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图书馆支部党建

图书馆支部党建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10-24 04:25:1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图书馆支部党建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图书馆支部党建

篇1

党建引领 智慧发展——规范管理谋发展特色育人创名校

长葛市实验小学,座落于葛天故里,是一所文化底蕴深厚,基础条件优越,具有现代办学特色的长葛市明星学校。学校占地面积4.6万多平方米,图书馆、微机室、舞蹈室、绘画室、实验室等功能室齐备;班班通、现代办公网络、校园微机控制系统、音响系统、校园网等设施完善,实现了资源共享。学校现有65个教学班,4000多名学生,教职工249人。

学校以发展为主题,以育人为己任,秉承“传承华夏文明之脉,打造特色学校文化,启迪学生精彩人生”的办学理念,以“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创造”为师生共同愿景,全面深化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我校在市教体局正确领导下,近几年来,我校办学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教育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办学水平不断攀升。

长葛市实验小学党支部坚定党在学校的战斗堡垒作用,坚持“发展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的“三发展”核心办学理念,以党建统领学校各项工作,通过实施系列党建活动,不断激发党员教师的育人先锋意识,持续推进党的建设与教育教学同频共振,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强化组织功能。明确以周少英校长为组长,以刘卫(?)红书记为副组长,几位副校长为成员的学校领导核心,明确学校努力创办“中原名校”的发展目标。明确年级部长、副部长的职权,做到分工到人、任务到人、责任到人,理清班主任及课任教师的合作模式,确立以党建带队建的工作思路,构建党员、中层为节点的德育网格化管理体系。坚持党建与教育教学两手抓,两手硬。

学校创新党建工作机制,推行“阵地亮标识、党员亮身份、岗位亮承诺、党建亮业绩”的“党员四亮”工作法,用“红色堡垒”工程打造立德树人示范支部,用“红烛先锋”工程打造立德树人标杆党员,用“红心向党”工程打造立德树人标杆项目,把党建工作深入到支部建设、教师党员与学生德育三者之中。坚持开展一月一次的主题党日活动,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四史”学习活动,通过组织党员干部参观河南调查组旧址、燕振昌纪念馆,向身边模范人物学习等活动,坚定党员教师服务学校、服务学生的公仆意识,以学校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有力地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篇2

2.认真抓好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好专题学习教育活动;

3.认真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责任制,使领导干部的勤政廉政工作落到实处;

4.加强支部工作的检查和指导,组织党务工作人员参加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支部工作效率和质量。

(二)文化工作计划

1.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认真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广场文化艺术活动;组织开展节庆日文化系列活动。以点带面,抓好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建设;

2.组织开展年基层文化建设,其中重点完成13个村文化室的新建、改扩建工程及农家书屋建设工作;

3.积极抓好基层群众性业余文化队伍的培训和辅导。加大农村业余文化队伍的扶持力度;

4.继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力争筹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指导我市传承人开展各种传承活动,进一步完成“非遗”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归档工作;

5.大力推进“农村电影2131放映工程的实施,在全市范围内推广数字电影放映;

6.继续完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基层站点建设。加强管理,规范使用;

7.继续做好文物保护、维修等基础工作,推进文物保护单位的合理开发利用;组织开展做好我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完成65%的图纸测绘工作及新发现和复查共213项不可移动文物的电子文档填制工作;积极开展地方博物馆建设工作,完成两个新建博物馆的任务;

8.发挥现有资源优势,大力扶持文化产业。鼓励民营资金投资文化产业,重点抓好文化娱乐业,会展文博业、民族民间艺术品创作业[来自免费]、艺术培训业的引导和发展。通过项目合作、招商引资等方式,大力扶持一批效益良好、管理规范,在经营上有特色的文化企业。

(三)体育工作计划

1.组织市农民健身工程点(村委会)参加市举办农民健身工程点篮球赛;

2.组织参加市待岗、下岗人员运动会;

3.组织社区参加市社区体育运动会;

4.组织市青少年学生参加市第四届16个项目注册项目的资格选拔赛;

5.组队参加省第七届城市运动会各单项注册项目的资格选拔赛;

6.组织举办中小学生运动会;

7.组织举办市“6.20”、“8.8”全民健身系列活动;

8.组织举办市首届运动会;

9.承办“动感”自行车比赛;

10.承办国际定向公开赛;。

11.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建设市国民体质监测站。

(四)旅游工作计划

1.温泉旅游区创建国家4A级景区工作完成省级推荐评定;

2.进一步抓好南部红色•生态旅游的打造工作,重点抓好服务接待设施建设;

3.抓好旅游招商引资工作:

(1)积极配合温泉管委会在旅游区引进不少于4个休闲度假项目工作;

(2)配合太平体育小镇引进不少于2个大型度假康体旅游项目工作。

4.继续抓好旅游安全生产工作;

5.抓好公路游客中途休息服务站的建设工作。

(五)市场管理工作

1.按时进行经营单位年度检审,做好音像制品经营单位审核登记换证工作;

篇3

班风概述

对于一个班集体来说,班风是班级的灵魂、班风是班级建设的核心、班风是引领我们前进的旗帜。思想建设是发挥班风旗帜作用的重点。班级经常对全体同学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提高全体同学的思想觉悟和政治理论水平,并结合实际情况开展了一系列实践活动,提高了同学们的实践能力,而且使所学理论在实践中得到检验。

在全班同学的共同探索和努力下,我支部已形成了“勤学、好问、慎思、明辨、笃行”的优良学风和“团结互助,活泼进取,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良好班风。在这种班风的影响之下,整个支部紧紧抱成一团,在班集体取得集体荣誉的同时,自身素质得到很好的培养和提高。

保证质量、做好党员发展工作

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实际工作中我支部做到了以下几点:

(1)党员发展注重一个“早”字。由于高校学生在校一般只有四年时间,所以我支部在发展党员工作中做到了早教育,早发现,早培养,早发展。

(2)程序上把握一个“清”字,严格按照发展党员的程序办事。

(3)把关上体现一个“严”字,班上坚持严格、完善的发展党员制度,严格按照制度办事,使发展党员和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的工作做到了系统化、规范化、合理化。

二、笃学善思、团结奋进,再铸辉煌

我支部是一个学习风气浓厚的班级,同学们学习积极、刻苦勤奋,善于利用图书馆等地方学习,增强自对所学专业知识的认识。平时也相互交流、沟通,找出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互相帮助,同时进一步明确自己专业的定位,坚定人生的奋斗目标,为下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累累硕果

