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项目实施工作经验总结

项目实施工作经验总结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3-09 06:15:05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项目实施工作经验总结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项目实施工作经验总结

篇1

中图分类号:TP3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08-0000-02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软件项目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但是国内计算机软件行业发展比较缓慢,特别是在软件项目管理方面落后更多,一方面是由于技术落后,但更多是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怎样运用计算机软件有效的进行项目管理,这是国内软件行业亟需解决的问题。目前,国内正在积极的进行计算机软件项目管理的研究和软件管理人才的培养,这是今后该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计算机软件项目管理的本质

计算机技术的更新换代比较快,这样就加大了计算机软件管理的难度,使项目管理工程变得复杂,在协调管理上不是那样简单了。为此,如果要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项目管理,就要将原有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应该集中企业的资源,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提高软件管理质量,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计算机软件项目管理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管理方法或管理手段,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对企业进行成本,人员和风险的分析和管理。结合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计算机软件项目管理对于软件企业来讲相当重要,已经成为该行业的竞争点[1]。

(一)项目计划问题

项目计划的作用是将项目内所有计划进行协调,用以进行指导项目的执行。项目计划是管理人员实施项目管理的前提保证。对项目计划制定的过程实际上是对项目熟悉的一个过程,通过对项目计划的制定,管理人员可以清楚项目内容,明白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要素和重点。一般来讲项目计划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个是项目计划制定的随意性太强,结构不严谨,操作实施性差,不能作为项目计划实施的指导文件;另外一个是项目计划的整体性较差,内部不连贯,不能有效的控制项目的进度,导致项目的失控。

(二)管理意识问题

在企业中,特别是软件开发的企业中,大多数都是只重视软件技术轻视软件管理,项目内部人员大多数都有深厚的技术知识,但是缺乏管理知识,缺乏管理技巧和管理经验。这样从项目整体上来看,管理就会出现不协调,大多数人只会埋头苦干,不懂得合理的分配任务,进行协调工作,导致项目进度落后,项目计划周期加长,最终影响项目的实施。

(三)项目干系人的问题

项目干系人通俗的来讲就是跟项目有关系的人,包括参与项目和受项目影响的人,具体来讲包括项目策划人、项目组成员、项目配合人员、顾客、消费者和供应商[2]。项目干系人的期望和需求在项目的制定过程中和项目目标实现过程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不同干系人的期望和需求也是不一样的,他会要求项目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尽量靠近自己的期望和需求,这些人的期望和需求有时候会相差很大,这样在制定和实施项目时要平衡这些人的期望和需求是相当困难的。如果项目所有干系人没有良好的沟通,则可能造成工期的延长,成本的增加,甚至导致项目失败。

(四)项目团队内分工协调的问题

项目从开始制定到最后项目目标的实现,这一过程包括了很多的阶段,各个阶段的不同角色和同一阶段的不同角色的任务是不一样的,项目经理分配任务时有时考虑的不全面就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分工任务不明确,会导致人员相互推卸责任;即使有时分工很明确,但是员工之间没有协作只顾个人的工作,不考虑项目整体。

(五)沟通意识的问题

项目的沟通管理主要是为了项目目标的实现所进行的信息交流,这里主要包括上级与下级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员工内部的工作信息的交流,这些信息的交流是必须的,也是确保项目良好实施的关键,但是在实际的生活中,由于人的性格千差万别,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不是那么的容易。如果不能进行良好的信息沟通,就会造成信息的不畅,从而加大项目失败的风险[3]。

(六)项目风险管理意识问题

项目风险管理是为了实现项目既定的目标,所进行的对项目生命周期内的风险因素的估计以及所造成危害的估计。进行项目风险管理是为了更好更有效的实现项目的目标。就目前来看,风险管理意识问题主要有两种情况:一个是风险分析不全面,项目管理人员在进行项目分析时,分析的不全面,导致风险的漏析,给项目造成损失;另外一个就是项目管理人员不重视项目风险管理,没有认识到项目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对风险估计随便应付,随便写上一些风险防治对策[4]。

(七)项目收尾问题

项目收尾中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项目经验总结,项目经验是项目完成后,项目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根据实际的经验教训所写的报告,这些报告包括项目实施中的好的建议、针对某个问题该怎样解决以及实施中容易出错的地方。现实中项目收尾的问题主要是不重视项目收尾工作,或者是不愿意花费人力物力来进行项目收尾工作,只是应付了事。

三、加强软件项目的管理的建议与对策

(一)制定相符的项目计划

制定项目计划不是要求写出一份好看的资料或者是计划书,而是你要根据实际的项目情况制定一个符合项目的计划,这个计划要有针对性,尽可能的考虑全面。制定好的项目计划要有实用性,能够用来指导工作,制定项目计划时要考虑整体情况和内部的连贯性,项目计划要尽量的详细,控制力度尽量大,制定项目计划是一定要考虑到项目的整体成本,结合实际情况尽量降低项目成本,作出一份详尽合理与项目相符的计划。

(二)合理分配项目任务

项目经理将项目工作范围进行分解时应该使用WBS(工作分解结构),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治工作范围的漏分解,为了防治项目分解后的任务无法有效的分配,可以采用资源负荷直方图,采用资源负荷直方图可以保证工作任务达到合理的负载均衡。技术人员在担任管理人员之前,应该好好学习项目管理的基本知识,特别是人员管理和沟通管理,并在管理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积累项目管理经验,增强项目管理意识

(三)项目成员相互协调,相互配合

项目经理将工作任务完全分解后,将工作责任合理的分配给工作人员和团体成员,同时应该强调员工之间进行相互的配合,完成不同分工和环节进工作的协调。项目生命周期阶段包含很多阶段,但是不同阶段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要注意上下阶段之间的衔接,做好上下阶段之间信息的沟通。通过相互之间的协调,确保项目工作的完成。

(四)加强沟通意识

加强沟通意识就是加强感觉和态度的沟通。在沟通时应该注意下面几种情况:一是要清楚沟通的内容和对象;二是不能沉湎与沟通本身,要清楚沟通的目的;三是要遵守一定的规则,沟通要注意时间和回合的限制,可能第一次沟通不顺利,但要给对方时间耐心听完对方的话,针对核心的问题,做出解决。项目中的关系人一定要加强沟通,保证内部人员之间的沟通,确保信息畅通,确保项目的完成。

(五)加强风险管理意识

项目经理要系统的学习项目管理知识,积累项目管理经验,掌握项目风险管理的必备知识,完全分解项目计划,找出里面的风险点,针对风险点做出风险管理计划,然后对风险计划进行审核,对风险对策进行评估。风险管理意识一定要加强,这样可以降低项目中的突发事件,以及风险的危害程度。

(六)重视项目管理经验总结

工作经验的总结对于项目的管理工作相当重要,项目工作经验的总结可以为下一个项目的实施提供良好的项目的指导,在项目的实施工程中少走弯路,项目经理应该切实可靠的进行项目总结,在制度上鼓励和加强项目经验总结工作,使得项目经验总结及时并且具有指导意义而不是敷衍了事,为以后的项目人员更好地工作提供一个极好的资源和依据。

四、结论

在软件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只有实施规范化管理,才能更有效地进行项目管理,提高项目成功的概率。目前,由于软件项目管理实施的时间不长、经验不足,我们只有不断从实践中积累经验,进一步完善软件项目管理的理论体系,将软件项目管理更有效地应用到软件开发的实践中。

参考文献:

[1]王远,王健.计算机项目管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8

篇2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 demand for electricity, the power project has been a lot of construction, power grid projects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items in 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ower industry; its effective cost control is the key to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grid projects. Article combined with practical work experience, to come out of the implementation phase of the power grid construction projects, analysis of the phase and cost control, and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relevant workers.Key words: grid; projects; implementation phase; cost control

中图分类号:TU7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由于电网工程项目造价贯穿于电网工程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因此,其造价应该是全过程的控制,特别是实施阶段影响因素众多,更应该重视该阶段的造价控制,以达到整体控制电网工程项目的目的,通过笔者的经验总结,基于实施阶段的电网工程项目造价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实施阶段电网工程项目造价控制基础

1.1电网工程项目造价控制基本组成

工程项目造价控制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即从项目决策的投资阶段到设计阶段的设计概算及施工阶段的施工图预算和工程完成后的竣工结算。前期阶段是整个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所在,但目前监理单位对工程前期阶段的造价控制难以实施。工程项目实施阶段的造价控制是监理服务的一项重要工作,监理单位目前应将造价控制的重点放在工程项目实施阶段,待条件成熟后应将重点转移到项目的前期阶段的控制上来,真正为业主服务好,为业主把好关。在工程项目实施阶段造价控制重点更多的体现在如何处理造价、质量(功能)、进度三者之间的关系上,通过有效、合理的控制手段来提高工程项目的综合效益。

