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23 15:45:5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建筑项目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生活设施的发展,人均居住面积在不断提高,上世纪70年代,贵阳市人均居住面积仅2.9m2,现在已经超过10m2。
2居住套型的变化
人均居住面积的提高并不意味着大面积套型的大量出现,而是多种套型类型的综合策划。(1)户型平均人口的变化:上世纪80年代以来家庭平均每户人口规模不断缩小,1990年为3.96人,2010年为3.10人,2012年为3.02人。《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中,90年代按3.5人计算,2002年版降为3.2人。(2)城市单人户和2人户大量增加:2000年至2010年,1人户数翻倍,2人户增加68%,2000年这两类家庭占全部家庭户数的1/4,到2010年已接近40%,共计1.6亿户。(3)国家政策的保障要求:为适应广大居民的要求,国家提出了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要求及其一系列政策,2006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建设部等九部门《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要求商品住房套型建筑面积90m2以下的住房面积所占比重必须达到开发总面积的70%以上,并提出了城镇廉租房的建设要求。(4)由此,住房的套型除受控制的大户型外,中小套型为90m2/户以下,经济适用房为60m2/户,廉租房40m2/户。又由于1~2人户的增多提出了“单居住空间户”的要求,即只设一间兼起居的卧室、有厨房和卫生间共组成的最小套型(以下简称《单居套型》)这种单居套型不同于“单身公寓”。“单身公寓”属集体宿舍类型,不设厨房,最多仅有简易的微波炉或电磁炉操作台或设公共备餐间,且居住人无产权。(5)“单居套型”《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中对单居套型的使用面积,规定不应小于22m2,其中兼起居的卧室不应小于12m2,厨房不应小于3.5m2,三件卫生设备集中布置在卫生间不应小于2.5m2,这种套型住宅在国外有较长的历史,一直是常见的居住套型,在国内也已有不少的工程案例,贵阳也已建有多个建筑项目。单居套型可作为廉租房中的户型应按廉租房面积标准控制,也可作为产权房的户型,此时,可按照市场需求,从建筑面积35~50m2均可,在住建部组织的廉租房优秀设计方案中,单居套型的套内使用面积为22.47m2,套内建筑面积为27.6m2(不含阳台),如图1:贵阳某工程的单居套型,套内建筑面积34.7m2(不含阳台)如图2:此单居套型可以与其他类套型组合在同一单元之中,也可以作为单一的单居套型住宅独立集中设计,但作为廉租房不能与产权房组合在同一单元,产权房和廉租房必须各自单独成栋设置,以利于管理。
3居住环境要求
随着居住方式的发展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再只是满足对住房的需求,而是对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这是包括居住环境和社会环境。居住环境一方面是对住宅本身的通风、日照、采暖、绿化、节能和建筑质量的要求,即居住舒适度的要求;另一方面是对居住环境即所处小区、地段的环境要求,包括空气质量、声、光、热、水、电、景观、卫生等;如绿化、公共活动空间设施、商业服务和文化教育条件、交通、噪声以及小区服务、管理等等。社会环境包括文化环境、人际交流环境、安全环境、健身环境以及养老物业等等。这些都必须从城市总体规划要求着手,作好小区规划、建筑项目策划进而才能做好住宅的建筑设计。
4住宅建筑项目策划
住宅建筑项目的策划要有前瞻性,从社会和城市的总体发展来研究,对不同收入的群众,不同标准的住宅建筑项目,不要单一分开设置,可采取混合居住的策划思路,即在同一区域内,除部分较高标准的住房外,同时安排有保障性套型、经济适用房、单居套型以及廉租房等,不同类型的住宅适当配置,更有利于社会融洽、邻里亲善,并可在社区内开展非正规劳动就业、社区服务形成不同标准的统一要求、良好环境的共同追求,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符合社会公正的总体要求。特别是在廉租房和扶贫搬迁房建设中,有的将其集中在城市边缘地带,交通不便,设施不全、远离亲朋、不便就业。不易儿童入学,往往有被隔离冷落的感受。
5绿色建筑和健康建筑的发展与研究
绿色建筑的要求与评价,已提到日程上,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2006)和贵州省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J52/T065-2013)均已相继实施,我省除公建有多项建筑按绿色标准实施外,在住宅建筑中也已出现按绿色住宅建筑进行设计的建筑项目。《健康住宅建筑技术规程》(CECS179:2009)以颁布多年,北京等许多城市以做了健康住宅的试点工程研究和实施。绿色住宅建筑和健康住宅在总体要求上是有很多共同之处的,特别是在策划和设计阶段,两者的要求内容是一致的,因此,我们在工程策划和设计中应充分研究,特别是有关控制性建筑项目。健康住宅有两个层面的要求,即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绿色住宅建筑主要控制建筑项目中,均与健康有密切关联,如住宅小区的绿地率、公共活动场地及其设施要求、日照和通风要求等,既是生理健康的必要环境,也是心理健康的前提,此环境的优劣影响人际交往,也必然对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6生态环境设计
