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文化经济

文化经济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5-31 06:37:3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文化经济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文化经济

篇1

【关键词】

文化;经济主体;经济制度;科学技术;文化产业

一、文化对经济主体的作用

首先,文化对人力资本具有培养功能。文化对人力资本积累的作用体现在对劳动者数量与质量两个方面。在数量方面,文化通过对人们婚姻观念及生育态度的影响,从而使人口数量发生变化。比如一个国家的文化倡导早婚、早育甚至多育,那么这个国家的人口数量一般较多;反之则人口数量则较少,人们几乎就可以过得很舒适。在人力资本质量方面,主要体现在:(1)文化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非常尊师重教,那么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力资本投资就会增加,劳动者的素质也就会提高。(2)文化通过影响劳动者的工作态度来对经济的发展起作用。如果一个地区的人们对休闲娱乐与工作的态度上更倾向与劳动的效用,那么该文化区域的劳动时间就会更长、劳动的效率就会更高、人力资本积累也会更高。

其次,文化对消费者的影响。文化对消费者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文化影响消费观念。不同的文化背景会使消费者产生不同的消费观念,从而影响其消费行为。这种差异在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中表现的尤为明显。在中国,长期以来由于深受传统文化和小农思想影响,人们形成了凡事瞻前顾后,求稳求全的心理。而西方发达国家的消费者深受自由进取精神的影响,崇尚自由、张扬个性、注重自我感受,期消费心理较强。另一方面,文化影响消费需求。文化对消费需求的影响可以用速溶咖啡的例子来说明。上世纪中叶,当速溶咖啡被第一次引入美国市场时,大多数美国家庭主妇都感觉速溶咖啡的味道不比真正的咖啡,经研究表明,让主妇们拒绝速溶咖啡的真正原因是她们觉得那些购买速溶咖啡的人都慵懒、奢侈、不称职的妻子。但是,在20年后,又有学者做了一项实验表明,美国家庭主妇们对速溶咖啡态度已经产生了巨大变化,她们开始逐渐接受在美国市场上的速溶咖啡。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不是别的,正是人们在接受着文化发展带来的益处。

二、文化对经济制度的影响

文化对经济制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两个方面。所谓正式制度,是指成文的并由一定的权力强制性实施的规则,如法律、法令、条例以及公司的章程、经济合同等;“所谓非正式制度,则是指人们在长期交往中自发形成并被人们无意识接受的行为规范,主要包括社会的习俗、传统、道德伦理、意识形态等。”

首先是文化与正式制度。一个国家经济系统的运行状态深受该国家文化特征的影响。比如,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是强调集体主义、奉献精神,追求统一、和谐,那么与该地区文化相适应的往往是集体的经济活动方式,经济系统的运行具有统一性、协调性等突出特点。反之,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是强调个人独立,追求多样性、差异性和矛盾性,重视个人价值,以自我为中心,那么,与之相适应的则是个体经济活动的发展方式,经济系统具有个体性和竞争性等特点。

其次是文化与非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作为文化的一种,对经济的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非正式制度因素对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的约束。非正式制度虽然没有正式制度的强制性,但在正式制度无法触及的地方,一些行为规范、道德准则、风俗习惯等非正式制度的存在,就可以约束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从而对经济秩序和市场规则起到维护的作用,促进经济的发展。其二,非正式制度对经济制度起支配作用。著名经济学家诺斯曾说过:“非正式规制原自于价值的文化遗传,来源于解决具体交换问题的正式规则的延拓与应用,也来自于解决简单协作问题的方案。总的来讲,他们对制度结构有普遍的影响。

三、文化对科学技术的影响

文化在影响经济主体、经济制度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科技信息发展的今天,文化成了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最基础的部分。文化内化为人们的思想,在给人们提供各种技术创新的条件的同时,引导和制约着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与生活方式,因此,在这个科技信息化时代,科技创新离不开文化的支持,创新活动的进行需要与之适应的文化创新环境。杨振宁教授曾说,要想“知道21世纪的教育是什么样子,首先要看21世纪的文化是什么样子”。这就说明,文化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在与日俱增。我们需要营造一个能充分发挥人的创造能力的文化氛围,以造就高素质劳动者的栖息地。另外,文化还影响着科学技术的引进程度。要促进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提高科学技术发展水平,除了提高自身的技术创新外,还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这就要求具有开放的文化体系。但如果该国的文化是一种封闭、排外的文化,那么就会阻碍先进技术的引进。

四、文化产业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第一,文化产业是提升经济竞争力的重要力量。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逐渐成为了朝阳产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众因素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成为当代人类社会创造财富新的形态,是当今时代各国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力量。因此,我们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应把它看作是能够创造和带来巨大财富的生产力形态,加快发展,提升文化本身的生产力和竞争力。

第二,文化产业发展可以优化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当今时代,文化产业正是为了满足人们消费需求以及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它的发展是对过去文化服务提供方式、产品生产方式和原有的产业结构的一次突破。因此,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必然会使经济和文化领域发生诸多变革。但是,为了更好地发展文化产业,还要将其与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提高文化产业在整个经济结构中的比重,并带动传统产业结构的升级改造,优化经济结构,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

第三,文化产业能够带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第二次世界战争给世界人们造成的巨大伤害使人们开始转变观念,不再以传统的工业经济为主导,而是寻求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从而把目光转向可持续发展的新型产业上来。“文化产业以其对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巨大乘数效应,以及对人的全面需求与发展的满足,成为可持续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并促成人们新的文明观的形成。”

篇2

[中图分类号]K8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20-0009-02

齐家文化是继马家窑文化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文化类型,因1924年首先在甘肃广河县齐家坪发现而得名。根据考古资料显于,齐家文化的分布范围比黄河上游其他远古文化都要广泛,它东起泾水、渭河流域,西到湟水流域,南抵白龙江流域,北入阿拉善左旗附近,①横跨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四个省区。齐家文化的年代,根据考古地层叠压关系,证实其相对年代晚于马家窑文化约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依地区的不同和文化内涵的特点,齐家文化至少可分为三个地区,即甘肃东部地区、甘肃中部地区、甘肃西部和青海地区。迄今为止,考古工作者已发现齐家文化的遗址和墓葬共350多处,挖掘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骨器、铜器等各类文物。经过发掘的主要遗址和墓葬有甘肃武威皇娘娘台,甘肃永靖大何庄、秦魏家、张家咀、姬家川,秦安寺咀坪,广河齐家坪、阳洼湾,兰州青岗岔,宁夏固原海家湾,青海贵南尕马台、大通上孙家、乐都柳湾等处。武威皇娘娘台遗址位于武威县西北部,该遗址先后有过四次发掘,共发现房址6处、窖穴65个、墓葬88座。出土了石器、玉器、陶器、骨器、铜器和卜骨等遗物。这里首先发现了男女合葬墓和铜器。②寺咀坪遗址,位于秦安县北部,发现白灰面房子6座,其中3座房子保存比较好。房子为方形,中间有圆形灶,门朝南。房子的居住面都铺有一层坚硬光滑的白灰面,这是了解齐家房屋建筑的重要资料。③大何庄遗址位于永靖县莲花城西南部,发现有房子和居住面7座、窖穴15个、墓葬82座,出土了陶器、石器、骨器、铜器等遗物。其房屋和居住面遗存为研究齐家文化的房屋结构型式提供了实物资料。④秦魏家遗址位于大何庄遗址西面,发现了已知齐家文化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一处氏族公共墓地,发现墓葬138座,且排列方向规整。⑤

