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04 10:38:3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企业财务风险管理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1.1 企业财务风险的基本概念
现阶段,在学术界对企业财务风险的认识有两种。第一种,认为企业财务风险是由于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使得企业的实际财务结果和预期财务结果之间出现偏差,从而给企业带来一定经济损失的可能性;第二种,认为企业财务风险就是企业用货币资金偿还到期债务的不确定性。这种两种不同的企业财务风险定义方法可以看作是两种角度的定义方法,前者是从企业整个财务过程的角度定义的,属于广义的企业财务风险概念,而后者主要针对的是企业财务活动的货币资金活动,属于狭义的企业财务风险概念。这两种定义方法可以看作是企业财务风险的外延和内涵。广义的企业财务风险认为企业所有的财务活动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造成企业实际财务结果和预期财务结果的偏差,从而使得企业的经营活动面临财务风险。广义的财务风险是从企业所有财务活动的角度进行定义的,所以其中包括了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资金回收以及利益分配等各个环节可能会出现的风险类型,即广义的企业财务风险中有四种风险类型,分别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以及利益分配风险。狭义的企业财务风险是从企业负债经营的角度进行定义的,只包括由于企业负债经营造成的财务风险。例如,企业到期不能偿还债务所需要支付的额外利息的可能性,企业负债资金比例过高出现倒闭的可能性等。
1.2 企业财务风险的基本类型
企业财务风险分类的方法不同,因为针对不同的企业适用的分类方法不同,企业财务风险所处的环境也不同。按照不同的经营主体以及生产经营项目类型可以使用多种分类方法。例如,可以将企业财务风险分成可控风险与不可控风险,这种分类方法的主要依据就是企业财务风险能否处于控制之中;可以将企业财务风险分成可分散风险和不可分散风险,这种分类方法主要参考企业财务风险是否可以经过多角化处理而分散出去;可以将企业财务风险分成动态风险和静态风险,这种分类方法主要是看企业财务风险发生时所处的状态,是否会出现动态变化;可以将企业财务风险分成宏观风险和微观风险,这种分类方法主要是考虑到企业财务风险发生时影响的范围以及风险所处的层次;可以将企业财务风险分成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这种分类方法主要依据导致企业财务风险发生因素所处的环境。在学生界进行企业财务风险研究时通常是根据企业资金运动的过程进行财务风险分类,即按照企业筹资、投资等活动进行企业财务风险分类。筹资风险就是指企业采用贷款等举债经营的方式,在债务到期时不能按时偿还本金和利息而使得企业的资金流出现断裂或是企业面临破产的风险;投资风险是指企业在进行投资活动后无法按照预期目标收回本金或获得收益从而导致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是由于企业自身管理不善而使得企业投出去的资金无法收回,从而使得企业的财务出现风险;收益分配风险是指企业由于利润分配不合理或者是税率变动而导致企业财务出现困难的风险。
2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主要方式
2.1 财务风险预测
企业财务风险预测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个是风险识别,另一个是风险估量,这二者缺一不可。其中,风险识别是企业财务风险预测的基础,而风险估量则是企业财务预测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进行风险识别和风险估量需要使用合理的方法。首选,介绍企业财务风险识别。所谓财务风险识别就是指分析和预测企业在正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财务风险。现阶段,财务风险识别的方法主要有三种。第一种,就是专家预测法。这种方法是比较传统的风险识别方法,我们在很多风险管理的著作中都可以看到这种方法,即请相关领域比较权威的一些专家对企业财务活动可能会遇到的风险进行讨论分析。专家预测法主要是利用专家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对财务活动进行判断,但在实施时还会根据专家分析讨论方式的不同而分成三种具体的类型,分别为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民主讨论法。这三种不同的专家预测法各具优缺点,企业应根据财务管理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专家预测法;第二种,就是幕景分析法。即使用暮景来分析企业在未来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以及导致这些风险发生的因素、对企业经营活动造成的影响。在实践过程中,可以根据企业需要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程序,暮景分析法可以提供筛选、诊断、检测等程序;第三种,就是资金分析法。资金分析法可以根据资金运动性质的不同而分成两种,一种是静态资金分析法,另一种是动态资金分析法。资金分析法就是根据企业资金运动来分析、预测企业可能遇到的财务风险。其次,介绍企业财务风险估量。企业财务风险估量的主要目的就是判断企业经营过程中各种类型的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以及这些财务风险发生对企业的影响程度,为以后的财务决策提供数据支持。通常采用的财务风险估量方法有三种。第一,就是概率估量法。概率估量法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一种方法,这里就不再详细地介绍了;第二种,就是灰色系统预测法;第三种,就是费希尔线性判定法。当企业发生财务风险时,企业的财务一定会相应地发生变化,这些变化会以财务指标变动的形式体现出来,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些财务指标的变动建立相应的风险预测模型。
2.2 财务风险决策
所谓企业财务风险决策就是指在对财务风险预测的基础上为企业的决策者选择出一个最优的方案。财务风险决策也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财务风险决策需要解决两个比较基本的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企业应该承担哪些风险,即企业需要在明知道有风险的情况下还继续相关的财务活动;第二个问题就是企业应该如何预防和控制风险。进行财务风险决策需要有一个假设就是企业需要面临的风险具有可选择性,但这种假设是错误的,至少是不适用于企业所有的财务风险的,因为企业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会因人的意志而转移。所以,企业能进行决策的风险大部分都是经营风险。在进行企业财务风险决策时有三个因素比较重要。第一,就是企业财务风险决策者所拥有的信息量,第二就是企业财务决策者的专业素养水平;第三,就是企业财务风险决策者对待风险的态度。企业财务风险决策的方法主要包含统计型评价决策方法、等概率准则法、极大极大准则法、极大极小准则法、贝叶斯风险决策法、边际分析决策法、效用函数曲线决策法等。
2.3 财务风险防治及管理方式
所谓的财务风险防治及管理就是指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对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采取预防措施,降低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减少财务风险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的影响和损失。企业财务风险防治及管理的方法有三种,分别为回避风险、转移风险和自担风险。第一,是回避风险。回避风险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手段,就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现该种风险无法通过采取措施进行控制,则应选择采取一定的措施回避风险。但是,回避风险的方法只是适用于那些具有可选择性的风险类型。例如,通过市场调查发现某种类型的产品在市场上并不受欢迎,可以选择放弃该种产品的研发,避免出现资金回收风险;第二,是转移风险。企业在预测出某种财务风险时可以选择将财务风险部分或者全部转移出去,一般可以选择和供应商或者销售商共担风险的方法;第三,就是自担风险。自担风险也是企业比较常用的一种财务风险防治及管理的方法。但是,如果选择了自担风险,一定要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控制风险发生给企业带来的损失、控制风险的规模,避免出现风险传导的现象。2.4 财务风险的处理方式财务风险处理就是指核算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了预防及管理财务风险所支付的费用以及财务风险发生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损失,这是一种考核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水平的方法。企业财务风险处理包括两个内容,一个是风险会计核算,另一个是风险财务损益处理。风险会计核算就是核算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进行财务风险预防及管理发生的所有费用,通过比较企业财务风险成本和财务风险收益来判断企业的风险净收益。风险财务损益处理是指当发现企业资金不足时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补偿处理,补偿由于财务风险而导致的损失,避免财务风险产生的不良影响出现蔓延,从而使得企业面临破产的危险。
3 企业财务风险对企业的危害
正如上文所介绍的,企业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中,这些环节中存在的财务风险都有可能给企业带来影响,下文将对此进行详细地介绍。
首先,企业一般都会使用负债筹资的方式,这种筹资方式有一定的优点,即可以解决企业资金不足的问题,利用外借资金进行投资活动,扩充自己的生产规模。这种筹资方式也被人俗称为借鸡下蛋。但是,这种筹资的方式也存在很大的负债风险。如果企业资金结构中负债资金所占的比例过大,而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又不能及时将资金收回,就无法按时偿还负债的资金和利息,从而使得企业的资金链断裂,如果负债情况比较严重,还会使企业面临破产的危险。同时,如果企业的资金链断裂,就是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企业为了减少财务压力,不得不缩减生产规模、裁员、变卖不动产,这些不仅使企业的职工利益受到严重的破坏,同时还会影响企业以后的生产经营活动,使得企业无力在进行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此外,企业在这种财务环境下,投资报酬率也会大大降低,企业的盈利能力会急速下降,从而使得企业进入赔本经营的状态,这种经营状态不会持续太长时间,企业就会自己宣布破产。
其次,企业在进行投资活动时主要有两种选择,一种是长期投资,另一种是短期投资。长期投资的规模都比较大、周期比较长,未来的收益很难去预测,这对企业经营环境的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短期投资的规模比较小,收益也比较低,很多企业都通过贷款形式获得投资资金,企业需要考虑贷款的利息率和投资收益率的关系,如果利息率比投资收益率还要高,则会增加企业的财务压力。
再次,在企业运营的过程中,企业很多资金都无法回收,这些无法回收的资金都会体现在现金流量表上,如果是上市企业,则会影响企业的股价。
最后,在进行利润分配时,如果利润分配不合理,会影响股价。股息分配过高,使得企业用于自身发展的资金大量减少,从而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如果股息过低,或影响股东的收益,从而影响股票价格。
4 避免企业财务风险的措施
4.1 加强企业财务管控力度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要对现金的持有量进行合理的管控,从而提高现金的利用率。同时需要加强收账款的力度,避免由于资金延迟而对企业的未来发展产生影响。此外对于一些信用额度比较低的用户最好进行实时交易,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利益冲突的发生,提高资金利用率。
4.2 科学的财务决策,避免财务风险