1.2造价与质量的关系

工程造价和工程质量一直是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轴,工程造价是指建造某个工程项目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工程质量指的是竣工的工程应当达到设计图纸的技术要求,符合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要求的特性。提升产品综合价值的方法关键是在保证质量同时尽可能地降低成本,或在控制成本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提高产品质量。对同一项目而言,质量较高的工程,相对的造价也应较高;而造价和质量之间也有数量上的界限,不顾成本来提高质量是片面的,只有在不降低质量功能的情况下降低质量成本,才是最经济、最有效的途径。

1.3造价与工期的关系

电网工程项目建设工期是指工程开工建设到全部竣工送电,并移交生产单位为止所需要的时间,建设工期的长短将直接影响工程项目建设的造价。完成一项电网工程所需的总造价可分为两大类:直接性费用和间接性费用。直接性费用是指直接消耗在工程项目建设中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间接性费用是指没有直接体现在工程项目建设中但又必须发生的费用,包括管理费、建设期贷款利息、工程机械磨损费等。当在一定条件和范伟内,工程建设工期较合理,工期越短则直接性费用就越多,而对于间接性费用,工程建设工期越短则间接性费用就越少。

在达到同一质量目标的前提下,完成工程项目建设的工期和直接性费用是曲线关系。合理工期下,工程造价的直接性费用最低,比合理工期提前或拖后都意味着项目造价直接性费用的提高;而间接性费用与工期是直线关系,它随着工期的延长而增大;故工程项目造价与工期的关系就是一曲线关系。在完成同一质量工程项目时,只有在合理工期那一点上的造价最低。所以,在进行造价工期估算时的重点就是找准合理工期。

实施阶段电网工程项目造价控制重点

2.1正确处理造价、质量、工期之间的关系

电网工程项目实施的理想目标是同时达到最短工期、最低造价和最高质量。但在实际建设过程中,这种理想目标往往是不可能同时达到的。应重点从造价和质量入手,正确处理好工期、造价和质量三者间的关系。

由于工程产品的生产特点不同于一般市场上的商品,不能通过降低工时来提高劳动生产率;也不能通过大规模、集约化的生产来降低成本;交换过程也并不是先生产后销售,而是先定价后施工;所以对于施工单位来说应通过提高管理效率,改进施工技术和有效地组织施工,来达到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途径。在监理中应对施工单位进行严格监控,审查施工组织的合理性,确保施工单位合理有效地施工,降低其不必要的成本浪费,并杜绝施工单位在盲目追求利润的同时,降低人员、技术的消耗,不按规程、规范施工和降低材料使用等现象的发生,以保证工程质量。

建设单位应确定合理的工程造价。工程造价的确定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基础和载体,没有造价的确定就没有造价的控制,即应调整和完善造价管理体制,选择标价合理的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在监督过程中应及时与建设单位进行沟通,掌握工程进展情况,并提出合理性建议,平衡双方利益冲突的矛盾,规范双方行为,消除个别牟取暴利的行为,使双方的利益得到保障。

2.2加强合同管理,严把合同关

篇3

1、工程概况

茨淮新河是安徽省淮北平原的一条大型人工河道,是以防洪排涝为主,兼有灌溉、航运、城市供水等综合利用的工程。茨淮新河灌区是利用河道节制闸蓄水及从淮河干流补水在沿河两岸发展灌溉的大(1)型灌区,灌区范围涉及颖泉、颖东、利辛、蒙城、潘集、凤台、怀远等7个县(区),实际有效灌面积165万亩,规划续建配套灌溉面积240万亩。现状茨淮新河灌区支渠以上固定渠道总长946.6km,支渠以下渠道3200多条总长5400km;灌区支渠以上各类交叉建筑物930座,一级抽水站77座,总装机264台、23770kW,二级提水站656座,总装机17220kW。

灌区现有工程大多建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由于受当时的经费、材料、技术等因素的制约,不少工程设备质量先天不足、存在安全隐患,加上又经过30多年的运行,大多老化失修,带病运行,严重影响了工程效益的正常发挥。为稳定现有的灌溉面积,新增(恢复)和改善部分灌溉面积,保证灌区的粮食生产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从2005年起,国家立项对茨淮新河大型灌区进行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根据《安徽省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2009~2020年)》,茨淮新河灌区规划总投资19.34亿元,计划于2015年前完成全部工程。到2010年,茨淮新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已安排24个单项工程,累计下达投资计划12450万元。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沿河20座一级提水站的更新改造及部分配套工程、25km渠道衬砌工程,这些工程建成后,改善了灌溉面积71.65万亩,同时改善排涝面积108km2,排灌效益十分显著。

2、现状工程建设与管理体系

茨淮新河灌区涉及4市7个县(区),续建配套工程中大部分属小(1)型工程,且点多面广。为充分调动市县力量搞好工程建设与管理,茨淮新河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管理局作为项目法人对灌区工程建设负总责,各工程项目所在地市县水利(务)局成立建设管理处作为现场管理机构,负责工程现场建设管理工作。工程全面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为工程按计划实施提供了有效保证。

为防止工程实施过程中经常出现的设计变更多、招投标不够规范、违法转包和分包、监理不规范等问题,更好地做好灌区建设管理工作,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来规范建管工作。在建管过程中严格按章办事,并不断总结和逐步完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 建设管理经验总结

3.1 重视项目前期规划设计工作

项目前期规划设计主要包括规划、可研、初步设计、招标和施工设计等阶段。由于历史原因,灌区大部分项目原始资料均有缺失。项目基础资料是否齐全,以及现场情况调查是否仔细是决定规划设计工作质量高低的关键,有时仅靠规划设计部门一家之力是无法很好完成的。因此我们在项目前期工作阶段重点协助规划设计部门收集基础资料,邀请工程所在地水利(务)局、现场管理人员等了解情况的人员参与调查复核,准确全面掌握第一手资料。可研或初步设计报告编制完成后,再次邀请参建各方及管理单位负责人对报告进行初步审查,重点审查项目设计是否符合实际、是否满足运行管理要求、有无漏项等,并形成会议纪要。工程招标采用施工图进行招标,并要求设计单位提供的施工图必须经过施工图审查。实践证明,重视项目规划设计工作是确保工程顺利实施、节省投资、缩短设计周期以及减少设计变更的重要环节。

3.2 完善施工招投标,确保施工单位合理低价中标

施工招标的目的是选择合理低价且有能力按合同约定完成工程建设任务的承包人,投标报价又是其中的关键因素。由于种种原因,在招标中曾出现过恶意哄抬标价和异常低价中标现象,不仅扰乱了市场建设秩序,且给建设和管理增加难度,工程质量和进度也难以保证。为解决这类问题,我们采用限价招标方法,即委托有资质的单位按招标图纸编制施工图预算,邀请管理、设计、质监和监察等单位负责人根据施工图预算研究确定投标最高限价和最低限价(一般最低价是最高价的95%~92%),高于最高限价或低于最低限价为废标。限价招标有效地避免了恶意竞标现象,同时还能够使承包单位有一定的利润空间。对保证工程进度和质量以及方便建设管理作用较大。

3.3 严格合同管理规范建设程序

工程建管的依据是合同,工程建管的过程也就是合同管理的过程,因此可以说,合同管理的好坏决定了工程建管的成败。我们的经验首先是采用合同示范文本,避免缺项、漏项和不平等条款的出现。其次是坚持合同审查制度,主要审查内容包括:建设项目是否具备合同签订的条件,合同内容是否符合法、合规,合同条款是否详尽明确,工程等级和技术要求是否具体,是否符合国家规范标准,合同签定是否具有完备的合同手续。坚持合同审查制度,是顺利履行合同的前提与保证。最后是加强对合同执行情况跟踪检查,督促合同双方自觉履行合同。

3.4 充分发挥监理作用

篇4

一 引言

福建省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城市防震减灾体系工程是福建省地震局建局后承建的最大的基建工程项目,也是《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规划建立的防灾减灾十大防御体系之一――防震减灾体系的重点建设内容和我国地震系统第一个开工建设和完成的省级“十五”重点项目。在此之前,国内地震系统基建重点项目的建设管理尚是空白,项目管理制度建设均侧重于科研项目管理,相应理论非常缺乏。这是因为:①地震系统的科研项目管理理论探索少;②本世纪初始与国家投资体制改革伴生的基本建设项目管理是一种全新尝试,其理论探索更少。本文以福建省“十五”项目申请立项和管理实践为基础,尝试对防震减灾重点项目管理的理论作出分析和探讨。

该项目以建立健全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和紧急救援三大体系为主要目标,以国家和福建省确定的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为主要目标区,以切实加强重点监视防御区内城市的防震减灾措施,强化城市对地震灾害的综合防御能力为主要建设内容,项目总投资9189万元,建设工期为2001―2005年。在建设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四年多的建设,2005年11月顺利完成项目总验收。回顾几年来项目建设的艰辛历程和建设管理中的得失,项目建设经验总结起来可以归纳为:抓住机遇、严格管理、探索提高,促进项目建设保质保量完成。这既是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基本思路,也是项目建设成功的经验总结,这对“十一五”重点项目的立项和建设管理也将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

