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教育论述文

教育论述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9-18 19:18:15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教育论述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教育论述文

篇1

(一)时代所需的人才

未来社会是一个开放的、充满竞争的社会,竞争的核心:是否拥有高素质创造型人才。探索、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无论是在今天和明天的社会,如果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很难在充满竞争的社会里立足。进入21世纪,“以人为本,以培养综合性人才为宗旨”的现代教育思想越来越深入人心,这就迫切需要我们改革传统教育中只注重知识、技能的传递式教学,研究新时期的素质教育,注重情感、态度,注重探索、创造的开放式教育。

(二)儿童早期的艺术教育

情感源于艺术的锤炼,创新的精神源于对个性的尊重,而这些应是在儿童早期就撒播下的种子。自古以来,艺术作为生命的表现同它显著的感情效果和多样的社会机能,一直被视为有效的教育手段。孔子作为“万世师表”的大教育家,“游于艺”就是他重要的教育主张。时任中国教育会会长的先生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著名观点,他“提倡美育,便是使人类能在音乐、雕刻、绘画、文学里找到他们遗失的情感。”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他的《教育论》中就曾提出“儿童学习艺术应该是为了发展优美的感情,不应变为手艺。”

(三)儿童美术教育的功能

儿童美术教育在现代中国对于相当一部分人来说不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美术教育有利于培养儿童积极的情感、态度,有利于儿童想象思维、创新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儿童主体性品质和创新精神,特别是美术教育中注重对儿童个性和创造性潜能的开发,这是对人的发展最有价值的贡献。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努力追求的教育理想,儿童美术教育作为美育的一个重要门类始终在促进这一理想的实现。

童年的记忆使人刻骨铭心,因为个体早期生命经验的存在,组成的儿童种种涂画行为。根据陈鹤琴先生的研究发现,并断论:“没有一个儿童不喜欢涂画,儿童画是随着他的身心发展而发展的,与儿童的感觉、知觉、动作、骨骼、语言及思维等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同时也受着生活与教育实践的影响。儿童有运用符号表达情感的天赋,儿童的涂画和他们的精神世界总是相宜的。”前苏联教育家认为,美术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心灵”,让人自由成长,让想象自由飞翔,让心手合一,让色彩写在每一个孩子的脸上,即便是儿童美育的灵魂!

(四)儿童美术教育中的现状

然而,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工业化程度的提高以及市场经济的深化,教育备受冲击,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以及教育功利主义价值观不可避免地波及到儿童,儿童自出生的那一天就被置于一个由几千年的文化发展造成的复杂的文化社会结构中,他们还没具备抵御能力时却被成人所异化。在转型的现代社会中,成人对于生存和名利的压力无形中波及到儿童,使得本是最具人格陶冶感化作用的儿童美术教育被扭曲。有些家长和成人出于对儿童非理性期待,各种蜂拥而至,以盈利为目的的比赛,以及仅以技能技法为基础的培训等,致使儿童绘画中迎合和模仿的现象比比皆是。

曾几何时,儿童美术失去了它的情感色彩。台湾画家、作家、儿童美术教育家席幕容在她的《画出心中的色彩》一书中说:“应该让孩子在没有任何竞争压力下好好地度过一个快乐的童年。所以我不喜欢看儿童画展,更不爱看有大小奖状罗列的儿童画展……观察自然对于儿童不但是一种享受,还是一种资料的储存,一个处心积虑要先人一步的生活的开始,他已不再是儿童,或者说,他心中有一部分已不再是儿童了。”尽管席幕容此言看似偏激,但那确实是出于对儿童心理的感受与想象。鲁迅说:“杀死了今天也就杀死了明天,”一旦发生了席幕容所说的那种对儿童心理扭曲,“儿童画”也就失去了意义,也就没有所谓的鲜活的色彩。

(五)儿童美术教育与人文教育

早在文艺复兴时期,一些人文主义教育家便提出了以“人”为中心的教育指导思想,并主张重视美育,当时著名的教育家维多里诺正是因为看到了中世纪教会教育压抑人个性的那一面,才给自己创办的学校取名为“快乐之家”,并在学校的墙上饰以儿童游戏的绘画,以激发儿童的热情。

上个世纪90年代处一场有关“人文精神”的讨论在我国展开,它直截了当地触及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生存意义与价值,涉及了社会思想、道德、精神、文化和教育的发展问题。虽然,“人文精神”是由文学界提出来的,但很快就超出了文学界,而成为众多学术界人士所关注的问题。现代教育的人文意义与价值及精神在教育中的体现是以人生为目的,人生理想、意义为核心,继而延伸到知识、道德、审美等各个方面的。

我国儿童美术教育由于受到功利主义教育观的影响,教育的基点定位在知识和技能的层面,儿童感受到什么,有什么情感体验,他们喜欢怎么表达,这些问题往往被忽略,它的定位更多的是促进儿童心理走向成人心理的转换。当然,这种转换是需要的,但却不是唯一的。在美术活动中,感性的知识转授,人性化环境的熏陶,尊重儿童的情感体验,使之内化为稳定的人格、气质、修养等内在品格。儿童美术教育亿具有的人文性质是永恒的,它始终充满了人性化的关怀和关爱。正如近代学前教育理论的奠基人福禄贝尔所言:“探究的目的根本不在要成为一名画家,探究声音和唱歌的目的也绝不是要成为一名音乐家。”儿童的画来自于心灵的图式,这个图式凝聚了早期的生命体验,让我们暂且放下头脑中固有的对儿童绘画的非理性期待与标准,放下那些功利和条条框框,和儿童一起融入绘画。在儿童的美术世界中,给一份人文关怀,给一些宽容与理解。

二、儿童美术教育需要人文教育结合

面对众多的困惑,很难说今天的儿童美术教育状况是令人满意的。谈起儿童美术教育时,很多家长和老师最关心的是“怎样教育”这一现实的问题,包括将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孩子怎样才能提高画画水平等等。但是,谁都知道,不懂得心的教育就不能有好的教育主张和方法,不懂得儿童美术教育是什么,就不可能有突出的教学效果。丰子恺先生对人文精神的教育观体现了他对美术、音乐、文学的全面精通和研究,他将人文精神的塑造贯穿于整个教育中:儿童美术教育不仅涉及到美术学、教育学、社会学、美学、历史学、艺术门类等都有广泛的涉及。以人文为主线的美术文化贯穿于美术学科中,我们转达给儿童的视觉艺术应该具有一定的价值,儿童的潜在能力是通过人文文化的感召力来释放的。

(一)正确认识儿童美术教育在儿童心目中的地位

我们从来都是和孩子从同一方面看他们的画,而且是从同一视角。我们往往忘了考虑,儿童美术教育是一个承接和释放情感的载体,儿童绘画和他的身心发展一样,有一些早期的原生态净土,在这片净土上,每个孩子都在发展着自己的个性,按自己的规律成长。儿童美术教育在儿童心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神圣的位置,教师和家长应该给孩子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他们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像,尊重每一个孩子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二)拓宽儿童美术视野,让儿童热爱美术

儿童美术教育是在多元文化影响下以多样性的面目出现的,是以多元文化思想渗透的、综合的、全面的审美文化教育,“美是生活”,生活中到处有美的事物。传统的美术课把主要的精力集中在绘画及技能的培养上,使原本应当丰富、生动活泼的美术课,变成了机械的模仿和乏味的操作训练。美术不应当局限于课堂中,课堂造成了儿童部分个性的缺失,束缚了他们的想像和创造,儿童美术教育的终点不是要儿童走向一个共同的点,这不是最终的目的。而应该注重过程,既在过程中提炼美术的精华,让每个孩子的个性不受阻碍,自由发展。

大自然是每一位儿童向往的天地,儿童的生活源于自然的观察和体验。观察是美术教育的教学核心,是儿童绘画的源泉。孩子看的多,经历的多,留于心中的印象就越多,画画时内容就会丰富,想像即无穷。观察并不是让儿童照实描绘他们的所见,而是通过观察来培养他们对生活的一颗敏感、细嫩的心灵,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提高认知水平。教育者要善于抓住观察的时机,根据儿童的兴趣和适宜的环境,用积极的语言,提升儿童对绘画的兴趣。

儿童拥有稚嫩的童心,它无不被情所牵引。色彩是儿童表示情感的语言,教师要善于发掘每个孩子身上的潜能,知道他们表达的需要,选择他们所要表达的方式。心理学家发现,美术、音乐等艺术表现方式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发展,有利于心灵的平衡发展。要让孩子热爱美术,作为执教和教导者,对自身要有严格的要求,自己要热衷于生活中的美,保持对美术的热爱。用自己的热情感染每一颗渴望在白纸上“舞蹈”的心。

(三)美与情感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高于生活是因为它提炼了生活中美好的东西,并融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美术教育更是通过生活中那些直观、生动、具有美感形象的事物来进行的教育。因此,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启迪儿童对真、善、美的认识,陶冶美的情操,激发美好的理想和追求。

罗丹曾说过:“生活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大自然的湖光山色、社会的风土人情、生活中人们的相互关爱,到处都蕴藏着美,需要我们引导幼儿去发现,并使他们知道美在哪?为什么美?使他们从小就受到美的熏陶,生活情趣高雅,积极向上。

爱因斯坦在他的《我的世界观》一文中说:“照亮我的道路,并不断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真、善、美……”他确信“个人的生命只有当他用来使一切有生命的东西都生活的更高尚、更优美时才有意义”。爱因斯坦的精神境界造就了他的伟大,而这精神境界很重要的精神来源在于他从小对艺术的热爱。美术教育可以塑造人的灵魂,提高人的精神世界。

