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森林文化论文

森林文化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8-30 18:16:35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森林文化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森林文化论文

篇1

关键词:森林文化 森林旅游 可持续发展 

森林旅游是利用森林所特有的环境、奇丽的景观和美学价值为社会提供服务,为人类提供享受,同时为林业部门提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旅游行为,因追求健康、释放压力、缓解疲劳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近年来,我国森林旅游业迅速崛起,成为最热门的新兴行业之一。但其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参差不齐,部分森林旅游区的文化内涵贫乏、档次较低等问题已严重影响了我国森林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笔者认为,必须进一步发掘森林旅游中的森林文化,充实森林旅游的科普和文化内涵,进而提高森林旅游的质量和品位,并引导其向可持续方向发展。 

1森林文化 

1.1我国传统的森林文化 

森林是人类的发源地,森林哺育了人类,千百年来,人类在与森林的接触中,产生了森林文化与森林旅游。森林文化诞生于人类在森林中进行的实践,是指人对森林(自然)的敬畏祟拜与认识,是建立在对森林各种恩惠表示感谢的朴素感情基础上的反映人与森林关系中的文化现象。 

森林与人类有着天然的依赖关系。先民们在草莽未开的森林中采“树木之实”或捕猎森林中的动物为食,或“构木为巢”以栖息,可以说森林是人类的摇篮。进入文明社会之后,人们并未忘记自己的发祥地之一——森林,而把森林美景、山水名胜作为游览赏视的对象。我国历朝历代都有许多旅游家、地理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来到森林跋山涉水、游览名胜,进行各种性质的森林旅游活动,其中有的专门以赏心悦目、探胜寻幽为目的,欣赏森林之美、追求山水之乐;有的在旅游途中路经森林,抒发所见所闻;有的遭受贬斥,不满现实,寄情于山水林木。他们陶醉于风景名胜,游山玩水、歌咏自然,或修身养性、著书立说,乐此不疲。他们在森林旅游过程中留下无数描绘美好自然风光的游记、山水诗词和音乐绘画,构成了内容丰富的文化遗产和人文景观。数千年来,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明中,以森林和自然山水为主要对象的旅游活动及其所形成的一系列相关的文化现象,构成了我国传统森林文化的基本内容。 

1.2现代森林文化 

自现代工业文明诞生以来,人类的文明得到迅猛的发展,城市化水平越来越高,但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被进一步打破,人类掠夺式地向大自然索取资源,肆无忌惮地向大自然排放废弃物,在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相背离的道路上走了近300年。工业文明这把双刃剑,既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福音,也造就了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大自然也因此以其独特的方式警戒人类,如臭氧层空洞、厄尔尼诺现象等。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正在悲剧性地淡化。但同时,人类也开始越来越理解自然对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作用和意义。学者们开始对工业文明进行反思,不断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尤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类回归自然的欲望更加强烈,这种普遍的心理追求必然带来文化上的影响,成为文化的追求,人们在绿色的宁静中寻求心理的和谐与身体的健康。在现代人看来,森林作为人类生存环境中的重要一环,它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提供林产品。森林的生态作用,森林对于人类的存在与发展的意义进一步为人类所重视,森林的生态意义决定了它的文化意义,而森林的文化意义是森林存在与发展的重要条件。 

2森林文化提升森林旅游的质量 

在森林旅游过程中,自然景观或雄伟壮观、或奇绝灵秀、或妩媚多姿、或浩渺迷濛,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这种自然美若和人类的文化历史融合在一起,其内涵就更加丰富多姿、绚丽夺目,景观更能名扬四海、令人神往。这就是所谓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或“山借人名”。纵观中国的名山大川,经过几千年文明的熏染,已经十分紧密地与人文积淀融为一体,谁也无法将它们的自然景观和文化分离开。不用说中华五岳因帝王封禅而天下为尊、因文人墨客登临赋咏而神妙无比,也不用说四大佛山因精美的佛殿建筑和神秘的传说故事而灵光活现,即便是以景色奇绝著称的黄山、庐山、雁荡山、天目山、武夷山等天下名山也无不具有悠久的人文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在诸多景观中,有的因古老的历史遗迹而让人膜拜,有的因蕴含着文化精髓和民族魂魄而给人启迪,有的因飞扬着宗教气息而名声远扬。也许有些山并不高,水也不深,但因与名人贤士或一些文化史实紧密相关而蜚声于世。正是异彩缤纷的人文内涵提升了自然景

观的审美品位。 

自然山水因人而名,因人而胜。古人早就窥见了其中的奥秘。“山水文章各有时运,山水藉文章以显,文章亦凭山水以传。”明代文学家尤侗在《天下名山记钞序》中说的这句话很符合辩证法,它不仅深刻地说明了山水与文章之间的关系,而且说明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之间的关系。虽然古人不是以发展旅游事业看问题,但他们精辟的见解,对于今天开发旅游资源却很有启示。

森林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不断认识森林,调整人与森林、自然相互关系的必然产物,是森林人格化的真实体现,是森林生态建设、文明社会建设和实施林业可持续发展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森林旅游是人们从文化与文明的角度对森林的欣赏、审视经营,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种重要形式。其核心目标是休闲游憩、普及自然科学知识及可持续发展,森林旅游的过程也是森林文化交流的过程。正是由于森林文化始终贯穿在森林旅游过程中,从而促使森林旅游成为一种高品味、高层次的休闲活动。没有森林,就没有森林文化,也就没有森林旅游。森林旅游与森林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3森林文化引导森林旅游向可持续方向发展 

森林旅游是旅游者在天然或人工森林环境中从事的,集知识性、参与性、观赏性及社会责任感于一体的旅游活动。它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以合理利用森林资源、优化森林生态环境为目的。因此,这旅游行为本身就属于文化的范畴,森林文化是森林旅游的灵魂。独特的森林文化是森林旅游资源最深层的内涵和最本质的特征,是森林旅游形象设计的基础和依据,在森林旅游开发理念中起着方向性的指导作用。 

