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专科调查报告

专科调查报告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2-01 06:37:53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专科调查报告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专科调查报告

篇1

南安电大20xx秋会计专科 学 生:xxx

指导老师:xxx 填表日期:20xx年10月15日

调查题目:关于南安市圣露卫浴洁具厂生产成本核算的调查

调查目标: 为了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来了解会计核算的工作流程和管理办法,加深对会计工作的认识,将理论与实践联系,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为今后更好地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调查对象:

南安市圣露卫浴洁具厂

调查内容:

关于南安市圣露卫浴洁具厂生产成本核算的调查

成本优势的取得对一个企业的生存至关重要,而成本优势的取得绝不会限制于成本本身,应从管理的高度去挖掘降低成本和获取效益的潜力。我国民营企业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迅速发展,目前个体、私营小型工业企业总数占全国工业企业总数的77.7%,小企业财务工作从2005年1月1日起执行国家财政部出台的《企业财务会计制度》, 会计核算的目标最重要的是满足税收和企业管理的需要。而小型工业企业中的财务工作中,最繁琐、专业技术要求高的就是工业产品的生产成本核算过程,针对小企业生产规模较小,生产呈连续多步骤、大量性,且产品多种,但管理上不要求提供各步骤的成本资料,只要准确地计算出产成品成本的实际情况,如何准确、简便、高效地核算产品生产成本

呢为此,我于20xx年9月12日到10月15日历时33天的时间、通过到车间了解生产工艺过程和核对车间基础统计数据,采取直接访问做笔记的方式对南安市圣露卫浴洁具厂的生产水龙头和五金挂件的成本核算进行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南安市圣露卫浴洁具厂是典型的小型工业企业,创建于1998年2月,坐落

于南安市仑仓镇,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实业公司,生产和销售包括了各类水龙头、五金挂件、卫生陶瓷、浴室柜、淋浴房等产品,企业文化:坚持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经营思路,在务实求精的辛勤耕耘中与您一起缔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共享和谐轻松的生活。公司注册资金500万元,年主营业务收入800万元,设财务科,会计1人,出纳1人,与财务科直接联系的部门有采购科、销售科、仓库科、生产科。其主要会计政策是执行我国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会计年度为每年1月1日期到12月31日,以人民币为记帐本位币,运用用友财务软件。

二、调查过程及结果

水龙头和五金挂件生产成本核算的过程成本项目分为四项:主要原材料碳钢、辅助材料(螺母、密封面、支架等)、人工、制造费用,基本程序是:把四项成本在两个产品之间分配或分别直接归集,每种产品根据生产流程按不同车间分骤计算在产品和产成品生产成本,核算目标主要是计算当月完工产品单位成本。笔者随机抽取20011年12月的账表记载数据和有关记账凭证原始凭证,有关成本核算数据如下:

(一)1 、主要原材料碳钢和辅助材料在两大产品之间分配根据抽条车间领料统计本月共耗用碳钢655126元和两种产品第一道粗坯产量(当月生产累计重量)资料,然后把碳钢实际成本金额除以总粗坯产量,得出产品粗坯单耗:

2 、工资分配工资按不同用途先归入生产部门、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生产部门工资按两种产品生产实际工人工资直接计入各产品成本,归集后水龙头生产工资为108269元,五金挂件为42316元。

3 、制造费用分配制造费用项目为不能直接分配的电费、维修材料维修费、厂房公用设备折旧、工资等,按两种产品生产车间工资额比例分配计入各产品。

20xx年12月份原、辅材料费用分配表

4、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要把归入水龙头的成本项目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计算出完工产品总成本和单位产品成本,这里需要收集车间统计员的领料数据、在产品数量(正在加工中的在产品按约当量50%计算),同时还要正确计算各步骤(车间)的在产品完工率,该公司完工率是按上年的各步骤(各车间)的平均工资总额比重计算完工率,具体是:原材料由于是最初一次性投入,所以要按在产品数量和完工产品数量之和来平均分配原材料成本;辅助材料是随生产进度陆续投入,采有约当量比例法分配,工资和制造费用也按约当比例法计算。分配率=各项目成本累计金额÷(冲床车间在产品×50%+组装车间在产品 ×81%+完工数量×100%)注 :完工率按上年各车间平均工资额比例计算,冲床车间完工率为50%, 组装车间完工率为81%产品单位成本=546545÷51208=10.67 ( 元/个 )按同样的方法可以计算出五金挂件产品单位成本为45.57 元/个,(略)笔者同时查阅了20011年111月的有关成本资料,由于生产规模受主要材料碳钢供应量的影响有较大的变动,所以材料单耗、费用单耗、产品单位成本每月都有小幅度上下变动,但差

异率一般不超过9%。

三、生产成本核算的特点和不足

该公司总的来说较真实、准确地反映了成本核算过程,同时充分地体现财务会计的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和会计信息可理解性、相关性、可比性、重要性原则。

第一、由于生产规模较小,呈大量连续多步骤性,且管理上不要求提供各步骤的成本资料,所以采用了品种法计算两大产品成本是正确的。

第二、制造费用分配按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法,由于各产品的工艺过程机械化程度和生产工人操作技能大致相同,且统计机器工时有困难时,采用工资比例法是合理的。

第三、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采用约当量比例法,该公司两大产品的各步骤在产品数量大,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也较大,并且能正确统计月末在产品结存数量,管理上又不需要提供各步在产品成本,显然,采用约当量法是最合理的,在产品完工率是按上年的各步骤(各车间)的平均工资总额比重计算,因为各产品完工程度与生产工资累计比重基本相对应,符合配比原则。

不足之处:每个月都要计算粗坯产品碳钢单耗,且每个月都有小幅度无规律变动,不利于车间生产成本控制;主要原材料碳钢分配修正系数是生产车产多次实际测试得出的数据,带有一定的主观性,需要与上年实际成本或销售价格比较,不断修正;各步骤在产品结存数量大,统计工作量大,其准确性难以保证。

四、对加强成本核算的几点建议

建议针对该公司生产成本核算方面存在的不足,建议采用定额法相结合,即各第一步在产品粗坯单耗和辅助材料均采用定额成本,其它分配程序不变。首先根据上年的平均碳钢单耗(单位粗坯在产消耗碳钢量)、辅助材料单耗(单位产成品消耗辅料量)制定本年定额单耗,每月结转材料成本时,把定额单耗分别乘以本年每月实际生产粗坯量和完工产品数量,得出原材料成本项目定额总成本,一年内不变,到年末时,与本年实际总成本比较并计算脱离定额差异(具体用盘存法计算),以定额成本为基础,加减脱离定额差异,计算产品实际成本,这样,既简化核算工作量 ,又不影响会计年度生产成本准确性,同时达

篇2

指导老师:陈贵洪 填表日期:20xx年10月15日

调查题目:关于南安市圣露卫浴洁具厂生产成本核算的调查

调查目标: 为了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来了解会计核算的工作流程和管理办法,加深对会计工作的认识,将理论与实践联系,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为今后更好地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调查对象:

南安市圣露卫浴洁具厂

调查内容:

关于南安市圣露卫浴洁具厂生产成本核算的调查

成本优势的取得对一个企业的生存至关重要,而成本优势的取得绝不会限制于成本本身,应从管理的高度去挖掘降低成本和获取效益的潜力。我国民营企业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迅速发展,目前个体、私营小型工业企业总数占全国工业企业总数的77.7%,小企业财务工作从20xx年1月1日起执行国家财政部出台的《企业财务会计制度》, 会计核算的目标最重要的是满足税收和企业管理的需要。而小型工业企业中的财务工作中,最繁琐、专业技术要求高的就是工业产品的生产成本核算过程,针对小企业生产规模较小,生产呈连续多步骤、大量性,且产品多种,但管理上不要求提供各步骤的成本资料,只要准确地计算出产成品成本的实际情况,如何准确、简便、高效地核算产品生产成本

呢为此,我于20xx年9月12日到10月15日历时33天的时间、通过到车间了解生产工艺过程和核对车间基础统计数据,采取直接访问做笔记的方式对南安市圣露卫浴洁具厂的生产水龙头和五金挂件的成本核算进行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南安市圣露卫浴洁具厂是典型的小型工业企业,创建于1998年2月,坐落

于南安市仑仓镇,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实业公司,生产和销售包括了各类水龙头、五金挂件、卫生陶瓷、浴室柜、淋浴房等产品,企业文化:坚持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经营思路,在务实求精的辛勤耕耘中与您一起缔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共享和谐轻松的生活。公司注册资金500万元,年主营业务收入800万元,设财务科,会计1人,出纳1人,与财务科直接联系的部门有采购科、销售科、仓库科、生产科。其主要会计政策是执行我国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会计年度为每年1月1日期到12月31日,以人民币为记帐本位币,运用用友财务软件。

二、调查过程及结果

水龙头和五金挂件生产成本核算的过程成本项目分为四项:主要原材料碳钢、辅助材料(螺母、密封面、支架等)、人工、制造费用,基本程序是:把四项成本在两个产品之间分配或分别直接归集,每种产品根据生产流程按不同车间分骤计算在产品和产成品生产成本,核算目标主要是计算当月完工产品单位成本。笔者随机抽取20xx1年12月的账表记载数据和有关记账凭证原始凭证,有关成本核算数据如下:

(一)1 、主要原材料碳钢和辅助材料在两大产品之间分配根据抽条车间领料统计本月共耗用碳钢655126元和两种产品第一道粗坯产量(当月生产累计重量)资料,然后把碳钢实际成本金额除以总粗坯产量,得出产品粗坯单耗:

2 、工资分配工资按不同用途先归入生产部门、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生产部门工资按两种产品生产实际工人工资直接计入各产品成本,归集后水龙头生产工资为108269元,五金挂件为42316元。

