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2 01:43:4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培养人考察意见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2011年7月,福建省教育厅启动实施了“中小学名师培养工程”。在全省遴选100名教师作为培养人选,计划用3年时间,培养一批教育理论素养深厚、教育教学艺术精湛、在省内外有较大影响的教学名师,以此带动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水平的提高。
为了做好工程的实施工作,福建省教育厅成立了“福建省中小学名师培养工程专家工作委员会”,负责名师培养工程的业务指导和咨询,制订培养方案、指导意见、工作规程、管理和考核办法,以及审定培养单位制订的培养方案等工作。
福建省中小学名师培养工程以“教学主张”为引领,要求每一位名师培养人选都努力提炼并形成自己的“教学主张”,突出自己的教学专长与鲜明的教学风格,形成具有福建特色的名师培养模式,造就各具特色的教学名师。要求教学名师应具有标志性特征:有自己的教学信条,有自己的教学主张,有自己的教学模式,有自己的教学风格,有突出的教学业绩。在培养方式和培养措施上,遵循教师专业发展和名师成长的规律,通过专家指导、理论深造、课题研究、名师访学、考察学习、学术交流和著书立说等方式,促进培养人选和对象尽快成长。教学名师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配备双导师,进行个性化培养。
名师人选的具体培养方式与要求如下:一是为每位名师培养人选配备双导师。导师由高校专家和中小学著名特级教师组成,导师与培养人选共同商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二是通过组织名师培养人选学习深造等各种形式,学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提高思想觉悟和专业理论素养。培养人选在培养期间要进行一个半月左右的集中学习。三是指导名师培养人选以提炼教学主张为线索确定教育教学研究课题。课题应在3年内完成,课题研究成果要产生实际影响。 四是为名师培养人选搭建发挥引领示范的平台,鼓励和支持名师培养人选组建学科教学团队,打造教学、研究、学习共同体。名师培养人选每年应至少在区、市级以上开设具有较高水平的公开课、专题讲座和“送培下乡”活动各一次。3年内至少指导和培养3名区、市级以上学科教学带头人或骨干教师。五是组织名师培养人选到省内外知名的中小学学科教学名师所在单位跟班学习,在实践中磨砺,强化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跟班学习不少于一个月。六是组织名师培养人选参加高层次学术论坛交流和境内外高级研修活动,拓宽专业视野,扩大影响,提升知名度。
2落实制度力抓项目执行
有了指导思想的引领,有了制度的保障,接下来就是至关重要的项目执行环节。2007年作为新人才项目管理的启动之年,医院多方面齐头并进,致力于提高执行力这个关键点。多次召开项目协调会和沟通会,落实相关责任职能科室,拟定具体可执行的操作方法,实施项目工作分解,确定每个环节的具体管理者和责任者。为保障执行力,医院还建立了专项管理及执行机构———人才培养项目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具体实施,责任明确、分工明确。同时配套设立专项资金支持,经费统一管理、专款专用,确保经费使用效能的最大化。通过一系列规范化流程管理,形成了有序、新型的人才培养新格局,为医院的改革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作为一家中医医院,在人才建设的具体实施的路子上,既要坚持和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不动摇,又要走中西医并重的路子。针对这一点,医院在人才培养项目具体实施上从全院改革和发展的总体要求出发,紧抓浙江省新世纪“151”、杭州市新世纪“131”培养人才、全国优秀中医临床研修人才”和“青苗计划”等重点,并结合培养层次、个人工作实际、确定个体化具体培养目标。培养方式采用在职与脱产并重,国内与国外结合、学历培训与短期进修结合等方法。积极探索个性化、差别化培养方法,做到因人施教,因地制宜。
3设立人才培养项目专项资金鼓励培养人选走出去学习
医院设立了人才培养项目专项资金,积极鼓励培养人选走出去学习,除了每年派出大批的骨干赴国内的大型医疗机构进修外,医院领导还积极与国外知名院校、医疗机构联系,为培养人选出国进修打开便利的大门。五年之内医院共派出了12人次赴多个国家的知名院校、医疗机构进行为期超过3个月的进修学习,研修者在将国外先进技术学习回来的同时也开阔了眼界。除此之外,医院还创造机会,让培养对象参加各种级别的培训、讲座、论坛,并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来院讲座授学,推进业务交流,提高学术素养。通过“送出去”与“引进来”,医院人才培养取得阶段性成效,力争在不断建设中培育出更多的中医有传承、有特色、有优势,西医走在先进行列的的高层次人才。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境界、更有力的措施,把优秀青年培养成为党员、凝聚在党的旗帜下,是我们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
1、坚持把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纳入重要日程。
学院党委定期专题研究发展党员工作,每年举行学生党建研讨会和支部书记研讨班,重点研究提高发展党员质量的举措。党委书记坚持亲自抓发展党员工作,为积极分子讲党课、与发展对象谈心、参加支部发展会。
2、健全保证党员发展质量的制度体系。