篇4

一、健全组织领导,加强社区教育的制度建设

社区成立了以社区主任、副主任为正、副组长,居委会委员和社区“和谐生活宣讲团”教师为成员的社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从组织机构上保证了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在社区党委的高度重视下,社区教育工作确保了场地、人员、经费的落实,工作人员实行AB岗工作制度,能熟练操作和维护各类教学设备。同时各种管理办法和工作措施到位,各项管理制度健全,设备登记完整,管理人员具备良好的专业技术与高度的工作责任心,教学管理和学用工作年初有计划、半年有小结、年终有总结。社区从制度建设上着手,着力构筑好教育建设的“软环境”,使社区教育网络更为健全、社区教育氛围更为浓厚、社区教育资源得到挖掘。

二、完善教学设施,加强社区教育的设施建设

在社区教育设施建设方面,社区以阵地建设为依托,加强对教育设施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倾入大量人力物力加强硬件建设,大力营造健康向上的教育氛围。在原有的市民学校的基础上进行再扩大,配备专用电脑、投影仪及音响设备,并对各项制度进行了统一的制作和上墙,积极做好“五防”工作确保各项安全措施的到位;同时,共投入资金5万余元,建立了社区图书室与电子阅览室,共藏有图书5122册,杂志40余种,并在社区电子阅览室里还配备了9台上网电脑,倡导为未成年人健康上网,为丰富未成年人的知识结构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三、丰富教学内容,发挥社区教育的辐射功能

社区教育是社区居民再学习的主要环节,为引导社区居民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掌握全面的科学知识、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社区在学习内容的结构上,注重多项教育和普及知识相结合,既有党的纪律,又有法制教育;既有理论知识,又有保健常识。这种多面的学习、普及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广大居民的政策理论水平和生活。在抓好学习内容的基础上,社区专门腾出一个房间,建立了“远教超市”, 通过多方面筹集片源,进一步充实社区教育内容;并以“拓展教育层面、更新教学内容、丰富居民生活”为宗旨,依托远程教育播放点的设备和远教超市的片源,开设了“社区免费影院”,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党员群众吹去了文明新风。现在许多社区居民都已经成为影院的常客,他们常说:“我年纪大了一个人在家很冷清,来到这里,大家一起谈谈天、看电影,感觉很温馨。”

社区教育在丰富课件内容的同时,充分利用党建、市民学校、远程教育等工作平台,积极打造社区教育中的精品亮点。一是成立“和谐生活宣讲团”。为进一步提高社区党员、居民素质,使社区党委班子成员、党员、居民能深入学习理论知识、深刻领会理论内涵,特将市委党校的教授、中学的优秀教师、具有较高理论水平的社区党员吸纳到“和谐生活宣讲团”中,以提升社区党校的师资队伍,让全体党员干部群众通过聆听他们的宣讲,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为提高党员素质、具体建设和谐社区营造了良好的思想舆论氛围。二是成立文化教育中心和“之友”社工读书社。在党的十七大提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学习型社会”的目标后,为鼓励引导社区工作人员、居民读好书,与好书交朋友,以“加强组织领导、固定读书要求、丰富活动载体、健全反馈机制”四机制为保障,全面推进“之友”读书活动,以此培养社区工作人员、居民好读书的兴趣和会读书的能力,提升他们的工作能力、交际能力、沟通能力,促进社区工作人员全面发展。三是实施“一证通”工程。社区与杭州图书馆联系开展“一证通”服务,此举不仅实现了社区党校与市图书馆之间的资源共享,而且还方便了党员借阅碟片,党员只要在家门口就可以借到自己想看的大片、新片和最新学习资料。

四、创新教学形式,注重社区教育的实际效果

篇5

从群众最关心的脱贫致富产业抓起

野鸡坪村以“种养稳村、加工活村、劳务富村、个体强村、旅游促村”的发展思路,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增收为目标,大力发展生态特色经济,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

现年50岁的党员姚源平是做大做强豆腐加工业的代表之一。长期以来,一直依靠加工一两锅豆腐来换取油盐和肥料的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发展传统的豆腐加工也能成为发家致富的主导产业。2006年4月,玉屏自治县驻村新农村建设工作队队长胡国科来到姚源平家,鼓励其再将豆腐加工业扩大,并将自己对市场进行调查和分析情况,以及豆腐加工业的发展前景预测讲给姚源平听,打动了姚源平对扩大豆腐加工业的信心,继而在每天加工3锅豆腐的基础上,再增加一锅,通过与县城一些宾馆联系,姚源平加工出来的4锅豆腐每天就销售一空,月均纯收入达1200元。

村里还争取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287万元,建起野鸡坪村农业科技示范园,发展起大棚蔬菜与优质稻谷基地300余亩。同时以“加工―养殖―沼气―种植”的生态循环发展模式,发展起豆腐加工98户,养殖大户28户,现该村以干豆腐、菜豆腐、豆腐果等为主的豆腐加工系列产品,已畅销岑巩县、湖南新晃县、四川秀山县等地,年均创收100余万元。

从群众最盼望的致富领头雁育起

实施“能人带动”工程,充分发挥乡村干部、农村党员与乡土人才的核心作用,调动了全村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农民富不富,关键看干部。为了激活“火车头”,该县以“两推一选”和“海选村官”等新的选举方式,配强了野鸡坪村级班子,实施了村干部素质工程,先后选派了县委党建扶贫工作队、新农村工作队驻村指导建设。2001年,村党支部书记姚沅军带头经营农副产品、钢材等生意,成了远近闻名的百万元户之后,他每年无偿拿出2万多元,先后帮助本村姚建平、吴绪海等60多户困难群众,发展个体经济走上了脱贫致富路。2003年,村主任杨秀荣带头发展豆腐加工致富后,把目光锁定在用豆渣养猪、猪粪发展沼气和种豆解决加工原料上,先后带领姚源魁、姚本灿等群众,探索出一条“加工―养殖―沼气―种植”生态循环发展模式,延伸了产业链,提高了经济效益。

“要想富,跟支部”,是致富能手吴进在“两个双向培养”活动中发出的由衷感慨。2003年,靠发展养鸭致富后的他,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主动带领本村3户群众承包了500余亩荒山,发展起桃李、枇杷、杨梅等经果林160余亩,如今他已成为党员中带领群众致富的模范。2002年,青年乡土人才姚军投入资金3.8万元,瞄准周边市县餐桌,发展起年规模达3000余只的养兔业,当年还清贷款纯赚1万余元后,配套性地发展了养猪业、豆腐加工业和运输业,全家年纯收入达8万元以上,如今他准备带动群众扩大养兔规模共同致富。

篇6

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文化氛围,是学校在整体上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风貌,校园文化的积淀与发扬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传承。中北大学作为一所军工院校,具有鲜明的学校特色,即要凸显“人民兵工第一校”的军工文化,又要体现以“太行精神”为核心的办学内容和“致知于行”的育人文化。

一、调查问卷整体情况

本次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500份,最终回收有效问卷472份,回收率94.4%(其中党员问卷发放220份,收回216份;非党员问卷发放280份,收回268份)。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学生能够积极参加校园文化建设活动,总体态度较好

