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

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5-12 15:40:03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

篇1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进入全面发展时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高校德育体系,大多高校成立心理健康指导中心,配有心理咨询室。但这项工作的开展情况仍不平衡,具体表现在:

1.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高校虽然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但大多流于表面,形势化,缺乏对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化、长期化的开展。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软硬件投入不足。

2.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不齐,缺乏专业化。在社会、家庭、学校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显,因此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也应该加强。

3.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渠道单一。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实施过程中缺乏系统性、专业性和连贯性,一线辅导员更多的担任“消防员”的角色,常常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在教育方法和形式上,手段落后,方法单一,缺乏对重点群体心理危机干预的主动介入疏导;在体制机制方面,缺少一整套稳固且长效的心理问题排查、心理异常学生监管、异常情况报告、心理危机干预、跟踪、评估的工作机制,亟须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的综合体系,进一步加强协调社会、家庭、学校等各方因素共同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形成强大合力,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三、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对策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举措,是提升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及手段,是高校德育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新面貌、新问题和新矛盾,急切需要我们更新、变革、创新心理健康教育观念。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地确立心理健康教育价值观,完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和管理体制,培育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1.转变观念,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工程浩大的系统工程,做好这项工程,首先是转变观念。心理健康教育,首先是要更新观念,普及心理知识,接受正确引导,同时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为出发点,关心学生的成长,为其提供心理支持,帮助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优化个性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确保全体学生受到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从学校层面,实行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开设几门心理学课程,设立一个心理咨询室,搞几次团体辅导这么简单。当然这也不是心理辅导教师的职责,而是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需要学校各级各类人员的共同参与和支持。学校要努力构建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形成学校、院系、学生三级心理教育网络,营造人人重视、关心、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围。

2.加强心理咨询师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因此,高等院校需要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的师资队伍,成立心理健康育、心理辅导或咨询的专门工作机构。学校的专业心理咨询师和辅导员、班主任等在面对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增强队伍整体素质,以便能更好运用心理学专业知识和心理咨询的方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指导工作,做好学生的心理保健员。同时学校要定期对新任的辅导员和咨询师进行专业培训,通过讲解不同年级的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传授心理沟通方法和预防危机的措施等工作,使学校的老师能更有针对性,有效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开发大学生心理潜能。

3.丰富校园文化生活。高校要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人们常常认为只有心理有问题了,才需要心理辅导和教育,其实心理健康的人也一样需要通过心理教育提高对不良情绪的自我调适能力。一个学校整体心理素质的提高,除了上述部门单位间的配合外,还需要一个良好的氛围。所以,高校要充分利用校内广播、校报、橱窗、展板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要积极举办理健康宣传活动,通过心理剧场、心理沙龙、知识竞赛、论文竞赛等方式,营造积极、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掌握心理调适技能。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形成积极乐观、团结向上的氛围,从而稳定情绪,淡化心理矛盾和冲突。

参考文献

篇2

1.概念界定

(1)心理健康。关于心理健康的概念,学界众说纷纭,观点有很多,综合其他学者的权威观点,笔者对心理健康作如下定义:心理健康就是人的基本心理过程总是处于良好的协调状态,即认识、情感、意志的健康和人格的健康,同时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2)大学生心理健康。大学生心理健康是指大学生的心理特征符合大学生的年龄与大学生这个身份,以及大学生的心理能力能够满足他的学习与生活需要。

(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按照规定的心理健康要求,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卫生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意义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定义模糊。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大高校开设心理咨询机构,都将心理咨询的对象群体锁定在少数有问题的大学生群体上,实际上心理健康教育面对的大学生群体不仅仅是那部分有问题的学生,很多大学生内心可能都多少面对着压力,只是还没有形成问题表现出来。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缺乏认识。由于当前研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性认识不足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本身的特点,再加上学校领导工作的短期效应,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中的地位不高,重要性得不到正确认识。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评估认识出现偏差。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在心理方面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人数也一直呈上升趋势。由于各大心理机构的采样不同,得出的评估结果差异也很大。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大学生正处在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面临着学习、交友、恋爱、就业、成长等种种问题,他们渴望未来能得到更好的发展,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成才的基础。而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有效方式,所以,要进一步提高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意义的认识。

3.概念操作化

(1)情绪稳定性。一个心理健康的大学生一般心境开朗乐观,积极情绪状态占主导,但同时又能随着具体情况的变化而产生合理的情绪变化。所谓合理的情绪变化是指会因为遇到开心的事而感到愉快,也会因为遇到悲伤的事而感到难过。除此之外,适当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也包括在内。

(2)人际关系和谐性。心理健康的大学生会在人际交往上表现出乐于与身边的同学交流,自由地与同学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能够包容同学的思想。

(3)对现实感知的充分性。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在评估自己的反应能力或解释现实时,比较客观,不会高估自己的能力而去勉强自己去接受超出自己能力之外的事情。

(4)焦虑适当性。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虽然对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有一定的紧张感,但从不产生过度的焦虑,他们在面对压力的时候能够恰当地面对眼前的压力,并能够利用恰当的方式进行心理调节。

(5)心理适应性。心理健康的大学生有独立的生活能力,意志坚定;自主性强;内心充实,很少有孤独感;他们较能接受现实,不轻易产生敌对情绪。他们能够较好地将自己融入社会,而不是与社会格格不入。

篇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步入新时代,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深刻变化,文化环境更加多元,竞争愈加激烈。在这样一个历史和现实、国际与国内带来更多新的机遇和挑战的视域下,青年大学生群体将会面临思想、情感、生活、就业等各个方面的压力。因此,如何让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成长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就成为高校教师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

1.主观压力

大学生当初在高中阶段多是全身心投入学习,“应试教育”的束缚、家长的全方位保护、生活经历的相对单一,容易使其性格和行为产生一定的偏差。进入大学校园,人际交往成为较之先前单一生活的一个重要变化,而人际关系作为人的基本社会需求会直接影响自我的实现与肯定,自我优越感的消失和人际关系的疏离,容易导致大学生缺乏社会安全感,继而产生来自主体内部的压力。

2.客观压力

客观压力主要来源于日常学习、生活适应和就业与自我发展等方面。一方面,大学时期的学习方式多是自我约束型学习方式,从课程的广度转变为课程的深度,从记忆性学习模式转变为实践性学习模式,大学生的自律能力将决定其在校成绩,继而会造成大学生的学习压力。另一方面,就业压力是大学生身上普遍存在的压力,随着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很多大学生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慌、烦躁心理。

