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当代护士论文

当代护士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10-23 17:43:4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当代护士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当代护士论文

篇1

作者:宫玉红 单位:郑州市人民医院创伤骨科

建立一支由主治医生、护士、药剂师等相关成员组成的CNP小组,这些成员提前查阅一些相关的资料,再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并经过严格的讨论为每位患者制定严格的护理计划,计划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制定预期的治疗目标,并制定出详细的护理程序,检查方法,用药时间和频率,患者的饮食情况,以及康复训练和健康教育等。护士可以把对患者护理任务制成一表格,横轴是患者的住院天数,纵轴是患者的每日护理计划,每位护士执行后在对应的地方打钩确认,并记录号详细的执行情况及突发事件。焦虑、抑郁标准的评价我们采用的是国际通用的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HAMA),此表分着4个评分标准,分别为1、2、3、4分,分值高低和症状严重程度成正比。患者可以通过自制调查表评价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自制调查表的内容主要包括患者对医疗和护理技术的评价,对健康教育效果的评价,对医院整体治疗的满意程度,此项评分分5个等级,1到5分,分值高低和患者的满意度成正比,其中1~5分分别为:极不满意,不满意,基本满意,满意,非常满意,1分和2分合并代表不满意,3分代表基本满意,4分和5分合并代表满意,总满意率=(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1.4采用的统计学方法数据库用FOXPRO法建立,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对所有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所有的计量资料均表示成x±s,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用χ2检验比较率。结果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焦虑、抑郁得分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表略)我们在总结了整体护理进一步深化后提出了临床护理路径,把整体护理和临床护理结合起来对骨科的患者实施护理。这样就可以以整体的护理关键作为我们的指导原则,并按照临床的具体详细的护理流程和现有的框架对病人实施护理,这样的话就充分考虑的病人的感受,凡事以“病人为中心”,进行了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在患者入院之前对我们医院的护理理念和过程都有初步的了解,这样就可以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和对一个陌生环境和陌生人的恐惧心理,这样可以便于我们顺利的实施护理措施。每一位护士可以进行整齐划一的护理服务,在每完成一项工作的额时候可以认真的记录并签字确认,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减少了因某些护士个人能力的问题造成的不必要的技术性失误,减少了护患纠纷,更大程度上赢得了患者的满意度。同时,患者也可以很清楚的安排自己在哪些时间段该干什么,进而安排好自己的事情,还可以提前获知住院费用及预计出院时间。我院在实施CNP的过程中获得了患者的认可,患者对护理服务都非常满意。

在我们实施CNP的过程中,护士和患者之间是一种积极的互动,护士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做的非常到位,增加了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和满意度,为医院赢得了声誉,卫生部在临床路径诊疗流程中就告知要让患者有知情权,使医、护、患三者关系达到和谐统一,相互促进,每一项工作有序开展,使患者得到快捷、舒适、愉快的服务,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总之,在各大医院骨科开展临床护理的路径,对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精神状态,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而且促进了患者早日康复,这一措施值得在护理工作中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篇2

1 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伦理问题1.1 忽视多元文化护理随着经济全球化,国内外人口的流动使得为不同国籍、不同地区、不同种族的人群提供护理服务成为一种必然。多元文化护理是指对世界上不同文化的民族进行探讨并分析,重点研究其不同的传统照料方式、对健康与疾病的认识、人民的信念和价值观,并运用这些知识为不同民族的人民进行共性和各异的护理。我国的护理教育曾经在课程设置上过多关注基础医学教育,而忽视对人文知识的要求,与国际先进的护理教育相比有较大差距;在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与现代国际护理的要求不相符合。很显然,缺乏人文素质的护理人才不可能胜任多元文化的护理。美国的护理特别强调精神护理,而中国更多地偏重于传统的护理技术,美国的注册护士考试RN(Registered Nurse)与国外护校毕业生护理考试CGFNS(Com-mission on Graduates of Foreign Nursing Schools)不仅考察专业护理知识,不少考题还涉及来自不同国家民族护理对象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生活习惯,我国护士多元文化知识缺乏,按中国文化习惯或中国传统的护理理念的回答则难以被认同。对多元文化缺乏了解,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势必无法转换观念,以护理对象的立场思考问题,也就谈不上尊重护理对象的权利和尊严。

1.2 关爱与人性化服务不够关爱是关怀伦理学的核心品质,关爱是人类生存、健康和提高病人适应能力及促进康复的重要因素。根据以人为本、关爱生命价值的护理服务是护理人员必备的最有价值的品质。但是根据调查,护士的关爱行为及关爱能力现状不容乐观。沈梅芬的调查结果也表明,导致护患矛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护士关爱意识的缺乏。黄萍则发现在产科中部分医护人员言行怠慢、态度粗暴,在分娩流产室内对于未婚引产、流产或婚前曾有生育史的产妇语言不文明, 甚至施以侮辱性的语言;对于产妇则言语冷淡,态度粗暴,缺乏体贴。由此可见,我国护理要真正达到社会和病人所期望的护理服务质量尚存在不足。另外,现代诊疗监护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医护人员过多关注疾病和技术参数而忽视病人的存在,忽视与病人的情感交流和对病人的人性关心,导致护患关系的物化和失人性化。

1.3 不能充分认识和维护患者的权利据2004年4月27日新浪网的信息:调查显示,我国约有92%的顺产母亲都接受过侧切手术,其中77%的人都不知道为什么要接受侧切。袁美莲对某县级医院发生的80例医疗纠纷进行总结和分析后发现,医疗过程中告知不详细是引起医疗纠纷的重要因素。由于临床医护过程中对患者的保密权和隐私权也缺少保护意识和相应的保护措施,我国现阶段护理过程中涉及的患者的保密和隐私问题也不容忽视,主要表现为:(1)患者个人资料的泄露;(2)患者身体秘密部位的暴露;(3)患者个人秘密的泄露;(4)教学实习中患者知情同意权的侵犯。

2 落实当代临床护理伦理职责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其对策落实当代护理伦理职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贺丽春等医学与哲学国内护理伦理教育起步较晚,中专没有开设护理伦理课程,经有关学者调查,我国35所高等护理院校护理伦理学教学现状分析发现:国内不少学校在护理课程设置上,没有具体明确护理伦理学课程的地位和性质,仅有58.1%的学校定位为专业任选课程,29.0%的学校定位为必修课程;大部分学校护理伦理学讲授内容涉及面较广,但欠缺目前我国临床护理急需的有关伦理决策问题和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开发而带来的各种伦理问题;任课教员的大部分未能得到系统的教育和培养,没有伦理教学经验的任课教员占 51.4%,教师对护理伦理认识不足或非医疗护理专业教师授课等因素造成了教学内容过于局限、老化和教学方法简单,大部分趋于理论讲授和个案分析,不能满足临床需求。另外,医疗保健系统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积极的伦理大环境,经常会出现理论上学习到的和实践中体现出来的价值观不统一的现象,这势必影响医护人员临床的伦理决策与伦理实践。所以,要解决落实当代临床护理伦理职责存在的问题,不仅要从护理教育着手,营造理想的医疗护理伦理环境也很重要。

2.1 改革护理学专业伦理学教育2.1.1 转变观念,注重培养医学伦理思维能力改革护理伦理学教育,首先要转变观念,明确教育目标,即培养在伦理学上能够负起责任并具有伦理决策能力的护士;重视对护理学专业的学生进行系统的伦理学教育。在转变观念的基础上尽快培养专业护理伦理教师队伍,完善课程设置,理论联系实践,调整护理伦理学教育内容,拓展和丰富目前我国临床护理实践急需的有关伦理决策问题的有关内容,例如:人工授精、体外受精、堕胎、有生理缺陷的婴儿、脏器捐献及移植;儿童、精神病患者、残疾人的权力;脑死亡、人体实验、自杀、安乐死、临终关怀、基因治疗、撤除生命支持措施、放弃治疗、护生的角色等。培养学生对那些处于争鸣阶段的实践前沿课题的道德推理和判断能力。

