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11 20:31:1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室内学习计划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5次(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cn/hlwfzyj/hlwxzbg/hlwtjbg/.
[3]田嵩,魏启荣.混合云模式下移动学习环境的设计与实现――以微信公共平台下阿拉伯语课程学习为例[J].开放教育研究,2014(6):103-110.
[4]郭绍青,黄建军,袁庆飞.国外移动学习应用发展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2011(5):105-109.
[5]李云飞,王敏娟,王加俊,谢伟凯,申瑞民,杰森・吴.移动学习系统及其相关模式[J].开放教育研究,2012(1):152-157.
[6]魏武华.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学习系统开发技术研究[J].电子设计工程,2015(16):88-93.
[7](美)戴维・H・乔纳森著;郑太年,任有群译.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8]Engestr?im,Y.. Expansive learning at work: Toward an activity theoretical reconceptualization[J].Journal of Education and Work,2001.14(1):133-156.
[9]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1997(3):3-9.
一、“互联网+”对室内设计专业信息化教学的意义
目前高职院校的室内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主要由设计基础类课程、设计软件类课程、设计方案与表现类课程和综合实训类课程构成,无论哪一类课程,都已借助多媒体演示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基础信息化手段来辅助教学,而互联网平台均能提供对应甚至优于教材的素材资源,同时借助信息通信技术能将对应的教学视频、微课、素材图片等资源通过“人找资源”(学生进入资源库搜索)或者“资源找人”(教师将资源信息推送给学生)的方式,让学习过程不在遵循传统的学习活动序列,学习内容也不固定在指定的教材,能做到实时通过互联网终端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活动。由此可见“互联网+”对于高职室内设计专业信息化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是高职室内设计专业教学发展的必然途径。
二、我国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信息
化教学模式所面临的问题第一,传统教学理念和模式根深蒂固。传统教学理念和模式因长时间的实践积累,绝大多数教师已经习惯于按照传统的方式组织教学并完成教学任务,传统的教学模式体现一定地秩序性,易于教学开展和管理,但这种教学模式往往强调的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更多的是被动接受,无法提起学习兴趣,久而久之,学生逐渐丧失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其次,传统教学模式很难实现“因材施教”,考核方式更多的还是以学习结果进行评价,考核结果较为单一,无法体现学生真实能力水平;最后,信息化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能力要求更高,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教师需付出大量工作,因此许多教师仍旧遵循传统教学模式,对信息化教学理念和模式的接受程度不高。第二,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开发建设不足。随着信息化技术和设备的普及,大部分高职室内设计专业都更新了相应的教学设备,但教学模式未改变的情况下,只是教学工具发生了改变,其作用仅仅起到图片或文字的演示,教学资源大多来源于教材,这与室内设计专业对资源的丰富性要求相差甚远;其次,高职院校缺乏相关校园网络、教学平台和专业资源库建设,部分教学团队经过多年教学积累,已经制作并整理了一套相对完整的课程教学资源,但这些资源大多存于教师自己的电脑中或个人网络空间中,仅在教学过程中将资源信息推送给学生的“资源找人”方式进行传递,无法借助校园网络和教学平台实现实时资源共享。第三,信息化教学环境有待提高。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展开必须具备一定的环境条件,高职院校均配备了相应的信息化教育设备,由于硬件、软件和管理维护问题,许多高职室内设计专业配备的如一体化机房限制移动存储器和互联网的接入,在实际信息化教学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有限,加之校园网络、无线网络和信息化教学场地建设不完善,许多优秀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实际使用率较低。
三、基于“互联网+”的高职室内设计
专业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探索研究第一,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学团队信息化教学水平。教师是信息化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而且作为学生和信息知识之间的主要媒介,需要适应“互联网+”环境的要求,由“传道授业解惑者”转为“教学相长的引导者”。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应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转变教学理念,提升教学团队信息化教学水平,利用在线开放课程(MOOC)辅助信息化教学,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并对对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进程进行监控和记录,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借助互联网进行自主学习,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第二,加强室内设计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建设。高职室内设计专业对教学资源的丰富性要求非常高,目前互联网中各类室内设计的学习资源、操作视频、相关素材等非常丰富,但分布非常广泛,这就需要将这些海量学习资源有效聚合、转移和流通,并依据课程体系教学大纲要求与行业企业共同建立教案、教辅素材、微课、设计作品、课外项目、考核题库等在内的一系列教学资源库,通过校园信息教学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教学团队定期对资源库进行更新与维护,保持教学资源库资源的时效性。第三,提升信息化教学环境条件。互联网和资源库是信息化教学的基础,高职院校应加强校园网及无线网建设,创建具有运行稳定的校园网络,构建信息技术使用的硬件环境;其次,高职学院应加强室内设计专业信息教学平台建设,改造室内设计信息化教学及实训场地,满足室内设计专业信息化教学需求;最后,应提供配套信息服务,积极引导并鼓励师生在教学环节中更多的借助信息技术,信息化教学不在限制于电脑、投影仪等固定多媒体设备,未来移动互联网终端将成为信息化教学的核心。