二、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路径

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也是高校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根本途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其中,以此帮助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首先,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帮助青年大学生树立成长成才的新理念、新观点和新思想,让大学生在人生启航的起锚阶段对未来充满无限憧憬,使他们“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其次,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法治教育相结合,形成教育合力,促进青年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之下健康成长。心理健康是建立在个人对自我和环境客观认识之上的个人认知与行为、个体与群体、自我与社会的和谐状态。青年大学生是最容易被塑造的群体,处在信息纷繁复杂的互联网时代更需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便理性面对各种诱惑和挑战,而高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应对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另外,大学生思想层面和心理层面的问题并没有明确的界限,有时甚至很难界定。例如,感情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若未及时疏导则很有可能演变为道德问题。这就使得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具有重要作用,要通过“阳光式渗透与宣传”,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思想观念,继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心理。

2.充分发挥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引导作用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高校要转变工作思路,充分发挥辅导员队伍的引导作用。首先,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力量。国家先后颁布一系列法规,为建设一支数量庞大的辅导员队伍提供政策支持。高校要不断提高辅导员的专业技能,增强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力量。从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定位(思想政治教育、班级管理、咨询服务)来看,辅导员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学习辅导、生活辅导以及生涯指导。要及时了解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时、便捷地掌握大学生的心理动态,感受大学生的生活与情感,并依托人文情怀和人格魅力,帮助大学生解决学习、生活、情感方面的困惑,形成思想上的互动交流。其次,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常态。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大学生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促进大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辅导员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干预,帮助大学生尽可能地减少负面情绪的连锁反应,建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心理健康教育应成为常态化的教育模式,辅导员要根据“预防—矫正—强化”三个阶段的特点,将以往“矫正为主”转变为“预防与矫正相结合”。要在互信、沟通的基础上,尽早、全面发现问题苗头,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做到“防范”和“引导”并行。

3.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式

当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尚未形成体系,课程较为分散,模式比较单一,难以满足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因此,要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式,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1)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活动,“以学生为本”,就是要“以学生个体为本、以学生整体为本、以学生可持续发展为本”。而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实现适应性发展、潜能性发展、连续性发展和协调性发展的统一的重要实践途径,就是改革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必须紧紧围绕大学生这一核心展开,认识到大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大学生充分参与课程教学活动,在平等的状态下探索与求知,充分发挥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2)将调适性内容与发展性内容相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即调适性内容与发展性内容。调适性内容主要侧重“矫正”,通过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手段对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进行治疗,帮助其矫正心理障碍。发展性内容主要侧重“发展”,更加关注广大学生的人生发展,对大学生遇到的人生难题施以行之有效的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构建强大的心理防线,设计人生发展的远大目标,预防心理疾患的萌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在“发展”的背景下开展“矫治”,结合调适性与发展性基本内容,加快构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创新体系。(3)打造多元化学习平台,优化教育方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需要突破课堂教学的单一形式,为大学生打造多元化的学习平台,特别是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将移动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深度融合,将协作学习与探究学习有机融合,注重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要以“人”为主题,摒弃“教师传授”的说课方式,强化大学生的参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内视能力。另一方面,要通过必修、选修、探究、实践等多种形式,构建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引导大学生进行系统化学习。

三、结语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多方合力,协同作业,并且应当立足新时代大力推进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的创新,满足当代大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要不断探索实践,注重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充分发挥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引导作用,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式,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持续稳定开展,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段善君.发挥价值导向功能优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6(04).

[2]蔡亚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路径浅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02).

篇4

近年来,随着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逐渐凸显,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家庭、社会和学校的重视。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实效性是当代大学生的迫切需求。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现状

 

在高校中,当前承担心理健康工作的主要部门是学生工作处下设的心理咨询中心(各校称谓有些不同,以下统称心理中心)。高校的心理中心主要承担以下几项重要工作:①危机干预;②个体/团体心理咨询;③课程教学和讲座;④科研工作;⑤行政事务。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工作重心以咨询为主教育为辅,危机排查和干预是重中之重

 

高校的心理中心大多以咨询为主,以学生心理危机的排查和干预为第一要务,只有少数高校能够做到重点开展心理学教育。比如清华大学,在校学生约26000人,咨询中心每年授课门数18门,讲座场数60~80场,参与的学生有26000人次左右。此外,每年约有1000人使用心理中心。[1]大部分高校心理中心的工作重心仍然以咨询为主,重点做好心理危机的排查和干预。各学院发现学生出现心理危机问题,会第一时间联系心理中心的老师,心理中心也是心理危机干预中心。

 

以北京科技大学为例,2014年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13393人,各类研究生9820人,外国留学生829人。心理素质教育中心50%的经费和近80%的人力重点服务于5%的在校生(咨询、排查和约谈)。咨询中心在师生心目中的形象更像是一个消防员或者医生,它以化解心理危机为重点,以解决心理障碍为主。

 

(二)师生比例偏大且从业人员所受临床专业训练不充分

 

我国的学校处于一种重视成绩的社会氛围之中,心理咨询因其工作成绩难以量化,工作效果无法在短时间内奏效而容易被忽视。美国有关行业协会的专业标准是1000~1200名学生配备一名专业人员。根据一项对国内26所的高校调查表示,接受调查的高校共有学生516322人,心理健康专职教师47人,折算师生比约为1∶10985人。

 

[2]近五年,虽然一些高校陆续都按照要求实现了3000名学生配备1名专职心理咨询师,但是依然还有很多高校心理中心的工作人员数量没有达到这个要求,甚至还有一些高校的咨询中心只有1名专职心理咨询师。从专业水平上讲,由于中国的心理健康事业起步较晚,虽然目前高校的专职心理咨询师大部分人有心理学硕士或者博士学位,但是大部分人毕业时没有受过严格的临床专业训练,所以咨询专业水平的提升主要依赖于从业后的各种培训。

 

(三)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健康理念的普及度低

 

美国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因此美国的心理健康教育从小学开始一直延续到大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而且他们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对这门课程十分重视,要求家长和学校共同配合。但是在中国这门课程却并未受到如此高的重视。

 

[3]目前中小学教育还是以传授知识为主,学生从小就缺乏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致使青少年阶段的很多成长任务如对自我的了解和认识,自主和独立的意识等都没有完成,致使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后容易产生焦虑和抑郁的情绪。由于各所高校心理中心的专职工作人员数量偏少,面对应接不暇的教学、科研、咨询和行政工作任务,很多学校在心理健康理念的普及上用力偏小,所以很多大学生对心理咨询依然存在偏见,“不听、不闻、不看”的现象还十分普遍。

 

2014年,北京科技大学心理中心的咨询量突破了3000人次,在北京市各高校心理中心的咨询数量上位列前三,相对比斯坦福大学在校学生约16000人,咨询中心每年接待8000多人次,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在校生22000人,咨询中心每年接待11000~12000人次。[1]美国高校和中国高校咨询人数的差异和大学生关于心理健康的理念有重要关系。