2.1.2 重视多元文化护理教育设置多元文化教育课程培养学生多元护理能力,如开设护理社会学、人类文化学、民俗学、跨文化交流学等课程;设立专职教学人员,采用提供资料、开设讲座、自学导读、情景教学等多种方式,向学生灌输多元文化知识,通过学习使学生形成多元文化价值观、态度和行为,从护理角度了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人们的历史背景、生活方式、习俗禁忌、宗教信仰、饮食习惯、健康观念、医疗卫生保健制度以及常用护理手段,使学生潜移默化形成多元文化护理观念为临床多元文化护理实践打下基础。

2.1.3 实行关爱与人文素质教育关怀伦理学倾向于用关怀,而不是原则和推理、判断和证明来分析和解决道德困境;并且更注重人们的情感、感觉和需要。1953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Albert Schweitzer提出的“敬畏生命”的观念认为,面对生命的个体,仅有科学技术的知识和实践是无法进入医学职业生活中纯粹的理解和智慧那片领域的,同时还应包括幸福与尊严的分享。医学征服疾病的业绩是巨大的,但面对病人、面对人类,若失去敬畏之心,那么医学又将是有缺陷的。医学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越是新技术应用于临床,越需要伦理学的评估,而敬畏生命是伦理学的重要内涵。在整个护理教育过程中,对人文素质教育及关怀教育应贯穿其中,这种教育并不仅是人文知识的灌输,而是人文精神的内化,因为医学本身是充满人性的科学。

2.2 营造理想的医疗护理伦理环境在伦理环境体系里,伦理环境反映了周边环境对于某种伦理行为的价值观的理解,包含了医疗保健提供者在做日常伦理决断时约定俗成首先选择的价值观。实践环境包括一些可观察到的特征,如工作条件,以及为护士制定预期目标的成文的政策及程序,还包括一些比较隐性的特征如非正式的同行规范等。组织结构、角色种类、健康与安全倡议、投诉机构、伦理委员会、赔偿体系和严格的程序都会促进坏境的形成,这些坏境可能存在障碍,或有助于促进道德行为或完成专业任务。所以,在医疗保健体系里,营造一个积极、舒适、充满人文关怀的伦理环境是很重要的,医疗保健系统在强调“硬性”服务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加强和提高“软性”服务的能力,如医疗服务意识的确立、服务氛围的营造、服务程度的科学性、服务态度的优良、服务管理能力的高低等。只有硬性和软能力都达到了一定的服务水平时,科学、有效、高质量、人性化的医疗服务才能真正实现。

参考文献[1] 邱仁宗.护理伦理学:国际的视角[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9):569-573.

[2] 漆俐红,赵桂林.多元文化护理中的人际沟通[J].护理学杂志,1996,11(5):305.

[3] 蒋海兰,曹和安.护理教育应对多元文化护理的对策[J].现代护理,2006,12(17):1 648-1 649.

[4] 王 霞,陶新陆.经历CGFNS资格认证[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8):65-66.

[5] 吴亚君,陆 裴,张培生,等.护士对病人关爱需要的认知及关爱行为的探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5):60.

[6] 沈梅芬.从伦理角度看神经外科护患矛盾形成与化解[J].护士进修杂志,2002,17(12):906-907.

[7] 黄 萍.产科开展人性化服务与管理的伦理思考[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6,19(2)53-54.

[8] 袁美莲,喻 坚.80例医疗纠纷的综合性分析[J].现代护理,2006,12(22):2 153-2 154.

[9] 朱 姝,王 营,孙秀玲.关于护理过程中患者隐私权的探讨[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4,17(5):39-40.

[10]李春玉,金锦珍,崔仁善.35所高等护理院校护理伦理学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06,6(20):12-13.

[11]黄海珊,张静平,邓小梅.刍议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临终关怀[J].医学与社会,2006,19(9):36-38.

[12] Han S S,Kim Y S,Um Y R.The status of nursing ethics educationin Korea 4-yeas-college of nursing[J].韩国看护教育学会志,1999, 5(2):376-387.

篇3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临床资料

本研究随机选取2010年0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五官科住院手术的未实行人性化护理关怀的1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患者77例,女性患者43例,年龄在15~67岁之间,平均年龄(45±3.5)岁;在2011年0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1月~2011年12月期间在我院五官科实行手术治疗的实施了人性化护理关怀的患者随机选取120例为观察组,其中男性患者75例,女性患者45例,年龄在14~71岁之间,平均年龄(47±2.5)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内外科疾病等一般资料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经我院伦理学会研究讨论并审核批准,入选患者均在知情同意下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未给予人性化的护理关怀,只给予一般的护理。观察组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还给予了人性化的护理关怀。在患者住院的不同阶段分别给予相应的人性化护理关怀。主要的内容有入院宣教、指导患者留取标本配合检查、术前宣教、术前心理安抚、术中关怀、术后宣教、出院指导、随访等[7-8]。患者出院后填写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分别整理统计满意度调查表的结果。

1.3 护理疗效评定

待患者生命体征趋于正常之后,观察患者抑郁、焦虑状态以及护理满意情况,其中护理工作涉及心理护理、治疗性护理、服务态度、健康教育等,每项以10分为满分。同时采用我院护理部专家和资深护理人员组成的专业小组设计的去调查问卷对患者的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护理满意度分为:不满意、一般满意、满意,护理满意度=一般满意率+满意率;依从性分为:不配合、基本配合、完全配合,配合度=基本配合率+完全配合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8.0软件包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 检验,检验标准α=0.05,P< α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疗效分析

观察组患者抑郁、焦虑状态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护理工作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详细结果见表1。

2.2 两组患者依从性对比分析

观察组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患者依从性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8.33%(χ2 =14.87,P<0.05),详见表2。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分析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为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80.83%(χ2 =19.69,P<0.05),见表3。

3 讨论

现今医疗服务体系的变化,对护理人员要求越来越高。护士不仅要有精湛的技术水平,还要有专业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自身素质,这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护理工作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是相当重要的,它可以提前发现患者的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减少病痛。要做好护理工作,护士要全面了解患者的情况,经常与患者沟通,促进护患关系[9],提高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感。由于患者对手术的不了解,所有会产生恐惧、焦虑、害怕、悲观、绝望等不良心理反应,这会影响手术的治疗效果[10],因而对于我科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实施人性化的护理关怀可以提高护理质量,把人性化护理关怀贯穿到患者的整个住院过程中。在患者刚入院时护士要做好入院宣教,向患者介绍医院环境,主治医师、责任护士、科主任及护士长等,同室病友,医院的相关制度,让患者尽快熟悉医院这个陌生的环境。在治疗检查时要帮助和指患者留取标本和如何配合治疗和检查,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依从性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8.33%(χ2 =14.87,P<0.05),。在患者手术前要指导患者禁食,告知患者手术的方法,术前用药等知识,让患者诉说心理感受,联合家属的配合支持和理解患者,以缓解患者的恐惧心理[4],并告知患者不良的心理反应会影响手术治疗的效果,本研究观察组患者焦虑和抑郁状态评分为19.7±8.5、12.6±7.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53.7±7.8、50.7±7.8;观察组患者心理护理评分1.8±0.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9.2±0.6。术中关注手术室护士关心呵护患者,让患者顺利度过手术,观察组治疗性评分3.7±0.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9.6±0.7。术后要向患者讲解术后的注意事项,指导患者饮食和用药。患者出院时要告知患者出院后需要注意的内容,及复查的时间,如有不适及时就诊,出院后的运动,饮食等方面的主要事项。患者出院后还要通过电话随访的方式了解患者出院后的状况,并给予相应的指导[11]。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健康教育工作评分为2.7±0.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9.6±0.7(t=7.632,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服务态度评分9.9±0.5明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显高于对照组患者4.6±0.5(t=5.329,P<0.05),我科在患者的整个入院过程中实施了人性化护理关怀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观察组患者依从性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8.33%(χ2 =14.87,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为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80.83%(χ2 =19.69,P<0.05)。

综上所述,对五官科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关怀可以促进患者顺利度过手术,早日康复,本研究结果也显示对五官科手术患者实施人性化关怀的护理,有助于拉近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还能减少患者术 后并发症的发生,增加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了解,提高手术额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郭会屏.人性化管理在门诊护理人员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6):1063-1065.