二 项目立项及建设成功的启示

1.因地制宜选择正确的工作思路、目标、方法和策略是前提

在申报重点项目和争取立项的过程中,我们采取“边修渠边放水”的工作思路,突出“抓早、抓细、抓实”。一方面组织本系统的专家并依托福建省工程咨询总公司在项目技术途径上把关,对项目进行深化、细化,并反复进行调研和讨论,一方面安排专人负责与省里有关部门沟通与协调 ,尽力落实资金拼盘方案,确保项目立项成功并尽快启动。在协调拼盘资金过程中,我们的目标是先从省里入手,落实重点项目省级建设资金(省里是大头),再通过省政府协调九个市政府。有了明确的工作思路和目标,我们积极抓紧与省计委、省财政厅协商省级建设资金的分担比例,同时根据各地震情、经济实力以及该项目在各地的工程量,对地市需承担的建设经费进行合理分解,指导并帮助各地市地震局将其列入当地“十五”计划中,使之与全省防震减灾重点项目相配套,保证配套建设资金落实到位。这样,渠修好了,放水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省里的问题解决了,各地市的问题也相对好办了。

2.加强领导、明确职责,严格管理是推动项目进展的关键

(1)建立健全管理体制、规范管理制度,项目管理有章可循

在争取项目立项的整个过程中,我局领导都亲自部署、亲自抓,亲自协调有关经费解决方案。为加强管理,局里专门成立了重点项目领导小组,由局长(项目法人)担任组长,负责重点项目实施的统一领导和组织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重点项目办公室、技术协调部、人才培训部、审计监察部等4个协调办事机构,负责具体相关事宜。项目按照统一规划、分布实施、逐级分解的原则组织实施。在局长统一领导下,各专题分别由四位副局长负责并认真挑选各学科技术骨干担任技术负责人,协助副局长抓好专题实施工作。同时,我局还印发了《福建省地震局“十五”重点项目管理办法》、并根据有关规定和要求配套出台了《福建省地震局重点项目审计管理办法》、《福建省地震局“十五”重点项目物资设备管理办法》、《福建省地震局“十五”重点项目档案管理办法》和《福建省地震局“十五”重点项目验收管理暂行办法》等,对项目管理机构的设置、各部门职责分工、专题(子专题)负责人职责、项目的计划管理、经费管理、基建和技术装备管理、档案管理、成果管理以及奖惩条例等都作了明确规定,建立起一整套管理体制和制度,用制度来规范管理,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职责明确、责任到人”。同时不定期印发重点项目工作简报,及时传达上级有关指示精神,通报各项工程进展情况,交流各方面工作经验,以便于各部门掌握情况,促进有关工作的协调配合。

(2)加强计划和资金管理,保证资金安全、高效运转

在工程计划和资金管理中,我们采取由规划-年度计划-具体列支明细项目层层把关的管理模式,即:根据各专题的建设任务、概算及省计委批复的投资额度,先由领导小组研究确定各专题的总经费控制数,每一实施年度,由重点办根据各专题的年度工作任务和项目资金到位情况安排年度经费指标,各专题根据年度经费指标合理安排经费的使用,资金实行专人专户管理。由于工程项目涉及面广,许多建设内容需委托外单位承担,这就给资金的管理带来较大难度。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加强并规范了合同的管理,对不同性质的合作项目,拟订了不同的合同(协议)样本,各专题按照统一格式与合作单位签订合同(协议),由重点办统一编号、管理,各专题依据重点办开具的拨款通知书和合同(协议)复印件到财务办理拨(转)款手续,杜绝了资金的违规操作。同时,审计部门对专题经费使用,实行跟踪审计,保证资金安全使用。

(3)加强人才引进与培养,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人才保证

为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及新系统的正常运转,我局采取“引进来、送出去”的办法,加大人才的引进与培训工作。每年初安排项目经费时,都下达人才培训部(局人事教育处)一定的培训经费用于人才培养,从2001年至今,我局共引进人才43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1人,管理人员7人,并派多人次参加各类专业技术培训。同时,对一些我局暂时无法独立完成需委托外单位完成的项目(如:软件的研制、系统集成等),在签订合作协议时,都明确要求对方负责培训我方人员,并有我局技术人员参与全过程。这样,既锻炼了人又培养了人才。

(4)注重项目的前期论证和成果验收,严把项目质量关

在项目前期论证中,我们聘请了省内外专家(包括多名院士),对各专题的初步设计进行几轮审查,反复修改,最后报送省计委批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注重对每个重要环节的验收与把关,重点办介入每个重要环节的验收,所有验收资料、专家评审意见均由重点办存档、备查;实施过程中遇到具体建设内容、技术途径需变更的,都由领导小组研究通过。

(5)加强与市县地震局(办)的沟通联系,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由于该项目建设地点也涉及全省十几个县市,资金拼盘方案中,除了省级财政投入、中央投入外还有市、县的财政投入。为此,我们加强了与市县地震局(办)的沟通联系,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充分尊重他们的意见,努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适当安排项目建设管理补助,使市县项目配套经费按期及时到位,划转统一调度管理;同时也使市县地震局(办)能广泛参加到项目的建设中来,为工程建设提供帮助和监督,保障其顺利实施。

3.立足本职,实事求是做好宣传,是促进各项工作落实的有效途经

我省境内虽无破坏性地震发生,但台湾及其海峡地区发生强烈地震时常波及我省。每次有感地震发生后我局都及时向省委、省政府报告震情发展情况,为上级部门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例如1999年9月21日台湾南投附近发生7.6级地震,我省沿海各地普遍震感强烈,不少人惊逃户外,聚集街头,谣传不断,社会影响较大。地震发生后,我局及各地市地震部门采取有力措施,及时向公众通报震情、澄清谣传,消除了社会公众的恐惧心理,维护了社会的安定,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震后省政府两次召开专题会议,听取我局工作汇报,研究我省防震减灾工作部署,并为我局解决一些实际困难,这也为我们争取“十五”重点项目的立项起到一定促进作用。此外,我们还利用一切有利时机,让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同志了解我们的工作,增加我们工作的显示度,如邀请他们参加我局一年一度的防震减灾计划工作会议、地震趋势年度会商会,带他们参观数字地震遥测台网中心和应急指挥中心等。多一点了解就多一层理解,多了理解就能多给予支持。

由于该工程项目涉及面广、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社会影响大,福建省委、省政府还将该项目列为2001年和2002年为改善城乡人民生产、生活条件要办的15件实事之一,进一步促进了项目建设资金的落实。

4.锲而不舍、百折不挠的精神是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

整个项目从立项到配套资金的落实、到资金真正到位,需要大量的沟通协调工作,在协商解决具体问题,特别是牵涉到经费问题时,总不是那么一帆风顺。我们知难而上,不怕多流汗、不怕多跑腿、多磨嘴皮,积极主动与省政府办公厅、省计委、省财政厅等有关部门联系,探讨项目的可行性及其重要意义,遇到问题及时与他们沟通,“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们的精神感动了有关部门的同志,得到了他们的理解与支持,在一些问题上,他们主动替我们想办法、提建议,使我们在工作中少走了不少弯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 项目建设及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项目的成功建设,使我局中型项目建设能力从无到有,从低到高,同时初步形成了一定水准的项目管理组织体系和能力保障体系,项目管理理论水平也得到了提升,这为我局进一步做好“十一五”重点项目申报和建设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由于该项目在全国各省局的“十五”重点项目也是实施最早的,比中国地震局的“十五”项目甚至提前了三年,没有现成的样本和经验可循,这就要求我们摸着石头过河,在建设的过程中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建设,因此难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项目管理人才匮乏、有些规章制度执行不力、初步设计变更较大、资金实际支出与原有的投资概算相差较大、设备购置与原设计不符、未建立质量与技术保障体系、缺乏绩效考评机制等。

四 对“十一五”项目的一些建议

随着国家投资体制改革及财政预算体制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各级政府对财政拨款项目管理的模式不断在改进,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内容也在不断变化,日益科学化、严密化、系统化。例如:出台了项目法人负责制、工程合同管理制、建设监理制、政府采购制度及财政集中统一支付制度等,并要求对项目进行绩效考评、建立政府投资责任追究制。为适应改革要求,有关职能部门也提出了新形势下基本建设管理的新思路,即:以提高投资效益为核心,以政府的财政性资金管理为重点,通过深化投资体制改革,逐步建立以财政基本建设支出预算管理、投资项目管理和投资效益监督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投资调控管理体系。同时将很快建立和完善三项制度, 即基本建设支出预算编制制度,投资项目的概、预、决算审查和财务报表审核制度,投资效益的分析报告制度,总称为政府投资项目的评审与财务管理制度,逐步实现对财政性投资资金使用的全范围、全过程监督管理,我省财政部门已建立起了“资金使用在线监控信息系统”。

为适应此项改革,对我局“十一五”项目的申报及管理提出以下一些粗浅的建议:

1.申报的具体项目建设内容应符合财政性投资(特别是基建投资)资助的方向,突出对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的保障作用和公共服务作用,要跳出本系统本行业的框框,从全省角度考虑全局性的工作;