 

二、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发展探索

 

(一)公众形象转型:从问题干预中心转型为成长发展中心

 

高校以教育为己任,高校的心理中心在师生中树立的形象如果由“问题中心”,变为“健心馆”,追求成长的同学会更喜欢中心,也更关注自身心理健康,就像追求健康的人会更喜欢去“健身馆”一样。这种形象转变的最直接的益处是减少现实中潜在的危机学生,根本的益处是可以实现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普遍提高。假设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负10分到正10分,通过积极正向的理念传授,可能将一个心理健康分数为-2分的同学转变为+2分的同学,同时也可以将心理健康分数为6分的同学提升为8分的同学。

 

那么如何转变心理中心的公众形象呢?一是扩大宣传。通过课程、讲座、团体辅导和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心理健康理念的普及性教育;二是不断提高心理咨询和心理服务的专业化水平。为专业咨询师的培训和专业水平的提升提供时间和经费支持,并逐步增加专职咨询师的数量。只有更加专业化的服务才能有效帮助同学解决困惑,也更容易为心理中心树立口碑。

 

(二)工作内容转型:以咨询、危机干预的工作为主转型为咨询和教育双向并重

 

长期以来,我们容易将导致心理危机的事实本身看成是心理危机的根源。事实上,它仅仅是危机爆发的导火索,真正的原因是学生心理上存在不健全的部分,所以我们不仅要关注咨询和危机干预,还要关爱所有学生的心理发展。因为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学生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心理压力不断增加,心理不健全的学生随时可能因为考试失利、恋爱等生活事件诱发焦虑抑郁情绪,造成危机事件。

 

所以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目的不仅仅是减少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发生,通过咨询解决心理问题,更重要的是扩展为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潜能开发和人格完善服务,所以要充分发挥教育教学的普及性作用,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普遍接受心理健康课程的教育。(三)工作模式转变:以被动性干预转型为主动性激发

 

高校心理中心的普遍设立是在20世纪90年代,由于西方心理咨询开始秉承的理念是要求来访者有主动求助的意识,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高校的心理中心奉行的是“等进来”的理念。

 

由于中西方的文化有很大差别,西方高校的学生没有班级建制,没有党团组织,没有集体住宿(大部分学生),没有太多校方组织的学生共同的活动,没有共同的修课计划。由于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学的普及性以及宗教对大学生世界观的影响根深蒂固,美国大学生生活独立性及心理成熟水平要高于中国学生,没有大规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中国由于传统应试教育的深刻影响,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学普遍不被重视,大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和心理成熟水平低,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1]如果我们不论国情按照美国的心理中心的运作模式开展工作只能服务不到10%的同学,90%的同学会对心理健康不了解,不关注。然而,大学生中的心理亚健康问题日趋明显和严重起来,所以高校的心理健康工作由被动性干预到主动宣传并激发他们关注自身心理健康的意识十分重要。一是主动实施全面的具有实效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大力开展必修课,增加选修课,讲座、团体活动等,强化学生的心理保健意识,营造全校心理健康关爱氛围,从而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竞争力,培养自我成长型人才,使学生的内心与外在的环境更好的相协调,更好地成长成才。

 

北京科技大学心理中心在转变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理念上做了大量工作,比如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环节和突破口入手,每年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实施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组织全体新生以班级为单位到中心逐个进行体验,内容是一小时的实地参观和亲身体验心理中心的各种服务项目。

 

该课程2011年荣获“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一等奖”。此外,中心以学生社团阳光心理协会为依托,借鉴团体辅导的理论和技术,运用朋辈辅导的组织模式,通过分组讨论、互动游戏、手语合唱等形式,组织所有新生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心理健康快车”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大大提高了学生对心理健康的接受与认可程度,个体和团体咨询量逐渐上升。二是调动学生提高自身健康的主动性。

 

篇5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1 高校心理健康工作面临的现状

1.1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常见问题

(1)特殊家庭成长状况衍生不良心理问题。大学生自身成长资源的缺失是导致心理不健康的主要社会因素。从家庭经历考量,贫困、离异、暴力等这种特殊的家庭状况使得一些大学生在人际、情绪、学习等方面出现问题。不恰当的教育教养方式造成一些大学生自我认同和自我效能感的缺失,使之信念、自我评价、思维特点都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2)环境适应能力差,不能快速适应大学生活和学习的转变。当代大学生历经寒窗苦读,离开熟悉的十几年的环境和亲朋,面对大学新的生活和学习方式,一些学生不能独立处理这些改变所带来的问题,于是产生紧张、焦虑和恐惧等心理,进而形成逃避、攻击等不良的行为方式,更有甚者会因此产生自杀的念头。

(3)网络成瘾现象引发现实世界自我价值冲突。大学生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抵制诱惑能力差,互联网无疑成为充斥各种诱惑的源泉。进入大学的一部分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课余时间较多,上网填补了大学生活的空闲,长久养成对网络的依赖感,上网时精神亢奋,否则萎靡不振。这种现象使有些大学生在网络中迷失方向,导致性格孤僻冷漠,成绩不合格等,甚至到必须退学的地步。

(4)不成熟的恋爱观影响生活与学业关系。爱情是年轻人向往的话题,大学生性心理和生理已经趋于成熟。但由于我国大学生还对待爱情缺乏正确的恋爱观,恋爱具有草率性和不稳定性,感情的求之不得,性心理的宣泄或压抑对部分大学生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陷入焦虑、紧张、抑郁等消极情绪。

(5)社会交际能力差导致不良人际关系。大一新生在这个阶段最易产生问题,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人聚集在一起,组成一个集体,就意味着各种观念的融合。有的大学生由于自身交际能力差,加之必须面对的独立自主能力、家庭生活条件差别等情况,使之对外缺乏沟通、真诚和友谊,导致自闭、嫉妒、自卑等心理健康问题,表现为苦闷、焦虑、对抗等。

(6)学习和就业压力大成为高校心理健康一大隐患。学习和就业压力紧随市场经济情况备受社会瞩目,不同年级的学生都存在这种压力,随着年级的增长这种压力逐渐增大。据调查,大学生毕业前心理压力较之过去明显增大,主要原因是毕业方向的选择、就业、考研、恋爱分合等冲突和事件,随之产生焦躁、自卑等心理问题。

1.2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工作的现状

目前很多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处于起步阶段,缺乏专业的师资力量和常规的心理咨询中心,学生工作队伍是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的主要人员,但由于在校生人数越来越多,高校在辅导员配备上存在人员严重不足的情况,再加上辅导员兼职比例较大,人员流动快,整体上对心理学知识一知半解,对心理辅导的方法和技术不熟悉,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归因不准,心理疏导时往往会受到德育思维模式的影响,违背心理辅导的原则,由于不懂教育理论和咨询理论,或者不具备一定的个人素质,造成了心理辅导工作的失败,甚至对辅导对象会产生负作用。

