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28 18:35:4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德育答辩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二、传播形式:实现由课堂语言教学向课内外“语言与文化教学”转化
在非母语区,语言教学是重要的,这是中国语言文化传播的基础。但是语言教学不单单是同语言标准、语言师资、语言教材、语言设施相关联的传播现象,它还和对象国的语言政策、国情、文化背景等密切相关。况且语言是文化传播的工具和载体,没有文化的语言教学是不存在的。在某种意义上讲,语言是个“胶囊”,它的内部包含着文化和价值观。不能把语言与文化截然割裂开来,实际上两者也无法分离。在汉语课堂教学中,不单单是要求上语言教学课,还要开设诸如“中国文化史”、“中国文明史”、“中国国情”等文化教学课程;即便是在课堂语言教学中,建构语言与文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也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境界。文化元素始终是教师授课内容的背景和内核,文字是隐形的翅膀,是文化的基本元素,要让非母语区的学生不是感到汉字的难学(书写的笔画顺序、发音的音调等),而是能体悟到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汉字的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悦耳,形美以悦目[3]。汉字是表意象形文字,其发展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最基本元素,具有跨越时空的穿透力,对中华文化的记录和传承起决定性作用。汉语极为丰富的形象感、简洁度以及超深厚的文化底蕴是西方语言难以企及的。与此同时,把课堂语言、文化教学与更广阔的课外语言与文化“教学”相结合。既注重课堂语言与文化教学,又重视课外闲暇时间的利用,这是汉语言与文化习得的理想状态。个体的学习兴趣很关键,莫鼓励“头悬梁、锥刺股”那样自虐式的苦学,须引导学生精神舒畅式的乐学。如新加坡一家华文杂志的总编辑王道伟所说:“老师没有逼我,父母没有逼我,完全是自己喜欢看‘课外书’———这么说吧,是丰富好看的‘课外书’让我的华文进步于潜移默化之中。在台湾,国小就看完金庸小说、三国演义的比比皆是。我相信,在新加坡,小学能看完什么大部头英文名著的也不在少数。我要说的其实很简单,‘教育’应该是广义的,不只是课堂的。与其在‘狭义’教育上鞭策学生去学华文,不如创造‘广义教育’上的华文环境。白话点说,就是多一些好看的华文读物(不只是书、杂志、漫画,也包括了影视)。”
三、传播取向:实现由强势话语传播为主向以柔性话语传播为主的转化
语言国际传播的决定性因素在于国家综合实力,尤其是经济、军事、科技、教育等方面的硬实力,谁占据硬实力的制高点,谁就能在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和话语权。但是,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是一种软实力,向来是国家关系中最柔韧又最有穿透力的成分。既然文化总呈现出柔韧的一面,最好避免硬碰硬,去用硬实力的方式生硬行事。在资本主义殖民扩张时期,一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一度对外采用了殖民化的文化强势传播模式,包括语言的输出,皆为强制性的,后来随着殖民地国家纷纷独立和民族解放,即便是英国也逐渐改变了“殖民”话语,采用较为柔性的模式,以和平、友好、合作、交流、商业开发等形式开展语言文化传播[5]。新兴的美国更是利用英语这个超级国际语言地位,大肆进行柔性话语传播,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以“大片、芯片、薯片”为代表的文化传播模式。在中国语言文化传播中,我们亮出“汉语推广”的强势口号,的确有较强的经济实力背景和文化忧患意识驱动。以语言作为文化走出去的突破口的愿望和诉求是积极、主动、明确、理性的。但价值取向和举措未必要锋芒毕露、一览无余。在新世纪新阶段,应更新传统的语言传播理念和模式,实现由强势话语传播为主向以柔性话语传播为主的现代模式转化。在传播取向和方式上,把“汉语推广”改为“汉语传播”这样更为学术和中性的话语,不再强调中国文化的单向、强势传播和推广,不再强调意识形态式的灌输,更注重不同主体之间的文化交往与互动。“骤雨打荷叶”不如“随风潜入夜”,春风化雨、水到渠成是一种理想的传播方式。以温和、间接和隐性的方式进行推广是当前语言文化传播的潮流。以柔性话语传播为主并不是要否认强势话语传播的作用,有时候,单刀直入式的迅速推进,也会赢得主动或打开局面,但须选择时间和火候。文化传播或文化走出去,不可能不输出价值观,也不要怕别人议论输出价值观,优秀文化是引导社会进步的罗盘,是张扬真善美的旗帜。只要站在道义的高地上,传播的是正能量,大家最终都会愿意去接受。
四、传播路径:实现由单一平台传播向立体化传播的转化
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已成为中国语言文化传播的主平台和主渠道。自2004年在韩国设立第一所孔子学院以来,孔子学院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根据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年度报告:截至2012年年底,中国已建立孔子学院400所,建立孔子课堂535个,分布在108个国家和地区。美国迄今48个州都开设了孔子学院,已拥有81所孔子学院,注册学生达16万人。据国家汉办预计,到2020年,海外学习汉语的人数将会达到约2亿人。英国文化委员会首席执行官马丁感叹:孔子学院“仅用短短几年,走完了英法德西等国语言推广机构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路,和中国经济发展一样,堪称世界奇迹”。当然孔子学院的官方色彩和快速推进引起了一些国家的疑虑。早在2011年,美国、德国、英国就对当地的孔子学院进行调查,包括对教材和信件的审查;2012年5月美国国务院对持有J—1签证的孔子学院中国教师限同年6月30日前离境,后又取消了这一做法;就连美国学者、“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也对中国向海外推广孔子学院的做法不太理解。虽然孔子学院推广受到颇多质疑,但中国文化还是必须要走出去。语言文化走出去有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等多种方式,也不必拘泥和依赖于孔子学院单一的强劲推进之势,这样往往会成为众矢之的,也易成为“文化渗透”和“中国”的借口。媒体包括网络等新媒体传播同样是中国语言文化传播推崇的方式。央视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河南卫视和爱奇艺打造的《汉字英雄》等原创文化节目,对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大有裨益,其中《汉字英雄》第二季宣传片在美国纽约时报广场连播3天,BBC、《纽约时报》等外媒都对这档节目表现出浓厚兴趣。《中国汉字听写大会》选手人数预计达2000万。各种会展、文艺汇演、庆祝活动、学术交流等等都可以成为中国语言文化传播的有效手段。如中国—亚欧博览会、深圳文博会、上海电影节、博鳌亚洲论坛、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等等文化传播形式,都为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作出了新探索,增添了新亮色。建立中国文化中心同样为中国语言文化传播搭建了新平台。从1988年贝宁中国文化中心的落成,至2013年底,中国已在14个国家建立文化中心。开展文化中心与中国的部省合作,“通过每个文化中心为一个省担任平台、桥梁一年,推动各省市区的对外文化交流。比如今年浙江与柏林中国文化中心合作,推出了浙江文化年系列活动。青海通过与贝宁文化中心合作,成功签署了手工业合作协议”。语言文化传播已由孔子学院为主的单一平台,向立体化的多元渠道转化。
Good morning, all appraiser committee members. I am **** and my supervisor is ***. With her constant encouragement and guidance, I have finished my paper. Now, it is the show time. I will present my efforts to you and welcome any correction.
The title of my paper is On Transformation of Parts of Speech in Translation. I choose this as my topic due to the following reasons. Different languages have different standards to distinguish parts of speech. Each language has its own special structure. And there are no equivalent parts of speech between different languages. In order to make the target version more idiomatic and standard, the transformation of parts of speech is always used by translators. So the transformation of parts of speech is playing a more important role in English to Chinese based on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English and Chinese. For the above facts, I select the subject of On Transformation of parts of speech as the title of my paper.