(1)住宅建筑项目策划和设计中,要遵从城市总体规划。选址必须符合居住环境的要求,交通方便并以公共交通优先的原则,特别是廉租房和单居套型住宅,为期方便劳动就业和工作,减少不必要的交通阻塞和大气污染现象,是应充分考虑的。建筑设计要从城市空间设计的整体角度考虑。开始设计的时候,应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土地特征,选择适应的建筑容积率和建筑密度,根据当地气候、日照和风力特点选择建筑适宜的布局形式和间距标准。尽量适应当地的地形地貌,减少建设过程中的土方施工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对历史遗迹和原生植被进行最大限度的保护,使其成为整体规划的一部分。在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同时还要考虑居住区域日照、噪音、污染以及交通等方面的因素。(2)崇尚生态型、环保型的环境设计理念建筑物是大自然的一份子,关注和处理环境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体现在:①对自然资源的充分考虑:如利用天然采光、自然通风的方式来改善建筑物内的环境和空气质量,减少对空调系统和照明系统的依赖,从而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②对污染物的考虑:在建筑平面布局和设计中,通过考虑建筑的进风口和排风口位置,使建筑物有良好的通风性能,可以避免污染物的增加;③尽可能使用无污染、易降解、可再生的环保材料;④设计师还要注意严格控制装修房内的空气质量,对住宅中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源,进行控制和治理。(3)绿地率是居住小区评价的控制性建筑项目,其面积、尺度以及其日照要求等必须按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规定进行配置。此外,要大量提倡屋顶绿化和竖向绿化。对低层和部分多层公建的屋面,可按社区活动和管理要求设置屋顶活动空间;对其他屋面包括高层住宅的屋面,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允许屋顶住户进行屋顶绿化,这不仅对顶层住户的屋顶保温隔热和室外活动有利,对整个小区乃至全地区的减少太用辐射和净化空气都是有利的,当然,屋顶除绿化外,不得搭建违章建筑。对竖向绿化也要大力提倡,在户型设计中,可留出必要的开放空间和共享空间;每户的阳台上要有种花设施,如栏板加设花槽等。(4)结合绿化做好公共活动场地的设计,包括老年人、儿童运动等场地,也是社区的人文交流和健康的必须。此外,在高层建筑的底部可设架空层,优化空气的对流,设置健身场所。(5)日照。每套住宅均必须满足日照要求,但有的设计中仅仅只是一个次要卧室有日照,或两套住户连通后,以“两代居”的名义,借用其中一套日照条件较好的套型,使其“满足”有关要求;虽可行,但不是优秀设计,更达不到绿色健康住宅的要求。对绿色住宅套型,起居室不宜朝北,起居室或主卧室要满足日照条件。住宅建筑的最好朝向是南北向布局,贵州境内的最佳朝向宜为南偏东30°至南偏西15°,但对全单居套型住宅建筑和廉租房住宅建筑来说,若全部按南北向布置,则北向套型达不到日照要求。根据贵州的气候特点可按东西向布置,可满足每户的日照条件。但朝西的户型要做好外遮阳,并应进行一体化设计。如此,在总体规划中,住宅楼可做城凹型布局,将主楼南北向布局,而将单居套型和廉租房布置在端部,并做好开敞式的公共院落布局,此种布局,在高层建筑满足日照间距的条件下,端部加设多层单居套型或廉租房,还有利于提高建筑容积率。
7应用新技术新材料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要更多利用新技术新材料,真正地将新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如使用节能环保的新型墙体材料,提高墙体的热工性能,采用节能型电气照明系统和智能楼宇控制的自然采光,使用新型的玻璃产品,来改善室内的光热环境,降低噪声音量,以提高建筑物的碳纤维塑料的结构强度和降低建筑物本身的重量,还可以在环境构筑物中利用薄膜结构和壳结构,丰富建筑物的整体形式。
8高效节能的绿色生态住宅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生产力水平较低且各地不平衡、耕地资源匮乏的国家。在城市化进程中,我国居民的住房需求将是居高不下的,这样必然造成对土地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在各类消费品中,住宅是其中耐久性最长、耗用资源最多、同生态环境结合最紧密的产品。这就要求在设计住宅的过程中,要注意水、电、供热、制冷及生活垃圾处理的设计。在使用自然资源时,要将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两方面结合起来。
二、加强建筑项目中电气施工管理的要点
为了提高建筑电气施工管理质量,应做到以下几个要点:
1注重建筑电气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在进行基础工程施工时,电气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应及时配合土建来做好强弱电专业的进户电缆穿墙管,并做好止水挡板的预埋和预留工作,在建筑项目主体施工阶段,应分清电气施工中的重点环节,进行电气施工超前预控,以保证电气工程施工质量。另外,在建筑项目装修阶段,砌筑隔墙之前,建筑电气施工应与土建工长保持一致,放线员应将水平线及隔墙线核实一遍,在抹灰前,电气施工人员应将电气工程中的预留孔洞核实一遍,并且抹灰收口应平整光滑,以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2电气设备安装的质量控制,在建筑电气施工配电箱安装过程中,首先应明确安装位置,确保配电箱设备部件及标高满足图纸设计要求,在敷设前,应对各个管口的护口进行检查,在穿线过程中,由于建筑房屋内部的线路都是布置在管道内,这就要求电气施工人员应充分掌握穿线技术,明确各个线路布置的位置,电气施工人员要掌握穿线技术、导线选择及穿线后配管、边敷边穿线等方法。