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高层次人才培养

高层次人才培养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5-20 13:12:15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高层次人才培养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高层次人才培养

篇1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导游被认为是中国入世后最紧缺的人才之一,国家对导游人才的需求也正逐年增长。与此同时,随着旅游消费者观念的日益成熟,其对导游服务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本科高等院校作为培养旅游人才的主要阵地,义不容辞地肩负起高素质旅游人才的培养重任。但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对旅游本科人才的培养,长期以来都是侧重于旅游管理或酒店管理方面,导游方向的较少,导游人才培养多停留在高职高专层面上的职业技能培训。导游人才培养的低层面及相关教学改革研究的匮乏,最终造成培养出来的导游文化修养与文化感染力不强,外语水平低,致使国内高层次文化导游人才极缺。以广东省为例,截至2010年,广东持证导游46390人,其中本科学历以上仅占22.5%,大专41.6%,高中或中专学历占36%;而在涉及的23个语种中,中文导游人员43421人,占93.6%;英文导游人员2551人,仅占5.5%;其他语种导游418人,加起来不到1%。高层次导游人才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如何尽快培养出适应旅游市场需求的高层次导游人才,将是旅游院校今后加强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发展方向。

二、调查对象及内容

为全面了解广东旅行社企业对高等院校旅游人才培养的需求情况,课题组采取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对广东省65家旅行社企业进行了实地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旅行社基本情况及人才需求调查,即旅行社规模、人才需求变化趋势、需求人才类型、旅游人才来源方式、导游及外文导游薪酬情况;旅行社对旅游人才的要求,即学历要求、实践经历要求、知识结构要求、能力素质要求等;企业对旅游专业毕业生工作情况评价,即对旅游专业本科毕业生工作情况评价,旅游专业毕业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旅游本科院校的学生应加强的知识、素质或技能,对旅游专业人才(尤其是高层次导游人才)培养或者教学改革的宝贵建议等。由此获得了大量来自旅游企业对人才需求的第一手资料,并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旅行社企业人才需求意愿

总的来说,在旅游业不断发展成长的今天,旅行社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数量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在本次问卷调查中,92.18%的旅行社表示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对旅游人才的需求都呈上升趋势,仅有7.81%的旅行社表示人才需求无变化,无对人才需求呈下降趋势的旅行社。从人才需求类型看,专业技能过硬、服务意识较强、应用型的旅游服务人才需求量依然最大,占总需求量的70.31%,其次是计调、旅游线路设计、旅游市场营销等专业技术人才和旅游企业经营管理需要的常规人才,分别占总需求量的20.3%和18.75%。从需求人才学历层次看,专科毕业生仍是需求主体,占总需求量的71.87%,本科生需求同比增幅较大,占总需求量的20.3%,中专学历层次有一定需求,占9.37%,数量明显减少。

2、旅行社企业人才所需的知识结构

在对旅行社企业认为旅游专业学生(尤其是致力于做高层次导游的学生)必须学习的专业课程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旅行社企业普遍认为,导游类课程、旅游文化类课程、英语运用类课程、旅游学基础类课程对于高层次导游人才的培养非常重要,讲解能力强、知识面广、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是高层次导游的基本要求。此外,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旅游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如拥有出境旅游资格的旅行社认为英语运用类课程对于旅游人才非常重要,还有不少旅行社表示导游能适当地展示才艺会使其更受游客欢迎,今后规范化服务和个性化服务提供的有机结合将成为旅游消费者的要求。

3、旅行社企业人才所需的能力结构

在对旅行社企业招聘旅游人才,尤其是招聘高层次导游人才时最注重哪些方面的能力的问卷调查中,按重视程度从高到低排序为:应变能力(83.07%)、较强的专业技能(70.23%)、组织协调能力(66.15%)、人际交往能力(64.61%)、学习能力(50.76%)、英语口语能力(36.92%)、书面表达能力(20%)、计算机操作能力(18.46%)。这一结果表明,应变能力和较强的专业技能在旅行社招聘人才时占据重要位置;其次,代表职业素质的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学习能力以及英语口语能力也占据了较为重要的位置,其中,旅行社企业对“英语口语能力”的重视程度反差明显,有少数拥有出境游经营资格的旅游企业对“外语水平”非常重视,甚至将其放在了仅次于“应变能力”的位置;最后,对于书面表达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则普遍被旅行社企业放到较为次要的位置上,这与旅行社企业普遍重视实际操作的特点有关。

4、旅行社企业人才所需的素质结构

据笔者对各旅行社企业负责人访谈得知,旅行社企业对旅游人才素质主要有以下要求。首先,综合素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优质的服务意识,踏实肯干、热情负责的工作态度,团结协作的工作精神,严谨、细致、认真的工作作风。其次,身心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较好的心理调节能力和承受能力。最后,职业形象。仪容仪表端庄得体,姿态优雅;懂礼貌、重礼节、讲礼仪,展现旅游服务人员良好的职业形象。

四、高层次导游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篇2

关键词 高层次人才 企业绩效 人才培养

一、对高层次人才与企业绩效的理解

高层次人才指的是人才队伍中层次比较高的优秀人才,他们往往处于各个领域的专业前沿,素质高、能力强、贡献大、影响广。他们具有人的坚持性、自信心、意志力、责任感、勤奋、热情。更重要的是其所拥有的思想素质、发现素质、实践素质。创造力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综合性本领,是一系列连续的复杂的高水平的心理活动,要求人的全部体力和智力的高度紧张,以及创造性思维在最高水平上进行。

企业绩效指企业财务收益,或是股东收益,或是顾客满意。企业绩效的评价它包括企业经济效益的评价和经营者业绩的评价。其评价标准包括:盈利能力状况、资产质量状况、债务风险、经营增长状况、补充材料。

二、我国高层次人才现状

我国高层次人才外流是不可否认的,虽然近年来海外人才归国数量快速增加,但与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对各类高层次人才的迫切需求相比,中国的人才引进工作力量不够集中、力度不够大、政策不够完善,引进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都有待提高。因此,中国制定了更大规模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要想留住更多的优秀人才,一是应该创造优越的干事创业环境,二是要加强国民的素质,特别是思想文化素质,爱国情操,促进更多的优秀人才归国创业。当今,人才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几乎所有的用人单位都不同程度地遇到过高端或合适的人才育不出、引不来、留不住、用不好的困惑。如何引进高层次人才、留住高层次人才、培养高层次人才是每个企业都关心的热门话题。

三、高层次人才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对高层次人才如何影响企业绩效的机理进行分析研究后可以得出结论:高层次人才对企业绩效具有正向影响作用; 高层次人才通过创新、管理对企业绩效产生正向影响。高层次人才是一种人力资本,包括企业家人力资本和专业性人力资本。上述强调的是专业性人力资本。而企业家人力资本更是企业绩效最有能动性的因素,是一种基础性稀缺经济资源。对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引进和培养更会有效地促进企业经济发展。故而高层次人才是企业的根本,要想使企业获得预期绩效,必须吸收不同才能的人才。企业绩效好又有助于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与培养。

四、对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途径

企业首先应留住人才:一是要充分发挥现有人才的作用,通过科研经费、生活、工作等实际问题,用事业、用感情、用待遇留住现有人才,并通过现有人才宣传企业需求信息和人才优惠政策,以才引才。二是要加大吸纳、引进国内高层次人才的力度,通过实施重奖、资助科研经费、解决亲属工作就业等政策措施。

