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高强混凝土论文

高强混凝土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12-13 20:50:0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高强混凝土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高强混凝土论文

篇1

中图分类号:TV53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高强混凝土作为一种新的建筑材料,以其抗压强度高、抗变形能力强、密度大、孔隙率低的优越性,在高层建筑结构、大跨度桥梁结构以及某些特种结构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在工程实践中,由于高强混凝土具有水胶比较低、水泥用量较大,以及砂率较高等特点,使得混凝土收缩较大,容易开裂。由于高强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有着不同的材料配比及结构特点,引起高强混凝土收缩开裂的主要原因也与普通混凝土有所不同,因此,对高强混凝土的收缩开裂问题,进行系统地深入地研究,很有意义。

一、混凝土收缩开裂的表现形态

在混凝土收缩种类中,塑性收缩和缩水收缩(干缩)是发生混凝土体积变形的主要原因,另外还有自生收缩和炭化收缩。

1、塑性收缩

发生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筑后4~5小时左右,此时水泥水化反应激烈,分子链逐渐形成,出现泌水和水分急剧蒸发,混凝土失水收缩,同时骨料因自重下沉,因此时混凝土尚未硬化,称为塑性收缩。塑性收缩所产生量级很大,可达1%左右。在骨料下沉过程中若受到钢筋阻挡,便形成沿钢筋方向的裂缝。在构件竖向变截面处如T梁、箱梁腹板与顶底板交接处,因硬化前沉实不均匀将发生表面的顺腹板方向裂缝。为减小混凝土塑性收缩,施工时应控制水灰比,避免过长时间的搅拌,下料不宜太快,振捣要密实,竖向变截面处宜分层浇筑。

2、缩水收缩(干缩)

混凝土结硬以后,随着表层水分逐步蒸发,湿度逐步降低,混凝土体积减小,称为缩水收缩(干缩)。因混凝土表层水分损失快,内部损失慢,因此产生表面收缩大、内部收缩小的不均匀收缩,表面收缩变形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致使表面混凝土承受拉力,当表面混凝土承受拉力超过其抗拉强度时,便产生收缩裂缝。混凝土硬化后收缩主要就是缩水收缩。如配筋率较大的构件(超过3%),钢筋对混凝土收缩的约束比较明显,混凝土表面容易出现龟裂裂纹。

3、自生收缩

自生收缩是指混凝土在恒温、与外界无水分交换条件下发生的体积收缩变形。自生收缩的作用机理,可以通过混凝土的自干燥现象得到很好的解释。随着水泥水化的进行,在硬化的水泥石中就会形成大量的微细孔。而自由水量逐渐降低,水的饱和蒸汽压也会随之降低,从而使水泥石内部的相对湿度降低。但同时水泥石重量没有任何的损失,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自干燥。如图1所示,自干燥使得混凝土内部的毛细水凹液面的曲率半径逐渐减少,则毛细管压力逐渐增大,毛细水表面张力就会逐渐增大,使得混凝土受到的来自于自身的压力增大,自生收缩随即产生。

高强混凝土的原材料与配合比,决定了它的早期水化速度快、自干燥程度高、自收缩大等特点。因此,高强混凝土的自收缩比普通混凝土大得多。

4、炭化收缩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水泥的水化物发生化学反应引起的收缩变形。炭化收缩只有在湿度50%左右才能发生,且随二氧化碳的浓度的增加而加快。炭化收缩一般不做计算。

混凝土收缩裂缝的特点是大部分属表面裂缝,裂缝宽度较细,且纵横交错,成龟裂状,形状没有任何规律。

二、混凝土收缩与开裂的关系

湿度梯度、温度梯度、结构过载和化学因素,通常产生0.1~1mm的裂缝。一般由于干燥和冷却时产生的收缩应变,导致早期开裂。在一定的温度、湿度情况下,当处于硬化阶段的混凝土则会产生温度收缩、干燥收缩以及自生收缩。环境的温度、湿度、构件尺寸、混凝土的温度、混凝土所用原材料特性以及拌和物的配合比等,对不同的收缩有着不同的影响力。

混凝土的收缩是导致其自身开裂的最主要原因,是材料开裂的导火线。可见,研究收缩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收缩值的大小,主要还包括收缩对混凝土开裂趋势的影响,但也不能忽视其他影响混凝土开裂的因素,例如混凝土的徐变、弹性模量、抗拉强度以及断裂韧性等。

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对混凝土开裂的综合影响可以用图4表示。

由上述分析可知,在混凝土结构受限时,由于收缩应变所诱发的弹性拉伸应力,与由于徐变应变所导致的松弛应力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多数混凝土结构变形与开裂的核心所在。显然,为了使混凝上结构具有最小的开裂危险,那么就要求材料具有较低的弹性模量。这样就会使得一定收缩量所引起的弹性拉应力较小,也就具有高的抗拉强度,以使得拉应力超过材料的抗拉强度而使材料开裂的危险减小;同时,要求材料具有较高的断裂韧性,以使得微裂纹的扩展变得困难。但是,仅仅从纯理论角度,来考虑实际的混凝上的工艺,是有相当的困难的。例如,增加混凝土配合比中骨料的用量,将会减小混凝土的干燥收缩,但同时又会增加材料的弹性模量及减小材料的徐变能力;而增加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可提高材料的抗拉强度,但同时也会使材料干燥收缩变大,徐变能力减小,不利于提高材料的抗裂能力。

纵观上述影响混凝土开裂的各种因素可知,收缩在混凝土的开裂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也不能忽视弹性模量和徐变等其它因素对开裂的影响。应对混凝土的收缩开裂进行综合分析。

三、高强混凝土收缩开裂的抑制措施

1、高强混凝土自生收缩的抑制措施

引起高强混凝土收缩开裂的主要原因是自生收缩。因此,抑制高强混凝土的自生收缩可采取下列几种办法。①使用高C2S和低C3A或C4AF的硅酸盐水泥;②要尽量避免使用高细度的水泥和矿渣;③参入适量的粉煤灰等矿物掺合料;④选用高弹性模量的骨料配制高强混凝土;⑤掺入纤维来抑制高强混凝土的自收缩;⑥掺加膨胀剂、减缩剂等外加剂;⑦将轻质材料浸水饱和后,作为骨料掺入到高强混凝土中,通过“自养护”来抑制收缩。

2、高强混凝土收缩开裂的抑制措施

高强混凝土的收缩开裂明显大于普通混凝土,且与其所使用的矿物掺合料有着紧密的关系。为了改善高强混凝土易于收缩开裂的缺点,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是通过优化原材料性能及配合比,从混凝土材料本身来克服其收缩开裂大的缺陷;另一方面,可以采取“复合”的手段,通过掺加纤维等物质来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

结束语

针对收缩引起的开裂问题的原因分析与研究,本文从纤维增强、膨胀剂补偿收缩及减缩剂减小收缩三个方面,初步概括出提高高强混凝土抗收缩开裂能力的措施。⑴可以掺入有较大的弹性模量和较好的粘接的钢纤维,这样可以有效的阻止混凝土中裂纹的产生和扩展,降低高强混凝土的收缩开裂趋势;⑵在高强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的膨胀剂,能明显地提高高强混凝土早期抗收缩开裂的能力;⑶掺入适量的减水剂在高强混凝土中,可以降低高强混凝土在龄期内的收缩量,也就可以显著地降低高强混凝土的收缩开裂趋势。

参考文献

[1]张凤臣.高性能混凝土的收缩和应用研究[J].兰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D],2005,5.

[2]周双喜.混凝土的自收缩机理及抑制措施[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7(5).

[3]庄其昌,裂缝对混凝土耐久性影响研究[D],青岛:青岛理工大学,2010.

篇2

 

一、轻骨料混凝土的历史

轻骨料混凝土( 又名轻集料混凝土,Light weight AggregateConcrete) 是指轻粗骨料、轻细骨料(或普通砂)、水泥和水, 必要时加入化学外加剂的矿物合料配制而成, 并且在标准养护条件下,28d 龄期的干表观密度小于1950kg/m的混凝土。。

人造轻骨料最早使用在1920年左右。SJ海德是最初运用回转窑烧制膨胀黏土轻骨料,1928年,美国开始把这种方法用于商业生产。西欧在二战后才开始有了轻骨料的生产,美国和前苏联因缺少天然的普通骨料,大量生产和使用了人造轻骨料,使轻骨料混凝土在这两个国家得到飞速发展,但轻骨料混凝土长期一直被当作非结构材料使用,应用范围受到很大限制。自20世60年代中期,美国采用轻骨料混凝土取代普通混凝土,修建了休斯敦贝壳广场大厦并取得了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如今,国外发达国家高性能轻骨料混凝土的应用已取得丰富经验。CL50一CL6O轻骨料混凝土己在工程中大量使用,结构轻骨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最高为80MPa,其表观密度1800~2000kg/m之间。