针对发展党员工作,先后出台了10多项制度,确保发展党员工作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一是谈心制度。即使党支部人手再少,工作再忙,也必须在学生提出申请的几天之内,由党支部派专人同申请人谈话,予以热情切实的鼓励,决不能让申请书“石沉大海”。二是培养人制度。注意选择那些党性强、对入党积极分子满怀政治热情、而且熟悉培养工作的党员作为培养人。对每一位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确定两个培养人(一个是教师党员,一个是学生党员),由专人负责。培养人经常深入到入党积极分子所在班级广泛了解本人情况,倾听意见,这样能够避免片面性、主观性,提高培养工作的质量。三是进行严格的日常管理。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日常管理有四个方面的措施,即:程序规范化,由计算机输入设计好的表格,分别记载入党积极分子的政治表现、家庭状况,行为奖惩、学习成绩等等;结构合理化,即培养人的搭配要合理,两个培养人要师生结合,课内外结合;结果公开化,即培养对象的进步情况定期在党内通报,交流,发展前还要交给所在班级的群众进行评议,进行质量认定;管理制度化,即对入党积极分子的管理作为制度严格地作出一系列规定,同时设专人负责,定期提交党支部委员会研究。
3、建强发展党员工作队伍。
在完善基层书记教育培训、二级院系党总支协调把关、党委组织部检查督促的工作机制基础上,切实增强工作力量。学院党委注意选拔那些有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富有牺牲精神、善于感情投入的同志担任学生党支部书记、学生党支部委员。他们能力较强,在日常工作中便于和学生接触,有一定的党内生活经验,能够担负起对学生党员和积极分子教育和规范的责任;此外,学院先后在二级院系设立了兼职组织员、增设了党建辅导员和党建助理,重点负责发展党员材料的工作。
二、加强党性教育锻炼,努力端正入党积极分子入党动机。
保证学生党员质量,关键在于端正入党积极分子的入党动机,增强他们的党性修养,促使他们真正在思想上入党。为此,我们针对一些积极分子对党缺乏深刻了解、党性观念不强,个别学生对党的忠诚度不高、入党带有功利主义色彩等问题,多形式、多渠道重点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党性教育,帮助他们提高政治素质,坚定理想、对党忠诚。一是利用重要契机。抓住大一新生军训、参加重大活动等时机,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二是加大对入党积极分子的理论培训力度。改变传统的只有单一的学院举办的党校培训制度,建立学院、系部两级培训体系。系部党总支和党支部通过指导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开展“学,上党课”等活动,帮助他们端正入党动机;在此基础上把优秀的入党积极分子推荐到学院党校继续学习,增强入党积极分子对党的历史、党所肩负重任的认识和理解。三是强化示范引导。每年以入党积极分子为骨干,组织千名学生参加主题实践和校友访谈活动,感悟铁科人的社会责任和崇高使命。组织关工委退休老教师与学生支部结成对子,使学生汲取老党员的政治营养;引导全院向把一生奉献教育事业的朱旭、黄元珍、马丽华等先进典型学习,用榜样的力量净化入党积极分子的心灵。四是搞好自我教育。指导入党积极分子办好铁路科技学院报、汇贤诗文社、兰亭书法协会等“一报一社一会”,使之成为学习党的理论、增强党性观念的红色园地。
三、坚持标准条件,严把党员队伍“入口关”。
前言:
建设监理企业是智能型的技术服务企业,其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目前我国通过一系列建设法律法规,把监理工作的许多责权明确地落实到了监理工作的核心人物――总监身上,使得总监的法律地位和职务风险日益提高。同时,监理招标对拟投入监理机构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尤其对总监一般都明确要求甚至需面试答辩。因此说,打造一支过硬的总监队伍,是提高监理企业竞争力的基础。那么,监理企业如何打造好总监队伍呢?据规定总监必须是注册监理工程师。一般情况下,具备报考监理工程师执业资格的人员,如果是本科毕业也需要八年以上的工作经验才具备报考资格。所以,无论从工作年限上和执业资格上看,应该能够胜任。但在实践工作中仅有这一点显然不够。下面笔者对应于总监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以及监理企业应如何打造这支队伍,分述如下。
1、总监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职业人从事职业的道德准则、情操和品质的总和。监理工作在国家建设领域的重要性要求监理人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因此这一点是总监首要必备的素质。
1.1 监理企业应如何考察总监的职业道德 现在监理企业的人员流动性很大,不仅本市流动,也跨市跨省流动。但我国目前没有注册监理工程师个人信用档案的网络体系。因此,这种流动人才的职业道德的考察基本上还是靠其在本企业的表现来判断,当然如果有可能也可以通过询问调查来了解,但目前这种渠道并不畅通和真实。因此我们一般对新应聘的总监要通过三种途径考察:
一是通过一年以上的试用期做全方位考察。新应聘的总监即使是技术过硬的人才,但只要是对其职业道德尚不能完全了解的情况下,也需在本企业的第一年进行考察。比如先定岗在总代岗位上先进行考察等。总监是企业的外派代表,不仅需要有工作能力,还代表企业法人行使企业的监理权力,因此不经过考察直接任命,是对企业和国家的不负责任。二是通过公司一级的管理,深入现场加强监督指导,避免工作重大偏差的出现。三是现场监理组织机构配备新老员工结合。这样做不仅是为了考察新任员工或者新提升总监的能力,也是出于新老员工互相渗透互相学习的过程,使其经验互补。
1.2 监理企业应如何加强总监的职业道德教育
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各种环境和利益充斥着整个社会。因此如何加强总监的职业道德教育,使之能够保持住良好的职业道德呢?