其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一是组织企业成员们到国内外重点科研院校和经济更发达的地区去再学习,与高校合作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研究生实践基地等一些行之有效的模式引才引智。二是积极采取多种方式引进人才智力,鼓励国内外高层次人才采取项目合作、技术入股等形式来企业工作或短期服务。三是把企业建设成为人才聚集的主要基地,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利用自己的优势。同时,在培养人才方面,要建立“四个机制”,一是要建立科学用人机制,要大胆使用人才,发挥人才所长;二是要建立科学的引导机制,利用使用政策资源,真诚对待高层次人才,引导支持人才自主创业,科技创新;三是要建立培训交流机制,在企业内建设高层次人才的培训交流平台,促进高层次人才的交流和培养,使各类人才通过交流取长补短;四是要建立跟踪管理机制,及时整理人才信息,提升高层次人才的社会地位。

国家要继续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引进并有重点地支持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才来华或回国创新创业。“十二五”规划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引导我们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就是要增强自主创新的能力。当前中国的发展正在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这对我们留学人员提供了巨大的发挥作用、施展才华的空间和机遇。发挥人才引进、联系广泛的优势,一方面为国家引进人才,另一方面为海外优秀人员回国创业提供帮助和服务。建立技术交流渠道引进海外人才,要充分发挥海外华人社团的作用,可以建立人才管理网络,促进海内外人才交流。引进海外人才战略首先要了解国际人才状况,并且与市场机制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为国服务。

人事部门都应更加发挥自己专业的优势,协助高层次人才做好职业规划。将其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方能发挥所长,真正起到提高企业绩效的作用。

基金项目:本文系青海大学财经学院科研基金资助课题(项目编号:2010-CYK-001)。

篇3

1.重视人才。医院对于人才的引进应该提高重视程度,将医学人才作为医院建设的第一资源。为了促进医院的长期发展,医院领导应该充分认识到人才的可贵性。所以医院应该为人才制定发展计划和调整人才结构,要善用人才资源帮助医院自身的发展和前进。

2.突破体制。目前限制人才的制约因素太多,多是来自于医院甚至上级政府的体制问题。所以医院在争取人才的同时也应该突破体制,优化引进环境,保证人才的流动性。通过改革体制,优化软环境来为人才引进搭建合理的平台。打破硬性制度,采取柔性政策让人才的流动不受户籍、地域、身份和人事关系的影响,让外地医学人才和本地人一样平等享受当地的福利制度,这样才能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踏实的为医院贡献力量。医院内部制度完善,医院要吸引人才就应该做到放走人才,实现医院内部人才制度的合理流动性。如果有人员提出辞退、调动等要求,要积极给予合理的配合,不要设置关卡障碍来阻止人员的离职意愿。为此,医院对于人才的管理制度应该做到市场化和透明化,形成较为良性的人才流动和任用机制。保证待遇,待遇永远是应聘者的最大吸引力,医院对于待遇问题应该做到外部公平和内部公平,实现待遇的透明化,并积极合理的进行分配,保证不同待遇能够体现出不同职位员工的能力。平时要做好职位评定评价工作,给予优秀员工更好的待遇鼓励,从而保证高层次人才的工作积极性。

二、医学类高层次人才的保留

1.制定医院的长期发展规划。医院要发展,其目标和规划一定要放的长远,特别是对人才资源的投入和产出要做到合理均衡与完善配置。硬件方面就是医院对于医学设备与医疗环境的改善,作为三甲医院,随着效益的不断提高,应该有能力在长期发展中不断改善自己的硬件配置,为医疗人员提供最好的工作环境;软件方面就是指医院内部的人才管理机制,人才的分配与使用要做到合理,保证医疗人员的待遇和升降职制度公平透明。

2.构建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医院不但救死扶伤,也进行科研工作,这是招贤纳士的有利条件。所以三甲类医院应该有能力创建属于自己科研体系的医学研究院。对于一些没有大学附属属性的三甲医院来说,应将资金投入到学术研究中,不断强化自己的学术研究设施,以吸引更多高水平医学人才,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研究交流环境。

3.改善考核选拔制度。对于医院的人才流动层要采取末位淘汰制度来保证医学工作者的积极性。引入竞争机制,将单一的委任制度进行全面改革,全面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来为医学工作者立下硬性指标。考核方面,按照医学人才的能力、业绩、岗位需要和资历来建立工资待遇机制,通过考核来检验医学工作者近期的工作成果,这是每个医院都应该采用的长效机制,也是证明人才能力的一种方式。

篇4

第二条培养管理工作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全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人才服务。

第三条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培养项目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凡符合本办法各项规定的单位或个人均可申报。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各类不同经济成份的组织。

第二章培养范围、形式

第五条培养范围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开发项目和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人选。

第六条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开发项目包括紧缺型人才和实用型人才的培养与开发、专业技术人员高级研修班、有示范作用的培训。

(一)紧缺实用人才的培养与开发项目是指各级人事部门、业务主管部门、企业依托高等院校、高新技术项目、科技园区、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等,采取多种形式,对经济发展中高新技术产业、支柱型产业、农业产业化、经济管理、国际商务、旅游管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等我区急需的实用型人才开展的培训项目。

(二)高级研修班是指对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和中青年专业技术骨干进行的高层次继续教育,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难点问题和生产、科研的技术难点,学习新理论、高新技术并进行研修。

(三)有示范作用的培训项目是指在培养理念、模式、方向、培训方法、内容等方面有创新和指导意义的培训活动。

第七条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对象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和自治区人民政府特殊津贴的人员;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和自治区“新世纪313人才工程”人选;国家级、自治区级重点科研项目的主持人;少数民族科技骨干。

第八条培养采取进修、访问学者、学术活动、参加高级研修班或主持科研项目等方式进行。具体方式由各用人单位确定。

第三章项目申报

第九条各市、各部门根据自治区人才培养计划(具体申报通知另发),将培养项目及人才培养人选于每年3月底前报送自治区人事厅。

第十条申请单位和个人在申报时分别填写《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经费资助申报表》、《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培养项目经费资助申报表》(附后),签注单位意见并送主管部门审核后,报自治区人事厅审批。

属科研项目资助的要同时提供国家、自治区等有关部门的科研项目批复。

第四章经费资助、管理及使用

第十一条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人选每人资助5000—8000元;紧缺型人才每人资助10000元;优秀科研项目主持人每人资助10000元;少数民族科技骨干每人资助5000元。自治区级高级研修班每期资助10000—20000元。

其它人才培养开发项目视情况确定。

第十二条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经费应本着国家、单位、个人共同负担的原则,对入选的培养对象和项目自治区人事厅将从自治区人才资源开发资金中按照上述标准给予适当的经费补贴,各单位应按照不低于1:1的比例匹配培养经费。

第十三条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总资助经费每年为50万元,随着自治区人才资源开发资金投入的增加及自治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逐年递增。

第十四条经费补贴必须用于进修、研修、培训、参加学术和科研活动等,不得以任何理由挪做它用。各培训项目及培养对象所在单位要严格管理。

第十五条人才培养的资助经费使用期限不应超过两年,因特殊原因在预定期限内无法完成需延期的,应向自治区人事厅提出申请并获批准。资助核报时需提交项目实施及培养情况工作报告。