四、结束语
在“互联网+教育”环境下,高等职业院校对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研究和推广,将是推动高职室内设计专业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必由之路,而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施的过程实际是教学理念的更新,师生信息化教与学的水平、信息化软硬件条件、信息化教学服务保障等多方面因素的提升过程,这个过程是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一定是时间探索,但有效地运用互联网来开展信息化教学是时展需要,也是高职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改革理念召唤。信息技术运用是学科"四结合"的改革要素之一,也是体现时展要求和改革突破口的"硬件"。因此,我们可以在现代信息资讯传递方式的大系统中考察研究语文知识积累和能力训练的改革目标,把语文能力作为培养学生获取、处理、应用信息能力的基点,研究语文教学的创新教育模式。
传统语文教学的知识记忆模式及其学习质量的少慢差费早已无法适应当今知识激增的信息社会对人才要求。语文学科是中学文化基础课程中基础性、工具性、人文性、综合性最强的一门学科,不能否认精华语言材料和语文知识的积累是形成语文能力和其他素质的基础。但是,长期以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遵奉以文章结构解析范文思想内容,以知识记忆积累训练为主的方法模式,而且由于种种原因,小学语文的结果被蜕变为识字教学,而中学语文教学则被蜕变为记忆少量课本知识就能应付考试的学习方式。
人教社的试验本教材从编排体系、信息容量、内容筛选和教学指导等方面在微观课程这一核心层面上做了重大改革,直接为一线语文教学提供了一个具有创新教育价值的改革舞台。其中《语文读本》大容量课外阅读的教材模式为改革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一个具有震撼强度的内容支持,成为本次研究的材料契点。
模式目标概述。根据《语文读本》的信息大容量和"由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见读本说明)的特点,笔者希冀在本次研究中,从培养信息处理基本能力入手,探索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造性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基本规律,获得一种既有语文教学人文个性,也有语文教学工具特点的教学能力,实现语文"健美智慧滋润心灵"的教学理想。
二、研究指导思想
(1)根据语言和信息的关系,语文阅读学习可以看作一个根据一定的阅读目标筛选、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过程。所以把培养获取、筛选、处理信息能力作为阅读教学的形态节点。
(2)根据语文学习的特点,语文阅读学习是积累语言、培养语感、通过科学训练提高语文能力的教学过程。所以把语言的感受积累使用和语言表达能力训练作为教学的核心节点。
(3)根据语言艺术与思维的关系,根据高中语文新教材以文学作品为主、《语文读本》现代文72篇以形象性文体为主的特点,可以把课外阅读文前提示中的思考问题和语言积累作为训练创造性思维的关键节点。
(4)根据双主教学结构原理,语文阅读学习又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学习、体验生命、发现自我、建构智慧心理和个性心理的过程。所以把培养学生生存发展终身需要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健康人格作为阅读教学的目标节点。
三、"自主学习外储内化"阅读教学模式的形态设计
1."自主学习外储内化"的含义
科学方法是教育手段中的一种,在高中化学应用当中,化学教师作为整个化学教学的主导者,学生是作为接受教育的主体,两者之间的互动是通过教学手段来实现的,而科学方法教学就是连接化学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教学手段,通过两者之间从认识、发展到最终总结的一个过程就是科学教学方法.科学方法是让人们在认识改造世界过程中运用符合科学原则的手段进行,即坚持认识实践活动中正确方法的应用和重要性.各门学科在研究方法上也是存在着很大不同,包括观察法、实验法和调查法等,但这些方法都属于科学方法的一种,而应用科学方法教学就是以化学基础研究方法为中心来不断完善高中化学科学教育内容.
二、当前高中化学应用科学方法教育的现状分析
虽然科学方法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已经应用了一段时间,但其应用效果却并不理想,在现阶段科学方法教育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主要呈现出以下几点问题:
一是科学方法的应用不够灵活.很多化学教师在应用科学方法组织课堂教学时,对于科学方法教育的概念都不是非常清晰,对于具体的科学方法也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加上所掌握和应用的科学方法较少,导致化学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在日常教学当中,教师主要是依靠观察法、实验法和感性认知方法进行教学,比较单一,对于其他的科学方法像是分类法、分析法和归纳演绎等方法应用更少,自然可以想象应用效果.
二是科学方法的应用与教学目标之间存在脱节现象.很多教师在应用科学方法进行教学时没有将其与教学目标直接挂钩,对科学方法的把握力度不够,导致科学方法在化学教学当中显得可有可无,并且教师在应用过程中对于教学主体和客体的把握不准,对于科学方法教学的考核评价缺少相应的标准,使得教师很难对科学方法在化学教学当中的效果进行客观评价,这就使得科学方法在实际的化学教学当中无法得到具体的应用操作,造成科学方法在化学教学中应用时间不短,但效果不突出的现状.
三、科学方法教育在高中化学中的实施策略
针对于当前科学方法在高中化学教学当中的现状问题,化学教师应该积极正视化学教学中科学方法教学问题,构建科学方法教育内容体系,并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不断促进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1.在概念教学中应用科学方法
对于概念的学习在认识上通常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形象感知、形成概念和深化的过程,教师在进行化学概念教学过程中应该应用科学方法来帮助学生快速完成从感知到深化的过程,让学生能够尽快掌握概念本质,将化学概念内化到自身的化学知识体系当中.比如在学习“物质的量”这一章内容时,对于物质量的概念就是就可以应用归纳方法来帮助学生得到物质的量概念,这样能够让学生在归纳的过程中增加形象感知,通过感知积累来形成概念,最后到深化理解概念的过程.化学教师可以在事先准备大量的相关资料,让学生通过阅读资料从中对物质的量概念进行提炼,并引导学生运用计算方法来进行推导,最终得到物质的量是表示一定数目粒子集体,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应用归纳方法对概念进行总结提炼,而且其中推导演绎的过程中也是科学方法应用的体现,利用科学方法最终得到全面的化学结论.
