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大学生消费总结

大学生消费总结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9-18 08:36:0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大学生消费总结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大学生消费总结

篇1

当前的消费市场中,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由于大学生年龄较轻,群体较特别,他们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都对他们的消费有很大影响。特殊群体自然有自己特殊的特点,同时难免存在一些非理性的消费甚至一些消费的问题。为了调查清楚大学生的消费情况,我决定在身边的同学中进行一次消费的调研,对大家的消费进行归宗和分析。

从调查结果发现,月费用1000元以上的人占10%,月费用700--1000元的人,占30%左右,500--700元的人占40%,月费用500元以下的人,占20%左右。在这些学生之中,超过50%的学生拥有电脑、约90%的大学生拥有手机,因此网络与通信费用支出较以往在大学生的消费支出中占据了相当大的份额。当代大学生主要有以下几支出:伙食费,买服饰,恋爱,上网费,手机费等。

一:伙食费。

除了在校内就餐外,校外就餐已经成为大学生饮食消费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每月到个体餐馆就餐的比例达到了被调查总人数的95.7%。各种形式的聚会成为在校大学生饮食消费的一个重点。对于同学之间花钱请客,大部分同学认为偶尔可以但不要太频繁。调查发现,几乎所有学生每学期都要参加6-15次各类同学聚会。这部分消费基本上每学期需要150-600元之间。调查中了解到,大学生和同学朋友聚会一般选择在普通餐厅,但也有2%的选择在高档餐馆。聚会的理由多种多样:老乡相识、放假归来、过生日、考试得高分、当了班干部、得了奖学金等都要请客吃上一顿,否则被视为不够交情。

二:购买服饰。

从消费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对服装消费的档次越来越高,男生买衣服的宗旨是不买则已,要买就买质量好的、价格高的;女生买衣服则总是买个不停,只要自己喜欢的都会买回来,不喜欢了,马上就不穿了。大学生购买品牌的商品,一方面为了满足自己的实用需求,一方面也希望能够增加自己的被关注度。购买名牌产品更是能够满足人们这样的心理。在对"当您拥有一件名牌产品时,您最希望谁能够注意到您拥有这样的品牌"调查后发现,70%的大学生希望自己的朋友同学能够注意到自己拥有的某个品牌,17%的人希望陌生人能够注意到自己,12%的人希望自己的恋人能够关注自己拥有某个品牌。4%的人表示希望自己父母和家人能够了解。3%的人表示纯粹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可见选择名牌产品对帮助大学生自己的交往,能够起到帮助作用。而大学生由于在读书期间,主要生活费来自父母,而购买著名品牌的消费品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所以大学生只有4%的人愿意父母知道自己使用名牌的产品。

三:恋爱消费

对问卷中"你谈恋爱了吗?每年为恋爱花费多少钱?"的问题,77%的大学生承认有恋爱经历,每年用于恋爱消费的钱从200-700元不等。从调查看,大学生恋爱支出主要在吃饭、零食、逛街、泡吧娱乐等方面,礼品消费是恋爱消费中绝对的"大头",逢年过节(情人节、圣诞节等)或是俩人过生日及特殊的纪念日,恋人之间必要互送礼物,此项花费少则几十元,多则数百元,甚至有几千元者(在调查中,记者了解到一个大二的学生在女朋友生日那天送了一条价值7800元的铂金钻石项链);在恋爱消费中,支出较大的还有在校外租房居住,每月要支付200-400元。

四:上网费用

调查结果显示:在每周上网时间方面,12.7%的学生在3小时以下,20.9%的学生为3-7小时,30.1%的学生为8-10小时,19.5%的学生为10-20小时,16.8%的学生在20小时以上;在上网时段方面,23.2%的学生在白天上网,33.9%的学生在晚间上网,35.2%的学生在周末上网,7.7%的学生还经常上通宵。如果按2元/小时计算,对于学生而言,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五:手机等通讯费用

根据调查结果,85%的学生都拥有手机,他们的手机价位一般都在500--1600元之间,月消费在20--150之间。消费者的月手机话费也与其月生活费相挂钩,生活费用少的话费也相应较少,控制在50元以下,但也有部分高收入用户的话费也在此列,共占了样本的25%,学生月话费主要集中在50-100之间,约占了调查总数的62%,属于中档水平。其次月话费在100-150的有18%,而150以上的高消费者主要是月生活费在1000以上的5位,与其的经济实力基本相应。

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经济独立性差,消费没有基础,经济的非独立性决定了大学生自主消费经验少,不能理性地对消费价值与成本进行衡量。大学生没有形成完整的,稳定的消费观念,自控能力不强,多数消费都是受媒体宣传诱导或是受身边同学影响而产生的随机消费,冲动消费。这也正是大学生消费示范效应的结果。

大学生消费问题建议:

大学生消费受到方方面面的影响,也会影响着方方面面。对于成长中的大学生,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定型阶段,极易受家长、教师、同学及社会其它成员的影响,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因而,如何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的消费观念是摆在大家面前的一难题。同样大学生消费市场随着经济的发展,高校的大规模扩招而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大学生市场是一个规模和潜力都很巨大的市场,如何规范并合理的发展样一个市场也是摆在我们大家面前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只有在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共同努力,大学生消费才会一路走好。

大学生消费现状的调查报告二

大学生作为特殊的消费群,本调查旨在分析大学生特别是贫困生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了解他们目前的消费情况,以期挖掘潜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有效的改善措施。结果表明,大学生月消费总额贫富差距大,“游玩费”、“通信费”、“恋爱费”逐渐增长,消费呈现向多元化发展,理财和储蓄观念仍十分淡薄。因此,应形成更好的消费氛围,指导大学生合理规划自身消费构成,增强理财意识,注重精神消费,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

从表面上看,消费是个人行为,但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说,消费心理、消费意向、消费意识、消费嗜好是一种精神文化现象。从这一意义上说,校园里出现的不良消费所造成的消极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它不仅加重了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影响了家长和学生的感情;还在某种程度上扭曲了校园人际关系,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对学生个人来说,这一时期形成的道德观念可能会影响他一生的消费行为,并且与其人生观、价值观、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完善密切相关。所以,正视中国当代大学生消费问题,刻不容缓!

本调查旨在分析大学生特别是贫困生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了解他们目前的消费情况,以期挖掘潜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有效的改善措施,促进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笔者对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汕头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广东商学院、广东工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等面向全国招生的普通高等院校的大学生进行随机性匿名问卷调查和访谈。接受调查共320人,平均年龄20.8岁,平均年级为2.1年级。

2.方法:一是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内容是根据大学生消费的相关情况自行设计,经预试、反复修改后形成,问卷题型主要采用选择题的形式。本次调查共收回问卷发145份,有效问卷138份;二是网络问卷调查,通过QQ、EMAIL、留言板等方式让各大高校的部分学生网上答卷。填写网上调查问卷的人数110人,问卷做到了随机发放;三是一对一谈话或座谈会等形式获取信息,进一步了解被调查者的消费心理和价值取向。访谈的方式随机选择了愿意接受访问的65人.三种形式形成互补,相互促进,使我们的研究更具客观性。

3.资料处理:全部原始数据采用EXEL2003进行分析和统计。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月消费总额贫富差距大。大学生总体的月消费额主要集中在350元~500元和500元~800元这一幅度,少于350元或多于1200元的两极分化现象比较少。而备案贫困生的消费额基本是少于350元。贫困生的生活标准与消费能力与普通学生差距相当大。

2.饮食方面开销大。无论是否贫困生,饮食开支在消费总额中占了绝大部分,这是符合健康的消费构成的。调查发现,大学生中还兴起一股外出聚餐和请同学吃饭的热潮,这方面的开支虽然不算大,但也是造成大学生消费高的一个原因,这说明大学生已经逐渐有了社会交际方面的消费。

3.通讯网络费用过高。被调查人群中,对手机的拥有率为92%,其中70%的贫困生也拥有手机。调查发现,大部分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集中在50元~100元,贫困生的手机费用一般能控制在50元以下。也有14%的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高达150元以上。

4.“游玩费”、“恋爱费”逐渐增长。随着旅游的概念进入现代消费,大学生也逐渐有了这方面的花费。据了解,大学生平均一年内会出游两次,跟集体出游或是与三两好友同游。另外,调查中占30%的大学生在谈恋爱,他们每月用于恋爱的费用都是200元~350元之高。这是当代大学生中出现的一种不甚合理的消费。学生思想活跃,对新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喜欢追求新潮,消费的趋附性强,娱乐消费占全部消费额的比重很大。

5.先进的消费方式悄然成风。大部分学生购物都喜欢现金消费,三分之一左右的同学喜欢银行卡信用卡消费方式。可见,一些比较先进的消费方式已经进入了大学生的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校园卡、银行借记卡会成为大学生钱包里的必备品。学生使用信用卡也逐渐悄然成风。

6.男女生间的消费差异。调查结果显示:现代的大学生中,男女方恋爱支出基本成持平趋势,部分女生恋爱支出还甚至超过了男生。在建立和培养自己人际关系方面,男生的开销远比女生大,而在形象包装方面,女生又会略胜一酬。在对于是否会计划月生活费的这一项调查中,选择有计划的女同学仅为28.4%,男同学则为37.1%。

7.日常资金来源和家庭收入。调查发现,大学生主要的经济来源是家里提供。其中贫困生勤工俭学的人数比普通学生多出十个百分点。而贫困生对于外出兼职比普通学生有更热切的期望,也会付出更多的努力。可见,贫困生有着更迫切地锻炼自己、早日投入社会的意识。家庭月收入方面,大学生家庭月收入整体上以1000元~2000元居多,而贫困生的家庭月收入以500元~1500元居多,有25%还是月收入在500元以下的特困户。

8.大学生对自身消费现状的看法。无论贫困生还是非贫困生,对于自身的消费现状,三分之一的人表示是觉得刚刚好的,一成的贫困生觉得自身消费现状偏低。而剩下的大部分,都是认为自身的消费现状是偏高的,同学们普遍都有在不知不觉中花了钱的体验,但大多数的同学都没有切实地想过要如何去正视自身消费过高的问题以及想出应对措施,可见,大学生还未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和成熟的消费观。

