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贷款企划方案

贷款企划方案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1-29 00:11:5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贷款企划方案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贷款企划方案

篇1

一、固定资产投资资金全程管理与控制的背景

过去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资金分散,效率低下

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需要和子公司资金分散占用的矛盾已成为企业集团资金管理中最突出的问题。这一方面使得集团总部缺乏对现金的统一管理和筹划,导致各子公司多头开户的现象比较普遍,大量闲置;同时集团内部资金配置不平衡,形成存、贷两高,反映在企业集团的合并报表中,就是资产方的货币资金项目有几亿甚至几十亿的存量资金,而负债方却有大量的银行贷款,从而形成损益表财务费用项目下大量的利息支出。

2.资金监控不力,资产流失

由于缺乏必要的财务约束机制,特别是缺乏有效的资金监控手段,使得集团公司无法对下属企业的资金质量及其运行状况实施有效监管,容易产生资金账外循环和资金管理失控等现象。

二、固定资产投资资金全程管理与控制的必要性

1.发挥财务资源的聚合优势

目前张矿集团加强资金的集中管理,有利于保障集团战略目标的实现以及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1)能够获得广泛而通畅的融资渠道和手段。集团企业集合各成员企业的融资渠道,并通过集中管理、统一调度、灵活分配,可以在成员企业需要资金时以较低的成本、更高的质量,及时融入资金。

(2)能够获得广泛而通畅的投资渠道和手段。集团可以集合整体的市场空间,在发现有利的投资机会时,发挥整体资金优势,有效利用各种投资渠道,并取得理想的收益回报。

(3)能够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整体资金成本。对集团内企业的资金进行适度的统一调配和集中管理,能够降低集团公司的现金资产存量,减少银行贷款总量,从而提高集团公司内部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资金成本。

2.强化财务监控力度,确保资金安全

加强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有利于强化集团公司的财务控制力度。集团公司通过对资金流入、流出的总控制,首先可以获得成员企业重大财务事项的知情权;其次是通过对成员企业收支行为的有效监督,在投资等重大事项上形成有效的决策约束机制,实现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动态控制,保证资金使用的安全性。

三、固定资产投资资金全程管理与控制的运用

(一)固定资产投资资金筹措管理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人没有血液无法生存,固定资产投资没有资金就无从谈起。因此资金是投资的血液,更是固定资产投资中项目能否立项的关键。

煤矿企业的项目资金从哪里来?首先是从企业生产成本中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费、井巷维简费和安全费;其次是由国家补助资金或上级公司补助资金;三是闲置资产变现收入、资本公积金、盈余公积金等;四是银行贷款;五是增资扩股、发行企业债券、投融资等。其中折旧费、井巷维简费、安全费及国家补助资金是煤矿企业的主要项目资金。

为了规范资金的使用,张矿集团公司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制定了自己的资金使用权限

1、折旧资金:

各单位按规定构成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支出,但属于煤矿专用的12种小型设备,即7.5千瓦以下电动机、10千伏安以下变压器、7.5千瓦及以下水泵、PW系列200A以下低压防爆开关、综合保护装置、瓦斯鉴定器、局扇、矿车(包括平板车和坑木车)、各种钻眼机械(包括电钻、风钻、风锤、风镐和锚杆打眼机)、矿灯、自救器、单体液压支柱等,应作为低值易耗品由生产成本列支,不得列入固定资产投资计划。

用于设备大修的主要配件尽管单价较高(如减速器等),也只能作为材料列入生产成本,不得列入固定资产投资计划。

2、井巷维简费:

生产矿井向下一水平延深所开凿的主体工程,包括:(1)主、副井筒、井底车场及峒室;(2)延深水平的两翼运输大巷算至井底车场以外100m为止;(3)总回(入)风道;(4)矿井延深后所做的通地面的风井、交通井、管子井;(5)开拓延深工程中的主要设备及安装、管、线工程和土建工程;(6)其他主体工程;(7)矿井的技术改造;(8)重大项目建设支出;(9)矿井补充地质勘探和水文地质勘探支出。

3、安全费用:

(1)根据财建[2005]168号文规定的十项支出范围,包括:矿井主要通风设备的更新改造支出,完善和改造矿井瓦斯监测系统与抽放系统支出,完善和改造矿井综合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支出,完善和改造矿井防灭火支出,完善和改造矿井机电设备的安全防护设备设施支出,完善和改造矿井机电设备的安全防护设备设施支出,完善和改造矿井供配电系统的安全防护设备设施支出,完善和改造矿井运输(提升)系统的安全防护设备支出,完善和改造矿井综合防尘系统支出,其他与煤矿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支出。

(2)经集团公司确定的矿井安全改造项目支出。

(3)煤矿安全改造国债项目支出。

(4)矿井应急抢险救灾支出。

4、国债资金、上级补助资金和其他资金的列支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使用范围,同时必须做到专款专用、专户储存任,何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任何理由截留、挪用专项资金。

(二)固定资产投资资金管理与控制

为达到“项目计划明确、资金存储清楚、资金用途明晰、决算审计符合要求”的标准,我公司对所有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全部实行集中管理,其资金按照年度下达的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安排使用,集团公司企划部负责投资计划及资金的管理,具体管理控制如下:

集团公司在公司内部积极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含固定资产投资),首先,各单位根据年度投资计划编制年度投资预算,报集团公司审批,其次,各单位每月上报月度投资计划和资金预算,经集团公司审定后下达投资计划;在次,各单位按工程进度申请资金,并填报《张矿集团拨付款申请表》,同时附有关工程招标资料、预决算、合同书、验收单等资料,经企划发展部审查确认后报送财务部审查办理。

1、基建项目(含国债项目)

(1)项目招标后施工,需付进度款时由集团公司基建管理部组织验收;但国债项目中不构成工程的零星设备、材料等由集团公司企划发展部牵头组织基建管理部、生产技术部、安全监察部等部门进行验收;(2)项目单位编制工程月度形象进度预算表并报集团公司基建部审查;(3)项目单位填报《张矿集团拨付款申请表》,并附预决算书、合同书、验收单、形象进度预算等资料;(4)集团公司企划发展部对照投资计划,对项目单位的资金拨付申请进行审查;(5)集团公司财务部对照资金预算,对项目单位的资金拨付申请进行审查;(6)集团公司董事长审批;(7)集团公司财务部办理拨付手续。

2、井巷工程(含国债项目中井巷工程)

(1)由项目单位编制工程技术设计方案或作业规程报集团公司生产技术部进行审批;(2)项目单位根据已审批的方案或规程编制工程预决算等资料并报集团公司基建管理部审查;(3)集团公司生产技术部根据审批的方案(规程)、预决算等资料进行验收;(4)项目单位填报《张矿集团拨付款申请表》,并附有关工程预算、合同书、验收单等资料;(5)集团公司企划发展部对照投资计划,对项目单位的资金拨付申请进行审查;(6)集团公司财务部对照资金预算进行审查;(7)集团公司董事长审批;(8)集团公司财务部办理拨付手续。

3、设备购置(含国债)

(1)已列入投资计划内的设备,通过招标办进行招标采购后,由物资贸易公司统一签订设备采购合同。(2)每月底由物资贸易公司提供需付款的设备的相应明细及相关资料(设备采购合同、及设备验收单等资料),并填报《张矿集团拨付款申请表》(3)验收单需生产技术部进行审查并对设备进行验收。(4)集团公司企划发展部对照投资计划对以上资料进行审查;(5)集团公司财务部对照资金预算进行审查;(6)集团公司董事长审批;(7)集团公司财务部办理拨付手续。

4、土建工程(含国债)

(1)已列入投资计划内的项目,其工程预算由项目单位编制并报集团公司基建管理部审查。(2)土建工程由集团公司基建管理部组织验收;(3)项目单位填报《张矿集团拨付款申请表》,同时将工程决算书、合同书、验收单等资料报集团公司企划发展部审查;(4)集团公司财务部对照资金预算进行审查;(5)集团公司董事长审批;(6)集团公司财务部根据资金预算办理拨付手续。

5、预付款的拨付程序

(1)项目单位填报《张矿集团拨付款申请表》,并附有关招议标文件、预(决)算书、合同书等资料;(2)集团公司基建部对工程是否开工进行审查。(3)集团公司企划发展部对项目单位的资金拨付申请进行审查;(4)集团公司财务部对照资金预算,对项目单位的资金拨付申请进行审查;(5)集团公司董事长审批;(6)集团公司财务部办理拨付资金手续。

四、固定资产投资资金全程管理的效果

我公司通过以上的规范管理与控制,使固定资产投资资金的管理逐步驶入“科学化、规范化、高效化、有序化”的发展轨道,在固定资产投资的实践中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节省了大量的资金。

篇2

后80后人群:1986年-1989年

出场人物:赵亮 男 1988年21岁在校学生

购房原因:出生于1988年的赵亮今年是一名大四的学生,为避免毕业后工作和房子的事情一拥而上,赵亮的父母从上半年开始就合计给着赵亮先买套房子, 8月份赵亮的父母在其学校附近买下了一套55平米的一居室,方便赵亮明年毕业后使用。老两口最近又商量着年前把房子装修一下,可是买房已经花掉了二老大部分积蓄。

贷款方案:全款买房后“补按揭” 装修理财两不误

专家建议:像赵亮这个年龄段出生的人,一般为在校学生或初入社会,没有固定的资金来源,所以银行不会给予贷款,只能求助于父母的资助。像赵亮这种情况,可以用父母刚为其购买的房产作抵押向银行申请“补按揭”贷款,用于装修,同时剩余资金还可以用作赵亮的生活费。另外,赵亮的这套房产还可以继续居住,或者出租来收取租金收益,在满足装修需求的情况下,还可以实现理财。

补按揭贷款比例最高为房产评估价的八成,利率可以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下浮30%,但要求房产的房龄在10年以内,房屋面积低于140平方米,且借款客户自身资质良好等,否则可贷款的比例将低于八成,利率也会相应有所上升。

不过这里得提醒借款人,办理补按揭贷款对房产有一定的限制,即全款购房后,房产证下发6个月内才可以办理。目前银行只针对二手商品房办理补按揭业务,一手房和尾房不能办理补按揭。

中80后人群:1983年-1985年

出场人物:李锋 男 1983年 26岁 公司白领

购房原因:26岁的白领李锋已在职场摸爬滚打了小两年,现月薪为6000元,这些年一直租房居住。在手头有了部分积蓄后,李锋越发想有个属于自己的家,原本想买套百平左右的房子,可是看到高高在上的房价后,不免心灰意冷。