2.在化学实验中应用科学方法教学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灵魂,也是化学研究的基本科学方法,在整个化学实验的操作过程中包含着很多的科学方法,同时实验对于学生的能力培养也是有不同侧重的,比如验证法实验是通过规范化的实验操作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而探究性实验则是将培养重点放在了学生自己的动手分析能力上,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灵活应用化学实验方法进行教学,并结合观察法、归纳法、假说法等其他科学方法进行多元化应用,加深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理解.比如在讲授氯水性质这一章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应用科学实验法,让学生先提出对氯水性质的假想,然后分组进行实验设计来验证各自的假想,包括氯水的漂白性、氯水的酸性等,这些性质都让学生通过亲身实验设计来进行验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自身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实验能力,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思维,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泊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即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
1.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以求知为目标,从知识的获取中得到满足,是一种内在的学习动机。这种内驱力不是天生的,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得的,有赖于后天的培养与激发。
2.自我提高内驱力,是指学生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地位和威望的需要,不直接指向知识和学习本身,而是把学业成就看作赢得地位和自尊的根源。这种愿望可以推动学生努力学习,争取好成绩,以赢得相当的地位,是一种间接的学习需要,属于外部动机。
3.附属内驱力,是指通过顺从、听话,从父母和教师那里得到认可,从而获得派生地位的一种动机。这种动机不是追求知识本身,而是追求知识之外能够得到家长和教师认可的自尊满足,也是一种外在学习动机。
附属内驱力通常在年龄小的学生身上比较多见,对于高中生,认知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是他们学习的主要动机,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在于满足自己的求知需要,并从中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因此,中学德育活动应重点在如何激发学生的认知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方面进行设计,我校校本德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也主要侧重于这两个方面。
二、校本化德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教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我校根据生源状况和中学生心理特点,大力开发并积极实施校本化德育课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隐性课程、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这种分类主要为突出我校德育课程存在的不同类型,严格意义上说并不严谨)。通过课程的推进,在学生中形成欣赏优秀,羡慕优秀,争创优秀,不断超越的文化氛围。当文化唤醒了一个人的自觉,那么,它所起的作用自然不可估量。
1.隐性课程
隐性课程是学校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的、非正式和无意识的学校学习经验,与显性课程相对。这里的隐性课程主要指学校文化、传统、精神和风格等,它能对学生的人格、价值观和学习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隐性课程方面,我们主要做了以下4方面的工作:一是进一步挖掘观念性课程。利用教学楼道进一步放大、诠释学校的校风、学风;在学校广场竖起学校领导和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思想的戗牌;在校园内将凝炼80余载的“新华精神” 雕刻成碑。二是进一步优化物质性课程。在教室布置方面,我们先进行粗线条统一设计,再强调个性化布置,进行评比;结合校安工程,我校对教学楼等用房进行了功能开发和美观设计;在校园内悬挂起天道酬勤、滴水穿石、海纳百川……等激励性大幅标语;文化广场诠释读书做人的内蕴,灯箱古诗、名言警句牌匾、杰出校友和名人挂屏点缀在校园道路旁、花圃中和楼道走廊上,处处散发着人文气息。三是进一步完善制度性课程。在管理体制上,学校实行分管校长负责下的年级主任具体实施的分区管理模式(一个年级分成三个区,每个区6个班级),在良性竞争的基础上,提高各区、各年级的工作积极性。四是进一步开发心理性课程。建立心理访谈室、宣泄室、建模室等,配备有专职心理教师,积极倡导健康、阳光、健全的心理人格,对学生进行适时的心理咨询、辅导、调适,做好保障工作。
2.学科课程
学科课程也称分科课程,是一种主张以学科为中心编定的课程。我校的校本化德育课程中的学科课程,是指将德育教育以课的形式(主要是班会课)固定在学校课表中,其核心内容主要围绕信念篇、感恩篇、励志篇、成才篇、礼仪篇、修养篇、心理篇、习惯篇等8个模块进行设计,要有教案,每周一节。德育课堂的主体是学生,班主任及科任教师是指导者、协助者或者观众。我校的德育打破以前班主任主讲的灌输形式,改成以年级为单位,围绕某个主题,主备班级先开设公开课,同年级其他班主任集体观摩,然后根据本班特点,选择性地采用,再在本班开设德育课。学校为每个班级制作海报,邀请全校教师观摩,每年对外开设德育课程公开展示暨研讨活动,宣传辐射我校的德育研究成果。
从年级管理的角度看,这种课程方式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从学生发展的角度看,更具有主体性和适切性;从实施效果的角度看,明显具有创新性和功效性。目前已开设校本德育课4300节,形成成熟案例370个。
3.活动课程
活动课程的主要价值在于让学生活动,获得对现实世界的直接经验和真实体验。通过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主动体验、积极感悟,让他们更能接受学校、家庭、社会对其教育。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我们要善于运用现代化教学媒体,优化教学过程。小学生的形象思维非常丰富,善于模仿,好奇心强,在吃透教材的前提下,利用多媒体能直观、具体、解图、助教、寓教于乐的特点,创设一个好的环境,让学生在观看中理解和学习,达到在乐中教,在乐中学,更多地培养学生想象思维的发展,挖掘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在最大限度上得到激发,使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
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学生学会和掌握体育课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然而,技术、技能的形成有一个过程。从运动生理的角度来讲,运动技能的形成就是一系列运动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也就是通过多种感知,即视觉、听觉与运动知觉发生联系,在各种器官互相作用下,根据动作出现的顺序和时空关系建立起一连串的运动条件反射,而视觉感知,又是体育教学手段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就广泛地运用动作示范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利用各种感官,获得生动的表象,形成全面而深刻的感知认识。这就加快了对技术、技能的掌握。