第十六条对无故未完成人才培养计划和擅自更改计划和内容的,自治区人事厅将取消资助经费,同时两年内不再提供同类性质的资助经费。

第十七条培养经费由用人单位先期垫支,培养项目或培养活动完成后到自治区人事厅核报。

第五章组织管理

第十八条自治区人事厅负责下达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计划、培养项目审定、项目实施的监督检查、评估审核工作。

第十九条各市、区直各主管部门负责本地区、本部门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和人选培养方式的确定、组织实施,并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

第二十条自治区无主管部门的企事业单位可根据需求直接申报本办法范围内的培养项目和推荐人选,并组织实施。

篇5

(一)知识观

从知识经济的角度通常把知识分为两类:

1.显性知识(explicitknowledge)。指可以用语言、文字或图形等有形体的东西进行系统化处理和传播的各种传统和知识。这一类知识可以用机进行编码和加工处理,因而也称为“可编码的知识”。如人的发明创造,可以写成方案或制成图纸,取得专利权;人的头脑中的创意可以写成论文、著作,取得版权。它们都是深藏于人的头脑中的知识的外现而物化为具有一定实体性的“无形资产”。

2.隐性知识(tacitknowledge)。指深藏于人的头脑内部,属于经验、诀窍、灵感、创意等的那一部分知识,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因而难以量化的知识。这一部分知识不可能用计算机进行编码和加工处理,因而称为“不可编码的知识”(non-codifiedknowledge)。它们是人类知识中的精华,是最有活力的部分。通过有效途径把它们尽量“释放”出来,就可成为知识经济向前发展的无穷创造力的源泉。

(二)教育观

1.教育的根本目的。知识是人类思维的结晶,创造性知识是人类创造性思维的结晶。因此,知识经济的形成与发展,要求相应地更新教育观念。在知识经济,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才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强调在教育过程中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使他们成为的主体,促使他们自主地、能动地学习,充分发挥他们在学习中的主动精神。因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不能自主地、能动地学习,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便无从谈起。教育过程中还要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这意味着要突出学生的参与性,正确建立师生之间的教学相长关系。

唐代大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一文中,曾提到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但进入知识经济社会后,要赋予它们新的内涵。

(1)传道:应该包括德、智两个方面,教师应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在怎样做人、做学问方面,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坚持不懈的努力,并把“为人”放在“为学”之上。根据这一要求,教师也可以分为两类:“学有本源者,经师也;言行可模可范者,人师也。”“人师”的人格魅力和道德风范是其“传道”的力量之源。

(2)授业:在新的条件下,已有的可编码的知识使学生可以自己通过电脑进行学习。这一类知识的传授,不再是教师的主要职责。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引导学生怎样做学问,特别要传授正确的学习,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因为授之以“鱼”,现成的鱼,总是有限的;而授之以“渔”(捕鱼的方法),则可使学生终生受益。

(3)解惑:师生共同探讨在做人、做学问方面遇到的疑难,借以扩大视野、活跃思路、启发灵感,力求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由此可见,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应把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放在第一位,笼统地说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不对的。而且教师能不能发挥主导作用,还要取决于教师的素质。与堪为“人师”者相互切磋,则有可能收到“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效果。

2.教学、科研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过去认为教学、科研是高校的两大中心。其实,教学也要以科研为基础,成功的教学必须建立在卓越的科研基础上。大家知道“深入浅出”是教学的最高境界,但如果没有对有关论题进行科研积累,在教学表达上是既不能做到“深入”,也不可能做到“浅出”的。在这里,“深入”(对客观事物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深刻认识)是“浅出”(挥洒自如、举重若轻)的基础,“浅出”是“深入”的外在表现,绝不是简单的口才好不好的技术性问题。

实现教育为社会实践服务,教学和科研都不能闭门造车,必须走出书斋,同波澜壮阔的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使其充满生机和活力。正如宋代大学者朱熹所说:“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3.学校教育与终生教育相结合。俗语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习是一个终生的过程。学校教育,即使是硕士、博士的培养,也只是为终生教育打基础。特别是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每个人要适应日新月异的新形势,都必须不断超越自我,从终生教育中实现持续的自我完善。走出学校以后的终生教育,其特点是:学用结合,在用中学,在学中用。这将有助于对有关问题的认识得到不断深化。这也正如南宋大诗人陆游所说:“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二、跨世纪高层次人才应有较高的综合素质

跨世纪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总的说来,要从“专业型”向“综合素质型”转变,也就是要从“硬人才”的培养向“软人才”的培养转变。“软人才”往往具有既能高瞻远瞩、胸怀全局,又能向深处探索、脚踏实地的优势。因而他们问题、问题就不会就事论事,停留在程序性、技术性层面,而会提高到思想、和战略的层面,灵活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以更好地适应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需要。要有效地培养高综合素质的人才,必须提高对人才素质的认识。

首先,必须正确认识知识、智力、素质和能力的关系。知识是形成智力、素质和能力的基础。但知识并不等于智力、素质和能力。智力是知识的活化,是能用来分析、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只有已经活化的知识,才能表现为智力,没有经过活化即食而不化的知识,只是死知识,是不可能表现为智力的。素质是智力的升华,即智力渗透入人的内心世界得以进一步升华,才能转化为可持续起作用的素质。而能力则是素质在一定实践条件下的外显(外在表现)。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包括人文素质、素质、身体素质等各个方面,具体表现为:思维的精确性和缜密性;工作方式的科学性、有序性;对内外环境变化反应的灵敏性;独立工作能力和相互协作精神;稳定的心态和不断超越自我的意识;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不迷信权威、勇于探索以及顽强拼搏的精神等。以上种种表现,有些是属于人“智商”方面的因素,更多是属于“情商”方面的因素。一般来说,人与人之间在“智商”上往往差异不大,而终生能取得的成就的大小,却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情商”方面的因素。据美国学者对有成就的人士进行跟踪调查的结果表明:决定成功的要素中,“智商”只起到20%的作用,而“情商”却占到80%。由此可见,对人才素质的培养,不仅应关注“智商”方面的因素,还应更多地关注“情商”方面的因素,才能为他们终生的建功立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其次,必须充分认识提高人才的人文素质的重要性。人文素质主要是指人格、气质及修养,它们同“情商”方面的因素有着更多的直接联系。人文素质的培养,要从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入手。文化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文化、历史、、艺术等方面的成果),通过知识传授和环境熏陶,促使受教育者自身的内化和发展,逐步形成一种稳定的内在品质和价值取向,使他们具备应有的人文精神。人类正在迈向更高层次的文明,这一文明不仅表现在物质上,而且表现在文化与伦理道德上。未来世界各国的较量,不仅是物质实力的较量,更是人文精神的较量。优秀的民族,必须有优秀民族特有的人文精神做底蕴。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个民族在21世纪能否再造辉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民族人文精神的发扬和人文素质的提高。②历史和现实都充分证明,古往今来,许多在各个重要领域(包括科学、技术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大师所取得的成就,都是以人文精神为主导的成就,也是以“综合素质”取胜的成就!这样的大师就会自然而然地显现出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恢宏气势!而这种气势,是那些只在自己一个狭小的专业领域里具有“一孔之见”的专业性人才绝对不可能有的。这正是高层次的综合素质型人才比一般专业型人才具有无比优势的鲜明体现。

