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8 11:56:5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航天科技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主管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总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4-7182
国内刊号:11-3263/V
邮发代号:80-323
发行范围:
创刊时间:1972
期刊收录: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期刊荣誉:
中科双效期刊
主管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中国宇航学会推进专业委员会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陕西省西安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6-2793
国内刊号:61-1176/V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78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
Pж(AJ) 文摘杂志(俄)(2009)
EI 工程索引(美)(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在第64届国际宇航联大会期间,一场题为“如何与中国航天合作”的全球网络论坛吸引了“八方来客”,他们嗅到中国航天国际合作市场无限的商机,“未来的世界,不与中国做生意还真不行。”一位德国的参会代表打趣地说。
自1990年以来,中国已累计为国际用户提供了37次发射服务和8次搭载服务,发射了43颗卫星。中国航天也在本届大会上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努力开拓国际市场。在展会上,中国航天不仅展示了新一代运载火箭,五院通信卫星事业部的东四增强型平台模型等展品参展,该平台将对我国通信卫星能力提升、增强国际竞争力提供更有力的支撑,受到参会各国人士的广泛关注。
“国际商业通信卫星前景非常广阔,未来五年内,国际成熟卫星运营商对产品的需求、与国际接轨的标准将更加苛刻。这对我们来说,无疑是更大的挑战。”谈及国际商业通信卫星的发展,新当选国际宇航科学院通讯院士的五院通信卫星事业部部长周志成坦言。通信卫星事业部曾因总体设计水平、研制周期等因素丢失过一部分市场。在国际项目竞标中曾于亚太七号卫星等项目失之交臂的经历,这更加坚定了该部提升总体设计水平,赢得国际成熟运营商市场的决心。
通信卫星事业部副部长梁宗闯坦言,此次参加大会的感受便是“国外有些宇航公司的发展比我们预想的要更快、更扎实,我们距离他们还有一定的差距”。他认为,要大举进军国际市场,中国航天必须要转变观念,在战略导向、市场导向、产品导向下,提升自身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大会期间,中国长城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巴基斯坦共同签订了《巴基斯坦国家位置服务网一期工程协议》。该协议的签订将促进中巴两国在卫星导航领域的深入合作,加速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国际化进程。
在大会展览会上,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展区的圆形地球模型前,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在国内外成功建设的多颗陆地观测卫星及多个地面接收站,很多参观的专家学者表示出极大兴趣。这些展品都来自于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2007年我国加入空间与重大灾害国际(CHARTER)组织,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自2007年起在机制内承担紧急事务官(ECO)国际值班以及空间资源机构等职责,六年来,我国正式执行30个时间段的ECO国际值班,响应与处理国际重大自然灾害请求28次,为世界范围重大自然灾害提供了援助。
“当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了自身的软肋,产品服务还略显单一。”某位专家说,“延长服务链是一条好路子。”近年来,中国航天正致力于提供天地一体化的系统解决方案,在提供发射服务和卫星在轨交付业务的同时,还向客户提供技术培训、地面设施建设等一条龙服务。
发出载人航天邀请函
本届大会伊始,中国航天高层就不断释放出“未来将更加开放,携手国际同行推动载人航天技术发展”的积极信号,引起国际航天界关注和热议。
对此,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型号总师杨宏给出了这样的解读:“中国在圆满完成三次交会对接任务后,让世界刮目相看,也宣告中国在全球载人航天俱乐部中有了稳定的一席之地和更大的话语权。”
刚当选国际宇航科学院通讯院士的载人航天专家杨宏,大会一开幕,就和他的团队成员“兴奋”地参与到国际载人航天技术发展的广泛讨论中。他提交的论文《关于中国空间站科学实验载荷接口方案的研究》,在大会上被列为口头陈述“对象”,这也证明了中国已经在为未来中国空间站“张开臂膀”欢迎国际同行做着积极准备。
对此,国际同行的反应如何?“有一些国家立即就表示了浓厚兴趣,他们希望在我国空间站上应用一些技术,所以很关心我们空间站的技术指标、接口、飞行轨道等。”杨宏说,虽然合作还处在初步阶段,但这显现了中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信心与实力。
大会上,中国航天人与国际同行“切磋”,让中国的声音传得“更远”的同时也扩展了眼界。以杨宏的团队为例,有不少年轻人参加了大会,同时也把“取到的经”带回五院,发起更深层次的交流研讨。
9月24日,中国长城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高若飞在全体会议上进行了详细解读,据他介绍,中国长城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等支持下,已设立中国载人航天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心,正积极推进载人航天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合作主要涉及四个方面:一是开展平台技术合作,可以是单项设备与部组件研制的技术合作,也可以是分系统甚至舱段研制的合作;二是开展空间合作应用,可采用联合研究、搭载实验等方式,在空间科学与应用、航天医学等领域进行合作;三是开展航天员选拔训练合作,可与各国在航天员选拔训练技术方面进行交流与合作,适当时机为他国选拔培训航天员,并与中国航天员进行联合飞行;四是开展技术成果推广,积极向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推广载人航天技术成果。
技术合作开辟新领域
虽然没有在大会上作报告发言,但北斗导航卫星总设计师谢军的身影也出现在北斗亮点报告会上。他笑称自己“英语不过关”,但还是不想错过一个这么难得的学习交流机会。“中国航天人可以与国际同行进行更广泛的交流,学习了解国际航天的发展趋势、动态,以及在一些前沿领域发展的可能性。”据他介绍,北斗卫星全球组网任务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面对任务中大量中国人以前没有干过的技术,五院要第一个去‘趟水’。此外,卫星将采用的新平台也让人放心。”
除了在载人航天、卫星导航等领域,“中国航天在前沿探索领域也发出了越来越强的声音。”本届大会技术委员会主席、航天科技五院副院长李明在空间太阳能全体会议结束后如是说。
早在1992年就参与空间太阳能前沿探索的李明介绍,面对能源并不充裕的现实国情,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积极推进空间太阳能的相关研发工作:五院正在研究空间太阳能发电站的组装、姿态控制等;航天科技一院也在做相关的可重复发射系统的研究工作。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期刊
中国科技论文引文数据库收录期刊
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入网期刊
龙源国际期刊网入网期刊
全球中文电子协会会员单位
读者对象
各单位科研管理人员、科技企业科研开发人员、高等院校师生、科研院所工作人员、各大企业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关系科技转化的社会各界人士。
办刊宗旨
本刊坚持以传播科技理念、报道科技前言、倡导科技创新、促进科技进步为办刊宗旨。
刊登内容
每一次,当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之时,举国欢腾,它都预示着中国人民再一次勇攀于世界科技高峰。然而,历尽千难成伟业,人间万事出艰辛。矗立在伟大的载人航天工程丰碑的背后,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公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是具有强大威力的战斗精神!这种精神可穿越时空、可铸就辉煌!