根据已发掘的大量齐家文化遗址和墓葬材料看,这一时期的生产力较前有了很大发展,经济水平和马家窑文化相比有了很大提高。

一、农业是齐家文化的主要经济部门

齐家先民的生产工具有石斧、石刀、石镰、石锛、石铲。在材料的选用上采用硬度较大的石质料制造工具,如大理岩、凝灰岩、细砂岩、粉砂岩等。经过打制成形后,磨出锋利的刃部,且造型规整、坚实耐用。除石质工具外,还有骨质生产工具,如骨铲。还有的选料为玉料,如玉铲、玉锛,制作精细,通体磨光,刃口锋利,这说明当时玉石器的制作技术也有了很大提高。齐家先民在手握式工具的基础上还将其改良为复合型工具,具有一器多用的功能,这样大大减轻了人的体力,提高了生产效率。生产工具的改变,使得农业飞速发展。从发掘材料看,当时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粟。永靖大河庄遗址的房子、灰坑、墓葬出土的陶器中都发现有粟,而各遗址普遍发现深1米左右、口径1~2米的圆形窖穴、椭圆形窖穴、长方形窖穴、袋状窖穴,都是储藏粮食和饲料用的,说明当时粮食的收获量很大。

二、齐家文化畜牧业很发达

在齐家文化遗址和墓葬中发现了800多件猪骨,表明当时猪养业的发达。而饲养不同于羊、马、牛、驴等食草动物,它的饲料往往与粮食紧密相连,因而养猪业的发达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农业经济收获的丰富和稳定;同时也表明谷类的碳水化合物已不能满足齐家文化先民的需要,他们开始追求高热量的动物性食物。永靖秦魏家出土的兽骨中,共发现猪、羊、牛的下颚骨518块,反映出畜牧业的比重骤增,这成为齐家文化的一大特点。

三、齐家文化制陶业比较发达

齐家文化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的陶器,早期的陶器是手制的,晚期则多为轮制。由于轮制的使用及先进的烧窑技术,使得烧制的陶器种类齐全、造型优美、胎薄面光、较为精致。齐家文化的陶器按陶色分主要有橙黄陶和红褐陶,还有部分灰陶。按质地分主要有细泥陶和夹砂陶。主要器形有碗、豆、鬲、鼎、壶、钵、盆、瓮、瓶、双大耳罐、高领双耳罐、哆口罐等,其中双大耳罐和高领双耳罐是齐家文化最具有代表性的器物。陶器除素面以外,还有篮纹、绳纹、锥刺纹、划纹、附加堆纹和彩绘。齐家文化的彩绘装饰呈现衰落的趋势,但花纹图案主题突出、疏朗明快、新颖雅致,具有简而不繁的特点。由于花纹的结构已有一定的规律,因而画面规整,起到较强的装饰效果。在制陶工艺水平提高的同时,人们的审美情趣也随之变化,又使得一些人脱离制陶业,从事制作有艺术价值的产品,这就是陶塑艺术品。如永靖大何庄出土的陶塑人头两眼圆瞪、颈部稍长、形态逼真。武威皇娘娘台遗址出土的陶鸟头形态生动。

四、齐家文化纺织业比较发达

齐家文化的纺织业也有引人注目的成就。永靖大何庄发现的布纹痕迹,有粗、细两种。较细的布迹其交织密度几乎和现在的细麻布相差不多,推测当时人们的衣着是用这种麻布制成的。各地遗址中还普遍发现有石纺轮和陶纺轮以及骨针,这都反映了当时纺织缝纫原始手工业的进步。

五、齐家文化冶铜业的发展

制作技术较制陶、纺织更为复杂的冶铜业的出现,是齐家文化生产力水平发生飞跃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在马家窑类型和马厂类型遗存中不断发现铜器,而齐家文化继承了这一冶铜技术,而且有了更大的进步。齐家文化的遗址中出土了较多的铜器,如武威皇娘娘台发掘出土铜制品30件,永靖秦魏家和大何庄分别出土铜制品7件和2件,铜器种类有凿、钻头、刀、锥、斧、环、匕、条形铜器及饰品等。广河齐家坪及青海贵南尕马台则出土铜镜、铜斧以及小件的指环、铜泡等。青海贵南尕马台25号墓出土的一件铜镜保存较好,其直径为9厘米,厚0.4厘米,表面平滑,镜背有钮(残),饰有七星角几何形图案,镜边沿钻两小孔,作系绳穿挂之用。在铜的质料上,既有纯铜(即红铜),又有青铜、铅铜。在铜器的锻造技术上,不仅有冷锻技术,而且出现了单范甚至合范铸造技术。采矿、冶炼、制范铸造等一系列复杂的加工程序的形成标志着齐家文化的制铜业已进入初步发展阶段。

六、齐家文化房屋建筑的发展

齐家文化的村落一般选择在河旁的台地上。现已发现房址的遗址有秦安寺咀坪、武威皇娘娘台、永靖大河庄、姬家川等处。这些房子大多是方形或长方形的半地穴式建筑,室内居住面和墙壁下部多抹有一层白灰面,中间有一圆形灶,供烧煮食物和取暖用。门道多朝南,建筑面积一般在10平方米左右,个别房子面积较大。值得一提的是,永靖大河庄发现的房子面积较大,约36平方米。房子中间有一高出居住面3.5厘米的圆形灶,门向西南,前面有向外突出的出入口。竖穴较浅,四隅有四根粗立柱支撑屋顶。竖穴周围有整齐的柱洞,在竖穴的四壁和外墙之间有1~1.4米宽的空间地面,这段地面不涂白灰面,但很平整、结实。白灰面的房子是齐家文化建筑技术上的一个突出特点。在房子的居住面上涂白灰面,不但坚固美观,而且具有一定的隔湿防潮作用,是改善居住条件方面的重要创造,更是房屋建筑史上的一大进步。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齐家文化的经济水平较马家窑文化有了很大的提高,有发达的农业、畜牧业、制陶业和纺织业,冶铜业已经出现并有了初步的发展,房屋建造技术先进。同时我们还看到,齐家文化是一支地方特征较强的远古文化,在社会发展的轨迹上有其特点。

[注释]

①齐永贺:《内蒙古白音浩特发现的齐家文化遗物》,《考古》,1962年第1期。

②甘肃省博物馆:《甘肃武威皇娘娘台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60年第2期;甘肃省博物馆:《甘肃武威皇娘娘台遗址第四次发掘》,《考古学报》,1978年第4期。

篇3

关键词:经济文化;科技;经济;协调性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0001201

1 经济与科技的成就和问题

对经济和科技关系进行分析时,应重点关注在差异性的文化经济理念下经济发展的动力结构,即经济的发展的主体是劳动、制度、资源、资本或技术。

1.1 经济与科技的成就

近年来,我国经济与科技协调发展的关系有了巨大的进步,主要表现在:

经济发展理念的转变。上世纪八十年代,为了缩小与世界科技发展水平的差距,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利用国内的市场优势与世界范围内产业调整的时机,实施了以科技为主要发展动力的战略,加大了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促使我国的生产力和技术水平有了明显提升。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国际经济和科技的竞争加剧,因此,我国提出科技的自主创新战略,以及一些中长期的科技发展与规划的战略等举措。这些措施推动了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与提升,推动了经济与科技的协调发展。

1.2 对科技发展的投入大幅增加

随着经济发展理念地转变,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有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因此,对科技的投入持续增加。根据近年来国内各大企业投入资金报告比例的显示:企业科技研发投入比重占社会总投入比重与很多发达国家的比例相似,说明科技创新体系在企业内部已初步形成。

2 经济与科技协调性出现的问题

首先,科技研发程度有相当大的差距。2001―2005年的“十五”规划目标要求,到规划结束科技的研发强度需达到1.5%以上,这一目标却在2008年得以实现。现今全国的科技研发和发展强度仅达到全国总投资的1.7%。

其次,自主研发的技术项目较少,我国经济的增长对外贸依存度较高。在对外贸易产品中,拥有自主品牌和知识产权的比例低,低于所有比重总和的10%。发达国家对自主创新产权的管制不断加强,我国大多企业仅注重投入产出的短期效益,因此,对短期无法形成利益的科技研发项目投资较少。进而导致经济增长的动力还较多的依靠投入劳动力、资源和资本等生产要素,而科技创新的贡献率较低。

再次,存在自主创新的理念差距。根据科技的发展局势,对于科技发展战略的转变过程,我国企业在某种程度上还存在跟踪模仿过去政策的现象。企业是科技创新和经济增长的主体,作为利益的追求者,很难将主要工作放在对原始工作的创新上,因此,我国的自主创新还需极大的提倡和发展。

最后,科技创新的质量较低,依旧发展粗放型经济模式。例如我国高铁的发展,许多人认为它是科技进步和经济质量提升的标志工程,但高铁事故的频发,使得高铁技术受到了不断的质疑。在每年的专利授权与申请中,发明的比例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使得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质量低。

3 如何处理我国经济与科技发展不协调问题

3.1 转变经济模式,发展自主创新

从全球经济发展历史上来看,经济的迅速崛起与发展都离不开科技创新和发展。在经济的发展由数量增长转向质量和技术增长的模式后,我国也紧随其后并向自主创新模式演进,促进科技与经济同步增长。改变以前经济发展忽略自主创新的观念,优化对外经贸政策并进行重组,改变传统的依靠出口贸易的发展模式。并且对科技知识的产权加大保护力度,占领科技发展的制高点。

3.2 建设技术市场,为创新提供平台

我国经济和科技的结合点是技术市场。技术市场是科技成果转化的结果,是实现产业化的必经之路,对于实施自主创新战略有着积极的作用。我们若要做好技术市场的建设工作就必须在优化科技资源的配置、创新科技技术等方面多下工夫。首先需建设具有显著功能的技术市场;其次,明确技术市场的发展思路。而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自主创新任务的根本,技术市场的产业化和成果商品化的形成,提高了科技成果转化速度,推进了经济与科技的紧密结合。

3.3 注重顶层的设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经济与科技的结合需要政策的重点支持,并且从顶层对科技和经济的实力进行同步提升,形成经济与科技的政策协调发展。首先,将科技技术进行合理性与先进性的有机结合,以便缩小与发达国家科技、经济的差距。其次,协调技术创新与技术引进的关系,优化财政对技术创新与引进的支出结构,合理引进外资技术,为技术创新提供资金的支持。

3.4 加强政府对自主创新的推动作用

科技创新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对于经济与科技的协调政府应给予高度重视和支持。政府应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主创新意识,参与科技创新功能的定位,取消政绩考核的观念,推动落实自主创新工作,促进科技与经济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篇4

(二)民族文化旅游协作:整体不力,各自为政针对这一存在的问题,可以从局部和整体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从局部方面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湘西州的村寨相对独立,旅游区中民族村寨群的整合力度不强,没有得到完全实现,景区和景区之间重复项目太多,没有新意,不能吸引回头顾客、带来流连忘返的美好感觉。第二,整体而言,张家界可以说是湖南省旅游业的重点地域,其独有的地域优势使其成为湖南旅游业的核心。随着近几年的飞速发展,其也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相关的基础设施也在日趋完善。除此之外,世界闻名的湖南凤凰古城更是有着独特的客源市场,相关的地理位置也是其他旅游景点所无法比拟的。由于其经营模式、旅游项目、市场开发以及营销都与张家界的有所不同,使得张家界和凤凰古城的旅游业互不干扰,互不影响,各自为主。正因为如此,从外界看来,湘西内部的旅游行业显得比较零散,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集合体,人力资源、交通、旅游服务等各方面的综合力不强,整合力度不集中,县与县之间合作开发意识缺乏。

(三)民族文化旅游内容:形式单一,缺乏参与旅游内容上,形式单一,主要是以观光旅游为主,听导游讲解,毫无新意,而且民族文化旅游开发多停留在浅显的层次,多是以模仿为主,无法激发游客参与到其中,比如土家族的结婚习俗哭嫁,哭嫁这一习俗本身有很强的参与性,在表演过程中,可以让游客参与进来当新娘或者新郎,与当地知晓哭嫁流程的人们一起表演,让他们全身心地感受哭嫁的趣味和特色,哭嫁歌也可以现学现唱或是即兴改编。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能激发游客的兴趣,也能让旅游者充分感受到土家族特有的民族民间文化的独特魅力。

(四)民族文化旅游促销:魄力不足,运作乏力为什么同是小镇,湘西凤凰相较于云南丽江的名气却小很多,难于具备国际知名度,也不能吸引大多数的回头客源,最大的原因还是旅游推销力度不够,这主要表现在:首先,湘西州内的民族旅游区还未形成完整统一的标识系统,在部分已经开放的旅游景区缺乏基本的信息资料,这让游客来到此地感觉是一头雾水,走马观花式的游览。其次,湘西旅游缺乏有效的营销策略和手段,进行高水平的策划和包装难度高,保守的营销方式和有限的营销资源使得湘西州部分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至今还无人知晓,有“久在深闺人未知”的韵味。第三,湘西的民族文化旅游尚未形成统一品牌,品牌的定位、塑造、提升以及推广等方面还应加大工作量,如何使湘西能够被世人皆知,将“神秘湘西”的品牌做大,保证游客来源,也是当前应该解决的问题。

二、促进湘西旅游文化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旅游文化资源已经成为湘西州最具特色的资源,但是在旅游经济发展中,弘扬民族文化的过程中,更应该注重的是文化和经济的协调发展,促进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建立好民族旅游的生态环境,不仅实现湘西州的经济发展,更要实现湘西州的社会发展,两者达到统一。

