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26 22:56:3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工厂考察报告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几年前,在全国曾经卷起了一股邯钢热,全国上下都在号召学习邯钢的先进管理经验。我怀着找到邯钢繁荣的秘密的想法,来到了邯钢的钢铁围墙之中。在隆隆的机器声中,我漫步在一幢幢巨大的车间厂房之间,穿梭在一根根管道之下,领略真正的创造的伟大。那边铁水顺着下面的出钢口流下,飞溅出灿烂的火花,红红的铁水经过了一段传运变黑变硬一根根钢材便由此而成了。一想到我们身边的生活中处处都是钢铁的身影,就马上感到了这创造的伟大了。农业保证了我们的吃饭温饱问题,科教文卫事业为我们提供了后方的支援,还有各种服务行业使生活更加舒适,而真正能带来国家的繁荣和发展的,能使我国早日成为世界强国的,就是我们的工业。看到邯钢秩序井然,繁荣炼钢的情景我就为我们祖国的未来充满了希望。我所学的专业是自动化,这里就是我将来奉献青春的火热田野,我现在提前置身于这钢筋水泥的围墙之中,心情是无比的激动。我能有机会熟悉这里的环境,了解生产的工艺流程,实在是难得的很。我能亲眼看到自动化为我们省下的力气,自动化为我们创造的价值。在1XX年以前,人们恐怕还是自己在家股风炼铁炼钢的吧?——一个老汉左手拿着一把大铁钳,上面刚从炉里取出的铁块,右手拿着锤子用力向铁块砸去……
我于暑假期间在位于xxx市西部的xxx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进行了几天的考察实践活动,在活动期间我对邯钢有了一些了解,对我们的国有企业有了一些感触。
邯钢是1958年建厂投产并逐步发展起来的河北省属特大型钢铁企业。经过40多年的不断发展,集团现拥有总资产245亿元,净资产121亿元,已形成了450万吨铁、500万吨钢、500万吨钢材的综合生产能力。主要生产薄板、中厚板、圆钢、螺纹钢、角钢、槽钢、线材等系列产品以及冶金焦碳、尿素、复合肥、煤化工等副产品,产品行销全国并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它是我市的支柱产业部门,也是国家重点扶植的钢铁部门,每年为国家创收利税10多个亿,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我们xxx的一个耀眼的明珠,是我们xxx人的骄傲。
几年前,在全国曾经卷起了一股邯钢热,全国上下都在号召学习邯钢的先进管理经验。我怀着找到邯钢繁荣的秘密的想法,来到了邯钢的钢铁围墙之中。在隆隆的机器声中,我漫步在一幢幢巨大的车间厂房之间,穿梭在一根根管道之下,领略真正的创造的伟大。那边铁水顺着下面的出钢口流下,飞溅出灿烂的火花,红红的铁水经过了一段传运变黑变硬一根根钢材便由此而成了。一想到我们身边的生活中处处都是钢铁的身影,就马上感到了这创造的伟大了。农业保证了我们的吃饭温饱问题,科教文卫事业为我们提供了后方的支援,还有各种服务行业使生活更加舒适,而真正能带来国家的繁荣和发展的,能使我国早日成为世界强国的,就是我们的工业。看到邯钢秩序井然,繁荣炼钢的情景我就为我们祖国的未来充满了希望。我所学的专业是自动化,这里就是我将来奉献青春的火热田野,我现在提前置身于这钢筋水泥的围墙之中,心情是无比的激动。我能有机会熟悉这里的环境,了解生产的工艺流程,实在是难得的很。我能亲眼看到自动化为我们省下的力气,自动化为我们创造的价值。在100年以前,人们恐怕还是自己在家股风炼铁炼钢的吧?——一个老汉左手拿着一把大铁钳,上面刚从炉里取出的铁块,右手拿着锤子用力向铁块砸去……
外国的船坚利炮轰开了的大门,只用木船架着几架土炮向敌人还击,一艘艘沉入了海底,是何等的惨烈?我们的耻辱不是我们没有粮食养不活华夏的儿女们,而是我们的工业落后使得我们一直处在被动挨打的状态。解放后,我国的工业的飞跃发展起来,我国的国际地位由此一步步提升上去了。现在我感到我的所学是多么的重要,大学的课程一定要学好,打好坚实的基础,才能符合21世纪工业自动化大生产下的工作的要求。我的实践活动另我对本专业有了更高的热情,使我的将来有了比较明确的方向。在有限的实习期间,我了解了整个企业的大体情况,正式接触了新时期的各种各样的工人,不同却高效的办事方法,也受到企业氛围的熏陶。我感到受益非浅。首先,我熟悉了邯钢的工艺流程。工人们把石灰石和铁矿石运到烧结厂进行初步的加工,连同在炼焦厂加工的煤一起送进巨大的高炉里进行煅烧,形成了铁水灌进鱼雷铁水罐车送往转炉,在氧气顶吹之下,进行更高温度的煅烧,使得铁中的含碳量进一步降低,并调节铁水里的其他金属元素的含量达到钢的要求。钢水出炉之后,有两条途径可走。
第一部分教学设计
[教学对象]中职精细化工专业二年级下学期学生
[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通过一年半的学习,已经对化工生产过程有所了解,在二年级上学期已经对化工原理、化工生产过程、工艺条件的确定和设备的选型等有了深入的学习,为考察法学习化工设计和化工工艺课程打下一定基础,但查找资料和数据的处理能力不足,需要重点引导。
[教学时数]课外两星期:考察的计划与准备。课内10课时:考察5课时;整理资料与展示成果2课时;学生评价和总结1课时;教师点评和总结1课时;反馈1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对PVC生产工艺进行实地观察、体验、研究,巩固、验证、扩大已学的化工知识,获得实际生产方面的知识;
2.丰富其专业经验,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生产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工艺设计与生产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相互交流与学习;
3.锻炼学生组织协调以及与人沟通的能力;增强专业精神,让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专业。
[教学方法]总结性考察。以小组形式,每组由4-5人构成。
[教学媒体]教室、互联网、市场、公园等。
[教学过程]
教学安排表
第二部分实施过程
一、计划阶段
教师提供项目(PVC生产工艺,重点是其工艺的聚合工段)考察任务,通过与学生交流讨论,征求学生意见,最后确定了考察地点——福建××电化股份有限公司。随后,将学生分为4-5人的工作小组(分组时应考虑学生个性、成绩、能力等一些情况,最好采取异质分组)。教师组织学生先通过图书馆或网络查阅相关资料,为制定计划做准备。整个实施过程要求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独立进行,教师仅仅给予一定程度的辅导。
考察计划的制定以小组为单位,采用讨论的方法,共同确定。考察计划的内容由学生自己设计,大致包括考察学习的内容、范围、主题、目标和考察方式、考察步骤、考察要求等。
二、准备阶段