可持续的概念源于生态学中森林等可再生资源的经营战略,如将森林资源的一部分收获,另一部分留下进一步繁殖生长,使其新增加的部分足以弥补所收获的数量,即做到“青山常在,永续利用”。目前学术界比较公认的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把可持续发展理论引伸到旅游业,则提出了旅游可持续发展或可持续旅游,其核心内容是指平衡保护旅游环境、开发利用旅游资源与经济增长需要之间的关系。从严格意义上讲,可持续旅游不是某一种单纯的旅游方式,而是一种重要的发展理念。它既是旅游的发展目标,又是指导旅游活动的工作准则,贯穿于旅游业的各个方面和旅游的各环节、全过程。 

森林旅游在为游客提供植物或生物资源特色外,还应当作为一种对生态和文化有着特别感受的带有责任的旅游,传递与呈现森林生态的讯息与整体观念,展现森林与人类存在发展的关系,体现森林的价值。也就是说,森林旅游具有这样一种文化责任,即引导旅游者关注人类的生存环境,使之为改善目前日益恶化的环境而努力。笔者认为森林文化具有这样一种人文关怀,即它关注的是人类生命摇篮与生命之源——森林的现在与未来,并为保护与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作最深层的关注,应当说对人类生存未来的关注的文化倾向性是森林文化的最高目标。 

森林文化在理念上引导森林旅游向可持续方向发展,同时在指导实践过程中也发挥着诸多功能和作用。保护功能可以说是森林文化的特征功能。它强调人们必须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转变人类自我中心和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环境教育功能是森林文化的另一重大功能。教育对象也不仅是游客,而是包括所有旅游受益者,如开发者、决策者、管理者等。对于广大旅游者来说,走进森林参观、体验和享受自然与文化资源,充分认识它们的价值,受到保护环境的教育,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这种教育效果是学校教育所不能比拟的,而且,从数量上讲,游客的人数恐怕比在深奥的学术殿堂攻读生态学著作的人要多得多。因此,森林旅游是游客接受环境教育的好课堂,也是实施环境教育的好老师。尤其是对于越来越多地出生、成长于城镇的儿童和青少年来讲,森林旅游可以使他们获得关于植物、动物、生态、文化和历史、地理等多方面的直观知识,特别是有助于使他们理解人类社会面临的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解决的出路在于走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其意义是十分深远的。 

 

4参考文献 

[1] 徐高福,钱小娟,胡奕锋.浅议森林文化与森林公园建设[j].林业调查规划,2006(3):161-163. 

[2] 文红,戴美琪.论中国森林旅游的历史文化特征[j].求索,2004(12):159-161. 

[3] 赵树利.简议森林旅游与生态文化[j].华夏文化,2004(4):6. 

[4] 文红.森林旅游资源开发的文脉分析[j].民族论坛,2007(6):15-17. 

[5] 胡坚强,张佩成,梅

艳.论我国森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4,21(2):194-197. 

篇2

 

森林旅游是利用森林所特有的环境、奇丽的景观和美学价值为社会提供服务,为人类提供享受,同时为林业部门提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旅游行为,因追求健康、释放压力、缓解疲劳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近年来,我国森林旅游业迅速崛起,成为最热门的新兴行业之一。但其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参差不齐,部分森林旅游区的文化内涵贫乏、档次较低等问题已严重影响了我国森林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笔者认为,必须进一步发掘森林旅游中的森林文化,充实森林旅游的科普和文化内涵,进而提高森林旅游的质量和品位,并引导其向可持续方向发展。 

1森林文化 

1.1我国传统的森林文化 

森林是人类的发源地,森林哺育了人类,千百年来,人类在与森林的接触中,产生了森林文化与森林旅游。森林文化诞生于人类在森林中进行的实践,是指人对森林(自然)的敬畏祟拜与认识,是建立在对森林各种恩惠表示感谢的朴素感情基础上的反映人与森林关系中的文化现象。 

森林与人类有着天然的依赖关系。先民们在草莽未开的森林中采“树木之实”或捕猎森林中的动物为食,或“构木为巢”以栖息,可以说森林是人类的摇篮。进入文明社会之后,人们并未忘记自己的发祥地之一——森林,而把森林美景、山水名胜作为游览赏视的对象。我国历朝历代都有许多旅游家、地理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来到森林跋山涉水、游览名胜,进行各种性质的森林旅游活动,其中有的专门以赏心悦目、探胜寻幽为目的,欣赏森林之美、追求山水之乐;有的在旅游途中路经森林,抒发所见所闻;有的遭受贬斥,不满现实,寄情于山水林木。他们陶醉于风景名胜,游山玩水、歌咏自然,或修身养性、著书立说,乐此不疲。他们在森林旅游过程中留下无数描绘美好自然风光的游记、山水诗词和音乐绘画,构成了内容丰富的文化遗产和人文景观。数千年来,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明中,以森林和自然山水为主要对象的旅游活动及其所形成的一系列相关的文化现象,构成了我国传统森林文化的基本内容。 

1.2现代森林文化 

自现代工业文明诞生以来,人类的文明得到迅猛的发展,城市化水平越来越高,但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被进一步打破,人类掠夺式地向大自然索取资源,肆无忌惮地向大自然排放废弃物,在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相背离的道路上走了近300年。工业文明这把双刃剑,既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福音,也造就了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大自然也因此以其独特的方式警戒人类,如臭氧层空洞、厄尔尼诺现象等。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正在悲剧性地淡化。但同时,人类也开始越来越理解自然对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作用和意义。学者们开始对工业文明进行反思,不断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尤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类回归自然的欲望更加强烈,这种普遍的心理追求必然带来文化上的影响,成为文化的追求,人们在绿色的宁静中寻求心理的和谐与身体的健康。在现代人看来,森林作为人类生存环境中的重要一环,它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提供林产品。森林的生态作用,森林对于人类的存在与发展的意义进一步为人类所重视,森林的生态意义决定了它的文化意义,而森林的文化意义是森林存在与发展的重要条件。 