三、结论与讨论

1.结论

(1)大学生的消费构成跟上社会发展的潮流,与社会接轨。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外出聚餐、请朋友吃饭、外出旅游、通讯网络方面的费用较多,俨然大学生圈子也成了一个小社会,大学生更多地意识到了要提早接触社会上的一些新的生活消费方式,进而提早融入社会。而银行卡、信用卡等消费方式也受到大学生们欢迎,可见,大学生作为社会上一个活跃的群体,虽然在经济实力上未能跟上社会,但消费意识上却早已和社会发展同步。

(2)理性消费仍为消费主流。大学生的绝大部分支出是用于饮食方面,而玩乐方面的支出不算多。由此可见,大学生还是清楚知道自身的使命还是以学习知识为主,而不会沉迷于玩乐。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消费时都会较为谨慎,尽量精挑细选,不会一味求贵,或者只注重便宜的价格而不注重质量。所以较为理性的消费是大学生消费的主流。

(3)消费呈现向多元化发展。大学生在实现温饱的同时,也在服饰装扮这一方面明显消费。而作为饱读圣贤书的天之骄子们,学习之余也会不忘逛逛学习用品店和书店,为取得各类证书的补课充电也成了大学生的一个消费热点。部分手头宽余的学生还手头上还会拥有一些如照相机、MP3等数码产品。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取向逐渐向多元化发展。

(4)恋爱费用支出过高。大学生刚开始恋爱为稳固恋情和讨恋人欢心所付出的“恋爱费”比较高,这是大学生消费中很不合理的一部分支出,因谈恋爱而每月的生活费入不敷出的大学生大有人在。这种不合理的消费也会导致一种错误价值观的形成,容易让大学生们认为爱情是建立在金钱之上的。所以,恋爱支出过高的现象应制止。

(5)贫困生的消费水平虽然偏低,但消费构成比较合理。贫困生因为消费能力有限,他们日用的资金来源除了家里提供之外,还有国家、社会资助和勤工俭学等途径。正因为他们的钱得来不易,故他们会对生活的各种开支精打细算。他们主要的花费在于饮食、生活用品和学习充电方面。另外,由于对接触社会的要求更为强烈,他们能够把握到社会一定的消费动向,而能否择优地去跟随。

(6)合理理财和储蓄观念仍十分淡薄。调查中,大部分的大学生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消费组成不很合理,但极少数的大学生会有规划自己的消费组成的意识。他们大多会在不知不觉中盲目地追随了流行于校园中的消费大潮,而缺乏了自我判断和自主意识。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用都超出了预计,只有极少数的学生能够在银行帐号上拥有自己的一笔积蓄。

2.大学生消费构成不合理的因素分析。大学生本身的心理素质还不成熟,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成熟。容易被一些错误的价值观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迷惑。但笔者认为,当前大学生中出现的这种种消费不合理现象,不仅仅与大学生本身这个特殊的消费群体的特性有关,还与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密不可分。

(1)社会不良消费风气影响。首先,学生的高消费很大部分原因是因为社会整体消费结构不合理。目前,社会上重视高消费,这种导向错误的助长了学生之间的攀比风。另外,现今社会上流行着透支的消费方式,大学生是对社会潮流有敏锐触角的群体,加之相对缺乏自主判断力,若没有得到适当的引导,很容易就会从此走进了消费的误区。

(2)校园错误消费氛围的催化。学校也是一个消费习惯与方式迅速传播的一个介体。大学里面一般都是同龄群体,对大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它的群体规模和价值往往被大学生作为个人行为的重要参考系。一旦攀比之风,追求名牌之风,请客之风在同学之中有了苗头,大学生们就会竟相效仿。加之高校教育中普遍缺乏对树立大学生正确消费观的教育。就算有类似的教育,但一般都是深度不够或教育意义不强。

(3)家长不当消费观念的延伸。家庭在培养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普遍对正确消费观念的教育不足。传统的家庭教育首先注重的是孩子德育的培养,现代的家庭教育注重的是德,智,体多方面的培养,但一直以来,家庭教育中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是对孩子消费的培养。另外,许多家长自身没有一个健康的消费观念。家长们怕比别人差,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让孩子与其他孩子一样穿好,吃好,玩好,从而助长了孩子大手大脚的消费习惯。

四、对策与建议

1.合理规划自身消费构成,增强理财意识。要在社会的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学生们对自身的消费现状需要有更理性的思考,在大学生活中就要注重养成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良好的消费习惯。要强调“合理和适度”消费,提倡“量入为出”有计划的消费。注意发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自觉抵制不良消费风气影响。

2.注意克服攀比心理,不要盲目追求高消费。大学生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所以在消费的过程中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要选择适合大学生群体的消费标准,而不能因为攀比而一味追求名牌和高标准、高消费。要克服这种心理,大学生们就应树立适应时代潮流的、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逐渐确立正确的人生准则,给自己理性的定位。

篇2

一、大学生消费的总体情况

在物质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社会全体的消费水平也在日益提高。目前,大学生已经成为消费群体中的一支主力军,其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从一定角度看,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将在一定程度上主导着未来经济的发展。

(一)大学生月生活费情况的结果反映

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大学生群体的消费水平也日益提高。与以往相比,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逐年增加。这就意味着,大学生的消费基数在不断增大,消费能力也在不断增强。正在大学生消费领域中,我们发现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攀比消费、奢侈消费、炫富消费等。消费观念正确与否对于大学生的消费行为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从月生活费的相关情况能从一个方面体现大学生在消费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大学生月生活费总额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生活费水平集中在800~1500元这个区间内,生活费水平在800元以下的占样本总体的8%,1500~2500元的占14%,2500元以上的仅占2%。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水平大致位于800~1500元这个水平上。大学生生活费水平分布相对较为集中。

当今大学生越来越倾向于独立自主,也更加有意识地培养自身实践能力,正因如此,大学生生活费来源的渠道也越来越广。比如一些大学生在课余时间会去做兼职,一方面可以赚取学费,另一方面也锻炼了自身的实践能力。还有一些学生通过自身努力获得了一定金额的奖学金或助学金,或者采取勤工俭学的方式来赚取生活费用并且锻炼自己。

大学生生活费来源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生活费来源还是以父母供给为主,但相比历年情形,大学生通过做兼职方式来赚取生活费也成为了一种趋势,其中22%的大学生表示曾有过兼职经历。4%的大学生通过奖学金助学金或得了一定资助,2%的人以勤工俭学的方式作为获取生活费的主要来源。

(二)大学生消费支出结构的调查

社会在不断向前发展,大学生的消费结构也在发生着改变。总体来说,大学生消费的去向主要分布在食宿、购物、交际等方面。但相比较以往,大学生消费更加多元化,这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分不开。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主要消费还是用于餐饮食宿方面,这一比例占到总消费额的59%,总消费额的18%用于交际娱乐,在近年来,这一比重正有所增长。通讯网络费用占到大学生总消费额的13%,这一比例也正在逐年增长。此外,总消费额的10%用于教育学习。

(三)大学生的预付消费

当今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正发生着改变,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也不再囿于时间的框架,超前消费的形式也开始为大学生所接受,一些大学生也已经开始尝试预付消费。预付消费和超前消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超前消费具有很强的享乐色彩,是一种不值得推崇的消费方式。而预付方式是一种健康的新型消费方式,其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大学生对预付消费的看法

调查结果显示:仅有6%的大学生坚决反对预付消费,有33%的人对预付消费持无所谓的态度,26%的大学生认为预付消费要视家庭经济情况而论。所占比例最多的大学生认为,预付消费可以接受,但要引导其理性消费。

二、大学生理财的总体情况

大学是了解理财的起步时期,也是学习理财的黄金阶段。大学阶段的财商培养和演练尤为重要,它将在日常生活中成为一种理财习惯。理财对人的一生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大学生完成财富累积、实现自身价值和投资目的是可以通过学习理财而实现的。没有科学、适当的理财,我们的生活必然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理财投资,对于精神财富相对富有,而物质财富相对匮乏的大学生来说是一项很重要的生活技能,也是一种锻炼自身适应社会的实践能力的途径。

(一)大学生对理财的认识情况

如何更好的理财是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在大学生中也不例外。走在社会前沿的大学生已经开始对理财有一定的认知。甚至有些大学生己经开始尝试自己理财,接触一些简单的理财产品,通过自身实践来进行理财训练。

大学生理财目的的调查结果

根据调查显示,大学生最主要的理财目的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为将来做准备。有23%的同学理财目的是盈利。17%的大学生理财是为了今后消费更合理。由此可见,大学生理财的最主要目的是提高有效管理金钱的能力,为以后的理财道路打下基础。另外,由于大学生可利用资金较少因此也有部分大学生希望通过理财获得盈利,改善生活。

大学生对理财产品的认识情况

图6反映了大学生对理财产品的认识情况,由图可知,有71%的大学生只知道有哪几类理财产品,具体不了解。15%的大学生一点也不了解,9%的大学生比较了解,而只有5%的大学生很了解,并且掌握一些投资理财方面的技术。以上表明,大学生对理财产品缺乏了解,理财知识欠缺,理财能力薄弱。若要提高大学生理财能力,应该提高大学生对理财产品的认知程度。 (二)大学生理财能力的现状

大学生理财已经不是新生事物,大学生理财的现状也将关系到大学生理财观的形成。作为社会精英的大学生,理财能力的培养也是尤为重要。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理财观,不仅有利于大学生个人适应社会的能力,更有利于推进整个社会的理财进程顺利运行,社会经济蓬勃发展。

大学生理财能力自评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在大学生对自身理财能力的评价中,仅有8%的人认为自己已经具备很好的理财能力,73%的人认为自身理财能力一般,19%的人认为自己的理财能力仅仅是一般。认为自身理财能力一般的还是大多数,说明从大学生自身角度看,大学生群体的理财能力一般。

(三)大学生的理财需求

理财在近些年来形成了一股热潮,不知不觉间,理财已经成为了一个话题、一种趋势甚至成为了一项事业。大学生已经接触到了理财这个概念,然而要培养大学生的理财能力,就要清楚地掌握大学生的理财需求。

大学生对理财能力的重视程度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普遍对理财能力的需求较大。有15%的人认为理财是一种生活必需的技能,73%的人认为理财的作用很大,仅有6%的人认为作用不大,6%的人认为无所谓。

