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学习考察总结

学习考察总结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1-23 16:32:13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学习考察总结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学习考察总结

篇1

一是及时学习传达。4月20日下午16:时,林草局党支部召党员专题会议,会议由党支部书记**领学了**在福建考察期间重要讲话精神

二是注重学习实效。林草局党支部结合正在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把学习**在福建考察期间重要讲话精神纳入党史学习计划,利用集中学习、个人自学、研讨交流等形式,引导干部结合业务学、带着思考学,确保学深学透、融会贯通。

三是坚持统筹谋划。将学习宣传贯彻讲话精神与做好各项中心工作相结合,与推进新时代党建工作相结合,与林草局当前重点工作相结合,坚持以围绕中心、建强队伍、服务发展为核心,扎实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庆祝建党100 周年党史知识答题、庆祝建党100 周年系列活动。着力突出思想政治引领,不断提升干部能力素质,提升领导力、执行力,扎实推进林草局工作上水平、提层次。

篇2

5月15日至17日,本人带队一行6人到 省 、 进行了学习考察。考察组围绕“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深入当地企业了解有关情况,亲身感受到当地企业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也体会到 两地经济发展持续向好的态势。本次学习考察活动收获很大、感触颇深,对于完成好市委主要领导同志安排的“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的调研课题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学习考察活动行程

考察组5月15日下午1点从 出发,于当天下午7点30分抵达 ,入住当地酒店。16日,考察组考察了当地企业,主要有 、 。在现场考察之后,与企业负责人进行了深入座谈交流。

16日下午4点30分离开 ,前往 ,于下午6点30分抵达 并入住当地酒店。17日,考察组考察了当地企业,主要有 、 。在现场考察之后,也与企业负责人进行了深入座谈交流。17日下午1点30分离开 ,于当晚8点左右返回 。

二、学习考察活动纪律

考察组一行严格按照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要求开展活动,考察期间没有接受过当地的超标准接待,行程中交通、食宿等各方面均按标准执行。考察组全体成员都认真参与了学习考察活动,没有擅自离队和其他违纪情况。

三、学习考察活动成果

篇3

(一)南泥湾采油厂做法及经验

1、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方面

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与生产工作同时计划、同时安排、同时部署、同时实施,做到学习与实践完全结合、达到学习与生产的完全融合,使得学习与生产相互促进。

将搜集整理的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各种学习材料与采油厂领导工作报告、学习实践活动中的具体安排步骤等同册汇编,下发到单位的各个部门及采油队站,使的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有方向、学习有目的、学习有步骤、学习有重点、学习有依据。

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领导班子成员调研报告集中汇编,造册下发,提供了和职工充分交流的平台,使职工对采油厂的发展有了全面的了解,对领导的思路有了新的认识,对工作中存在的盲区有了新的突破,而且成了职工手中又一份切合实际的学习资料和操作手册。

2、在采油厂生产工作中

一是能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与生产工作有机结合。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贯穿生产工作始终,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生产工作全局,用生产工作实践检验科学发展观的科学程度,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达到了同时进步,共同提高的效果。

二是各种管理制度、操作规程、考核办法比较健全。将职工工资奖金全部与工作绩效挂钩,解决了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工作问题,大大提高职工的工作积极性。细化工资奖金管理办法,执行材料、成本定额制度,规定车辆维护、保养、维修更换标准及采油大队车辆油料上限,达到了节资降耗的目的,收到了将节资降耗的效果。执行维修工工时计件制,提高了车辆维修效率,确保了车辆维修质量,减少了申报环节,降低了维修成本。

三是制度执行力度比较大。在单位制定的各种制度规定中,处罚力度比较大,从领导到职工无一例外,且执行效力同等,消除了职工的心理不平衡因素。

四是建设采油大队女子班站。建设规范标准的采油大队女子班站,增强了企业活力,提升了单位整体形象。有关采油厂学习考察报告

(二)七里村采油厂做法及经验

1、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方面

学习资料丰富,相关制度健全,被学习借鉴东西多;能够将学习各个阶段的实施方案、资料、报告统一汇编,既方便学习、又利于管理。

宣传力度大,各种标语口号明显,精神主题突出,有计划、有过程、有安排、有总结,并且以图文并貌形式全部显示,使整体氛围良好、整体效果显着。

建立意见建议奖励机制,提高职工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便于及时了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便于存在问题有更好的解决途径,便于进一步提高学习的效果。

2、在采油厂生产工作中

将理论学习与工作实际相结合。将工作落实、工作考核纳入工作重点,明确奖励机制,规范管理制度,提高生产效率。

二、对当前发展形式的建议

1、进一步完善各种管理制度,统一管理模式。

2、总结工作经验,将采油厂工作运行汇总成册、显示成章。

3、落实各种制度,完善考核机制,提升管理水平。

4、加强各项工作制度的执行力度,扩大制度局限于生产一线的执行范围。

三、寨子河采油大队工作思考

1、借鉴考察学习的先进工作方法,贯彻落实单位工作方针,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努力提高采油大队综合管理水平。

篇4

一、地理教师如何有效组织野外考察实践活动

野外调查实践和操作能力的培养是我国基础地理教学中比较薄弱的环节。而地理野外实践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以学生活动为主的教学活动,它改变了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地理教学中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等职能。地理学科是比较贴近生活的一门学科,学习地理我们就必须走进生活,贴近自然。新课程改革对地理野外实践的能力提出新的要求,并且专门增设活动设计、建议等内容。这说明新课程更加强调地理课程教学的实施要重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地理教学中开展野外考察活动十分有必要。要做到这一点,地理教师就必须为学生创造宽松而又开放的学习环境,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野外考察实践活动的展开,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那么,在课外教学实践过程中地理教师应如何更好地组织地理野外考察活动呢?