首先,企业应设专人或部门对职业道德常抓不放。经常抓住一些鲜活的实例来剖析,用这种警钟长鸣的方式来提醒员工的道德意识。其次,企业对一些关键的敏感的工作环节,要加强工作管理体系的协同工作。再次,建立企业与工程参建各方沟通的良好渠道。
2、总监必须具有一定的技术背景
2.1加强总监的技术培养是监理企业的根本
我们知道,在监理招标中对总监要求具有从事过“同类工程监理”的技术背景。这对总监凭借其以往的经验尽快驾驭现有的监理工作有帮助。总监的技术背景和能力是通过监理工作积累的,但总监多处于被动接受工作,因而培养总监的技术能力,使他们具有更广泛的技术背景,提高总监在竞争中的实力十分必要,这也就提高了监理企业的竞争实力,所以说加强总监的技术培养是监理企业的根本。
2.2 监理企业应如何进行总监的技术能力的培养
培养人才的基本方法,除了常规的学习、交流及参观考察外,监理企业还可据自身特点制定其人才培养战略。监理企业每年承揽监理工程的性质和规模是不同的。而总监在本企业内有相当大的流转性,因而这也为建立一支总监队伍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和工作的机会。为使总监们能够达到丰富职业阅历、增强职业素养、提高职业水平、拓展知识范围的目的,应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组织总监们互相学习、进行职业交流,但是这还不够。应该加强总监的实际工作的历练,创造机会使缺乏相应技术背景的总监轮岗,在其需要学习的工程做总代,进行刻意的培养。虽然这样会暂时性的出现人才使用上的重叠,但对于企业培养总监队伍,提高企业的整体实力非常必要。
3、总监应该具有一定的决策力、组织力和协调力
3.1总监具备一定决策力、组织力和协调力的必要性
总监多是技术人员,不乏专业知识和技术经验,但这对于需要带领一个团队去驾驭建设项目庞大而综合的管理工作,这是不够的。总监应该具备一定的决策力、组织力和协调力,以便及时有效的处理问题。监理机构基本上都远离企业本部,总监是企业法人授权的监理直接责任人,肩负着监理企业对其所监理项目的法律责任。因而总监能够迅速、正确的做出决策,积极有效的组织监理机构解决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不仅是对监理工作的推进,也是规避监理企业风险保障。所以,总监必须锻炼培养自己的这种决策力、组织力和协调力。
3.2 监理企业如何培养和提高总监的决策力、组织力和协调力
首先这种培养要有一个通识的教育。总监一般来源于有工科学历的技术骨干,他们往往缺乏管理学和社会学知识。因此完善补充他们知识体系是必须的。这种在职学习,一是以自学为主,二是企业适当的进行专题讲座。
其次要给予总监锻炼的机会。监理机构是一个团体,团体的生命力在于成员之间的工作合作、能力互补和互相激励。因此监理企业在监理机构配备中要充分考虑团队的这种特点,为总监的工作提供良好的基础,使之能够从成员身上得到能力的补充和智慧的点拨,融会自己的能力于团体中,调动自己的能力和集体的智慧做好决策、组织、和协调管理工作。
4、总监应该具备一定的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
4.1 总监的文字和语言的表达能力是一种工作必备的工具
我们经常发现有些总监的文字和语言的表达能力有很多缺陷。文字方面常表现在监理文件或者指令上由于用词错误或者漏洞发生歧义;而语言方面往往是在主持会议时不能贯通,发言时语言缺乏组织性和逻辑性,不能很好的表达完整的意见。
4.2监理企业如何提高总监的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
相对于前文提到的总监其他能力,文字和语言的表达能力的提高会相对容易,但也需要有一个过程。企业出于人才储备和培养的需要,应注意全体员工在此方面的培养,尤其是企业核心力量总监的培养。我们企业通过以下一些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首先,在语言方面企业要有规范用语和会议程序等相关的要求并形成指导性文件,以利于总监参照执行。在文字方面强调语言的科学性、严谨性,尤其所涉及到的合同变更、监理指令、工程验收等重要文件,尽量采用技术及法律用语来表达,杜绝口语化和华丽辞藻。当然,文字和语言表达的能力不是通过文件就能提高的,还需通过重要的会议或者重大工程活动得以锻炼和展示。在这方面能力强的总监可以脱离文件发挥,但是作为企业应该为总监整体素质的提高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以便这方面能力弱的总监“有章可循”。
为确保“大学生村干部”和治村“能人”能引得来、留得住,我县借鉴间接经验,结合**实际,制定了《“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实施意见》和《公开选拔村党支部书记的实施意见》,鼓励县域内大学生和“能人”到农村干事创业。
1、破解“报酬低”的难题,提高经济待遇。我们明确规定列入“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人员在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期间,由县财政按副村级补贴待遇支付工作报酬。通过法定或规定程序安排担任村党支部、村委会相应职务的,按照乡镇自行规定的相应职级从县财政转移支付中支付报酬。在参评或破格参评专业技术资格时,在**县初级职称评审委员会能够评审的范围内,可减少一项参评条件或放宽一项成果等级。在破格参评时还可减少一项破格条件,技术报告可代替论文,外语和计算机免试。对因故未晋升专业技术资格的,可一步到位参评相应级别的专业技术资格。同时,可以与其他村干部一样,享受“三项保险”待遇。
公选出的村党支部书记工资实行年薪制。乡镇党委按照目标责任书,制定详细的考核办法,每半年对公选的村党支部书记进行一次考核。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经考核验收合格者,身份为非财政供养人员的企事业单位职工、农民、下岗职工、回乡的大中专毕业生、复退军人、在职村干部、农村外出务工、经商、自谋职业人员等,年薪按照本乡镇现行村干部报酬待遇支付,年终考核合格及以上等次者,另奖励全年全额工资的20%。身份为财政供养人员的,原有的工资福利待遇保留不变,另外,县财政每年给予3000元的交通补助费。
2、破解“进无路”的难题,提高政治待遇。公选为村党支部书记的乡镇机关干部,作为科级后备干部进行培养,工作实绩突出者,符合《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有关规定,按照有关程序提高职级待遇;工作实绩平平者,回原单位工作。非财政供养人员三年工作期满,实绩突出者,可作为科级后备干部进行培养。同样,列入“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人员,通过规定或法定程序参加村“两委”的换届选举,三年合同期满,经考核合格的,根据本人意愿,可以续聘留村工作,作为副科级后备干部进行培养。
现在,有128人参加第一批“大学生村干部”竞聘,46人参加别斯托别乡江尔森村、阿热勒托别镇哈拉西克村、那拉提镇哈罗依村等3个村的党支部书记公开选拔。参加公选村党支部书记的大部分是机关干部党员和农牧民“双带”标兵。阿勒玛勒乡农牧民党员王建章,2006年被评为州级农村实用人才,个人资产逾百万元,也积极参加了阿热勒托别镇哈拉西克村一个多民族聚居村的公开选拔,并进入了竞选演讲和答辩。他说:“自己富了不算富,富了应该做点带领群众富的事。以前机会不多,现在县上公开选拔村党支部书记,我又曾经有过当村干部的经历,我想自己一定会干好,一定会用自己致富的经验带领大家尽快致富。”