另外,通过走访调查我们了解到,一些大学生已经有了相对明确的未来理财规划,他们的理财需求较为明朗。他们表示,建立家庭账户体系,实现家庭现金管理是理财能力的一种体验。而对外投资理财要考虑到理财产品的风险度和自身的承受程度,合理规划资产配置,选择合适的理财产品和投资方法。

三、对大学生消费和理财中出现的问题的综合分析

经调查分析,从整体上看,大学生消费比较理性,但也易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比如攀比心理、冲动消费、他人引导等。

(一)大学生的消费观念的问题反映

1.消费差异性的体现。在此次社会调研中,我们发现大学生群体中不同学生的消费观念也不尽相同。在大学生月总消费量的统计中我们发现,76%的学生消费水平在800~1500元,仅有2%的学生每月消费在2500元以上,由此可见,大学生普遍能够理性消费,消费观念也比较正常,盲目攀比,追求奢华的现象只是个别存在。另外,消费水平相对较低的现象主要体现在农村和城镇群体中。这一现象也在一定层面上反映了城乡收入和消费水平的不平衡。

2.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也比较大。大学生普遍能理智消费,其在消费中各项支出分配为59%用于食品开支,13%用于通讯网络,18%用于休闲文娱,10%教育学习。由此可见,大学生消费分配比较合理,大部分的消费用于食品支出。同时,相对于近几年来的消费结构,大学生在休闲文娱方面的支出正逐年增加,这也体现出大学生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消费。由此体现出大学生消费心理较为积极,不合理的消费行为存在较少。

(二)大学生的理财观念的问题反映

由于大学生年龄较轻,群体特殊,他们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大学生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和理财也会受到很大的制约。因此我们首先对大学生可支配费用进行调查并整理如下数据:91%的大学生表示对可支配费用的结余不满意,一般大学生的可支配收入只占全部生活费的6%左右。

其中,我们也对大学生如何理财进行了问卷调查,有93%的同学基本局限于将生活费活期存入银行,只有6%同学进行了理财投资。由此我们发现大学生理财存在如下问题:

篇3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高校招生的改革,庞大的大学生群体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消费群体。父母抱着“再穷也不能穷孩子”的观念对教育进行投资,也让大学生的消费能力高出了一般水平。但是,大部分90后大学生还未建立起正确的消费观,“崇尚名牌”、“超前消费”、“盲目攀比”等消费行为在大学校园并不少见,既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又在校园中形成了不良的风气。

此外,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也使得大学生消费呈现出不同一般的发展。因此,对大学生理财现状的调研显得尤为重要。

一、调研结果及分析

2016年6月至2016年12月,以调查问卷的方式,针对南京各大高校的学生理财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调查中,线上共回收问卷164份,其中有效问卷147份,无效问卷17份,线下共发放问卷400份,收回390份,其中有效问卷365份,无效问卷20份。问卷回收率达到90.78%。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总结概括出大学生理财现状总结如下:

(一)当前大学生的经济水平及来源

在本次调查的被调查者中,47.2%为男生,52.8%为女生。且抽样样本中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学生的比例分别为21.3%、27.6%、41.7%、9.4%。其中,大部分被调查者的主要经济来源都是由父母供给。

从调查中发现,当前大学生每月的可支配费用总体呈正态分布(中间大,两边小)的现象。

(二)当前大学生支出水平及消费结构

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大学生日常消费与支出水平与其所拥有的可支配费用相关,不同层次的人也决定了其不同的消费结构。

上述调查数据表明,大学生的消费水平基本符合其可支配费用,也呈现正态分布现象。大学生的人均消费在1000~1500元之间,不同消费层次的消费结构差异显著。月可支配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学生,他们的消费维持在低水平,每月的费用基本用在生活费上,较为重视学习方面消费,而月可支配费用在1000~1500元之间的大学生占绝大多数,他们喜爱购物,但消费较为理性;月可支配费用在1500元以上的大学生,在生活费方面消费相对较少,而在购物方面消费所占比例相对较大。

(三)当前大学生的记账习惯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有63.8%的同学没有记账习惯,对每月的生活费有没有进行预算,这些同学之中又有一大部分的人会出现月末生活费不够用的情况;有24.1%的有记账的习惯,这其中女生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有12.1%的同学有几张习惯并且对每月的生活费都有进行预算,这部分的同学对自己每月生活费的开支都有一定的预算,消费较为合理。

(四)当前大学生对理财概念的了解

在调查中,有57.6%的同学对理财概念有一定的了解,但没有付诸实践;有31.9%的同W对理财概念完全不了解;只有10.5%的同学对理财较为了解且参与了一定的理财活动。这个数据也反映出了我们当前对大学生理财观念培养的不足。

(五)不同性别大学生间的消费差异

笔者在调查中还发现不同性别的大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理财差异。由于女生对外表的追求以及其感性的消费态度,也使得近75%女生在购物方面的消费要明显高于男生。另外,有57.4%的女生也热衷于假期旅游,这一部分的比例也较男生要高,可见旅游消费也已然成为女性的热门消费,而网络游戏方面则是男生消费的重点方面。

(六)不同年纪大学生间的理财差异

在大学生年龄增长的同时,其可支配费用的来源、消费结构和理财观念也在悄然变化。刚入学的大一同学因为不熟悉环境,只有15.5%的同学到校外做兼职。因此,他们的经济来源比较单一,主要由家长供给,对家庭的依赖性较强。而高年级学生,随着对周围环境的熟悉,且空余时间比较充足,有30.2%的学生进行校外兼职,有25.3%的同学参与各种课外活动,拥有了更广阔的经济来源。

(七)消费理念问题

由调查可知,一些大学生片面追求新颖,关注时尚,而且存在盲目消费、攀比消费、浪费消费等不良消费倾向。有60%以上的学生花钱大多没有计划性,家长给多少就花多少,看到别人买什么自己也买。消费缺乏理性,自身意志力较差,导致大多数大学生每月生活费没有结余。

二、针对大学生理财现状的部分建议

(一)学会记账,明确资金的流动情况

学会记账和编制预算,可以合理、有效地控制消费。记录下自己每天的消费数额,做一个简单的账本,就可以掌握自己的收支情况,对自己每笔资金的去向都有详细的记录。养成良好的记账习惯,学会针对自己每月的开支编制预算,从而保证不会有月初“富翁”月底“负翁”的情况发生。

(二)适当兼职,增加收入为理财提供资金保证

兼职是一项不需要预付任何资本的纯增值方式,而且几乎没有什么风险性。找一份合适的校外兼职,增加自己收入的同时还可以积累一定的生活经验,是一种无形资本,这种理财“增值”方式,应该成为大学生理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学会适度花钱、合理消费

篇4

随着社会经济的纵深发展,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其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直接地影响其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影响其一生的品德行为。因此,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生活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培养和提高财商,就成为高校的重要课题。

一、当代大学生消费新概念

1.消费方式已经进入网络电子时代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跃发展,社会消费方式已经从原来单一的现金交易向现金、信用卡、支票等多样化的交易方式转变,使人们的生活方式更趋方便快捷。当代大学生是青年人中的佼佼者,有着开放的思想意识,从不落后于时代的发展。那么在消费方式上是怎样的状况呢?在调查中发现,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方式已经进入了网络电子时代。许多大学生

都有校园ic卡、交通ic卡、银行取款卡、上网卡甚至运动健身卡等,刷卡时代使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潇潇洒洒,用某些同学的话来说,就是卡一刷,钱就花。

2.消费多元化倾向

21世纪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丰富多彩的时代,步入这一时代的大学生们不再满足于宿舍、教室两点一线的单调生活,尽管书籍仍是主要的消费对象,但已不是首选的,更不是唯一的消费项目。大学生的消费已呈现明显的多元化趋势,手机、旅游、电脑、影音娱乐是大学生的消费热点。调查中,当问及在经济条件许可情况下,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时,大部分学生选择了旅游,其次是买电脑,反映出大学生具有想走出校园、融入社会与自然、拥有高质量生活的渴望。

3.理性消费是主流

价格、质量、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与国外的不同,其经济来源主要是

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300-800元之间,家境较好的一般也不超过1000元,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开销的。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因此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

无论是在校内还是校外,当今大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围,谈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他们更会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4.追求时尚和名牌是不老的话题

大学生站在时代前沿,追新求异,敏锐地把握时尚,惟恐落后于潮流,这是共同特点。最突出的消费就是使用手机。当代大学生们的消费中普遍增加了手机的消费项目。有调查表明学生手机拥有率不低于40%。此外,电脑及相关消费也是他们的追求,小至一张几十元的上网卡,大至电脑都是当代大学生的宠物,用计算机系同学的话来形容,他们简直就把电脑当成自己的情人知己。

再次是发型、服装、饰物等大学校园中都不乏追新族。调查资料也印证了这一点,就所占比例来看,是否流行紧随价格、质量之后,成为大学生考虑是否购买的第三大因素。至于名牌产品,当问到如果经济许可,会否购买名牌产品时,80%的学生表示肯定。以上充分体现了大学生对追求高品质、高品牌、高品位生活的需要。

关于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篇【二】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国民收入与国民支出的不断增加。大学生作为一特殊的消费群体,在消费上呈现出许多自身所独有的特点,这一状况的出现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当然也与大学生自身存在的消费观念密不可分。为了了解当代大学生消费的真实现状,我们从生活费用的来源、分配及利用状况,购物心态,消费水平和急停收入状况等方面,进行了一次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

使大学生认知自己的行为的对错,提高意识且提出适应的政策。

另外我们也对大学生消费的状况以及心理因素作了相应的调查,并从社会原因分析了大学生消费的外在因素。最后,由于大学生属于心理,生理,社会经验的转型期,正确引导他们的消费观念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本文的调查分析,我们希望能给广大的大学生消费者提供有意义的帮助和指导。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调查对象:****本科生

我们的调查问卷内容主要有王威力提出,有其他三位成员审查修改。在分发调查问卷时我们分工合作,分发近二百张调查问卷。并由分发人员收回。小组讨论研究调查问卷的数据总结和分析。经过近一周的时间将调查问卷整理完毕。由小组讨论调查报告侧重总结的消费问题的哪些方面。最后由袁莉执笔完成调查报告。小组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正文: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不断变化的市场中,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大学生年纪轻,缺乏经验,充满青春的活力并同时具备了一定的购买能力,因而他们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阶层的群体的消费心理以及行为。首先大学生有着比较旺盛的消费需求,而反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自主与独立,消费受到家庭准许的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以及消费实力的相对滞后,是这一群体不同于其他群体的问题所在。问了更加清晰的了解这个问题,我进行了对大学生消费状况的一次调查。