I hope by studying this topic we can know the importance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parts of speech in English to Chinese translation. Through transformation, we can get the better version and improve the translation skills.
The way of thinking and expressing is quite different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English is a kind of static languages which tends to use more nouns. While Chinese is a dynamic one in which verbs are often used.
So when we make translation in English to Chinese, we should know this point and shift the parts of speech.
Part one present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basic concepts of parts of speech and transformation.
Part two discusses the definition of translation and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transformation of parts of speech in the course of translation.
Part three gives four basic ways of transformation of parts of speech through illustrative examples. There are transformed English words into Chinese verbs, nouns, adjectives and adverbs.
Part four presents some problems about transformation and gives some advise to solve the problems.
Part five draws some conclusions that transformation between parts of speech is necessary for us to achieve good translation.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we can have a good master of transformation and improve the translation. In addition, we must continuously study and explore in all kinds of translation practices.
OK! That is all. Thank you! Please ask questions.
范例二:
Good evening, all the appraiser committee members. I come from HUST, majoring in foreign linguistics and applied linguistics. I am *** and my supervisor is prof.***. With her sincere and intellectual guidance, for nearly one whole year's hard work, I have finished my paper. Finally, it is the show time. This evening I will present my efforts to you all and I gratefully welcome any correction.
The title of my paper is A Study of the Causes of the Gothic Stylein A Rose for Emily from a Feminist Perspective. I choose this as my topic due to the following reasons. Firstly, I am fond of literature works , especially gothic literature works. Secondly, I am quite familiar with this short story as this is one of the texts in our intensive teaching course and I have taught this text for more than 3 times . Last but not the least ,as a female , I am keen on the study of feminism. For the above facts, I select the subject of A Study of the Causes of the Gothic Style in A Rose for Emily from a Feminist Perspective as the title of my paper.
I hope by studying this short story we can know more about American southern women in certain history and culture and more importantly help women in modern society get a deeper understanding about ourselves ,help us raise our independence and confidence and show more concern for our mental health.
一
鉴于“”浩劫后大学生汉语水平普遍偏低的情况,匡亚明和苏步青先生倡导在全国高校设立大学语文课程,以提升大学生的汉语水平和运用能力,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三十余年来,大学语文特有的工具性、人文性和审美性,使其一直在各高校公修课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教育部高教司的《大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2006年9月,国务院《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
放眼当下高校,在大多数学生眼中,大学语文课程却已形同鸡肋,其正在逐渐边缘化的趋势无可否认。经调查,大学语文与大学生渐行渐远的原因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应试化的语文教学模式,使得大多数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已经丧失了对大学语文的兴趣。没有高考的压力,这门课程不过是增加学分而已。其次,教学模式单一化,教学方法陈旧,是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较为凸显的问题。更为严重的是,某些教师把大学语文上成了“高四语文”,课堂气氛沉闷,师生之间缺乏互动,无法满足学生知识点外延的深层心理需要。最后,迫于求职和升学的压力,大学生普遍对英语、计算机等学科投入大量精力,无暇顾及大学语文。常人眼中,母语人人皆会,除非是语言学专业,没有必要在这门学科上浪费精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达,网络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青年大学生是网络用户的主体力量,“网络文化对当代青少年的思想观念、价值方式、行为模式等方面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①匪夷所思的事实是,伴随着对大学语文的淡漠,网络时代的大学生母语水平正在急剧下降。大学生错字、别字、提笔忘字现象频频出现,独立写作能力不容乐观,有同学甚至连请假条这样的应用文也无法正确完成。这种现象意味着大学语文非但不能淡出学生视野,反而需要强化,从而提升学生母语素养。《大学语文》主编陈洪曾指出:“要关注网络文化的互动性、民主性、自主性给课堂教学、师生关系和修课方式带来的冲击和挑战。”②
二
要改善网络时代大学语文“江河日下”的现状,我认为可以借鉴《百家讲坛》起死回生的成功秘诀。2001年7月开播的《百家讲坛》最初定位于面向文化人的精英文化,曲高和寡,收视率几乎为零。直到2004年阎崇年的《清十二帝疑案》,该栏目转向传统文化的普及,收视率一再攀升,并推出了易中天、于丹等一批名家,一跃成为科教类最成功的栏目。《百家讲坛》绝处逢生的秘诀在于:一是寻找到了栏目和目标受众的对接点;二是文史选题切合了受众的心理需求;三是抽象出了核心受众的共同特征。③与此相似,大学语文可以从课程定位、教材选择、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变革,以重新得到大学生的青睐。
(一)重新定位大学语文课程,找到与大学生之间的共鸣点。据了解,现代大学生基本语文素养不如人意,招聘方时常反映难以寻觅到能说会写的人才。大学语文中常用的应用文体和职业口才技法训练,如短信、多媒体节目解说词、网络新闻、策划书等,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职场应对能力。教师巧妙设置辩论会、即兴演讲、社交礼仪等专题,可以改变学生心中大学语文仅仅是诗词背诵的“无用”小道的错误观念,使其切身感受到这是与自己的职业生涯密切相关的课程,从而激发学习的原动力。“20岁左右的青年是最讨厌说教的,他们首先跟着感觉走,走顺了,他们才会做出严肃的思考……为了这种严肃的思考,我们先要给他们充足的感觉。如果描述这种感觉,那应当是:让他们感到惊喜――原来中华民族的文化这样丰富!感到有意思――听不够,再听一点才好!感到“脱胎换骨”――自己是大学生了,不同了,学习、做人要有一个飞跃!”④从小学到中学,语文课已经形成了掌握字词,分析主题思想、艺术特色,背诵记忆段落等刻板的套路,学生对这种教学模式早已感到苦不堪言。大学语文当务之急就是把学生们被应试教育败坏了的胃口调整过来,而绝非是延续旧路。北大教授孔庆东道出了大学语文的真正价值:“语文首先不能简单理解为一个‘学科’。语文是覆盖在所有学科之上的,是一种把人文精神渗透到所有学科中去的‘学问’,学语文的同时也能学其他的学科,而在其他学科里面也都有语文的因素……语文是我们每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语文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安身立命。别的东西可以是技能,学了之后打工、干活,语文不是这样,语文是灵魂依靠的东西,或者说,它是一种以无用达到有用的东西。”⑤因而大学语文必须明确定位于人文素养教育,重新激发大学生对母语的热爱之情,使其认识到母语文化的博大精深,达到主动学习的境界。