(四)美术教育体现人文的价值,为健全人格的塑造打基础

现代教育和教学思想非常重视“人”在教育中的地位,强调儿童为教学的主体,更注重人的品质与修养的培育,杜威提出要保存儿童的天性,……当读到这一段论述时,不由回想起尹少淳先生对儿童美术教育的一段精辟论述:“应该以一种发展的眼光看待儿童画,千万要保护儿童美术学习的重要品质:如高昂的兴趣,旺盛的想象力和主动大胆的创造精神。

福禄培尔(FriedrichFroebel,1782-1852)指出:一个孩子的主要性格,决定于个人兴趣愿望的自我活动。儿童可以从工作中学习,经由运动神经连接思想与行动,可说是发展思考过程的最佳方法。儿童把美术活动视为游戏,既有兴趣,又有参加活动的愿望。因此,美术教育很重要的一个教育功能——统整人格。

许多心理学家已经证明,自由说话或交谈,是缓和个人情感与他人之不和,以及侵蚀行动最有效的安全活塞。由于儿童语言发展的局限,他们还不善于用语言表达那些令他感到新奇或不满的事情,他们常选择绘画的方式来表达,边画边用语言来进行补充。这是因为美术活动比较开放,儿童可以不受限制自由灵活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愿望。这使他们的情绪、情感能够得到充分的渲泄,可以使儿童解脱心理压力和紧张,获得情感自由和适应能力,受到精神健康和心理治疗之效。

美术作品注重想象,提倡自由表达和创新,因而在美术创作中没有失败,不会产生挫折感,儿童的心情愉悦。在尝试操作或创作的过程中,他们可以在毫无压力的情况下,丰富自己的学习经验,体验到发现、探索的乐趣。在完成作品时,他们又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自信心油然而生。

每次美术尝试,对儿童来说是一次新的挑战,在新的挑战中他们所体验、感受的那份快乐、自信、成功,为他们今后能够勇敢面对新问题、新环境作好了准备

三、全面发展的儿童美术教育

(一)把合适的美术教育还给孩子

日本的儿童美术教育重在体验与创造,他们准备了各种彩色泥土给孩子尽情玩乐,让孩子体验色彩、自由作画,鼓励个人的表达方式。而要让儿童画真正成为“儿童自己的画”,评价方面非常重要。日本公立幼儿园的教师从不对孩子的画横加评价,而是细心地把每个孩子的画悬挂张贴,由孩子们欣赏讨论。边霞博士认为我们的教师应该转换评价的方式,如可以问孩子“最喜欢哪一张”而不是“哪一张最好”,因为我们要做的是允许孩子表现和发展个人对世界的认识,允许不同评价尺度的存在,允许个性的发展。如果我们的评价还是教师一言堂,“这张画我喜欢”“这张画很干净”“这张画画得很好”“这张画乱七八糟,我不喜欢”,那么,只能说明我们还没有理解美术教育到底是为了什么,这样我们将永远不可能还给孩子真正意义上的美术教育。

(二)家庭与儿童美术教育

儿童的早期教学与家庭影响较大,在自由宽松氛围里生活的儿童,一般性格开朗,活泼好动,思维灵活,无拘无束。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位老师。儿童是在成人的价值观里成长的,他们被家长所鼓励,赞扬的某一方面和水平,均是建立在家长的文化素养上。家长的价值观在许多方面与人文文化教育观背道而驰,但儿童天天都要和其打交道,生活在一起。在一种潜移默化的自然影响下,儿童们的身心和文化素质已开始有一定的模式,当这一模式与美术教育观念对话时,随时发生矛盾与冲突。

阿恩海姆评论说:“我想不出有什么艺术与美术创造中的基本因素是在儿童作品看不到萌芽的。”幼儿期是人的一生中最无忧无虑的阶段,没有学习任务和压力,他们可以自由尽情地去游乐,且乐此不疲地从事一切艺术活动。他们从自己的探索中不断得到反馈,得到享受。例如,儿童的绘画兴趣是这样被激发的:儿童随意涂抹,却能成为一幅作品得到成人的赞赏,这时所带给儿童的不仅是过程的愉悦,还能及时获得结果的享用。当他完成一幅来时,他会迫不及待希望成人分享他的快乐。这样,他也很容易从成人那里得到正面的反馈来加强作画的动机。

(三)教师与儿童美术教育

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在现代儿童美术教育中他们所扮演的角色应是“援助者”而非“教导者”,互动中的儿童美术教育的结果是要把儿童引向一个较为完美的状态,而其中包含了人文的情怀及充满人文关怀的艺术教育。儿童美术教育是一种深层次的隐性文化教育,教师的素质和意识在美术教育中有很大的影响,一个能适应现代教育发展、胜任美术教学工作的教师,我认为需要具备以下基本素质:

1、走进童心世界

教师所耕耘的是一片净土。教师工作之所以纯洁,是因为他所面对的是一群纯洁的孩子,教育工作者不能容忍用肮脏的灵魂去玷污这圣洁的土地。做教育工作者不能没有爱心。热爱本职工作,就会自觉地去辛勤耕作,就会去认真地实践,就会时刻警告自己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更新知识,就会认真选择自己的事业,勇往直前。当好孩子的美术教师,必须要热爱生活,要有耐心,帮助孩子学会宽容和理解,使孩子能理解、尊重人、关心人,懂得如何和别人合作,能够很好地与人交流,相处与配合。

孩子是裸地来到这个世界的,他们的身上没有太多道德理论的束缚,对于孩子来说,兴趣是如此重要,教师要千方百计来保护,扶植儿童兴趣的萌芽。让我们暂且放下头脑中固有的对儿童绘画的种种期待与标准,和孩子一起,全身心地投入绘画,你不仅能发现孩子的另一个世界,也能唤醒你自己正在沉睡的另一种感悟。

2、精通本职专业,力求全面发展

作为一名教师要能解读儿童绘画,善于与儿童沟通。如果不能了解孩子就无法做好本职工作。现代儿童美术教育以人发展为中心,教育儿童的前提建立在尊重和了解儿童,一切以儿童心理发展规律为基础上。教师不仅要须知心理学知识,而且要具有理解儿童,善于和儿童建立密切融洽关系的本领。他们能随时进入儿童的天地中来,能听懂儿童的心声,知道儿童喜欢什么,需要什么,他们怎么想,怎么做;并能以平等、友善的态度与儿童做朋友。只有这样,教师才有资格去帮助和指导儿童。

美术教师还必须熟悉儿童们创造的视觉语言符号,能欣赏和正确评价儿童作品。儿童绘画反映儿童的内心世界,教师要通过儿童的作品去了解他们的爱好、性格,他们的成长状况。教师对儿童的艺术创造要充满热情,具有关爱之心,耐心地了解他们的想法,才能因势利导的做好教学工作。教师指导儿童不能以个人爱好为准则,不要对儿童轻易去批评和否定,要以友爱协商的态度,在美术活动中,至始至终,帮助儿童身心及人格的全面发展。

3、让人文教育走进儿童美术

篇2

本次参评论文的选题呈现多样化趋势。有围绕新时代背景下学校美术教育目的的论述,有关于美术新课程改革的探讨,有美术教学及评价改革成果的展示,也有对当前美术新课程与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质疑或反思:有中小学美术课程与课堂教学的研究,也有馆校结合的美术教育研究,涉及美术教育研究的各个领域。此外,参评作者的地区分布较广。有沿海发达地区的,也有内地的,其中,不乏边疆及少数民族地区的。许多选题凸显地域特色,紧紧围绕全球化背景下通过中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保护、继承与发展当地本土美术文化的课题进行探讨,富有时代性与地域性,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与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内容充实且有推广价值

由于进行美术教育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改善美术教育、教学的行为,因此,针对所发现的既有现实意义又有理论深度的问题,能否提出可行与有效的对策,是研究能否获得成功、论文内容是否充实的关键。本次参评文章中,有不少是围绕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或校外教学展开论述的,提出了具有独创性、可行性和有效性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这些策略和方法在全国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三、研究和写作方法比较规范

一些论文或教育叙事的作者善于发现真问题,并能紧紧围绕美术教学的某一问题,进行层层深入的剖析,进而提出具体可行的解决途径和方法,在研究方法和写作方法的规范性上比以往有明显提高,体现出较强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因而提高了研究成果的学术含量。在凸显美术教育研究学科特点的同时,一些论文的作者力求打破学科领域的界限,开展美术教育学与心理学、美术教育学与科学、美术教育学与社会学等方面的跨学科研究,从而产生一些富有新意的研究成果。

篇3

当北京大学校长骄傲地宣布北大已经连续三年稳居内地中国造福大学排行榜之首时,当教授放出“40岁挣不够四千万不要来见我”的狂言时,我们是该庆幸欣喜,还是该重新审视教育的本质?耶鲁大学前任校长曾揶揄过中国的大学“把经济上的成功当成了教育的成功,并引以为傲,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笑话。”虽然我们摒弃了“君子重义不言利”的束缚,但帮助学生完善人格的基本法则是不能丢弃的。如果用铜臭代替书香,用金钱衡量水平,无疑偏离了教育的本质。

教育的本质不仅在于知识的传授,更在于德行的培养。从孔子设立杏坛开始,中国教育的馨香已飘过了2500多年的历史,然而孔夫子所创立的私塾却成了众人声讨的对象,有人称私塾传播的传统经典使国人泯灭了个性,使少年变得老成,无形之中扼杀了创造性。可是当“弱肉强食”的法则被奉为圭臬,当亲情遭遇寒光闪闪的利刃,当道德让位于功利私欲,当幸福指数被GDP远远甩在身后,我们才发现生活中更需要的是扶持和关爱。所以,更需要重视的是教育方法,而不是课程内容本身。素养的提升不在于姓“公”还是姓“私”,而在于它能否以人为本,使学生得到长足发展。

所以,近几年在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湖北、云南等地,出现了大量“在家上学”的私塾式学堂,其涵盖了幼儿园、小学、初中乃至高中等教学阶段,存在形式也多种多样,有些甚至已初具微型学校的规模。家长们认为私塾学堂不考试、不评比的教学模式能让孩子们自由发展,更适合个性化,专业化人才的培养。但也有家长认为,这种教育的环境相对封闭,不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对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而言,学校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还是一个培养孩子社会交往能力的“群体舞台”。更重要的是,基础教育阶段或许可以选择“在家学习”,但最终这些孩子还是要回归正规国民教育体系的轨道,还是要参加高考上大学,这样才能就业融入社会。很难想象,没有经过学校的培养。“在家学习”的孩子如何适应和通过高考!