目前,在企业的国际化方面有多种形式,而内向国际化是许多中小企业的生存方式。内向国际化主要指进口、购买技术专利、三来一补、国内合资合营、成为外国公司的子公司或分公司等。从生态学视域来研究中小企业内向国际化模式是目前国内学界研究的空白点。为此,本文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中小企业内向国际化的两种模式:共生模式和群居模式。
一、共生模式
1.生态学中“共生”的内涵
“共生”的概念是德国生物学家德贝里于1879年提出的,指的是两种不同种属的生物生活在一起。在生物界,两种不同的生物一起生活、互为利用的现象较为普遍。例如白蚁和它肠内的鞭毛虫,鞭毛虫帮助白蚁消化木材纤维,白蚁给鞭毛虫提供栖居场所和养料,如果互相分离,两者都不能独立生存。根据共生理论,共生模式也称为共生关系,是指共生单元相互作用的方式或结合的形式。它既反映共生单元之间作用的方式,也反映作用的强度:既反映共生单元之间的物质信息交流关系,也反映共生单元之间的能量交换关系。
根据共生双方的利益关系,科勒瑞和刘威斯清楚地定义了共栖、互利共生和偏利共生。其中,共栖是指两个物体之间均因对方的存在而获益,但双方亦独立生存;互利共生是指两个物种之间均从对方获益,如果一方不存在,另一方也不能生存,这种共生关系是永久性的,而且还具有义务性;也有学者将这两者共生都归为互惠共生,即有关的生物相互协助而彼此获得某种利益,如森林内的松树层保护苔藓之类的地被层免遭日晒,而减缓地被层过分强烈的蒸发蒸腾作用,同时,地被层又能保护林地使其不致过分干燥,从而有利于小松树的生长和森林的更新。偏利共生是指两个物种之间,其中一种因联合而利益,但另一方也未受害,如在灌木丛中得到保护的肉质植物等。
2.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共生”模式进行内向国际化
笔者把生态学上的共生理论引入到中小企业的内向国际化中,指的是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之间的一种新的合作安排,这种合作安排是以相互依赖的关系为特征的,彼此之间以可持续进行的方式相互补充、相互依赖。对大企业来说通过与中小企业的整合得到了日益增加的弹性和效率,同时又向中小企业提供了网络内的缝隙机会;而通过为大企业提供服务,中小企业可以更专业化,整合进大企业的价值链的方式达到他们自己生产的规模经济。在一个真实的共生关系中,没有任何一方能够在不向对方做出贡献的情况下独立有效率的完成。同时,全球化环境下的竞争压力迫使大企业通过更强的专业化来缩减成本,而他们又常常以外包或价值链分工给中小企业等方式获得专业化,这样就获得了共生关系。
企业的国际化往往被描述为一个逐渐的、增加的过程,然而,在当代全球商业环境下,时间变成了一个关键的战略武器。在行业进入成本很高、国内市场规模很小而产品的生命周期缩短的情况下,企业除了利用迅速的国际化来生存外别无选择。Tage等提出的天生型全球企业理论也认为,高科技小企业在不断发展的新技术、新市场和不断涌现的创新人才的推动下,它们从创立之初到就致力于企业的国际化经营,通过其较强的研发中心建立在与产品销售市场相接近的区域以提高其国际竞争力。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组成共生关系,可以迅速进行内向国际化。Bonaccorsi和Estemad解释了小企业如何在他们的国际化进程中依赖于大企业,通过“按比例放大”的进程,可以利用网络资源中的杠杆作用来缩短时间跨度、缩减成本以及他们国际化的风险。共生合作可以在价值链的任何地方出现,并且这种共生关系可以以各种方式出现。比如说,要素共生,通过资本的相互持股,人才的相互共享,以实现增强竞争力的目标。同样,组织共生,通过企业组织蜕变,使组织更加具有柔性,达到共同生存的目的。最主要地,行为共生,通过分工合作、竞争和寄生,达到共同成长的目标。
二、群居模式
1.生态学中“群居”的内涵
与共生不同,群居指的是相同种属的企业之间聚集行为,体现的是一个种群内企业之间的相互依存与支持关系。在生命系统中,种群是个体之上的一个组织水平。从个体到种群存在一个质的飞跃。虽然,种群是由不同个体组成的,但它不是个体的简单和松散的组合,它是由不同的个体,通过相互的作用而构成的一个有组织和一定结构的系统。
群居让我们想到企业集群和集群企业。亚当・斯密认为,所谓中小企业集群是由一群具有分工性质的中小企业为了完成某种产品的生产联合而形成的群体。仇保兴对中小企业集群的定义是:由一个群彼此独立但相互之间又有特定关系的中小企业组成,在这一特定关系中专业分工和协作的现象,其协作即为集群中企业间的互动行为,从而获得马歇尔所说的“外部经济”。而集群企业往往是由在集群中处于相互关联的网络中的企业以一两个企业为核心结成一个新的企业集团,通过统一对外促销、规范品质标准、认同专项技术、推广共同商标、共享集群信誉等“集群效应”谋取单个中小企业很难具有的差异化优势。
2.中小企业之间“群居”
企业群居在一起形成企业集群或者集群企业的理由是什么呢?纵观中小企业的群居现象,笔者认为:首先,密集分布的企业容易形成相互依存的关系,即使是竞争性的新企业,通常也立足于原有企业的附近,利用已有的资源和其他企业的人才。其实,由于企业群居,信息流动加快,相互支持性也高,对外界的回应也快,甚至在企业间产生相互学习的效果,加速彼此能力的成长。再次,群居还易于引起注意,在网络经济时代,注意力将是可能的利润。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our construction industry, as the pillar industry of our country, for the economy of our country has made a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Building industry presents the picture of prosperity, but behind it has a deeper reality. This article from the indoor environment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of hands, discuss formaldehyde and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in indoor environment and its effects on human health, and puts forward the specific detection technology.
Key words: construction; indoor environment; chemical; formaldehyde; detection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B82-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目前我国室内环境污染现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室内装修都有了独特的要求,各种装饰装修材料、家具进入室内,使室内空气质量受到影响。当然,人们在要求美观、适用的同时,更注重环保健康,对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建筑装饰装修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越来越受到重视。
室内环境与健康问题已成为公众非常瞩目的焦点,与此同时,有人提出现代人继“煤烟型”、“光化学烟雾型”之后,已进入以“室内空气污染”为标志的第三污染时期。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将室内空气污染列为人类健康的十大威胁之一。就我国而言,虽然国家制定了一系列室内环境方面的相关标准,但从目前调查情况看,城市装修家庭室内环境污染问题仍然存在,比较突出的是室内环境甲醛污染问题。
二、室内环境和室内环境化学污染及其危害
室内环境一般泛指人们的生活居室、劳动与工作场所、以及进行其他活动的公共场所等。据近年的资料表明,城市居民每天有70~90%的时间在各种室内环境中度过,已成为人们的生存和活动的主要场所。同时,室内空气污染问题始终是多年来人类不断研究和探索的目标之一。据统计,2006年我国百姓用于住宅装饰装修的费用在7500- 8000亿元间,而且这一数据加还在持续增长。这些数据的背后就是由建筑、装饰装修和家具造成的室内环境污染。因此,室内环境质量直接影响着人体健康。
室内污染物主要有总挥发性有机物、甲醛、苯、氨等。总挥发性有机物在达到一定浓度后,会使人感到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等,严重时会出现抽搐、昏迷,并会伤害到人的肝脏、肾脏、大脑和神经系统,造成记忆力减退等严重后果。甲醛,是一种无色易溶的刺激姓气体,可引起流泪、咽喉不适或疼痛,甚至引起恶心、呕吐、咳嗽、胸闷、气喘。长期接触低剂量甲醛可导致慢性呼吸道疾病、女性月经紊乱、新生儿体质下降、染色体异常、肝功能异常、免疫功能异常等。苯,当室内浓度增高时,易出现头痛、胸闷、恶心、呕吐等症状。苯还会出现苯还会引起血液病和心血管疾病等,中毒早期以白细胞持续降低为主,中期可发生皮肤紫癜、牙龈出血等,最终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氨是无色、恶臭的刺激性气体,释放缓慢且时间较长,有些建筑物中的氨污染需要20年才能挥发完。