2森林文化提升森林旅游的质量 

在森林旅游过程中,自然景观或雄伟壮观、或奇绝灵秀、或妩媚多姿、或浩渺迷濛,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这种自然美若和人类的文化历史融合在一起,其内涵就更加丰富多姿、绚丽夺目,景观更能名扬四海、令人神往。这就是所谓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或“山借人名”。纵观中国的名山大川,经过几千年文明的熏染,已经十分紧密地与人文积淀融为一体,谁也无法将它们的自然景观和文化分离开。不用说中华五岳因帝王封禅而天下为尊、因文人墨客登临赋咏而神妙无比,也不用说四大佛山因精美的佛殿建筑和神秘的传说故事而灵光活现,即便是以景色奇绝著称的黄山、庐山、雁荡山、天目山、武夷山等天下名山也无不具有悠久的人文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在诸多景观中,有的因古老的历史遗迹而让人膜拜,有的因蕴含着文化精髓和民族魂魄而给人启迪,有的因飞扬着宗教气息而名声远扬。也许有些山并不高,水也不深,但因与名人贤士或一些文化史实紧密相关而蜚声于世。正是异彩缤纷的人文内涵提升了自然景观的审美品位。 

>

自然山水因人而名,因人而胜。古人早就窥见了其中的奥秘。“山水文章各有时运,山水藉文章以显,文章亦凭山水以传。”明代文学家尤侗在《天下名山记钞序》中说的这句话很符合辩证法,它不仅深刻地说明了山水与文章之间的关系,而且说明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之间的关系。虽然古人不是以发展旅游事业看问题,但他们精辟的见解,对于今天开发旅游资源却很有启示。 森林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不断认识森林,调整人与森林、自然相互关系的必然产物,是森林人格化的真实体现,是森林生态建设、文明社会建设和实施林业可持续发展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森林旅游是人们从文化与文明的角度对森林的欣赏、审视经营,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种重要形式。其核心目标是休闲游憩、普及自然科学知识及可持续发展,森林旅游的过程也是森林文化交流的过程。正是由于森林文化始终贯穿在森林旅游过程中,从而促使森林旅游成为一种高品味、高层次的休闲活动。没有森林,就没有森林文化,也就没有森林旅游。森林旅游与森林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3森林文化引导森林旅游向可持续方向发展 

森林旅游是旅游者在天然或人工森林环境中从事的,集知识性、参与性、观赏性及社会责任感于一体的旅游活动。它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以合理利用森林资源、优化森林生态环境为目的。因此,这旅游行为本身就属于文化的范畴,森林文化是森林旅游的灵魂。独特的森林文化是森林旅游资源最深层的内涵和最本质的特征,是森林旅游形象设计的基础和依据,在森林旅游开发理念中起着方向性的指导作用。 

可持续的概念源于生态学中森林等可再生资源的经营战略,如将森林资源的一部分收获,另一部分留下进一步繁殖生长,使其新增加的部分足以弥补所收获的数量,即做到“青山常在,永续利用”。目前学术界比较公认的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把可持续发展理论引伸到旅游业,则提出了旅游可持续发展或可持续旅游,其核心内容是指平衡保护旅游环境、开发利用旅游资源与经济增长需要之间的关系。从严格意义上讲,可持续旅游不是某一种单纯的旅游方式,而是一种重要的发展理念。它既是旅游的发展目标,又是指导旅游活动的工作准则,贯穿于旅游业的各个方面和旅游的各环节、全过程。 

森林旅游在为游客提供植物或生物资源特色外,还应当作为一种对生态和文化有着特别感受的带有责任的旅游,传递与呈现森林生态的讯息与整体观念,展现森林与人类存在发展的关系,体现森林的价值。也就是说,森林旅游具有这样一种文化责任,即引导旅游者关注人类的生存环境,使之为改善目前日益恶化的环境而努力。笔者认为森林文化具有这样一种人文关怀,即它关注的是人类生命摇篮与生命之源——森林的现在与未来,并为保护与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作最深层的关注,应当说对人类生存未来的关注的文化倾向性是森林文化的最高目标。 

森林文化在理念上引导森林旅游向可持续方向发展,同时在指导实践过程中也发挥着诸多功能和作用。保护功能可以说是森林文化的特征功能。它强调人们必须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转变人类自我中心和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环境教育功能是森林文化的另一重大功能。教育对象也不仅是游客,而是包括所有旅游受益者,如开发者、决策者、管理者等。对于广大旅游者来说,走进森林参观、体验和享受自然与文化资源,充分认识它们的价值,受到保护环境的教育,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这种教育效果是学校教育所不能比拟的,而且,从数量上讲,游客的人数恐怕比在深奥的学术殿堂攻读生态学著作的人要多得多。因此,森林旅游是游客接受环境教育的好课堂,也是实施环境教育的好老师。尤其是对于越来越多地出生、成长于城镇的儿童和青少年来讲,森林旅游可以使他们获得关于植物、动物、生态、文化和历史、地理等多方面的直观知识,特别是有助于使他们理解人类社会面临的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解决的出路在于走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其意义是十分深远的。 

 

4参考文献 

[1] 徐高福,钱小娟,胡奕锋.浅议森林文化与森林公园建设[j].林业调查规划,2006(3):161-163. 

[2] 文红,戴美琪.论中国森林旅游的历史文化特征[j].求索,2004(12):159-161. 