军魂中铸就。军魂铸就了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的精神;军魂生成了自强不息、锲而不舍的动力;军魂涵养了敢于负责、压倒一切的豪迈。作为中国航天领域迄今规模最庞大、技术难度大、质量可靠性与安全性要求最高的载人航天工程,从试验室到各个生产企业。从大漠风沙到瀚海惊涛,无不留下了航天人攻坚的足迹,洒下了航天人登攀的汗水。正是他们拥有军魂意识,才能知难而进,顽强拼搏,在困难面前百折不挠,在牺牲面前绝不退缩,才书写出载人航天史上如此壮丽的篇章。军魂,已成为当代军人的历史意识与现代观念熔铸的审美制高点。在装备建设发展的今天,我们要牢固军魂意识,拥有爱国、忠诚、奉献之情,勤勤恳恳、踏踏实实,为实现人生最大的价值,为实践崇高而伟大的报国之行。
智勇中生成。起步较晚的中国航天人瞄准世界航天科技发展的前沿,依靠科学,尊重规律,不断探索,反复试验,终于取得了令人鼓舞的重大进展,获得了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正是他们讲究谋略、以智取胜,拥有很高的知识水平和科技素质,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占领科技制高点,使中国一跃成为有能力实现载人航天的国家。勇是军人的武德,是取得胜利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要有太空,需要的不仅是浪漫的情怀,更是勇敢、用于献身的爱国精神。勇敢精神和讲究谋略历来也是兵家取胜之道。有勇有谋,其力无穷;智勇双全,所向无敌。《孙膑兵法八阵》中也曾有“智不足,将兵,自恃也。勇不足。将兵,自广也。”对于装备建设发展的今天,我们要继承中华民族崇谋尚智的优良传统,加强装备建设及高科技知识的学习,奋勇攀登科技高峰,不断提高谋略水平和实践指挥的能力,努力使自己成为能文能武、智勇双全的新型军事人才,并在更高的起点上推进军队装备建设又快又好的发展。
创新中流长。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歌德曾说,“不断改革创新,就会充满青春活力,否则,就可能会变得僵化”。在助推梦圆飞天的力量中,有一股强大的动力,那就是自主创新。在很多工程论证、立项时,工作人员面临着困难,大胆提出技术大跨越的思路。经过艰辛的探索,一步步把飞天梦想变成现实。创新是发展的本源,不创新就会陷入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状态。我军的装备建设要发扬创新精神,要坚持把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与积极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相结合,通过原始创新、消化吸收再创新等形式,不断提高自主创新发展能力。我军的装备建设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深入开展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研究,培养造就军事斗争准备和装备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队伍,并为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精神的力量是永恒的,正如那潺潺之水。它可以激励人们战胜困难,战胜自我;走出困难,超越自我。对于载人航天凸显的伟大的战斗精神,是我国航天工作者在载人航天事业奋斗中孕育产生的一种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它是军人的职业精神,是军人美德和价值的集中体现。战斗精神和武器装备是战斗力生成的两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在装备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我们要努力发挥载人航天精神的教育作用,发扬这种战斗精神,并以此不竭的动力之源促进装备建设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汤加:感谢你和《太空探索》杂志长期以来对国际空间法学会及空间法学事业的关注。我认为在中国北京召开这次国际宇航大会绝对是一项正确的决策,无论从注册参会的人数和投递的论文数来说,都创了一个新高,名副其实的国际宇航盛会。特别是,中国航天的巨大进步和辉煌的成就令人印象深刻,我羡慕并且祝福中国航天人。
记者:一年一度的国际宇航大会都由国际宇航联、国际宇航科学院、国际空间法学会“三驾马车”联合主办。您能不能对三家主办方的合作关系做一个介绍?
汤加:国际空间法学会和国际宇航科学院均由国际宇航联1960年创建,国际空间法学会2007年从国际宇航联中正式独立出来(国际宇航科学院更早一些),目前,这两个组织分别有自己的领导机构和组织系统,学术活动、行政管理和财务都是独立的,但三方的密切合作关系一直持续至今,主席均列席国际宇航联执行局会议,而且在国际宇航联的统一安排下,在每年的国际宇航大会期间联合或独立开展各自专业领域的学术交流活动。
此外,国际空间法学会具有联合国外空委及其附属机构的正式观察员身份。国际空间法学会经常应邀向联合国外空委、外空厅提供决策建议并对空间法领域重大问题出具法律意见。比如近年来,国际空间法学会出具了关于空间碎片及规范亚轨道飞行活动的法律意见。此外,国际空间法学会对联合国“外空活动长期可持续性”等重要议题也提供了必要的支持。若干年前,鉴于国际社会在外层空间(特别是月球土地)私人所有权问题上出现争议,国际空间法学会在其官方网站上发表声明,澄清了一些法律认识。我们相信,国际空间法学会作为一个中立和独立的国际性学术组织,将对空间法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记者:国际宇航大会被视为世界航天领域最大的学术交流活动,您如何看待国际空间法学会为国际宇航大会所创造的独特价值?
