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大学生德育教育论文

大学生德育教育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5-17 12:37:4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大学生德育教育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大学生德育教育论文

篇1

(二)科尔伯格的道德判断研究科尔伯格坚信“公正原则”是道德教育的最高原则。他曾多次引用苏格拉底的话:“美德只有一个,那就是公正”来表达他这一观点。他采用了两难故事法这样的实验研究范式,具体是采用一种临床访谈程序来研究,但与皮亚杰的设计截然不同,使用了非常有名的两难故事的设计,故事常常会描述一个弱者,非常需要帮助,如果靠自己的力量去解决问题就不得不违法法律,然后让孩子思考并判断这个故事主人公是需要帮助还是拒绝帮助,但让被试明白,如果需要帮助就会违法法律。从这个实验中得出了孩子如何进行思考的,得出来孩子推理的过程。从这个实验研究中发现,个人在进行道德判断时,总是以公正的价值观为主要标准,个人为围绕这是否公正而进行判断,那公正到底是什么呢?通过研究发现,公正的价值观主要是以社会契约为主,总是考虑个人的权利、自由、自主等内容,以此来构建道德判断的原则,主要是要自我保护,然后强调平等和公平。因此,我们在评价某个事件是否道德的时候,应该根据这个事件中的个体是否履行了个人的义务或承担了个人的责任,利用这样的证据来检验个体是否违背了公认的标准和原则;进一步说,如果个体有了过错,他(她)就必须应该受到相应的惩罚,才能够使公正原则得到维护。公正取向的个体认为,杀人偿命,欠债还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二、关怀价值观的道德研究

除了公正价值观的道德取向,我们是否应该有更为宽容的道德价值倾向呢?吉利根(C.Gilligan),美国心理学家,吉利根对于发展女性主义心理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她采用现象学的方法来研究男女在道德情境中的道德判断差异。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提出另外一种道德判断的价值倾向——关怀价值观倾向。她提出了关系意象是进行道德判断的关键,关系意象就是在面对道德冲突时,个体头脑里面思考的主要是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关系,而不是具体的道德原则。她提出了,关怀价值观倾向的道德判断标准。该价值观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进行道德判断时往往是考虑如何做才能维护彼此之间的和谐关系,或者为了和谐可以合作甚至是妥协。关怀价值观的道德判断取向,更多的是考虑他人的幸福健康和利益,逻辑的出发点是我要如何去做才能避免让他人痛苦,或者如何帮助他人减轻痛苦、负担和伤害。道德判断的标准往往是站在事件主人公的角度和处境,然后对他们的行为作出判断。因此,在这种价值观倾向中别人是否该受到惩罚不再是考虑的重点,而是根据行为的后果来判断,怎么做才可以杜绝继续犯错。因此,她提出公正的价值观基于独立的个体,而关怀的价值观则求助于协调人际关系。关怀的价值观取向不仅关注他人,而是更容易与自我、自我与他人进行联系。在关怀的价值观体系里,如何与他人的关系不破裂,如何避免去伤害别人是考虑的关键。同时,考虑自我关注,特别考虑在关怀他人时如何关怀自己。这种价值观在考虑解决道德冲突的方式时,会考虑:如何恢复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或联系;进行关怀活动时相信好运会降临到其他人的身上,或者相信他人或自己的痛苦将会消失无踪的这种积极心理。

三、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启发

首先,公正价值观的教育理念是至关重要的,不仅因为这是科尔伯格道德教育实践观的重要内容,更重要的是在道德判断上有强烈的法治观念,这是一个国家是否安全和安定的重要保证,党的十四中全会提倡的“依法治国”能很好的说明进行公正价值观教育是培养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一项基础教育,因此进行公正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从震惊全国的马加爵杀人事件到前年的复旦大学林森浩的向室友的投毒事件,我们能够深深感觉到大学生的法治教育这一块有大大的缺失。这不得不让我们重新构建对于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程度。功利心的追求是导致大学生道德价值观教育忽视的重要原因,以至于在学校教育中出现重智轻德的情况。在完全学位任务的同时,如何贯彻实施好公正价值观的道德教育,让学生树立健康的竞争意识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建立好清晰的是否对错观念,有错就罚,有奖必赏的教学评估模式,让学生有法可依,有法可寻。

篇2

文献标志码:A

自从1995年起我国实行5天工作制、2007年起实行新的节假日制度以来,国家法定节假日(含周末)全年共116天。这意味着一般工作人员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闲暇中度过。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闲暇时间更为充裕,寒暑假、各种长假、双休日加起来,每年有170天左右的时间处于休闲状态,接近全年时间的二分之一。除此之外,大学生正常的教学活动安排还随着年级的增高而逐渐减少。因此,除了课堂教学与其他一些必要的活动之外,大学生具有大量的闲暇时间,闲暇生活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在整个大学阶段的品德塑造、知识学习、能力培养等诸方面的情况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大学生的闲暇时间如何度过,取决于大学生的闲暇教育开展得如何。所谓闲暇教育,是指教会人们利用闲暇时间充实个人生活、发展个人兴趣的本领以及如何有价值地、明智地利用闲暇时间发展个性的教育。为了深入了解大学生闲暇教育状况,我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河南省四所普通本科院校(河南大学、洛阳理工学院、信阳师范学院、平顶山学院)学生的闲暇教育状况进行调查。

一、大学生闲暇教育的现状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了解到,大学生尽管在生活中有比较充足的闲暇时间,对闲暇生活期望值也较高,但他们对闲暇生活的自我感受并不乐观。由于他们对闲暇生活的片面认识和理解,使得他们不能选择积极、健康向上的闲暇生活内容,这必将影响大学生的成才与发展。目前,在大学生的闲暇教育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部分大学生对闲暇教育认识不足,从而导致对自身的闲暇生活安排不当

在对“学校对大学生进行闲暇教育是否需要”的调查中,大多数大学生认为学校对学生进行闲暇教育是必要的。他们主观上希望学校能对他们进行闲暇生活的管理与引导,从而提高自身的闲暇生活质量。但是,仍有35%的学生对闲暇教育认识不足,对自己的闲暇时间安排不当,放任自流。

调查发现,在大学生的闲暇生活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在被调查的大学生的闲暇活动中,发展型的活动少,消遣型的活动多,尤其是上网成为大学生闲暇生活的首选内容。这种以消遣娱乐为主的不合理的活动结构不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二,闲暇生活的层次偏低,空耗型的闲暇生活成为大学生的主要活动。例如睡觉、与人闲聊、逛街购物等活动在大学生闲暇生活中的地位仅次于上网、散步,成为他们休闲的主要方式,这种低档次的活动占据了他们大量的时间。这些纯粹打发时光的行为,不仅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时间一长,会让一些大学生倍感空虚和无聊,导致他们意志消沉,不求上进。第三,大学生的闲暇活动大多都是通过学生自由组合成伙伴或独自一人方式进行的。上网、散步、睡懒觉、与人闲聊、逛街是大学生最经常从事的五项闲暇活动。这些活动更多的是与自我的交流,具有很强的独立性,长期从事这些闲暇活动,易造成很大一部分学生不喜欢参加社交活动,并且易造成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表现出胆小、害羞、孤僻、不善与人交谈等症状。在对“应如何合理安排自己的闲暇生活”的调查中,有9.2%的同学选择“说不清”;在对“学校、家庭对闲暇生活的态度”的调查中,有14.1%的同学选择“说不清”。这样的回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大学生对于闲暇生活的安排是不理智的和欠自觉的。