(二)选取合适教材,贴近时代思潮,满足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当前,《大学语文》教材种类繁多,内容多倾向于文学史知识和经典文本,似乎更适合于中文专业的大学生。实际上,不同学科大学生对大学语文的心理需求和欣赏层次是不尽相同的,文科生和理科生之间的区别更是相当明显。如果使用材,则必然在某种程度上,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学生对课程的兴趣降低。为大学生量身打造适应其发展需要的教材,因“材”施教,是挽救大学语文颓势的关键点之一。例如,同样是《红楼梦》,文科生教材侧重于选宝玉的“情不情”人格塑造,而理科生教材侧重于选王熙凤料理家政的章节。网络时代,大学生可以随时通过网络,接触到大量的信息,思想极为活跃。《榕树下》、《天涯》等网站是备受关注的文学网站,其代表篇章甚至被作为新时代的经典,被大学生们奉为圭臬。随着时代文学观念的转变,曾经风靡一时的若干名文不再符合当下的价值观和审美观,陷入少有人问津的境地,应该淡出大学语文的选材范围。因此教材应当与时俱进,增加大学生关注和熟悉的内容,选取网络文学中的佳作,拉近教材中文本与学生心理的距离,彰显网络时代精神。
(三)充分运用网络平台,优化教学手段,改革教学方法。传统的大学语文授课中,最为常见的是教师采用讲授法进行“自我表演”。当教师自我沉醉于美文的妙处时,学生们则昏昏欲睡,难以入境。而让学生感受中国文字之渊博、语言之精美、思想之浩瀚,方是教学的目的。大学语文教师应当充分运用互联网的便捷,设立专题教学模块,丰富教案的内容,制作精美的课件,提高学生的关注度,引领学生悠然进入充满诗情画意的文学空间。如在名篇《春江花月夜》的讲授中,先播放一段名曲《春江花月夜》,画外音悠悠响起“春江潮水连海平……”,使学生进入空灵梦幻的意境,达到与诗人心灵的息息相通。利用校园网络平台,教师可以上传讲义,提供知识点下载和名著在线阅读等服务,设立在线答疑栏目,满足学生对外延知识点的心理需求,充分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自主学习的能力。原创文学板块、QQ空间、邮箱、博客、微博等均可以成为大学语文教学的辅助手段。教师可以设立“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栏目,举办手机短信大赛等,通过学期内学生在网络上发表的原创文字,评定学期成绩等级。这种考核方法的变革,不仅能够使大学语文脱去陈腐老套的帽子,而且能够培养大学生仁爱精神,磨砺完美性格,增加生活热情。
(四)大学语文要成为优化网络环境、提升网络文学品位的桥梁。网络文化良莠不齐,面对开放的网络环境,大学生们在不具备较高文化鉴赏力的情况下,容易误入歧途,迷失自我。学者杨叔子谈到大学文化素质培养时说:“责任也是现代世界潮流的核心,在科技高度发达与迅猛发展的今天,科技是双刃剑,人必须有强烈的责任感,必须对历史、对社会、对良心负责。”⑥物质文明的高达发达,无法弥补人文精神缺失带来的内心困扰。大学生由于沉迷网络引发的心理危机,需要高校及时干预。大学语文多由久经历史沉淀的名篇佳作构成,其潜移默化的文化影响,能无形中春风化雨,化解大学生的精神危机。老子倡导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古朴智慧,能够启示学生们正确处理竞争关系,决胜职场;孟子提出的“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时刻提醒学生们坚守内心的操守,常养浩然之气;杜甫“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情怀,更能使大学生们牢记以天下为己任的知识分子使命,报效家国;苏轼“莫听穿林打叶声”的豁达超脱,会使面临巨大就业压力的学子们排遣胸中郁结之气,重新振作士气,坦然面对人生的困境。有了身后的文化底蕴、社会责任感、人生哲理的支撑,大学生们方能有效地抵制网络的负面影响。大学语文无疑能净化校园网络环境,为困扰中的大学生们拨开心头的迷雾,使其重新焕发应有的青春激情。
三
网络时代,作为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的主渠道,大学语文课程变革是必然趋势,正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大学语文教师应树立创新意识,充分利用网络,结合现代化教育手段,使课程引人入胜,方能使大学语文重新焕发生机,进而优化高校网络文化环境,达到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目标。
注释:
①李力.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之分析[J].攀登,2009,(4).
②陈洪,李瑞山.母语高等教育:从危机到转机[J].新华文摘,2008,(8).
③参见金岩.《百家讲坛》成功密码解析[J].科技智囊,2009,(12).
随着社会的发展,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不断出现,学术发展的趋势是文理接近或融合,文理互渗日渐明显。这些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不仅要有各门学科和多学科的综合性知识结构,而且还要有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大学语文课程对于把大学生培养成为沟通文理两科的“通才”,使学生求得关于自然、社会、人文的“通识”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语文课程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思想修养等方面所起到的作用,已经成为有目共睹的事实。然而,由于受大学教育专业化的影响,在思想上对大学语文课程不够重视等方面的原因,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并不使人乐观。正确地认清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找准大学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实现方式,对其加以理性的把握,对于更好地发挥大学语文的教育功能,有着不容忽视的意义。
1.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职院校是培养和造就各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摇篮,是知识创新、推动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大学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人文基础课,对于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这一点毋庸置疑。然而,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并不使人乐观,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1教材内容缺乏创新,课程定位比较模糊
大学语文课程主要不是培养学生的实际技术和办事能力,而是培养学生做人的知识和能力,让学生在掌握科技知识的同时发扬人文精神,重视人的自身价值与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塑造,让学生学会做人,能摆正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人与他人的关系。大学语文不是文学课、语言课,而是人生教育课。因此,大学语文在教学内容上有其自身显著的特点,它与中学语文不同,与其他的一些实用类课程也有很大的不同。
然而,纵观现有的大学语文教材,虽然林林总总不下几十种,编排立意也各有所重,各有千秋,但基本没有跳出中学语文教材的模式范畴。总的看来形式比较单一,大多属于名篇选读名著节录加文体写作指导,定位上缺乏大学语文必要的个性特征和体系的开放意识,内容覆盖面也有待开拓。这样的语文教材只适合于语文基础知识技能训练的教育实际,却不能适应大学教育的新的要求。
1.2教学模式陈旧,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体现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记,这种教学模式与名篇选读类的教材比较合拍,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给予学生一种比较完整的解读和提示。这种模式对于中学语文教学来说比较合适,因为它能适应高考指挥棒的驱使。但对于大学语文来说却显然已经不适合,一方面是大学生的自主意识比较强,思维比较活跃,要他们始终处于接受状态并不现实;另一方面没有了高考的压力,沿袭的教学模式会让学生心有抵触,他们更希望有新的模式接受新的内容。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体现,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参与度不够。同时,由于忽视了学生个性程度的差异,课堂教学缺乏针对性,导致程度好的学生感觉上课没有新意,而程度较差的学生又感觉跟不上的尴尬局面。另外,由于在课堂上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发不足,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欠缺,直接影响了学生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开发。
1.3课程地位认识不够,课时安排严重不足。
目前国内高职院校虽也普遍开设大学语文课程,但在课时安排中,一般都只有32~40学时,大学语文并没有被视为与人文素质教育密切相关的课程而得到应有的重视,相当一些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对大学语文课程的认识存在着严重的局限性。它既不像英语,与中学自然接轨,并有种种量化的考级系统检测手段与之配套;也不同于政治理论课,有教育部指定的必要的课时作为政策保障。因此大学语文的课程地位、教学目的、教学的检测手段及其教学效果实际上是相当含混模棱的,它与前期的语文教学脱节,而向后延伸又缺乏继续拓展的后劲和保障,实处于一种不尴不尬的境地。
2.面对问题,大学语文教学的应对策略
大学语文一方面有专家学者的呼吁和强调,它的重要性得到了肯定,但另一方面却又是日益遭到了边缘化[1],面对这种现状,在日益呼唤人文精神关怀的今天,作为肩负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课程大学语文,有必要以积极主动的姿态首先进行自我调适,对课程的教学做出全方位的变革。
2.1调整教学内容,变名篇赏析为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授与熏陶
在以往的大学语文教学中,通常是以文学史为线索,以名篇佳作的赏析为重点来安排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内容不仅与中学语文教学内容有所重复,不能体现大学语文的课程特点,而且对于学生来说,即使全部掌握了教学内容也只是学习了一些文字知识,欣赏了字词句篇,特别是对于理工科专业的学生来说,似乎收获不大。针对这一现状,笔者认为在教学内容上应以传统的思想文化为中心,以思想学说对文化形成的影响为重点,梳理思想学说的传承与发展的脉络,认识传统思想文化的现实意义。再结合经典篇目,在学习、继承优秀的中华文化的同时,陶冶学生的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心。