1.3 高校校园文化心理健康宣传缺失

校园文化是深入大学生生活重要的阵地,建设健康心理知识的校园文化应该成为高校努力争取的武器。高校中开展健康心理知识宣传,对大学生整个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有积极意义。但目前,很多高校领导在这方面重视程度不足,团委的导向不够明确,学生会和其他学生团体的相应活动开展稀少,更多的只是简单的海报宣传,单调呆板,使心理健康文化氛围的建设流于形式,没有达到理想效果和作用。

2 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工作的系统模式。

2.1 完善师资队伍建设

心里辅导指由心理学专业人员和具有较高心理学素养的人员,对需要得到心理学指导的个体或者群体提供心理学帮助的过程。师资队伍建设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配备相应硬件设施的基础上抓好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高校中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的主要队伍基本上包括专业资质的心理咨询老师和基层学生辅导员,抓好这两方面的素质建设尤其重要。

2.2 设立心理咨询中心

完善心理教研室的功能,除开展相应的教学讲座外,建立心理咨询中心,遵守国家相关法规要求的法规制度,通过日常咨询接待、心情宣泄室、心灵阅读室等满足不同心理需求,以保密原则为指导,做好相关工作建档保存。

2.3 建设基层心理辅导工作队伍,全面培养提高专业素养

(1)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辅导员担当科学育人的重任,战斗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第一线,在心理健康教育整理工作中,辅导员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能够深入了解学生学习生活情况,全面了解整个学生群里的心理动态,通过在日常工作中多接触多观察外,掌握班干部,心理委员,信息员等提供的一手资料,及时发现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给学生以关爱,变治疗为预防,对做好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保证了坚实的基础。(2)开设心理咨询师培训,提高队伍整体素养。高校应增大投入,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培训和提高。除引进专业高素质人才外,根据高校辅导员专兼职共同协助,兼职流动性大的情况,鼓励更多的专职辅导员考取心理咨询师资格,保证大面积的兼职辅导员接受相关专业知识培训,使学生工作人员具备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和辅导常识,使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与学生工作联系,在实践中探索总结,使之有机结合,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是现代化教学的发展趋势。(3)开展校内工作经验交流,调研特殊案例的处置流程。将探讨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形式成为常态,定期开展工作例会,交流总结经验,深入研究和把握大学生心理需求。开展特殊案例分析讲座,探讨最佳的处置方式,制定心理危机处理工作流程,定期研究部署下阶段工作任务,做好总结提高。

2.4 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开设心理健康类选修课,从学生感兴趣的不同方向设置教学内容,拓展教学新形式,从讲台走向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积极性。结合校园心理健康文化建设,由学生自治宣传普吉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学生改善认知和情绪,培养良好的行为,发展健全人格。

总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系到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高校高度重视心理健康工作,在日常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改善大学生心理品质,增强其心理调适能力,使他们在健康的心理环境下,坦然面对成长路上遇到的问题,以积极健康的心态走向社会,为我们的国家培养更多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篇6

[DOI]1013939/jcnkizgsc201643091

伴随着社会发展,“心理健康”这一名词早已被大众所熟知,并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大学生作为承担国家和社会建设重任的关键人才,除了应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身体素质之外,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衡量其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之一。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广泛开展的同时,其有效性不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急需改善。

1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出现的不足

11建立三级制度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安康学院地处秦巴山区,作为地方普通本科院校,严格按照要求建立了学校―院(系)―班级三级制度来推动和完善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学校:①学工部组织各学院完成每学年秋季学期的新生心理测评并将测评结果及时反馈给各学院相关辅导员老师,由他们约谈结果存在异常的部分学生,了解掌握他们的实际情况,并以此为依据确定后续的相关矫正措施;②学工部组织各学院在春季学期开展一次围绕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的相关活动,活动形式主要包括演讲、征文、户外活动等;③学工部下设心理咨询中心,面对全校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2)各二级学院:辅导员老师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向需要咨询学业生活问题的学生提供帮助,并在此过程中了解和筛查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做好备案并及时向学工部心理咨询中心上报。

(3)班级:在各班级设立心理卫生员,一般由班干部兼任。该心理卫生员主要工作职责是信息员,即发现班级中有同学出现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时,及时向辅导员老师汇报,以防止情况进一步恶化。

12现存问题

此项制度总体而言覆盖全面,分工明确,信息渠道顺畅,由点及面掌握了大体情况。但作为负责学生工作的辅导员老师,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却也发现了一些无法落实推进的具体情况。

(1)极少有学生主动到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去寻求帮助。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①认为只有心理有严重问题的人才需要去心理咨询中心,“面子”问题使他们不愿意去咨询,以免被同学看到,而被贴上“心理有问题”的标签;②心理咨询中心的老师对学生而言并不熟悉,而学生一般很难向陌生人倾诉自己的真实情况;③能克服第二点向老师咨询的学生,由于受传统师生关系的影响,在情感上很难突破,很难达到真实平等的交流,咨询效果也因此并不明显,所以会选择放弃咨询。

(2)各学院辅导员老师工作任务繁杂,管理学生较多,很难保证及时全面地完成所有学生的咨询求助工作。

(3)班级心理卫生员基本由班级干部兼任,本人并没有接受过相应的专门训练,只能起到发现心理问题学生及时汇报的基础作用,无法帮助班级同学进行心理疏导。

(4)组织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的相关活动,活动形式虽然比较丰富,但活动周期较短,很难保证在短期内完成对大多数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卫生知识有效宣传的活动效果。

其实,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目的来看,主要是发展性心理教育,应遵循事前预防为主、事后治疗为辅的原则。我们目前的工作模式重个别学生咨询诊治,轻多数学生普遍防治引导,这样做,并不十分符合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也不能很好地满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实际需求。因为实际上,很多大学生在学习、生活、情感、就业、人际交往等方面存在的压力和问题,大都属于亚健康范围而非心理疾病或精神障碍等严重问题,如果学生在自身具备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和处理能力后,其实都能够进行较好的自我调节。

2改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思考

大学是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阶段,在这个成长过程中,学生常常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与困扰,能否妥善地进行处理,其结果又往往影响着学生的心态与价值判断,从而影响他们“三观”的确立与形成;而能否妥善地进行处理,则又与学生的心理状况(心态)有着直接密切的联系。从这个层面来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同思想政治教育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我们可以以此作为工作的突破点,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提升教育效果。结合工作实际,在原有工作基础上,增进“宿舍”一级,并将“班级―宿舍”两级作为全面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环节。

