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乡镇自然资源管理

乡镇自然资源管理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12-17 17:01:53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乡镇自然资源管理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乡镇自然资源管理

篇1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一、我国自然资源基本情况

1、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量少。按储量计算,我国矿产资源量居世界第三,可开发利用的水资源居世界第一,森林面积居世界第四,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说明我国是个自然资源大国。但是,我国人口众多,具有庞大的人口基数,从而使得我国自然资源的人均值在世界上处于低水平。目前我国矿产、水资源、森林、耕地、草地、石油、天然气的人均占有量分别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50%、28%、14%、32%、32%、12%、5%。由此可见,我国自然资源总量是丰富的,但人均水平却比较低。

2、自然资源分布的空间差异大,利用配置不甚合理。自然资源具有地域分布的特点,这主要是由于生物、气候、地理、地质分异的复合造成的。我国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水资源是东多西少,南多北少;耕地资源是平原和盆地多,丘陵和山地少,东部多西部少;区域水土资源配比是北方土多水少,南方水多土少。水能集中分布在川、黔、桂、滇、藏5省区,西南可开发水能占全国的76.9%,华北只占全国的1.2%,华东也只有3.6%。矿产资源的基本分布由西部高原到东部的山地丘陵地带逐渐减少;而我国重工业大部分集中在沿海地区。沿海地区这一大经济带中除了农业资源比较丰富外,其他资源特别是能源、原材料严重不足。

3、自然资源开发难度大,浪费严重。自然资源开发的难易程度主要取决于自然资源的质量状况以及开采条件。我国资源质量差别悬殊,低质资源比重大。全部耕地中低产田占2/3左右,其中大部分属风沙干旱、盐碱、涝洼、红壤等地;在天然草场中,高中低产面积基本上占1/3;我国矿产大多属贫矿,而且共生、伴生资源多,全国铁矿有95%以上为贫矿,铜矿品位低于1%的约占2/3,磷矿和铜矿中贫矿占19%。而且我国一些特别大型矿床多为共生或伴生的综合性矿床,共生、伴生矿存在难分选、难冶炼、难分离等技术难题。由于开发难度大,加上管理水平低,生产技术、设备落后,致使资源浪费严重,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仅为30%~50%,大部分乡镇企业资源回收率不到30%。

4、呆滞资源多,开发投资大。我国荒地0.33亿平方千米中,有多达0.23亿平方千米处在边远地区、盐碱地、沼泽地、干旱地和沿海滩涂;草地资源27%属气候干旱、植被稀疏型;森林中有15亿立方米为病腐、风倒、枯损,或是分布于江河上游,或是处于深山峡谷地带;海洋资源中“争执”面积较大,渔业和石油勘探难于进行;水能富积区多交通不便,远离经济中心区。矿产资源有不少分布在地理条件极其恶劣的环境中,很难保证生产、生活的基本条件,其中煤炭资源近期不能利用的占40%以上,铁矿和铜矿中长期不能利用的分别占35%和40%,铂矿93.5%分布在甘肃、云南、四川的边缘地区,铬铁矿资源少,探明储量又主要分布在等交通不便之处。上述资源要开发利用,必须进行大量投资,如若同一般的资源开发比,其总投资要高出7~8倍。

二、我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总量接近承载极限。从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要角度来看,自然资源从总量上接近承载极限甚至走向枯竭。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我国仍然处于工业化成长阶段,工业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将会不断增长。在能源方面,如按目前制定的发展目标计算,到2020年,除煤炭、钨、钼、稀土和某些非金属矿外,大部分主要矿产将缺乏必要的储量保证。工业用水资源和土地资源也面临严峻的危机。工业及城乡的发展与用地矛盾也日益突出,一方面表现为工业化发展必然导致用地量的增加;另一方面表现为工业用地浪费导致土地资源不足的矛盾加剧。

2、使用上存在大量浪费。我国的自然资源不仅人均占有量不高,而且在开发使用上还存在严重的浪费现象,这就加剧了我国自然资源稀缺的程度。首先,我国能源资源浪费极其严重。据《世界资源》报道,在世界10个经济大国中,每生产一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的能耗,我国最高,分别是法国的4.97倍,日本的4.43倍,美国的2.1倍,印度的1.65倍。目前世界能源的综合利用率先进指标已超过50%,而我国仅在26%左右;其次,对矿产资源而言,因“乱采滥挖、采富弃贫”等造成资源回收率很低和优质矿产劣用现象,全国矿产开发利用率仅有33%~50%。在资源利用方面,因忽视综合勘探、综合开发、综合利用而导致采主弃副或采副弃主,综合矿单一开发利用等浪费现象;最后,我国工业用水的浪费与世界上发达国家相比也应该引起足够重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单位产品耗水量大,如生产1吨钢需补充新水30~260吨,而美国和日本仅用6~8吨;炼一吨原油平均耗水量为1吨,而国外仅0.5吨;二是水的重复利用率低,发达国家的工业用水重复率一般在60%~80%,而我国仅在20%~40%。

3、开发利用环境严重恶化。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已成为世界性灾害,给国民经济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多方面的危害,我国也属于多灾害的国家之一。20世纪五十年代初,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150万平方千米,还有大面积的土地遭受风沙灾害。20世纪五十年代初至七十年代中期,我国沙漠化土地平均每年增加1,560平方公里。七十年代中期至八十年代末,沙漠化土地每年增加2,100平方千米。据测定,黄土高原每年因水土流失带走的氮、磷、钾约4,000万吨,相当于每年全国生产的化肥总量,黄河每年挟带的泥沙量高达16亿吨,其中4亿吨淤积在下游河道。采矿业对环境的破坏尤为严重。

三、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途径

1、加强对资源的综合开发,提高资源利用率。不少自然资源具有多种用途,如矿产资源中的共生矿、伴生矿,只有通过综合开发、综合加工,才能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做到尽其所用。如果单一开发、单一加工,就是对资源的巨大浪费。资源综合利用要紧紧围绕经济工作的中心来开展。一要紧紧围绕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通过资源综合利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二要紧紧围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这个中心,通过资源综合利用,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三是紧紧围绕实施可持续增长发展战略,通过资源综合利用治理污染,改善环境。

2、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运用经济手段控制和调节资源的稀缺程度。坚决消除自然资源无价造成资源浪费的现象,进一步理顺价格体系,使资源价格反映资源价值和市场供需的变动关系。对水、电、煤、油等产品采取灵活的定价机制,以诱导企业进行节约使用生产要素为目的的技术创新和技术推广,进而达到节约资源,减少污染源的良性效果。实现资源产业化、对其实物量和价值量进行清查,建立核算体制,加强管理。把资源产业纳入市场经济轨道,变资源无偿使用为有偿使用。抑制资源需求过热势头,把资源产业的发展作为基础产业的基础。

开征资源补偿税和污染税。自然资源是国家财产,国家通过征收资源补偿税和污染税来保护自然资源,使其不受或少受损失是履行财产权的具体表现,也是资源有偿使用的具体体现。开征资源补偿税和污染税能体现“谁利用谁补偿、谁受益谁付款”的原则,有利于资源更新、增值和合理配置,抑制自然资源需求过度膨胀和低效利用,鼓励研究和采用新技术,消减排污量,实行废物利用,控制环境污染。

3、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保证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节约利用。根据国内外的经验,强化国家对自然资源的管理主要是通过法律手段来实现的。例如,日本1991年10月制定的《再生资源利用促进法》推动了日本玻璃瓶、铝铁罐、废纸等资源的有效回收;1993年实施的《能源保护和促进回收法》使日本97%的啤酒瓶和81%的米酒瓶得以回收利用。法律是调整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规范。法律规定了人们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方面所产生的社会关系中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集中表达了国家和人民当前和长远的利益,为全社会建立了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的规范,是一切公民都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

我国要抓紧制定和修订促进资源有效利用的法律法规,解决无法可依和法律不完善的问题。加快《循环经济促进法》的立法进程,健全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建筑节能、节约石油以及包装物回收利用等方面的法律和法规,抓紧修订《节约能源法》。建立执法责任制,保证现有法规的有效贯彻实施。关于循环经济的立法将有力地推动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通过立法把生产和消费中产生的废弃物回收、处理上升到国民义务的高度。要求企业对其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负责,从产品设计、原材料选取、包装材料应用等各个方面引导企业自觉采取符合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原则的做法。

4、依靠科技进步,发展替代资源。所谓资源替代,就是在生产和消费中,开辟新的替代资源,这是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途径。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的替代资源的创新也是层出不穷。新能源、新材料、新食物将不断涌现。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替代资源不胜枚举。例如,钢铁和水泥替代木材,核能、太阳能替代煤能、水能、电能等等。创造出一种丰富廉价的资源替代某种相当稀缺、昂贵的资源,其意义是十分重大的。一是可以创造巨大的社会财富;二是可以缓解对稀缺资源的需求,延长可供持续利用的时间;三是可以及时满足生产需求和消费需求,保障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5、深化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强化政府的资源管理职能。建立综合协调机构,对各门类资源管理与资源调查、勘测和开发利用之间的关系以及资源管理与环境管理、防灾减灾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综合协调。建立内外结合的资源监督机制,加强各级政府和部门的资源监督工作,监察与督导并重。同时,把对资源管理和资源产业活动的社会监督力量组织起来,形成政府和社会相结合的双层监督机制。资源管理部门根据国家的政策、法令、规定、标准和规划的要求,对破坏、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行为加以控制、协调,保护资源,改善环境。资源监督是资源管理部门最重要的职能,资源保护目标、各种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方案、各种资源法规和要求,都要依靠监督推动实现。同时,在监督中不断完善资源管理。

6、提高全社会自然资源节约和保护意识。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如采用报告会、现场参观、电影、电视、广播和教科书等方式进行宣传教育,使人们树立自然资源的价值观念和新的消费观念,把保护自然、尊重自然、维护人类生存和经济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道德准则,在全社会大力开展资源环境道德教育,使其转化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强大精神动力。

