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交通系统履职报告

交通系统履职报告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4-10 18:19:1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交通系统履职报告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交通系统履职报告

篇1

一、检查的主要内容

(一)执法案件办理情况

1.执法主体是否合法,执法人员是否取得执法资格和执法证件;

2.违法事实的认定是否清楚;

3.认定违法事实的证据是否确实充分;

4.违法事实的定性是否准确,适用法律法规规章是否准确;

5.行政处理结果是否合法、合理、适当、公平;

6.执法程序是否合法;

7.执行收缴分离、罚缴分离制度情况;

8.执法卷宗、文书是否规范整洁。

(二)执法队伍建设情况

1.执法人员准入管理情况;

2.执法人员岗前培训和岗位培训情况;

3.执法证件管理情况;

4.执法作风建设情况;

5.文明执法创建情况。

(三)执法监督工作情况

1.执法监督制度建立和落实情况;

2.执法评议考核体系的建立和执法评议考核的开展情况;

3.执法责任追究情况;

4.执法激励机制的建立和落实情况;

5.执法监督检查活动的开展情况。

(四)行政许可审批情况

1.建立行政许可、行政审批工作制度情况;

2.设定行政许可、行政审批项目情况;

3.实施行政许可、行政审批情况;

4.对被许可人实施许可、审批事项的监督检查情况。

(五)行政复议应诉情况

1.行政复议机构设置和行政复议人员配备情况;

2.行政复议工作机制建设情况;

3.行政复议案件受理和办理情况;

4.行政应诉情况。

(六)组织领导保障情况

1.对依法行政和执法工作的领导情况;

2.依法行政工作制度、规划、方案的建立和落实情况;

3.法制工作机构建设情况;

4.执法信息化建设情况;

5.依法行政和法制工作的理论研究情况;

6.执法经费保障情况。

(七)涉企收费行为

为了进一步规范交通运输系统涉企收费行为,此次监督检查特别要将涉企收费作为检查的一项重要内容,县局将对2010年1月1日以来被检查单位发生的收费行为进行全面的清理和检查,对发现的涉企乱收费行为严格进行整改。

二、检查的形式和步骤

本次检查采取自查和抽查相结合的方式。检查分动员部署、分级学习培训、各单位自查总结及县局检查、市局检查、迎接交通运输部及省厅检查等五个阶段。

(一)组织动员阶段(5月10日到5月17日)

各单位要严格按照县局的统一安排,制定自查迎检具体方案,并及时组织动员部署。

(二)分级学习培训(6月10日前完成)

县局将组织各下属事业单位法制工作骨干参加全市交通系统法制工作骨干进行综合执法知识培训。各单位在此基础上,组织本单位全体执法人员进行培训,内容包括执法工作实务及省厅执法监督检查考试大纲指定法律法规与相关政策。

(三)自查总结及县局检查(6月20日前完成)

1.县局成立执法监督检查组,结合经常性执法督查对各局属事业单位的行政执法工作进行检查。检查组由杨培谦副局长任组长,凌金明、吴云、冯文秀为成员。

2.各单位要严格按照交通运输部及省厅要求逐项对照检查内容进行自查检查,重点是对照《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监督检查案卷评查标准》及省厅执法监督检查考试大纲(见附件1)要求组织案卷检查、行政执法知识考试,并按照《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监督检查综合考核评估表》(见附件4)中的内容和标准进行自评(评估)打分,将自查情况形成专题自查报告报县局安全法制科。

3.根据各单位自查情况,县局向市局推荐“交通运输依法行政示范单位”、“交通运输文明执法示范窗口”各一个,推荐“交通运输文明执法标兵”和“交通运输法制先进工作者”各一名。对各单位具体检查时间县局将另行通知。

4.自查(检查)评估得分在70分以下的为不合格单位。不合格单位要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和整改期限,并形成专题报告。

5.各单位自查报告、专题整改报告及先进推荐材料请于6月15日前报局安全法制科。

(四)市局检查阶段(6月20日到7月10日)

1.市局成立执法监督检查组,结合经常性执法督查对各县(市、区)局、局属单位的行政执法工作进行检查。检查组由张伟林副局长任组长,赵海忠任副组长,陶宇军、宋明祥、费超勇、闻伟峰、林珑为成员。

2.市局检查组根据省厅要求综合运用案卷评查、随机抽查考试、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分头进行检查,并按照《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监督检查综合考核评估表》对被检查单位如实进行评估打分。

(五)交通运输部和省厅检查(7月10日到8月20日)

7月10日至20日,省厅第五检查组将对我市交通系统行政执法工作进行全面检查。8月中上旬,交通运输部还将对我省交通系统行政执法工作进行检查。请各单位根据检查要求,结合本单位前期自查、检查情况,进一步强化学习提升、强化问题整改、强化履职监管,不断规范执法行为、规范台帐建设,做好迎接检查的各项准备工作。

三、相关要求

篇2

建设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倡导绿色出行方式,是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解决公交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缓解市区“行路难、停车难”问题的有效举措,是推进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打造“生态”,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根本要求,也是今年市政府确定的市区民生工程之一,各级、各有关部门(单位)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协同推进,抓好落实。

(一)总体思路。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先,政府引导、群众参与,公司运作、规范经营,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按照“安全、优质、高效”的服务要求,实行“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设施、统一平台”和“网络布点、通存通取”的管理办法,建设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为广大市民和中外游客提供免费、便捷、绿色的出行方式。

(二)建设目标。年,先期试点在南湖新区完成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一期工程,服务网点50个以上,公共自行车数量1200辆左右。2012年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服务网点达到近400个,公共自行车数量达到15000辆左右,基本建成网点布局合理、服务质量优良的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

(三)建设标准。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服务网点实行统一规划,按照高标准与简易型、亭棚式与无棚式相结合的方式因地制宜进行配置。在主街道、公园、广场使用高标准亭棚,在次街道和条件受限路面使用简易棚或无棚式。每个网点安装锁车器原则上不少于20个,实行无人值守,在开阔地段、有条件地方建设大型公共自行车枢纽站,可实行有人值守。

二、建设及经营模式

由嘉通集团组建市公共自行车交通服务发展有限公司(简称自行车公司),负责市区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建设、运营和管理。自行车公司负责系统软、硬件的招标工作,通过招投标方式确定施工单位,建设服务网点,购置自行车车辆等有关硬件设施设备,并负责运营管理。

三、服务方式

市民凭市民卡或办理自行车IC卡可租用自行车,在任何一个网点实现通租通还。今后可视情将公交IC卡与自行车IC卡实现一卡通。公共自行车服务实行1小时内免费租赁,超过1小时按1元/小时计费,不满1小时按1小时计;使用市民卡租用的需在市民卡电子钱包内存有不少于100元的金额,办理自行车IC卡的需缴纳300元的使用押金。倡导“随用随骑、骑后速还”的用车理念,提高公共自行车的使用效率。

四、工作步骤

(一)编制实施规划。年月底前完成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并初步排摸市区服务网点,做好市区初步设点工作。

(二)组建经营公司。年月底前由嘉通集团负责组建完成自行车公司。

(三)确定网点和建设方案。按照先期试点的原则,在南湖区铁路线以东、双溪路以西、广益路(中环南路)以北、平湖塘以南范围内,由选址工作组确定首批试点50个服务网点的建设位置和建设规格。年5月上旬前采取竞选方式确定建设方案。

(四)完成项目审批等前期工作。年月底前,完成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审批、环评审批等工作,7月底完成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审批、施工和监理招标等工作。