[3] 赵树利.简议森林旅游与生态文化[j].华夏文化,2004(4):6. 

[4] 文红.森林旅游资源开发的文脉分析[j].民族论坛,2007(6):15-17. 

[5] 胡坚强,张佩成,梅艳.论我国森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j].浙江林

学院学报,2004,21(2):194-197. 

篇3

 

两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结果显示,仪征市森林覆盖率已由1987年的8.5%上升到2008年的18.26%。本文拟从各类林地、林木蓄积量、龄组、树种结构等4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在宏观上把握全市森林资源现状以及动态变化,为全市制定和调整林业建设的方针政策提供依据。

1 各类林地变化

2008年与1987年两期二类调查相比,林业用地面积增加了11302.70hm2,增长了344.38%;有林地面积增加了9109.20 hm2,增长了401.52%;疏林地面积减少了81.80 hm2,减少了100.00%;灌木林地面积增加了1322.68 hm2,增长了7721.42%;未成林造林地面积增加了1229.98 hm2,增长了892.58%;苗圃地面积增加了68.86 hm2,增长了85.65%;宜林地面积减少了346.22 hm2,减少了49.73%,详见表1。

表1各地类面积变化情况 单位:hm2

 

时间

有林地 疏林地 灌木林地 未成林造林地 苗圃地 无林地

1987

2008

±

篇4

选题依据:森林旅游是伴随20世纪70年代世界环境认识运动而迅速发展起来的,它是在不采伐、不破坏森林的条件下,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功能,是越来越受各国游客欢迎和重视的一种生活方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传统的观光旅游一统天下的局面已发生改变,越来越多的游客转向休闲、自由、经济的森林旅游。开展森林旅游,不仅有利于提高人们走进自然,欣赏自然的兴致,也有利于提高自然旅游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赚取外汇的份额。在看到森林旅游发展前景较乐观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森林旅游业对环境造成的近期和远期的危害,森林旅游面临着森林旅游资源的粗放开发和盲目利用、森林旅游区生态环境系统失调、森林旅游区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因此,我们应对森林旅游的真正内涵加以研究,结合我国的实际制订出森林旅游的法制法规和管理措施,充分认识到森林旅游是一种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旅游。我们也应处理好保护对象与森林旅游的关系,处理好保护区内群众关系,把握适度的开发速度,控制接待人数,增强环保意识,使森林旅游成为对旅游者进行生态教育的一所大学校,以此来保护我们的自然景观与文化遗产,使森林旅游业成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可行性论述: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解决好森林旅游所面临问题的对策,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业,是林业体制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程度,调整产业结构增强经济活力的重要措施,是尽快绿起来、活起来和富起来的重要手段。因此,森林旅游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国内外经济热点问题。

相关手段和方法: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对比论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演绎分析等方法。主要通过图书查询;实地访谈;网上浏览等方法来收集资料。运用林业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管理学、区域经济学等相关知识来撰写论文。

本论文拟分以下几个部分撰写:第一部分:森林旅游的概述通过对森林旅游的现状,作用和地位及国内外森林旅游发展的现状的简单阐述来对森林旅游的概况作一个简要的叙述。第二部分:森林旅游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拟对森林旅游面临的主要问题及相关原因进行剖析,通过对问题的剖析来达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作用。同时介绍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第三部分:解决好森林旅游面临的问题的对策通过对森林旅游现存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剖析来寻找并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然后相应地采取解决问题的措施来对现存问题加以解决。

2004年10月20日—2004年11月10日,收集资料,拟订论文题目,撰写论文提纲并与指导老师进行交流。2004年11月11日—2004年11月30日实地调研,相关访谈,拟草稿。2004年12月01日—2004年12月20日撰写论文初稿。2004年12月21日—2004年12月30日修改论文,撰写论文第二稿。一周内根据指导教师的点评,完善论文,并做好答辩前准备。2005年06月19日—2004年06月20日左右进行答辩。

篇5

因此,森林旅游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国内外经济热点问题。

相关手段和方法: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对比论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演绎分析等方法。主要通过图书查询;实地访谈;网上浏览等方法来收集资料。运用林业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管理学、区域经济学等相关知识来撰写论文。

本论文拟分以下几个部分撰写:

第一部分:森林旅游的概述通过对森林旅游的现状,作用和地位及国内外森林旅游发展的现状的简单阐述来对森林旅游的概况作一个简要的叙述。

篇6

森林旅游是利用森林所特有的环境、奇丽的景观和美学价值为社会提供服务,为人类提供享受,同时为林业部门提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旅游行为,因追求健康、释放压力、缓解疲劳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近年来,我国森林旅游业迅速崛起,成为最热门的新兴行业之一。但其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参差不齐,部分森林旅游区的文化内涵贫乏、档次较低等问题已严重影响了我国森林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笔者认为,必须进一步发掘森林旅游中的森林文化,充实森林旅游的科普和文化内涵,进而提高森林旅游的质量和品位,并引导其向可持续方向发展。

1森林文化

1.1我国传统的森林文化

森林是人类的发源地,森林哺育了人类,千百年来,人类在与森林的接触中,产生了森林文化与森林旅游。森林文化诞生于人类在森林中进行的实践,是指人对森林(自然)的敬畏祟拜与认识,是建立在对森林各种恩惠表示感谢的朴素感情基础上的反映人与森林关系中的文化现象。