(作者单位: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委党校)

篇2

可见,自然资源的计划管理造成了自然资源的严重浪费,是我国高消耗、低效益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层次低、转换慢的根本原因。此外,自然资源的计划管理还造成了其他一些消极影响,计划体制使基层单位的领导者没有主动性、创造性和责感,造成企业管理水平低、经济效益差;计划体制损害了市场机制的作用,使公平竞争不能得以体现,严重阻碍了技术的进步;计划体制常使资源产品的消费者不能得到真正的满足,常出需要者无供给而不需要者却又被迫购买的现象;计划体制造成的一系列问题还引发了环境的严重污染,使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二、自然资源市化与资源节约型产业结构

1.自然资源市化对资源型产业的影响

自然资源进入市场之后,由于需求大于供给,各需求者竞争的结果必然使资源产品的价格上升。摆脱了长期以来计划体制制约的资源型产业部门的经济效益将在短期内显著提高,困扰我国资源型产业部门的“经济危机”将得到缓解。经济状况的改善使资源型产业部门的积极性有所提高,自然资源的产品产出率也随之有所提高。但是为了追求更大的效益,自然资源的开采强度也必然会上升,在我国许多地区的自然资源已处于超强度开采的情况下,如何避免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成为自然资源市化所面临的首要问题。

其实,自然资源过度开采的问题在计划体制之下已经存在了,是需求大于供给的必然结果,并非市场经济的产物。计划体制下的过度开采,一方面是由于管理部门为满足加工产业部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而对资源产业部门下达超强度开采的指令性计划,另一方面是由于资源产业间门为补帖计划内产品的政策性亏损而自行大开采强度,使企业能够获得以高于计划价格出售的超额产品的收入。其他一些因素,如集体和个人违反政策私自开采等也是造成资源的过度开采的原因。

可见,正是由于计划体制的约束才使自然资源不能在市场机制下达到供需平衡,造成了自然资源的低产出和过度开采。解决自然资源过度开采问题的合理途径是自然资源立法,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只有健全的法制才能使市场经济得到健康发展。自然资源立法中解决问题的最重要方式仍然是经济手段。自然资源立法中主要应解决的问题有:①自然资源产权关系。要改变目前那种“谁开发就归谁”的现象,真正的将自然资源所有权收归国有,使所有权与使用权完全分离;②实行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自然资源的使用者要向自然资源所有权的代表――资源管理部门交纳合理数量的税金;③实行自然资源消耗补偿制度。根据自然资源的性抽和数量等收取自然资源消耗费,,以使自然资源的再生和环境的保护得到资金上的保障,这一费用的收取要随着资源开发程度的增加而递增,递增的速度要大于资源开发强度的冲加速度,以避免超强度开发;④对破坏自然资源及无视自然资源法规者进行弄事和经济制裁。

利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避免自然资源的超强度开采无疑比单纯的行政手段要有力得多。资源型产业受到法律的限制和市场中价格升高对面求的限制,必然会把着眼点放在自然资源的产口产出率上,这对于自然资源充分利用和节约是十分必要的。

2.自然资源市场化对加工型产业的影响

我国的许多企业,尤其是国营大中型企业,在长期受到计划体制约束的同进,还受到许多保护,廉价的自然资源产品的供给便是其中之一。在目前原材料价格很低而成品价格相对较高的情况下,许多企业仍存在亏损,一旦自然资源进入市场,资源产品价格上升,这些企业所面临的困境是可想而知的。那么自然资源市场化是否应该暂缓呢?

我国各产业部门所面临的竞争不仅来自国外。市场经济的发展将使我国的经济运行与世界经济接轨,并融入世界性的经济竞争之中。“入关”之后,能够接受保护的产业部门是很少的。大部分产业部门必须直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加工产业必须要以质优、价廉而取胜。目前廉价的原料来源使企业缺乏提高原料利用率的积极性,于是出现了加工产品成本虽低而原料消耗却很高的奇怪现象。自然资源进入市场是必然的,一旦失去了廉价原料的供应,加工型产品的成本会随之升高,竞争力会被极大地削弱。现在世界上技术进步飞快,自然资源市场化越晚,加工型产业部门所拥有的对市场原料价格的适应期也就越短,所面临的冲击也就越大。如果在与世界市场接轨之后才能放开对然资源的计划管理,脆弱的加工型产业的生存将更加艰难。因此,我们必须尽快扫国际惯例,用市场经济手段管理加工业的原材料价格和产成品价格。

3.自然资源市场化将促进资源节约型产业结构的形成

自然资源市场化可以使资源型产业部门加深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可以使加工型产业部门减少对自然资源的需求,还可以使其他产业部门(例如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增强珍惜自然资源的意识。这些作用的结果,是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有效需求量(供需平衡时的需求量)在经过新旧体制交替时期必然出现的波动之后稳定下来,这一需求量将低于目前自然资源的有效需求量。可见,自然资源市场化对于抑制产业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提高其产出率及减少其浪费,均具有十分积极的影响。自然资源市化对于建立资源节约型产业结构上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换言之,要建立资源节约型产业结构,必须将自然资源推向市。

三、自然资源市场化与产业布局优化

1.自然资源市场化对资源产地的影响

由于资源型产口指令性计划的下降直至取消,使资源的就地加工成为可能。资源型产品经加工后产品技术附加值增加幅度很大,效益明显。例如1吨原油卖价1200元,加工成汽油价格为2800元,加工成睛纶价格就猛升到1.4万元,可见产品加工程度越深,所获效益也就越高,多年以来,一直试图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资源产地将以此为契机大力发展资源加工工业,提高资源产品的深加工能力。

资源产地的加工工工业在与原加工区域的加工工业的竞争中,存在着与原料产地距离近的优势,但多数地区由于长期以来只注重对资源型产品的生产,在加工工业的技术方面处于劣势,在资金等方面也困难重重,于是造成加工产品的质量低下,加工工业投入不足等问题。在“肥水不外流”,这些地区将可能出现地方保护主义倾向。地方保护主义使市场的自由平等竞争受到影响,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的增长。如何避免和消除地方保护主义成为自然资源市场化后所面临的又一个问题。

避免地方保护主义倾向的出现主要可以采取以下措施:①转换政府职能,使政府不能干预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②切实明确产权关系,并以法律的手段保护资源使用者的权利不受地方政府的左右;③以立法的方式保护自由竞争,防止地区性垄断现象的出现。

2.自然资源市场化对资源匮乏地区的影响

我国地域差异上存在这样的现象:较发达的地区一般资源都较匮乏,其优势在于地理位置、经济技术基础和丰富的劳动力。而资源较丰富的中西部地区经济一般都不很发达。自然资源的加工工业一般都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大多数经济不发达地区仅能输出资源型产品。

自然资源进入市场之后,资源匮乏区域失去了廉价资源产品的计划供应,被迫加入对资源产品的竞争之中。这些地区将很快意识到资源加工工业并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这些地区的产业发展将着眼于发挥其经济技术、劳动力、地理位置等方面的优势,而不是对资源产品的争夺。这些地区有较大发展前途的产业有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及“大进大出”的外贸型产业等。这些地区原有的资源加工产业一方面进行技术改造,着眼于产品的精深,另一方面其产品原料来源由单纯依靠国内转向国内与国际并重,产业发展的弹性极大地增强。

3.自然资源市场化对乡镇企业发展的影响

目前,资源产地的乡镇企业利用其优势发展起了一些资源型和资源粗加工型产业,这些乡镇企业对于地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即的促进作用。但这些乡镇企业由于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原因,造成了自然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长期以来,由于自然资源立法不完善,使这些问题难以彻底解决。伴随自然资源市场化的一系列自然资源立法和有偿使用、消耗补偿等制度将使乡镇企业失去原有的价格低廉等方面的优势,而其产吕质量差等劣势却会很快地显示出来,这些企业的生存将受到极大威胁。

篇3

自然资源进入市场之后,由于需求大于供给,各需求者竞争的结果必然使资源产品的价格上升。摆脱了长期以来计划体制制约的资源型产业部门的经济效益将在短期内显著提高,困扰我国资源型产业部门的“经济危机”将得到缓解。经济状况的改善使资源型产业部门的积极性有所提高,自然资源的产品产出率也随之有所提高。但是为了追求更大的效益,自然资源的开采强度也必然会上升,在我国许多地区的自然资源已处于超强度开采的情况下,如何避免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成为自然资源市化所面临的首要问题。

其实,自然资源过度开采的问题在计划体制之下已经存在了,是需求大于供给的必然结果,并非市场经济的产物。计划体制下的过度开采,一方面是由于管理部门为满足加工产业部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而对资源产业部门下达超强度开采的指令性计划,另一方面是由于资源产业间门为补帖计划内产品的政策性亏损而自行大开采强度,使企业能够获得以高于计划价格出售的超额产品的收入。其他一些因素,如集体和个人违反政策私自开采等也是造成资源的过度开采的原因。

可见,正是由于计划体制的约束才使自然资源不能在市场机制下达到供需平衡,造成了自然资源的低产出和过度开采。解决自然资源过度开采问题的合理途径是自然资源立法,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只有健全的法制才能使市场经济得到健康发展。自然资源立法中解决问题的最重要方式仍然是经济手段。自然资源立法中主要应解决的问题有:①自然资源产权关系。要改变目前那种“谁开发就归谁”的现象,真正的将自然资源所有权收归国有,使所有权与使用权完全分离;②实行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自然资源的使用者要向自然资源所有权的代表――资源管理部门交纳合理数量的税金;③实行自然资源消耗补偿制度。根据自然资源的性抽和数量等收取自然资源消耗费,,以使自然资源的再生和环境的保护得到资金上的保障,这一费用的收取要随着资源开发程度的增加而递增,递增的速度要大于资源开发强度的冲加速度,以避免超强度开发;④对破坏自然资源及无视自然资源法规者进行弄事和经济制裁。

利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避免自然资源的超强度开采无疑比单纯的行政手段要有力得多。资源型产业受到法律的限制和市场中价格升高对面求的限制,必然会把着眼点放在自然资源的产口产出率上,这对于自然资源充分利用和节约是十分必要的。

2.自然资源市场化对加工型产业的影响

我国的许多企业,尤其是国营大中型企业,在长期受到计划体制约束的同进,还受到许多保护,廉价的自然资源产品的供给便是其中之一。在目前原材料价格很低而成品价格相对较高的情况下,许多企业仍存在亏损,一旦自然资源进入市场,资源产品价格上升,这些企业所面临的困境是可想而知的。那么自然资源市场化是否应该暂缓呢?