[2] 陈兰芳,冯翠萍,戴香等.五官科手术病人人性化关怀的护理体会[J].心理医生(下半月版),2012,(6):256-256.

[3] 贾可.患者放弃治疗后的人性化护理管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26):3184-3186.

[4] 陈大亚.人性化护理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4):45-47.

[5] 陈萍,张惠萍,史小英等.做好人文关怀 体现人性化护理管理[J].西南国防医药,2011,21(3):303-304.

[6] 吴柳.人性化护理在手术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1,(5):100-102.

[7] 白蓉.关怀理念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9,24(20):55-57.

[8] 黄峻.人性化服务——现代护理的发展趋势[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5):391.

[9] 卢少萍,黎明.护理人文关怀缺失的原因与分析[J].现代临床护理,2007,6(5):54-56.

[10] 李洁,勾玉洁.口腔科门诊护理中的人文关怀及效果评价[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4,21(7):27-28.

篇4

【关键字】手术室,优质服务,探讨

一.前言

优质服务是从消费者、客户、办事群众的利益诉求出发,完善服务理念、提高服务质量、规范服务操作、科学简化服务流程,力求实现合规、高效、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主要是满足病入的基本生活需要,保证护理安全,保持躯体舒适;帮助心理调适,保持平衡;取得病人家庭社会系统的整体协调支持;用最适切的护理获得病患较高的满意度;是整体护理内涵的进一步完善和深化。现代医院服务模式的变革,给手术室护理管理带来了转变。一是服务对象称呼声和范围的转变,“病人”和“医生”是顾客;二是满意度标准的转变,即由单纯病人满意扩展为顾客满意。顾客满意是21世纪质量管理的唯一标准,也是护理管理追求的最高境界。因此,创建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势在必行。

二.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的主要内容

要提高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首先要更新护理理念。优质护理服务越来越受到社会、政府、病人的关注,如何让每位护理管理者充分认识到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性、做好优质护理服务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新课题。我们加强手术服务要求的目标管理,对各种手术的各个环节、各个对象进行细节辨认和分析,通过补充、延伸、修改的方法.完成目标控制和超越标准的愿景。我们在创建及发展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对象比较系统地提出优质护理服务规范。

1.对手术病人的服务

(一)建立良好的护士和患者的沟通关系

沟通是优质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具体应用,护士与病人之间有效的沟通有助于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为此,我们制定手术室护患沟通小册子、护理服务顺口溜。管理者以身作则,积极带动每位护士自觉使用医院的护士语言行为服务规范。术前访视、术中照护、术后随访的整个围手术期中,都让病人感受到手术室护士的责任心、关心和爱心,从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为手术治疗取得最满意的效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对手术全过程的优质护理

实行术前访视教育、术中全程陪伴、术后专责随访的手术全程无缝护理。手术专责护士术前一天访视病人,做好手术病人的健康教育、疑难解答。进入手术室等候手术的病人设专人陪护,做好保暖与心理支持。为了缓解手术患儿的焦虑恐惧情绪,我科在对病人手术时实行父母陪伴下麻醉诱导,体现人性化关怀。麻醉时、手术中巡回护士一直陪伴照顾、鼓励支持病人。术后与病房护士做好皮肤、输血输液、引流管道等的交接。保证病人得到持续的跟进与照护。

(三)对手术中出现的低体温积极的预防

加强手术室护士术中低体温知识的培训.做好手术病人术中的保暖,制作了各种各样的保暖器具如棉脚套、棉肩套,购进了暖风机及加温输注液、冲洗液的恒温箱,适时调节室温。最大限度增加手术病人的舒适度,积极预防术中低体温的发生。

(四)积极做好舒适护理

实行全麻下插胃管、尿管等所有无创性操作。关注病人隐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身体暴露。尊重病人的感受,不在手术间谈笑、讨论与手术无关的事情。播放轻音乐、适当地抚触、教会病人放松技巧等舒缓病人紧张恐惧的情绪。

2.对患者家属的服务

在病人手术过程中,病人家属是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和经济压力的特殊人群.也是嗣手术期护士应该关注的人群。我科为手术病人家属提供等待休息的场所、卫生间、饮水、外卖电话;捐献杂志;设立意见箱;提供医疗保健资讯;及时告知病人的手术进程。

3.对手术医生的服务

设立专科缀长、服务海通组长,定期征询手术医生的意见,不断改进T作,提高护理质量。设立手术医生电话本,手术的安排和更改直接通知主刀医生。为手术医生提供餐饮、点心、爱心围脖。尊重手术医生,及时沟通手术方式、手术设备,为手术提供最大的便利,不轻易对医生说“不”、“没有”。

4.培养护士队伍的服务

努力创建一种团队协作、理解关爱的工作氛围。鼓励同事问互相关心,互相感恩,护士长深入了解下属护士,协助解决其工作、生涯中的难题;培养护士、帮助护士,给他们提供培训学习的机会;加强护士专业培训.鼓励护士终身学习;定期进行护士对工作满意度的调查等等。

三.优质护理服务所达到的效果

我科将各项优质护理管理措施运用于手术室日常护理工作串,给予手术的病入滋信心.让他感受着安全、舒适和亲人般的温暖,在心理上获得满足感和安全感,从而为手术顺利地进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大大提高了手术后获得最大程度功能恢复的可能性。通过加强护理服务病房.不断提升护理服务。收到了有形的效果:手术病人满意度从92%上升到98%,全年稳居全院第一;手术医生满意度从89%上升到97%:手术病人零投诉;手术室管理实现全年零缺陷。优质护理服务加强了手术团队、病人、病人家属的沟通,提高了全科医护人员的主动服务意识,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强了风险管理,确保护理安全。创优质护理服务应持之以恒、永不停步。

四.结束语

手术室里的优质服务是护理工作的一部分,对于患者和医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肖东利 徐红蕾 陈美好 优质护理服务在手术室的实施 [期刊论文]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 -2011年11期

[2]王红霞 刘爱民 张敏 优质护理服务在手术室的应用探讨 [期刊论文]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11年7期

篇5

[中图分类号] R47[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2(c)-117-02

随着医学的迅速发展,给临床护理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临护理工作的压力和医学迅速发展的挑战,护士不但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有熟练的护理技能,敏捷的观察能力、急诊急救的应急能力、与患者交流的沟通能力,更重要的是掌握护理前沿理论与技术,带动医院护理学科的发展。我院是拥有700张床位的三级医院,护理人员526人,副主任护师12人,主管护师163人,大专以上学历238人。因此如何做好临床护士的培训工作,已经成为护理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我院于2000年建立了临床护理培训基地,配备专职护士长,各种模拟操作设备,结合临床实际工作及护士的理论与技能水平制订行之有效的培训计划,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实施方法

1.1基本理论、技能培训

重点放在新毕业护士的培训。

1.1.1基本理论培训

每月组织全院护士业务学习一次,每半年进行全院护士理论考试一次,每年开展护理技术大赛一次。

1.1.2基本技能培训

1.1.2.1 模拟培训。示教室护士长根据21项基本技能操作的难易程度及护士的掌握情况制订行之有效的培训计划,每月培训1~2项。护理培训示教室每日下午对全院护士开放,示教室护士长对培训项目作示范,护士利用模拟人反复操作。

1.1.2.2现场指导。示教、模拟培训后,病区护士长结合患者实际操作情况对护士进行现场指导,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1.1.2.3 考核。通过系统的培训,护理部将对培训过的护士进行实际操作考核,不合格者将重新培训。

1.2 专业理论、技能培训

重点培训对象为临床带教老师。

1.2.1专科理论培训

1.2.1.1业务学习。病区护士长每周组织业务学习一次,如常见危重症的护理及监护知识、护患沟通技能及心理护理。

1.2.1.2护理查房。护士长每两周针对病区危重患者护理查房一次,讲解专科护理知识及本专业护理前沿知识,解决疑难护理问题;科护士长每月查房一次;护理部每季度查房一次。

1.2.1.3死亡病例讨论。死亡病例进行护理质量分析,制订改进措施。

1.2.1.4护理会诊。针对病情复杂、涉及本科室(如内科)其他专业护理问题,科护士长组织科室(如内科)护理会诊,涉及跨科室的护理问题,科护士长向护理部提出全院护理会诊。