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科学、合理的财务决策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而且合理的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极有可能提高决策失误的发生几率。为了预防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就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采取正确的决策手段,并对潜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尽量采取定量计算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切勿个人的主观臆断,只有这样才能作出科学的财务决策方式。
4.3 提高风险应变能力
研究背景
企业的根本目标是获利,然而,与收益相伴的就是风险。资本对利润无止境的追求决定了资本拥有者“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冒险行为。企业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资金运动中所面临的风险,其中资金运动包括筹资、投资、资金回收和收益分配等活动。一般意义上的财务风险是指因借款而增加的风险,是由于筹资决策导致的风险。从狭义上来说,财务风险产生的基本原因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运用了负债,负债比例越大,财务风险越大,没有负债,则没有财务风险。财务风险就是债务风险,除了财务风险之外企业还存在生产经营的风险。我们可以使用复合杠杆或总杠杆来度量企业总风险,用经营杠杆度量企业的经营风险,用财务杠杆度量企业的财务风险。因此,对企业来说,企业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存在着不可避免性。既然财务风险客观地存在于企业生产和经营的全过程并不断地威胁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加强财务风险管理。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是一种有计划、有组织地控制企业财务或资金活动的行为,也是一项综合管理活动,不仅需要先进的技术、复杂的建模,还需要公司的组织机构、激励机制和运营理念的配合,其目的在于使企业因各种风险所导致的不良影响降至最低,确保企业能顺利实现其既定目标,并保持其发展能力。总之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是企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肯尼斯・阿罗所说:“我们要获得社会或自然界中的运作方式和知识,就必须穿过层层迷雾。”如果说财务风险是企业理财环境里扑朔迷离、变幻莫测的层层迷雾,那么财务风险管理就像是企业穿过层层迷雾的工具。
财务风险管理的内涵
财务风险管理是企业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风险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那么,什么是风险管理呢?威廉姆斯和汉斯在1964年出版的《风险管理与保险》一书中认为:“风险管理是通过对风险的识别、衡量和控制,以最低的成本使风险导致的种种损失降至最小程度的管理。”该定义体现了如下要点:一是风险管理的目标是以最小的成本达到最大的安全效果;二是风险管理由风险识别、衡量和控制几个环节组成;三是实现风险管理目标的主要手段是控制。
从上述风险管理的定义,可以直接导出财务风险管理的定义:它是指通过对财务风险的识别、衡量和控制,以最低的成本使风险导致的损失降至最小程度的管理。财务风险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权衡风险与收益,做出在期望收益一定的情况下风险最小、在风险一定的情况下收益最大的决策,将风险控制在企业所能承受的限度之内,努力提高企业的收益,增加企业的价值。具体地说,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就是要以最小的成本确保企业资金运动的连续性、稳定性和效益性,或者说是以最小成本获得企业理财活动的最大安全保障。
财务风险管理的内容
财务风险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管理系统,其内容主要包括财务风险的识别与衡量、财务风险评估和财务风险控制决策。
财务风险管理的第一步是对财务风险进行识别与衡量。如果不能准确地发现财务风险,并且进行确认,就无法分析及预测企业面对的危险和机会,自然也就无法进行财务风险管理。在对风险进行识别的基础上,对风险大小进行度量,以确定对企业的影响程度。
在风险识别与衡量之后,就必须对财务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价,然后根据公司的具体情况和相应的环境条件,做出进一步的管理决策,从而将风险控制在公司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
最后,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做出风险控制决策,这是财务风险管理中的关键一环。风险控制的主要目的在于改变公司所承受的风险程度,帮助公司避免风险,降低损失。当风险无法避免时,尽量降低风险给公司带来的不利影响。风险控制应当根据风险的重要性水平差异,做出风险回避、风险转移、风险自保和风险自担等风险控制决策。
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和意义
(一)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
通过了解风险的来源和特征,对财务风险进行正确预测、衡量,最后进行适当的控制和防范,健全风险管理机制,将损失降至最低程度,为企业创造最大的收益。具体地说,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就是要以最小的成本确保企业资金运动的连续性、稳定性和效益性,或者说是以最小成本获得企业理财活动的最大安全保障。
(二)财务风险管理的意义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作为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意义是巨大的。通过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能使企业全面、经济和有效地管理风险;能稳定企业财务活动,加速资金周转,保证资金安全、完整和增值;增加了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和效益性,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了数据和信息来源;为企业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全稳定的生产经营环境;对企业实现和超额实现经营目标,战胜风险、提高效益、增强实力,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具有重大作用。
财务风险管理策略
由于风险无处不在,绝对的风险回避一般不可能。即使有可能,企业所需支付的成本往往也是企业无法接受的。对企业个体而言,其可承受的风险是一定的。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策略就在于将财务风险降低和化解到企业可以接受的程度。控制和防范财务风险管理,应用系统的观点,全方位来防范,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建立清晰、准确的财务信息网络
财务信息源于财务提供的各种报表资料。降低财务风险,首先要求财务所供的报表、资料准确全面,降低财务信息模糊度。所谓“财务信息模糊度”就是财务信息在数量和质量上偏离客观实际的误差,这种误差主要取决于原始数据、数据处理设备、财务人员业务素质和信息处理方法等。降低财务信息模糊度就是要对以上几个方面进行判断和控制。财务信息系统是一个庞杂的网络,不能求助于精确方法来计算,因此在计量方法上可以来闻常规数学与模糊数学相结合的办法,尽可能提高财务信息质量。此外,为了建立完整的财务信息网络,还应运用全面质量管理方法。由于财务信息管理是一个包括财务预测、财务计划、财务决策、财务控制、财务分析、财务检查与处置的全过程管理,因此可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的办法,对财务管理各过程进行质量考核,加强各环节间的联系,以形成一个完整、缜密的财务信息网络。
增强财务信息的充分比与可靠性要求,公司领导应端正态度,明确财务信息对公司财务决策的重要性,提高财会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提高财务信息处理的现代化水平,重视财务、会计、统计分析;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同时应让财会人员、内部审计人员参与决策,发挥他们在决策中的作用,建立有效的决策支持系统。为此,要求财会人员、内部审计人员树立预测观念、决策观念、控制观念和风险观念,运用科学的预测方法,做到事前有预测、事中有控制、事后有分析。
(二)客观分析财务信息并提高风险预测能力
风险预测就是通过对财务信息的分析,对公司财务可能遭受的风险进行事前预测和全面估计,认清公司所处的环境,剖析财务系统对公司生产经营不利的因素及其对公司财务风险强度和可能的损失程度的影响,做到心中有数。
财务风险与财务活动紧密相关,并伴随资金筹集、运用、回收、分配循环和周转的始终,防范财务风险就是要剖析影响公司的每一项财务活动因素,提高公司风险预测能力,增强公司风险承受力,如通过分析公司偿债能力,确定筹资风险;通过对投资进行可行性研究,确定投资方向,通过分析影响产品成本、产品结构、产品质量、产品生长周期和资金流量等因素,弄清投资和经营风险。此外还可以通过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经济法规、国际经济环境及外汇市场的研究,防范经济风险和法律风险,规避外汇风险等。
(三)构建财务风险控制机制
在风险识别、衡量和评估之后,构建完善的风险控制机制,是降低财务风险的关键所在。财务风险控制,就是研究如何控制风险,将之降低至最低限度,以达到预期财务目标。财务风险控制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控制过程,可以分为前馈风险控制、运营风险控制和反馈风险控制。
1.财务风险前馈控制。财务风险前馈控制是在财务计划实施之内的为防止风险的产生而采取的管理策略。风险和收益并存,公司既要考虑可能获得的收益又要兼顾风险。在实施某一方案之前,通过对财务风险的分析,应用现代高科技工具,如高速运转计算机结合当代管理科学的成就,如风险决策法、弹性预算等,制定富有弹性的、留有余地的管理措施,增强公司的风险应变能力。如为了防止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可设置“风险基金”、“风险抵押金”和“商品降价基金”等,以加强自我保护,增强风险抵抗力;通过保险、合同、提货单等途径将风险转嫁给他人;通过公司联营,合并等经营方式来扩大规模,运用规模经济分散财务风险;对那些风险性大,超过公司承受能力,而且很难把握的风险,可采用回避的策略;实现多元化经营就是有效控制风险的方法。如改变经营方式,产品多层次销售,提高盈利产品比重并使畅销产品和滞销产品在时间上、数量上互相弥补,均衡产销,也可减少风险。
2.财务运营风险控制。在财务系统运行过程中,运用定量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直接观察、计算、监督财务风险状况,制订公司风险经营方案。
风险的大小,可通过下述风险指标来确定:
其中:R―风险; P―权数;s―风险指标;n―指标数目。
为了估计某一方面的财务风险,先确定与之相关的一些风险指标(风险指标用百分率表示),然后分析这些指标分别对风险的影响,用权数表示,最后用上述公式计算总风险。对不同的风险指标,可通过日常工作经验的累积确定一个相应的临界点,当R超过这个临界点时,就要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及时补救,尽可能避免或减轻损失,以保障公司各项工作正常进行。
3.财务风险反馈控制。以财务风险分析资料为依据,评价、指导未来财务风险管理的行为,确定今后风险管理的方向和措施。
公司财务风险的特征决定财务风险难以完全控制,控制只是有效地防止或减轻风险而已。对于已经发生的风险,要建立风险档案,总结风险管理的经验教训。因风险而获得的效益,可进行分配,一部分用于提取风险基金、一部分投入再生产。对于发生的风险损失,要通过事先防护性的安排,如备抵坏账、备抵风险基金等,及时进行经济补救,以最少损失和最佳途径排除风险,保证财务机制的正常运行。
结论
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经济环境决定了财务风险管理研究的日益重要,虽然财务风险的度量和分析的方法有很多,但实际的市场环境是复杂多变的,不可能完全满足其需要的种种前提,因此,培养管理决策者的风险意识和对风险的灵敏嗅觉,对及时发现和估计潜在的财务风险是很重要的。财务风险管理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是现代公司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而且是公司管理决策层永不停息的探索课题。企业只有通过加强全面风险管理,不断提高风险防范能力,才能使公司管理更加有序、有效,才能使公司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张洋.企业财务风险防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13)