一个民族的传统思想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的生命线,如果一个民族漠视并丧失了自己优良的传统,结果必将是这个民族的逐渐衰落,直至消亡。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其文化思想博大精深、璀璨夺目,每一种思想学说的形成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都对文化产生极其重大的影响,都能反映出各个历史时期的时代风貌,思想文化的传承都有其特定的意义,这种传统文化在现代仍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大学语文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审视作品,因此,它既是对中学语文的超越,又是对中学语文涉及的文化知识的重新组合。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改革,让学生能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这些知识对完善精神人格、拓展思维视野、加深文化修养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2更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主体,培养思维能力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这是搞好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2]在高职院校中,大学语文始终存在着课时少而任务重的矛盾,如何在有限的几十个课时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最少的时间获取最大的效率,全面实施大学语文的教学目的,提高广大学生的语文水平与人文素质,已越来越成为大学语文课程现代化进程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2.2.1变传授知识为培养能力
据专家研究,当代大学生的最佳智能结构应具备六种能力,即自学能力、思维能力、研究能力、创造能力、表达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这几种能力的培养,以往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方法是不能胜任的。学生不具备开拓性和创造性,知识传授得再多也有用完的时候,况且在大学学习期间,获得今后够用的知识是绝对不可能的。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要变传授知识为培养能力。在大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应启发、引导、点拨,为学生服务,教师在上课时,不要言无不尽,要把学生思维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思考,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还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比如,在讲述《诗经》时,可以让学生去思考《国风》中的爱情诗反映出了当时怎样的一种爱情婚姻状况,与人们头脑中固有的古代的爱情婚姻状况有何不同?诗经时代的爱情观与现代人的爱情观有何异同?再如鲁迅为什么称曹操为“改造文章的祖师”?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对曹操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等等。
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今天,中西思想激荡,传统与现代并存。作为人文社科主干课之一的大学语文的教学,不能再是单纯地传授语言文学知识,简单、孤立地讲几十篇文章,而是让学生通过传统思想文化和经典著作的系统学习,了解思想文化产生、发展和不断改革创新的过程与经验教训,了解人类在人文社科方面的创见、进步与成果,不但要“择取中国的遗产,融合新机”,而且要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2.2.2变封闭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
传统的封闭式教学以传授知识为能事,以填鸭式的文章分析为方法,既限制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又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社会形势的发展,呼唤着开放式教学方法的实行。因此,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培养他们良好的读书习惯,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打破单一的课堂教学环境,必须将课堂教学辐射到课外,把教学内容和空间从课堂延伸到图书馆、互联网和社会之中,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启发他们积极思索、寻求智慧、关怀人生。比如,对于社会热点话题,引导学生去网上收集各家观点,形成自己的看法,到课堂上讨论,这样不仅能活跃学生的思维,使教学主体性得到充分的体现,而且还能让他们进一步去关注社会,了解现实。
2.3配置课外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为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完善的知识结构、造就具有创新潜能的复合型人才,大学语文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基础课程和组成部分,理应受到重视”[3],但是,由于对大学语文课程地位的认识不够,课时安排严重不足却是不争的事实。作为一门语文课,我们除了对学生进行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授与熏陶之外,还要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审美能力和思考、分析、表达等能力,使每个人的综合能力和创造性得到最充分的开发,以实现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因此,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还要结合专业应用开设一系列的中文选修课,如写作理论与实践、实用文体写作、演讲与口才、唐宋诗词鉴赏、诗歌鉴赏与朗诵技巧、小说鉴赏等等。这一系列选修课的开设,一方面可以提高那些在中学阶段偏科学生的语文水平,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大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在系列选修课程开设之外,还要配置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如在课外时间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开设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课外专题讲座,建设一些作家或思潮兴趣小组,针对当下一些文学现象和社会现象帮助学生搞不同形式的辩论赛,举办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组织实践活动等,这样既能够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又能够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培养他们健康的心智和高尚的人格,以人文修养来拓展自己的专业领域,为将来走上社会、成为一名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大学语文教学与改革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工程,它决不是一个相对狭小的封闭空间,它需要许多主客观条件和因素的配合,可谓任重而道远。但我们相信,只要我们认准方向,不懈努力,就一定能使这门人文素质课程结出丰硕的果实。
参考文献:
[1]邢宇皓:遭遇尴尬的大学语文[M],光明日报,2004.2.13(A3)
[2]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各种思潮的冲击、各种价值观念的冲突以及各种社会现象和现实矛盾的影响,积极开展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的教育,充分发掘和发挥中华传统道德精神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具有无法估量的积极意义。这是我们在高等教育中落实“三个代表”和“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和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需要。深入研究大学生道德潜在的危机及其动因,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是广大高等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大课题。本文拟就此问题谈一点粗浅看法,以就教于大家。
一、当代大学生道德现状
1.当代大学生道德的积极面。近几年来,关于大学生道德的调研、讨论和评价始终没有停止过。大家的普遍认识是,大学生群体的整体道德水准在全社会范围内处于较高层面,当代大学生道德的主流是积极、良好的。其主要表现为:第一,他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要求,如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敬业勤业等基本道德原则是推崇的,道德要求是强烈的,希望建立一个公平、公正、高效的社会,很多大学生希望自己做一个“道德高尚”、“有健全人格”的人,“向往崇高”是很多大学生追求的一种人生境界。第二,他们对社会上存在的道德失范现象反映强烈,对唯利是图、坑蒙拐骗、假冒伪劣、钱权交易等社会丑恶现象深恶痛绝。第三。他们对自我的认识与评价趋于客观。危机与竞争意识增强。在行为准则和生活态度上,呈现务实、宽容和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对自身素质要求较高,立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实现自身价值。
2.当代大学生道德的消极面。就大学生群体本身来说,其道德状况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第一,其道德观念日趋模糊。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面对各种以“新派”自居的言论和行为,不少学生陷入困惑和迷惘,是非、善恶难以分清。如考试舞弊在不少大学生的心目中不再是那么不光彩的事,一些大学生在恋爱中缺乏道德责任感,“不求天长地久,但求曾经拥有”,寻求感官刺激,行为轻率。第二,其道德评价采取双重标准。突出表现是考虑自己多、考虑别人少,讲求权利多、讲求义务少,要求别人高、要求自己低。第三,在知行关系上,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脱节。在理论上认同的道德规范,常常不能变为大学生实实在在的道德行为,不能从自己做起是大学生道德上知行脱节的一个突出表现。第四,在道德追求上,降低标准。大学生认为应该讲道德,但较多地局限在道德对社会关系、人际关系的协调功能,而忽视道德对人的心灵净化、人格提升的教化作用。部分大学生对一些基本的道德规范不愿遵循,连一些起码的文明用语、文明举止和社会公德都需要重新补课。有人把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的道德问题归结为“四重四轻”,即“重金钱实惠轻理想追求,重个人利益轻国家集体,重知识才能轻道德,重奢侈享受轻艰苦奋斗。