贷款方案:首次置业,选择适宜的还款方式

专家建议:其实这个年龄段的80后已经有了一定的经济支付能力,在买房时,务必要结合自身的经济能力,切莫好高骛远。像李锋可以考虑选择地铁沿线小户型的二手房,因为小户型房产总价较低,首付和月供能在李锋的资金承受范围之内。

在选择贷款时,李锋属于首次贷款,可以享受到首付两成,利率下浮30%即4.158%的优惠利率。需要注意的就是还款方式的选择,像李锋这样收入稳定的工薪阶层,在还款方式上尽量选择“等额本息”,即每月还款额固定,这样可以合理安排收支平衡。

如果是月中或者月末发工资的小两口,还可以选择“双周供”的还款方式,即由每月还款一次改为每两周还款一次,在还款频率提高的同时,减少了还款期内的利息支出。

不过要提醒借款人的是,每月最适宜的月还款额尽量不要超出家庭月收入的1/3,因为每月除去还款额和生活费外,还要留有部分资金作理财或者备突发事情之需。

前80后:1980年-1982年

出场人物:周毅男1980岁中层管理者

案例:将近而立之年的周毅在京工作已有几个年头了,现月收入一万,现在和妻子居住的是一套60平米的小户型,之前的商业贷款已结清。周毅想把老家的父母接过来照看孩子,于是决定购买一套更大更舒适的房子。可是,周毅之前有过一次贷款,如果再次贷款购房,将执行首付40%、利率上浮1.1倍二套房政策。

贷款方案:再次置业,根据情况选择合适贷款产品

专家建议:像周毅这种已经有过贷款纪录,想再次贷款购房时,可以将目光转向公积金贷款,因为公积金贷款无二套房政策且不受商业贷款影响,仍可享受公积金首付两成和3.87%的优惠利率。

这个年龄段的借款人,如果之前是全款购房,可是将名下贷款向银行申请抵押贷款,用抵押出来的钱款支付再次贷款的首付款,手头资金充足的也可以凑足钱款全款购房。

(吴昊 伟嘉安捷企划主管)

小贴士:

补按揭贷款

补按揭贷款是指新房或二手房购房人,在全款购房后,取得房产证6个月内,向银行申请重新补办“住房按揭贷款”进行融资的业务形式。

需准备的文件:有效身份证明及婚姻状况证明文件;收入证明;还款对账单;房屋产权证等

篇3

其实现在的购房者们陷入了一个买房“怪圈”。姑且不论2008年房价到底会不会降?从当前来看,春节前后正是房地产市场的交易淡季时期,加之政策环境影响,现在二手房市场的房源供应量较为充足,小户型、大户型、城区房、郊区屋等等,房源备选充足可以让房贷者尽兴挑选。此外,从银行贷款的角度来谈,虽然2008年上半年银行采取“先紧后松”的贷款政策,但是随着一部分房贷者观望情绪的扩大,某种意义上反而会促进已经申请贷款的那部分房贷者“轻松”放贷。所以对于准备贷款买房的人来说,不如趁着春节期间交易量较淡的季节“解决”贷款购房大计。

固定利率、浮动利率各有千秋

屡次加息后,越来越多准备贷款买房的人开始考虑使用固定利率还款。但是,从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的区别来看,固定利率是在借款人在与银行签订贷款合同时即设定好的利率,不论贷款期内市场利率如何变动,借款人都可以按照固定利率支付利息,不会随行就市以至“加息一次,头痛一次”。

而浮动利率是随着国内经济发展的适时调整,如果央行仍然存在持续多次加息的可能,对于新的房贷客户而言其贷款风险则会较大。因此,为了降低购房贷款成本的支出,对于准房贷者来说,还是应该根据当前的宏观调控市场发展走势,结合各家银行推出的业务品种的具体利率水平,以及考虑自身收入情况、提前还贷因素等,做好充足的准备才能达到最终省钱的目地。

省钱最佳“武器”:公积金贷款

2007年经历过六次加息后,相比商业银行的住房贷款,公积金给借款人带来的低利息优势更为明显。目前,商业银行5年期以上住房贷款基准利率已由年初的6.84%上调至目前的7.83%,累计加息幅度为0.99个百分点。5年期以上的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按照最优惠利率计算,已上调至6.6555%,上调幅度为0.8415个百分点。而加息后的公积金贷款,1-5年年利率是4.77%,6-30年年利率是5.22%。作为政策性的住房金融贷款,公积金贷款的低息优势,让很多“房贷一族”心动不已,所以当之无愧的成为贷款买房者最佳省钱“武器”。

提前还贷等额本金更优

连续加息对准备贷款购房者构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考虑到日后提前还贷因素。从贷款利息角度来看,等额本金方式明显要优于等额本息方式,但等额本金的初期还贷压力要明显高于等额本息,所以房贷者要正确估计自身收支情况,考虑对生活质量是否构成影响,然后做出合理判断。

如果是高薪者或是收入多元化的人群,建议采用等额本金还款法。因为这种还款方式虽然前期资金压力较大,但可减轻日后压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到最后还款越轻松。如果是一位工作四平八稳、与世无争的购房者,建议选择等额本息还款方式。当然,如果购房者在贷款初期就考虑提前还贷因素的话,等额本金还款方式会更加节省些许利息,较为划算。

提前还贷需细规划

2008年在新的货币从紧政策下,对于那些欠下银行“债”,背上“房奴”名的房贷者们来说,渴望通过某种方式减轻他们的贷款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提前还贷”成为他们快速解“困”的便捷之“路”。

“提前还贷”虽然能够缓解贷款者的压力,但却对房贷者有着较高的资金要求。盲目提前还贷,不仅会降低生活质量,有可能将投资的“活钱”变成了“死钱”,反而会得不偿失。但是,如果提前做好提前还贷计划,不但能够真正缓解房贷者压力,同时还可以用富余的资金投资其它产品,创造更多财富。

对于手中有些存款,银行贷款的剩余尾款年限较短,目前并无意投资其它产品的房贷者来说,可以将银行贷款全部提前还清,这样也能轻松些。另外,随着年底的临近,不少大型企业都会为员工发放年终资金,如果房贷借款人手中确实有一小部分资金,也是可以选择部分提前还贷的,这样也可减少些许利息支出。

篇4

房地产业是新型的产业,在国家实施的扩大内需,调整结构,保证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的宏观政策推动下,房地产行业持续快速发展,对于扩大内需,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城镇化进程,解决社会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拉动经济增长等发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房地产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加强内部控制制度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

房地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企业的资金、人员、市场等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使得企业的机构设置、财务管理水平和人力资源的配备等方面需要进一步的发展,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从严管理企业,实现管理创新,使传统的管理模式向现代企业管理过渡,加强内部控制制度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

(二)完整而又严密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完善房地产企业的经营管理体制

完整而又严密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完善房地产企业的经营管理体制,设置科学的组织机构,制定—套完整的岗位责任制度、报告制度、内部审计与电子监控制度等各种规章制度,能够增强控制能力,加强内部控制,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企业素质。同时,也可以监督各种经济活动严格按照计划的要求进行,做到紧密衔接,协调、均衡地发展,保证各项计划的完成和经营目标的实现。

(三)可以杜绝经营管理中的漏洞,减少和避免各种不必要的财产损失

加强经济核算,改进理财方法,加强资金有效地运用,可以杜绝经营管理中的各种漏洞,治理已经发生的错误与弊端,预防潜在弊病的发生,减少和避免各种不必要的财产损失。例如:2010年7月某开发公司内部审计部门定期对开发公司财务发票管理进行检查,发现财务人员作废发票操作不规范,应作废房产销售收入3份;金额:1674215元,未按作废发票程序处理,计算机作废操作失败,财务人员按系统显示正常发票合计数统计当月销售额,致使当月销售税金多缴:102127元,2010年8月内审结束后,财务人员及时和税务机关联系,纠正操作失误,调整税金缴纳错误,使企业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完善和改进财务会计、经济分析、内部审计、经济预测、电子监督、电脑化管理等工作,健全各种管理制度,对会计、统计等工作实施再控制,即对会计、统计等工作实行监督检查,防止和纠正利用会计技巧和统计技巧进行舞弊的行为。

二、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一)房地产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不够

我国部分房地产企业内控意识薄弱,执行不到位。经营者对内部控制认识不足,没有充分认识到建立内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管理上实行家族制,在决策中惯用长官意识,在岗位设置上为节省人工费用,实行一人兼多岗、一岗并多职,没有很好地构成内部牵制;在货币资金管理、实物监控、投资和资产处置等方面,没有制定成文的内控制度。

(二)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健全、不够合理

目前,多数开发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全面,在控制环境、会计系统、控制程序等方面均有较多的不完善之处。没有覆盖所有的部门和人员,没有渗透到企业各个业务领域和各个操作环节,使开发公司经营管理工作秩序混乱、造成企业信息失真现象极为严重。还有些企业在设计内部控制时没有考虑到自身的规模、业务性质等实际情况,生搬硬套,造成企业的内部控制不切实际,偏离控制重心。

(三)房地产企业经营的特殊性影响内部控制的顺利实施

在房地产企业运营中,从选址定项、征地拆迁、勘探设计、报建招标、施工建设,到正式验收直至销售移交、守候服务,短则几个月,长则几年,需要同规划局、设计院、施工单位、材料供应商、客户等多方面打交道,期间还需要不同工种的协同作业,属于多步骤生产,且开发投入风险高,投资动辄几百万、几千万甚至于几个亿,涉及范围较广,金额巨大。即房地产企业的开发周期较长,筹资额较大,资金周转期长等特点。导致内部控制的信息沟通不畅,因此对内部控制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

三、完善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对策

(一)提高管理人员对内部控制的认识程度,增强内部控制意识

房地产企业各级人员认识上得到了提高,房地产企业各个业务部门或人员才能真正的贯彻企业的各项制度。工作人员正确理解内部控制的目标和含义,例如:定西某房产开发公司**小区5#楼施工期间室外保温侧贴60厚增水岩保温板变更为30厚的挤塑聚苯保温板,材料员填写材料计划时误将30厚的挤塑聚苯保温板填写为60厚的挤塑聚苯保温板,材料入库交验过程中保管人员发现采购误差,及时汇报,材料及时更换型号,避免项目发生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二)建立完善的控制系统