企业财务管理是以提高经济效益和资产保值增值为中心的综合性管理,是通过资金运作对企业全部经济活动的反映与控制,是企业经营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企业经营的效果取决于企业管理的效果,而企业管理的效果关键又在于企业的财务管理。企业资金的筹集、使用和分配与财务管理密切相关,企业进、销、存都离不开财务的反映与控制。因此,企业财务管理是企业一切活动的基础,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只有以财务管理为中心,建立完整系统的企业管理模式,才能有效保障企业实现其经营目标,使企业得到长足发展。
一、风险与财务风险
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在生产和经营的过程中时刻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风险与危机。“风险”在财务管理学上被定义为事物发展的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存在着两种可能的趋势:一是未来实际结果比事先期望的结果要好,可以看作是风险收益;二是未来实际结果比事先期望的结果要差,即为风险损失。
风险从财务角度来看就是企业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内外部环境及各种难以预料或无法控制的不确定性因素的作用,使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财务结果与预期发生偏离的可能性。财务风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财务风险主要有资产风险、资本风险、支付风险、投资风险、财务决策风险、内部控制风险、对外担保风险等;狭义的财务风险是指企业现金支付风险和筹资风险。
财务风险是现代企业经营的必然产物,是客观存在的,要彻底消除风险及其影响是不可能的。企业在负债经营过程中,只有正确衡量财务风险的程度,确切计算风险价值并掌握其规律性,才能把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表现及特征
财务风险是企业经营风险在财务活动上的集中体现,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始终。企业财务管理活动按其主要内容一般可分为筹资、投资、资本运营和收益分配四个方面,企业财务风险也相应地表现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本运营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四种。企业财务风险具有以下方面的共同特征:一是客观存在性。风险无处不在,存在于事物发展的全过程,具有客观性,财务风险也不例外。企业财务管理的结果存在着非此即彼的两种可能,即实现预期目标和没有实现预期目标,这就意味着没有实现预期目标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二是结果不确定性。财务风险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可以事前加以估计和控制的,但影响财务活动结果的因素多种多样并不断地发展变化着,财务管理人员不可能在事前准确地确定财务风险的大小。发生财务风险的可能性潜伏于日常财务工作中,当各种条件全部具备时这种潜在的风险就会转化为现实的财务危机,如应收账款回收乏力、坏账逐年增加、资金流动产生梗阻等,可以使企业的财务活动变得异常困难,导致企业财务活动的最终结果难以把握。三是灾难性。财务管理的失败或重大投资项目的决策失误都会使企业资金链断裂,给企业带来灾难性的损失。如针对因资金管理的失败而导致的偿债能力下降问题,一般可以采取债务重组或担保贷款、资产抵押等措施,这样做的结果虽然使企业免于破产,但也会让企业为此而付出沉重的代价。
三、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对策
财务风险客观地存在于企业生产和经营的全过程并不断地威胁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目标就是要防范并化解财务风险。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要不断强化风险意识,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机制,将损失降至最低程度,为企业创造最大的收益。防范企业财务风险,主要应抓好以下工作。
第一,树立正确的企业财务风险观念,强化风险意识。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应居安思危,树立风险观念,强化风险意识。具体来说,应加强动态分析,认真分析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变化情况,使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理财活动中能保持灵活的适应能力。财务管理人员应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对风险不能漠然视之,要认清风险发生的根源,不断寻求最优的财务风险化解办法,防患于未然。企业应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多元化、全方位的培训,使财务管理人员意识到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之中,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大意都有可能会给整个企业带来灭顶之灾,使他们时刻把保持风险意识、重视风险防范工作放在首要位置。
第二,适度负债,合理安排资本结构。负债经营能够帮助企业解决发展资金短缺的问题,提供企业所需的资金,以获取财务杠杆收益、赚取更多的利润。但负债是一把双刃剑,举债过多就会增加企业的偿还压力,加大财务风险,所以企业必须确立合理的资金结构,适度举债。合理的资金结构是指企业各资金来源在资金总构成中的相对地位及相互关系,主要包括资金的来源结构和期限结构。最佳的资金结构是使综合资本成本达到最低的筹资组合。财务管理人员应对企业资金结构进行调整,对不同来源和期限的资金进行合理配置,提高资金周转速度,减少企业的财务风险。合理的负债结构是指企业负债中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分别所占的比例及相互关系。企业应尽量保持合理的比例结构,债务到期偿还的期限应尽量分散。企业应按实际的经营规模、经营收入和盈利能力的高低、财务成本的大小等方面的实际情况确定负债经营的度,量力而行,适度举债,降低融资成本,优化资本结构,减少财务风险。
第三,加大应收账款清收力度,保持资产的流动性。在企业产品促销的方式中,赊销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销售手段,越来越多的企业对其青睐有加。但赊销一方面会扩大销售,减少库存压力,另一方面却使企业应收账款余额迅速扩大,增加坏账风险。一旦发生坏账,企业将面临资金周转的困难,轻者增加融资成本,重者导致资金链断裂,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目前,我国的企业应收账款比重普遍过大,加速了现金流出。应收账款虽然增加了企业的账面利润,但并没有产生现金流入,企业的现金没有增加,反而还会加大企业的垫付开支,使流动资金减少。企业应审慎进行资信管理,加大应收账款的清收力度。企业偿债能力的大小直接取决于其根据企业生产经营需要而筹措的流动资金数量,在正常情况下,企业真正能够偿债的只是货币资金及部分变现能力强的流动资产,而固定资产、长期投资等往往只能作为一种企业实力的保证。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不仅要保持合理的现金余额,还要提高应收账款等资产的质量。
第四,重视内部控制制度,强化审计监督。为更好地防范财务风险,必须理顺企业内部的财务关系,明确各部门在财务管理中的权力及职责,真正做到权责分明、各负其责。在企业经营利益分配时应该统筹兼顾,调动各方力量共同参与企业的财务管理,真正做到责、权、利相统一,使企业内部的各种财务关系清晰明了。应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把重点放在投资、担保、财务、成本、质量等的管理与控制方面;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全方位降低企业成本,在产权清晰、政企分开、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前提下尽快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使财务管理人员在工作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明确企业财务风险监管工作程序,使企业内部各部门能够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协调、相互监督,从而把财务风险降到最低。
第五,构建科学的财务预测和风险预警监控机制体系,加强财务风险管理。若要有效控制风险,必须对财务风险相关的各种征兆进行正确识别。财务风险的识别是指在财务风险管理过程中,在不利风险出现之前,就能够准确地把握各种财务风险信号。准确的财务预测,能使企业预先知道自己的财务需求,提前安排融资计划,估计可能筹措的资金量,在了解筹资满足投资程度的基础上,安排企业生产的经营和投资,从而使投资与筹资相联系,避免由于两者脱节而造成的资金周转困难。预测还包括了对未来各种可能前景的认识和思考,通过预测可以提高企业对未来不确定性事件的反映能力,从而减少了不利事件出现带来的损失。要及时识别财务风险,并非轻而易举之事,企业必须建立一套反应灵敏的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使企业具备风险自动预警功能,对事态的发展形式、状态进行监控,信息反馈,及时对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与预期不符的变化进行反映,研究相应的对策和控制手段,把不确定性事件带给企业的风险降到最低程度。建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其基础工作是确定一些预警指标,如经营资产收益率、已获利息保障倍数、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安全边际率等。这些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为企业规避财务风险、改进经营决策、合理配置资源提供了可靠依据。企业在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时可以着眼于总体财务预警系统和部门财务预警系统两个层次。总体财务预警系统的主要功能在于描述企业总体财务状况,让决策者预先了解企业财务危机的征兆。部门财务预警系统是以企业主要经营部门为出发点,对相关财务风险指标设立相应的预警线,以探求企业资金运用可能失衡的方面,及时进行必要的改进。建立全方位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是切实预防财务危机的有效手段。
第六,培养高素质财务管理人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日益国际化,企业财务将面临着各式各样可能出现的企业财务风险。这就要求财务人员应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不仅能够应用理论方法进行企业财务风险分析,而且还能够对具体环境、方法的切合性及某些条件进行合理假设和估计,并在此基础上,准确识别企业财务风险,及时发现和估计潜在的风险。因此,培养高素质人才是规避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手段。
财务管理是一个企业管理工作的核心,对于现代企业的财务风险,我们既不可能消除它,也不可能完全回避它。企业的财务风险一方面给企业带来损失,威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但另一方面也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大环境中为一部分企业的发展创造了空间、带来了机遇,这是市场竞争的结果,是优胜劣汰法则在工商业领域的具体体现。企业财务风险的管理和防范是一个系统工程,同时涉及资金运动的各个方面,具有很强的复杂性。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职责就是提前识别财务风险,把风险管理提高到企业管理的高度,发挥财务风险管理的职能,将危机消灭于萌芽状态,保证企业获得安全、稳定、长期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吴恺.论企业管理中财务管理的重要性[J].财会研究,2007(11).
2、王漫平.浅析企业的财务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魅力中国,2007(6).
