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教育课程论文

教育课程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4-30 07:11:0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教育课程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教育课程论文

篇1

二、实施工程教育的意义

经过工程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对工程实践活动从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有整体的认识和理解,并且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强,做实际项目时,能够考虑到项目的经济性方面,有创新工作意识,有利于学生今后顺利从事相关工程领域的工作。

三、计算机科学类专业课程方法改革探索

(一)理论教学注重开展“两化”教学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自升本以来,一直探索与工程实际密切结合的教育教学方法,几年来,注册成立了20余家校办产业,鼓励老师从生产实践中寻找真实的项目,让学生和教师共同完成项目,训练学生的工程能力,与此同时,也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在真题真做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自学,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同时创造经济收益和社会价值。这就是该校提出的“工程任务课程化”,即以工程项目为载体,将整个工程任务贯穿于教学过程,学生在实践中逐步学习、深化理解基本理论,掌握各知识点,通过工程项目实践,加深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强化。在教学过程中,若没有真实的项目,就按照实际工程任务的全过程组织教学,课堂教学项目的设置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指导,各门课程围绕专业目标进行系统设计,从而使学生掌握知识之间的联系,并用于解决综合的问题。这就是“教学任务工程化”。计算机科学类专业在理论教学中开展“两化”教学以来,以程序开发类课程为例,教师提前给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然后把程序设计任务布置给学生,并阐述具体的要求,每个小组有不同的任务。学生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会按照软件工程生命周期的步骤进行问题定义、可行性分析、总体描述、系统设计等前期设计工作,并反复与团队研讨,最终与用户达成一致意见后,将开始进行编码、调试和测试、验收与运行,将交付给用户进行使用。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也能发现哪部分知识欠缺,从而产生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更深入的学习的相关知识。通过实施工程教育,培养学生的大工程观。

(二)实践教学注重校企合作

在实践教学方面,齐齐哈尔工程学院从大一开始,每年利用暑假时间统一安排学生到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公司进行专业实习,如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将被安排到软件设计公司、电子商务公司、硬件维修、网络维护、广告设计等公司进行三个月的实习。在实习前,教师要给学生布置相应的任务,学生结合在公司实习的内容进行设计,完成作业,专业会在实习结束后进行答辩、考核。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以企业员工的标准要求自己,实习工作既检验了学生在校学习的效果,也锻炼了学生的实践技能,并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工程师角色的核心是设计和实施问题的解决方案,通过校企合作、真实岗位实习,学生逐步向工程师的培养目标迈进。许多同学在实习结束后的答辩中,谈到他们的感悟往往是一致的:在企业实习,能够将在校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进行综合应用,学会了如何解决实际中出现的问题,摆正了对待问题的态度,学会了与人相处、与团队合作。

篇2

我国最早的体育课程是体育教育专业,伴随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和教育改革的深化发展,现阶段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不理想,相应的,体育教学设施、体育教学师资力量、体育教学软硬件等方面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实现体育教育和社会发展以及新课程改革的适应,在新时期,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发展需要明确其发展取向,在实现体育教育专业化发展的同时打造以生为本的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

一、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教学的现状

(1)高校体育教学缺乏对核心竞争力的培养。高校体育教学缺乏对核心竞争力培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高校体育教育专业长期将培养学校体育师资作为主要的培养目标,体育专业设置面较窄。其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合理。高校体育专业教育人才的培养集中在对知识、能力、技能的关注,忽视了对体育综合素质的关注,无法满足社会发展对体育人才的需要[此部分内容并没有说清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也没有说清楚高校体育教学中对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是如何缺乏的[1]。(2)高校体育教学就业渠道和市场受限[这不是高校体育专业课程教学的现状]。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渠道除了体育教师、基层业余体校教练员、社会体育工作者这些与专业直接对应的岗位外还能够考取公务员。但是受人才城市化发展的影响,城市体育人才饱和,但是乡村发展却缺乏大量体育人才。(3)高校体育课程体系模式化[此段内容应在详细些,具体说明高校体育课程体系模式化存在的问题,现内容一方面过于概括,一方面有文题不符的内容(标黄句子)。高校体育课程体系模式化表现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在固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习学习的自由选择和发展空间,无法发展个人特点。同时,体育教材内容与社会发展的衔接不太紧密,无法达到预期教学效果。(4)高校体育课程内容理论化。高校体育人才培养模式过度强调体育人才和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使得体育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比较薄弱,无法培养和发挥出学生的体育学习个性。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由于理论课程较多,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也不利于促进学生掌握正确的体育训练方法。

二、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专业化发展策略

(一)改革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在高校教育的深化发展,新时期,高校专业化的体育课程体系不仅要拥有丰富的体育基础课程,而且还需要透过课程反映现代化的体育教育发展观念,体现体育学科特点。第一,以专业化为基本取向,优化体育课程设置体系。以专业化为基本取向的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要注重体育教育、体育教学和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结合社会对体育课程的要求打造专业化的体育课程体系,实现对体育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本科体育教育专业要打造以专业能力为基础,以理论联系实践、课程学习和问题解决、讲座和创新培养结合的培养模式,切实培养高素质、社会应用型体育专业人才[具体怎样优化体育课程体系还是没有说清楚。第二,以实践能力为根本,优化体育实践课程体系。传统的体育教学主要以培养“技能人”为取向,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革新之后的体育教育体系需要关注学生的主体学习需要,从探讨学生主动学习知识、自主学习机制为出发点,为学生的体育学习创设更多平台[此部分内容与优化体育实践课程体系无关]。从专业实践能力的内外结构出发,结合社会对体育人才需求,有针对的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实践课程比例。[具体怎样以实践能力为根本,优化体育实践课程体系的内容没有说清楚,应减少类似作用或意义的论述,提出具体的课程优化策略[2]。(二)改革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内容。(1)加强对体育教育学的发展研究。体育教育学是对体育教育现象和发展规律的研究。体育教育学发展中涵盖体育教育发展目的、体育教育研究方向、体育课程编制、体育发展和人身心发展关系分析等内容。体育教育学对体育教育学科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体育教育学能够揭示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规律,为高校体育教育发展提供指导。((2)加强对体育教育和社会发展适应性问题的关注。伴随体育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发展,高校原有的体育学理论、体育教材、体育教法显示出不同程度的落后。为此,在新课改的深入发展下,需要相关人员加强对体育教育发展本质、体育教育和健康关系、体育课程深化改革等问题的进一步思考。(3)构建体育教育学发展体系。现阶段,体育教育学发展体系的构建需要涵盖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①从哲学层面体育教育发展和人身心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结合社会发展对体育教育的要求,思考体育教育的目的、目标、原则和内容。②加强对高校体育教育内容和体育组织内容的评价。③实现高校体育教育方法和体育学习方法的统一。对于本科院校的体育教育发展,不用实现体育课程形式和体育课程体系的对应,基于体育教师专业化成长发展是一个长期性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三)改革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教学形式。第一,发挥教师教学主导型。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落实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优化体育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实现学生体育个人化学习。第二,重视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个性的培养。通过协同合作学习让学生结合自己需要选择适合的体育学习方式,并在自评、互评过程中不断激发自己的体育学习潜能。第三,加强师生合作。在体育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是平等的关系,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还需要做好师生平等交流。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体育教育专业是我国高等师范类教育的重要组成,在新课改的深入发展和社会对体育教育要求的提升,体育专业课程设置也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做出相应的变革。针对现阶段体育教育课程改革盲目追求“宽口径”、“广适应”,逐渐脱离培养高素质体育教师的现象,需要相关人员能够对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异位现象做出合理的分析,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体现体育健康理念的基础上发展体育教育专业。

【参考文献】

[1]马桂霞.“体育、艺术2+1项目”体育技能类项目的设计[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24(1):37-41.