要加强电气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随着建筑行业的改革,电气施工人员不仅要掌握正常的技术管理,还需要提高自身在电力方面的技术人士,尤其是对电气工程实施的管理,例如在管道焊接培训中,应做焊接处焊缝饱满,平整均匀,若利用结构柱内主筋做防雷引下线时,应做好标记,当引下线进行对头碰焊,在碰焊处应进行补一搭接圆钢的处理。另外,在建筑电气施工中,应注重灯具、开关、插座安装的检查和安装控制,由于建筑内部的电气部门大多由多个不同种类的大小元器件结构组成,因此,在安装过程中,应把握好每个元器件的安装,确保灯具安装牢固性,有效控制灯具安装位置、楼板预埋灯具位置及灯具离地距离,灯具可接近的导体必须接地,并且表面应光滑整洁,开、关方向一致,避免因开、关错位而影响灯具照明,使电气设备安装施工到位。
3加强建筑电气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确保电气工程安全、有序的进行,在电气施工之前,应加强人员的安全意识培训,通过讲解安全施工技术标准,提高电气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然而,在电气施工过程中,应通过组建安全巡查小组来加强安全施工监督工作,根据建筑施工的具体需要来调整施工计划,加强施工监督,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技术管理的难度,也可以引导电气施工人员按照施工标准进行,因此,做好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尤其是细节部位的检查,提高工程的技术水平,以保证电气安装工程顺利完成。
2建筑项目资源管理
Project软件可以将整个建筑项目的资源根据材料资源和工时资源建立资源库,再通过资源分配将人、财、物等资源分配给各道工序。而对于资源的动态追踪又可以和工期控制紧密的联系起来。Projct分别根据每个任务的工程数量、劳动定额、台班定额、材料消定额,并结合市场情况,计算出各工序所消耗各种劳动力工时、械台班量和材料用量。例如,若出现工期延误的现象,则需要调整作业班子或增加相关的材料和人力资源,若出现资源的过度使用,在Project软件的横道图上依旧会以红色出现,从而要求软件的使用者结合工期控制的基础上,对资源进行重新分配和调整,达到资源的最优化使用。
3建筑项目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和工期管理、资源管理三者之间相互制约又相互联系。对于建筑项目来说,成本分为两大类: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而这些成本的计算,大多数是通过资源乘以工时实现的。任务的成本=任务的固定成本+工时×工资率×数量使用Project软件可以对建筑项目的成本进行管理,控制人工耗费、机械耗费和材料耗费,一般这部分耗费的控制是结合上文的资源控制和资源追踪与分配来实现。
2.了解企业需求、改进教学改革思路
通过了解市场人才的需求现状不难发现:与建筑相关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中,一线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较低,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基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少之又少。为此,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课程改革时可以将施工图的识读当做切入点,根据建筑工程的具体施工顺序,把建筑工程细分成各个分项工程,把分项工程作为主线进行项目教学;除此以外,还可以把教学项目进一步划分成多个教学模块,并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实践活动把教育、学习、实践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不但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开发,还能促使建筑工程施工课程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不断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落实“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只有不断加强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才能为在校学生创造一个更好的实习环境,进一步促进学生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实习实训基地作为一个技能训练的场所,其一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习环境,帮助学生加强自身的实践能力以及专业素质;其二也可以间接对教师进行培训,教师通过教学实践可以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其三可以为职业资格、技能等级鉴定及职工岗位培训或再就业培训提供场所。为了确保学生在进入工作之后能更好地适应企业的环境,要加快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并且选取管理科学、技术水平高且工作环境好的相关企业,与其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与交流。此外,要确保每一位在校学生至少有半年的顶岗实习时间,并且参与至少一项的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的实践锻炼,让学生在真正意义上做到顶岗实习。