二、精心组织选聘,用严格的程序“选”人
在选聘“大学生村干部”的过程中,县委组织部、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是“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主管部门,乡镇党委、县委基层办负责具体管理工作。县财政、教育、卫生、共青团、涉农等部门协助组织、人事部门共同做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实施工作。按照公开招聘、自愿报名、组织选拔、统一派遣的方式,招聘对象主要为35周岁以下取得大专及以上学历,未就业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和非在职“五大”毕业生。具体操作中,我们严把三个关口,一是严把资格审查关。结合我县农业和农村发展实际,采集、汇总村级组织人才需求信息,汇总上报需求信息。根据需求认真审核大学生参考资格。二是严把考试关。对报名参加“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人员进行公开招考,根据笔试结果,确定面试人选,开展面试。三是严把考察关。经体检合格,将列入“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人选名单报县委组织部批准,确定人选后,由县委基层办备案。
在公开选拔村党支部书记工作中,我们坚持做到“七个步骤”一个不少。一是全县报名。报名采取组织推荐、群众推荐、个人自荐的形式。对组织推荐的人选,在征得本人同意后,由所在单位出具推荐材料。对群众举荐的人选,必须有本村村户代表的三分之一以上联名推荐,并出具推荐材料。个人自荐,由本人携带相关证件和证明材料,直接到指定的地点报名。二是资格审查。根据选拔的条件和要求,由资格审查小组,依据公开选拔基本条件和任职资格条件,对报名者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经审查符合条件的,发给笔试准考证。三是笔试。笔试采取闭卷形式进行,主要测试应试者的政治理论和政策水平、行政管理知识等。四是面试。面试由纪检、组织、人事、司法、各涉农部门的领导及选拔单位的主要领导组成面试评审委员会,采取现场问答、案例分析等形式对报考者进行测试。五是确定考察对象。按笔试和面试成绩各占40%和60%的综合成绩从高到低确定考察和竞选对象。被确定为组织考察和竞选的人员,到县医院体检。体检如有重大疾病的,取消考察资格,然后从高分到低分依次递补。六是考察。考察和竞选人选确定后,由公选领导小组组成考察组,并向社会,对体检合格的考察对象从“德、能、勤、绩、廉”等方面进行全面考察。七是竞选演讲和答辩。考察合格后,各参选对象根据自主选择的村,集中5-7天时间,进村摸底,递交竞选演讲稿,进行竞选演讲和答辩。由“公选”领导小组组织村民代表、党员代表和相关人员召开竞选演讲答辩会,演讲答辩特别突出者,由乡镇党委报县委组织部审批后,任命为党支部书记。公选的村党支部书记任期原则上为3年(含一年试用期)。具体操作中,我们及时将公选村党支部书记情况通过《**党建网》公布,保证了选聘工作公开、公平、公正。县纪检委全程参与并监督竞聘和公选工作。
三、加强教育管理,以发展的观念“用”人
“大学生村干部”和公选出的治村“能人”上岗后,及时加强教育管理,为他们施展才华、发挥作用搭建平台、创造条件。一是加强培训。把“大学生村干部”和“能人”培训工作纳入农村干部培训计划,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坚定“大学生村干部”和“能人”扎根基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想信念;加强党的农村政策、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实用技术、村务管理等方面培训,全面提高“大学生村干部”和“能人”农村工作能力。由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加强对“大学生村干部”和“能人”的创业意识教育和创业能力培训,提供有针对性的项目、咨询等信息服务。二是坚持合理分派。根据“大学生村干部”的专业特长和农村发展需求,采用个人自愿与组织确定相结合的方法安排定岗,原则上优先派驻到偏远、贫困农村任职。三是注意引导帮扶。建立县级领导联系、县直单位帮扶、乡镇领导指导、帮带的工作体系,在项目选择、政策咨询、技术培训等方面及时加强引导和指导,提供周到细致、形式多样的创业服务。四是多岗位培养锻炼。发挥“大学生村干部”年纪轻、有文化、学习能力强的优势,让“大学生村干部”兼任村里一些其他职务,在为村民提供致富信息、培训实用技术、丰富文化生活的同时,深入了解村情民意,了解与本村实际联系紧密的致富项目的技术水平、市场前景、购销信息。五是坚持科学管理。“大学生村干部”和公选出的“能人”实行年度目标责任制度、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对表现优秀、业绩突出的“大学生村干部”和公选出的“能人”进行相应的奖励和表彰。
1.以校长的表率作用凝聚教师
作为一名校长,应严于律己,宽以待人,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要有强烈的事业心。面对几百名学生的成长和几十名教师的工作生活,应感到重任在身,马虎不得,轻浮不得,应全身心投入工作。其次,校长要善于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政策水平、业务水平和领导艺术,这样学生出现的问题才能看得准,处理得恰当,教师们才会佩服你。再者,校长应廉洁自律。权力使用时,一定要为集体的利益,尽到自己的责任。另外,应在政治上、生活上关心教师,教师有困难应主动过问,能办到的要积极帮助,有病要挤出时间去看望,教师家有婚、丧事,校长必须亲自参加。逢年过节群发信息问好,使教师感到校长是心目中的支柱。校长要淡泊名利才能产生崇高的人格,才能在教师的心目中产生一种尊严,教师对校长才能产生亲切感,产生信任的力量,产生支柱的力量。在校长的影响下,教师们对学校的工作产生责任感,并能做到积极参加,全力以赴地去做。在实践中,我体会到要凝聚教师的力量,既要靠真理的力量,又要靠校长的人格力量。
2.以先进典型、模范行为凝聚教师
教师这个群体有强烈的荣誉感和成就感,每个个体都比较好胜、好强,不甘落后,盼望先进。他们所做的工作,取得的成绩,并非就需要多少报酬,主要是期望得到承认,领导对他们所做的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在例会上予以口头表扬,给予肯定并宣传,教师心理就能得到安慰和平衡,也就很满足了。领导在工作中要注意发现和总结好人好事及敬业者,对每个教师及每个科室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都应及时总结、宣传,大的活动可进行物质奖励。作为一名领导也应会用榜样的力量来树正气,鼓励大家,教育大家。我在当中学校长和学区主任期间的实践证明,定期组织班子成员或骨干教师外出考察学习,使大家见见世面,开阔眼界,也能增强凝聚力,大家考察返校后都能踏实工作,积极性极高。这样一来学校就形成奋发向上的氛围,会以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大家互相配合,互相促进,努力工作。