在“你认为我校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开展得如何?”一题中,有16.62%的同学表示非常满意,41.31%的同学表示满意,40.80%的同学表示一般满意,1.27%的同学表示不满意,这一数据说明大部分同学对于学校开展的活动还是满意的,这些活动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75.31%的学生表示能积极的参与校园文化活动,数据说明较大部分学生对校园文化建设持有积极态度,愿意参与其中。同时在对我校校园文化类型的调查中认为文化氛围“沉闷”的学生比例占到36.84%,认为“活跃”的学生比例占到35.58%,这说明我校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仍存在部分问题,还有进一步提高和发展的空间,且这些方面可能会影响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

(二)学生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

在“你认为校园文化建设对学校发挥作用”一题中有45.65%的学生选择“丰富校园人文底蕴”,有22.73%的学生选择“导向和激励”,有16.63%的学生认为“凝聚师生人心”,这一数据说明校园文化建设对学校建设方面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也说明了校园文化建设在学校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在关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人的主体问题的调查中,认为主体应为学生的人数占到81.86%,认为教师占主导地位的人数为10.58%,其余人则选择了教职员工,以上数据说明了广大同学,尤其是学生党员充分认可了自身在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进而可以推动广大同学在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中积极主动的发挥自身作用,认识到自己的主人公地位。同时党员(89.6%选择主体为学生)与非党员(75.9%选择主体为学生)的调查数据也表明了学生党员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比普通学生更加积极。

而在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机构的主体问题的调查中,选择学生工作机构的学生比例达到57.43%,其次为思想宣传机构(40%),最后为文化体育机构和党政机构,这说明在学生的心目中学生工作机构在校园文化建设的活动中应该起到主导的作用。

在“你认为当前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中,“筹措经费困难”是大家认为存在的主要问题,比例达到53.90%,其次分别为:活动虎头虎威,实际成效不大;审批手续繁琐;租借场地困难;宣传组织不到位,人气不旺等。通过分析认为,存在的这些问题可能的原因是:其一,资金筹措困难,举办活动时,除部分有较大影响的传统性活动可得到较为充裕的资金支持外,大部分活动资金需举办部门自行筹措,由于我校所处地理位置影响,难度较大;其二,活动虎头蛇尾,实际效果不大,众多活动开展之前宣传力度极大,开展之中知者甚少,开展之后的效果更是可有可无,这种活动方式不仅起不到活动本身应有的作用,也干扰了广大同学对其他活动的认知;其三是审批手续繁琐,活动中涉及众多事物分属不同部门管辖,审批过程极其耗时耗力。

在校园文化建设应该注重哪些方面的调查中,按照所选比例依次为:校风建设、德育教育、绿化建设、名声效应以及宣传工作,认为学校应该重视校风建设与德育教育建设,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建设(尤其是文化设施建设)相结合,扎实推进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稳步前进。

在本次调研中,针对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也做了相应的了解。在“你认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应该注重那些方面”,有39.89%的同学选择了文化设施,25.38%的同学选择了校园环境,其余依次为:校园形象设计、校园主体建筑、文化网络。有73.63%的学生肯定了文化设施对学习生活的帮助,其中学生党员84%,非学生党员为67.4%,这组数据在肯定文化设施的作用的同时也说明了学生党员在学习生活中对学校文化设施更多的合理运用,这种运用也正是应该推广的,推广过程中学生党员可发挥较大作用。而在最重要的文化设施中,同学分别选择了图书馆(55.17%)、体育馆(17.12%)、校史馆(15.01)、艺术馆(12.26%)等,故图书馆的作用应进一步加强,摆脱当前图书馆更多的单纯作为自习室使用的局面。

关于校园文化定义的调查中,认为为精神文化的人数比例为51.97%,超过其它三项——特色品味风格、物质文化、校风学风之和。同时,在关于校园文化的核心问题上,有39.49%的学生认为是大学精神,超过校风校训(25.05%)、办学理念(23.35%)、校园环境(11.9%)等观点。以上两项调查表明了在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开展过程中,最受重视的应该是大学所特有的精神文化,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三)对于目前大学活动和组织机构的看法

在最受欢迎的大学生组织的调查中,依次为:学生社团、学生会、志愿者协会、艺术团体和广播电台。此项调查说明了学生会与学生社团在对学生的影响,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开展过程中应当重视学生会与学生社团的作用,加强对其引导与管理。

而在“你认为学校的学生机构是否健全”中,47.73%的同学认为机构有些冗余,从学生角度考虑,在一定程度上,学生机构的冗余导致了工作中的重叠与摩擦,也导致了活动中的形式主义的诞生与发展,35.17%的同学认为比较健全,17.10%的同学认为不健全。而在参加学生活动情况的调查中,35.48%的同学认为没有实际意义和价值,其他依次为:丰富多彩、太多以至于无暇参加、活动太少、占用了太多的学习时间。在“对校园文化活动中的传统和创新的看法”调研中,55.63%的同学认为活动形式应该多创新,有26.22%的同学认为传统活动要继续做大,剩余同学选择了不受欢迎的传统活动应该要取消。这一统计结果说明:首先同学对目前开展的活动评价不一,其次在活动组织和审批上应该再加大力度,提高活动质量,保证高质量的传统活动的继续开展,并且在活动形式上要有创新,能够与时俱进。

(四)学生关于学生党员的评价

对学生党员参与班级、团支部建设中发挥作用情况的调查中,有93%的学生认为党员能积极参与其中,同时有1.75%的学生认为学生党员存在入党前积极,入党后不积极的现象;关于身边的学生党员在哪些方面能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的调查中,认为学习刻苦,成绩优秀方面的学生占到56.42%,认为思想上进的学生占到37.27%,认为能够积极参加工作的学生占到28.96%,认为能够热心帮助学生的学生占到27.70%。

通过以上三个问题的调查结果不难看出,总体来说,学生党员队伍质量是比较高的,但也有少部分的学生党员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也因此,对于学生党员入党后的教育工作要继续紧抓,进一步弱化或者消除“入党前积极,入党后懈怠”的情况。

(五)学生对其他问题的认识

关于对“中北大学学生管理手册”中相关规定了解的调查中,仅有22.6%的学生表示比较了解,63.9%的学生表示一般了解,说明学生对学校相关的政策规定还缺乏进一步的了解,目前只是停留在入学教育阶段,学校应该将校园制度文化中的各种纪律、规章、规定、规范、公约和守则等在主页中挂出,让学生更多了解学校,增强校园氛围和对学校的感性认识,并对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秩序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专业学习方面,有66.7%的学生党员表示与专业老师不怎么联系,只在课堂上见面,这也就导致了仅有25.5%的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较为了解(而且这部分学生主要集中在大四年级),而选择一般了解的学生人数则占到了68.7%,说明学生对专业的了解程度不够,对专业学习的热情也不高,这种情况急需扭转改善。

