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勤工助学心得

勤工助学心得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2-15 01:04:45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勤工助学心得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勤工助学心得

篇1

――Take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WANG Chuanli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Yichang, Hubei 443002)

Abstract With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the proportion of students' moral educa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urgent. As one of the means of mor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ork study can effectively strengthen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and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bility.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gradual form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to "90s" main groups, engaged in the work of student groups, regardless of the nature or quantity has quietly changed. In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heir own work, described in the management of the difficulties encountered in the work and discuss. In addition,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the Ministry of Finance in 2007 jointly issued the "higher school work study management measures" has pointed out the direction for the work, the actual work, put forward a new understanding of their own.

Keywords: health; order; legitimate; self-improvement; practice

?S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逐步推进,高等教育的受众面越来越广,为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提供了大批人才。但其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学历的贬值带来的大学生就业难成了最为现实的一个问题。

勤工助学是一种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改变学习环境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是推进高校德育的重要手段之一。

1 高校勤工助学管理遇到的新问题

受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九零后”这一代普遍为独生子女。他们的成长伴随着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见证了中国社会发生巨变,物质条件极大地丰富,人民生活水平极大地提高。有人形容这一代是在“蜜罐”中长大的,认为他们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一代。如今的大学生形成了以1993年至1997年之间出生的群体为主的格局,近距离接触他们之后,会发现社会对他们抱有偏见,他们之中的大多数都表现出很强的主见和愿意参与社会实践的意向。

在如今高校这个环境中,勤工助学的对象也悄悄发生了变化,主力军不再是那些以简单劳动获取酬劳弥补学费的家庭困难学生,而是那些愿意参加社会活动来提高社交能力和改善学习环境的中等收入家庭学生。另外还有一部分以体验社会为主的高收入家庭学生。特别是在国家提倡大学生创业的大环境下,一部分学生不愿再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而加入了创业活动之中。且不论其成功率如何,但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对他们以后的工作和学习都极为珍贵。

但对于学校而言,勤工助学学生群体性质的悄然变化,和学生群体数量的变化,都对当前高校勤工助学管理工作提出了挑战。以下结合笔者在开展具体工作的过程中遇见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一点意见。

1.1 安全问题

高校勤工助学岗位分为校外和校内两种形式,而如今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在校外从事勤工助学。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主要有:(1)校内的岗位有限,而且有些岗位明确要求只招聘贫困生。(2)校内岗位实践层次低,多是打扫卫生、收发报纸信件、管理花草、书籍上架和维护校园治安等活动,如今的这些“九零后”觉得校外才是大展拳脚的地方。(3)校内岗位报酬相对较低,以三峡大学科技学院为例,大部分勤工助学岗位工资为200元/月,且每月工作不得低于40小时。而校外勤工助学的种类五花八门,有家教、推销、广告宣传等,报酬根据工作性质不同而异,但普遍比校内高得多。

校外勤工助学学生人数的增加,使得校外出行成为一个安全隐患。特别是对需要加晚班的学生来说,风险系数更高。近些年,校外勤工助学学生人数不断增加,而学校承担的压力也在无形增长。再就是学生在外从事勤工助学容易发生经济纠纷,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很容易成为弱势群体。

1.2 时间分配问题

很多学生从紧张的高中学习环境步入大学生活后,会显得不太适应。勤工助学不但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支持,还可以丰富课余生活,这也是许多学生选择勤工助学的原因之一。然而,在如何安排勤工助学与学业的问题上,部分学生存在一些误区。一部分学生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去从事勤工助学,耽误了学习。还有些人为了挣钱,请假、逃课、甚至找人代课,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让人痛心。

2 对《高等学校勤工助学管理办法》的解读

教育部与财政部于2007年联合印发的《高等学校勤工助学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为相关教育部门落实高校勤工助学提供了一道有力的保障,其宗旨在文件的总则里描述得相当详尽:“为规范管理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工作,促进勤工助学活动健康、有序开展,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精神,增强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1]

笔者结合自己在三峡大学科技学院开展的勤工助学实际工作,就《办法》总则里的“健康”、“有序”、“合法”、“自强”“实践”等几个关键词,提出一些自己的想法。

2.1 健康

“健康”一词本来是用来衡量人和动植物等有机体的营养状况和生理指标。用在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学校资助中心要健康开展学生资助工作,三峡大学科技学院资助中心除了定期张贴招聘海报以外,还有专门的微博及时信息。为了增进大家对学校资助政策的了解,三峡大学科技学院和本部还定期举办“资助政策知多少”活动来加强宣传。二是学生从事勤工助学的过程要健康,学校要加强校外学生的管理,尽可能全面掌握勤工助学学生的去向,保障学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2.2 有序

无规矩不成方圆,资助工作的开展也应合理有序。为了合理的开展高校资助工作,我校每年都在会在开学后不久进行贫困生认定工作。依据学生生源地民政部门开具的证明,对贫困生进行认定,并结合家庭实际情况把贫困生分为特困学生和困难学生两个档次。依此来开展助学金的评选和有针对性帮扶部分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弥补经济上的困难。

另外,在开展高校学生勤工助学的过程中,上到国家教育部和财政部,下到任何一个学生班级体,都成立有专门的工作小组。在三峡大学科技学院,资助中心设在学生工作部,有专门的负责人。同时学院还成立了一个学生组织专门协助开展学院资助工作,并且这个学生组织的成员也以吸?{贫困生为主。

2.3 合法

“根据法律的规范作用的不同对象,即不同的行为,规范作用可以大体上被概括为指引、评价、预测、教育、强制五种作用。”[2]勤工助学工作涉及到学生的切身利益,《办法》的出台在制度上给予了各高校在开展工作时以保障。其中明文规定“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学校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同意,都不得聘用在校学生打工。……任何单位都不能组织学生参加有毒、有害和危险的生产作业以及超过学生身体承受能力、有碍学生健康的劳动”。这体现了法律法规的指引、评价作用。

《办法》中还指出“学生在校内勤工助学应和学校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书。学生在外勤工助学的,原则上应该和学校、用人单位签署三方协议。”这体现了法律法规的预测与强制作用。

勤工助学的宗旨是“立足校园,服务社会”。由于大学生身心发展仍处于尚未完全成熟的阶段,法律必须给予他们特殊的保障。既要保障他们在“求职”的过程中有“单位”敢于并乐于接收,又要保障他们在从事勤工助学的过程中人身财产不受侵害。

2.4 自强

发展教育事业,利国利民。资助教育更是国家的一项重大利民政策,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的品格也是摆在学校德育面前的一道难题。近些年,随着国家高等教育的扩招,更多的人有机会进入大学深造。然而,高校的贫困生人数也相应大幅增加。知识改变命运,尤其对那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来说,再没有更佳的路径。在这种情况下,由政府贴息的贷款,以及各种形式的奖学金、社会助学金、学杂费减免、特困生补助和勤工助学等让部分贫困生有了求学的机会。但勤工助学仍然是帮助学生自强,改善自身环境的最广泛的一种形式,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三峡大学科技学院极为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并定期举办交流会、演讲比赛等各种活动来激励学生勇于面对现实困难,做生活的强者。

2.5 实践

学生参加勤工助学,除了经济补偿外,最重要的是可以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实践出真知,学生在勤工助学的过程中可以检验自己的知识结构,及时调整自己,提高就业能力。“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学生通过勤工助学体会家长挣钱的不易,可以加强感恩教育。

篇2

现阶段高校勤工助学主要是:学生在勤工助学部门(多数高校以勤工助学中心的形式)组织、领导下,参加校内的各项劳动性活动,以及社会各界提供的产品推销、公共策划与宣传等等项目,从而依法获得以诚实劳动换来的收入。但是实际工作中,高校中的勤工助学工作大多数都举步维艰。就其原因,笔者认为原因在于管理体制和机制等方面。由于勤工助学工作在运营过程中有利润的出现并积极地追求着利润,因此,勤工助学中心就有可能在运营过程中按照公司的模式进行,将高校勤工助学管理公司化。本文拟就相关几个问题作些浅显的探索。

一、关于高校勤工助学的组织形式

公司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组织制度,即:所有者、经营者之间,通过公司的决策机构、执行机构、监督机构,形成各自独立、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的关系,并以法律和公司章程加以确立和实现。勤工助学部门作为学校内的一个行政部门不可能完全照搬公司的组织形式,但是,我们可以借鉴公司的组织形式,在现有的部门基础上建立符合市场规律的勤工助学组织形式。具体地讲,可以以分管校领导及学生处的分管领导作为学校股东代表组成勤工助学的决策机构,决定勤工助学的发展方向和战略方向,类似公司的股东会;以勤工助学负责人及勤工助学的各部门领导组成执行机构,完成勤工助学的各项任务,并保证勤工助学基金的保值和增值;以学校国资委为勤工助学的监督机构。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应逐渐将勤工助学部门从一个单纯的行政部门转变成为一个符合市场规律的经济实体,使之既能完成学校的勤工助学的行政任务,也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独立生存发展。同时,也为校外资金进入勤工助学工作提供了基础,即校外资金投入以后,即可成为股东之一,并行使股东的权益。

用重庆工商大学江北校区勤工助学组织体系为例图示如下:

二、关于高校勤工助学部门的产权问题

在市场经济中,各种经济主体通过市场结成一定的经济关系,并遵循等价交换的市场规则。这就要求所有进入市场的经济主体都必须明确所有权主体和界区。由于无论是校内的勤工助学活动还是校外的勤工助学活动,都是发生在市场经济下的市场交易,作为组织勤工助学活动的主体――勤工助学部门就应该有明确的所有权主体和界区。现阶段勤工助学部门的所有权主体及界区是很容易明确的。它的所有资金的来源都是学校下拨经费或由下拨经费作为本金建立的经营实体产生的利润,因此勤工助学中心(包括经营实体和非经营部门)的产权的所有权理所当然是学校,学校就相当于股东(此时只有一个股东),学校的国资委将代表学校进行产权的所有权的管理;同时,勤工助学中心的上级部门高校学生处将代表学校进行产权主体的管理,勤工助学中心的所有部门在学生处的领导下由学生自主管理和运营的,所以,参与勤工助学过程的指导老师和学生将是勤工助学的经营主体。从这里可以看出,勤工助学中心开始之初就已经具备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这一公司最基本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就应该建立勤工助学中心的法人制度,从而使勤工助学中心能够作为一个独立的市场主体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参与市场交易,并为自己的交易行为承担自己的责任。当有其他社会资金进入到勤工助学工作后,可成为勤工助学的股东,并参与勤工助学的管理。