3.当代大学生道德现状的成因。剖析当代大学生道德状况形成的原因,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络体系不健全;市场经济的消极负面影响;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影响;大学生自身存在的弱点。
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高校德育应该担负起主要责任。为此,高校必须以积极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加强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
二、中国传统文化是德育的不竭之源
传统文化足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之所以能够生存发展,除了物质因素以外,更主要的是因为它有着精神、价值、道德修养的追求。人类社会总是会面临一些共同的问题,而前人都为此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他们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认识都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历史是对人生经验的概括总结,传统文化是人类精神智慧的结晶,这其中当然有阶级性的一面,但也存在人类共性的一面,它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源头活水,学习它可以使人更加聪明智慧。只有尊重历史,才能尊重现实。文化传统的继承性是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人类就是遵循着这种继承性,来学会适应社会道德规范的要求,并在这种传统文化的熏陶之下,将其逐渐融入自己的血液,变成内在精神支柱的一部分。教育有责任训练我们青年的心智和才能,但更有责任将我们经得起历史考验的最优秀的传统道德精神传给青年一代,培育良知,服务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深深扎根于传统文化这块沃土之中,从中汲取营养。
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无论儒、佛、道的终极目标如何,都强调人自身道德的完善与完美,都具有鲜明的伦理色彩。
钱穆先生说:“中国文化之内涵,主要从理想上创造人,完成人,要使人生符合于理想,有意义、有价值、有道德。这样的人,就必然要具有一个人格,中国人谓之德性。中国传统文化最看重这些有理想与德行的人。”一个具有完美的传统理想德行的人,是个有道德的人。可以说,中国文化是一种德行文化,是有利于社会的稳定、进步和发展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许许多多优秀的东西,如“刚健奋进”、。发愤忘食“、”自强不息“、”独立不惧“的进取精神;”变则通“、”唯变所适“的变革精神;”厚德载物“、”推己及人“的人生规范;”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慨;”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立身情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胸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的奉献精神;”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勤勉风格;”明生死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民族气节;”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经世致用“、”济世之穷“的积极用世思想;主张”利民“、”富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以及”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社会理想;”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而不改其乐“,始终保持高尚情操的乐观主义精神;”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的热爱劳动的思想;等等。这些都是我们民族精神中最优秀、最宝贵的东西,这些思想和传统美德,经过改造,都可以充分体现出社会主义的时代精神,成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的教材和道德修养的标尺。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德育中具有无可替代的巨大作用。“优秀传统文化融于高校德育中,有利于增强高校德育的吸引力、渗透力,有利于德育作用的广泛实现;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助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在德育中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使学生形成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
三、大力弘扬中国传统道德精神
在大学生中弘扬中国传统道德精神,必须界定两个概念,坚持三项原则,构建”三个课堂“育人体系。
1.界定两个概念。其一,中国道德精神指道德文化传统,传统是一种内在精神,中国道德精神是从中国道德文化中抽象出来的、有生命力的、能够而且必然与时代道德融为一体的那种精神,不可将其误解为具体的古代道德、古代文化。而炒作旧文化、复兴旧道德只能是迂腐的倒退,不可能与现时代接轨。其二,弘扬中国传统道德精神,与借鉴外国、异域的道德文化精华不矛盾。更与道德建设之时代感和创新追求不矛盾,它只与一味西方化、守旧复古化格格不入。我们的态度应是,在坚持用”拿来主义“的方法汲取发达国家先进东西的同时,积极重视大力弘扬中国传统道德精神,对中国特色、中华民族之精神风骨积极传承、发扬光''''大,以此来创设中国化的德育环境。
2.坚持三项原则。高校在大学生中弘扬中国传统道德精神,必须坚持“批判继承的原则、立足现实古为今用的原则和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原则”。首先,要用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剔除民族传统文化中不利于社会发展进步的落后内容,系统而深入地发掘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其次,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科学对待人类文化,要结合社会实际和时展的需要,对其进行创造性的转化;再次,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真正学懂弄通中国传统道德精神的实质,并通过身体力行,使传统道德精神转化为大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和行为技能。
3.构建”三个课堂“育人体系。要着力构建以第一课堂(课堂教学)为主、第二课堂(校园文化)为辅、第三课堂(社会实践)为补充的”三个课堂“育人体系。
第一,要寓教于知,高度重视课堂教学在培育学生中国传统道德精神中的主导功能。华中科技大学将《道德经》引入大学课堂,作为一种道德素质教育探索的新形式,已经成为华中科技大学对学生感染最深、最受学生欢迎的选修课之一;西安文理学院在选修《周易》讲座的学生中调查,“有87%的同学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对提高大学生道德修养的作用很大”,同学们普遍认为学《易》为自己心灵开启了一扇窗户,对自己的一生将起到重大的指导作用竹。当前各高校纷纷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或讲座,可以说找准了高校德育的切入口。
第二,要寓教于乐,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在培育学生中国传统道德精神中的熏陶功能。通过举办人文社会科学讲座,如“唐诗宋词欣赏”、“古代名著名篇导读”、“百家论坛”等学术讲座,增强学生的人文科学素养,拓展学校育人途径,开阔学生学术视野。以举办各种文化节为载体,营造校园文化的育人氛围,使学生在参与中提高,在参与中成长。
在校园自然环境、文化设旌、场所构成的物质文化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造物质条件。第三,要寓教于行,高度重视社会实践在培育学生中国传统道德精神中的育人功能。努力创设集体活动场景,通过集体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集体意志;通过公益活动,培养学生知行合一、求是务实、乐于奉献的中国道德精神。
参考文献:
[1]西安外国语大学学工部学生处。论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重要性[EB/OL].
[2]胡贵禄。关于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思考[J].社会科学论坛,2005(4)。
2015年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要全面实现“互联网+传统行业”。在“互联网+”行动计划执行过程中,用互联网去带动诸如教育传统行业进行创新改革,以互联网作为催化剂,引发教育行业全面革新发展。如今在大学里,不管一名教师学识有多么渊博、讲课有多么风趣幽默,都很难再像过去一样轻而易举地树立权威,打动学生、影响学生了。教师们首先要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与手机争夺学生的注意力,让忙着刷微博、看微信的“低头族”抬起头来。更深层次的挑战则在于:网络上有海量的信息,学生可以根据所需随时查找,比课堂所得可能更新更丰富更完善;同样一门课程,学生可以看名校的网络视频公开课,聆听本学科最知名教授的讲解;而“慕课”的兴起则更进一步搅动大学课堂,大规模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随时随地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成为可能,来自世界一流大学的明星教授给普通教授带来巨大压力。
大学语文教师要适应“互联网+教育”时代,唯有全方位的自我改变:从更新教学观念到能力的重新构建,从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到刷新师生交往方式。
一、“互联网+教育”时代大学语文教师角色的转变
1.知识权威地位的丧失
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中,教育者和知识是核心,大学语文教师处于知识垄断者的地位,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师是学生知识的主要来源,是高高在上的权威,而学生处在从属的地位,被动的接受知识。在“互联网+教育”时代,信息资源可以共享,知识资源的占有实现了人人基本平等,大学语文教师知识垄断者的地位基本上已经丧失。