森林与人类有着天然的依赖关系。先民们在草莽未开的森林中采“树木之实”或捕猎森林中的动物为食,或“构木为巢”以栖息,可以说森林是人类的摇篮。进入文明社会之后,人们并未忘记自己的发祥地之一——森林,而把森林美景、山水名胜作为游览赏视的对象。我国历朝历代都有许多旅游家、地理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来到森林跋山涉水、游览名胜,进行各种性质的森林旅游活动,其中有的专门以赏心悦目、探胜寻幽为目的,欣赏森林之美、追求山水之乐;有的在旅游途中路经森林,抒发所见所闻;有的遭受贬斥,不满现实,寄情于山水林木。他们陶醉于风景名胜,游山玩水、歌咏自然,或修身养性、着书立说,乐此不疲。他们在森林旅游过程中留下无数描绘美好自然风光的游记、山水诗词和音乐绘画,构成了内容丰富的文化遗产和人文景观。数千年来,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明中,以森林和自然山水为主要对象的旅游活动及其所形成的一系列相关的文化现象,构成了我国传统森林文化的基本内容。

1.2现代森林文化

自现代工业文明诞生以来,人类的文明得到迅猛的发展,城市化水平越来越高,但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被进一步打破,人类掠夺式地向大自然索取资源,肆无忌惮地向大自然排放废弃物,在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相背离的道路上走了近300年。工业文明这把双刃剑,既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福音,也造就了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大自然也因此以其独特的方式警戒人类,如臭氧层空洞、厄尔尼诺现象等。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正在悲剧性地淡化。但同时,人类也开始越来越理解自然对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作用和意义。学者们开始对工业文明进行反思,不断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尤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类回归自然的欲望更加强烈,这种普遍的心理追求必然带来文化上的影响,成为文化的追求,人们在绿色的宁静中寻求心理的和谐与身体的健康。在现代人看来,森林作为人类生存环境中的重要一环,它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提供林产品。森林的生态作用,森林对于人类的存在与发展的意义进一步为人类所重视,森林的生态意义决定了它的文化意义,而森林的文化意义是森林存在与发展的重要条件。

2森林文化提升森林旅游的质量

在森林旅游过程中,自然景观或雄伟壮观、或奇绝灵秀、或妩媚多姿、或浩渺迷蒙,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这种自然美若和人类的文化历史融合在一起,其内涵就更加丰富多姿、绚丽夺目,景观更能名扬四海、令人神往。这就是所谓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或“山借人名”。纵观中国的名山大川,经过几千年文明的熏染,已经十分紧密地与人文积淀融为一体,谁也无法将它们的自然景观和文化分离开。不用说中华五岳因帝王封禅而天下为尊、因文人墨客登临赋咏而神妙无比,也不用说四大佛山因精美的佛殿建筑和神秘的传说故事而灵光活现,即便是以景色奇绝着称的黄山、庐山、雁荡山、天目山、武夷山等天下名山也无不具有悠久的人文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在诸多景观中,有的因古老的历史遗迹而让人膜拜,有的因蕴含着文化精髓和民族魂魄而给人启迪,有的因飞扬着宗教气息而名声远扬。也许有些山并不高,水也不深,但因与名人贤士或一些文化史实紧密相关而蜚声于世。正是异彩缤纷的人文内涵提升了自然景观的审美品位。

自然山水因人而名,因人而胜。古人早就窥见了其中的奥秘。“山水文章各有时运,山水藉文章以显,文章亦凭山水以传。”明代文学家尤侗在《天下名山记钞序》中说的这句话很符合辩证法,它不仅深刻地说明了山水与文章之间的关系,而且说明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之间的关系。虽然古人不是以发展旅游事业看问题,但他们精辟的见解,对于今天开发旅游资源却很有启示。

森林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不断认识森林,调整人与森林、自然相互关系的必然产物,是森林人格化的真实体现,是森林生态建设、文明社会建设和实施林业可持续发展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森林旅游是人们从文化与文明的角度对森林的欣赏、审视经营,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种重要形式。其核心目标是休闲游憩、普及自然科学知识及可持续发展,森林旅游的过程也是森林文化交流的过程。正是由于森林文化始终贯穿在森林旅游过程中,从而促使森林旅游成为一种高品味、高层次的休闲活动。没有森林,就没有森林文化,也就没有森林旅游。森林旅游与森林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3森林文化引导森林旅游向可持续方向发展

森林旅游是旅游者在天然或人工森林环境中从事的,集知识性、参与性、观赏性及社会责任感于一体的旅游活动。它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以合理利用森林资源、优化森林生态环境为目的。因此,这旅游行为本身就属于文化的范畴,森林文化是森林旅游的灵魂。独特的森林文化是森林旅游资源最深层的内涵和最本质的特征,是森林旅游形象设计的基础和依据,在森林旅游开发理念中起着方向性的指导作用。

可持续的概念源于生态学中森林等可再生资源的经营战略,如将森林资源的一部分收获,另一部分留下进一步繁殖生长,使其新增加的部分足以弥补所收获的数量,即做到“青山常在,永续利用”。目前学术界比较公认的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把可持续发展理论引伸到旅游业,则提出了旅游可持续发展或可持续旅游,其核心内容是指平衡保护旅游环境、开发利用旅游资源与经济增长需要之间的关系。从严格意义上讲,可持续旅游不是某

一种单纯的旅游方式,而是一种重要的发展理念。它既是旅游的发展目标,又是指导旅游活动的工作准则,贯穿于旅游业的各个方面和旅游的各环节、全过程。

森林旅游在为游客提供植物或生物资源特色外,还应当作为一种对生态和文化有着特别感受的带有责任的旅游,传递与呈现森林生态的讯息与整体观念,展现森林与人类存在发展的关系,体现森林的价值。也就是说,森林旅游具有这样一种文化责任,即引导旅游者关注人类的生存环境,使之为改善目前日益恶化的环境而努力。笔者认为森林文化具有这样一种人文关怀,即它关注的是人类生命摇篮与生命之源——森林的现在与未来,并为保护与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作最深层的关注,应当说对人类生存未来的关注的文化倾向性是森林文化的最高目标。