2.闲暇教育还没有引起学校、社会和家庭的足够重视

在调查中,18.2%的大学生认为家庭对闲暇教育不重视,17.6%的大学生认为学校对闲暇教育不重视。调查还显示,目前一些学校的课外活动内容空洞、形式主义较为普遍,难以对大学生产生吸引力。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只有22.1%的学生在闲暇时间参与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只有28.9%的学生从事勤工俭学。高校扩招带来的学生活动设施、场所的短缺,以及设施和场所收费不合理等问题是造成大学生感觉学校不重视闲暇教育的主要原因。调查表明,只有6%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闲暇知识来源于学校教育,而认为自己的闲暇知识来源于网络、书籍、同龄人、社会的学生人数所占比例分别是:29.7%、26.0%、19.9%和18.4%。

3.大学生在闲暇生活中,自我教育作用不足,导致闲暇生活随意化

闲暇时间的增多,必然带来闲暇方式的多元化。大学生的闲暇欲望也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而呈现不断上升趋势。但是,大学生的闲暇欲望想要顺利实现,需要一定的闲暇知识和自我教育意识来保证,否则其结果必然是一方面内心的欲望日趋多样化、更富有进取性,另一方面他们却又不知该如何实现和满足欲望,从而导致内心的矛盾、困惑和焦虑。调查发现,在闲暇生活中,大学生如果自我教育意识不强、作用不足,易导致闲暇生活随意化。

二、对大学生闲暇教育的建议

从对大学生闲暇生活总体状况的调查结果的分析中,我们看到大学生的闲暇生活总体上是多姿多彩、积极向上的,但在闲暇生活的结构、闲暇活动内容的层次、合理安排闲暇时间的自觉性等方面还存在着若干值得注意的问题。这些问题说明,虽然闲暇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但这种可能性要通过教育引导才能实现。毕竟在现阶段,闲暇仍是对应于劳动而存在的(大学生的闲暇是对应于课业学习而存在的),人们(包括大学生)对闲暇的理解往往也不能超越休息放松、吃喝玩乐的传统观念。这就决定了对大学生闲暇生活的引导是一定历史阶段下实现闲暇价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而目前,在

我国高校中各种教育活动对学生闲暇生活的影响是零散的,不能起到自觉、全面地引导学生闲暇生活的作用,因而有必要重视和加强闲暇教育,使闲暇教育成为大学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1.培养大学生正确的闲暇观念

闲暇观念和意识反映了人对闲暇的态度和看法,而态度和看法往往决定着人的行为方式和心理反应。大学生闲暇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与他们没有正确的闲暇意识和闲暇观念有关。所以说,培养大学生正确的闲暇观念和闲暇意识是帮助他们合理度过闲暇生活的基石,是对大学生进行闲暇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这就需要学校充分利用多种渠道,如课堂教学、校园文化活动、校外文化活动等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闲暇观念,开展有意义的闲暇活动。

2.学校、社会和家庭要互相配合,共同对大学生实施闲暇教育

首先,高校要成为大学生闲暇教育的主阵地。大学生的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大学校园里度过的,他们接触最多的也是学校里的管理者、教师、校园环境、文化氛围以及大学课程。因而,高校作为大学生闲暇教育的主阵地,要充分发挥对大学生闲暇教育的引导作用,要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对大学生进行闲暇教育。其次,学校要配合社会其他部门共同实施闲暇教育。当今,大学生生活在信息社会的海洋中,毋庸置疑,他们的心理发展必然受到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面对开放社会的各种消极诱惑,对大学生的闲暇教育仅仅依靠学校是不现实的,这就需要学校与社会教育机关、社会教育组织、社会文化机构积极配合,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根据学校及其所在地区的特定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因地制宜、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地开发和利用闲暇教育资源,多股绳拧成一股劲,为学生的闲暇生活提供更为广阔的智力背景和活动空间。整个社会的文化氛围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有无声的熏染作用,因此社会尤其是文化部门要用高雅、健康的精神产品去引导人们的审美观,这一点尤其应该得到人们的重视。

篇3

生存教育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地变化。大致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生存教育是教人懂得生存的规则,并且利用这些规则达到自己的目的;第二种观点认为生存教育即“做人教育”,即首先要满足做人的最基本需求,然后还要学会适应社会需要的其他技能;第三种观点认为生存教育就是要发掘人类的各种潜能,以适应社会和时代的发展需要。总的来说,生存教育在社会主义国家制度下,就是对受教育者在生命意识、生存知识与能力、生活观念与生活价值意义等自然生存能力和社会生存能力方面进行的系统而全面的教育。对于大学生来说,生存教育不仅强调生存基本技能的训练,更要注重于社会生存能力的训练。即包括学习能力、适应能力、管理能力、沟通能力、情感控制能力等多方面的训练和提高,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二)生存教育的德育价值取向

首先,德育与生存教育都是以促进人的生存、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目标的。在以往对生存教育概念的理解中,侧重于对生命存活的理解,所倡导的价值取向就是对生存技能、生命存活技能的重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生存教育不能仅局限在对生命存活、生命价值的训练,而应是对生命、生存和生活教育三位一体的训练。以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三生教育”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它的价值本质就是要实现生命价值的本源性回归,建构生命价值理论的核心。实际上,现代教育的发展过程,其本质上就是一个培养个体从“现实生存”到“价值生存”的过程。马克思曾经指出,价值“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表示物的对人有用或使人愉快等等的属性”。可见价值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种关系,是客体的存在对主体需要的满足,也是主体追求的目的,由此看来,生存教育的价值有两个基本属性,对社会发展的满足和对人作为个体需要的满足。生存教育的德育价值取向关乎着社会发展的方向,注重国家与个体的命运统一。大学生生存教育的本质是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其指导下的社会生存技能。因此,德育价值取向是大学生生存教育的根本所在。

二、德育价值在生存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一)大学生生存教育是生存实践实然性与德育价值目标应然性的有机统一

人的个体生存是人在这个世界上的最基本存在,生存的本能使得人类会通过自身与外在环境(自然界)的不断斗争从而获得生存的知识和技能,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历史中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在西方哲学史上,存在主义哲学流派的克尔凯郭尔、萨特、尼采、海德格尔、雅斯贝尔斯等都曾对“生存”进行过深刻的阐释。“马克思强调要从实践上去理解即人的对象性的生存实践活动是对象人化的活动,同时也是人对象化的活动”。马克思阐述了生存实践的实然性,即人的生存实践与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而且生存并非简单意义上的“生命的存活”,而是指“生存着的存在”。这种“生存着的存在”是人类生存的高级状态,也是生存实践实然性特征的体现,它是生存教育的重要标志,大学生生存教育作为生存教育的一部分,理所当然具有生存实践的实然性特征。同时,大学生生存教育又具有德育价值的应然性特征,他们的思想虽然还有着过渡性和不确定性,但基本已具备成熟的思维和理性的判断,因此更应注重其德育教育。