考察计划初步确定之后,各小组成员进一步细化考察方案,明确考察内容及其重点,分配小组各成员的具体任务。教师提示学生考虑在具体实施计划前应做哪些准备,考察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应该如何解决等。同时,明确注意事项,比如进行考察时候应该注意的穿着:不能穿皮鞋(避免引起静电)、凉鞋,女生不得穿裙子(方便行走,也为了安全起见),应该穿什么样服装等。
教师可以提示学生考察目标,然后学生讨论考察计划。组织一次课堂活动,先让各小组提问教师,然后由各小组自行讨论。如:
生:我们这次去企业具体要考察些什么,现在我们只知道是去考察聚氯乙烯的生产。
师:你们要先去了解PVC的大致生产工艺流程,化工设计课本中所分的设计阶段就是我们这次所要考察的内容。
三、实施阶段
1.听取企业方面的介绍。
陈××工程师(以下简称“陈工”):××电化前身是始建于1958年,1998年联合其他四家企业共同发起组建为股份制公司。我厂是大型国有企业、“全国512家国家重点企业”之一,华南地区基础化工原料基地,目前生产的主要产品为:烧碱,聚氯乙烯,盐酸……
2.与负责接待的陈工座谈、访谈,了解PVC以及电石法生产PVC的工艺流程。
陈工:我看了你们查阅的资料,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我们工厂2010年的PVC生产目标是105200吨(等下我会带你们参观整个工艺流程)。其中聚合工段采取悬浮聚合工艺,悬浮法是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的一种聚合方法,采用该方法生产的树脂,占世界聚氯乙烯树脂总产量的85%。
(1)国内外悬浮聚合的生产概况;
(2)产品及原料的性质;
(3)掌握悬浮聚合的生产原理、工艺流程、操作要点、主要设备及故障处理;
(4)掌握悬浮聚合过程中的物料衡算及经济核算;
(5)了解悬浮聚合的安全、卫生和环保要求。
3.考察车间,生产人员介绍和参观工艺流程。
(1)主要设备,原料;
(2)工艺流程;
(3)生产和调度;
(4)员工协同工作情况。
4.学生访谈一线操作员工。
生:这些聚合釜好大啊,容积有多少啊·
工人杨:这些是不锈钢的聚合釜,处理能力是50立方米。
生:那聚合釜外面一圈一圈的是什么·
工人杨:那是蛇管冷却,管内是冷却剂,它的冷却效果很好。
生:陈工,我们做聚合实验的时候要用分散剂,那PVC聚合时候用的分散剂是什么啊·
工人杨:我们的工艺采用聚乙烯醇作为分散剂,聚合的悬浮剂是用甲基纤维素。
……
四、成果展示与汇报
回校后,教师组织各组学生处理考察过程中收集到的材料和访谈资料,包括考察活动中记录的笔记,拍摄的照片,以及访谈记录等等,写成考察报告。考察报告完成后,组织学生将考察活动收集的资料、图片、图表进行展示,汇报考察结果。
学生展示的资料有:学生的笔记、拍摄的照片、考察记录单、考察报告、工厂的宣传资料、图片等。学生观看展示成果材料后,各小组组长汇报考察过程,提交考察报告。最后,各小组学生代表交流考察的心得体会。
五、反馈阶段
考察展示活动结束后,教师向学生提出了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对考察过程进行回顾、反思,帮助学生分析考察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收集学生对考察活动本身的意见,听取他们对开展考察活动的好的建议,以便在下次考察活动中加以参考,提高考察活动效果。
反馈时向学生提一些引导性问题,进行师生交流。
六、评价阶段
考察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对考察活动进行评价,反思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同时展开互评,促进学生学会在反思中成长、进步。评价包括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例附学生评价表与教师评价表。
1.学生的自评和互评。
学生评价表
2.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指导教师评价表
第三部分教学反思与问题讨论
越淘汰越多
富海石化正式的名称是东营华联石油化工厂有限公司,隶属于富海集团,所以人们一般都叫它富海石化。
富海集团成立于1998年3月,是当地最大的综合型民营企业,公司注册资本金1亿元,主要从事货物运输、石油化工、房地产开发等业务。
从卫星地图上测量,富海石化被新建、大学堂、北屋子等村包围,甚至不能满足1987年版国家标准的炼油厂最低的卫生防护距离要求。根据2010年某央企调研组对山东地炼的考察报告,富海有两套常减压装置,一套30万吨,一套120万吨。
按照2011年的新产业政策,200万吨以下都属于应该淘汰的产能。然而,在查不到任何环评公示和批文的情况下,富海的网站上如今已显示,该企业的原油加工能力是500万吨/年。这就不在应该被淘汰的企业之列。但是,即便是扩能,500万吨也是限批的落后产能,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
富海只不过是山东小地炼的一个常规案例。
胜利油田一位职工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国家就说要清理整顿地炼,淘汰落后产能,但现实的情况却是“越整顿越多”。大家纷纷扩能以避免被淘汰。如今山东数十家小炼油厂的总产能大数已经上亿,比五六年前翻了一番。按理说,炼油是国家高度控制的产业,不应该出现这些乱象。而这些小企业大多与地方政府、国有石油公司之间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能够通过各种渠道拿到原油配额,甚至通过灰色途径获得原油。
环保部一位化工专家向《瞭望东方周刊》介绍,地炼得不到很好的监管和控制,带来的环境问题更为严峻,不仅是生产过程中对当地的环境影响很大,而且他们生产出来的油品质量很难保证,这些油流入市场之后,进一步造成大气污染,危害人的身体健康。
根据某央企调研组2010年的考察报告,这些小炼油企业普遍开工不足,常减压装置低负荷开车或者停车,维持80%以上负荷运转的只有少数几家有配置资源或者中海油控股、中石油参股的企业。更为严重的是,有许多企业根本不具备炼汽柴油的资质,却违规生产,开不出汽油发票,于是在销售过程中就只能开给买家燃料油或者其他类型的发票。
产业政策的“弹性”
为什么国家要不断提高原油一次性加工能力的准入要求?通俗的解释是:一套1000万吨/年的装置产生的污染小于两套500万吨/年的装置,小于4套250万吨/年的装置,而生产成本高低的排序则倒过来。
但在现实中,产业政策却往往约束不了行业的发展,这不仅有企业的原因,也有相关管理部门“放水”的原因。不仅是民营企业,央企也有这样的例子。
2013年,为了给100万吨乙烯和60万吨PX提供原料,中石化海南炼化计划要扩大炼油产能,新建一套500万吨/年的常减压装置。这在审批阶段就引来环保部门的质疑,因为新批500万吨/年的常减压已经不符合2011年出台的产业政策。
那次考察历时半年,吴晓波一行走了长江以南的11个省份。令人遗憾的是,因为种种变故,他们除发表了几篇文章外,没能寄给廖厂长一份像样的考察报告。之后,吴晓波与廖厂长再也没有联络过。25年后,吴晓波依然怀念那位只有一面之缘的厂长。“他慷慨解囊的一瞬间,理想主义的光芒使这位平常人通体透明。”回想起廖厂长的“义举”,吴晓波充满感动,“在人类文明的承接过程中,他蹲下身子,甘做后来者前行的基石。也许一切的财富、繁华和虚名都将随风而去,但廖厂长例外。”