一、从微观企业收状况考察财务危机
近年来,亚洲经济动荡不安,无论从宏观或微观方面,都应防范风险,建立预警系统。
首先,从微观的企业收益来讲,有三个层次:其一是经营收入扣除经营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销售税金及附加等经营费用后的经营收益.其二是在其一基础上扣除财务费用后为经常收益.其三是在经常收益基础上与营业外收支净额的合计,也就是期间收益.如果从经营收益开始就已经亏损,说明企业已近破产。即使期间收益为盈利,但可能是由于非主营业务或偶发事件所形成净资产增加,如出售手中持有有价证券及土地。但如果经营收益为盈利,而经常收益为亏损,可以说已经出现危机信号,这是因为企业的资本结构不合理,举债规模大,利息负担重。若经营收益,经常收益均为盈利,而期间损益为亏损,可能出现了灾害及出售资产损失等,问题不太严重的话,是可以正常经营。如三层次收益均为盈利,则是正常经营状况。
二、资本结构不合理是产生财务危机的重要原因
根据资产负债表可以把财务状况分为三种类型:一类是流动资产的购置大部分由流动负债筹集,小部分由长期负债筹集;固定资产由长期自有资金和大部分长期负债筹集,也就是流动负债全部用来筹集流动资产,自有资本全部用来筹措固定资产,这是正常的资本结构型。二类是资产负债表中累计结余是红字,表明一部分自有资本被亏损吃掉,从而总资本中自有资本比重下降,说明出现财务危机。三类是亏损侵蚀了全部自有资本,而且也吃掉了负债一部分,这种情况属于资不抵债,必须采取措施。
三、防范财务风险,建立财务预警分析指标体系
然而,产生财务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财务风险处理不当,财务风险是现代企业面对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尤其是在我国市场经济发育不健全的条件下更是不可避免,因此,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建立和完善财务预警系统尤其必要。
3.1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编制现金流量预算
由于企业理财的对象是现金及其流动,就短期而言,企业能否维持下去,并不完全取决于是否盈利,而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现金用于各种支出。预警的前提是企业有利润,对于经营稳定的企业,由于其应收,应付账款及存货等一般保持稳定,因此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一般应大于净利润。企业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是财务管理工作别重要一环,准确的现金流量预算,可以为企业提供预警信号,使经营者能够及早采取措施。为能准确编制现金流量预算,企业应该将各具体目标加以汇总,并将预期未来收益﹑现金流量﹑财务状况及投资计划等,以数量化形式加以表达,建立企业全面预算,预测未来现金收支的状况,以周、月、季、半年及一年为期,建立滚动式现金流量预算.
3.2确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
对企业而言,在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的同时,还要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其中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率、发展潜力指标最具有代表性.获利是企业经营最终目标,也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前提。从资产获利能力看:
总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润/资产平均总额
表示每一元资本的获利水平,反映企业运用资产的获利水平。
成本费用利润率=营业利润/成本费用总额
反映每耗费一元所得利润水平越高,企业的获利能力越强。
对偿债能力,有流动比率和资产负债率.如果流动比率过高,会使流动资金丧失再投资机会,一般生产性企业最佳为2左右,资产负债率一般为40~60%,在投资报酬率大于借款利率时,借款越多,利越多,同时财务风险越大。
上述资产获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二指标是企业财务评价的二大部分,而经济效率高低又直接体现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其中:反映资产运营指标有应收帐款周转率以及产销平衡率。
产销平衡率=产品销售产值/工业总产值
对企业发展潜力方面选择销售增长率和资本保值增殖率.这里采用经改进的功效系数法对企业进行综合评价,对选定的每个评价指标规定几个数值,一个是满意值,一个是不允许值,设计并计算各类指标单项功效系数,运用特尔菲法等确定各个指标权数,用加权算术平均或者加权几何平均得到平均数即为综合功效系数,用此方法可以定量化企业财务状况。然而,企业为适应未预料的需要和机会,应该具备采取有效措施,改变现金流的流量与时间的能力,这就是财务弹性。主要与企业营业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净流量有关。反映财务弹性的指标有:用于测定企业全部资产的流动性水平的营运资金与总资产比率,到期债务本金偿付率,实有净资产与有形长期资产比率,应收帐款及存货周转率,其中:
到期债务本金偿付率=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流量/(本期到期债务本金+现金利息支出)
实有净资产与有形长期资产比率计算如下
(资产-负债-待处理资产损失-未弥补亏损-潜亏)/(固定资产净值+在建工程+长期投资)。
从长远观点看,一个企业能够远离财务危机,必须具备良好的盈利能力,企业对外筹资能力和清偿债务能力才能越强。指标有:
总资产净现率=(经营活动所产生现金净流量+分得股利或利润所收到现金+现金利息支出+所得税付现)/平均总资产
销售净现率=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流量/销售收入净额
股东权益收益率=净利润/平均股东权益。
虽然,上述指标可以预测财务危机,但从根本上讲,企业发生风险是由于举债导致的,一个全部用自有资本从事经营的企业只有经营风险而没有财务风险。因此,要权衡举债经营的财务风险来确定债务比率,应将负债经营资产收益率与债务资本成本率进行对比,只有前者大于后者,才能保证本息到期归还,实现财务杠杆收益;同时还要考虑债务清偿能力,即企业拥有现金多少或其资产变现能力强弱;债务资本在各项目之间配置合理程度。考核指标有;长期负债与营运资金比,资产留存收益率以及债务股权比率。其中:
债务股权比率=平均总负债/(平均股东权益的市场价值-无形资产-待处理资产损失)
3.3结合实际采取适当的风险策略
在建立了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后,企业对风险信号监测,如出现产品积压,质量下降,应收帐款增大,成本上升,要根据其形成原因及过程,指定相应切实可行的风险管理策略,降低危害程度。面临财务风险通常采用回避风险,控制风险,接受风险和分散风险策略。其中控制风险策略可进一步分类:按控制目的分为预防性控制和抑制性控制,前者指预先确定可能发生损失,提出相应措施,防止损失的实际发生。后者是对可能发生的损失采取措施,尽量降低损失程度。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用财务杠杆作用筹集资金进行负债经营是企业发展途径。从大量负债经营实例,不难得出几点教训:企业经营决策失误,盲目投资,没有进行事前周密的财务分析和市场调研是造成失误的原因,虽然适度举债是企业发展的必要途径,但必须以自有资金为基础,如资本结构中债务资本过大,必然恶性循环。同时企业偿债能力强弱是对负债经营最敏感的指标,只从偿债能力看,负债比率越低,企业偿债能力越强,但未必合理,如企业借款利率小于利润率。企业应充分利用负债经营的好处。不同产业的负债经营合理程度是不一样的,一般是:第一产业为
0.2左右,第二产业为0..5左右,第三产业为0.7左右。
四、加强财务活动的风险管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筹资活动是一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起点,管理措施失当会使筹集资金的使用效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由此产生筹资风险。企业筹集资金渠道有二大类:一是所有者投资,如增资扩股,税后利润分配的再投资。二是借入资金。对于所有者投资而言,不存在还本付息问题,可长期使用,自由支配,其风险只存在于使用效益的不确定性上。而对于借入资金而言,企业在取得财务杠杆利益时,实行负债经营而借入资金,从而给企业带来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和收益的不确定性。筹资风险产生的具体原因及防范有几方面:由于利率波动而导致企业筹资成本加大的风险,一旦筹集了高于平均利息水平的资金,可争取提前还债等补救措施。此外,还有资金组织和调度风险,经营风险,外汇风险。
企业通过筹资活动取得资金后,进行投资的类型有三种:一是投资生产项目,二是投资证券市场,三是投资商贸活动。然而,投资项目并不都能产生预期收益,从而引起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降低的不确定性,如出现投资项目不能按期投产,无法取得收益,或虽投产但不能盈利,反而出现亏损,导致企业整体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下降,虽没有出现亏损,但盈利水平很低,利润率低于银行同期存款利率;或利润率虽高于银行存款利息率,但低于企业目前的资金利润率水平。由于存在风险反感,投资者所要求的超过资金时间价值,用于回报承担投资风险的那部分额外报酬,称为收益。在进行投资风险决策时,其重要原则是既要敢于进行风险投资,以获取超额利润,又要克服盲目乐观和冒险主义,尽可能避免或降低投资风险。在决策中要追求的是一种收益性,风险性,稳健性的最佳组合,或在收益和风险中间,让稳健性原则起着一种平衡器的作用。
企业财务活动的第三个环节是资金回收。应收帐款是造成资金回收风险的重要方面,有必要降低它的成本,它的成本有:1)机会成本,常用有价证券利息收入表示。2)应收帐款管理成本,3)坏帐损失成本。应收帐款加速现金流出,它虽使企业产生利润,然而并未使企业的现金增加,反而还会使企业运用有限的流动资金垫付未实现的利税开支,加速现金流出。因此,对于应收帐款管理在以下几方面强化:1建立稳定的信用政策。2确定客户的资信等级,评估企业的偿债能力。3确定合理的应收帐款比例。4建立销售责任制。
收益分配是企业一次财务循环的最后一个环节。收益分配包括留存收益和分配股息两方面,留存收益是扩大规模来源,分配股息是股东财产扩大的要求,二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企业如果扩展速度快,销售与生产规模的高速发展,需要添置大量资产,税后利润大部分留用。但如果利润率很高,而股息分配低于相当水平,就可能影响企业股票价值,由此形成了企业收益分配上的风险。
综上所述,企业在经营管理中,要建立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加强筹资﹑投资﹑资金回收及收益分配的风险管理,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王光远:《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理论研究》,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年版。
[2]朱翠兰:《论股份公司财务管理目标》,《财经理论与实践》2001年第3期。
[3]刘惠利:《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新思考》,《财经理论与实践》
财务风险是指公司财务结构不合理、融资不当使公司可能丧失偿债能力而导致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的风险。财务风险是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企业管理者对财务风险只有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风险,而不可能完全消除风险。财务风险是现代企业面对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尤其是在中国市场经济发育不健全的条件下,财务风险对企业的危害更大,更应该受到我们关注。
二、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但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资本和技术构成较低、外部宏观经济变化对其影响大等因素的存在,使其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与自身发展和市场经济均不适应的情况,导致其在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面临巨大的困难。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有:
缺乏明确的产业发展方向,对项目投资缺乏科学论证。中小企业追求短期目标,由于自身规模小,贷款投资所占的比例比大企业多得多,所面临的风险也更大,所以它们总是尽快收回投资,很少考虑扩大自身规模,投资盲目性,投资方向难以把握。中小企业强烈的成长愿望与技术开发、市场拓展以及管理能力缺乏之间的矛盾,决定其理财思想较大企业而言,缺乏稳健,往往操之过急、盲目开展。中小企业缺乏明确的产业发展方向,对项目投资缺乏科学论证。片面追求热门产业,不顾客观条件和自身能力。目前,有不少中小企业陷入困境,甚至破产倒闭,大都是由于投资失误所致。