篇3

忽视素质教育虽然国家在提倡学生的素质教育,大部分小学表面上响应国家政策,但是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改变了教学内容,没有改变教育管理模式。社会各界的评价观念中,还是以学生的学习成绩高低评价老师,如何老师规划处新的教学方式,学习成绩上不去,将面对上级领导及社会各界舆论的压力。受这种条件的约束,使得敢于创新的老师无法施展拳脚,这将影响老师的积极性,只能按传统方式教学,注重智商教育。

1.2教学管理理念陈旧

满足不了与时俱进可持续性发展教育管理观念对学校开展教育管理工作起着行为指作用导的,好的管理观念在教育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随着小学新课程改革不断地深入推进,但有很多小学并没有建立起适合自己的先进的教育理念,而是盲目借鉴和使用传统陈旧的教育管理方式,特别是教育管理者对现代老师和新一代学生的管理方式陈旧而单一,忽视了小学生的素质教育,全面发展;另外,在改革教育管理工作过程中形成障碍,导致很多改革工作存在流产。

1.3教学资源缺乏

教育硬件设施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条件,由于资源的限制,部分小学特别是农村小学教育设施依旧缺乏、落后,教学设施老化问题也非常突出。教学器材缺乏、老化,导致德、智、体、美发展不平衡,甚至在某些农村小学,体育、美术、音乐等课程无法开展。

1.4教育管理队伍培养机制不健全

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信息化数字化时代来临,教育事业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这就对各个学校教育的管理者和教育者要求逐步增加。而目前,我国大多数小学教育管理者拥有的高学位、高素质的人才屈指可数,但在这方面的投入也很少,导致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不高,队伍建设机制不完善,存在能力与岗位不匹配的现象。特别体现在中西部不怎么发达的地区,小学的教育管理工作和行政管理工作混合在一起,这样严重遏制了管理层职工的主动意识。

2基于新课程改下小学教育管理措施

2.1加强素质教育,力争全面发展

作为初级教育工作者要深刻的认识到我国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要充分发挥素质教育职能,注重学生的能力、德育方面的教育培养,正确引导人生价值观。在教育过程中要因材施教,通过学习教育使得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处事、学会锻炼身体的能力。在实施过程中,要建立必要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正确引导学校和社会各界关注从培养结果转移到重视教育过程中。积极开展差异化教学,根据学生各自的特点和性格实施个性化教学。多鼓励教育管理者改革新课程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2.2转变陈旧观念,树立新课程改革意识

要改善小学教育管理,必须要做到以下几方面:第一,要改变传统陈旧的教育管理理念,把新课程改革积极融入教育管理之中,将自由民主化的理念引入教育管理领域,这就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建立现代小学教育管理机制,要充分调动被管理者的教学主动性和创新性,施行责任负责制,做到权责统一,权责分明。最后,要加强教育管理团队建设,提升管理品牌效应。团队建设有利于集中各自的优势,是效率最大化。

2.3建立合理的教育评价体系

在新课程改革推动下,传统的教育评价体系已经成为现代小学教育管理的障碍。而传统的评价模式基本上是通学生的各种考试成绩,考察对书本知识掌握程度,完全忽视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和学习态度的考核。新建的教育评价体系贯穿了整个教学活动,主要是看教育工作者能否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使学生树立自主管理观念,有意识的进行自我学习。从合理的教育评价体系通过科学手段,能够真实地反映出教师教学效果和职业能力。

2.4建立教育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

在新课程改革推动下,可以改变现有的终生制问题,可以采用合同制,打破“铁饭碗”,让教师产生危机意识,这样才能迫使教育管理者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教学水平。对岗位进行责任制,公布岗位职责、岗位要求,进行公开招聘和择优聘任的方式,为学校留住优秀教学人才和教育管理者。同时在工资待遇上也按照效率优先的原则,建立有差别的绩效的工资待遇,使职工的待遇与个人工作业绩紧密相连。只有这样才能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创新教育,才能使教育管理有新的突破。

篇4

当前高校创业教育并没有完全普及,甚至在有的学校还是空白。创业教育的开展缺乏实效性,主要体现在:对于课程的目标定位不清晰,误以为创业教育是培养企业家的教育课程,将创业教育的成功与否与学生的创业成功率挂钩,这是一种极具功利性“揠苗助长”的想法,反而不利于学生创业成功;创业教育的课程的内容体系也不完善,课程内容偏向理论化,缺乏实践,学生对于创业的学习也只是理论上的认识,难以付诸实践;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薄弱,大多数老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创业实战经验,也没有在企业的工作实习经历,老师大都是校内负责就业工作的行政人员或管理类学科的专职教师,平时忙于行政事务或本学科的教学,缺乏创业教育的交流与专门进修,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有利于发掘和培养学生创业潜力

创业教育是一种独特的教育形式,不仅要引导大学生学习把握社会环境、市场环境,又要着力发掘自己的创业潜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如敏锐的分析能力、组织协调、经营管理能力、抗压能力,这样才可能使创业风险最小化,实现创业的盈利。这种创业潜力和创业综合素质可以通过体验式教学的方法得到有效的锻炼,实施体验式创业教育,通过让学生亲身体验创业过程的各个环节,让大学生加深对创业活动的认识,转变学生的观念,对创业给予客观认识,从而对创业的顾忌心理可以得到缓解,从而形成创业思想意识。同时,学生在通过亲身体验和感悟创业过程中,能够引导学生认清自己的不足,激发自己主动自觉地朝着创业实践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不断修炼和努力。

(三)有利于落实国家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

大学生就业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的全局,同时也关系到大学生个人的健康成长。近些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2014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727万,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2015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749万,再创历史新高,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已经成为政府亟需解决的公共问题。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教育部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中第一条就明确谈到各地各高校要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抓手,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面向全体大学生开发开设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纳入学分管理,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实际效果。高校要建立弹性学制,允许在校学生休学创业。由此可以看出国家对创业教育的高度重视。