二、问卷情况

这次问卷共发放183份,收回有效问卷166份。以身边同学及朋友为主要调查对象。

三、问卷分析

1、经过问卷调查,有7%的同学一个月的生活费标准在1000元以上,而500-1000元及300500元的人数占了相当的比例,这一结果和我预先的想象相差不多,说明我们学校的学生普遍消费能力在周围学校大学生也占平均水平地位。

2、关于支出的具体内容上我们看到,用于饮食及娱乐两项的结果分别占了前两位,而选择用于通讯的支出与用于交际的花费的人数基本持平,并有具体数字我们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同学把相当多的钱花在了娱乐享受以及与人的联络沟通之上,这说明饮食上的消费比重正在日益的降低当中,相比之下,现在的大学生用于学习方面的钱实在是非常的少,这跟不良的学习风气以及社会的影响都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3、送第三题的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的经济来源85%左右仍然是来自家庭父母的供给,当然也有很多的学生选择了走出校园,挑选了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作为兼职,这除了贴补自己的花费外参加更多的社会实践也是促成这点的重要原因之一。还有部分人是利用学校的助学金和奖学金供自己的生活费用。

4、在第四题中我们不难发现当代大学生对于消费的认识还是很浅薄的,有很多是消费冲动型,见什么好自己喜欢什么就买什么。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是经过精打细算只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必需品。我们应该向这些同学学习。

5、在第五题中,关于网络购物的问题则让我们对大学生现今的消费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我们发现,几乎大部分的学生都进行过网络购物的活动,虽然在具体数额上差距还非常大,但这确实清晰的预示了网络购物在未来无法阻挡的发展趋势。

6、在第六至九题关于大学生消费习惯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具有以存钱、记账为代表的良好的消费习惯的学生数量占的比例未达到三分之一的比例,而有下一阶段消费计划的人数也不足二分之一,而对于自己的消费大多数同学则表示没什么感觉,只有小部分人总结为比较节俭。我们不难总结出目前学生们的科学消费意识还很淡泊,对于自己消费的管理还是存在很大的疏漏。

四、问题的总结与解决办法

综合以上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虽然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但有着自己已具备规律的消费结构、习惯以及发展方向,只要我们能够冷静分析,必然能够更加理性的控制自己的消费。

问题总结:

(一)理性消费仍是主流

质量、价格、外观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的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商品的质量。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这使他们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 600-800 元之间,家境较好的能达到1000元以上,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日用品及日常社交活动开销的。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追求性价比高的商品。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由于同龄人、城市时尚气息以及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他们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商品的价格一定得配得上它的质量。

(二)消费层次一定程度两极分化

据调查,在大学校园中,月消费相对高的同学的月消费可比月消费相对低的的同学的月消费高出35倍,其原因是,家庭收入越高,对学生的经济供给越多,构成大学生消费的一种特殊的奢侈格局,主要表现在旅游、电脑、手机、社交娱乐等方面的消费上。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也比较分明,这在我国当前剧烈转型的社会大背景下有其一定的必然性,我们也应该在大学生的教育中逐步改善这一问题。

(三)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在调查过程中显示,一些同学为了拥有一款最流行的手机,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来满足这一不切实际的愿望;有些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甚至偷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虚荣心的驱使又极易形成无休止的虚荣心,同时为了所谓的面子,大学校园里的攀比心理也是异常的严重,别人没有的,自己得有;别人有的,自己的得是最好的。

解决办法:

构建节约型社会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任务之一。构建节约型的消费模式是解读节约型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用节约型的消费理念引导消费方式的变革,在全社会树立节俭、文明、适度、合理的消费理念,大力倡导节约风尚。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栋梁,加强大学生健康的消费观念的培养与塑造,在当前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大环境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正确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消费心理和行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调查研究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大力提倡调查研究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科学方法,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消费状况的关注,注重在研究他们的消费心理与行为从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当然,调查研究是一个艰辛的过程,但是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首先培养自己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思维。针对不同问题的学生存在的不同问题,给出不同的解决办法,有针对性的解决大学生消费观念存在的偏差问题

(二)教育学生要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科学的消费意识

引导大学生在考虑个人消费时不忘传统观念,科学规划安排,使自己的消费水平与家庭的收入水平相适应。当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不断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繁荣市场这个角度看,需要鼓励大学生进行积极、合理消费。如果不考虑个人经济状况和支付能力,盲目追求奢侈的消费模式是十分有害的。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及时客观的分析社会上的消费主义现象,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心态,不依赖父母而进行奢侈消费而应该自强、自立的作一个清醒的消费者。

结尾: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基本掌握了当代大学生消费心理趋势及现状。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大体上是现实的、合理的。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如攀比心理、不合理消费、不理性消费,这主要是生源来自全国各地,由于家庭情况的不同和消费习惯的差异造成的。大学生中,培养独立的理财能力、科学的价值观应是当务之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当代大学生一定会形成一种更合理,更现实的消费观。

1、消费的理性化需求

享受与潮流已变成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与消费习惯,需要调整以及改善。所以我提出了消费的理性化需求。题目虽然说起来很大,但做起来却需要我们从细处着手。比如对自己每天的消费情况进行记录,以方便自己查找超支消费的原因。也要同时做好对未来消费的计划与打算,做到心中有数,不能由着兴趣不加节制的扩大自己的消费,从而导致自己的消费脱离了自己的生活档次。这两点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保证自己在个人的生活水平下有个尽量好的享受水平。

2、拒绝奢侈品的消费

目前有的家庭收入很高,对学生的经济供给也较多,构成这部分大学生消费的一种比较奢侈的格局,主要表现在旅游、娱乐以及电子产品等方面的消费上。这点在我们的调查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可见,大学生的消费结构需要调整,当然这种情况的发生也是与我国当前剧烈转型的社会大背景的必然性有一定联系。作为一个学生我们应该为自己、为家庭负责,减少那些只为虚荣心而存在的不良消费。

3、调整消费结构

中国大学生的生活消费从20世纪的70年代至经济高速发展的前几年,有一个方面是一直在传承的,即大学生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以饮食费用和购买学习资料、用品为主体。而在最近几年消费结构的失衡,不仅反映了学习风气的恶化,也反映了人心的浮躁与社会对于大学生消费心理的影响。我们必须加以调整来使之适应我们的消费水平。

4、杜绝攀比心理,不过分追求时尚

篇5

依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于2015年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中显示:截止到2014年12月,中国网民的规模已经达到6.49亿,其中网民年龄结构在20~29岁的占其中各个年龄段的最大比例,已经达到31.5%。我们所调查的当代大学生的年龄大多在这一阶段。[1]

一、调查基本情况

截止到2015年3月,我们对河南省的28所高校进行了统计调查,从调查者的学校类型来看,涉及理工科院校、商学类院校、师范类院校及综合类院校。涵盖各个多个学科种类的学生,其中文科类学生占36.21%,理科类学生占37.93%,工科类学生占10.34%,医学类学生占6.9%,农科类学生占3.45%,艺术类学生占5.17%。

从被调查学生的年级来看,大一的学生占21.86%,大二学生占39.66%,大三学生占19.52%,大四学生占17.24,大五(大学五年制教育类)学生占1.72%,从被调查学生的户口类型来看,来自农村或乡镇的学生占55.17%,来自城市的学生占44.83%。从被调查学生的性别来看,女生占63.79%,男生占36.21%。

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分析的方式整理数据。在调查中,根据学生的网购现状研究学生对网络消费平台的选择及其原因,同时根据学生们消费结构的数据,分析其原因,提出结构调整建议。

二、大学生网购现状调查分析

(一)网购网站的选择及其原因

在传统的营销环境下,消费者在有限度空间内选择有限的商品,而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由于网络系统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为消费者挑选商品提供了空前的选择余地,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广泛选择各种商品和服务。各种购物网站的出现,给大学生提供里应有尽有的商品,这也给大学生提供了个性化的、时尚的选择,满足了大学生追求个性化的、时尚的选择,满足了大学生追求个性化消费的需求。

大学生作为网上消费的主力军,对潮流、时尚具有极强的敏感度及迅速的反应性。2014年“双十一”,淘宝的交易额达到571亿元,相比2013年增长了大约38.7%。数据显示,从2009年开始的每年一次双十一活动,其销售额呈几何级增长。以淘宝为例,分析网上购物受欢迎的原因:

(1)网络购物平台上的商品,品种繁多,选择空间较大,充分迎合了当代大学生对多样性和潮流性的追求的心理。本项调查中,男大学生中有47.62%的学生在书籍期刊方面的消费在100~500元之间。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消费者更倾向于品种多样、方便快捷的网上购书,而淘宝网拥有海量的书籍,甚至是实体书店所难以买到的,满足了同学们的阅读需求。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促进了大学生的阅读兴趣。(2)网络购物平台上的商品价格整体来说比实体店价格要低。(3)在网络平台上购物可以节省时间,方便快捷。

(二)大学生网络购物结构分析

在本次调查中,笔者根据学生这一群体的特质,把消费品分为“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而具体调查结果如下图:

根据数据,学生在智力生活方面的支出占整体网络支出的31%,仅次于美丽生活方面的支出,这说明学生也是较为注重自身的内在和专业素质的培养的,但是也相应地突显出学生们在文体生活中消费比例偏小的问题。从同学们的消费数据来看,文体方面的消费比例只是智力消费的1/2左右,是美丽生活方面的消费的2/5左右,反映了大部分学生对身体素质的忽视。对此,笔者建议大学生们要注重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为将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身体基础。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同学们在品德生活方面的支出占整体支出的2%,鉴于大学生还处于求知为主要任务的生活阶段,在为他人捐赠物品方面比例小也是合理现象,我们并不提倡学生加大数额,但是当代大学生应该更加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建设,构建健康积极的价值观和消费观。

在此,我们单独把河南省在校大学生网络兼职收入列出,具体分析如下:

根据数据,我们知道48.21%的大学生没有利用网络兼职或者开网店获取收入,其中有24.11%的大学生已经通过网络平台获得100元以下的收入,19.69%的大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获得100~500元的收入,6.25%的大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获得500~1000元的收入,7.14%的大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获得1000~3000元的收入,0.89%的大学生取得3000元以上的收入。