2商品住宅建设项目风险指标体系的建立
建立商品住宅建设项目风险指标体系是进行风险评价的第一步。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反映出项目建设的风险受哪些因素的影响,通过对这些因素的评估来反映出项目整个的风险值,是对项目风险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测算的基础。商品住宅项目有着不同于其它项目的独特风险,有国内城镇化进程刚性住房需求的支撑,同时又受城市规划和区域发展目标和交通、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完备性和致密性是对建立风险指标体系的基本要求。住宅建设项目风险指标体系应该涵盖此类项目全寿命周期的全过程,在从前期可行性研究到项目策划,再到获取土地使用权,直至项目建设、预售、交房、物业服务的整个过程中考虑其可能发生的风险因素,将其提取出来。做到了以上这一点,我们就实现了风险指标体系的完备性。但在保证风险指标体系的完备性的同时,还要保证风险指标体系的致密性。致密性是指风险指标体系各个指标之间的互不包含性,各指标之间无交集,避免风险因素的重复。在保证完备性和致密性的同时,根据构件模型和数据处理的需要,我们还要坚持一下原则。指标要真实可靠,否则就不能反映出实际情况且无法完成BP网络模型预知的训练。指标要能够灵敏反映出各因素对风险值得影响。指标建立还要考虑数据获取的可行性,一些指标是定性的指标,很难把它转化成定量数据,这样的指标也失去了评价的意义。同时还要保证指标的系统性、前瞻性、始源性、可比性。在以上原则指导下,在目前我国政治稳定,国民经济持续保持稳定较快发展的大背景下,结合住宅项目建设自身特点,去除不会发生的风险因素,构建商品住宅建设项目的风险指标体系。商品住宅建设项目的风险由大到小可以分为:宏观环境风险、房地产行业风险、住宅项目施工建设风险。宏观环境风险包括:住房制度变化风险、金融市场风险、能源环保政策变化风险、城市规划风险。房地产行业风险包括:市场供求风险、投资变现风险、同行竞争风险、建材价格风险。住宅开发项目自身风险包括:开发项目策划风险、项目合同风险、项目财务风险、项目管理风险。
3BP神经网络模型的构建
在以上商品住宅建设项目风险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建立十二个输入指标的BP神经网络模型,通过网络的自学习能力,训练成熟的网络参数。完成BP神经网络阈值训练之后,就可以运用该网络模型对特定区域的风险进行评估。BP神经网络模型输出的是一个定性的风险值,在BP神经网络输出风险值的基础上,运用专家打分法加权处理各个风险指标的数据,可以得到具体的风险值和各个指标的风险贡献。BP神经网络是一种按误差逆向传播算法训练的多层前馈网络,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神经网络模型之一。BP网络能学习和存贮大量的输入-输出模式映射关系,而无需事前揭示描述这种映射关系的数学方程。它的学习规则是使用最速下降法,通过反向传播来不断调整网络的权值和阈值,使网络的误差平方和最小。BP神经网络模型拓扑结构包括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根据确定的商品住宅建设项目风险指标体系的风险指标数,把BP神经网络的输入层单元数设计为12层,对应12个风险指标,采用专家打分法把12个指标定量化。根据BP神经网络隐含层的特性,随着层数增多,误差向后传播的过程计算会越来越复杂,导致网络训练时间急剧增加,且隐含层的增加,还会导致局部最小误差增加。所以把BP神经网络隐含层的单元数设计为3个。评价风险大小只需一个风险值即可,输出层单元数设计为1个。综上所述,本文建立的BP神经网络为12-3-1型的神经网络。
4实证研究
根据建立的BP神经网络,设计输入输出值。输入值设计区间0~1,输出值区间也为0~1,值越大代表风险越大。规定输出值落在0~0.2区间的代表风险等级为低,输出值落在0.2~0.4区间的代表风险等级为较低,输出值落0.4~0.6区间的代表风险等级为一般,输出值落0.6~0.8区间的代表风险等级为较高、输出值落0.8~1区间的代表风险等级为高。十二个风险指标作为输入值,建立8个训练样本,在MAT-LAB7.0对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建立的8各训练样本要求有很高的准确性和代表性。不准确、没有代表性的样本会导致网络的失真。本文样本来源于哈尔滨市不同区域、不同住宅层次、不同住宅类型的8个住宅项目,要求被调查者是哈尔滨市有代表性的住宅项目相关企业及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对本市的住宅项目有着全面的了解,可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为了保证了数据的真实性和时效性,本文选择的哈尔滨市8个楼盘截止到2012年底都已全部售完。将8个训练样本输入MATLAB7.0中进行阈值训练,然后对训练输出值与专家打分值进行比较,模型的输出值已经很接近打分值。在BP神经网络阈值的训练逼近图中,训练后误差达到2.14096e-007,远远超出目标要求值1e-005,表明阈值训练成功,本BP神经网络已经成熟,可以使用该网络进行风险预测了。利用训练成功的BP神经网络,输入2013年初哈尔滨市整体商品住宅项目建设项目的资料,进行评价。根据模型在MATLAB7.0进行运算,该市2012年初的住宅建设项目风险值为0.4696,落在0.4~0.6区间,风险等级为一般。运用专家调查法对各风险因素及输出风险值进行评估,经过数据加权处理后的风险值为0.0674,各个风险指标的风险贡献分别为0.1084、0.0429、0.0613、0.1640、0.0877、0.0440、0.1642、0.0039、0.1373、0.0130、0.1044、0.0689。