最后,要深刻认识综合素质是创新能力之源。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一种能以“已知”为起点,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进行推陈出新,提出新理论、新学说,创造新成果的能力。在社会科学领域,一种新理论、新学说的创立,往往能引发社会秩序的巨大变革;在自然科学领域,重大的创新成果往往会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飞跃。一个民族的发展关键在于是否具有长盛不衰的创新能力。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怎样的人才能保持旺盛的创新能力呢?历史和现实都充分证明:只有那些能站在时代的高度进行哲学思考,善于综合运用科学思维和形象与灵感思维,同时又对社会负有强烈的责任感并具有坚忍不拔为真理而献身精神的人,才能百折不挠地从大处着眼,往深处探索,不断超越现有水平,作出原生性的发现,进行理论上的创新,从而保持持续的创造活力。这显然不是那些只有“一得之识”、“一孔之见”的专业性人士能做到的。“综合素质”是创新能力之源,即基于此。

三、吸取教训,迎接知识新的到来

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是一个以知识为核心的社会,智力资本将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知识分子理应成为全社会的中坚。适应这一历史的大趋势,应深刻吸取历史教训,破“官本位”,立“人才本位”,把“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方针真正落到实处。为此,就必须正确处术与的关系,实行“学术无,行政不干预”的方针。与此相适应,知识分子本身也应自觉地走向市场,冲破学术依附于政治的历史传统,走独立自主、奋发有为的道路。如果依然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把“从政”作为“为学”的最高目的,就势必要同知识经济社会向前发展的历史大潮流背道而驰了③。

【注释】

篇6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本科毕业之后继续进行深造和学习的一种教育形式,从当前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的发展来看,创新性人才的需求逐渐体现在各个层面,因此研究生教育的实质是创新教育。但是要实现研究生的创新教育,不仅要加强对研究创新能力的培养,还要在研究生思想和综合素质提高上多做工作,从而真正实现我国高层次人才的培养。

一、通过沟通和引导及时解决研究生的思想问题

现在的研究生大部分都是80后的独生子女,在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许多问题,如果任由他们自己处理这些问题,有时会出现严重的后果。对于研究生的思想问题,我们不能等到出了问题之后再解决,应该防患于未然。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导师对研究生的学习生活状况和思想动态有所了解,而了解的一个最直接办法就是导师与学生及时沟通和交流。

二、在研究生教学中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般导师非常重视研究生实践能力的训练,而忽略研究生课程教学工作,这种情况在研究型大学尤为突出。研究生所修的课程是研究生进行论文工作的基础,通过课程教学,可以不断夯实研究生的理论基础、拓宽研究生的学术视野,从而培养研究生创新思维的能力。因此,任课教师在教学工作的态度、方法以及教学效果对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以我们所承担的“表面物理化学”这一专业基础课为例,介绍一下我们在研究生课程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经验。根据历年对选课学生统计,选修本课的研究生主要是应届本科毕业生,有工作经验的学生很少。本科阶段接受的主要是课堂和书本式教育,参加讨论课和项目研究课的机会很少,其中80%来自化学化工专业,但是毕业生来自不同的学校,各高校所开设的前置课程物理化学选用教材不同、课时不同,基本要求也有差别;还有20%的毕业生来自其他学科,这些专业的学生有些只学过普通化学或基础化学,物理化学基础更差。另外,来自不同高校的学生知识结构也有一些差别,学生的接受能力也不一样。在这样一种生源情况下,如何上好这样一门研究生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艰巨的任务,而且在教学中还要突出创新人才的培养。

1.针对研究生的来源、基础不同,开课教师为达到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适当地将课程向课堂外延伸。对物理化学基础较差的学生,采取补课、讲座、引导学生兼修和自学等方法对课程教学加以补充。

2.在教学方法上综合运用理论讲授、讨论课和自学等多种教学方式。作为开课教师,在重点讲授课程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的同时更要注重启发科研思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另外,开课教师对于学生也要提出严格要求,要求学生配合各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实现教与学双方的互动。

3.在课程考核方式上,分解考核内容,使学生从繁忙的应付考试中解放出来,从而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加强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课程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的考核方式采取开卷考试(作业,复习和巩固)和闭卷考试(强化和提高)。同时把讨论和自学的内容都纳入到考核方式之中,考核扩展到学生的表达、沟通和写作能力等各方面。通过这样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了创新能力。

三、在课题实验工作中着重培养研究生实践和总结分析能力

化学化工类研究生的论文工作大都通过实验完成,但是大多研究生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总结能力则较弱,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这样使得毕业论文的水平不高,很多毕业论文看起来就同一般的实验报告一样。这一问题除了与研究生本身有关之外,还与导师不进实验室参与课题实际工作有关。现在许多导师只是在开题和答辩时才去关心一下学生,平时总是因为教学和行政事务繁忙而对研究生无暇他顾。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办法除了研究生自身刻苦努力之外,就是导师要回归到研究生的实验工作中。我们课题组老师都是经常检查研究生实验状况,从而及时了解研究生在实验工作中的各类问题,并且对研究生的具体实验细节也能够全面掌控。而对于各种实验中的问题,一般要求研究生提出解决的方法和手段,再通过分析和讨论来进行实施,使得问题得以解决。对于分析不深入的实验结果一般要求学生要查阅文献重新分析讨论;对于有新意的研究成果要求进行多次讨论,直至形成学术论文。通过对学生分析总结和撰写学术论文锻炼,可以使研究生的分析总结问题能力有很大的提高。所以我们所带的许多硕士研究生在硕士期间都有,并且很多都是SCI和EI检索的科研论文。

四、通过课题组会制度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协作精神和拓展知识视野

对研究生培养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建立课题组组会制度。通过老师之间的合作或利用研究课题方向相近的特点,在有限范围内建立研究课题小组,将导师和研究生形成一个科研团体,也是研究生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课题组会制度从成立起一直坚持到现在,在课题组会上要求进入实验室的研究生都要定期介绍自己的实验工作和进展情况,老师和其他研究生对其所作的工作提出意见和讨论。通过相互的交流和讨论,综合培养了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表达能力。并通过不同研究方向的研究生之间的互相交流,拓展了研究生的知识面,激发了研究生的科研热情和灵感。在组会上通过交流,也可以在同学之间建立广泛的联系,大家取长补短,在实验中发挥协作精神,使得各自的论文工作得以顺利的进行。

篇7

(一)企业财务高管。《人才发展规划》指出,到2020年,我国要培养900名素质高、复合型、国际化企业类的会计领军人才。促进大型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更好地帮助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快中资企业的国际化进程。

(二)行政事业单位高管。行政事业单位的高管除了需要非常熟悉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方面的知识外,还需要能站在事业单位战略的高度,为本单位赢取更多的资源和发展契机。《人才发展规划》指出我国在注重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现代化管理水平的同时,还应该加大高级会计人才的建设力度。其目标为到2015年大型企事业单位具有国际业务能力的高级会计人才需要新增30,000人,到2020年则在2015年的基础上再新增30,000人。这样的举措将大力提升行政事业单位总会计师的能力素质,进一步提高事业单位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三)会计学术领军人。会计学术领军人需要具备突出的完备的知识结构和学术研究能力,同时并具有良好的国际交流能力。《人才发展规划》制定的目标是到2015年具有国际水准的会计学术带头人新增40人;到2020年则在2015年的基础上再新增60人。重视会计学术领军人的培养有着深远的意义,这将不仅仅加强我国会计准则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更重要的是能为我国持续培养具有国际水准的会计高级人才,促进我国会计理论和会计教育的持续繁荣发展。