汤加:空间法与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的直接关联度可以说是与日俱增,我们乐见越来越多的同仁开始使用跨学科方法研究重大复杂问题。国际空间法学会的系列活动是国际宇航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空间法学会每年均在国际宇航大会期间举办学术年会,我们把空间法和其他空间社会科学(如空间政策)领域分为五个专题研讨会。
1992年以来,国际空间法学会还举办一年一度的曼弗雷德·拉克斯空间法模拟法庭竞赛。模拟法庭竞赛活动不仅为国际宇航大会带来三名国际法院现任大法官,还吸引大批青年学子现场观摩,国际影响力在全球独一无二。
记者:您如何预见空间法的未来发展趋势?
汤加:我相信,20世纪六七十年代制定的外层空间法律制度将被进一步细化和补充,而且将以私法、区域协定、双边协定、国家空间立法等形式出现。随着空间活动民营化、商业化程度不断提升,我们更加需要对此类空间活动进行规制。
今后的国际空间立法可能不一定采取国际公约这种形式,因为各国似乎不太愿意为了遵守国际公约而放弃其权利。需要指出,近来出现的各类空间活动指南、最佳实践以及国家立法活动均有助于提供法律确定性。过去由于无知或偏见,法律经常被误认为会对某些活动的开展构成障碍,但实际情况恰恰相反:一个明确的、可预见的法律制度体系是空间活动获得成功的可靠保障,因为它能够为管理者、投资者和开发者提供法律的确定性。如果您事先知道规则是什么,您的投资风险便会大为减少。此外,在知识产权和责任等问题上,明确的规则只会帮助那些想要保护自己发明专利的科研人员。在一个项目启动之初(而不是结束时)就重视这些问题,能够为空间项目顺利开展提供更加坚实可靠的保障。
记者:你如何评价目前中国空间立法现状?作为世界航天大国,中国还没有制定自己的航天法,您对此有何建议?
汤加:中国虽然没有国家航天法,但已经有相当实质性的航天政策;我深信中国最终会通过航天法。或许当民营活动变得更加广泛,立法需求就会自动呈现。在空间活动由国家进行主导的条件下,立法需求可能不是很急迫,但通过立法对不同部门的职能进行规制也十分必要。此外,中国在空间活动特定领域也需要立法,如空间物体造成损害的责任承担。中国在空间应用领域目前还没有法律规制,比如卫星导航,而这些领域对于广大民众而言的确是越来越重要。综上所述,我认为中国将航天立法工作提上日程十分明智。
记者:您如何评价中国目前的空间法研究状况?对未来中国空间法的研究发展,您有何建议?
汤加:近年来,中国学者的空间法国际论文数量逐年增加,但是与中国作为航天大国的地位还不太相称。中国的许多法学院过去似乎更倾向于纯学术研究。我很高兴地获知,在过去几年中,中国空间法学会通过竞争性招标方式组织和赞助了28个空间法研究项目,促进了空间法学研究工作,活跃了学术气氛。这是中国首次出现较大规模的、有组织的空间法研究活动,有助于促进不同学科的融合。中国空间法学会源于航天科技工业部门,可以发挥其同时服务政府、工业界和学术界的桥梁作用,促进空间法教育质量的提升和空间法能力建设的实践性和市场导向性。
如果我们从世界航天大国角度审视中国,我认为,建立国家级的空间法律政策研究机构,并且拥有一批专职研究人员十分有益。国家级研究机构的建立,对于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服务中国航天事业将发挥很好的基础作用。通过有组织的形式吸引和鼓励有才华的青年学者研究空间法律政策非常重要,而建立这样一个机构将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我们当年在荷兰莱顿大学起步,于1986年建立了国际航天航空法研究机构。这个项目可以说在世界上非常独特,现在已经得到全世界的认可,并且吸引了来自各国学者和学生的积极参与,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重镇。希望这个成功案例对中国决策者和同行能起到一些借鉴作用。
记者:我们了解到,国际空间法学会一直高度重视通过每年的空间法模拟法庭竞赛来教育和激励青年学生。您如何看待大赛为空间法研究创造的独特价值?
汤加:模拟法庭竞赛让全世界数百计的青年学生接触到空间法;对于他们来说这是十分宝贵的人生经历。许多辩手目前虽然已经身居高位,但仍然怀念他们的竞赛经历。参加竞赛不仅有利于青年学生学习表达和写作、展现团队精神,还可以结识来自其他国家的学生并成为终生好友。更重要的是,他们将把空间法和法律思维应用到实践当中,从而宣传推广空间法、促进航天事业发展。
中国空间法学会近几年来组织了若干届国家级空间法模拟法庭竞赛,给予中国学生以极大的帮助,竞赛成绩逐年提升。我们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把亚太赛区带到中国。这对中国青年学子来说是一次很好的展示机会,将进一步提升中国学生的空间法研究应用能力及中国高校的空间法教学研究工作。
记者:中国空间法学会是国际空间法学会的主要成员之一,多年来一直与国际空间法学会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您如何预见这种关系的发展潜力?