1.2.1.5进修学习。每年各专业派一名护理骨干到全国护理专业著名的医院进修学习半年,回来将先进的护理理论向全院护士讲解。

1.2.2专业技能培训

由科护士长、护士长对本专业重症监护常见的临床监护技术和护理操作技能、危重症患者的抢救配合技术等进行培训、考核。

1.3素质培养

护理部加强护士素质培养,把护士素质培养训练列为护理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外请教授讲课、派护士到上级医院观摩学习,多媒体教育和形体语言教育教学等多种方式对护士进行培训,2009年护理部外请专家讲课3次,内容包括护理礼仪[1]、护士形象设计、交流沟通技巧、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分析与对策等。

1.4管理层培训

适用于中级管理、护士长等人员的培训。

1.4.1护理缺陷分析

每年召开护理质量缺陷分析会,讲述案例,分析存在的问题,完善管理机制、各项制度及有待于提高的护理问题。

1.4.2护理科研、论文

鼓励主管护师、护士长了解新知识、引进新技术、总结经验,撰写论文、科研,年终对情况及科研项目应用情况等内容进行综合评分并给予奖励[2]。

1.4.3学历培养

激励护士参加继续教育,我院护理队伍专科学历达75.2%。

1.4.4参加护理管理培训班

每年派护理管理人员参加国内护理管理研讨班,将先进的护理管理经验引入医院。

1.4.5出国深造

2009年派护理部副主任去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学习护理管理。

2实施效果

2.1建成培训基地

建立了一批机制完善、适应学科发展的培训基地,形成了初步的护士培训网络。

2.2 护理质量提高

通过对护理队伍分层次、系统化培训,护士的理论知识都有不同层次的提高、临床操作技能、急救能力、观察能力更加过硬。全院护士“三基”考核合格率从2000年的90.7%提高到2009年的100%。护理差错发生率为0。

2.3服务质量提高

通过护理礼仪、沟通交流技巧等培训,护士接待患者、接听电话、交接班、各项护理操作都按护理标准去做,护理工作规范化,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从2000年的95.5%上升至2009年的98.9%

2.4护理管理质量提升

通过参加国内外护理管理培训,护理管理者及时掌握前沿管理方式,带动医院护理学科的发展,我院护理部在全市率先开展了无缝隙护理、护理会诊等护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吴清华.礼仪培训对提高护士综合素质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7):91.

[2]马丽和,刘晓英.当代护理研究生素质教育的思考[J].护理研究,2006,20(2):97.

篇6

伴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外先进护理理念的传播,国内护理人才市场对高层次、高素质护理人员的需求对我国的护理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了解其他发达国家的护理教育是发展本国护理专业的途径之一。英国高等护理教育在教育思想、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资源等方面都有其先进性,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笔者就英国护理教育体系和课程设置作简要介绍,以期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一、英国护理教育体系

英国全称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包括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北爱尔兰。英国的护理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其中,尤以1860年南丁格尔在英国圣托马斯医院建立的世界上第一所正规护士学校对世界各国的护理教育影响最为显著。她撰写的《医院笔记》、《护理笔记》等主要著作成为医院管理、护士教育的基础教材。由于她的努力,护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她的办学思想也由英国传到欧美及亚洲各国。目前,英国有180多所院校,500多所延续教育学院可提供护理本科、研究生等学位课程及学术类职业教育课程。

英国的护理学生入学,年龄要求必须是年满十七周岁(在苏格兰则年满十七周岁半),都必须完成英国11~12年的普通教育,GCSE课程,相当于我国的高二学历。如果要报读本科,必须参加2年制的A-Level考试课程,类似我国高考,某些特殊的科目必须要达到一定的级别,才能申请护理学习。学制分三年制专科、三到四年制本科两种。本科学习内容更全面、课程评估要求更高,大多数学生都选择专科,本科学生只占入学学生的十分之一。两种毕业生毕业后均可成为国家正规注册护士,而且待遇相同。英格兰有文凭制和学位制两种学制,而威尔士、苏格兰和北爱尔兰则只有学位制。英国决大多数的院校(university,college)都提供护理专业的课程。其专业主要分为:成人护理专业adultnursing,精神健康护理专业mentalhealthnursing,儿童护理专业childrennursing,部分学校还设有残疾护理专业learningdisabilitiesnursing。决大多数的院校在学习过程中,都提供医院实习。

三年制护士毕业后,如果想继续深造,有两种途径可供选择:一是向学校申请奖学金,如获准则留校继续学习一年,拿到规定的学分后即可被授予学士学位;另一种是先到医院应聘作护士,工作一段时间后可申请由医院资助的与你工作密切相关的专业培训,时间一般是7~12个月。拿到规定学分后亦可拿到学士学位。在英国,大部分护士都拥有学士学位,还有很多护士攻读硕士与博士研究生学位。

英国的护理教师都必须有双学历。护校毕业,有一定临床工作经验,然后申请与所从事工作密切相关的科目,本人申请奖学金后攻读第二学历,毕业后方可成为护校教师。

二、英国护理教育课程设置

英国护理教育的课程涉及广泛,涵盖了影响健康的生物、心理、社会、精神、文化、行为因素等各方面知识,包括专业知识,社会科学(如社会学和心理学),生物科学(如生理学和微生物学),健康促进学,通信与信息技术及科研方法,强调护理知识和临床技能的有机结合。学生的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的时间各占一半,并且平均安排在三年内。学生一入校,就按自己的兴趣选择成人护理,儿科护理或是精神护理。护理学生在入学第一个月起,就开始到医院实习,老师鼓励护理学生用临床所见去验证所学的理论知识。学生可以学以致用,不会理论和实践脱节。

第1年是公共基础课程(CommonFoundationProgramme),介绍护理学的基本原理,内容涉及护理研究入门、护理理论、医疗卫生系统、护理技能训练、交流和沟通技巧、卫生和护理中的文化、法律以及伦理,论文写作,还要学习人体解剖和生理学,公共健康等医学课程。第2,3年学生则进入各自选择的专业进行专科学习和培训。大多数学生都选择成人护理。成人护理以疾病为中心,学习病理、诊断、治疗和护理知识,使学生能胜任从医院到社区、从急诊到重症等护理工作,承担照顾16岁以上的患者。课程包括成人护理的职业交流,成人持久健康的护理与管理,成人护理的安全与舒适,成人护理职业训练,成人护理角色的多样性等。儿童和精神护理也各有其侧重点。儿童护理主要承担有特殊需求的健康或体弱多病的患儿,其目的是促进儿童健康,减少疾病的发生并保护易感儿童。学生将在未来2年内学习儿童的发育和健康,急症儿童护理,儿童护理学的艺术与科学,儿童护理的挑战与选择,新生儿的复杂性,儿童护理角色的多样性等课程。精神科护士需要为来自社区和医院的形形的精神病患者服务,他们作为一个多类专业人士组成的团队中一分子,在这个团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将学习精神健康护理的艺术与科学导论,精神健康和痛苦的起源和表现,精神健康护理的职业培训与知识,精神健康的当代热点问题,精神健康的扩展知识和技能等。

英国护理课程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师生互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常见有课堂讲课、实验室模拟护理、分组讨论、案例讨论,不同角色扮演、远程网上教学,以及临床导师指导下的临床实践。每门课程,都要经过不同种类的评估。评估方法有多种,主要有短文、报告、考试以及论文等。这些教学方法及评估方法的应用,在于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终生学习技能。新晨

综上所述,英国的护理教育体系和课程设置科学、合理,适应了当代社会发展的需求,体现了全新的教育理念,我们应该借鉴其护理教育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的教育现状及具体情况改变我国护理教育,使护理教育适应本专业的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Nursingeducation:astatementofprinciples.2003.

[2]RobinsonSandGriffithsP.Nursingeducationandregulation:internationalprofilesandperspectives.2007.

[3]Howtobecomeanurseormidwife.2009.

[4]Careers,Nursingandmidwifery4life.2010.

[5]英国护理职业教育概况.中国护理教育网.2010.