(二)大学生生存教育是个体存在性价值与群体社会性价值的有机统一

在人类发展历史中,无论作为群体物种,还是作为一个单个个体,都为了能够存在下来而顽强地生活着。然而,在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价值法则指引下,常常把人类个体的生存价值无限放大,从而忽略了群体的社会价值。大学生生存教育正是基于个体存在性价值和群体社会性价值的有机统一,在尊重个性特征的同时,更多的通过生存教育途径和社会实践活动,学会基本生存技能,将社会规范内化于个体技能中,做到个体存在性与群体社会性的有机统一。

(三)大学生生存教育是个体梦与中国梦的有机统一

生存教育的实质就是对受教育者的培养与训练,它通过一种实践性和生存性的教育方式使个体在客观世界中获得满足,即存在感和价值感,生存教育是一种帮助个体实现自己的愿望和梦想的途径。党的十提出了“中国梦”的伟大构想,2012年11月,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定义“中国梦”;2013年3月,再绘“中国梦”,并寄语全国广大青少年“要志存高远”;2013年五四青年节,参加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实现中国梦、青春勇担当”主题团日活动时指出,党始终重视青年、关怀青年、信任青年,让更多青少年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包括广大青年在内的每个中国人的梦。“个体梦”是构成“中国梦”的一块块基石,是“中国梦”实现的前提;要想实现“个体梦”和“中国梦”的有机统一,就需要一个能够融通国家与个体之间通道的有效途径,那就是生存教育。因为生存教育是立足于个体的生存基础之上的,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德育价值取向,即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优秀群体,影响着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青年的梦想只有和国家民族的梦想交融在一起,触动并点燃这一群体内心深处的“中国梦”,并使其“认同中国梦、践行中国梦、实现中国梦”。

三、加强大学生生存教育中德育的具体途径

大学生生存教育的主体内容是思想政治道德教育,是对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而且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实到生存教育实践中,通过实践性和生存性的形式,使之内化为大学生的内心信念。具体来说有如下几个途径:

(一)给予“中国梦”背景下的生存理论与价值引导

自从提出“生存教育”这个概念,学校都在积极探索生存教育的模式和途径。有的认为生存教育就是安全教育;有的认为生存教育是素质教育;也有人认为生存教育就是对基本生存能力的培养。虽然这些提法都不无道理,但缺乏一种理论上的把握和分析。生存教育在中国制度文化背景下,应该以“中国梦”这一伟大构想作为生存教育的理论基础与价值引导。从生存教育的理论基础上来看,其基本理论应溯源到哲学上的“生存论”与马克思关于人的的全面发展理论。马克思认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存在。”这表明了马克思的观点是有生命的个人存在是社会存在的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目的。其关于“全面发展”的论述是人的体力和智力同时完善。强调生存知识和能力是人的综合素质的重要部分,这正是中国化理论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最新的中国化理论提出的“中国梦”伟大构想中,对青少年群体提出要“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更是对生存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与价值引导,从德育价值目标上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大学生生存教育更是要牢牢把握“中国梦”这一时代背景,将其作为生存教育的理论基础与指导思想,深入贯彻“生存教育”的理念,加大社会实践的力度,体现生存教育的特色,从生活实践中提高生存能力。

(二)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我国,人们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缺乏科学的认知,即使是在大学校园里,也是在马加爵等恶性事件发生之后才意识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严重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生存教育的视角就是从生存教育的角度,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

(三)加强校园实践教育

大学生生存教育的一个本质要义就是要“学会生存”,一方面是强调基本生存技能,如逃生技能、急救技能和危机处理能力等;另一方面强调的是对生活新环境的适应能力、管理能力、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而校园实践就是培养这些能力的重要场所。校园实践是知识学习与能力发展的和谐统一,对于生存教育来说是一项重要内容。2013年7月,四川大学举办了学生社团发展论坛,校长谢和平对学生社团工作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高校应重视学生社团工作,将其视为社会实践的平台;二是建立和完善大学生社团组织,鼓励支持学生积极参与到社团活动中来;三是对社团的发展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对学生社团管理抓落实、抓实效。

(四)加强校外生存训练教育

对于在“应试教育”传统背景下的大学生,急需提高的就是基本生存技能,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会弹钢琴不会洗袜子”“门门成绩优秀,却不敢一个人出门旅行”等大学生新闻案例,更不用说那些泼熊、杀死室友等恶性事件了。因此,当代大学生生存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校外生存训练。一是校外社会实践。校外社会实践指的是大学生利用假期或者校外实习期间,进行有目的有任务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中国人民大学进行的“千人百村”全国社会大调研,其继承“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光荣传统,秉持“实践出真知”的坚定信念,深入田间地头、了解乡村风貌、调研基层民生、体悟农民生活,展开了一场与农村和农民零距离接触的社会实践活动。二是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指利用业余时间,利用自身技能和资源,积极热心地为社区、社会提供无偿的援助的行为。大学生生存教育通过志愿服务的形式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公益精神、公民意识,从为他人、为社会的无偿服务中获得生活经验和技能。三是职业实习活动。大学生生存教育最终的目的就是培养出一个合格的社会需要的人才,这样的人才不仅需要良好的智商和知识储备,更需要情绪管理和人际交往等能力。因此,大学生必须深入到社会生活中,才能培养出良好的社会生存能力,通过参与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使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得到巩固和发展。

篇4

当前我国大学生诚信教育现状堪忧,大学生不诚信行为经常发生,大学生道德素质不断受到社会质疑。几乎所有高校都设有《思想道德与法律修养基础》课程,但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难以保证。例如,在去年曝光的河南大学生高考代考事件就折射出整个社会的考试诚信问题;多所高校表示困难学生获得助学贷款并顺利毕业后存在拖欠还款等不诚信行为。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类。

1.社会中的不诚信风气

社会中的不良风气是大学生诚信教育出现困境的宏观环境原因。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不断满足着人们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各种需求,但一定程度上出现了金钱至上、权力至上的错误思想,这种错误思想造就了市场混乱,制假造假、违法经营行为时有出现。近年来相继发生“瘦肉精”、“毒奶粉”、“彩色馒头”、“地沟油”等恶性食品安全事件,这些事件表明整个社会的诚信缺失和道德滑坡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这些丑陋的现象对国家,对社会,对全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在客观上也助长了个别大学生唯利是图的思想和急功近利的心理,给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2.诚信教育脱离实际

诚信教育脱离实际是大学生诚信教育出现困境的本质原因。道德教育有三个来源,即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其中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显性的,具有直接性和显著性,但当前的学校和家庭的道德教育具有超现实性,道德目标设置过高,与社会现实存在巨大差距,脱离生活的诚信教育使学生不能从内心形成道德认同,导致教育效果大打折扣。例如学生从小接受道德高于金钱教育,但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就会接触到一些错误的世界观和道德观,使之感到困惑、焦虑和彷徨。同时,教育者的教育与教育者本身行为的矛盾也会导致这种冲突,例如扮演教育者角色的老师和家长常常在生活中出现不诚信行为,这种不诚信行为和近乎神圣的道德教育形成的巨大反差使学生从小建立的道德观如巨厦崩溃。