2.从资源提供者转变为资源选择者、组织者
传统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是教学资源的提供者,学生的知识主要是从教师的讲授中获得。而在“互联网+教育”时代,学生获取的途径不再是教师讲授的知识,教育资源开始从封闭走向开放,学生获取知识变得更加的方便和快捷。面对网络资源这把双刃剑,大学语文教师的主要工作转变为资源选择者、组织者,教师通过自身的专业素养,以及对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了解,帮助学生进行资源的选择和组织,剔除无用无利信息,让网络资源产生利益最大化,真正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源泉。
3.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
“互联网+教育”的发展,使得大学语文教师工作重心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这一亩三分地,而应借助网络资源让自己的教学变得更加生动精彩。重视研究如何利用网络进行教学和学习,学会利用新媒体如微信、微博等在课堂之外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沟通和知识的传播,借助课堂之外的影响力更好地吸引、影响学生,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
二、“互联网+教育”时代大学语文教师的对策
1.改变观念,转变角色
面对“互联网+教育”时代的发展,作为大学语文教师必改变传统教育观念,主动适应角色变化,调整心态,变被动为主动。首先应从观念上,调整自己的定位,努力构建师生间平等对话和交流的关系,把学生当成朋友、伙伴,与学生同学习,做良师益友,然后才是组织者、引导者、辅导者和监督者。在行为上,多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考虑问题,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信息资料选取、课程设计、教学的组织和监督考核上。当前教改积极倡导以学生为中心,提倡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但如果监管不到位,缺乏约束力,则可能导致学生放任自由。为此,教师应善于借助新兴媒体如微博、微信、QQ在课堂外多与学生接触,去了解学生的需求、兴趣所在,充分发挥自身专业素养,引导、激励、督促学生学习,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考核,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起到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辅导者和监督者的作用。
2.发挥优势,扬长避短
不可否认,“互联网+教育”意味着一次生态更替,然而,不论“互联网+教育”如何以网络化、数字化、多媒体化为特点,以开放、共享、交互、协作为特征,其本质还在教育,尤其是大学语文这门课程。作为大学语文教师,我们也具有一定的优势,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自身优势。
一方面,网络制造出一个前所未有的虚拟社会,许多人热衷并依赖虚拟的社区交往,这样,便使网络时代面对面的交流将成为稀缺资源,而作为熟悉课堂教学并具有多年与同学面对面交流的大学语文教师而言,进行面对面交流辅导教学将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网络教育这种人机交流方式,其交流的深度和反馈的及时性与师生间面对面的交流相比,面对面时的眼神、表情、言语语调交流却是网络所无法做到的,大学语文教师应利用这种优势,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个人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因此,在某些方面,面对面交流辅导教学更显得其无可比拟,从而凸显出教师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其次,从大学语文这门课程特点来看,更注重与学生面对面的互动沟通。教师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反映,适时调整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让老师与学生思想的火花在课堂这一空间得到激发、碰撞,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实现将人文性、情感性教育渗透到学生,让其体会到大学语文的人文美、情感美,从而实现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目标。
另一方面,在当前的互联网大学语文教学中,课程考核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如基于技术所限,常常采用客观试题,主观试题较少,这无疑不能全面反映语文这门课程的特点,也不能如实反映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而对主观试题的评判,教师的工作不可替代。另外在课程考核中,平时成绩的考核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教师在课堂上会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抛出相关议题,通过提问、探讨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交流、讨论,面对这样的考核,作为教师,无疑处于无法代替的地位,然而这恰恰不是互联网所能提供的。
3.苦练内功,提高素养
大学语文课程注重以诗的语言传达出文学作品的内涵神韵与审美特性,教师如果自身没有广博的学识、深厚的文化底蕴,则难以传递出该课程的美与精髓。因而大学语文教师必须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加深对大学语文的理解和掌握,及时追踪学科最新进展和发展方向,不断更新知识,改进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注重讲授知识与激发学生思考两相结合,提高个人教学素养。在“互联网+”时代,由于网络知识的获得方便快捷,给教师获取知识和帮助、提高自身水平带来很大的便捷,大学语文教师要学会借助网络及时更新陈旧知识,贴近学术前沿,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干货”。同时,网络时代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网络开发能力,掌握必要的开发工具,因此,大学语文教师应该主动学习网络有关软件的使用,尽可能做到自主制作一些网络课件和资料。
4.注重科研,教研相长
作为高校基础课的大学语文,在分工中,主要的任务是教学,科研是相对处于次要的工作。但这并不意味着,基础课的大学语文教师可以不做点科研的工作。实际上,科研工作对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大有裨益。因为,通过科研工作,可以加深对语文这门专业知识及规律的理解,再者,通过科研工作,可以了解科研的规律,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是很有帮助的。而科研工作成果的取得,反过来也能促进教学。
参考文献:
[1]邹满丽.互联网与教育――论互联网对教育之利弊[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20):160.
关键词:论辩能力;素质教育;校园文化建设
辩论赛是参赛双方就某一问题进行辩论的一种竞赛活动,实际上是围绕辩论的问题而展开的一种知识的竞赛,思维反映能力的竞赛,语言表达能力的竞赛,也是综合能力的竞赛。[1]大学生在参加辩论赛的过程中,论辩能力得到了提高,综合素质得到了加强,对整个校园文化建设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概括起来说,提高大学生的论辩能力在大学生素质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和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提升
1.强化大学生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意识
有句谚语说,真理越辩越明。的确如此,人们通过辩论,可以分清正误是非,辨别事情的真伪,从而呼吁社会舆论去支持正确的主张或者行为,反对错误的言论或者行为,进而使人们牢固树立坚持真理的信念。现在大学生辩论赛选择的辩题越来越关注国家时事和热点问题,在辩论的过程中大学生可以接触到很多所学专业以外的领域,让他们用正确的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明辨是非,关心国计民生,了解社会现状,增强社会责任感。同时,锻炼他们的意志力,强化大学生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意识。
2.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克服内心胆怯
经常参加辩论赛能使大学生提高自身心理素质,有效地克服内心羞怯等问题。有些学生平时不敢在公开场合说话,比较胆怯,刚开始参加辩论时脸窘得通红,吐字不清,声音发颤,不过在参加了几次辩论赛之后,竟然可以沉着冷静地回答问题,阐述自己的想法。辩论赛不是靠音量营造气势,遇到犀利问题就拍桌子,瞪眼睛,大声质问,而是讲究有理有据,平中见奇。在赛场上,辩手要面带微笑,心平气和,即使内心激动。所以,通过辩论赛可以培养大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学会有效地控制自身的情绪,促进自身个性的完善和发展,从而激励他们更好更快地成长成才。
3.锻炼大学生思维能力,增长聪明才智
辩论是对辩论者能力和水平的全方位考察,在辩论的过程中,辩论者要想在激烈对抗的辩论中征服战胜对手,不仅仅需要有渊博的知识,丰富的阅历和想象力、敏捷的思维和观察能力,还需要有机智的应变能力、较强的记忆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而需要具备这些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奏效的,必须经过长期刻苦的磨练。也就是说,通过辩论,大学生可以提高思维能力,增长聪明才智,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地方:
首先,思辨能力方面。辩论需要根据辩场状况,根据对方提出的观点和质疑随机应答,这就需要更多的智慧和机敏。大学生通过辩论,能提高思维说辩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他们不甘退让、不屈不挠的竞争精神。辩论锻炼思维可以从这样四个方面表现出来:一是锻炼思维的准确性。法国作家福楼拜曾经精辟的指出:“思维准确是表达准确的先决条件。”辩论就是要求双方对所辩论的问题进行相对深入的思考,这种思考越是能接近事物的本质,就越能在辩论时最短的时间里准确的把握它的本质属性,才能克敌制胜。二是锻炼思维的完整性。一个人独自思考,或者发表个人演讲,往往只从问题的一两个侧面展开思考,而多人辩论,则能够相互补充,丰富思想,对问题的认识比较全面,思考也比较完整。三是锻炼思维的清晰性。在辩论过程中,双方必须以准确无误、有条有理的语言明晰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果思维混乱,没有层次,就会造成语言的混乱和不准确。四是锻炼思维的敏捷性,只有平时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思维敏捷的人,在辩论时才能胸有成竹,迅速对对方咄咄逼人的进攻予以反击,对对方错误的观点进行辩驳。[2]