篇7

护理学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相互渗透的一门关于人的学科,护理专业是直接维系人的生命和健康的专业,护理服务更是对人的集科学、艺术、爱心于一体的工作,护理——充满着鲜明的人文色彩。当代的护理教育以科学教育为核心,但是伴随着护理工作人性化、人文化特征的日趋明显,护理人文教育也应该成为现代护理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1]。但是,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影响,护理专业学生的教育只重视科学教育和技术层面的训练,相对忽视学生关爱病人、关爱生命等的人文素质的培养,越来越不能顺应社会的发展和满足人民的需要。如何增强护理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位护理教育工作者积极思考的问题,也是高等护理教育的光荣使命。论文百事通本文试就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的现状及培养的必要性和措施进行探析,以期为推进护a事业的发展贡献微薄力量。

1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的现状

众所周知,护理专业的学生理科生居多,他们在高中阶段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造成了人文知识、人文素质的先天不足,进入大学后,由于繁重的课业压力,以及在“实用哲学”考试风的带动下,护理专业学生对自身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认识不足,对博大精深的人文知识或偶尔问津甚或无暇顾及。虽然很多院校都意识到了良好的人文素质对护理专业学生将来更好地从业的重要性,并为此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但部分护士生的“人文-社会科学缺乏症”仍然清晰可见,总结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价值观迷失,出现信仰危机

人文精神和德育是沃土和庄稼的关系,土壤不行是种不好庄稼的[2]。在繁重、单一的课业压力下,加之缺少人文精神的熏陶和引导,部分护士生出现了信仰危机,精神家园迷失,没有远大的理想,对未来感到迷茫困惑,缺乏社会责任感和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极其淡薄。

1.2缺乏奉献精神,专业思想不牢

部分学生实用主义、个人主义严重,只因护理专业就业市场相对宽松,便出于功利目的而选择了护理,却缺乏专业所需的吃苦耐劳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再者,认为护理工作属于技术含量低、重复、繁重、琐碎的体力劳动,这个职业不被人尊重甚至被人瞧不起,因而专业思想不稳定,专业观念不牢固的学生大有人在。

1.3知识结构不合理,综合能力较差

有的护士生专业知识、书本知识掌握很好,学习成绩优秀,但是对于专业以外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知识和文化艺术修养把握较差,知识结构不合理,知识面狭窄单一。各方面能力比如口头、书面表达能力,人际交往沟通能力,心理承受、抗挫折能力等比较匮乏,难以适应社会的需要,难以担当跨世纪的重托。

2培养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必要性

古人云“医乃仁术”,自古就有医学、人文和谐统一的思想,而对从医者人文素质的提高,则是在本世纪中叶以来才开始为医学界所广泛关注。时代的发展、医学的进步、职业的性质等要求护理专业的学生应更加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

2.1现代教育的双向需求

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两个羽翼,没有科学教育,人类将永远落后;没有人文教育,人类将坠入科技进步带来的文化黑暗及全社会灭亡之中,二者是辩证统一的结合体。科学精神是人文精神的基础,人文精神是科学精神的灵魂,二者相互支撑,缺一不可。在科学技术日益进步,物质文明极速发展的今天,更应该高度重视承载着未来和希望的大学生的人文教育。

2.2医学发展的时代需求

如今,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已经向现代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与此同时,护理模式也发展到今天的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人们对于医疗护理的需求越来越倾向于人性化、个性化,对21世纪医学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多的涵盖了人文理念、人文情感,这是医学发展的大势所趋,可以说,重视提高护士生的人文素质是时代的呼唤、人民的要求,势在必行。

2.3就业市场的形势需求

新形势下,护理专业的就业前景有机遇更面临着挑战,许多用人单位对护理专业的毕业生要求越来越高,除了要掌握扎实的护理理论和规范的操作技术之外,还要拥有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应变合作意识、吃苦耐劳精神、强烈的同情心责任感以及举止高雅的气质仪态等,这些就业素质的要求恰好和人文素质的内容相吻合,在就业市场日益严峻的今天,培养护士生的人文素质无疑会提升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素质。

2.4护理工作的内涵需求

护理工作是以母性的慈爱为基础,以对人的关心照顾为目的来维护人的生命与健康。护理职业不但要求会理解人、尊重人更要心甘情愿地为人服务,这种以关爱、尊重、奉献为核心的人文精神体现了护理工作的本质,如果去除了人文精神这一信念,人文关怀这一行动,任何娴熟的技术、先进的设备都可能在实践中流于冰冷的形式和机械的程序[3]。作为护士生,提升人文素质,培养人文精神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

3探索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

人文素质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伴随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日渐融合,摸索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途径提高人文素质教育的力度,形成立体多维的人文素质教育结构,以适应医学模式的人文回归尤为重要。

3.1更新教育思想理念

转变大学教育培养目标和教育观念是实施护士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先导。时代的发展对今天的医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护理模式的不足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注意,以人为本的现代整体护理模式逐渐为人们所接受,这就要求高校的教育者、管理者高瞻远瞩,顺应时势变化,树立综合教育思想,认识到素质教育的战略性地位,确立人文学科在大学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地位,把握住护士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独特内涵,培养由“专才”向“通才”转化的护士生。

3.2改革课程结构设置

有关研究表明,我国医学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学时大约占总学时的8%左右,许多护理院校在课程的编排上都存在着“重专业轻人文”的倾向。为了提升护士生的人文素质,高校一方面要重视人文学科的发展,在资源的配制、经费的投入等方面加大力度,保证人文学科的教学需要,同时对护士生人文素质培养依然要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大胆进行课程结构改革,大幅度增加一些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必修课、选修课和讲座,尤其是文学、历史、艺术等人文学科课程,采取学分制的形式、强制和自由选择相结合的办法,使护理专业课程的设置逐渐脱离旧有模式,既体现出专业特色,又渗透着人文教育。

3.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教师要深刻认识人文素质教育的现实价值和深远影响,增强人文素质教育意识,并通过各种宣教方式使全体教职员工认识时展对护理教育的内涵和护生素质的要求,使之树立新的护理专业教育观念;其次要整合人文师资力量,抓好两支队伍建设:一方面通过经常性的师资培训,加强对专门从事人文素质教学教师的培养,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另一方面还要转变人文素质教育是社科教师、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者的职责的观念,加强对护理专业教师的人文学科知识的灌输,使护理专业教师能有意识地把人文素质要求与专业课教学融会贯通起来,把人文素质教育内容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讲授专业同时,润物无声地提高护士生的人文修养。另外,教师的敬业精神、人格魅力、仪态风貌等都会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形成、人文精神的塑造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3.4彰显校园文化功能

校园文化通过感染、暗示、激励与心理调适等多种功能,改变着学生的情绪、情感、行为规范与生活方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凸显校园文化功用是实现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引导和文化启迪的主要形式。首先,在校园的规划、绿化,校园的建筑设计,以及人文景观建设上都力求赋予一定的文化内涵,比如在校园中设立南丁格尔的塑像,布置南丁格尔的名言等,能给护士生以美的熏陶,对学生有积极的导向和激励作用[4]。其次,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比如通过“生命关怀教育”“护士礼仪大赛”“护士形象设计”等活动,不仅为学生提供了锻炼能力的舞台,更使学生的知识、人格、精神在活动中得到升华。再次,引导护士生积极参与到实践中来。让学生在临床实践的亲历亲为中感知患者所需的人文关怀,从而认识到加强自身人文素质的紧迫性、必要性;组织学生深入到社区、农村、乡镇送医送药,访贫问苦,进行志愿者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吃苦精神、奉献意识,在社会实践中提高人文素养。

3.5发挥文学鉴赏功效

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学经过历史长河的洗刷,沉淀下来的都是经典的文学作品,它们运用高雅优美的语言,传达着浓郁博大的情感,渗透着意蕴深刻的哲理,饱含着对人生社会的思考,给读者以强烈的审美愉悦和莫大的感染力量,对丰富护士生的人文知识,培养高尚的人文精神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教育者可以引导学生以自己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成立各种文学社团,象诗社、戏剧社、小说协会等,或者把对文学作品的欣赏与音乐、美术、书法和舞蹈等艺术形式结合起来,还可以经常举办一些吟唱、朗诵和创作展览活动,多渠道多形式地接触经典文学作品,并教会学生如何去分析、鉴赏、创造作品,这个过程必然会提升大学生的健康情绪、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和语言能力等人文素养。新晨

3.6构建科学评估体系

培养是目的,评估是手段。建立相应的考核评价体系是促进护理人文教育的有效措施。护理院系应按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要求,把人文素质教育纳入护士生培养的整体规划中,完善护生人才素质的评估标准,形成综合评估体系。比如将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各种社团、文体活动、艺术竞赛、演讲比赛以及人文社科类知识竞赛时所取得的成绩与表现,和学生的综合素质评定、各项评优挂钩;把学生见习、实习期间所表现出来的人文修养和学生的实习点分配、就业推荐、学位授予挂钩,逐步完善护士生人文素质评估内容和评估手段。

[参考文献]

[1]贾彩风,黄志红.护理专业人文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护理研究,2006,20(26):2439-2440.