针对中北大学的校园文化特色的了解程度的调查中,表示比较了解的学生占到36.5%,有51.6%的学生表示以前听说过但是不了解。以上问题说明关于我校校园此类文化推广过程中应重视深度甚于广度。

三、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开展有特色、高品位、创新性的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活动是高等学校独有的文化活动,是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在活动中,即要注重以人为本,又要体现学校特色,展现学生风采,增强凝聚力和创造力,使广大学生都能受到校园文化的熏陶。

第二,建立和完善有效的管理机制,不断改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工作方法。要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规范化管理的轨道,制定校园文化建设管理制度,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采取激励机制,增强校园氛围和对学校的感性认识,并对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秩序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要引入竞争机制,为校园文化发展提供良好的竞争环境,保证校园文化活动的质量不断提高。

第三,加强学生党员在校园文化建设和活动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学生党员是学生的中坚力量,在大学生群体中有较高的威信,通过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学校党委和各部门可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对学生社团的指导,积极发挥他们“帮助身边同学”、“带头发挥作用”、 “树立党员旗帜”的先锋模范作用,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过硬的校园文化建设的学生队伍。

总之,要使学校教育工作行之有效,除正面教育、积极灌输外,还必须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园文化的潜移默化作用,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相信和谐的校园文化必然会结出成熟的人才果实。

参考文献:

篇7

2、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整顿两委班子,要管理好一个几千口人的大村子,并使它不断走向富裕,没有一套较完整、合理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全体村民的行为是不行的,所以,我村党支部就非常重视各项制度的建立____完善工作。制定了《两委成员分工负责制》,并相继出台了《党支部组织生活会制度》、《党员管理教育制度》、《村委会工作制度》、《两委成员工作责任制》、《财务管理制度》、《____村村村规民约》、《村委工作人员考勤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为村里今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础。经过学习整顿,提高了两委成员的宗旨观念,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____战斗力,实施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努力服务于农民群众,为村民排忧解难,办实事、办好事,落实了党建工作责任制,全村呈现党群干群一条心,生机勃勃、蒸蒸日上的好局面。

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优良传统,是党员干部开展工作的宗旨。

1、对村里的环境卫生进行了彻底整顿,出台了环境卫生管理办法,使村里的面貌焕然一新。

2、在春节、中秋等节假日期间,党支部组织两委班子走访慰问村里的老干部、困难户等,在村里设立党员、群众服点,并配备了电话、电脑、饮水机等办公设施,在农村医保、农业保险、新型养老保险、五包户、低保户、残疾人、户口登记、计划生育的各种证明出据事务等,只要符合规定的一律由村全程代为办理,并由书记带头值班,对群众要办的事,必须全程办好,让群众高兴而来,满意而去。

3、今年春节过后没几天,组织村两委成员挂花灯、装彩车、排练元宵节目,正月十四晚上,正本村戏园为全体村民呈现了一场精彩绝仑的文艺晚会。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受到了众乡亲的好评。

4、为了解决好村民煤球供应问题,确保煤球质量,对煤球厂进行产量核定,分工负责的管理方式,保证了村民的煤球供应。

1、在工作中我始终坚持“一切为了村民,村民利益至上”的原则,将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狠抓落实。近年来,为了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村委投资建起了高标准的卫生所,幼儿园、小学,并且每年都拿出210万元用于设立合作医疗基金、养老基金、教育基金,积极让18岁以上的村民参加养老保险,还在每年春节、中秋节等节日为村民提供相应的物资补贴。村里已有100户村民住上了住宅楼,到7月份将有第二批230户入住,在3至5年内,村里将基本解决村民入住住宅楼的问题,____村村民住房基本实现农村城镇化。

2、“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我深知自己责任的重大。上任以来,每星期一早上都要组织两委成员对广场、学校门前、蓝球场等场所进行卫生大扫除。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个人捐款500元,并缴纳特殊党费1000元,____村全体党员

向灾区捐款____缴纳特殊党费共计13000余元。第五村民小组王红堂的女儿王利芳不幸患白血病,手术费就要几十万元。我知道情况后,以党支部名义向全体党员、村民发出倡议,号召大家向王利芳捐款,自己____家人一下捐出了700元。由此,上至80多岁的老党员樊开松、____小富等同志,下至学校的小学生纷纷伸出援手,一天时间就捐献了3万多元。王利芳家人感动地说“人间自有真情在、病魔无情人有情”。3、良好的环境是经济____社会发展的关键。____村在注重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并没有忽略精神文明建设,为了丰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改善村民生活环境,建起了老年活动中心、文化广场、图书馆、游艺室等,成立了100人的女子锣鼓队、30多人的女子音乐队、老年人太极拳队,极大的丰富了村民业余文化生活。夏日的晚上,村文化广场就会出现一片热闹非凡的场景,到处是跳舞、唱歌、扭秧歌的人群,处处透露出欢乐与祥____……

篇8

关键词:情绪特征;研究生;联合培养;地方高校

Keywords: emotion features;postgraduates;co-culturing;local colleges

0引言

没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地方高校依托于办学条件较好、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进行研究生的联合培养已非常普遍,没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地方高校往往把联合培养形式的研究生教育作为本科教育的提升和今后申请研究生教育的积累。绍兴文理学院地处长三角经济发达城市绍兴,是当地唯一的一所综合性本科院校,承担起为本区域人才培养和输出的重任。学校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起步于2002年,已分别与兰州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等18家高校和科研机构联合培养研究生87人,包括化学、纺织、中文、数学、物理等十多个学科专业,现在校联合培养的硕士研究生30多名。

目前,联合培养的研究生人数正在不断上升,但是由于规模较小,这一群体的学习、科研和生活现状往往较少受到各级研究生教育参与者的关注,对于他们的情绪特征、心理调适、压力释放等,也缺乏足够的重视和研究。本文以绍兴文理学院联合培养的研究生群体为调研对象,对联合培养过程中研究生群体中容易出现的典型情绪特征,即积极乐观情绪和焦虑烦恼情绪,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1产生积极乐观情绪的主要因素

随着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和高校研究生的不断扩招,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的研究生的人数规模往往都比较大,有的高校研究生总人数比本科生还要多,一个导师带十几个甚至几十个研究生的情况屡见不鲜[1],在校研究生的人均生活待遇、学术资源和受指导力度等正逐渐下降,造成研究生作为学生个体的优越感正逐步消失。而到了联合培养接收学校,主要以本科教育为主,研究生基数少,导师、学院、学校等各级部门对联合培养的研究生非常重视,在各个方面都给予较多的关照,使很多研究生产生了在原培养单位没有体会到的优越感,易引发积极乐观的情绪。其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通过联合培养,大多数研究生的经济负担得到大幅减轻