1.要设计制订完备的野外考察实践活动方案

野外考察活动选择的地点是脱离校园和家庭环境陌生的环境。因为其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如果地理教师事前没有制订完备的方案,很可能会直接影响到考察结果,甚至出现安全事故。设计和制订完备的野外考察实践活动方案极其重要。所以,组织野外考察实践活动首先必须制订完备的计划,设想可能出现的意外事件和达到的预期效果。

2.野外考察实践要特别注重学生的安全

以人为本,生命至上,这是当前我国教育所提倡的基本理念。从学生性格以及生活习惯来看,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适合参加野外考察实践活动。地理教师在组织学生外出考察时,身体条件和生活习惯较差的同学一般不适宜参加。地理教师组织野外考察活动时还应尊重学生家长的意见,并在活动展开之前辅导帮助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的紧急避险和急救措施,以免安全事故不可避免地发生时,学生和老师束手无策。

3.地理教师要注重开展野外考察实践活动的有效性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野外考察活动长期以来被许多学生和家长误认为是旅游,所以,地理教师在展开野外实践活动时,必须明确活动的教学目标。相对而言,西方发达国家课外教学活动发展水平很高,这些国家课外教学活动目标明确,学生基本技能掌握牢固,考察工具齐全,时间准备充分,对如何采集样本或数据比较熟悉。要使野外考察实践活动效果更突出,地理教师必须让学生和家长明白考察的重要作用,并对学生进行一系列考察技能的培训,准备必要的考察工具,同时还应合理分配人员,从而提高考察活动的效果。

4.要注重野外实践活动结束后的总结工作

野外考察实践活动过程中,地理教师应根据活动目标,指导或帮助学生收集材料(如岩石标本)或数据,做好考察记录,为考察报告撰写做准备。考察结束后,教师可以根据考察活动具体情况,要求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完成考察报告。中学生一般对考察报告写作方式陌生,因此地理教师要对考察报告的题目拟定、考察目的、方法、内容以及原始资料提供一定的指导意见,以便学生得出考察结论。最后,教师还应该邀请专家或家长参与学生考察成果交流与展览总结会议,以便为以后更好地组织野外考察实践活动总结经验教训。

二、野外考察实践活动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1.野外考察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野外考察实践活动为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因为,野外实践活动是地理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课内教学的补充和延续,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形式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地理野外考察活动相对课堂教学而言是更富有吸引力的大课堂,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可以使创新能力能得到充分的培养。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强,覆盖面极广的学科,地理教师的课堂教学受时空限制而不可能使学生在课堂上完全理解相关基础知识。所以,教师有必要组织野外考察、社会调查等课外活动,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融汇课本知识,并能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探索精神,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潜能。

2.野外考察实践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许多地理知识都是时空交错的现象,是极其复杂和抽象的。学生对课堂教学知识大多难以理解,但地理教师如果组织适当的野外实践等课外活动,使学生真实地接触自然去观察、思考,则会更好地开阔视野,丰富地理知识,加深教材知识与实践关系的认识。所以说,如果抛开学习成绩这一评价机制,野外考察实践活动对学生全面发展具有比课堂教学更好的效果。可以说,地理野外实践活动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知识。

3.地理野外实践活动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地理野外实践活动使学生走出教室,直接面向社会和自然,学生可以亲身体验社会的发展和自然的变化,这样可以改变传统教学过程中课堂气氛枯燥的局面,从而激发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同时,野外考察实践活动属于集体活动,在活动中,同学和师生之间可以互相帮助,增进友情,所以野外实践活动的展开还可以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良好品德。