财务风险意识淡薄。这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过度负债:负债经营可以弥补企业在运营和长期发展中资金的不足,降低企业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给企业带来财务杠杆效应,还有利于企业控制权的保持。但是,过度负债经营,会引起财务杠杆的负效应,使企业承担到期及时偿债的财务风险和经营中的市场风险,造成企业再融资困难的的等问题。二是短贷长投:从企业安全角度看,短贷长投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财务操作方式。企业必须有足够的能力持续创造良好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如果企业资产的盈利能力下降,经营活动现金流匮乏,就会使企业资金周转发生困难,从而造成流动比率下降,偿债能力恶化,陷入难以自拔的财务困境。三是中小企业之间互相担保申请贷款:这给中小企业增加了很大风险,一旦一家公司因经营不善而蒙受损失,就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造成严重后果,规模小的中小企业根本没有足够实力来承接这样的打击。
财务控制薄弱。一是财务控制制度不健全:部分中小企业在财务管控方面的职能设置不够健全,会计人员和出纳缺乏相互监督,甚至有些公司这两个岗位由一人担任,容易出现财务舞弊,给公司造成损失。二是现金管理不当:中小企业普遍对现金管理不严,造成资金闲置或不足。三是财务风险承受能力弱:由于中小企业的经营规模较小,资本实力较差,企业举债经营对企业自有资金的盈利能力影响较大,万一公司经营不善或有其他不利因素,则公司资不抵债、破产倒闭的危险就大大增加。四是资金投入产出管理不完善:中小企业存货控制薄弱,很多中小企业月末存货占用资金往往超过营业额的2倍以上,造成资金呆滞、周转失灵。同时,中小企业中存在重钱不重物,资产损失浪费严重的现象。
财务会计工作流程不规范不严格。我国中小企业财务核算资料信息不全、失真、不符合国家相关法规要求的现象较为普遍,在中小企业的日常财务核算中主要表现如下:财务核算资料信息不全;记账方面填制会计凭证内容不符合国家有关会计制度规定,使相关科目不能正确、完整地反映核算企业的盈余状况;账簿设置不完整;财务报告不规范。
三、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对策
积极推进产权改革。对一些通过改革已出现效益好、发展前景广阔的中型骨干企业,可实行大股东控股、逐步改造股份公司和股份集团;对众多的中小企业以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合作制为主,采取多种形式放开搞活;对一些改制不彻底、机制不灵,但有一定发展前途的中小企业可实行兼并、租赁或出售,尽力盘活资金,增强企业自身能力;对一些债务沉重、长期亏损、扭亏无望、资不抵债又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转产困难和没有发展前途的中小企业应大胆破产或出售。总的要求是:坚持因企施策、讲求实效,宜股则股、宜售则售、宜租则租、宜破则破,在产权制度上来一次脱胎换骨,为搞活中小企业注入根本动力。
经营者必须树立理财观念。企业经营者应具备以下理财观念:具备正确的市场观念,具备正确理财目标――企业价值最大化,利用正确的财务数据――现金流量,树立正确的融资观念――充分利用内部融资,正确处理财务工作与其它管理工作的关系。
建立规范完善的财务管理组织体系、工作流程和财务管理制度。要按照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在规律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建立财务管理的组织体系和相应的工作机构,在分工协作的原则下,明确管理岗位和人员职责,严格财务管理的工作流程和审批程序;同时要根据国家法律规定,结合本企业财务管理上的薄弱环节,制定财务计划、资金筹集、资产管理、成本费用管理、劳动用工及工资、利润分配等管理制度,并切实贯彻执行。
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财务人员要有宽广的经济、财会理论基础,和良好的现代数学、法学和网络技术基础,面对知识快速更新和经济、金融活动的广阔、灵活和多变,能从经济、社会、法律、技术等多角度进行分析并制订相应的理财策略,对企业的运行状况和不断扩大的业务范围进行评估和风险分析,要能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运用金融工程开发融资工具和管理投融资风险。
财务资金管理活动的外包。中小企业可将部分财务管理业务交由专业机构进行管理,充分利用这些机构的人才优势、信息优势和其他资源优势,既降低本企业资本性支出和费用成本,改善企业管理质量,提高工作合规性,增强财务透明度,又可以突出主营业务,接触新管理理念的便捷途径,更好地管理人力资源。
一、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1、对风险的认识不够准确
《指引》明确指出:“企业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应注重防范和控制风险可能给企业造成损失和危害,也应把机会风险视为企业的特殊资源,通过对其管理,为企业创造价值……”。换言之,既要恰当防范和控制纯粹风险,又要理性认识和管理机会风险。目前,企业将财务风险更多的视为纯粹的负面的东西,较为关注防范风险带来的负面效应,对损失和盈利可能性并存的机会风险缺乏必要的认识,忽略风险中蕴藏的机会。
2、财务风险管理多为事后控制,缺乏主动性
企业现有风险管理多为事后控制,对风险缺乏系统地、定期地评估,缺少积极的、主动的风险管理意识及机制,对财务风险缺乏必要的识别、评估与应对,不利于从根本上防范重大风险以及其所带来的损失。
3、重视具体风险的管理,缺乏风险管理整体策略
目前,更多地将精力投入到具体风险管理中,缺乏系统、整体地考虑企业风险组合与风险的相互关系,从而导致风险管理的资源分配不均,影响企业风险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另外,企业还没有一套严谨、规范、完整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现有的管理体系中风险管理功能与协调功能较为欠缺。
4、风险管理职责不清晰
企业现有的风险管理职能、职责散落在各个部门和岗位之中,缺乏明确且针对不同层面的风险管理的职能描述和职责要求,考核和激励机制中尚未明确提出风险管理的内容,导致缺乏保障风险管理顺利运行的职能架构。
5、尚未形成企业风险信息标准和传送渠道,风险管理缺乏充分的信息支持
企业内部缺乏对于风险信息的统一认识与管理,风险信息的传递尚未有效的协调和统一,对于具体风险,缺乏量化和信息化的数据支持,影响决策的效率和效果。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执行之前,这些数据并没有被统一集中地处理,而是散落在各个业务流程或业务单元中。
6、缺少风险管理专业人才、风险管理技术应用相对滞后
财务风险管理工作涉及的管理领域宽泛,专业性较强,这类人才相对稀缺。同时,风险管理技术应用相对滞后,定性分析运用较多,定量分析较为薄弱。
7、财务风险应对环节的不足
(1)应对措施的采用较为消极,基本以回避或接受为主,积极应对风险的意识或能力稍显不足,强调纯粹风险的规避,缺乏对机会风险的合理管理;(2)对剩余风险缺乏应有的认知,剩余风险水平与主体的风险承受度的协调性稍显不足;(3)风险应对以单一措施为主,缺乏风险组合的观念意识。可喜的是,在财务风险管理过程中,对采取的风险应对措施与企业经营、管理特点的适合、成本效益的考核与衡量把握得准确、到位。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局限既体现于财务风险识别、评估、应对等管理环节的不足,同样也体现其风险管理机制的欠缺。企业虽然设立了一些制度与措施运用于财务风险管理实践,但这些制度与措施基本上原则性较强,操作性欠缺,对财务风险管理更多体现为指导性,与《指引》的要求尚有距离,可能会导致不能有效、合理地识别、评估及应对财务风险。
二、关于财务风险管理环节的改进建议
1、风险识别环节
(1)严格风险识别过程,建立风险辨识、风险溯源以及风险排序机制。在财务风险管理中,应在财务风险辨识的基础上,探寻财务风险的根源以辨析相关风险的可控性,结合对企业影响的重要性和在长、短期内其发生的可能性进行风险排序。(2)依据前已界定的财务风险分类框架,建立财务风险调查制度。(3)加强企业内部财务风险知识培训,有效识别纯粹风险,理性对待机会风险。培训可由内部专家和外部专家参与,内部专家较为熟悉行业特性,外部专家可依托高校或科研单位。
2、风险评估环节
财务风险评估能帮助企业梳理风险,进而有针对性地去管理目标,为具体的管理行为找到重点和方向;它是制定和操作风险管理策略的基础环节,它直接关系到整个风险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在企业风险评估状况的基础上:(1)将风险评估扩展到企业已建立的财务风险框架的全部区域,克服目前财务风险管理范围较为狭窄的局限。(2)在有效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准确衡量与测量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影响程度;风险评估应定性方法或定量方法相结合,适度引入定量方法。在运用定性术语评估并描述风险的基础上,结合运用数量方法测度财务风险水平。(3)完善企业风险信息标准和传送渠道,引进具有数量方法运用能力的专业人才,以对财务风险管理形成充分的信息与技术支持。
3、风险应对环节
(1)区别财务风险类型,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当前应对措施的采用较为消极,基本以回避或接受为主,积极应对风险的意识或能力稍显不足。企业应区别财务风险类型,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其主旨为:有效规避纯粹风险,积极、合理管理机会风险。(2)重视在管理当局的风险应对之后所残余的风险(即剩余风险),谨慎把握剩余风险水平与主体的风险承受度相协调。(3)注重风险应对措施与企业经营、管理特点的适合及其成本效益的考核与衡量。
三、关于财务风险管理机制的改进建议
1、建立严格的财务风险管理程序
在全面风险管理中,国际上通行的程序一般包括如下步骤:(1)建立综合信息框架;(2)风险评估;(3)制定风险管理策略;(4)构造风险管理解决方案;(5)实施风险管理解决方案;(6)监控改进风险管理的过程;(7)贯穿于整个风险管理过程中的信息沟通。同理,在其子系统“财务风险管理”的程序中,也可合理地仿效上述步骤来构建。
目前企业尚无严格的财务风险管理流程,在财务风险管理环节中均存在一些不足与局限,这是目前亟待完善之处。上述步骤的程序执行不是一个从上到下的直线式的过程,应是互相联系的循环过程。这种循环式的执行程序表现了财务风险管理的连续性特征,使得财务风险管理成为一个动态的过程。
2、制定合理的财务风险管理策略
根据《指引》的精神,制定合理的财务风险管理策略,应根据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围绕企业发展战略,确定其风险承受度及风险管理有效性的标准,然后选择适合的风险管理工具,做到提前防范风险,使风险管理目标更为明确。
在相关机制得以有效建立后,企业还应当定期总结和分析已制定的风险管理策略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并结合实际不断修订和完善。其中,应重点检查依据风险偏好或风险承受度所确定的风险控制预警线的实施结果是否有效,并提出定性的或定量的有效性标准。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策略的调整机制的建立,可使企业经常性地对在此基础上确定的风险承受度、风险预警机制等进行动态的审视,以促使其不断完善和调整。
3、构造严谨的财务风险管理解决方案
企业需加强以下工作:(1)如果一个风险与其它风险没有太多联系,应单独制定方案,形成针对这个风险的解决方案。(2)针对一类风险的风险管理解决方案,由于几个风险的特点、管理流程和工具相似,应制定统一的解决方案。(3)针对若干个相关的风险的管理解决方案,应综合分析相关风险的平衡点,宜对其进行风险组合管理。(4)企业在面对不同的风险时,应该充分考虑风险的内在属性以及风险的归属管理部门,应用不同的管理工具和方法,制定有效的(必要时制定跨部门的)风险管理解决方案,以实现标本兼治的目标。企业应当按照各有关部门和业务单位的职责分工,认真组织实施风险管理解决方案,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5)企业应当根据风险管理策略,把财务风险按优先程度排序处理,针对每一类风险或每一项重大风险制定风险管理解决方案。(6)企业应当以重大风险、重大事件和重大决策、重要业务流程为重点,对风险管理初始信息、风险评估、风险管理策略、关键控制活动及风险管理解决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采用压力测试、返回测试、穿行测试、亏损事件管理及风险控制自我评估等方法对风险管理的有效性进行检验,根据变化的情况和存在的缺陷及时对全面风险管理的工作进行持续的改进。(7)内部审计部门应当每年至少一次对各有关部门和业务单位能否按照有关规定开展风险管理工作及其工作效果进行监督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
4、设置完善的财务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按照《指引》精神,建立专门的风险管理职能部门。风险管理职能部门承担风险评估、汇总风险信息、落实风险管理责任、风险管理制度建设、维护更新风险信息库等职责。公司通过设立风险管理职能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组成有效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可以把风险落实到部门,把责任落实到人,保障风险管理解决方案的实施。
5、建立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内部控制系统