2.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尽量采用可行、可靠并且将来维护费用低的技术方案设计,特别应注重对仪器及设备的选型,充分考虑仪器设备的技术指标及可靠性;

篇5

中图分类号: TU723 文献标识码: A

1.项目立项阶段造价管理

道路桥梁工程立项阶段也就是项目投资的决策阶段,造价管理工作主要是对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及经济评价的管理和控制。对拟建项目的各种设计方案从技术和经济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并在优化建设方案的基础上编制高质量的投资估算。一般来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提供投资决策依据并进行相关管理,首先分析建设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其次要合理确定估算依据,尤其要考虑工程的特殊性,合理确定估算标准;最后确定合理的资金筹措渠道,预估工程建设进度。

投资决策阶段的管理目标是项目投资估算的控制,造价工程师应做好投资估算的编制和审查工作,对其完整性、准确性以及资金的筹措和落实情况进行分析计算。投资估算一经批准,即作为项目总投资的计划管理额,不得随意突破。

对道路桥梁项目投资决策阶段造价进行管理,首先要对投资估算进行编制和控制。市政道路桥梁项目一般按《市政工程投资估算编制办法》的规定,按各分部分项的单价指标编制投资估算。对不同建设标准的道路及不同结构类型的桥梁,应分析总结其在本地区较为准确地各项造价指标,供造价编制人员及控制审查人员使用。

在道路桥梁项目投资决策阶段对道路桥梁造价进行管理时,要了解项目建设的背景和相关的规划条件,为项目的投资决策提供资料支撑。同时,应认真进行外业调查。投资决策阶段的外业调查工作是工程人员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的基础工作,调查的基础资料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工程实施方案及其造价。其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人工费的组成、外购材料的货源、供应价格和运输方式,料场的开采方式对道路沿线环境的影响等因素。当然,机械养路费及车船使用税标准,沿线折迁的建筑物、电力电讯线,青苗补偿、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等也对道路工程造价有很大影响。

2.道路桥梁设计阶段造价管理

在施工中的每个过程都要进行造价的计算,但是一定要突出重点。工程造价的核心就是项目的决策以及设计过程,但是如果投资决策之后,对工程造价的控制重点就应该完全放在设计阶段。

桥梁工程在实施阶段通过监理控制,不仅能够在质量以及速度等方面令人满意,在项目实施阶段投资控制也应该有序地进行。然而在我国,项目前期还没有实施监理制度,因此,在保证规范的条件下,设计之后的造价也会产生很大的差别,其主要是因为技术、经验以及其它的外界因素的影响,此外,如果不切实际地追求高质量高标准,也会致使桥梁工程的造价过高;若设计思想守旧,其桥梁工程的造价也会比较高。合理地控制桥梁工程造价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①实行限额设计,限额设计制度是控制桥梁工程造价的主要的方法。根据特定的结构,把投入的资金分成许多部分,要求设计人员按照规定的数额进行设计。这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而且还是一种技术问题。②为了把造价控制在最低,在工程前期实施监理制度,通过监督使设计更加合理化,这是一种比较公正的制度。③由于目前我国用于桥梁施工的资金比较缺乏,所以需要进行多种方案的比较,选择出最经济适用的计划来实行。

3.道路桥梁工程实施阶段造价管理

道路桥梁工程实施阶段,一般包含以下几个方面:招投标、工程施工、施工变更控制。工程实施阶段的造价管理对造价控制目标的实现有最直接的影响。

3.1招投标阶段的造价管理在招投标阶段,首先应实行招标采购制度,引进市场价格竞争,降低工程造价。确定招标方法时应防止串标,防止抬高报价;其次是合理确定标底或最高限价,标底和最高限价应控制在批复的概预算范围内,并完善招标文件及合同条款在造价控制方面的规定,确定一套有效的合同变更与管理方法。业主有权在不改变投标总价的原则下,对明显不合理的不平衡报价应予以调整。

3.2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道路桥梁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主要是采取适当的施工工艺,来降低工程造价并进行管理。道路桥梁要尽可能采用标准设计,这样不仅有利于施工,而且还可以减少辅助工程的费用。比如道路软土路基常用的处理方法有强夯法、换填处理、袋装砂井处理、水泥搅拌桩处理、高压悬喷桩处理、CFG桩等处理方法。桥梁上部构造施工方法有现浇施工、预制安装、悬臂施工、转体施工、顶推施工、逐孔施工、横移施工、提升与浮运施工等。各种不同的施工工法有其一定的使用范围或条件,其造价指标也不一样。比如采用袋装砂井排水固结方式处理软土路基,虽然造价方面比较节省,但排水固结时间长,处理深度有限,不一定能满足实际情况和工期要求。预制梁桥的吊装,有单导梁、双导粱、跨墩门架等。不同的施工方法,所需辅助设施不同,造价也不同,在道路桥梁施工时应注意选择。

桥梁施工工程量计算的基础是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主要包括开挖基坑、基础工程、下部工程、上部工程四部分。开挖基坑应按土方、石方、深度、干处或湿处等不同情况,分别统计其数量,并考虑适当的安全措施;桥梁基础工程应根据工程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结合不同的基础形式,合理确定施工方法和措施方案,计算水上打桩平台、施工便桥、基础施工围堰、封底砼浇筑等与基础工程相关的工程项目及措施项目数量;桥梁的下部构造工程关系着整个桥梁投入运行后是否稳定,一般需采用现浇混凝土进行建造,应根据设计尺寸准确统计其工程数量;桥梁上部构造分为行车道、桥面铺装和人行道三个部分。计算工程量时应按顺序进行,避免错漏。同时,要正确计算上部结构吊装设备、满堂式支架、桁架式支架、桥梁拱盔及拱架、悬浇悬拼支架、移动模架等上部结构施工措施项目及支架的数量。

3.3施工变更的造价管理道路桥梁项目由于其线路长、施工工艺复杂、结构形式多样以及其公益及社会影响大,在实施的过程中,随着客观环境和条件的变化,原有的设计方案不一定能满足工程实际,会产生一定的设计变更。而施工单位可能会因为设计变更,要求改变原有的不利报价的项目,或变更或新增项目的造价,造成投资失控。要对设计单位的设计质量进行明确的要求和规定,对于牵涉到设计质量方面的变更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和责任。

4.道路桥梁竣工结算及财务决算阶段的造价管理

篇6

公路建设是加快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保障社会运输需求的重要途径。因此,要将公路建设作为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认真落实好公路建设责任。在公路建设中,要加强与交通部门和施工企业之间的沟通,协调解决好公路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同时,交通部门要搞好公路建设规划和争取项目工作,进一步加快公路交通建设步伐。

一、当前公路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1.1施工周期短;难度大

由于我国公路建设任务非常繁重,涉及单位又多。受自然、施工设计等因素影响,施工中出现各种事先不可预见的情况也很多,使得工程建设管理难度变大,投资控制与管理的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

1.2施工不确定因素多

由于公路工程设计变更的复杂性和不可预见性,给公路工程设计变更的管理带来了一定困难。目前,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与可持续科学发展观,与工程造价控制目标,与公路工程设计变更管理办法不协调的现象,特别是一般设计变更尤为突出。

1.3不按施工管理程序办事

在公路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着先开工后报告的现象。某些施工单位习惯于传统的做法,工程开工前不打开工报告;或边施工边打开工报告;或提交开工报告后未经批准便施工,严重违反了施工监理程序。有的承包人甚至没有施工程序的概念,加之有些监理责任心不强、监督管理不严,使得承包人没有预先提出质检申请,监理却做了质检工作,违反了施工监理的正常程序。

1.4资料的欠缺

由于承包人技术资料管理人员的缺乏或经验不足,工作责任心差,且工作岗位不固定,工作连续性差,前后脱节,导致内业资料整理中的重复返工现象经常出现。加之未能按时进行技整性较差,有的资料真实性、可靠性也不足。

1.5企业自检环节薄弱

企业自检是工程质量保证的关键性环节。凡是没经承包人自检以及自检不合格的工序,监理工程师有权拒绝质检签字认可。但有些承包人的质量保证体系并不健全,自检人员配备不足,自检机构形同虚设,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承包人不先自检而直接报监理检查的情况时有发生。

二、提高公路工程施工管理的措施

2.1公路工程施工过程的管理

2.1.1施工准备阶段

①材料进场控制

在备料阶段,根据设计文件对于基层。面层及其他部位材料的级配要求,严格制定备料计划,尽快确定各层次目标配合比来指导备料工作;深入材料生产厂家,本着货比三家、物美价廉的原则选择优质材料;通过实验验证材料质量,不合格材料要坚决抵制,严把质量关。

②施工方案控制

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图纸会审,认真研究施工方案,开碰头,集思广益,共献良策,制定几种方案,从中选择最适合的方案,按照方案制定各个工序的作业指导书,并在施工生产前对责任人交底,并将各项要求传达到每个施工岗位上。做到责任到人、层层监督。