(一)实施整体规划,健全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的创新体制要想发展湘西的旅游行业,就必须建立一个适合民族发展的旅游文化经济产业的宏观管理体制。一方面,建议政府成立民族特色服务站和委员会,经过对工作人员的特殊培训,实现对本区域旅游经济产业的统一领导、组织和协调。并且在各县、市下设立民族文化旅游经济产业管理分会,广泛调研、征集,提出有关旅游业发展的决策建议,为州旅游经济产业发展指导小组的研究决策提供基础性资料和意见。另一方面,逐步完善旅游行业组织和旅游中介机构,成立湘西州旅游协会,并且设立旅行社、景区景点、旅游交通、旅游餐饮等分会,协会和分会的相关章程、职能、活动方式和经费来源要真正体现民间、协调、自律的特征。同时尽快从旅游局的主管业务中分离出来,实现事业化和企业化,逐步建立和健全以法治为基础的政府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企业自主经营的以及与国际标准接轨的湘西州旅游经济产业宏观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其次,建立民族文化旅游经济产业的科学决策机制。一方面,应该以位于湘西州政府所在地的吉首大学为依托,整理联合湘西州内各相关科研机构,建立湘西州民族文化学科重点科研基地和民族文化信息库,为湘西州民族文化旅游经济产业的发展提供科学决策服务。另一方面,针对湘西州民族文化旅游队伍缺乏民族文化底蕴的现象,应该加强与相关大专院校的沟通联系,着力吸引高校旅游专业毕业生,加强对民族文化旅游等相关从业人员的培训,尽快建立一支适应湘西州民族文化旅游经济产业发展所需要的优秀人才队伍。

(二)优化产业条件,建立健全政府宏观政策导向机制首先,建立健全本区域旅游经济产业结构的政策措施。第一,做大做强民族风情体验旅游产品,以土家族、苗族文化为重点,充分展示和传承各少数民族的文化艺术、传统习俗、民族节庆、风味食品、竞技活动、生产劳动等民族风情文化;第二,做好做精特色旅游产品。充分发挥古丈茶文化、楚巫文化、民族服饰文化和民族建筑文化等资源优势,努力开发如“里耶古城”、“南方长城”等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较强吸引力的特色旅游产品;第三,加快开发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开发面向省内外的中高档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同时积极鼓励和规范发展大众化乡村旅游产品。其次,改进优化民族文化旅游经济产业的发展环境。第一,应该深入学习并且贯彻落实相关旅游业法律法规,为民族文化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建立并健全地方配套性法规政策,特别是在税费征收、招商引资等方面依法制定有利的支持政策;第二,消除一切不合理收费、重复收费和乱收费行为,减轻民族文化旅游企业的负担,努力将整治旅游市场秩序和优化社会环境有效结合起来,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旅游市场环境;第三,应该完善旅游交通环境。加快发展旅游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把湘西州大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配套设施建设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改善湘西州的旅游交通环境,是提高湘西旅游业整体的服务质量以及服务水平的关键所在。

篇5

二、郑州市戏曲茶楼的存在价值

郑州的戏曲茶楼“像郑州这个城市一样,喜行不于色,藏民而不显于市”,是河南戏曲文化的独特景观之一。河南本土戏曲在这里上演,使郑州有了自己的特色,而这一切都体现在它的优点和价值上。

第一,与剧场相比,其演出形式比较自由、灵活。剧场演出的局限性在于它并不是每天都有演出,而且每次演出的是一个固定的、完整的剧目,时间较长。这就要求观众等到演出的那一天方可观看,且每次只能看一个剧目,观众一旦到了剧场没有选择演员、剧目的权力,只能听从剧团的安排。而戏曲茶楼在演出形态和演出方式上与剧场有着较大不同。戏曲茶楼作为一种商业气息浓厚、面向市场的文化产业,满足客人需求是其最大的服务宗旨。所以,在这里茶客有自由选择的权力。他们根据点戏单点某几位演员的某几出戏,茶楼就会及时进行演出,其随机性、灵活性比较大。在这里观众每天可以在此听到几十个乃至上百个戏曲片段和各种剧种,这也正是戏曲茶楼十几年来依然坚挺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丰富了当下的娱乐形式,既拉近了演员与观众的关系,也给戏迷提供了一个展示的舞台。河南地方戏曲是世世代代河南人民审美心理沉淀的结晶,在中老年人群中依然备受欢迎,所以郑州市戏曲茶楼的存在正为中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和文化娱乐提供了一个得天独厚的场所。郑州的戏曲茶楼不讲求气派豪华,而是追求简单大方。茶楼的空间面积一般都不大,可容纳五十至一百人。在内部布局上,前面有一个古雅明亮的戏台,旁边坐着乐队,后面摆放十几张简单的桌椅,使客人感受到场面的温馨,近距离的观看自己喜爱的戏曲。有的演员还会走进观众与其攀谈,使得演员和观众没有在剧场时的距离感,侧面上再次加深了戏曲与民众之间的关系,真正做到了地方戏曲来源于民间以还原于民间。一些茶客本身就是戏迷,他们有时也会按捺不住,主动上台献唱,乐队也会予以伴奏,而茶楼是不会像茶客收取伴奏的费用,只要茶客高兴就好。

第三,为专业剧团演员和业余演员提供了收入来源,改善了许多演员的生活,也有利于提高演员们的演唱水平和综合素质。近两年来,河南政府出资扶持本地专业剧团发展,开展了“送戏下乡”的活动,专业演员也因此有了固定的收入。可是前些年,戏曲因受到现代流行娱乐形式的强烈冲击,一直处于一蹶不振的状态。无论是专业剧团还是业余剧团,其演出都极少有观众,许多县、市级的中小剧团因没有经费扶持,没有收入来源,演员长时间发不出工资,最终纷纷解散,其演员也失去了生活保障。而郑州的戏曲茶楼吸纳了这批演员,给这些从剧团走出的演员提供了收入来源。因为面向市场,所以必定会有竞争,这就使得演员们不断学习、锻炼、创新,以提高自己的唱功及综合素质。演员是戏曲表演的重要载体,也是重要传承者,所以,演员的综合素养得到提高,对弘扬、革新中原戏曲同样有着重大意义。

篇6

1 数据处理说明

以广东省2002年和2007年投入产出表的相关数据为资料来源,根据我国现行《文化及其相关产业分类》的文化产业标准,将投入产出表中各部门分成农业、工业、服务业和文化业等四个部门,其中文化产业包括造纸及纸制品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涂料、油墨、颜料及类似产品制造业、电线、电缆、光缆及电工器材制造业、家用电力和非电力器具制造业、通信设备制造业、雷达及广播设备制造业、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旅游业、研究与试验发展业、专业技术服务业、科技交流和推广服务业、新闻出版业、广播、电视、电影和音像业、文化艺术业和娱乐业。

2 广东省文化产业对广东经济的影响

分析广东文化产业对广东经济的影响和贡献,一是看该产业创造的经济总量及其变化情况;二是看该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和贡献。