4.野外考察实践活动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体现

篇5

二、探索教学方法保证学习领域模式顺利有效开展

第一,准备阶段。准备阶段是使学生明确学习任务的要求及标准,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保证学习任务的知识储备:首先,为了保证学习质量,在工作页编写时将学习任务的重点内容以填空、问答,选择等多种形式展现。作为学习的引导问题要求学生作答,并以授课、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学习;其次,教学中充分利用数控专业软件和多媒体方式辅助教学,提高教学的直观性便于学生理解。化解难点,强调重点。提高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第一,计划与决策。学生缺乏计划的经验和体会,无法保证决策的正确性和可执行性:首先,通过在工作页引导学生按步骤做好加工方案。通过授课和讨论的形式,围绕决策过程中的技术难点及工艺要点进行分析指导,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相互启发学习。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逐步形成科学合理的加工方案;其次,加强学习过程中的实验和练习。应用编程助手软件进行编程并对加工程序的实现优化。利用专业软件验证计划的可行性。利用仿真软件练习掌握步骤和加工要点。通过反复练习掌握实际操作中工艺要点。强化安全操作的要求,从而保证实践活动的安全性,避免加工中出现人员和设备事故。第三,方案实施。加强学法指导,采取行之有效的组织管理方法,保证学生在此阶段的学习质量:其一,加强学法指导,引导学习。要求学生做到听一遍,看一遍,练一遍,讲一遍。通过观察教师示范操作对整个工艺过程和操作要点形成全面、直观的认知。提高操作的准确性、安全性、完整性。要求学生看、问、讲、练。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同时要进行讲解。这种方法符合技能形成规律。符合学生的认识能力。对学生交流和表达能力的培养起到一定促进作用;其二,为保证教学组织更加有效,便于学生明确任务和教师监督提醒,实行岗位标牌制度,明确责任和要求及岗位职责。每个学生配备岗位标牌。通过标牌明确每位学生的任务。便于学生自查和教师监督指导。有利于贯彻教学组织的有序进行,督促学生学习;其三,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团队成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应用情景设置和角色扮演的组织管理方法。通过岗位标牌制度做到定岗位,定责任,定任务。小组中的每个学生对照岗位要求履行责任。强化学生责任意识;其四,应用图片及视频等多媒体手段进行管理和教学分析。将发现的问题、讲解的案例,通过多媒体方式展现给学生。直观形象,学生感兴趣,效果十分理想;其五,学习过程中采用提问法,案例分析法、示范法等。督促和提示学生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技能。促进学习质量的提高。第四,总结与评价。评价与总结阶段主要难点在于学生的口头表达与书面总结能力。职校学生此方面的能力尤为不足。学生不知道哪些内容应该总结,怎样总结:一是,引导学生总结:在学习过程中细心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发现问题,通过提示、讨论的方法使学生参与问题分析。并明确提示学生应该总结的内容和方法。让学生有内容可总结,有内容可说。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地形成总结的习惯和能力;二是,评价总结阶段帮助学生表达:发现学生表述出现困难。用提问启发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阐述。并在学生完成表述后要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激发学生的热情,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和愉悦感,建立自信心。加强其表达展示的兴趣和欲望;三是,学习任务的评价体系由四个部分组成:其一,零件质量评价:是对任务完成情况的结果评价,对工艺、操作、测量、编程进行综合考察;其二,专业能力的评价:包括操作能力、工艺能力和编程能力三个方面。是对学生技能水平的近期阶段性考察;其三,综合能力评价:以考察学生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为目标,包括学习能力、工作方法、团队协作三个方面。是对学生非专业能力的长期评价;其四,工作页评价:是对学习任务完成情况的过程评价。主要对学习态度,任务完成过程的正确性和科学性进行考察。第五,减少抄袭现象,保证评价的客观真实:一是,设立任务区分表,督促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设立任务区分表。每个学生在教学目标一致的前提下,学习任务略有不同,督促学生独立完成任务;二是,在方案实施活动过程中,进行多种形式的考察,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为做出正确、客观的评价积累资料。第六,自我学习的缺陷是知识的掌握缺乏系统性和逻辑性。任务完成后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形成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明确本任务的学习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位置和作用。

篇6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12(a)-0047-01

任务型阅读是根据任务型教学设计的一种比较新颖的题目,主要是学生读完一段阅读材料之后独立的完成一项任务或者是问题。它区别于传统的阅读,对于学生的理解能力、总结能力等要求都比较高。本文主要根据其题型具体的介绍了任务型阅读的相关解题技巧,以此更好的增加学生的阅读能力,减少难度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

1 任务型阅读的概念

任务型阅读是针对任务型教学设计的,主要考察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它区别于传统的阅读形式。任务型阅读主要是学生根据提供的阅读材料进行归纳总结,独立的完成一项任务或者一个问题。任务型阅读的新颖主要表现在它的出题形式,比如要求学生根据阅读内容填空,这些主要考察学生的综合英语学习素质。任务型阅读相对来说是一项比较难的、创新性的试题。

2 任务型阅读的命题特点

任务型阅读多是短文和结构图表或者是方框图表,要求学生对文章进行理解之后按照要求填写答案。任务型阅读一般突出体现文章结构和层次,从文章的主题到各个细节或者不同的论据,任务型阅读大部分会比较清楚的以表格的形式展示文章的框架;同时任务型阅读强调学生捕捉和组织信息的能力,考察学生对于信息的综合加工和处理能力,不仅体现在阅读上,还体现在表格信息的对比和理解中。

3 任务型阅读的解题技巧

最近几年,江苏的高考试题型中出现了表格图框或者填空等形式的任务型阅读题型。这种类型的题目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要求学生有较高的理解、总结等能力,同时任务型阅读比较难把握,学生学习比较费劲并且考试丢分比较多,任务型阅读主要是开发学生的思维,打破传统的学习思维,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英语综合素质的提高。任务型阅读主要要求学生在读完阅读之后,相关的内容整合然后用简短的单词或者词语填空,对于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要求最高。学生不容易把握,难度比较大,并且也比较容易丢分。

任务型阅读是一项难题。学生必须在通篇阅读的情况下,自己组织语言来完成。学生必须具备较高的总结概况能力。这种类型的试题,学生既要快速浏览同时也要精读,针对表格中的空缺的部分或者要求总结主旨大意的题型,带着任务去进行阅读,在读的过程中,可以把细节的部分勾画出来,这样可以方便同类句子的整合,同时要根据题目的要求来进行填空,有些时候会出现字数的限制,学生首先要按照题目要求来进行填写,对于与填写有关的部分进行整合,读的过程中勾画出来,可以不遗漏一些细节部门。下边具体的介绍了这一类题型的解题技巧。