森林文化在理念上引导森林旅游向可持续方向发展,同时在指导实践过程中也发挥着诸多功能和作用。保护功能可以说是森林文化的特征功能。它强调人们必须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转变人类自我中心和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环境教育功能是森林文化的另一重大功能。教育对象也不仅是游客,而是包括所有旅游受益者,如开发者、决策者、管理者等。对于广大旅游者来说,走进森林参观、体验和享受自然与文化资源,充分认识它们的价值,受到保护环境的教育,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这种教育效果是学校教育所不能比拟的,而且,从数量上讲,游客的人数恐怕比在深奥的学术殿堂攻读生态学着作的人要多得多。因此,森林旅游是游客接受环境教育的好课堂,也是实施环境教育的好老师。尤其是对于越来越多地出生、成长于城镇的儿童和青少年来讲,森林旅游可以使他们获得关于植物、动物、生态、文化和历史、地理等多方面的直观知识,特别是有助于使他们理解人类社会面临的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解决的出路在于走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其意义是十分深远的。

4参考文献

[1] 徐高福,钱小娟,胡奕锋.浅议森林文化与森林公园建设[J].林业调查规划,2006(3):161-163.

[2] 文红,戴美琪.论中国森林旅游的历史文化特征[J].求索,2004(12):159-161.

[3] 赵树利.简议森林旅游与生态文化[J].华夏文化,2004(4):6.

[4] 文红.森林旅游资源开发的文脉分析[J].民族论坛,2007(6):15-17.

[5] 胡坚强,张佩成,梅艳.论我国森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4,21(2):194-197.

篇7

生态旅游论文参考文献:

[1]吴章文.森林旅游区环境资源评价研究[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2]孟宪宇.森林资源与环境管理[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3]卢云亭,王建军等.生态旅游学[M].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7.

[4]邹统钎:旅游景区开发与经营经典案例[M].旅游教育出版社,1995.

[5]文军.我国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的生态风险及对策[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3.

[6]DavidA.Fennell.生态旅游[M].张凌云译.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11

生态旅游论文参考文献:

[1]周笑源.生态旅游内涵再论,旅游学刊

[2]杨志平,潘文焰,赖玺婷.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法制与经济,

[3]步雪琳.禁建重污染项目治理酸雨污染开展生态监测张家界环境治理为旅游添后劲.中国环境报

[4]万绪才,朱应皋,丁敏.国外生态旅游研究进展,旅游学刊

[5]张晓,郑玉歆.中国自然文化遗产资源管理[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6]张建萍.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M].中国旅游出版社

[7]王怀宇.生态旅游价值观的兴起与教育的使命---对教育价值观的反思[J].中国教育学刊

生态旅游论文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河池词条

[2]关于河池市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措施,,更新时间:2012-9-16作者不详

[3]广西年鉴编委会,广西年鉴2004[M].南宁:广西年鉴社,2005。

[4]河池市生态旅游魅力,百度文库,更新于2011-11-29

[5]河池市旅游业现状及发展对策建议,河池论坛牛头马面于2011-9-8更新

[6]郝新娣,刘淑芹。农业生态旅游发展浅析--以定州黄家营葡萄酒庄为例[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4,(6):58-62

[7]郭彩玲。陕西省农业生态旅游资源发展对策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19(4):135-140

[8]陈学清。基于绿色营销观的农业生态旅游开发研究[J].生态经济,2007,(6):97-99

[9]李锦宏,周蓓蓓。农业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探讨--以共生理论为视角[J].当代经济,2009,(11):54-55

[10]张金安,张吉立。大庆市农业生态旅游发展前景探析[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0,(5):42-45

篇8

为解决目前山东省高等教育面临的办学模式单一、同质化倾向明显、学科专业结构不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等问题,山东省于2011年决定在地方高校中遴选一批应用基础型、应用型和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三类特色名校进行重点建设[1]。首批特色名校建设遴选出应用基础型特色名校5所、应用型特色名校10所、技能型特色名校13所。

青岛农业大学为山东省首批应用型特色名校建设单位。紧紧围绕山东省教育厅确立的扶优做强、突出重点、特色发展总体目标要求,我校林学科学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笔者现对我校林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进行总结和思考,以期为特色名校专业的建设提供参考。

1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在充分开展社会调研的基础上,综合林业行业发展现状和行业领域专家、企业专业人员意见的基础上,更新调整了林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森林培育、林木遗传育种、森林生态、森林经营管理、城市林业、森林旅游与风景名胜区规划、森林有害生物防治及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基本能力,能在林业、园林、环境保护、农业、城镇建设等相关领域或企事业单位从事森林培育、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森林生态环境建设、城(乡)镇环境建设与维护、自然保护区管理、国土绿化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本次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既继承了传统林学专业以营造、抚育和利用森林为己任的专业特色,又拓展了现代林业以森林生态建设与管理为重点的特征[2]。

2 改革课程教学体系

以林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总纲,遵循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理念,本专业认真分析行业、企业对人才知识、能力、技能及综合素质的要求,更新课程设计理念,强化能力培养,构建了林学专业课程体系,课程总学分184.5学分,其中包含通识课34.5学分,学科基础课52学分,专业课31学分,专业拓展课程22.0学分,文化素质课8学分,实践课程37学分。通过本次课程体系调整,形成了课程设置目的明确、课程系统衔接的课程体系,构建了以化学课程群(普通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等)、生物学课程群(植物生物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等)、生态环境课程群(土壤肥料学、基础生态学、林业气象学等)为基础,小学数学论文以森林培育与经营管理传统课程群为骨干(如森林培育学、种苗学、森林经理学、林业生态工程学),以现代林业和生态林业课程群(城市林业、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森林旅游文化、林业推广学、林业调查规划、树木栽植养护等)为特色的课程教学体系。