篇8

护理文化是医院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理组织在特定护理环境下,逐渐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基本信念、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应的制度载体的总和[1]。在当代医疗环境下,护理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护理文化建设实质是为了全面提高医院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塑造当代白衣天使形象,从整体上讲包括集体的价值观念、行为协调、人际关系、技能水平等,从个体而言,是指护理人员的思想意识、道德行为、知识技能、奉献精神等[2]。文化建设是护理队伍建设中看不见的手,虽然间接,但其作用更持久更深远。而护理文化不仅要注重内涵建设,更要多方位拓展护理文化建设展示平台,做到让病人了解,为病人服务,使病人满意,一切以病人为中心,进而促进护理文化建设的全方位提升。自2012年10月起,本科积极拓展护理文化建设展示平台,使科室护理文化得到弘扬,病人对护理工作的认知得到较好的改善,提升了护患双方的合作信任度及病人的依从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5月—2014年10月本科进行了该课题的基础调研和预实验,在此基础上确立研究对象,干预前选取2012年5月—2012年10月本科收治的100例病人,干预后选取2014年5月—2014年10月本科收治的100例病人,其中参与两次调研的老病人22例,研究对象平均住院日为12d。1.2 干预方法1.2.1 以病区环境布置为载体,传递对肿瘤病人的关爱

1.2.1.1 美化病房环境

利用色彩搭配来消除肿瘤给病人带来的恐惧感。研究表明绿色是生命的色彩,给人生机蓬勃之感。绿色环境能使皮肤温度下降1℃~2℃,心率减少4/min~8/min,呼吸均匀,益于病人休养康复。病房内宜使用绿色的窗帘,宜用花卉、绿色植物进行点缀,使病人进入病房高度紧张的心情得到舒缓和释放;在每张病床周围用帘围挡,使病人能够有自己相对独立的私人空间;每个VIP病房安放沙发、茶几、冰箱、电视、空调等,使病人有一个舒适的治疗环境;每个VIP病房墙壁上镶挂设计精美的装饰画,并且粘贴小护士卡通提示语,如小心跌倒、预防坠床、勤翻身、预防压疮等。为病人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让病人安心。

1.2.1.2 病区走廊的布置

墙面上粘贴科室护理团队发展简史图,展示护士七彩风貌,让病人和医护工作人员一同体验护理服务浑厚的文化以及一点一滴护理经验的积累过程;走廊扶手上放置免洗手消毒液,并且粘贴提示语以及七步洗手法标识,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1.2.1.3 布置护理文化墙

划出星语心愿墙供家属及病人述说祝福,释放压力;划出护理礼仪墙,将护士标准的一品一行展示给病人,让病人体会护士的优雅风貌以及护理服务的细致与周到;划出健康养生墙,定期由指定护士轮流更新展示内容,内容可涉及食疗、运动疗法、有氧保健、中医理疗等相关知识,并且附上提供该信息的护士信息,方便有需要的病人进行深一步咨询。

1.2.2 以微信平台为载体,为肿瘤病人提供远程无距离服务

建立公众账号(订阅号),为病人提供前沿咨询、推送重要通知。内容以官方数据为主,可以是护理工作中的文化亮点、技术革新、护理最新动态等。建立公众账号(服务号),此平台主要致力于提升护理人员的服务理念,主要为病人进行一对一的交流,针对病人的特殊疑问,为病人提供一对一的对话解答服务,如预约挂号、预约床号、病情咨询、用药指导等。护士在工作时间设置必要的自动回复,做到有问必有答。并且将平台二维码以及ID号张贴于每个病房以及护理文化墙。

1.2.3 印制肿瘤家庭护理小贴士手册

印制肿瘤家庭护理小贴士手册,让病人在出院后也可以在护士的指导下自我养生、康复。

1.2.4 举办护患沟通会

定期举办护患沟通会,每个月选定一个主题。一方面使护理服务更民主,让病人畅所欲言,另一方面可将反馈信息整合,运用于指导护理服务中来。

1.2.5 播放病区小广播

每日播放病区小广播。内容主要以科室原创为主体,风格以轻松幽默为主,护士将每日发生在病房内的感人、幽默小故事进行改编,向病人展示护理工作,包括护理的严谨、护士的忙碌、护士的不被理解,从而让病人理解护理工作的不易,减少在工作中的摩擦,营造一个和谐的治疗环境。

1.2.6 邀请病人观摩护理部举办的有关护理领域的各种比赛

观摩护理操作技能大赛,让病人了解护士扎实的基本功,使护士进一步取得病人业务上的信任。观摩带教老师教学讲课比赛及护理论文大赛,让病人了解一个带教性医院为实习护士的成长所作出的努力,了解每位资深带教老师的学识,而非认为他们护理工作中只会输液打针。观摩护理才艺大赛,不仅能舒缓性情,还可以展示护士的多姿风采。

1.3 评价方法

调查对象出院前填写调查表,向病人说明填表的意义和要求后,被调查者无记名投票打钩选择。该调查采取回避式填写,具有可信度和可比度。在预实验的基础之上,自从2012年10月起,本科积极探索各种护理文化的展示平台,通过病区环境布置、建立微信平台、健康小广播、发放健康手册等等方式展示护士积极的工作热情、严谨的工作态度、娴熟工作能力以及无私的奉献精神等。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进行护理文化展示前后效果比较,分析病人对护理态度、服务、技术方面的满意度以及病人对护理工作性质、价值量方面的认可度,进而判断其专业效益。

2小结

干预后病人对护理工作各方面认识及满意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干预后护理态度得到病人优评的份数较干预前增加了14份,提升率为45.16%。干预后护理服务得到病人优评的份数较干预前增加了20份,提升率为43.47%,且护理服务得到了病人的零差评。干预后护理技术得到病人优评的份数较干预前增加了9份,提升率为22.50%。干预后得到病人点名表扬的护士例数增加了12例,提升率为300%,且无提出批评的护士。同时,干预后护患配合度以及病人信任度、病人依存度均有所提升,病人入院回头率提升10.1%。在护理文化建设中,不仅要抓内涵建设,还要多方位拓展护理文化建设展示平台,通过多种渠道将护理人员的价值观、信念、行为准则、自身形象得以展示。两手抓才可以提升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病人依存度和对护士的信任度,进而增加医疗护理工作中护患配合度,提高病人入院回头率。所以,多方位拓展护理文化建设展示平台,能够使护理文化这只看不见的手在医院建设中发挥显而易见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9

1 制定护理理念 创建护理文化

仁人之心,关爱病人,服务病人。创建疗养院护理文化,促使护理人员认识到疗养院的服务理念是对服务对象提供高素质的关怀与服务。为此,护理部多次组织了专题讲座,把疗养院文化建设与人性化护理服务的观念逐步渗透到每一位护理人员的意识中,并组织护士长到其他医院、疗养院参观学习。外出参观学习,给护士长们的触动很大,对创建工作有了直接的感性认识,在头脑中初步树立了品牌意识,为创建护理服务品牌注入活力和动力。

2 讲究护理服务艺术

开展全方位、多层面的服务,提倡微笑服务、礼貌服务、舒适服务。积极开展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录音、录像、音乐、宣教等各种措施和方法。