针对建筑项目管理来讲,只有强化施工质量管理,方能实现最终目标。施工前期阶段首先应对地形环境进行勘察分析,明确项目质量要求标准以及具体的设计方案。施工建设人员应认真完成施工以及设计图纸的审阅,针对施工材料质量做严格把关,保证材料整体质量安全。在应用材料进场之后,施工建设人员应按照规章制度领用,划定相应的空间进行安全存放,预防其受到不良污染或是最终破坏。这样一来便可扩充支出成本,场地之中应尽可能的装设全方位监控系统,避免存在死角,合理实施安全排查处理。
1.2优化管理体制以及法规制度
施工方应积极创建建筑项目管理体制,将该项制度同我国法规制度有效融合。施工阶段中应做好定期的员工培训以及评估考核。管理决策层人员应确保技术应用以及安全管理的全面落实到位,通过清晰的奖惩管理体制提升说服力,避免对员工呈现出强硬的态度。应耐心倾听他们的想法并接受执行力强的建议,以全面提升实践工作效率以及综合管理水平。另外,应通过合理方式缩减作业成本,全面提升经济效益水平。针对我国法规制度体现了一定的强制性,因此在建筑项目管理策略中,针对施工单位的专业化能力水平必须进行严格细致的掌控管理。
1.3提升科技创新发展力度
信息时代,各项科学技术快速更新发展,因此建筑项目管理措施也应不断优化,工作人员应积极动脑树立创新意识,强化质量监督管控,对技术创新給予必要的鼓励与激励,增强市场竞争力。技术创新始终为建筑单位获取长足发展的核心条件。因此,企业应把握与时俱进的原则,扩充引进优秀的科技设施以及全方位的创新型人才,力求将技术实力发展转变成为经济实力,确保企业能够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管理模式上,建筑单位同样应更新以往粗放管理模式,引入精细化管理手段,确保各环节均在掌控之中,各类政策均能全面有序落实。
1.4完善人力资源配置,加强成本管理
建筑项目施工现场,始终是劳动力分布较为密集的地点,施工建设阶段中则要配置丰富的人力资源。因此,做好人力资源完善配置,成为企业单位缩减成本投入的核心方式。通过最大化的发挥人力资源潜能价值,可有效预防不良浪费现象,使员工提升凝聚力与向心力,强化施工效率,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施工建设工作中,确保建筑工程整体质量水平的稳步提升。建筑工程成本费用涉及到较多层面,例如现场成本、材料、机械成本、劳动力成本等。为强化成本管理,在选购材料过程中应做到货比三家,优选性价比高的材料,利用缩减机械设备应用周期合理的节约机械成本,并透过提升劳动生产率缩减劳动力成本,进而对建筑项目各环节成本费用实施有效管控。在确保工程项目质量水平的基础上,节省不必要的开支,实现高效、优质的发展与提升。
组织管理,就是指建筑企业在工程项目开始前,应该进行的组织人事工作和制度建设。如工作人员配备、企业内部分工与机构设置、企业管理制度的制定等。这些工作的开展,必须以事先获取与建筑企业、施工项目有关的信息资源为前提,通过调查统计,获取一手的资料和数据,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得出结论,才能为项目管理机制的形成和项目建设的开展提供最基本的数据支持。同时,通过统计工作的开展,全面地将各类信息参数化,运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以有效掌握项目建设整体情况,规避潜在风险。
(二)项目施工中,进行全程控制
在建筑项目具体施工全过程,同样应发挥统计工作的作用。对施工环节各方面的信息进行尽可能完整、实时、详尽的收集之后,将它们形成有机结合的信息链,然后进行科学的分析与处理,得出的结论不仅对当前施工项目,而且对下一期的工程建设项目都起到反馈、指导作用。在招投标中,应当充分利用统计分析指标来开展建筑项目的经济效益评价。运用统计学知识,通过客观规范的信息搜集,运用科学的数理分析方法,对项目的标的、投入、成本、资产、负债、利息、工资等进行量化评估,对建筑项目进行整体经济效益分析。在质量管理环节,质量管理部门应该根据工程的具体需求来制定质量指标、技术参数,?对比在建建筑项目关键点,运用统计分析方法,给出质量水平的具体评价,找出与质量指标、技术参数的差异,确定质量偏差,及时整改。在成本控制环节,通过统计调查与预测,对可能出现的因人工、材料或设备价格上涨等造成的成本超支进行预测,从而有效做出成本控制计划。
(三)工程结束后,综合分析评价
建设项目大多过程复杂,周期长,涉及部门多,相关项目数据庞杂。工程后期,进行项目统计,将各环节的信息进行量化分析与汇总,建成数据化的施工资料档案库,方便后期的财务审计工作。
二、目前我国建筑企业统计应用存在的不足
(一)统计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如上所述,统计工作在建筑项目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部分建筑企业中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很多企业管理者认为统计工作就是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然后用图表展示,企业在统计工作岗位设置、人员配备上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
(二)统计岗位的设置不够明确,业务不专
根据调查发现,我国很多建筑企业中并不存在专职的统计人员,很多部门在设置统计人员都是跟其他岗位进行混设,人兼多职,职责不够明确,并且人员调动频繁;从事统计工作的也非专业人员,他们并不掌握统计知识以及专业技能,难以对项目管理相关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以及提供统计咨询等。
三、加强建筑企业统计工作的具体措施
(一)建立健全统计制度及科学的指标体系,规范统计工作