3 、制造费用分配制造费用项目为不能直接分配的电费、维修材料维修费、厂房公用设备折旧、工资等,按两种产品生产车间工资额比例分配计入各产品。

20xx年12月份原、辅材料费用分配表

4、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要把归入水龙头的成本项目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计算出完工产品总成本和单位产品成本,这里需要收集车间统计员的领料数据、在产品数量(正在加工中的在产品按约当量50%计算),同时还要正确计算各步骤(车间)的在产品完工率,该公司完工率是按上年的各步骤(各车间)的平均工资总额比重计算完工率,具体是:原材料由于是最初一次性投入,所以要按在产品数量和完工产品数量之和来平均分配原材料成本;辅助材料是随生产进度陆续投入,采有约当量比例法分配,工资和制造费用也按约当比例法计算。分配率=各项目成本累计金额÷(冲床车间在产品×50%+组装车间在产品 ×81%+完工数量×100%)注 :完工率按上年各车间平均工资额比例计算,冲床车间完工率为50%, 组装车间完工率为81%产品单位成本=546545÷51208=10.67 ( 元/个 )按同样的方法可以计算出五金挂件产品单位成本为45.57 元/个,(略)笔者同时查阅了20xx1年111月的有关成本资料,由于生产规模受主要材料碳钢供应量的影响有较大的变动,所以材料单耗、费用单耗、产品单位成本每月都有小幅度上下变动,但差

异率一般不超过9%。

三、生产成本核算的特点和不足

该公司总的来说较真实、准确地反映了成本核算过程,同时充分地体现财务会计的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和会计信息可理解性、相关性、可比性、重要性原则。

第一、由于生产规模较小,呈大量连续多步骤性,且管理上不要求提供各步骤的成本资料,所以采用了品种法计算两大产品成本是正确的。

第二、制造费用分配按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法,由于各产品的工艺过程机械化程度和生产工人操作技能大致相同,且统计机器工时有困难时,采用工资比例法是合理的。

第三、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采用约当量比例法,该公司两大产品的各步骤在产品数量大,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也较大,并且能正确统计月末在产品结存数量,管理上又不需要提供各步在产品成本,显然,采用约当量法是最合理的,在产品完工率是按上年的各步骤(各车间)的平均工资总额比重计算,因为各产品完工程度与生产工资累计比重基本相对应,符合配比原则。

不足之处:每个月都要计算粗坯产品碳钢单耗,且每个月都有小幅度无规律变动,不利于车间生产成本控制;主要原材料碳钢分配修正系数是生产车产多次实际测试得出的数据,带有一定的主观性,需要与上年实际成本或销售价格比较,不断修正;各步骤在产品结存数量大,统计工作量大,其准确性难以保证。

四、对加强成本核算的几点建议

建议针对该公司生产成本核算方面存在的不足,建议采用定额法相结合,即各第一步在产品粗坯单耗和辅助材料均采用定额成本,其它分配程序不变。首先根据上年的平均碳钢单耗(单位粗坯在产消耗碳钢量)、辅助材料单耗(单位产成品消耗辅料量)制定本年定额单耗,每月结转材料成本时,把定额单耗分别乘以本年每月实际生产粗坯量和完工产品数量,得出原材料成本项目定额总成本,一年内不变,到年末时,与本年实际总成本比较并计算脱离定额差异(具体用盘存法计算),以定额成本为基础,加减脱离定额差异,计算产品实际成本,这样,既简化核算工作量 ,又不影响会计年度生产成本准确性,同时达

篇3

自2011年5月《幼高专选修课〈电影欣赏〉教学研究》课题立项以来,我们遵循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研究内容、研究思路等既定方案,认真学习、研读了电影欣赏及教学的相关理论,初步明确了幼高专电影欣赏课教学与本科院校电影教育教学的区别和幼高专电影欣赏选修课与作为其他学科辅助教学的电影欣赏课的区别,初步确立了高专电影欣赏选修课的课程定位和教学内容,并从电影接受美学理论角度出发,结合本校《电影与电影欣赏》选修课的教学,制定了本校电影欣赏选修课互动共生的教学模式。为了检验我们的思辨结果正确与否,我们对泉州市区高职高专院校影视欣赏课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以下是我们的调查结果和分析报告。

一、调研时间、范围、内容及方法

1、调研时间:本次调查问卷时间是2012年3月,统计分析时间为2012年4月。

2、调研范围:本调查针对泉州地面4所高职高专院校进行。这4所学校分别为: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黎明职业大学、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其中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与泉州经贸学院未曾开设影视欣赏类课程,故本调查的对象主要为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黎明职业大学的在校大专生,其中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调查对象主要为:学前教育系学前与早教方向五年专08级与07级学生、艺术系五年专10级学生、学前教育系学前专业10级三专学生,共计100人接受调查;黎明大学的主要调查对象为:人文社科系10级学生和工商管理系11级学生与经济管理系09级学生,也是100人接受调查。

3、调研内容:本次调查问卷由“课程地位、师资队伍、教学内容与方法、课程资源、课程特色”等模块组成。

4、研究方法:本次调查研究的主要方法有:问卷法、分析法、访谈法。

5、问卷的编制:本问卷为结构型问卷,由15个题目组成,问题形式包括“问答式”与“选择式”。问卷设计完成后,经课题组成员讨论、论证。在大范围的使用问卷进行调查之前,对20位同学进行了试测,以确保问卷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经测试,问卷的形式、内容均能被试测同学理解与接收,顺利作答。

6、调查过程:(1)由调研者详细说明调查的目的和填表方法,统一发放有关问卷,并现场收集。现场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2份,回收率96%。(2)回收问卷后,课余进行个别学生访谈,收集有效信息35条。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第一部分:课程地位调查

1、您知道贵校有开展《电影欣赏》方面的课程吗?

图表 1

2、贵校《电影欣赏》课的类型是:

图表 2

3、您选择过此门课程吗?

图表 3

4、您选择此门课程的原因是:

图表 4

5、能否顺利选上此门课程?

图表 5

6、您希望从《电影欣赏》课中学到什么?

图表 6

7、你觉得学习《电影欣赏》课有意义吗?

图表 7

从表1、表3、表5得知,89%的同学知道本校有开设电影欣赏类课程,且有42%的同学目前正在选修这门课程,36%的同学曾经选上过此门课程,65%的同学认为选课过程比较顺利。但仍有11%的同学不知道本校开设过此类课程。经走访发现,这类同学聚焦于选择与所学专业相关的选修课程。由于师资队伍、教学设施和课程规模等限制,有35%的同学感觉选课名额紧张,不能很顺利地选上本课程。从表2可以看出,两所学校开设的电影欣赏课程均属于公共选修类课程,其中黎明大学开设的《电影鉴赏》,主要面向大一与大二的学生,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开设的《电影欣赏》,主要针对三专二年级或五专三年级学生,故有7%的同学因专业不符合选课要求而未能选修。表4提示我们,学生选修此门课程的原因如下:20%的同学因为喜欢看电影而选择;27%的同学因为想系统地学习电影方面的知识而选择;17%的同学因为想接受艺术熏陶而选择;18%的同学认为自己是随便选的,因为这门课考核简单,比较容易通过;7%的同学是为了凑学分而选择该门课程的。从表6可以得知,学生通过影视欣赏课想学什么。4%的同学表示只想看看热片,42%的同学想多看几部经典电影或大片,另有20%的同学想了解电影的相关知识,如电影史、电影鉴赏的方法、电影的画面语言等,8%的同学希望指导自己今后的拍摄活动,7%的同学想学习模拟影视配音,9%的同学希望学习拍摄与制作小电影。表7告诉我们,对开设电影欣赏课有无意义的问题,只有56%的同学选择“有”,剩余的同学选择“没有”、“无所谓”、“可有可有”。由此可见,仍有大部分同学对于选修电影欣赏课抱着盲目、随意的态度,有的带有一定的功利性,对电影欣赏课的审美性认识不足,认为只需要看几部电影,写几篇影评,就能拿到相应的学分,对此类素质教育课程轻视乃至忽视,故而消极参与课程;不少同学并不期望通过电影欣赏课提高自我的艺术鉴赏水平——学生的懈怠直接影响了素质教育的进程[1]。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与方式调查

8、《电影欣赏》课的教学内容有:

篇4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11C-0010-02

中高专衔接期教师科研能力是指中专升格成大专后三年衔接期内教学人员发现、分析、解决以及转化教育科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即完成教育科学研究活动的能力。衔接期的高专教师科研工作有其特殊性,即高度热情却又不知所措。内蒙古民族幼师高专对此进行了实验研究,可为其他升格后中高专衔接期教师科研能力如何提升提供借鉴。

一、现状调查

(一)问卷设计

为初步了解升格后大专教师科研能力,设计了综合型问卷,针对不同职称、学历、年龄、学科、性别的教师科研现状进行调查。问卷内容涉及科研适应能力概况、科研意识和态度、科研方法与技能、科研影响因素、对学校科研工作的期望及建议。问卷调查采用匿名方式进行,发放159份,全部当场收回,有效问卷155份。

(二)访谈设计

为了深度了解中职中专教育阶段向高职高专教育阶段衔接期教师科研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必要进行访谈调查,以弥补问卷调查中的不足。访谈对象锁定了内蒙古民族幼师高专30名教师,涉及不同职称、学历、年龄、学科和性别。

