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户外运动协会工作计划

户外运动协会工作计划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10-13 05:28:0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户外运动协会工作计划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户外运动协会工作计划

篇1

(一)基本村情:焦堂村委会位于王集乡西南部,距县城6公里,全村共488户2416人、2023亩土地,贫困户共50户239人,下辖9个村民组。2017年全村脱贫18户90人,2018年全村脱贫27户123人,还有5户26人未实现脱贫。免费安装有限电视50户,全村488户通自来水。经过全村人的共同努力,村民人均纯收入4000元以上,已实现整村脱贫目标。

(二)主要做法

1.加强组织领导。

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对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的意见和有关文件精神,制定工作计划,组织和动员全体乡、村、组干部献计献策,齐心协力把工作做好。成立了以刘建伟同志任组长,张兴富同志为副组长,各贫困村包村干部和上级部门帮扶人员为成员的乐英乡驻村帮扶工作组。

2.确立工作目标。

首先紧紧围绕全乡灾后产业发展,立足贫困村实际,动员群众自力更生,协调有关部门落实资金,争取帮扶项目,帮助农民增产增收。其次通过组织动员群众参与技能培训,拓宽就业渠道,开展劳务输出,拓展群众经济收入渠道,帮助培育致富带头人。再者通过帮扶,配合乡党委、政府协助解决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村容村貌改变等工作,使村民的致富能力明显增强,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形成家庭和睦、民风淳朴、互助合作、稳定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如期实现同步小康。

3.严格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摸底调查(20xx年x月至x月)。通过召开村组干部、党员、群众会议,村民座谈讨论、入户走访等形式,全面收集掌握社情民意,梳理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了解群众生产生活情况,找准致贫原因。

第二阶段:氛围营造(20xx年x月至20xx年x月)。完成“文明村道”建设,大力宣传党的政策,及时传达党的声音,营造起浓厚的感恩氛围,增强群众的感恩意识,形成积极向上、懂恩感恩、崇德有爱的乡村舆论氛围,为扶贫工作奠定坚实思想基础。

第三阶段:扶贫帮扶(20xx年x月至20xx年x月)。建设村文化队伍,提升全村村民文化素养,丰富群众精神食粮。结合上级党委政府发展规划及政策支持等,积极做好产业发展及村基础设施建设。做好群众农业知识、就业技能等培训。协助建强村班子建设,继续深化感恩氛围营造,大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不断提高村民素质。探索总结驻村帮扶方法举措,建立长效机制。

三、主要成效

1.提高了政策宣传力度。积极宣传党和国家各项强农惠民政策,帮助了群众转变观念、增强发展意识,积极组织动员群众加快发展,脱贫致富。在各贫困村内建设宣传栏、阅报栏、政务公告栏及时传达党的声音,帮助群众党的相关政策。通过感恩墙、宣传语等,强化文化阵地建设,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增强了群众感恩意识。

2.帮助发展致富产业。结合乐英乡产业发展重点,立足各村实际,积极发展茶产业、猕猴桃种植业等。如群山村在原投产茶叶x亩的基础上,争取建成茶叶种植面积x亩,油茶种植面积x亩,猕猴桃种植面积x亩。引导和帮助村民学科技、用科技,多渠道、多形式拓展增收途径,推动贫困村建设。

3.完善了基础设施建设。针对贫困村组普遍存在的饮水困难问题,协助了村两委做好项目立项工作,积极争取上级支持。解决了爱国、群山村村道存在的安全隐患,安装转弯镜、平整硬化部分路面增加会车点、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等。完善了村级活动室、村民活动中心软硬件设施,改善村务公开、文化建设,增设阅览室设施,改善户外运动场所,安装户外健身器材等。

4.加强了宣传教育培训。打造村文化队伍,广泛开展文化文艺宣传表演,提升群众文化素养,增强群众凝聚力。成立了群山村老年协会,构建老年人健康长寿快乐的大家园,为老年朋友展示自我提供平台。在四个贫困村开展了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活动和创业就业技能培训活动,有针对性的对村内有思想、有基础的村民进行特色种养殖、经营管理等技能培训,大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不断提高村民的整体素质。