三、关于高校勤工助学的管理制度

公司的管理制度是以公司的目的、目标、战略为基础和依据,综合考虑战略结构、职能之间、职能领域相互之间以及职能内部各管理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将各方面、各层次的制度进行一体化设计,拟定一整套相互协调、整体优化的制度。高校勤工助学管理公司化下的管理制度应该在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下,按照高校教育改革的需要,结合高校勤工助学的实际情况,积极引进现代公司在管理人才、管理思想、管理组织、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等方面的内容,并与各项管理功能(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激励)有机结合,形成高校勤工助学管理公司化的管理制度。具体来讲包括这几方面:推动高校勤工助学不断自我发展和创新的运营战略、观念和思想的制度;高校勤工助学中心的人才管理制度;保证勤工助学高效率运行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以高校勤工助学的精神、形象和规范为内容的高校勤工助学的文化制度等等。

四、关于高校勤工助学的人力资源

1、高校大学生是高校勤工助学中心最重要的人力资源,要尽力将这部分人力资源合理转化为人力资本。

现阶段关于人力资源有三种观点:具有一定能力的人(总和);包含于人体内的特定能力(智力和体力);具有服务潜能的抽象的人。这些观点不仅体现了人力资源的质的规定性(即人),而且体现了其量的规定性(即人口),同时,它也强调了作为人力资源的人应具备的基本前提有劳动能力或服务潜能。显然,高校大学生属于人力资源的范畴。同时,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是相对于物资资本或非人力资本而言的,是指体现在人身上的可以被用来提供未来收入的一种资本,是指个人基本的才干、知识、技能和资历,是人类自身在经济活动种获得收益并不断增殖的能力。由此勤工助学中心应该立足于服务高校的全体学生,尽力挖掘高校大学生资源,体现高校大学生人才核心价值。为学生们提供尽可能多的经济活动,在经济活动中让学生们的人力资源合理转化为人力资本,在经济活动中获得收益并不断增值,从而创造的财富和利润,并让它最大化。

2、加强对学生的上岗培训

学生在各勤工助学岗位上工作时,需要必要的技能和技巧,这就必须要经过培训。培训的方式主要有:集中学习,请专家学者和相关行业的专业人士培训;实地学习,组织员工到其他商场、小卖部考察、实习,学习别人是如何处理货物、现金,如何处理人与人的关系的;内部交流,在学校内进行全方位的互动、交流以提高现有人员的素质

五、构建勤工助学中心自己的公共关系体系

现代营销学创始人之一,全球顶尖营销顾问公司――特勒营销集团总裁米尔顿•科特勒认为,所谓公共关系首先是一种思想和意识,是经过周密的行为主体关于塑造自身形象的一种“研究思考”,即公共关系意识;其次是“制定出计划而且埋头苦干,以成绩获得他人的称赞”即公共活动;再是“对自己的优良评价”,即公关状态,指行为主体在社会公众在心目中印象的总和;最后是“传递开去”即公关传播,把自己的信息传递给社会公众,使其产生认知与认同。可见,公共关系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是要依靠扎扎实实的工作和自身长期的良好形象来塑造。由此,在能充分调动校园内全体师生投入到勤工助学的活动之中的同时,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所有的人提供奉献爱心和爱心交流的平台。从而获得他人的称赞,塑造优良的形象,并传播开去。最后形成勤工助学自己的品牌和品牌形象。并为构建和谐校园进行有益的探索。

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学生处

参考文献:

[1]张德编.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89-93.

篇3

一、引言

按社会学学术上较为正式的定义,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是指一定社会网络运用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手段对社会弱势群体进行无偿帮助的行为的总和。通俗地讲,社会支持是一个人通过家庭成员、亲友、同学、老师、同事、团体、组织等群体和个人获得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支持和帮助。而勤工助学是指“学生个人或社会团体,以获得或改善学习条件为目的,将教育与学生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全面培养学生素质和能力而进行的教育经济活动”。鉴于此,勤工助学的社会支持功能主要体现在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精神和物质上的支持和帮助。而现今,人的需求已由“生存”向“发展”迈进,勤工助学对经济困难大学生精神上的支持和帮助显得越来越重要。

提升创业能力的勤工助学,是顺应时代所需、承担历史任务的社会实践活动。它能将单纯“输血式”助学升华为“输血式”助学与“造血式”助学相结合的新模式,而这种模式是现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有效途径之一,更是解决高校贫困生生存、发展问题的一剂良药,完全可以作为勤工助学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社会支持功能新的突破口——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二、大学生勤工助学与创业关系调查

1.勤工助学的动因

为深入研究勤工助学的社会支持功能与大学生创业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选取了不同年级的在校生,共发放450份调查问卷,收回405份,有效问卷405份。问及“选择勤工助学岗位的主要标准”时,发现经济动因已不再是大学生参加勤工助学的主要因素,报酬高仅占 16.79%。取而代之的是锻炼能力、扩大知识面等与创业技能相关的一些必备因素,占了60.74%。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进行勤工助学除了为补贴学费外,主要是为获得精神层面的支持和帮助,如扩展见闻、完善课堂知识,锻炼沟通、工作、社交等能力,为今后就业及创业打好坚实的基础。

2.勤工助学的功能

问及“勤工助学提高了你的哪些能力”时,大学生认为勤工助学的主要功能按所占份额依次排列:1.社会活动及适应能力列居榜首,占53.09%;2.锻炼心里抗衡能力,占21.73%;3.提高创新能力,占17.04%;4.就业能力,占7.9%。可以看出,在大学生勤工助学活动中,创业意识和创业行为将逐渐为大学生们所认可和重视,并最终成为勤工助学的目标之一。

三、勤工助学的精神支持和帮助功能

1.提升创业素质

勤工助学作为一种社会实践形式,不仅是当前高校资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促进学生创业素质提升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是大学生成功创业不可或缺的必备因素。

(1)完善知识结构

学生参加勤工助学,也就是在实践中汲取营养,补充学识。这类补充主要体现在“知识结构上弥补”、“知识领域上拓展”和“知识层次上升华”等三个方面。自古,纯理论性的课程教育无法涵盖所有的社会知识,尤其一些实践知识不可能全部用语言表述出来,它需要实践者的“躬行”。此外,在知识体系急速变化的时代,最新、最生动的知识难以及时编入教材,而勤工助学活动恰好能够使大学生在丰富的现实生活中更早地去体验、去了解认识这些新知识。这样,在勤工助学的过程中获得了课堂和书本上未曾涉及到触动自己的心灵的新知,在整合自己原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使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完善。

(2)锤炼思想品质

勤工助学,是用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取报酬,支持自己的学业,减轻家庭经济负担。能避免部分经济困难学生养成“等、靠、要”的思想,利于减少依赖意识,利于经济上独立、学习上自主、生活上自强等意识的形成。进一步分析发现,参加勤工助学活动的学生在勤工助学上所用时间的长短或次数与创业意向强弱也有很强的正相关系,即参加勤工助学活动时间越长,其创业意向就相对越强。此外,参加勤工助学的大学生通过群体内尊重和认可,获得良好的竞争意识和心理承受能力。

与校内勤工助学相比,学生参与校外勤工助学过程中,用人单位更关注学生是否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能否为企业创造价值;学生是否具备良好的竞争意识,是否会展示自己、推销自己;是否能凭借优于他人的素质和表现在众多应聘者中脱颖而出。所以,学生必会面对各种竞争、经历各种挫折、克服各种困难、承受各种压力,这些历练,更有利于勤工助学的学生获得有利精神上的支持和帮助,强化大学生的竞争识意和心理承受力。

(3)获得实践能力

勤工助学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为大学生多层面获得实践能力提供了原动力和实践平台。在勤工助学工程中,新的环境、新的工作将对大学生提出新的要求,新的要求将会强化大学生获得新的除了专业技能之的能力,如团队的合作、组织的协调、信息的获取等等。同时,随着高校勤工作助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从事经营型、管理型勤工助学工作,甚至有部分同学创办勤工助学企业。这些高质量的勤工助学活动,能让大学生小试身手,获得以及提升大学生管理经营、把握时机、处理现场等能力,为提前走上自主创业的道路做好准备。

2.拓宽创业指导的渠道

(1)提高认识,更新观念

认识指导实践,观念制约行动。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是发挥勤工助学功能拓展大学生创业指导渠道的前提。第一,更新对勤工助学社会支持功能的认识。勤工助学的兴起和发展很容易使人们仅仅将勤工助学作为高校收费下贫困生解困的一条重要途径,易致许多大学生参加勤工助学的目的也是唯经济利益是图,盲从而缺乏理性。但是,勤工助学始于经济上的支持和帮助,但不能止于经济上支持和帮助。随着创业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高校应首先提高对勤工助学的认识,提高勤工助学在创业教育中的功能,并且把勤工助学作为培养大学生成长的第二课堂。广大师生必须充分认识到勤工助学不仅是解决学生经济困难的途径和方法,更是学生深入实践、获得认可、提升才干等突破口的重要途径。第二,加强创业教育重要性认识。只有提高认识,才能真正把创业教育安排上日程,落到实处,尽快将创业教育纳入教学考核体系,勤工助学创业教育功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大学生才会树立自主创业意识,把创业作为一种人生追求,一种挑战自我的方式,一种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完美形式,也会转变“等待就业”、“靠关系就业”、“向家长要钱就业”等思想观念。