(五)组织施工和人员培训。年月底前确保完成相关设施建设,同时组织员工开展岗位培训,熟悉操作流程,掌握上岗技能,确保10月前完成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并投放公共自行车使用。

五、工作要求

(一)健全组织,加强领导

为加快网点建设,加强运行监管,强化运营保障,加大协调力度,市政府成立市区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和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见附件1)。同时,建立公共自行车服务网点选址工作组(成员名单见附件2),负责市区服务网点选址确定,并做好点位建设协调工作。

(二)明确职责,落实任务

市交通运输局:负责制定市区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规划,牵头协调组织市区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牵头确定公共自行车服务网点点位设置,并对自行车交通系统实施行业监督管理。

市发展改革委:负责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项目的审批和管理。

市国资委:负责审批有关自行车公司的人员招聘和薪酬确定。

市建委:负责协调施工过程中绿化迁移等工作,配合做好服务网点选址确定和方案设计。

市财政局:负责落实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的贴息补贴、亏损补贴等政策性补助,确保资金及时到位。

市公安局:配合做好服务网点选址确定,加强对公共自行车服务网点周边的管控巡防,对恶意破坏服务设施、盗窃车辆、扰乱秩序的,依法予以查处。

市城管执法局:配合做好服务网点选址确定,加强公共自行车存放地周边停车秩序管理,确保公共自行车存放地不被其他车辆占用、秩序良好。

电力局:配合做好服务网点选址确定,落实服务网点用电保障。

市工商局:做好自行车公司注册服务工作,负责服务网点有关商业广告的审批。

市社会保障事务局:负责做好市民卡与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的对接工作,实现市民卡在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内使用。

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对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方案设计和施工招标工作进行指导。

南湖区、秀洲区政府,经济技术开发区(国际商务区)管委会:配合做好服务网点选址确定和辖区内服务网点建设协调工作。

嘉通集团(自行车公司):负责组建自行车公司,做好方案设计、施工招标工作,负责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的运营、管理工作,参与服务网点选址确定。

嘉源集团、嘉城集团:配合做好服务网点选址确定。

电信市分公司、移动分公司、联通分公司:配合做好服务网点建设,负责协调施工过程中涉及的管线迁移等工作。

市监察局:对各职能部门推进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落实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三)综合配套,统筹推进

1.统筹落实资金保障。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资金,由嘉通集团出资,市财政给予全额贴息保障。对运营中产生的亏损部分,经审计后由市财政拨付。每年由市财政、交通等部门组织绩效、服务质量考核后,给予一定的奖励。

2.明确配套设施用地。在市区新建、扩建、改建道路、汽车站、客运码头、公交中心站及首末站、大型文化娱乐场所、大型居住中心、旅游景点和体育场馆等项目时,按规划应设置公共自行车服务网点设施,在工程方案设计中要明确配套用地。各区及相关部门在项目审批过程中要严格把关。

3.加快绿道规划建设。各区及相关部门要结合市区绿道建设项目,做好自行车服务网点的规划选址,预留用地,避免重复建设。

4.完善道路设施系统。在市区新建、改建道路时,要积极创造条件,考虑建设自行车专用道,在部分非机动车道路面印上自行车标志标识,增设道路隔离带和防护栏,确保安全。

(四)强化服务,提升效能

1.提高运作能力。在坚持公益性和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广告合作模式,拓宽项目收入来源,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篇3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三年来,区交通运输局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坚持依法行政,切实履行职责,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获得国家、省、市先进集体荣誉10多项,先进个人7人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交通运输保障能力明显提升,交通发展活力不断增强,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受到广泛好评。

(一)贯彻交通法规,严格依法行政。三年来,区交通运输局不断加强对交通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坚持依法行政,推动了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一是认真学习宣传法律法规。在全系统开展了以交通法律、法规为重点的“五五”普法活动,确保执法人员行为规范和执法水平不断提高。二是深入贯彻落实。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交通法规,开展了全区交通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活动,邀请人大代表视察,全面加强了执法监督,公路、水路无“三乱”现象。三是严格依法行政。严格执法人员资质管理,全系统188名执法人员整训面达100%,并重新颁发了新的执法证件。开展行政事业收费项目自查自纠活动,制定了《沙市区交通系统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按照交通行政执法的“五统一”、“五个一律”、“五个不”和“十一条”等纪律要求,规范执法行为。

(二)坚持执法为民,打造为民交通。三年来,区交通运输局紧紧围绕工作兴区战略,坚持执法为民理念,着力推进交通运输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努力打造为民交通,改革发展成绩显著。一是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全面超额完成“十一五”目标任务。交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0亿元,是“十五”投资的9倍。路网建设得到完善。全区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043公里,农村公路建设里程738公里,形成了“四纵四横”为主骨架的农村公路网络。港口实力不断增强,建设显著加快,建成和储备了一批重点项目,现代物流业得到大力推进。二是交通运输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公路通行环境明显改善。对国省干道进行全面改造升级,建成省级文明路和客运文明示范线各1条。农村交通面貌变化显著,基本形成了农村公路“通村达组到户”,农民群众行路难、乘车难、过渡难问题得到明显改善。成功保障了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期间交通运输安全,全系统连续五年保持平稳安全态势,被评为全市安全生产先进单位。三是交通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完成了水监体制、燃油税、乡镇交管站等改革任务,解决了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和历史遗留问题。荆通运业公司被表彰为全省国有企业改革先进企业和省优秀民营企业。坚持科技兴路,区公路局设备实力、技术水平和科研能力走在了全市前列。完成了“平原湖网地区干线公路改建沥青路面结构和材料研究”等科研项目,《智能材料在桥梁结构中的开发研究》科研项目,被省政府评为“湖北省重大科学技术成果”。

(三)执行人大决议,自觉接受监督。作为政府的工作部门,区交通运输局在严格依法行政、切实履行职责的同时,自觉接受人大监督,不断推进交通事业的健康发展。一是认真执行人大的决议、决定。对区人大每年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明确的交通工作任务,作为工作的重点来抓,每年均超额完成区政府承诺的为民办实事交通建设的工作任务。二是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坚持每年都邀请人大代表对交通建设项目进行视察,听取代表的意见和建议。三年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0件,做到见面率、回复率和满意率均达100%,被区人大常委会评为“支持服务代表履职先进单位”。三是认真对待人大工作评议。区交通运输局对人大工作评议高度重视,及时成立“迎评”领导小组,制定方案,认真开展自查自纠,积极配合调查考评组工作,保证了评议工作顺利进行。

二、主要问题及建议

调查中,大家对交通运输局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也指出了问题和不足,主要是交通建设配套资金不足,农村公路养护需要加强,交通法律法规宣传力度还要加大等。据此,调查组提出如下建议:

篇4

二、加强宣传教育,积极营造安全发展的氛围

深化安全主任培训。制定了《20*年某区安全主任培训工作计划》,对全区新增安全主任培训、安全主任再培训和全员安全培训三项培训任务作了总体安排。共培训新增安全主任培训1584人,安全主任再培训2513人。针对交通行业安全特点,开办了交通系统安全主任培训班,为交通系统培训新增安全主任学员30人、再培训学员51人。组织136名街道、职能部门安全生产负责人和区、街安全生产执法监察人员,举办了《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讲座。采取上门动员、提供场所、检查督导等方法,积极推进企业从业人员安全生产全员培训,辖内企业培训员工47461人。认真组织安全生产宣传月活动。制定《安全月活动方案》,对安全月活动进行布置。与区总工一起,在某广场举办了以“珍惜生命、保障安康”为主题的某区职工安全生产知识宣传教育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某广场组织了安全月宣传咨询日活动。两次活动共现场发放宣传单张32000多份、安全警句扑克牌1万多付,为群众解答生产安全问题1300多人次。为配合安全生产大检查和安全月活动,还制作了50幅安全生产知识和事故案例警示挂图,在区内行政街道和人群聚集地段巡回展示。《突发事件应对法》11月1日施行后,为配合《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宣传,又制作了8块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知识宣传展板,在各街道进行巡回展览。通过广泛深入地宣传,在全区营造了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浓厚氛围。