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私塾的兴起,将成为传统教育模式有力的补充,是对我国传统教育思想“因材施教”的落实。而且在当前这个教育需求多样化、教育价值多元化的时代,教育多元化已经是必然的趋势,社会需要人才,但人才不一定需要按照千人一面的模式来培养。尽管创新性思维一再被强调,但在批量生产式的同质教育的体系下,各种努力均被证明收效甚微。比同质化更具破坏性的,则是个性个性的压抑与摧毁。无法适应的学生很容易出现极端严重的心理问题。当孩子把复仇的刀刺向父母或老师时,当处于豆蔻年华的孩子绝望地结束生命时,人们才开始叩问教育。而比极端案例更为普遍的,则是人们对诸多社会现象的不满,比如啃老,比如道德失范……

篇4

一、写作是个体适应学习与生活的客观需要

在语文课程实践中,许多人都把作文看做是:课程标准与语文教材有作文教学设计,语文教师就得对学生有写作要求;而教师有写作要求,学生就得有写作行动。实际上,这一认识没有把课程看做是文化选择与社会进步、个体发展的必需,更没有把作文视为个体适应学习、生活客观需要的必需。就是说,语文课程标准与语文教材之所以要规定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并以此提高其写作能力与写作素养,是由于这一能力和素养与学生的学习实践、现实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并是促进学习实践、应对现实生活的一种必需行为。或者说,学生学习写作的客观必要性与学习语文课程的客观必要性是基本一致的:学习语文,是个体为适应学习、生活之需要;学习写作,也是个体为了适应学习、生活之需要。

正是在此认识基础上,张志公先生认为:“为什么写?答案很简单:因为要用。生活里需要书;念书作学问,需要写;作任何工作都需要写;抒发点思想感情想影响别人,需要写;搞科学研究,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需要写。所以,只要不是文盲,人人都得有一支笔。”[1]“只要不是文盲,人人都得有一支笔”的论断说明:个体在学习中要系统全面掌握各科知识,这离不开写;个体在生活中要及时传递信息、沟通情况、相互协调,也离不开写;个体在工作中要及时了解问题、准确反映情况、正确提出建议、有效推动工作,更离不开写;个体在科学研究中要把对事物的发现、研究的成果展现给社会公众,自然也离不开写。这就是,“只要不是文盲,人人都得有一支笔”。根据张志公先生对“为什么写”这一具有根本性问题的回答,我们自然就可得出:“为什么要写作?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就如同问我们为什么要吃饭一样。在现代社会,写作是对人的基本能力的要求,不会写、不常写、不善写的人,其生存发展会受到很大影响。”[2]在论述写作是个体适应学习、生活客观需要的基础上,张志公先生还指出,人们运用语言(无论是口头语言还是书面语言)目的不外两大类:“一类是为处理具体的实际问题的,是要办事情的;一类是用语言作工具搞点艺术,去感染听者或读者,使人受到熏陶,在思想、感情、情操等各方面受到影响。……以前一类目的而写,形成了多种的应用性文体;以后一类目的而写,形成了多种的文学性文体。”[3]在教育普及程度大为提高、资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下,每一个个体随时随地都会以书面语言来“处理具体的实际问题”,这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同时,部分个体还会以书面语来“搞点艺术”以表达情感,这已经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如此看来,个体要接受教育、传递信息、彼此配合、抒感、表达思想,就要学习写作。因此在张志公先生看来,之所以要学习写作是个体实际学习之所需,也是个体实际生活之所需,更是个体实际工作之所需。

二、写作是个体提高分析与综合等能力的客观需要

一些学生(公众)常把作文视为升学、提职、成名等的“实用工具”,把写作与考试升学、升职简单对应起来,没有看到写作对写作者自身能力素质所产生的多方面的巨大能动作用。张志公先生则认为以语言为基本工具来表述观点、描述事实、说明事物、陈述情况、抒感的作文训练,对个体分析与认识事物的综合能力有着明显的促进与提高作用。这是由于在练习写作或实际写作时,常能集中而明显地反映出个体在思想认识、生活经验、组织能力、情感态度、语言基础和表达能力等多方面的水平与能力,这又是因为,写作要表达认识,就可促进学生分析问题、观察事物能力的提高;写作要反映生活,就可使学生关注生活、感悟人生的意识增强;写作要谋篇布局,就可促进学生首尾一致、前后贯通写作技巧的形成;写作要遣词用句,就可促进学生字斟句酌、反复推敲习惯的养成……如下例就是一则能反映学生综合能力的习作:

我沿着溪边走,看见岸边很多紫花地丁。远看嫩绿的一片。走近看,一簇簇,一丛丛,伏在地上。叶子翠绿,细细的叶柄顶着长椭圆的液汁,花色鲜亮,每株上都有三四朵小花。看上去,它是那么娇小、柔弱,但却又给人积极向上的感觉。特别是当风抖动的时候,它没有被风吹得低下头,而只是迎着风颤抖几下,仍然傲然挺直,显示着它的力量。我认为它是最能看到大自然的生命力的。[4]

这段不到200字的描写语段,却需要写作者具有多项能力才能完成:观察能力,就是只有善于观察,才能发现紫花地丁的特征(“虽然娇小柔弱,但是当一阵风吹来时,它并没有低下头,只是迎着风颤抖了几下,仍然挺直”);联想能力,就是只有善于联想,才能从紫花地丁迎风傲立的姿态联想到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概括能力,就是只有善于概括,才能从描写、联想中提炼出紫花地丁的特征。自然,除此几种思维能力外,遣词用句、比拟描摹等语言表述能力也是写作时必需的。总之,从这段文字中就可看出,写作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它是一个人语言能力、思维能力、认识水平、表述技巧等全面真实的反映。长期而科学地进行写作训练或从事写作实践,自然可提高学生(写作者)分析问题、刻画事物、说明现象、表达思想、抒感的综合能力。

正是在看到写作对个体素质提高所具有的多方面价值与功能的基础上,张志公先生就强调指出:“写作能力是一个综合性的能力。首先,要求对于所写的内容有正确的理解和看法,就是要有一定的认识事物的能力;要有逻辑思维的能力,要有清楚的思路,从而能写得清晰、严密,要有足够的语言能力,包括掌握足够的字、词和写出通顺、流畅的语句的能力。”[5]在全面深刻论述写作综合性特征的基础上,他还提醒我们:“要正确的对待写文章这件事,既不忽视它,也不夸大它的重要性和艰巨性……要把写看成是提高思想、锻炼思想、掌握语言、培养能力的一件事,把它看成是生活、工作中的一件实际应用的事,看成是使自己具有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能力的一件事,而不是为达到任何个人目的的或是为作文而作文的,和一般说话、交际截然不同的事。”[6]这就说明,在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写作已变得和说话一样的寻常,已成为个体适应工作、生活要求的一种必备能力。与此同时,写作虽不神秘但也绝不简单,因为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主体具有多方面的能力与素质,也正因如此,写作自然就能使学生(写作者)多方面的能力得到锻炼、提高和完善。因此,“为什么要写作?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就如同问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一样。学习可开发智力、提高能力、熏陶情感、完善人格。写作也是开发智能的重要手段,它可使我们的感悟能力、联想能力、想象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都会获得显著提高。”[7]

三、写作是个体表达认识与展现自我的客观需要

在张志公先生看来,除了适应生活、学习这些外部需要外,写作还满足个体情感倾诉、见解表达、自我展现等众多的内部需要。因此,他在回答论述“为什么写”这一问题时也揭示了写作在个体情感倾泻、认识表达等方面的客观需要:(个体为了)“抒发点思想感情想影响影响别人,需要写”。[8]就是说,写作也是个体抒发内心情感、表达自我认识、发表意见建议、展现自我、实现价值的一种客观需要。或者说,通过写作,个体就可把自己的情感、认识、需要、见解、意见与建议等展现出来,从而使别人了解、理解、领会乃至接受。对个体的倾诉、表达与表现等需要,我们可从三方面求得证实。