(2)制定政策,提供保障

发挥勤工助学社会支持功能,提升创业能力,必须要有政策保障。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勤工助学管理规定都着眼于校内勤工助学的管理,而对于当前逐渐处于主导地位的校外勤工助学关注较少,起不到规范和指导作用。对此,必须补充更新相关规定,对校外勤工助学活动予以规范和指导。同时,鼓励学生多从事一些“创业型”、“管理型”、“智力型”等含金量高的勤工助学岗位。对部分有特殊才能和创业条件的同学应鼓励其参与创业,并予以相应的支持和指导。借助勤工助学的社会支持功能来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除了更新勤工助学管理规定外,对于其他相关政策如学籍管理及考试办法也可做相应的调整,如实行真正的弹性学分制,学生可在4-5年内,甚至更长时间内修完学分。此外,采取相关措施,将勤工助学与教学活动结合起来,鼓励学生跨系甚至跨学校选课或参与勤工助学。

(3)实行新模式,提供实践平台

从目前的情况看,大学生勤工助学活动的层次较低,多停留在劳务型上。这种助学活动虽然有助于学生劳动观念的形成和务实精神的培养,但它对学习专业知识促进不大,与职业发展意向或自我创业相距较远,未能将勤工助学的社会支持之创业功能更好地发挥。因此作为学校管理部门应利用多种渠道,充分发掘和利用社会资源,与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通过“请进来”即通过邀请成功创业人士到学校现身说法的方法将创业经验向学生传达,让学生对创业本身及创业过程有个清醒的认识,以便提前做好各方面准备。然后再组织学生“走出去”,即通过多种模式,让学生走出大学校门,提前将学生推介到用人单位去进行勤工助学,特别是介绍高年级的学生到专业能力较对口的用人单位进行定期勤工助学,以便于学生对自己作出更实际的判断,提前积累创业经验。另外,可以与学生的专业实习相结合,利用专业实习比较固定的基地和专业上对口的优势,作为专业实习时间上的补充和延伸,进行勤工助学的总体策划,进而推进校企合作,达到促进学生就业和创业的的最终目的。

综上所述,勤工助学,作为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实现了象牙塔中的大学生与现实社会的对接,为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多种实践平台。它的社会支持功能也在不断地挖掘和完善中,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是其精神支持和帮助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

篇4

勤工助学作为高校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重要部分,其存在的作用和意义已被广泛认可。然而,当前高校勤工助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大学生勤工助学岗位非常有限、部分勤工助学同学只是进行一些简单的机械劳动、大多数勤工助学岗位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关系不大等。由于现在的社会更注重学生工程实践综合能力,因此探索一些切实有效的措施,深化高校勤工助学工作,把勤工助学系统建设成为学生提高自身综合能力新课堂,让大学生在勤工助学过程中自觉接受相关专业的实践教育就显得更为重要。

一、工程训练中心勤工助学概况

太原理工大学工程训练中心作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学校培养学生综合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现有八个基础教学车间、五条教学示范生产线和七个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分三个层次、五大模块进行实践教学,旨在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除了进行常规的实践教学,有义务也有能力给尽可能多的学生提供勤工助学的机会和岗位,让学生在大工程背景下进行熏陶,并进行很好的工程实践,在新的课堂中大幅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随着2007年工程训练中心各项大学生创新实践教学工作的充分拓展,创新实践选修课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四门,作为学校勤工助学工作的重要单位,工程训练中心增加了12个相对固定的勤工助学管理岗位,使学生参与工程训练中心的教学管理过程,让学生对工程过程有一个感性认识,初步获取工程的基本概念,并通过在工作获得勤工助学补助金,使学生得到一定的经济补偿。

2009年,中心响应学校的号召,大幅度增加勤工助学岗位,让更多学生能够在学校就读期间就有机会接触实际的工程设计和制作过程,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开阔学生的眼界,锻炼学生的能力,早日适应社会。在学校勤工助学指导中心的帮助下成立了以教学科为核心的勤工助学指导组,以服务同学为宗旨,以引导广大参加勤工助学的同学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为理念,统一组织、协调在校学生开展勤工助学活动。截至2011年12月,中心每年组织安排的勤工助学岗位共涉及到5个业务岗位,年勤工助学规模达到了120人次。

工程训练中心从2007年开始为在太原理工大学在校的学生提供勤工俭学的机会,从最初的几名同学发展到到现在每学期都有几十名同学,勤工助学工作在规模和组织管理体系方面实现了质的飞跃。在提供经济资助使参与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同时,勤工助学工作还帮助学生很好地培养了团队意识、工程素质、实践动手能力;同时,这些特殊的“职工”也积极参与了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与管理,提高了中心的软实力,成为了工程训练中心建设的重要力量。

二、勤工助学岗位设置和管理模式

(一)岗位设置

为了使中心的勤工助学岗位设置更加合理,中心责成了以创新实践副主任为首的勤工助学成员组就中心勤工助学工作进行了讨论,各个成员进行了明确分工,并根据校学生处精神对每个岗位都做出了岗位要求和考核办法。制订了《工程训练中心勤工助学工作岗位责任和管理评价方案》,要求各用工老师和科室按照该方案进行,做到了管理到位,制度健全,勤工助学工作行为规范。

1)助教岗位和管理岗位:除了常规实习,中心每学期还有9个班近300名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这里进行实践课学习。如,竞赛机器人制作技术基础班、机械结构创新设计与制作班、电工电子创新实践班等选修课,这些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所用的器材和元件也较多,为了更好满足教学质量,特设管理岗位和助教岗位,帮助老师管理和维修创新实践所用的设施,帮助老师分发和收拾器材,辅导学生硬件和软件的使用方法,并根据态度,出勤,以及老师及上选修课学生对他的评价进行考核。

2)助研岗位:帮助老师进行创新实践方面的研究,制作相关PPT,视频编辑,数据统计,三维机械图形绘制,电子电路图形绘制,程序编写,要求学生动手能力强,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对创新实践有浓厚的兴趣,吃苦耐劳,品德优秀,有团队合作精神。并根据工作量和作品进行考核。

3)劳动岗位:对于大一新生,没有多少专业知识,可利用业余时间协助老师打扫教室及其周边环境卫生等,然后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并协助实习教室老师整理实训材料、调试仪器设备、准备实训工具,对工程训练的基础过程进行感性认识,为日后进入助教、助研岗位做准备。

(二)管理和运行

1.勤工助学学生选拔和培养

勤工助学助教岗位学生培养(主要以智能控制创新实训基地助教为例进行介绍,其他类同):

1)预备成员选拔:学生首先申报相关实践课进行学习,提高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为日后进行助教作准备。结课时,同学自愿填写《预备队员申报表》,申报表中会考察同学们的基本信息,及在本学期的收获、创新意识、语言表达能力等。结合《预备队员申报表》以及平时到课情况、《结课报告》、日志和结课作品,老师们会对这些填写了申报表的同学进行集中考察,提问一些关于创新实践知识和个人素质方面的问题,合格的同学进入预备组进行学生,与老队员一起适应助教岗位。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用后,会根据预备队员的个人表现和能力,决定其是否胜任该项工作。

2)正式勤工助学岗位申报和面试:每到学期开始,要进行勤工助学岗位申报,这时,大家都在积极寻找适合自己的岗位。语言能力较好并且机器人水平较高的,会选择助课岗位,不善表达但动手能力较好的,会选择助研岗位。每次工程训练中心的勤工助学岗位都会有许多同学申报,面试的工作会花费很长时间,因为我们不愿错过每一个优秀的学生。面试时,会要求学生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这些同学就会被选拔进来,担任助教和助研工作。

3)在岗管理:面试合格后,要进行1到2天的岗前培训,还要对每个助课同学进行岗位注意事项说明。然后让每个助课学生准备20分钟的讲课材料和实物演示,给所有老师和同学轮流试讲机器人知识和演示机器人操作,然后同学和老师指出其中的不足,进行改进,还要模拟听课学生提出一些奇怪的问题让助课学生回答,锻炼其应变能力。在正式上岗助课前,每个同学都要进行两到三次的试讲,直到大家都认为合格为止。

2.日常管理和运行

1)例会制度

为了能把勤工助学工作做好,也为了增加大家的凝聚力,每一到两周要开一次例会,主要是对上一阶段的工作总结和下一阶段工作的布置。会上,老师布置完任务后,会安排几个学生发言,一方面对自己近期工作进行总结,给大家讲一讲自己的收获,互相交流经验,另一方面要对下一阶段的工作和创新进行设想报告,同学和老师一起给予评价。

2)考核制度

要求学生定期写工作总结和思想汇报,中心会对学生出勤态度和工作绩效进行考核,并要求勤工助学学生进行互评,并把考核记录入档,这样既可以保证勤工助学学生积极性,还可以对学生参加勤工助学活动的情况进行动态的跟踪和管理,既起到监督规范的作用,又可以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3)工作时间

为了保证学生的学习时间,对学生一段时间勤工助学的工作总时间有所限制,并对每天的工作时间也进行限制,不允许他们在学习时间进行勤工助学活动。

假期是学生的最佳实践机会,他们有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工程训练中心每年都会利用这个时间给更多的学生提供锻练的机会,让同学们的假期过得更有意义。

三、勤工助学效果和意义

勤工助学可以说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工程训练中心进行勤工助学,不仅通过劳动获得了劳动报酬,减轻了家庭负担,更重要的是在这里接触到了将来社会上需要的各种技能,提高了学业水平,教书育人作用不可低估。

(一)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

由于工程训练中心的课程大都是实践操作课,需要大量的硬件和软件支撑,每节课所所需的大大小小材料大约有几十种,数百个,每次上课学生来之前要准备,学习完后要收回,并对损坏的材料进行维修,其工作量可想而知。在勤工助学过程中,学生不仅要与中心职工打交道,体验着工作的过程,还要与同样是勤工助学的“同事”打交道,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增强了与人沟通的能力。在良好的沟通交流环境下,勤工助学的学生也增强了自信心,克服了部分学生常见的“社交困难”问题。

勤工助学队员对内要做好勤工助学学生内部成员的分工与合作,协调好相互关系;对外则要争取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及读者的支持,做好彼此的沟通。通过锻炼,勤工助学学生之间产生了认同感,团体内部也产生了较强的凝聚力。正如一个同学所说,参加勤工助学加强了我与同学的沟通与交流,一起劳动,一起助教,还拓宽了非专业知识,深入了专业知识。我思考着,努力着,勤工助学不仅减轻了自己的生活压力,更重要的是,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锻炼自我能力的平台。锻炼了自己的责任心、毅力、教学能力、管理能力、交流能力等等,这绝不仅仅是“勤工助学”四个字所能涵盖的。