汤加:今年的国际宇航大会获得巨大成功,全面加强了国际空间法学会和中国空间法学会的战略合作。我们十分珍视与中国空间法学会的伙伴关系,并且通过中国空间法学会,我们确实有机会更加了解中国航天事业和中国航天领军人物。在这里,我想表达我们对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宇航学会及中国空间法学会的衷心感谢,感谢他们在第64届国际宇航大会期间对国际空间法学会各项活动的大力支持。我们期待中国空间法学会将继续与我们开展模拟法庭竞赛、学术年会及其他领域的合作,并且希望有更多的合作项目,包括对中国未来第一部航天法的立法研究。
1989年,从兰州大学物理系本科毕业后,作为天之骄子的王聪坚定着求学信念继续深造。95年,他在中科院物理所获得凝聚态物理专业的博士学位,当时师从国内著名的相图与晶体学专家梁敬魁院士,进行的是高温超导氧化物的晶体结构分析与新材料探索。同年9月,王聪赴北京科技大学理化系从事博士后工作。1997年10月,博士后出站后的王聪,成功获得德国洪堡基金的资助,在德国卡尔斯鲁尔大学从事了一年半的液态金属表面相变的研究。
术业有专攻,科研得突破
两年后,王聪从大洋彼岸回国,作为人才引进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理学院工作,开始从事太阳能光催化半导体薄膜和负热膨胀功能材料的研究。例如,关于光催化半导体TiO2薄膜的研究工作,在能带调制以提高太阳能利用率方面做了大量基础研究工作。
其间,王聪两度重洋,于2002年7月应法国奥尔良(Orleans)大学的邀请,在其等离子体实验室担任客座教授工作,主要从事应用磁控溅射技术进行金属多层膜的制备。2003年10月回国;2009年9月至12月,王聪作为高访学者在美国马里兰州国家实验室NIST工作了三个月。
常言道:达人无不可。确实如此,王聪在科研成果上已有累累硕果。在国内较早开展了“反钙钛矿”化合物负热膨胀(晶格收缩)行为的研究工作,并与该材料的磁性、电输运性质关联起来进行了系统、深入研究。在我国较早从事太阳能热发电关键材料与技术的研究工作,在开发中高温稳定的光谱选择性吸收涂层,以及研制中高温真空集热管方面成绩突出,开发出用于太阳能光热转换的多个氧化物和氮化物金属陶瓷新型中高温太阳选择性吸收多层膜体系。成为我国太阳能热发电领域的专家之一。他曾多次作为邀请嘉宾参加国际会议,并兼任多个杂志特约审稿人。
多年来,他在Phys.Rev.B,Appl. Phys. Lett.等刊物上100多篇, SCI收录70余篇,SCI他引463次,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1项。他承担和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项目,国家973项目,航天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等近20项。他主持的项目“含稀土氧化物高温超导体系热力学、相结构和相关系”曾获国家冶金工业局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其论文“Ln2-x-yLayCexCuO4-δ电子型超导体系的晶胞参数与超导电性关系的研究”获第四届北京青年优秀科技论文一等奖。
心系科研情,歌我学者心
前不久,这个基地的科技人员又一次临危受命,经过数天的鏖战,成功实施我一重要卫星与他国火箭残骸碰撞规避,为国家避免了重大损失。
天路迢迢,星河渺渺。他们是一支追星揽月、厉兵九天的测控队伍。从神舟十号遨游苍穹、完美回归,到“嫦娥”飞天、“玉兔”探月,在通向苍茫宁宙的漫漫征程中,他们用智慧和汗水书写了中国航天测控事业的传奇,为中国梦、强军梦写下最生动的注脚。
锁定寰宇
2012年,美国“好奇”号火星车成功登陆火星,标志着美国在太空探测领域取得又一项重大突破。
“美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成功登陆并在火星表面驱动火星车的国家,根据报道,美国计划到本世纪30年代中期将宁航员送至火星轨道。”
思危于未形。在大洋彼岸的中国,这个基地的科技人员岂敢置若罔闻,他们时刻把眼眸锁定寰宁,密切关注着一丝一毫的进展和突破。
百舸争流、群雄争天,中国必须有一席之地。作为我国唯一的卫星测控与在轨管理中心,基地党委始终清醒地认识到:能力是左右天平的根本筹码,锻造人无我有、人有我强的“拳头产品”,才是赢得发展话语权、主动权的法宝!
现代科技发展一日千里,新型号任务和测控新技术不断涌现,不跟踪和掌握前沿技术就要落后,不加强任务关键技术攻关就会被动。在这方面,基地官兵有着切肤之痛:某重要型号卫星在轨道计算方面多次陷入被动,服务的某国外卫星定点控制不到位……
航天测控发展的新领域新技术还没有完全掌握,服务水平还不能很好地满足航天用户需求,关键时候还难以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他们认真而深入地剖析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按照满足当前、占领前沿的思路,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加大关键领域、核心技术、重点项目的自主创新力度,不断提升基地核心竞争力。
卫星小型化、空问信息产业、深空探测技术……世界航天科技领域的每个新动向,都成为该基地党委“一班人”学习研究的重点。翻看基地党委中心组的学习计划,“太空开发与国家利益”等10多个专题,无一不是站在航天科技前沿作出的战略思考。
面对测控精度和运算速度难以应对当前任务需求等实际,基地在盘活现有资源的基础上,以全面提升科研创新能力为突破口,组成以各学科前沿领域为研究方向的42支科研团队,重点攻克多星精密定轨控制、深空探测等关键技术难题,先后掌握了轨道维持、多星组网、多星共位、返回轨道精密控制和返回落点精确预报等核心技术,使同步和近地卫星的轨道控制计算精度实现了量级上的突破,卫星管理能力大大提升。
面对一张张排得满满的任务时问表、一个个急需攻克的技术难关,他们持之以恒、接续用力,乘势而上、积极作为,圆满完成了数十次大型试验任务,长管卫星数量也成倍增多。
为战为赢
茫茫星空纵横捭阖,漫漫天际驰骋鏖战。
“北斗卫星第439罔跟踪,5分钟准备!”走进该基地在轨航天器长期管理部测控机房,笔者立刻感受到了一股浓烈的战场气息。
计算机前,工程师闫钢输入一串长长的指令,轻点鼠标,迅速完成任务界面切换,进入跟踪准备阶段。“跟踪正常!遥测信号正常!”测控机房主控大厅,调度口令清脆有力,值班人员密切注视着屏幕上闪烁跳动的数据。5分钟后,一次精准完美的测控跟踪结束。
工程师曹继宏告诉笔者,像这样的测控跟踪任务,他们每天要经历近30次。面对如此频繁的测控任务,如果没有先进的卫星管理指挥系统,天上数十颗卫星很可能造成“追尾”事故。
未见狼烟起,此处战鼓急。“科研试验能力就是战斗力,走上测控一线就是上战场,圆满完成任务就是打胜仗。”基地官兵清醒认识到,落实能打胜仗的本质要求,就是把本职岗位作为作战平台,把提升科研试验能力作为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大力加强航天测控综合能力建设。
为战为赢,他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地感到本领恐慌。基地刘建国政委常讲:“事业的发展、基地的发展,都需要我们强化忧患意识,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进取精神,加压奋进、争创一流,努力成为航天测控领域的领跑者和代言人。”他们始终坚持成功才是硬道理,始终以追求卓越的理念、一次做好的标准、从零开始的态度,认真对待每一次科研试验任务,对待每一个细微环节,确保敢打必胜、连战连捷。