我国各产业部门所面临的竞争不仅来自国外。市场经济的发展将使我国的经济运行与世界经济接轨,并融入世界性的经济竞争之中。“入关”之后,能够接受保护的产业部门是很少的。大部分产业部门必须直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加工产业必须要以质优、价廉而取胜。目前廉价的原料来源使企业缺乏提高原料利用率的积极性,于是出现了加工产品成本虽低而原料消耗却很高的奇怪现象。自然资源进入市场是必然的,一旦失去了廉价原料的供应,加工型产品的成本会随之升高,竞争力会被极大地削弱。现在世界上技术进步飞快,自然资源市场化越晚,加工型产业部门所拥有的对市场原料价格的适应期也就越短,所面临的冲击也就越大。如果在与世界市场接轨之后才能放开对然资源的计划管理,脆弱的加工型产业的生存将更加艰难。因此,我们必须尽快扫国际惯例,用市场经济手段管理加工业的原材料价格和产成品价格。

3.自然资源市场化将促进资源节约型产业结构的形成

自然资源市场化可以使资源型产业部门加深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可以使加工型产业部门减少对自然资源的需求,还可以使其他产业部门(例如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增强珍惜自然资源的意识。这些作用的结果,是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有效需求量(供需平衡时的需求量)在经过新旧体制交替时期必然出现的波动之后稳定下来,这一需求量将低于目前自然资源的有效需求量。可见,自然资源市场化对于抑制产业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提高其产出率及减少其浪费,均具有十分积极的影响。自然资源市化对于建立资源节约型产业结构上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换言之,要建立资源节约型产业结构,必须将自然资源推向市。

二、自然资源市场化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我国自然资源的产、供、销几科完全在计划体制的控制下运行资源产品的绝大部分被国家以指令性计划调拨的方式拿走,价格低于国际市场同类产品几成甚至更低。资源产地及其企业使产品进入市场的自和活动余地极小。近年来,市场经济的发展使资源型产品的价格显得越来越不合理。“资源无价、原料低价、制品高价”使加工型产业部门可以因原料低价而毫不费力地取得良好的效益,而资源型产业部门却负担着巨额的行政性亏损。于是,加工型产业部门毫不珍惜廉价的原料,资源型产业部门更无积极性去提高资源产品的产出率,从而造成了我国长期以来经济增长依赖于资源的高投入。据统计,我国能源投入系数在全世界100多个国家中高居首位,资源的浪费十分惊人。另外,资源的计划配给还造成了隐性的浪费:资源产品被国家指令性计划调出产地,而产地的资源加工型产业部门又被迫去资源非产地购回这些产品(例如黑龙江省的原木被源源为断地调外省外,省内造纸等行业每年必须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省外购买原木),这对于运输部门的压力无疑是巨大的,而且还造成了资源产品的损耗及人、财、物的浪费。

可见,自然资源的计划管理造成了自然资源的严重浪费,是我国高消耗、低效益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层次低、转换慢的根本原因。此外,自然资源的计划管理还造成了其他一些消极影响,计划体制使基层单位的领导者没有主动性、创造性和责感,造成企业管理水平低、经济效益差;计划体制损害了市场机制的作用,使公平竞争不能得以体现,严重阻碍了技术的进步;计划体制常使资源产品的消费者不能得到真正的满足,常出需要者无供给而不需要者却又被迫购买的现象;计划体制造成的一系列问题还引发了环境的严重污染,使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三、自然资源市场化与产业布局优化

1.自然资源市场化对资源产地的影响

由于资源型产口指令性计划的下降直至取消,使资源的就地加工成为可能。资源型产品经加工后产品技术附加值增加幅度很大,效益明显。例如1吨原油卖价1100元,加工成汽油价格为1800元,加工成睛纶价格就猛升到1.4万元,可见产品加工程度越深,所获效益也就越高,多年以来,一直试图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资源产地将以此为契机大力发展资源加工工业,提高资源产品的深加工能力。

资源产地的加工工工业在与原加工区域的加工工业的竞争中,存在着与原料产地距离近的优势,但多数地区由于长期以来只注重对资源型产品的生产,在加工工业的技术方面处于劣势,在资金等方面也困难重重,于是造成加工产品的质量低下,加工工业投入不足等问题。在“肥水不外流”,这些地区将可能出现地方保护主义倾向。地方保护主义使市场的自由平等竞争受到影响,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的增长。如何避免和消除地方保护主义成为自然资源市场化后所面临的又一个问题。

避免地方保护主义倾向的出现主要可以采取以下措施:①转换政府职能,使政府不能干预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②切实明确产权关系,并以法律的手段保护资源使用者的权利不受地方政府的左右;③以立法的方式保护自由竞争,防止地区性垄断现象的出现。

1.自然资源市场化对资源匮乏地区的影响

我国地域差异上存在这样的现象:较发达的地区一般资源都较匮乏,其优势在于地理位置、经济技术基础和丰富的劳动力。而资源较丰富的中西部地区经济一般都不很发达。自然资源的加工工业一般都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大多数经济不发达地区仅能输出资源型产品。

自然资源进入市场之后,资源匮乏区域失去了廉价资源产品的计划供应,被迫加入对资源产品的竞争之中。这些地区将很快意识到资源加工工业并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这些地区的产业发展将着眼于发挥其经济技术、劳动力、地理位置等方面的优势,而不是对资源产品的争夺。这些地区有较大发展前途的产业有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及“大进大出”的外贸型产业等。这些地区原有的资源加工产业一方面进行技术改造,着眼于产品的精深,另一方面其产品原料来源由单纯依靠国内转向国内与国际并重,产业发展的弹性极大地增强。

3.自然资源市场化对乡镇企业发展的影响

目前,资源产地的乡镇企业利用其优势发展起了一些资源型和资源粗加工型产业,这些乡镇企业对于地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即的促进作用。但这些乡镇企业由于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原因,造成了自然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长期以来,由于自然资源立法不完善,使这些问题难以彻底解决。伴随自然资源市场化的一系列自然资源立法和有偿使用、消耗补偿等制度将使乡镇企业失去原有的价格低廉等方面的优势,而其产吕质量差等劣势却会很快地显示出来,这些企业的生存将受到极大威胁。

我国经济较争达地区的乡镇企业大多是建立在丰富的劳动的优势之上的。市场经济对这些企业所起的促进作用要远大于其消极作用。可见,劳动密集型产业才是乡镇企业发展最有利的方面,资本密集型的资源型产业对乡镇企业并不适合。

4.自然资源市场化利于产业布局的优化

自然资源市场化使产业布局受到一定的影响,使资源产地的资源加工业得以发展,并间接促进了资源匮乏地区的高新技术等产业的发展。于是将出现资源产地资源型产业和资源加工型产业并重,资源匮乏地区资源加工型产业和高新技术型、劳动密集型等产业并重的产业格局。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将会使区域的产业向着充分发挥区域优势的方向发展。资源的配置在市场作用下进一步体现出效益优先的原则,产业布局将得到进一步优化。

四、结论

1.自然资源市场化可以消除由于计划体制所造成的一系列问题,利于资源节约型产业结构的建立和产业布局的进一步优化,自然资源进入市场不可避免,但不可能实现完全的市场化。那么逢然资源应以何种形式进入市场,在何种程度上实行市场化,国家的宏观调控应在多大程度上对自然资源的配置起作用,哪些资源可以完全放开,哪些资源可以部分放开,哪些资源必须完全置于国家的控制之下。这些问题均需要进一步加以探讨。

篇4

现将**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贯彻落实《土壤污染防治法》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2019年1月1日《土壤污染防治法》正式施行以来,我局结合自身职责,认真厘清思路,把土壤污染防治同耕地保护、土地征收、建设用地供应、城镇建设规划实施等各项工作有机结合,将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融入到自然资源管理的各个环节,严守耕地红线,严防土壤污染。

一、实行分类管理,强化耕地质量保护

保护耕地是自然资源管理部门的首要任务,保护耕地重在保护耕地的种植条件,保护土壤不受污染。我局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落实。

一是压实耕地保护责任。按照耕地保护任务,认真落实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逐级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以责任书的形式明确各级保护责任,对全县116.7611万亩耕地(其中永久基本农田97.6万亩)实行最严格的保护。2019年,县政府与乡镇、街道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18份、乡镇、街道与村级签订责任书222份。

二是建立考核机制。将耕地保护目标责任落实情况、打击违法占地和非法采矿行为、闲置土地清理工作纳入年终考核并实行奖惩,确保资源红线不被逾越。

三是开展多种形式宣传。把对耕地保护的宣传作为“4·22”地球日、“6·25”土地日、“8·29”测绘法宣传日、“12·4”法制宣传日等活动的主要宣传内容,通过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多渠道、多角度、多层次开展自然资源管理法律法规宣传,同时,在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域设立了240处保护标识,埋设了1140根界桩。

四是强化部门联动,实行分类管理。我局会同相关部门完成了耕地环境质量划分工作,其中优先保护类耕地115.8764万亩,占比99.24%,安全利用类耕地0.8847亩,占比0.76%。建立了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分类清单,其中详查单元内包含15个优先保护类I、352个安全利用类II,土壤污染物均为镉;详查单元外包括18个优先保护类I1和3个优先保护类I2, 土壤污染物为镉。