之所以将“班级―宿舍”两级作为全面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环节,主要原因如下。

(1)关注学生的微信、微博、QQ空间就会发现,学生在学习之余喜欢做趣味心理测试、热衷于血型、星座研究,喜欢转发心灵鸡汤类的文章,还有些喜欢看心理分析类型的影视作品,这些行为都可看作他们进行自我分析和认知,调适心理的具体表现。这些现象也表明大多数学生对于心理学知识充满兴趣,除了我们已经开展的各项教育活动内容外,他们还需要全面系统长期地普及和引导。如果能够满足他们这一要求,就可以帮助他们提高认识、提升心理健康素质、从源头上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

(2)选择班级和宿舍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则是因为,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这是他们活动最为频繁的两个重要地点。班级是完成专业学习的重要场所,学习氛围浓厚,利于探讨和交流;宿舍则是除了上课和课余活动外,他们度过时间最长的地方,良好的宿舍氛围是学生形成健康积极心态的基点和源泉。因而以班级和宿舍两级做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环节,一来有利于宣传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扩大覆盖范围;二来参与者主要是学生,他们既是学习者同时也是引导者,在自助和助人的过程中,不断交流和巩固心理健康知识,提升心理素质。

3创新工作模式的具体措施

结合上文所提到的问题及思考,在今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我们可以尝试推行以下模式:原有的学校及二级学院层面的工作进一步保持和巩固,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放在班级和学生宿舍。具体做法如下。

31在班级组建“心理学互助兴趣小组”,普及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同时开展朋辈式心理互助活动

(1)该兴趣小组成员的吸纳主要有两种方式:一为学生自主报名参加;二则由各宿舍推荐至少一名学生参加。这两种方式淡化了学校、学院选拔推荐所带来的“官方化”色彩,尊重了学生自主选择推荐的权利,有助于拉近学生的情感距离,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2)由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组织,对兴趣小组的成员进行定期培训,指导他们学习掌握相关知识;学校组织调配专职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作为联系二级学院的指导老师,负责日常常规指导的同时处理学院下辖专业班级兴趣小组在日常工作中碰到的疑难问题,改变以前在心理咨询中心被动等待学生求助的局面,而转为“把握全局,重点突破”。

(3)心理学互助兴趣小组成员的主要任务是完成自助和互助。自助即是本人在掌握了相关知识后,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判断自身的心理状态,在碰到具体问题时能够及时进行调适,保持健康良好心态;互助既可以在小组成员内部出现(自助不能够完全解决问题时,向同为兴趣小组的成员求助,共同协作解决),更多出现的则可能是非小组成员的同学在碰到问题和困扰后的求助。当碰到这样的情况时,小组成员就需要完成倾听、安抚、客观理性分析和引导工作(引导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同学向辅导员或心理咨询中心老师求助)。发现严重心理问题学生时,小组成员要及时向辅导员和负责联系学院的专业心理咨询老师汇报。

需要注意的是,心理学互助兴趣小组的定位不等同于专业人员,他们相当于普通心理问题调适和严重心理问题处理的缓冲地带。兴趣小组的成员全部是学生,他们与求助同学间有着亲密的情感基础,在互助过程中可以少受时间、地点等其他因素的限制,这就使得大众化心理健康教育的长期性普及成为可能;同时,以兴趣小组成员为中心,由他们辐射至宿舍、班级的其他同学,在学习和交流过程中完成自助和互助,也使得大众化心理健康教育的覆盖面得到保证。

32创建宿舍文化,营造良好氛围,思想政治教育同心理健康教育相互辅助

良好的宿舍氛围和宿舍关系是学生形成健康积极心态的基点和源泉。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有助于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他们需要更进一步地引导和教育来完成更高层级的精神提升,而内在精神世界的丰富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更为成熟地处理各项问题的能力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折回来看,妥善解决各种矛盾又为持续保持积极心态注入了稳固营养剂。因此,创建宿舍文化不仅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要求,也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关键点,更是二者在工作实践中相互辅助推进的结合点。

总体而言,以班级―宿舍两级作为全面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键点,从工作着力点来说更接地气,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化长期化开展,同时有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一步推进。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应注意不断总结经验,及时探讨创新工作方法,以期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明忠朋辈心理辅导模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性的提高[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8)

[2] 陈佳薇基于朋辈宿舍心理委T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3(6)

篇7

为了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作用,促进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水平的发展,应该鼓励辅导员参加心理健康教育系列培训。通过培训,辅导员能够掌握团体心理辅导的应用和技巧、开展系部心理活动方法、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策略提升、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识别和大学生心理危机觉察及干预等知识,有助于提高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规范化、专业化水平,也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支持体系的建立。加强学生心理骨干培训提高朋辈指导能力。应加强对班级心理联络员、宿舍长在内的心理骨干开展专题培训和主题班会。分别对心理骨干的职责、工作技巧、重点学生的排查、特殊情况的识别、如何更清楚认识自己、悦纳自己以及如何开展团体辅导做出详细讲解,同时,制作《班级心理状况晴雨表》,方便心理骨干对班里特殊情况的月排查工作开展与详细记录。

二、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

组建包括心理专干、辅导员、班主任、心理联络员以及宿舍长在内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坚持“三结合”工作原则,即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普及教育与个别咨询相结合、传统教育与活动相结合。构建并完善学院—班级—宿舍“三级”心理危机干预网络,进一步明确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工作职责,建立相关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包括其基本情况、约谈记录、干预措施、跟踪关注等详细记录。形成“重心下移、工作前移、重点突出”的运行机制,深入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西南交通大学在这方面的成功做法值得借鉴。该校打造了“三级心理危机防御体系”,一级防御针对危机个体,实行24小时危机预警;二级防御针对问题人群,通过学生约谈等方式做好心理咨询与督导;三级防御面向广大学生,通过举办讲座、心力论坛等方式做好心理健康宣传工作。搭建“四级联动”工作网络,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心理咨询与研究中心和学生工作处、院系学生工作组以及楼栋、班级。实施“三个一”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延伸工程,实现每个院系有一个“心力支部”,每栋宿舍楼有一名“心力天使”,每个班级有一名“心理委员”,使心理教育深入院系、班级、园区。

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

通过线上活动和线下心理健康调查,使辅导员及时掌握在校大学生心理状况的变化,以便有针对性地对其开展个体咨询与团体辅导;通过主题团组织生活,使同学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增强心理健康观念,有助于建设学生的高社会支持,缓解心理压力。拓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方法。为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使心理健康教育全方位渗透到学生生活中,辅导员应充分利用新媒体,如微信平台推出相应专题。如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加大心理委员培训力度;立足“5•25”,开展第六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月,一是开展了主题为科学管理睡眠、春季心理疾病预防等宣传活动;二是每月定期有心理咨询中心的老师为全校学生举办一次大型讲座,三是进行团体辅导活动,四是开展影视艺术辅导心理健康五是进行心理排查工作,邀请心理专家进校园。[1]

