓励他们。特别是对于学生的错误,教师不能简单批评或者视而不见。从学生的发展来衡量,教师要善待学生的错误,让"错误"资源服务于教学和学生的发展,让学生自己探究自己的认识和观点是否正确合理,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4 赋予学习自由,让学生真正"活"起来
学生其实就是活教材,是我们忽略了的最重要的教材,我们应充分发掘 "生本"教材。教师应该积极做课本教材的"主人",在"吃透"知识点和教材体系、结构的基础上,教师应该结合课堂具体教学情境,结合鲜活的学生"生成"资源,"跳"出课本教材对教师思维的束缚,创造性地引导运用"活教材"。毕竟,课本教材不是我们课堂教与学的最终目的,师生的成长与发展才是我们的根本目标。毕竟学生们今后还要走向更广阔的知识海洋,现阶段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动力相当重要。
可是,我以前却恰恰忽略了这点,只看中了对课本死知识的灌输,关心学生学到了多少,而学生能"张大嘴巴接受",我就很高兴了,然而结果却适得其反。我从这节的"教学案例"中领悟到,教师确实应该给学生自由,相信学生,因势利导,组织起适合学生的教学活动,把以教师为主体的独角戏课堂场景变成以学生为主体的、鲜活的、生动的画面。
5 遵从认知规律,让学生学会探究
人对任何事物的认识都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这是人类认知的一般规律。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必须遵循这一原则。如果我们把总结好的理性的知识强加给学生,和老师指引着学生自主地得出理性知识相比较,就不难看出后者学的更轻松,掌握的更牢,领悟的也更多,学习动力也更足,课堂也更轻松活跃。
在本堂课中,自主地交流讨论的成果。虽然学生在认识上有不同的看法,但是我并没有马上判定从联系我们身边的真实生活, 引导学生从我们身边的感性的事例中,找到认识分析的一般方法。这样不仅使课堂气氛轻松活跃,人人参与,还使学生们学会了怎样去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时补充、改正,从而得出他们自己的也是符合我预设的理性认识。
如果把课堂比作一艘航行在千里河流中的船,船上载着的是渴望向前、领略沿途美景的学生,而老师就是有经验的船夫。在前进的过程中,"船夫"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包办一切,而且,要想让学生在将来的"大海"里自由的航行而不至于无所适从, "船夫" 应该且必须让学生自己现在就学会"摆渡",船夫要做好传授技巧、把握航向、保证安全,引领着这艘快乐之船一直向前。
6 问题思考
z1{ 惰性知识和动态知识。所谓惰性知识,就是适用于多个不同的领域,但学生只能应用于特定条件限制的情境的知识。而动态知识是能够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举一反三。目前我们学生学习到的普遍都是惰性知识,只能用在书本或课堂,有各种条件限制的问题,而不能将学到的知识用到现实真实情境中去。所以,教师要通过各种方法途径,让学生在学习惰性知识的过程中就学会活用知识,所谓学以致用。教师不能怕麻烦,即使对教学进度有所影响,也要积极地鼓励、引导,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中解决问题,从而掌握知识,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拥有知识。
1.2考核方法理论考试:每个系统讲完由授课教师根据所讲内容出考试题,题型包括名词解释、填空、选择、问答题,为防止讲课老师对阅卷评分的影响,由非授课老师阅卷。对两组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对比分析。问卷调查:最后分别对易位式教学法和传统讲授法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从课堂气氛、知识掌握程度、表达能力培养情况等多个方面设计调查问卷,共提出有代表性的问题10个,每个问题的答案以5分制计分,最低为1分,最高为5分。
1.3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所获数据采用t检验。
2结果
2.1学习内容理论考试比较首先我们把1、2班(共116人)作为实验组,采用易位式教学法,呼吸系统考试成绩为(92.5±10.51)分,循环系统考试成绩为(94.2±12.33)分;3、4班(共112人)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式教学法,呼吸系统考试成绩为(86.2±11.12)分,循环系统考试成绩为(85.5±10.21)分,每个系统考试成绩实验组均好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我们再把3、4班(共112人)作为实验组,采用易位式教学法,消化系统考试成绩为(93.8±11.55)分,泌尿系统为(93.78±11.81)分;1、2班(共116人)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式教学法,消化系统考试成绩为(88.2±10.97)分,泌尿系统为(86.95±11.28)分。两组考试成绩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最后我们把两组所有成绩汇总进行比较,仍是实验组明显好于对照组。
2.2问卷调查结果比较从问卷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实验组学生自学能力培养、课堂气氛知识掌握程度、学习效率、满意程度等多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3讨论
内科学是学生在经过基础医学学习后开设的课程,是内科医师职业岗位的完整体现,并是专业其他核心课程学习的基础,是医学院校终端课程。系统学习内科学,打好内科学的基础,熟悉医患沟通的方法和技巧,训练与领会诊断、防治疾病的临床思路,对于今后无论做哪一科医师都是十分重要的,因此,这门课学习的好坏对医学生以后的临床工作有着深远的影响。而内科学所涉及的科目及内容繁多而且复杂,无论是教师“教”还是学生’学”都有一定的难度。目前,课堂教学仍然是我国大学生获取知识的一个最重要手段,其教学方法使用的是否恰当,将直接影响到教学的质量.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及对学习的热情。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曾应用过传统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分层教学法、床边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各种教学方法的相互渗透,有机地融合在内科学教学实践中,以求提高教学效果。师生易位教学法是近我们正在尝试应用的教学方法,要顺利地实施师生易位教学法,必须先制定好详细的教学计划。在教学计划中明确标出哪些部分采用师生易位教学法,哪些部分采用教师授课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