三、严格执法督查,大力解决薄弱环节和问题

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先后组织四次安全生产大检查。在春节、“五一”、“国庆”黄金周和十七

篇5

一、加强宣传教育,积极营造安全发展的氛围。深化安全主任培训。制定了《区安全主任培训工作计划》,对全区新增安全主任培训、安全主任再培训和全员安全培训三项培训任务作了总体安排。共培训新增安全主任培训1584人,安全主任再培训2513人。针对交通行业安全特点,开办了交通系统安全主任培训班,为交通系统培训新增安全主任学员30人、再培训学员51人。组织136名街道、职能部门安全生产负责人和区、街安全生产执法监察人员,举办了《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讲座。采取上门动员、提供场所、检查督导等方法,积极推进企业从业人员安全生产全员培训,辖内企业培训员工47461人。认真组织安全生产宣传月活动。制定《安全月活动方案》,对安全月活动进行布置。与区总工一起,在广场举办了以“珍惜生命、保障安康”为主题的区职工安全生产知识宣传教育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广场组织了安全月宣传咨询日活动。两次活动共现场发放宣传单张3多份、安全警句扑克牌1万多付,为群众解答生产安全问题1300多人次。为配合安全生产大检查和安全月活动,还制作了50幅安全生产知识和事故案例警示挂图,在区内行政街道和人群聚集地段巡回展示。《突发事件应对法》月日施行后,为配合《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宣传,又制作了8块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知识宣传展板,在各街道进行巡回展览。通过广泛深入地宣传,在全区营造了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浓厚氛围。

二、突出专项整治,确保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安全。下大力抓了两个隐患单位整治工作。按照区政府关于继续推进街道两个重点安全隐患单位整治工作的要求,在充分排查摸底的基础上,确定了今年重点整治两个隐患单位名单,督促各街道、企业制定整治方案、狠抓整治落实,全区48个重点隐患单位已基本完成整治并通过区验收。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高处坠落事故专项整治工作。制定下发了《迅速开展防范高处坠落事故工作的紧急通知》,在全区开展了针对高处作业的安全大检查。全区共出动检查人员512人次,检查企业274家,张贴宣传单张3100多张,制作宣传橱窗114个。突出抓了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按照国务院和省、市要求,我区分企业自查、各职能部门和街道检查、区安委会督查三个阶段开展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全区自查自改企业4508家,自查隐患817条,已自改隐患813条。督促职能部门和街道组织督查组145个,督查企业6525家次,发现各类隐患1817个,落实整改1809项,隐患整改率99.56%。重点抓了打击非法生产经营烟花爆竹工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打击非法生产经营烟花爆竹工作的通知,对烟花爆竹非法生产经营专项检查工作进行研究部署,整合公安、工商、安监、质监等执法资源,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全面加大非法批发、零售企业管理力度。专项检查期间,全区共出动人员773人次,检查企业1357家,仓库961间,居民住户5396间。

三、严格执法督查,大力解决薄弱环节和问题。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先后组织四次安全生产大检查。在春节、“五一”、“国庆”黄金周和十七大期间,开展了以消防安全、建筑工地、重大危险源单位、劳动密集型企业等领域为重点的大检查。从5月18日开始,按照《市安全生产大检查实施方案》的统一部署,在高处作业、用电安全、建筑施工、人员密集场所、营运校车、游乐设施、防雷设施等重点部位、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开展大检查。大检查期间,全区共出动人员4298人次,检查生产经营单位6385家,出租屋11327间,危旧房1430间,发现并督促整改各类隐患2459个。加强安全生产经常性监察巡查。先后对22521个生产经营单位进行了26150次检查,查处事故隐患4255个,实际完成事故隐患整改3803条,发出责令整改指令书1640份,对35家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企业给予了监察处罚。严格规范危险化学品监督管理。对从事危险化学品经营的单位进行了审核,共受理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换证申请28家,办理其他危险化学品业务7家。按照《市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备案程序实施细则》的要求,在全区开展了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备案工作,累计办理企业申报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经营备案36宗,办理备案证明变更申请3家。在11家加油站部署开展了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突击检查了30家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开展了瓶装液化气销售黑点专项整治,暂扣违法运输瓶装液化气车辆1台,扣押瓶装液化气205瓶。依法严肃查处事故。严格按照事故处理“四不放过”原则,对大众搬屋公司“.2.4”事故等11起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进行了调查处理,受理群众投诉11起,行政处罚35起,罚款46.9万元。

四、强化双基建设,不断夯实安全生产基础。严格落实政府监管主体责任。组织对街道、职能部门进行了年度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制定下发了部门、街道安全生产责任制考评细则和部门、街道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直接责任人履职考评细则,逐级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细化分解安全生产目标。强化推进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对辖内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摸查统计和分类建档,建立安全生产分类巡查制度,促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下发《关于强化推进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通知》,对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工作做了部署。指导督促企业围绕建立组织机构、健全规章制度扎实开展责任制建设,在企业内部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营造一级抓一级,逐级落实责任的责任追究格局。先后对113家企业进行了现场指导,组织70名安全主任进企业,为67家企业提供落实主体责任等咨询、指导服务,协助企业整改主体责任落实方面问题132个。目前,全区各街道共完成主体责任推进企业3177家,完成年度计划的102%。积极开展重大危险源场外应急预案编制工作。按计划完成了四个重大危险源场外区域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工作,并组织了演练。

篇6

按照我县质量强市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和部署,结合全县交通行业实际,我局高度重视。为切实做好质量强市专项工作,我局首先从企业和项目建设主要管理人员的思想与认识源头抓起,积极宣传学习ISO9000和《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的标准、实质、价值观及作用,并组织召开了专题会议,认真分析当前交通建设和企事业单位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努力提高全员工程质量意识,充分认识质量强市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断强化工程质量的基础性作用。

(一)加强监督,强化领导

为确保质量强市专项目标任务的完成,我局积极引导交通企事业单位、交通工程建设业主和建设工程承包单位,以及相关的监理单位、设计单位、质检单位等采用先进的质量管理办法,不断提高质量管理水平,确保交通工程建设得到质量和施工安全双保证。为此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局属各股室根据其自身工作职责,定期与不定期到全县在建道路工程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协助其开展质量强市的相关工作,并对其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予以帮助和指导,确保工程质量和生产安全。

2、局工程股安排专人负责每一项目的监督和管理,监督落实项目管理的质量、安全等工作,同时努力发挥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的力量,确保项目建设的每一环节、每一工序、每一步骤严格执行相关的技术规范。

3、成立了以局长任组长,以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和局工程股、安全股等相关单位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质量强市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强化了对该项工作的领导。

(二)建立体系,明确责任

工程建设质量的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工程的每一环节和每一岗位,因此必须明确责任并分工协作。施工企业作为工程质量的直接责任主体,必须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保证体系和质量标准。而作为工程建设的直接管理部门,我局始终坚持“政府监督、社会监理、企业自检和法人管理”的四级质量保证体系,确保项目建设的质量和安全。