三、室内环境化学污染物的检测
在我国颁布的《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中,已经明文规定了几种必须检测的有毒、有害气体,即苯、甲醛、氡、氨、TVOC,其中苯、氡都是已确定的致癌的气体。苯、氡对人体的危害和甲醛一样,近几年不断有苯中毒致人死亡的报道。
对于室内环境的化学污染物而言,检测是一件复杂的工作。因为,有毒无毒、有味无味、有色无色的各种气体混合在一起,很难清除的判断污染物。因此,通过检测准确获知污染物的浓度对了解环境污染程度和治理污染等方面都是相当重要的。接下来笔者将介绍室内环境检测的具体过程:
首先,确定气体的量。在采集气体样品时,得出同一位置的温度、体积和气压等气体特点参数。根据流经吸附管气阻前后气体的量不变的原理,测量两处气体特点参数均可得出所收集的气体的量。其次,收集污染物。完全收集污染物与确定被测气体的体积同样重要。在污染物的收集阶段中,要防止污染物随着被测气体通过收集系统直接排放。最后,测量污染物的量。具体方法有比色法和色谱法等。,比色法就是以生成有色化合物的显色反应为基础,通过测量有色物质溶液的颜色深度来确定待测物质含量的一种定量。色谱法,以响应时间定性,以峰高或面积定量,是一种对混合样品进行定性定量的方法。每种方法都有自身的缺点,我们应想尽办法将误差降到最低。
室内空气检测是针对室内装饰装修、家具添置引起的环境污染超标情况进行的。我们能够通过检测得出室内污染程度,并针对具体情况提出解决措施,从而改善室内环境问题。
四、减少室内环境化学污染措施
面对越来越严重的室内污染问题,我们应如何预防和减少室内空气的污染,使居室环境中的污染物限制在一定的水平范围内,并对人们的健康问题有重要意义。
(一)提高室内环保意识
对于室内环保问题,有些人意识到了其重要性,但仍有部分人没有在足够的室内环保基本知识和健康意识。因此,要提高人们的室内环保意识,例如,要选择经过国家权威部门或名牌及正规厂家生产无毒和少毒的装饰材料;使用正规的家装公司,并索要室内环境标准条款和室内空气质量检测报告;对于家具的选购,也应选择正规企业生产的,最大程度的减少室内污染。
(二)吸附净化空气
不同类型的过滤材料可滤去空气中不同粒径的微粒。对于0.3um以上的可吸入颗粒物、烟雾、灰尘、细菌等,效果明显。还有一种是将污染空气通过吸附剂层,使污染物被吸附而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适合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放射性气体氡、焦油等。目前使用较广的是活性炭。对空气中污染物种类多、污染程度重的室内场所,为实现最佳的净化效果,可采用高效空气过滤技术和浸渍活性炭吸附技术相结合的空气净化方法。
(三)注意通风
通风是室内空气污染预防过程中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通过通风换气,既可确保氧气含量,又可降低室内空气污染物浓度。房子装修完后,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通风,室内空气有所改善后再入住。在入住后也不要忘记多通风换气,保证室内和室外空气的交换和流通。这是室内环境净化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保证新装修的居室通风 30~50 天,每天12小时以上,实验证明,室内每换一次,可除去室内空气中 60的有害气体。
(四)植物净化空气
室内种植植物不仅能够美化室内的视觉效果,还可以吸收室内产生的污染物,净化空气。许多植物能够分解一些有毒物质。
总之,现代的生活中,室内环境的空气污染日趋严重,应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对于如何检测室内环境化学污染、如何减少室内环境污染降低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我国做了明确规定。《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使装饰装修工程的环境指标有法可依。实施多年来,室内环境污染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善,但是一些地方有关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情况方面的报导却仍不乐观,大部分室内装修工程的检测结果都达不到国家规范的要求。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要让一直倡导和提出的想法落实到实处,彻底改善我国的室内环境问题。
结束语:在建筑业发展壮大的形势下,建筑室内环境问题是我们接下来必须要深入考虑和研究的方向,了解污染情况,从工程源头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才能有效地降低室内环境污染,达到标准的要求。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远离灾害、污染,生活在清新的空气中,尽可能地减少室内环境污染给人体带来的伤害。
参考文献:
[1] 宋广生. 控制建筑装饰工程室内环境甲醛污染 [J] . 建设科技.2007(24)
[2] 杨虹,李裕生,黎智,黄江平.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监测质量控制 [J].科技资讯.2005(09)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4-0105-02
一、引言
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来源、制备、结构、性能、应用以及有关理论和方法学的科学。作为化学学科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的有机化学,其内容渗透至各个学科,是理工科院校化学、制药、化工、应有化学、高分子、生物、材料、冶金环境等专业的必修的主要基础理论课程,为后续理论课程、毕业论文、科研工作、生产实践打下必要的基础,因此其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笔者近年一直从事有机化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认为提高有机化学教学质量和水平关键在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本文结合近年在有机化学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就兴趣缺失的原因及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将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企业生产、化学史、学科前沿结合,谈谈体会和实践。
二、学生学习有机化学兴趣缺失的原因
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布卢姆说:“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有志必有趣,有趣必有志,趣从志生,志能生趣。”对有机化学兴趣的缺失不仅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甚至影响学生情感品质的培养。可见提高学生学习有机化学兴趣,是理工科化学类有机化学教学重中之重。目前部分学生对有机化学学习兴趣缺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有机化学学科的原因。有机化学学科本身具有“多”、“杂”、“抽”、“偏”等特点,因而学生难以对有机化学产生兴趣。有机化学种类繁多,体系庞大,结构复杂,物理、化学性质多样,学生不易理清线索,不易构建出完整的知识体系;有机化学存在大量抽象概念、理论,如原子、分子、晶体结构、电子云、化学键、活化能、立体化学、反应机理等,学生不易形成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不易发展化学思维和创新能力;有机化学普遍性中存在特殊性,一般规律中有特例,学生不易把握区分点,不易熏陶化学情感,难以激发终身从事有机化学工作的志向。
2.学生的原因。学习目的不明确,动力不足造成兴趣缺乏。部分化学类的学生对化学类专业并不了解,不感兴趣;部分学生对自己的未来缺乏理想、没有目标、没有动力;部分学生虽目的明确,但带有强烈的功利色彩,没有真正在学习过程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意志不足,不能培养学习兴趣。对于内容抽象、思维跳跃较大、理论性较强、趣味性较少的有机化学的学习更需要学生自主钻研,但有的学生缺乏吃苦精神和深入钻研的精神;有的学生享乐主义、功利主义思想严重;有的学生因学习成绩不理想而自暴自弃等;有的学生学习方法和大学学习要求不适应、专业学习与业余兴趣间存在矛盾及心理上的不适应进一步制约了大学生对学习有机化学兴趣的培养。