其次,知识能力方面。辩论是大学生智慧与口才的较量,是即兴智慧的现场交锋,需要用有声语言把思考表达出来,这和平时写作业、做卷子用手写不一样。辩论还需要辩证地思考问题,没有一定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储备为基础,辩论就只会成为低层次的“口舌之争”,这也要求大学生们除了要掌握学业知识外,还必须有深厚的知识和文化积淀。辩论能够集道德修养,知识积累,语言表达等为一,在辩论中我们你争我论,巧问妙答,时而风趣幽默,时而又严肃质疑,用智慧碰撞出灵感的火花,这样势必能够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蕴。
4.增进大学生相互了解,促进相互沟通
马克思曾经说过,人需要和外部世界来往,需要满足这种欲望的手段:食物、异性、书籍、谈话、活动、消费品和操作对象。辩论是通过人们因不同观点而引起的言语交锋,达到相互了解、谅解和信任,进而实现人际沟通的一种手段。通过交锋,彼此能够更好的了解对方的立场和观点,,达到高层次的心理沟通。[3]另外,独木难成林,辩论比赛时要求四个人思想统一,配合默契,最忌讳四个人意见不和,在整体上形不成合力。所以,赛手应具备与他人沟通,说服他人,以及在团队中发挥自己能力的作用。
二、构建高校校园文化体系
1.推进学校校风建设,塑造校园精神
校风作为构成教育环境的独特的因素,体现着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好的校风具有深刻“强制性”的感染力,使不符合环境气氛要求的心理和行为时刻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使每一位校园人的集体感受日趋巩固和扩展,形成集体成员心理特性最协调的心理相容状态;好的校风具有对学校成员内在动力的激发作用,催人奋进;好的校风对学校成员的心理发展具有保护作用,对不良的心理倾向和行为具有强大的抵御力量,有效地排除各种不良心理和行为的侵蚀和干扰。大学生论辩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助推当前他们的创造能力、主体意识和素质教育,有助于推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校风。
2.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良好的学风
学风是指学生集体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治学态度和方法,是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表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如果只靠教师讲的天花乱坠,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而不是主动的掌握理论,构建自己的观点,教学是没有什么成效的。提高学生的论辩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引入辩论式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畅所欲言,鼓励学生“百家争鸣”,各抒己见,张扬学生的个性,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开拓一个广阔的活动空间,为课堂增添活力,学生才能真正把教师传授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理论观点,才能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风气。优良的学风像校风、教风一样,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学生人格品质的发展和完善,对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接班人,都有重要意义。
3.促进学校人际关系,提升凝聚力
良好的学校人际关系有助于广大师生员工达到密切合作,形成一个团结统一的集体,更好地发挥整体效应。现代社会的人才需要团队协作能力,所谓团队协作能力,是指建立在团队的基础之上,发挥团队精神、互补互助以达到团队最大工作效率的能力。对于团队的成员来说,不仅要有个人能力,更需要有在不同的位置上各尽所能、与其他成员协调合作的能力。通过参加辩论赛,学生增强了团队协作精神和能力,加强了互相之间的沟通和了解,培养集体荣誉感,这些都有利于构建校园文化建设,激发整个校园的凝聚力。
大学生是最富有生机、最富有活力的、代表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的群体,必须努力提高个人修养和综合素质来迎接未来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提高大学生的论辩能力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其对社会的责任感、使命感,提高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语言表达能力、随机应变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还可以提高学生对时事新闻、社会现象的关注度。为了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各大高校应该把辩论赛作为自己校园文化建设的保留项目,让学生能以更高的素质、更佳的姿态,面对未来的社会竞争和压力。
参考文献:
[1] 陶彦蓉,张明星.浅析大学校园辩论赛的意义及发展途径
[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5):126.
5月到6月,是应届毕业生紧张答辩的时候。论文就能体现一个高等教育毕业生的真实水平吗?“”市场的畸形快速发展说明了什么?
在发达国家的大学,本科毕业生通常不要求撰写毕业论文,只需通过规定的课程学分即可毕业;课程型研究生,由于是应用人才,也不要求撰写论文,读完规定学分的课程,就获得硕士学位。那些准备申请攻读博士的本科和研究生,当然可以撰写、,但这由他们自主决定,不是学校的硬性要求。
我国要求本科生和硕士都撰写论文,貌似可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结果很可能适得其反。一方面,由于不少学生根本没有学术研究的兴趣,也没培养起学术研究的能力,因此,对于论文,基本上采取应付的态度;另一方面,不少本科生、研究生,面临就业、升学的压力,不得不花很多时间跑人才市场,准备考研、出国,学校也为提高就业率、考研率,对这些学生“开绿灯”,这使得毕业论文(设计)对于这些学生来说,是严重的负担。临到毕业时交不出论文,也就只有请人了。
社会舆论担心取消毕业论文之后,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下降。要提高本科和研究生教育质量,必须从最基本的课程建设做起,这是比抓毕业设计(论文)环节更重要的事,尤其在学生的毕业论文出现大面积“”、造假的情况下。
上海 熊丙奇
社会责任感是指社会群体或个人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为了建立美好社会而承担相应责任、履行各种义务的自觉意识和情感体验。它是一个人道德品质中最主要的品质,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决定因素[1]。
强化责任感是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基础,而责任感又是道德教育的核心。西方许多发达国家在高等教育,尤其是人文教育中都着力加强责任感教育。美国在这方面的教育重在培养“责任公民”,大多数高校在开设相关课程的同时,提倡学生开展社区服务,培养学生的服务精神。
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研究现状与现实意义
我国也非常重视对其国民责任感的培养,目前国内学者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研究观点集中表现为:周茂东、苏岩提出,责任感是现代人应具备的素质,要针对青年学生的特征,把大学生由理想的自我过渡到现实的自我,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强化他们的人格品质,并以培养他们的责任感为首要任务。丁文敏、杨燕提出了社会责任和社会责任意识是两个既互相区别又紧密联系的概念,明确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构成,即大学生社会意识包括了国家忠诚意识、公共事务参与意识、社会问题关注意识、公共危机责任担当意识、志愿服务意识与社会关怀精神。学者杨文强调当代大学生主流群体具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但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现象也不容忽视。而针对医学院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问题的专门性研究尚显不足。
医学院校承担着培养新世纪全面发展的医德高尚的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重要任务。培养医学院校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仅在于引导医学院校大学生培养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奋发成才,奉献社会。而且对于医德医风建设,改善现在及未来日趋紧张的医患关系,进一步加强和谐社会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2]。
三、加强医学院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保障机制研究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和加强,是大学生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和外部客观环境共同努力的结果。医学院校需要立足于新时期和新形势下的社会实际和大学生独特的身心特点,利用优势的教育资源对大学生开展系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和引导,不断推进和完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保障机制建设。
1.医学院校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制度保障。认真做好建章立制工作,以总结经验为基础,以规范科学为目标,对社会责任感教育实践活动进行理性思考,加以概括提高,结合形势发展,形成科学性、综合性的规章制度。借鉴对大学生综合测评的方法,建立和完善责任测评制度、责任监察制度和责任激励制度。建立了科学的制度体系,社会责任感教育有了实施依据。责任制度要发挥作用,需要学校领导和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需要按照制度的要求规范行为,进行管理和评价。