2.2.2施工生产阶段

①自检体系控制。时刻注意自检体系的实施效果,使其在质量中始终发挥良好作用,并在施工生产中逐步使其改进、完善。

②工序质量控制。严格工序间的交接检查,做到层层检查,一道工序完成后,确认其质量合格后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对发现的不合格品坚决返工,决不能马虎,否则将影响下一道工序的施工质量,造成更大的损失,而且要保证机械的正常运转及正常使用,并着重对隐性工程进行检查和质量控制。

2.2加强公路工程质量管理措施

2.2.1健全了质量保证体系

为了搞好质量管理,应从组织、人员、制度三个方面抓起,建立健全了质量保证体系。项目经理部设总工,负责全段技术管理和质量工作,并兼任督导;工程处设主任工程师,负责本处质量检验和技术管理工作,下设测量、试验、质量检查三个班组,具体负责本工区质量控制、检查和验收工作。在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基础上,进一步强化质量检测手段。

2.2.2加强工程施工管理,抓好工序管理

①在施工中,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坚持现场办公。提出工程技术人员不盯施工现场就等于脱岗。关键工序开工前,必须有项目经理部总工、处技术负责人在现场。一年多来,项目经理部正副经理、总工,坚持深入现场指挥、指导、协调,解决施工中的各种技术问题和质量问题。

②高度重视基层的施工质量,在底基层施工中,为克服以往放样不精确的弊病,提高标高、横坡度的合格率,标高控制必须设立严格的控制桩。利用线绳加密高程控制点,提高精度。第一次放样后粗平;第二次放样后精平;第三次放样后再精平,尔后立即进行检机:第四次平整是精细找平个别仍不合格点。通过“三放四整”,保证了底基层的标高和平整度。

③把工序管理作为施工管理的重要一环来抓:①坚持开工前进行技术交底。②加强现场工序管理,明确分工,责任到人。③合理安排工序顺序,文明施工,减少污染,环保施工。④设置安全监督员,对工程坚持每月进行一次安全检查。

2.2.3对工程建设项目实施全程监理

一个工程建设项目的完成,要经过投资决策、可研、设计、施工阶段才能实现货币的物化。设计文件是施工监理的基础资料,也是施工的蓝 图,设计文件合理与否、是否经济适用,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质量、费用、工期和使用效果。由于我国经济 战略的调整,国家通过增大基础设施的投入,扩大内需,以此拉动了整个经济的发展,全过程的工程监理业务一般包括下列几个方面:①工程建设前期投资决策,可行性研究咨询。②设计阶段监理。③招标阶段监理。④施工阶段监理。

三、实践工作经验总结

①作为施工单位,必须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充实项目经理部的质量管理工作人员,制定全体施工人员的质量职责,使质量管理工作贯彻于整个工程施工当中。

②加强施工队伍的意识教育,加强施工队伍的岗前培训,层层分解质量目标,使质量目标落实到最基层的施工人员身上。

③认真做好试验检测工作,为质量控制提供可靠的依据,切实做到试验数据指导工程施工,使各项工程的质量控制有据可查,真正起到工地试验的作用。

④处理好进度与质量的关系,只有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严把工程质量关,提高工程质量抽检合格率,才能保证工程进度按计划目标实现。当工程质量与进度发生矛盾时,进度必须服从质量。

⑤密切配合好业主、设计和监理单位,各方的协作配合抓好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坚决落实质量保证体系,确保工程质量。

⑥建立自检机构,完善自检系统,加强对施工工序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动态质量管理,发现影响质量的的因素及时处理,防患于未然,从而保证工程质量。

⑦坚持质量检查制度。项目经理部每月定期进行一次质量检查,每次检查结果通报,并与奖惩挂钩。

篇7

1 项目管理与项目经理的概念

项目管理专业是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指在项目活动中运用专门的知识、技能、工具和方法,使项目能够在有限资源限定条件下,实现或超过设定的需求和期望。

项目经理是指企业建立以项目经理责任制为核心,对项目实行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管理的责任保证体系和全面提高项目管理水平设立的重要管理岗位。项目经理是为项目的成功策划和执行负总责的人。

2 焊装生产线建设特点与甲方项目经理

在汽车厂四大工艺工程项目建设中,焊接生产线相对于涂装线和总装线来说,刚性强,多品种车型的通用性差,每更新换代一种车型均需要更新车间大量专用设备和生产工艺。焊装生产线建设涉及的专业知识较多,如机械化、电控、非标设备、建筑、结构、水道、暖通、动力、电气、计算机、环保和通讯等机、电、自动化等专业知识。具体工作础土建、钢结构、水电气等二次共用管网、风扇与照明、排烟与除尘、夹具生产线、标准焊接设备及点焊群控系统、输送及AVI储存识别系统、ANDON系统、能源与及中央监控系统等等。

以上工作在项目施工中经常出现交叉作业及分工不明确问题。同时相关工作在甲方的实施过程中可能分别属于甲方技改办、工艺部、设备部等不同部门牵头负责下的各专业制造厂商的分工安装。如何如何使各个部门及各个专业厂商之间的信息畅通,明确分工,积极配合,如何使相关工作合理有序的开展,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按期完成各项工作,是焊装项目施工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问题。项目实施过程中,针对某个具体项目,如一条焊接生产线,一般乙方会设置一名项目经理,对项目的整体设计、采购、制造、安装调试、验收运行等总协调,保证项目顺利进行。借鉴乙方的项目管理经验,甲方在焊装项目的施工过程中设立项目经理显得十分必要。为此本项目在规划及施工过程中成立了以工艺部焊装组长为总牵头人的项目管理制度,保证了各专业的顺利对接,项目按期完成。如图1。

3 焊接生产线建设的项目管理

3.1 焊接生产线建设的一般过程

焊接生产线的设计开发一般经过如下过程:工艺部门接到产品初版数模后,进行工艺审核分析,提出工艺问题反馈与改进要求,完善数模后、模锁定。然后进行后期的设备招投标、工艺细化、设备制造、安装与调试、验收等工作。流程如下:招投标---评标、定标---合同签订---图纸设计---图纸会签---加工制造---现场安装---调试、试生产---终验收等。

3.2 平面图设计与审核

焊装厂房、钢构、二次水电气等一般都由专业设计院设计。焊装生产线的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平面布置图的设计除了依据生产线纲领产能、自动化率等基础数据外,更重要的是要对车身的三维结构数模进行详细分析结构后,结合产能、自动化率、可用面积及现场实际情况作出工艺平面布置图。同时需要明白各种设备的工作要求,如悬挂点焊机、固定点焊机需要压缩空气、循环水、电等;涂胶泵需要压缩空气,如果是有温度控制的,就需要电;螺柱焊机分手动与自动,手动一般只需要用电,自动或半自动送钉,除了电还需要用气等等,这些都要在工艺平面图中体现。工艺平面图一般应满足以下要求:完好地标明白车身的全部装焊夹具、总成检具工艺流程及焊接设备、焊钳的布置和工位之间工件的传送方式,还应反映出人员配备情况;在平面布置图上应确定单件、分总成件的装焊夹具的位置尺寸、工位器具的位置、焊接设备给水点、排水点、供气点的位置、设备电力接线点的位置、单相插座带地线孔的位置、三相插座带地线孔的位置、通风位置、照明位置、电扇位置、车间内全部焊装夹具压缩空气供气点的位置、车间内使用风动砂轮的地方及供气点的位置、铜焊的位置、吊装悬点设备的珩架简易图及主要尺寸。平面图作为项目施工的最重要资料,平面图设计好后,一定要到现场考察,特别是改造项目。

3.3 焊接生产线的安装调试与验收

施工项目管理一般分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成本控制、安全与环境管理、合同管理、信息管理等,其中又以质量控制与进度控制最为重要。质量控制为重点,进度控制为关键。 首先需要针对项目拟定项目实施进度控制计划表,按时间节点要求定期检查,控制好各项工作,并对出现问题的点提出整改措施予以纠正弥补。

生产线设计完成后,甲方汇同乙方进行3D图纸会签后,先后进行拆图、加工、安装、检测、油漆与气路等工作。甲方应根据项目实施进度控制计划表在不同阶段进行抽查,保证设备的质量合格与进度按节点实施。

一般整线都会在项目集成商处进行设备的试焊与预验收。预验收合格后方可发货到甲方现场。到甲方现场是设备的最终状态,一般甲方的时间要求都比较紧,各项工作必须做好。为了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笔者结合项目工作实际认为做好以下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3.3.1 设备制造过程的定期进度检查

设备在制造过程中,应根据项目进度节点控制表,定期对每项应完成的工作进行督促检查,要求每项工作必须按时间完成。每一项工作的拖期都会对后续相关工作产生不利影响。

3.3.2 安装调试前的物资准备

物资是基础,物资不到位人再多也是没有用的,所以,安装调试前必须保证各项物资到位。根据时间节点所有物资必须到位,安装物资不到位,后续工作没有办法开展,工期紧可以通过加班加点实现,物资不到就没有办法做到。安装调试前主要以下物资进行逐项确认核对①机械部分②电器元器件③标准焊接设备④冲压件的到货状态,确保数量与质量满足要求;数量要根据开发清单,一一核对,确保不漏件;关于质量问题也是需要重点控制的环节,前期的冲压件,一般都是拉延件,后经过激光切割或划线钻孔工序件,孔位、修边很难保证,焊接前需要对每个冲压件的状态进行确认,保证基本不影响调试进度。最好要求厂家提供工件的质量报告。