研究生的年龄层次基本上都在23周岁以上,在各方面特别是经济上迫切希望独立,如果自己有其他方式的话,大多数研究生一般选择不靠家庭经济资助[2]。现在,一般高校研究生月生活补贴在200-300元,很难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特别是一些自费生、贫困生经济压力更大。对于联合培养研究生而言,对方培养高校的生活补贴都会照发,联合培养接收单位一般还会在经济上给予研究生进一步的资助,这样,联合培养的研究生每月可以领到两份生活补贴,加上联合培养接收单位导师的一些科研津贴、差旅费报销等,基本上每月可以达到800元左右,可基本满足生活需求。这样,研究生可以比较安心的进行学习和科研,不用将精力分散到兼职等其他活动中去。

1.2 联合培养研究生在接收高校有较高的认可度地方本科高校大多是教学型大学,以本科教学为主,在校生的层次主要是二本和三本学生,几十个研究生在全校万人规模的本科生中当属凤毛麟角。学院、学校的各个部门对研究生往往非常重视,有很强的服务意识,对他们在生活住宿、配套公共设施等方面会给予更多的便利;同时,很多在校的本科生也对联合培养的研究生有一定的敬慕心理。因此,联合培养的研究生在接收高校可以体会到在原培养高校很难得到的高度认可度。

1.3 联合培养研究生在接收高校所在区域就业有优势地方高校的优势学科往往都是与地方经济特色联系紧密的学科,也是联合培养招收研究生较多的学科,这些研究生在学位论文有的就来自于当地企业合作的应用性课题,而地方企业需要大量的能和当地产业特点紧密结合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对研究生就业的消化能力很强。以绍兴文理学院为例,我校的化学学科点招收的联合培养硕士生,有相当一部分研究生开展的就是化学制药、纺织品化学改性等与绍兴产业关系密切的课题,毕业后留在绍兴知名企业工作的不在少数。此外,开展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地方高校大部分位于各经济发达省份的地级城市,不同于省会城市高校林立、毕业研究生扎堆的状况,各专业的高层次研究生人才数量少,实现当地就业相对容易。

1.4 与接收单位导师沟通频繁,经常形成“亦师亦友”的和谐关系目前,由于研究生每年以较快的速度扩招,在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导师的人数的增长远不及研究生人数增长,研究生的师生比较低,一个导师常常可以带十几个甚至几十个研究生,导师往往无暇顾及他们中的每一个,对研究生的成长极为不利。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联合培养单位,许多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并具有研究生指导资格的导师,却苦于有课题而招不成研究生,一旦招到联合培养的研究生,对研究生的科研指导工作会倾注巨大的热情,研究生在科研工作中受到的直接指导明显多于对方培养高校。这种频繁的学术沟通往往还可以进一步延续到日常生活,在研究生和导师间经常形成“亦师亦友”的和谐关系。

2产生烦恼焦虑情绪的主要因素

然而,地方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毕竟是“贴牌”生产,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学位论文质量要求、答辩程序、就业管理等环节还是要纳入对方培养高校的管理。并且,由于学科分散、规模较小、配套设施不够健全等客观原因,地方高校往往缺乏针对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完整统一的管理体系,在过程管理上有很多不规范或不健全的地方。这些情况的出现会导致在接收单位的研究生容易出现情绪波动,加上在接收单位学习氛围、生活环境、管理模式和科研条件等方面的均发生了很大改变,因此,联合培养的研究生群体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易滋生心理上的烦恼、焦虑、急躁等不安情绪。其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学术氛围的缺失这是大部分联合培养研究生来到没有硕士点的地方高校心理落差最大的地方。由于办学定位和层次的差异,没有硕士点的地方高校的整体学术氛围不浓,主要表现在高水平的学术报告、学术会议、学者讲学等学术活动很少,联合培养的研究生失去了很多可以拓展学术视野、了解学术动态的机会,知识面相对变窄,只熟悉导师指定的研究方向,这对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非常不利。此外,由于每个专业招收的联合培养硕士生人数有限,课题组数量少,导致同专业硕士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的机会不多,缺少原先课题组师兄弟之间相互观点的碰撞。久之,造成自己在学术上的孤独感。

2.2 研究生社团活动和政治生活缺乏有效的组织当前,大部分研究生除了搞好自己的学习、科研工作之外,还有很强烈的参与社会活动和民主政治上的追求。由于联合培养的研究生不在本校,一般高校对在外联合培养的研究生在研究生干部培养、研究生入党申请与考核、评奖评优等方面都不予认可。在调研中我们发现,相当数量的联合培养研究生认为在这些方面的弱势对其在就业过程中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易产生忧虑情绪。在这一点上,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方高校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力度不同。以绍兴文理学院为例,前几年联合培养研究生招生数少,来源单位分散,这个问题不明显,只是由学校学科处负责联络组织少量的社会活动,对联合培养的研究生党建工作也不甚重视。近来,随着联合培养研究生招生人数的不断扩大,这个问题逐渐凸显,我校也正采取各种措施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2.3 对联合培养的研究生的管理过于依赖导师个人由于研究生规模小,地方高校还没有建立起有效的管理体系,在过程管理中,基本上以导师个人管理为主,这是一个客观现实。而地方高校的导师在管理能力、学术水平、沟通能力等方面参差不齐,一旦研究生和导师之间没有建立起和谐的导学关系,对研究生的情绪影响很大。

2.4 配套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各地方高校虽然对学科建设非常重视,在图书馆、实验室、测试中心等基础设施上投入很大,但大多围绕满足本校本科教学需要为出发点建设,还有很多方面不能很好满足研究生的科研需求。比如,图书馆数字资源中外文期刊数据库不健全,专门的科研实验室偏少,先进分析仪器缺失等。因此,联合培养研究生容易滋生“思校”情绪,喜欢回原学校开展论文工作。

3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不佳情绪引导策略

地方高校在没有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以前,这种联合培养的模式必将继续存在。在研究生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下,我们在肯定这种培养模式给研究生带来积极情绪因素的同时,更要重视其产生的不佳情绪影响因子,通过研究生、双方导师、接收学校、原培养高校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对联合培养的硕士研究生的不佳情绪加以正确引导和有效排解。主要策略有:

3.1 帮助学生合理定位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一般在原培养高校研究生录取的时候就已将名额定下来,因此,原培养高校的有关部门或联络导师要主动事先给有意向进行联合培养的研究生分析联合培养的利弊,详细介绍接收学校的科研环境和导师的学术方向及水平,使学生对联合培养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有较充分的思想准备。

3.2 地方高校应积极为联合培养的研究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科研和生活环境,特别是学习和科研环境光靠生活补助上的一定改善,对于联合培养模式的研究生是缺乏持久吸引力的,不少研究生担心地方高校的学习、科研条件不好会耽误自己的学业[3]。因此,地方高校要着力打造有地方特色的优势学科,引进高水平的科研设备和创新人才,集中优势教育资源向各级重点学科倾斜。这样,才能逐步打消联合培养的研究生的疑虑情绪。