(三)调查结果

第一,适应方面。多数教师表示不适应,认为时间和精力不足,大多时间在带班、教学、从事行政工作等;需要科研带头人;以前中专时候对科研不重视,升格后不熟悉科研规范和相关程序,无从下手。第二,对科研的认识方面。认为科研是教学教法的研究;是写论文,写书,做课题等;科学研究;发现问题;对教学面临的现象进行深入研究,揭示本质和规律的活动;将具有普遍意义的、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予以理论研究,提出行之有效的方法指导实践;对教学的升华;研究未知的知识,创造发明新的技术;在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上,在某个研究领域找出研究的突破口和创新点,利用特定研究方法,得出研究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具有理论和实践参考价值等;有的彻底不明白。第三,存在问题方面。教师们对科研的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功利心强,只为评职称;很多教师从未接触过科研工作;没有团队意识;缺少科研专职人才和带头人;与学历有关;思想还停留在中专时候的教学层面;时间和精力不足,工作量大,顾不上做科研;跨学科研究少;缺乏经费支持;科研不正等。第四,教师科研能力提升方法方面。认为转变观念;同一领域内开专题研讨会;研究本领域的前沿核心期刊;先观察和模仿再形成研究领域;及时记录和整理;系统学习科研方法和技巧;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养成研究习惯等。第五,建议方面。认为提高教师们的科研意识;建立完整的目标管理机制和行之有效的奖励机制;将科研与教书育人挂钩;给教师留有时间和精力做科研;多提供基础设施和经费;开设科研专栏作为学习交流平台;提供选题指南;提高质量,严格把关;多邀请专家学者做讲座;注重特色研究;深入系部进行指导;增强分工和合作意识;手把手带出一部分科研带头人。

二、结论分析

(一)科研制度不健全

制度不健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第一,制度体系本身不完善。升格后,教师们为了评职称,完成的任务,滥竽充数。而极少数想做科研的教师们凭借真实本领写出来的论文,写作与投稿反馈周期长,数量少,评职称上比弄虚作假的还要慢,导致不公平。一旦学校软件上不去将影响学校的整体竞争力,所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第二,科研管理机构能力不成熟。产生问题时科研管理机构有时无法及时作出规范化的决策。如中专时要求较宽松,学术责任感不强,对学术不端行为听之任之,教师们面对升格后高校规范化的科研管理制度力不从心,甚至有人认为是科研管理部门故意刁难。教师们经常延期项目审核,重申报轻管理。第三,非学术性(也叫非制度性)的影响力虽带有鲜明的主观色彩和行政色彩,但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和能动性,可以激励或打击科研人员。

(二)教师科研理念滞后

第一,教学与科研的关系问题。多数教师认为科研是副业,再说教学任务重,还当辅导员,带实习,工作量大,时间精力有限。这点不可否认,除了教师们的理念滞后还有升格后教职工编制短缺问题,导致一人多职,工作量大,阻碍科研。第二,做科研比较功利,反正只是为了评职称。一旦职称评定完成,科研生涯就终结了,甚至很多人直到课题结题都不知道自己参与的课题项目名称。科研课题中只是靠人际关系占有名次,追随各自的所谓的带头人,各立山头,各自为政,导致“遍地丘陵不见高山”。第三,在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过程中,学术规范方面随意性太强。很多教师在技术问题上认为是一次能学到,没有耐心长期系列学习,容易放弃,没有虚心谨慎的学习和研究态度,结果所做的各种科学研究项目停留于皮毛上,并无扎实的深入研究,这些都是因为教师们的科研理念中缺乏稳扎稳打的务实精神。

(三)教师科研能力起点低

第一,统计到的科研成果没什么分量,数量少,质量低,贡献少。中专阶段科研方面要求不高,敷衍了事。升格后突如其来的科研要求使他们力不从心。第二,科研工作是滚雪球式的积累,之前积累少,科研能力几乎是零起点,无论何种形式或者学科的研究过程都举步艰难,都是民间组织的科研项目,照葫芦画瓢,蒙混过关。第三,缺乏理论功底和对政策的把握,科研成果的社会效益或者经济效益不大,面子功夫居多。第四,尽管刚升格的高职高专院校都已有完整的科研管理制度和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的具体方案,但对具体程序很生疏,尤其是面对庞杂的科研系统时常感到不知所措。此外,学校科研管理部门照章办事时,部分教师开始有情绪。当科研管理部门在教育科学研究管理过程中遇到技术性难题和教师们旧思想的非制度压力时,便影响了信心和热情。这些均为教师科研能力起点低的直接表现。

三、对策与建议

(一)建立健全科研管理制度

第一,培养科研法律意识,加强法制管理。同时,应该认真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以及省级规章制度和与自身研究领域相关的一切法律法规文件。第二,建立健全并学习校本制度体系,从实际出发,打破传统,勇于创新,避免论资排辈,公平是机会平等,但绝不是平均。制度体系要细化到科研规划、项目申报指南、成果统计、奖励、转化与推广、审核、鉴定、存档、经费管理、数字化平台、评价标准、激励机制、部门职能、学术规范等方面。第三,科研管理机构规范化方面,应建立合理机制,完善学术委员会的职能,各司其职负责科研工作,包括上报机构,举报、调查和处理等。同时照章办事,减少科研管理人员在科研过程中的主观干扰,对学术不端行为审查和决定程序要分开。

(二)提升科研理念

第一,明确理论指导和研究目标。依据人力资本理论和核心竞争力理论,教育科研是教育工作的先导,是高校核心竞争力,但转型期大专的科研能力严重薄弱,队伍庞大,在教育体系中比例高。将教师视为人力资本去投资,提高我校核心竞争力,但不以牺牲教学为代价。第二,转变观念,以人为本。教育科研能力是一个综合的能力结构体系。科研不是某一个学科或者科目的教师的专利、特权或任务,它是每一个高校教师必须以各自的学术研究积累和个人研究兴趣等为基础的理论与实践深化。科研管理作为管理的一种,与其他管理相同,都是由管理者、被管理者和管理媒介组成。科研管理就是对人的管理,对科研工作的管理。科研人员是科研管理工作的起点和归宿。科研管理部门应该将主要精力放在教师科研能力指导中,避免教师们有想法没办法、无从下手的无奈处境。所以一切以人为本,基于教师们的科研现状,抓住最近发展区,循序渐进。

(三)抓特色,重效率,切实提高教师科研能力

“升格后大专/高职高专院校”的研究集中在升格后各类高职高专院校的改革思路,但并未专门涉及教师科研能力培养研究。关于“教师科研能力”的研究,从研究对象讲,主要是中小学教师、高校青年教师和在校生科研能力培养;从研究方法讲,主要采用理论研究、比较研究和个案研究;从研究视角与内容讲,主要从学科性和地区性角度研究高职高专院校科研法律与制度管理、科研团队建设等。关于“中专院校升格后衔接期教师科研能力”的研究较少。各高职高专在教师科研能力提升中,应做到抓特色、重创新、靠质量。同时,可以从以下几点提高效率:第一,培养对象方面:大专院校青年教师都是带着高校研究生学历和研究经验来的,经过一定的培训和实践更容易投身于科研工作,应该成为科研主力军和新生力量。第二,培养方法方面:使用“贝尔兰卡斯特制”,即导生制。第三,建设独立的数据库和信息平台,提高科研交流与管理效率。

本文系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中专院校升格后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研究”(项目编号:NGJGH2014136)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金日勋.中专升格为大专后教学管理与科研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1,(5).

[2]雷小生,刘淑春.高职院校教师科研素质现状及培养对策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9,(5).

[3]刘敖莉,董乃全.高职院校科研能力的文献计量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3,(7).

[4]孟学英,陈春华,王坦.我国部分高职院校教师科研状况调查报告[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8).

[5]覃兵,莫明琪,唐巧.对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培养的审视与思考[J].职教论坛,2010,(15).

[6]王秀清.高职院校科研定位和教师科研能力建设刍议[J].教育与职业,2011,(6).

[7]王祖伟.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与自学考试可持续发展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4,(23).

[8]夏洪波.高职院校开展“专本衔接”助学的有效路径研究[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5,(2).

[9]赵海豹,蒲文忠,张小文.高职教育与自学本科考试衔接的助学路径探析[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5,(4).

[10]卢思桥.当前高职自考专本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4,(2).

[11]张小勇.浅谈自考“专本衔接”的学生管理工作[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3).

篇5

在网络信息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同学们知识来源的渠道日益复杂和多元化,这些客观因素对学生的审美观和世界观都形成了很大的影响,这次调查的目的是为了对学生的思想脉络和学习态度有个全面的把握和了解,以便于在教学工作中更好地引导和鼓励。

一、职专生阅读的倾向和热点

职专生大都处于16-19岁,正是漫长人生中最光辉灿烂的时期。他们思想活跃对新事物能很快地接受,当然正处于青年初期的他们,生理上趋于基本成熟,心理上则是多变的时期,可塑性很强,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片面性,此时也正是“自我意识”确立和价值观开始形成的时期,正是由于他们心理上的不稳定,从而导致他们的阅读倾向性和关心的热点经常处于波动、多变之中。

日本心理学家版本雪形容过读书倾向的年龄变化。他用追忆调查法对两千多名学生进行了调查统计,并将读书的发展分为六个阶段。其中第四阶段为故事期(10-17岁之间);第五阶段为文学期(14~25岁之间);第六阶段为思想期(17-29岁之间)。

职专生的生长年龄就处于这三个时期中,职专生摆脱了初中升学考试的巨大压力,打破了初中生的自我闭合心理,世界中的现实,生活中的炎凉已隐隐约约的可以窥见,他们思考着这个世界上的“我”意味着什么?这个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对社会关心的加强,迫切的需要了解社会的想法及动机,是形成职专生读书热点的重要原因;其次,是出于消遣的动机,按照自己的爱好,充分地享受业余时间娱乐读书。那么,当前职专生课外阅读的热点是什么呢?从阅读小说类别来看,有38%的学生对爱情、武打、侦探等题材的小说有着浓厚的兴趣。喜欢阅读反映中学生生活,迎合中学生心理的课外读物占17%。读港台的流行通俗小说,如“琼瑶”、“梁凤仪”、“金庸”、“梁羽生”等小说,在学生中间传阅非常广泛,独占首位,但对国内外的一些名著却知之甚少。