近年来,我国在轨卫星数量不断增加,卫星本体技术日益复杂,测控风险成倍增加,航天器在轨长期管理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挑战。该基地在探索实践中认识到:要想百分之百地完成好每一颗卫星的实时测控和长期管理任务,光凭增加人力来满足卫星管理能力的老旧模式是行不通的,必须紧贴实战.闯出一条高效智能的管理指挥新路子。
为此,该基地紧扣在轨卫星运行规律和管理特点,研发出高度智能化的“卫星管理自动化系统”,使卫星总体指标始终保持在规范的精度范围之内和高效的工作状态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我国卫星的应用效益。长管部参谋长刘岩向笔者介绍:“新系统运行以来,保证了近百颗在轨航天器全时、高效、安全运行,实现了卫星长期管理由初期的‘单星经验型’到现在‘多星智能型’的转变。”
2014年以来,该基地还针对年度试验任务异常繁重的实际,重点突出在遂行任务中锤炼过硬本领,不断加大以卫星目标快速捕获和应急处置为主要内容的针对性训练,全面提升测控目标捕获和重捕、卫星与设备异常突发事件处置能力,严格作战标准,全力以赴,众志成城,达到了目标卫星发现及时、捕获迅速、跟踪准确的实战要求,应急快速处置能力实现新的提升。
人才制胜
这是一组辉煌的数据――
承担国防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装备预研等重大研究课题92项,荣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13项,申报受理专利19项。
这仅是该基地“十二五”期问上交的答卷!
人才是航天测控事业发展的根本支撑。他们始终认为,人是战斗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只有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创造性,航天事业才有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撑,才能始终充满动力与活力。
近年来,该基地在大力推进“创新发展、独占鳌头”战略中,始终坚持把人才作为建设发展的“第一引擎”,人才建设的步伐铿锵有力,先后培养造就了以“三剑客”、“五小虎”、“十才俊”为代表的新生代高层次人才方阵。2011年,该基地测控技术部被评为“全军人才工作先进单位”。
然而,成绩面前,该基地党委保持高度清醒。拔尖人才数量不够充裕、人才队伍发展不够协调、有重大影响力的专家较少,从思想观念上存在因循守旧的现象,到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创新,再到推进“创新发展、独占鳌头”战略的深层次矛盾……他们着眼新的形势任务需求,认真剖析单位人才建设方面存在的短板和不足,谋求新发展新突破。
瞄准前沿,他们突出抓好高层次拔尖人才培养,全面实施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坚持个性化培养、开放式交流和重大项目牵引相结合,为11名“双百计划”培养对象量身订制培养计划,选派5名优秀人才参加全军、总装高层次学术交流,为3名重点学科骨干提供专项资助,有力促进了高层次人才脱颖而出。
以人为本才能赢得人才。他们充分尊重官兵的主体地位,全力创建公平竞争、鼓励创新的机制环境,最大限度地激发官兵中蕴藏的无限潜能,研究出台一系列制度措施:
――制定《2020年前基地人才发展规划》,建立纵向贯通、横向连接、便于落实的基地人才发展规划体系;
――健全国家、总装、基地三级实验室体系,实施“百名专家讲座计划”,大力推进技术研究、科技成果、学术交流、知识产权工作“四位一体”全面发展:
――拓展军地融合式人才培养渠道,进一步强化宁航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引智功能,扩大与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改进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期制办法,研究建立专业技术干部流动机制,推动基地与测控站人才交流、联合攻关;
翻阅该基地新年度人才培养规划,一项项给力政策,一件件务实举措,为航天测控事业人才成长大幕描绘出一幅动人图景。
青春无敌
在世界航天科技赛场上,只有永远的拼搏,没有永远的冠军,科研探索的脚步一刻也不能停止。
有一则故事在该基地广为流传: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研究某课题时,前后五易其稿,初稿长达800多页,第五稿只有10页。当钱学森把论文封进文件袋时,特意在封面写上“Final”,又在旁边添了一行字:“Nothing isfinal”(科研无止境)。
自然科学的每一次进步,都充满了辩证法。钱老勇于否定自我的科学态度,激励着一茬又一茬年轻的航天测控人永不停歇地探索创新,用青春和智慧点燃中国航天腾飞的火焰。
“美国能做到,我们也能,而且要做得更好!”说这话时,高级工程师吴功友才刚过而立之年。当时,他主持研制月球探测器定轨软件。这是我国首次探月,没有经验可循。
青春无敌,勇者脚下是坦途。通过大量深入细致的研究,吴功友和同事们在月球轨道动力学模型等方面进行革新,开发出一套地月航天器定轨软件,成功将我国轨道确定水平拓展到月球航天器领域,不仅在“嫦娥一号”任务中作用突出,而且对于完成后续“夸父计划”、火星探测等深空探测工程具有重要意义。
王家松年纪轻轻就当上基地技术部总师助理、宁航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谈起骄人成绩,他的回答总是简洁质朴:“只是想尽白己的力量,不让国家在定轨领域落后于人。”
2002年,我国“嫦娥工程”立项在即,远在英国留学的王家松听闻消息,恨不得立即回国。可他明白,学有所成才是回国报效的最佳时机。2006年,他谢绝导师的再三挽留和诸多优厚待遇,带着研究成果回到祖国。归来后,他带队攻克了一项项技术难题,新研制的“奔月航天器轨道计算系统”在4次中欧联测任务中得到应用和检验,广受赞誉。
(一)招生从2011年招生的情况看,考生主要来自全军作战部队、总部机关、科研试验部队、院校和科研院所等与工程技术密切相关的领域,同时,也有少部分地方高校考生。
(二)教学经过近10年的探索,我们在课程教学上摸索并建立了自己的培养体系。在教学环节上,制定了各工程硕士领域培养方案、培养计划、教学大纲等比较齐全的教学资料。在课程设置中,既设置了基础理论课程,也设置了工程应用课程,在体现研究生水平的基础上,突出专业特色、工程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在课程建设上,根据工程硕士研究生的特点,尽可能选用适合工程硕士研究生使用的教材,制作课件,并为工程硕士研究生提供良好的实验环境。在授课教师遴选上,尽量选用具有工程经验和部队任职经历的教师。其中,高级职称的教师占70%以上。同时聘请试验部队、航天科技集团等单位的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开设课程。在教学的组织与实施上,严格按照工程硕士教学计划开展教学工作,并进行严格的考试。在教学中,全部使用多媒体教室,针对工程硕士特点实行交互式教学,结合高水平的专题讲座,有效拓展学生的眼界、提高工程素质。在校学习时间累计为一个学期。在教学过程中,学院教学督导组进行课程教学检查,教学质量全部为优良。经过课程学习,学生提高了理论水平,具备开展学位论文研究的能力,部队反应良好。