二、体验式创业教育的课程设计的实践探索

(一)课程设计原则

1.自主体验。体验式创业教育课程设计首先要求能够激发学生自主体验的学习愿望。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学习,通过主动学习、主动体验各类创业教育情境内容,来自主学习创业教育知识。

2.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体验式创业教育课程中,教师是一个导演,而学生是演员。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激感以使学生想学;通过对学生的指导和发挥其主体性以使学生会学且学得好;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以使学生会用。

3.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在创业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创业教育课程设计应当本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使课程不仅是一种传授创业知识的理论教学,同时能够真正地让学生实践这些知识,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4.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第一课堂是传统的课堂授课,第二课堂包括:课外的社团活动、实践、竞赛等,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结合为学生创造体验的机会,将体验式创业教育付诸实践。

(二)课程内容的设计

体验式创业教育课程的内容,应当既能全面系统地涵盖创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根据教学知识点,设计可供学生参与体验的活动项目,在体验活动项目的同时,学习并深入理解或简单运用创业知识。本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在体验的原则,体验式创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应当包含理论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内容。理论教学内容应当完整再现学生创业过程中涉及的创业者素质、创业项目选择、企业管理、创业团队建设、财务管理、风险控制等知识。如创业者素质应当着重强调敏锐的洞察力、积极的心态、创业意识和人格魅力;创业项目的选择应当引导学生学会识别创业机会、评估创业项目;企业管理应当教会学生认识不同的企业类型、工商注册、税务登记,企业选址、开办企业的途径等。同时,理论教学内容应当将创业教育与学科专业教育相结合,在学科专业教育中渗透创业教育,使创业教育依托专业教育,学生的创业选择建立在专业基础上就更加容易成功。相对于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以掌握直接经验为主要任务,实践是学生体验创业知识的重要环节。因此无论在课堂上还是课堂下都应当设立可供学生实践体验的环节,而实践的内容应当注重完成某项任务。例如可以通过填写企业信息卡以及制作企业简介PPT的形式来让学生认识企业的类型、企业文化、生命周期、社会责任等知识。实践教学内容设计应当紧扣理论教学内容,并具备趣味性和可操作性。

(三)教学方法的设计

体验式创业教育课堂理论教学方法应倡导问题式、讨论式和参与式教学,实现从以知识传授为主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的转变、从以教师为主向以学生为主的转变、从以讲授灌输为主向以学生体验参与为主转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可以采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头脑风暴的方法。如可以选择马云建造电商帝国的案例,让学生分析作为创业者应当具备哪些素质,通过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和讨论,以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实践教学是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融合的必要过程,可以采用创业讲座、创业大赛、教学参观、校友交流、创业者访谈等方法。如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企业开办和企业主能力要求的一些专业问题或热点问题,邀请业内专业人士作专题报告、从现实经济发展的角度,介绍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适应市场的能力和经营理念;组织创业计划大赛,通过竞赛弘扬创新创业文化,激发学生对创新创业的热情,鼓励创新和团队创业。通过大赛推介培训、竞赛评选、政府扶持、资本对接、创业辅导,为学生提供展现创业项目的平台,同时引导有意向和实力的创新资源和社会资本等资源合力支持学生团队将创业想法付诸实践;也可以组织教学参观让学生通过参观了解企业经营和市场各种变化,专门安排时间进行参观讲解;从已创业有成的本校毕业生中挑选成材典型,采用校友交流会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创业品质以及在实际开业和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四)体验式创业教育教学平台的搭建与运用

高职院校应利用现有的资源,紧紧围绕创业教育的主旨,广泛联络社会资源,搭建体验式创业教育教学平台。可在校园内开设创业科技园区和项目孵化基地,学生在科技园里可以享受创业优惠政策,在场地、设备、指导教师、甚至于资金上给予支持,这就为有创业想法的学生提供模拟创业或者孵化创业项目的机会。也可以在校外建立固定的创业教育实践基地,使基地成为大学生进行创业活动的重要场所,为有志于创业的学生提供宝贵的实战体验。如建立创业校友企业实习基地或校企合作工作坊,学生可以在校外基地实习,锻炼自己的专业技能,学习积累企业的经营管理等创业实践经验。如在动漫设计专业中开设校企合作工作坊,企业将一些专业相关的工作派给工作坊,工作坊组织学生来完成任务,并根据学生的完成状况给予一定的报酬,激发学生参与实践体验的热情。通过校外实践体验基地还可以丰富和提升师资队伍结构和能力。一方面可以通过脱产培训、在职进修、对外学术交流等形式加强对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培训,安排相关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积累实践经验;另一方面可以从社会上聘请曾经有过创业经历的人来学校担任兼课教师。组建一支既具备创业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又懂得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篇5

2、中职教育的课堂教学存在主要问题

(1)中职教育的课堂教学还是强调以传统的理论教学为主,在教学的方法还没有得到创新。传统的教学模式重点还是强调对理论的学习,在课堂上讲的知识点过细,没有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这在学习上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中职学生面临的很现实的一个问题是其基础不理想,在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与理解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即使教师在课堂上讲课时间上去了,但是教学的效果还是不能让人满意。

(2)中职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中职学生本身的基础不是很理想,对学习缺乏兴趣。教师在进行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没有注意教学方法的改变,学生由于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比较低,课堂的教学气氛不是很活跃,没有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本身基础不理想,认为课堂学习就是为了凑时间拿毕业证,这也是很多中职学生没有将课堂学习加以认真对待的重要因素,这种观念在作怪,严重阻碍了中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学习兴趣自然提不起来。

(3)师生互动效果不理想。课堂教学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良性互动,这样才能做到教学相长。由于教师还停留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法当中,再加上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这样教与学脱钩现象比较严重,这也是导致中职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差的重要原因。

3、引进企业培训员工方法的重要性

企业员工培训,就其广义属性而言,实际上是一种企业员工根据企业的需要和要求而进行的有重点,有针对性的重新入校学习的一种继续教育。它的培训方法比一般的学校教育方法更开放,更多样化。如果企业要想从众多竞争的企业对手中脱颖而出,就必须拥有自己的优势,具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不管是表现在整个企业的营销理念上,还是表现在产品设计、生产。而这些都需要企业员工的知识、技术和能力的应用。因此,值得各种学校教育借鉴,今天我们主要是把企业培训员工的方法运用到更广的范围,把它和中职学校的课堂教育联系在一起。中职教育的目的是就业,所以,一切的中职课堂教育都要围绕就业展开。相关研究资料显示,虽然中职生的就业率较高,但中职生的高就业率中隐藏着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中职毕业生普遍表现出就业稳定性比较差,跳槽频繁,不讲诚信,盲目随从,缺乏耐心。我们把企业培训员工的方法像激励,团队精神,协作,职业素养的培养等等运用到中职教育的课堂上面去,会使中职学生在课堂上以致以后的就业上收到很好的效果。