3.3.3 安装设备准备

①吊车、叉车等大型外租设备:根据夹具吨位及现场条件确定设备类型。②手拉葫芦、焊机、地坦克、液压小车等小型施工设备准备。③设备安装测量设备:根据主线安装及分体夹具的不同要求,备好水准仪、经纬仪、光笔或激光跟踪仪、关节臂测量机等测量设备。如图2。

3.3.4 调试人员管理

①技术人员:试焊时,项目乙方的设计人员必须在项目调试现场,及时解决甲方现场调试中出现的问题。②检测人员:调试过程中,难免出现搭接不好的情况,不易判定是夹具还是冲压件的问题,项目的乙方检测人员对有异议的夹具需要及时的复测核准。③甲方操作人员:调试试焊前,需要对操作人先进行培训,学习工艺文件,对产品结构、焊接位置、夹具操作步骤有基本的了解,提高焊接质量。④甲方技术人员:试焊时甲方工艺技术人员必须全程跟踪参与调试,掌握全面的调试状况,及时协调处理调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⑤标准焊接设备厂家技术人员。⑥甲方设备与质保人员也应及时介入项目的调试工作。如图3。

3.3.5 调试文件

调试前,确保每个工位的工艺卡片或作业指导书提前打印好,悬挂于每个工位。

4 现场安装调试管理注意事项.

4.1 基础预埋构件的确认

主焊线土建基础一般都有预埋钢结构,钢结构预铺好后,水泥灌浆前,需要仔细核对预埋板位置尺寸。一旦水泥灌浆后,改动比较困难。

4.2 主线及相关设备安装安装技术交底

主线夹具及主线输送线体安装前需要对其位置放线确定。首先啊需要确定放线基础,并注意与白车身调整线位置对接。主线位置确定好后,前后围、侧围、顶盖等上线位置的准确应与主线相应位置对接,如果涉及上线吊具的,钢结构位置尺寸需要根据地面夹具位置调整。

4.3 调试过程中机器人与夹具的配合

现在的主线基本上都是机器人自动化焊接生产线,夹具、输送系统与机器人工作相关密切,工作需要相互配合。调试时,夹具夹紧后,机器人程序不能立刻焊接,技术人员需要对每个夹紧点的夹紧状态进行确认,确认夹具与工件的正确状态后,机器人才能焊接。运动过程成夹具固定部分与运动部分的间隙也需要仔细观察。 这些问题需要在调试过程全部解决。一旦调试完成正常生产,工件到位,夹具夹紧后就会给机器人信号焊接,人员无法进入,对生产线存在的细小瑕疵不易观察,后期很难发现,会造成设备运行安全隐患及运行不定,同时造成生产的产品质量不稳定。

5 项目验收与移交

篇8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自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建筑行业已经成为中国的支柱产业,在实际的建筑施工中,工程施工监理在确保项目质量、保护国家利益、业主合法权益方面是有很重要的作用的,必须要给予足够的重视,目前我国的建筑施工监理方面虽然已经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但是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还是由于各种因素,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必须要及时的给予解决。

1建筑工程监理的重要性

1.1建筑工程监理水平高低影响着建筑质量

建筑工程的质量好坏与很多因素有关。监理工程师的作用会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到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理工程师严格遵照相应规章制度和章程,严格进行施工技术和施工各环节的监督管理,这对促进建筑质量发挥重要作用。

1.2监理工作影响到工程进度

工程进度不但是施工进度的计划安排,在施工过程中还要涉及到工程设计、招标、施工等个阶段的综合考虑。只有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全面考虑分析,各环节准确控制才能保证工程按照既定计划进行,缩短时间,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这整个阶段,需要监理的全程参与。在前期阶段,监理协助建设单位制定项目实施总进度控制计划,合理统筹安排项目定义、可行性研究、工程设计、施工招投标等。在项目开工之时,监理还要审核施工单位的总进度计划,对各阶段的计划做到合理掌控。

1.3监理工作影响工程成本

在保证工程进度和质量的前提下,要尽可能实现工程费用的有效控制。通常情况下,实际发生的费用不应超过计划费用。在整个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监理所发挥的作用是重大的,监理工程师根据相关的合同文件要求,认真审核工程清单中的各项费用,并且与施工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核对,保证了费用的有效控制。

1.4建筑监理对安全工作的影响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是关键。优质工程是以安全生产为保障的。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都要加强对安全工作的管理,对不同阶段不同环境要根据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管理,最大程度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

2.建筑工程监理存在的问题

2.1建筑工程监理水平整体偏低

这是当前我国建筑工程普遍存在的问题,长期以来已经对监理的工作质量产生了严重影响。其主要的表现为:没有针对施工现场的相关制度和相关规范要求进行监理,或者监理没有落实到实处;监理工程师身兼数职,没有做到相应的监督工作;监理的机构组织不完善,职责不明确;监理企业没有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手段,管理水平低下;监理人员服务意识淡薄,直接或者间接损害企业形象。

2.2法律法规不健全

当前在我国国内监理市场的管理还待提高,一部分没有监理资质的单位看到监理的较大利润空间就混入监理市场,其自身能力的缺陷给业主带来了较大经济损失,也给监理市场带来了很严重的负面影响。

2.3监理人员素质不高

监理工程师或者相关工作人员,大部分都是之前从事施工技术或者工程设计等相关工作,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但作为监理工作人员,仅仅局限于这些知识是远不够的,还要对法律法规和基础知识等有足够了解。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很多单位的监理人员将建筑监理与质量监督不能严格区分,并不知道自己所从事这项工作的重要。他们只知道技术,对管理、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知识非常欠缺,致使监理人员素质不高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3.提高建筑工程监理水平的相关措施

3.1做好工程各阶段的监理工作

第一,施工准备阶段。自建筑合同签订之后,项目的组织部门就要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和相关管理机构,明确各方责任,并层层分解到每一个相关人员。共同承担起工程质量管理责任,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

第二,施工阶段。项目开始建设,组织监理部严格审核施工方提供的各类技术安全实施方案,并将放线测量结果报批项目监理部,验收通过之后才能开始施工。

第三,竣工验收阶段。在项目工程竣工之后,要进行检查和检验。监理部门要对竣工材料、部件和设备的合格材料和资料、施工记录等与质量相关的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并建立档案规范保存。

第四,工程环境监理。结合各工程的特点和条件,对影响到施工质量的环境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特别是在施工现场,要根据季节制定保障措施,保证工程质量免受到冻害、冲刷等影响。

3.2落实建筑安全监理责任制

组织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对各岗位的建立人员要明确责任,分工合作,做到安全监理工程层层分解,事事有人管。把建立目标与安全监督工作互相结合,使之成为日常的重点工作,并渗透到施工的各环节。总监理工程师要负责总体的协调工作,与施工方和业主方充分沟通交流,正确处理好监理和业主关系,维护公司形象,获得业主对监理工作的信任和支持。

3.3不断提高监理人员素质

篇9

中图分类号: S776.36+6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众所周知,水运工程的建设规模大、耗资高,水下隐蔽工程施工困难,其质量的好坏,不仅影响着整个工程经济效益及使用价值,对于将来的维护与使用安全都有重大影响。因此,虽然当前我国水运工程整体质量状况良好,但是对于快速发展的水运事业来说,质量管理永远是重中之重。影响水运工程施工建设质量的因素非常繁杂,它们贯穿整个施工过程。只有对其进行全面地了解,才能有效地握提高水运工程建设质量。

1 水运工程质量的影响要素

1.1 设计与施工

施工单位是质量监管的主体,而各岗位的工作人员工作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当前,工作在水运工程一线的人员,专业技术人员较少,很多为民工,知识技术水平的限制和差异,对提高施工质量来说极具考验。尤其当资金紧张、工程质量与施工进度之间出现矛盾之时,人们就容易忽略以质量监管为中心和主导的地位。

在施工工艺和方案方面,设计阶段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占90%以上。若设计人员本身技术水平低,违背建造程序,或者时间仓促考虑不周全等,不合理的布局、设计势必会导致施工方案在正确性以及施工工艺的先进性上出现问题,直接影响到施工进展状况、水运工程的质量和经济效益。另外,在实践中由于优化方案需要变更设计方案时,施工方案要做相应调整,配置设备可能要随之改变,若不能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施工过程中就容易出现质量问题。