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25年后找到廖厂长的吴晓波心怀感恩,但廖厂长却用——“如果你要感谢我,请你帮助更多人”来诠释自己的理想与豁达。为了延续这份特殊的情意,2014年12月31日“廖厂长?吴晓波青年创业公益基金”正式启动,该基金为纯公益性质,为18~35岁的年轻人创业提供资金帮助、智力支持和资源扶持,基金初始100万元来源于廖厂长个人捐赠。
申报者必须承诺:成功之后乐助他人,成为下一个“廖厂长”。一场小而温暖的找寻,正成为另一场大帮扶的起点,互信互助的精神在延续。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一直想帮助一些年轻人,就像当年廖厂长帮助我们一样。很感谢廖厂长,25年后我们还能一起干点事。”吴晓波说,在如今这个时代,让廖厂长的这种情怀与精神传承下去,更显实际和必要。廖厂长和我都默契地选择了去帮助那些年轻的创业者们。在他们身上,我们能看到跟我们昔日一样的那种对改变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强烈愿望,无论何时,一个国家的成功都有赖于这个国家年轻人的成功。
那时候吴晓波还在复旦新闻系读书,系里的一个考察项目急需资金,于是登报求助。接着某天收到一份来自湖南娄底的快件。当地一家企业的厂长来信说愿意出资7000元赞助这次考察。1989年的7000元还是挺大的一笔钱。
南行路上,考察项目组特意去拜访这位好心的厂长。在一间堆满物料的工厂简陋而灰暗的办公室里,他们见到了这位姓廖的厂长。厂子是一家只有二十来个工人的私营小厂,每年的利润大概也就几万多元。
整个过程廖厂长都说不出什么,只说等考察报告写出来,希望能寄一份给他。他还透露当时正在积极筹钱,想年底时请人翻译和出版一套当时国内还没有的《马克斯·韦伯全集》。
就像吴晓波说的,在以后的生涯中,他遇到过数以千计的厂长、经理乃至“中国首富”,他们有的领导着上万人的大企业,有的日进斗金化钱如水……说到风光和有成就,这位廖厂长似乎都要差很大的一截。但不知为什么却常常怀念这位小厂的厂长。
此刻,我想到的也是这个只是听说从未谋面的人。并在那份记忆中,感受到了理想主义的温暖。
一、开展探究性的教学活动
1.组织对南小河沟的实地考察,增强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和战胜自然、改造自然的信心。南小河沟位于距西峰城区13公里的董志塬西畔,沟壑纵横,谷坡陡峭。南小河沟流域面积36.3平方公里,是黄委会西峰水保站坚持半个世纪研究水土流失规律的基地,也是全国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样板。根据这里土壤侵蚀的规律,实行了“保塬、护坡、固沟”的治理方针。南小河沟的治理经验已在董志塬周围乃至整个黄土高原广泛推广应用,仅庆阳地区按南小河沟治理模式进行的小流域治理可谓遍地开花,收效显著。这种治理目前正在以更大的规模进行。西峰人“近水楼台先得月”,一面就近学习西峰水保站进行小流域和小区治理的新鲜经验,一面接受专家的指导,将水土保持与发展山区经济、脱贫致富的目标结合起来,创出了具有代表性的农林牧生态结构优化模式,大力进行以保持水土、防治泥沙流失为中心的经济作物的开发利用、退耕还林、植树种草,做到土不下坡,青水常流,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南小河沟小流域的综合治理方法和显著治理成效受到国际水土保持界的关注,先后有俄罗斯、加拿大、英国、荷兰、美国、澳大利亚的专家、学者来进行科学考察和学术交流,国际声誉很高。如今被誉为镶嵌在黄土高原上的一块翡翠的南小河沟,已经驰名中外,其青山秀水,苍松翠柏,吸引人们常去领略她那迷人的风光。通过利用周末、节假日带领学生实地考察,学生既理解了课本上抽象的地理知识,又接受了保护生态环境的洗礼。
2.组织学生参观庆阳石油开采基地和石油化工厂。我市位于陕甘宁盆地边缘,有大面积的古地理成油环境。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5亿吨,新近探明的西峰油田石油地质储量1.0822亿吨,控制石油地质储量2.0316亿吨,预测石油地质储量1.2383亿吨,三级储量合计达4.3521亿吨,被称为中国石油近十年来的最大发现,日产塬油1600吨,已建成生产能力93万吨,开发前景广阔。通过实地考查,一方面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另一方面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尤其是看到石油化工厂高耸的烟囱大火熊熊,浓烟滚滚,对环境污染很大,同学们深感忧虑。
二、组织学生撰写研究性教学活动的考察报告
1.根据活动前的要求,考查结束后要求每人要撰写。800字以上的小报告,而很多学生写了近2000字,还提出了一些有创见性的观点,表现出极大的参与热情。
2.在个人小报告的基础上,开展班际优秀论文交流。每班选出2―3篇,学生对推选的文章进行认真筛选,力争为班级争光,这充分表现了他们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和积极上进的精神。
3.在优秀论文汇展后,积极推荐参加中国地理学会举。办的“地球小博士”论文大赛,很多学生获奖,指导教师也受到地理学会和学校的表彰。通过这样的活动重要的是学生获得了社会实践经验和受到了环境教育。
三、探究性活动的意义
1.探究性学习课程理念初步体现。此次活动不仅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兴趣,并体验成功与快乐,而且重视学生的自主参与,活动前播放录像片,让学生自己去查资料、实地调查,提出创新性的见解。如将南小河沟小流域水土保持的成功经验以小论文的形式推荐给自己的家乡,给石油化工厂写信,言辞恳切地和他们商谈如何保护大气环境和地下水资源。探究活动的开展,对学生认识自然、认识社会、发展自我、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研究性学习目标初步实现。通过此次活动,学生激发了观察生活、研究问题的兴趣,提高了鉴别、分析、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通过参与活动,学生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培养积极的社会责任意识。
3.新的学习方式的一次尝试。通过此次活动,学生对学习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学习不再是一种外在的强迫过程和控制力量,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积极、主动的过程,在组织活动中灵活引导,学生主动去寻找、去发现。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身临其境,社会责任意识增强了,学习的目的明确了,体现了学习为其终身服务的理念。