篇2

(一)以贯彻落实《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为抓手,不断提高群众体育服务水平

1、认真贯彻落实《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市政府于2月1日颁布了《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2—2015年)》,明确了“十二五”时期我市全民健身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我市切实做好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工作,于2月23日召开新闻会,并制定了全年宣传计划,在市内主要新闻媒体、驻黄媒体、各大重点网站通过全文登载、统一消息、重点内容专题解读的方式进行宣传,营造全民健身事业良好社会氛围。同时,指导督促各区县政府出台《全民健身实施计划》。目前,徽州区、歙县已出台《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其他区县正在研制和下发之中。

2、积极推进各类全民健身工程。根据《关于做好2012年“万千百、511”两个计划申报工作的通知》精神,认真做好本年度全民健身工程的申报工作。共申报建设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24个,国家级乡镇全民健身广场1个,省级乡镇全民健身广场8个,全民健身苑22个,社区俱乐部5个,晨晚练点42个。同时,积极向市政府汇报,争取落实市级配套资金,确保完成年度建设任务。

3、广泛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一是市级大型群众体育活动迭起。先后举办了市迎新春健身跑、“绿色•低碳先行”万名妇女自行车骑行、第九套广播体操培训推广等活动。同时,围绕做好省第三届体育大会参赛准备,各个项目的训练、比赛蓬勃开展。二是体育协会活动丰富多彩。市篮球、羽毛球、乒乓球、游泳、足球、棋类等体育协会纷纷开展各类活动。三是地方特色全民健身活动深入推进。上半年,全市举办各级各类全民健身群体活动达60余次,参与群众2万余人次。

4、建立健全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一是高度重视各级体育社团组织建设和管理。上半年,成立了市体育舞蹈协会、市钓鱼协会等,并积极做好市老年体育协会等筹建工作。二是推进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建设。在与学院合作建设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的同时,积极申报省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并将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上半年,培训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88人。各区县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工作积极推进。

5、有序推进国民体质监测工作。上半年,市国民监测中心正式启用,11台人体机能测试仪、超声骨密度仪、人体成分分析仪、亚健康测试仪,专业测评软件及电脑操作系统安装到位,4名精密仪器操作员培训完成,并根据《2012年省国民体质监测工作计划》要求,制定了我市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实施方案。当前,监测项目收费标准已报市物价部门核定,监测工作正按计划展开。

(二)以积极备战省第十三届运动会为契机,努力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

1、扎实推进省十三运会备战工作。省十三运会将于2014年在安庆市举行,按照《省第十三届运动会竞赛规程总则(草案)》,积极做好省十三运会各项目运动员的选拔、引进和注册工作。对符合省十三运会参赛条件的运动员进行了注册和确认注册,今年共注册运动员142人。组织参加全省运动员骨龄检测,组队参加了全省青少年田径项群赛等常规赛事。

2、不断加大体教结合工作力度。一是积极举办全市青少年乒乓球等项目比赛,选拔体育苗子。二是命名学校为“少年体校”,市体育、教育部门共同揭牌,并签订“体教结合”合作协议。三是积极做好体育特色学校招生工作,与教育部门共同出台体育特长生管理办法,共同做好体育特长生管理。四是举办和参加各级裁判员、教练员培训班。培训国家二级门球裁判员17人,组织教练员和体育教师29人参加全省以上各类裁判员、教练员培训班。五是认真做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特色学校的申报、管理和检查评估等工作。

3、国际国内比赛亮点频现。我市竞走运动员在国际田联竞走挑战赛太仓站暨伦敦奥运会竞走女子20公里选拔赛中获得亚军。按照中国田径协会的奥运选拔办法,将进入中国女子20公里竞走的伦敦奥运会参赛大名单。这是有史以来籍选手首次入围奥运会大名单,实现了我市运动员进入奥运赛场的零突破。武术散打运动员李肖肖获得2012年全国武术散打锦标赛第三名。橄榄球运动员沈蕾蕾获得2012年全国橄榄球锦标赛第三名。