四、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为了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化建设,进一步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教育部于2011年制定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文件指出,高校心理课程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既有心理知识的传授,心理活动的体验,还有心理调适技能的训练等,是集知识、体验和训练为一体的综合课程。国内高校陆续开设了相关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如西南交通大学为完善心理健康课堂教学,构建了以国家级精品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视频公开课为核心,以通识教育课为骨干的30余门个性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年均开办近70个班次,选课学生年逾7000人。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朋辈教育活动体系,开展校园心理剧表演、心理素质拓展、学生心理骨干系列培训讲座等活动,参与学生上万人次,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课外生活的基本覆盖。构建优质网络课程互动体系,开设多门心理健康教育MOOCs课程,“心力心理测评与咨询网”提供心理健康知识学习、心理自测、在线咨询等服务。[2]

五、创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社会整体环境所存在的各种价值导向的偏差对大学生成长过程具有本源性的影响。在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过程中,当自我认知与现实协调时,个体就容易肯定自己,形成积极的自我;反之,当个体所持的自我认知在现实中遭遇否定和挫折时,往往会造成个体内心激烈的冲突,形成消极的自我,直接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当社会和和学校所倡导的主流核心价值观不能有效地、令人信服地说明社会现象的是非曲直时,大学生就就很容易受社会现实各种思潮和热点影响,造成精神的污染,诱发心理问题的产生。因此,对于大学生来说,学校环境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项重要因素,它主要涉及到校园心理文化环境、具体的教学、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等诸多方面。辅导员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职位优势,照顾学生实际需求,献计献策,积极参与到校园制度建设与环境建设中去。在班级中积极开展相关的文娱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大学集体生活中去。实践中的成功案例有:倡导“3•25善爱我”大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培育“阳光、感恩、坚韧、创新”的心理文化氛围。通过宣传画征集、校园现场心理咨询、心理话剧、心理诗朗诵、新媒体平台推送等活动,吸引学生广泛参与,营造浓厚的校园心理文化。

作者:屈海香 单位: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篇8

大学生是一个较特殊的群体,社会对大学生寄托了很高的期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如何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认真研究的重大课题。但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表明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心理问题日益成为影响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因素。如何根据当前现实情况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我们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1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1.1 存在问题的人数较多

根据2014年在我校进行的新生心理健康普查结果,存在明显心理困扰需要进行干预的学生有4.5%,如果按照我校在校生近12000人来计算,则需要我们进行心理干预的群体就是540人,此外还有近0.7%的中度以上的问题者。

1.2 存在的问题比较集中

1.2.1学业问题

学业问题指大学生在学业方面的困扰,主要表现在:学习方法不适应,学习压力大,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成绩不理想,这些都会造成学生学习信心不足或丧失、厌学心理、自我评价不当、考试失常、情绪失控。情况严重的还影响学习、生活,甚至发展成为心理障碍或疾病。

1.2.2情感问题

亲情、友情、爱情是大学生情感问题的三个重要方面,常见问题有亲情淡漠、友情尺度把握不准确、爱情观迷失等,如何处理情感迷茫、不正确的恋爱观以及爱情与学业的关系,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问题。

1.2.3人际问题

人际问题是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遇到的心理问题。大学生之间的交往是多种多样的,有交往对象的不同,如同学交往、师生交往、同性朋友交往、异性朋友交往等,也有交往程度的不同。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日程中,常见的不良的心理有:自卑、害羞、嫉妒等,这些问题会带来人际关系不适应、人际状况不佳、社交困难、自我封闭等表现。人际交往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交际困难的大学生比交际良好者心理健康状况差,且存在着较多的精神症状。

1.2.4 适应问题

大学生的生活适应问题表现为生活自理能力弱,挫折承受力差。

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义

2.1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式

教育提供给学生的文化知识,只有通过个体的选择、内化,才能渗透于个体的人格特质中,使其从幼稚走向成熟。这个过程,也是个体的心理素质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心理素质的影响。学生各种素质的形成,要以心理素质为中介,创造意识、自主人格、竞争能力、适应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要以心理素质为先导。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保持良好的心理适应状况,是抗拒诱惑、承受挫折、实现自我调节的关键。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他们心理素质的高低,取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与否。

2.2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驱动学生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

心理健康教育与受教育者的人格发展密切相关,并直接影响个体人格的发展水平。一方面,学生以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接受的道德规范、行为方式、环境信息、社会期望等来逐渐完善自身的人格结构;另一方面,客观存在的价值观念作为心理生活中对自身一种衡量、评价和调控,也影响着主体人格的发展,并且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转化为人格特质,从而使人格发展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2.3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开发学生潜能的可靠途径

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潜能开发是相互促进、互为前提的,心理健康教育为二者的协调发展创造必要条件。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激发受教育者的自信心,帮助主体在更高的层次上认识自我,从而实现角色转换,发展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最终使潜能得到充分发展。

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法探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应该是激发大学生的心理潜能,防治心理疾病,维护心理健康,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它的的重点应该放在面对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上,同时关注有心理障碍及心理疾病人群的心理治疗、心理康复工作。针对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范围广但类型比较集中、心理健康教育任务重但是条件艰难的现状,只有扩大教育的覆盖面,并调动学生、教师积极参与才能更好地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3.1 多途径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通过课堂、报纸、网络的形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健康课程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应该面对一年级学生开设独立的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全面系统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传授时应注意①贴近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对大学生中存在的典型问题要给予针对性的引导;②课程的重点应放在指导学生培养积极、健康的心态上;③课堂教学的形式应该是多样的,学生的讨论、心理训练、心理游戏、角色扮演等形式会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并且可以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所学知识;④对于课堂上发现的问题要跟踪辅导。

编印心理健康教育报纸、刊物,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宣传栏,这些宣传形式丰富了心理健康知识普及的途径。报纸、刊物、网络、宣传栏具有时效性、趣味性、针对性、延续性等优势,可以作为课堂教育形式的有效补充。

3.2 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覆盖面

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应该是全体大学生要利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育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覆盖面。必修课增强广泛性,讲座、团体咨询具有针对性,这些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3.3 多层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针对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少,大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多的特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当调动各院系领导、班主任、学生积极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来,形成层层参与、信息畅通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