3.教师素质因素。教师的品行修养、专业素质、学术背景和科研成果、授课水平及教学研究也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提高。
三、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大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
在充分考虑本校理工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际和教学要求,本文结合近年在有机化学教学、科研工作的实践,就如何提高化学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的问题,谈一些教学内容上的体会和尝试。
1.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有机化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科学,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要求学生掌握有机化学知识及技能,学会观察、分析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而且要会自觉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故在教学中,首先,引导学生让他们明确有机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密切关注有机化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其次,引导学生用学到的有机化学知识为生产生活服务,学以致用。如在烷烃自由基反应中,联系到重大疾病的预防、材料抗老化,引起学生的思考;烷烃的应用中,联系到汽油的质量,再拓展到军事武器的装备与国防事业,唤起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及使命感;介绍烯烃时,引入水果、鲜花的催熟,再联系水果、鲜花的保鲜;烯烃的聚合反应讲解结束后,让学生从感受所穿衣服的外观稳定性、坚牢耐用性、穿着舒适性等,再拓展到材料性质、应用;介绍醇的磺化反应时,引入表面活性剂及其在洗涤、化妆品等日化、药品、石油开采及选矿等行业中的应用;讲解醇与磷酸反应时联系现代农药,引入现代解决粮食问题的措施;讲解醛与亚硫酸氢钠的反应、含氮化合物与亚硝酸钠的反应,使学生关注食品安全问题等。将日常生活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让学生体会到有机化学无所不在,学习有机化学有广泛的用武之地,促进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振奋的精神投入有机化学的学习中,感觉到学习有机化学其乐无穷,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
2.与社会实际紧密结合,关注社会问题。有机化学在推动科技发展、社会进步,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的努力中,已经并将继续显示出它的高度开创性和解决重大问题的巨大能力。在有机化学教学中,应将理论联系实践,引导学生关注人类生存、社会经济发展、国防计划、人的自身发展等重大社会问题。如介绍卤代烃时,介绍含卤素的及其在医药中的应用,介绍氟利昂,提到臭氧空洞的形成及危害,让学生意识到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既能造福人类,又能给人类带来灾难。讲解Williamson合成醚的反应时,在讲解反应机理的基础上,以既能提高汽油抗震性又能无铅化、不造成环境污染的添加剂甲基叔丁基醚为例,介绍了工业上原子利用率为100%的甲基叔丁基醚的绿色合成方法,让学生意识到工艺的先进性对生产重要;苯甲醚的制备,介绍书本上的甲基化试剂硫酸二甲酯后,介绍现在工业上用无毒碳酸二甲酯使反应变得绿色经济环保。介绍羧酸与醇反应生成酯,广泛应用在药物、食品添加剂、塑料生产中,但最典型的催化剂是强酸,腐蚀设备的同时又污染环境。有机化学正视这个现实,不断用有机化学理论和知识去寻找绿色的、原子经济性的生产工艺,提高收率,成功地解决了污染问题。在含氮化合物及其反应的学习中即引入这些化合物在医药、染料、食品的应用,也讲解这些化合物的滥用,比如事件、食品安全事件、瘦肉精事件,让学生明白,科学提供知识,技术提供应用知识的方法,而价值观念则指导我们如何对待科学和技术。将社会实际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让学生体会到有机化学具有高度开创性和解决重大社会问题的能力,有机化学家负有重大的责任,而且可以大有作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进一步增强学生学好有机化学的信心和兴趣,使学生的有机化学素养和科技素质在教学中得以不断提高。
3.与科研工作结合,介绍有机化学前沿知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有机化学从实验方法到基础理论都有了巨大的发展,显示出蓬勃发展的强劲势头和活力。我们结合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科研实例进入课堂,将学术研究的最新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让学生感受到所学的知识并不是抽象的理论、生硬的概念,而是身边活生生的现实,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巩固其学习兴趣。如在讲完杂环芳香化合物和金属有机化合物后,笔者扩展到了近年来从事的荧光染料领域,介绍其发光机理及其在生物分析、能源、仿生催化、荧光探针、光电材料、医药方面的应用,这样既复习了前面的知识,又抓住时机,介绍了1905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拜耳在有机染料方面的研究,实现了他母亲所希望的“使我们这个世界更加多姿多彩”的愿望,促进了有机化学与化学工业的发展;介绍了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下村修、马丁·查尔菲、钱永健发现和研究的绿色荧光蛋白让科学家们就好像在细胞内装上了“摄像头”,得以实时监测各种病毒“为非作歹”的过程。讲完碳水化合物(糖、淀粉、纤维素)的性质后,将知识扩展本学院生物质能源研究所的研究的可再生资源转化:生物质能源的前体成分之一——生物质基多元醇,可以通过生物质水解,比如纤维素水解生成葡萄糖,然后加氢转化为山梨醇(六元醇)、乙醇、丙酮、丁醇或从植物或动物的油脂中富含的脂肪酸甘油酯水解中获得甘油(三元醇),它们进一步转化为燃料和化学原料。这些内容渗透到教学内容中,构建学生的知识网络体系,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使学生深切感受到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变革,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热情与兴趣,使其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4.与化学史结合。著名化学家傅鹰曾说过:“化学可以给人以知识,化学史可以给人以智慧。”有机化学学科的发展历史中蕴含着丰富的教学素材。我们在教学中将有机化学重要理论及重要的反应从它的孕育、产生和发展甚至扩展到蕴含的科学、人文精神及社会贡献去解读这些知识,将书本上静态、抽象理论和反应变成动态的、生动的、发展的知识。如范特霍夫和勒贝尔的碳四面体的结构理论、凯库勒梦中的苯环结构式、伍德沃德和霍夫曼的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布朗硼氢化反应、狄尔斯和阿尔德的D-A反应、格氏试剂的由来、黄鸣龙反应的偶然发现等。尽管这部分所占的教学比重非常小,但通过引入化学史,不仅能使学生从发展的高度,以开阔的视野,全面深刻地理解有机化学知识,把握有机化学发展的规律,而且能用发展的眼光去看有机化学的今天和未来,激起补充完善和发展化学科学的兴趣和动机,从而活跃思维,培养科学探索和创新精神,形成健全的人格,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今天的高中化学教学方式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与兴趣激励为基准,与过去的教学方式相比,高中化学的课程选择更加注重学生的需要。传统的教学方式较之于学生个人的兴趣和能力更看重学生期中和最终期末考核的成绩,在这种观念下学习化学的高中生对化学本身的兴趣自然不高,最后培养出来的学生也不会是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化学人才。伴随新课改实行,一些不被学生“看好”的教学课程逐渐被在学生中很受欢迎的课程所替代。笔者将会在本文中穿插讲述传统高中化学教学方式的不足,并详细指出高中化学课程的内容新建及其构建标准。