3 严抓服务质量

修订了护士考核条例,制定各项规范操作章程,强化了由护理部、护士长共同参与的两级质控体系。为了充分调动护士长在护理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发挥护士长的作用,护理管理实行护士长目标责任制,在年初护理部与护士长签定了目标责任书。护理质控小组每月一查,护理部随时抽查,并在护士长例会上及时通报检查情况,分析原因,并及时提出整改措施,年底护士进行述职和综合考评。通过有效的质量控制及对护士的考评,一方面确保各科护理质量的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护士长的工作能动性。从开展考评至2006年底全院出院病人满意率达100%。

4 提高护理服务效率

为了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与服务质量,护理部多次邀请外院老师为护理人员进行礼仪培训。利用护士节开展了护理操作技能比赛、护士的风采形象展示。同时,为了培养护理骨干及优秀护理人才,开展“护士之星”评比活动。这些活动充分展示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风貌,大大激励了全院护士积极向上的工作热情,也涌现出一批年轻有为的护理人才,对提升护理质量、选拔护理管理接班人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

5 深化整体护理 注重内涵建设

如果说整体护理是棵大树,那么人文精神则是其赖以生存的土壤,是整体护理内在发展的动力和灵魂。严格护理管理,完善护理程序,强化护士的责任心等都是整体护理向纵深发展的不可缺少的促进要素。因此,在整体护理工作中,要不断加强护理文化建设,以提高护理品位,达到理想的护理文化境界[2]。

总之,护理人员只有对护理服务文化有深刻的认识,才能具有强烈的危机感,才能把不断创新作为自己求生存、求发展的手段,使自己的服务在不断更新换代中获得发展,才能使护理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3]。

参考文献

1李旭.今后十年我国护理管理发展趋势.护理管理杂志,2001,1(1):24-27

篇10

[中图分类号] R192.6[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10)11(b)-081-02

手术室护士长的协调管理能力的大小,将对手术室工作的完成、医院经济效益及社会和谐的实现有着重要的影响。现就笔者在工作中开展管理的实践谈谈当好手术室护长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 积累丰富的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素养

一名具备丰富专业知识的护士长自然会得到护士的崇敬和信赖。护士长应不仅精通本专业的护理学知识,还应了解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对业务、技术的掌握要比一般护士深,尤其对先进技术的掌握应更快一点;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能解决护理中的复杂、疑难问题;有较强传授知识的能力,能较好地组织本科护士的业务学习与技术的提高;能进行有关护理科学技术方面的研究,撰写论文,总结经验,了解国内外护理学的新动向、新发展,在临床护理业务、教学、科研活动中起带头和指导作用[1]。一位明智的领导者――护士长,应注重自身行为和素养的提高,让护士们因为你的个人魅力、知识、品格而服从你、接受你,而不仅仅是因为你的职位不得不听命于你,才能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领导力。因此,作为科室领导,一定要做一个谦虚好学的人,让自己和科室一起成长。只有领导者能自我精进、自我学习,才可以有效领导科室、推动及创造科室的学习与成长。

2 掌握护理管理能力,调动工作积极性

护理管理是一门艺术和技巧,也是行使职权的过程。领导力是领导者如何激励他人自愿地在组织中作出卓越成就的能力。主管的真正权力不单单是上级给予的职级、头衔和地位,而且是一种无私服务和奉献精神,是下属愿意配合的执行力。不能凭简单、粗暴、训斥的方法去处理问题,必须讲究工作方法,提高语言艺术,以理服人,讲究工作效率,切忌与人争吵。因为工作对象是人而不是物,必须掌握人的心理特点,必须首先尊重他人,有成绩要及时肯定,予以表扬;发现对方某一方面存在不足时,开展批评之前或向对方指出存在问题时,首先要赞扬他的长处,然后指出不足,这样可以满足对方的心理需要,对方容易接受所提出的问题,一般效果都非常好。在批评对方时,要注意避开第三者,切忌当众或当着患者提出批评意见,否则容易刺伤对方的自尊心或发生顶撞,因为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工作中还应注意交心、谈心,要一视同仁,不能感情用事,对任何人、任何事都要大公无私。作为护士长,一定要修身养性,重品行,塑造高尚的人格,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应关心体贴护士的工作和生活。要用人所长、容人所短,才能营造一个和谐、愉快、团结的环境氛围。

3 善于心理沟通,协调医护关

手术室医护关系的特点是医护双方工作配合、支持、互补协作的关系。手术质量的提高及手术室良好的工作效率的保证,有赖于护士长的统筹协调管理及有效沟通。引起护士不满情绪的原因主要是手术室面对多个手术科室、手术类别繁多,对护士的工作要求越来越高;护士对开展的新技术、新业务不熟悉,易造成术中忙乱;个别医师手术不熟练,手术耗时长;手术发生意外情况时,医生的不良工作情绪会影响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引起医师不满情绪的原因主要是器械准备不齐全或不好用;护士配合不熟练、存在懒散现象;术中反复提醒仍不按要求做好;有部分手术医生起点高,对手术要求与护士应对能力的差距导致配合不满意[2]。首先要提高护士执行制度的自觉性,提高服务理念,要树立一切为科室服务的团队意识,加强交流,医护双方共同参与决策,可以减少医护间的矛盾。沟通是为了更好地服务,要正确认识医护关系对手术配合的重要性。护士长、麻醉师、手术医师、器械护师等之间有多层次、多渠道沟通,建立备忘录,知已知彼;对科室提出的要求要尽快去做、尽力办好。做不到的要及时反馈给科室[3]。还应经常分析医护关系特点和可能产生矛盾的原因,维护好手术室和谐的医护关系,以实现医院工作目标和促进学科建设发展。

4 健全科室制度,加强组织观念

手术室是医院的重点基层单位,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医院声誉、患者的健康和生命。护士长应明确管理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各种医疗护理统计、物品的保管及科室的会议制度,把全科室人员引向一个目标,使科室的所有工作按一定的程序正常运行。要经常督促检查,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护理质量,做到有奖有罚,让科室内每个人都知道必须严格遵守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4-8]。一名优秀的护士长应该有智慧、有威严、有魄力,对下属具有较强的号召力、亲和力与感染力;遇到复杂局面能保持思路清晰,指挥若定,遇到危险局面能做到从容不迫,化险为夷。除了要负担部署的工作绩效,懂得沟通、管理和领导的技巧外,更要了解本专业技能。总之,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手术室护士长,需付出更多艰辛和努力。

[参考文献]

[1]李桂芝.护士长业务能力在科室护理管理工作中的作用[J].浙江临床医学,2009,11(4):11-12.

[2]杨育珍.亲情服务运用于手术室护理的探讨[J].柳州医学,2008,2(2):116-117.

[3]梁贵玲.护士长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对方法与技巧[J].当代护士,2006,13(6):28.

[4]赵曦.护士长管理中不容忽视的因素[J].中国疗养医学,2006,15(3):192-193.

[5]张淑杰,孙庆莲,洪海艳.谈护士长角色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9):126.

[6]甘继来.护士长对护理人才的使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107-108.