在建筑企业项目管理中,为了更好地发挥统计工作的重要作用,首先必须保障统计工作部门独立的组织结构和工作权限。统计部门通过统计、审计,对欺瞒行为,一经发现,可以行使一票否决权;统计部门对建筑企业各项目指标进行全面分析统计,形成统计报表后,可以不经由其他部门而直接统计结果上报给领导层,为其提供决策参考。同时,建立完善的统计制度对建筑企业而言也是非常必要的。配备专业化的统计部门和统计工作人员,可以有效解决项目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类统计问题,让计划统计发挥指示器、校正器之功能。另外,企业还需构建一套科学化指标体系,通过指标的形式,规范统计人员的行为。通过采用科学的统计调查技术,系统、真实反映项目进展情况。
(二)引入信息技术,优化统计工作
目前我国正处于信息时代的变革中,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运用。在建筑企业统计工作中的也应该引入信息技术,实现统计工作网络化,在加强企业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的同时,也加速了企业与外界的网络沟通。这样可以让统计工作得以高效开展,也可以让统计分析结果更为便利的呈现给企业其他部门,给出相应的决策参考。
(三)形成部门合力,做好全面统计
项目统计作为建筑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贯穿于整个项目全过程,涉及人事、财务、安全等环节,为了共同做好全面统计工作,各部门需打破传统的部门界限,让权、放权,通力合作,资源共享,以便让统计部门迅速、准确获取所需统计数据和资料。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建筑业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建筑管理项目控制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就目前来看,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招投标管理方面的问题;二是缺乏较强的信誉观念;三是建筑工程项目的法人制亟待完善;四是资金短缺导致建筑管理水平难以得到有效提升。招投标管理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当前很多地区与行业的保护观念十分严重,各种造假情况时有发生;二是承包与发包价格缺乏合理性导致竞争极其恶劣;三是随意压价导致工程项目建设期间偷工减料的情况时有发生,导致各种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很多建筑管理企业过分的注重经济效益,因而不惜在合同中出现违约,而在建筑管理信誉观念方面较为缺乏,也就是不注重企业的社会效益,使得企业难以在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中站稳脚跟,最终走向被市场所淘汰的结局。随着现代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投资与运营主体逐步趋于多样化,使得一些建筑工程项目的筹资建设与运营还贷的主体不同,以及当前一些国企负责人的不固定性,使得建筑管理水平低下,这都是由于建筑工程项目的法人制度亟待完善所导致。面对当前竞争日益恶劣的建筑市场和低价中标以及合同签订的不合理等乱象,导致很多建筑管理企业陷入资金短缺的局面,各种费用的不足和人力资源成本的上升,导致建筑管理陷入更加困难的局面,加上当前建筑工程项目的任意分包与层层转包,都给建筑工程的竣工造成重大的困难。
几点关于加强建筑管理项目控制的相关建议
首先确定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计划,从而确定建筑工程项目的总进度与分进度控制目标,以便于更好的编制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进度控制计划,并将控制计划在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全程实施,根据实际施工进度与施工进度计划相比较,一旦发现偏差,以便于及时采取有效的调整措施,并注重多方的协调,尤其是与施工进度相关的建筑管理机构与与施工团队之间的关系。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主要是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准备阶段的所有工作进行控制,强调的是加强施工之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是按照业主方的需求和企业与建筑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确定建筑工程项目的准备极端的质量控制目标,并不断优化施工设计方案,尤其是做好图纸审查、技术交底以及技术培训工作,因而作为建筑管理人员必须熟悉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工序与技术以及各种风险的规避意识,确保人力资源的配置得到不断的优化。施工之前,要把企业的技术部门获得的施工组织设计报给监理工程师进行审核。而对于那些比较重要的新材料新技术的使用,相关单位应该提前一个星期给出详细的施工方案、技术的保证措施以及对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审核,请有关工程师进行审批。
2建筑工程项目报建工作效率的提升对策
2.1做好全局安排
对于工程项目的报建工作来说,由于其时间周期长,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且每个环节之间紧密相关,任何一个细微的错误都会影响到整个报建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在报建时,就需要相关人员从全局的角度出发,保证每个环节的有序进行。