内控系统是整个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于存在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之属可控制的大部分财务风险而言,内控系统是必要的、高效的和有效的风险管理方法。对于存在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之属可控制的大部分财务风险,应通过流程梳理与改造可以解决,财务风险管理解决方案应落实到内部控制上,正确地设定了流程中的关键控制点并选择了相应的控制手段,实现对人的行为的控制,最终建立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内部控制系统。同时,内控有其自然的局限性,具体表现为目标的局限、应用范围的局限、方法的局限等;可通过培育良好的财务风险管理文化、树立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得以一定程度的弥补。
6、架构迅捷、协同的财务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2.大量应收款不能及时回收。一些企业为了增加销量,扩大市场占有率,大量采用赊销方式销售产品。从会计核算的角度看,这可以增加企业利润,但相当多的企业在信用销售过程中对客户的信用等级了解不够,盲目赊销,造成大量应收账款失控,相当比例的应收帐款长期无法收回,直至成为坏帐。资产长期被债务人和存货占用,使得企业缺少足够的流动资金进行再投资或归还到期债务,严重影响企业资产的流动性与安全性,造成财务风险。
3、收益分配政策不规范。股利分配政策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分配过多,会削弱企业投资经营实力;分配过少,会削弱股东投资扩股的积极性,从而影响企业资金的来源,也可能影响企业潜在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如果企业的利润分配政策缺乏制度控制,不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不进行科学的分配决策,必将影响企业的财务结构,从而形成财务风险。
二、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管理举措
1.完善风险管理机构,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要求企业必须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组织机构并对风险实施及时有效的管理,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风险控制能力,实现科学决策、科学管理,形成完整的决策机制、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要建立监督控制机制,特别要加强授权批准、会计监督、预算管理和内部审计,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要建立健全企业的内部控制:如建立健全授权控制、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会计记录控制、预算控制、财产保全控制、风险控制、内部报告控制、电子信息技术控制,抓住关键控制点,有效控制风险。
2.加强企业财务活动风险控制。
(1)筹资风险控制。企业筹集资金渠道有两大类:一是所有者投资,如增资扩股,税后利润分配的再投资;二是借贷投资。对于借入资金而言,企业在取得财务杠杆利益的同时,给企业带来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和收益不确定性。因此,必须严格控制负债经营规模。
(2)投资风险控制。企业通过筹资活动取得资金后,进行投资的类型有三种:一是投资生产项目;二是投资证券市场;三是投资商贸活动。在进行投资风险决策时,重要原则是既要敢于进行风险投资,以获取超额利润,又要克服盲目冒险主义,尽可能避免或降低投资风险,在决策中要追求收益性、风险性、稳健性的最佳组合。
一、财务风险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1.主要含义:财务风险主要指的是企业的财务结构不合理、融资不恰当导致了企业可能会丧失偿还债务的能力,使得投资者预期的收益下降的风险,它是客观存在的,是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必须要面对的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企业对于财务风险不可能完全的消除,只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控制降低财务风险。
2.基本特征:一、客观性,风险是事物本身的不确定性,因此它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二、偶然性,风险的产生是必然的,然而对于一些特定的企业来讲,它的发生确是偶然的,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三、可度量性,风险虽然无法消除,但是,人们在从事财务活动之前,可以事先预知所要出现的一些可能性以及结果,通过一定的数学测定,让财务风险的度量成为现实。四、跟收益损失相连接,风险可能会带给人们额外的损失,也会给人们带来额外的收益,比如说,投资股票有风险,但是也有可能给投资者带来超过资金时间价值的收益。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
1.资金风险:获利能力比较的低,经济效益不高,主要表现在成本费用高,利率低,资产的收益水平比较差,投资回报率不高。
2.存货风险:经营本领不强,不良资产比例比较大,主要表现在企业的资产的质量比较的差,沉积下来很多不好的债权和销售不出去的积存货物,使得资金的周转率比较的低。
3.应收账款风险:债务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企业的短期债务资金应该跟快速流动资产保持相一致,主要应用在流动资产方面。
4.债务风险:资金不充足,缺乏偿还债务的能力,主要表现在缺乏资金,过度的负债,信用等级不高,融资能力不强。
三、企业财务风险形成的主要原因
1.企业财务风险的外部因素。
2.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客观性认识缺陷。
3.财务决策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导致了最终的决策失误。
4.企业内部的财务关系不够明确。
四、财务风险的管理与控制
企业流动性比较强的资产主要包括了现金存货以及应收账款等项目。防范财务风险的目的是在保持资产流动性的前提下,最终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1.企业在开发销售市场的同时应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谨防资金链断裂。
(1)事前风险的防范与控制。①调整经营策略,销售采取现销方式是企业资金管理上的最优状态,不仅使应收账款太大减少,甚至还会出现预收账款的情形。②建立专门的信用管理机构,对赊销进行管理。信用危机对企业经营的破坏我们深有体会。企业应当建立一个独立于销售和财务部门的信用管理机构,其主要职能是对客户的信用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管理。
(2)事中风险的测定与规避。①实施应收账款的追踪分析。应收账款一旦形成,企业就必须考虑如何按期足额收回的问题。赊销企业有必要在收款之前,对该项应收账款的运行过程进行追踪分析,重点在赊销商品的变现方面。②对应收账款进行账龄分析。一般而言,客户逾期拖欠账款时间越长,账款催收的难度越大,成为呆、坏账损失的可能性越高。因此要把过期债权款项纳人工作重点,研究调整新的信用政策,努力提高应收账款的收现效率。对尚未到期的应收账款,也不能放松监督,以防发生新的拖欠。③建立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制度。不管企业采用怎样严格的信用政策,只要存在着商业信用行为,坏账损失的发生总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企业要遵循稳健性原则,对坏账损失的可能性预先进行估计,积极建立弥补坏账损失的准备制度。④制定合理的激励政策及销售回款责任制。企业在制定营销政策时,要将产品销售和资金回笼结合起来,把销售回款率作为考核销售人员的一项重要指标,并与其工资,奖金挂钩,制订合理的奖罚条例,使应收账款处在合理、安全的范围之内。凡因自身原因导致货款被拖欠的,要视情节轻重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造成重大损失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逾期应收账款的应对措施。由于信用的存在,应收账款的存在必不可免。产生坏账呆账的情况也是时有发生。昔日信用良好的顾客也会因为自身资金流通不畅等问题而拖欠货款。
2.企业的存货在企业流动资产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企业利润的多少与企业资产的质量及资产营运效率密切相关。
3.加强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的相关政策
应根据企业的具体实际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动态地完善企业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从而有效的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确保企业的良性运作,提高抗御风险的能力,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1)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强化审计监督。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既是防范与化解道德风险的重要措施,也是确保企业财务产安全、保证会计信 息可靠性和财务活动合法性的有效手段。
(2)动态地平衡企业的现金流量和资产负债率。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现金流量,而资产负债率则制约着企业的发展规模与结构,如果提高企业工作的市场竞争力,必须改善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优化现金流量。
(3)切实依照财务风险管理控制原则,确保决策科学化。财务风险的控制环节 主要包括财务目标,识别和评价财务风险,财务方案的实施与控制。
五、结论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对于现代企业的财务风险,我们不能够完全的消除它。财务风险一方面给企业带来损失,威胁着企业的生存发展,另一方面也在为企业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大环境中创造发展的空间,带来机遇。
首先,从微观的企业收益来讲,有三个层次:其一是经营收入扣除经营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销售税金及附加等经营费用后的经营收益.其二是在其一基础上扣除财务费用后为经常收益.其三是在经常收益基础上与营业外收支净额的合计,也就是期间收益.如果从经营收益开始就已经亏损,说明企业已近破产。即使期间收益为盈利,但可能是由于非主营业务或偶发事件所形成净资产增加,如出售手中持有有价证券及土地。但如果经营收益为盈利,而经常收益为亏损,可以说已经出现危机信号,这是因为企业的资本结构不合理,举债规模大,利息负担重。若经营收益,经常收益均为盈利,而期间损益为亏损,可能出现了灾害及出售资产损失等,问题不太严重的话,是可以正常经营。如三层次收益均为盈利,则是正常经营状况。
二、资本结构不合理是产生财务危机的重要原因
根据资产负债表可以把财务状况分为三种类型:一类是流动资产的购置大部分由流动负债筹集,小部分由长期负债筹集;固定资产由长期自有资金和大部分长期负债筹集,也就是流动负债全部用来筹集流动资产,自有资本全部用来筹措固定资产,这是正常的资本结构型。二类是资产负债表中累计结余是红字,表明一部分自有资本被亏损吃掉,从而总资本中自有资本比重下降,说明出现财务危机。三类是亏损侵蚀了全部自有资本,而且也吃掉了负债一部分,这种情况属于资不抵债,必须采取措施。
三、防范财务风险,建立财务预警分析指标体系
然而,产生财务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财务风险处理不当,财务风险是现代企业面对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尤其是在我国市场经济发育不健全的条件下更是不可避免,因此,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建立和完善财务预警系统尤其必要。
3.1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编制现金流量预算
由于企业理财的对象是现金及其流动,就短期而言,企业能否维持下去,并不完全取决于是否盈利,而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现金用于各种支出。预警的前提是企业有利润,对于经营稳定的企业,由于其应收,应付账款及存货等一般保持稳定,因此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一般应大于净利润。企业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是财务管理工作别重要一环,准确的现金流量预算,可以为企业提供预警信号,使经营者能够及早采取措施。为能准确编制现金流量预算,企业应该将各具体目标加以汇总,并将预期未来收益﹑现金流量﹑财务状况及投资计划等,以数量化形式加以表达,建立企业全面预算,预测未来现金收支的状况,以周、月、季、半年及一年为期,建立滚动式现金流量预算.