20世纪90年代初期, 挪威、日本等国研究了高性能轻骨料混凝土的配方、生产工艺、高性能轻骨料等,重点在于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和耐久性,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英国采用高强轻骨料混凝土建造了北海石油平台;挪威应用CL60级轻骨料混凝土建造了世界上跨度最大的悬臂桥;日本则成立了一个由18家公司组成的高强轻骨料混凝土研究委员会,专门研究粉煤灰轻骨料混凝土。挪威自1987年以来,已应用高性能轻骨料混凝土建了11座桥梁。

二、轻骨料混凝土的优良特性

轻骨料混凝土的强度等级用CL表示。强度等级达到CL30及以上者称为高强轻骨料混凝土一般来说,高强轻骨料混凝土有如下优点:

(1)轻质高强:顾名思义,轻骨料混凝土采用轻骨料代替普通沙石材料,可以使得混凝土构件在承载力相同的条件下,减轻自重达20 %~40 %。这样的优势,为设计施工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2)抗震性能好:由于地震力和上部结构的自重成正比,因此,当结构采用轻骨料混凝土后,自重会明显的下降,也就降低了地震力,减少了地震对结构的作用,提升了结构的抗震性能。同时,由于轻骨料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比同等级的普通混凝土低,结构的自振周期将变长,对冲击能量的吸收快,变形能力增强,不容易遭受外力的破坏。

(3)抗裂性好:由于轻骨料混凝土相比普通混凝土有较小的热膨胀系数和弹性模量,导致冷缩和干缩作用引起的拉应力小与普通混凝土材料,这样的表现就导致了轻骨料混凝土构件的抗裂性能优于普通混凝土,这对改善结构的耐久性,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是非常有利的,并有助于降低结构在使用期间的维护费用。

(4)耐久性好:使用轻骨料能有效避免混凝土的碱集料反应问题,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同时由于轻骨料混凝土的骨料—基材界面粘结牢固,具有一定的自养护功能和水泥砂浆品相的质量相对较好等因素,轻骨料混凝土抗有害介质侵入的能力也相对较强。

(5)耐火性好:由于轻骨料混凝土采用的是粉煤灰,煤矸石等骨料,而这些骨料都经历高温历练,有良好的耐火性能,使得轻骨料混凝土热工性能好,用以建造的建筑和结构的耐火性能好。一般建筑物发生火灾时,普通混凝土耐火1h,而轻骨料混凝土可耐火4h.

(6)综合技术经济效益好:轻骨料混凝土的骨料通通常来自工业废渣、煤矿的煤矸石、火力发电站的粉煤灰等,可降低混凝土的生产成本,并变废为用,减少占用农田,减轻环境污染,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三、轻骨料混凝土的缺点和发展前景

(1)轻骨料性能的完善:如今的亲故料混凝土虽然具有上述轻质、高强、耐久性好等优点。但研究表明,高性能轻骨料混凝土的拉压比要小于相同强度等级的普通混凝土,且随着强度的提高,其脆性相应增大,脆性问题使得高强材料的优越性得不到充分发挥、限制了其在工程中的应用。因此,如何提高高性能轻骨料混凝土的韧性、提高其拉压比,同时又能保持其轻质高强的特点,成为当前高性能轻骨料混凝土研究和应用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2)轻骨料生产工艺和设备的更新:目前轻骨料混凝土配制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 ①为降低轻骨料的吸水率 ,改善新拌轻骨料混凝土的工作性 ,普遍在其表面涂蜡、 聚苯乙烯乳液等防水材料或施工前预湿轻骨料。 这些做法降低轻骨料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或降低其抗冻耐久性 ,并使生产制作变得复杂; ②在大的初始坍落度时 ,轻骨料易上浮离析 ,采用振捣施工时尤为突出 ,使硬化后混凝土的均质性差 ,耐久性下降 ,并降低其力学性能; ③提高水泥掺量 ,虽能改善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 ,但增大了轻骨料混凝土的收缩裂缝和温度裂缝引起的危害 ,降低混凝土的耐久性 ,同时又增加工程造价。 因此 ,工程结构迫切需要制作简单、 工作性好、 能免振捣自密实施工、 硬化后质量好、 体积稳定性好、 高耐久、 经济的高性能轻骨料混凝土。。

(3)已有发展:①轻骨料品种的结构组成有较大变化:如今以粉煤灰、尾矿粉和河川污泥为主要原料的绿色轻骨料正在大量推广应用。②轻骨料混凝土及其应用技术的迅速发展: CL40以上的高强性能陶粒混凝土的广泛应用以及轻骨料混凝土泵送施工的普及。③轻骨料生产工艺设备的更新:原材料的微米磨细技术和无胶结料陶粒成球技术得到推广应用,破碎型粒的破碎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利用化学工业废料加工成的节能燃料的成功开发。

四、总结

轻骨料混凝土的开发和利用,为混凝土的发展和变革添了重要的一笔。。相比普通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的优异性能使得混凝土的应用领域更为广阔。但轻骨料混凝土也存在着一些缺陷,对于这些缺陷,目前人们的主要解决办法在于添加相应的纤维材料和高聚物等,以提高韧性和其他性能。但是这些还是没有很好的解决轻骨料混凝土存在的问题,还有待于研究。

参考文献

【1】李强.浅析轻骨料混凝土的发展(论文),内蒙古电力堪测设计院,2009.

【2】 郑立,姚道稳.新型墙体材料技术读本.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3】 胡署光,王发洲.轻集料混凝土.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4】王发洲.高性能轻骨料混凝土研究与应用:(博士学位论文).武汉理工大学,2003.

篇3

1.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有关概念以及发展状况

1.1概念

将具有良好的施工和易性和优异耐久性,且均匀密实的混凝土称为高性能混凝土;同时具有上述各性能的混凝土称为高强高性能混凝土;而《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范》(JGJ55-2000)中则将强度等级大于等于C60的混凝土称为高强混凝土;《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则未明确区分普通混凝土或高强混凝土,只规定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15,混凝土强度范围从C15~C80。综合国内外对高强混凝土的研究和应用实践,以及现代混凝土技术的发展,将大于等于C60的混凝土称为高强度混凝土是比较合理的。

获得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最有效途径主要有掺高性能混凝土外加剂和活性掺合料,并同时采用高强度等级的水泥根据《高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104:99),将强度等级大于等于C50的混凝土称为高强混凝土;和优质骨料。对于具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还可掺用纤维材料提高抗拉、抗弯性能和冲击韧性;也可掺用聚合物等提高密实度和耐磨性。常用的外加剂有高效减水剂、高效泵送剂、高性能引气剂、防水剂和其它特种外加剂。常用的活性混合材料有Ⅰ级粉煤灰或超细磨粉煤灰、磨细矿粉、沸石粉、偏高岭土、硅粉等,有时也可掺适量超细磨石灰石粉或石英粉。常用的纤维材料有钢纤维、聚酯纤维和玻璃纤维等。

1.2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状况

1.2.1高强混凝土的发展状况

我国在六十年代初开始研制高强混凝土,并已试点应用在一些预制构件中。那时的高强混凝土为干硬混凝土,密实成型时需强力振捣,故推广比较困难。80年代后期,高强混凝土在现浇工程中采用,主要在北京、上海、辽宁、广东等一些高层和大跨(桥梁)工程中应用,强度等级相当于C60或600号。其中,辽宁省已有十余幢高层或多层建筑采用高强混凝土,深圳市92、93两年已有贤成大厦等25个工程采用C60级高强泵送混凝土,总量已达两万立方米。

高强混凝土的优越性:

(1)在一般情况下,混凝土强度等级从C30提高到C60,对受压构件可节省混凝土30-40%;受弯构件可节省混凝土10-20%。

(2)凝土比普通混凝土成本上要高一些,但由于减少了截面,结构自重减轻,这对自重占荷载主要部分的建筑物具有特别重要意义。再者,由于梁柱截面缩小,不但在建筑上改变了肥梁胖柱的不美观的问题,而且可增加使用面积。以深圳贤成大厦为例,该建筑原设计用C40级混凝土,改用C60级混凝土后,其底层面积可增大1060平方米,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3)由于高强混凝土的密实性能好,抗渗、抗冻性能均优于普通混凝土。因此,国外高强混凝土除高层和大跨度工程外,还大量用于海洋和港口工程,它们耐海水侵蚀和海浪冲刷的能力大大优于普通混凝土,可以提高工程使用寿命。

(4)高强混凝土变形小,从而使构件的刚度得以提高,大大改善了建筑物的变形性能。

1.2.2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状况

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新型高技术混凝土,是在大幅度提高普通混凝土性能的基础上采用现代混凝土技术制作的混凝土。它以耐久性作为设计的主要指标,针对不同用途要求,对下列性能重点予以保证:耐久性、工作性、适用性、强度、体积稳定性和经济性。为此,高性能混凝土在配置上的特点是采用低水胶比,选用优质原材料,且必须掺加足够数量的矿物细掺料和高效外加剂。

与普通混凝土相比,高性能混凝土具有如下独特的性能:

(1)高性能混凝土具有一定的强度和高抗渗能力,但不一 定具有高强度,中、低强度亦可。

(2)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工作性,混凝土拌和物应具有较高的流动性,混凝土在成型过程中不分层、不离析,易充满模型;泵送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还具有良好的可泵性、自密实性能。