(三)健全机制,确保实效

为确保该项工作取得实效,我局建立良好的、可持续的工作机制,通过实施以上的工作措施,近一年来,我县交通系统质量强市工作取得良好成绩。

二、质量建设成果

(一)县2014年通乡公路维修整治工程于2014年11月进场施工,质量管理主要为施工单位现场自检,监理单位施工抽检,交运局组织验收质量鉴定,同时施工过程中交运局派驻业主代表对施工和监理质量管理履职进行监督,并对建设过程中工序、工艺进行把关,确保项目质量要求满足设计。该项目建设改善了我县通往赤水市片区、江北焦滩片区、自怀大漕河片区主要县道道路运输条件,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二)天堂坝至红圈子公路改造工程于2016年8月通过交运局委托具有专业资质的第三方检测单位对项目进行质量鉴定,鉴定结果满足设计要求。项目管理采用施工自检、建立抽检的方式确保分部工程合格的情况下进入下一道施工工序,交运局派驻现场代表进行质量监督管理,交运局定期召开工地例会,对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进行督促和要求。项目现已通车,改善了天堂坝景区基础设施现状,方便了百姓出行,为我县旅游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三)省道308线泸合路大修工程。该项目为我局2016年重点项目,9月底开工建设,交运局高度重视项目监管,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交运局三方均委托有资质的专业检测公司对项目进行各道工序的质量监督检查,每月要求设计单位至少到工地现场两次进行技术指导。目前已完成主体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局部质量缺陷均根据检测结果及时整改返工,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现正实施附属工程,预计年底完工并创建优良工程。

(四)村级公路建设项目由我局下属检测试验室对项目进行中间质量检验和交工质量鉴定,经检测鉴定合格率100%。2016年通村公路施工自检合格率100%,监理抽检合格率100%,县交运局试验室对工程质量进行抽查合格率100%,县级管理部门对项目进行巡查,无质量问题。

篇7

(一)强化城乡环境工作,不断提高环境治理意识。交通运输局领导班子牢固树立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观念,充分认识到城乡环境工作与交通事业发展关联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加强对城乡环境工作的组织领导,在班子调整时,及时将城乡环境工作领导组进行了调整充实,落实了专人具体抓,实行了目标管理考核,使城乡环境工作真正做到了领导重视、机构健全、措施有力、责任落实。

(二)认真制定全系统2014年交通系统城乡环境工作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指导思想、工作内容、工作步骤和工作要求,同时落实了工作责任,对系统各单位也要求制定了城乡环境整治工作计划,明确了城乡环境整治的工作范筹,并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列入了对系统各单位的目标考核内容,从而在全系统各单位中形成了交通局牵头、系统各单位参与,做到分工明确、责任落实、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为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三)强力推进工作开展。交通运输局班子高度重视城乡环境工作,把城乡环境工作与交通本质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根据交通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展和全区城乡环境不同阶段要求的整治内容,及时研究布置工作。2014年以来,交通运输局班子先后召开了系统专项工作会议2次;针对不同工作内容专题研究了工作方案和实施步骤、2014年交通城乡环境主要内容、交通城乡环境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制等。

二、强化宣传,不断营造环境治理氛围

(一)在干部职工中深化环境治理知识学习教育,不断增强职工参与自觉性。认真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城乡环境相关知识内容,进一步深化工作意识。交通运输局城环治理领导小组3次结合工作会议、干部职工会、系统各单位主要领导工作研究会议等,深刻学习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意义和区上领导对此项工作的要求,不断提高认识,增强工作意识,调动干部职工共同支持参与城乡环境治理的积极性、自觉性,认真落实各项要求,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

(二)继续发挥交通窗口作用,在全社会营造城乡环境治理工作氛围。为了更好发挥交通窗口的职能作用,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我区城乡环境治理工作,为建设环境优美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2014年通过悬挂室外宣传标语,城镇公交车、城区公交车RED显示屏,河东客运站RED显示屏,出租车张贴标语等方式宣传城乡环境,展示标语1200余条;交通系统结合“百日安全活动”深入11个乡镇和、街道开展百日安全和城乡综合整治宣传,散发宣传资料800余份,让更多城乡居民群众积极参与整治活动中,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城乡环境治理工作的良好氛围。

三、结合“元旦、春节”、“酒博会”、迎“五一”等开展交通环境治理专项活动,打造交通优良环境

(一)狠抓“元旦、春节”交通环境治理,让群众满意出行。区交通运输局结合工作会议,对开展元旦春节期间城乡环境工作专项治理进行了动员部署,结合年终交通各项工作检查成立了城乡环境检查内容在内的6个综合检查组,对各单位贯彻落实情况进行认真检查,对交通“窗口单位”治理工作及责任区域整治情况开展了重点抽查,对存在问题进行督查督办,有力推进了活动开展。整治期间参加检查人次42人次,先后对交通养护、路政、运管、航务(海事)等单位管辖范围内公路水路沿线的公路接道口、汽车客运站(包括公交简易车站)、客货运码头和航道、汽车维修厂及附属设施进行周巡查和突击检查;并指导乡镇加强对乡道、乡镇汽车客运站、乡镇客渡码头的巡查整治;重点加强对城乡结合部道路、汽车客运站、客货运码头、公路沿线机动车修理厂的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协调解决。通过安排布置、检查落实、监督整改使2014年元旦、春节期间交通城乡环境面貌有较大的改变,交通秩序有进一步好转,较好地实现了群众出行需求,在此期间,没有收到一起反映交通城乡环境较差的投诉,出行群众较为满意。

(二)以优美交通环境展示环境治理成果,迎接中国“酒博会”顺利召开。在中国酒博会召开期间,交通运输局领导高度重视,交通环境打造,从主要领导到分管领导都亲自到场做好重点道路环境治理工作,展示整体优美环境。按照城乡环境治理办对“中国酒博会”召开期间对交通正向环境治理要努力为“中国酒博会”营造干净整洁、优美有序的城乡环境的要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党组书记、局长、机关党委书记都亲自带队,亲自安排具体工作,并7次与路政大队分管领导、镇政府分管领导等相关人员,沿高速公路进镇、二级路进镇、二级路经绕城路进三条道路,检查了砂石场货运车辆抛洒滴漏现象和公路养护保洁情况进行了检查和督导,加强了对环境卫生清扫保洁;督促区路政大队对长江边砂石货场全部发放了禁止砂石货车超载造成的抛洒滴漏告知书,对造成道路环境污染的将按照相关规定给以重罚;指导养护段按照工作要求,对绕城道路加强了清扫保洁,通过开展重点清理整治,通行美观度有较大改善,确保了中国“酒博会”在的顺利召开,同时也展示了环境治理成果。

(三)认真开展“深入治五乱、整洁迎五一”专项行动。认真落实贯彻泸纳城乡治理办(2014)8号关于集中开展“深入治五乱、整洁迎五一”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要求系统各单位认真按照通知要求,认真履职,扎实开展工作,在规定时间范围内,彻底治理责任范围的城乡环境卫生,巩固交通环境治理成果,让出行群众在“五一”期间感受到交通环境的优良效果。