在过去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高中政治课作业尤其是高三政治课作业设计,基本上是跟着高考的“指挥棒”转,这种作业设计存在以下弊端:
①目标单一。高考拿高分成为作业设计的唯一目标,只重视卷面成绩,忽视情感与人生价值的目标;②形式单一。高考怎么考,作业就怎么出,近年来基本上就是四类题型:单项选择、简答、辨析、材料分析;③内容单一。作业设计只出高考有可能考的所谓“重点内容”,缺乏系统性的知识的训练;④评价标准单一。学生必须根据“标准答案”答题,不允许求异思维,不能发挥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以上几种应试型的作业设计,不利于对学生素质全面培养,而新课改的要求,要创新高中的政治课作业设计,以创造新一代现有的广博的知识储备,又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思维发展能力的栋之才及劳动者。笔者在多年来政治教学实践中的体会是:
1明确目标掌握原则,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1.1目标:通过作业设计,要求在到以下四个层次的目标:(1)认知目标作业设计要反映课本的知识结构、知识网络,让学生通过作业能了解基本事实、理解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基本结论,以巩固并充实基础知识;(2)能力目标。作业设计要逐步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背答案的“解题能力”;要把理论联系实际,以达到有所发现、有所见解、有所提高:(3)情感觉悟目标。政治课的本质是德育课、政治课作业的设计,理所当然要考虑到如何让学生通过作业,培养具有爱国主义及集体主义的思想情感、提高社会主义觉悟;(4)行为目标。能力与觉悟不能停留在口头上、卷面上,要身体力行,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规范自己的行为,做到知行一致、学以致用。老师评价作业设计的优劣,其实最终目标就是能否真正达到了行为目标。
1.2原则:(1)可操作性原则。首先,作业设计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行为能力,切忌太难、太深,否则学生就失去作业的信心和兴趣;其次,作业设计要考虑现实社会条件,最好根据学生日常生活和周边情景去设计,如在哲学课上讲到人们在利用和改造自然时,要以尊重自然属性、规律为前提,意即要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如在近海边生活的学生就可以组织他们到海边看看,观察哪些污染物对大海造成了污染?教育海边生活的普通市民应如何注意清洁卫生,当地的企业、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这种结合现实生活的研究题目,既可引发学生作业的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认识,并能培养学生的能力与行为习惯,效果较好;再次,作业设计要控制一定的限量,不能加重学生负担,能达到或者基本达到预期目标的便可。
(2)灵活性原则。首先,作业的操作方式要灵活多样;其次,作业的评价形式要多种多样,既可以采用传统的打分制,也可以采用多种多样化的打分制,老师可以写几句肯定的评语,甚至是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是对这生习作的赞许。既可以是老师的评价,也可以是同学间的相互交流,同时可以是家长、社会的认可,做得好的,甚至可推荐到刊物上发表,让学生获得作业的荣誉感与成就尊。
(3)前瞻性原则。政治课的本质是德育课,理论联系实际是高中思想政治的灵魂,政治作业设计必须联系重大时事政治、围绕国内时政热点而展开,要用科学发展引领高中政治作业的设计,让学生通过作业站得高一些,看得阔一些,以培养学生的广阔胸襟与社会责任感。
2采用多种设计作业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新课改条件下,高中政治课作业的设计方法可以采用多种多样化,关键是提高学生作业兴趣,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2.1传统的客观题加主观题式。客观地说,这种形式对考查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能力的考查方面是可取的,我们不能因为传统方式的弊端而一概否定不用,高中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科学,许多基本概念、基本原理都要学生强化记忆,这种方式以其严谨性、规范性还将长期被采用,我们可以在传统的基础上加以创新,使之更灵活、更乐于学生接受。比如,做客观试题时,教师可以引进中央电视台《开心辞典》的抢答式提问,能更好地培养调动学生作业的兴趣,达到寓教于乐。
2.2社会调查式。政治课的灵魂是理论联系实际,学生在学校学到的是书本理论,如何加深理解并在社会实践中加以运用,可以发动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比如老师讲人民币升值对本国商品不利,我们北海市就有不少外型企业,我曾组织过部分学生到某烟花炮竹厂进行调查,去年出口情况明亮今年同期出口情况一对比,学生便一目了然。同时对国家扶持中小企业的改革有认同感。
2.3主题班会式。老师出一个题目,要求学生回去找资料论证,然后指定两个三个同学依主题发言,其他同学补充,最后是老师点评。这种方式对一些难度较深的问题解决非常奏效。
2.4辩论式。就像亚洲大专辩论会一样,出两个互逆命题,如:“市场经济利大于弊”和“市场经济弊大于利”,让学生分成两组,各自我答辩理由,互相驳斥对方观点,经过辩论,学生就很容易弄清“市场经济与国家宏观调控的”。这种作业形式不仅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而且锻炼了学生的思辨能力、表现能力。
2.5合作交流式。传统的作业都强调要独立完成,然而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分工与合作的不断发展是既成的事实,学生的作业也可以合作完成,这种合作首先是“化整为零”,即每人只做一份题的一小部分,然后是“化零为整”,即大家把各自的答案整合在一起,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结果。这种形式既节约了学生时间,又能在互相帮助中得到提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为将来出社会处理人际关系“牛刀小试”。
2.6小论文式。培养学生撰写小论文,能综合反映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刻苦钻研精神。学生的习作若能得到肯定式发表,社会激发学生作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打下基础。
1.培养技工院校学生良好职业素养的需要
目前,很多先进企业正在进入文化管理阶段,对新员工不仅要求有熟练的技术,还必须有较高的职业素养,例如责任感、爱岗敬业、时间观念、团队合作、吃苦耐劳等等。学校要想使德育课在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方面取得实效,就必须引入企业文化。用鲜活的企业文化来纠正学生认知上的偏差,引导和规范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使学生逐步了解、习惯和自觉遵守相关企业的要求,从而提高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促进德育课程改革创新的需要
在校企合作的背景下,德育课的改革要遵循以学生为本、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用学生最关心、最感兴趣的企业问题来吸引他们,在认知企业文化的基础上,启发他们努力提高自己的岗位适应能力。把企业制度、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念等生动的文化要素引入到德育课堂,能够使德育课从经院殿堂中解脱出来,将理论与企业的用人实际紧密集合起来,在培养新型技能型人才中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3.德育课服务于企业的需要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发展方针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都要求技工院校要培养技能型人才,直接服务于企业。德育课作为培养学生思想观念和职业素质的主要课程,要完成服务企业的使命,就必须把企业文化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在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职业素质等方面与企业的要求保持一致,从而满足企业对技能型人才日趋强烈的高品质要求。
4.学生“零距离”就业的需要
技工院校的毕业生应该一上岗就能立即开展工作。但是从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追踪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在与企业发生各种矛盾时,更多是源于无法适应企业的规章制度、工作理念和价值观念等。这恰恰是不具备企业文化适应力的表现。这种不适应也阻碍了学生在岗位上发挥已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学校不仅要实现学生在知识技能上的“零距离”就业,也要关注学生在就业能力上的“零距离”。这就需要技工院校的德育课从入学起就实施企业文化教育,让学生在两三年的学习期间,不断的了解、熟悉、认同企业文化,实现“学生”到“员工”角色的“零距离”对接。
二、企业文化走进德育课堂的途径
1.开发德育校本教材,吸纳企业文化精髓
首先,教师要结合本校的办学特色和技校学生的特点开发有针对性的校本教材。教师要深入到企业中去收集热点、难点以及与学生密切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切实感到自己在学习与未来工作紧密相连的知识,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
其次,走进德育课堂的企业文化应当是企业文化的精髓。企业文化是多元的,但企业文化又有着共同的内容或共性特征,例如:责任文化、质量意识、竞争与合作、诚信精神、团队协作、创新精神、沟通能力等等。技工院校的德育课应当围绕培养目标吸纳这些企业文化的精髓,注重学生企业意识和职业道德的培养。
2.变革教学方法,感受企业文化魅力
教师要提高德育课的时效性,就必须变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可适当组织学生讨论某一企业的文化,讨论前一周将主题告知学生,学生钻研教材、搜集资料,然后在课堂中提出自己的见解,然后,教师再加以正确引导。或者可以分成小组,通过宣讲小组报告来主动走近企业文化,这样教学就会充满朝气、生机和活力。另外,也可利用情景教学、案例教学、角色扮演等形式,将德育课堂打造成一个微型企业,让学生扮演不同岗位的企业员工,通过情景模拟真切地体验到企业文化的力量。辩论赛、阅读课外资料等形式也可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形式中感受企业文化的魅力。
3.采用柔性考评方式,增强企业文化适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