从总量上来看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广东的一个重要产业门类和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统计,2002年全省文化及相关产业 实 现 增 加 值1550.97亿 元,占 全 省GDP的 比 重 的11.7%。2007广东文化产业增加值4319.7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为14.0%,2002—2007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5.7%,高于全省GDP同期年均增长率。

文化产业对经济的影响和贡献主要表现在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存在较强关联性。依据投入产出理论中产业关联的定量关系得广东2007年和2002年各产业部门的关联系数如表1。

可看出:文化产业的前向关联系数虽然比较小,但其后向关联系数却非常大。这表明,在广东省,文化产业对其他产业部门的影响主要以带动为主,而推动作用还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这也是我们进一步发展文化产业消费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由投入产出理论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数量关系式得2007年和2002年各产业部门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如表2。

可见:一方面,文化产业的感应度系数比较小,文化产业相对而言比较稳定,不易因其他产业部门变化受到波及作用;另一方面,文化产业影响力系数较大,达1.2489,即增加 文 化 品 制 造 业 一 单 位,最 终 需 求 将 带 动 全 社 会 增 加1.2489单位的产出,说明文化产业通过产业间波及效应影响其他部门较明显,文化产业变化一单位会相应引起其他各相关部门产生成倍的数量变化。充分说明文化产业对广东国民经济有较大影响,加大对此行业的投资,将促进国民经济更快速发展。

从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来看,根据投入产出相关理论,最终需求是影响生产的主要因素,决定总产出,最终需求结构直接决定总产出结构,总产出结构进而又会影响经济增加值,即GDP。故可算得四产业部门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情况如表3:

可看出:文化产业消费对广东省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与农业、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差距就比较小。而分析其感应度和影响力系数可知,其对广东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要小于国民经济对其拉动作用。故应充分发挥文化产业拉动作用,以促进经济快速平稳增长。

3 政策建议及注意问题

本文通过广东省2007年和2002年4部门投入产出表,对广东省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关系进行分析发现,文化产业主导作用正逐步凸显。且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大,对推动整个社会国民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现提出建议,以期对广东经济发展有一定参考价值:

(1)发展文化消费促进经济发展文化消费是文化产业形成和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由上述对广东省的实证分析表明,文化消费对GDP的贡献不容忽视,它会带动相关产业部门发展,进而带动下一环节产业部门的发展,如此波及不断,推动经济成倍增长。而提升文化消费,要有新的思路和举措,要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并以创新为驱动引发社会需求,带动文化内需增长。

篇7

经济文化的界定

我国对于经济文化的定义是:经济文化是指经济行为主体或群体的经济利益关系和经济行为规律在人们思想观念中的反映,并指导该经济行为主体或群体的经济行为的价值观念体系及其表现形式。简言之,经济文化是从文化学的角度去分析人类的经济活动,其研究视角为文化,研究对象为经济,研究目的是规范、指导、促进人类的经济活动。

在经济文化这一概念基础上,人们在大文化的背景下,将经济文化细化为广义、狭义的两种观念文化体系,或者说成是宏观经济文化和微观经济文化。

宏观经济文化是指导经济活动的理论依据、战略决策等文化内涵,也就是以社会总体发展为立足点,在鼓励经济增长、优化配置、节约资源、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更要注重制度、道德、观念等文化方面的建设,最终使经济发展走向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

微观经济文化是在具体的经济活动中所表现的文化现象。诸如生产文化、消费文化、分配文化、企业文化、商业金融文化、科学技术文化、人际交往文化等等具体的文化范畴。

经济文化的性质

“经济文化”概念提出后,人们对经济文化的性质却有不同看法,人们争论的焦点更多的是经济文化与经济学、文化学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学科间的简单整合和有机的结合,经济文化到底是一个交叉学科还是新型学科?目前,经济学术界对此有三种主流观点:

第一种观点:经济文化是经济、文化基础理论内涵的有机结合,更多体现的是经济与文化的融合。过去几年中,有不少学者认为经济文化,就是经济与文化范畴的总和,并孤立地去研究其中所蕴涵的经济现象或文化现象。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人们对“经济文化”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这种简单的将文化学与经济学相加的理论,基本上得以颠覆。经济文化不是单一的文化问题或是经济问题,它更多体现的是经济活动中的文化现象、文化内涵,或是在经济活动中起决定作用的文化因素。

第二种观点:经济文化并非涵盖了整个经济活动和文化现象,它所涉及的仅是经济范畴与文化范畴的部分内容。也就是说包括在经济活动中能体现文化现象的一部分内容或是说文化内涵中有经济价值的那一部分内容。经济文化经济活动的目的就是创造利润,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而人类创造出的文化只有一部分具有经济价值,而这一部分价值,在强化“文化”的作用后,使其赋予了更鲜活的生命力,从而创造了更多的经济利益。此种观点较前者来说,进一步细化了经济文化的研究范畴,阐明了经济文化的性质,同时也提出了经济文化研究对象等问题。

第三种观点:认为经济文化是一门新兴学科,并非是简单的学科交叉。经济文化更多强调的是将经济学原理、经济规律、经济现象与文化学相结合形成一套新的理论体系,用于解释社会经济问题。其内涵就是利用经济理论、现象等手段,研究历史文化、制度文化、习俗文化、宗教文化等文化现象对经济发展及政策的制定的影响;以及从文化学的角度分析和探讨经济问题,强化文化在经济活动的“张力”作用,从而进一步影响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模式。

经济文化与文化经济的关系

经济文化与文化经济,一直以来是两个极易混淆的概念。这两个概念在表述上有一定差异,在实际含义上也不尽相同。搞清这两个概念的差别,有助于我们更深刻的理解经济文化的内涵。

经济文化,是指在经济中所表现出的文化现象。而文化经济则强调以文化资源为轴心,在文化学中蕴含着经济现象。“经济文化”、“文化经济”从概念上看,虽然都体现了经济学与文化学的相互交叉与有机融合,但二者所强调的内容不同,因此研究的对象、研究范围及研究角度也有所不同。经济文化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及研究文化的价值;文化经济是从文化学的角度研究经济价值。

篇8

当你劳累一天回到家中,从冰箱里掏出汉堡包或寿司,拧开一瓶可口可乐,打开电视欣赏着好莱坞大片或NBA大赛,聆听着麦当娜悠扬动听的歌声,还时不时用英文唱上几句时,你是否意识到自己已经不知不觉地走进了“文化经济”?

当你身边的朋友激情万丈地发动起“抵制日货、爱用国货”运动并最终失败后,你是否意识到自己已经逃不出“文化经济”?

当你的爱人温柔地对你说:“亲爱的,我想穿汉服举行中式婚礼”时,你又是否意识到自己也开始演绎“文化经济”?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浪潮日趋汹涌,多元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加快了融合与互动的进程。“文化”一词由此从全球经济体系的边缘走向了经济的中心:从好莱坞大片对全球刮起的文化风暴到《哈里・波特》创造的经济奇迹,从巴黎、米兰时装周对世界审美倾向的改变到NBA篮球的视觉征服和经济震撼,从巴塞罗那启动的奥运经济到数字传媒平台的崛起等,这一切促使人们在巨大的经济效益面前重新审视“文化”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意义。

如果说“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形态,那么“文化经济”则是对“知识经济”的发展和深化,它不但包含科学、技术等智力因素,还应当包括文化艺术、价值观念、以及娱乐休闲等精神因素。从这一角度来看,如果说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积淀是一座火山,文化经济化时代的到来则是使之喷发的原动力。

那么,绵延千年的汉服及汉族礼俗又能否演绎出一个经济化的成功模式呢?