(三)学位论文在学位论文工作方面,实行学校和部队双导师制,论文选题87%为部队工程项目或研究项目,有明确的应用背景和应用需求。总的来看,学位论文工作比较严格规范,学生大部分是来自全军的在职干部,非常重视论文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开题报告认真,答辩程序规范,有部队专家参加,把关严格。从已毕业的学员论文情况看,内容多围绕实际工作展开,技术含量较高,多具有较好的军事应用价值。但在中期检查和预答辩方面,有时受部队试验任务的情况的影响,部分学生开展的不够充分。
(四)管理目前,装备学院实施院、系、教研室三级管理模式,各级责任比较明确。规章制度比较健全,研究生的整个培养过程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同时建立了比较规范的招生、教学、学位档案,并有专人进行管理。为规范工程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的管理,制定了专门的《工程硕士研究生管理办法》。同时,明确要求导师要在工程硕士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并界定了院内导师和院外导师职责分工。院内导师的主要职责是:参与招生录取,与院外导师联合制定培养方案,与院外导师、研究生共同制定培养计划,承担研究生课程教学,指导和检查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协助院外导师指导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撰写和答辩,参与研究生的考核考评。院外导师的主要职责是:与院内导师联合制定培养方案,并与院内导师、研究生共同制定培养计划,参与或承担研究生部分实践性课程教学活动,指导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撰写和答辩,参与研究生的考核考评。
(五)办学特色与效果装备学院根据任务确定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主要面向试验部队,针对国防科研试验任务特征设定专业方向,培养从事国防科研试验任务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办学特色比较鲜明。毕业生主要从事试验管理、规划、组织、试验技术等岗位,完成的工程项目用于国防试验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100多项已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涌现了一批以全国突出贡献工程硕士陆晋荣为代表的新型杰出人才,部队对装备学院工程硕士的培养给予了较高评价。
二、工程硕士培养的几点经验
(一)招生上突破传统的单凭考试成绩的模式,提高复试成绩的比重专业学位的教育不同于学术性学位教育,更着重于工程实践和工程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装备学院在招生上改革了以往主要根据入学考试成绩为主的做法,加大复试成绩所占比重。在学生入学考试成绩达到国家基本分数线的情况下,重点考虑复试成绩,并组织专业知识能力水平的测试。专业知识能力水平测试重点考查学生掌握基础理论和本领域专业知识的能力及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情况。复试重点考查学生在从事技术研究和工程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在改进国防科研试验方法和手段、提高国防科研试验效率中的发展潜能。
(二)正规教学过程,合理设置课程计划和教学安排,科学设置专业方向根据工程硕士研究生的知识结构特点,装备学院认真制定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在课程设置上,既体现了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要求,又结合了各工程领域培养特点,在专业设置上更加突出特色。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根据试验部队实际工作的需要和学院的教学资源,装备学院与培养单位共同研究确定课程计划和教学安排,使课程的设置既能充实学生的专业基础理论,又能提高学生专业技术能力,使教学安排既能保证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又不至于影响到试验部队的正常试验任务,必要时学院派教员到部队进行授课。在课程设置上注重学院工程领域的学科特点和试验部队的实际需求相结合。
(三)根据专业学位的培养规律,与科学学位区别对待,突出工程硕士特点参加专业学位学习的学生,与攻读科学学位学习的学生相比,基础知识水平相对薄弱,但工程实践经验丰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很强,而且渴求知识欲望更强。因此,在工程硕士的培养等方面,无论从文献阅读、论文的选题还是学位论文的要求上,都有特别的要求。文献阅读总体上要求量相对少些,但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工程需要至少阅读10篇最新的专业性的中英文文献,并在论文开题前写出不少于三千字的文献阅读综述;论文的选题要求来源于工程实践任务,有明确的应用背景,具有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并具有进行科学研究的可行性,可以是工程策划、工程设计、技术改造或技术攻关等项目,有一定技术难度和工作量,在于充分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技术和方法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位论文的形式要求也比较灵活,可以是工程设计、研究论文、专题报告等形式,表明作者具有担任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有一定理论意义或实践价值。在学生完成学位论文过程中,加强过程管理,尤其提高学院导师与部队导师的沟通与联系,对学生阶段性成果进行评定和指导,确保论文质量。