(三)以精心举办体育品牌赛事活动为平台,大力推进国际体育城市建设步伐

1、成功举办第七届中国()国际山地车节。活动于4月6日-8日举行举行,由开幕式、比赛、现场活动、文化休闲等各项子活动组成。来自等43个国家和地区,77个俱乐部的1000余名山地车选手报名参加四个组别的比赛。其中外籍参赛选手146名,世界顶级选手2名。活动有三大特点:活动丰富性为历届之最,宣传营销力度为历届之最,活动高效有序为历届之最。

2、成功举办2012全国山地自行车冠军赛。赛事于4月9日-10日在举行,是山地车节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相对独立的国家级专业赛事。来自等11支代表队的71名运动员分别参加男女越野赛和男女个人计时赛四个组别比赛项目。

3、成功举办全国皮划艇冠军赛暨皮划艇大奖赛。赛事于4月10日—12日在我市中心城区水域举行,来自全国的19支皮划艇队伍、近500名专业运动员参加。比赛设14个项目,分别为200米、500米、1000米、12000米男、女单人皮艇、划艇赛。赛事有三大特点:领导重视,全力支持;职责明确,部门联动;周密部署,保障到位。其主要成效有五个方面:一是靓丽的“母亲河”绽放异彩;二是促进了体育与旅游的有机结合;三是提升了知名度和对外影响;四是引起了上级领导对的关注;五是推动了皮划艇运动项目的开展。

4、精心筹备第5届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赛事将于今年11月5日至11日在我市举行,各项筹备工作全面推进。一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成立了第5届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市筹委会,分别于4月26日和6月27日召开第一、二次会议,筹委会下设8个工作处室,并明确职责分工。二是及时开展队伍邀请。5月18日,筹委会综合处收到了挪威寄来的首份境外参赛报名表。三是强力推进场馆改造。目前,市体育馆前期拆除工程已经结束,改造项目招投标已完成并确定施工单位,改造施工全面展开。市全民健身馆的功能提升及运动员休息冷餐厅建设同步推进。四是加强各方对接沟通。市政府和省体育局召开两次会商会议。并共同赴国际武术联合会秘书处和中国武术协会专题对接会商。五是启动宣传招商工作。已制作建设第5届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官方网站。新闻会相关工作正在准备。同时,初拟了会徽、吉祥物、会歌征集方案。六是确定后勤接待宾馆。选定五星级酒店——国际大酒店和四星级酒店——华山宾馆作为国外参赛队的入住酒店。国内参赛队的入住酒店已基本选定并将签订协议。七是完善有关文稿材料。完善了《第5届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总体方案》,《市筹委会内设机构和职责分工》和省、市政府常务会议汇报材料等。八是起草议事管理制度。起草了筹委会联席会、专题会等议事制度,会议记录和文档收集管理等工作制度。

(四)以贯彻落实体育产业若干政策为依托,加快实现体育经济多元发展

1、市体育中心正式运营。上半年,市体育中心成立领导班子,明确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负责人职责分工,办理法人注册登记,招聘工作人员,落实办公场所,配备办公设备,并于5月14日正式运营,全面履行体育场馆管理和体育赛事组织等工作职责。目前,市体育馆、市游泳馆、市全民健身馆及所属工作人员纳入体育中心统一管理,并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同时,体育中心日常管理、财务管理和议事决策等制度相继制定和执行,并完成聘用人员劳动合同签订、劳动用工登记、社会保险办理和人事档案建立等工作。