4、企业培训员工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1)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中职学生的基础不是很理想,学习的兴趣也不高,养成了破罐子破摔的思想。其学习成绩提不上去,并不是全由其智商因素来决定,还有很多的非智力因素,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让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可以引进企业培训员工的高空云梯法,这一方法就是想象自己能够在高空之中穿越云梯。教师在使用这一方法的时候,首先要坚定一个思想:我的学生永远是第一。教师在进行知识讲授的时候,要注意在课堂上提问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很快就能够答出来,并做一些适当的表扬,让学生充分感觉到自己的潜能还是需要进一步挖掘的。这样教师在课下布置作业的时候,便可以选取较为难的问题,这样学生就会延续在课堂上的那种学习积极性,去查阅相关资料去独立完成,在完成的时候心中产生一种成就感,这样学生的潜能就被激发出来了,学生学习潜能被激发,学习兴趣自然就有了。

(2)重视团队的协作

中职学生将来是要走向工作岗位的,在实际的工作当中,更强调团队的协作精神。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善于使用企业培训员工的团队协作法。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时候,善于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根据问题的不同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并说明每一组在问题讨论完毕后,选出一名代表进行课堂发言。实际上,一名小组代表实际上是代表了一个小学习小组,也就是一个团队,学习小组内的每一名学生为了自身团队能够取胜,都会去积极主动的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不能因为一个人而给整个团队丢脸,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便被激发出来了,更能培养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精神。

(3)注重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篇6

1.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理想人格教育

理想信念教育的最终体现是理想人格的形成。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道德理想人格,诸如“中庸人格”、“君子人格”和“内圣外王人格”等内涵丰富,充满了人文精神,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理应传承。如在人格主体性方面,强调“为己之学”,提倡道德的自我建构、自我完善;在人格志向方面,强调“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在个人情操方面,强调“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以及“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在人生困境方面,强调“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当然道家“天人合一”的人格理想,墨家“兼爱”人格理想等都是重要的教育内容。这些教育内容,结合具体的理想人格原型,如屈原、勾践、苏武以及苏轼等等,必然会对中国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人格产生积极的影响。

2.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德向善的道德教育

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在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中,形成了影响深远的崇德向善的价值理念和道德教育的系统思想,崇德向善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质。孔子指出:“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特别是儒家文化的“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规范,积淀在民族心理之中,已有深厚的情感基础。其中,“仁”、“义”和“信”的道德教育在今天尤为重要,应构成《基础》课程的重点教育内容。“仁”的教育重点要放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层面上,以培养现代人的友善观念;“义”的教育重点应强调“以义获利”、“以义制利”,达到义与利的和谐统一。“信”的教育重点应强调以“以诚育信”,通过对自然规律的崇敬和内心的真诚达到外在的言而有信。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方法设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性需要借助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达成,不同的课程和课程内容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一般来说,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教学方法有三种,这些方法也可以在《基础》课教学中加以运用。

1.文化比较法

文化比较法是文化教育中较为常用的方法,早在古希腊时期和18世纪的启蒙主义哲学家那里就开始运用,到19世纪已经形成基本的规范,成为文化教育和研究中的基本方法论。一般说来,文化比较法是在建立一定的价值标准下,通过比较找出不同文化之间的相同点和差异点,揭示出带有普遍性的文化规律。当然,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文化比较法,其目的是通过比较,让受教育者更加有兴趣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其产生情感认同。在教学活动中,文化比较法的运用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妥善寻找文化比较的规范和标准

我们知道,当今世界各种文化并存,气象万千,表现各异。运用文化比较法,无法回避的首要问题是:文化之间有无优劣之分?何者为优?何者为劣?历史上,由于西方社会近代的崛起,在文化领域中曾出现“西方文明中心论”,一些人也言必称西方。后来有学者对此进行反思后,又提出无优无劣论。但无优无劣论掉入了文化相对主义的泥潭,使得文化比较失去了理论基础,在文化教育中无法对文化价值进行选择、学习和借用。虽然文化比较的标准建立到现在还是个难题,但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而运用的文化比较法,必须建立在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立场,通过比较让学生重新发现已经失落的中华文化的宝贵性和独特性,确立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

(2)妥善选择比较的对象和材料

在文化比较时,一定要选择能够反映双方具有典型特质的材料,尤其是在选择中国传统文化的材料时,应选择能够真实地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材料,比较时力求不偏不倚,目的是为让受教育者接受与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文化实践法

恰当地开展文化实践活动容易激发受教育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达到教育的目的。文化实践法就空间来讲,主要分为校内、校外两种文化实践空间。校外主要是引导受教育者对传统文化进行实地考察、调研,作为一种投身现代社会生活的方式,能够从中发现现代社会与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诸如有些高校已经形成多种形式、多种类型的文化教育实践平台,像“中华文化之旅”、“中国寻根之旅”等大型活动,每年组织几百名学生利用假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亲身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当然,校外文化实践更多地还是要充分依托建立多个文化教育实践基地来完成。几乎每个地方都有当地特色的传统文化、文物与文化遗迹,定期组织学生对其进行参观和考察,以形成对传统文化的深入认知。校内文化实践的主要形式是开展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如中华文化节、儒家文化节、中华传统美食文化节以及汉服文化节等,让学生通过参与校园文化活动,挖掘和感受活动背后的中华优秀文化内涵、价值观念和思想精华。文化实践活动也可以依托学生自发成立的传统文化兴趣小组来开展。文化实践法以实践对象划分,可以分为文化实物实践法、文化场景实践法和人文实践法等。尤其要提出的是,人文实践法是一种有效的“以文化人”方法,能够有效地实现“使人文化”的教育价值,是在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组织开展人文精神的体验活动,就是一种人文实践法。中国传统文化中充满着对人的价值和人生意义的关怀,诸如孔子的“仁爱”精神、墨子的“兼爱”精神、孟子的“大丈夫”精神以及范仲淹的“先天下”精神等等,而这些人文精神学生可以通过文化实践法加以感受与体验。

3.文化情景法

文化情景法是一种在教学活动中引入或创设的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文化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文化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文化态度体验的教学方法。多媒体技术为文化情景法在课堂上的应用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在《基础》课中,可以创设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情景,利用听觉和视觉,对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力。如《论语•子路》第18章有关叶公和孔子关于如何对待父亲偷羊的讨论,“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虽然短短几句话,但其中包含着丰富内容和道德争议的道德文化情景,可以让受教育者在教学中进行角色扮演,就可能遇到的情景展开讨论。文化情景法还应使学生能够将传统文化运用到当代社会情景中去解决现代问题。因此,传统文化情境设立后,一般最后要转向现代情景。例如“父亲偷羊”在现代社会里会遇到什么新问题,如何处理这些问题,这都是新情景,通过情景转换,可以促使学生通过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对比,更深刻地理解传统文化的社会背景,这样更容易形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文化建构