(四)根据不同的组织形式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学院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共有两种组织形式。第一种形式是采取学员“进校不离岗”的方式,经考试被录取为我院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后,学生的各种人事关系保留在原单位,平时照常上班,第一年两个学期中,每个学期安排三到四个月的时间组织学生到学院集中学习;第二种形式是采取学院与单位联合培养的形式,双方共同签订培养协议,学生经过考试被录取后,并不到学院上课,而是学院根据培养单位任务情况和学院教学安排,派教员到培养单位进行授课,一般在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内完成授课。第一种形式一般用于学生数量较少试验任务并不十分繁重的情况,学员进校后,按照学院内其他全日制研究生的管理要求,共同编班,集中管理。第二种形式一般用于学员数量较多,单位集中,并且试验任务相对较重的情况,这些学员的管理由双方成立联合管理小组来负责,联合管理小组共同管理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教学、论文研究、学位论文答辩等工作进程,并监督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协商解决在联合培养过程中发生的种种问题。实践证明,成立联合管理小组的做法在研究生的联合培养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五)加强工程硕士导师队伍建设导师的水平直接决定学生的培养质量。在提高导师自身教学、科研和学术水平的基础上,装备学院注重加强导师队伍的整体建设,不断优化导师队伍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建设一支水平较高、具有相当知名度的导师群体。尤其重视选拔具有丰富工程、试验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充实到工程硕士导师队伍中。队伍中有国家863、973专家3名,获育才金奖6名,育才银奖36名,全军优秀教师11名。目前在学院已形成一支学术水平高、科研能力强又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学术队伍。在部队已有导师60余名,主要是试验部队的总师和高级工程师。另外,我们充分利用院内外各方面的优势,聘请有关院校、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科工集团、全军武器试验研究论证部门、试验基地等单位的教授、专家讲课或举办高水平的专题技术讲座,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此项活动,得到学生的欢迎,使他们在了解学科前沿、开阔视野等方面受益匪浅。
三、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思路
由于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直接面向用人单位,培养具有专业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受到了部队的普遍欢迎。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学院的工程硕士培养还存在一些不足。
美国是典型的分散型统计体制,没有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统计机构,各种政府统计都是分散在联邦政府各个有关部门内进行的。美国科技统计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中的科学资源研究处(SRS)负责,其数据搜集网络主要由以下四部分构成:私人企业的R&D活动调查,美国商务部普查局实施的技术创新调查,美国教育部统计中心提供的美国教育情况、大学研究与发展情况数据,国家科学基金会负责的政府部门科技活动统计。此外,还有其他少量有关数据由各州政府提供,有关专利、贸易等方面的资料则需通过有偿的渠道买入。这些数据最后由科学资源研究处统一汇编整理。
具体来说,目前美国的科技统计指标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科技投入指标,覆盖政府和企业,提供有关研究与发展支出、项目、人员的基本数据;二是科技产出、影响和过程指标,具体包括出版物及引用、专利、技术创新、技术贸易、公众对科技的态度及理解程度等方面的数据。以上两大类指标数据来自科技统计的不同部分,其数据采集方式也各有不同,具体包括以下数据采集方式:
从联邦政府各部门在工作时积累的数据中直接提取。最典型的是“移民科学家和工程师统计”,美国移民局在工作中会记录全部移民的个人资料,只要把其中有关部分抽取出来略加编辑就可以得到所需数据。
借助于其他联邦政府部门开展的统计调查活动取得自己所需的数据。如果调查对象不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管辖范围内,科学资源研究处可能无权直接进行调查,或者如果科学资源研究处需要的数据不多,就不值得开展独立的调查。在此情况下,有必要委托其他部门,在其调查统计中加入一些科学资源研究处需要的项目即可满足需求。典型的例子是“全国职业人员调查”,该调查是劳动部为了解全国职业状况而进行的,科学资源研究处通过部分出资即可从中取得有关“科学和工程”职业的数据;又如“高中后教育普查”数据,就是通过将其纳入到国家教育统计中心的普查工作中获得的。
与其他联邦部门进行联合调查。这种情况下,双方需要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调查的组织和实施工作,然后满足各自的数据需求。如“产业界研究与开发活动调查”是人口普查局和科学资源研究处订立“部门间协议”进行的联合调查。
以合同方式,委托一些研究机构或私营调查公司进行调查。这类调查所占比重最大,每一笔合同都要经过公开招标和同行评议,但中标单位还是有一定程度的集中。对委托调查,科学资源研究处一般要自己做抽样核查,以核实承担单位完成的调查结果的可靠性。
以科学资源研究处的人员力量为主进行的调查。此类调查非常少,近年来只有“联邦政府资助的大学、学院和非营利研究所调查”,但一些数据处理工作仍是委托一些民营调查机构完成的。
美国科研实力国际地位如何
要了解美国科技的总体状况,可查《美国统计年鉴》的section16:science and technology部分,共有25张表格,包括R&D经费投入、科技人力资源情况、航空航天科技活动等指标数据。但是年鉴数据只是给出了美国科技状况的一个宏观概览,如果需要追踪更加细化的指标和数据,就要利用《科学与工程指标》(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dicators)。与统计年鉴不同,该出版物的内容主要是以报告形式呈现的,是在对所搜集数据做一定处理分析之后得到的结果。
《科学与工程指标》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编辑,自1973年起每两年出版一次,内容包括科学与工程的数据指标及相关报告,还有科技政策专项分析,是反映美国科技发展状况最详细的报告,而且其中还提供了很多历史纵向比较数据,便于读者了解美国科技发展的中长期趋势。目前它的用户覆盖非常广泛,包括政府、企业、大专院校、非营利组织、专业团体等。
笔者以《科学与工程指标2010》中“综述”一章作为切入点,引用部分数据和图表介绍美国和其他国家科技发展的情况。在“综述”一章中,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侧重以国际对比的方式表现美国在全球科技和研发领域的水平和地位高低,这种对比主要体现在研发支出、研发支出占本国GDP的比重、研发产出(期刊论文和专利)等几个方面。