首先,人作为一个富有情感的生命个体,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总会有一定的情感需要和情感表现。譬如面对学习上的困难、工作中的挫折、家庭的变故等事情,个体就需及时应对并做出适当反应。对此,叶圣陶先生也曾明确指出:“人类是社会的动物,从天性上,从生活的实际上,有必要把自己的观察、经验、理想、情绪等等宣示给人们知道,而且希望愈广愈好。有的并不是为着实际的需要,而是对于人间的生活、关系、情感,或者一己的遭遇、情思、想象等等,发生一种兴趣,同时仿佛感受一种压迫,非把这些表现为一个完好的定形不可。根据这两个心理,我们就要说话,歌唱,做出种种动作,创造种种艺术;而效果最普遍、使用最便利的,要推写作。”[9]其次,人作为富有思想的生命个体,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现象与问题时总会有一定的看法与见解。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常见:人们由于社会地位、客观需要、认识事物角度、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不同,因而在面对同一问题、同一现象、同一事物时,就自然具有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并具有不同的理由与依据。如个体把这些见解、看法、观点及其支撑的理由、事实有条有理地写出来,就是在“作文”。正是在此基础上,张志公先生认为在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基本一致的前提下,每个人特别是学生在学习、生活实际中都时时处处进行着或口头的或书面的作文:“作算题,证命题,这些经常不断的练习,培养了学生分析事物、论证问题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正是写作中极端需要的。任何一门功课,学生都时常要用口头的或书面的方式回答问题。这其实都是最生动的作文练习。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要有正确的内容,同时他也会考虑怎样安排材料,怎样叙述事实,描写事物,论证道理,发表意见。在这中间他就很自然地考虑到用些什么词,用些什么句子。”[10]这就说明,作文不但是十分需要的,有时还是十分简单的:我们在对多种多样的事物与问题发表看法之际,实际上是在进行着分析论证,也就是在写议论文;我们在对多种多样的现象进行描述说明之时,实际上是在进行着记叙描写,也就是在写记叙文……最后,人作为富有创造的生命个体,面对日新月异的复杂社有一定的自我表现欲。自我表现欲是人类基本欲望之一,也是人类基本特征之一,同时,自我表现欲也是个人实现和展示自身价值的一种积极意念与行动。正是在此认识基础上,张志公先生认为作文教学一直不太成功的原因,主要是作文教学违背了学生的本性,与学生实际生活、情感没有必然联系:“学生本来没有那个情,你出个题目硬要他抒,他就只好说一些并没有真情实感的话,发表一些并没有真知灼见的见解,东抄西摘,东拼西凑……所谓命题作文要用之得当,首先是题要命得得当,所出的题使学生必然能写他确实知道的事情,抒他确实有的感情,不要让他搜索枯肠,没话找话说,不要鼓励他说空话,说废话。”[11]这就说明,成功的作文训练,总是能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才能使之愿意写、敢于写进而达到善于写。相反,不成功的作文练习,总是让学生有“无米之炊”之感,只能使学生说空话、说假话、说大话。基于此,张志公先生认为写作并不玄妙,而是与个体成长密切相连的一种学习现象,是学生或社会其他成员展现自我、表现自我的一种重要途径与方法,但同时必须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真实情感相联系,才能取得实效。事实上,对中小学生来说,他们有着强烈的表现欲,喜欢老师重视自己、表扬自己并乐于展现自我才华。因此,中小学作文教学实践就应该根据学生的这一表现心理而使用多种方法,如在教室或校园内创办作文园地、组织编辑优秀作文选编、向报刊杂志推荐发表优秀习作等,来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进其写作能力的形成与提高。

总之在张志公先生的作文教学观中,作文虽极为重要但却是现代社会中人们的一种常见表达行为;作文在发展个体综合能力中具有重要能动作用;作文是个体表达情感、展现自我的重要途径。正是作文的常见性与普遍性,就决定了作文与作文教学的重要性;也正是由于作文的重要性与普遍性,又决定了作文教学的复杂性与艰巨性。如此看来,语文课程标准之所以规定要进行写作教学,语文课程实践中之所以要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根本原因还在于写作本身是个体生活、学习、成长及展现自我之必需,或说写作过程在促进个体适应学习与生活客观要求、促进素质不断发展完善、提高分析认识各种事物与展现自我价值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这就是张志公先生所指出的:“作文很重要。一个有文化的人必须会写。生活、学习、工作中要写信,要写日记,要写便条、假条、学习笔记、读书摘要、汇报、总结、计划、实验报告、科学论文,等等。所有这一切,都是生活、学习、工作之中必要的。写得好或不好,对于生活、学习和工作很有影响,所以,任何一个有文化的人,必须学会写,忽视写的教和学,是错误的。”[12]如此看来,现阶段我们要改进与完善中小学作文教学,就必须:确立以实用为基本导向的作文教学观,并使作文训练过程与学生实际生活、学习、成长密切联系,并充分调动学生表达真情实感、展现自我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作文教学才能取得实效,这就是张志公先生留给我们的宝贵作文教学遗产。

注释:

[1][8]张志公.张志公论语文教学改革[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176.

[2][7]解光穆,陶玉凤.汉语写作教程[C].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3:4.

[3]张志公.张志公论语文教学改革[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177.

[4]苏立康.阅读与作文:教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218-219.

[5]张志公.张志公论语文教学改革[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159.

[6]张志公.张志公语文教育论集(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628.

[9]叶圣陶.怎样写作[M].北京:中华书局,2007:1.

[10]张志公.张志公语文教育论集(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309.

篇5

一、前 言

传统数学教学常常只将重点放在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方面,而在培养学生对数学这一门学科的文化内涵、思想体系的认识上往往重视不够.这种教学的结果常常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而失去学习数学课程的热情与兴趣.而且,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与对数学文化知识重要性的不断了解,其巨大的教育价值更加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数学课程应该是数学历史及发展趋势以及对人类文明发展作用的反映.张奠宙教授曾强调,数学文化应当与数学教学相结合,使学生在实际教学中真正感受数学文化并与之产生共鸣.在推崇综合发展、文理交融的现代社会,我们更要转变教学观念,将数学文化与大学数学教学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二、数学文化内涵及其对高等数学教学的重要性

“国家级教学名师”、南开大学数学科学院院长顾沛教授对数学文化内涵的定义分为:数学文化从狭义来讲,指的是数学思想、方法、精神、语言、观点及其形成与发展;从广义上来讲,还包括数学美、数学史、数学与人文的交叉、数学教育、数学与其他文化的关系.大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应当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判断力、理解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大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所以,现代大学数学教学应将更多的精力倾注在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上,而这个目标的实现就是要将数学文化与数学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三、如何将数学文化与数学教学有效相结合

1.更新教师教育观念,提高其文化素养

教师更新数学教学观念,提高自身文化素养,是传授数学文化学生的前提条件.现代的大学教师不仅要专业知识扎实,而且要知识面足够宽广,对数学哲学、数学史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足够熟悉,掌握高等数学的历史背景、发展现状、应用价值与前景,并能将课程知识与这些知识很好地融合后再传授给学生.具体来说,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合理组织教学,加强与其他专业老师的合作.由于所有教材都有其缺点,因此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地参考多种教材,选择优秀部分进行教学.由于所教学生的专业不同,特点也不同,大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时就应当根据学生的专业选择内容,根据专业需要的内容进行细讲,而那些用不到的知识就可粗讲甚至忽略.比如傅里叶级数这部分知识对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比较重要,因此应进行重点讲解;在讲解重点内容时,还可以将人多的大课堂分成小班教学,并依据学生的基础不同进行合理教学,使所有学生都能很好地学到知识.

其次,教师间也要重视对教学思路的探讨,在进行教学内容顺序的安排时,既要遵循由浅入深、从特例引出一般的原则,又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比如,由于微分与定积分、不定积分联系非常密切,因此可以将定积分与不定积分合为一章,先讲解定积分概念和性质,然后依据微积分基本定理,建立定积分与不定积分(原函数)之间的联系,最后讲解基本积分法,这样安排既方便学生理解,还能突出重点.

2.优化课堂教学内容

第一,以数学内容自身作为出发点,体现其文化价值.大学数学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严谨规范的数学知识,有益于学生形成团结协作、踏实细微、严肃认真的作风.数学中的常量与变量、有限与无限、微分与积分等都是量变与质变、对立统一等辩证唯物主义的极好的教学材料,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方法论与世界观.

第二,让学生多了解数学家的事迹与思维过程,以及数学的有关史料和应用前景,使学生从中认识到所有科学都是经过认识与再认识、成功与失败的循环往复才不断发展的,科学上每一个小进步都是科学家不懈努力、刻苦钻研的结果,这将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非智力因素.以我国数学家陈景润为例,他学习的条件极端艰苦,但是仍然热爱痴迷于数学,坚持不懈地进行数学研究,最终攻克“哥德巴赫猜想”这一世界著名难题.通过这一事例必将激发学生热爱数学和献身数学的精神.

第三,数学课程还应重视数学史料的教学,反映出数学文化的方法、思想、精神、语言、工具的作用,强调数学内容与日常工作生活相结合,突出思想方法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原则,增加统计、估算、线性规则、数据分析、运筹、图论等知识,提高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与自觉性.

3.注重改变学生学习方式

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独自学习的本领,而加强数学文化的教学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一方面,引导学生多接触和阅读有关的论文与文化书籍,使学生首先对数学知识的发展与应用过程有一定了解,进而更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这样在增加学生知识面的同时又使其学会了一定的自学方法.另一方面,增设一些活动课与探讨课,鼓励学生积极走入社会,具体实践过程可采用“提出问题建模求解应用”的模式.鼓励他们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的决心与愿望,提高他们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与意识,认真体会到不同知识的联系,得出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与宝贵经验.