传统文化教育虽然需要依托传统知识的传授,但其实质是价值教育,是要学生形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与文化的认同。因而,需要建构出由价值、规范、信仰以及表意象征符号等构成的课程文化,以适应文化教育的特性。试想一下,如果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自身存在着文化缺失、亏空与虚无,从而引致课程缺少人文关怀而呈现粗暴化的状态,文化教育的价值目标怎能实现。以《基础》课为例,《基础》课应主动地遵循文化逻辑,在一种文化体系中理解课程本质及其属性,建构“超越性”、“鲜活性”和“本土化”的课程文化。

1.超越性的课程文化品质

强调《基础》课要建构超越性的课程文化品质,目的是避免使《基础》课在“教育市场化”观念的引导下,成为为经济、就业和技能服务的课程,而遗忘了“精神成人”和“文化养成”的职责。如果《基础》课被现实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名利所诱惑、困扰和束缚,其教育活动只是培养没有思想和没有灵魂的工具人,其结果只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么被抛弃,要么被庸俗化。因而,超越性的课程文化是《基础》课完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目标的前提,只有如此,才能保证《基础》课以内化传统文化成果为己任,以创造性转化传统文化,建构超越现时代的精神文化为担当。

2.鲜活的课程文化生命

由于传统文化教育属于价值教育,此类教育的重大障碍是“课程学科化”。所谓“课程学科化”就是以学科逻辑理解课程,以标准化、效率化及定量化为课程诉求,以课程结构、课程方法及课程密度曲线为主要关注点,以定义、判断、推理、分析、综合、逻辑演算以及公理等符号系统为外在表现。“课程学科化”之所以不适合价值教育和文化教育,根本原因在于它会使课程凌驾于教师和学生生活、经验之上,把人类实践活动过程中最真实、具体、生动和富于生命活力的东西“去情境化”、“去过程化”了。而作为比知识传授要复杂和困难的价值教育和文化教育必须借助课程的“情境性”、“体验性”和“互动建构性”才能产生实效。首先,有了情景性,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文化体验才具有可能的环境与条件。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在文化教育中唤醒自我,并主动了解文化的意义。其次,体验是文化教育的重要基础,如果体验性活动不足,很难形成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深度理解。最后,文化教育必须在“我们”之间完成,需要利用交往、对话和商谈等互动方式进行,这样才能达成良好的效果。

3.本土的课程文化意识

课程文化类型多样,因而《基础》课不仅要建构课程文化,而且要建构本土的课程文化。本土的课程文化就是立足于中国课程文化的现实问题,对传统课程文化的要素实现创造性转化,最终生成具有民族文化风格的课程文化。实际上,我国的儒、道、释三大文化传统生成了具有民族独特性的课程智慧和非常有益的价值取向、课程内容。如儒家思想蕴含的中庸、和谐和对话的课程文化,道家哲学中蕴含的自然主义的课程文化,释家智慧蕴含的“禅思”、“领悟心性”等课程文化,等等。这些传统的课程文化理应成为我国当代课程文化的深厚底蕴,如果弃之不理,实在可惜。我国的课程教学中所强调的服从教师的指导、服从集体的利益以及强调和谐发展、共同发展等价值观,是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孝”、“礼”等范畴一脉相承的。因而,不能对这些传统完全抛弃,束之高阁,更不能妄自菲薄。

篇7

(2)内容提要与关键词内容提要是论文内容的概括性描述,应忠实于原文,字数控制在300字以内。关键词是从论文标题、内容提要或正文中提取的、能表现论文主题的、具有实质意义的词语,通常不超过7个。

(3)目录列出论文正文的一二级标题名称及对应页码,附录、参考文献、后记等对应的页码。

(4)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部分,通常由绪论(引论)、本论、结论三个部分组成。这三部分在行文上可以不明确标示。

(5)注释对所创造的名词术语的解释或对引文出处的说明,注释采用脚注形式。

(6)附录附属于正文,对正文起补充说明作用的信息材料,可以是文字、表格、图形等形式。

(7)参考文献作者在写作过程中使用过的文章、着作名录。

4、毕业论文格式编排

第一、纸型、页边距及装订线毕业论文一律用国家标准A4型纸(297mmX210mm)打印。页边距为:天头(上)30mm,地脚(下)25mm,订口(左)30mm,翻口(右)25mm。装订线在左边,距页边10mm。

第二、版式与用字文字、图形一律从左至右横写横排,1.5倍行距。文字一律通栏编辑,使用规范的简化汉字。忌用繁体字、异体字等其他不规范字。

高中化学教育课程中绿色化学的实施

摘要:高中化学的课程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随着环境问题的凸显,作为科学素养的一部分,绿色化学理念应该为学生所接受并内化。这就要求教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涵盖绿色化学理念,主动创设情境,立足实验,在课堂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并对学生的绿色化学理念进行评价。

关键词:高中;教育;绿色化学

一、高中绿色化学教育目标

绿色化学是用现代化学和化工生产技术,消除或减少对人类健康、生态环境有毒的原料、催化剂、试剂和溶剂的使用,不生产有毒有害产物、副产物和废物的一门新兴学科,其宗旨是实现有害物质零排放,从源头上防止污染、保护环境。对于高中化学教育而言,绿色化学教育已经成为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教育目标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1、知识与技能。理解绿色化学概念、原则,了解绿色化学诞生与发展,认识生产生活中的绿色化学现象;学习绿色化学的研究方法,掌握化学实验基础知识与技能,能够完成简单的绿色化学实验;理解绿色化学与其他科学之间的联系,能够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解决绿色化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在探究绿色化学问题的过程中,理解绿色化学意义,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增强科学探究能力;掌握获取、加工绿色化学信息的方法,能够提出具有探究价值的绿色化学问题,提高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自主探究绿色化学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习绿色化学的兴趣,激发参与绿色化学宣传与科技活动的热情,感受绿色化学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和谐发展关系;增强将绿色化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的意识,能够合理判断与绿色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关注与绿色化学密切相关的热点问题,树立绿色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主动承担起学习绿色化学的责任,强化保护环境和造福后代的使命感。

二、绿色化学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实施途径

1、主动创设情境,善于利用教材素材。教师在教学时,应以主动创设的或者教材中的生活化情境或问题为中心,通过主动探究式教学,鼓励、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绿色化学理念,比如可以把绿色化学的理念渗透在元素化合物教学中。如在卤素教学中,教师可组织学生讨论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的利弊;在高分子材料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以废旧塑料的再生利用为例,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对废旧物资的综合利用的作用,讨论其可能的途径。通过这些活动渗透绿色化学思想,学生经常了解及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的热点,从而提高其深入了解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并将其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培养学生防止污染、关注人类生存发展的责任感。