3.以民主管理凝聚教师
教师是做好学校工作的决定力量。充分地相信教师,尊重教师,关心教师,发挥教师的主人翁地位是凝聚教师的关键。学校除坚持每周例会制以外,还要定期召开教代会,审议学校的工作,研究大家关心的热点问题,会上教师提出的建议要认真对待,能办到要积极去办,办不到的或一时办不到的,要做好解释,得到教师的理解。对学校各项制度的出台,学校的大型维修、改建等大举措,及时召开教代会进行讨论,征求意见,不要一个人说了算,要群策群力,然后拿到行政会上研究决定。教师对自己参与制定的制度或建议的认可,既感到自信,又能自觉执行。另外,作为校长,对评优、评先、评职称和学校财务账,一定要认真细致,做到公正、公平、公开透明。这样就不会产生矛盾和疑惑。领导者也应安排机会让大家发表意见,注意从谈心和会议中听取教师的意见,听取教师的意见也是对教师的尊重,这样教师和领导关系融洽,相互信任,是做好工作的关键。
4.以造就名师、搭建平台凝聚教师
情感管理是通过情感的双向交流和沟通实现有效的管理,进而激励员工。情感管理注重人的内心世界,根据情感的可塑性、倾向性和稳定性等特征进行管理,其核心是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消除员工的消极情绪。情感是影响人们行为最直接的因素之一,任何人都有渴求各种情绪的需求。按照心理学的解释,人的情感可分为利他主义情感、好胜情感、享乐主义情感等类型,这就需要我们的领导干部不断地关心群众的生活,敢于勇于说真话、动真情、办实事,满足人们物质需要,关心群众的精神生活和心理健康,提高一般员工和各类人才的情绪控制力和心理调节力。对于他们事业上的挫折、感情上的波折、家庭上的裂痕等各种“疑难病症”,要给予及时“治疗”疏导、绕弯子、解扣子,要大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以建立起正常、良好、健康的人际关系、个人与群众的关系;要营造出一种互相信任、互相关心、互相体谅、互相支持、互敬互爱、团结融洽的同志氛围、朋友氛围、家庭氛围;要切实培养人们的生活能力和合作精神,增强对本单位的归属感。例如“走动式管理”就是鼓励企业主管走出办公室,深入现场,与各层次各类型人员接触、交谈,加强感情沟通,建立融洽关系,了解问题,征求意见,贯彻实施企业的战略意图。开放的沟通政策为促进员工的关系,鼓励和增强员工参与意识提供了双向沟通渠道策略。例如摩托罗拉公司有“总经理座谈会”、 “业绩报告会”、“大家庭报”,都充分体现了摩托罗拉以人为重、尊重个人、发挥人的潜能、实现个人价值与企业共同发展的经营理念,使员工与企业共同营造良好的沟通环境和互相尊重的文化氛围成为可能。
二、民主管理及其激励作用
民主管理是让员工共同参与决策,强调企业发展与员工的关系,以命运共同体的形式调动员工参加管理的积极性,使员工产生主人翁责任感,激励员工充分发挥积极性。让员工经常参与企业重大事情的决策与管理,鼓励员工多提出合理化建议,并对企业的各项活动进行监督,那么,员工就会亲身感受到自己是企业的主人,企业的前途和命运就是个人的前途和命运,个人只有依附或归属于企业才能发展自我,这样就会激励员工全身心地投入到企业的事业中来。此外,民主管理不是挂在口头上的辞令,而是确确实实体现在日常工作之中的。企业主管应多听少谈,“听”是一种艺术,这种艺术的首要原则,是全神贯注地听取对方的意见,决不可心不在焉。
三、自主管理及其激励作用
自主管理是现代企业的新型管理方式,是民主管理的进一步发展,它主要是员工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目标,自主制定计划、实施控制、实现目标,即“自己管理自己”,它把个人意志与企业的意志统一起来,使每个人心情舒畅地为企业做贡献。因此,企业家要充分信任员工,承认其自主性,实行弹性工作时间制。一个社会的运行必须以人与人的基本信任做剂,不然,社会就无法正常有序地运转。信任是加速人体自信力爆发的催化剂,自信比努力对于成才来讲更为重要。信任激励是一种基本激励方式。干群之间、上下级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它有助于单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振,有助于单位团队精神和凝聚力的形成。领导干部对群众的信任体现在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扬群众的主人翁精神上;对下属的信任则体现在平等待人,尊重下属的劳动、职权和意见上,其表现为“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和放手使用。刘备“三顾茅庐”力请诸葛亮显出一个“诚”字;魏征从谏如流,得益于唐太宗的一个“信”字。这都充分体现在对人才的充分信任上。只有在信任基础之上的放手使用,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人才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有时甚至还可超水平的发挥,取得自己都不敢相信的成绩。
二、实习生角度的思考
(一)实习生计划给大学生带来的利益
1、了解企业,了解自己,做好职业规划
通过实习,实习生可以得到更多有关实习企业的信息,接触、熟悉岗位、单位业务,真正认识工作环境,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标准与自身能力的差距。同时,实习生也能够充分了解自己想做什么,职业倾向如何,亲身体会自己是否喜欢这个行业,在实习过程中逐渐形成明确的自我认知,明白学什么,要什么,能够得到什么,需要自己付出什么。并在此基础上,切实思考自己将来的就业方向,对今后的择业方向做出更客观理智的规划。
2、进入知名企业的敲门砖
目前,跨国公司及国内知名企业几乎都具备了完善的实习生制度,通过招聘、培训、绩效考核及薪酬制度等一系列方式来全面考察员工,并直接从实习生中招聘优秀的人才留在企业工作。对大多数大学生来说,实习生是进入国内外知名企业最理想、最便捷的方式,只有进入了实习生的行列才会有机会进入向往的企业工作。
3、接受职业化培训,转变角色
企业给在校大学生提供实习机会,有助于帮助他们尽早实现角色的转变,从学校到工作岗位,实习生的角色转变不会一步到位,他们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需要接受职业化培训。培训过程中,企业为实习生量身定做培训课程,除对公司概况、企业文化、企业规章制度等进行介绍外,还要针对实习生初涉职场这一特殊情况,增加压力缓解、时间管理、职业道德、工作心态等培训内容,帮助实习生尽快适应企业环境,认同企业文化,融入企业的氛围,实现从思想到行为全方位的快速的角色转变。
4、获得可观的薪酬待遇
大学生利用暑假或者寒假业余时间到企业实习,不仅可以接触社会、熟悉行业、认清自己,准确定位自己的职业生涯和发展规划,还可以获得一笔可观的收入。
(二)实习生需要注意的问题
1、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有针对性地选择企业
作为一个刚出校门的实习生,无论实习期间从事什么工作、实习的目的是什么,都要抱着虚心学习、展现能力的态度,而不能认为实习就是一个形式,对实习工作不重视等不正确的想法。同时,实习单位的选择,首先要和自己的兴趣和人生规划尤其是职业规划相结合,还要考虑到所修专业等因素,最好能将兴趣、人生规划和专业三者相结合来进行理性选择。
2、实习生与企业应签订实习协议