1、设置科学的组织机构

由于房地产产品在技术经济上的特殊性及其流通形式的复杂性,如房屋有买卖、租赁和抵押等流通形式组成,所以房地产开发企业组织机构设置时要注意(1)不相容职务要分离;(2)在企业经营全过程中融入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的制度,建立以防为主的监控防线。例如:材料采购人员在从事业务时,必须明确业务处理权限和应承担的责任,2000元以上材料、资产采购均要经过复核,实行双签制,200000元以上的材料采购实行董事会集体决策。禁止一个人独立处理业务的全过程。

2、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组织结构设立如下:

(1)董事会

负责一切重大问题的决定。如企业发展规划;生产经营活动方案;包括土地的征购方案、施工方案、房屋设计方案、营销方案、销售价格。收支预算;利润分配;劳动工资;以及总经理、总会计师、总工程师、内部审计部负责人的任免。充分发挥房地产企业董事会的作用,因为董事会是公司内部控制系统的核心,最适合约束经营者日常行为,因此要加强董事会的建设。

(2)董事长、总经理

专门研究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特别是国家(宏观)政策的变化,本地区(中观)政策的变化,调查、了解市场,研究竞争策略,对各部门报告上来的涉及重大决策的事宜予以讨论、决定或上报董事会,确保提供的会计信息是真实的。严格把握住几个关键的控制点,如,土地征购环节,商品房销售价格及其价格折让、价格浮动的幅度、浮动时机的确定,商品房的规划、设计、招投标确定承建商的环节等。协调各部门的工作以及协调企业与外界的关系。批准本单位特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明确一般授权与特定授权的界限和责任,每类经济的授权批准程序,建立必要的检查制度,年度预算,实物控制的措施。对出现特定经济业务处理的权力等级和批准条件超过某部某级的批准权限时,予以特定授权。

(3)财务会计部

负责筹措建设资金、编制财务收支预算、监督各项建设资金的使用。由于房地产使用的资金融通数额大,资金运动周期长,所以财务会计部要开办低息贷款,抵押贷款以及信托等特殊金融业务。此外,财务会计部还要进行资金成本、建筑成本、租赁成本、物业管理成本、以及风险和经营损益的核算。

(4)人事部

负责单位职工的培训,重要岗位人员的定期轮岗,如,出纳岗位的定期轮岗,注意职务分工的合理性,做到人尽其才。

(5)企划部

根据财务会计部提供的资金状况,策划新的开发项目,将项目的可行性报告,土地征购地段的选择,价格的确定,规划设计方案,房屋造价预算,营销策略等重大问题提交给总经理室讨论并批准;然后将批准的各个方案、预算分别交由财务会计部筹集安排资金,交给生产部安排报建、施工事宜,交给营销部实施宣传推广等促销工作。企划部,负责房地产开发项目的规划、设计、可行性分析;负责市场调查;提出项目可行性开发的报告;提出生产适销对路的开发产品。

(6)生产部

根据批准的施工预算方案,实施投标工作,组织施工力量,保证承建商所用的建筑材料符合合同要求,安全无幅射,以保障消费的权益,并做到按时按质完成施工任务。对比生产与销售的同步情况,及时提供给财务会计部门安排资金以及进行成本核算用。负责实施开发项目的建设,为消费者提供安全、舒适的商品房,保质保量按期完成开发计划任务。

(7)营销部

负责商品房的销售工作。负责销售策略的制定、宣传、实施,开展有效的促销活动,将市场反映情况迅速反馈给企划部,以便制定包括价格调整在内的促销方案,及时反馈给生产部以便抓紧及时调整施工进度,将已签订生效的预售商品房合同及时移交给财务会计部,以便财务会计部及时回笼资金,合理安排资金使用。例如:定西**房产开发公司**小区3#B段3单元住宅为:148㎡/套四室二厅二卫居室,试销过程中,发现这种套型几乎无人问津,恰恰2单元的50㎡左右的一室一厅居室被人们短时间内抢购一空,营销人员及时反映市场需要,董事会作出改变套型设计的决定,短时间内将滞销产品改变为畅销的产品。

(三)制定一套完整的岗位责任制,报告制度

1、完善房地产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

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的贯彻和执行,以及企业具体经营目标和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是内部控制其他要素发挥作用的基础,并对其他因素起制约作用。让企业管理者充分认识到,现代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注重内部控制的设计与实施,确保企业的每个岗位及人员,每项业务或环节都能按规定的制度办理,真正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来抓。另外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长期被认为是内部控制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正直诚实的品行、高度的敬业精神对企业的内部控制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2、分析内外部环境

房地产企业的外部环境影响力,较其它行业更显得长远和复杂,长期的外部环境影响方面有:一是国际经济形势,特别是国内经济形势及其走势对企业投资方向的影响;二是国家重点发展方向和区域与城市化进程对企业投资重点的影响;三是产业升级与经济转型对企业投资策略的影响。短期的环境影响方面有:一是目前的宏观调控政策,可能影响企业的资本运营;二是金融市场和汇率变化将影响公司筹资与融资;三是我国政府主导经济能力比较强,将影响企业日常经营管理;四是税收政策变化带来的影响等等。

3、信息和沟通、监控与持续改进

篇5

专营机构为小企业融资出力

作为我国首家小企业信贷专营机构, 招商银行 小企业信贷中心专业服务于销售收入2亿元以下、且信贷金额不超过1000万元的中小企业。专业、快速、灵活、满意是小贷中心提出的目标。

以“快速”为例,在资料齐全的基础上,招商银行小企业信贷中心平均审批时效仅在2个工作日以内,非抵押类业务平均放款时效1周,抵押业务平均放款时效2周。而考虑到小企业的现实情况,小贷中心会提供个性化服务方案让贷款更为灵活,“我们不仅接受外地房地产抵押、通用机器设备抵押、个人按揭房余值抵押,还推出了联保贷、订单贷等产品。”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此外,服务“沉下去”是招商银行小企业信贷中心为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核心特色,这也是能够解决许多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关键。所谓的“沉下去”,就是对行业、产业做到深入研究、对企业经营状况给予细致判断,从而避免了贷款审批只看表面、只注重抵押物的问题。“因为很多小企业的经营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而产生波动,高科技企业的技术更容易发生变化,所以在审批时都要重点关注。如果只是粗粗看过,很可能误判实际资质不错的企业。”该负责人介绍说,比起企业经营状况,招商银行小企业信贷中心并没有把担保方式放在首位,而这也是与银行传统考量方式最大的不同。

交通银行 “在行式”小企业信贷服务专营机构――上海市分行小企业信贷服务中心成立至今已有多年,现在已构建起六大独立体系,包括独立的操作平台、产品体系、授信要求、审查文本及审批流程。

依托“展业通”品牌,上海分行推出了“生产经营一站通”、“贸易融资一站通”、“工程建设一站通”、“结算 理财 一站通”、“厂商联运一站通”、“个人投资一站通”等六大小企业业务产品套餐,并制定了独立的授信要求。“区别于一般大型企业授信要求,我们对小企业授信不要求‘面面俱到’,而是强调通过现场‘两单一量’,即税单、对账单、水电表数字等,验证公司经营情况。”有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在今年上半年,交行还将在张江园区配套设立“交通银行科技金融产品创新试验基地”,准备通过业务专营化模式,进一步加大对科技产业小企业的金融扶持力度。

中信银行 在2010年成立了上海分行小企业金融中心,内设市场营销、授信审查审批、信贷管理、综合管理四个条线,还设立了松江、嘉定、青浦、宝山、南汇、奉贤等6家小企业金融业务中心,并组建了小企业营销委员会,充实完善小企业金融专营机构体系。

在提供的产品服务上,也按照小企业所在的资金线、产业链、生意圈细化产品体系。目前已逐步建立起“银行+担保+市场+企业”、“房产抵押+N”、工业厂房法人按揭和直接向小额贷款公司发放流动资金贷款等产品模式。

浦发银行 中小企业业务经营中心、浦发上海分行科技企业服务中心的相继成立,也为浦发银行更好地服务中小企业提供了桥梁。不仅实现全行中小企业业务管理的专业化和独立化,还有了专职从事科技金融业务营销推进、企划管理和授信审批的机构。近几年时间,浦发银行围绕科技型企业无抵押、轻资产和收益不稳定的特点,已经发展了诸多金融创新。

如果说提供企业融资服务是各家专营机构的主营业务,那么此次成立的“中国民生银行上海分行――长宁区小微企业城市商业合作社”对未来则有着更广阔的期待。

篇6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变以往过度透支环境和能源的粗放发展模式,“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商业银行也必须在经营管理上做出相应的调整,把履行经济责任与社会责任统一起来,尽快构建有效的“绿色信贷”机制,通过在信贷领域和信贷活动中确立环境准入门槛,切断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无序发展和盲目扩张的资金来源。

(一)推行绿色信贷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商业银行根据持续期限、资金规模、信贷额度、利率条件和风险控制等要素进行资金的配置,高效的审贷体系使其在风险衡量和定价方面具有突出优势,因而商业银行推行绿色信贷,通过差异化定价可以引导资金投向有利于环境保护、资源开发的产业、企业和项目,从而有效地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推行绿色信贷是商业银行管理环境风险的现实需要

我国目前因污染企业关停带来的信贷风险加大,已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安全。推行绿色信贷,把环境和社会责任标准融入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对环境和社会风险进行动态评估和监控,为商业银行管理或转移环境风险提供了可行的路径。

(三)推行绿色信贷是提高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客观需要

实证研究表明,环境绩效与金融利益相关者(如银行、保险公司、投资者)的财务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推行绿色信贷有助于商业银行获得明显的竞争优势。积极推行绿色信贷,进一步降低资源消耗和减少污染,也有利于商业银行摆脱过去长期困扰的贷款“呆账”、“死账”的阴影。

(四)推行绿色信贷是商业银行增强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20世纪90年代早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金融计划项目就发表了银行业《金融业环境暨可持续发展宣言》,强调了把环境因素纳入标准的风险评估流程的必要性。其主要目标是,要求银行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必须考虑环境因素,并且鼓励民间部门投资于有益环境的技术与服务。我国商业银行也必须尽快顺应这一潮流和趋势。

二、商业银行“绿色信贷”机制的主要内容

相对于传统的贷款管理,“绿色信贷”机制的核心就在于把环境与社会责任融入到商业银行的贷款政策、贷款文化和贷款管理流程之中。

(一)商业银行环境信贷政策

明确的环境信贷政策可以为员工及顾客提供商业银行关于环境风险的清晰指南,可以向员工及顾客阐明商业银行实现经营目标的特定程序和所应承担的责任,可以确保与环境风险相关的贷款以一贯且公平的方式承做,可以为与环境风险相关的商业银行业绩评价提供明晰的标准。很显然,商业银行环境信贷政策应具有可操作性及成本效率,同时还应考虑环境风险敞口、人力资源限制和市场限制等。