1.2 设备与材料

生产设备、材料、构件是水运工程项目形成生产力的物质保障,也是水运工程实体建造的质量基础。因而在施工过程中,水泥、粉煤灰、钢筋、钢材、外加剂等原材料如果存在质量问题的话,将给工程的安全运行留下隐患。水运建设的重要工具船舶和机械设备,若没有维护好,修复不及时乃至破损严重或残缺不全,则其性能、数量显然不能满足施工过程中的强度数量要求,这将直接影响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

1.3 自然因素

由于水运工程项目水上作业比较多,很大程度上要受季节影响。比如内河工程要受到洪水季节等的不利影响。还有就是简陋的工作环境:交通不便利,通讯不方便,医疗卫生、安全保护方面的条件比较差。这些都会影响到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甚至导致水运工程质量难以控制。在以上影响要素当中,材料设备的取舍和维护以及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可以由工作人员控制;不利的自然条件如温度、狂风、暴雨等虽能够造成严重的质量事故,但是,若采取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还是可以避免或减轻其不利的影响。因此,水运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多数情况下都是由于工作人员的施工以及管理不当引起。

2 提高水运工程建设质量的管理措施

通过对影响水运工程质量多方面因素的详细分析,我们找到了问题产生的根源,就要在具体操作中把握主次,对症下药,在实践中不断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来提高水运工程建设的质量。好的质量是在施工过程中做出来的,绝不是事后通过检查解决出来的,过程控制最为重要。现就从以下七个要点浅析提高水运工程建设质量的措施。

2.1 重视工程项目管理

对工程项目质量的管理首先要体现在用人质量方面。要想提高建造人员的施工质量,关键在于提升人的素质,如质量意识、思想道德、文化水平、技术水平及身体素质等等。因此,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有计划地组织工作人员学习,学习与讨论相关专业知识,增强个体责任感和质量意识,让每个工程参与者自觉行动,明确以质量为本的核心,正确处理好进度、效益与质量之间的关系。对责任重大的设计人员来说,他们应当熟悉规范,严格执行国家强制性标准。首先,做好工地勘察工作,它是进行设计的技术依据,也是关乎工程成败与否的基础资料。然后,依据逐步健全的施工图纸审查制度,从水运工程的实际状况出发,进行审核。如没有重大的错误,不可以轻易改动。在施工过程当中,设计人员要深入工地现场,当施工人员遇到技术问题时给予及时的解决。

2.2 全面推行工程监理制度

庞大的工程项目监控体系涉及多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没有抓紧,都有可能导致失控。因此工程的每个工序、每个环节都要实施监控。监督机构对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方面的严峻挑战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监理部门务必要明确分工,各行其职,各负其责。监理工作还要早介入,甚至从项目开工建设之日起就要注重工程的检查工作,使之规范有序安全进行,并贯穿于工程建设始终。首先,检查承包商的技术人员、质检人员、当班工程师是否正常在岗;施工记录是否完备、真实等等。在大力推行监理制度,重视监理工作的同时,也要抓好监理队伍自身的建设。对责任重大的监理工程师来说,首要任务是质量监控,因此监理工程师首先要精通业务,具有敬业精神。

2.3 严格执行国家基本建设程序

工作人员不按相关操作规程进行施工,既影响工程进度与质量,又不利于工程安全。基本建设程序,是人们长期进行工程建设的经验总结,是确保工程项目顺利施行、掌控工程质量以及提高投资效益等的重要保障。因此各单位要落实履行各自的质量责任,按照这一基本程序组织水运工程建设。

2.4 严格控制原料设备

工程建设质量重于泰山。豆腐渣工程在造成惨重质量事故的同时,也给国家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大多是建造方昧着良心偷工减料或者使用不合格的建材、制品及陈旧的设备。惨痛的教训我们要引以为戒,不用受潮结块及过期的水泥,也不应漏放钢筋。混凝土配合比要力求准确,否则会影响到其强度。质检人员把好关,不在设备材料的选择以及检验环节上出现质量问题。施工人员对船舶和机械设备做好日常维护工作,避免因设备存在故障而使工程耽搁以致引发质量问题。

2.5 加强检测设备计量检定

国家越来越重视内河水运的发展,水运工程方面的建设项目噖规模大、数量多的趋势发展,成百上千的检测仪器将出现在各大工程建设现场,如果我们没有采取相关措施对这些检测仪器进行计量检定,就无法确保施工设备的可靠性、稳定性以及准确性,便会使施工设备隐藏巨大的质量隐患,因此需要技术人员加强对检测设备的检定以保证水运工程建设的质量。

2.6 正确处理三方关系以及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事实证明,将业主制、监理制、招标制作为一整套的建设制度,齐头并进,是实践中的一个巨大进步。倘若此三方能够处理好彼此的关系,各自找准所处的位置,就有助于工程质量的提高。业主和监理在管理工作方面虽然均居于主动地位,但是他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施工单位在工程建设方面的主体地位,即水运工程质量控制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施工单位及其施工人员。他们需要做的就是给施工企业建立起的质量保证体系的健全以及正常运转营造有利条件。同样,施工单位必须配合业主和监理的管理,杜绝“三违”现象(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的产生,这也是业主和监理都不应替代的。此外,施工企业还要正确处理与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的关系,这是工程施工全程拥有良好的外部环境的保障。只有这样外部环境如供水、供电、移民、征地等问题得到合理有效的解决才能保证工程质量的稳定性。

2.7 依靠科技进步

当下水运事业的阔步前进,这便要求工程项目的技术含量要不断得到提高。为此,我们在努力学习国内外工程建设的先进技术,吸取经验教训的同时,也要大力推进科技的进步,开展技术攻关,大胆进行技术创新,并积极结合新颖的工艺、设备、材料、管理,淘汰落后的工程技术和陈旧的施工工艺,保证水运工程的优质建设。

参考文献

[1].李远思,胡龙武,何之鹏.深度探讨水运工程施工质量影响要素[J].工程技术,2010,(02).

篇10

中图分类号:F2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01

随着石油领域日新月异地持续发展,在内部系统中制定了审批和管理机制,并逐步落实完善相关细则,管理操作流程也更程序化、规范化,管理质量和手段也在稳步提升。不仅如此,油田管理层也一直尝试使用新手段、新思维来处理日常管理工作,如引进精细管理、控制工程总体成本、标后预算等新型模式。通过实例发现在引入新的管理手段之后,工作质量和效率都有明显提升,效果明显。将这些已在国内实际工作中得到验证的成功经验、方法和手段,引入到投资在海外的建设施工项目管理当中,能对其管理工作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具有深远意义。

一、建设中用工观念问题

“雇佣当地化”是所有海外建设施工方必须考虑且妥善处理的问题,本地工人在成本等方面都有一定竞争优势,科学合理地管理建设队伍则成为了一项重要工作。只有一支稳定的建设队伍,才能保障建设施工的安全顺利进行,也才能为企业创造利润。对部分失败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可以发现,雇员未能很好地融入到公司体系中,缺乏归属感成为人员变动频繁的主因。管理单位应从薪酬、人性化管理、能力培训和提高等方面同时展开工作,物质或者精神上激励员工提高工作积极性,增进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通过以上手段是团队稳定性增强之后,工作效率会有显著上升。

二、工程中原料采购、物料管理和设备租赁等问题

在海外建设施工时,会设计到大量关于配件、原料采购、物料管理和设备租赁等问题。相当一定比例的项目都在相对落后的国家进行开发建设,从成本角度来看,除了少量需求迫切的采购工作是在当地完成,绝大部分采购工作一般都在企业自身供应系统或者国内来处理完成。如何搭建便捷供采网络并实行有效的管理则成为企业必须直面的问题。

现实状况中,基本由执行方负责处理海外工程中原料采购、物料管理和设备租赁等工作。综合指挥调度控制中心在国外建成时间晚,相关管理机制还有待完善,供采网络搭建不够成熟,往往不能在进行采购工作时提供足够的选择,难以达到质优廉价的目的,物资流通的时效性也有待提高。如此导致项目在材质、成本以及运送等各方面工作都欠缺有力支持,使采购环节耗费企业过多的人力成本和物质资源,却不能完成预定的成本控制。针对有海外业务的承包商而言,在开展设备租赁和物资采购工作前,要对市场做足充分调研工作并收集足够行业信息,具体工作人员还要具备过硬的业务素质和商务能力,能能够通过外语实现无障碍交流,如此才能顺利开展成本控制工作。工程所在地以外完成的采购支出也在总体成本中占有相当比例,在保障投资成本并实现盈利的前提下尽力节约该项支出,这也是国外业务在控制成本环节上需要妥善处理的问题。

负责海外业务工作的建设团队一般由为数不多的队伍组成,他们缺乏足够成熟的供应链体系和完善的管理制度规范。物资管理工作涉及到登记建账、入库仓储和维护保养等方面工作。做好对施工当地的地形地貌和地质以及气候环境等信息数据采集工作,记录设备运行状况,指引采购工作高效顺利地完成,另外,工作人员还应掌握足够的专业外语词汇,这对采购员素质设定了更高要求,现实中大部分员工都未能达标,增加了成本控制的难度。