实习生没有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关系没有正式确立,实习生权利保护的法律法规又相当匮乏,在实践中实习生的权利得不到切实的保护。因此,签订一份实习协议显得非常重要,在实习协议中,双方就实习期内实习时间的约定、实习期间实习报酬的约定、实习过程中实习生发生伤亡的处理、实习生在实习期间知识产权归属的约定等相关问题达成一致意见,这份完善的实习协议可作为实习过程中纠纷处理的重要依据。
三、企业角度的思考
(一)实习生计划给企业带来的利益
1、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实习生制度是企业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只要在企业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具备社会责任感的企业都会提供一切能够提供的资源和机会,帮助社会来培养人才,让实习生真正地了解社会、了解公司运作,有一个重新认识自己、定位自己和提高自己的平台。特别是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之下,企业更应当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在企业能力范围内,为大学生提供实习机会。
2、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经营效益
2007年国家税务总局发出了《企业支付实习生报酬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规定企业支付给在本企业实习学生的报酬,可以在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时扣除,从财政上予以支持;现在,许多行业主管部门又陆续推出了各种实习补贴政策,加大支持力度。这些政策对一些创业初期的企业,或者中小型企业而言,尤其具有吸引力,降低了企业的成本。另外,从企业自身来说,一些短期内空缺的人员岗位,或者是一些不需要招固定员工的岗位,也可以交由实习生来承担,节约企业的开支。
3、提高招聘的准确性,丰富企业形象
实习生计划是招聘和甄选的延伸,通过一段时间的实习,经过有效观察、评测,企业对实习生的知识水平、岗位适应情况、人际关系交往能力等都会有比较准确的把握,在全方位准确了解实习生基础上选拔人才,提高了招聘的准确性与可靠性。企业推行实习生计划,让更多的大学生受益,利用大学生的口碑营销来树立起企业的品牌,丰富企业的形象,提升知名度与美誉度。
(二)企业需要注意的问题
1、防止成为“黄埔军校”
企业应该精心打造实习基地,更加有计划地招收实习生。有部分学生进入企业实习不一定想真正加入该企业,而在于将实习经历作为进入其他知名企业的跳板。因此,企业在招聘实习生的过程中,需要关注人岗匹配,需要利用面对面沟通的方式了解实习生的兴趣爱好、未来职业发展预期,综合各种信息推断学生寻找实习的动机,避免成为为其他企业培养人才的摇篮。实习期满,要收集实习生对公司和工作的反馈,特别是注重收集选择离开的那部分实习生的意见,为改进下一年实习生计划做准备。
2、新《劳动合同法》过分保护劳动者权利,劳动关系没确立
在劳动关系方面,一方面,实习生与实习单位是否建立劳动关系还没有统一说法,但是目前司法实践中主流意见基本上倾向于实习生与实习单位不建立劳动关系。另一方面,教育部、财政部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中对实习生的权利义务也做了一些规定,如“不得安排学生每天顶岗实习超过8小时”,“实习单位应向实习生支付合理的实习报酬”。这样,造成了很多时候实习生与企业之间的劳动关系难以处理。因此,从中小企业作为实习单位的角度出发,与实习生签订一份实习协议很有必要的,可在协议中明确实习报酬的标准、实习纪律、实习生过错造成单位经济损失的处理、实习生人身意外保险、学校在实习过程中的职责要求及学校的法律责任等。
引言
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创新微电子产业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我国微电子产业持续发展能力,教育部于2016年4月颁布了《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加强集成电路人才培养的意见》(教高[2016]1号)。新形势下,“律规性”人才培养模式难以适应我国微电子产业发展的需要,微电子产业人才供需开始失衡,人才培养面临新的挑战,如何有针对性地构建微电子产业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制约提高微电子产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问题。由此,客观分析我国微电子产业人才培养现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于促进我国微电子产业健康发展、提高微电子产业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构建微电子产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思路
当下,我国开始微电子专业的高校多采用“专才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仅有少部分高校正着手改革,实施“平台+模块”的课程结构模式。美国的应用型大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研发能力,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该校所设的微电子专业本科4年,分为高年级和低年级两个阶段。培养的学生具有广博的专业基础、良好的思维能力和优秀的创新能力,能胜任企业高端研发工作。美国的研究型大学注重专业应用的培训,如罗彻斯特理工学院所设置的微电子专业,学制5年,分为3个层次,培养的学生善于使用软件和仪器,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美国微电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可知,首先,不断加大对专业建设和教育模式等方面的改革;其次,加强自主创新,国家要制订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再次,对高校功能重新定位。最后,微电子专业跨学科势在必行。
推动发展的动力源于人才的合作,而培养人才则又需依靠高校。产业需要人才,高校培养人才,这是人才供需机制的基本前提。微电子产业亦是如此,其技术发展阶段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即预研阶段、开发阶段、产业化阶段和生产阶段,即自然科学家首先进行技术基础研究,然后到工程师的技术开发,接着是技术产业化阶段,最后到生产车间。由此,产业发展和人才供需对应关系可由下图(图1)来说明。
从纵向看,高校培养人才进行产品开发和科学研究等工作,职业院校培养技术员等层次的人才进行生产。从横向看,高校应进行学科革新,开发相应的课程体系。微电子产业是新兴产业,若想满足其发展需要,仅靠高校是不行的,我国微电子产业的现状和美国的经验皆给我们以深刻启发。微电子产业人才培养实现供需对话,换言之,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层次应反馈至高校,并帮助高校积极地设置相应专业,以培养所需的跨学科人才。