(二)商业银行环境及社会风险管理

环境及社会风险管理作为商业银行辨识、评价、控制、转移和监测环境及社会风险的过程,不仅适用于单笔贷款,而且适用于集合贷款和组合投资,其目的在于使可预见的环境风险敞口最小化的同时,对不可预见的环境风险提供足够的保护。一般而言,商业银行的环境及社会风险包括:①直接风险,指的是商业银行因清理被其借款人污染环境所蒙受的直接法律责任(如借款人破产);②间接风险,反映了借款人的环境负债可能影响其偿付贷款能力而造成的风险,由于贷款企业必须在环保方面投入大量资金以满足相关监管部门的要求,这就有可能影响借款人的现金流进而影响其偿贷能力,特别是当贷款企业违反环保政策和环保法规时,就会面临罚款、支付治理成本、暂时或永久停业;③名誉风险,反映的是商业银行因与环境问题投资关联而遭受的名誉损失,商业银行在贷款项目环境风险审查上有失谨慎而导致的环境及社会影响都将会对其声誉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进而影响其市场价值和业务开展。商业银行在对环境及社会风险进行评估时,必须重点关注环境及社会风险发生的概率、环境及社会风险的级数(严重程度)、环境及社会风险影响的持续期、环境及社会风险的敏感性和不可逆转性、环境及社会风险和收益的影响、是否符合相关立法特别是环保法的要求等因素。环境及社会风险管理流程可分为环境及社会风险识别、环境及社会风险评估、环境及社会风险控制及转移、环境及社会风险监测等。

(三)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管理

一是贷款项目按环境与社会标准进行分类过滤。对于高风险贷款项目,贷款申请者必须完成社会及环境评估,而且必须在与当地利益相关者磋商后办理环境管理企划书,说明如何减少或监测贷款项目在环境与社会方面的风险。二是贷款项目进行环境要素评估。商业银行贷款项目的环境要素评估必须考虑社会及环境条件基准、更符合环保及社会责任的可行替代方案、可再生自然资源的可持续管理和使用(包括通过恰当的独立认证体系认证的可持续资源管理)、能源的有效生产和运输及使用、污染预防和污染控制以用废弃物的处理等,商业银行根据这些项目评估结果决定是否继续贷款提交、贷款审批或贷款发放。三是借助环境保险及金融衍生品转移信贷风险。可以通过要求顾客考察使其免于环境责任的保险、要求顾客以银行为受益人购买环境责任险、以第一方保险将商业银行全部贷款组合的环境风险转移至保险公司、要求环境顾问掌握专业保险赔付知识等保险政策和方式实施风险保护;除了保险市场以外,金融衍生品市场也为包括环境风险在内的信用风险的转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四是进行动态的环境风险监控。商业银行必须对贷款的环境及社会风险通过口头询问、信息披露以及对项目或场地的实地考察等进行动态监控。

三、构建商业银行“绿色信贷”机制的初步设想

(一)建立商业银行绿色信贷机制的基本框架

在战略上,商业银行要把可持续发展与社会责任提升到与经营利润同等重要的层面,确定环境保护和发展目标;在政策上,商业银行要结合实际制定环境信贷政策,编制环境风险管理方案,用以指导信贷业务及其他活动;在人才上,基于环境风险评估的专业性强,商业银行要加大引进能够担当此重任的内部人才的力度。同时,还要培养对贷款项目环境及社会风险进行评估的外部咨询公司或行业环保专家;在组织机构上,商业银行要从职能和公司治理方面为绿色信贷提供支撑;在产品上,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产品的设计不仅要融入环境及社会责任理念,而且要吸取传统信贷产品的成功经验,如弹性、友好度、便于个人管理、捆绑或低风险等,最大限度地吸引顾客,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完善商业银行绿色信贷激励与约束机制

商业银行必须与政府监管部门共同努力,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为商业银行实施绿色信贷提供动力和压力。其中,不仅要有对商业银行违规向环境违法项目或企业贷款的行为实行责任追究和处罚的措施,而且还要有对切实执行绿色信贷成效显著的商业银行实行奖励的政策。同时,还应该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如减免税收、财政贴息等财政政策,以调动并确保商业银行推行绿色信贷的积极性。

(三)扫清商业银行推行绿色信贷的障碍

从国际经验来看,政府部门行为的调整和约束、银行与各级政府的共识是信贷政策有效支持环境保护的首要前提。因此,我国中央政府有必要将环保指标纳入地方官员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甚至加大环保指标在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中的比重,规范和约束地方政府行为,避免地方政府对商业银行经营行为的影响,特别是杜绝地方政府出于地方保护主义以各种方式对商业银行信贷资源的争夺。同时,可以考虑由中国人民银行或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牵头,促成商业银行与各级地方政府就共同环保事项或流域性事务进行结盟或签署环保协议,形成书面契约约束。

(四)营造商业银行实施绿色信贷的良好环境

篇7

有形的那座,平安国际金融中心,115层,将于2014年竣工,位于深圳福田CBD中心区,届时将成为“物理意义”上的中国第一高楼;无形的那座,也在建设中,按照平安的内部规划,或将完成于2015年,届时中国平安(SH.601318,HK.2318)可能超过工商银行(SH.601398,,HK.1398),成为中国最大的金融机构。

这是平安最新的愿景。而目前从规模上看,工行是平安的12.2倍;从盈利能力上看,工行是平安的9.97倍。

如果马明哲的愿景成真,中国平安将会成为一个囊括保险、银行、证券、信托、资产管理、基金的全牌照金融巨无霸。

对于一个巨无霸来说,能否具备与其规模相匹配的管理能力,能否在多元化业务条线之间进行股东利益最大化的资源配置,以及在宏观经济发生改变的时候仍然保持灵敏的市场嗅觉,是平安航行在综合金融道路上绕不开的礁石。

枣核型金融帝国

平安综合金融的核心是整合资源,降低成本,打造无可复制的竞争优势。

对于马明哲来说,平安金融帝国的蓝图早在十年前就已经呼之欲出,不然他不会斥资逾十亿建设上海张江后援中心。综合金融,后援先行,这是他的根本逻辑。

即使是在成功收购深发展的今天,马明哲仍然强调要先推动中后台业务集中,为深化交叉销售提供支持。在中后台业务集中,流程改造完成之后,下一步才是轰轰烈烈的交叉销售“业绩演习”。

未来的平安帝国将呈现一个枣核型的结构:前端实现销售集中,后台实现IT及运营后援集中,是各专业公司的产品条线和风控等职能部门,要做到相互独立并且有牢靠的防火墙,整体呈现前后紧,中间宽的枣核型结构。

目前,枣核的后端,基础的IT和运营集中已经完成;枣核膨胀的中部,是各专业公司,在其中急需整合消化,弥补短板的是银行业务;枣核的前端,是以平安客户经理为核心的销售集中。

在马明哲的设想中,未来的中国平安前端销售人员将掏出一张统一的名片:平安客户经理。

在结构之外,平安的愿景是用十年的时间,实现保险、银行、投资业务三足鼎立均衡发展的格局。

根据平安2010年半年报,保险业务净利润贡献占集团净利润的77.7%,银行业务净利润贡献占的11.19%,投资业务净利润占集团净利润11.38%。

重构大平安银行

作为一个综合金融集团,没有一个强大的银行是很难想象的。

收购深发展,仅仅是马明哲打造大平安银行的开端,目前平安银行和深发展的结构重组正在推进,下一步将要实现银行的区域制。

“这是一个新东西。”平安集团副董事长兼平安银行董事长孙建一说。

平安银行将在东西南北划四个区域,成立四个小总行。四个小总行的管理幅度缩小,权利下放。

“举个例子,现在深发展所有的贷款审批都在总行。可能一个星期批下来,也可能一个月。总行审批贷款,不比当地的机构了解得更清楚,时间还长。”孙建一说。”

未来平安银行总行的功能是制定政策制定流程,日常经营的权利将下放到小总行。

除了结构上“重心下沉”,平安也正野心勃勃和监管层进行着博弈。

对于金融企业来说,最核心的竞争力就是客户资源。平安要做的是通过合并银行和寿险的“核心系统”――客户基础数据库进入集团的后台共享系统,让集团其他业务开发新客户的成本无限降低。

“这从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风险。因为平安会对每一个客户非常了解,有这个客户最全面的金融服务记录。”春华资本董事长胡祖六说。

“现在我们还在跟监管部门沟通,监管部门的想法是不应该把核心系统并入,要求我们把核心系统和集团共享系统分开。但是我要实现综合金融的核心竞争力,我必须这样做。”孙建一表示。

由于监管部门还没有松口,平安目前的操作模式是:用关键业绩指标(KPI)下达交叉销售任务到各业务板块。业务板块之间会横向联系交换客户数据,包括客户需求。同时在内部系统上线客户基本信息。

“现在还没有做到用后台将客户数据牵引过来,目前还是一个初级阶段。监管层没有松口,我们这一块还没有放开。”孙建一说。

另一方面,平板电脑ipad的风行也让平安管理层开始思索另外一条实现银行超速发展的路径。

“我们正在考虑送给每一个高端客户一个ipad,成本也就3000元。而设置一个社区终端的成本还要几十万。”孙建一说,“如果以后要是有这个东西,客户可以把平安拿在手上。”

但迄今为止,平安银行北京网上分行的运行效果尚不特别理想,网上客户资料还有可能被窃取,所以大规模的业务仍旧没有通过网上分行来开展。

“万佛朝宗”

平安银行某高层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独家透露:马明哲这几年一直在琢磨,怎么样才能让平安银行实现超常规发展,世界上有没有一个后来居上快速发展的银行模式。

自2010年年初开始,平安集团就陆续从产险、寿险抽调了五六十名精干的B类以上干部组成项目组,研究如何实现银行的超常规发展。平安给这个项目起了一个非常宿命的名字――“万佛朝宗”。参与项目组的干部,需要完全调离原来的岗位,重新定岗至平安银行。

“项目组成员以后的全部工作就是推动项目进展。发展得好不好,就全靠项目的进展,不给他们留后路。”某平安高层表示。

2010年,平安的合作伙伴麦肯锡终于为马明哲找到了一个超常规发展的样本――印度排名第二的ICICI银行。ICICI在2001年是印度排在50名之后的一家小银行。经过9年的超常规发展,现在已经是印度第二大银行。