四、认真开展常态化交通城乡环境治理,营造通行优良环境

(一)坚持城乡环境治理工作常态化开展。在城乡环境整治中,我局坚持以涉及治脏、治乱、治差为重点,突出抓好城乡结合部道路、运输客运市场秩序和交通重点窗口环境卫生等专项整治工作,交通运输主要领导、分管领导都非常重视交通环境治理,对治理办、出行群众反映出来的对交通存在的环境问题,都亲自过问,多次参与研究和现场办公,并要求系统各单位和各运输企业要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中,坚持重点治理与综合整治相结合,整体提升交通城乡环境形象,对交通客运站、公交车、道路客运车辆、出租车、客运船、码头等窗口部位,要开展重点环境卫生整治,美化交通环境。2014年道路运输分局督促客运企业淘汰过旧客运车辆,有计划推进城镇公交改造,增加至白节城镇化公交客运班线车辆16台,方便了群众出行,提升了客运通行环境质量;同时,加强了对城市出租车、农村客运车辆管理,规范经营秩序,检查车容车貌600辆次、开展打击非法营运,共查处涉嫌非法营运面包车23辆、检查汽车维修摊点30个,制止占道经营15次;航务(海事)处认真抓好扬尘专项治理工作,督促货场码头减少噪音污染、粉尘污染,确保大环境干净整洁;同时,出动打捞队对城区范围内河段左岸漂浮物进行打捞和维护江面清洁11次,参加人员56人次;督促辖区长江客渡船更新了雨棚,修缮了船舱座椅设施船体刷新。通过美化交通环境治理,有效提升了交通运输系统对外形象;区路政大队检查超限车700余辆,处罚超限车42辆;组织开展集查处抛洒滴漏80车次,清理堵塞公路涵洞12处,清理主干县道公路道口2处,拆除非交通广告牌5块,清理堆物占道20处,排查发现安全隐患1处;区公路养管理段加强了对县道养护。整修路肩边坡和清扫路面110余万㎡,随时保持管养路段路面清洁、路肩平整无杂物、水沟畅通和行道树干净整齐。

(二)加快区域道路建设与道路升级改造,优化道路环境。截至6月份,正在组织实施的区域道路205公里安保设施建设,涉及13个镇(街道)58条道路,通过安保设施建设,使区域道路更加安全美化,提升了区域道路的形象,突出了道路环境的进一步标准化;2014年通村水泥路建设改造80公里,联网公路建设5.3公里目标任务目前正在积极、顺利推进,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年底完成时,全区道路完好率又将实现进一步提升,城乡道路环境治理建设又有新的突破。

(三)认真组织开展河边责任区、门市网格化责任区和大道自愿者服务的环境治理维护工作。作为河边责任区的部门牵头单位,4月2日交通运输局城乡环境工作分管领导组织河边责任区的责任单位政法委、总工会、水务局、广电局的相关领导在河边现场召开协调会议,进一步监管明确责任分工,对2014年河边责任区保洁监管重新进行了安排,确保河边责任区城乡环境治理工作不脱节,环境卫生进一步好转;对网格化责任区进行不间断的拉网式排查,开展卫生大扫除3次,70余人次参加,保持网格化责任区的环境卫生优良状态。积极组织单位党员干部在大道交通责任区内开展环境卫生自愿者服务行动,出动自愿者参与行动130余人次,使大道交通责任区月考评分都在99分以上,为进出口通道展示了优美的道路环境,赢得广大群众的好评。

(四)开展认真开展交通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切实降低道路环境对大气的污染。为认真贯彻落泸纳府办函(2014)94号,市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区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4年度实施计划的通知精神,切实开展交通大气环境防治行动,使我区居民的居住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有力保障群众身体健康,经交通运输局认真制定2014年大气污染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对全系统各单位提出了目标任务要求。特别是加强对搞好路政环境综合整治,加大巡查监管力度,以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要求大力整治道路“三乱”和车辆超限超载行为;协同相关部门加强对公路沿线车辆清洗、维修点、加水点的管理,防止污水、废油、废液污染公路路面及道路沿线企业公路占道行为,及时制止乱堆乱放、堆物作业;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对运载沙石、石灰、矿渣、煤灰等容易抛洒物品车辆的管理,防止货运车辆抛、冒、滴、漏造成的大气污染,保持公路干净整洁卫生。

(五)加强环境卫生工作,保障群众健康。2014年是市第六次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启动之年,交通运输局认真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营造卫生舒适办公环境和交通通行环境,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打下交通环境基础。按照区爱卫会工作的安排部署,根据《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和《灭鼠、灭蚊、灭蝇、灭蟑螂考核鉴定办法》的相关要求和区爱卫会相关会议精神,交通运输局把病媒生物防制工作作为交通环境治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改善交通环境卫生、为干部职工营造舒适办公环境,推进全民健康的重要途径,认真制定工作实施方案,认真抓好落实。积极组织、协调配合爱民防治公司开展道路边沟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治理,码头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治理,汽车客运站、客运车辆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治理、货运环境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治理及机关单位办公区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治理。

五、2014年下半年工作打算

2014年下半年将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按照区委、区政府和区治理办的统一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对城乡环境整治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安排,全面深入开展好今后6个月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篇8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3-0215-03

据中新社和上海交通网报道,上海轨道交通截至2012年4月底,年内单日客流已有8天超过700万,相当于有1/3上海人口通过地铁出行,其中4月28日最高日客流达到722.6万人次,而5月1日常规公交运送客流则达到784.53万人次。在上海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轨道交通客流屡创新高的交通布局里,我们看到城市常规公交也面临着功能定位及管理效能的新变化。现有规模的地面常规公交一方面是轨道交通引发的客流大量地极速地流向轨交的状况,导致部分时段运营十分冷清,另一方面是由于常规公交综合运营成本的增加、城市私家车的大规模发展、地面交通的恶性拥堵,使得城市常规公交在公平享用道路交通资源方面越来越难以落实与保障公交优先的政策,甚至120等应急车亦无法优先。任由这样的情形发展,会进一步放大化了城市公共交通供求矛盾深化的全面安全隐患问题,使得“畅通与安全”日益成为“城市之痛”——沉陷人车关系失衡的严重困境。

在国家积极倡导“公交都市”的愿景下,提升常规公交的乘坐率、克服乘坐拥堵及公交盲点等就表现出对公交管理效能的多方面挑战问题,不仅是对有限城市道路资源及环境的强趋紧约束,而且在治理拥堵及对造成城市雾霾主因的尾气治理等,对上海而言,涉及到的关键要素是对已有交通设施的强管控问题,也即对路权的流向限定与时段禁行。由于公交智能化革新,其实际运营成本不断攀升,人力资源的培训、设备车辆的养护等需要大量资金维持,以使公交行业的运营能够匹配一个国际化大都市的形象,而不是将公交作为城市弱势群体的低成本交通工具。在这样的意义上,我们又看到一种另类的现象,即公交即使优化布局,但是由于时段的局限,在公交节点的时段死角、线路死区地段,黑车、拒载、误点等监管缺失等现象十分普遍,前几年的“钓鱼执法”颇有祸起萧墙的意思,这也使得在上海,谈起拼车、合乘车等语词,一直是主管部门非常忌讳的。显然,这样的政府有所不为,使得城市的公交一直不能树立起守时、公平的形象来。

因此,很有必要在反思中国公交现状的同时,适度借鉴国外公交发展与管理的实践经验,这将有助于积极破解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困境,为常规公交运输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充分发挥城市常规公交的功能与管理作用,扫除体制机制上的障碍。

一、发达国家常规城市公交的运作演变

西方国家城市公共交通兴起于19世纪、20世纪之交,在最初的几十年内,公交服务主要是由受政府许可制度管制的私人公司提供。在20世纪四十至七十年代,私人小汽车进入家庭使得对公共交通的需求下降,而过度的机动化导致公交在票价管制政策及恶性竞争带来的服务质量下降,造成公交竞争力下降,西方发达国家的公共交通运营企业普遍陷于了亏损状态。小汽车发展模式使西方发达国家反思大城市由于大量小汽车与公交、行人抢夺路权,导致中心城区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为挽救公共交通,疏通城市道路,像美国,就开始由政府接手公交服务,公交由此成为一个依靠财政资金弥补运营成本的公共垄断行业。由于20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和经济滞胀引发了普遍的财政困难,加上公共垄断造成的持续低效率和高成本,使得政府财政难以承受,发达国家开始探索新的交通管理体制——政府主导下市场竞争模式。这种模式下政府主导公交的发展,但政府不参与公交运营,政府通往往通过竞争性招标来授予线路经营权合同,通过一定的激励措施,促使公交企业有序竞争。