3.1扫读

在做表格类型的考题时,学生要学会扫读图表的技巧。图表类型的题目,大部分要求学生根据文章中的内容组织语言来填写答案。学生需要弄明白题目的要求,到文章中去寻找、总结答案。学生在做题中,要首先分析表格的结构,然后按照要求对照着要求去文章中寻找答案,并且对信息进行加工。扫读技巧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考试细目,同时能够不脱离文章的信息,或者有些学生可以一边阅读一边勾画出相关的信息,最后进行概括总结,这样不会遗漏信息。

3.2略读

任务型阅读一般是学生根据文章的理解自己组织答案来填写,或者要求学生总结文章的主旨大意。学生必须认识到并不是所有的阅读都要逐句理解然后在开始做题,略读对于任务型阅读是非常重要的技巧。

学生在做题时,首先要理解文章的大概意思,这就需要学生快速浏览全文,明白文章的主旨大意,对于文章有初步的了解。同时在浏览的过程中,要重点注意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以及文章每段的第一句话,一般文章的主要意思都会集中在这几部分。除此之外,学生还要注意文章的结构,快速阅读要基本了解文章的主要意思和结构,基本了解作者的观点,对于文章有了初步的了解,才能够更好的做好考试题。

3.3精读

任务型阅读需要学生深入的理解文章的内容,学生不能只是略读总结答案,对于部分的考题是考察细节或者学生对于某句话的理解意思,这就需要学生必须在略读的情况下再进行精读寻找关键的词语、段落,或者从文章中进行概括,同时仔细的斟酌,确保是最恰当的形式。学生在平时的阅读练习中,要注重精读能力的培训,只有精读、深读才能更好的理解文章的内涵,才能理解作者的观点,才能用合适的形式填写答案。学生在平时的训练中,可以专门做一些文章主旨、细节要求的题型,训练中注意文章的细节,注意所填单词的结构以及形式,任何小的细节都不能出现错误。平时的阅读训练中,就要养成较好的习惯,积累单词和词汇,注意大小写等,这些都是需要文章精读中需要的一些技巧和小细节。

3.4复查

篇7

对传统民族服饰艺术的认识,普遍的方式是,在现有的图书资料、画册图片、网络视频等阅读媒体认识、分析与研究; 在以往的采风过程中,也只是到一些少数民族的村寨拍些照片、画画速写,记录些少数民族的民间传说故事等等; 但仅是这些采风活动,对传统民族服饰的研究,探索其民族艺术深层次的精髓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作为课题研究的采风活动,不是一般性的采访,更不是只到民族地区的旅游观光,而是有针对性的选择采风内容、地点,深入到具有较强的民族特色的民族居住地,有方法、有步骤地,较为完整的服饰艺术考察,从而较全面地收集民族服饰的第一手资料。

1、采风路线、地点的选择与确定

在准备下乡采风前,要带着目的与任务地选择和确定采风地点和行进路线,也就是要收集什么素材,要到什么地方去,该地点有什么民族居住,服饰有什么特点等等,都要预先查找有关资料进行了解,否则,没有目的的随便走走,就有可能无法收集到所需的资料。因此,在接受到带采风课的老师,应当根据该班的专业方向及研究课题,选择和确定采风地点,如: 服装艺术设计的班级,进行苗、瑶、侗族的服饰考察研究课题,就应选择这些少数民族具有代表性的民族聚居地的广西融水、三江、龙胜、金秀,贵州的凯里、雷山、施洞、黎平等地; 与此同时,也要选择好行进路线,在该路线上,根据时间安排,确定几个考察点,预定每个点的考察时间和考察内容,尽可能的做到时间紧凑、经济实惠; 并准备该考察地区地图,标定行走路线,从而确定考察目的地及考察路线。

2、考察前的准备工作

考察出发前,首先要组织学生查阅所考察地区少数民族的有关资料,对其历史概况、生活习俗、风土人情、、装饰艺术形态等作初步了解,这些了解,对考察具有指导性的意义,让学生知道所考察的内容中有哪些资料是要重点收集的,哪些是需要补充收集的; 其次是经费准备,根据考察的地点、路线、车船交通情况、吃住情况等作经费预算。另外,对该班级学生作以小组为单位的考察分组( 以 3—5 人为一组) ,指定组长负责; 同时,组织一个由 2—3 人组成的先遣组,负责车( 船) 交通及住宿的联系与安排,指定班生活委员负责经费的收支与管理,领取或采购必备的药品和生活用品。再者,对全班进行下乡采风的安全及纪律教育,强调各项规定与注意事项,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这是完成采风任务的重要保障。