四、探究性活动的教学启示
欧洲的环境科学教育与国内基本起步于同一时间,以西班牙为例,该国在1971年建立了第一个高等教育的环境科学专业。然而日后其借助欧盟的平台,迅速发展,形成了一套相对本地化和可操作性强的环境科学实践教学系统。
环境科学专业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实践型,这就要求环境科学专业毕业的本科同学不仅仅需要掌握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在面对错综复杂的环境问题时,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
一、环境教育
环境教育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随着世界经济发展和环境问题不但涌现而发展兴起。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自然栖息地的破坏和环境质量退化所带来的经济、社会、自然和生态等各种危机。环境教育也随之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思考。在1972年在斯得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环境教育的重要性被广泛地接受与肯定,由此拉开环境教育大发展的序幕。之后,在1975年的贝尔格莱德,1977年的第比利斯,1987年的莫斯科和1999年的塞萨洛尼基会议中,环境教育的定义不断清晰,也被越来越多的机构组织重视和执行起来。
各国对环境教育的定义有不同的描述,1987年莫斯科环境教育和培训国际会议上的定义为:环境教育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个人和群体意识到自己的环境和学习的知识、价值观、技能、经验以及从个人和群体层面使他们能够采取行动应对当下和未来环境问题的决心[2]。
我国关于环境教育的定义,可引用百度百科的概述:环境教育是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核心,以解决环境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以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和有效参与能力、普及环境保护知识与技能、培养环境保护人才为任务,以教育为手段而展开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过程[3]。环境科学专业科班培养的本科生,无疑是环境教育的直接受体,通过系统的环境专业教育训练,使学生不但掌握环境专业领域知识,而且兼具使命感和责任心,成为环境保护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引领者、倡导者。
二、中西(欧)环境科学实践教学差异对比
1.实践课程设置。国内环境科学的实践课程设置大致分为两类,下面以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专业为例进行阐述:一类是与专业课相关的实验课程,比如普通化学实验、环境检测实验、生物化学实验、环境毒理学实验等等。该类实验课程设置与专业课学习相对应,内容多为专业课原理的演示或验证实验。该类课程分布在教学周中,需要实验前进行实验报告撰写的形式进行,实验结束后撰写实验报告进行总结。另一类是参观实习类的实践课程,如同济大学环境科学系组织的参观云南水务集团、上海杨树浦自来水厂等实践,这些实践课没有对应的专业课程,而是在培养计划中作为暑期实践单独出现,具有比较高的独立性,时间上它们分布在暑假开始的阶段,一般为期两周。学院组织以系(或班)为单位,集体前往参观地点进行实践,而地点和参观的企业分布广泛,有上海市内的环境企业,国内的污水处理公司(云南水务公司),也有国外的大学(日本九州大学)和环境基地(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等,参观结束后,同学们需要撰写对每个场所的心得体会和报告。在参观时,所参观的企事业单位机构的专业人员向同学们介绍相关专业知识,这拓宽了同学们的专业专业知识学习途径。费用方面,远途的参观考察基本上是学校学院的经费承担,但是也有同学自费的部分如机票和其他一些费用。一般都在普通家庭可以承担的范围之内。总体来看,国内的实践课程种类比较多,时间地点都很多样,而目的就是培养同学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对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而课程的评价体系则主要参考学生的报告评价,如实验课的实验报告的平均分和考察报告的评分等。此外,以同济大学环境科学创新试验区为例,通过组织小班教学,引导学生们循序渐进参与创新实践,以提高综合能力。如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参观教授实验室,大学二年级开始“一对一”的导师制,通过学生和教授的双向选择,确定学生的导师和课题组。这样,学生可以进入各个不同的实验室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更早地接触到科研和相关的活动。这样的教学模式丰富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也为学生开阔视野提供了很好的途径。
欧洲的环境科学实践课程设置与国内有所差异。以试验区同学交流学习的西班牙瓦伦西亚理工大学为例,环境科学实践形式也分两种,和国内一样,是实验课程和参观实践。但是欧洲的实践课程强调本地化和可操作性强。这里的实验课和理论课不分家,如环境生态学,课程分为两部分——课堂和实验室,同学们进实验室的频率也是一周一次到两周一次,此外,同学们无须撰写预习内容,但实验报告和国内相似,区别在于这边要求以一定的格式标准,将实验报告打印出来,由老师收集,作为评分的依据。而参观实践也是与课堂结合的,并不同于国内实践教学课程独立设置。往往在某门课程学习当中,安排整天的实地考察(field trip)。实地考察地点则由课程的性质而决定,例如地理课会选择附近的山体,而环境修复会安排在周围的某个垃圾填埋场。偶尔也会有远途参观的课程,行程从3~4天至一星期不等,这些课程通常出现在大学高年级如大四阶段。这种远途实践是自愿参加,部分自费。如同学因为费用问题不参加将另外安排任务。在实地考察过程中,由于自然场地更多,通常都是任课老师担任解说员的职责,因此需要老师对该场地有一定的了解。 据来自德国和奥地利环境科学专业的同学叙述,当地的课程设置和西班牙相差无几,也是实验课和理论课相结合,而实地考察也是根据具体课程来安排,有的课程会固定每两个星期有一次,有的课程则不定期举行。而且普遍没有长途的行程,时间最长则只有3~4天。课程的评价和国内相似,也是根据学生的报告进行评分,不同的是,该分数是理论课的一部分,并不像国内有单独的实验课分数。