(四)注册会计师行业领军人。《人才发展规划》的目标是到2015年,培养600名具有国际认可度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到2020年则在2015年的基础上再新增2,000人,并推荐其中大约50名的高端人才到国际性或区域性会计审计组织去任职或服务。

二、完善我国高层次会计人才培养体系

由于历史原因以及现有的会计人才教育体系不完善等,我国高层次会计人才的职业能力、知识结构和文化水平以及综合素质都与以上形势下对于会计人员的需求有较大的差距,这造成我国高层次会计人才的供给远远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需求。供给与需求的失衡使得我国会计的可持续性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完善高层次会计人才的培养体系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此笔者给出以下建议:

(一)改革高层次会计人才继续教育体系。鉴于会计职业的重要性以及知识经济时代对高层次会计人才的新要求,我国应当进一步完善和改革会计继续教育体系,按照新形势下对高级会计人才的特殊职业能力要求,来设计和实施专门针对高层次会计人才的继续教育体系和方法,争取能为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培养更多的高级会计人才,以让他们更好地发挥在经济管理方面的重要作用。具体来说,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构建继续教育框架体系。我国应当结合高层次会计人才的特点来设置相应的课程、更新教学内容、注重教学方法,使他们及时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加强业务素质;第二,因材施教。在教学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不能“一刀切”,应当按照每个人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提高每个人自己的学习和创新能力;第三,财政部和相关监管机构应当监督和跟进继续教育工作的实施,及时发现并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完善继续教育体系。

(二)加强高层次会计人才在岗培训。会计工作本身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需要在掌握理论逻辑的基础上不断实践,才能将会计工作做好。所以,企、事业单位或者政府机构都应当注重对高层次会计人才的在岗培训,使他们在了解一般企业会计准则的同时,能结合单位自身的盈利模式和会计核算特点更好地处理相关财务会计问题,更好地指导未来的会计工作。第一,需要推行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吸引高素质的会计人才,充分尊重人才,不断开发人才的潜能,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第二,建立良好的培训制度,不断拓展高层次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以适应会计的改革和发展,从多层次和多渠道两个方面不断完善培训制度;第三,改善绩效管理,引进竞争机制。一方面改善激励机制,提高高级会计人才的生活质量,增加他们的福利,让他们在工作之余无后顾之忧,同时注重精神层面的激励;另一方面引进竞争机制,有竞争才有活力,加强他们的危机感,才能保证高层次会计的不断进步;第四,创新招聘和选拔人才机制,本着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理念,看重每个人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而不是学历、经验等外在要素,创造良好的选人和用人制度环境。

篇8

[2]中国海洋经济信息网[EB/OL]. http:///.

[3]李昆明.通向大国之路的中国人才发展战略发[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

[4]李星群,卢睿.旅游人才综合素质研究――以南宁市为例[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4).

[5]袁媛. 中国旅游人培养模式研究[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2013.

篇9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09-0088-02

一、研究的意义

据最新数据统计,我国2012年普通高校毕业生680万人,与2009年相比增加了69万人。在国际金融危机给经济带来的创伤久久不愈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本科生涌入社会,但由于他们中的大多数在本科阶段所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与社会实际应用存在很大的差距,难以适应工作的需要。本科毕业生就业举步维艰的同时,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又存在大量的岗位缺口,急需具有一定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大学生尽快承担起相应的工作的责任。

因此,如何在大学期间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创新型专门人才为发展目标,使学生既能够学习专业领域内相关科学知识和理论,又能以科研实践为推动力促进学生们将所学习的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理论研究联系工程实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迫在眉睫。

综观美、英、德国的大学教育体系,与我国高等院校现阶段的培养模式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美国和英国的学位(包括学士、硕士、博士)教育均分类很细,目的性强,根据不同的教育类别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和培养目标。在美国,其宗旨有三:教学、研究和服务。这里提到的教学和研究很容易理解,而服务这一宗旨则是美国高层次学位教育所独有的。即要求学生毕业后能够从事应用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工作,为企业、公司和社会服务。英国在学位教育分类细的基础上更加强调教育的专门化程度,即将大力培养专业的研究人员作为其教育的重中之重。要求学位的获得者成为某一科学领域的权威,有能力去开辟新的研究论题,并运用所掌握的技术得出新的研究成果。

德国大学对学生的培养强调独立的工作能力和开创精神,一些大学明确规定学生必须能在学士论文中证明自己具有独立进行科学技术工作的才能和清晰准确描述自己的科研成果的能力,能提供新的、独立的贡献。其高等教育追求的目标:一是科学探索,培养大学和研究机构工作的教学科研人员,提高高等教育学术水平;二是为社会提供智力服务,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可以看出目标兼具理论性或基础性与应用性或功利性,旨在着重培养能够从事教学和科研的工作者。

同时,我们已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我国大学教育发展历程中的不足与缺憾,目前国家教育部正在研究并调整本科教育的价值目标取向,逐步向培养具有开拓精神、创新意识的技术型和应用型高层次人才的目标转变,随着大学本科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特别要形成着力培养以应用创新型为主体的新兴学科人才的新格局。

因此,持续发展和不断完善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和培养模式,是学校建设研究型大学、培养应用创新型复合人才的内在需求,也是增强我国大学人才培养和提高人才的社会适应能力的迫切需要。

一些国外知名大学,如麻省理工学院、加州伯克利大学、剑桥大学等,其大学理念和使命中都渗透了加强实践教育的思想,并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能力的培养[1],学生参加科研实践被纳入教学计划之中。本科生科研实践以工作内容分为两种:一是学生参与以教师为主的研究小组,担任研究助理;二是学生自己提出项目方案,包括研究性项目、创造性设计工作及公众服务性项目等。

例如,美国本科生可以通过参与科研取得1/6以上的学分,本科生科研计划始于1969年,有接近80%的学生在学习期间至各大学均设立专项资金对本科生科研进行资助, 许多教师也把指导本科生科研当作自己最重要的责任。

德国最著名的工科高校亚琛工大与德国企业界有着联系密切,进行课题研究时,常采取“博士+硕士+工程师”的团队工作方式;从事科研开发时, 强调“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研究方式。本科生的教育也同样注重科研实践,教授将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部分问题与解决方案有针对性的编入专业课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探讨,亚琛工大加强科研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世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共同趋势[2]。大学传统人才培养模式被教学与工业创新的相结合,特别是与企业界合作的理念彻底打破。

显然,让本科生提早、更多的参与到科研实践当中无疑成为改变培养模式和完善教育体制的不二法门。伟大的思想家,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兼革命导师马克思也曾指出,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由此可见实践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可是相比之下,“高分低能”是困扰我国本科生教育的一大难题,学生知识结构书本化, 毕业后适应社会的周期长,实际工作能力差。为了打破这一现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加强本科生尤其是工科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 我国也多方面进行着努力。