这说明,已经有较多的大学生有了一定的独立意识,学生们出于减轻家庭负担和满足自身的生活需要等原因开始利用网络平台赚取一定的生活费用。并且一小部分在校大学生已经能够通过自身努力获得3000元以上的收入,显示了少部分在校大学生已经有了可靠地自立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结论和建议

从河南省大学生对网购网站的选择中,我们分析了大学生选择网络购物的原因,也总结了吸引大学生网络消费的三个通过网络购物的优点。这些优点使得网购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消费行为,并对传统的营销产业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根据大学生的网上消费结构分析,总结大学生在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的支出或消费的比例,并发现同学们在美丽生活方面的消费比例过高,在文体生活方面的消费比例偏低,在通过网购赚取收入方面成果差强人意。

针对大学生网购消费行为的现状,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大学生应充分利用网购的优点,更好地满足自身的消费需求,节省购物时间。(2)大学生在网购时,应适当降低服装、化妆品等商品的消费比例,应提升运动、健身等商品的消费比例。(3)应引导大学生把电子商务作为就业、创业的有效途径,提升自立和实践的能力。

(作者单位为河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篇6

一、引言

随着饿了么、美团外卖、淘点点等校园网上订餐平台逐渐融入大学生校园生活中,这种新兴的网上订餐方式,很快被90后的我们所接受并盛行开来。大学生纷纷扫描二维码下载食堂外卖APP,每日的特价饭菜,便利的订餐方式,使大学生改变了传统的去食堂吃饭的习惯,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美食。大学生文化水平高,接受新事物能力强,在参与食堂网上订餐环境的构建中,必然受到一定的影响。但目前对于它的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而我们大学生正处于这个浪潮的中心,因此,很有必要对大学生的饮食消费行为进行进一步探究,分析出现的问题,对大学生养成正确的饮食消费习惯和培养健康饮食意识等具有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的饮食消费观念开始从吃饱、吃好向营养、保健、长寿方向发展。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饮食消费群体,他们的饮食消费行为反映了大学生的一种生活态度。目前,许多学者和教师们都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关注大学生对餐饮的消费行为的却少之又少。周忠民(2002)最早给出了饮食消费行为的定义,他认为饮食消费行为是饮食消费者有意识地寻找、购买、食用和评价以满足需要的食物、服务及设施所表现出来的一切脑体活动。它既包括饮食消费者的形体活动过程,也包括其思维活动过程。宋晴葵(2008)分别从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经济因素、市场因素、环境因素和社会因素对大学生的饮食消费行为的影响进行分析。苗芳、韩潮、郝鹏炜(2013)从大学生饮食消费习惯、观念和饮食消费现状,三个方面反映出大学生的饮食消费行为特征。杨亚(2014)也从上述三个方面描述了大学生的饮食消费行为特征,并在分析过程中指出大学生营养结构不完善、偏食等问题。

校园网上订餐作为一种新兴的订餐方式,本文着重研究这种电子商务的兴起,对大学生饮食消费行为的影响,总结其饮食消费行为特征,并对大学生形成健康的饮食消费行为和正确的健康意识提出建议。

三、研究样本与方法

此次调查以辽宁大学本科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法,了解校园网上订餐环境下,大学生的饮食消费结构、饮食消费方式和饮食消费观念。最终共发放问卷410份,有效问卷400份。其中,男生占37.9%,女生占62.1%,这与我校整体男女比例相近,此调研结果可以更为客观地反应我校使用校园网上订餐的总体饮食消费状况。在对数据的处理上,用SPSS和EXCEL建立数据库进行分析,并利用卡方进行检验校对。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1.校园网上订餐的使用现状

目前校园网上订餐业务在我国只是处于形成期,从网站数量来看并不多。截止至2015年5月21日,入驻各大高校的网上订餐平台主要有三家,分别是美团外卖、饿了么和淘点点,主要消费群体就是高校大学生。经调查显示,在400份有效问卷中,有369人使用网上订餐,所占比例92.2%,没有网上订餐经历的人数为31人,所占比例7.8%,这个数据可以充分说明,大学生已逐渐适应校园网上订餐这一新的消费方式。

在对大学生每天使用校园网上订餐次数的调查中发现,每天订餐次数在一次所占比例为28.2%;而每天订餐次数在2次的有225人,所占比例为61.0%;而每周订餐次数在3次及3次以上的有40人,所占比例为10.8%。按照正常每天三顿饭计算,可以看出大学生每天都会使用网上订餐平台订饭,通过访谈得知,大学生白天上课,早餐通常会在食堂进行,这样计算则可以得出将近三分之二的人每次吃饭都会使用网上订饭。

2.大学生饮食消费观念

大学生的文化水平较高,对新事物具备一定的分析、识别和判断能力。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的饮食消费观念以理性消费为主流。理性消费是指消费者在消费能力允许的条件下,按照追求效用最大化原则进行的消费。大学生在参与校园网上订餐的环境构建中,主要考虑到食品的质量、价格、个人的购买力和时代潮流四个因素。

(1)质量

校园网上订餐是食堂商户与网上订餐平合的一种订餐方式,这使得消费者将对食品质量的关注转移到对食堂整体情况的关注,校内食堂的食品是经过学校食品卫生部门检查审核通过的,这使得大学生对食堂食品质量的满意度较高。虽然虚拟网络下的电子商务带来了很多的不确定性,但由于商家是校内的食堂商户,提高了大学生的心理安全感。调查发现,大学生愿意使用校园网上订餐平台的原因中有78.3%的同学认为网上订餐方便、快捷、可信。

(2)价格

调查发现,价格是大学生选择校园网上订餐的主要原因。有92.4%的大学生选择校园网上订餐方式而非去食堂购买的原因是存在价格优惠,这种线上购买线下交易的方式,使得大学生平均每顿饭可以比标准价格优惠1元-2元,这种价差带来的优越感使得大学生更多地倾向使用这种新模式。这说明价格会对大学生选择购餐的方式造成影响,而且对于网上订餐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大,如果就餐成本较大,就会损失大部分的顾客。

(3)潮流

网络购物逐渐成为我们生活的主流,在信息化时代,电子商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流行开来。在这种潮流推动下,大学生也更倾向于尝试新鲜事物,本调查为排除价格因素的干扰,只考虑网上订餐这种新模式带来的顾客需求,我们调查了食堂与线上购买无差价的情况下,大学生对网上订餐的需求,统计发现,有80.6%的大学生愿意尝试这种新事物,这说明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主力军,其开放的心态和独特的思想,使其形成不同的消费观念。

(4)购买力

经济因素是体现大学生理性消费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些经济因素主要包括大学生的收入来源和实际可支配收入,大学生购买力的变化主要是由实际可支配收入决定的。大学生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主要的生活费来自于父母的给予,只有少部分通过兼职和奖学金获得,问卷通过对大学生的生活费水平进行调查,分析发现,生活费在800元以下的有25人,占6.8%,801元-1500元的有238人,占64.5%,1501元-2000元的有81人,占21.9%,2001元以上的有25人,占6.8%,总体看来,大学生的生活费用集中在1500元左右,其中实际用于饮食消费的情况如下表:

表 不同生活费用区间的饮食费用消费情况

饮食费用占生活费的百分比,500元-700元的比重较大,为44.7%,这说明这部分大学生用于饮食费用方面的实际可支配收入较多,我们还可以发现,有30.6%的大学生实际用于饮食费用在300元-500元,对于这部分大学生而言,饮食的价格就成了主要因素,如果网上订餐有优惠,他们就更有可能选择网上订餐的方式。

3.饮食消费方式

校园网上订餐出现之后,网上订餐成为大学生主要的饮食消费方式。网上订餐方便快捷,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优惠的餐饮,同时也说明大学生逐渐青睐这种简单的生活方式。这种简单还体现在支付的方式上,现在常用的两种支付方式就是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支付。通过调查分析,有82.4%的大学生更倾向于电子支付,远远高于倾向于现金支付的同学。其原因之一是网上订餐所实行的获取优惠的方式仅限于网上支付;另一方面随着网络银行和电子支付的迅速发展,人们已经逐渐习惯于线上支付。

4.饮食消费结构

美国农业部在1992年正式的《食物金字塔指南》指出:人们应该尽量减少脂肪和油的摄入量,每天应吃6-11份含有丰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和乳制品。校园网上订餐平台的出现,为同学们较低价体验餐饮提供可能性,也使得大学生较少的关注食品的营养价值和饮食结构问题。在调查大学生的饮食结构时,只有23.9%的大学生考虑到订购餐饮的营养价值,有65%的大学生没有注意到饮食的合理性,以个人偏好为主,随意搭配,还有11.1%的大学生表示偶尔会注意。长此以往,会对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产生潜在影响,不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5.饮食消费时间

规律的饮食是保证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必要条件。网上订餐的出现导致了大学生加餐、多餐等现象,饮食时间也较不规律。只有5.7%的大学生认为校园网上订餐的出现使其饮食时间更有规律,有45%的大学生认为和原来基本差不多,49.3%的大学生饮食时间较难固定,这说明网上订餐模式对一半左右大学生的饮食时间产生冲击。

此外,调查发现,大学生为避免吃饭高峰时间会提前订饭,这使得大学生会占用上课时间进行订餐活动,这无疑也会造成课堂效率得降低。

五、结论与建议

1.大学生的饮食消费行为特征

校园网上订餐是电子商务发展的一种新形式,其主要消费人群就是大学生,大学生是消费观念超前而消费能力不足的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在校园网上订餐的环境构建中表现出的饮食消费行为具有以下特点:

(1)追随时代潮流

大学生追求时尚,跟随时代潮流。他们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群体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校园网上订餐的出现,一方面其新颖独特性吸引了大学生群体,另一方面,其简单便捷的订餐方式也着实便利了大学生;同时,这也说明大学生具有尝试新事物的主观能动性,能够追随时代潮流,推动时代的进步。

(2)追求效用最大化

大学生在选择是否使用网上订餐方式时,主要关注三个因素:价格、质量和购买力。效用最大化时大学生满意程度最大,其中价格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对于相同的食品,大学生花费的价格越低,其满意程度越高,效用就越大。校园网上订餐也利用了消费者这一心理,利用低价格吸引消费者,最终获得竞争优势。