四、总 结

现代的大学数学教学,应当是传授数学技能、知识与加强文化熏陶相结合,这样的教育方式才能使学生喜欢数学,更加理解数学,掌握数学的精髓,从而终身受益.而作为教书育人的高校数学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更深层次地研究大学数学教学与数学文化的联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真正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

篇6

二、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团结奋进的优秀品质

在教学中,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存在的。如何让这种差异变不利为有利,我通过教学实践,把学生进行分组。学会的学生怎样提高效率呢?教师很多知识都知道,为什么教师之间有差异呢?讲课方式不一样。所以在教学中,我经常说,不会讲题的学生说明没掌握。让优秀学生不断锻炼自己的能力。从而也激励了学习基础差的学生。鼓励学习差的学生多问,捡自己会的讲一讲,增加一点自信。中学阶段课程多,学生多,只靠教师怎么顾得来?在教学中分组教学,能让学生获得不同的锻炼,组长把每天的基本题型做个小测验,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讲一个自己掌握的题型。学会哪个知识要学会讲给自己的同桌。分享学习的成功与快乐。这种团结合作的意识,既培养了学生的集体品质,又为班级的管理带来有利的条件。“三人行必有我师”,通过合作,自私减少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责任是学习的动力和源泉!

三、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计算问题是个大问题,数学如果计算过关,成绩应该没问题。有理数、实数、分式的运算,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分式方程。这些纯数学的知识对于多数的学生应该没问题。但正确率就不敢说了。在教学中要求学生认真审题,边审边思考:“题目有没有看错、抄错?看清数据和运算符号,想清楚先做什么?能不能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简单问题认真化,认真问题重复化,重复问题创新化。养成良好的习惯。我们检验知识掌握的情况,考试虽然不是唯一的手段,但却是一个很好的手段。实力需要靠结果来证明。我们会的知识做错了,这种情况可不少,我们对良好习惯的养成,就能加强基础知识的掌握,规范做题技能,把难题化为易题。在科技发达的今天,程序化是学生感兴趣的一个课题,做数学在计算过程中,哪步出错了,需要我们记录下来。坚决克服。在解题过程中经常鞭策学生、激励学生。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会阅读、学会思考。边读边画,数形结合。摸清问题再难也要一步一步地解决,多归纳、多总结。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的训练就能鼓励学生去克服一些困难。品德养成是一种习惯,在数学学习中不断加强习惯养成,能重复问题,就能把问题简化。如在一元一次方程应用、二元一次方程应用中,引导学生树立建模思想,建中有变。让学生在思考中有跳一跳,够得着的学习习惯。不感情做题,在实践中得到锻炼。

篇7

“三位”主要是指美术教育专业师范生成为合格的中小学美术教师应掌握的教学技能、必须具备的教学能力和个人就业导向综合素质三个方面。“一体化”是指在教育实习过程中,对美术教育专业师范生所掌握的教学技能、应具备的教学能力和个人实现成功就业应具备的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培养。三者之间相互关联,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互作用。教学技能是教学能力与个人素质提高和发展的基础;教学能力是个人作为教师职业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既对教学技能的掌握有促进作用,又能够提高师范生个人就业导向综合素质;个人就业导向综合素质既是教学技能和教学能力的具体体现,也是教学技能和教学能力培训和培养的目标,反过来个人就业综合素质的高低又影响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教学技能的培训。对美术教育专业师范生的教学技能、教学能力和个人就业综合素质三方面进行一体化培养不仅是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教育实习课程培养的主要目标,也是师范生能否成为一名中小学美术教师的基本标准。正如北京大学教授陈向民所说的“教师的‘专业学习’必须是整体性的,涉及教师素养的整体性转化。教师的素养不能被肢解为相互孤立的部分,如基础理论、实用技巧、专业态度,然后分门别类地对其进行培养。”[1]三位一体化培养模式的提出既是适应新形势下高师美术教育专业教育实习改革的客观需要,也是高师美术教育专业教学质量内涵式发展的本质需要。

(二)三位一体化培养模式的基本理念

从美术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的课程培养目标来看,“三位”是美术教育专业师范生成为合格美术教师的基础和重要尺度。从美术教师专业化的角度来看“,一体化”培养是指将美术专业师范生应具备的美术教学技能、教学能力和就业导向综合素质三方面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培养。从中小学美术教师的职业专业化角度来看,美术专业教师应该具备多层次的知识结构和道德人文修养。三位一体化培养模式的基本理念就是通过对课程体系的改革,建立多层次的教学实践平台,有针对性的加强对师范生的教学技能、教学能力和就业导向综合素质的训练和培养,从而使之达到未来美术教师就业岗位应具备的教学水平和能力素质。为此,三位一体化培养模式是通过课程体系一体化改革、构建一体化教学实践平台、实施一体化改进措施,从而实现教育实习的培养目标。

二、美术教育专业教育实习三位一体化培养模式的应用探讨

(一)构建以“三位”为核心的美术教育专业教育实习课程体系

有效提高美术教育专业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和能力,最重要的是改革传统美术专业课程体系。第一,突出以主干课程为核心、选修课程为支撑的课程模块结构。笔者所在的学院,为了进一步突出美术教育专业的特色,学院根据地方美术教学的实际情况,开设国画、水彩、版画、油画、民间美术等主干课程,围绕主干课程模块,增设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工艺美术课程,如拼贴画、沙石画、编制、剪纸艺术、综合材料版画、陶艺和泥塑等实践课程。通过课程模块的整合,对所选课程的内容进行精选、充实和补充,美术专业课程的设计体现了对师范生的教学技能、教学能力培养的特点,增强了教学技能培养的实践性和实效性。第二,合理安排师范生教学技能和能力培训的时间。对师范生教学技能的训练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根据美术专业师资应具备的技能和能力要求,精心设计培训内容,并做到有计划、循序渐进,才能使培训取得实效。笔者建议,通过观摩、感知、获得和研习与交流四个过程,和20个周次的美术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和能力培训较为合适。教育见习阶段可安排约4周时间让师范生到实习基地观摩学习,让师范生明白教师的职业观是什么、美术教学常规工作有哪些、应掌握哪些美术技能。在教育实习阶段中,根据实际需要可安排2周感知美术教师教学和管理的具体工作,进行12周中学美术教学课堂教学和各项活动指导工作,最后再利用2周时间让实习生进行美术教学研习与交流。第三,利用中学美术教学法的教学来调动师范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开展对中小学美术教学的各项研究工作。美术教学法的教学是开放的,可以开展如调查、讨论、座谈等各种方式参与到现行中小学素质教育改革中去,发现问题,给美术教育专业师范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为美术教学研究服务。

(二)建立美术教育专业教育实习一体化培训的实践平台

从现行高师院校的美术教育专业师资情况来看,缺少美术教师应具备的职业能力,表现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片面强调专业水平,而忽视作为美术教师应具备的技能和职业能力;从美术教育实习师范生自身来看,缺乏实践和创新能力,不能够适应当前地方中小学的美术教学。因此,建立一体化的美术专业实践平台十分必要。“实践证明,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知识基础和建设性工具。因此,高校必须把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的开发和反思能力的培养作为师范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通过多种渠道强化师范生教师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反思,更好地发挥师范生的个性特点,扩大师范生的创造空间,提高师范生的就业竞争力。”[2]笔者认为一体化培训的实践平台可从三方面进行。首先,分阶段、多层次、多模块培训师范生的技能和能力。分阶段主要是针对中小学不同阶段美术实践的特点和难度,可将美术专业师范生的实践能力分初级阶段(小学1-6年级)、中级阶段(7-9年级)和高级阶段(高中阶段)来培养。分层次主要是根据中小学美术教学实践内容的需要,可划分为基本技能层、专业技能层和综合应用层等三个层次。多模块主要是根据中小学不同类型课程所涉及的专业技能和能力,培养学生熟练掌握不同美术教学技能,并具备美术不同专业方向的实践能力。这种教学训练模式的目的是以美术专业师范生的应用能力培训为主线,注重对美术专业师范生的专业运用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其次,以活动来提高师范生的教学技能、教学能力和个人综合素质。对美术教育专业师范生来说,美术教育教学活动就是表达美、展现美和塑造美的过程,在教育见习和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必须始终让师范生参与到具体的美术活动中去,这样才能够对师范生进行技能、能力和心理素质等的锻炼。如在大一年级教育见习阶段,通过观摩优秀美术课教学活动让师范生了解中小学美术课教学的特点,培养学生对未来美术教师职业的认知感。大二、大三年级的见习阶段,让师范生参与实习学校的美术教学课外指导活动,培训师范生教什么,怎样教,通过试讲、模拟上课、参加美术教学技能比赛等活动来培训美术专业师范生如何掌握教学技能,提高教学能力。在大四的实习阶段,在对师范生职业综合素质能力培训中,通过座谈、职场模拟竞聘和职业情感展示等活动,让学生能全面地了解自己,展示自己、提高自己。最后,开放式的指导美术教育专业师范生的教育实习,在教育实习中,美术教育专业实习生不仅接受本专业指导教师的指导,还应该多请教其他专业教师的指导,学会获得各项技能和能力,并在实践中反复锻炼,才能有效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三)发挥地方民间美术的资源优势,培养美术专业师范生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培养师范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是教育实习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具体落实这项重要内容就要借助地方民间美术资源优势。这样既解决了农村美术课堂教学只讲不做、严重脱离实际的问题,也能培养美术教育专业师范生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只有这样,师范生才能适应新形势下中小学美术教学的改革,取得较好的实习效果。“美术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教育过程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要求超越现有知识范围,进行施教和思考。”[3]现有美术教育专业师范生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是,实习生应具备的技能和能力有限,课堂教学仍以美术欣赏替代了动手实践,美术教学的理念和思维跟不上现有中小学美术教学改革的步伐。为解决这一难题,笔者在指导师范生实习过程中,要求师范生贴近学生的实际,因地制宜,挖掘地方美术资源为自己的教学服务。具体做法是:笔者采用一利用、二发现、三探究的方式来加强对师范生美术教学创作能力的培养。一利用就是直接利用学生身边民间美术为课堂教学服务,如广西玉林地方木偶戏人物呈现的造型美和色彩美,三江侗族吊脚楼木质材料组合的形式美。通过欣赏,用毛笔、水彩笔、鸡蛋壳等材料让学生尝试制作。二发现就是指结合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发现、利用地方乡土材料制作成艺术品。如利用棕榈编制各种动植物形象、树根制作简易壁挂艺术品、地方小子石特殊肌理制作成色彩斑斓的图案、豆类的不同颜色和性状做成拼贴画等等。开动师范生的脑筋,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培养师范生具体的美术实践能力。三探究指美术专业实习生根据已掌握的教学经验,并结合地方现有美术资源创作美。如根据所学专业技法和具备的造型能力教会中学生利用萝卜雕刻大象、铁丝制作简易书架等工艺品、纸张不同制作方法形成各种染织图案和浮雕等。总之,实习生可根据地方民间美术特点,结合多媒体课件,独立设计教学内容,独立组织富有创意的美术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增强师范生的创新意识,才能提高师范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四)实行有效合作的管理方式