从1998 年开始,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高校相继实行大学生科研训练教育。在全国高校范围内开展的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数学建模竞赛、机械设计竞赛、结构设计竞赛、大学生挑战杯赛等, 目的是以竞赛为载体, 把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动手能力、针对实际问题进行设计制作的能力的培养作为具体目标。这些学科竞赛在全国高校大学生中已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较大影响, 对于培养我国本科生的科研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起到了积极作用[3]。

虽然我们通过努力逐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我国高校在培养本科生科研实践和创新能力方面与国外仍存在较大差距,科研创新活动很多时候是研究人员的自发。处在自发状态 ,一方面缺乏足够的鼓励性政策和足够的科研硬件支持,学科重点实验室很少向学生开放; 另一方面缺乏管理体制上的保障, 缺乏专门的组织机构制定管理措施对大学生科研活动的引导扶持, 很少向大学生提供科研活动的经费、场所和必要条件, 没有把大学生科研活动列入教育发展计划。创新成果走出实验室与市场接轨进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也存在很多困难与障碍。

二、项目研究的主要内容

根据传统的、以往的培养模式,针对其不足和带来的弊端,如何使本科生的科研创新意识由自发状态转变为有意识的、有步骤的、有目标的创新行为,是我们制定和完成项目研究工作的主要指导思想,我们试图将课余的学科竞赛转化成长期的、持久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教学实践。在政策和规定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为本科生提供科研硬件支持,并帮助学生尽快的把创新研究转化成创新成果。

本研究旨在围绕大学生本科培养阶段的里程碑节点,在不同的培养阶段制定不同的培养目标、施行不同的培养方法,并以此开展不同层次的科研实践活动,循序渐进的进行培养,形成有效的实践框架和经验。

我们把研究的主要内容分为如下几个部分:

1.结合学生培养里程碑节点,建立本科生应用创新科研实践体系与指导方案;

2.深入指导学生创新实践活动,树立本科生科学严谨的科研态度;

3.深化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目标,形成以培养学生勤思、善学、创新为主导思想的有效的科研实践框架。

学生培养的里程碑节点是本研究根据不同年级本科生接受程度、理解能力不同而大胆提出的采用不同培养方案的构想。即,针对本科入学新生而言,大学一年级是他们在大学时期崭新生活的开始,通过发现并引导学生以兴趣出发参与“轻量级”科研实践活动,首先树立并形成学生的科研实践的兴趣源动力;增强其创新意识,启发其创新思维。

大学二、三年级学生的基础理论日渐深厚,急需我们帮助他们把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科技实践生产力以加深其对科研的兴趣及自身科研能力的肯定,即培训学生参与科研实践“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培养过程中,除了对基础理论的讲解,我们也积极引导本科生明确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 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这一阶段拟通过基础理论课程实验环节选拔具有一定创新潜力的人才在一定程度上投入到科研项目的实践活动中,促进其提高科研实践动手开发能力;

经过上述阶段培养,在大学四年级即本科毕业实践环节中培养学生参与到实际科研项目的研发过程中,全面进行理论与实践的升华,同时,使本科生更加深刻领会到精诚合作对于科研工作的重要性。

三、 采取的方法与具体措施

根据预定的研究目标,在本科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做了相应的工作。

1.基础性培养

在基础性培养方面我们要求大学生具备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并要不断拓宽知识面。不能局限于对现有书本知识的学习, 或只满足于记忆和重复。旨通过这一过程能够对本科生科研素质的培养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是基础,是传授知识;科研是创造知识,是教学的延伸和发展[4]。我们需要亲自参加科研工作才能更好地了解实际和社会的需求,掌握社会对所教学科的需要,从而使教学更紧密地联系生产实际与社会实践,把课本内容与科研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及时给本科生以引导。将自己在科研活动中获得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成果随时引入到教学中以不断充实教学内容,让学生有机会了解专业前沿动态和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给学生以启迪。

我们的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以探究为基础,而不是以传递信息为基础的教学,把学生作为知识的探究者”[5],于是,我们将在科研中培养的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造精神和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应用于教学,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提高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

同时,项目负责人更着手于通过科研训练帮助本科生树立远大理想, 强化广泛的创新兴趣, 克服从众、倦怠等心理障碍, 使学生形成健全的创新性格。

2.提升性培养

毕业设计是本科生教学过程中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这个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严谨的科研作风和勇于探索的开拓精神。

项目负责人将科研项目和本领域的研究热点问题设计了相应的毕业设计的研究内容,让学生真正参与科研。在自己擅长研究的领域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地深入指导,提高学生毕业论文的水平,而且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锻炼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动手能力,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走向社会后独立创造或应用科研成果的能力。

然而,在指导过程中,我们并不急于尽快地得到某一些技术成果, 而是循序渐进地引导,使本科生熟悉科学研究过程, 从而真正形成科研创新的思维框架。多给学生自己思考问题的时间, 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面对各种难题应对自如。

科研实践当中,我们因材施教、鼓励个性发挥,同时更着重于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

例如结合学校承担的某科研项目,选拔一定数量的学生结合所学习过的自控原理、微机原理、单片机技术等专业知识,参加到仪表信号模拟、基于单片机的信号采集与处理、数字信号滤波等实践工作中,提高其科学思考、理论创新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信上述相应的经验,不仅是我们研究目标是否能够顺利实现的基本要求,也必将成为我们研究理念得以推广的利器。

四、结论

在项目研究的整个过程中,教师将科研成果及时、不断的融入课堂,将学科相关领域最前沿的学术成果不断地充实到自己的课程体系当中,使教学内容更加新颖,事例更加具体,丰富了课堂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在不断创造性地从事科学研究的过程中促进本科教学水平提高的同时,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和对科学实践的兴趣,教学效果好,学生反馈好。

把科研创新工作作为毕业实践与毕业论文的基础,使得学生对毕业设计理解更加深入、具体。项目负责人指导的参与课题研究的本科生撰写学术论文并投稿国内核心期刊,现已发表;并撰写国家技术发明专利。

项目负责人的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使得在本科阶段参与科研实践的学生不仅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基础、树立了明确的创新理念,更培养了其优秀的科研品质。多名学生直接参与到学校的科研任务中,承担软件模块开发与调试工作,这些学生不仅在学习期间多次获奖,由于其较强的动手能力和不断钻研的科学精神在就业中显得更加“抢手”,有的学生一人收到多家知名研究所、国企的offer。

从项目的整个过程我们看到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给出的不同的培养方案和在培养过程中我们使用的培养方法均是可行有效的,也是具有推广价值的。当然,这个培养过程需要一个相对长的时期,在把握目标不变的前提下,也要不断调整方法,遇到瓶颈时更要多鼓励学生坚持,培养其坚韧的科研精神。

参考文献

[1] 陈超, 赵可. 国外大学实践教育的理念与实践[ J] . 外国教育研究, 2005, 32(11):33-38.

[2] 尹喜云, 南. 科研训练: 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J] . 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2007, 24(6):99-100.