1高中化学课程内容的新建
教师在原先传统的化学教程中一般围绕化学元素与化学周期展开教学,十分重视学生对物质结构的记忆与掌握,而新课改对高中化学课程的要求偏重于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掌握。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深化学生对基本概念的认知,突出化学物质、结构的重要性,通过进行不同类型的课堂小实验提高学生的参与感。除此之外新课改对原先的高中化学课程内容进行了有条件、有意识地删减,增加了一些与社会热点相呼应的部分。这将利于增强学生对时代的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人翁”意识。
1.1更注重学生对基本概念的认识:人们对“化学基本概念”没有一个具体的权威的界定,但可以肯定的是我们这里所指的“化学基本概念”非具体、一般的化学知识的排列也不是几个知识点的集中组合,而是学生在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理解、消化后对化学知识的总结性认知。调查发现,高中生对化学基本概念的认识具有步骤性、递进性的特征。而重视学生对基本概念的认知意味着教师在化学教程中必须引导学生去思考,引导学生去概括,这是一个参与的过程也是一个发现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对老师所讲的东西形成一个系统的体系才可以做出优秀的概括,这个过程无疑磨练了学生的思维,锻炼了学生的总结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化学课程素养。
1.2更具生活化、时代化:化学是一门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它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项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的重要技术。今天人们所面临的许多问题诸如资源、环境、战争等无一例外都与化学分不开。因此,如果高中教程能够帮助广大学子对化学形成一种正确的认知,并对化学知识有总体的把握,毫无疑问对社会对人类的发展会有长远的意义。新课改在化学教材中增添了许多与我们的社会生活关系密切的部分,化学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带领学生研究分析化学与人类与社会的关系。这将会拉近化学这一学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使学生积极的融入到我们的教程中而非单单的接受化学教师传递给学生的知识。研究与社会热点相关联的化学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增加学生对时代对社会的责任感。在高中化学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领学生对与化学相关联的社会热点进行分析,并非教师机械的教授,学生被动的记忆。高中化学新课程时代化、社会化的特点为教师进行化学教学提供了多样性,也为学生学习化学提供了个更大的空间。对与化学相关的社会热点的分析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性以及辩证分析的能力。事实上只有将化学与我们的生活联系起来,化学这门学科才更加有意义,他的贡献才更大。学生只有学到与社会与生活相关联的化学知识,才能更好的适应我们的社会,对我们的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1.3更注重探索、发现:我们现在所了解到的化学知识都是前人在实验中探索发现的结果,通过这个过程得出的认识是深入的、多方面的。然而传统的化学教学方式过分看重书本中已有的结论而忽略了探索的过程,学生未能对化学知识、化学原理形成具体、抽象的认识,只停留在僵硬记忆的阶段。然而“结论得出的过程与方法”同样重要。新课程在内容选择上则更重视“发现结论的过程与方法”。这种对传统教学方式的突破有利于学生个人学科素养的提升。新课程中“发现结论的过程”不再是过去教师居首位,学生只配合的方式,而是一种颠覆教师与学生地位,“学生为主体,教师配合”的方式。从问题的提出、策划到方案的执行、总结都需要学生全程投入、积极地参与,教师只负责引导。这种改变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探究、总结、合作能力。
2新课程的知识体系
新课程十分重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灵活运用以及学生化学素养的提升。新课程改变了原先的学科体系,突破固有的学科思维,集合不同的部分形成了阶段性、体系化的教学模式。新课程的各部分既有联系又相互统一,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结合”。高中生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过化学这一学科,心中已经对化学有了一个基本的认知。教师可以把充分利用这一方面对学生进行更多样多方面的引导,在先前努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垒实学生对化学这门学科的认知。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与化学概念、知识有关的小实验之类de活动提高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增强他们对化学的“好感”。此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把握好化学概念和化学知识的关系以及化学基础概念与核心概念之间的关系,并将他们系统化、具体化。重视学生对化学概念的把握是新课改创造性的一举,高中化学也应当必须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化学概念的认知并不断深化。这个过程需要的不是学生对核心以及基础概念的僵化记忆,而是需要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自己去探索发现从而得出对概念以及化学原理吃的认知。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化学教学新课程的选择与知识体系的新建,有利于学生对高中化学课程有进一步的认识,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这个过程需要师生的配合、社会的认可,他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需要长期努力的过程。教师必须要大力支持新课改的进行,配合学校要求重视学生主体性,重视教学进程的阶段性、递进性。
作者:李翠华 单位:湖北省通城县二中
参考文献:
就业市场化是人事制度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行改革的必然结果,是从传统计划经济时代向市场经济时代迈进过程中逐渐生成的人力资源配置的新机制。大学毕业生是人力资源的有机构成部分,在就业市场化的社会背景之下,必然要进人市场的行列。随着大学毕业生进人就业市场的轨道,就有了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化的现实,因而也就有了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化的问题。
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化问题是随着我国就业市场化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而逐渐凸.显的,它是就业市场化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的反映,是就业市场化健康发展的要求。认识和解决这个问题,是就业市场本身的问题,也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学生能否顺利实现就业、为社会服务,是学生价值的体现,是教育价值的体现,同时也是思想教育价值能否实现的问题。
一、就业市场化的内涵及其运行机制