3.制度性监督机制缺失

法律、法规的不完善,社会监管的不足是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制度性原因。在中国,诚信道德是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形成的,也就是在一种封闭的生产关系、人员流动很少的社会条件下形成起来的,在这种历史大环境下,诚信问题不会成为突出普遍的社会性问题。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建立,人际关系开始变得紧密、广泛、复杂、频繁,在这种变化的环境和关系里,传统的约定俗成对人的行为约束是有限的,当维系诚信的传统手段渐渐失去了效力,而社会尚未建立或健全与市场经济所匹配的各项法律体系和规章制度,诚信缺失现象便会出现在各个领域中。大学生诚信教育终究是从道德到道德的教育形式,道德行为缺乏可操作性的信用约束机制,人们的失信行为得不到应有的惩罚,诚实守信者的利益也得不到有效的维护,这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失信行为的一再发生。

(二)国外大学生诚信教育经验借鉴

在美国,大学生诚信教育不是纯粹的道德教育,而接近一种规范教育,诚信教育不是从理论到理论的教育,而越发关注生活中的各种诚信行为,对学术研究、考试、还贷等具体行为规定了具体细致的标准,使学校的总体要求能够落实到具体生活中。在日本人看来,道德行为可以直接地归结为“诚”的行为。日本学校的道德教育不单纯依靠道德课进行,而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使道德思想渗透于学校的各项活动中。梅原猛就曾提出应该进行心灵的教育、独立尊重的人格培养,把不撒谎作为最起码的道德原点。在瑞士,诚信作为现代公民道德的重要内容。例如《瑞士民法典》规定,诚信是社会活动的重要原则。在德国,国家建立完善的信用监管体系,每个公民拥有一套信用信息档案库,用以记录个人信用行为,个人信息档案库伴随公民一生,使得诚信教育脱离了宣传感化的空洞,成为一种实在有效的制度育人形式。从上可以看出,国外大学生诚信教育十分重视生活实践,其德育生活化为我国诚信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思路。一是重视渗透。重视通过隐性教育、学校环境、宗教活动来渗透诚信教育,注意在学校各科教学中渗透诚信内容,通过环境渗透使学生在诚信环境中受到熏陶,并使其内化为学生品质;在专业教育中进行诚信渗透使学生从新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诚信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诚信水平。渗透教育体现了对学生的诚信教育是整个学校和全体员工共同的责任,渗透是一种自然融入的过程,是一种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二是重视志愿者服务。培养服务意识是德育重要的一个方面,而且对于学生提高诚信意识意义重大。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一方面使学生加强对社会的理解,另一方面培养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社会责任和道德意识,让同学们了解人与人相处中诚信的重要性,了解社会对于大学生的要求,这样就为更好地开展德育提供一个大环境。三是调动各种社会力量,提高学生道德素质。在美国的学校内,随处可见校训、校旗、历任校长的照片等等。同时学校经常带领学生参观与诚信教育相关的纪念堂、图书馆、博物馆,以正面的社会和历史环境教育学生。

二、德育生活化在诚信教育中的实践路径

(一)诚信教育的目标贴近生活

诚信教育的目标有三个层次:一是增强学生的诚信意识,二是使学生掌握诚信行为规范,三是使诚信德性内化为一种生活习惯。一是增强诚信意识。诚信意识是主体通过自觉、主动地参与诚信道德实践活动,经过一系列的内化而逐步形成的,这种意识从根本上说,来自于社会生活实践。因此,在大学生诚信教育过程中应当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参加社会实践,并对自己的道德行为进行分析、自省与反思,增强自身诚信意识。二是掌握诚信规范。诚信规范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稳定的以诚信为行为标准的规则范式。个体的行为规范在社会生活中体现,因此,大学生诚信规范的培养应当放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完成,脱离社会生活的诚信规范是一座空中楼阁,毫无现实意义可言。三是养成诚信习惯。诚信习惯是指人们在长时间的诚信行为后养成的一种稳定的生活方式。诚信习惯行为已经脱离了意志的约束和限制,表现为一种不经意的自然行为,实际上诚信习惯是一种行为惯性,这种行为惯性依靠大量诚信行为累积而成。这些诚信行为只能来自于社会生活实践。当代大学生崇尚务实,目标越贴近其生活,就越容易被他们所接受,也容易达到所期望的状态和水平。因此,诚信教育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围绕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我与集体、我与社会等关系,选择能为普通学生接受,与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目标。道德目标既要体现崇高性、超然性,又要体现可行性、现实性;既关注国家利益,又考虑人的现实生活需求,实现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

(二)诚信教育的方法突出实践

诚信教育需要理论指导,但更需要实践体悟。一方面,“诚信教育课需要思想理论指导”,这要求我们在高校课程教学中加强诚信道德理论指导,例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或职业生涯指导课中应当将诚信教育作为专题教育内容。这些专门的理论课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诚信道德的基本内涵和意义,将诚信作为自己立身立命的基础,使诚信道德内化为行为习惯,坚持将诚实守信作为为人处事的首要原则。学校在开展诚信理论教育的过程中,应更多地运用谈心式、感染式的方法,强调学生主动、积极、互动地学习,使学生将诚信理论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真正做到用心体悟诚信在生活实践中的意义。另一方面,诚信教育需要生活实践。一是要将校园作为重要实践课堂。学校应当使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自主广泛地开展主题活动,实现理论与实践相互印证。主题活动是大学生实现诚信道德品质实践外化的重要场所。主题社会活动形式可以是诚信承诺书、诚信榜样宣传、诚信征文活动、与诚信相关的党团日活动、诚信事迹展览等。要充分利用校园的文化资源和传播优势,在校内营造良好的诚信道德氛围。二是要将社会作为重要的实践课堂。学校要组织大学生广泛地深入到社会各个领域和行业进行参观学习和调查研究,使学生在实践中理解诚信的内涵,真正做到从实践中提高诚信觉悟。

(三)诚信教育的环境形成系统

一是全体教职员工都要成为实践诚信的表率。教师作为教育者,在大学生诚信教育中担负着为人师表的榜样作用。要想使大学生诚信教育取得效果,教师首先要做到诚信为人,起到诚信表率作用。首先,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诚信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引导者,在大学生心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辅导员的行为时刻受到学生的关注,因此辅导员的行为举止和教育导向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其次,专业课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具有崇高的学术地位和人格魅力,因此专业课教师的行为是否诚信对学生有着重大的影响。专业课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真正做到“德艺双馨”,身教重于言教,良好的身教对大学生道德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二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夯实诚信教育的基础。大学生诚信教育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孤立的过程,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成功需要依托中、小学诚信道德教育。因此,要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必须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否则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就会基础不牢,难以取得好的教育效果。未成年人处在人生成长发育的重要时期,也是诚信道德养成的重要阶段。对未成年人诚信道德教育要在充分研究未成年人的心理特征的基础上进行,将未成年人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利用各类资源、环境进行主题教育活动。三是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高校应当将大学生诚信教育放在制度框架中进行,建立诚信档案是大学生诚信教育制度化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大学生诚信档案的记录内容应包含学习行为诚信、经济行为诚信、生活行为诚信、择业行为诚信等,这些行为评价应当与大学生素质测评及奖学金评比、研究生推荐、学生干部选拔、入党考察及各类评优工作挂钩。诚信档案建设是一种重要的制度教育,通过建立目标、设定方案、制度内化、评价教育等方法进行教育,不断地提醒着学生在学习、生活、择业等各方面坚持诚信做人。