3.3 地方高校应大力加强硕士生导师的管理和遴选工作。对于联合培养模式,地方高校导师的素质和学术水平是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一方面,地方高校不能将研究生放任由导师个人管理,要有定期的监督和回访,加强对研究生及其导师的过程管理。另一方面,要从严遴选优秀的导师进入导师队伍,一定要受到对方培养高校的资格认可。这样,原培养高校对输出研究生进行联合培养才会放心,研究生自己也会对顺利完成学业充满信心。

3.4 通过两校联动,建立一系列适应联合培养模式的创新管理体制。地方高校应在原培养高校的指导配合下,完善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各项管理制度,主要包括:规范学生档案,建立个人信息档案;与对方培养高校的相关支部达成共识,临时将研究生党员信息转入接收高校,成立临时党支部,加强党建工作;出台各种评奖评优制度,对于各方面表现出色,达到原培养高校各种评奖标准的学生,颁给双方共同荣誉证书和一定物质奖励;建立双方导师和对口部门定期交流互访制度,促进彼此了解和相互学习。这样,才能让学生没有后顾之忧,充分享受到联合培养学校双方的教育资源。

参考文献:

篇9

学生会会议简报范文一_月__日晚19:30分,工商管理系党支部团总支学生会“三家一体”例会在工商管理系办公室召开,计划开展近期工作。会议由工商管理系辅导员杨波主持,系党支部书记尹耀民列席会议,学生党支部、系团总支及学生会主要干部参加例会。会上由尹书记对我系近期工作进行总结和了解,并对后期工作进行指导安排,工商管理系辅导员杨波老师做重要工作部署。

尹书记指出:“维稳工作是同学正常健康学习的保障”,今年是青海大学学风建设年,特别要求校园拥有一个正常安全稳定的学习环境,要求各班信息员要及时有效地向上反馈班级动态信息。针对近期发生的校园安全问题,尹书记呼吁全体团员保持校园安全,维护校园稳定,同时积极响应学校学习校纪校规倡议,加强自身生命财产安全。尹书记的指示帮助我们明确了近期工作的重点,为学生工作与活动的开展指明了方向。

接着,尹书记又对我系学生参加校院两级组织学习《学生手册》的考试情况做了了解,通过询问和在场学生干部发言的方式,了解到了我系学生的学习基本情况。并对此次学习考试后动作出回应和解释,使得学生干部进一步的了解了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尹书记还对我系的学生工作特色建设提出规划,希望在本年度开展以教育引导为主题的宣传教育系列活动,主要分为三个章节:励志篇、成才篇和警示篇。通过此次活动,使得我系乃至我院的学生树立正确的校园学习生活观念。

系辅导员杨波老师为学生会近期工作的开展做详细部署,继续强调督促各班上晚自习,通过晚自习提高我系的学习氛围。杨波老师对我系学生会改选作出总体规划,引导学生干部积极开展工作,要求换届选举要公开透明。

最后,学生党支部、团总支及学生会成员积极的讨论关于本学期其他工作,就如何开展建团九十周年,“学风建设”下基层,学习雷锋活动三方面活动展开讨论。

本次会议在校开展“学风建设”的大环境下召开的,继我系上次“三家一体”会议之后的又一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性会议,全局部署了我系本学期的工作,对促进和谐、安定的校园氛围,建设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提供了大的方向,进一步体现了以党建带团建,以党团建设带动学风建设,以党团创新带动学风创新,

使得党团工作做到实处。相信在此次会议的精神指导之下,我系近期学生工作将会得到更好的成绩。

学生会会议简报范文二一、各组工作部署周密、计划得当

校学生会宣传部经过一番重组后,现已逐步走入正轨。本周,各组在计划一周工作任务上,都有条有理、部署周密。如海报组在吸取上星期海报返工率大的情况下,深入实质研究对策,提早对本星期所要进行的海报任务做了详细的规划,海报质量也有了质的飞跃。

综合组制定了日程规划表,对本星期已确定要进行的工作进行了规划设计,通知各组组长做好相应准备工作。

信息编辑组与摄影组配合制定了一些采访、拍摄工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做到了人力资源的合理调配。

二、各组工作认真落实、质量较高

1、信息编辑组

信息编辑组在这星期工作任务繁重、工作量巨大,也面临了宣传部重组以来最大的一次挑战。信息编辑组组长协同各个组员高质量地完成了这星期的工作任务:

(1)、小型新闻稿件报道。这星期共有“午间音乐会”、查寝活动报道、“统一冰红茶”篮球赛的新闻报道。其中,“午间音乐会”是早已部署好的,每星期都会固定去采访、报道,在这方面,信息编辑组能较好把握时间安排,积极主动完成任务。查寝活动是为了配合自律治保委员会,也做到了配合到位、及时报道的要求。“统一冰红茶”篮球赛是临时性任务,但信息编辑组的学干也很好地高质量完成了新闻稿件要求。

(2)、写获奖研究课题的证书。信息编辑组的学干不仅新闻采写能力强,也有着较硬的钢笔字功底。在主席团需要写证书时,及时调动了信息编辑组的学干,高质量地完成了要求。

(3)、“午间音乐会”的思想动态汇报。高校是知识和精神文化的殿堂,校园文化是高校师生员工精神的体现,是校风、学风的凝练,也是社会文化在校园内的展现。在眭依凡校长的亲自策划下,党委宣传部、音乐学院、校团委等单位组织实施了江西师范大学“午间音乐会”,校学生会宣传部也积极配合了学校,做好了“午间音乐会”的宣传工作。其中,信息编辑组针对同学们对“午间音乐会”的反响,做了一期思想动态汇报。报道中,较多的反映了同学们的思想,条理清晰,内容深刻。

(4)、学干新学期的思想动态调研报告。江西师范大学校学生会作为学校与学生沟通的桥梁,随着新学期的开始,校学生会各部门经过上学期的相互磨合,在相互合作和支持上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体现了一个团队应该具有的素质和发展方向,这是校学生会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矗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近期各部门都面临重组的过程,新老换届,有些新上任的部门领导和新吸纳的学干对于本职工作、团委、学生会工作还不是很了解。为了更好的担当起学校与学生传话筒的角色,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有必要在校学生会内部对学干新学期的思想动态进行调研。基于此,校学生会宣传部对学干进行了本次问卷调研。针对问卷调研结果,信息编辑组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有利于学干们端正思想,更好地在学生会工作,服务同学。