3、采风考察的实施方法

采风考察的具体实施,可以从两方面进行,一是对民族地区的州、县的民族、民俗博物馆馆藏民族服饰资料的参观考察; 二是深入民族村寨对民族服饰资料的收集与考察,这些考察要确实做到具体、细致,对收集的资料,要力求完整和准确;由于民族服饰的类型较多,因此,应以每件( 套) 的服饰的分类进行小组负责制,同时每小组的同学,每人负责一项具体任务; 如对某一苗族女装服饰的考察为例:第一组( 5 人) : 负责头、项、胸饰的考察: 组员一,负责拍照( 一般是用数码相机) ; 组员二,负责摆放银饰,协助拍照; 组员三,负责用软尺测量服饰的各部位的数据; 组员四,协助测量服饰; 组员五,负责记录数据和有关调查、采访的资料。第二组 5 人: 负责衣服类的考察: 组员一,负责拍照( 一般是用数码相机) ; 组员二,负责摆放衣物( 上衣、裙、裤等) ,协助拍照; 组员三,负责用软尺测量服饰的各部位的数据; 组员四,协助测量服饰,记录数据; 组员五,负责画出个衣物的款式样式图并标记各部位数据,记录有关调查、采访资料。第三组( 5 人) : 负责服饰材料的织造、蜡染、刺绣工艺的考察: 组员一,负责拍照( 一般是用数码相机) ; 组员二,负责摆放物品,协助拍照; 组员三,负责用软尺测量所考察的物品各部位的数据; 组员四,协助测量; 组员五,负责记录数据和有关调查、采访的资料。第四组( 4 人) : 负责银饰铸造、打造、雕花、镶嵌等制作工艺: 组员一,负责拍照( 一般是用数码相机) ; 组员二,负责摆放银饰,协助拍照; 组员三,负责用测量银饰的各部位的数据; 组员四,负责记录数据、制作步骤和有关调查、采访的资料。第五组( 4 人) : 负责服饰的装饰图形( 图案) 的考察: 组员一,负责拍照( 一般是用数码相机) ; 组员二,负责摆放图形物品,协助拍照; 组员三,负责用软尺测量图案的各部位的数据;组员四,负责记录数据和有关图形的调查、采访的资料。在考察的过程中,可根据具体情况各组员进行机动轮换。各组在考察时,如时间较紧迫的情况下,应注重抓主要部分的先行完成,余下的细节可作粗略记录,在后期整理资料时凭记忆和参考照片补充完善; 同时,也要注意记录各服饰的穿戴方法。

采风过程中的教、学互动

采风的教学实践,是教师教授方法与技能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学习、认识和掌握这一方式、方法的过程,两者的相互配合、相互作用,才能达成良好的教学效果。#p#分页标题#e#

1、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

采风教学,是课堂式教学的野外延伸。教室中的理论学习与研究,是学习前人的实践经验与理论总结,只是在理论层面的理解与认识; 通过采风实践教学,深入到具有浓郁民族风情和生活气息的环境中,使得师生以较高的积极性、聚集较大的激情投入该教学实践中,感受新的服饰文化氛围和获取新的服饰知识,以愉快的心情置身于采风实践里,教学气氛轻松、活跃,真可谓寓教于乐。这一方式,也是众多师生乐于接受的教学形式。

2、灵活的教学方法

课堂的教学,通常是学习理论和研究理论,以理论指导实践; 而采风实践,是在对新的艺术形式的接触性研究,从而获取研究的第一手资料,也是丰富和提升理论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因此,教,则注重方法的传授、在把握好课程目标的基础上,机动地安排实践和灵活实施每一个步骤,充分发挥教学的灵活机动性,不断的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 学,则以确实了解和掌握采风所获取的新知识和研究方法为目的,在教师的统筹安排下,灵活地实施考察环节。采风实施中,方法的灵活多样,师生相互配合、组与组的分工合作,组员与组员间的互相协调,共同完成采风任务,是集体主义和集体智慧的集中体现。

3、教、学的相互促进

采风教实践学,一方面是学生在民族生活中,感受到民族服饰艺术的特殊魅力,并从中学习优秀的传统民族服饰艺术文化,更重要的是从中掌握学习和研究民族服饰艺术的方式方法; 这一方法,也将会影响和启发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对其他领域知识的学习和研究。另一方面,也将促进教师在同样感受民族艺术瑰宝的同时,从中学习到传统民族服饰的更深层次的服饰艺术和文化内涵,对促进教师对民族文化研究与运用的科研创作起到积极作用; 与此同时,也将为今后传统民族服饰艺术的考察、研究与运用,探索新的采风方法而提供实践基础。

采风资料的后期整理

资料的收集,是为了更好地运用于今后的艺术设计实践和理论研究。当面对采风收集回来的一大批资料时,有必要进行整理和保存的一系列工作,以便今后的查阅和调用。

1、资料的分类整理

按民族名称或支系名称的不同服饰分类: 采风收集的有多个少数民族服饰资料的,应按有主次的排序,同时,男装、女装、童装也要实行分类,盛装与日常装也要进行分类; 同一民族有不同支系的不同服饰,也要作分类整理。按每套服饰的衣服、配饰分类: ( 1) 衣服类: 有上衣、裙( 裤) 、绑腿等。将图片、款式图及测绘数据、采访资料均按秩序排列。( 2) 银饰类: 有头饰、项饰、胸饰、腰饰、手镯等。( 3)服饰材料染、绣工艺类: 有蜡染、刺绣、织造等。( 4) 装饰图案类: 有崇拜图腾纹样、植物纹样、动物纹样等。同时,传统民族服饰的图案装饰十分丰富,如帽饰图案、衣领图案、胸襟图案,背部图案、袖饰图案、裙摆图案、腰带图案、绑腿图案、鞋饰图案等。对这些图案,运用 PS 软件进行抠图,将单纯的图案从服装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图形单元,以方便今后的设计运用。