(3)缺乏营养知识

校园网上订餐使得大学生可以利用较低的价格享用美食,这使得大学生更多地注重菜样的种类,而忽略了均衡营养的摄入,偏好成为大学生选择饮食的主导因素,校园网上订餐使得大学生经常使用麻辣、多脂肪或者多糖盐的食物,造成各种营养素的不均衡,极其不利于大学生的成长,因此必须加强大学生的营养知识水平,构建大学生营养价值体系。

(4)饮食控制力较弱

大学生饮食控制力较弱主要表现在饮食时间的不规律和订餐时间的管理缺陷。校园网上订餐使得大学生可以足不出户,随时可以订购美食,同时也导致大学生三餐时间不规律,甚至也有大学生利用上课时间进行选餐、订餐、抢红包等活动,降低了课堂效率和学习质量。

2.对策与建议

(1)帮助大学生树立营养价值观念

大学生要合理的搭配一日三餐,均衡饮食结构,做到健康饮食,不要因为网上订餐平台的优惠而过多的选择肉食类食物。学生可以通过网上资料查询、咨询营养师、参照食物金字塔等方式,正确的选择饮食;同时,学校也可以开展饮食教育课程,指导同学搭配三餐,激发学生对搭配食物的研究动机,培养同学探究兴趣,引导学生了解合理搭配饮食的方法和策略;另外,学校可以聘请资深的营养师开展关于饮食搭配的讲座,了解合理搭配饮食的重要性,鼓励同学们做到不偏食、不挑食。

(2)加强自我管理,控制饮食规律

大学生要加强自我管理,了解自我管理的重要性,规范生活作息,克服惰性。学会制定详细的作息时间表并严格遵守,合理分配学习、娱乐、体育锻炼等活动的时间,规范我们的日常生活。同时不要因为在课堂上订餐而降低课堂效率。合理制定目标,增强自信心,根据目标制定并实施计划。积极参加社团、宿舍文化等活动,丰富课余生活。

(3)帮助大学生养成正确的饮食消费行为

培养大学生正确的饮食消费行为可以对大学生饮食消费观念、消费方式和消费结构三个方面着重教育。开展大学生饮食消费教育课程,形成良好的消费观念,特别在网络环境下,这种消费观念的培养尤其重要,避免大学生沉迷于潮流,迷失自我;同时不能忽略对饮食消费方式的教育,电子支付下的信息安全问题是大学生需要了解和掌握的,学校应多开展有关方面的讲座,积极引导大学生健康的消费方式;在饮食消费结构方面,学校可以特聘专业营养师,进行分期讲解,让大学充分了解合理饮食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蔡晓梅,赖正均.广州居民在外饮食消费行为的时空间特征研究[J].人文地理,2008(3).

[2]高庆,盛鹏,郭玲艳.大学生营养知识和饮食习惯现状调查[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8(4).

[3]宋晴葵.大学生饮食消费行为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 商场现代化,2008(17).

[4]周忠民.浅谈饮食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2(1).

[5]宋晴葵.当代大学生饮食消费行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8(11).

[6]杨亚.当代大学生饮食消费行为的社会学分析――以贵州大学为例[J].安顺学院学报,2014(1).

篇7

1大学生消费行为相关概念界定及说明

1.1消费及消费行为的含义

消费是人类通过消费品来满足自身欲望的一种经济行为。广义的消费包括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生产消费指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资料和活劳动的使用和消耗;个人消费指人们把生产出来的物质资料和精神产品用于满足个人生活需要的行为过程。本文所讨论的消费为狭义的消费,即个人消费。

消费行为指消费者为获取所用的消费资料和劳务而从事的选择、购买和使用等活动。其主要表现为购买行为,指人们购买商品来满足自己生活需要的过程。

1.2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含义

大学生消费行为通常指普通高等院校本、专科学生在其日常生活过程中,为了满足自身需要,消耗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过程。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其消费行为在符合一般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特点的同时又具有自己的特点。

1.3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需求分为五种: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其中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和归属需求可称为缺乏型需求,只有在满足了这些需求之后,个体才能感到基本上的舒适。尊重和自我实现两种需求可称之为成长型需求,因为它们主要是为了个体的成长与发展。需求层次理论,就本文所要探讨的消费行为而言,是解释大学生消费动机的重要理论。

2. 西安市大学生消费水平现状

2.1经济来源

根据调查报告显示,西安大学生大部分收入来源是父母提供,其比例占收入来源的95%以上;此外收入的来源渠道还有勤工俭学、兼职、贷款、奖学金等。其中可支配收入方面,约59%的学生每月可支配收入在500元~700元之间;约29%的学生可支配收入在700元~800元之间;还有少部分人可支配收入不到500元,这部分人大部分家庭条件不太好,收入来源大部分是勤工俭学和兼职所得。

2.2消费结构

大学生的消费结构是指各项消费支出在总消费额中所占的比重,其反应了大学生不同性质消费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据相关资料显示,总体消费中占比例最大的是日常生活消费,其次是交际、通讯、学习等方面的消费。对消费项目进行概括,可以分为生存消费、发展消费、交往消费和享受消费。

发展消费指大学生用于加强自身竞争力的投资消费,包括考证的报名费和培训费。无论是在消费的数量上还是消费的金额上,发展消费是西安大学生消费中的重要一部分,投入30~100元报名费考证的学生占到了31%,100~300元的则占到了19.5%,除了报名费外,还有资料费和培训费等。

交往消费是大学生为了满足情感需要、获得社会认同而进行的消费,包括通讯、网络、恋爱、聚餐等。74%的大学生每个月上网费用在30元以下,19.5%在30元~50元之间,7.5%的大学生上网费用过高,在50元以上;通讯费方面,每月50元以上消费的占到了34.2%;享乐消费主要是指大学生娱乐、旅游等方面的消费,近半的学生每学期至少出去旅游一次,旅游费用因人而异。

3西安市大学生消费的基本特点

3.1消费结构

西安市大学生的消费结构总体合理,基本不存在浪费和盲目消费的现象。西安市大学生消费总额中占比例最大的是生存消费。其次是发展消费,再次交往消费和享乐消费越来越受到学生的重视,这说明大学生在加强自身竞争力的同时也开始关注生活质量。

3.2消费心理

从调研来看,大部分大学生认为应该节制消费,而且消费时应该做好性价之间的平衡,这说明大学生总体消费观念还是比较理性的。但也有部分学生过于追求名牌,如调查品牌重要程度时,近50%的人认为品牌较为重要,而且23.5%还认为品牌非常重要,更有甚者不顾自身经济情况一意追求名牌。从中可以看出,还是有一些不良心理存在于部分大学生的消费中。

3.3消费行为

调查发现,西安大学生消费行为比较健康。近32%的学生每月生活费会有剩余,而且61%的人愿意将剩余部分转到下个月。同时,也发现大学生消费存在一些不良心理,这些心理导致了不合理的消费习惯,如近62%的人认为可以提前消费。

4西安市大学生合理消费行为引导对策

4.1个人角度

大学生应该从自身的内部出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外界的诱惑有一定的抵御能力。当前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经济能力决定了大学生自身不可能和独立的社会个体一样消费,更多需要家庭的供给。在消费过程中,不能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消费。所以从自身做起,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是非常重要的。

4.2家庭角度

从父母来说,必须有正确的消费观,要以身作则,在日常消费中要有节俭的意识。在很多存在不合理消费观念的大学生身上可以看出,他们家长的平时的教育过程中就存在问题,自身也存在不正确的消费观念。比如,有的父母就教育子女要注重同学之间关系的培养,造成大学生在人情消费上花费过多。家庭是当前大学生消费资金的主要源头,大学生的日常消费大部分是家庭供给的,必须从根源上对大学生消费进行控制。

4.3学校角度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形成一种适度消费、合理消费的舆论氛围对当前大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从前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大学生群体之间有很强的从众性和攀比性,良好的校园消费氛围对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理念有着非常好的效果。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教育,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消费观念。

4.4社会角度

在当前的社会大环境中,很多错误的价值观影响着当代大学生。比方说“宁可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坐在自行车上笑”就是一种极度拜金主义的体现。所以正确的舆论导向对大学生树立合理的消费观念有着重要影响。社会应给予大学生正能量。

5结语

大学生的消费问题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它直接影响大学生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很多问题,都与错误的消费观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合理的消费观念,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大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篇8

一、大学生文化消费的定义

文化消费就是指用文化产品或服务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的一种消费,主要包括教育、文化娱乐、体育健身、旅游观光等方面,是指对精神文化类产品及精神文化性劳务的占有、欣赏、享受和使用等。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文化消费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呈现出主流化、高科技化、大众化、全球化的特征。

目前,在校大学生正处于学习知识、接受教育、储备能量的特殊阶段,是准生产者,所以在校大学生主要是消费者而不是生产者。高校培养人才这一特殊职能决定了大学生消费结构主要表现为对知识的、精神的、文化的消费,从而使精神文化消费成为大学生生活消费中的主要部分。

大学生文化消费是指大学生为满足个体的文化生活需要对文化产品及文化性劳务的占有、欣赏和使用等。其实质是对社会及他人提供的精神财富,包括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的消耗,前者如音像制品、文化用品、娱乐用品及通信产品等,后者如文娱表演、音乐演奏、文艺晚会等。由此可知,精神文化消费的涵盖范围是很大的,尤其是对于处于学习知识、接受教育、储备能量的特殊阶段的大学生而言,精神文化消费更是其生活消费的重要而核心的内容。

二、文化消费现状分析

通过对浙江师范大学学生的问卷调查的数据,学生访谈的资料,以及校园周边文化产业经营者的访谈资料的分析,发现浙江师范大学学生的文化消费趋于多样化,但是分布不平衡,文化消费的意识不够浓厚,存在一定的消费矛盾。浙江师范大学学生在进行文化消费时注重时事,并且对自身文化消费的不足有一定的认识,能正确认识到文化消费的意义。

通过具体分析,实地调查,概括总结,我们对大学生的文化消费分析如下。

1.文化消费呈现多样化,但文化消费结构不合理。

调查发现,浙江师范大学学生的文化消费倾向于网络的消费,对书籍的消费远远落后于网络,浙江师范大学图书馆资源丰富,但是消费人群少,网络消费却居高不下,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浙江师范大学学生文化消费的结构不是很合理,个人文化消费观不是很成熟。浙江师范大学学生的书籍消费主要集中于考研、考级、公考等类图书,消费结构不是很合理。