(5)、《师大学生会》杂志编排。为更好的宣传我校学生会工作,建立与上级领导交流的平台,便于加以指导监督;使全校师生对学生会工作有所了解;并加强与兄弟院校的联系与交流,搭建交流之桥梁,学生会拟编辑出版这份会刊。这份会刊立足师大校园,以校学生会为阵地,整合各学院对学生会和各社团机构资源,全方位展示师大学子的风采,多角度宣传学生会的工作,立体化呈现师大校园的人文风貌。信息编辑组的学干在星期三为各学院宣传部部长召开会议,部署了会刊的工作要求。在各学院上传资料后,摘取了其中的有效资料进行整理,现已颇具雏形。

2、综合组

(1)对本周的签到工作进行监督。针对主席团会议中对于宣传部提出的签到不良现象的指示,本星期,综合组加大了对签到工作的监督力度。本周签到情况良好。

(2)、通知各学院宣传部部长及本部门相关学干参加关于《师大学生会》校刊制订的会议。

(3)、关于考勤相关事物(没课同学)的表的制作。

(4)、对曹老师要求调用会写钢笔字同学的通知。

(5)、生活部海报“生活小贴士”的相关海报组人员的通知。

(6)、关于本部门人员档案的制作。

(7)、图书节开幕仪式的通知工作

3、摄影组

自青信与宣传部分开工作以来,宣传部的摄影组重新吸纳了几名新的成员。摄影组的新老成员们在这一周的工作上积极配合,努力完成了多项工作任务:

(1)、“午间音乐会”的跟踪拍摄。这是一项周期性的工作,摄影组每星期三都会派学干去现场拍摄。很多学干是主动请缨,大家积极工作,乐于为学校有意义的活动留下宝贵的纪念。

(2)、“统一冰红茶”篮球赛及生活部“生活小贴士”海报的拍摄。

(3)、自身工作素质的提高。新加入的学干为了工作的需要,自己利用闲暇时间去图书馆借阅相关的资料进行学习,并更加积极主动向自己的老师和朋友请教摄影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摄影能力。

(4)、加强与信息编辑组的联系。部门例会中提到,要加强信息编辑组与摄影组的联系,以增强图片与文字的共同效果,所以在信息编辑组采访与写稿的同时,摄影组成员也参与了一部分,以便更好地完成任务。

学生会会议简报范文三11月4日, 职业中学在多媒体教室召开了学校学生会、团委会会议。这次会议由政教处组织,参加人员有:政教处陈超全主任、郑茂成副主任、政教处职员和专业部德育干部及全校学生会和团委会成员。两位主任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

陈主任在会上对学生会和团委会同学提出了三点要求:

一、准确定位,明确职责位。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学生干部不是管理者,而是学生的骨干、学生工作的组织者,更是为同学们服务的志愿者。我们所做的一切不是为了谋求个人利益,而是为了在服务工作中使自己的能力得到锻炼,尽快成长、成熟起来。学生会和团委会干部要加强与各专业部、各班级的团支部和班委会的联系、沟通和协调,自觉服从学校整体领导和服从团委德育处及对应各部门指导,积极做好工作,发挥应有作用。

二、严于律已,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遵守校纪校规,遵守社会公德。要培养诚实守信、自尊自强的优良品德,讲究文明礼貌,增强劳动观念,促进身心健康。要树立职教人的良好形象,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三、正确处理学习与工作的关系。紧紧围绕促进学生学习这个中心,牢牢抓住学习成才这根主线,协助老师,带领同学,服务同学,为学校的稳定、发展和建立优良的校风学风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在工作过程中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做干部。要通过学生会、团委会的工作来培养锻炼大家的实践能力和领导能力。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4-0059-01

在建党95周年庆祝大会的重要讲话中,创造性地拓展了党的十提出的“三个自信”,特别强调“文化自信”,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充分肯定了文化自信的地位和作用。

高校后勤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一方面反映高校的文化特质、文脉传承和校园精神;一方面也要体现后勤实体自身的战略愿景、发展目标和价值取向。一个生机勃发的高校后勤文化,它首先是自信的文化,因为自信能够产生动力,形成合力。后勤文化自信应从思想、理念和形象自信入手,从容应对后勤社会化改革进程出现的各种复杂情形,不断强化服务育人功能,努力提高后勤队伍凝聚力和向心力。

盐城师范学院后勤保障集团、基建处在学校的正确领导和各部门、二级学院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总结后勤改革和事业发展经验成果,大力推崇文化自信,夯实文化根基,创新文化品牌,努力营造稳定、和谐的校园育人氛围。

1 加强思想自信,牢固树立服务育人意识

后勤职工整天和锅碗瓢盆、扫帚抹布、泥灰油烟打交道,看似低人一等,但其社会价值不容低估和忽视。事实证明,唯有住得舒适、吃得好,用水用电有保障,学生才能安心学习和生活,教学才能顺利进行。后勤人必须充分认识到自身价值,以阳光积极的心态和充满自信的精神努力工作,为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事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我校后勤注重对员工思想自信的培养,努力抓好员工职业道德教育。积极开展“服务明星”评选、职工技能大赛、职工技能培训,邀请专家岗敬业思想教育辅导;组织参加全国高校后勤协会、省高校后勤研究会及相关专业委员会的学习活动,及时把握高校后勤工作动态,了解相关政策;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组织党员干部结合岗位实际开展“立足岗位讲奉献”、“学习王强精神”、“立家规、正家风”等系列研讨活动,支部组织开展“进军营、学模范”、“儿童福利院献爱心”等主题党日活动,使全体后勤员工都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服务意识显著增强,工作作风有效转变,服务效率和保障能力明显提高。

2 倡导理念自信,正确指引服务育人方向

理念是文化的灵魂,它为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同样,高校后勤文化理念贯穿文化建设的始终,它能够体现高校后勤文化的特色和亮点,具有一定的品牌示范效应。

盐城师范学院后勤保障集团、基建处自2014年成立以来,在文化建设上,秉承“三服务、两育人”宗旨,坚持与学校中心工作相结合,与为师生提供优质服务相结合,与提高职工整体素质相结合,形成了以“保安全、稳增长、促改革、构和谐”为重点的工作思路,“倾力保障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的服务理念, “善于学习、敢于超越、勇于创新”的价值观和“爱岗敬业、勤俭自强、艰苦奋斗、乐于奉献”的后勤精神。

在文化理念的指引下,我们强化制度建设,完善岗位职责和行为标准,促进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我们推进内部管理改革,促进服务质量和效益的提高;我们建立内部竞争、约束机制,提高后勤整体运行效率;我们倾力打造校园文化环境,校园内绿地、花木、喷泉、雕塑构成天然和谐的优美画卷,学生公寓、道路、垃圾桶、图书馆景观带、王强展览馆无不流露后勤文化特色。

3 打造形象自信,努力优化服务育人氛围

后勤职工是“不站在讲台的老师”,他们的思想作风,工作态度,对学生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作用。