调查的结论是,职专生阅读的热点是通俗小说,武侠小说和言情小说等。由于这些读物的影响使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就较多地戴上主观的色彩,片面的臆想,并充满着浓厚的理想色彩。

二、职专生阅读热点的心理分析

职校时期是学生阅读最为丰盛的时期,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的发育,心理的发展,他们往往喜欢从别人的经验中获得为人处事的社会信息,并以此作为认识人生和世界的介体,来体验人生的价值,期望从别人的经验中学到待人接物,解决矛盾的诸多种启迪与借鉴;同时,也很想从别人的体验中宣泄自我的情绪,平衡自我心态。然而,由于青少年个体成熟的程度,性别、年龄的差异,智能、兴趣的不同,以及家庭教育,社会文化环境的制约等方面的原因,在课外读物的选择上就非常明显地突出这一差别性和倾向性。

(一)年龄心理与隐秘心理

职专生的年龄正处于青年初期,思维的幼稚,思想的波动,使其对自然界的许多事物具有盲目性。课外阅读与学生年龄特征有较为密切的联系。现阶段中学生个体的发育,个性的成熟均比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学生提前一些,快速一些。这些少男少女都极为关注并渴望了解有关择友,交际,求偶情爱,婚姻繁衍等方面的隐秘性的事情。于是他们就大量的涉猎、阅读和关注言情小说,试图从别人的经验中获得所求的信息并体验其中的乐趣。又因为家长和老师往往对他们采取封闭的方法,甚至禁止他们看描写爱情的有关书籍。殊不知,家长和老师的千方百计的禁止,反而更增加了他们内心的神秘感,从而使他们想方设法地去探寻。

以阅读言情小说的情况为例,女生中看此类书最多者已看了几十本,平均每人近十本。男生中看此类书最多者七、八本,平均每人三本,尽管比女生少,但与初中时期相比,男生涉及言情小说的比例已显著增加。那么。为什么大多数男孩喜欢武侠小说,而女生几乎清一色的迷恋于港台某些作家的言情小说?男生主要是从中学一个“义”字,因为这个“义”字,那些成年奔走江湖的人练就了一身铮铮铁骨和侠肠义胆。虽然这个“义”与我们现在创建和谐社会中倡导的“义”还有一定的悬殊,但他们好想从中体味到男子汉血腥的张扬。而女生则被书中那些缠绵悱恻,哀怨悲愁的爱情故事所吸引,她们从那些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故事寄托着自己对甜蜜爱情的幻想,在这个神秘的领域里,港台作家却细腻、详尽的描绘出来了她们心中的向往。也有一些文化素养较高的学生喜欢这些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古典诗词的深厚修养。

(二)从众心理与合群心理

社会文化环境,对职专生有着巨大的影响。心理学实验表明:从初中开始,中学生的从众心理极为强烈,甚至发展到刻意追求流行。进入职校后,朋友间的交际和连带关系比以前更受到了重视,他们会有意识地以自己的品行道德和善恶是非标准作为择友、交友的依据。在读书兴趣爱好方面,同样表现出相互的影响和迁移。合群心理产生了强烈的随大流,即要求自己和朋友集团的动向、话题保持一致,当然阅读的倾向与热点,甚至书目也保持一致,以适应交友的需要并显示自己的博学和多才,这种心理状态男生较女生更为显著。

(三)猎奇心态与求新心理

篇6

一、调查背景: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扩大,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呈多元化趋势,各行各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社会对高职高专毕业生的英语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毕业生有较强的语言交际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然而,由于近年来的扩招,全国高职高专在校生的人数增加了80%以上。高校扩招导致了大学英语师资力量日趋紧张,英语教学班级的人数不断增加,多媒体大班授课模式应运而生。

二、调查目的:多媒体大班授课有很多优势。它大大缓解了师资短缺和备课资料不足的矛盾,丰富和完善了教学内容,使课堂时间利用更充分,课堂信息量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再者,多媒体教学采用图像、声音、文字信息结合的方式,使教学更加生动形象,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但是,多媒体大班教学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由于学生人数过多,课堂教学难管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机会不多。互动模式单一,往往采取师生问答或教师陈述的模式,课堂教学枯燥乏味,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效率都不高。因此,大班容量情况下,怎样实现多维互动,充分让学生融入到学习的过程中来,理应成为外语教学研究的重点。

三、理论依据:

1)互动(Interaction):即交互,指人与人或者群体与群体之间发生的交互动作或反应的过程。西方教学互动理论认为,学习是交流与合作的过程,是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环节。

2)社会互动理论(Theory of social interaction):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西鲍特(J.W.whibaut)和凯利(H.kelley)于1959年提出,该理论认为:任何人际关系的本质都是相互作用的,互动是有序性的,在两人或多人群体交往中,每个人按照自己的目标来行动,并可以通过不同的行为次序来达到目的,每一种行为次序都有成功达到目标的可能,而成功的概率取决于对方的行动。就师生双方而言,学生选择某一特定的行为不仅依赖于个人或小组的内在需要,而且依赖于教师的反应,反之亦然。互动理论的有效性是“彼此相依”,讲究配合的默契

四、调查内容:2006年5月笔者就高职高专英语大班授课多维互动模式,对我省十多所高等职业院校进行了问卷调查。发出问卷20份,回收有效问卷18份。问卷调查表格如下:

一、个人背景:教龄:所在学校:

二、调查内容:

1、贵校大学英语是否采用大班授课?()

A)是 B) 否

2、贵校是否有足够的大班授课多媒体教室?()

A)是 B) 否

3、大班授课您常采用的互动模式是 ()(可多选)

A)师生互动B) 生生互动C) 人机互动D)自我互动

4、大班授课您常采用的互动模式的效果如何?()

A)很好 B)好 C) 一般D) 不理想

5、大班授课互动的障碍或困难有哪些?()(可多选)

A) 学生人数多B) 学生桌上没有显示器

C) 班级之间配合不好D) 教师精力不够 E) (您补充)

6、您觉得课外互动是否有必要?()

A)是 B) 否

7、如果课外互动有必要,那么采取哪些互动模式好呢?()(可多选)

A) 生生互动之小组合作 B) 师生互动之人网互动(网为英特网)C) 人机互动 (机为没有与英特网连接的学习机)D) 自我互动 E) (您补充)

8、如何搞好大班授课多维互动,您的建议是

五、调查结果:根据回收有效问卷结果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

1)95%以上的高等职业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采用多媒体大班授课模式,说明高职高专多媒体大班授课已成为必然趋势。

2)85%以上的高等职业院校不具备多数班级采用多媒体大班授课的语音教室条件。多媒体大班授课多维互动模式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客观条件的限制和影响。

3)90%以上的职业院校在大班授课过程中主要采用传统的师生问答或同桌对话的互动模式,缺乏互动的多样性和新颖性。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和互动模式直接导致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课堂参与积极性低,学习效率差的不良后果,应该引起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的高度重视。

4)92%的学校课外几乎没有互动活动,只有简单的个人完成作业。但是都不约而同的认为课外互动应该纳入课堂教学的一部分,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重视。

以上调查结果表明,多媒体大班授课是高校扩招后的大势所趋,而大班授课的互动模式也确实是各大高等职业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所面临的一大难题。如何改善这种现状,消除其弊端影响,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高等职业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亟待解决的课题。

六、对策分析: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达到运用语言来进行交际的目的。而大班授课多维互动教学模式通过层层相扣的环节,使学生能围绕特定的交际目的和语言项目,通过表达、沟通、协商等多种语言活动形式来完成教学活动,从而达到学习与掌握语言来进行交际的目的。

语言的互动是一种合作的活动,它内部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是一个由发送器、接受器和语境三者构成的三角关系。可见,互动不只是传递信息的过程,更是理解信息和加工信息的过程。因此,在开展大班授课英语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可采取以下多种方式,真正做到多维互动:

师生互动(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 & Students):所谓师生互动,往往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问答或者习题演练等多种方式,直接与学生进行交流,从而达到师生互动的目的。

生生互动(Interaction among Students):生生互动通常包括小组合作与竞争。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在小组内部要求学生通过合作共同完成某项具体学习任务,加强学生团结互助的学习风气;然后,通过各个小组进行竞争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从而达到良性竞争,共同进步的好局面。

3)人机互动CHI(Computer Human Interaction):国际上也称(HCI,Computer Interaction)。总的来说,人机互动包括课堂和课外两种方式。课堂上的“机”是指课堂教学中运用的多媒体设备,即投影仪,电脑,录音机等设备。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教师的授课教案,课件和听录音磁带等人机互动的多种方式,达到与教师的交流;而课外的“机”是指互联网教学。教师通过要求学生上网查阅相关资料,或者网上练习,设立公共邮箱等方式,利用互联网,即使是在课外也能做到与学生的无障碍交流互动。

4)自我互动(Interaction with self):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指出,人是拥有自我的社会存在,人在将外界事物和他人作为认识对象的同时,也把自己本身作为认识的对象。在这个过程中,人能够认识自己,拥有自己的观念,与自己进行沟通或传播,并能够对自己采取行动。这种“自我互动”,本质上是与他人、社会互动的内在化,也即是与他人的社会联系或社会关系在个人头脑中的反映,这种反映也是能动的,是与自己的立场或者行为方向一致的。

实际上,多维互动教学模式就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体,在教学中通过师生合作、小组合作、人机合作、自我支持等方式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最终达到学生有效实现英语能力培养的课堂内外的互相促动,知识与能力的互相带动,师生间、学生间的互相推动以及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相互牵动。因此,笔者认为,只有真正做到上述几点,高职高专英语大班授课多维互动的效果才会明显,教学方法改革的目标才会实现。

参考文献:

①吴立岗:《教学的原理模式和活动》,广西教学出版社。

篇7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Survey Report of Pharmaceutical Marketing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System Design in our College

Abstract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pharmaceutical marketing professional school (including pharmacy administration, pharmacy chain direction) curriculum system settings opin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and to explore and improve our hospital pharmaceutical marketing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a stratified sampling approach,school 2009, 2010 and 2011 200 pharmaceutical marketing professional students conducted a survey. The results show: (1) overall teaching effectiveness of our hospital pharmaceutical marketing professional positive tendency, need to be improved but still inadequate; Important Course (2) medicine courses based professional indispensable; (3) Curriculum soft underbelly - training courses; (4) tend to "in-school learning: internships = 5:1.