(二)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动手能力

中心设立的助研岗位,主要帮助老师完成科研任务,如教学用具的设计和制作,机器人的设计、模型建立、电路板的设计,程序的编写和调试等等。几年来,这些同学帮助老师做出了一些优秀创新作品和教学用具,如弹琴机器人、喷水灭火机器人、自动升降机械、创新教学平台等,还帮助老师开发了教学用简单电路板,收集材料编写讲义三本。

通过勤工助学学生的劳动和学习,提高了他们的工程意识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增强了动手能力和实践水平,树立了良好的劳动意识,加深了对劳动价值的认识,为他们正确人生观的树立打下了基础。

勤工助学的学生,既是工作者,又是学习者。通过工作,他们知道了应该在学习过程中学习什么,他们也知道学生们在想什么,需要什么,为工程训练中心制定工作计划和教学方法起到了促进作用。

(三)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工作能力

勤工助学可以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工作能力,督促他们合理安排时间,提高时间的利用率和做事效率,所以说勤工助学是一块沃土,这块沃土上培育了更多的栋梁之才,是培养学生的好方法好渠道。

同学们在进行助课的过程中,需要积极认真工作。上课前,他们要提前几天进行实践器材的准备和调试,并对损坏的部分进行维护和修理。上课时,他们要负责分发教学材料,并在老师讲完课后,指导学生进行软件的操作和硬件的组装,这个过程十分繁琐,刚来学习的同学什么也不懂,经常会把机器人或其它实践作品程序或零件弄乱,助课同学需要耐心找错和纠正。上完课后,要回收各种器材,并进行认真核对,以防弄混或丢失,并对损坏的器材进行修整和维护,在这期间,助课同学需要付出大量的辛苦和责任才能完成。

特别在结课前夕,同学们都必须提交自己的创新实践作品,这一过程的工作量会大幅增加,除了选修课的时间,还得利用晚上或其它时间来辅导学生,才有了结课时同学们一个个优秀的作品,这些都直接提高了学生的工作能力和意识。难怪有学生感叹道:感恩学校,感谢工程训练中心,我很喜欢这份工作,喜欢看到莘莘学子为了知识而来,又收获知识而去。“正德厚生,臻于至善”,我们每个勤工助学的同学都要做好每一个工时,工作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责任和力量。

(四)与中心人员结构现状相得益彰

目前,许多高校的工程训练中心主要由技术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组成,但由于近年来高校的改革造成了工程训练中心的人才引进成了一个大问题:实践动手能力强的学历低的人进不来,学历高的又不来工程训练中心,造成了工程训练中心的职工年龄结构偏大,失去了活力和创造力。

年轻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都很强,他们通过勤工助学参与了工程训练中心的工作,改善了中心职工队伍结构,给中心注入新的活力。他们思维活跃,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的见解也有独到之处,所有这些都也能使中心工作人员受到启发,拓宽思路,从而对现行工作进行改进。可以说,勤工助学学生的加入,减轻了职工的工作压力,使得中心职工队伍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更加合理,与中心人员结构现状相得益彰。

四、有效全面开展勤工助学工作展望展望

1)教师的业务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是取得更好成绩的保障:对中心老师要强化学习,提高专业水平,定期加强学习、甚至外出交流相关的知识和政策。只有博采众长、开阔思路、不断进取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从而扩大我校在此方面的影响力与在同学中的号召力,为勤工助学创造一片沃土;

2)提升学生的岗位意识:部分学生上岗具有盲目性,因此需强化在岗培训,除业务提高之外提升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职业信誉等,只有良好的职业习惯才能让其全面受益;

3)提高勤工助学规模与批次:目前,学生对中心勤工助学岗位需求量越来越大,中心目前还不能全部满足,应该继续扩大规模,增加学生轮换次数,为更多学生提供勤工助学的机会。

4)综合考核与培养学生业务素质:增加中心与学院辅导老师交流的机会,把学生平时在学院的表现和用工时候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针对不同学生进行不同的岗位设置和培养。

五、结束语

要把在工程训练中心进行勤工助学视为一项重要的事业,它为学生创造的价值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助学金的概念,更多是一种正确的引导,引导学生们有一种合理的价值观、一种正确的就业和执业态度,一种良好的职业行为与素质,通过实际与比赛更是一种荣誉感与团队精神的提升与历练,这些都将可以使他们全面受益。在此同时也弥补了我中心缺少基层教师、缺少活力与创造力的不足。因此此举有利于个人、有利于学校、更有利于社会的实践教育改革方式可谓一举多得。愿之能够更好地在我校、甚至更多的沃土上枝繁、叶茂。

[参考文献]

[1]雷寂.英国高校勤工助学工作述评[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7(6),154-157

[2]王军.大学生勤工助学创新思考[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9,11(2):96-98.

[3]王圆圆.中美高校勤工助学比较研究[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0(2):26―29.

篇5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danshen ligustrazin for injection o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 and the influence on serum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hsCRP) and cardiac ejection fraction (EF). Methods: Ninetyeight patients with ACS were pided randomly into group A and B, and 60 health subjects were selected as group C, patients in group A were treat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patients in group B were treat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as group A and danshen ligustrazin for injection. All patients were determined serum hsCRP and evaluated ejection fraction with echocardiography 10 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pectively, subjects in group C were determined serum hsCRP, the parameters determined above were studied. Results: The remission rate of angina pectoris in group B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group A (96.7% vs. 79.2%, P

[KEY WORDS] Danshen ligustrazin for injec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hsCRP)

近年研究表明,冠心病的病因不仅是脂质沉积,炎性反应也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1,2]。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是炎症或组织损伤时的非特异性标志物[3]。近年来大量研究结果表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心血管病有关,是一项冠心病独立的危险因子。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主要成分为丹参素和盐酸川芎嗪,具有益气活血、化瘀通脉的功效,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有关其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 患者炎症因子影响的报道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ACS 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对血清hsCRP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收住的98例冠心病患者,均符合WHO 制定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4],9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54~79岁,平均65.35岁。对照组48例,男性27例,女性21例,年龄52~80岁,平均64.42岁。另选择60例本院健康查体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24~68岁,平均52.28岁。排除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及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系统疾病、肝肾疾病和内分泌疾病。各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情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及口服肠溶阿斯匹林等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注射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贵州拜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 52020959,5 mL/支)1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500 mL中静脉滴注,1次/d,连用10 d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检查常规12导联心电图和血、尿、大便常规,心肌酶、肝、肾功能等,记录治疗前、后的心率、血压变化和不良反应,治疗前及治疗10 d采用免疫浊度法检测血清CRP水平,治疗前、后冠脉造影均行心脏彩超检查,记录射血分数(EF),评价心功能。

1.3 疗效评定标准[5]

显效:无心绞痛发作,生活自理,心电图恢复正常或大致正常; 有效: 心绞痛发作及持续时间减少≥50%,缺血心电图改善;无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减少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s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a=0.05。

2 结果

2.1 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的比较

治疗组心绞痛缓解显效15例,有效3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心绞痛缓解显效11例,有效27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9.2%,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各组血清hsCRP水平及EF的比较

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

2.3 不良反应

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未发现对肝、肾功能及造血系统的损害和对血压的影响。治疗组中有1例患者诉有胃部不适, 未影响疗程。

3 讨论

CRP主要在白细胞介素6(IL6)介导下由肝细胞产生,半衰期为15h,正常人体内浓度很低,一般不超过10 mg/L,常规方法检测不到,但在组织损伤、急性细菌感染后6~8 h CRP水平开始升高,24~48 h达到高峰,比正常值高几百倍甚至上千倍,炎症治愈后水平迅速下降,1周后可恢复正常。CRP在病毒感染时不会升高,且不受个体差异、身体状况和药物治疗的影响, 作为一种炎症标志物,CRP介导的补体激活在人类早期动脉硬化中具有重要作用,这一点已研究证实[6,7]。国内许多研究结果显示,hsCRP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一种危险因子,在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性心绞痛时hsCRP水平显著升高,同时也是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发生心肌缺血的预测因子[8,9]。本研究结果也提示,两组患者治疗前hs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静脉滴注后药物在体内吸收完全,分布广泛,主要分布于肝、心、肺、脑、胆、脾、小肠和肾脏等器官,其中以肝、心、肺、脑等血流丰富的组织器官药物浓度最高。药理研究表明[10,11],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可抗血小板聚集、扩张冠状动脉、降低血液粘度、加速红细胞流速、改善微循环、清除氧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损伤、提高心肌细胞组织耐缺氧能力等,对心肌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本研究结果发现,治疗组在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后,hsCRP水平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均有显著差异。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不仅可以明显改善心绞痛的症状,同时明显降低了ACS患者hsCRP 水平,说明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不仅能够活血化瘀,减轻心绞痛的发作,而且具有明显抗炎症反应作用。炎症反应在ACS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可导致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破裂、血栓形成,诱发一系列临件,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同时具有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减少血栓形成,避免冠状动脉血管的堵塞的作用。因此,对于ACS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可以减少患者的症状,改善预后,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王前,郑磊,曾方根.超敏C反应蛋白的研究现状及临床应用[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2004,27(8):542.

2 卜法芹.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及血脂水平改变的临床意义[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7,11(5):114.

3 Gewuzy H.Blogy of Creactive protein and the acute phase respanse[J].Hosp,1982,17:67.

4 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报告.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S].中华心血管杂志,1981,9(1):75.

5 陈萍. 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13例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6,25(5):12.

6 Torzewski J,Torzewski M, Bowyer DE,et al.Creactive protein frequently colocalsizes with the teminal complement complex in the intima of early atherosclerotic lesions of human coronary arteries[J].Arterioscler Thromb Vase Biol,1998,18(11):1386.