4月,马明哲率队去ICICI银行考察发现,ICICI的银行柜员都用类似平安的寿险营销体制做银行产品的销售,并且管理模式也几乎一模一样,管理水平还要落后十年。

不过,经过与ICICI支行行长的交流,马明哲发现,ICICI就是采用底薪加佣金的制度,卖的是银行所有的产品,包括存款、贷款、信用卡以及理财产品。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佣金比例,底薪保温饱,佣金无上限,做得越好挣得越多。

“马董很兴奋地认为,这就是银行业最大的突破,销售渠道的突破。”某平安人士说。

而平安42万寿险营销员就是平安银行零售业务的未来。马明哲在内部讲,平安的人团队,现在有42万人,2010年底目标是51万人,将来还会增加到80万、100万。光靠卖保险就可以养活这只队伍,同时兼卖银行的产品,除去佣金不需要投入更多的固定成本。

平安人士透露,马明哲计划通过寿险团队实现对银行板块的跨越式推进,目标是零售银行8年内超越招商银行,15年超过工商银行。

不过,目前,“万佛朝宗”项目遇到了新问题。

11月初,银监会发文规定“商业银行不得允许保险公司人员派驻银行网点”后,平安的“超常规”发展路径又面临着政策挑战。

“我们的模式受到了限制,但我们正在和银监会沟通。因为银监会的根本目的不是要限制我们的模式,而是其他的一些问题。”将于2011年3月19日担任中国平安总经理、现任集团副总经理兼首席保险业务执行官的任汇川说,“我们的保险顾问只有5000人的规模,一直做得特别慎重。主要是在建设银行和平安银行。”

消息人士透露,银监会和保监会将于12月就银保业务更明确的指引,对时间、区域进行更明确的界定。

“从法律上讲,目前银行或者其他渠道是可以保险产品的,但是银行的产品包括存贷款,是不能用其他销售渠道去的,其他渠道只能起到推介的作用。”任汇川说。

通过“推介”绕过政策障碍是目前平安采用的做法:由寿险或产险的营销员,介绍客户给银行的客户经理,再由平安银行的客户经理完成产品和服务的最终销售。

根据中国平安2010年中报,平安银行通过推介模式的“交叉销售”拉回的存款占了公司业务新增存款的22%。

但是平安管理层承认,通过“推介”绕过政策障碍只是平安的中短期过渡,对于马明哲的大梦想来说,还需要更多的“政策”例外。

渠道整合

对于平安来说,目前的销售渠道有点混乱。

集团成立负责交叉销售的综合拓展部,由任汇川负责;各专业子公司都有自己的销售团队和与集团综拓部对接的综拓团队。

客户的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联系方式等已经在平安内部共享上线,不同权限的销售人员可以查看。

而目前,除了电销系统,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渠道跟踪不同业务单位营销员对同一个客户的销售记录。正是因为这样,在交叉销售中,客户被N+1次重复骚扰以及营销的有效性都存在问题。

“我们希望每一个客户都有且只有一个平安客户经理。”任汇川说。

在任汇川的设想中,未来的平安就像是一个大超市,而最前端的平安客户经理就像是一个导购员。这个导购员对各个产品有比较初步的了解,能够提供大概的解决方案。在充分了解客户需求的基础上,由销售专员再进行更清楚的说明,并推动销售。最后导购员和销售专员再按照比例分配销售佣金。

“接下来将会有一个大的变革。”任汇川说。

按照任的规划,前端渠道将按照个人客户和团体客户的属性分出泾渭分明的销售团队。

平安目前在做的工作是进行渠道的清晰划分,并在渠道的规整工作进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把组织架构也依照对应的客户群类别进行改组。第一步是先把客户按行业类别按大小划分好。

个人交叉销售的主渠道是寿险,团体客户的交叉销售则是各专业公司互为产品和渠道方。

个人客户的销售是1+6的模式:寿销银,寿销产,寿销证,寿销信,寿销养,寿销健,主要的渠道方就是寿险人团队,银行、产险、证券、信托、养老险、健康险为产品方。

而团体客户的销售就复杂些,有诸如产销银、银销产等互为产品和渠道方的32个链条。

“有些链条现在已经比较完善,如寿销产,我们做了很多年。从专业支持,产品设计上都很成熟。寿险还把代销产险写入了基本法,如果你寿险销售不够可以销售产险保级。寿销产的链条很完整,但是32个链条中还有很多不完整的。”任汇川说。

第二步,是理顺交叉销售的前中后台。整个链条的前台,是与客户直接接触的客户经理;的前台是产品支持,的后台是产品设计和风控;后台是IT和运营集中。

“我们现在要求各子公司改变观念,思考综合金融情况下,你要怎么去支持前台。以前你只支持本公司的业务员,现在你要支持这么多不同公司的业务员。任汇川说。

而对于交叉销售的产品,在的后台,产品设计上也应有所改进。“寿险的业务员对于责任险、工程险理解有困难,应该给他们设计更简单标准化的产品。”任说。

纯化集团功能

市场对于平安最大的忧虑是平安做成“无所不能”的巨无霸之后,管理能力能否与其规模匹配。

平安有一个非常强势的管理层。

一方面,平安集团高度控股各子公司;另一方面,高度分散的股权结构也给了管理层最大限度的自由。管理层对子公司的高控是通过一个简单利落、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集团”来实现的。

2010年,平安集团进行了干部调整,将集团600人的队伍精简至300人,将大量专业化岗位“下放”到子公司。

“我们希望纯化集团功能,集团只做三个层面的工作:战略规划、日常监控、资源配置。”孙建一说。

集团的日常监控主要是纠偏,每个月各子公司召开运营经营分析会。各子公司的董事和集团的领导会按期与会,监督各子公司五年规划的执行情况。

“就是说,专业公司需要每个月在经营分析会上把当月的情况做一个上报,董事会和集团层面的管理层再进行纠偏。下一月经营分析会,要对上一月会上董事们提出来的问题的改进情况做一个追溯。”孙建一说。

除了日常机制,集团对子公司的管控,是通过牢牢掌握人力资源来实现的。

“平安每一次的收购,首先换掉的就是对方的人力资源执行官。无论在银行、证券、信托、资产管理,集团派来的人占比最大的部门都是人力资源。”平安内部某人士说。

在管理结构上,“矩阵化管理”是平安应对产品多元、市场分散、部门庞大所采用的模式。

按照平安的矩阵化管理模式,平安的每一个员工都有两条汇报路线,一条是垂直的专业条线,在集团层面,形成行政管理、财务企划、人力资源、内控四大中心,分别对接;另一条是其子公司的行政条线。

而在这样的管理结构下,沟通成本会变得非常之高,建立独特的平安文化是解决沟通成本的唯一路径。

平安企业文化的核心之一是强大的执行文化,这也是平安成功的关键要素。而执行文化的落脚点,正是以KPI(Key Performance Index)为核心的绩效问责体系。

KPI是平安企划部设定的年度任务考核指标。是一个自上而下的体系,年初集团企划部会给各子公司下达KPI任务,各子公司企划岗再将公司KPI指标拆细到每一个人头上。

每年年末,整个平安集团除了马明哲之外的所有高管、员工都需要进行强制排名。KPI指标排在后面,无法晋级。通常KPI指标排在最末十分位的员工,会扣发当年奖金。

严格公平的绩效问责制度是平安成为巨无霸之后仍能保持战略有效实施的关键。

资源配置:ROE导向

“未来的一段时间,平安集团对子公司的投入将完全基于公司的战略。综合金融看哪一块比较短就补哪一块。”孙建一说。

而在更长的时间区间里,平安仍会遵循资本收益最大化的纯粹商业逻辑。

“平安很关注资本回报率,关注ROE、ROA。”任汇川说。比如现在的养老金公司就很紧张,他们老不赚钱,怕公司哪一天给他们关了。

虽然年金的前景非常好,但是年金本身是亏钱的。包括公司的内部员工调动,大家都有踟蹰,担心养老金公司被关掉,搞得工作都没了。

“公司管理层永远认可经营公司就是经营股价。你ROE高,集团有资源就会给你。”任汇川说。

篇8

提升产品竞争力、差异化营销、与终端客户战略合作,成为目前行业企业最频繁的举动,国家相关优惠政策的出台也为国内企业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诸多有利条件。

销售增长放缓期打磨产品力

终端销售回款增幅放缓,中小化妆品牌资金压力增大,不仅受到金融危机对市场的负面影响,而且与前阶段许多小品牌不计成本的促销和恶性竞争直接相关。销售增长放缓期,多数企业选择寻找终端市场差异化突破口,或者潜心打磨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国产新品在终端竞争不仅要靠差异化概念切入市场,同时还要带动整个系列可持续发展。”浙江香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邹宗平以及他的研发团队通过对华北、西北、东北等区域一年时间的考察,发现:虽然补水概念已经成为众品牌的主推系列,但是“补水+防敏感”的产品市场需求却没有得到重视。去年下半年,浙江香雅集团旗下杭州海丝泉化妆品公司以舒敏补水概念为诉求的敏泉冰肌雪肤系列上市,“西湖龙井茶原液萃取”、“古代汉方”和“杭州制造”三大优势成为敏泉品牌切人市场的独特卖点,迅速占领具有潜力的二类专营店。“舒敏补水”概念切入市场,中档系列保证稳定顾客群和销量,高端系列提升形象和利润,敏泉品牌的产品结构成为浙江新兴化妆品企业的新代表。

已经入市多年、网络相对成熟的品牌企业,此时也在根据市场变化进行相应的产品结构调整和研发升级。杭州某终端化妆品公司早期上市的品牌主推“药妆”概念,但由于药妆在二三级市场接受度不高,低价位单品盈利空间小,因此公司根据市场发展需求推出价格稍高和包装更贴近“药妆”的两款新系列,通过差异化定位和“药店+专营店+商场”终端组合诠释“新药妆”概念。全新品牌通过“日夜区分”和“环保替换装”概念获得众多市场认可,终端市场今年年初正式启动;公司旗下另一款中高端品牌也将对产品包装进行重新设计,并将100元以上的定价下调至中低价位,今年开始主打乡镇农村市场。

在市场整体销售增长放缓的情况下,部分化妆品公司开始利用这段时间重点进行产品包装升级和优化配方。杭州三超公司主推的小青品牌原有的包装和材质虽然成本很高,但是与神话故事的“小青”风格存在距离,不利于品牌文化有效传播。因此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小青品牌进行包装风格调整,以淡雅色调和中国画风格贴近“小青”文化,突出产品纯植物特性,在终端卖场形成视觉冲击,从而带动销售。另外,包装调整后的全套系列单品达到40个以上,全新包装之后的小青产品也将适合进入专营店终端渠道销售。