Key words pharmaceutical marketing; curriculum system design; inquiry report

0 前言

世界医药市场被称为“永远的朝阳事业”。近年来医药行业被列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后,得益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医药经济始终保持了旺盛的发展势头,产值每年增长幅度达到18%,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医药市场。①随着医药销售市场格局的变化、销售模式的进化,在医药营销岗位上对医药营销人才的要求也不断增加。如何将医药营销专业课程建设与我校自身的优势学科相结合,使课程体系体现“懂医药、会管理、通营销”的培养要求,现有课程体系的建设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为此,我院医药营销教研室在探索医药营销专业课程设置的工作上,通过发放调查问卷,面向我院医药营销专业2009、2010及2011级学生展开调查,意在了解本专业毕业生去向或就业意向的基础上,从中为制定更适合市场人才需求的课程设置获取指导性数据基础,也为有针对性地优化和完善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参考。

1 结果

1.1 总体特征

本次调查我院医药营销专业学生共计187名,其中,2009级56名(占29.95%),2010级67名(占34.76%),2011级66名(占35.29%)。共发放2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87份,有效率为93.5%。

调查结果显示,本专业学生79%已经或意向从事医药营销相关领域,包括药店营业员、OTC代表、临床医药代表、医疗器械营销、QC、医药专员及药企行政职务等不同岗位;另有21%的学生已经或意向从事非医药营销相关领域。

1.2 课程设置与岗位需求的匹配性

在本次调查中已经或意向从事医药营销相关领域的学生中,只有2.04%反映学校所学课程完全满足了岗位能力需求,有29.93%认为基本满足了岗位能力需求,而大部分(占51.02%)认为只满足了一部分岗位能力需求。

1.3 专业课重要性分析

1.3.1 总体评价情况

在从事或准备从事医药营销领域的学生中调查结果显示:位于前十的专业课中医药类专业课有6门,营销类专业课4门,管理类专业课1门;其中,23门专业课总体总要性得分为3.91,偏向于重要等级。

1.3.2 专业必修课评价比较

本调查通过排序比较专业必修课的重要性,结果显示:排在前7位的课程中有6门医药类专业课,1门营销类专业课,0门管理类专业课;其中前四名均为医药类专业课,由前到后依次为:药理学,基础医学概论,中药学概论,常见病与药物,医药商品学。

1.3.3 专业选修课评价比较

本调查通过排序比较专业选修课的重要性,由前到后依次为:现代推销与技巧,营销策划,市场营销学,礼仪与人际沟通,商务谈判,客户管理实务。

1.4 目前课程设置存在问题的反馈

1.4.1 目前课程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各年级调查结果显示,目前课程设置最突出的问题是:实训课程不够(占57.75%)。另外,10级(大二)数据单独统计可反映最近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结果显示:除了实训不足依然为突出问题外,“内容太多重复,占用课时”出现比较明显的变化,在10级意见中占13.85%。

1.4.2 对在校学习和顶岗实习时间比例的意见

在被调查人群中,62.57%的学生认为:在6个学期的学制中,在校学习和顶岗实习的时间分配应为5:1;37.43%的学生认为应为 4:2。在2009级人群中,本题比例差距更为明显。

2 讨论与建议

通过本调查,我们发现了哪些课程的重要性与实用性,有些课程需要整合避免重复,考证课程的重要性等等,这些都有助于及时改进人才培养方案,有助于我们有针对性地教学。我们也发现了学生反映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实训课时太少,学生实践能力偏弱,这方面问题亟待解决。

2.1 总体教学效果正面倾向,但美中不足

总体来说本专业毕业生与在读生从事本专业行业的比例比较大,可见,本专业学生对医药营销专业正面的认可度和倾向性比较明显,这表示:(1)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院对医药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指向性;(2)同时,学生对在读专业的认可和期望,有利于学生本人的职业发展和素质培养;(3)也有利于我院对医药营销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但是,从课程设置与岗位能力匹配性角度分析结果并不十分理想,这表示我院人才培养方案仍有许多不足之处,具体后述。

2.2 医药类课程为本专业不可或缺的重头课

医药市场对既具有医药知识背景,又懂得经营管理的营销人才需求是非常旺盛的。②医药营销专业人才是集合“医药+营销+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我们一直在摸索如何进行恰当的课程设置来满足社会的需求。此次调查发现,医药类课程特别是药物的基础知识与应用技术相关课程在总体专业课中的比重非常突出,而我们在与药企高管的交流中也获知,他们非常重视医药营销学生的医药知识基础,甚至直接指出:“医药、营销、管理的比例应该是5:3:2,因为企业和岗位工作都能培养和增长一个人的营销和管理能力,但是唯独医药基础,我们不可能做到。”种种反映了,在兼顾营销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培养的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医药类课程为本专业不可或缺的重头课。

2.3 课程设置的软肋——实训课不足

上文提到,从课程设置与岗位能力匹配性角度分析结果并不十分理想,虽然,“基本满足了岗位能力需求”有29.93%的比重,但调查结果集中在“只满足一部分的岗位能力需求”上。本调查发现,学生对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中,“实训课程不够”呼声最大,可见实训课是目前我们医药营销专业课程设置中的软肋,是首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另外,我们还了解到2010级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中,2010级学生普遍反映营销类的课程内容上太多重复,占用课时。

2.4 倾向于“在校学习:顶岗实习=5:1”

在校学习和顶岗实习的时间分配问题已经被讨论了一段时间了,借由本次调查我们了解到,学生普遍倾向于5个学期的在校学习和一个学期的顶岗实习,可供我们往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参考。

3 结语

本调查是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完成的,难免有很多不足之处,但也获得了对改善工作极有价值的信息。总之,高职高专医药营销专业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需要应运而生的,它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基础医学和药学知识,懂管理会营销的复合型人才。这个专业是多学科交叉的边缘专业,课程设置还不太成熟,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和社会检验中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篇8

(1)婺源县43所中小学校填写《婺源县中小学电子备课专项调查活动问卷调查表》(学校卷)。

(2)由抽样选取的样本学校(城区初中、小学各1所,县城附近乡镇和边远乡镇的初中、小学各2-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合计13所样本学校)组织本校教师登陆“问卷星”网站,填写《婺源县中小学电子备课专项调查活动问卷调查表》(教师卷)。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研活动以问卷调查法为主,现场观察与座谈交流为辅。调查组收回学校问卷43份,借助专业在线问卷调查平台“问卷星”网站收回有效答卷319份。另外,调查组成员还进入基层学校与学校领导和部分教师进行了交流。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受访教师基本情况分析

数据显示,受访教师中男、女比例比较平衡,他们的一半是中级职称,其中62.7%的受访者任教于中心小学,任教于初中的教师占30.72%,另外还有21名村小教师参加了本次问卷填写。

数据显示,受访者中各个年龄段的教师都有,有刚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也有工作多年的老教师;获得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教师占受访总数的60.19%。

从上述两个表格的数据可以看出,本次调查,受访者的涉及范围比较广,代表性比较强,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我县基层学校大多数教师的工作情况和实际想法。

2.基层学校与受访教师大多认可和支持电子备课活动

表3内容是学校问卷的统计,从数据中可以看出,超过一半(53.49%)的学校认为在中小学校开展电子备课“非常有必要”, 39.53%的学校认为“比较有必要”; 对于我县中小学当前办学条件下开展电子备课的可行性,13.95%的学校认为“完全可行”, 53.49%的学校认为“基本可行”,不过也有30.23%的学校认为“有一定难度”。从整体上看,基层学校对电子备课活动大多持认可和支持的态度。

表4内容是教师问卷的统计,从数据中可以看出,84.64%的受访者喜欢“电子备课”的方式,有85.89%的受访者认为“电子教案能够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 79.31%的受访者认为“电子教案可以网上撰写、提交,能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同时,有68.65%的受访者提出“需要提供教案生成功能的电子备课平台”。由此可以看出,只要提供了必要的硬件设备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充分发挥电子备课的长处,中小学教师对电子备课活动大多持认可和支持的态度。

3.中小学已经基本具备开展电子备课的物质与技术基础

通过对学校问卷的统计,我们发现约有30所中小学校园内的电脑台数与教师人数的比例接近或超过1:1(统计中的电脑台数包含学生微机室内的电脑),绝大多数学校都已经在各个教室安装了“班班通”设备,并实现了宽带网络校园全覆盖。因此,就多数学校而言,开展电子备课的物质基础已基本具备。

从学校问卷的统计数据中我们了解到,有20所学校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班班通”设备运用的教师培训活动,其他学校每学年也会开展一次类似的活动。从上表可以看出,76.74%的学校认为本校教师大部分能够熟练运用“班班通”设备和资源上课,只有少数教师操作不熟练。

从教师问卷的统计数据中我们了解到,38.24%的受访者“参加过培训,并能熟练使用班班通设备”, 35.11%的受访者“没有参加过培训,但会使用班班通设备”,不大会使用的教师只占受访人数的四分之一左右。