篇5

一、生命教育内涵分析

关于生命教育的内涵,国内有多种表述。学者赵环认为:“生命教育是通过认识生命的起源、发展和终结,从而认识生命、理解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进而珍惜有限生命,建立起乐观、积极的人生观,促进学生价值观、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均衡发展的教育。”[1]学者刘济良、李晗认为,所谓生命教育,就是指:“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价值、人的生命,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学生对终极信仰的追求,养成学生的关爱情怀,使他们学会过现代文明生活。”[2]我认为对生命教育的内涵最贴切的应是对受教育者进行生命与健康、生命与安全、生命与价值和生命与关怀的教育,帮助和引导受教育者正确处理个人、集体、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使受教育者学习并掌握生存的技能,认识、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培养人文关怀的情操,陶冶健全的人格,引导受教育者激活与生成对自身、对他人和对其他生命的尊重、敬畏与热爱之情,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拓展与提升受教育者生命价值与人生态度,实现个人与社会和谐发展。

二、我国生命教育的现状

首先,随着身心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大学生面临的情感压力、学习压力和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导致心理和生理问题越来越多,甚至不断加剧,严重者出现轻生的现象。天津医科大学马晓明杀亲案件,云南大学马加爵连杀人事件引发了人们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关注和思考。[4]

其次,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生命教育缺位。生命教育的缺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重视物质生命的存在发展,忽视生命的感悟与体验[5]。在当今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更重视的是物质生命,在周边看得见、摸得着的才值得投入精力,而对自然界的生命的灿烂则缺乏关心和感悟。正是在这种社会现实的背景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过于强调技术手段,呈现出重视问题的矫治,轻视早期预防和未来发展的态势。“你存在情感的问题,我听你倾诉,教你恋爱的技巧;你存在学习的问题,我给你放松,帮你减压;你存在就业的问题,我给你做职业规划指导,授予你求职的技巧;你存在情绪问题,我给你催眠,帮你调节”。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在一定程度上似乎解决了现实问题,使我们的物质生命重新步入正轨,但是它忽视了对人性的陶冶、人格的培养,未能深入学生的心灵世界,关怀其生命成长中的盼望、信仰、愤怒、悲苦、疏离、误解;关心其对生命的理解和欣赏、对亲情的渴望与挣扎、对爱情的激动与伤心。因此,高校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淡漠了对学生的人性和情感的陶冶,淡漠了人对生命和对美的热爱和追求,使得渴求帮助的生命在经历一番努力和挣扎之后,又回到了最初的起点,停留于表面的症结。另一个方面是重视心理功能的分割训练,忽视生命的完整与和谐[5]。随着社会和科技的不断发展,经济已在人类社会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人们为了追求利益和自身发展,需要更具有针对性的社会技能和心理能力的培训。为响应这一需求,社会培训机构和学校将这些教育培训列为主打课程,多重视学生的交际能力、应变能力、合作意识、良好性格等心理功能的分割训练的培养,而缺少了最重要的爱、生命、自尊、自我效能和归因等生命教育的训练,片面追求迎合社会发展的单向分割训练,忽视了感悟生命、欣赏生命,有利于生命完整和谐的生命教育整合训练。

最后,事后处理为主,缺乏相应的事前预警措施。这体现出学校和师生还缺乏对心理知识的普及,对心理问题缺乏相应的敏感性,未能及时发现问题学生的种种预兆行为,最终让悲剧发生。

三、针对我国生命教育的实施对策

(一)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以促进高校生命教育尽快实施。

在我国,教育部门并未全面推出“生命教育”课程。目前,在我国大中城市的中小学虽然已经开设了“生命教育”,但也只是近几年的事情,遗憾的是,高等学校仍是生命教育的“遗忘角落”,至今仍缺乏对学生生命关怀的教育氛围,政策上依然缺乏相关的政策法规来保证高校生命教育得以落实。教育部门可以出台一些指导性的涉及高等学校生命教育各个环节的政策法规,或者组织专家优选一些在规章制度建设方面有一定经验和已经取得良好效果的高等学校,将其成果进一步提炼、整合,提供给国内各高等学校借鉴,各高校可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酌情修改,并交由上级主管部门审核通过后备案。这样可以使一些好的经验尽快得以推广实施。

(二)增强生命教育的体验性和整合性,培养大学生的生命情感和健康个性。

1.关注生命教育的体验性,丰富大学生的生命情感。体验是生命教育的根本途径,生命需要个体的用心体验来感受生命的真实与活力、人生的快乐与价值。大学生可以多开展实践活动,走进自然,进行生命感悟;学校在心理健康课程中可由任课老师引导学生进行生命、美、爱等体验,使学生学会欣赏,让师生、生生间在回归纯真生命的理解和沟通、激励和引导的世界中,进行心灵的真切关怀和叩问。在虚拟世界不断发展的现代,生命体验也可以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进行,让学生像玩网络游戏一般,在虚拟世界中进行角色扮演,并在虚拟行为之后进行生命体验。例如之前有款游戏叫《模拟人生》,玩家可以在游戏中扮演一个角色,还可以与游戏中的亲人、朋友进行互动,其中每个人都会有喜怒哀乐等丰富的情感表现。大学生在这种特设的虚拟情境中进行体验,可以做平时不敢做的事,并可以看到事后大家的情感反应。其实很多人自杀时并不能考虑到父母亲朋对其行为的情感体验,也看不到父母亲朋悲痛欲绝的样子,如果他们能提早看到并体会到父母亲朋的悲痛,也许将会是另外一种心境,或许会放弃轻生这条路。

2.增强生命教育的整合性,积极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个性。在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时应根据生命整体性的原则,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学生自身潜在的生命基质为基础,选择适合的教育方式唤醒生命意识、坚持普遍联系的观点,进行自尊自信、自我效能、归因等多方面的心理课程辅导,树立个体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促进生命的整体发展,使其成为充满生命活力,具有健全人格和鲜明个性的人。

(三)建立校园预警系统,有针对性干预。

我国的学校心理健康中心一般是被动等待学生前来预约咨询,很少主动出击[6]。可我国人民大多数比较含蓄保守,自己心中的事情不太会喜欢向不认识的人倾诉,尤其是心理咨询这几年在我国也只是起步阶段,真正认识、认可的人不是很多,所以多数急需心理帮助的人因为以上原因没能及时接受心理咨询而错过了寻取帮助的好机会。学校心理健康中心应走出资讯室,走进教室,多为学生上心理辅导课程,进行心理文化普及,让更多的师生了解并学习心理的相关知识,提高对心理问题的敏感度,逐步建立由师生共同组成的校园心理预警系统,对于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做到及早发现、及早干预,防止学生走上不归路。

参考文献:

[1]赵环.让生死不再“两茫茫”[J].思想・理论・教育,2003,(1).