2、立足实验,渗透绿色观念。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关键所在,所以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绿色化思想的重要手段。中学化学实验中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大部分实验的药品用量在教材中都未明确量化,都是用“适量”、“几滴”等笼统的词语限定,而中学生做实验时好奇心比较重,无法准确地把握实验药品的实际用量,所以造成药品的损失,甚至可能造成污染。二是实验的产物有毒。所以要对化学实验进行调整,要定量,实验室明确告诉学生药品的用量情况,这样既可提高实验的科学性,又可为实验操作规范化奠定基础,更是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保证。三是让学生根据有毒物质的性质,探究针对该种物质如何进行回收与处理。对于实验可以进行细节上的优化和处理,使得实验更绿色化。例如在萃取操作的演示实验中,由于溴的挥发性强,毒性大,而碘的毒性较小,可以将四氯化碳萃取溴水改为萃取碘水。在铜和浓硝酸反应的实验中,将铜片改为可调节高度的铜丝,这样就可以控制反应的进行,当实验结束时可以及时将铜丝取出,减少空气污染。演示白磷和红磷着火点对比实验时,该实验反应发生时燃烧物易爆溅并且燃烧时有大量白烟产生且有毒等,实验时在铁片上方罩个玻璃罩,取用的药品也要尽可能少。由此可见,在实验时,要确保实验的安全及环保问题。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污染环境、不吸入有毒烟雾及安全和便于观察等角度出发讨论、分析,共同改进完成实验,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环境意识及绿色化理念。

三、循环使用化学试剂、充分利用反应产物

绿色化学是一门从源头上阻止污染的化学,所以,我们应该应用化学的处理方法,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及反应产物。这不仅从源头上防止了污染,而且增加了经济效益。例如:在中学化学实验用CO还原Fe2O3的实验中,如果将反应后的混合集体(含未反应的CO)直接释放到空气中,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空气,产生了新的隐患。如果进行循环利用,就能达到节约化学资源和保护自然环境的目的。在实验工作中,用绿色化学的思想来指导,更能有效地防止污染。

四、妥善处理化学实验中的废弃物

在中学化学实验中,大部分实验的药品用量在教材中都未明确给出限量以致学生很难把握药品的实际用量,这样既影响实验的科学性和实验效果,又会造成药品的浪费,还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规范化操作。若将药品规定了用量和浓度,既方便施教,又方便操作,更易让学生接受、观察和记忆,从而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态度和科学的实验方法,同时节约药品,减少环境污染。教师实验教学过程中,限定用量,把好的经验传播给学生,妥善处理化学实验的废弃物(回收、无害化处理),加上正确引导,既提高了实验的科学性、为实验操作的规范化奠定了基础,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使学生学到实际应用技术,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作为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董量耀.中学绿色化学教育实施策略探讨.化学教育[J].2002,11.

[2]吴光才.中学化学实验绿色化的探索[J].南平师专报.2001,02.

篇8

教师对开发课程资源的理解仅局限于开发几门实用课程。像钢琴、声乐、和声、视唱练耳等,未能认识到音乐教师在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中的重要作用。在职教师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课程资源开发的理论和技术从哪里来?我们不能期望或者说等待教师在繁重的教学中自然的产生,教师课程理论基础薄弱必然造成在开发课程资源过程中的无所适从。在开发课程资源的过程中。政府与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与指导是关键。音乐教师则是开发的主体。作为音乐教师教育主阵地的高等师范院校应率先设置和开发课程资源,从而形成未来教师的课程开发意识、理论和技术。长期以来,广大教师形成了上级发号施令、下级照章办事的依赖心理。究其缘由。教师的这种“惰性”是由国家教育机制、教育政策造成的。要真正调动教师开发资源的积极性。挖掘其内在潜力。惟有给教师赋权,使其从旧有教育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更加理性地结合教育学院的性质和生源现状从事教学活动。凡是对学生发展有价值、有影响的东西,均有可能开发成为课程。

在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今天,建立适应教育要求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课程体系提上日程。在音乐教师职前教育中对师范生进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课程资源开发的教育和示范,就显得尤为迫切和有价值。

(二)音乐课程资源内容单一,建构音乐教育课程的多元文化视角

出于教育的不同目的,形成用于培养专门化人才(专业音乐教育)的课程和用于培养非专门化人才(普通音乐教育)的课程两种课程形式。这两类课程知识都是专业知识其性质是相同的,并非用于培养“专门化人才”的知识不同于用于培养“非专门化人才”的知识,它们只是两类学科课程,而不是两种学科知识,其中的差别仅在于课程知识的组织结构和课程知识的处理方式而也,差别的根源在于其教育学背景(即培养目标与教育设计等)。学前教育学院中的音乐教育体现了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师范性”,不能沿用专业音乐院校的方法。在内容上不能只强调音乐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内容过于单一。《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称“新课标”)的研制和出台,顺应了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潮流。为普通音乐教育的改革提供了一种思路和前景。“新课标”新增了音乐与相关文化这一学习领域。这无疑是对学习的提升,学前教育学院的学生虽然音乐底子薄,但高考文化分数录取较高,一般在500分左右,而音乐专业学生文化较低,普遍在200多分左右,高考文化课分数的高低标志着是否具有深厚的文化知识基础,这是作为教师最基本的素质。学前教育学院的学生不要仅局限于音乐内部(音乐感受和音乐技能)的学习,在学习音乐上宜多一些音乐欣赏,少一些说教,帮助学生提高鉴赏和分析作品的能力,不必太注重较深的音乐专业知识和理论。学习音乐与相关文化:包括音乐与社会生活;音乐与姊妹艺术;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发展把其他音乐文化纳入音乐课程的能力。将多元文化方法纳入音乐教育课程可解除对学生学习的限制。音乐方面的课程包括作品曲目和音乐要素等,学校可以建立与作品曲目相关联的部分课程提纲,将使学生有机会从各种文化出发,通过个人、结构和社会文化角度去学习理解音乐,把音乐作为该文化的一种表达方式。从多种过去和现在的社会和文化视角“研究音乐”。把音乐定位在一个特殊的时期、地方或文化中来区分音乐的特性(诸如曲调或节奏特点),掌握特定文化或历史背景下所创作音乐的理解方法。在高等教育中加入外来音乐将提高听的能力,独特的音调和节奏结构被认为是一种新的类型。在人口稠密的地区,一个班级的学生可能来自几个不同的民族,音乐教师在教学中要应付不同文化和音乐表现,不得不寻找处理这些情况的方法,虽然教师仍需根据提纲讲授。但感兴趣的教师也向学生学习,通过欣赏学生最擅长的音乐,让他们在课堂上演示不同文化的歌舞,收集研讨会资料,阅读论文并且走出各自的领地寻找那些对教学有帮助的文化持有者,这一系列的办法收集材料在课堂上使用。