3 强化职业能力培养

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对大学生职业准备甚至未来职业发展都是极为重要的[3]。以强化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突出三大能力的培养,即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和拓展能力。其中基本能力培养主要是指听、说、读、写、算的基本技能,如在大学英语的授课过程中增加会话训练、阅读、写作与翻译技能训练。专业能力是大学生能力结构中的核心能力,良好的专业能力是他们走向成功的关键,对专业能力的培养主要突出森林培育技能、林业调查与计测能力、林业软件应用技能、森林经营与管理等技能模块的培养。针对相应能力培养目标,分别设置4周的林学专业综合实习、1周的种苗学实习、1周的林业3S技术综合实习、1周土壤肥料学实习、1周测量学教学实习。拓展能力主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通过科研训练与课程论文、社会实践等形式训练培养拓展能力。在新修订后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课程计37学分,已占总学分的20.05%。

4 提升中青年教师实践水平

本专业教师全部具有博士学位,且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为提升中青年教师提升教学和应用科学研究能力,强化技能性和实践性教学要求,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学校大力推动实施了中青年骨干教师国内外访学、中青年教师社会实践锻炼和校外教师聘任等,大大提升了中青年教师的执教水平,青年教师教学测评成绩均在全校平均水平以上。

5 强化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

为增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学校启动了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鼓励各年级学生主持或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经过项目申报、项目评审、项目中期检查、项目结题验收等过程的锻炼,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尤其在项目的参与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实验方案设计、操作技能及团队协作能力。此外,利用暑期,组织学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如已经先后开展青岛市林火迹地调研项目、沿海防护林结构与功能调查等活动。

6 赛教融合,以赛促学

为加强大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提高大学生专业技能及解决生产实践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赛教融合和以赛促学,学校组织实施了大学生专业技能竞赛项目。学校按照竞赛规模、竞赛性质等给予1万元以内的经费资助。目前,分别结合2014年山东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活动和2015年山东省林地变更调查项目,林学专业技能竞赛已经连续开展两届。通过专业技能竞赛,一方面强化了学生对专业课程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真正实现了赛教融合,以赛促学。

7 结语

名校建设的立足点要落脚到人才培养,最终目标也是要通过各种途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青岛农业大学应用特色名校启动建设以来,林学专业积极梳理和总结自身特色,查找与应用型特色名校的差距,从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改革、职业能力培养、中青年教师实践水平提升、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赛教融合等方面开展了系列改革,并已经取得一定成效。

参考文献

篇9

[4]面向生态文明的企业文化建设研究[D].徐杰.东北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22

篇10

论文摘要:林业不仅是我国一项基础产业,更是一项事关生态环境建设的公益事业。其担负了优促进经济发展和化生态环境的双重使命。简述了发展现代林业与建设生态文明的作用,并对用现代林业理念构建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1 引言

生态文明是在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的新论述,是继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后的一个新亮点,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为其中一项新的要求。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在调节人与自然和谐中起到关键和纽带的作用,它不仅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也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因此,应用现代林业理念构建生态文明建设。

2 发展林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

2.1 林业的决定性作用

林业不仅肩负了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使命,还担任了保护和拯救生物多样性、改善和治理荒漠生态系统的职责。被誉为“地球之肺” 、“地球之肾” 、“地球的癌症” 和“地球的免疫系统” 的分别为森林、湿地、荒漠和草原,它们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4个子系统,发挥着主导和决定性的作用的为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经科学研究表明,70%以上的森林和湿地参与了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对生物界与非生物界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维护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因此,林业不管在当前还是在今后,都将是一项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重要条件。

2.2 林业的推动潜力

森林生态系统由于其自身在运行过程中完全符合了“三R”原则,即降低资源消耗的Reduce原则、重新利用废弃物并使之资源化的Recycle原则、重新建立再循环的Reuse原则。并且森林生态系统所生产出来的产品不仅具有可再生性,还具有可降解性。从再生性来看,森林在支持经济发展中,是一项用之不竭的能源资源,被称为第4大能源资源。

2.3 林业的特殊任务

当前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和建设生态文明需要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就是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其中森林生态系统不仅为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其还是最经济的吸碳器。经科学研究表明,森林在光合作用下,其每生长11TI蓄积,就能将1.83t的CO2吸收,同时释放1.62t的O2。当前约有2.48万亿t碳储存于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中,其中在森林生系统中就有1.15万亿t。只有减少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才能维护全球气候安全。在《京都议定书》中就有明确规定,工业直接减排和森林碳汇间接减排是2条减排途径。森林碳汇减排与工业减排相比,不仅投资少、代价低,且综合效益大,为此,其成为世界各国的基本共识和共同选择,还被列为“巴厘路线图”的一项重要内容。

2.4 生态文明是林业生态建设追求的目标

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同时,不仅使林业建设和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也给林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全面实施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的过程也即建设现代林业的过程,为此,要用现代林业科技对植树造林的质量和效益进行全面支撑,对森林、湿地、沙漠等生态系统进行建设和保护,以此来提高森林整理质量和综合生产力水平,从而为建设生态文明奠定基础,最终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3 用现代林业理念构建生态文明建设

3.1 遵循自然生态规律

(1)坚持采用生态文明思维,对林业建设与发展进行谋划。

(2)在构建生态文明建设中树立生态生产力理念,以此人们协调、保护、适应自然和自觉遵循自然生态规律的能力有所提高。

(3)在生态合理性平台上对关系到林业建设发展的战略问题、重要决策以及重大项目进行认真的研究和探索。

(4)在资源和环境可承载与可恢复范闸之内进行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增加经济总量时杜绝单纯依靠资源投入来实现,避免出现耗竭资源、破坏环境的现象。要以自然生态规律为依据,以保持生态、经济、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

3.2 全方位开展节能降耗,加强碳汇工作力度

(1)建立和完善森林资源管理体系,探索以提高森林资源利用为目的的森林资源管理新模式。

(2)创新技术,大力推广新技术项目以使得木材利用率得以提高。对森林资源使用结构进行积极调整,以使得木材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