由图1可见,大学生文化消费的组成比例不合理,文化消费的内容主要集中在网络及周边产品上,对书籍、报纸等的消费量远落后于网络消费,致使文化消费结构比例失调,文化消费结构存在一些问题。大学文化资源相当丰富,但是对部分学生缺乏一定的吸引力,无法完全满足学生的需要。

2.注重时事方面的文化消费,但文化消费意识不够浓厚。

如图2,浙江师范大学学生消费文化用品费用占总费用的5以下的同学占65左右,直接反映了学生的文化支出所占比例少,文化消费水平相对较低。学生平均要每月或者几个月买一份报纸(如图3),浙江师范大学学生在报纸这方面的文化消费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同时,分析数据还发现浙江师范大学学生对书籍的需求不高,没有充分利用丰富的文化资源。当然,这个情况和现在网络资源的充分发展有一定的关系。

以上情况说明大学生文化消费者的支出比重小,对于文化消费的关注度不够,对于文化消费没有清晰而正确的认识,文化消费呈现出一定的滞后趋势,消费意识不强。

3.能够清楚认识到文化消费的意义,但文化消费观存在一定局限。

多数的学生在选择旅游地的时候会选择风景优美的,而不是文化底蕴深厚的。浙江师范大学学生上网主要是看电影或是听歌,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是一种文化消费,但是这种文化消费观念缺乏一定的正确性。

如图4所示,浙江师范大学的绝大部分学生都认为文化消费的意义是提升个人的文化修养,说明他们对文化消费的作用有正确的认识,能认识到文化消费的意义,对自身的文化消费选择起着积极的指引作用。

大学生对于文化消费的意义及文化消费对自身的意义有清醒的认识,但是自觉执行性不够,无法做到正确地进行文化消费,从而提高自身的修养。

4.文化设施相对较好,但文化氛围有待于进一步的创设。

浙江师范大学的文化资源丰富,文化设施相对比较完善。但是,现有的浙江师范大学的文化消费氛围不太能够符合同学的要求,通过对浙江师范大学周边的文化经营者的访谈了解到,浙江师范大学的文化氛围总体较为浓厚,对同学有积极的影响,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学校提供的文化设施资源比较充足,但无法满足同学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同学对学校的文化氛围不是很满意(如图5),当前的文化水平无法完全满足同学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要。

三、大学生文化消费的建议

通过对问卷数据及访谈内容的分析,对那些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积极调整文化消费的结构,达到文化消费平衡。

对于文化消费结构的不平衡,要引导学生养成多方向的文化消费习惯,积极引导学生面向其他方面的文化消费,如书籍、报刊、广播的等方面的文化消费,使大学生的文化消费不仅仅停留在网络上。

丰富文化消费的内容,不是单一的网络文化消费,大力发展其他文化产业,加大宣传力度,使大学生意识到学校丰富的文化资源,使其的文化消费结构日趋合理,文化消费达到一个平衡。

2.增强文化消费的意识,形成正确的文化消费观。

为解决文化消费意识淡薄,要加大文化消费的宣传力度,使同学们对于文化消费有清楚的认识,更加深刻地了解正确的文化消费,有意识地远离错误的文化消费。与此同时,要加强引导,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自觉进行有益的文化消费,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消费观念,增强文化消费意识。

在加强学生意识的基础上,要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使学生了解文化消费的意义,开设一些与文化消费相关的课程,建立学生合理的文化消费观。同时,更应鼓励学生进行文化消费的实践,使其更具可操作性。

3.学校要积极采取措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观念。

建议学校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通过课堂教育、网络教育、名师讲座等形式帮助学生确立适合自身的文化消费结构,培养大学生合理科学的文化理财观,增强学生把钱用在刀刃上的意识,从而强化文化消费的意义。

开展一系列的文化活动,使大学生的文化消费向高雅发展,丰富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积极宣传正确的文化消费观念。

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

精神文化消费需要引导,需要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有关部门应加大投资力度,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学校的文化设施水平,为同学们的文化消费提供良好的资源支持,给大家一个好的文化环境。

同时,学校有关部门要与同学一起共同努力,重视文化消费,使学校形成良好的文化消费氛围,使文化环境更有助于同学的发展进步。此外,学校还应积极扶持学校周边的文化产业,使之能长久、健康、有序地发展下去,为同学们的文化消费提供良好的场所。

5.解决文化消费的矛盾,增强现有文化资源的吸引力。

大学生文化消费主要集中在网络消费上,大部分大学生都喜欢免费的文化消费,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像图书馆这类免费的文化资源却少有人消费。这就形成了文化消费的矛盾:不喜欢有偿消费,但是消费的人多;喜欢无偿消费,但是消费的人少。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有关部门应该在丰富无偿文化消费资源的同时,增强这些文化资源的吸引力,并结合大学生的文化消费特点及爱好,发展网络文化资源,将网络文化消费与其他文化消费如书籍消费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解决文化消费出现的矛盾,实现双赢。

参考文献:

[1]石城.当代大学生消费文化分析与对策研究[J].科技风,2010,(02):43-44.

[2]丁景良,何世潮.当代大学生文化消费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0,(03):120-122.

[3]叶育新.当代大学生文化消费特征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6,(05):70-72.

篇9

中图分类号:G645.5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1.146

消费文化是一种符号象征与价值。它是通过广告、电视、媒体、商业品牌、大商场、购物中心等媒介发展起的一种符号化的消费生活方式及价值选择,反映了全球化背景下大众消费时代、信息时代的生活格调、生活方式与价值取向。

20世纪60年代西方世界相继进入了物质丰裕的消费社会,它与传统社会最重要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消费的大众化。消费文化对社会价值观特别是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具有重要影响。国外学者已作了大量经典研究。英国学者指出:英国青年反文化生活方式,是“传统的工人阶级生活方式与新的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矛盾。丹尼尔・贝尔阐释了美国大众消费社会的兴起特征,发现了“经济转而生产由文化所创造的生活方式”的趋向。20世纪80年代女性主义的“社会性别方法”,批判了消费文化中的性别编码规则,提供了跨学科批评的新视角。同时,许多学者,如迈克・费瑟斯通、齐格蒙・鲍曼、吉登斯、埃德加・莫兰等在论证全球化、后现代性问题时,几乎都和青年群体新的价值世界的再解释联系在一起,使消费文化与青年(包括青年大学生)价值观的研究,成为日常生活批判与价值建构的重要角度。国内学者也已经进入了消费文化与价值观研究的领域。罗纲等学者编译了《文化研究读本》、《消费文化读本》等,产生了巨大影响;戴慧思、卢汉龙《“中国消费文化的兴起与消费革命”对话》、成伯清《我们离消费主义有多远?》、王淑梅的《消费行为与人的生命的符号化》,把“消费时代”作为中国社会转型、文化结构变化的一个新的课题提出;郭景萍的《“80后”消费文化特征:世俗浪漫主义》、程远芳的《青少年网络消费文化的特点》,以及大量分析消费文化与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特点的论文,体现了新的多元视角的研究的兴起。许多学者探讨了消费主义对当代中国价值观的负面作用,特别是对当代大学生带来的多重影响。

1 探究消费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意义

其主旨是探究中国社会转型时代的文化趋向。中国正在发生以现代化、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为内容的社会转型。这个转型又和全球化、信息化、后现代现象联系在一起。中国消费文化出现是中国社会结构、文化结构变迁的产物。符号消费、过度消费、一次性消费、炫耀性消费,逐步蔓延的西方消费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产生深刻影响。探究消费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文化结构、生活方式、社会人格正在发生的多元分化,探究中国社会转型时代的文化趋向。

2 探究消费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第一,探究消费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基本思路是:进行一种文化社会学意义上的类型研究。通过消费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研究,探讨消费文化对当代大学生在学习、生活、阅读、语言、身体、心智、交友等方面的影响及其文化体验过程,从而更切实地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新的建构问题。

第二,探究消费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研究方法。

一是在理论方法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运用功能主义、互动理论等分析视角,结合符号语言学、后结构主义的观点,梳理“消费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二是采用问卷、访谈、文献研究等方法收集资料。分别对不同生源地、不同家庭背景的大学生群体进行深度访谈;对影视文本、阅读文本进行重点分析与比较研究,在理论分析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并撰写研究报告。

3 探究消费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主要内容

第一,消费文化和大学生价值取向探究。现代消费是一种符号系统。大学生对消费文化符号的接纳与选择,是价值取向选择的结果;对此拟研究消费文化对大学生价值取向和价值观形成的影响和作用,结合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帮助大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价值观。

第二,差异研究。根据在校大学生生源的家庭背景、家长职业结构、收入差异及地区的不平衡性研究,消费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差异性、离散性。对此拟探讨这种差异性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和大学生心智成长的影响。

第三,问题研究。愈演愈烈的消费文化给中国的社会发展和文化心理都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消费主义与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相连,扭曲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当代大学生群体面临着心灵的迷茫、困惑甚至一定程度的行为失范,由此带来当代社会独特的消费价值取向问题。

4 探究消费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创新之处

第一,通过对大学校园日常消费文化的分析研究,探讨在全球化、信息化日益发展的情形下,消费文化通过怎样的途径和方式,在何种程度上影响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选题有一定的创新之处。

第二,通过深化对大学生家庭背景差异性的研究,科学分析消费文化对当代大学生影响的阶段性与不平衡性,探讨消费时代大学生价值观再建构问题,涉及到传统文化的当代意义,涉及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旨在引导当代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提高当代大学生道德文化素质,研究内容和方法也有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1]罗钢,王中忱.消费文化读本[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2]付晓丽.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大学生消费价值观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9,(12).

[3]李如涛.消费文化对大学生群体的影响[J].当代青年研究,2009,(10).