2.学生态度。在国内教学普遍以应试为目的的大背景下,实验和考察这种非考试科目,在一定程度上应该是符合学生的兴趣,并且能够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而实践考察中,同学们普遍对轻松的行程比较感兴趣,而在具体的企业和工厂参观热情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该主题的熟悉程度和讲解人员的表达能力,积极主动性上受限制。部分同学对实验预习报告和考察报告的撰写不够重视,仅仅是完成任务,会沦为“形式主义”。
在西班牙或者德国的环境科学主修学生则对实验和考察有不同的态度,学生们普遍乐意接受实验和考察教育,相比中国学生,他们更有兴趣参加实验或者考察形式的教育。但是同学们普遍为实践课百分之百的出勤率要求感到苦恼,在西班牙尤为严重。因为西班牙18~24岁学生平均翘课率为23.5%,为欧盟国家首位[4]。此外,实践考察报告的撰写不是必须的,受到部分同学的欢迎。
10天的行程安排十分紧凑,由于去参观的工厂相距较远,考察团成员在参观、学习之后,回到大巴车上召开小结会议,利用赶路的时间进行讨论,相互交流体会,把研讨的问题带到下次参观中,向厂方的技术人员咨询或了解。共考察了德国的4个“peddinghaus”数控设备用户的钢结构企业和意大利菲赛普公司总部及4个生产厂区。 “peddinghaus”公司德国大区的销售总裁全程陪同考察。参加考察的企业家、技术专家们反映较好。归纳企业领导的语言和感受,有以下几方面收获:
一是对德国钢结构生产加工的质量“没有话说了”。参观的几个工厂,生产管理井然有序,原材料、构配件摆放与生产流程相匹配,生产的钢构件无论大小,其细部处理认真,焊接、打磨、喷砂、涂装的生产工艺一丝不苟,特别是焊接的质量水平,生产出的钢构件成品表面光洁,漆面亮泽,如同家具的面漆水平,用浙江中南钢构公司领导的话说:这构件的质量,没得话说的了。
二是对数控技术与机械设备的协调利用“开了眼界”。到德国的Butzkies Stahlbau Gmbh公司参观,该公司的设计室负责对钢结构建筑的构配件加工出图,设计师对钢结构建筑的加工件实行分级拆分、组装模拟过程进行演示,每个加工件都有编号和识别码,并直接与车间的生产设备相连接,实现数据参数直接传输。根据设计图纸调整加工参数,下料、划线、切割、打码等全部自动化制作,1-2个技术工人就可以完成。下料的节约、工件的精度和自动化程度、加工的效率用浙江恒达公司领导的话叫“开了眼界”。
三是对机械设备加工的效率“服气了”。德国钢结构企业的切割、打孔、焊接等钢结构加工的主要环节,均采用数控设备加工,各类机械、设备运转的灵活性、可靠性和稳定性都为产品加工质量提供了保障。一些垂直起重设备的精度极高,遥控作业,厘米级的调控距离,使参观者近距离感受世界一流钢结构企业的全过程生产线的运行效果。在Züblini公司考察时,车间的技术工人很少,2.5~3米宽幅的板材加工车床、8000吨级的压力机、全自动的冲孔、钻孔设备让人感觉到效率,60-80的钢板在设备上如同面片般,任意开口切割,河南亚鹰公司的技术人员看了感叹:还得靠设备呀。
四是对德国钢结构企业的管理“看到真东西”。这次参观的Gold beck公司,是德国数一数二的钢结构加工生产企业,成立于1969年,现有员工3500人,其中钢结构工厂员工650人左右,年完成钢结构营业额1.5亿欧元。工作时间,厂区安静、干净整洁,车间内则充满忙碌有序。企业十分注重生产流程与提高生产工效的合理运用,按照生产工序、流程布置机械加工工位,减少加工件的倒运或搬运环节,实现机械化流程传输、安装、加工、出场。该公司坚持质量兴企、不追求企业短期效益、坚持精工细作的负责精神,以及企业追求诚实守信发展,树立做百年老店的经营理念,都给参观者留下深刻印象。
五是对比德国钢结构企业环保理念 “感到了差距”。这些企业对生产过程产生的粉尘、废水、气味或噪音的处理投入较大,在车间安装喷漆房、烤箱或废弃污水回收系统。每个焊接作业工位上都配置排气烟管,任意转动,烟气粉尘被及时排出。对大型构件的热工效能也进行收集,转换成热能给车间或办公场所取暖,降低能耗。车间的墙板都装置了消音、隔音材料,厂区的排污降噪处理的效果明显,德国企业生产对环境保护的较真,绝不是只为应付检查或表面文章,而是体现了企业对法律的敬畏和对环境爱护的自觉行为。真正体现企业生产对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感。北京东方城公司领导感叹“差距不小”。
六是对钢结构加工机械和设备的功能和运用“有了新认识”。在德国、意大利菲赛普企业参观设备时,厂方对考察团的到来作了充分准备,中国区的负责人也都专程回到公司接待,给协会考察人员演示了企业生产的建筑用钢构件的打孔、切割、挤压和型钢加工的最新数控机械和设备,引起了国内企业负责人的浓厚兴趣,尤其是标准件加工的工效质量,非常适合我国钢结构住宅的推广和运用。
通过参观考察,企业家们切身感受到,国内钢结构的转型升级,必须依靠技术手段、管理理念和生产设备的综合提升,企业做精做细才能做强。国内也有一些数控设备生产企业,价格虽然便宜,但是加工精度、自动化水平、数控能力远达不到发达国家的应用水平。在菲赛普公司车间,已经有几台专为中国钢结构企业订购生产的设备在调试或准备发货。说明一些有远见的钢结构企业已经开始行动了。
考察团还对沿途所看到的一些造型别致的钢结构建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些钢结构建筑设计大胆、前卫,有的车站、办公楼的钢结构梁柱直接在外,美观、简洁、大方。据德国钢结构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介绍,通过涂装和喷涂处理后的钢梁柱耐火温度可达600度,防锈蚀年限在80年以上。相对于国内的钢结构设计标准和规范,对钢结构的性能认识还存在局限和差距。国内钢结构企业的转型,必须从设计环节、转变观念、修订标准做起。
在返程的总结会议上,每个企业代表都作了发言,对协会安排的这次考察活动感到十分必要,特别是在国内钢结构企业面临转型的关键时期,对如何转、怎么转,向什么要质量、要效益、要节能、要绿色有了新的思考。对考察团的人员结构安排感到有新意,成员由专家型的技术负责人,有企业经营决策权的董事长、总经理组成,学习交流无障碍、收获直接,直接将考察成果转化为企业行动。参加考察的企业家、专家正在认真总结考察的成果,形成考察报告,为国内其他钢结构企业转型提供参考或启发。
关键词:社会实践;学校;德育途径
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思想的影响下,中小学普遍只重视智育而轻德育,社会实践活动更加没有地位。为了探求富有特色的社会实践之路,我们积极寻求社会的广泛支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在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开设劳动技术课程,成立各种兴趣小组
劳动技术课是加强劳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学校更好地与社会生活、工农业生产相衔接的有效措施,是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需要,也是使中学教育从“升学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特定的社会环境也要求我们改变以传授书本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模式,大力开展劳技教育。