篇10

国家高度关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问题。为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教育公平,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于2006年开始实施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委托多所211重点大学为培养学校。生源主要来源于西部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按照“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的要求,采取“统一考试、适当降分”等特殊政策和措施招生,把提高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作为解决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环节。本文将根据我国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的方针,针对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培养特点中的现实意义和现状分析,结合北京师范大学音乐专业的教学实践,探讨在少数民族高层次音乐人才培养中的个性化教学设计问题。

一、提升认识,确立培养目标

北京师范大学是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培养院校之一,艺术与传媒学院音乐专业自2006年起,承担了少数民族高层次音乐骨干人才的培养任务,主要负责新疆、宁夏等地区音乐学硕(博)士及艺术硕士的研究生教学工作。为了切实做好此项培养工作,不断为少数民族地区输送高层次、高质量的音乐骨干人才队伍,北京师范大学音乐专业深入论证、不断探索,最终确立了以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主旨的独特培养目标。即在实施少数民族高层次音乐骨干人才计划的过程中,重点着眼于对民族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养成,旨在培养他们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与本民族地区的音乐发展与社会需求相融合,能够充分利用和发挥本民族的地区优势,为有效推动民族地区音乐发展贡献力量。

二、分析现状,探索合理化教学模式

合理有效的教育培养模式的确立是建立在对少数民族音乐学生生源情况的现状分析基础之上的。一方面,学生来自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知识起点不一,学习水平有差距,加之工作环境大多地处偏僻落后的西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信息相对闭塞,观念更新较慢。另一方面,这些少数民族音乐学生具有熟知并能深刻理解和把握本地区本民族的音乐、文化精髓的特有优势,只是缺少深入的理论指导,否则将在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弘扬和创新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基于对少数民族音乐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现状的分析,我们探索确立了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的创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加强音乐教学的社会实践与科研实践等环节,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关注少数民族音乐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形成适应不同学生特点、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从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基础上不断提高。

三、因材施教,探索个性化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设计

这些从少数民族地区来深造的学生共同反映出英语水平低、音乐理论基础薄弱的特点,通过探索和实践,我们制定了“少数民族高层次音乐人才多元文化教学目标”,充分注意体现“多维目标”(包含认知、技能和情感)理念。

从认知目标入手。首先加强受教主体自身缺失的文化知识和音乐基础理论知识的培养,有针对性地制定个人培养计划,优化他们的文化知识结构,发掘优势潜力,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

制定个性化技能目标。根据学生情况,制定学习要求,提高少数民族高层次音乐人才的文化交流技能和适应能力。教授他们利用多媒体创设学习情境,为多元文化教育中的应用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保证。

在情感目标方面,通过对多元音乐文化的包容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念的培养,使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充分感受到本民族文化受到尊重和关注,同时树立他们音乐文化多元性的价值观和平等意识,尊重各民族的音乐文化,减少因文化背景不同所造成的误解。多元音乐文化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不同民族、不同音乐文化之间的了解,从而引导学生从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出发,尊重和欣赏其他族群的音乐文化特质和内涵,弘扬民族平等,培养多元音乐文化意识。与此相关,在论文选题时鼓励引导学生为本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发挥作用。

2.充分发掘、综合利用优质教学资源

利用北师大作为一所以教师教育、教育科学和文理基础学科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大学,充分挖掘优质教学资源,针对学生的研究方向,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实践个性化自主学习。并教授学生获取有关的学术信息资源的方式和途径,给予学生明确的指导和帮助,以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观念,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研究的兴趣和意识。

1)加强学生对文本材料学习处理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利用图书馆资源对涉及的各专业课教材、书籍进行查阅,在参考性文献中获取需要的资料,并做好读书笔记。

2)对电子资源的资料处理能力的培养。教师指导学生熟悉专业研究特色资源,在国内外电子数据资源库中对研究选题进行正确的筛选,并形成自己选题研究的立论基础。

3)对学生资源的优势利用。利用学生不同的文化背景,带领和指导学生共同参与当地民间采风、拜访民间艺人,挖掘当地多元音乐文化中的原生态音乐,让学生更好地发挥自身在民族音乐研究上的优势。

3.开发课程,扩大视野

对于少数民族音乐人才培养来说,由于文化背景、知识层次、专业基础等的特殊性,课程结构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作用更加明显,它直接影响到少数民族音乐类专业学生对相关音乐理论及技能的掌握。因此,教师需要因材施教,要尽量兼顾专业类课程、教育类课程、研究方法类课程、音乐表演类课程等多种课程类型,设计多类型、多维度的培养方案,以满足培养需求。

比如,第一学年针对民族学生音乐理论基础的薄弱,开设了音乐学概论、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研究、中西方音乐史研究、世界民族音乐研究、音乐文献等专题和讲座,来提高学生的音乐理论修养;针对他们跨专业、跨学科知识的欠缺,通过灵活选课、讲座的形式涉及多门其他相关学科课程,以培养学生个性化的学术创新意识。

第二学年,学生需要选题、开题、确定研究方向,要根据他们不同的研究方向组合不同的课程结构。如研究某个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则需要加强民间田野调查方法的学习、实践,及音乐传播学方面的知识。要进行多专业、多学科的相互渗透和融合,扩大他们的研究视角,增强对交叉学科的理解,形成多方向、多规格的培养形式。选题指导中,注意把科研训练与少数民族音乐实际联系起来,将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的民族音乐选题及开发民族地区音乐资源的选题作为重点,以增强培养目标的方向性。鼓励学生在社会调查和研究活动的基础上撰写高质量的毕业论文。

四、对少数民族高层次音乐人才培养的建议

首先,应建立综合大学、音乐专业院校、少数民族地区院校的交流平台。一方面,探索在各类院校之间建立学分相互承认的跨校选修课程模式,充分利用各方的专业资源和名师资源,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探索实施师资共享网站模式,使学生能够接受国内外知名学者和专家的指导。另外,也可以通过实施高校间互聘、联聘模式,联合培养研究生,从而更好地发挥各自的学科优势,促进双方共同发展。

篇11

具体到人才培养工作方面,学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才市场需求,结合自己的学科专业结构和历史形成的优势特色,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学校人才培养的定位和规格: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较为深厚的人文底蕴、突出的实践能力、良好的国际交往能力、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国际化、高层次、复合型、应用性人才;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学校本科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思路:围绕一个中心,贯彻四条主线,实施十项计划。一个中心,就是提高质量、强化特色。四条主线,是指国际化、高层次、复合型和应用性。十项计划,是指学校在本科人才培养方面制定的十项具体计划和相关举措。

国际化,是指通过跨国度、跨文化的培养途径,使学生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和良好的国际交往能力、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高层次,是指要处理好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优秀的专业能力、良好的综合素质、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复合型,是指要使学生具有跨专业学习的经历,具有两个及以上专业的知识、能力结构。应用性,是指要培养学生具有突出的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这四条主线之间具有内在的紧密联系,相辅相成:国际化是首要特质,高层次是内涵要求,复合型是基本规格,应用性是根本定位。

学校围绕国际化、高层次、复合型和应用性这四条主线,制定了十项具体计划,这十项具体计划就是今后一个时期本科人才培养工作的主要任务和抓手。

国际化

1.本科生国际联合培养计划

学校努力拓宽国际合作渠道,不断增加境外友好交流院校的数量,通过自主开发和积极申报市教委的相关专项,大力开展国内外联合培养本科生项目和暑期大学生海外交流项目等,积极建设国际化人才境外培养平台。到2015年,力争使60%以上的外语类专业学生、20%以上的非外语专业学生在4年学习中有一次海外学习、实践的经历。学校修订了《本科生出国(出境)留学学籍学业管理办法》,将可认定留学学分的高校范围扩大为教育部教育涉外监管信息网上公布的国外大学名单中的所有高校。在市教委相关经费的支持下,学校还设立了“优秀本科生出国(出境)留学奖学金项目”,每年资助近百名优秀本科生赴国外(境外)进行一学期及以上的学习。