差异化营销鼓励市场人员变中求胜

许多国内企业负责人都表示,国产品牌与跨国公司的竞争实际上就是标准化与差异化的竞争,不仅需要在产品包装、宣传手法和概念方面与众不同,终端营销的手段更应该突出服务和支持政策的特点。后者的创新已经成为中小国产品牌在恶劣竞争环境中求生存发展的重要手段。

市场调研、分析和差异化营销是欧诗漫公司销售部门成熟并长期坚持的流程,公司的产品升级和营销创新均以充分市场调研为基础。每年与专业调查机构的合作费用高达一二百万元,通过2~3轮的终端走访、信息收集、顾客回访、市场测试等具体工作,10个单品左右的新品系列需要半年至1年时间才能正式推出,这一过程为其新品的成功入市奠定了基础。

“在新品上市的同时,公司也加大力度支持销售部门的营销创新。”欧诗漫公司销售总经理沈逸介绍,大区经理通过对竞品和终端发展趋势的研究和总结,可以大胆尝试全新的促销活动方案,从最初“怕犯错误”逐步转变到“鼓励创新”,创新营销获得实际收效的大区经理年终将得到公司奖金分红鼓励,或者能够为升职增加重要砝码。另外,欧诗漫公司也将改变“配赠+人员促销+返利”的终端营销模式,在减少配赠品的同时,提升终端加盟店专柜形象、增加广告投放、加大活动促销和执行力度,并且加大免费特价品的支持力度。沈逸表示,这项营销创新举措可使终端店在进货量相对较少的情况下获得更多利润回报,公司整体销售也可实现翻番目标。

其他部分中小化妆品企业也为营销创新进行了大量系统工作:首先建立绝大多数国际品牌产品特征、终端策略、广告传播和形象方面的数据库,并根据市场变化进行及时更新;其次,从今年开始,许多公司企划部都会组织团队下市场了解100家以上的终端店,获得竞品包装和促销活动方案方面信息,同时进行终端店和固定顾客群满意度调查。最后公司再及时对数据库和下市场获得的信息进行处理,第一时间获得终端趋势方面的正确结论。

相对于传统的买赠、积分和VIP答谢会等营销手段,杭州海丝泉化妆品公司将代言人形象与活动赠品有机结合的促销创新颇具看点:敏泉品牌邀请台湾歌星陈明真代言,公司出资与陈明真所属唱片公司共同制作5万张“经典歌曲+产品广告”专辑发往终端,消费者购买一定敏泉产品即可获赠该专辑一张。此举不仅能够刺激消费,同时也能将品牌形象进行更广泛传播。

有效整合销售通路扶持电子商务

化妆品专营店销售增长陷入瓶颈期,国产品牌进军百货店遭遇“不沟通”难题,中小型超市渠道扣点严重挤压终端品牌盈利空间。国产二三线终端品牌的传统销售通路策略面临新考验,部分品牌开始在通路上进行扩充,缓解压力,开辟销售增长新空间。

在地级市和县城专营店和药店的终端网络基础上,杭州优嘉化妆品公司计划将芙玖和芙芮品牌导入屈臣氏系统北区连锁店销售,虽然各项费用会大幅度提高,但是对于品牌形象提升、目标顾客群接触和销售增长会有很大帮助。除了逐步与屈臣氏、万宁、康是美等现代渠道开展合作以外,优嘉公司还将把大学周边区域作为未来渠道开拓重点。目前公司已经在北京多所大学周边发展19个加盟专营店客户,并且通过价格低廉、受众群准确的校园媒体进行品牌宣传,下一阶段还将导入上海大学周边的部分专营店。

“部分地级商超渠道费用太高,公司考虑只与大型超市合作。”杭州三超公司总经理周文超表示,浙江地区部分地级市超市渠道扣点达到45%,而销售额却并不理想,小青品牌销售甚至无法盈利,公司将筛除一部分费用高、帐期长的中小超市,重点与大润发、沃尔玛、家乐福等大型连锁卖场合作,大幅缩减费用,资金也能实现良性循环。

杭州海丝泉公司计划今年在15个省会城市建

立45个商场岛柜,公司总部将组织专业促销团队进人商场终端进行促销,提升品牌形象和销售量:全国专营店终端网店数量将达到1500―2000个,每5个省设一名大区经理进行市场掌控和维护,并在每个省举行一年两次的营销培训会议,增强商实战能力。

由于目前国内化妆品企业基本用配方来生产产品,原料较多且分散,更新速度快,这就需要对原料供应和生产销售各个环节提供及时服务。对于全国范围市场来看,传统的物流通路模式耗时长、成本高、效率低,这些弊端已经严重制约了企业快速扩张,在日化行业中采用环节少、成本低、速度快的电子商务平台交易则更具有紧迫性和现实意义。

许多厂家表示,电子商务中间环节少、成本低、速度快,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未来发展潜力巨大。浙江省政府联手著名阿里巴巴和慧聪网等电子商务平台在全省范围内实施“万企工程”,计划在3年时间争取200万家企业“上网”,20万家企业开展电子商务贸易,政府将对开展电子商务平台的化妆品企业支持20~50万左右的资金支持,以此促进包括化妆品行业在内的经济转型升级。目前,浙江省已有部分日化企业通过B2B和B2C电子商务平台开展贸易,全国各地一批具备人才和资源优势的化妆品企业也正积极筹备开展电子商务业务。

政府及协会提供政策支持

除了企业积极自我提升之外,国家财政部门和金融机构还频频推出有利企业稳定发展的优惠政策,化妆品协会也积极组织成员间的深入合作交流,寻找互补和共进新途径。

自2009年1月1日起,全国所有地区和行业推行增值税转型改革,此项改革将减轻企业税负共约1233亿元,广东、江浙、上海等地新购生产设备的化妆品企业每年可减少17%的增值税,平均减负总额在200万元以上。

杭州三超公司在2008年新增生产设备总金额达到1000万元以上,按照新的增值税政策可以减免200多万元的赋税,企业的流动资金状况也会得到一定程度改善。另一家杭州终端品牌企业生产线设备投资也在1000万元以上,同样可以享受17%的增值税减免。国内多数日化企业均表示,实行消费型增值税,短期可为企业减负、增加企业投资积极性,长期可以刺激投资,提振内需,促进企业技术更新改造,配合中国经济的结构转型。

篇9

一、碳金融体系及其运行架构

发展低碳金融, 应当建立包括碳基金、低碳贷款、低碳保险、碳金融市场及碳交易机制在内的一系列创新金融工具作为支撑的碳金融体系。在其中, 碳交易市场作为低碳金融的基础, 占据重要的地位。

下面主要来谈一下,在碳金融体系下,商业银行的运行架构。

商业银行作为现代经济中连接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纽带,担负着微观主体和金融中介的双重身份, 其贷款政策对经济的发展具有导向性作用。一个完整的碳金融框架下商业银行的运行机制应当以低碳信贷理念为核心, 包括管理部门、低碳信贷产品开发、低碳信贷风险管理体系及低碳报告制度在内的综合性运行体系。

(一)低碳信贷理念的构建: 碳金融的核心出发点

低碳理念的建立, 是现代商业银行建立碳金融的关键。随着我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和路径的确立, 宏观及微观层面都将发生发展模式和理念的变化。政府从宏观经济管理角度对绿色经济的政策鼓励和扶持, 对传统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行业发展的限制和约束, 实体经济从微观出发的自我发展路径的选择, 商业银行必然要顺应经济发展趋势,尽快树立起低碳经济和碳金融理念并体现在其贷款资源的分配和贷款方向的选择中。

(二)低碳管理体系的构建: 商业银行碳金融的内部保障

低碳管理体系和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的建立是保证商业银行实施碳金融的内部管理保障。商业银行必须与政府监管部门共同努力, 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为商业银行实施低碳信贷提供动力和压力。其中, 不仅要有对商业银行违规向环境违法项目或企业贷款的行为实行责任追究和处罚措施, 还要有对切实执行低碳信贷成效显著的商业银行实行奖励的政策。同时, 应该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 如减免税收、财政贴息等财政政策, 以调动商业银行推行低碳信贷的积极性。

(三)低碳信贷资源配置: 碳金融化方向的商业银行经营的关键

现阶段商业银行应当以风能、水循环、电动车以及各种循环经济等领域的开发和生产为对象, 开发提高能源效率、清洁机制下的低碳信贷产品, 包括为节能环保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清洁能源、生物多样化保护、小额信贷等, 探索和创新低碳信贷产品。为此一方面要将贷款项目按环境与社会标准进行分类过滤。对于高风险贷款项目, 贷款申请者必须完成社会及环境评估, 而且必须在与当地利益相关者磋商后办理环境管理企划书, 说明如何减少或监测贷款项目在环境与社会方面的风险。另一方面贷款项目进行环境要素评估。具体评价程序可以是:企业对贷款项目向银行提出贷款申请, 银行接到申请后由专业环境部门对贷款项目进行环境评估。商业银行贷款项目的环境要素评估必须考虑社会及环境条件基准、可再生自然资源的可持续管理和使用、能源的有效生产和运输及使用、污染预防和污染控制以及废弃物的处理等。对于低碳的项目银行根据环境等级评价标准给予不同程度的贷款优惠与扶持; 对高碳项目与高碳产品责令其对项目方案进行整改, 整改合格后由环境部门根据环境评价等级予以不同利率的贷款, 不合格的不予贷款, 商业银行这样就可通过低碳信贷评审对企业的投资做出导向性的规范。

(四)低碳信贷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 商业银行稳健经营的重要布局

由于碳金融业务属于新的业务领域, 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 不仅会面临基本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 还会面临较大的政策风险和法律风险。因此, 商业银行应该加强信贷业务的环境风险评估, 降低和转移风险, 将风险控制在可以承受的限度之内。碳金融业务的风险管理主要是建立低碳信贷风险识别系统、低碳信贷风险量化系统以及低碳信贷风险控制系统, 对整个低碳信贷风险过程予以监控。目前, 低碳贷款整体上呈现出一种供不应求的态势, 意味着我国商业银行在项目融资中有较强的议价能力, 首先应选择那些经济强度好、外部担保强的项目。这样, 就可以有效地规避由低碳贷款而带来的风险。

(五)可持续发展报告制度的建立: 社会监督与规制的信息保障

商业银行应当定期通过建立可持续发展报告, 从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社会责任的内涵做出阐释, 向利益相关者披露企业改善环境和社会业绩的行动、行动的结果及未来的战略。低碳报告制度的建立体现了商业银行所蕴含的绿色理念以及实现的环境与社会效益, 当然我们也鼓励企业自己本身报告。