(三)课程资源开发缺乏地方特色。建立以中华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为中心的音乐课程体系

从音乐与文化的关系来,音乐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音乐是文化系统中最能体现一个民族本质和文化特征的文化形象,无论是声乐还是器乐,无论是其曲式、配器还是旋律、节奏等,总是呈现出母语文化的特征,无不反映母语文化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审美心理。母语是音乐的“国界”。我们常说中国音乐要以“中华文化为母语”,就是指中国音乐的创作、演奏、表演、教育等应体现出它固有的中华文化的特征和取向。我国新出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也强调要“弘扬民族文化。理解多元文化”。“新课标”在标准地列举了民间或民俗音乐的内容,如:3-6年级标准中有“主动参加社区或乡村音乐活动并能同他人进行音乐交流”,“乐于听音乐会或观看当地民俗活动中的音乐表演”;7-9年级标准中有“在出席音乐会及参与社区音乐活动过程中,能够观察和了解音乐家或民间艺人的活动,并作出自己的评价”。应该说这是很好的想法,但如何真正地贯彻实施,并在这些学习内容中考虑音乐民族学家的观点,仍是当前的音乐教育需要作出回答的翻。

篇9

 

慕课发展至今,已经由其最初兴起的高等教育领域辐射到了更多领域,基础教育也受到了它带来的影响。慕课的交互性、可控性、便捷性、碎片化等特点在教育资源共享、发展学生个性、实现教育公平等方面都蕴藏着巨大的优势和潜能,被认为是能够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一次契机 [1]。研究表明,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澳大利亚相继开展的基础教育慕课实践在提升学生学业质量、增强学习动机、提升教师工作满意度和优化家校关系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

 

慕课被引入我国基础教育课堂以来,接受了本土化改造,形成了“慕课+翻转课堂”的组合模式。自C20慕课联盟成立以来,慕课在我国基础教育课堂变革运动中持续升温,方兴未艾 [3]。但目前我国专注于基础教育的慕课平台,基本上是复制高等教育慕課平台的模式或是沿袭传统的网络公开课模式,没有针对基础教育的特点进行优化,不能满足基础教育学生的一些学习需求,还存在着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

 

一、现有慕课平台应用于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在人力、物力方面投入过大

 

在需要教师大量工作的同时,还需要有大量的资金以维持平台运转 [4]。因为基础教育慕课很难通过证书服务、付费课程等盈利,因此大型基础教育慕课平台大多依靠政府或学校的资金支持,自身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在应用于基础教育中时并未进行足够的优化,学生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困难

 

一方面,现有的基础教育慕课平台大多沿袭传统的网络公开课模式,上线的课程大多已经完成,学生与授课教师或其他同学之间的互动存在一定的困难;另一方面,现有的基础教育慕课平台没有对移动终端进行足够的优化,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不便。

 

(三)功能较为单一

 

现有的基础教育慕课平台所提供的服务大多局限于视频课程,主要面向中小学生。以华东师范大学主办的C20慕课联盟为例,其主要功能就是提供教学微视频,对学生与教师互动、教师之间交流教学经验等功能涉猎较少,并没有充分挖掘和发挥出慕课平台所具备的功能与优势。

 

(四)大多游离于学校教育之外,与传统课堂结合较少

 

现有的基础教育慕课平台与传统课堂的联系大多仅限于为采用翻转课堂授课模式的微课程提供微视频,但大多数学校并没有选用翻转课堂的模式进行教学,使其课堂与慕课平台相互隔离,传统教学模式并没有改变。

 

二、基础教育慕课问题的解决方案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提出了“轻慕课”的概念:轻慕课,即主张由学校或校际联盟搭建,并为其服务、去除传统慕课平台中不适合基础教育的部分,根据情况丰富功能、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进而更适合基础教育的慕课形式。“轻慕课”之“轻”体现在其规模较小、抛弃了冗余功能且使用便捷。

 

“轻慕课”能够从以下4个方面解决基础教育慕课存在的问题:

 

(一)以校或校际联盟为单位,搭建小型慕课平台

 

1注重实用性,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传统的慕课平台规模较大,搭建和维护的花费也相对较多。因此,“轻慕课”主张由学校自主或校际联盟共同搭建,为师生和家长提供服务。与传统的基础教育慕课平台相比,“轻慕课”可以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和优化,具有更加实用的优点。

 

(1)“轻慕课”更具实用性。主流慕课平台上的许多课程都是基于高等教育设置的,需要一定的知识背景,并不适用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易使其中途放弃,造成慕课 “完成率低”的问题 [5]。而“轻慕课”的课程由学校定制,学校对学生的了解有助于打造更适合中小学生的课程,更具针对性。另外,国内现有的基础教育慕课教材存在不同的版本,学生在学习时需要自行检索适合的课程,费时又费力。而“轻慕课”课程由学校自主提供,学生能够直接学习相应的课程,获取知识更加便捷。

 

(2)“轻慕课”更利于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对相关知识的需求并不是固定的,“轻慕课”为学生获取这些知识提供了便利。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准备的关联知识、拓展知识等都可以放到慕课平台上,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所学知识。同时,教师可以根据授课过程中学生的情况,灵活地在慕课平台上添加学生需要的内容,填补课堂知识的空缺,作为复习巩固或是课堂知识的扩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利用慕课平台建立资源库,共享校际联盟中的优质资源。“轻慕课”可以作为资源共享中心,为学校之间分享优质资源提供便利。借助慕课平台,无论是为学生服务的课程视频还是为教师服务的课件教案,都能十分便捷地被分享与获取,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便利。

 

(1)“轻慕课”的这种课程共享模式便于学生和教师获取相关的课程资源。不同的教师基于自己对于教材的理解,有不同的授课方式。通过“轻慕课”平台,学生可以体验适合自己的优秀教育资源,领略不同教师的讲课风格,感受不同学校的教学特色,从不同的角度学习知识。同时,公开课常出现教师和学生事先排练好的“演课”这一备受诟病的现象,并不能真实反映课堂和教学情况 [6]。所以,对于教师而言,用观看慕课课程替代传统的听课,便于教师直观地了解真实的课堂情况。这也是一种新型的学习与交流的便捷方法。

 

(2)“轻慕课”在辅助教师工作方面助力。在“轻慕课”的教师专区内,教师可以将教案、课件和教学资源等上传到服务器上,与其他教师分享。教师可以就教学资源的选择、课件的制作和使用等进行经验交流,有利于教师的共同进步。同时,校际联盟中教师之间的交流能够带动学校之间的教学经验交流,进而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

 