在运用市场机制、引入竞争的同时,可以有效弥补政府功能缺陷,克服政府垄断经营所带来的诸多弊端,如缩减政府开支、增加税收、促进信息公开化等。然而,公用事业行业由于存在投资巨大、准入门槛高、回收期长等特点,确实易于出现自然垄断的问题。加之,公用事业与人民生活有密切的关系,并需要政府更多的关注,表现为五个方面:一是普遍已经实现了从分散到集约化的政府管理,但均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职能整合过程;二是不同发展阶段的职能侧重点有所不同,从早期侧重于行业内部管理,到现在普遍强调与社会发展的和谐共进;三是每个国家不同地区的机构设置差异较大,上下层级机构少有对应;四是专业管理机构的设置模式与管理方式不同,美国地方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并没有设置独立的专业管理机构,德、澳等国则主要设立了属于法定公共机构的公路、航道管养机构(少见运管类机构);五是中央和地方各级交通运输行政事权清晰,没有上下级关系,各自严格依法履职。

像法国,城市公交服务采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的模式:所有权为公有,由行业主管单位“城市交通管理委员会”管理,地方政府收购公交设施的所有权并负责新的投资建设,经营权则由运营公司负责。公交企业与“城市交通管理委员会”之间存在服务合同关系,法国城市公共交通企业包括私营、公私合营和国营等三种不同的经营形式。而美国城市公共交通的管理机构是各市公共交通局,负责城市公共交通管理、规划、建设及停车场管理等。美国公共交通的投资体制由各级政府分担,不管公交企业亏损如何,都依据既定的议案给予优厚的政策补贴。而在日本城市公共交通管理体制中,地方城市分设建设局、城市规划局和交通局。交通局主要负责市内的交通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建设局主要负责道路和河流的修缮及管理,并且管理城市再开发,以及其他与基础设施相关的业务;城市规划局主要负责有关交通规划等政策的制定。其资金来源分别由国家拨款、地方政府拨款和银团贷款三部分组成。日本政府实行低票价政策。

光是依赖政府对市场的管控与监管是不够的。跨入21世纪后,对交通需求的增长在各个国家都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为此,2003年英国伦敦开始收取拥堵费,2008年美国曼哈顿也执行交通拥挤收费制度,城市中心道路的拥堵问题得到相当程度的改善,既提升了道路的通行效率,同时也为城市步道留出空间。净化空气、减少噪音、增强商圈等使中心城区出现购物、休闲的宜人活力。

二、上海常规公交经营管理的主要问题

上海虽然已建成由多种交通工具综合配套、地面地下和高架线路多层结构、干线交通与支线交通相互衔接的比较完善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特别是世博后,在提高服务水平与管理模式的同时,也促进了行业的突破性发展,但交通运行监控与管理水平还远没有达到理想状态。特别是城市中心区域,由过去的上下班交通潮汐现象已发展蔓延到目前城郊接合部的常态现象,陈旧道路的逼仄路况使得短时期内很难调适复杂的交通拥堵状况。归结而言,存在这样三大问题:

一是交通规划被动迎合地产蔓延,加速职住一体矛盾。在上海城镇扩展过程中,轨道交通强势引导城市规划布局,而常规公交网络的扩充与调整很难迅速跟进,城乡接合部的交通郊区化模式很难改进,平均候车一刻钟到半小时仍然是常态化现象。像原先为郊县的松江、嘉定、川沙等,不同程度地存在住宅现行、交通悬置的现象,“卧城”化导致上海中心城公共交通网络及场站布局无法适应城市出行特征的变化,而且在城市内部的新扩展区屡屡出现公交服务滞后,交通出现网点的“一站式”布局盲点,新建住宅区,特别是安居住宅区域,交通悬置状况特别明显。另外在公交系统各运输方式(轨道交通、快速公交、常规公交等)间运力配置、网络布局、换乘体系、多元经营等方面,缺乏公交系统的整体运力规划,缺乏对社会资源的有效借助与建立多元化的伙伴关系,各运输方式间的运力配置、服务范围没有明确的分工与配合,无法形成功能明确、级配合理、换乘便利的公交运营网络结构,甚至出现公交运输线路与站点,或是没有衔接运营,或是重复设置,导致公交系统整体效率降低。

二是公交选线与轨道多有重合,专用通道标志不明显,站点设计“以人为本”不足。上海交通的各种管理规定,往往是由政府部门集合小范围的人员在短期内讨论决定,服务规章缺乏常态化的有效保障,导致不强调准点率,包括始发时间与到站时间的误点、无点,站点显示屏破损,或者智能站台几乎没有启动智能的功能。虽然上海已经有186公里的公交专用通道,但是真正发挥作用的十分有限,私家车、公务车挤占现象十分普遍,交通规则对此亦无法作为。此外,上海在交通管理体制普遍采用了条块结合的管理体制,整个城市的交通仍处于大建设大发展阶段,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很重,乘坐还不能做到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一人一座”的舒适程度,面临着“量”增长和“质”提高的双重压力。在保障运营方面,许多部门还是走象征性应急演练的形式,或者发本册子进行宣传,缺乏有效提高管理的综合保障力度,淡化经营性亏损等绩效评价制度,导致政府监管缺失公平性等问题,也使车站破损、站牌破损、司乘矛盾经常出现。

三是城市人口城内、城郊迁徙规模十分巨大,道路资源非常匮乏。据一些统计资料显示,上海的公交运营量每日平均是800万人次,轨道交通则是700万人次。然而从公交的实际运营能力看,出行的综合效能依然不高,行业的增长与智能化运营依旧缓慢,公共交通的客运主体地位尚未完全确立,而私家车的膨胀式发展使公交更是举步维艰。如2012年12月,上海的私车牌照的投放量达到9 300张。虽然发放牌照上海采取拍卖方式,而且其中相当部分资金用于补贴公交,但这是请君入瓮式的怪圈,抢占路权的后果使得城市交通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新加坡、香港、东京、首尔等城市公共交通出行比重普遍在50%以上,香港达70%以上。东京交通圈轨道交通客运量比重则达到了80%以上。上海公共交通内部结构仍呈现初级阶段特征,轨道交通客运量的分担比重有待进一步提升。上海市民公共交通平均出行距离基本与新加坡相当,但平均出行耗时要多出10多分钟,乘客在接驳、候车和换乘等车外环节的时耗较长,公共交通的供应效能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上海公共交通的服务供给总量,仍不能完全不能满足市民群众的出行需求。城市机动化和郊区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使公路网交通负荷不断增重,并出现依赖于高速公路的态势。部分公交射线、高速公路和外环线在高峰时段出现局部饱和状态,服务水平有所下降。其他区县对外道路的开发和利用相对迟缓,难以满足快速通勤的交通需求。

总之就上海的城市公共交通运营而言,还是以国有企业为主的运营模式,补贴运营成本与更新成本,使公共交通不能真正实现自负盈亏。同时企业缺乏相应的本质性的激励机制,不能从根本上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导致在培育服务意识方面还处于被动按照企业服务标准进行运营。另外,从业人员来源不足、媒体舆论导向有失偏颇、行业收入增长缓慢、运价与行业定位合理性不够,这些都是城市公交有效运作不高的重要因素。