汉服如何定位?

篇9

1.在乡村发展旅游有利于老百姓加强保护乡村经济文化和历史。在乡村旅游开发前,乡村的一些特有的经济文化和历史传承典故鲜为人所知,处于尚待开发状态中。在开发当地旅游时,经过包装宣传当地的历史传说和特有文化等一系列的促销活动,将会大大提高当地的知名度及美誉度,从内心增强村民的自豪感。与此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当地政府和旅游的开发经营者会看到发展旅游带来的经济效益,逐渐认识到乡村经济在旅游业中产生的重要作用而加以保护和合理利用,让它成为乡村旅游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2.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有利于增强旅游区农民的生态环保意识。一个良好无污染的生态环境、清爽宜人的生态景观是乡村旅游能够发展下去的重要依托。而且在旅游发展过程中,乡村的原生态模式带来的价值会逐渐彰显,当地村民的生态环保意识会随着经济效益增强而逐步增强。

3.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更利于农民健康的生活。由于经济、传统习惯的影响,村民的健康习惯并不是很好,但随着游客对旅游地餐饮、住宿的卫生状况、服务水平和居民生活态度等方面的关注,对以吃住为主的卫生与安全的要求更高。这必然就要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促使农民搞好环境绿化呀、道路整治呀、农村改厕呀、生活垃圾处置等建设,在我们这里很多不是搞旅游的乡镇已经搞完了改厕,就是受了旅游地方良好的卫生习惯的影响,这些影响促使农民形成健康、卫生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更利于身心健康。

4.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可以于提高农民的文化修养。因为来乡村旅游的客源大多是城市中有一定收入的群体,他们的知识层次比较高,在旅游时和农民们在接触过程中,当地农民耳濡目染在无形中会潜移默化地受到游客高水准谈话问题的影响。5.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农民的法制意识观念。众所周知一个良好的治安环境和诚信放心的消费购物环境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石。比如在凤凰古城,就是因为治安的混乱严重损毁了的旅游声誉,给当地旅游业带来重创。

乡村旅游的大力发展对乡村经济的消极作用

任何事物都具有双面性,尽管发展乡村旅游对当地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积极一面,但乡村旅游对乡村经济文化的消极影响也不可小视。

1.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来旅游的都是城市中的人,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使得当地村民羡慕趋同他们的生活方式,就会逐步放弃原本自己生活中独有的,也就是最具有吸引力的东西,使得游客没有新鲜感,因为他们到这儿来看到的就是和他们生活中一样的,这样当地的旅游业就会走向衰落。

2.同样道理在发展乡村旅游业过程中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服务同样弱化了当地的旅游特色,使得原生态的景点变成了现代化的购物城市,失去了特色,因为发展就必须会加强乡村旅游管理,而在加强乡村旅游管理中就会注重设施配置情况和服务质量,一些标准化建设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乡村经济文化特色,导致乡村旅游地逐步城镇化、商业化,弱化了乡村原有特色。

3.利益的驱动使得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可能引发原生态资源的过度开发,造成这些最具特色的资源的破坏和流失。在经济利益的诱惑下以及劳动强度不对称的对比下,许多村民会完全放弃农业生产,专心从事旅游相关的经济活动,尤其是年轻村民更是如此,传统的农作物生产无人从事,乡村性大大削弱。

增添措施,促进乡村旅游和乡村经济文化大建设

篇10

【中图分类号】F2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3-0007-01

1 旅游经济的作用

1.1 增加国家外汇收入,平衡收支:随着国际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发展,作为国家支付手段的外汇,其作用日益显著。作为外汇收入的旅游业在国家创汇,平衡国际收支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这已经为各国实践所证明,为人们所认识。

1.2 回笼货币,积累资金:旅游收入的另一重要部分是国内旅游收入。国内旅游收入对于国家回笼货币,积累资金起着积极的作用。据统计,我国在群众手里的节余资金超过2万亿人民币,而且每年以30%左右幅度增长。如何引导消费,更有效地回笼货币,渠道很多,而旅游就是一个新的渠道。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闲假时间的增多,人们对精神的需求和消费日益迫切。

1.3 增加就业机会:由于旅游业促进了许多行业的发展,使整个社会就业机会增多。旅游业是一种综合性的行业,它不但能直接向社会提供就业机会,而且能间接地为社会提供就业机会。按国际的习惯测算,旅游业直接就业与间接就业的人员比例大约为1∶5。每增加旅游业的一间客房,可以直接提供0.75的就业机会,并间接地为2.5人在有关部门(饭店、商业、交通业)提供就业机会。目前,我市直接从事旅游业工作的人数已达3万之多,间接的达20万,占全市总人口的五分之一。

2 发展旅游经济的途径

2.1 借鉴国际旅游经济的发展经验:西方发达国家,为吸引游客发展旅游业,努力使凡与旅游经济相关联的行业,包括宾馆饭店、景点设施、娱乐、交通、购物等配套设施都做到尽善尽美和富有特色。我国目前因财政困难,对旅游业仅有少量投资,而且近几年不会有大的改变。在这种情况下,我国要发展旅游业及相关设施的庞大需求与资金短缺的现实形成尖锐的矛盾。因此,只有在更大范围内扩大对外开放面,对与旅游经济相关的各行各业,积极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设备及管理经验是可行之路。只有这样,才能在较短时期内改善我国的旅游环境。

2.2 建立市场竞争机制,加强宏观管理:长期以来,我国的旅游经济业,经营国际旅游业务的因受国家高度保护的影响,经营国内旅游业务的因缺少各种设施和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以致服务质量普遍低下,导游素质差。为全面提高旅游业与相关服务的质量,应加强宏观管理,严肃纪律,提高企业和有关人员的素质。其中,特别对国有旅游企业,首先要转换经营机制,实行政企分开,然后把企业推入市场,取消特权和保护,使企业能在市场机制下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者,提高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并按国际惯例和市场需求来组织生产经营活动以促进旅游企业提高服务质量。

3 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方向

3.1 加大生态旅游发展:生态旅游是指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关系,确保旅游事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共存、共赢,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方式;同时也包括到森林、海滨、乡村这样一些生态环境好,让人可以和大自然结合在一起的旅游方式。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得到很大发展,但由于缺乏科学指导,我国目前有近四分之一的自然保护区遭破坏,有十分之一强的旅游景观出现旅游资源退化,有些地方甚至破坏了当地的生态平衡。青藏铁路开通带来的旅游热潮,向人们打开了我国最大的绿色净土,若不注意生态环保,这块净土终将消失。发展生态旅的关键在于节省资源,保护资源保,护自然环境与社会生态平衡。