[2]刘济良,李晗.论香港的生命教育[J].江西教育科研,2000,(12).

[3]姚月红.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缺失现象的思考.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8,(4)(总第91期).

篇6

(二)完善和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需要。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等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密切的关系,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和要求。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与发展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如何更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方向指导和思想保证。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借鉴积极心理学的成果,将积极心理学与思想政治教育整合在一起,融会贯通,以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为切入点,丰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二、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与借鉴

将积极心理学整合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需要关注大学生身上的积极力量,可以从价值取向上、方法上和实践上三个方面达到两者的统一,从而为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借鉴。

(一)价值取向上,尊重个体,以人为本。在价值取向上,积极心理学注重培育人的积极力量,追求个体的自我塑造能力,充分尊重个体,并善于挖掘个体固有的积极潜能。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这种价值取向不仅符合当前大学生要求自主自立的心理,同时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遵循的一个价值取向。这种尊重个体发展的价值取向可以充分认识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和个性心理,更好的引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积极效果。

篇7

第一,尊重主体——道德教育的本质从人的本性而言,实现人之为人的自由性、自觉性、自主性,教育应为实现人的这些“本体价值”服务。中国高校长期以“灌输”方式使学生被动接受道德知识,不能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而德育活动要获得良好效果,关键在于是否把学生的道德需要放在第一位,根据学生自主性发展特点,调动学生内在动力,积极主动地参加德育活动。因此,提出大学生道德的自主性课题,研究自主性内涵、水平及其表现,以及采取何种方略合理提升学生的自主性,促进大学生道德领域自主性的发展,为解决大学生道德发展开拓新视域。

第二,提升社会认知区分能力——道德教育的创新道德领域理论的最新研究表明,个体会对社会规则进行自主性思考,主动将之界定为道德问题、社会常规问题或者是个人问题。而在面临一个具体情境时,个体会对情境中不同的道德成分进行衡量,最终做出某种行为选择。大学生具有更为成熟的领域区分的观点,能够区分现实道德生活的不同复杂成分,更好地处理道德事件与其他事件的冲突,协调地权衡不同事务中不同成分的竞争关系、比重。对于建构复杂性的社会和道德推理来说,对于非道德成分的优先考虑十分重要。在领域区分的基础上看待大学生道德发展,可以更加真实和完善地了解其道德推理过程,更加有效地根据不同的道德领域特征制定相应的教育策略。

第三,发展自主性——道德教育的途径高校德育教育者应该着力理解大学生自主性的内涵,从自主性的角度出发,充分调动大学生道德自我教育的意识,并在教育者的引导下,使他们最终成为独立自主的自我教育主体。自主性概念界定是一个多个学科领域都涉及的一个论题,大学生道德自主性是其再道德认知、道德判断、道德行为等方面的自我选择和决定权。皮亚杰早就提出所谓道德的自主性是自律,是自我道德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加,社会认知能力的提升,使他们已经能够从成熟的自我中寻求心理能量来支持自己做出选择,更专注自我的权利与判断。任何道德理论与教育,不通过大学生真正的“内化”,转变成内在自我的判断与行为,都无法取得真正的教育效果。要想取得理想的道德教育效果,必须通过大学生内在的自主性实现。

篇8

有人认为,“师爱”就如同母爱一样,主要是针对中小学生而言,而对于已步入成年的大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如自我意识增强但发展不成熟、抽象思维迅速发展但思维易带主观片面性、情感丰富但情绪波动较大等,使得“师爱”对他们来说作用已不大。但事实并非我们所想向的,“师爱”不仅在大学生的心理活动及实践活动中,特别是在高校德育中对促进大学生的人格品质不断地上升,从而形成一个和谐的、积极的、充满活力的氛围有着不可质疑的作用。正如英国教育家罗素说:“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学生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可见,爱是教育的前提,是教育的出发点,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只有我们对学生充满爱心,我们的教育才有希望,教育也才能为社会培养出人格健全、德才兼备的新型人才。但关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那作为一名教师怎样爱学生才能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从而达到我们的教育目的?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为提高学生思想觉悟的目的,要求教师必须博学多才,必须像蜜蜂般地广采博收,努力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这样不仅在学识上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而且通过不断学习本身就会为学生做出了榜样和示范,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并真正成为学生信赖的良师益友。特别是随着网络的出现,改变了思想政治主体与受教育客体之间的信息传递系统和信息接收系统,加上当前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和独立人格的增强,知识水平的提高,他们对教师的权威角色产生了怀疑,甚至是逆反心理。因此,作为一名高校教师还应顺应当前的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工作途径的变化而更新观念,必须懂得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时俱进,精心做好网络思想教育工作,充分利用网络带来的机遇,懂得可以利用网络,交换、传输包括文字、数据、声音、图形、动画等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对大学生的思想进行教育,激励和引导。

二、教师要坚持关爱的普遍性

在对学生进行教育工作时,无论是智商高的还是智商低的,无论是家庭条件好的还是家庭条件差的,无论是听话的还是调皮的,无论是成绩好的还是成绩差的,我们都必须一视同仁,对任何学生都不偏爱袒护或者冷淡嫌弃,不能厚此薄彼,亦不能有亲疏之分。作为教师对全体学生的胸怀应该是无私的、博大的,要把自己爱学生的情感同时交给自己所教的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注目,都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都有信心发掘自己内在的潜力。每位教师都应记住,教师没有宠儿,只有为了发展需要而特别留意的学生。

三、教师要懂得尊重学生

曾经有一句震撼了许多教师的心灵:请把学生当一个独立的人看。每个孩子,都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有着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获得做人的快乐。的确人人都渴望尊重,而尊重是对他人表达的一种高尚情感,它是与人处好关系的前提与根本,是人对人应有的基本行为准则。教师尊重学生,也只不过是人对人应有的基本态度和行为而已。一个好教师应将学生放在平等的地位,让学生的人格受到尊重与信赖,爱护学生表现出来的独立性。不能采取强迫命令和无条件服从的方式进行教育,更不能用简单化的惩罚手段对待学生的错误和失败,教师和学生之间虽有长幼之分、知识多寡之别,但在人格上却是完全平等的。这就要求教师主动与学生平等相处,充分尊重学生的权利、意愿和情感。教师要学会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蹲下来与学生说话”,让学生感到自己的重要,感受自己的尊严。这样才能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心理氛围和学习氛围,从而使学生做到人格与心智的同步发展。

四、教师要懂得严格要求

教师对学生倾注的爱心应有个度,要把爱护和严格有机的结合起来,如果只有爱而不严格要求那就是对学生的溺爱,教师应该把感情和道理融合起来,做到爱中有教,教中有爱。俗话说:“三分管理七分情”,爱应是教师对学生教育的主导方向。但教师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也不能没有严,教师不能单纯地为爱学生而爱学生,毕竟关爱只是教育的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关爱学生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俗话说:“严是爱,松是害。”、“教不严,师之过”,这就是说,严格要求学生既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教师关爱学生的具体表现。教师关爱学生必须包括从思想上、学习上、行为上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但教师在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时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要把握好每个学生的特点。严格要求学生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更好的健康成长,因而它并不意味着对学生冷漠无情和横加责罚;相反,它要求教师必须以真挚的情感、和蔼的态度、温和的方法、亲切的语言对学生进行严格的教育,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教师的关爱之情,这样教师的严才能被学生所理解,并变为学生的内心要求和自觉行动。

结束语

“人之初,性本善。”,“天下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爱,其实很简单,学生,其实也很简单。只要我们能够多花点心思,给学生多一份关注,多一份欣赏和期盼,那么你的学生会因为有了你而健康地成长起来!