2微电子产业人才培养模式述略与解读
2.1微电子产业人才培养模式述略
在组织理论基础和目前改革背景的前提下,微电子产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改进以满足其持续发展需要。高校的运作主要靠计划调节,人才培养模式主要表现为供需的单一线性关系(见图2)。培养多少,如何培养,培养标准较为固定,政府、高校和企业之职责处于分割状态,高校所培养出的准人才,企业亦进行类似培训后方能上岗,如此,延长了人才培养周期,影响了微电子产业发展。
随着高新产业发展的需要,人才培养应相应变革,以建立一种循环的、互动的培养模式。该模式所要解决的问题应依据产业需求培养人才,这涉及到政府、高校和企业的利益。政府发展微电子产业,必须依靠微电子技术进步,而技术进步的动力则源于科研实力和人才培养,其推动力主要是通过高校实现。政府、高校和企业之间有一种循环反馈的互动机制,这是构建微电子产业人才培养模式之目的,模式见上图(图3)。
2.2微电子产业人才培养模式解读
构建该模式的初衷源于微电子产业发展的需求,故图示中有需求与培养模式这一提法。微电子产业人才将涉及政府、高校、企业等各方利益,各方应从其职责出发,共同确定人才培养层次分布,以为微电子产业人才培养提出建议。高校应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开展学科改造和建设,亦可通过实习教育和企业考察等方式,与企业形成相互反馈的动态机制,以实现“精益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从人才培养层次而言,职业学院和专科院校等应主要培养工程技术员,研究型和本科院校应主要培养工程师和科研人员,不同高校的合作方式是有区别的,研究型和本科院校在科研合作过程中实现人才培养共赢。对于高校和企业的合作,政府主要进行宏观协调,通过政策来鼓励合作。该模式旨在政府、高校和企业三方在对话基础上,实现人才供需平衡。人才培养质量主要取决于高校的课程体系、学科设置及其实施方式和效果。该模式的实施需要新的运行机制,以满足微电子产业发展需要。
3微电子产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机制
3.1产学之间:高校企业积极合作
要顺利实施微电子产业人才培养模式,需要高校与企业改变原有的人才供需单向通道,实现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产学合作的前提是高校以竞争者身份面对人才培养,积极找寻人才需求的信息。研究人员和教师可通过到企业实践和技术指导等方式了解企业需求,以明确其研究方向。同时,微电子产业应改变以往的消极被动,主动地与高校对话,与高校建立共同培养人才与合作研究的伙伴关系,开展合作性研究,以推动技术发展和产业升级。此外,政府应通过政策和资金的鼓励与支持,以提高校企合作水平,如建立大学工业园,使其能真正成为科研、教育和生产相结合的基地,以促进其共同发展与进步。
3.2高校内部:相关学科之间重组
高校内部相关学科之间重组可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微电子学科属于新兴学科,包括光、热、机、电、磁等诸方面内容,需要依据微电子技术需求,选择各领域相关知识,以形成新的学科体系。组建新的跨学科除时间上不断演进外,管理体制必须灵活。学科之间重组不仅包括重新设计課程内容,而且包括师资、设备和管理等资源的共同利用。目前,我国高校自主设置学科的权限还很不够,组建跨学科则有很多壁垒。把各相关的专业组合成新的跨学科,需要针对微电子产业发展特点,调动各学科所有资源,以实现高校内部整合。所培养的学生应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灵活的思维能力,应既懂集成电路设计又懂整机系统设计,既了解集成电路知识又精通管理的经营性人才,这是高校内部各学科整合之目的。
3.3企业内部:人力资源整合优化
首先,企业内部应有人人平等的合作精神。微电子产业发展需要研发人员、管理人员和加工人员,只有人人平等合作,才能真正地实现其自身价值。其次,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合作统一。人才培养目标合作统一是企业内部人力资源整合优化的关键。若不能协调统一地供给人才,企业则无法有效地整合优化人力资源。最后,产业内部之间合作。在平等理念的引导下,在企业内部,高校所培养的人才很容易构建一个学习型组织。如果各类人才能够在企业内部实现团队合作,不断地提升自己,提升企业竞争力,那么高校所培养的微电子产业人才和企业人才需求目标才能实现真正统一,从而促进微电子产业健康发展。
在经济管理教学领域,《市场营销》是专业课程之一,学习该课程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对市场营销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巧的掌握,学会分析市场营销的环境,制定合理有效的营销策略,组织实施营销活动,培养解决市场营销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学有所用。
在目前的高职院校《市场营销》教学中,由于实践课程教学环节组织实施的困难较多、难度较大等原因,导致在市场营销课程教学中,多安排理论课教学时数,多讲纯理论知识,少安排或基本不安排实践教学环节和教学时数,整个课程沿袭了“填鸭式”教学。不被学生们所接受,甚至反感。学生们对这种纯理论的课程提不起兴趣,所学内容空洞无力,对日后的工作应用也没有半点指导作用。在这类课的课堂上大多是昏昏欲睡,考前背背重点,考后不知所云,用时一无所知的状态。为了改进这样的现象,某学院经济管理系对该专业学生关于学习《市场营销》课程做了具有代表性的民意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们80%以上都非常支持该课程的实践性教学,并且对是实践教学的时间、场地、内容、方式等等都有着不同的意见和建议,比如:实践场地最好不在学校,实践的时间在两周左右,教学的方式可以多样化等等。
针对目前高职学校对《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现状,和市场对学生专业知识的需求,该课程进行实践性教学改革是十分必要的。以学生的民意调查为基础,就要在教学的地点、时间、内容、方式等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也就是说《市场营销》的实践课程分为课内实践课程和课外实践课程两个方面。
在课内实践课程里应以多样式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当该课程成为学生的兴趣所在,那对知识的接受和理解则顺理成章。针对学生都属于思想活跃,思维开阔接受能力极强的的年龄阶段,通过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上集体讨论课等等方式来增加课程的多样性,让一门课程采用多样的方式,引导学生对理论的理解。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声音和图像两种途径将理论知识进行传授;用具有代表性的案例,特别是身边常见的案例,通过理论知识的分解和归纳总结,将其贯穿整个案例,以便加深对枯燥理论的理解和记忆;实地参观考察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通过思考解决相关问题,能加深对市场营销的理解;讨论与实践利用发达的网络,选用较为热点的营销问题,利用学生思维开阔的优点,集思广益,结合政府政策讨论问题,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并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俗话说“寓教于乐”,当把一门学问当成有规则的游戏,学习的成果就会显而易见。