3.2确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
对企业而言,在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的同时,还要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其中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率、发展潜力指标最具有代表性.获利是企业经营最终目标,也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前提。从资产获利能力看:
总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润/资产平均总额
表示每一元资本的获利水平,反映企业运用资产的获利水平。
成本费用利润率=营业利润/成本费用总额
反映每耗费一元所得利润水平越高,企业的获利能力越强。
对偿债能力,有流动比率和资产负债率.如果流动比率过高,会使流动资金丧失再投资机会,一般生产性企业最佳为2左右,资产负债率一般为40~60%,在投资报酬率大于借款利率时,借款越多,利越多,同时财务风险越大。
上述资产获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二指标是企业财务评价的二大部分,而经济效率高低又直接体现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其中:反映资产运营指标有应收帐款周转率以及产销平衡率。
产销平衡率=产品销售产值/工业总产值
对企业发展潜力方面选择销售增长率和资本保值增殖率.这里采用经改进的功效系数法对企业进行综合评价,对选定的每个评价指标规定几个数值,一个是满意值,一个是不允许值,设计并计算各类指标单项功效系数,运用特尔菲法等确定各个指标权数,用加权算术平均或者加权几何平均得到平均数即为综合功效系数,用此方法可以定量化企业财务状况。然而,企业为适应未预料的需要和机会,应该具备采取有效措施,改变现金流的流量与时间的能力,这就是财务弹性。主要与企业营业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净流量有关。反映财务弹性的指标有:用于测定企业全部资产的流动性水平的营运资金与总资产比率,到期债务本金偿付率,实有净资产与有形长期资产比率,应收帐款及存货周转率,其中:
到期债务本金偿付率=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流量/(本期到期债务本金+现金利息支出)
实有净资产与有形长期资产比率计算如下
(资产-负债-待处理资产损失-未弥补亏损-潜亏)/(固定资产净值+在建工程+长期投资)。
从长远观点看,一个企业能够远离财务危机,必须具备良好的盈利能力,企业对外筹资能力和清偿债务能力才能越强。指标有:总资产净现率=(经营活动所产生现金净流量+分得股利或利润所收到现金+现金利息支出+所得税付现)/平均总资产
销售净现率=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流量/销售收入净额
股东权益收益率=净利润/平均股东权益。
虽然,上述指标可以预测财务危机,但从根本上讲,企业发生风险是由于举债导致的,一个全部用自有资本从事经营的企业只有经营风险而没有财务风险。因此,要权衡举债经营的财务风险来确定债务比率,应将负债经营资产收益率与债务资本成本率进行对比,只有前者大于后者,才能保证本息到期归还,实现财务杠杆收益;同时还要考虑债务清偿能力,即企业拥有现金多少或其资产变现能力强弱;债务资本在各项目之间配置合理程度。考核指标有;长期负债与营运资金比,资产留存收益率以及债务股权比率。其中:
债务股权比率=平均总负债/(平均股东权益的市场价值-无形资产-待处理资产损失)
3.3结合实际采取适当的风险策略
在建立了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后,企业对风险信号监测,如出现产品积压,质量下降,应收帐款增大,成本上升,要根据其形成原因及过程,指定相应切实可行的风险管理策略,降低危害程度。面临财务风险通常采用回避风险,控制风险,接受风险和分散风险策略。其中控制风险策略可进一步分类:按控制目的分为预防性控制和抑制性控制,前者指预先确定可能发生损失,提出相应措施,防止损失的实际发生。后者是对可能发生的损失采取措施,尽量降低损失程度。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用财务杠杆作用筹集资金进行负债经营是企业发展途径。从大量负债经营实例,不难得出几点教训:企业经营决策失误,盲目投资,没有进行事前周密的财务分析和市场调研是造成失误的原因,虽然适度举债是企业发展的必要途径,但必须以自有资金为基础,如资本结构中债务资本过大,必然恶性循环。同时企业偿债能力强弱是对负债经营最敏感的指标,只从偿债能力看,负债比率越低,企业偿债能力越强,但未必合理,如企业借款利率小于利润率。企业应充分利用负债经营的好处。不同产业的负债经营合理程度是不一样的,一般是:第一产业为
0.2左右,第二产业为0..5左右,第三产业为0.7左右。
四、加强财务活动的风险管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筹资活动是一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起点,管理措施失当会使筹集资金的使用效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由此产生筹资风险。企业筹集资金渠道有二大类:一是所有者投资,如增资扩股,税后利润分配的再投资。二是借入资金。对于所有者投资而言,不存在还本付息问题,可长期使用,自由支配,其风险只存在于使用效益的不确定性上。而对于借入资金而言,企业在取得财务杠杆利益时,实行负债经营而借入资金,从而给企业带来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和收益的不确定性。筹资风险产生的具体原因及防范有几方面:由于利率波动而导致企业筹资成本加大的风险,一旦筹集了高于平均利息水平的资金,可争取提前还债等补救措施。此外,还有资金组织和调度风险,经营风险,外汇风险。
一、财务风险的理论概述
1.财务风险的含义
关于企业财务风险的定义学术理论界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认识:一种认为企业财务风险是由于受到企业财务活动中多种非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导致企业财务结果与预期收益之间出现偏差,因而造成承担损失的机会和可能;另一种财务风险是指企业货币资金偿还债务的不确定性。在本文中,第一个财务风险的角度称为广义财务风险,后者的观点被称为狭义的财务风险,两种观点的区别是他们所表述的财务风险的内涵和外延是不一样的。
(1)筹资风险。筹资风险是指在资本市场融资活动的企业,由于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和货币结构布局、起源、融资期限的可能性,利率变动等多种不确定度分量给企业带来的损失。融资活动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出发点。日常企业筹集资金的主要用途,是企业为了扩大生产经营的范围,提高其收益。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而融资,将增加债务融资的利息成本,由于企业的贷款利率和资本利润率是不确定的(增加或减少),因此使企业贷款利率可能大于或小于资本利润率。
(2)投资风险。投资风险是指企业在投资活动中,受到各种不可预知的影响,和难以预计的控制因素,造成投资回报率的结果低于预期的目标从而产生的风险。
(3)资金回收风险。企业产品销售最终达成与否,需要依靠资金的两个转化过程。从成品到结算资金和结算资金成货币基金组织的过程。资金回收风险指的就是这两个转化过程的时间和金额不确定性。
二、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分析
企业财务风险是客观的产品批量生产条件下的市场经济,财务风险的不同有不同的起源,一般可分为两个方面: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一)财务风险的内部因素。在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本身有一个巨大的生产和各种复杂的操作。因此,企业内部部门在每个系统中,不可避免的财务风险发生的原因有很多,这些因素的存在对企业的财务风险可能更强大,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只要我们注意利用某些因素将会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效益。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外部因素
1.市场震荡导致的企业财务风险。外部环境的诸多因素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市场动荡。在当前金融市场很不稳定,在金融危机余振中整个世界,所有的恐慌一直紧。市场经济的冲击下,LED的股票市场和一系列金融市场遭受了一次严重的危机,市场成交难。这些问题将给企业的正常运营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一些企业的金融系统危机的承受能力是不稳定的,尤其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是不稳定的,连续的冲击,企业只有不断根据在市场经济现状,不断充实自己的翅膀,建立一个积极的风险防范意识,企业为了准备应对各种经济危机的金融基础,减少市场动荡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
2.利率变动导致的企业财务风险
利率,也被称为利息率,是比总期间的利息和贷款资本。利率调整对一个国家经济生活来说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市场经济下,货币市场利率波动的调整会带来利率风险高,可能使企业遭受重大财务损失。
三、财务风险管理措施
(一)建立财务预警机制,强化财务风险管理。为了有效地监督和控制金融风险,企业需要建立一个专门负责风险管理的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人员风险管理,对企业风险管理的整个过程的整体协调和详细规划.风险管理委员会(风险管理领导小组)的风险管理,下设办公室(在财务部,财务总监及办公室),具体负责风险管理的日常工作。主要职责是负责风险管理制度的制订、信息的收集、筛选、整理、分析、传递和归档管理等工作,并定期向单位有关领导和有关部门报告风险管理方面的有关问题和注意事项。
(二)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措施。仔细分析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变化,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的适应能力变化和应变能力 虽然在企业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企业不能施加影响,但可以通过分析把握变化趋势和规律,适时调整财务管理政策,及时做出反应,实现企业盈利或规避财务风险。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环境的变化,企业可以通过仔细的分析研究,使各种应急措施,及时改变财务管理,提高企业适应内部财务管理环境变化的能力和应变能力。控制和把握减少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
(三)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具体措施
1.企业筹资风险的防范。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筹资计划。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可以根据需要和可能安排适量的负债,制定合理的筹资计划。如企业负债后,其速动比率是否低于1,流动比率是否低于2。这样才可以减少风险,提高企业的利润水平。同时,要针对对中长期贷款和短期借款来做出合理的安排,使其结构更加合理,还款期限来确定一个合理的还款期限,防止财务风险过度集中。
2.企业资金回收风险的防范。完善应收帐款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赊销行为的管理。企业分期付款信用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必须充分考虑尽量减少应收账款的数量和占有时间,选择大于边际利润应该是信用政策的总成本应收账款的管理,进一步规范企业信用管理行为,防止企业坏账损失,加强企业销售资金的安全管理。