二、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创新及其风险防范

“低碳经济”成为当今世界最耀眼的词语,碳金融则为其披上了一层实至名归的光环,碳金融引导金融资本注入实体经济,通过金融资本的力量引导实体经济的绿色发展。碳金融必须有发达的金融体系作为支持,而商业银行正是这个体系中的主体力量与核心。因此商业银行在开展碳金融业务时要不断创新并层层深入,同时谨慎防范风险。

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于其自身和社会都有着重大的意义,中国尚处于碳交易产业链的最底端,需要以商业银行为平台,构建我国的碳金融体系。我国商业银行要夯实开展碳金融业务的人力资源和技术基础,同时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不断推进自身碳金融业务的创新与发展。

(一) 继续拓展低碳项目贷款领域和低碳项目贷款模式

商业银行要通过信贷和投资行为充分有效地引导推动经济从“高碳型”转向“低碳型”。商业银行要将贷款重点投向以下低碳概念领域:1.低碳技术领域,旨在降低能源消费的碳额度,控制全球二氧化碳的增长速度,如碳储蓄、低能耗设施等;2.可再生能源领域,旨在走出人类目前基于化石能源的经济发展模式,促进经济增长与温室气体排放“脱钩”,如,生物能源、风能、水能等;3.能源效率管理领域,旨在高效建筑、建筑材料等领域促进能源储存与转化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要限制将贷款投向于“两高一低”企业。

(二) 稳步深入挖掘碳金融中间业务

我国商业银行近年已经越来越重视中间业务的发展,碳金融中间业务的拓展对于商业银行来说不可或缺。银行碳交易中间业务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1.碳交易保理、信用证等结算业务。2.碳基金托管业务。3.碳交易中介服务。4.碳排放权交易挂钩的理财产品业务。

(三) 设立碳基金和开展碳权资产证券化业务

中国是碳排放权的最大供应方,但在国际碳交易市场上却没有定价权。目前我国的碳交易极大多数是与国外国家和机构的合作,国内碳排放权需求者很少,国内居民间的碳交易业务更是甚微。我国碳交易在国际谈判桌上缺乏经验,因此碳交易开展要大型化,机构化。作为我国未来碳金融体系的主体,商业银行应积极筹备开展碳基金业务,一方面在二级交易市场上进行交易并从中获取可观的利润,从而对碳排放权价格的形成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另一方面碳基金可直接投资于碳交易一级市场,充当碳排放权的需求方,进而凭借其机构力量并增加国际谈判经验使我国生产的碳资产在国际市场上进行合理的交易和买卖,更进一步的行动是,商业银行可以利用所拥有和控制的碳资产,开发各种金融衍生产品。由于前述碳交易目前在国内较少,所以商业银行要在国内对其有关碳排放权的各项资产如贷款资产实施证券化,才能使私人投资者参与其中,广泛吸取国内资源。

(四) 商业银行在开展碳金融业务过程中要积极防范各种风险

碳金融涉及环境、政治、经济、金融很多领域,其风险是多元化的,主要有:1.政策风险:一是国际政策风险,二是国内政策风险。2.汇率风险:国际市场碳信用交易一般以欧元、美元等外币计价结算,汇率的变动直接影响碳信用的价格。商业银行要运用碳信用期货、期权等衍生工具进行套期保值来防范汇率变化的风险。3.法律风险:碳金融业务通常涉及国内外多个市场主体,容易产生复杂的法律关系,特别是与国外金融机构会涉及法律适用、地域管辖等诸多复杂问题,对于法律风险,在制定合同过程中,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咨询或聘任擅长国际法律的律师,实现对商业银行有利的法律保护。4.项目风险:主要是工程建设风险,如项目是否按期建成投产、资源能否按预期产生等。商业银行要审慎选择项目,在提供贷款的过程中,可以采取银团贷款、分期投入资金等方式降低项目贷款风险。

三、结论

通过前面对现实情况的阐述和分析,以及对于我国商业银行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如何走出自己的道路,以适应新的经济环境,并且把握好低碳经济带来的众多发展机会等问题的进一步探讨,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总体上,自从低碳经济的概念被提出并得到广泛认可和接受以来,国际商业银行通过自身积极的创新,不断挖掘和迎接世界向“低碳经济”转型期所带来的机遇;同时,商业银行也通过自身各个可以有所改进的方面的努力来推动“低碳经济”转型的发展。与国际商业银行相比,中国商业银行在相关领域的发展仍相对滞后,例如在实施绿色信贷的进程中缺少可操作性。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在发展碳金融时应该向国际社会学习,不断提高和完善商业银行自身的业务水平,使之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陈柳钦. 低碳经济:国外发展的动向及中国的选择[N].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9(6)

[2]陈荣. 低碳金融互为支撑[N]. 中国化工报,2009-12-30(004)

[3]丁红雨. 我国商业银行在发展“碳金融”中的机遇与挑战[J]. 知识经济,2010(8)

[4]杜莉,韩丽娜. 论碳金融体系及其运行架构[N].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9)

[5]高建平. “碳金融”或将成为境内商业银行“新宠”[N]. 金融时报,2008-5-5(005)

[6]高岩,王卉彤. 发展低碳经济对商业银行创新的推动力[N].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4)

[7]黄岱,刘彦文. 碳交易:我国商业银行的新机遇[J]. 绿色商业

[8]雷立钧,张利英.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低碳金融的战略选择[J]. 内蒙古金融研究,2010(8)

[9]李蕾. “碳金融”何时到中国?[N]. 解放日报,2009-7-2(010)

[10]李明,卢爱珍. 碳金融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与挑战[J]. 新疆财经,2010(4)

[11]李平. 基于低碳经济的金融体系的构建[J]. 生态经济,2010(8)

[12]李威. 国际法框架下碳金融的发展[J]. 国际商务研究,2009(4)

[13] 商语青. 对创新碳金融助推低碳经济发展的思考[J]. 河北金融,2010(9)

篇10

A行作为全国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近年来致力于服务小微企业,认真执行银监会提出的“六项机制”和“四个单列”,成立了小微部专营小微业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通过对A行小微企业经营情况进行分析,仍能发现该行在小微信贷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

一、A行小微信贷业务风险现状

A行自成立以来,较为重视小微业务的发展,经过多年业务经营,该行小微贷款实现了跨越式增长。但随着近两年经济下行等因素的影响,A行在小微企业方面的风险也逐渐显现。

(一)整体情况

近三年A行整体不良率不断增加,从2013年的0.54%逐步上升到2015年的1.53%。不良率逐步迅速攀升,资产质量控制压力加大。

此外,小微型企业不良率明显高于其他大中型企业及个人贷款。2015年,小微不良率是平均不良率的2倍,是大中型企业不良率3倍,是个人贷款不良率的3倍。

(二)小微业务行业风险分析

2015年末,A行小微企业不良贷款余额2.51亿元,不良贷款率3.03%。从不良贷款的行业分布来看,不良贷款余额最高的三大行业依次为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及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上述三大行业不良贷款余~合计2.45亿元,占全部不良贷款余额的97.86%。批发零售及制造业在本次经济调整期间受到的影响最大。批发和零售业对资金周转最为敏感,而现今持续的经济下行导致业务链条上的账款结算期加长,进一步加剧了批发零售企业的财务风险。制造业资金需求较一般服务业大,业务转型也最为困难,在现有情况下,经营风险也逐步增加。

(三)小微业务担保方式风险分析

A行小微企业担保方式以抵押和保证两项为主,两类担保方式占全部小微贷款的77.76%。在四类担保方式中,质押类不良率为26.84%,担保方式为动产质押。动产质押是A银行在2011-2012年度较为常见的担保方式,常用动产包括煤炭及钢铁,而由于近年煤炭、钢铁价格急剧下降,导致业务出现风险。担保类不良率为3.66%,风险主要集中于非国有企业、政策性担保公司以及商业性担保公司业务。抵押类不良率为1.43%,其中风险最高的为办公用房。

二、A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A行作为一家全国性的股份制银行,对小微业务从客户准入到贷后管理都制定了较为完善的操作制度,但在实际业务操作过程中,仍存在较多的问题。

首先,内部信用评级系统针对性不足。信用评级系统对于控制业务风险至关重要,但是目前A行对超过500万元以上的小微企业仍然套用大中企业的信用评级模型,而小微企业因其经营规模有限、实力不强、抵押物不足等问题,如与大中企业使用同一评级模型,不利于小微企业的风险识别和判断,也无法真正有效对小微企业风险作出评价。

其次,风险系统关联授信未进行标识。关联授信是指对授信企业与企业、企业与个人、个人与个人基于同一经营实体、同一决策实体、近亲属、同一抵押物等关系,在分别予以授信时应纳入统一管理。但A行风险系统未对关联授信进行统一标识,也就是说,单个小微客户可以企业名义获得公司授信,同一时间也可以利用法人代表个人名义在个人信贷部门申请额度,相关审批部门无法对授信总量进行控制。

第三,贷款三查存在薄弱环节。根据A行业务数据,我们可以看到A行近年的业务发展一直保持高速增长,这种粗放式的管理往往导致授信管理的不健全,而这类问题随着近年经济增速减缓而逐渐暴露。贷款资金挪用、关联授信拆分、企业过度融资、抵押物价格偏高、贷后检查缺失等“三查”工作不落实情况屡有发生。

第四,对担保公司整体把控不严。一是由于担保公司的代偿模式,大部分客户经理将该业务视为低风险业务,审查审批人员也放松这类业务的风险尺度。另一方面,担保公司准入后,A行未对担保公司资本金的到位情况、资本金的使用范围进行后期的监督管理,即使进行了相关检查但大多碍于合作关于而流于形势。

第五,单项业务风险集中度偏高。A行小微企业风险主要集中于质押和保证类业务。两类业务曾一度带领A行小微信贷业务高速发展,但随之而来的是单项业务品种占比偏高,系统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增加。

第六,二级分行不良率高于同城。通过对A行下设多家二级分行风险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有近3/4家二级分行不良率高过本部,同时后四类率也普遍高于同城各家支行。

三、A行小微信贷风险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管理模式粗放,忽略业务风险

目前大多数商业银行仍为传统粗放式经营,资本消耗式的发展模式没有得到根本转变。A行在经营过程中,也未能改变此类经营模式,片面追求业务规模,缺乏对小微业务的精细管理,在系统完善、业务审查审批等方面存在缺陷。