2.2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任何一个项目工程的报建工作都是由工作人员进行的,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就需要对相关的技术人员和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定期的培训工作有助于增强他们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除此之外,还应该对工作人员进行一些拓展训练和口语表达方面的培训,锻炼员工的动手能力、团结协作和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从根本上提高建筑工程项目报建工作的整体效率,更好地开展项目施工工作。
2.3制订行之有效的报建工作程序表
任何一项工作都需要按照专业并符合实际情况的程序表来安排,保证各个环节的有序进行,因此,就需要有关部门制订行之有效的报建工作程序表。在设计和安排每一个环节的时候,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对所需要的资料和文件进行记录和总结,在日后的工作中,相关的工作人员就可以对照报建工作程序表上的内容开展工作,保证每一个环节的有序进行,大大提升了报建工作的效率。
2.4合理优化报建工作的程序
在实际工程项目的报建工作中,笔者发现,许多环节的工作是可以同时进行的,因此,要想有效提升报建工作的效率,就应该对报建工作的程序进行合理的优化。例如,在相关文件的审核过程中,消防、绿化和环保的手续就可以放在一起审核,这样就能节省时间,提升工作效率。
2.5加强与政府主管部门的沟通
加强与政府主管部门的沟通也是提升报建工作效率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根据不断变化的政策来调整报建工作,有利于工作的顺利开展,避免整体工作完成之后因政策的调整而给整个工程项目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
1、材料采购人员必须正确了解并执行材料方面的法规
在我国,不同的建材采购和使用都有不同的文件规定,作为材料采购负责及管理人员
在了解相关法规及文件的同时,还必须做到认真严格按规定执行。如在目前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中,就明确对钢材、 商品混凝土、 石材、胶合板、管道、预制混凝土构件、 商品砂浆、混凝土外加剂等等材料实行了备案证明等管理。
2、建立严格的采购制度
规定材料采购的申请、授权人的批准权限、采购的流程、相关部门的责任和关系、各种材料采购的规定和方式、报价和价格审批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建立健全材料采购内部控制制度。严格、完善的材料采购内部控制制度,不仅能规范企业的材料采购活动,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所需物资的正常、及时供应,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率、杜绝部门之间扯皮、推诿,而且能从制度上规范采购人员的日常行为,预防在采购过程中违法、违纪等不良行为。采购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应规定材料采购的预算、请购、授权人的批准权限、材料采购的流程、相关部门的责任和关系、各种材料采购的规定和方式、报价和价格审批等。
3、合理制定采购方案
采购阶段材料的成本控制应当首先选择适应的采购方案,做好材料需用计划,加强采购管理,规范采购制度,降低采购费用。对一个施工计划段所需要的材料数量、价格进行列表分析,用ABC分类法分析出主要材料、次要材料和一般材料,进行分类管理,对主要材料要实行重点管理。利用价值工程原理对主要材料进行功能和成本分析,求出降低成本的对象和目标。综合考虑使用计划、采购周期与使用批量,选择最佳采购方式,减少流通环节,减少收发、储运各环节损耗,实现降费节支。其次是正确选择采购时机,尽可能减少材料库存,并加强库存管理,减低库存费用,优先就地取材、使用现场制造的材料、选择本地区建筑材料。
4、选择合适的采购模式
如施工过程中的大宗材料,包括钢筋、水泥等,适宜采用供应链采购模式,由企业进行集中采购。由于这一类材料对施工过程影响较大,必须要保证供应的充足、及时以及质量,传统的采购模式库存过大,资金的占用量大,企业讨价还价的能力偏低,不能获得价格上的优惠,也会产生大量的交易费用,不能达到采购中的规模经济。所以建筑施工企业有必要寻求一种与供应商之间的新型合作模式来解决这一问题,即供应链采购模式。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的投标过程中,依据招标方提供的工程量清单就基本确定了各种建筑材料的需要量。在工程中标后,对项目所需的主要材料、大宗材料,项目经理部应编制材料需要量计划,由企业物资部门统一订货采购。对零星材料,项目部可采用就地自行采购模式,从而实现时间上的控制与材料成本上的控制。
5、拓展料源渠道,降低材料采购成本
企业应根据市场供应和对材料的需求选择合理的采购方式,努力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抓紧管理材料物资的采购-供应渠道,坚决中断与那些质量低价格高、信誉差的供货单位的业务关系,选择信誉好、质量优、价格适宜的生产厂家和供销单位,定点挂钩,建立良好的购销合作关系,就近发展材料物资供应基地和协作网络,形成稳定、有效的采购、供应渠道。对于需要量大、需求期长的主要材料物资施工单位还可以拿出一定的资金,跟有关生产厂家和供销单位进行长期投资,控制其生产经营活动,以便获取优惠价格保证长期供应。其次可发挥集团公司采购的优势,统一进行材料采购,降低材料采购成本;对大型设备、钢材、木材等批量大、金额高的大宗材料实施统一采购,既能保证质量,又能节约采购费用和降低采购价格。