大学生就业市场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力资源配置方式,是就业市场化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体现。就业市场化就是市场经济的机制在就业过程中的体现。了解市场机制是理解就业市场化不可或缺的环节。什么是市场经济?有学者认为,市场经济就是承认就业市场主体的能动性,能够自主地作出经济决策,独立地承担决策风险,建立起具有竞争性的市场体系,由市场形成价格体系,促进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就业市场化,实质上就是劳动力走向市场,就业市场就是劳动力市场。什么是劳动力市场?目前有三种观点:(1)劳动力市场只是一个场所、一个平台,是交换过程中劳动力供求双方平等协商、共同选择的场地。(2)把劳动力市场理解为一种体制或机制,是劳动力供求双方关系的总和,是运用市场价值规律对劳动力资源进行调节和配置的一种机制。(3)将劳动力市场视为一种体系,即运用市场交换手段,在价值规律等机制作用下对人力资源进行配置的一整套体系。这三种观点各有一定的道理,但都不全面。严格地说,劳动力市场是“场所”、“机制”、“体系”的辩证统一体,是价值规律在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发挥调节作用的内在功能和外部表现。这里所说的外部表现,是指劳动力市场的中介机构、服务手段等市场载体。而内在表现,即为市场机制。
劳动力市场作为市场经济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本身带有市场的一般特征:即价格机制、竞争机制和调节供求平衡机制。
1.价格机制。劳动力与其他商品一样,反映的是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不同的劳动者,其劳动能力既在量上存在差异,也在质上有较大的差别。在商品货币关系下,对劳动力价值的判断不能用劳动时间这一简单尺度来衡量,只能用劳资双向选择市场这一途径来间接实现。用所得收益大小来衡量劳动力价值大小,符合商品经济的根本原则,也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2.竞争机制。有市场必有竞争,劳动力市场也同样存在着竞争。劳动者个体为了实现个人收益最大化,必然竟相追逐能充分发挥个人才能,最能满足其生存、发展的岗位。而需求方为了招聘到具有较高素质而又成本低廉、能满足自己需要的劳动力,相互之间也会有竞争。通过这种竞争,劳动力市场的无序状态就会被引导到一个积极的方向,从而实现劳动力在不同地区、不同部门和岗位之间的优化配置。竞争机制,既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必然存在的机制,又是激励供求双方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3.调节供求平衡机制。商品的供求总是在一定幅度内波动,而劳动力作为商品,也具有这一特点。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同样遵循这一规律,在相互消长的矛盾运动中实现相对平衡。因此,劳动力的供求不平衡是常态,而平衡则是暂时的、相对的。此外,劳动力再生产和物质及精神生产都是分散进行和随时变化的,由它们所决定的劳动力供求关系也必定是动态的,这就导致劳动力供求在不平衡和平衡之间上下波动。这种动态关系的转换,是经过劳动力市场的无数次交换行为、依靠劳动力价格的波动进行的。在一段时期内,劳动力在地区、部门、企业和岗位之间的配置大体上趋于平衡,是因为价值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在劳动力市场上有效地发挥着威力。
二、就业市场的基本特征
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属于劳动力市场范畴。因此,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特征和运行机制与劳动力市场的特征和运行机制是相符的。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特征包括:(1)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毕业生就业的竞争性,是由市场经济法则决定的。目前,地域与地域之间、单位与单位之间、岗位与岗位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现实的选择必须驱动毕业生去竞争。再加之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与城镇就业难的矛盾,有可能出现暂时的、局部的毕业生供大于求的情况,使竞争进一步增强。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竞争,一方面能促进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另一方面能对高校专业结构的改革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要进行“双向选择”.所谓的“双向选择”是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相互选择的用人制度,即是以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为主体、市场为中介的双选就业制度。而这种双选制度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其风险性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在双选过程中,毕业生既可能选中,也可能落选。二是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后,原有的终生制改为合同制。毕业生工作的好与坏,决定就业时间的长与短。三是产业结构的调整。企事业单位的兴衰也会带来毕业生的失业或落岗。双向就业制度,使用人单位在“双向选择”中由过去的被动变为主动,再不是等上级主管部门分配干部,而是自己主动寻求人才。用人单位要想吸引、留住人才,除了要认真落实与毕业生签订的就业协议外,还要为毕业生创造一个好的工作环境,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之发挥专业特长,与单位共命运。
(3)在供求平衡机制上,大学毕业生就业主体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供求关系的影响也不可忽视。从短期来看,会有少数热门专业的毕业生供不应求,冷门专业的毕业生供大于求;但从长期来看,受供求平衡机制的影响,加之我国经济发展不同阶段所需要人才的不同,人力资源能够达到优化配置,不同专业的毕业生其供求关系会达到大体平衡。今后的趋势应是除国家重点项目和特殊行业必须用计划来确保人才外,其余用人单位和人才个体都要进人市场,由市场根据供求情况进行配置,通过供求机制的建立,实现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优化配置。
由此可见,毕业生就业市场是运用市场机制进行人才配置,为大学毕业生就业和用人单位选用毕业生提供服务的一种专门的人才市场,其运行的主要内容,是具有自主择业权的大学毕业生和具有自主用人权的单位双方在自愿的基础上,进行联系洽谈、签约的一系列活动。
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与社会就业市场相比,有其鲜明的特点:
1.群体性。大学毕业生就业是一种群体或集体活动,它与一般社会就业市场有着很大区别,后者是长期的、个体性的,求职者单兵作战,以个体的状态进人市场,用人单位同样以个体形式随机分散地招聘。而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供求双方都具有群体性特征。
2.针对性。毕业生就业市场具有极强的针对性,总是在相对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举行,并逐渐形成了有形的和无形的就业市场。有形市场是指有固定场所、具体时间、特定参加对象等,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在相对固定的时间地点开展招聘和应聘,供求双方直接见面、双向选择,减少中间环节,克服盲目性,以提高效率和效益。无形市场主要指毕业生联系工作不受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可依据个人意愿自行选择,虽是无形的,却是客观存在的。
3.时限性。毕业生就业市场具有一定的时限性。毕业生就业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般在规定时间内如果毕业生未能完成就业,就要转向其他市场。这段时间通常是在大学四年级的上学期,一般从9月份到第二年的4月份左右。而一般社会就业市场则不存在明显的时效性通常一直是开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