2、体育彩票销售稳中有升。上半年,我市认真贯彻落实2012年全省体育彩票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创新管理体制和销售模式,建立高效运行的工作机制,不断提高科学管理水平。进一步完善《市体育彩票工作试点实施方案》,印发实施《市2012年度区县体育彩票工作考核办法》。大力推进体彩“三进”工作,在深化体彩进宾馆、进酒店的基础上,推进体彩进景区,4月27日,玉屏楼中国体彩销售网点正式开业。大力推进专营店、竞彩店、网点建设和即开销售。同时,严格按照国家体育总局《关于严格执行<彩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有关规定的紧急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体育彩票市场管理,确保了销售安全。上半年,全市共销售体彩2900万元,其中电彩销售2029万元,即开型彩票销售871万元。

3、体育场馆功能充分发挥。市体育馆、市游泳馆和市全民健身馆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引导市民参加体育锻炼,充分发挥体育“窗口”作用,在提升形象、提高服务上有新面貌、新气象。上半年,共接纳市民4万余人次健身锻炼。市体育馆在保障开放的同时,全力保障市委、市政府重大活动的开展,先后参与市迎新春健身跑活动、万民妇女自行车骑行活动、儿童艺术节活动等。市游泳馆做好开放、培训等工作,继续保持与学校、金色摇篮婴幼园的合作培训关系,并积极组织部队官兵、市直相关部门职工参加培训。

4、体育设施建设大力推进。一是市体育馆作为第5届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的主场馆,维修改造工程已全面启动。二是市游泳馆投入近50万元安装水下安全垫层并投入使用。三是市全民健身馆投入30万元开设了旱冰场项目,并将启动功能提升和运动员休息冷餐厅建设。四是江心洲体育文化公园景观提升和整体改造已进入施工阶段。五是户外运动基地项目的文体科普中心地下室已经建成,一层封顶,二层开始建设。打鼓岭、奇墅湖、宏村秀里、龙池湾露营地和12公里碧阳镇横岗村至宏村镇古溪村赛道已建成。

5、体育市场管理日趋规范。按照根据省体育局《关于深入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做好夏季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要求,专门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五一”、“端午”小长假体育经营场所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不断加强体育市场和体育经营管理,规范体育项目审批和体育健身市场秩序,认真开展高危体育经营项目专项执法检查,对游泳等体育项目进行了统计和检查,确保活动安全。同时,认真组织开展好全省体育统计等调查统计和数据上报工作。

(五)以“保持党的纯洁性,迎接党的十”活动为载体,全力推动体育工作争先创优

1、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根据省委统一部署,结合实际,市委决定今年6月至党的十召开前,在全市集中开展“保持党的纯洁性,迎接党的十”主题教育实践活动。6月13日,全市动员大会召开后,我局高度重视,迅速召开党组会议和全局干部职工会议,对此项活动进行了动员部署,并制定印发了《市体育局开展“保持党的纯洁性,迎接党的十”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目前,学习教育阶段的重点工作正精心组织,周密实施。分析检查和整改落实阶段的工作已作出安排部署并扎实推进。

2、全面推进党风政风效能建设。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和全面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会议要求,拟定《市体育局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实施方案》,全力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进一步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制定下发了《市体育局2012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任务分解表》,开展廉政文化进机关等教育活动。按照市委《机关作风整治巩固提升工作意见要求》和“三位一体”评议标准,切实加强效能政风行风建设。上半年,通过市民连线平台回复转办事项8项,2次走进市政风行风热线栏目直播间,在市政风行风在线网站体育类信息14条。

3、不断加强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市政府统一部署,制定《市体育局2012年度依法行政示范工作方案》,开展体育特有职业培训,推进和完善依法行政工作。制定完善区县体育工作评估体系和考核奖励办法,规范各项考核。同时,着力做好文明创建工作,重点做好文明程度指数测评、全市体育系统文明志愿者注册登记上报、“推荐我身边的好人”投票和笫十届文明单位申报等工作。