从上述两个表格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目前我县多数中小学教师已经具备了比较好的开展电子备课所需的技术基础。

4.受访教师在日常工作中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情况

调查发现,94.67%的受访教师“有过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准备的经历”。从多选题中了解到,一线老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准备时主要进行的活动是“制作多媒体课件”(86.52%),“观看相关的优秀课例”(81.82%),“寻找可以直接利用的资源”(77.74%),“撰写教案”(59.56%)等等。调查还发现,大多数老师在课堂上会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其中有90.91%的受访教师教学课件的主要来源是“网上下载之后根据自己的教学需求进行加工”,由此可见网络资源在教师教学工作中的促进作用。

调查数据显示,超过八成的老师在日常教学中能够运用“班班通”设备进行教学,其中10.03%的受访者每周使用超过5次,35.11%的受访者每周使用达3-5次。这可以看出“班班通”设备已经比较好地融入了一线老师的日常教学之中。

根据一线老师在工作中的使用体验,班班通设备与资源的优势主要有“能增强课堂趣味性”“交互性强,提高课堂互动”“配套资料详细,使用方便”等等,38.24%的受访者认为班班通设备对教学的作用“非常大”,48.28%的受访者认为班班通设备对教学的作用“比较大”。由此可见,现代信息技术对一线教师教学工作的帮助是明显的。

5.基层学校与受访教师对开展电子备课的期盼与建议

调查发现,影响教师使用“班班通”设备与资源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因素是“可供选用的教学资源数量”“学校硬件配置情况”以及“网络速度”等。通过对问卷的分析,基层学校与受访教师对开展电子备课的期盼与建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资源库的问题。如果让一线老师到网络上四处寻找有用的教学资源,既费时又低效。因此,许多学校和老师提出要建一个全县中小学教育教学数据库,教师选用其中的电子教案资源,以便高质量地完成电子备课工作。

(2)硬件设备的问题。虽然全县有30所中小学校园内的电脑台数与教师人数的比例接近或超过1:1,但是,这其中有许多是学生微机教室内的电脑,并非在教师办公室内。因此,不少学校和老师希望给每位教师配备一台电脑,以便开展电子备课工作。

(3)参与电子备课的人选问题。有31所学校认为参加工作满三(或五)年且年龄在45周岁以下的老师统一参加电子备课,其他的老教师自主选择。一线教师的观点与此大体相同,他们认为工作年限在三年内的教师一般不提倡电子备课,而45岁以上的老师可以自主选择。

(4)教师培训的问题。由于还有不少教师信息技术能力不强,对电子备课了解十分有限,班班通设备的运用熟练程度不够,一些学校和老师建议要加强对一线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

(5)教案的携带与使用问题。就“开展电子备课后,教师怎样带教案进课堂上课”这一多选题,有16所学校选择“U盘携带”,12所学校选择“在课本上标注”,10所学校选择“打印教案”,8所学校选择“手写简案”,7所学校选择“在个人云盘中上传下载”。也有老师建议学校申请一个开放的云盘,供全校老师上传教案和上课下载资源所用,全校老师均可以在云盘中查看自己和其他老师的备课情况。

(6)有些学校和老师建议县教研室制定一套全县中小学教师实施电子备课的管理方案,以鼓励性为导向,有选择地、分层次地慢慢推广此项工作。

6.基层学校与受访教师对开展电子备课所存在的困惑

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到,基层学校与受访教师对开展电子备课存在的困惑主要有以下几点:

(1)电子备课方式给学校管理者对备课工作的检查、督促、评价带来新的困难。如何甄别教师电子备课的原创性,如何实现电子备课的有效监管,从而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还有待在实践中探索。

(2)许多人担心电子备课方式将导致复制、粘贴的抄袭行为更加突出,背离了备课的初衷,部分教师为备课而备课,忽略了钻研教材的关键环节。

(3)电子备课方式,年轻教师是可以接受的,但对于老教师来说还有一定的难度。另外,对于办学条件欠佳的农村学校,实施起来难度也不少。

(4)不同学科和不同课型的备课是否都适用这一方式?比如说语数外等主要学科之外的其他课程都要采用电子备课的方式吗?测试课、复习课、实践类课堂等又如何进行电子备课?

(5)有学校和老师提出,电子备课后打印出来的纸质教案,在职称评审时是否能够得到上级的认可。

(6)一些学校和老师对电子备课形成的教案、课件、习题等电子材料的存储安全有所担忧。

四、思考与建议

为了更加稳妥地开展此项工作,我们在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成立领导小组,统筹实施工作

为了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县中小学电子备课工作,促进课堂教学信息化的进程,我们建议成立一个“全县中小学推进课堂教学信息化领导小组”,由局领导担任组长,相关股室负责人为小组成员,全面布署此项信息化教改工作,通过行政强力推行。

2.充分调研论证,提高实施效果

一项政策的出台,一个改革措施的推行,只有事先做好充分的调研与论证工作,才能更接地气,才能更有针对性和可行性,减少实施过程中的摇摆与困惑。因此,我们认为在本次调研的基础上,还可以组织一个中小学教学业务管理人员的小型研讨会,商讨相关实践问题,确定具体实施方案。

3.试点探索,逐步推行

由于各中小学办学基础不尽相同,各校领导与老师的认识也不完全一致,为此,在电子备课推行之初,有必要先选择两三所办学条件较好、学校改革意愿较强的中小学校进行试点工作。

4.以考定配,提升设备使用率

在校园信息化的过程中,对教育现代化设备的配置可以采用“以考定配制”,具体方式是指先给县域内各校配备部分新设备,视学校使用的效果再确定是否继续增加配置。由县电教部门对学校进行督查考核,设备用得好的学校可以优先配备,全部配齐;已有的设备没有使用或者用得不好的学校,设备投入可以缓一缓,或者不予配置新的设备。

5.加强学校业务管理和校本培训

基层学校要对一线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加强指导和督查,引导教师认真钻研教材,选择恰当的教法,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设备与资源开展课堂教学。同时,要多多开展针对性强的校本培训活动,提高教师新设备、新技术的运用能力,让广大一线教师把现代技术和理念比较好地融入传统的课堂,提升课堂教育教学效果。

篇9

二、关键词

翻转课堂优缺点 调查会 随机抽样调查

三、调查方法及方式

此次调查针对对象不同,调查方式也有所不同,针对英语教师主要利用开调查会的方式进行,针对学生主要利用随机抽样调查方式进行。

四、{查过程及结果

1.针对本校英语教师,主要调查方式为开调查会。利用校教研会时间全校英语教师就“翻转课堂”式英语教学优缺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和发言,通过几位老师发言,此次调查会得出以下结论:

优点:① 提高教学效率。翻转课堂式英语教学能提高英语教学效率。由于英语教学,尤其是英语语法教学要求学生全程集中注意力,一旦出现溜号走神情况,可能影响接下来的课程学习。通过“翻转课堂”式教学,学生可以在课后利用电脑进行及时有效的复习。②课堂时间利用更加充分。传统的课堂模式容易出现老师“满堂灌”、缺少师生互动等问题,而且整堂课针对性不强,班级学生成绩参差不齐,老师很难把握好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太难,成绩靠后的同学听不懂;太简单,优等生感觉是在浪费时间。但翻转课堂能让学生在课后及休息时间充分学习知识点。何时学、学什么、学几遍全由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己掌握。这样一来,上课时间老师的针对性就更强。学生不明白什么就问什么,哪些问题是普遍问题,是学生都不明白的知识点,直接都显现出来。结果,老师备课更有针对性,会很好杜绝无目的、无重点的备课,课堂利用率得到大大的提高。③教学不再受时间地点限制。传统的课堂在时间和地点上十分受限。知识必须在学校学习,每天只能在固定的时间学习特定的科目,每节课固定四十分钟……翻转课堂的出现及应用能很好地解决这些教学的传统观念。老师可以根据学生要求以及自己在教学中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录课,对重点和难点知识进行更详细更具体的讲解。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向老师提出自己在哪方面有疑问。这样,学习的时间和地点以及学习方式更加灵活,不再受传统课堂模式的限制。

缺点:①课件制作及视频录制占用时间较长。翻转课堂主要以录制视频的模式进行,这就要求老师能及时做课件并且录制成教学视频。会上,有些教师尤其是一些资历老的教师提出:由于他们对电脑操作不是特别熟练,因此,课件准备以及录课所占用的时间较长,还不如自己直接备课写教案。②实施难度较大。由于我校为全封闭式学校,并且学校设备以及其他硬件设施还有限,学生只能在周末外出外出,让学生在周末去用电脑上网学习,效果不好而且可行性也不太大。所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全封闭式学校真正有效实施起来难度非常大。

2.针对我校学生的调查,主要采用了随机抽样调查。由于全年部1000多名学生,我根据学生的英语成绩,从不同的英语成绩段随机抽取一部分学生进行访问调查。通过对几十名学生的访问调查,此次调查得出以下结论:

优点:①比较有针对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对自己掌握不太好的知识点,尤其是一些语法和句型进行课后学习。而且,视频教学可以反复观看,视频进度还可以随意调节。②课上课下时间利用率更高。学习本身是一项对自身约束力极高的过程,尤其课下时间能否被充分利用是一个重要问题。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能让学生在课下也有了有效学习的机会,课下不再是笼统的复习,而是有针对行的对知识点进行学习和巩固。因此,课上的时间主要就用来对自己不清楚的知识点进行询问,这样一来,短短40分钟的课堂时间利用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教师的备课讲课不但具有针对性,学生所问的问题还极具典型性。

篇10

一、调查目的

面对21世纪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新世纪社会消息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局限于教师课堂传授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时代需要。教师应从传统的局限于教师课堂传授的角色向教育过程中的引导者、促进者、研究者、建设者和开发者转换。顺应这种需要及教育部新课程的要求,东方高中已实施“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一年有余。教师们对这一角色的转换已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体验,但在教学实施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为了解教师角色的转换的实际情况,问题及困难是什么,从而采取更有效的措施,帮助老师成长,特作此调查。