篇11

护理学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相互渗透的一门关于人的学科,护理专业是直接维系人的生命和健康的专业,护理服务更是对人的集科学、艺术、爱心于一体的工作,护理——充满着鲜明的人文色彩。当代的护理教育以科学教育为核心,但是伴随着护理工作人性化、人文化特征的日趋明显,护理人文教育也应该成为现代护理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1]。但是,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影响,护理专业学生的教育只重视科学教育和技术层面的训练,相对忽视学生关爱病人、关爱生命等的人文素质的培养,越来越不能顺应社会的发展和满足人民的需要。如何增强护理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位护理教育工作者积极思考的问题,也是高等护理教育的光荣使命。本文试就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的现状及培养的必要性和措施进行探析,以期为推进护a事业的发展贡献微薄力量。

1 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的现状

众所周知,护理专业的学生理科生居多,他们在高中阶段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造成了人文知识、人文素质的先天不足,进入大学后,由于繁重的课业压力,以及在“实用哲学”考试风的带动下,护理专业学生对自身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认识不足,对博大精深的人文知识或偶尔问津甚或无暇顾及。虽然很多院校都意识到了良好的人文素质对护理专业学生将来更好地从业的重要性,并为此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但部分护士生的“人文-社会科学缺乏症”仍然清晰可见,总结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价值观迷失,出现信仰危机

人文精神和德育是沃土和庄稼的关系,土壤不行是种不好庄稼的[2]。在繁重、单一的课业压力下,加之缺少人文精神的熏陶和引导,部分护士生出现了信仰危机,精神家园迷失,没有远大的理想,对未来感到迷茫困惑,缺乏社会责任感和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极其淡薄。

1.2 缺乏奉献精神,专业思想不牢

部分学生实用主义、个人主义严重,只因护理专业就业市场相对宽松,便出于功利目的而选择了护理,却缺乏专业所需的吃苦耐劳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再者,认为护理工作属于技术含量低、重复、繁重、琐碎的体力劳动,这个职业不被人尊重甚至被人瞧不起,因而专业思想不稳定,专业观念不牢固的学生大有人在。

1.3 知识结构不合理,综合能力较差

有的护士生专业知识、书本知识掌握很好,学习成绩优秀,但是对于专业以外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知识和文化艺术修养把握较差,知识结构不合理,知识面狭窄单一。各方面能力比如口头、书面表达能力,人际交往沟通能力,心理承受、抗挫折能力等比较匮乏,难以适应社会的需要,难以担当跨世纪的重托。

2 培养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必要性

古人云“医乃仁术”,自古就有医学、人文和谐统一的思想,而对从医者人文素质的提高,则是在本世纪中叶以来才开始为医学界所广泛关注。时代的发展、医学的进步、职业的性质等要求护理专业的学生应更加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

2.1 现代教育的双向需求

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两个羽翼,没有科学教育,人类将永远落后;没有人文教育,人类将坠入科技进步带来的文化黑暗及全社会灭亡之中,二者是辩证统一的结合体。科学精神是人文精神的基础,人文精神是科学精神的灵魂,二者相互支撑,缺一不可。在科学技术日益进步,物质文明极速发展的今天,更应该高度重视承载着未来和希望的大学生的人文教育。

2.2 医学发展的时代需求

如今,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已经向现代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与此同时,护理模式也发展到今天的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人们对于医疗护理的需求越来越倾向于人性化、个性化,对21世纪医学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多的涵盖了人文理念、人文情感,这是医学发展的大势所趋,可以说,重视提高护士生的人文素质是时代的呼唤、人民的要求,势在必行。

2.3 就业市场的形势需求

新形势下,护理专业的就业前景有机遇更面临着挑战,许多用人单位对护理专业的毕业生要求越来越高,除了要掌握扎实的护理理论和规范的操作技术之外,还要拥有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应变合作意识、吃苦耐劳精神、强烈的同情心责任感以及举止高雅的气质仪态等,这些就业素质的要求恰好和人文素质的内容相吻合,在就业市场日益严峻的今天,培养护士生的人文素质无疑会提升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素质。

2.4 护理工作的内涵需求

护理工作是以母性的慈爱为基础,以对人的关心照顾为目的来维护人的生命与健康。护理职业不但要求会理解人、尊重人更要心甘情愿地为人服务,这种以关爱、尊重、奉献为核心的人文精神体现了护理工作的本质,如果去除了人文精神这一信念,人文关怀这一行动,任何娴熟的技术、先进的设备都可能在实践中流于冰冷的形式和机械的程序[3]。作为护士生,提升人文素质,培养人文精神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

3 探索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

人文素质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伴随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日渐融合,摸索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途径提高人文素质教育的力度,形成立体多维的人文素质教育结构,以适应医学模式的人文回归尤为重要。

3.1 更新教育思想理念

转变大学教育培养目标和教育观念是实施护士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先导。时代的发展对今天的医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护理模式的不足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注意,以人为本的现代整体护理模式逐渐为人们所接受,这就要求高校的教育者、管理者高瞻远瞩,顺应时势变化,树立综合教育思想,认识到素质教育的战略性地位,确立人文学科在大学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地位,把握住护士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独特内涵,培养由“专才”向“通才”转化的护士生。

3.2 改革课程结构设置

有关研究表明,我国医学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学时大约占总学时的8%左右,许多护理院校在课程的编排上都存在着“重专业轻人文”的倾向。为了提升护士生的人文素质,高校一方面要重视人文学科的发展,在资源的配制、经费的投入等方面加大力度,保证人文学科的教学需要,同时对护士生人文素质培养依然要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大胆进行课程结构改革,大幅度增加一些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必修课、选修课和讲座,尤其是文学、历史、艺术等人文学科课程,采取学分制的形式、强制和自由选择相结合的办法,使护理专业课程的设置逐渐脱离旧有模式,既体现出专业特色,又渗透着人文教育。

3.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教师要深刻认识人文素质教育的现实价值和深远影响,增强人文素质教育意识,并通过各种宣教方式使全体教职员工认识时展对护理教育的内涵和护生素质的要求,使之树立新的护理专业教育观念;其次要整合人文师资力量,抓好两支队伍建设:一方面通过经常性的师资培训,加强对专门从事人文素质教学教师的培养,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另一方面还要转变人文素质教育是社科教师、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者的职责的观念,加强对护理专业教师的人文学科知识的灌输,使护理专业教师能有意识地把人文素质要求与专业课教学融会贯通起来,把人文素质教育内容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讲授专业同时,润物无声地提高护士生的人文修养。另外,教师的敬业精神、人格魅力、仪态风貌等都会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形成、人文精神的塑造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3.4 彰显校园文化功能

校园文化通过感染、暗示、激励与心理调适等多种功能,改变着学生的情绪、情感、行为规范与生活方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凸显校园文化功用是实现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引导和文化启迪的主要形式。首先,在校园的规划、绿化,校园的建筑设计,以及人文景观建设上都力求赋予一定的文化内涵,比如在校园中设立南丁格尔的塑像,布置南丁格尔的名言等,能给护士生以美的熏陶,对学生有积极的导向和激励作用[4]。其次,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比如通过“生命关怀教育”“护士礼仪大赛”“护士形象设计”等活动,不仅为学生提供了锻炼能力的舞台,更使学生的知识、人格、精神在活动中得到升华。再次,引导护士生积极参与到实践中来。让学生在临床实践的亲历亲为中感知患者所需的人文关怀,从而认识到加强自身人文素质的紧迫性、必要性;组织学生深入到社区、农村、乡镇送医送药,访贫问苦,进行志愿者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吃苦精神、奉献意识,在社会实践中提高人文素养。

3.5 发挥文学鉴赏功效

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学经过历史长河的洗刷,沉淀下来的都是经典的文学作品,它们运用高雅优美的语言,传达着浓郁博大的情感,渗透着意蕴深刻的哲理,饱含着对人生社会的思考,给读者以强烈的审美愉悦和莫大的感染力量,对丰富护士生的人文知识,培养高尚的人文精神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教育者可以引导学生以自己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成立各种文学社团,象诗社、戏剧社、小说协会等,或者把对文学作品的欣赏与音乐、美术、书法和舞蹈等艺术形式结合起来,还可以经常举办一些吟唱、朗诵和创作展览活动,多渠道多形式地接触经典文学作品,并教会学生如何去分析、鉴赏、创造作品,这个过程必然会提升大学生的健康情绪、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和语言能力等人文素养。

3.6 构建科学评估体系

培养是目的,评估是手段。建立相应的考核评价体系是促进护理人文教育的有效措施。护理院系应按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要求,把人文素质教育纳入护士生培养的整体规划中,完善护生人才素质的评估标准,形成综合评估体系。比如将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各种社团、文体活动、艺术竞赛、演讲比赛以及人文社科类知识竞赛时所取得的成绩与表现,和学生的综合素质评定、各项评优挂钩;把学生见习、实习期间所表现出来的人文修养和学生的实习点分配、就业推荐、学位授予挂钩,逐步完善护士生人文素质评估内容和评估手段。

[参考文献]

[1]贾彩风,黄志红.护理专业人文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护理研究,2006,20(26):2439-2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