三、国外常规公交经营及管理的实践借鉴

国外的城市公共交通企业发展多业经营,如租赁服务、广告服务等,与国内一些城市公共交通企业单一从事公交服务形成鲜明对比;在票价和补贴机制方面,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推行公交完全市场化运作,在提高公交服务质量的同时实现了盈利。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打破垄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积极推动城市交通的经营效率化。例如日本东京在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中,尽可能地引入竞争机制,通过招投标等多种方式引入竞争机制,促使轨道交通经营主体通过相互竞争提高运营效率:一是鼓励私人资本参与市郊铁路的建设,日本铁道公司吸收了许多私人股本;二是国有的市区地铁线路,分成两家主体进行管理,按商业化原则来经营、借助市场的力量来提高经营效率。日本《高速营团法》还对营团地铁线路的运营制定了详细规定,包括地铁服务水平、企业监督报告、检查手续、就业人员资格等,以此规范有关人员和组织的行为,同时也维护其利益。

二是路权优先,加强公交优先车道的监控与管理。现有情况来看,国外公共交通正朝着智能化、大运量、快速化的方向发展,而智能化发展趋势则占据着其中至关重要的位置。它能够使城市公共交通系统通过收集与充实各方有效信息,实现一元化及横向信息提供,从而达到把控城市整体道路交通概况、传递公交站点实时状况,进而有效避免道路堵塞、延误及事故的发生。美国政府已在2011年全面完成由政府和私人公司投资2 000亿美元建造的全国ITS系统,包括智能交通基础结构和智能车辆系统,以及路边交通控制设备。

三是注重财政补贴监管制度,积极推进低碳生态的公交基础设施建设。为保障政府对公共交通财政补贴的最大效益,国外一些政府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公交财政补贴监督机制,如法国巴黎,国家不允许作为公益性企业的公交企业以盈利为目的。许多国家政府还大力支持实行公交优惠票价,使城市公交票价总体水平比较低,与其他交通方式相比,在经济上比较具有优势。韩国首尔发展公共交通一直注意抓住两个重点:一是不断扩充硬件设施,使地铁线路延伸得更长,让公共汽车跑得更快;二是不断完善软件配套,使公共汽车乘坐更为舒适,让普通市民更愿选择公共交通出行。

综上所述,上海在发展常规公交管理要充分发挥社会综合效应,特别是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公交的智能交通系统要发挥最佳的交通引导作用,并且在行业的改革过程中必须健全相关领域的法规与政策,进一步优化监管制度、完善竞争机制,在内外部的运作管理过程中加强公益性财政补贴制度的稳定性,加强相关政策扶持的稳定性,对于市场准入制度、票价管制制度、培育自由竞争机制、建立信息公开披露制度、执行保障性的价格听证制度等,要逐步落实高效交通管理,使得公共交通在运作管理中既保障了企业与职工的利益,同时政府也承担了应有的非垄断供给模式。

参考文献:

[1] 郭怀成,王真,郁亚娟.城市交通环境系统优化与管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2] 交通运输部道路运输司.城市公共交通管理概论[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

[3] 罗霞,姚新胜.交通产业结构[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

[4] 张晓莉.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0.

[5] 陆锡明,等.世博集约交通[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6] 江玉林.畅通、高效、安全、绿色——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可持续发展重大问题[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篇9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交通需求大幅增加,各大城市均将建设发展轨道交通提上日程,纷纷筹划修建大、中运量的地铁或轻轨交通项目。城市轨道交通虽然有很多的优越性,但也具有投资巨大、回收周期长的特点,因此正确认识和评价轨道交通项目的风险就显得非常重要。城际轨道交通工程风险识别主要通过对影响建设施工项目实施过程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寻找出可能的风险因素。在财产、责任和人身损失刚出现或出现之前就系统地发现它们,并从项目的各种影响因素中识别出最主要的一部分风险,风险识别不是将所有的风险都识别出来,而着重于主要风险。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因为某些条件的变化,需要在风险监控阶段进行调整和及时响应。

2工程特点

以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项目为例,线网总规模近600km,到2020年将连通珠三角地级以上城市。形成以广州为中心,衔接港澳的珠江三角洲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包括7条总长588km的城际快速轨道线,分别为穗莞深、莞惠、广珠(含中山至江门支线)、广佛、广肇、佛莞和广清线,在1小时内9个城市可以互相通达。本项目位于珠江三角洲,多穿越城镇、市区,地貌单元主要为低山丘陵、滨海平原台地及海相或河相冲积平原。气候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性气候,全年降水丰沛,雨季明显,日照充足,冬暖夏热。地层岩性自上而下由人工填土、海陆交互层、河流相冲积层、残积层和震旦系花岗岩等组成。由于地处珠江三角洲珠江流域,沿线地表水系发育,天然河道湖泊相连成河网,分叉复合。地下水为第四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主要靠大气降雨补给,水位随季节影响而变化。城际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的主要特点如下:⑴涉及的专业多城际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是一个涉及多专业、多工种的综合性建设工程。从一般意义上分类,它是由线路、车辆与车辆段、限界、轨道、车站建筑、结构工程、供电、通信、信号、环控系统、给排水等组成,因此必须有上述各专业的技术人员共同参与,建设过程中涉及到各专业间的协调与配合。⑵一次性投资大据初步统计,从已开工的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项目投资来看,广佛线最多,平均造价4.57亿元km,接近于城市轨道交通造价。由此可见,城际轨道交通所需资金是巨大的,且资金运转周期和回收周期较长,投资管理也相当复杂。⑶涉及的社会面广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既需要城市规划、交通、环保、建设、国土资源等政府各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又要有供水、供气、供电、通信、排水等各大管线单位及交通管理部门等的配合,甚至也离不开街道、居委会、沿线各单位和居民等的全力支持。因此,城际轨道交通建设工程的边界条件复杂,建设过程中涉及的社会面相当广泛。⑷建设工期长根据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经验,建设一条城际轨道交通线路,历经前期准备、征地拆迁、土建工程、机电安装工程到工程竣工验收、调试运营直至正式投入运营,建设过程一般需要5~6年,建设工期较长。⑸建设工点多一条城际轨道交通线路划分为若干个标段,每个标段又划分为若干工点,包括桥梁、隧道、车站、U型槽、竖井等,各工点同时开工,管理难度大。⑹建设风险高城际轨道交通工程大部分工点在建筑密集区域,交通情况复杂,各种地下管线密布、建设所需的机械设备庞大复杂、品种多、操作专业性强、地质条件复杂、不确定性因素多,因此建设过程中的各种危害识别困难,建设风险高。根据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建设的工程实践,在建设过程中规避各类工程风险一直是建设者的管理重点。建设工程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因此针对其工期长、工点多、施工条件复杂、穿过城市中心区域等特点,系统地研究城际轨道交通工程风险就显得十分必要。尤其是当前面临的庞大的城际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网络,建筑工程技术飞速发展以及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在工程实践中不断应用,参与建设的建设、施工、监理等各方的经验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和管理队伍相对短缺的现状,以及建筑领域法律法规等各项制度正在不断建立健全的大背景,只有全面掌握城际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的各类风险,才能采取切实有效的规避措施,以确保城际轨道交通建设的顺利实施。