二、调查时间

2014年4月。

三、调查对象

学校部分老师。

四、问卷内容

针对新课程理念对教师角色的要求,我从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学行为及职业定位的转变三个方面,设计包含26个题目的调查问卷,让教师在认为符合自己情况的题后进行适当的选择。

五、调查结果分析

1.教育观念的转变

总体上看,教师在教育观念方面都有较好的认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是未来社会的主人”的学生观逐渐树立起来。而且教师的认识开始逐渐统一到真正的素质教育轨道上,不再是单一地重视学生的成绩,而是面向学生未来发展的新的质量观正在形成,并且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在对“你觉得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好处在于”这一问题的回答中,尽管还有24的老师更重视学生的成绩,但高达76的老师非常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及有利于未来发展的综合能力(见表一)。

在对“教育中不应有差生或后进生的想法,学生只是发展水平和个性潜能的差异,不应有‘好’‘差’之分”这一问题的回答中,尽管有27.7%的教师表示不赞同,但高达72.3%的教师表示赞同(见表二)。

表一 :你觉得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好处

表二:对“教育中不应有差生或后进生的想法,学生只是发展水平和个性潜能的差异,不应有‘好’‘差’之分”这一观念的看法

此外,70%的教师认为,教学不能仅仅关注学生知识的掌握,注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发现欲,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造能力应该成为教学重点。

2.教学行为的转变

(1)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跟以往单一的老师主讲、学生听记的课堂教学不同,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课堂中许多活动的开展,必须有精心的组织与安排。老师也一改以往备课只备课堂教学内容的情况,调查发现,77%的老师把创设课堂情境、设计课堂活动流程及师生互动安排包括在备课任务之内(见表三)。

表三:你觉得备课时有无必要包括创设课堂情境,设计课堂活动流程及师生互动安排

当然,发挥教师在探究性学习中的组织作用,并不是包办一切,而是在协调组织过程中,让学生感悟和体会到其重要性,从而逐步提高学生能力。

(2)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指导者。调查显示,89.2%的教师认为,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扮演“传道者”的角色,更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承担起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指导者”这一新角色。这些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注意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见表四)。

表四:对于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

八成以上的教师不再只是传授教科书上的知识,而是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及会如何根据认识的需要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并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及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并督促完成(见表五)。86.7%的教师会指导并促进学生整理错题,建立错题本(见表六)。

表五:目前以学习单为主要教学资料的课堂上,你认为所教学科学生的课堂笔记

表六:你觉得说教学课学生的正题本(错题集)具有情况

(3)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新的教学形势要求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旁观者,不是教师滔滔不绝演讲下的顺从、痴迷的受众,而是学习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和积极建构者。调查显示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单向传授者,90%以上的教师会创造一定的条件,通过提供学习资源、并引领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促进学生主动体验探寻知识过程的快乐(见表七)。当然教师会参与到讨论中,从而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或是“平等中的首席”。

表七:回答学生提出问题的做法

在对你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是什么的问题的回答中,尽管有17%的教师依然使用讲授法,但高达83%的教师使用的是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教师以学生遇到困难时的点拨者的身份参与其中,提供帮助成为“平等中的首席”(见表八、表九)。遗憾的是,由于某些条件所限,使用案例法、研究性教学法及社会实践活动法的教师还比较有限。

表八:你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

表九:你的课堂教学过程

(4)教学课程的建设者、开发者。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同时确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政策,这就要求课程与教学相互整合。表十清楚地表明有六成以上教师已经不满足于仅仅做一个教材式课程的使用者,而是要努力做一个课程式教材的生产者、创造者。几乎半数的老师制作学习单时,不再生搬教材,而是根据考纲和学生需要重整教材内容,成为课程的主体,使得教与学变得灵活、生动、充满活力(见表十一)。

表十:你对参与课程设计和开发的态度

表十一:你在准备学习单时的主要依据

(5)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者。在对“你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的主要方法”的问题的回答中,50%的教师没有选择考试成绩,这说明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在评价学生时,不仅看他们的成绩,而且看他们的思想品德、学习能力、身心素质是否有所提高,良好的学习兴趣与学习习惯是否养成,学习态度是否端正,学习方法是否掌握等情况。教师们的测评内容趋向全面,测评方式也更灵活多样。因此,41.5%的教师认为,考试成绩是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但不是评价的重点(见表十二)。

表十二:你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的主要方法

3.教师的职业定位

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时,除了只有2.6%的教师会放弃问题之外,97.4%的教师会想办法解决问题,这说明大多数教师有着清晰、强烈的教科研意识。这其中又有76.5%的教师能够在自我反思的同时,开放自己,积极地与其他教师进行共同研究。

而且调查显示,我校教师不再仅满足于参加集体备课教研。在此之外,他们还自主进行各种各样的教育教学的研究,把教育教学工作当做教育科学研究工作,不断地有所创造,尽量做到教学相长(见表十三)。

表十三:除了参加集体备课教研外,参加教研活动的其他主要方式

但调查发现,由经验型向学者型、专家型教师转变,对于许多教师来说还仅仅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参加过省、市县(区)级以上的教育科研项目的教师仅占总调查人数的23.9%,甚至有14.2%的教师没有参加过任何教育科研项目。由于学校的办学条件,经费等的限制,教师们参加外出学习、从事教育研究活动的机会有限,同时图书等研究资源的不足也成了教师进行教育研究的绊脚石。某些教师的新教学理念的来源主要是学校组织的教学改革,很少有外出实地考察学习的机会(见表十四)。

表十四:你所拥有的较新的教学理念主要来自于

4.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角色转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教师教育教学观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树立现代教育观念是教师立教的根基,是转变教师教育行为的先导。推进课程改革,首先需要教师从改变自身做起,自觉地把科学的理念转化为教育教学的实践行为。不实现观念的革命,教师角色的转换只能是一句空话。调查发现,尽管某些教师积极贯彻落实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更新观念,并针对教学中的种种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大胆尝试。但是我们也看到,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由于受陈旧落后教学观念的深刻影响,难以摆脱已有的思维定式,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尽快转变和更新观念。

①目标观念的转变。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是面向全体学生,发掘他们(包括差生)的一切潜能,促进他们个性、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协调发展。因此,教师要不断地改进自身的教学,摒弃把传授知识作为教学中心、把考试作为教学杠杆和法宝的错误观念;改变过去“一刀切”的弊端,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因材施教,鼓励和唤起学生的创新冲动;激发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全面提高他们的素质。

②师生关系观念的转变。基础教育改革提倡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体现教师对学生的独立思想、情感和个性的尊重。在教学中,教师要坚持“讲台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师生共同探求真理,共同制订班级管理计划等。这样可以使学生“自由地呼吸”、自由地发展,从而使其身心得到和谐发展。

③教师自身观念的转变。基础教育新课程的改革要求教师由单纯的育人者向既育人又育己的可持续发展性学习者转变。教师作为学生学习、发展的指导者和促进者,更应该身先士卒,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我们所说的“育己”就是教师自我更新的专业发展,是教师在职业实践中对其完美职业形象的探究、思考和塑造。

(2)教师专业素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这是过去对教师的要求。现代教师作为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实施者,不仅应该具有新型的专业知识结构,还要具备相应的教育科研能力。由调查可知,只有两成多(28.6%)的教师能够经常阅读与教育教学工作相关的期刊报纸,甚至还有一些教师几乎从不读书看报,完全是用教科书教学,这显然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因此,要切实增强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其专业化程度。这就需要积极开展教师培训,加大教师培训力度。

①注重校本培训。校本培训是充分发挥本校的师训资源,把学校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基地,有效地促进本校教师各方面素质的提高。校本培训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既可以“请进来”,请教育教学专家来校传经送宝;又可以“走出去”,选派部分骨干教师外出参加各种学术研讨会、交流会,或者到兄弟学校取经学艺;更可以以师带徒的方式,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尤其是那些参加了国家级和省级培训的教师的带头作用,发挥他们的辐射作用,以点带面,全员共同发展。

②建立和完善促进教师角色转换或发展的培训制度。实现教师角色转换,学校应制订有效、持续的教师培训计划,保证师资培养的经费投入,加强教师培训队伍建设,开发适应新课程的教师培训模式,同时培训内容要突出“新”“精”“用”。“新”是指观念新、信息新,有新课程实验推广中的新鲜经验。“精”是指课程内容是基础性、发展性的,课堂讲授少而精,给学员留有充分时间和空间。“用”是指培训内容有较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实用性,授人以渔,讲究实效。

(3)教师评价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目前对学校教师评价,基本上是按照“德”“能”“勤”“绩”四个方面指标的综合量化进行考核的。但就实际情况而言,教师评价的终极标准还是落在“绩”即“教学成绩”或者说“学生的学习成绩”上。升学率依然是评价教师的硬指标,如果该教师所教科目成绩好,则对其综合评价就高;反之,对其综合评价就低。在这样一种评价制度下,教师如何心甘情愿地转换传统角色,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呢?难怪有41.5%的教师认为根据成绩排名评价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这不难看出教师难言的苦衷。

因此,要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必须真正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改变传统的重结果、重评比的单一教师评价体系,建立重过程、重发展的多元教师评价体系,力求全面、合理、准确地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改变过去学校领导和同行的评价几乎是教师评价的全部的这一状况,切实重视学生和家长的评价。

参考文献:

[1]教育与职业.2008.4(11)(总第579期).