篇9

积极心理学是上世纪末兴起的研究人的发展潜力与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其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积极的情绪与体验、积极的个人特质对于个人成长的作用以及积极的社会环境等方面。积极心理学已有的研究更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观念,主要体现在:第一,积极观。积极心理学致力于人的积极品质,倡导用积极的眼光和理念去面对人类自身及社会。第二,幸福观。积极心理学注重从积极层面来研究与探讨心理问题,把主观幸福感指标作为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依据,认为心理健康的主要目标是促进个体的主观幸福感。第三,预防观。积极心理学非常关注对个体潜能的挖掘,通过个体自身的力量来预防和治疗有关问题,其核心是让病人通过累积或发展自己已有的积极力量或积极品质来达到摆脱各种问题的目的。

二、积极心理学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积极心理学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心理健康教育应树立积极理念。积极心理学倡导心理学研究的积极取向,关注人类积极的心理品质,强调人的价值与人文关怀,以一种全新的姿态诠释心理学,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的人性化、科学化的和谐统一。接受和理解积极心理学倡导的人性理念,就应该改变一些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误区,对传统的主流心理学模式更要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树立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观。

第二,心理健康教育应关大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与培养。积极情绪是与某种需要的满足相联系,通常伴随愉悦的主观体验,并能提高人的积极性和活动能力。积极心理学通常把积极情绪体验分为感官愉悦和心理享受,其中首倡的是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体验可以促进其认知的发展,提高其应对消极事件的能力,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达到优化心理品质的目的,因为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是一个行为过程,也是一个心理体验过程。

第三,心理健康教育应注重完善大学生的积极人格。积极心理学强调必须以研究人内心所具有的积极力量为出发点,因为只有内在的积极力量得到培育和增长,人性中的消极因素才能被抑制。积极人格特质主要是通过对个体的各种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加以激发和强化,当激发和强化使某种现实能力或潜在能力变成为一种习惯性的工作方式时,积极人格特质也就形成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努力在积极人格理论的引导下,结合实际情况,转变工作方式,扩大教育领域,更新教育理念,采用积极心理学思想的教育方式去塑造和培养全体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使大学生学会积极地自我调适,从而提高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

第四,心理健康教育应注重营造积极的组织系统。积极心理学认为人及其经验是在环境中得到体现的,同时环境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大学生远离家庭而走上独立自理的生活方式,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社会转型时期的各种浮躁情绪,都极大地影响到其心理健康的状态。因此,我们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等多层面加以宏观把握特别要结合个体的微观实际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矫正和指导。社会关系、文化规范、潜能发展、家庭影响等研究能够支持和发展人的能力及长处,其各种支持系统和组织包括家庭、学校、社会文化条件、语言环境等。

三、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从积极心理学对心理健康观念的更新以及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我们可以一步得出一种新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一)个体层面―――知、情、意的统一

积极心理教育致力于培养人的积极心理品质,积极的心理品质是心理过程方面的优秀品质,主要表现在人的认知、情感、意志三方面。大学生心理教育首先应从大学生消极心理与心理问题转向重视一般智力的开发与培养,帮助大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和思维的创造力。应更注重学生固有的智力优势,在帮助学生了解、认识自己的优势智力的前提下,鼓励、支持学生充分发展自己的优势智力,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发展途径和发展领域。其次,大学生心理教育注意培养大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大学生心理教育应注重义务感、责任感、成就感和荣誉感的培养,使人能够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大学生心理教育关注人的美感、愉与幸福感的培养。通过美感、愉、幸福感的培养与熏陶,人不仅能感受到生活的情趣,而且能够把握人生的意义。大学生心理教育重视情商培养,帮助人形成对情绪的知觉、评估和表达能力,认识和分析情绪产生原因的能力,理解复杂心情的能力,对情绪进行有效调节的能力等。第三,大学生心理教育注意培养大学生意志的自觉性、果断性、坚毅性和自控力,不断增强学生的意志品质,使学生能长久地坚持学习和工作,具有一种百折不挠的精神。帮助学生不断克服自我方面的担心、羞涩、恐惧等情绪的冲动或干扰,以及疲劳、负担过重、知识和能力不足等障碍,增强其抗挫折能力。

(二)学校层面―――改变观念

积极的心理本身就有预防和治疗的作用,不管是对于普通人或者受到挫折的人,通过发掘并专注于其自身的力量,就可以做到有效的预防。大学生有强烈的自尊和自我意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关于自身的发展,潜能的发挥,这种积极的暗示会使大学生产生较好的自我评价,从而形成良好的自我概念和正确的价值观,而这两点对于大学生个性和人格的完善有直接的影响。依照积极心理学的观点,关注于个体心理的积极力量,发掘人类自身的潜能,即先寻求个体的发展,而这种发展会自然而然使个体产生对问题的困扰。用这样的观念来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将有可能对大学生的心理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促进大学生个性和人格的完善和发展。

(三)社会层面―――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篇10

一、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社会工作概述

(一)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又称心理素质教育,简称心育。是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培育良好的性格品质、开发智力潜能、增强心理适应能力、激发内在动力、维护心理健康、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即育性、启智、强能、激力、健心和导行。

(二)学校社会工作

学校社会工作是运用社会工作的原理、方法和技巧,协助学校改善校园环境,对于处于不利地位学生的背景作深入而客观地了解,给予适当的接纳、支持与鼓励,为学生提供一种有利于学习的环境与条件,使学生获得适当的心智与行为发展,克服其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形成“家庭一学校一社区”三者的良好协调关系,使学生更好适应社会、得到更好发展的一种专业服务项目。

二、我国学校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困境及现状

在国外和我国港台地区,通过社工的介入,运用社会工作的原理、方法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已有相当多的研究。而在内地,20世纪20年代初社会工作才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在一些高校开设了社会工作的相关专业,但是缺乏相应的组织和团体,与实际生活结合不多,始终没有发展成为独立的、专门化的社会事业。

2002年,上海浦东新区在社会发展局教育处的推动下,在38所学校开始试行学校社会工作。试点推行“一校一社工”的制度,但学校社会工作是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有益补充”而添入现有的学校体系中的。浦东38所学校开展的学校社会工作的试点工作,掀开了学校社会工作研究新的一页。但和香港、台湾以及国外的学校社会工作相比,浦东新区学校社会工作的推行具有很强的行政色彩,是一种从上而下的推行过程。这就使得学校社会工作的出现一开始就被界定为是“学校德育工作的补充”,定位也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并且,在其介入心育过程中存在诸多的困难,如社工的专业化程度不高,缺乏必要的培训、交流,与其它相关教师之间权责不明确,缺乏民间团体支持等等,致使其实施几年以来,并没有对现行的学校教育体制从根本上产生真正的影响。在有的高校则是将学校社会工作与学生管理工作结合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虽然发展起来还存在很多困难,步履维艰,但我们也可以看到,它们产生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它使人们再一次重新认识并重视学校社会工作。2006年7月20日,国家人事部和民政部颁发了《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和《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这是我国第一次关于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认定的文件,标志着我国的社会工作将逐步走向职业化和专业化。如今,学校社会工作为我国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新的研究视角,也必将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学校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取向