二、坚持用地准入制度,从源头管控污染源

为认真落实《土壤污染防治法》、《国务院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实行)》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要求,按照《2020年合肥县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要点》的部署,结合本部门在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中的职责,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进一步规范建设用地准入范围和条件,对污染行业用地严格把关,特别是对554.01平方公里的生态红线内项目用地,实施最严格的管控,必须完全达到环境保护要求。县生态环境分局和农业农村局都是县土委会、规委会成员单位,全县所有项目用地都必须经土委会、规委会研究,实行集体决策,共同把关,用地准入管理信息沟通机制顺畅,凡界定属于潜在污染行业的建设用地申请,一律不予办理供地手续;对在土地开发利用前,涉及用地性质变为住宅和公共服务、公共管理用途的,对原场地未进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不得开发利用,确保人居土壤环境质量。2019年以来,我局通过招拍挂向社会供应土地70宗,其中工业用地42宗2558.31亩,经营性用地28宗1286.81亩,全部符合环境保护要求,无污染土壤项目。

三、合理布局,科学防控

1.在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土壤污染现状调查和重点行业用地土壤污染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实现调查成果共享,不断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中的相关土壤数据信息,科学规划相关行业企业选址布局,禁止在水源地保护区、居民区、学校、医疗和养老机构等周边地区新建化工、冶炼等行业企业。严把土地征收关,严格管控建设用地受污染地块的开发利用,对已经污染的地块实行科学规划,严格落实管控措施。我县化工企业****化工有限公司经县政府批准土地收储,收储面积447亩,该地块疑似污染,我局会同相关部门及时展开调查,确定聚氯车间和精炼铜泵车间存在土壤污染。为防止污染扩散,加强风险管控,县政府要求由所在的****街道办事处具体落实该储备地块的土壤污染防治和风险防控工作,所需资金由县财政从土地储备资金中安排拨付,同时要求我局和相关部门加强联动监管,确保土壤环境安全。

2.加强废弃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和生产矿山、尾矿库的土壤环境治理。**县已实施国家级合肥县环**地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示范工程(**片区项目)和**县北郊矿区废弃矿山治理修复项目等约14个生态修复项目,投入治理资金2亿多元,累计恢复废弃矿山生态环境约5平方公里;环****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计划投资20.34亿元,计划于2024年底前全面完成**县域范围内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县现有生产矿山6座,主要生产水泥用灰岩、铁矿石、冶金(镁)用白云岩;尾矿库4座,现状全部为停排尾矿库。矿山每年采取人工取样和委托第三方检测单位对矿山、尾矿库土壤、地下水进行检测,确保采矿区、尾矿库土壤安全。

篇5

【正文】

根据工作安排,现将我局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安排汇报如下:

一、2021年工作总结

(一)加强资源要素保障。2021年完成用地报批组卷13个批次,获批面积2093.22亩。全年供应土地127宗、面积2325亩,其中划拨62宗、面积1019亩,出让65宗、面积1306亩,出让价款25724万元。启动实施新增耕地3149.84亩,完成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获批指标4009.54亩,完成增减挂钩指标归还3035.54亩。完成地票交易4089.13亩,成交价款44233.62万元。编制上报土地成片开发方案24个,全部获得审批。

(二)强化土地集约节约利用。一是强力推进“五未”土地处置,根据《宣州区“五未”土地处置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对全区批而未供、闲置土地进行了全面排查。形成存量资源图谱,并制作成“一张图”。2021年度已处置批而未供土地1443亩、供而未用594亩。二是积极开展“标准地”改革工作。2021年已成交的标准地2宗,面积70.03亩,成交价款795万元。宣州经济开发区2021年7月制定《“标准地”改革试点实施方案(试行)》。

(三)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一是初步划定了宣州区永久基本农田线和城镇开发边界。二是完成了市级村庄规划试点水东镇祁梅村村庄规划编制,启动了区级村庄规划试点水阳镇新珠村、洪林镇南湖村的村庄规划编制。

(四)优化自然资源管理

1.以“长牙齿”的硬措施加强耕地保护。一是在“三调”初步成果基础上,扎实开展永久基本农田核实。二是广泛宣传乱占耕地建房“八不准”,稳步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治。三是完成扬子鳄保护区整改以及占用永久基本农田调整补划工作。

2.有力推进矿山生态修复。一是实施了3个在建矿山“边开采、边治理”项目,修复面积16.876公顷。二是实施了3个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修复面积4.32公顷。三是全力推进利用市场化方式实施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作。

3.扎实推进矿产资源管理。一是完成宣州区青峰山枣子沟大型矿山采矿权挂牌出让工作,采矿权出让收益13亿元。二是完成茶山、幸福两个矿山剥离物有偿处置试点,矿益权收益2057.87万元。三是完成《宣州区矿山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编制工作。四是全面开展2021年度省级绿色矿山遴选工作。

4.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坚决落实《宣州区2021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全面开展地质灾害风险普查,完成地质灾害汛前调查、汛后核查,妥善转移安置“烟花”过境期间受灾群众,未发生地质灾害安全事故。

(五)强力推进“难办证”问题专项治理。一是完成宣州区房地产领域历史遗留“难办证”专项问题总计7个项目, 共640套房屋。首次登记了640套,完成率100%,已办证到户618套,办证率96.56%。二是启动宣州区集体和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难安置”问题专项治理。全面摸排统计,宣州区逾期未安置项目共3个、585套。根据“一项目一政策”制定工作方案,明确整改措施。

二、2022年工作安排

(一)强力保障项目用地需求

1.积极争取更多项目纳入省委省政府“双招双引”引领的十大新兴产业特别重大项目以及延链补链强链的重大产业项目。争取省级以上配置新增建设用地指标计划,保障重大项目用地需求。

2.深化“五未”土地处置专项行动,持续开展批而未供、闲置、低效土地全域治理,盘活存量建设用地1800亩以上,节约高效保障项目用地。

3.全力推进新增耕地和增减挂钩工作,全年计划实施新增耕地2000亩、增减挂钩1500亩,合理有效利用增减挂钩指标,兜底保障所有项目用地需求。

4.全面完成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一是将按照省、市工作要求,继续开展三线划定相关工作,按时间节点要求完成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二是根据《宣州区村庄规划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3年)》要求,在村庄规划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宣州区村庄规划编制工作。

5.积极推进宣州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指导有关乡镇和街道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工作。

(二)全面加强自然资源管理

1.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一是全面推行田长制,建立区、镇、村三级田长体系,落实田长责任。二是加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

2.加强矿山生态环境治理。一是对全区16家在建矿山实施“边开采、边治理”。二是根据《宣城市矿山生态修复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实施方案》,全面开展全区在册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对符合条件的矿山积极运用市场化方式进行修复。三是积极开展绿色矿山创建工作,争取不少于50%的矿山企业能够达到绿色矿山标准。

篇6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08-01-01

1.引言

森林是一个多样性的生物群体,各类动植物都有它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它的自然资源不仅仅是林木,还包括林下各类植被、草场水域以及生活繁衍在森林内的各类动物、鸟类和鱼类,这些林下各类资源较林木生长有周期短、经济效益高、再生能力强等特点,因此,如何合理利用林下资源是我们当前需要破解的重要难题。

2.林下资源利用的模式

2.1林农模式

有林粮、林果、林菜、林油、林麻、林薯(土豆)等多种形式。此种模式多在疏林地和未成林地,林木生产前期,林下间作多为常规农作物,使用一般方法管理。

2.2林药模式

在林地利用林荫优势种植、采集松籽、柏籽、党生、黄芹、柴胡、白术等中药材,收入很可观。

2.3林菌模式

在林下利用林荫优势种香菇、磨菇、木耳等菌类,长期受益。

2.4林养模式

在林下养蜂、养鸡、养猪、养牛、养羊等,尤其是养蜂的非常多,春、夏、秋天都在林下养殖。

2.5林景模式

从单纯利用林木资源向综合利用林木、林地和景观资源转变。好多地方都把风景好的林地开发成了旅游景区,活跃了农村文化,安置了农村劳力,增加了农民收入,利用、保护和扩展了森林、林地资源。

3.林下资源利用的原则

3.1坚持生态优先的经营原则

对原始林下资源实施保护性经营,强化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注重经济与自然和谐发展。

3.2坚持因地制宜的经营原则

针对不同分布类型、不同分布区域的原始林下资源生态学特性、生态环境不同的情况,在经营上要采取相应的经营措施。

3.3坚持立体高效的经营原则

实行立体化多层次经营,充分利用光能、水源、地力、植被,发挥生物间的立体共生、循环利用功能,充分挖掘自然资源潜力,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达到可持续发展目的。

3.4坚持基地示范的经营原则

对适合林下资源经营的模式、品种、技术建立示范基地,通过典型示范作用,辐射带动实现科学化、规模化发展。

4.林下资源利用遇到的困境

4.1管理制度和措施有待进一步完善

没有采用统一合同模式,对责权利规定不够明确,加之宣传不到位,有些群众对此不理解,存在抵触情绪,甚至片面地认为是卖空吃空。制定的合同为统一样本,广泛征求意见,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及时将《合理利用林下资源的实施方案》上报党委、政府,经过讨论认为切实可行后,按实施方案进行,并对不足方面加以改进完善。

4.2宣传引导的深度不够

对宣传、组织引导方面的工作做得不够,有些村只是在广播、黑板上、会议上宣传一下,没有深层次的向广大群众进行讲清楚实行林下资源有偿承包的目的、意义以及承包费的开支使用情况。有的村民认识比较模糊,不能主动积极的参与到其中来。

4.3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林下资源的开发利用,侧重于对野生菌的采拾,而对中草药、野菜、野生兰花资源的开发利用较低,使野生资源综合开发的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少数人中标与多数人未承包的关系和保护与开发的关系难于处理,科技兴林、护林措施难于落实,认为今年我承包,明年不知谁承包,所以对资源的保护不到位,开发项目少,潜力未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4.4市场化程度偏低