7 Sakkinen P,Abbott RD ,Curb JD,et a1.C.reactive protein andmyocardial infarction[J].J Clin Epidemiol,2002,55(5):445.

8 刘艳霞,刘亚丽,张 坡.C反应蛋白与急性冠脉综合征[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3,12(3):287.

篇6

【中图分类号】G6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我国高校收费制度经历了国家承担培养费用、部分收费到全部收取学费的转变过程。学费收取可缓解高校教育经费紧张的局面,有利高校更新教学实验设施和学生生活设施,提高办学规模,增强高校的竞争力,也为我国高等教育转型为大众化教育奠定基础。但随着高校在校生规模不断扩大,高校贫困生的数量也不断增多,据教育部调查统计,目前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占总学生数15%-30%,其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占8%-15%。在国家出台一系列资助政策中,勤工助学是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一种切实可行办法,并在全国高校广泛开展。由于我国高校勤工助学尚处起步阶段,还存在一些急需改进的地方。如何找出问题,分析原因,以求建立一套行之有效勤工助学机制,是高校学生资助机构面临的一项主要工作。

一、高校勤工助学的内涵

勤工助学是“学生个人或者团体,以获得或改善学习条件为基本目的,将教育与学生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全面培养学生素质和能力而进行的教育经济活动”。现行高校学生资助体系受传统社会救助观念影响,基本以他助为主,为主的是为学生提供“输血”功能,资助面有限,学生也容易由于单纯接受捐助而产生心理压力或形成“等、靠、要”的消极思想。我们应该创新资助工作理念,提倡助人自助的“ 授人以渔” 资助模式,建立外界资助与学生本人自立相结合的资助体系,助而不包,“输血”和“造血”并存,以“造血”为主,通过引导、鼓励学生走自助道路来解决经济困难问题。除助学贷款外,勤工助学是学生实现自助解困的一条最好的途径。

二、当前高校勤工助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存在困难

在现有勤工助学岗位不足情况下,勤工助学岗位安排作为有限的公共资源,不是所有提出申请的学生都能满足,因此,作为一种程序要求,评定组织要在所有申请希望获得勤工助学的经济困难学生中优先选择最应获得勤工岗位的对象,将有限资源用在最需帮助的学生上,这就需要对申请学生作经济困难程度认定。我国高校目前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体系和办法,也没有量化的贫困生的认定标准,往往只凭某一方面的标准或办法,如仅凭一张学生入学时的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学生生源地政府的贫困证明或学生个人的困难申请,学生书面申请的真实性和学校评定依据的标准都不明确,缺乏权威机构以家庭详实收支状况作依据而得出结论的材料,使得贫困学生认定存在困难,认定结果与现实情况常有一定偏差。

(二)尚未建立资助等级测算体系

我国不同类型的高校收费标准不同,不同地区生活支出不同,扣除学生家庭能够承担学生的在学费用后,每个经济困难学生所需获得多少资助金额才能完成学业也不相同。我国目前实行的资助政策一般实行等级划分(如助学金以特困生占5%,贫困生占15%二个等级划分),全国统一资助标准,没有考虑学校类型差别,地区不同差别,没有建立每个经济困难学生要有多少资助才能完成学业的测算体系。这就存在部分贫困学生可能通过国家资助就能较好完成学业,但还有一部分贫困学生即使得到资助,要完成学业还有一定困难。也导致难以根据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需求分配勤工岗位,就是需求高的分配可获得报酬较多岗位。

(三)勤工助学的管理有待加强与提高

1、动态管理仍需完善

家庭经济状况常受一些客观因素所影响。入学时经济状况不好的学生家庭可能通过自身努力等短时间内得到较大改善;入学时经济状况较好的学生家庭可能因不可抗拒突发事件短时间内陷入贫困。如果不是通过学生如实报告或细致调查,学校很难得知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的改变,勤工助学岗位分配时仍会沿用原先了解的情况,造成需要得到资助的同学无法分配到勤工岗位,而已不需资助的同学却仍然占着有限的勤工岗位。

2、缺乏有效的量化管理指标

高校的勤工助学管理机构一般较注重勤工助学岗位的拓展和分派,对学生在岗位上的工作状况把控不够,对参加勤工助学的学生没有配套的奖励和考评制度,缺乏有效的量化指标。部分学生仅仅为缓解经济压力而被动地参加勤工助学,不重视勤工助学的育人功能,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够。

3、组织管理力量相对薄弱

高校勤工助学管理部门大多挂靠学生处(学工部),通常担当行政管理角色,对勤工助学基金的筹措和管理介入不多,也难为参与学生和用人单位提供规范服务。由于机构设置不健全,从事教师大多为兼职,专业水平不高,人员、经费、办公设施的配备也没得到充分保障,造成勤工助学工作缺乏规划与研究,管理部门与用工部门协调沟通不够,这必然导致此项工作的开展与现实要求存在一定距离。

4、勤工助学参与学生岗前培训较少

当前学校普遍还没有认识到对参加勤工助学的学生进行岗前培训的重要性。大部分学校没对参与学生进行岗前培训,没有职业道德教育,导致部分学生将“勤工”和“助学”分开理解。学校资助机构在勤工助学管理中只求勤工岗位数量,不求勤工工作质量,使部分学生对参加勤工助学目的的认识产生偏差,盲目追求短暂的经济利益,缺乏敬业精神,部分存在着“混岗”现象,从而严重悖离了勤工助学的初衷。

(四)勤工助学基金总额严重不足,基金来源渠道单一

教育部和财政部的《关于在普通高校设立勤工助学基金的通知》规定,各高校每年必须从学费收入中划出10%的经费,专门用于勤工助学工作。但据调查,目前高校从当年学费收入中划拨出作为勤工助学基金的金额一般都低于国家规定的要求,基金缺口比较大。而且,不少高校勤工助学基金无法真正到位,或者无法做到专款专用。另一方面,目前社会捐赠的助学款主要方式是直接发放到学生手中,很少进入勤工助学基金,国家财政对勤工助学基金投入也不足,导致基金来源渠道比较单一,影响勤工助学正常开展。

(五)勤工助学岗位总量不足,技术知识含量低

由于勤工助学基金来源有限,缺口较大,加上目前社会的就业压力,在勤工助学岗位提供上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方面,学校能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与经济困难学生所需的勤工岗位有一定差距,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居于安全、管理、报酬保障等一系列问题的考虑,各高校提供岗位主要在校内,校外的联系多局限于介绍家教,开展代销业务等,很少与校外公司或企业联手为贫困生的勤工助学提供稳定岗位。另一方面,所提供的岗位以简单劳动为多,种类太少,范围偏窄,工作内容档次不高,与学生所学知识技能和实践关联不大,不利与学生今后工作相衔接。

(六)勤工助学信息化服务和管理不够

目前,大多数高校尚未建立了较完善的勤工助学信息管理系统,因此也不能有效及时宣传贯彻学校勤工助学的各种管理规定, 同时也不能及时更新校内外勤工助学工作岗位信息,学生无法及时查阅获取工作岗位信息,影响勤工助学工作的正常有效开展。

(七)社会的支持和参与度有待提高

高校的勤工助学工作的社会参与度和支持力还很不够。具体表现在:第一,社会对勤工助学基金的投入力度不够。目前,尽管有一些慈善机构和个人在各高校设立了奖学金或建立了基金会,但迄今为止,除了政府和学校,还很少有单位和个人在高校设立勤工助学基金。第二,社会给学生提供的岗位十分有限。从目前情况看,社会给学生提供的主要临时性岗位,固定岗位的提供十分有限。由于没有建立勤工基地,再加上社会就业形势严峻,勤工助学的社会化程度不高。第三,社会认识不足。有的单位只是将学生当作廉价劳动力,个别不法分子还利用学生急于求职的心理使学生上当受骗。另外,随意克扣工资、工作条件恶劣的现象时有发生。

(八)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素质问题没得到足够重视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长期承受家庭贫困压力,内心上常蒙着阴影,自卑感特别强。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对待和及时调节,很容易在思想认识及心理上产生误区。表现为自信心不足,时常怀疑自己,低估自己能力,总是害怕别人瞧不起自己,担心得不到别人尊重。受这一心理困境的驱使,一部分学生自尊心过强,不敢正视贫困,不愿让老师和同学知道他的家境困难,认为参加勤工助学或接受他人的资助有失面子。目前,学校对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疏导重视不够,贫困生的心理障碍问题比较严重。

三、完善高校勤工助学机制的对策思考

(一)统筹安排,形成一体化的勤工助学体系

为了更好解决勤工助学岗位不足和学生勤工时间与学习时间冲突的问题,可由各省学生资助中心牵头,在全省各地建立勤工助学基地或由各用人单位组成的勤工助学联盟,集中报送所需岗位数、工种、用工时间,经各地学生资助中心统计后,统筹安排,将岗位分配到所在地的各个高校,各高校可根据用工时间需求合理安排学生上课时间,这样可解决学生勤工时间与学习时间冲突的问题,也可有效规避用人单位要求工作连续性和学生勤工时间零散性的矛盾,同时也极大拓宽勤工助学岗位,做到用工单位满意,学生勤工安心。

(二)多渠道筹集勤工助学资金

勤工助学基金是勤工助学开展的保障,没有基金的支撑,一切勤工助学活动都无法开展。除了确保国家规定的资金划拨外,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充实基金来源。第一,从国家扶贫基金中划拨一定比例。国家和各级政府应从扶贫基金中拿出一定的比例,将其划入勤工助学基金,加大对经济困难学生的扶持力度。第二,从教育事业费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可以把原来的助学金、减免学杂费费用中的部分经费纳入勤工助学基金,鼓励经济困难学生主要以勤工助学方式解决完成学业的费用。第三,通过政策调整引导企业、个人在高校设立勤工助学专项基金。调整税收政策,规定企业、个人捐赠的勤工助学专项基金可部分或全部用于抵扣税赋。