(3)高性能混凝土的使用寿命长,对于一些特护工程的特殊部位,控制结构设计的不是混凝土的强度,而是耐久性。能够使混凝土结构安全可靠地工作50~100年以上,是高性能混凝土应用的主要目的。

(4)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较高的体积稳定性,即混凝土在硬化早期应具有较低的水化热,硬化后期具有较小的收缩变形。

概括起来说,高性能混凝土就是能更好地满足结构功能要求和施工工艺要求的混凝土,能最大限度地延长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年限,降低工程造价。

2.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存在的问题分析

2.1收缩和徐变

在桥梁结构中一般都采用预应力,高强轻骨料混凝土的收缩徐变是工程师最关心的一个问题。收缩和徐变会造成预应力损失,如果对收缩和徐变值计算不准,将会对桥梁结构产生比较大的影响。高强轻骨料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值通常比普通混凝土高。首先由于其弹性模量比同等级普通混凝土的低。根据Smeplass的研究,水灰比在0.32~0.43的CL60~CL90的高强轻骨料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比同强度普通混凝土的低20~30%。

高强轻骨料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值通常比普通混凝土高。在早期轻骨料混凝土的收缩比普通混凝土的小。徐变值通常但不总是比等强度普通混凝土的大。徐变随混凝土强度增加而降低。由于低弹性模量产生较大的弹性应变,轻骨料混凝土在荷载下的总变形比普通混凝土的大。

2.2耐久性

工程师担心的另一个问题就是高强轻骨料混凝土的耐久性。高强轻骨料混凝土的耐久性与下面几个因素有关:渗透性、钢筋锈蚀、冻融性、耐磨性以及碱骨料反应等。

2.2.1渗透性

高强轻骨料混凝土在高强轻骨料表面覆盖非常密实的水泥浆,这层水泥浆提高抗渗透的能力。由于高强轻骨料混凝土中骨料的弹性模量和周围水泥浆基本相同,不会造成应力集中,应力分布均匀,减少了内部裂缝,提高了抗渗透的能力。

2.2.2冻融性

和普通混凝土一样,轻骨料混凝土的抗冻融破坏性是由于引入的气体及低水灰比所决定的。由于轻骨料混凝土骨料内部孔隙较大且多数不相互连接,因此轻混凝土具有较好的冻融耐久性。

2.2.3耐磨性

篇4

 

一、工程概况

该工程为地上30层,地下3层,建筑总高度为120m。其建筑平面呈D:38m 的圆形,外围是16 根框架柱,内筒采用双筒型式,里侧为边长9.78m×11.83m的方筒,外侧为D:17m的圆筒。最初设计采用双筒一直到顶的结构体系,而且已按此设计完成地下室及地面4 层的主体结构施工,后来新业主要求扩大20 层以上客房的使用面积,把20层以上的圆筒取消,只保留方筒。这一结构体系的大调整,使传力路径发生了重大改变,于是有关设计人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处理。随后第5层以上按新图纸施工,并在19 层楼面按要求取消了圆筒。

二、裂缝的原因分析

对裂缝的界定一般以可见缝宽>0.05mm 的称为“宏观裂缝”,反之则称为“微观裂缝”。工程中构件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动、静荷载和其他外荷载引起的裂缝;另一类是由温度、收缩、不均匀沉降的变形荷载引起的裂缝。本工程剪力墙裂缝可认为是由于混凝土收缩及其温差所引起,而且前者是主要的因素。混凝土收缩是指混凝土在不受力的情况下因变形而产生的体积减小,主要包括:①硬化收缩,即混凝土在水化结硬过程中,由于水泥颗粒不断水化,毛细管及各孔隙游离水逐渐与水泥矿物质水化,转化为凝胶及结晶成水泥石,体积略有收缩,亦称“自生收缩”;②失水收缩,即混凝土内水分不断蒸发,引起体积显著收缩,其收缩量占总体积收缩量的80%~90%,亦称“干缩”;③碳化收缩,即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水泥的水化物发生化学反应引起的收缩变形。混凝土自生收缩发生在初凝至终凝期间,干缩发生在终凝后,初凝前的收缩因混凝土尚具塑性而不影响裂缝的产生。

三、混凝土收缩裂缝的主要起因

80年代以前,民用建筑中出现混凝土早期收缩裂缝的机率是相当小的,90 年代后随着我国泵送流态混凝土施工工艺的逐步推广,工程中出现早期收缩裂缝的比例逐渐增大,说明与泵送及商品混凝土的广泛使用有一定的对应关系。泵送流态混凝土由于流动性及和易性的要求,以及坍落度、水灰比增大,水泥标号提高,水泥用量增加,骨料粒径减小,外加剂用量增多等诸多因素的变化,导致混凝土的收缩及水化热作用比以往低流动性混凝土大幅增强,前者的收缩变形量约为(6.0~8.0)×10- 4,而后者仅为(2.~3.5)×10- 4。美国ACll305委员会在1991 年发表的《炎热气候下的混凝土施工》中指出,混凝土入模温度高,环境相对湿度低和阳光照射引起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快是产生混凝土早期干缩裂缝的原因。

(1)水泥。水泥水化热被一致认为是引起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原因,主要通过控制水泥用量来实现对其的控制。常规概念认为水泥用量越大,混凝土强度越高,尤其是随着高强混凝土的大批量使用,混凝土配中的水泥用量逐渐增大,混凝土收缩裂缝也就相应增多,这已成为目前建筑界的突出问题。论文格式,建筑工程。。而实际上现代高强混凝土的研究表明,由于混合材料的出现,混凝土强度与水泥用量之间并非一定成比例关系,在低水泥用量的情况下同样可以配制出高强混凝土。

(2)混合材料。目前为了提高混凝土的施工可操作性,使混凝土硬化后获得高性能最常用和最有效的方法是采用“双掺”技术,即同时掺人高效减水剂及活性掺合料。减剂能有效降低混凝土水灰比,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能,提高混凝土强度,节省水泥用量。混凝土中的添加物当所占比例<5%时称为掺量,超过的则称为混合材料。

(3)水灰比。若水灰比过大,则混凝土结构内部的水孔及毛细孔增多,骨料与水泥石界面的泌水也增多,造成结构疏松,混凝土拌和物的总用水量对干缩的影响较显著。

四、本工程裂缝现象解释

从以上分析可知,本工程筒体剪力墙裂缝是由于混凝土收缩引起的,不是结构性裂缝,对所出现的各种现象可以解释如下:

(1)当圆筒与方筒同时存在时,裂缝出现在圆筒外侧是因为方筒受圆筒所包裹,且环境相对较阴暗潮湿,空气对流也不明显,处在这样好的墙体养护环境下,水分不易蒸发,因而混凝土收缩不明显;同样,圆筒墙体内侧也较少发现裂缝。

(2)随着楼层的增高,墙体裂缝呈增多的趋势,这是因为高空风速加大,日晒时间延长,温差大,在相同时间里混凝土失水更多,导致收缩裂缝发展迅速,但最终收缩量相差不大,因此呈现裂缝条数多则细、少则宽的规律。

(3)裂缝呈“枣核形”( 即梭形) ,不穿过楼层,是由于楼面的“模箍作用”所致。其机理是由于被约束体(墙体)的变形受到约束体(楼板及墙暗梁)的约束,随着逐渐远离楼面及暗梁,该约束力逐渐减弱并形成收缩裂缝。在裂缝形成过程中,裂缝处必然会产生变形,而这种变形往上下伸展在接近楼板处因受到约束而其延伸受到限制,直至逐渐消失,因此可以认为约束作用既引起剪力墙开裂,又限制了裂缝的发展。

五、对剪力墙裂缝的处理措施

5.1“放”的措施

“放”就是尽量减少对混凝土收缩变形的约束,如同治水中的“放水疏导”法。本工程设计上可采取开“小结构洞”的方法,把方筒东西面长墙分成2 个墙肢,洞口用砖墙封实,不影响使用功能。由于在水平力作用下剪力墙结构变形曲线呈弯曲型,到建筑上部剪力墙位移较大,其剪切刚度的局部削弱对结构综合刚度影响不大,因此在设计上是可行的。由于开洞后混凝土的收缩应力得到释放,可以从源头上控制裂缝的发展。

5.2“防”的措施

“防”就是采取措施减少混凝土的收缩。从前述对混凝土材料的分析可知,把混凝土配比中的水泥从365kg/m3 减小至300kg/m3,粉煤灰用量从80kg/m3 增加至120kg/m3 甚至更多,水灰比0.8适当调低,都仍留有很大的余地。

5.3“抗”的措施

“抗”就是采取措施提高混凝土抵抗收缩变形的能力,一般可以用提高配筋率或减小钢筋间距的办法。本工程剪力墙配筋率合适,所以可在配筋率不变的情况下用等面积代换法,调整钢筋间距,减小钢筋直径,让水平构造筋“细而密”,钢筋间距由200mm 缩小至100mm 甚至80mm,把混凝土一部分的拉力转移到钢筋上来,使混凝土的收缩趋于均匀,只在构件中产生微裂缝,释放应力以避免或减少宏观裂缝。