2.本科生国际化社会实践计划

一方面,加强与国外跨国公司和涉外行业的合作,在国内建立一批具有国际化背景的实习基地。另一方面,努力拓展学生国外(境外)实习渠道,支持基础较好的院(系)积极探索建立海外社会实践基地,为学生搭建国际化社会实践平台。对于在校生的出国(出境)学习以及与专业相关的国外(境外)进修、实践,既认可为相应的课堂学习学分,还同时认可为专业实习学分。

3.海外名师讲学计划

通过申请上级专项和设立专门经费,积极聘请海外学者、专家来学校开设课程或学术讲座,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引进国外优秀教学资源。“十二五”期间,学校每年聘请20名左右海外知名学者、专家来校授课访学。

4.留学二外计划

作为市属高校中最早开办留学生教育的高校之一,学校积极落实“留学北京行动计划”,大力拓展留学生教育。到2015年,使留学生在校生规模达到1,000人,其中学历生的比例达到70%以上;建立以学历生教育为重点、以汉语专业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和国际经济贸易专业为特色的留学生教育体系;整合全校课程资源和师资力量,积极推进全英文授课课程和学历项目建设;充分发挥北京市外国留学生奖学金的作用,把汉语言硕士研究生和酒店管理本科作为新的增长点,优化学校的留学生结构。

此外,学校制定的2012版本科生培养方案也凸显了国际化的要求:外语类专业,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方面更加注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在非外语专业中,仍然保持了达到“准专业”标准的英语课时量(56学分,952学时),强化外语优势;鼓励非外语专业开设双语课程和全外语课程。

高层次

1.优势特色专业建设计划

学校以专业建设为龙头,提升本科人才培养的整体水平。在原有特色专业、重点专业的基础上,构建校级特色专业——校级示范专业——市级重点(优势)专业——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的专业建设新体系,开展新一轮的专业建设。同时,强化对专业建设的绩效评估,着重发挥现有各级特色专业和重点专业的带动和示范作用。以专业建设为统领,继续开展优秀教学团队、精品课程、精品教材建设。

“十二五”期间,学校计划建设校级特色专业10个、校级示范专业3个~5个、争取新增市级重点(优势)专业3个~5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3个~5个。学校根据专业结构现状和业界的需要,“十二五”期间计划新增1个~2个新专业,改造1个~2个专业。同时,积极参与北京高校外语和旅游管理两大专业群建设。

2.教学改革计划

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学校需要在教学理念、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人才培养模式等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进行综合性、系统性改革。同时,根据学校本科生规模相对较小的情况,结合学校的办学传统,本着“小而精”“小而特”的理念,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仍然保留和发扬一些历史悠久、行之有效的精英化教育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式方法。

(1)更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倡导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教学,并将这些因素列入学生评教的指标体系。通过开设新生研讨课、学习方法课等途径,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理念。

(2)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建设。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重点开展复合型优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建设和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建设。

(3)推进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改革。以市教委着力推动大学生英语教学模式改革为契机,扎扎实实地推进市教委委托的重大教改项目“大学英语应用能力测试体系”的课题研究和试点工作,并以此为抓手探索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之路,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4)改进毕业论文(设计)的管理。为了鼓励学生发扬创新精神、锻炼实践能力,学校修订了《本科生毕业论文管理规定》,并首次规定,可按照一定的标准,将学生在高年级独立或牵头完成的调研报告、翻译作品、新闻报道、音频、视频作品等其他创新实践成果认定为本科毕业论文。

(5)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倡导本科生导师制。学校通过试点,大力倡导和支持院(系)从大一开始为本科生配备导师,根据学生不同的特长和发展取向,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适合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指导和帮助。

3.大学生创新行动计划

结合学校的学科专业结构,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优势和科研条件,广泛发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大学生学科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进一步加强北京市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宣传和组织申报工作,力争使50%左右甚至更多的本科生在校期间有机会参与该类项目的研究和实践,同时要着重加强对立项之后教师指导的组织和检查。作为保障措施之一,学校将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市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奖和获评优秀项目等工作表现,列入教师工作量考核指标,给予相应的工作量认可。

与此相应,学校修订完善创新学分认定办法,对参加各种学科(技能)竞赛和创新实践并取得优秀成绩或成果的学生给予创新学分的认定,并将学生历年取得的创新学分成绩汇总体现在学生成绩单上,而且允许以此折抵部分专业实习的学分。

4.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

按照教育部和北京市教委的部署,学校成立了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中心以“服务教学工作、促进教师发展”为根本宗旨,通过有计划地开展教学咨询、教师培训、教学创新成果推广等活动,为广大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技能、提升教学水平,提供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

学校制定的2012版本科生培养方案体现了“高层次”的要求。具体体现为:为了加强通识教育,培养人文底蕴,将2008版方案中“公共选修课”的课程类别名称,修改为“通识教育选修课”;同时,完善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体系,科学设计九类课程模块,合理规划学生的选修梯次,提升通识教育的层次和水平;外语类专业在课程体系设计上大多采取“博专结合”的思路,注重语言技能与文化底蕴的有机结合;通过在相近专业之间建设专业通开课等方法,加强专业基础教育。

复合型

1.制定《辅修专业管理办法》,规范管理、提高质量

学校制定的《辅修专业管理办法》统一规范了辅修专业的总学分、总学时和教学要求、教学管理、毕业要求,将辅修专业课程的成绩统一记入学生的成绩单,对于在规定期限内修满规定学分的学生,颁发辅修证书,在经费方面对辅修专业进行扶持。

2.培养方案体现复合型要求

学校在制定2012版本科生培养方案过程中对复合型提出具体要求:各院(系)在设计主修专业课程体系的同时,进行浓缩提炼,选取各专业最核心的主干课程形成相应的辅修专业课程体系,正式纳入2012版本科生培养方案,以便在条件成熟时开设辅修专业;对于对外汉语(汉语国际教育)等专业学生的特定辅修需求,学校采取由相关专业为其对口开设订单式辅修专业的方法来解决。

应用性

1.按照培养应用性人才的定位制定2012版本科生培养方案

在制定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中,学校明确提出,要强化“为学生提供更有用的教育”这个理念,强调“社会需求——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这三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和高度契合,提高业界的参与度。按此要求,各院(系)在新版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均聘请了业界优秀人士作为专家组成员,并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和业界的新形势、新需求,合理设定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科学设计课程体系,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培养方案的具体内容也贯彻了应用性的要求:外语类专业以翻译和跨文化交际这两类课程群为抓手,着重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听、说、读、写、译等语言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非外语专业强化实践教学和专业实习。学校要求各院(系)根据各自的专业特点,充分利用专业实验室,抓好实验教学,确保实习实践取得实效。目前,全校已开设实验教学课程53门;通过设立教改项目和经费支持,鼓励和支持院(系)聘请优秀业界人士给学生授课;加大课外实践创新环节的学分比重, 由原来的7学分提高为16学分,打造灵活而富有实效的课外实践创新教育体系。

2.构建产学研人才培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