(3)尽快用新工艺与设备取代落后的工艺与设备,对粗犷型设施要加大对其维护,加大对更新项目的投资。

3.3 壮大林业产业实力

根据工业化、市场化、生态化的要求,并与林业资源利用现状相结合,因地制宜地调整林业经济结构,不断扩展林业发展空间,从而逐渐形成多业并举的发展格局。逐渐转变现代林业经济的增长方式,逐步由资源型林业转向生态型林业。推广林业特色产品的开发,不断扩大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产业的规模,向着循环经济的发展,以使得资源利用效益得以大大提高。

3.4 培育生态文明观念

要积极开展创建生态文明的活动,并组织开展对森林文化和生态文化工程的建设,要让生态文明观、道德观、政绩观和消费观牢固树立于全社会中,要让广大人民群众逐渐形成尊重自然和善待环境的良好习惯。此外,还要积极推广绿色教育的开展、绿色文化的构建、绿色经济的发展和绿色家园的建设,要使全民生态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得到大大提高,要让每个公民都能全身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

参考文献

[1] 江泽慧.现代林业[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2] 张国庆.论和谐发展与生态建设[J].安徽农业,2003(1):17~18.

篇11

    1 引言

    生态文明是在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的新论述,是继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后的一个新亮点,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为其中一项新的要求。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在调节人与自然和谐中起到关键和纽带的作用,它不仅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也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因此,应用现代林业理念构建生态文明建设。

    2 发展林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

    2.1 林业的决定性作用

    林业不仅肩负了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使命,还担任了保护和拯救生物多样性、改善和治理荒漠生态系统的职责。被誉为“地球之肺” 、“地球之肾” 、“地球的癌症” 和“地球的免疫系统” 的分别为森林、湿地、荒漠和草原,它们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4个子系统,发挥着主导和决定性的作用的为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经科学研究表明,70%以上的森林和湿地参与了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对生物界与非生物界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维护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因此,林业不管在当前还是在今后,都将是一项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重要条件。

    2.2 林业的推动潜力

    森林生态系统由于其自身在运行过程中完全符合了“三R”原则,即降低资源消耗的Reduce原则、重新利用废弃物并使之资源化的Recycle原则、重新建立再循环的Reuse原则。并且森林生态系统所生产出来的产品不仅具有可再生性,还具有可降解性。从再生性来看,森林在支持经济发展中,是一项用之不竭的能源资源,被称为第4大能源资源。

    2.3 林业的特殊任务

    当前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和建设生态文明需要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就是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其中森林生态系统不仅为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其还是最经济的吸碳器。经科学研究表明,森林在光合作用下,其每生长11TI蓄积,就能将1.83t的CO2吸收,同时释放1.62t的O2。当前约有2.48万亿t碳储存于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中,其中在森林生系统中就有1.15万亿t。只有减少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才能维护全球气候安全。在《京都议定书》中就有明确规定,工业直接减排和森林碳汇间接减排是2条减排途径。森林碳汇减排与工业减排相比,不仅投资少、代价低,且综合效益大,为此,其成为世界各国的基本共识和共同选择,还被列为“巴厘路线图”的一项重要内容。

    2.4 生态文明是林业生态建设追求的目标

    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同时,不仅使林业建设和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也给林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全面实施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的过程也即建设现代林业的过程,为此,要用现代林业科技对植树造林的质量和效益进行全面支撑,对森林、湿地、沙漠等生态系统进行建设和保护,以此来提高森林整理质量和综合生产力水平,从而为建设生态文明奠定基础,最终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3 用现代林业理念构建生态文明建设

    3.1 遵循自然生态规律

    (1)坚持采用生态文明思维,对林业建设与发展进行谋划。

    (2)在构建生态文明建设中树立生态生产力理念,以此人们协调、保护、适应自然和自觉遵循自然生态规律的能力有所提高。

    (3)在生态合理性平台上对关系到林业建设发展的战略问题、重要决策以及重大项目进行认真的研究和探索。

    (4)在资源和环境可承载与可恢复范闸之内进行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增加经济总量时杜绝单纯依靠资源投入来实现,避免出现耗竭资源、破坏环境的现象。要以自然生态规律为依据,以保持生态、经济、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

    3.2 全方位开展节能降耗,加强碳汇工作力度

    (1)建立和完善森林资源管理体系,探索以提高森林资源利用为目的的森林资源管理新模式。

    (2)创新技术,大力推广新技术项目以使得木材利用率得以提高。对森林资源使用结构进行积极调整,以使得木材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

    (3)尽快用新工艺与设备取代落后的工艺与设备,对粗犷型设施要加大对其维护,加大对更新项目的投资。

    3.3 壮大林业产业实力

    根据工业化、市场化、生态化的要求,并与林业资源利用现状相结合,因地制宜地调整林业经济结构,不断扩展林业发展空间,从而逐渐形成多业并举的发展格局。逐渐转变现代林业经济的增长方式,逐步由资源型林业转向生态型林业。推广林业特色产品的开发,不断扩大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产业的规模,向着循环经济的发展,以使得资源利用效益得以大大提高。

    3.4 培育生态文明观念

    要积极开展创建生态文明的活动,并组织开展对森林文化和生态文化工程的建设,要让生态文明观、道德观、政绩观和消费观牢固树立于全社会中,要让广大人民群众逐渐形成尊重自然和善待环境的良好习惯。此外,还要积极推广绿色教育的开展、绿色文化的构建、绿色经济的发展和绿色家园的建设,要使全民生态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得到大大提高,要让每个公民都能全身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

    参考文献:

    [1] 江泽慧.现代林业[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2] 张国庆.论和谐发展与生态建设[J].安徽农业,2003(1):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