六、裂缝的评价及处理

篇5

中图分类号:TU528.5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14(C)-0165-01

一、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简介

由于圆钢管对核心混凝土起到了有效的约束,使混凝土的强度得到了提高,塑性和韧性大为改善,且国内外对圆钢管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研究较为系统而深入,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矩形钢管对核心砼的约束效果虽不如圆钢管显著,但矩形钢管混凝土仍有良好的效果,除了外形美观,与梁节点构造简单、连接方便等优点外,还具有能有效提高构件的延性及有利于防火、抗火等特点。

二、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受力简介

圆钢管混凝土结构在实际工程中应用越来越多,而方、矩形钢管混凝土的工程实践则很少见,原因之一是缺乏有关设计规程。目前对矩形钢管混凝土构件力学性能的研究还不够完整、系统,计算方法采用参考方钢管混凝土的计算方法,但从直观上看,它与方钢管混凝土构件的内部受力不同,如下图所示。对于矩形钢管混凝土构件,矩形钢管对混凝土长边的最大约束力和短边的最大约束力不相等,而方钢管对混凝土各面上的最大约束力是相等的,这就给理论研究增加了一定的难度。若忽略钢管约束而引起的构件强度提高,仅对混凝土和钢管部分进行简单叠加,就降低了该结构的优势,所以需要对矩形钢管混凝土构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a)方形截面混凝土约束力示意

(b) 矩形截面混凝土约束力示意

方、矩形截面混凝土约束力示意图

以往对矩形钢管混凝土力学性能的研究和目前对矩形钢管混凝土构件计算多限于应用已成熟的钢管混凝土构件的相应公式,主要对其差异进行调整、修正的方法。文献[1]在实验基础上,考虑了矩形截面长宽比的影响,对方形钢管混凝土短柱轴压公式进行了修正,提出了矩形截面钢管混凝土短柱承载力的计算公式。文献[2]对四根长宽比为1、1.2、1.36和1.5矩形钢管混凝土柱进行了轴压和同样长宽比下的偏心受压试验研究,比较了矩形钢管混凝土和方钢管混凝土在轴压和压弯计算时的差异,同时对矩形钢管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采用折减后的约束系数修正方钢管混凝土轴压承载力计算公式。文献[3]提出了用截面形状系数而不是传统的长宽比来修正圆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承载力公式,通过5个轴压矩形钢管混凝土短柱试验,在分析其试验数据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的试件试验数据,回归出了相应的修正系数公式。还有研究者通过理论分析,发现在一定的参数范围内矩形钢管混凝土承载力的计算可以采用方形钢管混凝土构件的公式,文献[4]采用了等效截面的方法(即含钢率和约束系数都相同)比较了各种截面钢管混凝土轴心受压时的工作性能。利用增量格式的拉格朗日表述,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同时考虑了材料非线性和几何非线性,对长宽比分别为1.47、1.94和2.4的3个矩形截面进行了计算,并认为在长宽比不大于2.4的情况下,矩形截面可近似等效为正方形截面,采取相同的轴压强度标准值。还有文献[5]进行了44根矩形钢管高强混凝土轴压短柱的试验,考虑了含钢率、钢种、混凝土强度等级和长宽比等因素的影响,采用数值分析的方法,以试验为基础,分离钢管和核心混凝土的受力,提出了方形、矩形钢管高强混凝土中核心混凝土和钢材的纵向应力和应变的关系。

三、采用在大量试验数据基础上的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

轴压力学性能的研究方法初探

由于在圆钢管混凝土中,钢管对混凝土的约束是均匀的,对于等侧压力作用下的三向受压混凝土的研究已相当成熟,所以大大减少了研究者从理论上分析其承载力公式的难度。方形和矩形钢管混凝土中的钢管对混凝土的约束力是不均匀的,方截面两个面上的最大约束力是相等的,而矩形截面两个面上的最大约束力是不相等的,对于核心混凝土在不均匀、不等侧压力作用下的混凝土强度与不等侧压力之间的关系目前还没有此方面的研究,这就增加了从理论上推导矩形钢管混凝土极限承载力公式的难度,而建立在大量试验数据的基础上,考虑重要参数对承载力的影响,进行多元线性回归而得出来的极限承载力公式具有简单、可靠的特点,为极限承载力的预测和评估提供了一种简便的方法。

作者单位:陕西科技大学

作者简介:梁鑫(1972― ),男,陕西省永寿县人,陕西科技大学,工程师。

参考文献:

[1]蒋涛,沈之容,余志伟.矩形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承载力计算.特种结构,2002,19(2):4―6.

[2]王蕾,江雪.矩形钢管混凝土短柱受压承载力计算.桂林工学院报,2003,10(4):441―444.

[3]余志伟.多层住宅矩形钢管混凝土梁柱及节点性能理论及试验研究.同济大学硕士论文,2003.

篇6

中图分类号:TU528.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喷射混凝土与钢架、锚杆等共同构成隧道工程复合式衬砌的初期支护结构。喷射混凝土由于其喷射厚度薄、密实性较差、直接与围岩接触、受地下环境影响严重等因素,成为初期支护耐久性难以保证的关键原因,进而导致隧道工程衬砌一直处于相对保守、经济性差的较低水平[1]。近年来,关于隧道单层衬砌的研究和应用也逐渐被人们所重视。这些都对喷射混凝土的力学和耐久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早高强喷射混凝土的研究日益凸显其重要性。

1.早高强喷射混凝土的性能要求

1.1较高的早期强度:《铁路隧道锚喷构筑法技术规范》规定喷射混凝土24 h立方体抗压强度不得小于5 Mpa[2]。早高强喷射混凝土对早期强度要求较高,目前国外对隧道单层衬砌中喷射混凝土的24 h强度要求不小于8 Mpa。本次配合比设计研究要求喷射混凝土24 h单轴抗压强度不低于8 Mpa。

1.2较高的后期强度:目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喷射混凝土强度要求在15~30 Mpa之间,远低于普通混凝土C40~C60的要求。较高的后期强度对保证支护结构的安全性至关重要。本次配合比设计研究要求喷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

1.3较高的围岩粘结强度:《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对喷射混凝土与围岩间的粘结力有如下要求:Ⅰ、Ⅱ级围岩不应低于0.8 Mpa,Ⅲ级围岩不应低于0.5 Mpa。与围岩间的粘结强度是保证初期支护质量的关键因素。本次配合比设计研究要求喷射混凝土与围岩间的粘结强度Ⅰ、Ⅱ级围岩不低于1.8 Mpa,Ⅲ、Ⅳ级围岩不低于1.0 Mpa[3]。

2.早高强喷射混凝土原材料要求

2.1水泥:优先采用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强度等级不应低于32.5 MPa。选用广东骏马水泥厂生产的P.O 42.5级水泥。

2.2速凝剂:喷射混凝土宜优先采液体速凝剂,在使用前,应做与水泥的适应性试验及水泥净浆凝结效果试验,初凝不大于5 min,终凝不大于10 min[2]。选用湖北大冶 JS- 2 型高效速凝剂,减少回弹防止砼脱落。

2.3粗集料:采用坚硬耐久的卵石或碎石粗集料,级配宜采用连续级配,最大粒径不应大于15 mm,当使用碱性速凝剂时,严禁使用或夹杂碱活性集料。

2.4细集料:采用坚硬耐久的粗砂或中砂,细度模数Mx在2.5~3.5之间。

2.5减水剂:为满足高强度的要求,在普通喷射混凝土的基础上加入减水剂,本设计选用蒙城生产的 UEA低碱型高效减水剂(聚羧酸系),减少收缩和回弹,降低水灰比。

2.6纤维:钢纤维可以提高喷射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和后期强度,聚丙烯纤维可以有效减少微裂缝的产生,本设计采用双掺钢纤维和聚丙烯纤维的方法。采用武汉新途工程纤维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CW03- 05/30- 600和CW- 05/30- 1000型钢纤维,两端弯曲长度在30mm,直径在0.50mm,长径比为60 抗拉强度为600和1000 MPa 所用钢纤维符合美国标准ASTMA820的要求。

2.7硅灰:选用挪威埃肯硅灰公司生产的比表面积为645m2/g 减少混凝土干缩和徐变,降低水化热,减少喷射混凝土的回弹,提高混凝土的后期强度。

2.8水:喷射混凝土用水应符合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规定水中不应含有影响水泥正常凝结与硬化的有害杂质,一般应采用饮用水。

3.早高强喷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4]

(1) 粗集料最大粒径的选择

粗集料的最大粒径不得大于喷射系统输料管道最小截面直径的1/3~2/5,亦不宜超过一次喷射厚度的1/3 由于工地使用的喷射机输科管内径为 Dmm (50mm ),因此粗集料的最大粒径 D/3(16mm) 一般喷射混凝土粗骨料连续级配,直径最好小于10mm。