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离不开科学化的管理。就美术专业教育实习的管理来说,一方面由于实习生人数多,分布比较散,覆盖面广,时间、空间及各种条件对实习生制约性小;另一方面美术教育专业实习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美术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又不能和一般的合格美术教师一样严格要求。所以这给实习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笔者认为实行合作管理模式可以有效解决当前美术专业教学实习管理难的问题。一是职责明确。在教育实习过程中,地方高师院校、教育主管部门、实习学校和指导教师四方应明确职责,即由地方高师院校精心组织、培训指导教师,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参与督促指导,实习学校和实习指导教师负责对师范生进行技能、能力和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培养和训练。二是加强合作、共同管理。高师院校、地方教学主管部门和实习学校应在师资培训和技术能力方面开展合作,营造良好的实习环境,在充分调动美术专业实习生主动性积极性的基础上,对美术专业师范生教育实习进行共同管理,美术专业师范生的教育实习实效性才能进一步增强。

篇8

1.1特殊教育资源布局不合理特教学校分布城乡差异比较大。目前,我国乡村人口约占总人口的50%,但乡村地区特教学校数量仅占5.50%,50%以上的特教学校集中在大城市地区,特教资源基本聚集在大城市地区。农村残疾学生去特教学校上学,则大多需要住宿。尽管大多数残疾儿童也享受国家实施的“两免一补”政策,但远远不足以支付残疾学生上学所需支付的费用,不少家庭因贫困无力支付学生的教科书费(例如盲文、大字版教材成本都很高)、辅助用具费(盲版、盲笔、盲杖、盲文打字机等)生活费、住宿费、交通费等,造成一部分残疾儿童因贫失学。中西部特教学校建设仍难以满足残疾学生需求。2007年,国家实施的“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项目基本保障了30万以上人口的县有1所独立设置或综合类的特殊教育学校,但目前仍有589个人口在30万以下的县没有特殊教育学校,属于特殊教育资源“空白县”,这些地区的残疾学生义务教育面临很大的困难。随班就读普通学校特殊教育资源不足。目前至少有一半在校残疾学生是在普通学校就读,但由于我国特殊教育财政经费投入基本上投向特教学校,普通学校就读的残疾学生严重缺乏经费。普通学校接收残疾学生,其教师需要培训,教育教学环境需要适当改造,需要建设提供教学干预和康复的资源教室等,这些都需要资金支持。此外,随班就读普通学校特殊教育教师资源极为缺乏,很多普通学校无法配备具备特教知识和技能的特教教师,且缺乏相关专业支持。

1.2特教教师数量少,负担重,待遇低国家至今没有制定特教学校教职工编制标准,许多特教学校教师教学负担重,且严重缺编。调研数据显示,2010年,75.6%的特殊教育学校提出教职工数量无法满足日常教育教学需要,导致有些学校不能开足国家颁布的特殊教育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中的课程。当前,特教学校招收的学生残疾程度越来越重,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相应的待遇却未提高。1956年,《全国普通教育、师范教育事业工资改革的指示》提出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享受“基础工资+职务工资”15%的特教津贴。直到上世纪80年代,特教津贴工资可以占到教师工资总额的12%左右,对稳定特教师队伍起到很大作用。但该项政策50余年未做调整。2006年教师工资结构改革后,教师的基础工资加职务工资之和所占工资总额的比例下降,15%的特教津贴占工资总额的比例也降至4-6%左右,特教教师平均每月仅能增加200-400元左右,远不能体现出特教教师付出的辛劳。此外,大量在普通学校从事随班就读工作的教师未得到相应津贴或补助。

1.2经费投入总量不足,投入结构有待完善特殊教育学校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不断增长,但特殊教育学校财政性教育经费占教育财政投入仅为0.46%,比例仍然偏低。我国台湾地区比例则达到4-5%,发达国家比例更高。2006年美国联邦政府拨给各州的特教教育资助从1977年的不足2.5亿美元增至2000年的50亿美元,及至2006年的120亿美元,这些经费还不包括各州投入的特殊教育经费*2011年,我国特殊教育学校财政投入提高到76.7亿元,但特殊教育经费主要投入给了特殊教育学校,而接纳了52%在校残疾学生的随班就读普通学校却没有获得相应特教经费支持,国家特教财政投入结构不合理。

2特殊教育发展的政策建议

为了加快推进特殊教育发展,提升特殊教育整体发展水平,进一步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简称《提升计划》)。针对当前特殊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升计划》提出了三大重要任务,一是提高普及水平,特别是对未入学残疾儿童少年,逐一安排其接受义务教育;二是加强条件保障,重点是保障特教学校正常运转和提高办学水平;三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重点是建立完善的特教学校课程和教材体系。随着《提升计划》的实施,残疾人受教育机会将会进一步扩大,县(区)级特教学校运转困难的问题上也可以得到解决或缓解,课程和教材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必将会进一步提高残疾学生的教育质量。此外,《提升计划》中设立的一系列项目如“医教结合”实验项目、对薄弱特教学校配备教育教学和康复设施、普通学校设立特殊教育资源教室等也能提高特殊学校招生能力,有效提高特殊教育的整体教育质量。因此,《提升计划》对整体推进特殊教育的发展必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这些政策的实施还需要国家各个相关部门广泛沟通和协调后才能真正落实,因此还需要出台针对性政策或专项项目才能保障《提升计划》中的相关政策落到实处。

2.1设立国家级全纳教育实验改革基地《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提出,要“全面推进全纳教育,使每一个残疾孩子都能接受合适的教育”,但缺乏政府层面推进全纳教育的具体举措和规划。全纳教育是特殊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世界上许多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都大力推进全纳教育的发展,我国政府也签署了《残疾人权利公约》,承诺消除普通教育体系中对残疾儿童的教育歧视。但从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现状看,普通教育体系对残疾人的入学歧视仍然存在,近5年在普通学校就读的残疾学生人数比例也逐年下降。如果国家在不采取确实的行动,在普通学校就读的残疾学生人数还有可能继续下降,会严重影响基本普及残疾儿童义务教育目标的实现。为了扩大残疾学生随班就读的规模,提高质量,确保全纳教育在中国得以健康发展,国家应该适时设立国家全纳教育实验区。因此,建议选择2-3个县或区设立全纳教育实验改革区,推行无排斥、无歧视的全纳教育理念,加快构建普特融通的教育体系,以便为全面推进全纳教育奠定基础,也可以减少国际社会对中国残疾人政策的一些指责,为世界全纳教育的发展做出中国的贡献。

2.2推进残疾学生免费教育制度残疾和贫困往往交织在一起,一个残疾孩子可以拖垮一个家庭。很多残疾学生来自于贫困家庭,这些家庭通常因为无法支付学生食宿费或交通费或教材费等不得不让残疾孩子辍学在家。因此,为更好地保障残疾人获得教育,有必要加大特殊教育投入,分阶段实现残疾人免费教育的目标。首先,尽快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残疾学生(随班就读残疾儿童和特殊教育学校残疾儿童同等对待)教育全免费,即免学杂费、教科书费、文具费、食宿费、交通费等,适当补助残疾学生的辅助设备、用具等费用,以便减少残疾学生家长或监护人为残疾学生接受义务教育所承担的经济负担。其次,残疾人高中教育已经被纳入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范畴,应逐步实施高中阶段残疾人教育全免费。第三,逐步实现残疾儿童学前阶段免保教费和食宿费。第四,逐步实现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加补助政策,即免学杂费、补助食宿费和就业保障费。第五,实施残疾人高等教育免学费政策,并使残疾人大学生人人享有助学金。

2.3在特殊教育资源“空白”县设立特殊教育资源中心2007年,国家实施“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项目,基本保障了30万以上人口的县有1所独立设置或综合类的特殊教育学校。但目前全国仍有589个人口在30万以下的县没有特殊教育学校,其中绝大多数位于中西部地区,是残疾儿童义务教育最薄弱的地区,依靠本身的力量很难完成《提升计划》中规定的三类残疾儿童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90%,属于特殊教育资源“空白”县。为了推动该地区残疾儿童义务教育的发展,需要在这些地区改造普通学校为县级特殊教育资源中心,不仅可以接受中重度残疾儿童入学,还可以为当地在普通学校就读的残疾学生和随班就读教师提供咨询、指导、培训以及直接教学服务。

篇9

2书法艺术的教学目的

2.1书法的意义不在于写字

虽然,现今的大部分人对于书法艺术的培养逐渐重视起来,但是却不能真正了解书法的内涵,老师们,家长们总是强调要写好字,中考、高考考语文时批卷老师会给高分。导致学生们也歪曲了书法的真正意义,只知道写一手好字,却忘记了中国千年文化的精髓,古人写字讲求的是书写者个性、才情的流露,是与观赏者在笔墨挥洒中达到对美之认识的和谐统一,使这种共鸣穿越时空。