同时,开展劳技教育,又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在学校工作中,德、智、体、美、劳都是重要的,他们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有机联系、相互渗透和相互配合着。人的全面发展就是各方面的和谐发展,而劳动教育就是架起德、智、体、美的桥梁。一方面,通过劳技课,可以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形成劳动习惯。同时,从心理学角度看,劳技教育能促进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这是因为人的认识发展与技能发展是相互统一的。动作技能是心智技能形成的最初依据,也是它的经常的体现者,心智活动又是外部动作的调节者,两者相互渗透。在完成比较复杂的活动过程中,不仅需要心智技能,还需要动作技能。动作技能的不断熟练,有助于心智技能的发展,可以使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得到升华。劳动教育还能满足不同层面上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是他们充分发挥才能的舞台。
我们从落实双重任务,培养合格人才的需要出发,克服了一无劳技教师、二无劳技教材、三无劳技设备、四无劳技基地的困难,经过认真的准备,在全校各年级分别开设了中英文打字、植物栽培、工艺美术、计算机操作、电气维修等六门劳动技术课。学校自筹资金两万多元,建立了专门的劳技教学和活动基地,并购置设备,选聘兼职教师,逐步做到了师资、教材、基地和经费的四落实。
劳动技术课的开设,深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学生在学习实践中既磨练了思想,掌握了一些劳动、生活的本领,同时也开发了智力。由学生自己栽培管理的学校植物园,不仅美化了校园,而且向外提供优良花卉苗种,创经济效益十多万元;工艺美术组制作的根雕等艺术品受到外省兄弟单位的高度赞扬;中英文打字、电子计算机和家用电器维修技术课同样受到学生的欢迎和喜爱。这些活动不仅开拓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还使学生深切感受到科学之美。通过系统的劳动教育,使学生学到了不少生产知识,受到了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养成了热爱劳动、热爱科学、勤俭节约的思想,为毕业后的就业打下了基础。
每学期末,学校对劳动技术课同其他课程一样进行理论与实践的考试、考核并对劳动态度、劳动技能、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术等进行成绩的综合评定;规定劳技课成绩不足80分不能评为“三好学生”,成绩不及格者不予毕业。劳技课已成为名符其实的必修课。学生在这样活跃的环境中成长,个性、兴趣和爱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对学生中学阶段的素质教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开辟校外教育基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学校教育寻求社会的广泛支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引导他们走与工农相结合、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道路,是提高学生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
两年前,本校与巴陵石化公司锦纶厂建立了厂校共建对子,成立了校外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厂校长期稳定合作的联系制度。我们动员工厂企业参与学校管理,采取“定地点、定时间、定任务、定目的”的“四定”方式,营造全厂重视、全民动员、全社会办教育的局面,对学校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号召力与生命力。我们聘请工厂领导、工人、技术员为校外辅导员,经常与学生一起参加活动,参与学校有关教育教学会议,深入课堂听课,并就办学情况向学校提出咨询、批评和建议。每逢节日和重大活动,厂校互派代表共庆。每年暑假,工厂帮助学校在营地举办各种主题的夏令营,组织学生定期到工厂参观、学习、劳动,熟悉化学工业的工艺流程,听取厂史和劳动模范事迹介绍。工人师傅忘我的工作精神、严明的劳动纪律、娴熟的操作技能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是最好的教育。在活动过程中,学生自发地与工人师傅结成了朋友,他们互赠礼品,互通书信,相互激励,并肩奋进。
三、创建劳动基地,提供社会实践场所
根据实际,我们在学校植物园、临近的荷花村和巴陵公司锦纶厂短丝车间建立了三个劳动基地,引导学生热爱工农群众,热爱劳动,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
我们按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劳动教育序列,原则上安排一个年级参加一个基地的主要劳动。这些基地平时由学校教师和农民、工人代表共管,再由他们确定劳动内容,保证了基地平时有人管、活儿大家干。大家为学校植物园栽花种树,挖坑掏沟;到农村积肥除草、割稻;到工厂搬运货物。一个学期后,到劳动基地参加生产劳动的学生达3500多人次。在劳动过程中,学生了解到一粒种子经过劳动者的播种、育苗、锄草、灌溉而丰收的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亲自体验到了粮食从粗糙的原料变为精美的产品所经过的几十道工序,不仅懂得了要珍惜劳动成果,珍爱劳动人民的道理,而且体验到了人类驾驭大自然的神奇之美。有的同学在作文中写道:“生产劳动虽然是艰苦的,但所获劳动果实是甘甜的,它给人们带来喜悦,使人们感受到辛勤劳动就是美,不劳而获就是丑。”这些活动使他们充分认识到那些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人类美好生活的人是美的,那些能够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人也是美的。有的同学激动地说:“劳动不仅能创造人、锻炼人、美化人,改造人的形体,改造人的思想,美化人的形体,美化人的心灵,这就是古往今来人们讴歌劳动神圣的理由。