(2) 砂率的确定

(3) 水泥用量的选择

(4)速凝剂用量计算

(5)水灰比的计算

(6)用水量的计算

(7)钢纤维、聚丙烯纤维和硅灰的掺量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予以确定。

(8)最优配合比

本次早高强喷射混凝土配合比正交设计确定的最终配比为:砂率0.5,水泥用量412kg/m3,用水量170kg/m3,钢纤维掺量28kg/m3,聚丙烯纤维掺量1.85kg/m3,速凝剂掺量4%,减水剂掺量0.7%。

4.早高强喷射混凝土性能试验

本部分试验将早高强喷射混凝土与未添加纤维、减水剂和硅灰的普通喷射混凝土进行性能试验对比。

4.1 抗压强度试验

实验分别对比了两种喷射混凝土的1d、3d、7d、14d、28d立方体抗压强度,结果见图1。

图1 各龄期抗压强度对比

由图1可知,早高强喷射混凝土的1d、3d、7d、14d、28d抗压强度分别比普通喷射混凝土提高了66.7%、37.9%、33.2%、33.5%和27.7%。

4.2 粘结强度试验

试验分别对比了不同龄期两种喷射混凝土与围岩的粘结强度,见图2。

由图2可知,早高强喷射混凝土1d、3d、7d、14d、28d的粘结强度分别比普通喷射混凝土提高了51.7%、53.2%、66%、50.4%和39.8%。

4.3 抗渗等级试验

对两种喷射混凝土的抗渗性能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见表1。

表1 抗渗性对比

由表1可知,普通喷射混凝土的最大深水深度为11.9cm,而早高强喷射混凝土的最大深水深度仅为4.8cm,降低了59.6%,普通喷射混凝土的最小渗透系数为1.84×10-9cm/s,而早高强喷射混凝土的最大渗透系数为0.52×10-9cm/s,这说明在喷射混凝土中加入钢纤维、聚丙烯纤维和硅灰能明显改善喷射混凝土的抗渗性能。

5.结论

(1)双掺钢纤维和聚丙烯纤维能够明显改善喷射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和后期强度,能提高喷射混凝土的抗渗性能。

(2)在喷射混凝土中添加减水剂和硅灰能够明显改善喷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

参考文献:

[1]肖明清,孙文昊. 考虑环境作用的复合式衬砌结构设计方法探讨[J].铁道工程学报;2010,1(1),55~59.

篇7

 

传统的混凝土在200年来的发展中,经历了几次大的飞跃,但今天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首先,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各种超长、超高、超大型混凝土构筑物,以及在严酷环境下使用的重大混凝土结构,如高层建筑、跨海大桥、海底隧道、海上采油平台、核反应堆、有毒有害废物处置工程等的建造需要在不断增加。论文参考。这些混凝土工程施工难度大,使用环境恶劣、维修困难,因此要求混凝土不但施工性能要好,尽量在浇筑时不产生缺陷,更要耐久性好,使用寿命长;其次,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不少工业发达国家正面临一些钢筋混凝土结构,特别是早年修建的桥梁等基础设施老化问题,需要投入巨资进行维修或更新;最后,混凝土作为用量最大的人造材料,不能不考虑它的使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传统混凝土的原材料都来自天然资源。每用1t水泥,大概需要0.6t以上的洁净水,2t砂、3t以上的石子;每生产1 t硅酸盐水泥约需1.5 t石灰石和大量燃煤与电能,并排放1tCO2,而大气中CO2浓度增加是造成地球温室效应的原因之一。尽管与钢材、铝材、塑料等其它建筑材料相比,生产混凝土所消耗的能源和造成的污染相对较小或小得多,混凝土本身也是一种洁净材料,但由于它的用量庞大,过度开采矿石和砂、石骨料已在不少地方造成资源破坏并严重影响环境和天然景观。所以未来的混凝土必须是高性能的,尤其是耐久的。耐久和高强度都意味着节约资源。“高性能混凝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高性能混凝土作为一种新的建筑材料,其耐久性为普通混凝土耐久性的两倍以上,可增加混凝土结构安全使用寿命,减少造成修补或拆除的浪费和建筑垃圾;可大量利用工业副产品和废弃物,尽量减少自然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收缩徐变小,适合建造高效预应力结构;高性能混凝土适用于高层、大跨、大体积、大跨桥梁、海底隧道、高速公路及严酷环境中使用的结构物,如核反应堆、海上结构和处于有腐蚀性介质环境的结构等的建筑和修补。其他用于特殊用途的智能高性能混凝土更有着其独特的、其他混凝土难以替代的优势。正因为高性能混凝土具有以上诸多优越性能,自从产生以来,便大放异彩,世界各国对其研究和应用势头的发展十分迅猛。具体如下:

1.高性能混凝土在国外的研究应用现状

1986~1993,法国由政府组织包括政府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建筑公司等23个单位开展了“混凝土新方法”的研究项目,进行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并建立了示范工程。1996年,法国公共工程部、教育与研究部又组织了为期4年的国家研究项目“高性能混凝土2000”,投入研究经费550万美元。论文参考。法国修建的3座高性能混凝土的斜拉桥一佩尔蒂大桥以及最近建设的埃洛恩河大桥和诺曼底大桥也都使用了高性能混凝土。论文参考。

1994年,美国联邦政府16个机构联合提出了一个在基础设施工程建设中应用高性能混凝土的建议,并决定在10年内投资2亿美元进行研究和开发 各大州政府也致力于高性能混凝土的推广和应用。在纽约州已建成了100多座具有高性能混凝土桥面的桥梁。在华盛顿州,公路部门正在制定高性能混凝土梁的标准。

目前德国现行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已达C110级,强度等级为当今世界之最。挪威皇家科技研究院的科学与工程研究基金持续资助高强混凝土和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丹麦的大贝尔特工程是一座大型的隧道与桥梁连接结构,规定的设计使用寿命为100年。国外的这些抗议应用高性能混凝土的历程,对我们很有启发的参考价值。

2.高性能混凝土在国内的研究应用状况

1992年,吴中伟首次将高性能混凝土介绍到国内。近年来,我国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应用发展较快。我国是生产和使用混凝土的大国,混凝土的质量在不断地提高,涉足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和应用还是近10年的事。随着高性能混凝土的优越性不断地得到认可,混凝土应用技术的进步,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高性能混凝土获得了迅速发展。

高性能混凝土在实际工程中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高层建筑、大跨度桥梁、海上采油平台、矿井工程、海港码头等工程中的应用日益增多。

全国很多研究单位已经研制出普通泵送高性能混凝土、大掺量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高流态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纤维增加高性能混凝土、轻骨料高性能混凝土、水下不分散高性能混凝土港工与海工高性能混凝土、高抛纤维高性能混凝土等等,研制出C30-C80的各种强度等级的高性能混凝土和完备的混凝土耐久性检测设备,以及掌握了配套的施工成套技术和各种混凝土耐久性检测技术等。其中具有优异耐久性的C30高性能混凝土即将在地质条件复杂的深圳地铁工程中大规模使用。

3.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趋势

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不过十几年的时间,习惯了普通混凝土的人们对它的认识还不够,阻碍了高性能混凝土广泛应用。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已基本被接受,而中低强度高性能混凝土还没得到工程人员的普遍认可,这就为中低强调高性能混凝土的普及带来很大障碍。同时,人们应该认识到“优质工程必须要高性能”的。

在绿色环保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混凝土能否长期作为最主要的工程结构材料,关键在于能否成为绿色建筑材料,于是高性能混凝土便将承担历史的责任。高性能混凝土能更多的节约水泥熟料,更有效地减少环境污染,同时也能大量降低料耗与能耗;能更多的掺加以工业废渣为主的细掺料,节代熟料,改善环境,减少二次污染;能更大地发挥高性能混凝土的优势,尽量减少水泥与混凝土的用量,达到节省资源、能源与改善环境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吴中伟.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趋势与问题[J].建筑技术.

[2]冯乃谦.高性能混凝土[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冯乃谦.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与应用[J].施工技术,2003,32(4):1-6.

[4]胡晓波.新型建筑材料讲义.长沙铁道学院.

篇8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山东莱钢永锋钢铁有限公司450m高炉及有关设施升级改造项目原

料场工程一次转运系统配电室。根据甲方提供的地质勘探报告,基础坐落于第二层粉土上,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00Kpa。基础采用墙下条基,上部结构为砖混结构,因地质条件与施工工期限制,屋面板采用钢骨架轻型板。

二、钢骨架轻型屋面板

钢骨架轻型板由钢骨架、钢丝网、BAS轻质芯材复合而成,是集承重、隔热、保温、防水、防火等性能于一身的新型建筑构件。适用于抗震设防列度≤8度地区的一般多、低层民用建筑、单层厂房及加层改造或要求采用轻型楼板及屋面板的建筑。可用于无侵蚀性介质、板底表面温度不大于100℃的建筑。结构构件安全等级二级,设计使用年限50年。

三、钢骨架轻型板材的优点

1.轻质:芯材采用BAS无机轻质芯材,容重仅为300—500kg/m³,板自重为0.5—1.0kN/㎡,仅为传统屋面重量的1/4。

2.高强:采用轻钢骨架与BAS无机轻质芯材的组合结构,保持了传统钢筋混凝土板安全度高的优点。允许外加荷载设计值≥1.5kN/㎡,破坏荷载可达4 kN/㎡。

3.耐久:主要材料均为无机材质,抗老化能力强,耐久性好,能有效抵抗酸、碱、水汽的侵蚀.