2.2体会过程

古人写字是从不在乎结果,他们认为写字的那一瞬间才是最享受的事情,所以挥毫泼墨都带有着他们自己的性格与感觉,每一笔写的不是字迹而是他们的心情,而在现代书法教育过程中,由于老师们的强调字要漂亮,写字要有规范,写字握笔的手势都要固定,致使学生们写字,听课过程中,只专注于那些外在的东西,却不能真正享受写字的经过,以至于写出的往往差那么一点,我认为缺少的是灵魂,字的灵魂,不是每个人在感受过程,认真写字时都会抓住字的感觉,如果你写字的时候还只要结果的话,那离书法大家真是差的太远了。

2.3感悟人生

在现今社会,快节奏的生活已经把我们紧紧包裹了,我们开始适应这种感觉,快餐,飙车,甚至闪婚,我们没有时间,更没有机会和自己的心灵真正的对话,说一说到底我们需要什么,想做什么,我们的人生要怎么前行,书法艺术则刚刚好给了我们这样一个机会,让我们能好好的感悟自己的人生,在闲适宽松的时间里提起毛笔,嗅着墨香,面对素纸,于一笔一划中体会沉稳厚重、柔中带刚、悠然舒缓、别有情致[2]。这又何尝不是享受?在风中,在月前,凭着自己的心情,歇一歇,写一写,无论你是焦躁,还是悲伤,舒心的写字过程都会让你的心平静下来,让自己感动,让你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接下来的人生该怎么活。

3书法艺术在美术教育中的改革

3.1书法艺术从孩子抓起

书法艺术,书法精神不是一蹴而成的事情,要想练成一手好字,培养出温和书法意识,就要从孩子时开始,所以,各学校就应该在孩子小的时候开始教学,将书法艺术完全融于美术教育中,从启蒙时就开始接触书法远比成年人有益处的多,让民族语言和文字的魅力在幼小的孩子心灵里播下种子,让他们懂得享受书法艺术的快乐,培养温和稳重的气质,而且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说,只有在孩童时期进行书法知道,循序渐进,才能让孩子们体味书法艺术的灵魂,从而将中国古老的书法艺术延续下去。

3.2书法教育方式的多样化

单一的课堂教育根本不能吸引孩子们的全部兴趣,不能让学生一直专注于书法艺术之中,所以要不断丰富书法教育的的渠道,学校可以创建报刊,每日登出一些书法艺术欣赏或者书法比赛项目等内容,拓宽他们对于书法的见识[3];还可以开展一系列讲座,通过大人们对于书法的讲解,加深孩子对于书法的感受;最后,学校可以请一些书法大家来到校内对于学生进行专业的书法指导,相信为了文化的传承,书法家们一定会义不容辞,这样的教导会比平时的老师教学事半功倍,会让学生的心中留下深刻的烙印。

篇10

我国现代意义上的美术教育从20世纪初发端,经过了渐兴、停止、恢复、发展等阶段的近百年的发展,今天已呈勃勃兴盛之势。但在这兴盛之中,却也呈现出某些问题,这些问题既阻碍着美术院校的发展和完善,又对一些美术从业者和学生的发展存在不利。

一、美术界人士对美术理论还应更加重视

近年来,中国美术界经历了一波又一波的艺术浪潮,从“85美术”到“波谱”“玩世”“泼皮”“艳俗”等。在这一波波的艺术浪潮中,有些艺术家由于相对欠缺较深厚的理论知识基础为基奠,缺少对中西方艺术史和艺术背后的整体知识的系统了解,致使他们在这些艺术浪潮中虽不乏创作了固于本土而面向世界的时代力作,也有一些单纯模仿西方艺术样式的矫饰的作品。

叔本华曾说:“人类总免不了会犯同样的错误。”在今天的美术界,有些人仍视美术理论为美术创作的附庸。比如笔者的一个小有名气的艺术家朋友就曾不屑地认为“艺术家所需要的是灵感,是手上工夫,是情感的体验,而不是理论。”笔者认为,如果没有理论知识的积淀又何来灵感?没有理论知识引导情感表达创作定会显得苍白无力。今天,有些青年艺术家都把自己一头扎进画布而不学习理论知识的现状,并把这些视之为是对艺术的另一种“执著”。然而,笔者看来,他们中有些殊不知这份“执著”有令人扼腕的叹息。

有几次,笔者遇到几个某专业艺术院校毕业的自由画者,他们问:“谁是山人?”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一个年轻的男孩还问到:“是八个大山人吗?”笔者啼笑皆非。然而,当我们了解到有些专业美术院校的课程设置,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状况出现。在我国,有些高等美术院校的课程设置,其美术理论课所占的比重相对不高。一些绘画专业在有些学校在设置的专门的美术理论课课程上存在安排得不足。一些学校的美学概论、中国美术史、西方美术史等被列入公共文化课范围内,总课时约占公共文化课的30%左右。

二、从西方学者的观点,谈美术理论的重要

西方本质主义美术教育家艾斯纳和格内尔认为,美术是人类文化和实践极其特殊的一面,人类的美术能力不是自然发展的结果,而是教育和学习的结果。因此,艾斯纳和格内尔认为,美术教育作为现代大众化教育的一支生力军,其最合理的专业课程设置应该包括下面四大部分,即:美学、美术批评、美术史和美术创作。在艾斯纳和格内尔的这份课程列表中,美术理论所占有的比例明显很大。由此可见,西方美术教育者对美术教育理论素质的重视程度相对还是较高的。

美学是与人生价值问题相联系的。美术院校通过对美学课程的设置可以使学生在对美的本质、形态、类型等问题的了解的同时,增强对美的感悟、认识、鉴赏和判断能力。而美术批评是在美术欣赏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标准对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所作的理论分析和价值判断。对美术批评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敏锐的艺术感受能力,清晰的思维能力和高层次的审美判断能力。而美术史的学习,对于艺术院校的学生来说就更显得重要。学习任何专业的人,都应对自己所学的专业的历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知道自己所学专业在历史进程中所处的位置、状况。俗话说:“读史可以使人明智。”美术院校学生通过对中西方美术史的学习,不仅可以认识和了解过去美术史的发展和现状,更在于他们可以去传承其中优异的部分,去开拓更加宽广的艺术局面。对于美术院校的学生来说,学习美术史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可以从我国丰厚的文化积淀中去汲取养分、获取灵感。师古人、师传统,犹如师造化一样都是我们重要的学习方法。三、从美术教育的本质看美术理论的重要

中国美术教育是在20世纪初先生的“以美育救国”的口号下发展、壮大的。“美育救国”在今天仍然具有发展国家,提高人们审美意识的时代紧迫感。因此,美术教育在今天作为大众化教育的生力军,其本质仍然是“美术文化和审美文化的教育”。面对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们对美的要求的日益高涨,美术学院作为有一定社会责任的社会教育机构,所培养的人才理应是适应社会,进而改造社会和引领社会发展方向的,具有独立审美自觉的人,而不应仅仅是单一的技能操作者;所培养的理应是服务于社会,也服务于自己的美术工作者、美术教育者和美术热爱者,而不仅仅是所谓的艺术大家。

在我国当代高等美术院校中,只有既重视专业理论又重视专业实践,使两者相结合的教育方式,才是最合理的审美教育的途径。专业理论和专业实践这两者相对而言,专业理论是“虚”的教育,其重视的是精神素质的培养;而专业实践课则是“实”的教育,其重视的是技能和技巧的培养。只是当这“一虚”“一实”相结合时,既重精神又重技能时,才是最有益于一个审美的人的发展。

结语

美术理论是重要的,无论是对于一个想要在实用美术领域中有所收获的人,还是一个想成为艺术大家的创作者来说都如此。好在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人已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正如一位当代西方哲人所说,在艺术领域,你的理论知识和思想意识的多少与高低将决定着你的眼界有多高,也将决定着你在这条路上能走多远。

参考文献:

篇11

所谓区域活动也常被叫做“活动区活动、区角活动、兴趣区活动、活动区教育等”。通俗地讲区域活动就是指教师根据幼儿的相关需要及兴趣取向,结合幼儿教育的相关教育目标等因素,进行一些区域的划分,如积木区、科学区和表演区等,并在这些区域中完成的教育教学活动。

(二)美术活动区域

本研究中美术活动区域是指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以美术教学活动为主的区域。

(三)材料生活性

材料生活性指材料是来源于幼儿生活的,能为幼儿理解、接受。

(四)材料操作性

材料操作性是指材料要便于幼儿使用和操作,有一定的梯度,适合拥有不同能力的幼儿去尝试。

(五)材料层次性

材料之所以具有层次性,从客观上讲是由于客观现实本身的复杂性造成的,从主观上看是由于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一种由浅到深、由现象到本质的深化过程。本文中材料层次性主要是指在活动区角的投放设计上要做到“由易至难,由简至繁,层层递进,步步深入”。