(三)充分利用一切资源,大幅度增加勤工助学岗位

勤工助学岗位“僧多粥少”是制约勤工助学顺利开展的一个瓶颈。如何拓宽勤工助学岗位供给渠道,也是学生资助工作面临的突出的问题。一方面,学校除将后勤服务岗位尽量安排给勤工助学学生外,还应发挥其知识和技术的优势,将勤工助学与教学、科研及校办科技产业相结合,与学校参与的社会科技开发、咨询、服务和培训工作相结合,增加勤工岗位科技含量,提高勤工工作档次;另一方面,鼓励社区为学校提供更多的勤工岗位。学生在社区从事的勤工主要以为公众利益服务或对社区的发展有益为主, 这样可达到教育学生的效果。另外,学生在附近熟悉的社区工作可保证有更多的时间学习,勤工报酬可由政府、勤工助学基金、社区三方共同负担,这样的工作岗位相对比较长期稳定, 有力地保证了高校勤工助学岗位的连续性;再者,加强勤工助学基地建设,由政府组织一些企业组成勤工助学基地,并按企业对学生勤工助学贡献大小给予不同等级的政策优惠,也是增加勤工助学岗位的一条有效途径。

(四)健全机构,加强管理,确保勤工助学活动健康稳定发展

勤工助学活动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工作涉及面大,沟通协调性强,工作量大,设立专门机构并配备专职的专业人员对此项工作进行系统的、规范的管理,经常性组织对管理人员培训,是搞好该项工作的前提和保证。要建立一套科学的勤工助学规章制度,完善量化指标,强化激励及奖惩机制,使勤工助学活动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使用工部门受到约束并保障参与学生的合法权益。加强参与学生上岗前的职业技能培训,经常性开展职业道德教育,让参与学生经济得益,人格和工作技能也得到提升。定期对参与学生资格进行复审,加强对参与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调查,鼓励家庭经济好转的学生主动将岗位让给急需帮助的同学。

(五)加速勤工助学活动信息化、网络化建设

将现代信息技术的方便、快捷、信息容量大的优势引入到勤工助学活动中,可提升勤工助学的管理效能,简化管理程序,增加管理的透明度。我国高校在这方面还比较薄弱,各高校应加强这方面工作,加速建立较完善的勤工助学网站。网站不仅有完整经济困难学生资料、国家及学校的各种管理规定、提供各种表格的下载服务,同时也能实时更新校内外勤工助学工作岗位信息,以方便有需求的学生及时获取工作信息。

(六)加强对贫困生的教育和引导,进行“心理解困”

对经济困难学生不仅要从经济上帮助,还要心理、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进行引导,做到经济上“解困”与精神上“解困”并举。所以,开展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教育,也是当前高校资助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首先,要对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自强自立精神的教育,引导他们摒弃等、靠、要的依赖心理,树立自强自助精神,争做生活的强者;其次,要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经济困难学生的承受挫折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帮助他们走出自我封闭的小圈子,克服自卑或过强自尊心理,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

(七)明晰经济困难学生界定标准,建立完整资助等级测算体系

各地要逐步完善经济困难学生的困难程度界定体系,明确界定依据,统一界定标准。学生申请资助时首先需完成由省或地市资助中心提供的“学生资助申请表”, 网上填报和提交,由资助中心汇总。学生必须如实填报家庭经济状况,不得隐瞒虚报,否则将取消一切资助,降低信用等级并记录在案。根据学生在表中提供的自己和家庭的经济信息,可以判断学生的家庭能为教育所做的预期支付能力和学生完成学业所需教育费用,这两者之间的差就是学生的经济需求,由此形成较为完整资助等级测算体系,并以学生的经济需求为主要依据完成经济困难学生的困难程度界定。学校再根据资助中心反馈学生的经济需求信息决定学生的勤工助学等经济资助的量与形式。

(八)转变资助观念,提倡以勤工助学为主导的资助形式

由被动的的“受助”向主动的“自助”转化,是高校资助形式发展的必然趋势。与单纯的发放助学金、减免学费等无偿资助措施相比,勤工助学这种有偿资助把对经济困难学生的“输血”变成“造血”,是对经济困难学生的一种最积极有效的解困形式。这一资助形式既能够使经济困难学生获得有效资助以保证完成学业,又可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责任感、劳动观,在实践中提高能力,增长才干,达到育人目的。学生通过自身劳动获得相应报酬,用以补贴完成学业费用,心理压力小,自豪感强,内心也相对比较平衡。所以,必须转变资助观念,大力提倡以勤工助学为主导的资助方式形式。

参考文献

篇7

不知道是谁说的,只有经济上独立了,人格上才会独立。一直是靠爸妈养活,大学里也不会例外,没钱了就和父母要,这对很多人都很正常。虽然没有经济上的独立,但从没感觉到过人格上的不独立,毕竟爸妈没要求我们自给自足,而我们也确实正在上学,没有挣钱的能力和时间,总之就像很多人说的没到挣钱的时候。很奇怪这种感觉很像高中的时候,妈妈说,别的事没到你关心的时候,你只要学习就好了。

就这样过完大一,努力经营着自己的生活,小心安排着时间,反正还是乱七八糟,但从没觉得时间富裕过。就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参加了校内勤工俭学。回想起来我已经参加校内工作已有一年了。仔细品味这年的勤工助学生活,一幕一幕,有苦有乐,有得有失,那么亲切,生动而又真实。回忆往事,我想每一个人心中必定有种不安的冲动。或是因往事灿烂而激动;或是因曾经沧桑而感慨;或是百味交集,甚是复杂。但愿都能像品尝白族的三道茶一样,一苦、二甜、三回忆,人生百味,尽在其中。勤工生活的经历,有人说我的路坎坷,说我走得很艰辛。但我却相信,正是这段在挫折中前行的经历,才锻炼出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我,才让我经历了蜕蛹成蝶三部曲,深味人间的美好。第一次在学校内工作,心里自然很高兴,但也有不少忧虑:勤工助学能提高自己吗?会影响学习吗?带着种种疑问,我开始了自己的勤工助学生活。最初有些不自在,但后来渐渐发现不是很累,生活节奏却明显加快了,精神状态也好转了许多,心里有一种紧张充实的感觉。

一起工作的还有其它系的同学,这让我认识了更多的朋友,了解到他们快乐和烦恼。听着他们的诉说,看着黄昏来来往往的同学,或是兴高采烈,或是面沉似水,突然有一种超然世外的感觉,清醒了很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茫茫人海,作为其中一分子的个人的烦恼是多么微不足道啊!正所谓:庸俗人的不幸来自对已有幸福的漠视和对自己遇到小小挫折的耿耿于怀。生活难免有很多不如意,但既已如此,愁苦地面对它,不如微笑着去面对。让自己快乐一些,也就会坚强一些。

岁月匆匆,稍纵即逝,五月份我就要离开工作岗位了,进入另一个学习的阶段了。回首起来勤工助学不仅解决的是学生的经济问题,在这一过程中的经历更是我们一笔难以忘怀的无形财富。首先,它培养了我们的责任感。其次,勤工助学还让我们形成了团队合作的意识。第三,勤工助学活动还让我们树立了一切从小事做起的观念。

2017大学生勤工俭学心得体会【2】

工作是一种精神,也是一天三份之一的任务;更是一种责任和力量。

今天,是我进入中国移动实习的第四天,在这短暂的时间里,移动公司给予了我们勤工俭学者无微不至地关怀和耐心细致地指导。您好,欢迎光临。当你走进霞山人民西营业厅,就会听到一声声甜美的问候,看到一张张真诚的笑脸,这里环境优美,窗明几净,中国移动特有的蓝色格调让用户身心放松,就象回到了久别的家中,渴了喝杯水,累了歇歇脚,雨天借把伞,等待办理业务之际可浏览宣传架上宣传资料,还有便捷的话费打印机,多媒体查询终端,残疾人、孕妇的绿色通道,到处都显现着对客户的尊敬和关爱。 追求客户满意服务 是我们不变的宗旨,因此,我用心学习,用真心、真诚与客户筑起了心与心之间的桥梁。

每当我穿上工作服的时候就想起沟通从心开始这六个字,想要做为一名优秀的服务人员这颗心必得办到,无论用户是办理业务或受理业务与及投诉等等都要与用户面对面的相互沟通交流,沟通是一种语言行动,关键在于沟通能力的技巧。我深知,我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代表着企业的形象。营业厅是公司对外服务的窗口,是企业形象的代表。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从小事学起,从点滴做起。用自己最大的热忱服务于用户。通过自己辛勤的工作及对用户负责的工作态度,圆满的完成每天的工作,在得到公司和用户评价的同时,也收获了一份快乐和自信的人生。有人说,营业员的工作是枯燥的,但我说,营业员的工作是神圣的,我热爱它。

失去一个客户就失去一笔收入,失去一份信任。为了给用户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遵循一切为了客户满意的服务宗旨,本着沟通从心开始的服务理念,我从自身做起,增强服务意识与水平。对于每天的用户咨询业务,我都能够认真对待,做到仔细询问,耐心的解答与解释,不厌其烦,热情而周到;每次遇到用户的误解和怨气,我始终会和风细雨,苦口婆心的解释说明,直到用户满意为止。总之,各种各样的人们来往交替,使我与许多用户结下了不解之缘,以真诚服务换用户真情,使我们的工作生动而多彩!在工作中,我注意学习业务知识,刻苦练习业务本领,不断的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

感恩广东,感谢中国移动,我很喜欢这份工作,喜欢看到客户希冀而来、满意而去的表情;喜欢看到客户在我们的建议下得到意外收获时的惊喜;满足于由于坚持原则而使公司的利益得到保障后获得的成就感;满足于客户得到称心服务后回眸的微笑。

正德厚生,臻于至善,我们每位人民西移动人本着客户至上、与客户心交心的前进方略,为社会为客户创造更大的信息价值,将通信事业做得更具人性化、平民化。在服务方面更具有我们的特色,在我们的地盘上展示着我们特有的味道用心服务,沟通从心开始,认真做好每一天!

2017大学生勤工俭学心得体会【3】

在学校图书馆勤工俭学的最初出发点是,挣点生活费减轻家庭经济负担,也一直推动着我对勤工俭学的持之以恒。随着我勤工俭学的逐渐深入,对我而言,它也已经不仅仅是物质层面上让我获点生活费那样简单了。它给予我可能更多的便是精神层面上的宝贵财富!