4.保温隔热:BAS无机轻质芯材具有优良的保温性能,导热系数低,整板传热系数为0.5—0.8 w/m²k,满足屋面保温设计要求。

5.防水:采用专用防水耐磨涂层作为板材表面自带的防水层,且可根据需要在其上附加其它各种防水作法,形成天基板屋面多道设防的复合防水体系。

6.防火:在标准荷载作用下,耐火极限可达90分钟,燃烧过程中不爆裂,不放出任何有毒气体,无异味,无烟气,既具有优良的耐火性能,又符合现代建筑的环保要求。

7.抗震:轻质板材有利于建筑抗震,配合板材合理的抗震连接作法,能满足8度地震设防烈度要求。且地震发生时,板材造成的次生伤害小。

8.隔声:平均隔声量40db,具有优良的隔声效果。

9.泄爆:能用作建筑物的泄爆屋面。免费论文参考网。爆炸发生时,屋面板芯材粉碎,瞬间释放爆炸能量,既达到泄爆目的,又不会产生次生伤害。

10.美观:可根据用户需要制成彩色板面或做其他装饰处理,外形轻巧美观,富有时代气息。

11.使用灵活方便:板型规格根据建筑物特点量身订做,使用时无须铺设檩条,板上可开洞、安装采光罩、出屋面管道、风机等。免费论文参考网。

12.维护简单:正常使用时无需特别维护,使用成本低。当局部损坏可在屋面直接修复,如确有换板必要时,亦可单板更换,不影响整体结构。

13.经济:采用天基板可明显节约支撑系统用钢量,缩短施工周期,综合经济效益明显。

四、结语

采用钢骨架轻型板材可实现轻质化且降低施工难度,免去了混凝土屋面板的繁琐的施工和后期保养程序,在更好的满足设计要求的同时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免费论文参考网。轻钢骨架为板主要受力部件,骨架断面按承载力和跨度要求调整,轻质无机芯材为填充材料,其厚度可根据保温要求调整。板型灵活,可与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网架结构配套使用,不受固定模具限制,可以按照建筑设计要求配板,最大限度满足设计要求。

参考文献:

[1] GB 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篇9

 

[前言] 试验室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配制是以耐久性和合适的工作性能为主要要求。与普通混凝土相比无论是耐久性或体积稳定性等各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对其组成材料例如水泥、活性矿物掺合料、集料、水以及外加剂等的要求标准也比普通混凝土高。混凝土材料的构成决定了混凝土的内部微观结构和主体宏观性能。为了配制高性能混凝土,配制时必须充分利用其原材料本身的性能。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材料的质量控制,在现场实际操作是比较困难的。

水泥的质量要求;水泥是高性能混凝土中最主要的试配用胶凝材料,选择优质的水泥对试配高性能混凝土十分重要。在选用水泥时除配制普通普通混凝土要注意的因素外,也要注意水泥内在质量的稳定性和与高效减水剂的相容性,另外水泥的富余强度要选高的。相容性主要表现在用其拌制工作度满足要求的高性能混凝土时,水灰比的大小与塌落度损失率两方面。水泥的矿物成份影响它与高效减水外加剂的相容性,主要包括:水泥的C3A含量与总碱含量,水泥的细度,石膏掺量。由于过高的C3A含量水化速度快将导致新拌混凝土塌落度损失过快,因而应尽量避免使用C3A含量太高的水泥。水泥的细度对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及硬化后混凝土的强度都有影响,过大过小的细度都不利。配置高性能混凝土的水泥细度比表面积一般不小于300 ㎡/kg。不同的水泥品种,由于其化学成分组成不同,其使用范围也不同。一般选择标准稠度用水量较小,水泥水化热不能过高和放热速度不能过快、过早,因此快硬硫铝酸盐类早强水泥不可选用。科技论文。施工中高性能混凝土普遍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

高效减水剂的选择;试验室设计配制高性能混凝土,必要时要掺入高效减水剂和微膨胀剂等。目前混凝土搅拌站使用的高效减水剂主要有三种基本类型:三聚氰胺系、萘磺酸盐系和改性木质素系。其中萘磺酸盐系应用最广。高效减水剂的使用可以大幅度地增加预拌混凝土的坍落度及提高混凝土的强度。高效减水剂是一种能与水泥颗粒产生物理与化学相互作用的聚合物。当它用于分散无胶凝性的微细粉状材料时,仅发生物理性相互作用,水泥颗粒间还可产生化学作用。萘系高效减水剂可以和水泥中最活跃的组份,特别是C3A发生反应并显著减小其初期的表面水化率。在高性能混凝土中掺入高效减水剂后,使水泥浆体的絮凝结构破坏,释放出自由水,混凝土的流动性显著提高。高效减水剂不但要具有高的减水率,而且要能与水泥相容。因此必须事先进行高效减水剂的与混凝土配比试配,包括选择不同的常用水泥品种与减水剂的相容性试验、减水剂的掺量和掺加方法等。减水剂对坍落度损失的控制特性将决定它是否能够适合用于混凝土搅拌站或工地的现场运输、浇注。

矿物掺合料的要求;矿物掺合料作为辅助增强胶凝材料,可等量或部分取代部分水泥,大量的内在活性材料能降低新拌混凝土硬化过程中的温升,改善施工性能,增加抗腐蚀能力,提高强度,改善耐久性。普通掺合料的生产成本低于水泥,使用矿物掺合料配制高性能混凝土有一定的经济效益。目前矿物掺合料已成为配制高强、高性能混凝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分。不同种类的矿物掺合料其共性是都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基本没有结晶相或结晶相很少。配制高性能混凝土最常用的矿物掺合料,主要是硅灰、超细粉煤灰和磨细活性矿渣等。科技论文。其中硅灰的掺加效果为最好,活性也好。硅灰颗粒极其细微,由于其超细特性和高硅含量(约90%左右),因此表现出显著的火山灰活性材料特征。硅灰与水泥水化生成的Ca(0H)2发生二次反应可生成稳定的凝胶。硅灰配置高强混凝土目前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试验室和施工现场的使用都显示含有硅灰的混凝土有使塑性收缩裂缝进一步增多的趋势,因此往往需要对含硅灰的预拌混凝土进行及时的表面养护覆盖处理措施,以防止水分的快速蒸发。磨细矿渣也是具有相当活性的矿物掺合料。含磨细矿渣的高性能混凝土,在水中养护,早期7天强度稍低,但三个月后,即使超细矿渣掺量达55 %,其强度仍高于其它混凝土,但工程上并不认同超细矿渣掺量超过30%,谨慎掺超细矿渣合理调整配合比,取代水泥是有一定限度的。磨细矿渣的细度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影响很大,细度大,含磨细矿渣混凝土,无论是早期或后期强度都高。磨细矿渣混合材掺入矿渣硅酸盐水泥时注意掺量不能重复。

虽然用硅灰、磨细矿渣性能好,但其产量低且价格高,而粉煤灰量大,加工费用低且性能优良,因而成为一种常用的高性能混凝土掺合料。一般情况下,将超细粉煤灰掺入混凝土中,其早期强度低,后期强度逐渐增大,且掺粉煤灰混凝土的强度受粉煤灰的质量、取代率与混凝土配合比的影响。粉煤灰主要成分是氧化硅、氧化铁和不定量的氧化铝和未燃碳。微量元素有钾、磷、钴、硼、锰等。粉煤灰颗粒常成中空球体,粒径大小和比重不同,大多数是实心含铁的混合物。利用粉煤灰的效益是改善混凝土工作度,减少泌水率,减少离析,减少水化热,减少干收缩,增加抗硫酸盐性质,增加极限抗拉强度,高性能混凝土中使用的粉煤灰一般是超细粉煤灰。掺入超细粉煤灰的高性能混凝土常用于大体积混凝土。

砂石等集料的选择;粗细集料总量一般占混凝土体积65%~75%,是混凝土的主要组成部分。正确合理选择骨料,是配制高性能混凝土的基础。集料含泥量高需水量增加、减弱混凝土性能及容易风化、阻碍水泥与骨料的胶结、妨碍水泥的正常水化,大多数骨料中都含有各种杂质,其中以粘土和石粉及有机质最为常见。它们对混凝土的强度、收缩、徐变、抗渗、抗冻、耐磨等性能等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含泥量要低,同时必须考虑粗细集料的内在品质,单位体积混凝土中粗集料所占体积及石子最大粒径这几项材料指标。细集料;由于圆颗粒外形和光滑表面的细集料的需水性较小,因而适宜配制高性能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的细集料的最优级配主要取决于它对需水性的影响,而不是它的物理压实性。试验研究表明,细度模量低于2.5的细集料配制的混凝土过于粘稠,不宜浇注密实;而细度模数为2.3~3.0的建筑用砂能够达到最佳工作性能和抗压强度。砂的级配对混凝土的早期强度没有显著的影响,但影响后期强度的发展,连续级配较不连续级配的细集料更为有利。粗集料;对于高性能混凝土而言,粗集料的最大粒径以19~26㎜为宜。一般而言,配制高性能混凝土宜采用较小粒径的粗集料,这是因为其颗粒周围的应力集中较小,而应力集中主要是由于水泥浆体与集料的弹性模量不同而造成的。配制高性能混凝土采用碎石比卵石好。这主要是因为碎石的棱角对机械咬合的增长起了促进作用。然而,过多的棱角使需水性增大从而降低了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因此从强度与流动性能综合方面考虑,理想的粗集料应是:干净、粗糙等径、有棱角、避免平或长的颗粒。除了机械咬合,集料与水泥浆体的化学粘结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因此,集料的矿物特性也很重要,水泥中碱含量应不大于0.60﹪,避免发生碱骨料反应。配制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应采用水洗中砂,砂石质量必须满足《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要求。