在办好三个基地的同时,学校还给学生每人发了家庭劳动联系卡,记载家务劳动情况。通过这种自我服务劳动和家务辅助劳动,大大地克服了当前学生中的娇、骄二气和好逸恶劳的恶习,既培养了他们从小吃苦耐劳、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美德,而且训练了他们自己,培养了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如自己收拾床铺,打扫屋子,洗换衣服,为家庭买菜、购粮,做简单的饭菜。这些劳动不仅美化了学生自己的生活,而且还美化了他们的心灵,从小培育了一种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情感。每年暑假,我们还要求学生参加“当一个星期家”的活动,培养他们艰苦朴素、勤俭持家的良好品德和自治能力。把“在学校当个好学生,在家里当个好孩子,在社会当个好青年”的教育活动系统地结合起来。
四、组织校外小队活动,丰富假期教育内容
鉴于学生会在寒暑假中出现教育间断状况,学校以生活区为单位组织起“快乐的校外小队”20余个。每学期末,在教师的分头指导下,要求队员们以主人翁的精神,自订计划,自定内容,自聘校外辅导员,开展形式多样的有益活动。
他们到农村、机关进行社会调查,参观在改革开放中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的工厂,调查劳动致富的农村专业户等等。耳闻目睹的事实,使学生对社会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写出了大量有思想、有水平的考察报告和小论文,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之情在活生生的事实面前油然而生。一位学生在参观一个纺织工厂后在日记中写道:“平时我只知道衣服要穿得好看,不知道生产一件衣服要经过多少人的辛勤劳动呀!今天工人师傅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使我体会到了工人为四化建设付出的艰苦劳动。今后,我要更加珍惜劳动成果,热爱劳动人民……”一名学生在考察了工厂计算机指挥中心后,大开眼界,在作文中写道:“我进一步懂得了国家现代化建设不仅需要千百万有知识的普通劳动者,同样需要具有高等文化科学知识的高层次劳动者。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从现在开始就要打下扎实的文化基础,掌握为人民服务的过硬本领。”同时,在假期中学生们自发组织联欢会、智力竞赛、法制讲座、理想畅谈会、学雷锋服务队,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假期生活。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学生亲自体验到了党的各项改革开放政策和措施的生命力,激发了他们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热情,同时也大大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思想的影响下,中小学普遍只重视智育而轻德育,社会实践活动更加没有地位。为了探求富有特色的社会实践之路,我们积极寻求社会的广泛支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在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开设劳动技术课程,成立各种兴趣小组
劳动技术课是加强劳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学校更好地与社会生活、工农业生产相衔接的有效措施,是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需要,也是使中学教育从“升学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特定的社会环境也要求我们改变以传授书本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模式,大力开展劳技教育。
同时,开展劳技教育,又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在学校工作中,德、智、体、美、劳都是重要的,他们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有机联系、相互渗透和相互配合着。人的全面发展就是各方面的和谐发展,而劳动教育就是架起德、智、体、美的桥梁。一方面,通过劳技课,可以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形成劳动习惯。同时,从心理学角度看,劳技教育能促进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这是因为人的认识发展与技能发展是相互统一的。动作技能是心智技能形成的最初依据,也是它的经常的体现者,心智活动又是外部动作的调节者,两者相互渗透。在完成比较复杂的活动过程中,不仅需要心智技能,还需要动作技能。动作技能的不断熟练,有助于心智技能的发展,可以使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得到升华。劳动教育还能满足不同层面上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是他们充分发挥才能的舞台。
我们从落实双重任务,培养合格人才的需要出发,克服了一无劳技教师、二无劳技教材、三无劳技设备、四无劳技基地的困难,经过认真的准备,在全校各年级分别开设了中英文打字、植物栽培、工艺美术、计算机操作、电气维修等六门劳动技术课。学校自筹资金两万多元,建立了专门的劳技教学和活动基地,并购置设备,选聘兼职教师,逐步做到了师资、教材、基地和经费的四落实。
劳动技术课的开设,深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学生在学习实践中既磨练了思想,掌握了一些劳动、生活的本领,同时也开发了智力。由学生自己栽培管理的学校植物园,不仅美化了校园,而且向外提供优良花卉苗种,创经济效益十多万元;工艺美术组制作的根雕等艺术品受到外省兄弟单位的高度赞扬;中英文打字、电子计算机和家用电器维修技术课同样受到学生的欢迎和喜爱。这些活动不仅开拓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还使学生深切感受到科学之美。通过系统的劳动教育,使学生学到了不少生产知识,受到了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养成了热爱劳动、热爱科学、勤俭节约的思想,为毕业后的就业打下了基础。