首先,风险系统不够完善。一是各家银行未认识到小微企业经营的特殊性,没有将小微企业从一般企业中独立出来,设立一套独有的风险评估体系。二是没有为关联授信业务开发相关系统,无法做到关联授信的自动筛查。

其次,贷款三查流于形式。贷款三查作为信贷资产质量管理的基础和根本保证,做实了“三查”,很多问题和风险就不会发生或者少发生。A行为了追求业务发展效率,存在重贷轻管的情况。比如贷款三查贷后管理工作还不够到位,提前预警、主动防范能力不足,应变处置能力不果断,贷后检查流于形式,客户经理对小微企业所处环境及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反应不及时,贷款用途与抵押资产监管落实不到位等。

第三,对第一还款来源重视不足。目前A行在小微业务信贷审查审批过程中,大多看重担保措施而忽视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现金流,未关注企业的第一还款来源。在营销过程中,部分营销机构认为只要有强抵押就可以办理业务,不注重考察企业实际的现金流状况。

(二)过度依赖批量渠道,对风险集中度问题重视不足

批量渠道作为近年小微业务较为广泛的业务模式,能够有效降低单笔业务成本。A行自2012年起顺应形式,拓展渠道建设,大力发展批量业务。通过与工业园区、行业协会等建立合作,对园区、协会小微客户开展方案式授信,引入担保公司担保,为小微客户提供贷款。批量业务既奠定了A银行小微发展的基础,也为该行小微业务埋下了风险隐患。一方面A银行缺乏对批量渠道应有的风险控制,粗放管理,部分客户经理依赖园区、担保公司担保等风险缓释,降低单个业务的风险尺度。另一方面担保业务比重偏高易引发系统性风险。这两年,A行小微企业普遍L险暴露,而担保公司由于资本金不足无法对担保业务进行代偿,存在大量应偿未偿小微贷款业务。而于此同时,A银行碍于与担保公司的合作关系,无法按照正常流程对担保公司及小微企业提起控诉,造成担保类不良率持续提高。

(三)二级分行风控独立性不够

近年,随着A行强化网点建设,在多个地市设立了二级分行并组建风险管理部门,给予一定的审批权限。这种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业务效率,但也带来了风险资产的攀升。

地级市小微企业数量多但普遍实力不强,需要更好的风险把控能力以去芜存精,但现实情况是部分二级分行风险管理水平不足、风控独立性不高。一方面,二级分行较同城一级分行背负了更多的任务指标,更为重视业务发展,风险管理往往要向业务发展低头。另一方面,风险管理部门相关人员的升迁、考核均由二级分行行长主导,造成风险管理无法独立。

四、对相关问题提出的建议

(一)优化风险信贷系统,完善风险管理体系

一是构建个人、小微及大中三套风险评价体系。商业银行应结合个人、小微企业、大中企业各自的经营特点,设置合理有效的内部评级策略,针对性地建设信贷风险评价体系。

二是建立授信业务统一关联标识。完善风险管理与IT技术的结合,为信贷业务建立统一关联系统,确保系统能够自动标识基于某一关系分别以企业或个人名义所实施的申贷行为,为该类贷款建立统一关联标识,实现授信限额的有效管理。

三是结合小微企业管理层、股东、经营水平、财务状况、行业前景等信息,健全完善基于小微企业生命周期的风险评估机制,对企业的盈利状况、偿债能力进行评价,并据此对不同风险等级的小微企业实施差别化信贷管理。

四是注重收集企业的多元化信息,增加非财务指标的调查,侧重对实际控制人、管理层信用人品的考察,注重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的交叉验证。

(二)建立小微企业信贷风险动态管理模式

商业银行应严格围绕贷款三查工作要求,加强在尽职调查、授信审查、贷后检查各个环节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薄弱环节,促使三查等基础性工作进一步做实,确保风险真实可控。

首先,在贷前调查方面。信贷人员除收集财务报表等信息外,还应收集与反应客户诚信状况和信用情况的其他信息,利用征信系统提供的信用记录,综合考量,对申请人的偿债能力作出客观的评价。

其次,在贷中审批方面。加强授权管理,以事业部制的形式组建小微企业信贷部门,专职小微金融产品的营销,拓展小微企业客户并维护客户关系,实施授信管理。采取贷款集体审批原则,可建立由金融、财会、法律、行业方面的专业人员组成评审委员会,对贷款进行评议,做出决策,控制信贷风险。

第三,在贷后管理方面。应建立贷后管理与审查审批联动机制,以上期授信期间贷后管理工作完成情况作为续作授信的必要条件,有效防范贷后管理与审查审批信息不一致情况。

(三)控制批量业务集中度,优化客户经营模式

批量模式作为低成本引入小微客户的经营模式,在客户营销方面有特殊的优势,但在经营过程中,仍需加强渠道监管,控制单品种业务占比。一方面,做好企划先行,利用整体方案控制风险。加强渠道的监管,提高客户的准入门槛。另一方面,应在业务占比方面控制批量业务的规模。另外,在发展批量开发的同时,也要经营好单点业务。最后,还可推进客户参与价值共创模式,利用激励机制鼓励小微企业客户参与到小微金融服务的全过程中来,借助大数据分析,实现对客户信息的全面把握,降低信息不对称。通过与客户长期建立合作关系,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增加小微客户的违约成本。

(四)实施二级分行风险垂直管理,强化风险管控能力

二级分行作为各家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主战场,必须在确保业务发展的同时保持风险管控的独立性和专业性,在守住风险底线前提下,积极支持、推动所在行发展。

各家商业银行应对二级分行实施垂直风险管理,制定二级分行风险管理办法,统筹考虑委派风险人员范围、信贷审批模式、委派人员考核办法等方面。委派风险人员范围应包括所有风险管理人员(包括风险分管行长、风险管理部负责人及风险管理部其他员工),委派人员的准入、调动、薪酬、职级等由一级分行垂直管理,以进一步提升二级分行风险管控的独立性和专业性。

(五)健全风险管理理念,夯实风险管理文化

一是提高全员风险意识。商业银行作为经营风险的特殊单位,自成立起就与风险打交道,而作为商业银行的从业人员,更应该提升风险防范意识。首先注重风险文化培育,加强风险管理重要性宣传,使员工时刻谨记“风险”二字。其次,加强风险警示教育,对行业内发生的风险案例进行全行学习,要求员工引以为戒,强化风险意识。第三,对员工行为建立长效排查制度。定期对员工行为进行排查,做好“八小时内”、“八小时外”员工行为监管。最后,加强对负责人的风险问责。将营销负责人的奖金、升迁等与所管辖的营销部门各项风险指标挂钩,增强负责人对信贷业务的风险把控意识。

参考文献:

[1]赵丽华.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6(17):212-213

[2]陆薇伊,戚文超.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J].时代经贸. 2013(22):15-15

篇11

强管外汇和资本

6月下旬,韩国企划财政部、金融委员会、韩国央行和金融监督委员会四部门联合推出了“资本进出变动缓和方案”,内容包括:外资银行韩国分行的货币衍生合约(包括远期货币合约、交叉货币掉期和不交叉远期货币合约)的交易上限为股本资本的250%,国内银行与金融机构的货币衍生合约的交易上限为股本资本的50%,此规定7月开始实施,设3个月宽限期,对于现有超额期货部分,将给予最长两年的调整期限;进一步收紧去年11月宣布的企业货币衍生合约交易的限制,交易上限由相当于企业实际对外贸易总值的125%调降至100%;银行的外币贷款只允许在海外使用;强化对银行外汇流动性的监管并收紧银行的短期对外借款。与此同时,韩国政府还计划成立针对资本流动早期预警的“资本进出监督本部”,并有意在今年11月于韩国举行的G20峰会上建议通过国际合作来构建全球金融安全网。

尽管目前韩国的基本经济因素较强,但作为亚洲第四大出口导向型经济体,资金大量流入和流出而造成的韩元汇率不稳定对国内金融体系和经济构成了巨大风险。自欧洲债务危机爆发以来,由于在韩的欧资银行“去杠杆化”,对借入低息美元买入韩元的套息交易拆仓,导致今年初至新规定公布前韩元对美元大幅贬值近10%,跌幅为亚洲10个主要货币之最,继而导致韩国5月进口物价较4月上升2.7%,同比上升11.3%,为近15个月最大压力。其次,尽管韩国政府公债占2009年GDP的比重仅为28%,处于安全水平,但由于韩国银行和企业大量进行套息交易,导致目前韩国短期外债高达1540亿美元,占外债总额的40%,相当于今年4月底国家外汇储备2788.7亿美元的55%。在1997至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及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中曾饱受国际资金急速撤出之苦的韩国对此有刻骨铭心的记忆,自然不希望重蹈覆辙。

强化汇管已有先例

有资料显示,目前全球外汇交易中,只有不足10%的交易涉及国际间商品与服务的进出口贸易,其余90%以上的外汇买卖与投机和投资有关。今年以来除日元外的亚洲10种交易最活跃的货币,兑欧元平均升值19%,大大影响了亚洲对欧洲的出口,导致亚洲多国出口商纷纷呼吁央行推出限制外汇投机和汇价波动的措施。韩国加强外汇和资本管理的新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全球收紧银行和金融市场监管、加强限制市场投机炒作行为的发展趋势。

事实上,韩国并非首个加强货币、外汇和资本管理的新兴经济体,此前巴西、俄罗斯、印尼和印度等都已推出相关措施抑制本国货币的波动。印尼央行日前采取了旨在将资金转向长期债券,及抑制短期投资的举措,其中包括,要求投资者至少持有央行债券一个月。亚洲各国央行可能相继效仿印尼的举措,遏制可能扰乱市场的投机性资金流入,亚洲的出口业者纷纷请求本国央行加强外汇管制。全球上市最大的棕榈油业者马来西亚森那美鉴于欧元兑令吉汇率贬值19%,不得不调整经营计划。此外,俄罗斯卢布兑一篮子货币汇率5月下跌近1.6%。而卢布下跌的主因并非资本流出,而是来自央行的干预。俄罗斯央行在5月买入43亿美元和11亿欧元。

根本性变革才是正道

根据世界银行的最新预测,今年全球资本流动规模可能会高达8000亿美元,而去年下半年流入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总额按年化计算约为4500亿美元。

经济率先复苏预期、总体流动性过剩以及投资机会冷热不均等因素致使热钱流入。比如,印度和俄罗斯去年底今年初的通胀水平就已经达到15%,而亚洲多国房地产领域也已开始出现泡沫。热钱流入正在加剧亚洲通胀与资产价格上升风险,而这已成为该地区目前“主要的短期增长威胁”。风险最大的国家包括中国、印度、新加坡、印尼和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