参考文献:

篇9

2心理教育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2.1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现在的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过程中,是树立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在心理上产生剧烈的变化,目前在我国,这个问题还是比较严峻的,因为心理问题,阻碍了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有一小部分甚至不能够和人正常交往,对未来没有信心,更严重的甚至造成了严重的心理问题,危害到社会的安定。将心理教育应用在德育教育中,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大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地发展。

2.2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当代的大学生在高校中学习,不仅是在学习专业知识,更是在智力、体力双方面的发展,更加是健全人格的形成过程,这方面是现代大学生最应该具备,也是要适应社会的最基本的要求。但是当今的大学生心理方面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有道德沦陷的,有人格不协调的,有价值观不积极的,还有审美意识偏差的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应该经过思考进行解决的。在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中,将心理教育的原理融入进去,在进行正常德育教育的同时,也对学生人格进行积极的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2.3促进学生一系列非智力因素的发展经过相关的研究,我们发现,相对于知识来说,一个良好的心理、道德品质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更加深远。事实上,人的身体的各项机能都是通过大脑和心理因素的配合作用形成的,学生有了坚定的意志和专注的态度,就一定能够将学到的知识进行强化,并且内化成为良好的道德品质,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质量。高校的德育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进去,将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观念为主要任务,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德育教育的不足,将德育的风采充分展现出来。

篇10

2新媒体视阈中大学生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2.1运用新媒体开展道德教育主动意识差

从目前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开展情况看,在运用新媒体问题上,其主动意识较差,导致新媒体的作用得不到真正发挥,甚至负面的作用凸显得较为明显,其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主导的地位并未打破,在开展道德教育时,一言堂,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并未真正得到解决;其次,老师利用新媒体的技术和水平有待提高,老师本身对于新媒体技术的运用并不成熟,技巧上掌握不到位导致利用效率较差;最后,学生的主动意识不足,对于新媒体的认识不足,导致学生利用新媒体主动接受道德教育的意识较差,并未真正认识到道德教育的重要作用。

2.2新媒体视阈下道德教育内容和形式单一

在现代新媒体视阈下,大学道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相对单一,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思想道德教育内容相对单一,在道德教育内容上,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不能满足现代社会需求,而书本的知识更新速度较慢,新媒体的资源整合力不足,系统的正面引导内容较少,导致学生在学习时,遇到的问题较多;其次,在形式上单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已经涵盖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现在新媒体视阈下的大学生道德教育还停留在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过于单一。

2.3新媒体环境复杂性

前文已经系统的阐述了新媒体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这也就不难看出新媒体的环境复杂性,多元和开放的环境,价值内容良莠不齐,学生在面对新媒体的海量资源时,如何进行甄选是最大的问题,特别是年轻人更容易接受新事物,在主动和被动的诱惑下,很容易造成道德观念歪曲,影响大学生道德素质。

3在新媒体视阈下对大学生道德教育创新提几点建议

3.1新媒体视阈下大学道德教育的途径创新

从途径创新角度考虑,大学生道德教育应该:首先,提升课堂道德教育中新媒体的应用,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把道德教育课堂交给学生,在互动和交流中获得更良好的教学效果;其次,拓宽教育途径,利用手机、数字电视、网络等等新途径,引导学生道德教育主动学,利用手机APP推送相关信息,提高道德教育的时代性和适用性。

篇11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5-0263-02

理论界对于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功能的探讨在最近十年几乎从未间断。从工具性的探讨到人文性的追问,大学语文的“语文”学科性在探索中不断明晰。本文从本世纪以来教育学界所提出的“生命教育”理念入手,阐述大学语文在当下应有的生命教育功能。

一、教育的生命转向与大学语文使命的必然

“生命教育”概念最早由美国杰・唐纳・华特士于1968年提出,1979年在悉尼成立了第一所“生命教育中心”,其理论在英国等西方国家发展和践行。我国的台湾地区在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了生命教育的探索,并将2001年确定为“生命教育年”,生命教育观念作为教育的重点理念被纳入到学校教育体系中。而中国大陆生命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则是从21世纪初期发轫。生命教育的实践在不同地区、不同文化和教育语境中有着不同侧重,有的侧重于以普及生命知识为重点,强调对生命的珍惜,预防吸毒和自杀等戕害生命的行为;有的侧重于更大意域中的“生命”含义。因此,生命教育理论既有浓厚的宗教学和伦理学意味,也有深厚的哲学和人类文化学意味。但是无论是哪种类型的生命教育实践,在其理论上,都强调教育要以人的本真生命为起点。叶澜教授说:“生命的价值是教育的基础性价值;生命体的积极投入是学校教育成效的基础性保证。”[1]李政涛教授则这样强调:“判断一种教育活动是否合理,基础的尺度是看它有没有体现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有没有使每个身处教育世界中的生命都焕发了生命活力,有没有使生命的能量通过这样的教育得到增殖、提升和扩展。”[2]当生命成为教育的原点,我们的教学就不能无视每一个教育对象的鲜活生命。大学语文作为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更应遵循这样的教育规律。大学语文的人文性已经自不待言。在培养基本的人文情怀、崇高的道德情操等方面,大学语文义不容辞。然而,人文性的培养又是以生命存在为基础的,我们所期求的人文精神其实是在最基本的生命活动中,通过精神生命的实现以及社会生命的建构而达成的,因此,当我们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倡导“人文精神”的时候,我们首先应该更多正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的大学语文教学是否应该给予教学对象以更多的生命教育,通过这样的生命教育,让教育对象懂得,生命之真――生命的合规律性,生命之善――生命的合目的性以及生命之美――生命在知、情、意的完美统一中所实现的人格升华、价值呈现和生命超越。因此,作为一门人文性浓厚的课程,大学语文也应该将生命教育的使命提上日程。人文性和生命关怀,在其根本上,对于大学语文教学功能来说,并不存在理论和实践操作上的矛盾。“生命化的教育把知识归结为创造性的智慧,把智慧归结为时时处在价值抉择中的人的灵动的生命。”[3]因此,我们认为,大学语文生命教育使命的确立是在当下教育语境中对其人文教育使命的拓展。