虽然已经自然形成了专门收菌和卖菌的一批人员,但交易时没有固定的市场,大部分在一些村巷里进行,造成有些农户有货卖不出去,销售困难,收入减少,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规范化、市场程度低,优势不突出。

5. 合理利用林下资源的途径

5.1明确责任主体

林下资源归国家所有,林业局代表国家行使管理权,对辖区内的林下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负有不可推卸的管理责任,是林下资源管理的主体。林场职工是林下资源经营的主体,林下资源经营权有偿转让的对象必须是本林场有一定经营管理能力的职工,能对所承包区域的林下资源承担起管理责任的人。在切实保护林下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承包经营者在承包期和承包区域内可采取一切积极有效措施促进林下资源增长,实现收益最大化。对于资源分布广、储量高、便于集中管理的区域,在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划分经营区,按沟系或作业区,采取公开竞拍方式,将林下资源的经营权有偿转让给林场职工,采取联户承包的方式。承包者要兼负起承包区域内的资源管理、森林保护、森林经营管理等职责。林场要切实加大资源检查考核力度,确保林下资源可持续经营。承包者享有对承包经营区内林下资源及开发利用的收益权。对于资源分散、储量不高、不便于集中经营的地域,结合现有森林资源管护工作,进一步完善管护责任区,落实资源管护责任,强化资源管护。林业局、林场切实加强采摘前期、中期和后期的管理,加强资源保护和检查力度,严格考核资源管护工作成效。

5.2综合开发利用林下资源

对林下资源的开发,不能仅局限于对野生菌的采拾,应该对农户进行积极引导,做好综合开发利用。一是林下养殖。林下除具有丰富的食用野生资源外,还有丰富的野生昆虫,微生物是养殖家禽的好饵料。二是野生资源培植。林下野生资源可谓种类繁多,但由于没有进行科学的繁殖,只有遵循达尔文的“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自然规律。有的资源自生自灭,有的则因争取不到适合的阳光,水分等永无出头之日,实行有偿承包后,通过合理,科学和管理,使各种野生资源有一个较好的生存环境,适时采拾,合理开发,弃旧存新,各种有利于生态环境的管理措施,对野生资源的培植是十分有利的。三是生态旅游。在管好林、护好林、经营好林下资源的同时,可以不失时机的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社会影响面,为喜欢拾菌的游人提供一个合法的休闲环境,也为喜欢到大山里野炊的人们提供一个合法的立灶场所。

5.3完善责任激励机制

成立林下资源开发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指导督查林地资源的乡镇进行规划、管理和协调与服务。有林地资源的乡镇要成立相应机构,制订发展规划、工作措施和奖惩办法。建立目标考核责任制和激励机制,将林下经济发展目标分解到对应乡镇和村,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目标,严格考核,实行目标管理,纳入各级党政机关的年终考核。实行职能部门包挂督导责任制,林业、农业、畜牧、科技等涉农部门对区域内有林地资源的乡镇实行挂包督导,帮助建立示范基地,培育和扶持种养大户,组建协会、合作社等中介组织,不断提高林下经济组织化进程。优化发展市场环境。按照群众自愿、民主管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原则,成立专业合作组织或协会,发展经纪人队伍,加强市场研究,建立预警机制,规避市场风险,提高林下经济产业化组织程度,促进林下资源不断发展壮大。

篇7

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生态与环境的控制性要素。各乡镇、有关工作部门要从战略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加强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开展水资源管理专项整治工作,规范水资源管理秩序,全面提升水资源管理水平,促进水资源合理开发、优化配置、全面节约和有效保护,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水资源保障。

二、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工作重点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要求,以建立良好的水资源管理秩序、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标,通过依法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推动各项水资源管理法律法规和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落实,全面规范水资源管理秩序,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水资源保障。

(二)主要目标

通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整顿和规范水资源管理秩序,切实做到取水必须经过许可,用水必须严格计量,必须依法缴纳水资源费,违法取水必须依法处罚,为在全县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打下良好基础。

(三)工作重点

1、取水用水管理方面: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未依法进行水资源论证的;主要供水水源管理单位执行水资源调度指令不到位的;未经取水许可擅自凿井或违法建设取水工程设施的;未办理取水许可证、未安装取水计量设施违法取水的,及取水计量设施不合格或运行不正常的;供、需水单位违规计量、违规收取水费,扰乱水市场秩序的。2、水资源费征缴管理方面:拒缴、拖缴、欠缴水资源费,或虚报瞒报、不按实际取水量足额缴纳的;应征未征或未足额征收的;不按标准征收、擅自提高或降低征收标准的;水资源费征收未使用专用票据的;其它违反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规定的。

三、时间安排

本次专项整治工作自年月下旬开始,至年月底结束,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发动阶段

成立县水资源管理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县电视台对整治行动进行专题报道;设立公开举报电话和电子信箱,发动群众举报监督非法取水用水行为。

(二)全面排查阶段

县政府成立工作组,对全县取用水户的所有取水口和自备井,采取进厂到户的方式进行拉网式排查,对违法取用水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限期整改。

(三)集中整治阶段

对符合取水条件需补办手续或补缴水资源费的,按照规定权限和程序,在规定时限内办结;拒绝接受检查,隐瞒取水实情,情节严重的,依法从重处罚;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有关规定的,移交公安机关处理。

(四)总结阶段

各相关单位对专项行动进行全面总结,提出整改意见和整改措施,并将工作总结于月25日前报县水利局。县水利局对全县整治工作情况汇总后上报市水利局。

四、责任分工县水利局负责整治行动的日常工作协调和组织实施,组织对违法行为进行调查取证和立案查处与督办,并对整治行动进行总结。监察局负责制定专项整治工作效能监察办法,加强对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承担职责实施情况进行效能监察。公安局负责对整治行动中遇到的暴力抗法或拒绝、阻碍执行公务的行为进行制止,对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和构成犯罪的行为依法进行查处和追究。发改局负责对取用水建设项目立项进行审核把关。财政局负责按照有关要求继续加强水资源费征收和使用的监督管理,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水资源费的专项整治工作。住建局负责协助对城区内违法取水工程的相关违章建筑进行拆除。工商局负责提供专项整治行动中涉及的经营单位的名称、法人、地址等有关资料。环保局负责县内工业企业污水达标排放和减排工作,加强工业企业废水处理监督检查,并制定县域内水源保护规划。物价局负责自来水水价的调整工作。各乡镇负责做好对本辖区内所有取水户进行全面排查,并配合工作组对非法取水行为进行依法查处、整治等有关工作。

五、保障措施

篇8

谭旭红、曾晖(2007)矿产资源资产的会计确认—矿产资源资本化即矿产资源的经营者要取得矿产资源的经营权就要向矿产资源所有者(国家)支付采矿权整体价值,对经营企业来说,应将这项支出记作一项资产—递耗资产(矿产资源资产),然后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分期转入产品的成本中去,从其收入中不断得到补偿。耿建新、肖振东(2005)从递耗资产的确认和计量角度对矿产资源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将递耗资产细分为储量资产(与矿产资源实体储量有关的资产)、勘探与评价资产、土地使用权三个组成部分,并以此为起点,研究了采掘行业企业递耗资产的确认和计量问题。在对递耗资产进行确认时,确认的起始时间应当以企业办妥登记手续、取得勘查许可证的时间为标准,其后所发生的勘探和评价支出(含探矿权价款)可以区分不同情况进行资本化处理,也就是要在成果法和完全成本法之间进行选择。汤琦瑾、蒋梅(2009)从微观角度构建自然资源会计体系,以期为我国自然资源的可持续管理和进行国民经济核算提供有效的信息系统支持,认为资源确认为企业的自然资源资产应具备如下条件:(1)资源的稀缺性和产权主体的明晰性;(2)存在的现实性;(3)未来效用的可能性;(4)计量的可靠性;(5)范围的地域性。毕金星(2010)认为非油气矿产资源的会计确认条件包括非油气矿产资源的可确定性、相对稀缺性、可计量性和不可再生性。我国非油气矿产资源企业从事资源的采掘活动需要取得采矿权和探矿权,具体包括探矿权使用费、采矿权使用费、探矿权价款、采矿权价款,如果是通过支付探矿权使用费取得探矿权的,后期需要进行勘探,发生勘探成本,进而形成资产;如果是通过支付探矿权价款、采矿权使用费取得采矿权的,需要进行二次勘探,进而形成资产。这与其他行业主要通过商品流通领域购买获得资产,资产的价值即为实际支出的资产确认方式有显著不同。李恩柱(2008)认为经过交易获得的非油气资产要确认为表内资产除应具备常规的资产确认条件外,还应具备可交易性和合法性两个特有条件。王立杰、孙家平、王波(2003)矿产资源资产不管采用直接购入式、债权筹资式、融资租入式还是权益筹资式,均采用一次性资产化处理,生产企业实际运作时,可设置资源资产备抵调整账户,每年年末经资产管理部门审核确认后,企业进行资产和负债的调整。