篇11

开放教育行政管理专科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必需的行政管理知识,熟悉行政管理规范的应用型行政管理人才。行政管理专业(专科)综合实践环节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公共管理类(行政管理)专业(专科)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为统设必修课,共计8学分,在行政管理专业(专科)中是学分最高的一门课。

行政管理专业(专科)综合实践教学环节包括社会调查和毕业作业两项主要内容,均不得免修。它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研究、探讨实际问题的实践锻炼,是综合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为更好地开展行政管理专业(专科)综合实践环节的工作,2009年4月宁波广播电视大学根据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电视会议的精神,于2009年春季率先在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市校直属教学点)、奉化广播电视大学进行行政管理专业集中实践环节教学改革试点,在此基础上,于2009年秋季起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各分校、教学点行政管理专业(专科)全面铺开实施集中实践环节教学改革。

一、开放教育行政管理专业(专科)综合实践环节教学改革

1.综合实践环节要求。

根据2009年9月制定的《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行政管理专业(专科)综合环节教学实施细则》(以下简称2009年《实施细则》)的要求,行政管理专业综合实践教学环节要求学生不仅能对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而且能通过对热点或焦点问题的社会调查,培养、训练观察社会、认识社会及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行政管理专业(专科)的学员都必须参加社会调查,完成毕业作业,毕业作业形式改为调查报告。

2009年《实施细则》还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明确了调查内容、调查方式和方法,对社会调查的过程作了统一安排,对社会调查报告的形式、内容、格式作了具体的规定,要求学员在辅导教师的指导下,制定调查计划,有计划按步骤开展社会调查,搜集相关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在此基础上完成调查报告,从而圆满完成教学计划,实现教学目标。

2.教学改革后综合实践环节教学的特点。

开放教育行政管理专科综合实践环节教学改革在基层电大实施已近两年。2009年《实施细则》,明确社会调查选题,对调查过程要求详细,便于学生具体操作,便于教师在指导中监控,符合人才培养目标。

(1)明确选题,确定调查方向,使学员克服了选题的盲目性。2009年《实施细则》规定,社会调查对象由过去的自定命题调整为定向命题,提出以下三项专题内容供学生选择:“农村青年学习需求调查”、“农民工学习需求调查”、“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质量调查”,学生可根据自身实际选择其中之一。

选准、选好题目,在社会调查过程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反之则会给社会调查的开展、调查报告的撰写等带来很多麻烦。社会调查题目首先要“新”,调查内容应关注当下的社会热点、焦点,关注前沿性问题。其次,必须具体,题目过大过空,学员不易进行实际的调查。最后,选题应切合实际,应与学员的工作、生活实际联系紧密,调查自己熟悉的内容,这样调查才能顺利有效。

在以往对学员综合实践环节指导中,我们发现不少学员选题简单化、形式化,有的题目陈旧,缺乏前沿性、现实意义;有的题目大而空,没有考虑主客观条件,最后难以完成。也有少数学员选题不认真,到撰写调查报告或论文时,无资料可用,没有实际内容可写,无奈临时更换题目。还有的学员所选题目根本不属于自己所学专业的范畴,不符合要求。盲目选题结果只能半途而废,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影响了实践环节整体质量。

综合实践环节教学改革,调查题目与学员工作生活密切相关。明确选题,确定社会调查方向,保证学员的在本专业范围中进行有效调查,有助于学员顺利开展社会调查。调查对象的定向使学员减少了选题的盲目性,帮助学员走好了社会调查第一步。

(2)重视调查过程,强调过程监控。综合实践环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没有得到学员的充分理解和重视。少数学员态度不端正,只求通过这个环节教学的思想比较严重,无论对调查报告还是毕业论文,他们都敷衍了事,存在侥幸心理。东拼西凑,没有实际参与过程,文章没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更有甚者在网上或杂志上抄袭以前毕业学员的文章,直接窃取别人的劳动成果,企图蒙混过关,这样的做法达不到综合实践教学环节的目的要求,势必影响到教学质量。

一直以来开放教育行政管理专科综合实践环节对学生成绩考核的依据主要是学生撰写的调查报告、毕业论文、评审表等书面材料,以结果考核为主,对学生的调查过程虽也有要求,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却没有有效的监控,使部分学员钻了空子。

2009年《实施细则》对综合实践的教学过程作了详细的安排,具体主要有:学期第四周前完成大课辅导;第六周前,师生共同研究确定调查对象;第9―12周前完成调查问卷的发放和回收工作;第14―15周,将审核后的调查问卷输入计算机网络系统;第16―18周,完成社会调查报告。教学改革后的综合实践环节的教学强调了教学过程,并对整个教学过程都有一个有效的监控。学员每完成一个环节操作,都必须经过指导老师甚至是上级电大的审核,只有审核合格后学员才能进入下一个环节,这样既保证了过程的完整性,又保证了整个环节的教学质量。

综合实践环节教学改革后,社会调查的成绩考核以学生提供的社会调查基本信息表、社会调查设计、访谈记录、问卷的填写、回收、输入验收和回访结果等为依据,最后才根据这些调查过程中获得的第一手资料撰写调查报告。教学改革细化了学生综合实践环节社会调查的过程,并且要求具体、明确,强调学生的实际参与,方便学生实际操作,便于基层辅导教师在具体工作过程中的监控,克服了以往抄袭等顽疾。

(3)注重一手资料的积累,为学员撰写调查报告奠定基础,培养学员良好的科研习惯。2009年《实施细则》要求每位学员在认真做好调查的同时,必须保管好相关数据和信息,并做好保密工作。具体表现在上交材料中,除了原有的调查报告、社会调查报告评定表外,还要有在调查过程中获得的第一手资料的原始材料:调查对象信息表提供了调查对象真实可靠的信息,调查问卷根据调查类型设置了个人基本情况、学习需求、您目前最关心的问题、希望和要求等四方面的调查内容,而且这些第一手调查数据通过网络平台汇总到上级电大甚至中央电大,可供需要时查阅。

在此基础上,学员在辅导老师的指导下,对相关的调查资料进行认真整理,结合自身的感悟能力对资料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从而得出符合客观实际的调查结论,撰写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是社会调查活动的最终成果,是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飞跃的反映。

二、积极推进开放教育行政管理专业(专科)综合实践环节教学改革

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学员对综合实践环节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学校、教师、学员都要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综合实践环节教学不仅是开放教育实践教育的重要环节,而且是检验学员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的主要手段,是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训练。因此从校领导到指导教师、从班主任到学员都要提高认识,学校对学员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宣传工作,使学员从思想上、行动上端正态度,对综合实践环节教育工作予以充分的重视。

2.举办专题辅导讲座,做好学员社会调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按2009年《实施细则》要求,开放教育行政管理专科的综合实践环节一般安排在第五学期,第4周前各教学点必须做好社会调查组织工作,完成行政管理专业集中实践环节社会调查大课辅导,举办专题辅导讲座。

举办专题辅导讲座,一是指导学生制定社会调查计划。按上级电大规定的综合实践环节操作流程要求,辅导教师必须根据每一学期实际情况提前制定一份操作流程表,指导学员按此制定一份社会调查计划,保证每一学员的社会调查顺利进行,及时完成。二是落实辅导小组。行政专科学员人数比较多,责任教师负责把学员划分若干小组,每一小组都配备相应辅导教师,制定师生联系卡,明确师生联系方法(电话、邮箱等),方便调查过程中的师生联系,方便辅导教师对学员调查过程的指导与管理。三是强调社会调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如调查对象的条件、调查对象信息表的填写、调查问卷的操作、调查报告的要求和格式等,提醒学员在每一阶段应注意的问题。四是剖解往届学员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出现的普遍问题。如在调查报告撰写过程中,出现报告内容和调查内容不符合等。

大课辅导的效果直接影响综合实践环节的教学,一方面责任老师必须预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认真备课,另一方面必须提高学员的到课率,责任教师在班主任的配合和支持下,必须课前对学员做好宣传动员,强调辅导讲座的重要性,绝不能走过场,敷衍了事。

3.教师有效指导,培养学员自信心。

电大的学员绝大多数是利用业余时间,边工作边读书。有的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已经干了十几年,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但平时工作中从事文字方面的写作并不多,语言表达能力相对较差,为此,指导老师一定要提高服务意识,通过改进指导方式和方法,培养学员的自信心,帮助他们在综合实践环节学习中克服畏难情绪。

(1)积极鼓励,多看闪光点。指导老师对电大学员的要求不能过高,只要学员能配合学校要求,参与社会调查,指导老师都应给予充分肯定。

(2)积极沟通,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电大学员是业余学习,大多数人正处在工作紧、家事忙的创业阶段,能挤时间学习实属不易。各方面的压力有时使他们心情烦躁,遇到学习上的困难容易退缩。一听说自己调查报告需要修改,就紧张。有时不免有些怨气,情绪容易激动。这时指导老师更需要有耐心,注意做好沟通工作,充分理解学员的心情,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让他们明白,调查报告的修改是一个非常正常的过程,所有学员都要经历这个过程。有的学员因工作忙等原因,不能及时完成综合实践环节的学习任务,指导老师需主动联系学员,积极鼓励学员在紧张的工作生活之余,争取按时完成教学计划。

(3)指导意见要具体。特别是社会调查报告的指导意见一定要具体,多提建议性意见。不能说大话套话,不能只提否定性意见,让学员一头雾水,修改时无从下笔。教师要明确指出问题在哪里,提出修改方案供学员选择,这样学员愿意接受老师的意见,便于进行修改。

三、结语

总之,积极推进开放教育行政管理专业(专科)综合实践环节教学改革是提高实践环节教学质量,提高电大学员素质的重要举措。只有学校、教师高度重视,加强宣传教育,统一学员的思想认识,端正学员的学习态度,切实落实综合实践各环节,才能实现培养学员综合能力的预期目的。

参考文献:

[1]葛道凯.开放教育学习指南.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