目前,国内外的研究多以实践性研究为主,注重为学校社会工作者介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具有操作性的直接指导,其研究主要有以下取向。

(一)以增权的形式提高个体自助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和学校社会工作的一项共同目标就是帮助人们提高自己应对和解决问题和困难的能力,增权就是达成该目标的一个重要方式。所谓增权就是社会工作者伴同支持无力响应环境挑战的服务使用者,学习、练习动员自己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消极摆脱无能为力,积极控制有效资源,取得自我实现的过程。增权对学校社会工作介入心育来说有较大作用的有两种方式: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干预模式和弹性模式。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干预强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方式假定学生及其家庭已经具备解决问题的相应资源,而学校社会工作者的任务就是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资源、技能和意志力。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减轻了学校社会工作者的压力,因为学生和家庭也要担负起寻求问题解决办法的责任。弹性模式则强调培养大学生在高危环境中生活却健康成长的特质,比如有些儿童学生曾生活在贫穷、艰难的环境中,却没有出现心理问题,这样的学生都具备一些共有的特质。该模式认为那些健康成长的大学生都有其自身的独特素质,如认知能力方面就涉及到思维的抽象性、反向性和灵活性,社会能力方面涉及的特质有懂得变通、移情、幽默、有同情心、独立、努力控制环境等。学校社会工作者的任务就是帮助大学生培养和发展这样的素质。

(二)倡导与主动来访大学生的沟通与合作

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大学生多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主动寻求心理咨询等帮助的相对较少。学校社会工作的介入就是要提高大学生应对自身心理问题时的主动性,由“劝导教育”转变为“沟通合作”,使其通过自身努力恢复健康的心理状态。主动寻求心理帮助的大学生在咨询过程中的转变受四种因素的影响:第一种因素来自他们自己带人治疗的力量、天分、技能、资源和社会支持;第二种因素是来访者对治疗关系中的移情、热情、关心、真诚和接受的理解;第三种来自于对治疗结果导致转变的可能性的积极期待,最后一种则是使用正确的技术和模式来帮助其解决问题的结果。因此,要想获得干预的成功,调动来访大学生的积极性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四、学校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策略

(一)将个案学校社会工作与个案心理辅导相结合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理咨询在治疗学生心理问题、增进学生心理健康、强化学生心理素质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目前各高校都成立了心理咨询机构,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为在校学生提供无偿心理咨询与辅导。但心理咨询与辅导在解决心理问题方面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如较为注重个人心理层面的疏导和治疗,而忽视了大学生案主社会资源的运用和成长环境的改善。

个案学校社会工作,是指以单个大学生为对象的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即学校社会工作者通过与案主建立专业关系,运用相关专业知识方法,协调可利用的各种社会资源,为案主提供面对面的一对一的服务,目的在于协助大学生充分认识自身拥有的资源和潜能。完善自我,增强其解决困难的能力,从而达到与社会和环境的良好适应。综合个案心理辅导与个案社会工作的优点,可以帮助学生明了自己所拥有的资源和潜能,提升自身的发展能力,从而自己解决其心理问题,恢复身心健康。

(二)小组学校社会工作与团体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认为归属与爱的需要是人的高级需要。他认为,当一个人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获得了满足,他就会产生一种归属与爱的需要。我们每个人在现实生活中都希望自己能被团体所接纳,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在欧美国家,小组社会工作的方法得到大力提倡。有关专家认为,团体辅导比传统的个体辅导更有成效。目前,随着发展性辅导的提出与认可,使得团体辅导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小组学校社会工作是运用团体的经验和在团体中形成的动力,协助参与团体的大学生个人获得行为的改变、社会功能的恢复与发展,达成团体的目标,促进整个学生群体的成长。

篇11

1.1改善工作效果

我国教育部于2006年颁布《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明确提出“高等学校必须设立专职辅导员,其人数比例不得低于1∶200”。由此可见,我国绝大部分高等院校均已设立专职辅导员,实行年级辅导员制度,即同一院系同一年级同一位辅导员管理的制度,便于管理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及开展思想教育工作。相较于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强调大学生思想层面,重视大学生道德、政治及思想发展,着重提高大学生思想觉悟,属于意识形态范畴,而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大学生意志、情感及认知发展,着重研究大学生心理活动,强调保持大学生健康心理状态,属于心理学范畴,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缺一不可。

1.2增强综合素质

作为素质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综合素质水平存在着密切联系,即大学生心理越健康、大学生人格越健全、大学生综合素质水平越高。同时,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较为严格,即社会交往正常、人际关系正常、意志正常、情感正常及认知正常。如何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辅导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由此可见,辅导员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到“预防为主解决为辅”,多数大学生心理问题为常见心理问题,症状持续时间段,功能损害较轻,利用心理教育手段及方法及时沟通提前疏导,确保学生增强自身心理素质,从容面对就业、人际交往、情感及学业等考验。

2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措施

2.1统一思想认识

心理健康教育主要负责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评价他人促使个体人格发展完整,但是一部分辅导员及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过于狭隘,错误认为心理问题等同于心理疾病,或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心理疾病诊治。因此在实际教育的过程中,辅导员主动转变传统工作理念,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加大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统一思想认识,端正自身态度,摒弃错误认识,从根源上认识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形成高效全面、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积极引进科学教育理念,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视为保证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及提高素质水平的唯一途径,纳入建设新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的战略高度。此外,大学生做到“解放思想、转变理念、统一认识”,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紧迫性及必要性,为顺利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奠定夯实基础。

2.2解决实际问题

有心理学家曾提出:“人们对一件事情产生情绪反应不是因为事情本身,而是因为人们对事情产生的不合理信念”。由此可见,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导火索”普遍为实际生活问题,例如:人际关系处理不当产生的怨恨心理、失恋或经济条件产生的自卑或抑郁心理、大型考试失利产生的焦虑心理等。因此在实际教育的过程中,辅导员主动转变传统工作理念,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工作原则,加大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以大学生实际生活问题为切入点,力求“有的放矢”,分年级分阶段分性别制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案,例如:针对大一新生开设心理必修课程指导大学生如何适应大学生活及而积极心理困扰;针对大二或大三学生以恋爱、沟通及人际交流为切入点鼓励广泛参与集体活动掌握沟通技巧,帮助大学生切实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有效弥补师资人数的不足。

2.3重视心理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