6、做好采购询价管理,采取议标订货。
所谓议标订货就是需方根据自身需求拟定一个基本的选标条件和价格文件,向具有一定供货能力的供货厂家发出标书,供货厂家依照需方提出的条件向需方投标。在议标会上由需方组织的招标委员会公开唱标。这种订货方式能比较客观地反映资源分布、生产及价格构成情况,有利于需方选择供货厂家,确定切实可行的供需关系。做好采购询价管理,现在需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借助网络优势,快速地浏览和获取需要的信息,从而保障采购询价管理、得到询价结果的高效率。
7、做好供应商确认和采购合同签定
供应商的选择依靠采购询价环节的评价结果,也要参照其他标准,如供应能力、历史信誉等。确定了供应商后,要签署采购合同,签定前,需要对合同类型进行选择,确保把最大的实施风险放在供应商。合同可分为三种:成本加奖励费合同:主要用于长期的、硬件开发和试验要求多的合同;固定价格加奖励费用合同:长期的高价值合同;固定总价合同:项目易于控制总成本,风险最小;供应商风险最大而潜在利润可能最大,因而最常用。
8、加强采购组织与人员建设
为达到以上功能目标,建立明确的授权机制,将整个系统按使用人员角色进行具体的功能模块划分。(1)业务经理。主要完成审批员管理、一般查询用户管理和有关建筑材料采购统计与分析工作。(2)审批员。主要完成材料基础库信息维护、片区材料采购审批与指导、价格分析、合同审核、报价员审核、供应商管理等具体工作。(3)报价员。主要完成材料采购计划制定、招标公告、自由竞价组织、采购计划申报、招标议标谈判、片区材料价格管理等具体工作。(4)材料供方。主要完成自身经营材料价格、查询招标信息、参与材料招标竞价具体事务。(5)项目材料员。主要完成项目各种材料在不同时间需用计划制定与上报工作,分项目进行。(6)查询用户。主要是工程投标人员与项目成本控制人员、公司领导层等,定期查询材料市场信息价、内部参考价等具体信息。(7)系统管理员。主要完成数据的安全备份及保密防护工作。
9、结束语
材料成本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关键环节,也是研究建筑企业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建筑材料的采购成本在整个工程造价中占40%-60%甚至更大,因此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减少建筑材料采购的成本,有效地减少施工企业的整体成本,从而增强施工企业的竞争力。目前,由于市场体系还不完备,法治还不够健全,管理也还不到位,在物资采购供应上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值得我们足够重视并在不断地工作实践中加以解决,要不断地完善材料采购和管理费用的控制体系,加强和提高材料管理人员的成本意识,探索和寻找降低材料采购成本的最佳方法,正确处理材料的批量采购与建筑成本的匹配关系,最终达到降低工程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目的。
1消除地域分散的缺陷,实现办公自动化,使信息、政令等畅通
OA系统对建筑施工企业来讲,是能在最短的时间里体现网络优势和发挥作用的系统。该系统在一般的施工企业里无大的差别,可选择目前市场上的合适产品。OA系统应与企业内部的邮件系统结合,实现无纸化办公。OA系统可包括资产行政的管理,即办公用品的采购、企业资产的管理等。
2有效实施公司对项目的监督、指导、审批、服务等职责建立信息系统
除了及时掌握项目信息外,重要的是有效实施公司的管理职责。工程管理、质量监督等,均是对工程项目而言,其中包括工程进度、物资采购、调拨;机械设备安排与租赁;项目质量、安全情况、工程资金状况等。在开发相应的系统时,应与项目管理系统开发结合,使项目信息能够及时传递。另一方面应发挥公司统筹的作用,合理调配各种资源(机械设备、周转材料等)。工程项目从承接到工程竣工,整个过程中都牵涉到合同的签订和合同执行情况的反馈与评价。一般公司对合同签订都有规定,有的须经公司审核、盖章签订;有的可由法定委托人签订,送公司备案等等。其中涉及合同对象(如材料供应商、劳务队伍等)的选择、定价、合同条款的起草等,建立系统后,公司应能全面地了解和参与。
3以合同管理为主线,理顺系统间的关系
按合同管理这条线进行,因为,任何与工程有关的活动,都是以合同或协议为基础的。在与业主签订总合同的前提下,才能进行一系列的工程分包、劳务分包、材料采购、机械租赁等活动,这些也都以合同或协议方式确定,在工程管理和结算中亦是以合同为基础的。另一方面,合同管理还与企业的资金状况有关:业主合同工程款收入情况,分包、采购等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合同支付款情况。合同管理除包括投标管理、合同管理,分包商、分供应商管理,合同履行情况管理外,还应包括合同收付款管理。合同的收付款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该项工程的盈亏状况。合同管理系统与成本分析系统结合,在分析“量”的比对的同时,再进行“价”的比对。对于工程分包合同,合同履行情况管理、合同收付款管理与工程的进度密切相关:按月上报业主完成工作量,经业主认可后支付工程款,即合同收款,完成工作量即工程的进度状况;分包合同支付款,即在分包商完成合同规定的工程后的付款,也是以工程进度为依据的。物资管理系统中的材料采购也涉及合同的签订、分供商的确定,在物资管理系统中完成采购合同的签订,在合同管理系统中应能反映。
4实现灵活的查询统计功能
对于面向领导层的查询功能,不仅仅是一些报表的统计,经理查询应包括对各个子系统的主要数据的查询和子系统数据分析汇总后的综合查询。在经理查询模块中,对各子系统的数据分析和汇总较重要,尤其是对企业的一些重要信息,如工程的盈亏状况和分析、工程质量进度安全等、投标情况、企业的财务资金状况、各下属公司的经营情况,企业的人力资源状况等。
5加强工程项目管理,以成本控制为主线,辅助施工管理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