(六)以大力彰显国际旅游城市魅力风采为目标,不断扩大体育对外影响

1、体育事业发展成果丰硕。上半年,全市体育系统改革创新求突破,克难攻坚求发展,坚定不移走特色体育之路。体育事业展现出特色鲜明、充满生机、富有活力的强劲发展态势。特别是在促进体育与旅游经济深度结合,举办体育品牌赛事活动,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户外运动基地方面成效显著。半年来,通过举办国际国内大型赛事活动,共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运动员、游客和客商5000余人次到我市参赛、观光和洽谈贸易,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旅游经济的增长。据不完全统计,半年来,在赛事活动的举办过程中,共创造了活动推广、宣传报道、旅游收入等多重经济效益约3000万元,为我市的旅游经济增添了效益,给当地企业带来了利益,丰富了当地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体育正抒写着“因体育勃发生机,体育使充满活力”的新篇章。

2、体育对外影响不断扩大。市体育事业的发展得到了各级主流媒体的持续关注。上半年,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日报、中国体育报、中国旅游报、日报、卫视、人民广播电台、电视台、东方卫视、国际在线、人民网、新浪、搜狐等40余家主流媒体的100余名中央省级媒体记者来我市采访报道品牌赛事活动盛况和体育事业发展成果,体育对外宣传成果丰硕,影响不断扩大。同时,注重日常宣传和信息报送工作,上半年,我局在政府信息公开平台、省体育局办公网、市体育局网站等信息130余条;市委政研室将体育工作纳入每月全市经济社会基本态势,并以黄办通报名义刊发;市委、市政府信息办3期《要情专报》专刊体育信息,多条信息被《每日快报》采用。日报、电视台、广播电视报、交通旅游广播等市直媒体对我市赛事活动、工作动态及时报道。半年来,日报、晨刊共刊登各类体育报道20余篇,电视台体育栏目“运动汇”正式开播,观众反响热烈。

二、下半年主要工作安排

下半年,我局将继续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体育局精心指导下,在全市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全面践行我市体育事业发展“六为”方针,推动体育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一)大力宣传实施《全民健身条例》、《全民健身计划》《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积极构建全民健身体系,推进全民健身进一步向学校、社区、农村、企事业单位和家庭延伸。

(二)继续实施以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为重点的各项全民健身工程。

(三)不断完善国民体质监测网络,开展好年度国民体质监测工作。

(四)加强社团组织建设,筹备成立市老年体育协会等。

(五)积极做好省十三运会备战工作,狠抓自训项目,引进优势项目,做好项目队布局和调整。

(六)积极做好市六运会筹划工作,制定下发各单项竞赛规程及运动员注册管理规定等,做好运动员的注册工作。

(七)举办好第5届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

(八)打造好国际登山大会、龙舟邀请赛等品牌赛事活动。

(九)承办好全国游泳锦标赛、全省青少年跆拳道锦标赛等单项赛事活动。

(十)发挥好市体育中心职能,加大体育场馆的管理和开放力度,加强体育场馆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不断提高场馆综合效益。

(十一)加大体育彩票管理力度,健全完善体育彩票销售网络,扩大销售规模,培育体育市场,倡导体育消费,发展体育经济。

篇3

按照“多业融合,全县一景”、“原真文化,多点集聚”的发展理念,通过项目推进、服务提升、基础配套、体制创新等举措,力争到2015年末,我县乡村休闲养生旅游建设初显成果,基本建成“产业基础稳固、品牌特色鲜明、空间布局合理、产品体系完善、生态环境优美、配套服务优良”的华东地区重要的乡村休闲养生旅游目的地,并成功申报成为省级旅游专项改革试点县、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产业基础稳固:以我县目前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及趋势为依据,力争至2015年,全县旅游接待量超600万人次,旅游人均消费达到600元,实现翻番,旅游总收入超35亿元,实现旅游经济的倍增的目标。

品牌特色鲜明:以生态环境建设为根本,以乡村休闲养生旅游发展为主线,以环大盘山旅游区、东北台地旅游区、云山旅游度假区等核心区块为重点,全力打造“山水__,休闲养生好地方”的旅游品牌形象。全面推进旅游项目精品建设,力争成为全省高品质旅游景区(项目)最多的县市之一。