二、语文的课程属性与生命教育的可能

大学语文何谓?早在1996年,当时的国家教委高教司就把大学语文界定为一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并明确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汉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从小学到高中,我们的学生一直都在学习语文,大学语文与此前三个学段的语文存在怎样的区别?大学语文教学界就此进行过充分论争和探讨。其中我们也看到这样一种比较折中或者说比较综合的理解:在工具层面,大学语文应增强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尤其是要重视应用文写作能力的培养;在人文素养层面,学生通过阅读和鉴赏经典作品,深入领会文学作品的思想情感,起到情感陶冶的作用;在文化层面,大学语文承载着继承和传播传统和现代优秀文化的任务。然而这样的阐释对于大学语文而言其实大而无当,因为从小学到中学,我们的语文其实都承担着这样的使命。我们认为,大学语文首先得回到“语文”上。大学语文在其课程本质上,不是政治教育,不是人文概论,也不是思想史。大学语文应该是通过经典文章的赏析,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由此,大学语文区别于中小学的语文,应该回归并深入到“文章”中。如果我们强调大学语文的文化功能,那么,“以文化人”的思想就应该是我们的借鉴。从字源学上看,最早的“文”在甲骨文中像一个正立的“人”,其胸部有纹饰。因此,“文”的最初意义大约是指人类对自身的装饰和美化。“文”中包含着秩序、节奏、规律之意,因而又引申为礼节仪文。当然,无论是“文字”之文,“文学”之文,还是“文化”之文,它们都同时具备形式创造的意味,正是因为这种包含着一定秩序、节奏、规律的形式能指,引领人们进入更为丰富的意义所指。所以,“文”的情感性、形式性和审美性就应该成为我们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标准。《大学语文》的教育体现为高度的融合,是多样中的统一,是在大学之前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整体教育。因此,大学语文从课程属性上具备了通过优美文章进行生命教育的可能性。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无不是作者情感的完美结晶和思想的审美化和艺术化,对这些优秀作品的欣赏,其实也就是与这些作者跨越了时空的生命对话,通过情感的激荡、灵魂的洗礼和思想的深化,学生理解了生命的真谛,懂得了对生命意义的追求,从而形成了热爱生命、珍视生命、追求生命超越的价值观。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同意孔庆东先生对大学语文的认识:“语文是灵魂依靠的东西,是每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或者说,它是一种以无用达到有用的学问。学语文,首先要和整个人生挂起钩来……”[4]

三、审美化的教学与大学语文生命教育的现实路径

通过对经典作品的阅读和鉴赏,我们可以将其中丰富的生命意蕴渗透到教学中,让学生在情境欣赏、审美愉悦中理解生命的真谛,懂得生命的意义,并最终形成健康和完整的人格。大学语文中的生命教育,首先体现在对生命之“真”的发现上。人的存在是以感性的自然生命为基础的,这样的自然生命同时也是一条被规定了长度的线段,这便是生命的有限性。人类对于这样的有限生命常含感伤之情。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慨叹:“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与无尽的江水相比,人的一生是短暂的。然而正是这种有限性激发了人类追求生命永恒的冲动,包括文学艺术在内的人类一切创造都是人得以延伸自己生命的重要方式,也只有人能通过文化创造,来实现生命的“此在”(海德格尔)。通过对《春江花月夜》、《登幽州台歌》这类作品的赏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穿梭于历史的时空之间,在审美情感的投入中,体会诗人对生命的激情,充分感受其人生价值,这样的对话无疑能引起学生对生命的珍视,体会生命之美的真正内涵。同时人的有限性还体现在人的现实局限性上。生理缺陷、性格弱点、决策失误、判断失准等,都无不证明了这一点。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利用文学作品,尤其是悲剧风格浓厚的经典作品,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性的弱点,正视个体生命的缺陷。悲剧主人公命运的遭际往往都是因为他们是“有缺陷的好人”(亚里士多德),如哈姆雷特的延宕、麦克白的多疑。正是通过这些“有缺陷的好人”,悲剧羞辱性地暴露了我们力量的局限,强化了个体的生命意识。悲剧在这里是一面照见自己的镜子,在怜悯和恐惧中,对自我生命的有限性和局限性有了更深刻、更形象的体认。大学语文的生命教育,还体现在对生命之“善”的引导上。所谓生命之“善”也就是生命的目的性和价值诉求。“假如生命没有意义,那么正如存在主义者很快明白就明白的那样,它展示出一块迷人的空白板岩,在上面铭刻自己的价值观,而不是奴颜婢膝地顺从上帝、自然或者社会惯例的价值观。”[5]每个生命个体都面临着这样的生命情结:每个人注定走向生命的终点,但是,生命的自由属性赋予了其选择这种“走向”的方式。“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是卫国将士的铮铮誓言,“不作寻常床箦死,英雄含笑赴刑场。”是革命先烈的豪迈抉择,“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是多情男儿对爱情的宣誓,而裴多菲则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自由,是值得用生命去追求的人生价值。与这个世界告别的最后姿态是生命价值的最后注脚,站着死还是趴着生,不是生活方式的不同,而是生命价值观念的对立。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挖掘优秀作品的生命意蕴,启发学生对生命价值的反思,通过对抒情主人公情怀的感受,对叙事主人公遭遇的理解,学生或产生情感共鸣或形成强烈的同情以及批判意识,从而在不同的价值观之间做出判断,并构建自己的生命价值观念。《前赤壁赋》教给人以豁达的生命态度,《爱尔克的灯光》让人懂得珍惜一己和他人生命,而《伤逝》在婚恋悲剧的讲述中,强化了学生对社会生命的体悟,《兰亭集序》则让学生领略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感受一种超然物外的生命精神。大学语文生命教育使命的实现最终统一于生命之“美”的澄明上。如果说,在对经典作品的鉴赏中,审美主体可以实现对生命之“真”的发现和对生命之“善”的启迪,那么,生命之“美”的澄明则是大学语文实现生命教育使命具有整合性的途径。

文学作品价值最终是在审美中完成的,离开审美,文学作品或成为生活的教科书,或成为另一种形式的历史、哲学、社会学教材。而审美的过程又是情感渗透的过程,是价值领悟的过程,审美,在其本质上是对自我的发现、自我价值的肯定。在审美这个“对象化”的过程中,主体在客体中所能发现的一切思想观念和精神价值,都作为一种生命能量潜藏于自身。这种能量一旦被作品“照亮”,主体就会因自我价值的实现而产生愉悦感。如果说《哈姆雷特》闪烁着人性的光辉,《爱情故事》表达了爱情的真谛和自由,那么,我们更应该这样表述:是读者(观众)在《哈姆雷特》、《爱情故事》中发现了自己生命的能量和激情,从而在主体意识的逐渐弥散中,感受到了存在的价值和生存的意义,审美愉悦由此而来。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愉悦是持久而深刻的,因为审美中的知、情、意三者达到了高度和谐统一,暂时结束了马尔库塞所说的“单向度”状态,没有异化和分裂,生命充分享受着自由、和悦,享受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洽和兴奋。这样的状态,正如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中所描述:“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主体生命体会到了与造物同在的“在场”感,同时也肯定了自己的生命意义,这一刻,来自灵魂深处的激赏和深刻理解,构建了一个圆整、浑然而“自为”的生命,生命之本真刹那间炫目于前,生命之“美”悠然澄明。从这个角度上说,基于生命关怀的大学语文教育,对于构建学生健康和完整的人格,形成积极、乐观的生命态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这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才说,只有实现了生命教育使命的大学语文教学才是真正的人文教育。

参考文献:

[1]叶澜.教育理论与学校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40.

[2]李政涛.教育学的生命之维[J].教育研究,2004,(4):35

[3]黄克剑.明日教育文库总序[A]//喻立森.教育科学研究通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