四、研究结论
财务风险管理不仅是现代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整个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风险的管理已成为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资本结构不合理,反映在资产负债率太高。企业资产负债率一直在上升,资产负债率较高的财务风险意味着企业将面临严重的财务危机。只有企业的员工全方位的注意的财务风险管理,建立风险正确的概念,针对不确定性因素的自然和社会环境进行预测,并采取预防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避免各种财务风险,确保企业资金的安全性,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持续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1 财务风险概述
1.1.1 企业财务风险定义
企业财务风险主要是指企业经营过程中所进行的关于财务的一切活动,脱离了预期计划在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所造成的结果。与此同时,企业财务脱离了预期计划,对企业也会造成不利影响,进而产生财务风险。
1.1.2 企业财务风险的特征
国内企业在财务风险上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客观风险性。企业财务活动是贯穿企业一切环节的,并不会因人们的意愿而进行改变,所以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客观风险。第二,企业财务风险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虽然企业财务风险存在一定的客观性,但是企业在经营过程存在的风险有可能发生,或者不确定时间发生。第三,因财务管理是贯穿整个企业经营活动,所以企业财务风险与企业经营方式存在紧密关联性。如企业经营过程中融资、利息等不能按期归还,会对企业财务管理造成风险。第四,企业财务风险对企业稳定经营必然会产生影响,也容易造成企业财务遭受损失。并且,企业对财务风险处理手段存在一定差异,所以或多或少都会对企业日常经营造成威胁,甚者面临破产。第五,企业财务风险具有一定的潜伏期。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可以规避一些风险,但是有些风险无法规避,且在财务风险发生之前都有一定的潜伏期。如果潜伏期爆发的话,那么可能对企业财务造成损失,也可能不会造成损失。
1.2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相关概述
1.2.1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定义
对于企业来说,对财务风险进行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能够对企业经营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控制,避免企业受财务风险的影响,以保持企业正常运行。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都会对财务风险进行重视和管理,但是企业在管理意识以及管理手段上不同,财务风险管理的结果也不尽相同。
1.2.2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特征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首先,对风险管理的难度较大。因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并非只对经营活动进行关注,而是要将企业各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评价和管理,以此才能减少和避免财务风险出现。其次,宏观环境影响因素无法避免。企业所有经营活动都要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进行,而财务风险管理也就需要在宏观环境下进行管理,如市场环境、经济环境以及社会环境、法律环境等,都会对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产生严重影响。
2 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
2.1 企业财务风险现状分析
生产资金短缺,融资困难。目前企业发展最主要的问题是资金严重缺少。绝大数企业不具备从银行贷款的能力,况且企业越小,向银行申请贷款就会越难。
投资渠道单一,资本运营水平低下。由于企业自身的资金、人力和技术等方面的原因,使得许多企业存在投资渠道单一、投资风险很大的问题。而且,大多数企业不重视或者不懂得资本经营管理,所以,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妨碍企业的发展。
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水平不高。由于当前企业的会计基础工作薄弱,财务制度和财务管理也不够完整,资金没有合理地使用。然而企业往往只会看重会计基础和会计职能,往往会不看重财务管理职能的发挥,所以财务预测、财务控制、财务预算、财务决策、财务分析和财务考核等环节薄弱,导致资金不够和能力有限。最终会妨碍企业进一步的发展。
成长能力弱,企业发展停滞不前。企业受到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使得企业财务的资金和销售逐渐下降,业务不断减少,公司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和先进的技术、设备、开发能力。由于受到某些原因,经济基础下降,然而经济能力无法和大中型企业相比,这也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发展。
2.2 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
2.2.1 资金结构不合理
资金结构是指企业资金来源于权益与负债的关系,由于筹资决策失误的原因,会出现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大多数体现在企业不合理使用公司的资金,导致公司资金结构的不合理,使得财务负担严重,偿还能力严重不足,发生财务风险。对企业来说,不管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证上都能明确表明企业应该优先选择方式,负债经营是一把双刃剑。合理地安排债务会有利于降低企业资金成本,给股东带来很大的利益。
2.2.2 投资决策科学性
由于财务风险决策缺乏科学性,投资决策者对投资风险的认识不足,盲目投资,导致企业投资收益率低于企业的筹资成本,使得企业的财务状况恶化。投资是经营活动中的重要环节,投资成败对企业的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投资的科学性不仅仅是企业创造和积累财富的前提,可以保证企业的持续发展,是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来源。近年来我国有许多企业面临倒闭、破产等,不难发现,大多数企业是由于投资决策及其行为盲目而使企业最终走上破产的地步,这样的事情还在不断重复上演。
2.2.3 企业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认识不足
在入场工作中,很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对于财务风险意识比较薄弱,从根本上掌握风险的本质能力很低,笔者认为,只有对资金进行管理和控制则可以减少和避免财务风险的产生。企业管理人员往往就是缺乏对财务风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于在事前事中和事后都具有一定的随意性,没有对财务风险进行很好的评估和提前预防,所以不能进行相对应的预警和做好相关预防的措施,这样就进一步的加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财务风险的客观性就决定了已经存在的财务活动,就肯定存在着财务风险,然后就对财务风险的意识就会大大降低,这也是产生财务风险的重要原因之一。
3 控制与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对策与风险
3.1 优化财务结构
对于企业来说,其在经营过程汇总所存在的财务风险性应给予重视,能够从意识方面充分认识到财务风险问题,如通过科学手段对各类财务风险进行分析和管控,以此能够将风险控制到最小,或者在企业经营过程中规避风险,以避免对企业财务不利事情的发生,以此将财务风险控制到企业可管理地步。因此,笔者整理了以下几点策略,用以控制企业财务风险。
首先,可以将企业资本进行优化。如果企业能够从其自身出发将财务风险进行控制则是最为有效方法。因此,企业对财务资本结构进行优化,对财务支出与财务收入进行平衡管理,可以降低企业风险性。负债是企业成本最低的筹资方式,在企业资金中,负债的利息会给企业带来较好的效益,但并不是说负债越高就越好,我们可以确保在一定的比例当中,同时,也能够保证资金成本盈利,并要求企业的借款预期不要大于资金成本。
其次,优化负债结构。对于企业来说,其在经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负债是非常正常的,再加上企业经营性质因素,合理的负债对企业来说不会产生较大影响。但是,如果企业在资金流动数额上较大,那么对企业负债经营则会产生不利影响,尤其是对长期负债和短期盈利方面协调不合理,那么非常容易造成企业财务风险的产生和加大,对企业经营产生严重影响。
最后,将企业股权结构进行优化处理。对于企业,尤其是股权制企业来说,其在经营中必然会涉及到股权结构问题。如果企业股权结构存在一定问题的话,或者股东所拥有股权结构不够合理,那么企业财务风险,以及股票的涨幅都会受到影响。因此,企业可以在股权结构上进行优化处理,如将股权多样化处理,合理分配企业股权比例,以适应企业长远发展的需要,但是要保证经营者股权不会减少。
3.2 提高企业投资决策的科学性水平
所谓投资决策科学化,就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采用科学性方法和程序,由各方面的专家、学者及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领导者紧密配合,经过可行性研究和科学论证,选出最优方案,提高投资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企业应当要建立最严格的项目决策责任制,一旦决策出现了问题,企业将无法面对这些问题。企业投资项目决策科学化最关键的环节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发展行业的管理体制。企业在财务风险防范和控制中,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还需要管理环节的支持。企业完善用人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为财务管理提供了应有的保障。销售管理水平的提升可以避免资金从流入端到流出端出现风险,从而提升企业的财务风险防范能力。完善管理制度和企业发展文化都在不同的层面对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能力的提升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工作,不只是简单的增强企业的财务管理,还要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
在企业进行项目投资之后要建立财务管理机制。企业在投资项目后涉及资金以及现金流量相对较多,如果对项目进行财务管理的话,不但可以对项目进程情况进行控制和管理,还可以对企业一系列决策进行评价,以此能够将财务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与此同时,对项目投资上也能进行更好控制,确保企业投资行为在有效监督下完成,使企业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以及落实情况能够得到贯彻执行。
3.3 树立风险管理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