空间布局合理:综合开发__的山水、物产、文化资源,依托全县交通网络格局,形成一核(安文—云山旅游综合服务接待中心)、两翼(环大盘山旅游区、东北台地旅游区)、三线(皇家茶场、南孔阙里、山祖水源)、多节点(以管头、横路、大皿、榉溪、梓誉、马塘等为重点的旅游村落)的空间发展格局。

产品体系完善:注重旅游产品创新,契合市场需求,紧抓市场脉搏,大力发展乡村休闲、生态避暑度假、民俗文化体验,以及运动康体健身等四大主题旅游产品,同时积极引入自驾车营地、自行车旅游、徒步旅游,以及探索温泉养生、高山滑雪、攀岩、空中滑翔等新型旅游产品,形成类型丰富、内容创新、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体系。

生态环境优美: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国家生态县”建设,严格控制生产、生活污染, 切实加强环境保护,使全县的空气质量、环境质量、森林覆盖率等指标均名列全省前茅。

配套服务优良:打造覆盖全县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县域1小时旅游交通圈,通景公路全域覆盖;完善旅游交通服务,促进大众交通和旅游交通的无缝对接;创建智慧旅游系统,推进旅游服务和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提升旅游管理及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

1.明确总规地位。尽快启动《__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旅游总规”)的修编工作,进一步梳理县域旅游资源分布情况,明确旅游产业定位及发展目标,完善旅游项目库,进一步强化旅游总规的统领作用。

2.完善规划体系。以全县旅游总规为指导,在科学策划的基础上,完成《专项改革试点县规划》、《全县休闲观光农业基地规划》、《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等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

3.强化规划衔接。加强旅游主管部门对全县涉旅项目的前置审核,未经旅游主管部门前置审核备案的涉旅项目不予立项。强化旅游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环境保护规划以及工业、农业、林业、文化、商业等各类相关产业规划的衔接,力求各类规划兼顾旅游业发展的需要。科学整合空间布局,提高资源利用水平,避免重复建设,实现统筹效益最大化。

1.整合提升东北台地旅游项目。以管头村为核心,通过乡村绿道,串联横路、马塘、向头、佳村、陈界、廷潭岗、东里、大山头等村落,玉山古茶场、水下孔、十八涡、舞龙峡等景区景点,万苍金土地休闲观光农业园等景观农业,形成我县东北部旅游核心。整合各村落农家乐旅游产品,形成“乌石人家”统一对外营销品牌,逐步树立鲜明的市场形象。

2.推动环大盘山旅游项目建设。以大盘山为核心,积极推进花溪、百杖潭、灵江源森林公园等景区,以及榉溪、大皿等乡村旅游项目建设,大力开发漂流、溯溪等特色水上游乐项目,形成我县南部旅游核心。

3.提高城区商贸旅游功能。利用花溪景区、云山旅游度假区与县城之间的地缘优势,发展影院、酒吧、茶艺休闲、康体养生等旅游产品,丰富城区的夜游项目,拉长旅游产业链;加快西山、新兴街等区块开发,增强娱乐、消费等旅游功能;加强城市综合管理,整治违章停车、占道经营等现象,营造“文明县城”的城市环境;通过洁化、绿化、美化、亮化等手段,提高文溪两岸的景观风貌。

4.加快云山旅游度假区建设。加快度假区基础设施和广天休闲山庄、__养生不夜城、大盘山博物馆、中华养生园等项目建设,加大园塘、黄檀林场招商力度,加快温泉堪探、开发进度,力争三年之后出产品,五年之后树品牌。

5.创新旅游项目。以资源禀赋为基础,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引入及创新旅游项目,重点探索发展云山旅游度假区的温泉养生旅游项目、青梅尖高山避暑项目、皇城湖区块旅游项目和鞍顶山等地高山滑雪、滑草、攀岩类

体育旅游项目,以及云山旅游度假区、高二、维新、双溪等地的旅游养老项目。6.提升现有景区品质。三年内,创建大盘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大盘山国家地质公园、管头村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在现有基础上,力争每年新创国家4A级旅游景区1个、3A级旅游景区2个。