二、自然资源会计计量

陈洁、龚光明(2010)IASB和FASB都把计量基础分为两类:一类是历史成本,另一类是现行价值。历史成本模式以资产或负债实际发生的成本和金额进行计量,虽然真实可靠,但无法反映资产或负债市场价值的变化情况;现行价值模式能使会计信息反映资产或负债的真实价值,提高了财务信息的相关性,但缺乏可靠性。公允价值计量分为“市值计价”和“估值计价”,一般在活跃市场按市值计价;当市场不够活跃、缺少可参照的市价时,就采用估值模型等技术确定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汤琦瑾、蒋梅(2009)对不可再生资源资产,常用的价值衡量方法有三种:底价法、收益现值法和市价法,可再生资源资产常通过收获收益现值法、种植轮作最优法和成本法来估计。但无论是可再生自然资源还是不可再生自然资源,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其价值应既包含有形的资源资产价值又包含无形的生态价值。但由于金融危机的出现,人们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产生了质疑,公允价值在矿产资源计量中的应用短期内还难以实现。耿建新、肖振东(2005)在对递耗资产的计量中,应该根据其不同的组成部分采取适当的计量属性,在现有的情形下,以历史成本为基础辅之以其他计量属性应是我国递耗资产计量的现实选择。可以根据不同的会计信息披露层次,对递耗资产进行计量,在记录层次,以取得时的成本作为计量基础披露相关会计信息;在财务报告层次,以公允价值作为辅助计量属性,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与递耗资产有关的未来现金流量信息。毕金星、于淑兰认为非油气矿产资源生产企业会计计量以历史成本原则为基础,但与其他企业相比又具有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后续计量时,资产价值补偿方式不同于其他工业企业。资产价值的补偿方式,按《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可以结合自己的生产经营特点采用直线法、加速折旧法等会计政策,但一经采用,如无特殊情况,不得变更。非油气矿产资源资产有成本计价和价值计价两种计价基础,要实现两种计量基础的有机结合,在初次确认和计量时按历史成本基础进行,在财务报表上按历史成本基础进行反映,同时按价值基础进行补充揭示,即第一次确认和计量按历史成本基础,第二次确认和计量按双重基础。李恩柱(2008)认为对非油气资产的会计计量应当考虑计量尺度、计量结果、计量基础等特殊要素,可以建立起以边际效用价值和劳动价值为核心的计量基础来计量非交易途径获得的非油气资产,其特点包括以货币为计量单位,以机会成本等为计量属性。朱晓(2008)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自然资源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探讨了自然资源的成本会计核算和价值会计核算两种核算方法,以便于加强对自然资源的管理和控制。韩文琰(2012)梳理了矿产资源的现有核算政策和核算模式,从国家、勘探单位和矿产资源企业3个层次探讨了探矿权使用费、采矿权使用费、探矿权价款与采矿权价款等与矿产资源相关的计量与核算,指出其中的不足,明晰了矿产资源资产的概念,并以探矿、采矿、矿产品生产与销售为逻辑,对矿产资源资产的初始计量、后续计量提出新的账务处理方法,指出矿产资源资产的初始计量包括两部分:①勘探形成的地质成果;②为取得采矿权支付的采矿权使用费和采矿权价款。谭旭红、曾晖(2007)矿产资源资产的价值计量可以看成是资本化为矿产资源资产的矿产资源的价值计量,价值确定可以采用以成本为基础的正算法,也可以采用以收益为基础的逆算法。黎精明(2009)从矿产资源的认识问题入手,论述了加强矿产资源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矿产资源的全成本会计核算方法。企业应该在自身完整的会计核算体系下,将与矿产资源相关的业务进行单独核算。易耀华(2009)认为未来的发展必定将公允价值推上我国自然资源会计的计量主导地位上去,有效实现会计目标和提高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也会进一步推进我国会计准则和国际趋同。

三、自然资源会计的记录

汤琦瑾、蒋梅(2009)自然资源价值确认以后,主要有五种入账方式:按照评估价值入账;按照各年投入的、按生产成本逐年结转累计形成的成本入账;按实际购入或评估的价格入账;按实际成本入账;应按实际数额或平均成本数额削减自然资源资产存量。在账户设置上,自然资源资产经营企业可以设置“自然资源资产”一级科目,同时,在“实收资本”一级科目下,对应增加“自然资源资本”二级科目,增设“自然资源资产折补”、“自然资源资产成本”、 “自然资源资产费用”账户。

四、自然资源会计的报告

王昌锐(2007)将矿产资源资产的会计报告模式分为历史成本报告模式、以价值为基础的报告模式和“历史成本+储量数量”三种报告模式并主张矿产资源资产报告应以“历史成本+储量数量”为主要模式。“历史成本+储量数量”的报告模式,既坚持了会计的历史成本惯例,又避免了价值基础计量过程中的大量主观人为估计,且储量数量的提供还增强了会计信息的质量,披露的成本较小,是一种较好的矿产资源资产报告模式。汤琦瑾、蒋梅(2009)在自然资源成本会计中自然资源资产的报告应单独列示自然资源资产、自然资源资本、自然资源成本等项目,而在自然资源管理会计中自然资源资产的报告可以通过货币和非货币指标的结合并配合企业有关环境状况的报告书实现对企业运用自然资源资产的全面反映和环保义务履行的监督。李恩柱(2008)强调应在现有财务报表(告)的基础上对非油气矿产资源会计息披露形式和内容做适当调整,单独增加反映非油气资产的报表项目和相应的专门化报告。非油气资产报告的内容应包括矿产资源资产法规执行情况和非油气资产的总体状况及耗费与利用情况。非油气资产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的选择要遵循制度强制性要求的最低量的相关信息披露,建立自觉披露非油气资产信息的机制以及做到非油气资产会计信息、实物信息与一般财务信息的结合等披露原则。谭旭红、曾晖(2007)对我国目前矿产资源会计的报告建议采用“历史成本+储量数量”的报告模式,在资产负债表内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在报表附注中对储量信息进行价值披露。矿产资源会计报表附注应披露已探明矿产资源储量价值信息、已探明矿产资源储量按标准化计算的未来净现金流量的现值及一些其他信息。

五、自然资源会计研究展望

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高新科学技术已经开始对会计产生一定影响,伴随着新科学、高技术、知识经济以及新兴产业群体的发展,促使会计理论的研究领域不断被拓宽,并向纵深发展。目前,国内外关于自然资源会计的研究还处在初创阶段,在会计确认、计价、记录和账户设置方面还没有定型,其理论和实践还很粗糙。这就需要我们会计理论研究人员和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可以预见,在整个社会充分强调加强资源的管理与核算,注重自然资源的开发与节约,以促使人类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经济环境下,从会计的角度来较为系统地专门研究作为“可持续发展”问题核心之一的资源的形成、开发、配置、运用、储存、保护和再生各个阶段的经济效益核算问题,一定会形成富有特色的理论成果。在此基础上,经过会计理论与实践工作者的共同努力,自然资源会计的理论与体系将会成为21世纪会计科学领域里发展方法和研究的一个新视点,也将随着社会前进的脚步逐步走向成熟。

主要参考文献:

[1]沈振宇,王秀芹,刘青.自然资源会计.财经问题研究,2000.5.

[2]叶慧娜,沈菊琴,谢函,殷平,孙薇.自然资源会计的理论框架构想.价值工程,2005.10.

[3]王晓琳,谭晓铁.自然资源会计的理论框架构想.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4]郑石桥,马新智.试论自然资源财务学及其体系结构.财会通讯,2008.9.

[5]汤琦瑾.论自然资源价值及价值管理.生产力研究,2005.7.

[6]汤琦瑾,蒋梅.论自然资源管理的微观信息支持系统——自然资源会计的构建.商场现代化,2009.6(中旬刊).

[7]陈洁,龚光明.论采掘活动会计研究的理论基础.财会月刊,2003.3(下旬).

[8]耿建新,肖振东.递耗资产确认和计量研究.财会通讯,2005.7.

[9]毕金星,于淑兰.非油气矿产资源会计计量研究.经营管理.

[10]毕金星.非油气矿产资源会计确认探讨.财会月刊,2010.6(下旬).

[11]李恩柱.非油气矿产资源会计问题研究.会计研究,2008.4.

[12]王淑珍,张利星.会计在自然资源管理中的作用刍议.中国农业会计,2007.7.

[13]朱晓.基于经济学视角的自然资源会计的核算.新疆财经,2008.3.

[14]韩文琰.矿产资源会计的重新考量及相关业务处理.中国管理信息化,15.7.

[15]谭旭红,曾晖.矿产资源会计核算方法的研究.煤炭技术,26.1.

[16]贾玉华.矿产资源会计核算方法分析.企业导报,2011.14.

[17]黎精明.矿产资源会计核算相关问题探讨.财会月刊,2009.9(下旬).

[18]裘宗舜,柯东昌.矿产资源会计问题研究.财务与会计,2005.11.

[19]王昌瑞.论矿产资源资产的会计确认、计量与报告.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3.4.

[20]谭旭红.矿产资源会计研究体系的构建.商业研究,324.

[21]王立杰,孙家平,王波.矿产资源会计要素的计量模型研究.煤炭经济研究,2003.11.

[22]龙海纶.矿产资源资产的确认和计量.财经界.