拌合用水的要求;高性能混凝土是以耐久性为主的混凝土,必须具备高的耐久性和体积稳定性,配制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应采用市政供应的自来水拌制高性能混凝土,采用河水或湖水及地下水时应符合混凝土拌和用水JGJ 63-2006标准并经检验合格时再用。混凝土搅拌站的再生水不宜用于高性能混凝土,可以用于C20以下的普通混凝土。

[结术语] 配制高性能混凝土应合理地选择优质的原材料。其中关键是选用适合的水泥、化学外加剂与矿物掺合料。在选用水泥时需注意水泥质量的稳定性和与高效减水剂的相容性, 水泥的富余强度要稳定。科技论文。另外,集料和拌合用水的质量应符合《混凝土拌和用水 JGJ63-2006》标准及《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应引起注意。配制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应采用水洗中砂。

参考文献

[1]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

[2]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3] 混凝土拌和用水JGJ 63-2006

篇10

Abstract: combined with years of the actual construction experience, he reinforced confuses soil shear wall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discussed some some of his own comments, and borrow to illustrate examples of reinforced concrete shear wall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quality control.

Keywords: reinforced concrete, shear wall,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中图分类号:TU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高强混凝土的运用随着高层建筑的不断出现而日趋广泛,但是由于高强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不易控制性,本论文就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来研究剪力墙高强混凝土,并以某高层建筑工程的实际事例来探讨这些施工要点和措施的实施,通过事例证明这些要点和措施能够比较好的保证高强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1 选用材料

1.1 低用水量和低水胶比

为了保持投拌合物在低用水量时的流动度就必须掺入高效减水剂,此时配和的比例:高强度混凝土的水胶比要小于0.40,C60~C70高强度混凝土的水胶比宜低于0.36,C80以上水胶比一般小于0.30。

1.2 选用材料-- 水泥

适于配置高强度混凝土的水泥主要有硅酸盐类和硫铝酸盐系此两大类,在建筑工程中的硅酸盐水泥主要有:快硬硅酸盐水泥、高强度硅酸水泥以及快硬无收缩硅酸盐水泥,而硫铝酸盐类得主要作用则是用于配制补修工程用的高强水泥。因此配制高强度混凝土在选择水泥时应注意它与可能选用的高效减水剂之间的相容性。

1.3 选用材料--高效减水剂

根据硫酸钠含量不同,有高浓与低浓之别,所以茶磺酸盐甲醛缩合物,其减水效果与磺酸基在茶环上的位置及缩合核体有关,但由于高强混凝土掺高效减水剂剂量较大,所以我们选用以高浓产品为宜。

1.4 选用材料-- 矿物掺合料

1)硅粉,对于强度不很高的高强混凝土硅粉的掺量较低的原因主要在于:a.硅粉混凝土具有早强的热点,但后期强度增长幅度小;b.硅粉的价格昂贵,掺量大时不仅增加材料费用,而且也使粘聚性增加,增加搅拌和浇注的困难。

2)由于磨细矿渣能水化并生成凝胶,能改善混凝土的微观结构,并使之密化,对强度和耐久性起着有利的作用,超细矿渣不仅有很高活性,而且能明显改善全部胶凝材料的颗粒级配,能使其更为密实;所以高炉矿渣要磨细。

2 施工工艺

2.1 施工工艺-- 浇筑

1)为了避免混凝土堆积或倾斜,就必须对下料斗的出料严格控制,不能急速推动料斗,从而形成带状浇筑,就得尽可能使混凝土一次浇筑到位。

2)避免大块或料层浇筑而实施整层浇筑,大块或料层浇筑往往容易造成混凝土离析,特别是当新制混凝土不具粘合性的时候,每层浇筑厚度应予以限制,采用薄层浇筑方法,一般每层厚度浇筑不超过30cm,这样就可以避免顶层混凝土的重量使底层的空气无法逸出,如果滞留在内的空气导致混凝土捣实不全会使表面出现缺陷;

3)一般混凝土浇筑速度在,15m3/h 左右,灌注与震捣的速度应协调、均衡;所以就要尽可能快地灌注混凝土,但这一速度不能超过震捣施工方法和设备允许的限度;

4)施工控制的重点之一就是如何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的常用方法是采取水泥罐加遮阳棚,并洒冷水降温,砂石料洒冷水降温,并用篷布覆盖,拌合用水采用井水,必要时加冰块或增加制冷机组,充分利用温低的时间浇筑混凝土等措施,保证混凝土入模温度不高于32℃,并且保证混凝土浇筑后混凝土的内外温差不超过25℃(注:冬季施工混凝土入模温度不低于5℃)。

2.2 施工工艺-- 震捣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采用的工艺为附着式震捣器以插入式振捣棒进行。一般剪力墙截面虽窄但深度较深,加上细密的配筋,插入式振捣棒很难插到底,所以也只有靠附着式振动器振动。

附着式振捣器的数量和间距应该符合下列几个要求:a. 无论朝什么方向,它们之间的间距控制在.3mm 左右;b.在接合处和拐弯的地方,它们的有效距离将缩短,所以可安置在距角落和交会处2m 的地方,常设置双排振捣器及梅花状布置。C.在混凝土施工开始前,打开振捣器并用手在模板上移动,以感受振动,并且看看是否有明显的强、弱区,特别是确定没有死角,否则要调整振捣器的位置,在全区域内获得一致的振捣效果。

2.3 施工工艺-- 养护

注意养护高强混凝土:

1)做好加强混凝土外部保温内部降温措施,为了保证混凝土内外温差不大于25℃,减少混凝土外表层与其环境温差,若混凝土环境温差与混凝土外表温差较大,宜在模板外、缠花塑料布内设置保温层或通少量蒸气提高环境高温度,浇筑混凝土前可在模板外缠花塑料布后再包囊篷布。混凝土顶面要及时覆盖洒水保温、保温养生、达到一定强度后要及时凿毛,露出石子。

2)混凝土的自然养护时间为两到四个小时,如需蒸汽养护升温时应控制在15℃/h,应控制好升降温速度---- 防止升温过快混凝土表面体积膨胀太快而产生裂缝。接下来的恒温时段是混凝土强度增长的主要阶段,恒温温度和时间是恒温期决定混凝土强度及物理力学性能的工艺参数,混凝土在恒温时的硬化温度取决于水泥的品种以及水灰的比例。有活性掺合料的高强混凝土恒温要比普通混凝

土高,一般要达到70℃,左右,相对温度保证在70~100%。降温时,应控制在10℃/h,而且养护罩要密闭,当混凝土温度与外界温度不超过20℃时方向撤出护罩(冬季施工时尤其注意,否则会出现结构沿预留管道方向产生裂纹和其它收缩裂纹)。拆模时,如果外界温度高于10℃应对梁体洒水养护。切勿猛浇大量冷水,以免混凝土突然降温而产生裂纹,拆模后要加以覆盖养护防止降温过快产生裂纹。

3)高强混凝土的养护控制。

由于高强混凝土水灰比低,部分水泥得不到水化,因而易引起后期强度降低或结构开裂,所以养护显得尤其重要,一般尽量避开炎热天气下施工,如混凝土量不多可安排在早、晚施工,否则必须采取降温措施。高强度混凝土在浇注完毕后应在8 小时内加覆盖并浇水或喷洒养护剂养护,浇水养护日期不得少于14 天。

2.4 施工工艺-- 温控

由于剪力墙高强混凝土具有体积大、热量不易散失的特点,我们就应该在浇筑后及时布置测温点来进行温度的测量和控制,并根据检测结果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布置测温点呢应该在混凝土表面、中间级变截面处应力集中的部位设计测温点,采用温度计观测记录各测温点温度及环境温度,进行温度跟踪,测温频率为1 次/2h,通过对记录的数据分析。采取应对措施,比如调整冷却水流速计流量以协调节混凝土内部温度,延长拆模时间等方法,待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降到一定的温度(50℃左右)时再来拆模,拆模后及时洒温水,这时的水温根据混凝土表面温度定,使其覆盖保湿、保温养生不少于14d。

3 某高层建筑工程施工实例分析

某高层建筑工程项目具体如下:地上五层,地下一层,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剪力墙采用C50 混凝土,双向配筋,配筋较密,剪力墙施工正值7 月份,天气炎热,白天室内外温度45℃左右。施工方本着质量第一的方针,在剪力墙施工时,采用了如下措施:

3.1 优选掺合料和添加剂严格骨料配置

从实列来看,因为工程项目临江,所以采用硅酸盐水泥并掺粉煤灰,高效减水剂以及15mm 以下的卵石,。

3.2 优化施工工艺,提高浇筑质量

从施工的时间来看,由于施工时值夏天,白天天气炎热,根据工艺不宜浇筑,所以剪力墙高强混凝土浇筑的时间选择在深夜;骨料在拌和前先洒水来降温,为避免混凝土离析,浇筑时严格控制出料口和浇筑面的高差,为能达到一面墙一次性浇筑完毕的目的,采用两台混凝土泵同时浇筑。采用附着式振捣器以插入式高频振捣棒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震捣,确保混凝土密实,在剪力墙底部、中部和中上部采用附着式振捣器,墙体双面模板同时安装四台振捣器,墙体上部采用多台高频震捣棒同时震捣,并严格按照(快插慢拔、直上直下)的原则,采用梅花型布置震捣点,并控制点间距不大于40,震动器的影响半径控制在70mm 左右以避免震捣棒和钢筋碰撞。

3.3 严格养护措施

篇11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1、市政道桥施工中高强度混凝土的概况分析

1.1、高强度混凝土的特点

(1)环保性好

高强度混凝土通过减少混凝土的使用,可以节约在桥梁建筑工程中煤、矿石、砂、水、土地等能源的消耗。此外,能有效减少废渣和有害气体的排放,有效降低维护费用,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其环保性较好。

(2)经济性强

高强度混凝土比普通水泥的水泥用量少,不但能够降低减水剂的使用量,而且能节约水泥使用成本,达到节省原材料成本的目的。一些特殊工程,如跨海大桥中使用的混凝土要掺入抗渗剂、抗腐剂等各种外加剂,此外,普通混凝土的耐久性和强度不够,在使用中容易出现病害,后期维护费高,而高强度混凝土的使用能够有效节省这些成本。

(3)适应性好

混凝土桥梁工程逐渐向大跨度与高负荷力方向发展,要让混凝土的拌合物具备高强度并且便于浇灌,在施工中不能出现离析现象,能广泛应用于预应力箱梁、混凝土钢管拱桥、斜拉桥塔等各类桥梁施工。性能好的混凝土能保证浇灌的质量,确保其强度、密实性、稳定性和耐久性。在配置高强度混凝土时要用大量的细矿渣并改善其粘性。

(4)耐久性高

混凝土耐久性指的是其抵抗化学腐蚀、大气作用、磨损等劣化环境的能力。劣化的诱因主要是混凝土内含有部分有害物及水分,因此,混凝土的强密实性是其高耐久性的有利保障。要获得混凝土的强密实性,必须控制水量,少用水泥并掺入高活性矿物质,使有害物质及水分不被渗入,由此得到混凝土的高耐久性。

(5)强度高

对于混凝土而言,最根本的要求就是强度达标。由于混凝土结构各不相同,对于强度的要求也很难统一。例如,在道路桥梁工程中,要求混凝土的强度非常高,因此,使用高强度混凝土能达到稳固桥梁构造的作用。

1.2、市政道桥建设施工中应用高强度混凝土的优势

(1)高强度混凝土符合施工需要

高强度混凝土具有耐久性好、强度高、结构稳定等特点,这些特点是桥梁施工的必须条件,基于这种要求,施工单位设计时应该把应用高强度混凝土纳入标准规划。在桥梁施工过程中使用高强度混凝土不但能使资源发挥出更大的优势,同时也能缩短施工周期,提高工程效率,大量桥梁工程的实践表明,在总荷载中,很大比例的重量是桥梁自身的重量。因此,使用高强度混凝土能够减轻桥梁自身重量,加强结构的耐久性,使截面高度降低;前期就达到高强度,便可加快进度,提高工程效率。

(2)高强度混凝土能提升桥梁跨度

现代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对桥梁跨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高速发展,公路、铁路桥梁建设所使用的混凝土也随之变化,强度等级不断提高,这些因素都对混凝土性能要求更高。在我国大型的跨河、跨江、跨海的桥梁建筑工程中,许多已经尝试使用C50~C60级泵运输混凝土,如广东的虎门大桥和江苏的杨浦大桥等,从对高强度混凝土使用的回馈情况可以判断其能够很好地提升桥梁的跨预应力。

(3)高强度混凝土能延长桥梁使用年限

在桥梁建设中使用高强度混凝土不但能让资源优势充分发挥,而且对延长桥梁的使用年限起到很好的促进功效,高强度混凝土能有机结合其他建筑原材料,效果大大强于普通的混凝土,所以说高强度混凝土能有效延长桥梁的使用年限。世界上其他国家的高强度混凝土通常用在跨度大的桥梁建设工程上。例如日本著名的明石海大桥和加拿大的联盟大桥等,其使用寿命均较长。

2、高强度混凝土在市政道桥中的应用

2.1、原材料

(1)优质原材料

高强混凝土它的安定性比水泥好,并且质量比水泥稳定。一般选用的525#硅酸盐水泥,同时还要确定水泥的初凝时间,其标准稠度需水量以及活性都要在标准值以上。

(2)粗骨料

粗骨料的强度、表面特征、级配、杂质的含量、含水率、颗粒形状等都要符合要求。将这些高强度材料混合在一起才能配制出高强混凝土,粗骨料也应该选用坚硬的石灰岩碎石,因为粗骨料的矿物成分能和水泥形成良好界面,同时还能发生化学作用,使材料结构更坚固。卵石的粗骨料可以有效提高拌合物的易性,通常情况下,高强混凝土使用于钢筋密集的地方,所以集料粒直径不能太大,并且要保证集料空隙控制在15~25mm,卵石粒直径应该控制在25~30mm内。

(3)细骨料

细骨料的质量好坏影响着高强混凝土的强度,其含泥量、颗粒级配、云母含量等指标都应该符合要求。因为江砂、河砂、石英含沙量小,所以经过搅拌的混凝土粘稠度很高,难以振捣,所以在施工中不能使用。为了迎合混凝土的易性特点,势必会加大水泥用量,从而导致成本的增加,这种混凝土的耐久性不好,在后期会出现收缩裂缝的现象。

(4)外加剂

外加剂主要是为了保证混凝土在高流态、低水灰比特性下获得高强度的重要材料,它可以有效的缓解、延长凝结时间同时还提高强度硬性,在工程建设中,减少了水泥的用量,明显的改善了混凝土的流动性和易性,常用的外加剂主要有以一萘磺酸盐、芳香族树脂、萘磺酸盐,三聚氰胺甲醛缩合物,磺化玛隆为主要成分。

2.2、高强度混凝土的施工工艺

(1)高强度混凝土在施工的过程中,水胶比低,因为需要的用水量比较少,但是进行拌合的时候却比较稠,所以应用的搅拌设备必须具有良好的拌合性能。在进行高强度混凝土搅拌的时候,为了保证短时间内的搅拌均匀,可以使用逆流式或者卧铺式的搅拌设备。如果选择应用其他的减半设备,则需要先进行一定的实验,保证搅拌后的拌合物具有一定的均匀性之后,才能继续投入使用。

(2)在明确高强度混凝土的配置比的时候,配置人员必须对不同的材料进行准确的计量,并且保证设备出机口工作状态的稳定性,避免产生较大的波动。在保证高强度混凝土具有较高精度的称量装置之后,配置人员还需要对砂石的含水量进行精准的控制。实现这一目的,操作人员不仅需要严格检测搅拌设备上的含水量控制和测定设备,还需要在进行搅拌的时候,密切注视混凝土的搅拌情况。如果混凝土的搅拌稠度出现一定的波动,需要进行及时的调整。

(3)在完成高强度混凝土的搅拌之后,操作人员还需要应用泵或者是罐车实现对高强度混凝土的浇筑和运输。如果在进行浇筑和运输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用手推车,不仅会增加工作难度,还不能完成对高强度混凝土外加剂的添加,不利于高强度混凝土的配置。

(4)高强度混凝土具有独特的特点,水灰比小,在制作完成后,一般情况下都不需要泌水或者是需要进行少量的泌水。但是,在完成高强度混凝土的浇筑之后,施工人员需要加强对高强度混凝土的湿度养护,避免因为高强度缓凝土中的含水量太小,而造成高强度混凝土出现塑性裂缝。

(5)高强度缓凝土的制作过程中,会应用到较多的胶凝材料,需要施工人员重视加强保温工作,避免混凝土的内外温差产生较大的差异,而产生温度裂缝。

总之,随着市政道桥的不断发展,混凝土的技术革命也即将开始。高强混凝土由于强度高、耐久性好、变形小等特性,可以满足建筑需求:桥梁结构、承载标准、承受恶劣环境等,所以能够适用于现代桥梁建设当中。同时这种高强混凝土减小了桥梁构架的界面,增大了桥梁的使用面积,在一定程度上,还降低了工程造价成本。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