2、文献材料整理

文献材料,是理论研究的重要参考依据; 在采风后期的文献资料的整理中也应从如下几方面进行。民族史料: 有关该民族的起源、迁徙、、生活习俗及发展简况。( 1) 服饰的发展变化。( 2) 服饰现状。( 3) 民族的神话传说与故事等。

篇8

一是干部“缺点”模式化,没有个体特性。在干部考察工作中,对于考察对象的缺点或不足在座谈中很少有提及,即使说起来也是模式化的套话:“工作中有时有急躁情绪”、“工作有时不够大胆泼辣”、“工作中有时有畏难情绪”、“工作中有时魄力不足”、“有时说话不注意场合”、“有时批评不讲情面”、“学习不够深入系统”、年轻干部“基层工作经验有待进一步提高”、年龄偏大的“开拓创新意识不足,积极主动性不高,有‘车到站’思想”等等,这些所谓的缺点或不足在干部考察材料中随处可见,几乎成为一种定式。不仅这些缺点或不足中大部分都离不开“有时”两个字,而且均不对这些缺点或不足进行进一步的解释,尽可能地把缺点或不足写得少而又少。

二是干部“缺点”模糊化,存在不确定性。有的缺点或不足模棱两可,无伤大雅,有的还可以两面理解,既可以理解成缺点或不足,也可以理解成优势和特点。如“工作中有时有急躁情绪”如不作解释,可以理解成工作不深入调查研究,不结合实际,盲目套用外地的经验,或不深本文入细致地做思想工作,因怕“磨刀”而误了“砍柴”的做法是急躁情绪的表现。也可以理解成风风火火、雷厉风行、当机立断、敢于冒险。在实际工作中如果不急不火、慢慢腾腾、温温吞吞,讲究文秘杂烩网四平八稳,没有一点脾气,工作就推不动、展不开。这时的急躁情绪是一种工作推动剂,是积极的,也是干部干好工作应有的态度。

三是干部“缺点”固定化,不能因时而变。目前,干部考察材料中的缺点或不足的来源,主要是被考察者的工作总结、以往的考察材料和考察工作中的座谈了解。其主要来源往往是被考察者的工作总结和以往的考察材料,自己定位的缺点或不足往往固定化,而形成新的考察材料又往往要参考以往的考察材料,很容易先入为主,戴“有色眼镜”,往往某个人的第一份考核材料中定性的缺点或不足会一直被沿用下来,伴随其大半生,即使当初定性不准,但由于这些缺点或不足也不伤筋动骨,很少影响被考察人的升迁,考察者也懒得再去改动。

要想写准被考察者的缺点或不足,需要考察者在考察的每一个环节上下功夫,这样,才能写得准,让人服气。

篇9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9-008-001

中学历史教学涉及面广博,学生学习起来饶有兴趣,但是这些历史知识线索对于中学生来讲又显得较为繁杂,学生要想掌握得好困难重重。心理学关于遗忘的相关研究证实,学生即使在一堂课内完全能掌握所有知识,这也仅仅只是短时记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规律地有所遗忘。

课前小测试是利用一堂课的前5到10分钟,针对上一课的重难点,特别是与本堂课有紧密联系的基本内容进行当堂反馈测试。小测内容为上堂课以及在此之前的近期内容。小组内成员互相批改,成绩报告给课代表做记录。认真抓好课前小测,及时了解学生复习中所掌握的课前学过的知识的情况。教学实践证明,课前小测试运用得当,对于复习以前知识、及时检测学习效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组织教学大有裨益。

一、确定目标

课前小测既要与单元测试、期中、期末考试相联系,同时也要有明确的区别,所以首先要明确课前小测的目标,才能突出其自身区别于其他测试的独特之处,达到预设的效果。小测的时间虽短,但如果掌握得当,对教学的巨大促进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所以充分发挥课前小测试这5到10分钟的作用,对促进我们的教学至关重要。

最基本要达到的目标有如下几点:

(一)起到考察学生的知识点记忆情况的作用,这是课前小测最直接的目标,就是要检测教师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疏忽和错误,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是对前一节课的学习效果的监测,也是为本节课提供相关准备工作。

(二)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督促阅读和激励促进作用。通过小测的激励评价更好地促进学生课下的阅读和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小测试绝大多数内容是平时所学基本知识,大部分的学生能在有效时间内正确解答,即使是差生,也经常出现只是个别小错误甚至一题不错,这会极大地鼓舞他们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三)诊断反馈与更正。通过小测,学生学习中忽视而导致的种种错误会逐一显现,让学生自己意识到自己错误所在,并自觉纠正,避免以后重复出现类似错误。同时,学生小测中出现的错误,也会为教师以后上课提供多方面的信息,学生出现的这些问题不光是某个学生个人的疏忽导致的,可能是大部分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因而小测的诊断反馈功能也能为教师今后的教学提供很好的参考,需要教师在平时教学中注意强调类似可能出现的错误。

(四)承上启下作用。学生由课间到上课状态的转变,需要时间。而课前小测可起到很好的过渡作用。因为学生在做题时,回顾总结上节课内容,会快速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开始本节课的学习。

二、时间安排

上课前5至10分钟,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幻灯片展示小测内容,内容要求明确、规范,便于学生理解和作答。