篇8

1.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培养现代高技能人才的道德品质和职业素养。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面向基层,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技能型人才,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学院将德育及养成教育作为双休日成长工程的重要内容。 

首先,每年下半年学生业余党校将大多数活动安排在晚自习及双休日进行,学生团员团组织活动也安排在双休日进行。聘请优秀思政课老师给学生讲党史,组织学生学习十精神,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院党支部、团总支的关心下,双休日成为学生党员、团员、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理论学习的主要时间。 

其次,汽车学院非常重视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志愿服务,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汽车学院“农机家电维修服务队”被评为湖北省大学生优秀“本禹志愿服务队”。该服务队经常利用双休日和节假日在学校附近社区开展志愿维修服务,每年的三月学雷锋“送科技下乡”活动更是开展得有声有色,已经坚持15年有余,受到当地政府及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再次,汽车学院特别重视利用双休日成长工程,为那些勤工助学,希望更多地接触社会,了解和适应社会需要的大学生提供机会,同时为那些通过勤工助学,改善生活拮据状况,减轻一些家庭负担的大学生创造了便利条件。我们联系汉光科技,带领学生走入汉光科技,参观并参加他们的生产,我们联系多家汽车维修4S店,分批次将学生送进去学习、实战。通过有组织的勤工助学,使学生充分了解到社会对员工道德品质、职业素质的要求,通过与己对比,发现自己达到这方面要求所欠缺的东西,尽快地在今后的学习中调整知识结构,全面培养各方面技能,通过勤工助学的实践不断锻炼自己、提高自己。 

2.以能力为本,促进高职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全面提升。 

新时代对高职学生素质的培养特别强调创新能力和开拓精神。双休日成长工程作为学生素质培养的新载体,注重培养、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以使他们适应社会竞争的需求。 

汽车学院为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推动以职业发展为导向的教育理念,充分利用实训中心各类实训设施,合作的品牌汽车4S店,驾驶培训学校,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制订并实施了《“双休日成长工程”学生技能水平及创新能力培训活动计划》,由专业教师、专业技术人员、教练员等分别对学生分批次进行各种技能培训,让学生获得比如中级电工证、中级汽车维修证、驾驶证等各种技能证书,提高技能水平。将优秀学生的培训重点放在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上,依托汽车爱好者协会组织开展各类技能竞赛,并对成绩优秀的学生进行奖励。选拔优秀人才参加省级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大赛、省级汽车检测与维修大赛。随着这一系列的培训计划的实施,学生能力显著提高,职业道德素养在无形中得到提高。 

3.开展人文关怀、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引领学生全面发展。 

人文关怀、心理健康的教育培养是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健全人格,促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建设和谐校园,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方面。现代高技能人才首先应该是有着健全品格、各方面和谐发展的人,其次是所在技术领域的专门人才。对大学生的培养首先是学会“做人”,其次才是“成才”。 

促进专业教育中人文精神和内涵建设的渗透与融合,是汽车学院一贯坚持的素质教育的重点。汽车学院的专业都是工科专业,知识比较枯燥、繁琐,难以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对专业的孜孜不倦的求知欲非常不容易。学生极易在每天辛苦的学习中感到疲惫和彷徨,心理压力大,如果不及时排解,时间久了就容易集中爆发,造成不可挽回的结果。 

汽车学院充分利用“双休日成长工程”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学生团体活动,发掘学生潜力,对不同需求的学生进行培养。比如,从人文艺术上入手,培养学生的高雅的兴趣爱好;从各类体育训练、比赛入手,锻炼学生体魄和意志。汽车学院团总支和学生会积极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书画摄影大赛、演讲比赛、校园歌手大赛、微电影比赛、自行车竞速比赛、体能训练、篮球比赛,等等。各班班主任还带领学生完成10公里徒步活动。如此丰富多彩的活动目的只有一个,体现学院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人文关怀,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心理健康、身体健康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 

二、讨论和建议 

汽车学院双休日成长工程目标就是做好学生双休日的引导、管理工作,使他们在双休日过得愉快、充实、有意义。将十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在双休日成长工程中,并且不断地做细、做小、做实。通过一年多的努力,我们从这个活动项目中收获了许多经验,但也发现许多不足。 

1.引导更多学生领悟双休日的内涵,科学地利用和安排好时间。 

汽车学院双休日成长工程已经实施了一年有余,但现实中不可忽视的一个事实值得注意,有少数同学没有积极参与到活动中,一直采用躲避的方式。寻找问题的原因,我们发现少数高职学生由于受长期不良习惯的影响,进入大学依然还没有真正理解双休日的这一真正内涵。少数学生的双休日是在盲目游荡、无所事事、浑浑噩噩中度过的;少数学生钻进教室或图书馆“啃起”几本教材,为考试的高分数而苦读,意义也不大。下一步,我们必须引导学生真正领悟双休日的真正内涵,引导他们合理地科学利用和安排好双休日,使他们的双休日生活过得愉快、充实而有意义,这是当前学生工作的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2.克服社会的负面影响,加强勤工助学的引导和管理工作。 

篇9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0010701

1 在校大学生兼职现状分析

1.1 参与度和积极性较高

通过对在校大学生发放500份有效调查问卷进行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校大学生对兼职十分感兴趣,认为在校大学生做力所能及的兼职还是很有必要的。

1.2 兼职目的各不相同

随着经济的发展,现如今大学生的生活费用有较大提高,一般一个月有1200元左右,所以现如今大学生兼职的目的不仅仅局限于挣钱,更多的大学生认为兼职有利于锻炼自身的能力,比如人际交往、市场营销方面的能力。也有部分学生认为兼职能够丰富课余生活,增加人生阅历,接触和了解不同行业,有利于明确就业方向。只有一小部分在校大学生是因为经济原因选择做兼职,需要通过兼职解决生活困难。总之,大学生兼职的目的逐渐趋于多元化,越来越多大学生希望通过兼职认识自己,了解自己,锻炼自己,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做好充分准备。

1.3 兼职种类多,技术含量低

在校大学生兼职工作的选择范围极其有限,大部分兼职工作技术含量极低,对于大学生提供专业素养帮助并不大。有数据显示大部分在校大学生的兼职工作主要为发单员、服务员、推销工作等。

图1 在校大学生各类兼职工作所占比例

1.4 获取兼职信息渠道有限

由于大学生接触外界的渠道比较有限,对外界信息接触比较少,所以他们寻找兼职的渠道主要是通过中介介绍、中介网站,如赶集网、58同城等和校园海报。

2 在校大学生兼职普遍存在的问题

2.1 兼职时间与学习时间冲突

很多在校大学生兼职时间与学习时间有冲突,大部分学生还是会选择放弃兼职机会,选择上课。有调查数据显示70.6%的学生会选择放弃兼职,但是还是会有27.9%的学生选择看情况而定。

2.2 工资薪酬被克扣

由于社会保障方面不健全,很多在校大学生在兼职工程中经常会遇到应有的劳动所得得不到保障。大部分学生表示会与用人单位沟通、协商解决,但是不少学生选择“忍气吞声”。由于我国目前尚未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来规范大学生兼职市场,使得在校大学生兼职工资较低,损害大学生权益的事情时有发生。

2.3 盲目跟风参与兼职

虽然在校大学生参与兼职的积极性很高,参与兼职的目的也各不相同,但是在校大学生并不十分清楚兼职的意义所在。很多大学生只是盲目跟风参与兼职,看到周围的人在兼职才去兼职的,而对于兼职的具体要求、自己是否适合兼职等都没有明确的想法。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是很多学生没有为兼职确立明确的目标和正确的动机。大学生兼职过程中应将既定的目标与自己选择的兼职职业结合起来,使兼职达到理想效果。

3 建议

3.1 在校大学生

3.1.1 正确处理兼职与学习的关系

在校大学生应该努力处理好兼职与学习的关系,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做兼职工作。大学生应该明确做兼职的目的和意义所在,兼职工作不应该只是为了挣钱,而是为了更好地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通过兼职可以更好地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积累社会经验,通过兼职工作实践所学的理论知识。所以大学生兼职更深层次的愿意在于经验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在校大学生还是应该以学习为主,在课余时间可以通过兼职工作将学习知识和实践能力更好地统一起来。

3.1.2 有选择性的参与兼职工作

兼职工作有很多,五花八门,在校大学生应该学会在五花八门的兼职工作中挑选自己最合适的兼职工作。比如与自己所学的专业有关的兼职工作,能够锻炼自己社会能力的工作,有机会提高专业素养的工作。大学是一个储备知识的阶段,是一个不断汲取专业知

识的过程。只有拥有了大量的专业知识储备将来才能

够更好地适应社会,为就业做好充分准备。好的兼职工作也可以成为一个增强自身综合能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机会。

3.1.3 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在校大学生在兼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侵权问题与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薄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大学生要学会加强自我保护意思,如在工作开始前与用工方签订劳动合同、遇到侵权问题通过法律途径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通过正规渠道寻找兼职工作,不要一味追求高薪工作而忽视自身的安全问题。

3.2 家长

家长应该要注意关注孩子兼职的安全问题,了解孩子兼职的情况,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家长应该积极鼓励孩子利用课余时间选择兼职工作。通过兼职工作,不断提高自己,锻炼自己,更早更好地融入社会,了解社会,为将来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3.3 学校

3.3.1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兼职观念

学校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兼职观,多培养学生从事层次更高,意义更深的兼职。因为正确的兼职观有助于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同时丰富校园兼职资源,拓宽兼职门路。开发兼职市场,让社会了解学生兼职状况。将“勤工俭学”纳入社会实践活动管理范畴,应全方位向全体学生开放勤工助学岗位,竞争上岗,形成某种长效机制。允许学生以平等身份谈判方式或公开招标方式参与勤工助学岗位的竞争。

3.3.2 学校增加校内勤工俭学岗位

各大高校应该积极出台有关支持学生勤工俭学的政策和措施,一方面减轻贫困大学生的生活压力,另一方面给学生提供一个深入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学校同时也应该对各高校勤工助学组织提出要求,尽可能为大学生参加勤工助学创造机会。实际上,高校勤工助学组织也应该努力摆脱作为简单中介的作用,通过设置新岗位,开辟新领域引导学生打工从“劳务型”向“智力型”转化。

3.3.3 成立专门的兼职指导机构

学校应从学生安全角度考虑,成立专门的兼职指导机构。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找到安全的兼职岗位,同时还能够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帮助学生更好的接触兼职,认识社会,了解社会。

3.3.4 建立校园中介机构

校园中介机构有一定的发展潜力,使学生兼职更加方便,获取大量兼职信息。并且通过校园中介使一些距市区较远的院校不再消息闭塞,可以及时了解到兼职信息。另外建立校园中介机构有利于同学们交流兼职的心得体会,也方便老师从中指导。因此学校可以通过建立校园兼职中介机构为学生提供更为集中和广泛的信息资源,更迅速、更方便的解决学生兼职的切身问题。

参考文献

[1]米霞.对高等学校学生兼职情况的思考[J].前沿,2004,(9).