三、建立管理经验交流机制问题

负责国外建设施工管理工作对当事人的实践处理和应变能力提出很高要求。正常情况下,一名管理人员一般需要三年以上工作经验并不断实践和学习,才能在石油领域的基础建设施工中担任项目经理一职。在经验和能力的积累提升过程中,不仅需要自己投入到管理中学习,还要借鉴其他成功案例和经验模式。在一定时间内个人能处理完成的管理工作毕竟有限,如何能够了解并解决多种不同类型的问题,短期内使自身业务素质和能力得到提升,经验交流平台的搭建工作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建设团队的管理工作需要多方共同参与,管理人员的个人魅力、号召力和管理方法手段也在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建设单位内部如未能搭建起经验交流平台并建立良好的互动机制,则整个团队的管理水平难以实现突破和提升,也无法持续向国外在建项目提供亟需的专业人才,最终可能导致业务实际收益远小于预定期望值。

综合指挥调度控制中心可以为分享经验提供平台,应加快各项措施的具体落实。在分享形式上可以是各种各样的,例如举办集体学习培训,开展大型会谈交流心得,组织专员实地参观学习外国优质项目和先进经验,将先进经验整理成章出版,内部流通交流学习等。做好优质项目和先进经验总结完善和宣传工作,确保各部门能及时了解并学习,以避免日后工作中出现无谓错误。

四、设备故障问题

建设单位在国内外施工情况是有区别的,最为明显的一点就是参与人数较国内大幅下降,后勤保障工作也和国内所能提供的有差距。实际操作中以人定岗,分工明确,在设备维护和保养以及检修方面投入相对不足,部分前期排查和隐患消除工作不够及时,例如钻机的盘刹销子断裂、橡胶配件很快损坏和物探检波器被雷击击穿等问题,这会对安全生产造成负面影响,企高投入成本;由此引发的工期延长也会对以工时结算的工程造成损失,增加投入成本。

在石油领域中使用到的工程设备,如定向、物探、测井等设备,因其涵盖电气仪表、电子信息和自动化机械等高科技属性往往导致其损坏后会维修成本较高。我们需要遵照设备方提供的使用说明和维护指导细则,结合具体施工环境,科学合理使用设备开展工作。不可为工期进度而使设备长时间超负荷运载,定时记录设备运行时各项指标,如温度、转速等数据,发现异常需及时上报并妥善处理。现场无法解决时不能继续投入使用,将异常表现和运行记录传送回国待研究后再做处理,并咨询设备供应商,最终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五、与合作伙伴的关系问题

现实中大部分海外业务是由多方合作共同参与完成建设,其中不仅有海外,也有国内合作单位,涉及到内部结算、设备租赁、、启动资金筹措和还息等费用。应着眼全局通盘考虑整个业务系统,统筹安排各项管理工作以控制成本支出。具体操作如下:

1.全面细致地分析考量所有可能风险后再对《合作协议》作出决定。能够根据工期进度、市场环境、和建设规模等变化实时科学地进行调整;2.实时紧密关注行业国际动向,掌握物资价格变动,选择质优价廉供应商签订采购租或者赁合同;3.正确处理对待合作双方关系,切实满足客户需求并依照规范开展工作,避免无谓的成本支出。

参考文献:

篇11

前言

工程结构是由钢、木、砖石、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等建造的各种建筑物和构筑物。工程结构在相当长的使用期内,需要安全可靠地承受设备、人群、车辆等使用荷载,经受风、雪、冰、雨、日照或波浪、水流、土压力、地震等环境的作用。它们安全可靠与否,不但影响工农业生产,而且还常常关系到人身安危。特别是一些重要的纪念性建筑物,作为一个时代的文化特征,将留传后世,对安全可靠、适用、美观、耐久等方面,有更高的要求。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和稳步发展,土木建筑工程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土木工程建设成为了国家发展经济的一个重要项目和主要手段。在土木工程项目建设中,建筑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工作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更是重中之重。近几年来土木工程事故的频发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这些事故不仅对国家的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而且直接危害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经过总结我们发现,在这些事故中由于工程结构设计工作的失误造成的事故比例正在逐步增加。因此建筑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工作的安全性非常重要。只有合理的,无瑕疵的,对土木工程项目进行设计,才能保证项目实施的安全。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如何同时又保证项目的经济性,不对国家财政造成巨大的浪费,本了如下探讨。

一、如何提高土木工程从业人员的自身素质

虽然近年来我国的土木工程研究和实践都取得了不少的进步,而且一般的设计单位都拥有一批有着十几年从事结构设计工作经验的工程师和设计人员,他们对工程设计可以讲有一定的掌握;但由于一般土木工程讲设计,往往只是着眼于施工图本身,很少会考虑和兼顾到施工中的实际问题,其实对于一个具体的工程项目而言,施工图仅仅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工程的实际施工与之相比显得更为重要,特别是建设单位为了达成对建筑的使用功能和质量水准的合理预期,常常会要求设计人员的设计意图要得到准确、无误的实现,这对施工管理者而言,提出了一个新的难题,很多施工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普遍不高,对工程结构和设计方面知识的相对匮乏,很容易对施工图产生不理解甚至但是误解,这就直接导致了设计和施工的不平衡,而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的密切配合就显得尤为的非常关键。

因此,土木结构工程师必须通过自学或继续教育培训等途径,对相关的土木工程技术进行深入学习,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增强自己的业务能力,设计出更多在实际施工中有操作性的优质工程。

二、阐述建筑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安全性与经济性的协调

在建筑土木工程结构设计的工作中首要的目标就是确保项目的安全,这种安全是建立在保证项目主体可以满足市场需求上的。

在现今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保证建筑安全的同时,建筑的经济性也在土木工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就对我们的设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对土木工程项目的安全性和经济性进行综合评估,最终达到安全和经济平衡的设计实施目标。从实际工作的经验总结中我们不难看出,没有经济限制的设计会造成设计结果和投资限制的巨大差距。举个简单的例子:混凝土结构在建筑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是最具有安全性的,因此我们按照安全规范进行设计和使用。但是,反应到实际的工作中会发现为了保证安全性就要增加投入的成本,即安全性和经济性实际是互相矛盾的两个主体。那么如何进行结构设计呢?现行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主要是通过提高材料的质量来确保安全性,并不是通过提高材料的数量来确保安全性的。

三、阐述建筑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安全性与经济性协调的措施

3.1 安全性方面

在提高安全性的保障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如下手段:首先,从管理上确保设计的安全。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选择资质老,等级高,管理水平先进的设计单位,来对项目的总体安全性进行保障。这样的单位往往参与设计的人员的素质普遍较高,设备也比较先进,人员设计经验丰富,设计的质量也可以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其次,加强人员的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也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设计人员对设计理论和方法掌握的熟练程度直接影响了项目设计的质量。我们除了熟练掌握设计的基本方法外,还应注意对理论和形式的不断革新,使自己永远保持在专业知识的前沿地带。另外,在设计过程中减少失误的产生,也是非常重要的。减少失误包括设计计算过程中避免疏忽,不产生漏项,缺项;设计图纸尽量详细避免质量问题等方面。通过对现今事故的总结分析我们发现,其实很多事故的产生都是因为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的人为失误而产生的。所以为保证工程质量的安全,作为设计者,我们要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对每一个数据都要细致核对,不造成人为疏忽。在设计图纸的绘制和选择上也要尽量详细,以避免由于施工人员素质和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对图纸的曲解情况的发生。只有图纸详细了,才能让施工人员严格按照图纸要求进行施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最后,还需注意的就是对建筑土木工程结构设计过程的监管以及对施工的及时跟踪。

一项工程设计工作完成后作为设计的一方,我们不能放手不管,而是要及时的与负责施工的单位保持联系,对于施工人员提出的疑问及时说明,施工人员提出的建议要加以重视,如有问题应及时核对,发现错误及时更改和修正。

3.2 经济性方面

对于建筑土木工程结构设计的经济性方面我们可以进行如下分析:首先,在项目的初始阶段,我们可以通过招投标的方式,对多个设计方案进行比较和分析,从中选择最为安全且经济性兼顾的方案。通过对于招投标的严格控制和选择可以促使设计单位拿出最经济实用的设计方案,为国家节省相应开支。其次,在设计进行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对项目设计人员提出一定合理的要求,鼓励他们开放思路,灵活方法,不要将自己限制在已有的规条中。比如:采用标准图的问题。一般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常常采用标准图,因为这可以大大的降低我们的设计工作量,有利于加快进度。

四、结束语

总之,建筑土木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与经济性一直是设计者与使用者非常关注的问题,关系到安全与经济的协调、基础设施的投资,并与国家现行政策、法规以及未来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问题。建筑土木工程结构设计的安全事关重大,它直接影响了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因此更要对结构设计工作加以重视,以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而建筑土木工程结构设计的核心则是永远围绕安全性和经济性两方面进行设计工作。在这两个方面中,建筑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应更倾向于保证安全性,所有的设计都是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进行的。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我们要合理的进行工程成本的控制,加强结构设计的经济性,以谋求更加符合经济效益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