二、理论综述

(一)生态理论

教育生态理论强调教育系统是一个多层次的生态系统。无论是学生个体、学校组织,还是区域教育,都存在生态环境并需要优化。只有具有健康的生态环境,处于其中的个体或组织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是“由生态关系组成的环境”的简称,是指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包括人工干预下形成的次生自然)力量作用的总和。教育的生态环境就是相对于教育这一主体而言的内外部世界,即以教育为中心,对教育的产生、发展有影响、作用的条件、力量等各种外部刺激的多维空间系统,可分为系统外生态环境和系统内生态环境。教育既受生态环境的多因子的综合影响,又反作用于生态环境,并在与生态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寻求协调,以获得共生发展的目的。美国行政生态学家雷格斯认为,生态环境中的因素可以分为无感因子和敏感因子两种。所谓无感因子是指那些与研究内容没有多少关系,在选择生态因素时可以忽略不计的因子;敏感因子则是指那些与研究内容存在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关系的因子,这些因子是构建教育生态系统的关键要素。而教育生态环境是由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生态环境、规范(文化)生态环境组成的。其中,自然生态环境中的人口分布、自然资源和人工资源、建筑物的布局和结构、校园基础设施、学校内外各种绿化环境,社会生态环境中的家庭氛围、邻里关系、社会价值取向、社会生活方式,规范生态环境中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社会道德等都是能影响教育生态系统的敏感因子。在诸多敏感因子中,因其作用不同而又有独立因子、附属因子和交互因子之分。对教育生态系统来讲,独立因子往往是单独对教育产生重大作用的因子,不受研究内容的影响;附属因子常指伴随其他生态因子对教育产生影响的因子;交互因子则是指生态环境与教育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因子。

(二)活动区投放的层次性

活动区的环境创设要最大限度地利用所有的空间,使每个角都充满教育的潜在功能:操作材料柜与桌椅的摆放要形成一个相对固定的区角,以便于幼儿随机取放、随时操作,对有交流价值且需要较长时间保存的作品,可利用幼儿站立高度以上的墙面,或以空间垂吊的形式进行展示,最终使环境变成幼儿自主学习的助动剂,即看到环境就想学,接触环境就能学,使环境成为幼儿交流的催化剂,即看到环境就想说,接触环境就能说。一般而言,每个幼儿都会按自己的兴趣、爱好、需要来选择活动,按自己的习惯、方法、能力来尝试活动。因此,教师要注意活动区域材料投放的层次性,以个体发展目标创设环境,这有利于不同水平幼儿的按需选择,也有利于幼儿由浅入深地学习、循序渐进地学习。需要注意的是对个别幼儿的特殊需要,可“度身定制”,自然界的物质或生活中的废弃物均能利用,或提供需局部制作的半成品,以帮助幼儿实现经验的升华。

三、实施策略

(一)依据幼儿的不同兴趣“点”有梯度地投放材料

实践中,幼儿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幼儿不同兴趣“点”的需要进行材料的投放。这里所指的“兴趣点”既可以是一些集体所关注的,也可以是幼儿个体所关注的兴趣需要。而不论何种兴趣点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都必须要依据其兴趣开展活动,这是保证教学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那么,教师要如何获取幼儿的兴趣“点”呢?实践证明,幼儿的兴趣“点”是不断变化的,在寻找幼儿的兴趣“点”时,教师必须从多角度进行观察,从集体关注转移成小组关注,进而更好地发现幼儿的兴趣“点”,并据此进行材料的投放,进一步地激发幼儿探索知识。案例1:某中班,主题活动:“冬天”。这是幼儿在一次聊天过程中所生成的话题。当时,某教师发现在聊天的过程中,幼儿对于冬天的保暖用具非常感兴趣。之后,便组织小朋友们从家中带一些自己曾使用过的保暖用具,如围巾、手套、帽子等。最后,在教学活动中,他组织幼儿一起对这些物品进行了图案、颜色搭配以及线条组合等相关美术方面的观察活动。上述案例中,教师通过参与幼儿日常生活的聊天,获取了他们对图画、颜色、线条的关注点。这种善于捕捉幼儿对保暖用具的兴趣,并以此开展的主题活动,不仅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也完成了相关美术知识的传递,可谓一箭双雕。进一步分析,我们发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幼儿集体兴趣的收集,将使用过的保暖用具作为教学材料投放在了教学活动区中完成了环境创设,并通过美术欣赏活动帮助幼儿获取了相关经验。值得一提的是教师依据部分幼儿兴趣,进行了绘画材料的投放,并让幼儿进行了自我想法的表达,这样做极大地激发了幼儿的求知欲望。总之,通过此案例可以令我们认识到,依据幼儿不同兴趣点的需要进行材料投放将有利于我们完成教学任务,提升教学效率。

(二)通过适时性增添难度递增材料以维持兴趣持久性

从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在教学过程中幼儿对一种材料产生兴趣后并非是固定不变的,而会随着能力的转换而发生改变,也会随着材料变化而产生关注程度上的变化。所以,教学中教师必须要针对不同幼儿的兴趣需要及操作水平的不同,适时更换材料,并增加一定的难度,以使幼儿保持持久的兴趣。这里必须说明的是,不是每次活动的材料失去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后就毫无使用价值了,这时只要通过增添相应的一些材料或者改变材料性质及作用,就可以使其再获生命,这也说明了材料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案例2:“剪窗花”幼儿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了解甚少,而对圣诞节等外国节日非常熟悉。一次偶然,教师发现一些小朋友对窗花非常感兴趣,于是教师与幼儿一同开始收集资料。课上,教师向幼儿介绍了窗花及剪纸的相关知识,并介绍了剪窗花的一些方法。课后,教师还有意识地将材料:“蜡光纸、剪刀”投放在了区角中,希望能够让幼儿进行操作。可事隔几天,区角中活动的小朋友就变得很少了,幼儿对剪窗花失去了兴趣。这是为什么呢?是什么原因导致幼儿失去了之前高涨的兴趣呢?通过对学生作品的调查与分析,原因找到了。原来幼儿通过活动已经可以从不成形变成了能剪出图形,同时对边剪、对角剪等一些方法已经能运用得很好,所以就造成了兴趣的丢失。这时,教师想是否可以尝试用不一样的材料进行窗花剪纸呢?于是,教师找来了各式各样、大小不同的塑料纸、糖果纸、布、卡纸等投放到了区角中。之所以这样做,是想试图通过这些材料的增添与丰富,再次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其继续关注剪纸。而结果也正如设计之初教师所想,幼儿的兴趣再次被激起来了。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发现教师教学之所以取得成功主要原因有这样几点:首先,教师抓住了节日和我国传统艺术的教学契机,实现了既进行传统文化的弘扬、将传统文化与美术相结合,又让幼儿在欣赏、动手操作中了解了我国的传统文化,可谓一举多得。其次,教师能在发现幼儿兴趣“点”因材料的单一而改变时,及时剖析问题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再次,教师能够通过自身的观察、比较,将幼儿作品在操作的程度上加以变化,帮助幼儿找到一些兴趣“点”,所采取的增添材料方法达到了激发兴趣的功效。上述三个方面最终促成了教学的成功。这也告诉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尤其是在投放的材料上,可通过多种变化,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事实证明,材料变化能使幼儿保持持久的兴趣,使幼儿的探索角度变得更加广阔。

(三)选择性替换材料或增减辅助材料以产生新的问题

活动区材料需要有选择地进行替换或者增减以促使幼儿在活动过程中产生新的问题,从而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如在小班的泥工活动区域中,教师可将模型、各色彩的泥、刀以及滚条等泥工材料有序地加以投放。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幼儿对已经成型的工具不再感兴趣,对此,如果教师将豆子、牙签、铲子等一些辅材料投放到工作区,幼儿就又会产生新鲜感,注意到这些材料,产生“这些东西有什么作用呢,橡皮泥和它们一起能做什么”等一系列疑问。这时,教师再及时出现并加以讲解,就能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故而,我们说在幼儿活动区域中选择性地替换或者增减活动材料,有利于我们教育有效性的提高。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通过研究,本文认为在美术区域活动中,“依据幼儿不同兴趣“点”有梯度地投放材料”;“通过适时性增添难度递增材料以维持兴趣持久性”和选择性替换材料或增减辅助材料以产生新的问题的策略是可行的、有效的。同时,本文还认为材料的投放必须以《规程》《纲要》为依据;材料投放的恰当性和适时性直接关系到活动效果;正确而丰富的材料投放为美术区域活动提供了物质基础,使幼儿的自主探索活动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提高;应组织多样的美术区域活动,让幼儿能在做做、玩玩的过程中充分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表现自己的聪明才智。

(二)建议

本文所述的研究结果仅仅是基于本园的实践,因此在一定的程度上还存在着局限性。为此,这里也提出几点建议,以期对同行们从事相关研究或教学有所帮助。

1.教育需要一份责任

责任感是我们从事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根本,教师只有有了责任感,才会更重视幼儿教育,促使幼儿获得更好的发展。人既应该对人有责任,也应该对自然有责任。传统伦理学主要关心的是个人行为的正确性。黄宗羲在《续师说》中有这样一段话:“嗟呼!师道之不传也岂特弟子之过哉?亦为师者有以致之耳。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而非师矣。”而今,道之广闻,业之专精,学生有惑不愿解,亦非师也。从某种意义上讲,作为教师,我们应先教育自己,把自己造就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有高度职业责任感的人,这是我们不可推卸的义务。试想一下,要是人们放心大胆地、不加思考地把受教育者的道德、心智及其灵魂信托给教师,而教师却并未意识到这一伟大重托,那将会是怎样的一种不幸呀。

2.发展需要一种坚持

邹韬奋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一个人做事,在动手之前,当然要详慎考虑。但是计划或方针已定之后,就要认定目标前进,不可再有迟疑不决的态度,这就是坚毅的态度。”古人孟轲也曾作文:“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联系到早教,同样也需教师有种坚持。这是因为在教育教学的研究上,没有人知道自己的研究是否能成功,而失败是再所难免的。只有坚持不懈、科学规划和合理实施,才能得到我们所希望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