篇9

林业是社会公益事业的组成部分,对于林产品的供应以及社会生态环境的建设有重要的影响。关注林业生态建设工作,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平衡,也有利于自然环境的保护。林业资源管理工作,对于林业生态建设有着重要影响,不注重林业资源管理工作,只会使现代林业生态建设力度不足,影响现代林业生态水平的提高。

1、 林业资源管理的重点

1.1 林木管理

在人类产生之前地球上就已经有了树木的存在,生物在丛林中栖息生存,那时起对于陆地生态系统而言,森林就已经成为其主体。树木是构成森林的主体,而当前在不少地区存在过度砍伐树木的情况,违反森林法的相关要求。虽然部分地区的林业资源依然没有减少,处于资源丰富状态,但还是要采取相关措施对采伐现象进行控制,可实行采伐限额管理及科学经营措施。还需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其经营方案予以科学编制,便于分类经营管理。

1.2 林地管理

对林地进行科学保护是促进林业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开展林业现代生态建设的关键点。当前,人们处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不断毁林开垦,侵略林地资源,导致林地资源损失逐渐增加,由此便对林地管理的正常运行形成阻碍。可依据国家颁布的林地使用许可制与限额制,对林地予以宏观调控,可避免林地流失过多。为了缓解部分工程建设方因追求经济效益而大量占用林地,导致林地保护与使用需求之间出现的矛盾现象,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林地规划,促使林地管理水平得到提升,从而更有利于开展林业生态建设活动。

1.3 林权管理

林权管理是保持现代林业制度规范性与文明性的重点,也是林业建设的目标之一。众所周知,无规矩不成方圆,有制度来规范社会才能够更加文明,对于林业来说亦是如此,只有林权管理工作落实到位,效果突出,才能更好地建设现代林业甚至是生态文明。

2 、加强林业资源管理的措施

2.1 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强化队伍建设

要加强基层林业工作站人员队伍建设,林业站作为基础机构则应该做好保护森林资源、宣传国家政策、推广林业科技、组织林业生产活动以及执行林业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工作,还要创建流动监管与巡查机制。强化队伍建设。要依据工作实际,建立一支与其林业建设相符的执法队伍。而后,当地政府要扩大林政资源建设投资渠道,增加资金投入,以维持队伍的稳定性。要保证队伍具备一定的政治素养、精湛的林业技术、良好的工作态度以及严肃的组织纪律,从而实现依法治林的目标。

2.2 更新管理设备与技术

当前随着林业生态建设的快速发展,其改革幅度也在逐渐加大,为了促使相关管理部门的决策能够更科学化、权力使用更规范化、建设目标更民主化以及行政审批更高效化,需要对管理设备与技术进行更新升级,从而提升思南县林政资源管理工作效率,以促进现代林业生态建设。

2.3 健全林业法规,将其落实到位

在林业资源管理方面,国家已经制定过许多的法律与法规,其所涉及到的行业与领域也十分丰富。在现代林业生态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的今天,传统的法律规定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林

业生态建设的需求。林权管理方面的矛盾如何解决,湿地如何保护,都没有得到准确地指引。这就使林政资源管理工作出现了困难,加大了林政部门与环境、社会大众之间的矛盾。在现代林业生态建设越发重要的今天,林业生态资源管理水平如何提高,是林业法律法规建设的重点。国家林政部门应加强对法律法规建设工作的重视力度,安排专职人员深入到现代林业生态建设的实践中去,发现建设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与困难,对其进行法律法规的引导。

2.4 做好林政资源防火管理工作

2.4.1监控火源,对于野外用火予以严格控制

规定任何人不准以任何理由进行野外用火,对于各个单位也有明确规定,在林区或者其周边禁止烧火、抽烟、点香、放鞭炮或者野炊等活动。对于禁火区域一定要明确标示,起提醒之效。要严格防范火种禁止其进入林区,若出现违规现象,则一定要当即进行制止或处罚。

2.4.2增加防火物资储备,做好后勤工作

为了防范火灾,以更好地保护森林资源,应在诸多乡镇均建立防火物资储备站,购置大量的扑火拖把、砍刀、喊话器、风力灭火机、手电筒以及防火服装与手套等,将其分配至各个乡镇。还成立应急小组,对其灭火技能予以培训,这样即使发生火灾也能够予以及时扑救,避免烧毁森林资源。

2.4.3加大检查力度,遏制隐患发生

在春节、清明等节假日前后最易发生火灾,因此对于重点区域一定要加强防范和把守,定期予以全面巡查。在防火期一定要制定 24h 值班制,一旦发生隐患则要及时上报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处理。

3、 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3.1 科学发展

协调统一森林资源管理和生态林业。必须依靠科技发展林业,改变以前粗放式发展模式(即以环境为代价)。实现科技兴林,不断提高林业的科技含量。

3.2 实践中协调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现在,人们越来越重视森林资源带来的生态以及经济利益。在实际工作中获取了许多有用的协调手段。包括:林业与农业联合,使用合理的管制手段,创建林农联合的很多运行方式。集中探索使用林业开发的新形势,使其拥有社会、经济以及生态利益。例如林草联合、林药联合、林禽联合、林菜联合、林果联合等栽植形势。调节产业构造,促进经济增收,同时生态利益也有所提升。集中栽植开发经济果林以及速生丰产林等,并且能够迅速提升经济、生态、景观利益。

4、 结语

综上所述,林业资源建设作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需要社会成员、林业部门以及政府部门的协同努力。加强林业资源的生态管理和管理队伍的全面建设,有效应用先进的管理设备与技术,建立健全林业法律法规,增加现代林业生态建设的宣传力度等,以期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10

《中国21世纪议程》中指出,农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领先领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使农业具有长期持续发展的能力。而农业资源如土地、水资源、劳动力和资金等做为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和条件,直接影响着农业发展和社会发展,应得到更加广泛的重视。本文从农业资源角度来探讨中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

1农业资源

农业资源是指人们从事农业生产或农业经济活动中可以利用的各种资源,包括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社会资源。农业自然资源主要指自然界存在的,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物质、能量和环境条件的总称。它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和物种资源等等。农业社会资源指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因素中可以用于农业生产的各种要素,主要有人口、劳动力、科学技术和技术装备、资金、经济体制和政策以及法律法规等。

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资源已成为评价和衡量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所以,节约和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解决农业资源日益尖锐的供需矛盾,实现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特征

1991年在荷兰召开的国际农业与环境会议上,国际粮农组织(FAO)把农业可持续发展确定为“采取某种使用和维护自然资源的方式,实行技术变革和体制改革,以确保当代人类及其后代对农产品的需求得到满足,这种可持续的农业能永续利用土地、水和动植物的遗传资源,是一种环境永不退化、技术上应用恰当、经济上能维持下去、社会能够接受的农业。”《中国21世纪议程》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明确为:保持农业生产率稳定增长,提高食物生产和保障食物安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贫困落后状况,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合理、永续地利用自然资源,特别是生物资源和可再生资源,以满足逐年增长的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从农业资源角度来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充分开发、合理利用一切农业资源(包括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社会资源),合理地协调农业资源承载力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提高资源转化率,使农业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优化配置达到农业资源永续利用,使农产品能够不断满足当代人和后代人的需求。

2.1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2.1.1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首先就意味着发展。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只有发展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农产品需求;这种需求不仅指数量增加上的满足,更应指农产品质量提高上的满足。

2.1.2农业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保护农业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把农业发展、农业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资源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尽可能减少农业发展对农业资源环境的破坏和污染,置农业发展于农业资源的良性循环之中。

2.1.3有效控制农村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努力控制农村人口过快的增长速度,以便减轻农业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大力发展文化科技教育事业,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是形成自觉保护资源环境的前提。

2.1.4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优化农业投入结构。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各业,实现生产经营适度规模化,农业生产结构合理化,农产品品种多样化和品质优良化,实现农业生产的高产、优质、高效和低耗,变原来的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达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2.1.5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农村经济和社会经济全方面的持续发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不单纯地是追求数量上的增加,而是要实现农民日益富裕、农业社会全面进步,使农村的资源环境、人口、经济和社会相互协调,共同发展。

2.2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特征

2.2.1生态可持续性

要保证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农业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只有遵循自然生态规律,保持生态平衡,才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2.2.2经济可持续性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农业产量稳定持续增长,农产品质量不断改善,农业生产率稳定提高,农民收入和农业经济效益可持续增长。

2.2.3人口适度性

人口是重要的经济资源,但是作为消费者又给农业资源、农业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因此,必须控制人口数量,努力提高人口素质,增加人力资源的资本存量,才能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

2.2.4农业增长方式的集约性

科学技术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农业科技特别是农业高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能使农业增长从单纯依靠资源和环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农业增长的科技含量。

2.2.5目标的多元性

农业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提高农业产品的产出率、产品质量和农业经济效益,而且要注重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把社会进步和资源环境保护放在首位,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的统一。

3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农业资源危机

3.1人口增长和农村贫困问题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

人口过快增长特别是农村人口过快增长与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等条件发展不相适应,加剧了人口数量与质量的矛盾,造成了农村劳动力素质难以提高和充分就业等问题;现有近5000万的贫困人口分布农村,贫困造成资源环境恶化,资源环境恶化又加剧贫困,最终对农业发展产生严重的制约,造成了人口增多一贫困-资源环境恶化一经济发展减缓的恶性循环。

3.2农业生产所需的主要农业自然资源面临短缺危机

首先,近30年来中国耕地总体数量不断减少。据统计资料,耕地由1957年的人均0.173hm2下降至1995年的0.08hm2。到1996年,我国30个省、市(区)中,已有14个省、市(区)人均耕地在0.067hm2以下,占总数的47%,其中有7个省、市(区)人均耕地不足0.053hm2,低于联合国规定的人均耕地0.053hm2的警戒线,尽管如此,占用、毁坏的耕地情况仍未好转。再加上耕地质量下降和人口增加,造成人均耕地减少、土地负担指数上升和耕地失衡等耕地资源危机。

其次,农业用水危机正在加深,主要表现在:(1)农业和城市缺水严重。农业每年缺水达3.0x1010m3,受旱面积约2.0xl07hm2,全国有8000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300个城市缺水。(2)水涝灾害严重。90年代成灾面积已经相当于50年代的273%,严重影响了中国农业的生产和发展。(3)乱开滥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漏斗面积不断扩大。如华北已经形成了1.5-2万km2的地下水位漏斗区,地下水位每年平均下降1.5m,导致灌溉成本不断上升。

3.3农业资源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工业"三废"污染急剧向农村蔓延。环境监测表明:在全国7大水系中,近一半的河段污染严重,流经城市河段82%受到严重污染,25000km的河流污染物超标,受污水、工业废弃物和城市垃圾危害的农田达0.1亿hm2;化肥、农药和农膜等大量使用带来了严重的农业污染,中国农药施用量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1995年为26.8万t,预计2000年将达30万t,农药和化肥的超量使用使得农药残留超标率和检出率很高,化肥的使用已使粮食增产出现了边际负效应。农药化肥等的滥用不仅使土壤、水体和大量农产品受到污染,导致不少农作物高产地区的农田生态平衡失调,病虫害越治越多,耕地污染、水污染及农产品质量下降等问题也日益严重起来。