篇10

大学生是以接受高等教育为背景所形成的一个群体。他们为了完成自身的社会化,以学为主,使自己健康成长。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因此,大学生在消费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呈现出一些自身的特点和问题。

一、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出现的主要问题

一般认为,大学生消费通常指高等院校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为了满足自身需要,对物质产品及精神产品的消耗。但在实际的消费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有害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学习和发展的问题,总结起来,有以下三个方面。

1.消费行为的异化。大学生在消费过程中呈现出异化的特质,而所谓“消费异化”是指在现代社会中消费的功能发生了变化,它越来越注重追求不必要的欲望满足,使消费与“需要”和“使用价值”渐渐背离,消费不再是目的,它成了满足欲望和体现其他意义的一种手段。大学生借助于消费向同龄人表达传递了其他的意义和信息,包括自己的地位、身份、个性、品位、情趣和认同。大学生不但消费产品本身,而且消费这些产品本身以外的东西。

2.消费结构的不合理。大学生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应以生活费用和购买学习资料、生活用品为主,在生活费用中,饮食费用又是重中之重。但在实际中却发现,为了诸如人际关系开支、娱乐开支、情感投资等的需要,大学生们往往压缩伙食费,而把过多的消费在这些方面。由于这些方面消费的增多,再加上消费的无计划性,必然导致大学生消费结构出现不合理。

3.消费行为缺乏计划性。作为一种理,消费应该有预期计划和目标。目标消费、量入为出,合理分配开支是良好消费的基本原则。但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却往往是没有明确目的,仅凭感觉、兴趣引起的冲动需求而产生的消费。这种随意消费产生迅速,消失也容易,有时甚至只在闪念之间,具有较强的随机性。因此,大学生往往陷入盲目冲动消费之中。

二、对大学生消费行为问题的原因探讨

上述消费行为问题形成产生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多方面的,有主观的、客观的,有社会的、家庭的等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不良消费观念、消费现象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校园不良消费现象的出现受社会上不良消费风气的熏染。消费不仅是一种经济行为,更折射出消费者一定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准。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效应诱使许多人“一切向钱看”,贪图物质享受,鄙弃高格调的精神追求,消费观念多元化,消费层次高档化,追求超额消费和超前消费,却不顾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所有这些不能不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起了负面作用。

2.社会化过程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大学生社会化包括社会教化和主体内化两个基本方面。内化是指大学生经过一定阶段的社会学习和接受社会教化,将社会目标、社会价值、社会行为规范和行为方式等转化为自己稳定的价值和行为反应能力。由于大学生缺乏较高的学习能力和很强的适应能力,并且合作能力较差,主观与客观需要的不协调性等,造成内化能力较低。由于大学生未能深刻认识到自身在消费社会化过程中的实质,在追求文化和精神消费上养成了不良的消费习惯。

三、引导大学生养成科学的消费行为的对策与建议

面对在大学生消费行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个方面来引导大学生健康的消费行为:

1.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观。科学的消费不但表现为敢花钱,而且表现为会花钱。大学生们不缺少消费的冲动,但往往缺少消费的理性,因而常常发生不自量力、盲目追潮、大手大脚、铺张浪费的不良现象,显示出理财方面知识和能力的不足。基于这样的现实,对大学生进行理财教育势在必行。

2.形成健康的社会消费大环境。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心理和行为是受到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除了受到个人思想、道德、心理、爱好及消费常识的支配和制约,还会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社会因素的影响往往使他们的行为带有不稳定性和盲目性,因此,对大学生的消费给予正确的引导,除了对大学生进行消费道德教育,还要形成一种健康的社会消费大环境。

3.充分发挥家庭的积极作用。只有家庭教育和学校管理双管齐下,矫治大学生不良消费行为才可取得最佳效果。为此,必须充分发挥家庭的积极作用。对于没有独立生活经验的学生,家长就要采取适当的方法来约束一下,否则对孩子的成长和未来极其不利。此外,学校应加强同学生家庭之间的联系,学校每学期应将各种正常收费通知家长。

四、结语

大学生的消费问题,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它会影响到大学生的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如果不及时大学生消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势必影响学生的整体素质。因此,只有在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共同努力下,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才会趋于合理和理性。

参考文献:

[1]徐 萍:消费心理学教程[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4

[2]方正泉 崔荣国 姚剑英:大学生消费现状的理性分析[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2.1

[3]童 旭 李雪莲:大学生消费思潮的问题及对策[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3.12

[4]蔡红英:大学生的消费特点与正确的消费观教育[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篇11

中图分类号:C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3-0245-02

大学生的消费是社会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现代社会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流行时尚的影响下,消费心理和行为往往产生彼此间的相互影响,形成特有的群体消费心理特征。在调查三峡大学大学生消费心理及消费行为的过程中,主要运用了问卷调查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根据整群抽样的原则,我们选取了三峡大学大学生为代表,进行随机抽样调查(问卷)。本次调查发放问卷230份,回收216份,有效率为94.0%,总计男生125人(占总人数的58%),女生91人(占总人数的42%)。调查时间为2009年3月。

1 调查结果及总结

(1)调查样本的家庭背景资料。在本次调查的大学生中,农村大学生有147人,占总人数的68%。因此,农村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引起了我们极大的重视。

(2)生活消费调查。在伙食费方面:12%的同学伙食消费每月在200元以下;37.5%的同学在200-350元之间;32.8%的同学在350

-500元之间;17.7%的同学在500元以上。每月购买化妆品方面:2.5%的同学的花费在10元以下,42.3%的同学的花费在10元-50元之间,23%的同学的花费在50元-100元之间,100元以上的同学有12.2%。在调查每学期自己买衣服的花费上:6.3%的同学的花费在100元以下,有48.2%的同学花费在100元-300元之间, 34.7%的同学的花费在300元-800元,10.8%的同学花费在800元以上。

(3)通过调查,我们获得了三峡大学大学生消费方面的第一

手资料,通过对大三峡大学大学生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的分析和讨论,我们总结了大学生的消费有如下特点:

(1)感情消费占主导。调查表明:大学生消费的问题上表现出自己的独立性,不是理性的考虑。如在“每月的生活费会有限额或是计划吗?”的选项中,54.20%的同学选择“有计划,但总是超出预算”;19.6%的同学选择“没有计划,随便花”。在“购买东西时,您首先考虑的是什么?”的选择中,有36.6%的同学选择了“名牌,不考虑其他”;45.40%的同学选择了“不考虑名牌,价格适中就行”。消费过多或者每月的花费都是“入不敷出”。 在“您

对自己现在的消费状况是否满意?”的选项中,有近68%的学生的消费是“不满意”,他们的消费是一种情感的消费,不是理性的。

(2)消费的不平衡性。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地理区域和拥有不同的家庭背景,而不同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生活水平的不相同,都直接导致大学生消费的不平衡。如在“您的一个月的生活费是多少?”问题上,6.8%的同学是300元以下,42.3%的同学是在300元-500元之间,而36.5%的同学在500元-800元,甚至有14.4%的同学是在800元以上;在伙食费方面:12%的同学伙食消费每月在200元以下;37.5%的同学在200-350元之间;32.8%的同学在350-500元之间;17.7%的同学在500

元以上。这说明同学之间的饮食消费存在十分的尖锐的不平衡,消费水平不平衡。这些都会导致学生的消费心理的不平衡。

(3)消费结构多元化。近年来,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消费结构呈现多样化趋势,大学生的消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学习消费。当今社会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考研、双学位、考证在各大学校园悄然兴起。在调查他们学习计划中:20.2%的同学愿意去考研,12%的同学选择报双学位,而67.8%的同学愿意去考证。

②时尚消费。大学生爱时尚、漂亮,年轻活力是他们的自豪,在“您常去的购物地点?”的选项中,28.20%的同学选择“百货商场和购物广场”;54.20%的同学选择“专卖店或者是特色店”;只有19.6%的同学选择“一般的小店”。 在调查每学期自己买衣服的花费上:有48.2%的同学花费在100元-300元之间,34.7%的同学的花费在300元-800元,10.8%的同学花费在800元以上。

③网络消费。电脑的使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很多在校大学生都有上网的经历,甚至很多学生都自己购买了电脑,而买电脑和上网费的经济来源大部分来自家庭。每周上网方面

的调查显示:16.2%的同学每周上网的花费在10元以下,47.8%的同学每周上网花费在10元-20元之间,27.4%的同学每周上网的花费在20元-50元之间,8.6%的同学每周上网花费在50元以上。很多学生都沉迷于网络,其中聊天和游戏是最大的问题。

④通讯消费。手机成为现代人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高校学生是手机使用普及率最高的人群之一。还有类似的IC卡、小灵通、公话超市,大学生的通讯消费占据消费总额的一定的比例。在通讯费用方面的调查中:18.5%的同学在50-100元之间;也有7.8%的同学每月花费在通讯方面的费用超过了100元。

2 对策与建议

我们应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实行与之相适应的消

费教育,这样才能使大学生自觉自愿地做到科学适度消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与家庭、学校、社会环境以及大众媒介等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方面的作用对于处理和解决大学生在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上出现的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1 内因是主要原因,大学生自身应树立合理的消费观念

(1)消费有计划。大学生应当制定自己的消费计划,这些计划都必须符合自己的实际经济能力,要细化消费的项目,做到“消费有数,消费有目”。与此同时,要合理控制自己的消费欲望,避免出现奢华消费和过度消费。 调查中表明有将近68%的同学对自己的消费不满意,他们的消费没有良好计划。

(2)消除不良消费。有些大学生一味地想得到情感上的满足和心理上的平衡,而不顾目前个人和家庭的经济承担能力去赶时髦、追新潮,这不仅会助长讲名牌、好攀比、爱虚荣等不健康的消费观念,而且还会出现过度消费的情况,带来不必要的浪费。在消费过程中,大学生们往往从感情、心情出发,喜怒哀乐都能成为他们消费的理由。他们往往有消费的冲

动却缺乏消费的理性,他们有着消费的随意却缺乏消费的算计。因此,应该在大学生中倡导一种文明行为,加强自身修养,消除不良消费。

(3)倡导消费文明、积极健康消费。大学生应发扬勤俭节约、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树立正确的消费道德观和消费价值观,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消费问题上,应该从自身实际出发,认清楚自身的经济形势,不要盲目跟风。

2.2 家长应教育和引导子女树立合理、节约型消费

正确对待子女的物质索求,不能千依百顺,家长不应用“金钱奖励法”作为对子女教育的手段,这种做法容易使大学生养成每做一件事就讲条件要报酬的不良习惯,更严重的是淡化了子女的责任感。家长应该培养子女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念,让子女知道金钱是父母辛勤劳动的报酬,来之不易。在每个月的生活费问题上,应当适当的控制,不要给予孩子太多,这样会增强他们的依赖性;让他们真正的独立,是要他们靠自己的劳动来养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