同样,课外的实践课程则需要通过课程内容,实际的操作过程来锻炼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分析问题能力、知识的应用能力、处理紧急事件的应变能力及营销业务能力、创新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等,此类型的实践课程可以采用全真模拟、校办实践公司的形式,也可以利用同一地区的教学资源,互换教学环境进行学生的实践教学。在具体实践的同时,老师注意引导,并有技巧的设置一定的障碍,培养学生除学习、应用以外的个人能力。还需要在完成实践课程的时候,总结心得体会,形成实践报告。
既然是教学,就有对学生的考察和考核,《市场营销》这门课程是一门相当灵活的知识应用课程,因此仅仅是理论考试是不能够直接了解学生对课程掌握情况的,在考核过程中,除了对学生理论知识进行考核,还要采用案例来考察学生的洞察力、分析能力和应用处理能力,并且结合实践中的报告的相关内容,了解学生对理论的掌握程度和理解程度。
要有高质量的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必不可少,教师不能只注重书本知识,同样需要有相关的实际操作经验,同时这也是学生们所希望的,因此在实践教学中,可以采用聘请企业营销专业人员通过自身的实践向学生传授营销理念和营销知识,也可以在教学允许的情况下将老师送到相关企业进行营销的实地体验学习,增强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增加老师的案例数量,转变教师队伍“从学校到学校”的现状,将教师力量也培养成为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专业化队伍。
根据经济发展和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多的企业要求学校培养出的营销人才具有相当的能力,这就要求了我们的《市场营销》实践课程必须对学生的就业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因此在实践教学中还应该注意,根据专业教学的特点和规律,由浅入深,有层次的设置教学目标。同时要充分考虑教育的整体性,注意理论和实际的结合,将知识的片段有效的穿插成为整体,形成知识体系。并且注意实践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会学会用才是达到教学的真正目的。总之,在《市场营销》教学中,应在发挥传统教学方法的长处的基础上,采用多种实践性教学方式,走特色教学之路,育社会精英之才。
参考文献:
[1]郭鹏,浅议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应用策略[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
[2]李冬梅.高职《市场营销》课程实践性教学方式探讨[J].广西轻工业,2007,(8)
[3]张广敬.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实施策略研究[J].中国市场,2008,(7):150-152.
1.生产和经营的规模和范围;
2.合资经营的年限;
3.合资企业的地址、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包括新建、改建或扩建);
4.合资企业所需的职工人数,包括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5.投资总额、注册资本和各方出资比例;
6.投资方式和资金来源;
7.产品的技术性能及销售方向:
合资企业道口技术性能达到的水平,在国内外所具有竞争能力,产品是内销售为主还是外销为主;
8.主要原材料、燃料、动力、交通运输及协作配套方面的近期和今后要求与已具备的条件;
9.初步的技术、经济效益分析。
如属一次规模分期实施项目,应列出分期工程的时间安排。
主要附件:
1.合营各方合作的意向书;
2.外商资信调查情况表;
3.国内外
市场需求情况的初步调研和预测报告,或有关主管部门对产品 安排的意见;
4.有关主管部门对主要原材料(包括能源、交通等)安排的意向书;
5.有关部门对资金安排的意向书。
范例: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项目建议书
一、项目名称:合资生产(经营)××××产品项目
项目主办单位:(企业名称)××××××
单位负责人:(厂长或经理)
二、兴办合资经营企业的理由:
从国内外技术上、产品质量上的差距,从利用外资、产品出口、培养人才、增加收益等方面,说明兴办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三、中方合营者的情况:
介绍中方合营者的基本情况和兴办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有利条件,包括企业性质(国营或集体)、人员情况、技术力量、领导班子、固定资产、设备、场地、原有产品产量、产值、利润、产品出口等情况。
四、外国合营者的情况:
外国合营者公司名称、国别、资本、业务范围、规模、产品声誉、销售情况等。
五、合资经营主要内容:
(一)生产(经营)范围和规模。
(二)合营年。
(三)合资经营企业的地址、占地面积、建筑面积(新建、扩建、改造)。
(四)合资经营企业的职工总数和构成(工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
(五)投资总额、注册资本和各方出资比例。
(六)投资方式和资金来源:中方以土地使用权、建筑物、房屋、机器设备等作价的估算,现金投资(外汇、人民币)和来源(自筹、贷款、租赁);外国合营者以现金、机器设备、工业产权(专利权和商标权)或专有技术等作为出资,对其作价、估价方法和估算金额。
(七)产品技术性能及销售方向
合资经营企业的产品拟达到的技术水平,在国内外具有竞争能力,产品内外销比例的估计。
(八)生产(经营)条件
合资经营企业所需主要原材料、燃料、动力、交通运输及协作配套方面的近期和今后要求及已具备的条件。
(九)初步的技术、经济效益分析。
产品的性能和价格(内外销)、成本、收益估算。生产手段、生产效率提高程度。 能源和原材料的节约效果。中外双方经济收益匡算:合营期间各方利润、项目投资利润率、投资回收年限的估算等。社会经济效益分析:合营期间的税收、劳动就业人数、技术水平的提高等。
六、项目实施计划:
何时进行技术交流、出国考察、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组织洽谈、签约、施工、试车和投产等。
如属一次规划、分期实施项目,应列出分期工程的时间安排。
附件:
(一)邀请外国合营者来华技术交流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