3.2 促进文化旅游:文化旅游是指以景点内涵的历史、文学、艺术、民俗风情为主要观赏对象的旅游方式。文化动机是旅游者最重要的旅游动机之一,旅游活动主要属于精神文化活动的范畴,历史文化、名胜古迹等更具精神人文和心灵感悟性,能使人得到更多的教益。一流品位的山水和自然景观,也都在不断加工中被注入、融合了文化因素,并因此而大大增强了其审美价值。如果没有了那些早已融入了它们肌体风骨里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诗词文章,楼台亭阁、殿堂庙宇、碑刻雕塑、民俗风情等等,那么它们的价值、品位和吸引力,就会大打折扣。发展文化旅游的基础是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经营,形成特色突出、层次分明的各级各类文化旅游产品。

篇11

一、商品的文化价值

文化产业及文化经济学的提出是针对现代社会中文化及商品的“文化”价值所占有的份额越来越大这一事实的回应。任何商品都具有“物”的价值和“文化”价值,只是在“物”缺乏时,尚未温饱的人们对于商品“物”的追求大于“文化”的追求;随着经济的发展,“物”的价值意义相对于“文化”价值来说,已大大减少。作为“交换”的商品,一生产就不完全是纯自然的物,它是人类社会生产和交换的“物”,因而蕴含有观念性的东西。马歇尔•萨林斯在《文化与实践理性》中认为,生产是某一文化逻辑的物化过程,“因而,生产不只是,而且也决不是物质效果的实践逻辑。它是文化意图。肉体存在的物质过程是作为社会存在的意义过程而被组织起来的———对人来说,既然它们始终是在确定的方式中被界定的,这就是他们唯一的存在方式”,“为了对生产作出文化的解释,重要的是要注意到,物品的社会意义(正是它的社会意义使得物品对一个特定类别的人是有用的)显然并不来自它的物理属性,而是来自它在交换中被赋予的价值”。[1](P220)商品的使用价值如同价值一样也具有社会属性,相同的商品对于不同文化人们其使用价值不可能完全相同。如萨摩亚人宴会上分肉的情形,一只猪分成10份,每份都有一定的名称,分给相应的具有某种地位的人,对于他们来说,重要的不在于吃猪肉,而在于分给他肉。[2]萨摩亚人宴会上的猪肉对于萨摩亚人来说,其“物”的价值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宴会上猪肉的“文化”价值,即分给其相应地位的猪肉。狗在美国被看作与人亲密的动物,狗肉在食谱上成为美国人的一种禁忌,但对于将狗肉列入佳肴的韩国人和中国人来说,其使用价值完全不同。

事物的选择不是事物本身的物质属性规定的,而是人们的文化,即思维模式。可食与不可食,当然不可否定物的“自然属性”,即能够满足人体摄取能量的需要,但“文化”的属性在这一规约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印度人拒绝吃牛肉,穆斯林痛恨猪肉,美国人不吃狗肉等就不是消化生理和营养的问题,而是和其文化有着决定意义的关系。消费从来就是“文化”的,“在以物品的消费来实现自我满足表象后面,我们实际上是在参与一场文化的游戏:我们是在扮演着和表达着自己的社会角色,并且是在令人愉快地履行着社会职责。这就把消费概念化为一个公共性的问题,而非一个私人的问题,也就把文化推至社会生活的中心位置,从而也就把‘关系’和‘场域’确立为研究的聚焦基点”。[3]在当代社会,商品对于人们,不仅具有交换价值,同时还具有“文化”价值,“一件物品绝不仅只是有交换价值,也绝不仅只是从物质上生产出来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的物件,它同时也是铭刻了某种文化意义和文化价值的东西。它不仅具有经济生命,也具有社会和文化革命。因此我们不仅要从经济的视角,而且要从文化的视角来对它进行研究”。[4](P22)人们的经济淹没在社会关系中,莫斯在《礼物》中认为库拉圈既不是完全慷慨无偿的支付,也不是完全自私图利的生产和交换,它只是一种混杂在一起的东西。未被回报的礼物仍会使接受礼物的人显得卑下,尤其是当收礼者无意回报的时候。西北美洲的特林其特人、海达人到冬季时,举行“夸富宴”,人们会烧掉整箱的燃烛或鲸鱼、烧掉房屋和成千条毯子,还会打烂最珍贵的铜器,然后投入水中。[5](P68)在“夸富宴”这一看似不理性的消费其实蕴含“文化”理性,在“夸富宴”这种“财产之战”中获胜的一方不仅自己的等级获得了提升,而且连他的家庭在社会中的地位也得到提高,而节俭反而被视为蔑视的对象。

“购物,即使是日常用品的购买,现在都已经几乎完全失去了其作为一种活动的地位,而简直变成了一种体验。它失去了一种物质性,成了一种文化事件”,[4](P154)“我买故我在”,购物在消费社会里,已不是一种为了获取为人所使用的“物”,而是在购物中体验生活。购物不仅成为一种休闲活动,而且成为人们自身身份的一种界定。波德里亚认为,商品的象征或符号价值已经变得日益重要,“任何只要被当成财富的源泉或满足的源泉,当成使用价值,就是可以忍受的,哪怕是被异化,被剥削的最差的劳动也是如此。只要人们还能发现一种与个体要求或社会需求或社会需求相符的‘生产’,个体或历史的最差的形势就可以忍受,因为生产的幻觉永远是让生产符合其理想使用价值的幻觉”。[6](P41)在消费社会中,文化的价值和意义由于物质的满足而增长,“文化”的消费成为消费的中心。近几年来,中国乡村旅游正是靠“文化”的依托得到了发展,“卖的就是文化”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实质。

二、乡村旅游与文化

乡村旅游主要是一种文化旅游。旅游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其文化的体验决定游客的目标,“虽然有的人把旅游看作是自愿的,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但旅游本身在自己的社区应被认为具有某种精神上的东西。因为旅行是一种不平常的活动,所以其目标从象征意义上来是神圣的,从精神上说它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这不仅是日常生活的问题”。[7](P31)游客到乡村旅游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体验乡村文化,因此游客消费者和旅游经营者形成了一种文化交易模式:旅游经营者经营文化、销售文化,即“卖的就是文化”;而作为消费者的游客到乡村旅游是为了享受文化,即“买的就是文化”。因此,文化在乡村旅游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文化,没有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化,是无法在旅游业这一重要文化产业的竞争中获取优势的。文化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生命,因此为获得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如何保护和利用文化这一主题提上了日程。当然,并非一个区域所有的文化都能成为旅游文化资源,旅游文化资源是指总的文化中具对游客有吸引力的地方,即显性文化,如民族服饰、建筑风格、民族风情等。旅游的发展必然带来对旅游目的地文化的冲击,因此在旅游业发展中,保护和利用旅游文化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重中之重。#p#分页标题#e#