每学期末,学校对劳动技术课同其他课程一样进行理论与实践的考试、考核并对劳动态度、劳动技能、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术等进行成绩的综合评定;规定劳技课成绩不足80分不能评为“三好学生”,成绩不及格者不予毕业。劳技课已成为名符其实的必修课。学生在这样活跃的环境中成长,个性、兴趣和爱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对学生中学阶段的素质教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开辟校外教育基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学校教育寻求社会的广泛支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引导他们走与工农相结合、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道路,是提高学生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
两年前,本校与巴陵石化公司锦纶厂建立了厂校共建对子,成立了校外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厂校长期稳定合作的联系制度。我们动员工厂企业参与学校管理,采取“定地点、定时间、定任务、定目的”的“四定”方式,营造全厂重视、全民动员、全社会办教育的局面,对学校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号召力与生命力。我们聘请工厂领导、工人、技术员为校外辅导员,经常与学生一起参加活动,参与学校有关教育教学会议,深入课堂听课,并就办学情况向学校提出咨询、批评和建议。每逢节日和重大活动,厂校互派代表共庆。每年暑假,工厂帮助学校在营地举办各种主题的夏令营,组织学生定期到工厂参观、学习、劳动,熟悉化学工业的工艺流程,听取厂史和劳动模范事迹介绍。工人师傅忘我的工作精神、严明的劳动纪律、娴熟的操作技能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是最好的教育。在活动过程中,学生自发地与工人师傅结成了朋友,他们互赠礼品,互通书信,相互激励,并肩奋进。
三、创建劳动基地,提供社会实践场所
根据实际,我们在学校植物园、临近的荷花村和巴陵公司锦纶厂短丝车间建立了三个劳动基地,引导学生热爱工农群众,热爱劳动,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
我们按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劳动教育序列,原则上安排一个年级参加一个基地的主要劳动。这些基地平时由学校教师和农民、工人代表共管,再由他们确定劳动内容,保证了基地平时有人管、活儿大家干。大家为学校植物园栽花种树,挖坑掏沟;到农村积肥除草、割稻;到工厂搬运货物。一个学期后,到劳动基地参加生产劳动的学生达3500多人次。在劳动过程中,学生了解到一粒种子经过劳动者的播种、育苗、锄草、灌溉而丰收的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亲自体验到了粮食从粗糙的原料变为精美的产品所经过的几十道工序,不仅懂得了要珍惜劳动成果,珍爱劳动人民的道理,而且体验到了人类驾驭大自然的神奇之美。有的同学在作文中写道:“生产劳动虽然是艰苦的,但所获劳动果实是甘甜的,它给人们带来喜悦,使人们感受到辛勤劳动就是美,不劳而获就是丑。”这些活动使他们充分认识到那些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人类美好生活的人是美的,那些能够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人也是美的。有的同学激动地说:“劳动不仅能创造人、锻炼人、美化人,改造人的形体,改造人的思想,美化人的形体,美化人的心灵,这就是古往今来人们讴歌劳动神圣的理由。”
在办好三个基地的同时,学校还给学生每人发了家庭劳动联系卡,记载家务劳动情况。通过这种自我服务劳动和家务辅助劳动,大大地克服了当前学生中的娇、骄二气和好逸恶劳的恶习,既培养了他们从小吃苦耐劳、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美德,而且训练了他们自己,培养了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如自己收拾床铺,打扫屋子,洗换衣服,为家庭买菜、购粮,做简单的饭菜。这些劳动不仅美化了学生自己的生活,而且还美化了他们的心灵,从小培育了一种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情感。每年暑假,我们还要求学生参加“当一个星期家”的活动,培养他们艰苦朴素、勤俭持家的良好品德和自治能力。把“在学校当个好学生,在家里当个好孩子,在社会当个好青年”的教育活动系统地结合起来。
四、组织校外小队活动,丰富假期教育内容
鉴于学生会在寒暑假中出现教育间断状况,学校以生活区为单位组织起“快乐的校外小队”20余个。每学期末,在教师的分头指导下,要求队员们以主人翁的精神,自订计划,自定内容,自聘校外辅导员,开展形式多样的有益活动。
他们到农村、机关进行社会调查,参观在改革开放中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的工厂,调查劳动致富的农村专业户等等。耳闻目睹的事实,使学生对社会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写出了大量有思想、有水平的考察报告和小论文,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之情在活生生的事实面前油然而生。一位学生在参观一个纺织工厂后在日记中写道:“平时我只知道衣服要穿得好看,不知道生产一件衣服要经过多少人的辛勤劳动呀!今天工人师傅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使我体会到了工人为四化建设付出的艰苦劳动。今后,我要更加珍惜劳动成果,热爱劳动人民……”一名学生在考察了工厂计算机指挥中心后,大开眼界,在作文中写道:“我进一步懂得了国家现代化建设不仅需要千百万有知识的普通劳动者,同样需要具有高等文化科学知识的高层次劳动者。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从现在开始就要打下扎实的文化基础,掌握为人民服务的过硬本领。”同时,在假期中学生们自发组织联欢会、智力竞赛、法制讲座、理想畅谈会、学雷锋服务队,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假期生活。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学生亲自体验到了党的各项改革开放政策和措施的生命力,激发了他们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热情,同时也大大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每学期开学初,我们针对假期举行的活动,举办了“家乡新闻会”、“寒暑假调查报告评选”、“‘祖国在前进’摄影展”,让学生在亲自经历的事实面前坚信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