3城际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行为的风险识别

3.1建设单位的行为风险识别该行为风险包括工程是否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施工单位、工程是否肢解发包、招标手续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施工图是否委托有资质等级的设计单位审查、工程是否领取施工许可证;是否按照规定办理质量安全监督手续、开工前是否对相关单位进行各项交底工作、各项设计文件是否报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审批;是否建立安全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并在岗履职;是否委托有资质的监测单位对深基坑、竖井、暗挖工程等施工区域及周边环境实施第三方监测;是否按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用拨付计划向施工单位拨付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用及监管使用情况;是否对重大危险源专项管理方案落实情况进行监管;是否组织有关单位对隧道工程穿越房屋建筑、重要市政道路与管线、水利设施、渠河湖海、既有铁路和隧道等特殊区域进行施工前验收等。

3.2施工单位的行为风险识别该行为风险包括施工单位相应人员是否取得符合要求的资质证书、专业施工人员是否持有相关岗位培训证书上岗;是否在执行合同中未经办理手续更换主要施工人员;是否在开工前具备了施工各项许可证明、施工组织设计是否经过上级有关技术负责人审批;是否违法转包和分包工程;是否按图施工和降低设计标准施工;是否对建筑材料、构配件等按要求进行检验检测;是否做好隐蔽工程在隐蔽前的各项记录并通知相关单位人员到现场监督;是否对深基坑、高支模、暗挖工程、起重机械设备安装与拆卸等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按规定审批;是否落实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用等。

3.3监理单位的行为风险识别该行为风险包括监理单位相应人员是否取得符合要求的资质证书;总监理工程师和专业监理工程师是否按照要求时间进驻现场;在工程关键部位、关键工序施工过程中,监理是否采取旁站、巡视行为;监理单位对应用于工程的建筑材料是否按照规定进行平行检测;是否在资质许可的范围内承揽工程;是否转让监理业务;是否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有关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和承包合同实施监理;是否按规定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安全技术措施、专项施工方案、应急救援预案和安全防护措施费使用计划;是否对安全隐患的整改情况跟踪落实,情况严重的未要求施工单位暂时停止施工等。

3.4勘察设计单位的行为风险识别该行为风险包括勘察设计单位是否在相应资质等级许可范围内承接工程;是否转包或违法分包勘察设计工作;是否执行了国家强制性标准的有关规定、勘察设计成果文件的深度和质量是否符合国家规定、工程施工前是否向施工单位进行勘察设计交底;是否根据现状评估报告提出设计处理措施,设计文件中注明涉及工程安全质量的重点部位和环节,并提出设计处理措施;是否设计文件有工程及其周边环境的监测要求和监测控制标准等内容;是否组织高风险工程的设计方案、工程周边环境的监测控制标准等专家论证;是否在设计文件中违法指定建筑材料、设备等的生产厂和供应商;是否严格执行勘察方案、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有关规定,并采取保护措施等。

3.5检测单位的行为风险识别该行为风险包括是否在具有相应工程质量检测资质;是否办理备案手续,有无转包检测业务、与所检测工程项目相关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有无隶属关系或者其他利害关系;是否按照工程建设标准和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质量检测监测、在检测过程中发现有结构安全检测结果不合格、严重影响使用功能等情况,及时向建设、监理单位反馈;是否违反工程建设标准和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质量检测、在检测过程中发现有结构安全检测结果不合格、严重影响使用功能等情况,是否及时向建设、监理单位反馈等。

4城际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施工的风险识别

4.1工程建设前期工程风险点识别前期工程主要包括征地拆迁、各种市政及公用管线改移、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以及申请施工用临水临电工程等。在此过程中主要的风险点有:办理“三证”和各种管线迁移许可证等手续、拆迁单位具备相应拆迁施工许可资质、拆迁建筑物的结构类型识别并制定相应拆除方案、拆迁建筑高空坠落物防护网防护、人员高空作业防护、被拆迁建筑的外接管线特别是电源、燃气等的切断检查、各种改移管线管位的确定、管线施工的沟槽安全防护和周边建筑物保护、燃气管线的切割防护、临时交通道路的各项安全防护、施工期间临时交通标志、标线的完整正确设置、申请施工临水临电的容量、临水临电的管位确定和相应安全防护措施等。

4.2工程建设施工机械风险点识别施工机械包括一般建筑工程施工的机械设备(如各种挖土机、起重机、吊机、打桩机、连续墙成槽机、灌注桩及搅拌桩机械等),同时还包括轨道交通工程施工专用机械设备(如盾构机、衬砌台车等)。各种施工机械在施工过程中的风险主要有:机械(如盾构机)的运输安全、起重机违反变幅限位、力矩限位、起重量限位规定、起重机吊钩锁定器失灵、起重机钢丝绳编结不规范、机械所处位置地基的稳定防机械倾倒、门式起重机轨道的稳定、盾构机的吊装、盾构机的切割和拼装、盾构机的安全保养和各部件检查等。

4.3工程建设用电风险点识别用电安全是参建各方控制工程安全的重要环节,其主要风险点在于:外接电源的可靠性、高压电源的特殊安全防护、电源箱质量的可靠性、漏电保护开关的状态、用电操作的规范性、用电设备的安全接地装置状态等。

4.4工程施工的各项风险点识别⑴工程地质风险:包括各类不良地质条件,如岩溶、断裂带、地裂缝、地下水发育、地下人防设施、地下障碍物等;⑵施工环境风险:包括各类市政及公用管线、临近建筑物构筑物的保护、临近交通工程防护等;⑶基坑工程风险:包括基坑开挖阶段的倾斜、坍塌、失稳破坏、围护结构的变形控制、围护结构渗漏水及流砂、基坑周边的围护防护设等、基坑降水效果、支撑吊装及拼装安全、坑底隆起、结构施工安全、临时封堵墙施工防渗漏等;⑷盾构工程施工风险:包括盾构进出洞加固、盾构进出洞、联络通道和集水坑施工、不良地质条件下推进、盾构穿越桩基础等障碍物需要清除后推进或穿越重要建筑物、盾构穿越水系、浅覆土推进、超深覆土推进、超近距离推进、小半径曲线推进、盾构机偏离、载头及塌陷等;⑸高架工程施工风险:包括高空作业各类坠落风险、排架稳定风险、施工作业面上方的高压架空线触电风险、安装和拆除钢模板吊装风险、高空焊接火花防护等;⑹暗挖工程施工风险:包括掌子面突泥突水、超前地质预报准确性、隧道围岩变形及稳定性、爆破作业安全、隧道内部通风、瓦斯等有害气体突出。⑺测量控制风险:包括控制测量及各种施工放样测量的精度、测量基点的保护、基准点的复测、测量仪器的及时校核、复测结果的核对等。

4.5其他特殊风险的识别特殊风险主要指在复杂工况等条件下综合性的方案风险和工期风险等。如东莞虎门站是由广深港客运专线、穗莞深城际轨道和东莞地铁R2线组成的接驳换乘大型枢纽站,其设计和施工涉及到多个投资、建设和运营单位,实施难度相当高,是集建设行为、施工方案、设计方案和工期等于一体的特殊综合风险点。

5风险识别对策

5.1基本对策风险对策的目标在于以最低成本将风险所带来的威胁降到最低,以获取最大的效益。依据不同的风险性质,风险处理的方法分为风险控制型及财务融通型两种。其中,风险控制型着重于降低或控制损失发生的频率与幅度,以达到降低或避免损失的目的,其处理方式为:风险回避,风险预防,风险转移,风险分离,风险分散;财务融通型指的是风险既已存在,损失难免发生,故有赖于事前在财务上有所融通,使损失所致财务上的冲击与不便降至最低,其处理方法通常包括损失自留、保险转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