文化是一个群体共享的理想、价值和行为准则。如果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流落到一座荒岛一段时间后,或许会形成某种社会;然而,这一群体的每一成员会保持他或她自己的身份和文化背景,一旦群体成员从荒岛逃生,这一群体就立刻解体了。[8](P34)文化是文化持有者的文化,因此在文化保护和利用时,最重要的是“保护谁,谁利用”的问题。目前,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一些开发者、经营者往往在不了解当地传统文化的情况下,为迎合游客消费倾向,将民族传统文化庸俗化。如一些旅游区出现利用一些民族传统婚姻形势,硬拉游客与旅游服务者举办所谓的婚姻仪式宰杀消费者的情况。这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误用,而且是一种不遵守规范市场的服务行为。同时,游客大多来自大都市等发达地区,而乡村旅游往往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中国经济发展的二元性,导致了游客所代表的强势文化和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弱势文化在乡村旅游目的地的相撞,使得代表民族传统文化的乡村遭到文化的巨大冲击。在强势文化影响下,旅游目的地居民往往羡慕、模仿游客,向强势文化靠拢。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由于一些乡村传统文化的丧失,使本来具有特色的旅游也变味了,从而丧失了旅游发展的基础,更无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正是基于文化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生命这一聚焦点,如何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关键。文化是该文化持有者的文化,他者对这一文化的了解和感情不可能与文化持有者相同,如一个美国基督教者和一个阿拉伯穆斯林人对猪肉的看法是不可能具有相同的感情,一个将其视为可食,一个将其列为不可食。在一个文化种群看来是好的东西在另一文化中不一定就是好的,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价值判断标准。因此,传统文化的保护及怎样保护并不是上级政府或外来旅游经营者能完全替代的,这一文化的主体理应有完全的主导权。

文化的保护和利用既对立又同一。乡村旅游的发展,带来了强势文化的冲击,一些传统的民族文化遭到丧失。一些经营者由于只注重经济利用,盲目开发,结果使几百年来历史的传统仪式毁于一旦。更为严重的是,一些文化商品化作为旅游消费品时,根本没有经过当地人许可,而且一些经营者,为了短期效应,想怎样经营就怎样经营,往往造成传统文化的庸俗化。可以说,一些旅游开发者将旅游开发到哪里,传统文化就破坏到哪里。但是,我们并不能因为一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导致了传统文化的破坏而认为旅游与文化保护是无可调和的矛盾,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要求在旅游开发中注重文化的保护。没有文化,旅游势难发展,在旅游开发中注重保护,已越来越为人们所认同。文化的保护也需要发展,我们不可能设想,也不可能要求一些贫困落后地区坚守自己的贫困而担当起文化保护的责任。只有发展了,才能使文化持有者认识到其固有文化的意义。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正是因为旅游业的发展,在许多村庄都可见到某种民间艺术的复苏。例如,小学生要学猴舞、音乐以及雕刻。巴厘年轻人的身份是靠他们的技能得以认可,即其技能对游客和当地观众同样具有价值。如果他们的雕刻、舞蹈或戏剧表演很棒,这种技能可能成为他及他家庭的赢利之源,而且给个人带来极大的自豪感和满足感。[7](P140)

三、乡村旅游与乡村发展

旅游具有文化性。在旅游业中,旅游产品的生产既是一种经济的生产,也是一种文化的生产,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文化的多样性对于乡村旅游的发展较为重要,旅游的发展,只有打造出有特色的文化品牌,才能更好地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近几年在旅游开发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品牌越来越重要。对于游客消费者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大众文化的另一端,对大多数游客具有求异的吸引力。民族民间传统艺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体,如云南贵州一些乡村旅游就是依托一些对游客具有巨大吸引力的歌舞艺术来发展的,如《云南印象》、《丽水金沙》、《多彩贵州》等。文化的多样性,能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平台。然而,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能不能为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提供平台则是另一问题。乡村旅游的发展,靠的是乡村传统文化,“卖的是文化”,如果旅游业发展的利益为外地公司和他者所分享,文化持有者的乡村不能分享旅游所带来的发展,其固有文化的保护必定是空谈,也极不合理。在乡村旅游中,“文化”、“旅游”、“经济”是具有内在紧密联系的环节。乡村文化的多样性有助于旅游品牌的打造,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而旅游业的发展,只能在带动乡村发展的基础上,才能为保护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提供保护资金和发展平台。印度尼西亚巴厘人正是因为旅游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使许多人充满激情地发扬自己的文化。近年来,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由于乡村旅游的发展,促使了一些村寨经济得到发展,民族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如雷山县郎德和西江两个苗寨。

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要为乡村经济发展服务,只有乡村经济得到发展,才能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平台。基于此,旅游目的地居民参与乡村旅游业,并在旅游发展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便具有重大意义。既然卖的是乡村民族传统文化,因此获得的利润就不应将该文化的持有者排斥在外。但是,由于旅游业体制的不健全,一些乡村旅游将村民排除在外,或者村民参与程度低,大量的旅游利益为外来经营者所分享。一些乡村尽管旅游发展红火,但旅游目的地居民仍处于原有的贫困状态,并且旅游的发展为其生产、生活造成极大的不便。旅游利益分配的不合理,必然引发各利益主体之间的纠纷和冲突,如一些乡村居民毁坏作为旅游观光的自然资源,导致旅游资源的破坏;对于外来旅游经营者将自己排斥在外,又利用其传统文化进行旅游开发时,更是充满了敌对情绪。因此,在乡村旅游开发中,没有村寨社区参与旅游的利益保障机制,就无法解决各利益群体之间的冲突,就无法使乡村旅游真正为乡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推动力。旅游目的地居民的积极态度对于乡村旅游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来自城市的游客消费者来乡村不只是观光,而是为了体验乡村的生活。一般游客的旅游由于事件等条件的限制,可能只观注一些显性文化,如服饰和歌舞,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文化体验的需求也随之增强。因此,在有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的打造中,没有当地居民的积极参与是不可能成功的。如在贵州苗族村寨的旅游发展中,过去大多数游客只注重苗族的飞歌、美丽的服饰和具有独特风情的吊脚楼等显性文化,而现在,一些游客逐渐关注苗族的内在文化,不只是追求美丽服饰的一饱眼福,而是希求获得苗族当地居民对其服饰图案的解释。在偏僻欠发达的乡村社会,具有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p#分页标题#e#

如何发挥其文化的优势,为经济发展服务,是当今乡村发展的重大课题。旅游业的发展需要美好的环境和丰富的人文景观,而偏僻的民族贫困山区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同时,旅游业是一个依托性较强的经济———文化产业,不仅能够发挥民族村寨的文化优势,带动农产品的销售,而且还能够加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由于经济的贫困导致了一些传统文化的丧失这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只有经济发展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提高,人们才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传承自己的文化。如贵州省雷山县,依托苗族传统文化,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了具有当地特色和优势的“茶叶”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成为游客喜爱的消费品。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支柱产业,支柱产业的发展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形成以点带面的局面。旅游景区的发展,必然带动周边乡村社会的发展。云南罗平旅游的发展,带动了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如菜油、生姜、蜂蜜、萝卜等优势产品的发展。一些偏僻欠发达的民族山区,在目前的经济发展中暂处劣势,但这些取缔往往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利用这些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品牌,转劣势为优势,是贫困民族地区发展的一条有效的途径。

四、民族文化、乡村旅游与乡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