美国一直是、当前仍然是R&D研发支出的头号大国。2007年美国研发支出达到3690亿美元。欧盟保持与美国大体同等的态势,R&D支出为2630亿美元,但亚洲主要国家研发支出的上升势头也不容小觑,2007年达到3380亿美元,已经超过欧盟,与美国的差距也正在迅速缩小(见图1)。2007年,全世界研发支出最大的五个国家分别为美国、日本、中国、德国和法国。
与首师大开展合作办学后,我们进一步明确了“致力于适合学生终身发展的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即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促进学生多元发展,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不断进步。走班教学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
2015年9月,新的学期开始了,非起始年级的学生发现新初一、高一年级的学生上课形式跟传统的形式有了很大的不同:他们可以走入不同的教室,与不同班级的同学共上一节课。看着学生疑惑的表情,我告诉他们,这是我们新学年在起始年级进行的新尝试――走班教学。
2016年2月,我们在新初一、新高一英语、数学两个学科开展走班教学尝试的基础上,在其他年级开始全面推行各具特色的走班教学。在班级设置上,我们使用“行政班+教学班”并存的管理方式;在课程设置方面,学校大力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研究,教师根据不同班级的学生设置了不同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式等。
以学校初一年级英语学科为例,教师经过调研、分析,确定了走班教学ABC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A层除了要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外,更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训练及运用语言的能力;B层狠抓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注重学生基于文本的语言输出;C层以最低要求为起点,注重中小学知识的衔接以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落实,以简单的口头输出和书面输出为主。在课程开发上,我们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开设了多种英语拓展课程,如《书虫》系列阅读、《我是书虫》校园课本剧展演、英语课外阅读选修课、American Football选修课、外教课等,以激发学生兴趣、开发学生潜能,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
虽然我们实行走班教学还不到一年,但是却给学生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高一年级A层班刘梦瑶和赵宇辰在学校圣诞歌曲演唱比赛中全程用英文主持,标准的发音、流畅的表达深深地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受到了评委们的高度评价;B层班的王小岗原本基础较弱,表达能力较差,但是现在看他用英文写的小短文,逻辑严谨、语法正确;C层班的学生更是受益匪浅,整体成绩稳步提高,正在逐渐缩短和B层班的差距。
就这样,不同基础层次的学生都有了明显进步,不同个性的学生需求都得到了满足,学生得到了适合的教育。
牵手名师为教师打造适合的平台
所谓“适合”的教育,应该是学生和家长满意,教师的职业价值能得到充分体现的教育。而教师的职业价值则体现在能满足学生不同需求及自身专业能力、综合素养的不断提升上。
为支持学校发展,学校成立了合作办学理事会及专家指导委员会,首师大基教院副院长王海燕教授、原教育咨询与项目开发中心主任李延林教授、支持附属云岗中学办公室主任黄燕宁博士及相关专家团队与学校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通过项目引领,在各方面给予学校大力指导和支持。例如,首师大专家王海燕副院长、李延林主任和黄燕宁博士利用寒暑假组织教师集中学习、培训。其中,李延林主任全程参与我们初、高中数学组走班教学的组织和实施。从前期数学组建设到“单元说课研讨”,从指导教师单元设计到试讲课中的听评,在李主任的指导和帮助下,我们数学组的教师迅速成长起来。
此外,学校还加强了与首师大附校合作共同体学校间的互动,相互学习、共同发展。例如,学校承办了“首都师范大学附校共同体2015科学年科学课堂教学展示评比”活动,部分教师参加了“2016首师大附属东平学校同课异构活动暨课程改革论坛”等系列活动。在交流中,教师的专业水平迅速提升。
与名师和专家牵手后,我们还将心理、艺术、体育、科技等作为培训内容,提高教师综合素养及教师职业幸福感。我们的“师云讲坛”正式启动后,逐渐成为教师展示自己的一个平台,教师们有了教育思维碰撞的一方天地,综合素养及职业幸福感大大增强。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名师和专家的引领作用是巨大的。他们为教师拨开迷雾、斩断荆棘,让他们在成长之路上走得更好、更远,让教师真正找到了适合的平台。
科技教育为学生插上梦想的翅膀
“教育成就梦想,科技引领未来”,教学楼大厅北侧玻璃上的这句标语体现了我们高远的教育理想与科技教育特色实践相结合的教育胸怀。其实,在与首师大合作办学之前,我们的科技教育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体系和特色。
学校毗邻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中国人民装甲兵工程学院、南宫高科技农业园区、世界地热博览园等,利用这一优势,我们积极挖掘地区资源,形成了航天科技、军事科技、农业科技“三维一体”的科技教育课程。学校将科技教育作为学校特色发展方向,即打造科技教育品牌,创建科技教育特色。学生如果对军事感兴趣,可以选择学习军事理论基础、军事科技基础、军事模型制作等课程;如果对航天感兴趣,可以选择航天科技基础、航天科普剧表演、航模制作等课程;如果对农业感兴趣,可以选择南宫生态农业、太空种子种植、校园植物博览等课程。
此外,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科技教育实践活动,如全国高校科学营、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科学嘉年华活动、大手拉小手科技实践活动、社会大课堂科技场馆活动、科学调查体验活动、金点子征集活动、科技创新作品制作和展示等,既增强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又让学生形成了科学的生活方式。
为了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我们还成立了各种课外科技社团,如机器人、创新思维、服装再造、电视台、悬臂梁等,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定期组织活动。各社团学生参加青少年创新大赛、市区级科技节、金鹏科技论坛、机器人竞赛项目、电脑作品评选等比赛,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