我校后勤在食堂、公寓、卫生所等服务环境中张贴文明用语,要求员工在服务中带头使用文明用语,水电维修工人在维修完毕后收拾并带走维修垃圾,办公区域实行首问负责制,“言事帮帮”平台接受学生投诉,帮助学生解疑答惑等等,都对学生产生教育于无形的作用。我们还主动联合学工部门、二级学院开展“校园美食文化节”、“文明宿舍评比”、“节水节电节粮”宣传、学生“美厨大赛”、急救知识演练、超市“爱心义卖”等活动,通过向贫困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领导干部帮扶对口班级、师生联谊共建等方式,让学生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后勤员工的关爱和奉献精神,并因受到这种精神的感染而充满爱心和乐于奉献。

去年12月,我们筹办“出彩后勤人”2016年迎新文艺晚会,晚会通过演绎后勤人真实的工作、生活故事来宣传典型、弘扬正气,折射后勤人“出彩”的一面,观点独到新颖且极具感染力,并一举荣获学校2015年党建工作创新奖二等奖。

今年9月,学校媒体浓墨重彩地报道了“甘于奉献为幕后,勤勉前行促发展”后勤暑期工作巡礼,从“一封满含深情的感谢信”到“一场无声的战斗”,从“一次日行千里的奔波”再到“一个没有休息的暑假”,通过一个个典型事例,把后勤人平凡、朴实,顾大局,能干事的本质和能战斗,能吃苦,讲奉献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校内引起巨大反响。

为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深入扎实开展,后勤基建党总支引导全体党员职工立足岗位作贡献,结合暑期工作深入开展“后勤党员亮身份,模范带头树形象”活动,通过宣传后勤党员事迹,展示党员风采,引导见贤思齐,凝聚强大力量,铸就坚强堡垒。

同志曾经写道: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高校后勤文化的核心不是创造最大经济效益,而是要建立文化自信,因为只有自信的文化,才充满活力,才能实现持续长远发展。后勤人要坚持文化自信引领,把自信融入到后勤服务领域、服务项目和具体工作中去,积极塑造后勤人团结奋进、蓬勃向上的良好形象,讴歌后勤人爱岗敬业、竭诚奉献的高尚情怀,展示后勤改革、创新和发展成果,营造和谐稳定、风清气正的育人氛围,推动高校后勤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篇11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221-01

引言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当前教育正逐步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除了知识技能的传授,学生的人文素质更受关注,很多高校都将学生的人格修养作为培养重点。尤其是医学院,如今的医学水平越来越高,但医务工作人员的人文素质稍有落后,这就要求医学院将人文素质教育纳入教育范围,加大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力度,培养一批高技能、高素质的医务人员,以适应新时代、新环境的要求,进而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更上一层楼。

1.医学院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

1.1 有利于医学的可持续发展

医学是一门较重要而又特殊的学科,其重要性体现在与人的生命健康紧密相连,特殊性则体现在其属性划分,它具有双重属性,既具有人文科学的特点,又包括自然科学的性质。从人类诞生伊始,医学就随之兴起,在长期发展中,理论成熟,逐渐形成了一套庞大复杂的医学体系,医学水平也不断提高,在当前信息化时代,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人们对医学的理解更为深刻,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难以满足当前要求,医学开始呈现出“生物――心理――社会”的发展趋势。现代医学从“自然人”转向关注“社会人”,而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医学生或医务人员除了掌握专业知识,还能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培养人文关怀,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医学理念,进而实现医学的可持续发展。

1.2 有利于提高医学院的教育质量

教育是国家发展之本,针对传统教育模式存在的各种不足,我国积极进行教育改革,逐步实现了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医学院校同样如此,其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应与时代的医学模式相适应,当前社会复杂多变,竞争激烈,而医学水平都平分秋色,为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吸引更多的学子,学校必须展开人文素质教育,将知识和人格修养置于同等地位。只有拥有了优秀的教育,医学院校才能进一步顺应医学发展趋势。

1.3 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

当前,各行各业竞争的关键在于人才竞争,而在人文社会,优秀的人才不仅是指一个人的智慧水平,而应综合其自身修养、道德素质、社会责任等诸多标准进行评判。以往的医学院校,往往将业务技能、医学知识的掌握程度等作为教育重点,而对学生的道德有所忽视,以至于许多人虽具有高超的医术,却缺少应有的人文关怀,将病人视作生物体,而不是当成一个社会人看待,这与当前提倡的“人文主义”是相悖的。而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则能够培养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从身体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道德素质等进行全面培养,有利于学生实现其社会价值,为社会做贡献。

2.加强医学院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

2.1 概况

某医学院建于1905年,占地2985亩,现有教职工8400余人,专业技术人员占了87% ,全国优秀教师、模范教师共有23人,图书馆纸质藏书201万册,科研实力十分雄厚,另有6所直属附属医院,在全国有近200个实习基地,与全国多家大型医院都保持着合作关系。在百年的发展中,学校顺应时代,积极探索改革,培养出各类医护人才达8万多人,为国内的医学教育及医疗卫生事业作出了很大贡献。在当前环境中,该校结合自身条件,积极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对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大有裨益。

2.2 具体途径

①重视医风医德

该院校在医学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更加重视医风医德的建设,并将其作为学校人文教育的核心,主要包括培养医德情感、强化医德信念、养成医德习惯等内容。2012年,该校以班级为基础单位,以学生党员为骨干,充分发挥党支部的作用,围绕医德这个核心,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专题活动,将医德医风与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完美结合,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该校还通过一些模范的先进事迹激励学生,并设立了相应的奖学金,以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为增强学生的医学修养,学校支持鼓励学生参与“无偿献血”等公益活动,帮助很多学生树立了“仁爱之心”。

②营造人文环境

环境对一个人的性格及素养有着重大关系,在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时,学校极力创造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逐渐形成了浓郁的文化氛围,使得每一个建筑、每一株花草都富有人文气息。为此,学校设置了草坪文化石,将医学界的典型人物浮雕馆作为学校的标志,道路、教室、宿舍、食堂等地皆设有警言牌匾,并留出一道“梦想墙”专门记录学生的梦想。此外,学校还充分利用已有资源,开班专业讲座,聚集名家大师,弘扬传统精神,打造现代新风;并组织社会各界人才举办联谊,加深学生的思考。

③完善人文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涉及诸多内容,需要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体系,该校增设了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对医学心理学、伦理学、法学、写作、临床沟通技巧等内容进行了更新,实现了学科交叉、文理互通的教育体系。此外,该校还十分注重医学实践,引进国际医学教育通用的实践方式,建立了合理可行的实践教学体系;每年都要组织优秀的学子下乡进行义诊。

结束语

当前教育界提倡人文素质教育,符合时代潮流,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医学院的教育水平意义重大,在传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加强人文素质培养,确保学生具备良好的医德和修养,以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柳强.新时期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3,20(7):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