第二阶段:开始答题,答题的时间限定为五、六分钟。

第三阶段:组织学生评分,教师主要是起监测作用,保证学生互评时的公正性,突出小测结果的真实有效。学生在互评时加强记忆,指出别人的错误,自己的印象也会比较深刻。

三、题目设计

题目的设计一定注意要以基础考察为主。选题不要太偏,题目要能给学生一个复习方向,要有效地正确地引导。题量要适当,因为学生答题的时间有限。此外,题型要与单元测试、期中测试、期末测试等区分开来。

考察形式:根据不同年级学习内容的变化,培养学生能力的不同等等来选择不同的形式,有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判断题等等各种形式,教师结合各方面综合情况,不必拘泥。但要注意时间安排,填空、选择形式,设计5题左右。简答题耗时较多,且偏向能力考查,若一定要出简答,则应限制在1题。

考察内容:主要是结合上节课所讲的基础知识、重难点,如人名、地名、时间年代、重大事件、原因、目的、结果等等。

题型举例:

考察时间类:如学完《夏商王朝》一课,可考察: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是__________?建立的时间是____?商朝建立的时间是___?商朝又称____?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___朝开始?商朝的文字称___ ?

考察原因影响类(偏能力考察):讲完《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一课,则可考察:中外文化交流进入繁盛时期是在_____时期?玄奘西行是在___朝时期,西行的原因和影响分别是什么?鉴真东渡的影响是_____?从鉴真和玄奘身上,我们可以学习到一种什么精神?

四、评价策略

测试要真正达到有效,单纯的考察是不够的。考察之后的评价环节不可忽视,若运用得当,可对学生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同时,阶段性的总结,对教师下一个时段的教学设计也有参考价值。

篇10

2000年末,国家东桑西移、出台了退耕还林政策,全国各地再度掀起蚕桑发展热潮。2001年大足区县委县政府也再度把蚕桑生产列入了议事日程,并充分利用退耕还林政策,规划在原珠溪片区、龙石、龙水、宝兴、复隆、中敖、高坪、天山等镇乡打造5万亩蚕桑产业化工程。龙石镇大力发展蚕桑产业,有桑园1万余亩,嫁接优质良桑1500亩,年养蚕5000余张,产茧150000公斤,推广省力化蚕台32台,总收入达30万元左右,通过了“千担村”茧工程检查验收。桑树的种植和养蚕业的发展,成为我校特有的教育资源,为本主题活动提供了独特的活动载体。因此决定开展《我爱家乡的桑树》的科技教育活动。

二、活动目标

(一)让学生了解桑树的分布、分清叶桑和果桑、了解桑树的各种价值

(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探究方法

(三)从小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知道科技新品种如何与经济效益联系,树立让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意识

(四)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对家乡的桑树有全面的了解,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和进一步探究“家乡特色发展”的兴趣

三、活动对象

活动学生:龙石小学学生。

活动指导教师:科技辅导员,有经验的桑农,蚕桑技术员,果桑技术员,中药铺老先生,酒厂厂长,泡酒技术员,酿酒技术员,学生家长及邻居等。

四、活动内容

(一)了解龙石镇的桑树的规模、特性、作用、价值

(二)学习桑树的种植技术、嫁接技术

(三)学习桑葚酒的炮制方法

五、活动形式

在全校内,以学生个人、小组、班级等方式,并以主题方式开展活动。

六、活动实施

第一阶段:活动准备

(一)全校动员,明确活动意义

(二)利用基地,开发课程资源

(三)选定学生,依托课程活动

(四)座谈分组,确立活动主题

第二阶段:活动实施

(一)桑树种植组:认识桑树、学习种植、嫁接技术

1.组织学生到蚕桑基地去实地认识春天的桑树。观察桑树的茎、叶的形状。

2.完成表格。

[名 称\&基本介绍\&种 类\&产地分布\&生长习性\&种植技术\&\&\&\&\&\&\&]

3.学生小组分析考察资料,撰写考察报告,撰写观察日记。

4.活动预期成果。

(1)活动相片、观察日记、考察资料、考察报告、活动总结。

(2)向全校学生宣传“家乡的桑树”专题知识。(板报、手抄报)

(二)桑树种类组:分清叶桑和果桑

1.组织学生到白土村蚕桑基地、万福村果桑基地去考察认识常见的叶桑和果桑。访问蚕桑技术员,果桑技术员,并做好记录。

2.完成表格。

[名 称\&叶 子\&外 形\&味 道\&作 用\&叶 桑\&\&\&\&\&果 桑\&\&\&\&\&]

3.填写活动日记。

4.活动预期结果:

(1)活动相片、活动日记、观察资料、考察报告、活动总结。

(2)向全校学生宣传“家乡的桑树”专题知识。(板报、手抄报)

(三)桑树价值组:了解桑树的绿化价值、药用价值、食用价值

组织学生去蚕桑基地学习种植绿化技术;去医院访问中药铺老先生;去酒厂访问酒厂厂长,泡酒技术员,酿酒技术员,就桑树的各种价值做好记录:

(1)学生从蚕桑技术员处了解到蚕桑的园林绿化价值。

(2)学生通过访问得知桑树可以作染料:桑树的枝叶和桑皮都是极好的天然植物染料,染料使用部位是枝叶、树皮。

(3)学生通过访问中药铺老先生得知桑树全身是宝。

(4)组织学生去酒厂参观酿酒过程,对酒厂厂长进行访问,让泡酒技术员、酿酒技术员介绍桑葚泡酒、酿酒方法。

(5)桑叶创新使用:“把桑叶打成浆,按一定比例混入面粉,制成面条。

(6)活动预期结果:学生活动的结果以相片、记录(笔记)、汇报(发言)、图片资料及实物标本(展示)为主。

(四)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1.到校外去考察要遵守公共秩序,爱护环境,爱护庄稼,讲文明礼貌,真诚虚心请教,观察仔细,详细记录。

2.注意交通安全,确保组织纪律,防水防电防火,防岩坎等。

第三阶段:活动总结

(一)收集资料

收集整个活动期间教师的讲稿、记录、照片等,收集所有学生的记录、照片、汇报等。

(二)写活动总结

要求每个学生写出这学期研究桑树的成果总结汇报,教师汇总写出这学期研究桑树的成果总结汇报,并将该项成果上报区教委。

(三)活动评价

对学生的记录、汇报、图片资料及实物标本集中放置于学校科技室,请全校师生参观,家长会时请家长参观。由学校科技工作领导小组给每位同学的成果打分,然后评出一、二、三等奖分别2名、4名、6名,在校会上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

七、活动预期成果

(一)学生全面了解龙石蚕桑产业,掌握桑树的种植技术、嫁接技术,掌握桑葚酒的炮制方法

(二)学生科技探究能力、科技创新意识得到提高

(三)形成观察日记、调查报告、研究报告、研究论文,桑葚酒,桑叶标本等实物成果

篇11

引言

通过本人多年高中数学一线教学经验总结,在当前国家大力提倡综合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传统的高中数学作业结构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教育目标要求.这就需要高中一线数学教师及时的进行总结,革新传统教学模式,调整作业结构.以期能够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那么,本文就基于笔者多年的高中一线数学教学经验,通过对数学作业结构进行合理调整,着重加大自主巩固模块及开放性思维模块的加入.以此提高学生的主动思考兴趣,并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全面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为培养综合素质人才作出扎实铺垫.

1.传统高中数学作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1.1机械式重复率大

当前,高中数学作业的结构模式多是停留在对基础知识的机械式反复训练.这也是源于应试教育的背景下,众多老师将提高学生的数学应试成绩为主要目标.在作业布置过程中,将可能在考试中出现的知识点进行反复练习,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而对于是否将所学到的基础知识熟练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就不太关注.其次,教师不仅让学生反复练习课堂布置的作业,还要学生加大课外作业的练习.以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为目标,反复的进行题海战术练习,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但是整个过程却忽视了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的问题,缺少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考察.

1.2作业评价标准单一

众多教师长期受应试教育环境的影响,教师在对学生的作业结果进行评价时,过多的将精力投入到学生答题的结果.而对于学生的解题思路及解题方法缺少相应的重视.再者,教师在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时,一般比较重视作业的客观评价,却忽视了教师和学生的情感互动.整个评价过程过于单一,缺少对学生主体性的重视.再者,教师在对作业的结构进行考量时,仅重视作业的结构能否突出考试成绩的提高.对于学生在整个作业完成过程中的学习积极性、解题思路及创新思维能力缺乏足够重视.这也使得学生在整个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兴趣得到遏制,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2.针对高中数学作业结构调整的新尝试

2.1调整作业结构模式、着重关注学生认知能力

通过对当前高中数学作业结构分析可知,教师往往采用统一的结构模式.整个过程忽视了学生的自身认知能力的发展.不利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锻炼.至此,笔者通过对近年来高中数学教师对作业调整的模式,提出分类布置法、自主选择法等作业结构模式.这种作业布置结构模式可以很好的突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认知能力.其中,作业分类法,就是将学生划分小组.每个小组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布置符合小组特点的作业结构.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避免因为作业的难度与学生的实际情况不符给学生带来的学习压力和挫败感.例如在学习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2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课时,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就要提前对学生的认知能力进行考察.根据不同小组的学习能力进行作业结构调整.对于接受能力较强的小组,教师可以布置知识点联系紧密,概念交叉较多的复杂题型,以期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而对于基础一般的学生,教师要注意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及其性质的作业结构联系.这样更加有助于巩固学生的基础.而自主选择法,这种作业结构方式的核心环节就是要突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选择合适的作业结构形式,作业布置结构要具有很强的创新性,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这种作业的结构形式可以促进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学习能力.

2.2建立多元化考核体系、突出学生学习自主性

我们知道,教师布置作业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鼓励学生将基础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众多教师在对学生作业结果的评价中,往往只是客观的进行结果性评价.那么,很多学生可能为了应付教师的考察,通过抄袭他人的作业答案.这种的考核方式很容易诱导学生养成好吃懒惰,抄袭应付的习惯.所以,教师就要及时的建立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加大对学生的全面综合素质考察.尤其加大对学生的解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考察.例如学习《解三角形》课时,教师就要布置具有生活应用背景的作业,并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并在考察过程中,加大对学生能否利用基础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能力的考察.基于这种多方面的作业设计原则,更加有助于拓展学生的解题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质疑能力.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总结

综上可知,通过对数学作业结构进行合理调整,着重加大自主巩固模块及开放性思维模块的加入.尤其加大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考察.更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主动思考和主动学习的兴趣.以此全面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为培养综合素质人才作出扎实铺垫.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