篇10

1、新学期伊始,我们07级学生会就投入到了紧张的迎新工作中。由于本学期新生报到的主要工作由我们年级承担,所以我们对人员进行合理分工,使同学们可以高效快捷的工作。良好的工作作风树立了学生会的形象,受到家长与学生的好评。在大一军训结束后,我们又在院学生会的领导下,帮助大一组建年级学生会,这也为我们学生会今后的各项工作注入了新鲜血液。

2、美好的生活环境对每一个同学的身心健康起着积极的作用,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锻炼人的身体,陶冶人的情操。生活部基于以上情况,有针对性地展开宿舍卫生检查,对同学们的宿舍卫生保持起到了一定的监督作用。

3、为了保证同学们的按时作息和晚归情况,自律部与生活部在协调配合下,对宿舍晚归情况进行了抽查,并在临近期末时几乎天天检查,在主席团和各位部员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

4、作为不久的将来就要迈入社会的大学生,了解就业形势、提高自身就业技能显得格外重要。为此,我们学生会的就业实践部和勤工助学部都做了大量努力。就业实践部在我们的公告栏里经常张贴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就业信息,帮助同学们了解目前的就业形势,做好职业规划,并在本学期末邀请苏老师为我们做讲座,还协助团总支策划了寒假实践活动。勤工助学部主要负责同学们勤工助学岗位的申请统计和安排的工作以及相关工资的发放,尽己所能帮助同学们获得更多的勤工助学岗位,另外,还完成了新增助学贷款的相关事宜。

5、为了体现我们年级大家庭的温馨和对女生的关心,女生部定期向女生们提供各类的信息,如皮肤的保养、考证、身体健康、换季注意事项等等。在2010年12月31日晚上即将进入新的一年的时刻,女生部将学生会的祝福送入了经管院07级的每一个宿舍,让大家体会到学生会全体成员对同学们的真心祝福。在07级女生部带领下,08级女生部的工作也初有成效,组建了经管院第一支礼仪队,并配合08级各部顺利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6、外联部作为为我们学生会开展各项活动提供外部支持的一个部门,根据自身特点和实际需要,组织、筹划了多次外联工作,在迎新和k歌大赛的活动中都发挥了自己部门的职能,虽然工作任务比较艰巨,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但外联部的各位同学从不气馁,尽自己的全力做好各项工作。

二、学风建设方面:

本学期的学风建设是在学习部的主导下开展的,在新学期开始学习部就进行了统一各班级课表的工作,为后来的一整学期的学习管理奠定了基础。并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完成了双学位的选拔报送工作和综合测评及奖学金、助学金的评选。这些工作看似简单,但操作起来十分繁琐,但在主席团和各班负责人的协助下,学习部圆满完成了这项任务。在接下来的四级备战中,学习部、宣传部和组织部通力配合,成功举办了四级讲座,帮助同学们指明学习方向和备战技巧。在本学期末,我们年级开展了“学风建设月”活动,在谢老师带领下,学生会成员共同努力,坚持早晚考勤,督促同学们努力学习。组织部在本学期主要负责了“大学生在线网站”的推广与动员,并在“学风建设月”中收集与张贴国家级奖学金、国家级励志奖学金同学心得感言,敦促同学们向他们学习。在本学期末,在团总支的带领下,组织部与就业实践部一道,举办“寒假生活你我共享——初试就业牛刀,浅尝见习苦甜”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三、校园文化方面:

校园文化方面本学期主要由宣传部和通迅部负责。宣传部圆满完成了本学期各项活动的宣传工作,如新学期迎新宣传、我为校庆添光彩宣传、经管学院教师节的宣传以及我们学院健身节和足球赛的宣传工作。虽然宣传部人手不多,但做事尽职尽责,出色的完成了各项宣传任务,并指导大一宣传部开展了各项工作。通讯部主要负责活动照片的拍摄和通讯报道的写作,在本学期完成了《迎新报道》、《成长比成功重要》、《党员成长交流会》、《经管学院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讲座》、《我为校庆增光彩》等通讯报道,促进了我们学院的形象宣传工作。 (1)

与本篇 经济管理学院学生会2010-2011上学期工作总结 内容有关的:

查看更多>>

四、文娱体育活动方面:

我们这学期的文体活动可谓丰富多彩。其中,体育方面在新学期初,07级体育部就协助院体育部组织了迎校庆智力运动会的预选赛。在紧接着的校体育健身节中,体育部挑选出了优秀选手参加篮球、排球、足球等赛事,并取得了优异成绩。年级足球赛是本学期体育部组织的最后一项活动,在院体育部的帮助下,这项活动取得了成功,增进了各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与促进了各专业的交流与沟通。在文艺方面,恰逢我校55周年校庆,在文艺部的组织协助下,我们学院55名同学完成了开场舞的表演。举办了经管k歌大赛,在学校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也得到了同学们的热情参与,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

过去的一学期已经离我们远去,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我们将会不断的努力与探索,扬长避短,使学生会的各项工作在稳定中创新,在创新中稳步前进,逐步走向完善,我们也坚信:只要我们以积极的心态主动的工作,无悔的付出,一定会谱写出更加壮丽的篇章。

(2)

与本篇 经济管理学院学生会2010-2011上学期工作总结 内容有关的:

2010学年生命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工作总结

2010年最新大学学生会工作总结

团总支2010年度工作总结

学生会干事第一学期工作总结

学生会新干事第一学期工作总结

学生会新干事学期工作总结

篇11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我国中职校普遍存在的一支特殊群体,在我国中等教育迅速发展的过程中,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化,尤其是实行资源整合以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直接辍学走上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的矛盾日益突出,并呈逐年迅速上升趋势。因此切实提高资助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把这项关系学生前途命运的大事做好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一、加强对中职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模式探索研究的重要意义

1.对资助模式的探索与研究能满足困难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在新形势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大背景下,资助管理部门担负着双重的“育人”职责。既要发挥资助项目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又要开展以勤奋学习、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等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学生有各种各样的需求。而这些需求又总是交织混杂在一起。采取简单的处理方式,可能会造成只扶贫不扶志,虽然拿出钱资助了学生,却未必收到预期的效果。而着力构建“经济与素质、能力相支持”的资助模式能满足学生的深层多样化的需求,能让更多的学生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推动实现教育公平。

2.对资助模式的探索与研究更能具体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教育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是体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重要方面。而困难学生具有压力大、知识广、志向远等特点,这种群体特点决定了他们不会只满足于表面经济物质需求,而是更关注深层的长远发展需求的满足。因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要把经济支持作为资助的基础,帮助学生解决顺利就学问题。

3.对资助模式的探索研究与创新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在要求。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新形势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应对教育新的发展形势的客观需要。实际问题解决得好,思想问题往往迎刃而解;而思想问题解决得好,则能促进实际问题的解决。实践证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除了面临经济困难外,更容易产生心理和精神问题,大大影响了学习成绩的提高,影响了素质与能力的提升。

二、积极构建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勤工助学为主导、社会援助为支撑的“经济支持”模式

积极围绕“服务人才培养,促进教育公平”的工作目标,丰富和完善多元并进的“经济支持”模式,全面推进资助育人工作。

1.“确保三公”,个性资助。“个性资助”,即结合每个学生的实际经济情况、个人能力、日常表现等因素,为其量身设计资助项目。既重点关注四类学生,即新生、毕业生、复困生、优困生;又增设个性化资助项目,如实物补助等。“确保三公”,即公开、公平、公正,就是切实做好宣讲、公示,确保公开;认真履行评审程序,严格执行评审条件,确保公平;不徇私情,确保公正。

2.以“确保底线、鼓励自强”为原则。确定资助项目的实施次序。学校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测算学生最基本的学习、生活需求标准,确保每一个困难学生在校期间的“经济所得”不低于这个底线。在每学年伊始,学校先评定助学奖学金,然后受理学生的勤工助学和贷款申请。在审核申请时要综合考虑学生的经济所得及个人能力、学习生活表现。最后,学校给予那些通过以上措施仍无法达到资助底线的学生一定程度的无偿补助。

3.突出“励”字,注重对贫困学生的教育激励工作。中等教育的规律告诉我们,对贫困生进行经济资助的同时,要注重经济辅助与思想辅助相结合,鼓励他们自立自强,积极进取,自觉把学习与发展个性、服务社会、报效祖国的实践统一起来。

一是激活学生学习动力。我校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平凡的生活背景与理想之间的差距,使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学习动力,普遍存在自卑与消沉情绪。为此,学校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任组长的理想信念教育领导小组,结合入学教育和专业教育,制订了“理想信念教育实施方案”,引导学生将人生价值追求与报效祖国的社会需要紧密结合起来。二是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基于学生个体差异性,我们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自由。鼓励学生“多样性”,支持学生学有所长。三是发挥榜样示范作用。我们首先是重点开发校友资源。在新生入校之际,用优秀校友丰富的人生经验和成功的创业历程教育、激励学生。其次是发挥好教师言传身教的引导功能。“扶贫”与“育人”相结合,为广大贫困学生解除了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够安心学习,积极进取,全校没有一名学生因为家庭困难而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