乡镇企业的高速发展也对农业资源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随着乡镇企业的高速发展,乡镇企业占整个工业污染的比重已由80年代中期的11%增加到1997年的45%,"三废"污染的农田面积已达0.1亿hm2,比1983年增加了2.5倍,约有15%的农田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每年因为污染,粮食减产100亿kg以上,直接损失达125亿元,给土壤和水资源造成严重破坏。这样不仅污染了农业生态环境,造成资源恶化,制约了乡镇企业的发展,而且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对农业自然资源掠夺式的开发利用,如陡坡毁坡毁草等,形成了"边治理、边破坏"和"局部有所改造、整体继续恶化"的被动局面,使得土壤侵蚀严重,水土流失严重,森林生态功能降低,土地沙漠化仍在发展。

中国面临的农业资源问题已经非常严重,再加上一些休耕、免耕等保护农业自然资源、恢复生态环境的措施执行不力,严重影响到农业可持续发展。在市场经济下,如果单纯地追求经济效益,忽视农业资源保护,就会使目前已经恶化的局势进一步加剧,导致农业生产严重缺少后劲;制约农业发展进而制约中国整个经济发展。

4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4.1加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制建设和管理

4.1.1法律法规是资源环境管理的基础和依据,法律管理应成为强化资源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在可持续发展的今天,随着对农业资源系统认识的深化和实践的需要,应全面审理中国现行有关农业资源的法律、法规和管理体系,提出修订和补充措施,并制定相应的法律实施细则、条例和管理办法,把法律规定的原则具体化,增强其操作性,要注意有关法规的前后一致性和相互之间的协调性。

4.1.2建立并完善农业资源产权制度。建立并完善资源产权制度,调整并划分清各类农业资源的产权关系,从法律上支持、监督产权所有者对农业资源保护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并以法律形式强化农业资源管理的协调机制。

4.1.3制定农业资源综合管理法律。在目前现有农业资源的各种基本法规中,一般都是就某种资源论资源,较少涉及一种资源和其他资源作为农业资源整体的关系和综合管理的规定,因此,要树立农业自然资源整体化观念和农业资源立法的前瞻性,强化综合管理意识;确立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资源综合管理法律的地位;建立农业资源综合管理法律体系,实现对农业资源的综合管理。

4.2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消除贫困

4.3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优化资源和生产要素的组合进一步扩大生态农业和持续农业的试点,及时推广应用。积极稳妥地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形成结构合理的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大农业格局,使各业之间相互支持,相互依存,相得益彰。发展农业产前、产后的延伸产业,形成种养加和农工贸相配套的农业产业化体系,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得以提高,确保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4合理开发农业资源,加强资源的保护利用政策

4.4.1保护耕地。今后中国各项建设都应力求少占地、占坏地;坚持有偿用地,有借有还;尽可能利用各种空闲地,减少占地损失;有计划地开垦边远地区的宜农荒地。

4.4.2改善农业资源环境。防止工业"三废"直接排入农业环境而造成危害;严格控制乡镇企业的污染源;最后要控制农业自身的污染源,即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尤其是高残毒农药的使用,防止过量使用氮素化肥,避免农用水体富营养化等等。

4.4.3注意引进、吸收发达国家有关农业资源的节能、资源保护和环境修复的先进技术,重视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资源替代等。

4.5开展农业自然资源评估和评价工作

长期以来农业资源的无偿使用已经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对农业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非常不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若不能及时扭转资源无价和价格扭曲现象,就会加重对资源的浪费。因此,必须规范农业资源作为一种特殊资产的评估方法,加强农业自然资源的估价和评价工作,推行有偿使用及社会补偿制度,资源开发的申报和审批制度,以便加强对农业资源的管理,保护农业资源环境。

5结束语

由于中国人口多、人均资源贫乏,尤其是近年来农业资源问题日益尖锐化,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受到极大的制约,中国农业的未来任重道远。但是只要我们认真分析面临的困难,积极采取解决措施,如开展生态农业、集约化农业,建立健全资源产权制度、农业自然资源的评估方法和有关农业资源的法律法规等,节约农业资源,降低资源消耗,减少农业资源的浪费,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增强农业资源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程度,就可以实现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21世纪议程一一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1994:77-86.

(2)·FAO·迈向2010年的世界农[C]·第27届国际会议(年会)论文集,1993.11

篇11

1. 国土资源的概念

国土资源是每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建设以及社会的发展,其涵盖着社会资源、矿政与地政。矿政是矿产的分布区域、资源的多少、挖掘和开采状况等。而地政是城镇与乡村的土地的使用情况、地籍管理、森林覆盖率和各项交通用地情况等。社会资源是人口的分布和会议笔录、流动状况、标准系统、各类档案资料、法律政策等,共同由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组成的各项自然资源以及社会资源,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历程中发扬着主要的作用[1]。

2. 国土资源管理中出现的弊端

国土资源管理不但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住房相关,同时还关系着企业的生产加工。所以需了解国土资源管理的不足,然后提出解决方案。

2.1 政府管理力度不足

于国土资源管理中政府属于主要的领导机构,而政府的管理力度不足,进而致使我国国土资源的严重浪费,部分地方出现土地违规建造以及违规拆迁等局面。此外,政府部分负责人于资源管理过程中,执法方案或者执法力度得不到贯彻,造成了国土资源相关条例无约束性和法律性。部分政府工作人员仅注重眼前的利益,完全无视国土资源的重要性,,最后造成国土资源的破坏[2]。

2.2 国土资源管理制度不完善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传统的国土资源管理制度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其主要涵盖三个内容:(1)因我国土地资源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于部分土地资源实施检查、审批、核实的过程中,并未将责任准确地细分,极易形成国土资源大面积的审批破费,而关于责任追究时,则出现管理人员之间互相推卸责任的局面。(2)于国土资源违法案件调查中,政府的执法力度不强,进而出现部分人员为了利益,放任处置。(3)于国土资源利用上,未根据社会的发展态势实施科学有效地规划,造成了许多国土资源得不到应有的发展。

2.3 信息管理系统落后

由于我国的信息管理系统较为落后,同时国土资源监测技术也处于较低水平,导致矿产资源、土地、测绘管理、地质灾害防治过程中,所得数据资料并不完善和明确,进而致使地质灾害的出现得不到及时的预测和探究。与此同时,因我国缺少优秀的国土资源监测人才,而部分检测人员的专业技能满足不了时代的需求,所以制约了我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进步。

3. 国土资源创新管理的方法

3.1 加强国土资源管理改革

(1)加强推动我国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了解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的内容以及精神,认真贯彻土地资源改革,提高我国农村土地的利用率,完善各项征地制度以及健全农村宅基地管理方案,改善我国耕地保护激励制度,激发农户、乡镇和村办保护耕地的积极性,将增减挂钩试点工作和农村土地整治相结合,促使我国土地节约资源,完成城乡统筹规划。(2)推动矿产资源管理机制的改革。把矿产资源利用检查、矿业权实地核实与矿产资源整合作为一个契机点,将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年度检查和行政合同管理,不断健全我国矿产资源管理机制,保证资源的科学、合理和有效的利用[3]。

3.2 提升土地管理的认知

从实际出发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人民的位置放在首要位置,以高度责任感的态度完成一项项工作任务,提升土地管理的思想性和自觉性,整体贯彻严谨的耕地保护机制。坚持贯彻“分块包干、属地管理、上下联动、常态监管、责任到人、责任追究”制度,采取积极主动的管理方法,加强国土资源保护和改革,充分利用土地资源,针对违法行为以及违法建设应该立即查办。

无论任何个人或者单位应用划分国有土地,均需要根据正常的程序进行批准,不能随意更改国家土地用途以及应用条件。同时,未经得国土资源局的批注,不得随意出租、转让以及抵押,倘若出现此违法行为者则需依法进行处理,没收其非法收入并且做出相应的赔偿。倘若由部分因素致使土地停用者,原土地的持有者需进行申报,经国土资源局展开收回制度,防止国土资源浪费。

3.3 增加监督管理力度

各地政府部门应提高农用地的监督管理力度,严禁使用“非法征用”“以租代征”等方法征用农民土地。我国国家制度严格表示,农用地更换为建筑建设用地,需适合土地利用集镇建设规划以及总体规划要求,需要要加入年度土地利用计划,并且依法处理农用地更换的审批手续。农民之间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需遵照土地规划并且在限定范畴之内。针对非法农用地更换的审批,监督管理部门以及司法部分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严格对待非法行为[4]。

3.4 加强国土资源人员的优化

为加强我国国土资源局的管理,从基本工作人员着手。(1)坚持凡进必考原则。针对国土资源局的工作人员,必须经考试后才能进入工作,并且进行“择优录用”的基本原则,重点吸引和培养综合素质高的监督人才,促进国家资源局的发展。(2)推动竞岗沟通交流。加强国土资源单位干部竞争上岗,提高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把综合能力强以及专业技能高的人才调配到相对应的岗位,提高人力资源利用。(3)加强教育指导。为提升我国土地资源人员的综合能力,应加强教育培训以及专业技能的培养,当做人员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执行,根据分级培训的原则进行教育培训指导,鼓励在职员工进行终身学习。

3.5 增强地质灾害管理

各地方政府为地质灾害预防工作的首要责任主体,需于组织上、思想上以及措施上坚持进行地质灾害的预防工作。各农村和乡镇、城镇需成立地质灾害防御小组,设计突发性事件的备案以及地质灾害防治措施,把具体的预防方案和措施贯彻到基层人民当中,促使政府与人民共处于统一战线,共同面对抵制灾害[5]。

4. 结论

归纳总结,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该坚持贯彻党的方针,认真落实国土资源的重要内容,针对土地资源管理的不足,应该坚持,提高国土资源监督管理力度,严格对待非法行为,确保人们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潘燕华,邓格健.创新国土资源管理机制的几点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1(33):210.

[2]刘树亮.潍坊市创新国土资源管理机制的几点思考[J].山东国土资源,2010,26(2):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