7.发展精品乡村旅游。以管头、横路/!/、大皿、榉溪、梓誉、马塘等村为重点,发展精品乡村旅游。其中①管头与横路村主要通过农家乐产品的转型升级,积极发展精品乡村民宿、青年旅社、银发公寓等多层次乡村度假项目;②大皿村以明清古建筑以及丰富的民俗活动为核心,重点整治村落环境,完善旅游服务要素,打造“江南小凤凰”;③榉溪村以孔氏家庙为核心,开发以耕读文化为主线的乡村旅游项目;④梓誉村以宗族文化为核心,开发体验型乡村旅游项目;⑤马塘村以玉山古茶场为依托,开发茶文化旅游项目。加大其它19个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力度,使历史文化村落成为今后乡村休闲养生旅游发展的重要节点。

1.旅游与农业的融合。充分利用我县茶叶、中药材、食用菌、水果、蚕桑、高山蔬菜等特色农业基地及高山梯田风光,通过景观营造、设施配套、线路整合等手段,使其成为集产业观光、科普认知、农耕体验、摄影写生、旅游休闲、采摘购物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生产基地。同时积极探索家庭式的主题农场项目建设,创新农业旅游发展与运作模式。

2.旅游与林业的融合。通过全县的绿化、美化,加强不同季节花卉及色叶树种的种植,实现森林景观与人文景观有机结合,提高县域空间的景观效果,改善城市及村镇生态环境,促进城市、村镇、居民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推进全县生态文明建设。

3.旅游与商贸的融合。结合旧城区改造、云山旅游度假区与新城区开发建设及尖山、双峰等城镇发展,加强旅游与城镇第三产业的融合,逐步打造集旅游商贸于一体的特色街区,提升城镇商贸旅游的比重与品质,大力发展城镇商贸旅游,发挥“旅游小镇”集散功能,集聚消费人气。

4.旅游与文化体育产业的融合。充分利用我县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将玉山的赶茶场、高二的七夕节、深泽与双峰的炼火、万苍的谷将山庙会、盘峰的祭孔大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成旅游项目,积极开发民俗文化节庆活动,推动“民俗文化旅游集聚区”建设。依托我县与横店影视城的地缘优势,积极接受其产业辐射,利用我县境内梓誉、大皿、榉溪、横路等原生态的村落环境及景观风貌,积极发展影视创作、书画创作等文创产业,推进文化旅游发展。凭借我县空气清新、水质纯净、环境优美,适合户外运动的优势,加强旅游与体育的融合,培育发展滑雪、滑草、山地自行车等户外康体运动旅游项目,与我县传统的山水观光旅游项目形成互补。

1.完善交通网络体系。加快县内交通网络建设,加强与周边县市交通对接,积极推进形成“四纵三横十六连”的区域骨干交通网络。完善城乡公共交通服务,开通__至主要客源地的旅游专线。三年内完成磐新线窈万段、42省道一期、40省道三期等公路建设,争取开工建设杭绍台高速公路。完善各景区、乡村旅游点的道路交通指示系统,健全旅游交通服务体系,加强公共交通和旅游交通的对接。建设县旅游集散中心和尖山旅游集散中心。启动东北台地玉山、尖山、万苍等地的田园休闲绿道建设,依托沿途的特色乡村、景区景点以及工农业生产旅游点设置服务驿站,为“骑友”和“驴友”提供配套服务。

2.提升住宿档次及特色。以“鼓励发展特色主题酒店,大力发展经济型快捷酒店,合理发展高星级酒店,提升发展社会及乡村旅店”为原则,实现旅游住宿接待设施多元化发展。重点提升以管头为代表的乡村民宿品质。支持城市商务酒店、度假酒店/度假村、主题特色酒店、经济型连锁酒店、青年旅社、汽车旅馆、露营地、民宿(家庭旅馆、农家乐)等旅游接待设施的建设,提高旅游住宿级配水平。创建1家四星级酒店、1家主题特色酒店、4家三星级酒店。

3.打造地方餐饮特色。培育一批“名店”和“老字号”餐饮品牌企业,挖掘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风味小吃和美食佳肴;推出特色菜肴系列,如绿色有机餐饮系列、中医药养生药膳系列、有机茶养生宴系列;培育城镇特色餐饮街区;积极举办美食节庆活动。

4.提高旅行社经营水平。规范全县旅行社运营机制,鼓励现有旅行社的兼并、重组,培育旅行社龙头企业。三年内争创四星级、三星级旅行社各1家。通过加强培训、强化管理等方式提升全县导游总体水平。

5.增加旅游购物比重。促进农特产品、工业品转化为旅游商品,大力挖掘和开发旅游纪念品和工艺品;重点培育6家以上集基地、收购、加工、包装、销售为一体的旅游商品龙头企业;以“浙八味”特产市场为依托,通过线路组合、设施完善、规范管理等举措,建立以中医药保健品为主体,包含茶叶、菌菇、果蔬等物产的旅游购物基地;加快城区、云山商业街区和综合性旅游购物商场建设。

6.丰富休闲娱乐业态。以云山旅游度假区为依托,新建高品位休闲养生街区,开发中药熏蒸馆、药浴馆、药膳馆、中医针灸馆、推拿馆等中医药养生保健项目,使之成为__高档养生休闲中心。整合创新民间传统文化节目,建立一支专业的旅游演艺队伍,打造一台特色鲜明的旅游演艺产品。

7.构建智慧旅游体系。建立涵盖县旅游局、旅游企业、旅游行业协会及乡村旅游点的网站体系,健全旅游咨询、信息、在线预订、行业管理等功能,构建__旅游服务信息数据库;以花溪、百杖潭景区为试点,推行智慧旅游景区建设,加快推进电子语音导游讲解系统建设;充分依托高速服务区、各主要景区、乡村旅游经营点等设置二维码信息咨询体系。

1.拓宽营销渠道。整合县域旅游相关营销资源,积极与周边县市区合作,提升联合推介、市场营销机制,实现渠道共享、客源互送。加强与杭、甬、温、台及沪、苏等主要客源地旅行社、旅游中介机构的沟通协作,鼓励本地旅行社积极开拓地接业务,并建立长效合作机制。积极与知名旅游电子商务运营商建立合作关系,构建旅游电子商务营销网络。

2.组建县旅游形象推广中心。由涉旅企业、政府共同出资,组建县旅游形象推广中心,负责全县的旅游景区、宾馆饭店、重点旅游村落、农业观光基地、休闲山庄等的统一营销、包装、推广,实现全县旅游营销一盘棋运作。提高__旅游品牌意识,加强旅游品牌商标注册。

3.创新营销方式。制作__旅游形象片,构建__旅游主题形象体系,在杭州、上海、苏南等主要客源市场的主流媒体进行播放。鼓励各旅游景区拍摄微电影,在本景区网站、全国知名旅游网站及门户网站上播放。积极鼓励旅游企业开展微博、微信营销。

4.提升服务水平。提高现有景区、旅行社、宾馆、饭店、旅游购物市场等的服务标准,提升我县旅游服务总体水平。增加与旅游类院校合作,加强各层次、各类型旅游人才的培训与引进。建设旅游诚信体系,深入开展旅游消费场所推荐活动,建立旅游行业协会组织和监管机制。

1.构建大旅游管理体制。成立由县政府主

要领导任主任,分管领导任常务副主任,县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__县旅游发展委员会(简称“旅委会”),负责统筹、协调等工作,全面形成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的工作机制,旅委会下设办公室(设在县旅游局)。同时成立__县旅游协会,强化行业监督与自律。2.启动旅游综合改革试点。整合利用行政资源,努力使我县进入浙江省旅游综合改革试点“1+6+X”行列,申报成为全省旅游专项改革试点县之一。

3.成立县旅游发展投资集团。整合全县涉旅资产,组建县旅游发展投资集团,为我县旅游发展提供投融资和创业平台,为我县旅游集约化经营和科学管理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