3利用平台开发、实施校本课程, 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轻慕课”由学校主导的特点为学校校本课程落实于慕课平台提供了可能。校本课程的线上化可以减轻老师的负担,丰富学生的选择,有助于将校本课程尊重和满足学生差异性和多样化需求的特点落到实处 [7]。

 

(1)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慕课平台能够提供一定的便利。在开发前期,可以利用平台的调查与反馈功能对本校学生进行调查,掌握学生的需求,进而结合当地文化和学校课程资源,开发出具有学校特色的、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课程。同时,选课学生的数量、学生的评价等都可以客观地反映出这门校本课程成功与否。基于平台的不记名课程评价系统,学生能够提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评价和反馈,这也有利于学校和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对后续课程进行调整。

 

(2)在校本课程实施方面,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校际联盟中每个学校提供的校本课程各具特色,丰富了课程的多样性,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多样化发展。另外,在校本课程中,学生也可以在专门的区域上传自己关于课程的想法、作品等,以进行学习成果的展示,系统可以自动记录学生的学习记录、发言、作业和成果展示等,展现学生的学习历程与结果,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推动学生评价的多样化。

 

(二)丰富多终端支持体验,整合相关的便捷功能

 

1为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多样化的终端提供支持,便于学生使用。“轻慕课”从学生的使用体验出发,为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终端提供支持,旨在优化使用体验,让学生能够便捷地获取知识,让学习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也为移动学习提供了便利。

 

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普及,为移动学习提供了基础条件,为学习带来了更多的自由。“轻慕课”可以为不同系统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开发相应的应用程序,使用户能够更方便地使用传统电脑端所具备的各项功能。

 

“轻慕课”的App应为在线和离线两种情况提供相应的功能。在有网络连接时,学生能够轻松地使用慕课平台的各项功能,还可以有选择地将想要学习的课程离线加载到手机上;课程视频存储在终端中,在没有网络连接时也能够正常观看。同时,离线状态下的平台也应具备云笔记功能,让学生记录下课程学习中的思考和收获,在恢复网络连接时自动同步到服务器,便于日后回顾和查看。

 

2利用相关软件的便捷功能,完善慕课生态系统。“轻慕课”可以将相关软件的一些功能进行接入和整合,将学生的线上学习进行一体集成化,以完善慕课生态系统,优化学生学习体验。

 

微信和QQ等软件在学生和教师当中使用十分普遍,也都搭建了相应的应用平台,“轻慕课”可以采用绑定QQ、微信等账号的方式进行导入个人资料、联系人等操作。QQ为家校、师生QQ群提供的在线题库和作业评测功能,也可以和慕课平台进行整合,实现功能的最大化。同时,平台的通讯功能可以基于QQ、微信等通信软件,利用其安全而便捷的特性支撑平台中教师、学生和家长之间的交流。

 

另外,目前应用市场中有许多与学习相关的应用,可以提供新颖的功能,如背单词、记笔记、制定目标待办事项等。一方面,可以整合接入这些软件的相关功能,如云笔记、背单词等,让学生选择使用;另一方面,平台也可以提供软件的下载服务,把经过教师和家长审核的优秀应用推荐给学生,避免市面上良莠不齐的应用对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学生也可以通过平台将软件分享给同学,一起使用和交流。

 

3课程信息和动态由学生自主订阅,视频课程点播和直播并存。“轻慕课”的课程内容由教师,借鉴社交媒体的形式,每门课程都会有1个主页,按时间顺序排列本门课程的所有動态、通知和内容等,学生可以按照时间的先后、内容的类型等条件进行排序与检索,也可以直接订阅这门课程,进而在教师新内容时,在电脑网页、手机客户端上第一时间得到信息推送,不错过重要事项。

 

传统慕课在用户的课程检索方面方法比较单一,多依赖搜索和分类功能,而“轻慕课”平台加入了课程推荐功能。学生在注册并登陆“轻慕课”平台后,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种类,系统会参考学生的兴趣并依据学生的基本情况为其智能推荐适合的课程,为学生寻找和检索课程提供了方便。

 

同时,“轻慕课”在提供课程点播的基础上,也可以提供直播功能。教师可以在约定的时间开启直播,与学生进行实时互动。学生在直播过程中可以通过评论分享心得和疑问,教师也可以实时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讲解。另外,如果学生在慕课学习过程中产生了普遍的疑问,教师也可以通知学生开启直播,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讲解;错过直播的同学也可以在教师的主页上观看过往的直播视频,让学习更具灵活性。

 

(三)利用慕课平台建立家校互动平台,加强家校合作与交流

 

1连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打造完整的教育环境。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学校教育而无家庭教育,或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又复杂的任务。” [8]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作为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发展、家庭幸福和社会进步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交流十分重要。

 

“轻慕课”可以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搭建沟通的桥梁,不止教师和学生,家长也能成为慕课的使用者。家长通过慕课平台能够清楚地了解学生与课程相关的情况,也可以查看系统记录中学生的学习历史、发言、作业和成果展示等,进而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另外,学校还可以通过“轻慕课”平台将家长从教育的外围请进来,积极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活动中。通过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可以保证教育的一致性,形成教育合力,从而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9]。平台可以帮助学校与家长进行沟通,落实学校的家长参与策略。通过平台,可以便捷地向家求一些决策意见,让家长参与到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中,克服学校自身的封闭性,形成一个动态的开放系统。

 

2为家长与教师交流提供便利,进而充分了解学生情况。“轻慕课”能够拉近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距离,为传统的家访、家长会赋予新的形式,让教师和家长的沟通更加充分。

 

家访具有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功能,借助家访可以全面、客观地掌握学生的家庭状况,有的放矢地展开教育 [10]。“轻慕课”能够让家访更灵活且更有效率,为教师和家长带来方便。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平台预约时间,双方同意后,可以通过视频通话等多种方式进行交流,免去了老师为家访而奔波的负担。家长和教师通过平台进行的平时交流与专门的家访共同促进了家长和教师的沟通。

 

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中,家长会也是教师与家长相互交流的机会之一。召开家长会不仅可以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的各项情况,还可以促使家长与教师互相理解和支持,使学校与家庭“向学生提出同样的要求,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 [11]。“轻慕课”可以根据家长会的形式,采用线上和线下两种形式进行。在进行展示型、讲座型、通知型家长会时,可以采用线上的形式,家长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平台参与;在进行交流式、对话讨论式的家长会时,可以采用传统线下的形式,与家长能够面对面交流与探讨。

 

3开设网上家长学校,传递科学的教育方法。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良好的学校教育建立在良好的家庭教育基础之上,“家庭教育是一门培养人的科学,教育孩子需要懂得科学,需要研究方法,这就需要学校的指导和帮助” [12] 。因此,对家长进行教育有一定的必要性,“不对孩子的父母进行教育,就谈不上对孩子的教育”。利用“轻慕课”平台,学校可以开设网上家长学校,向家长传授科学的教育方法,对家长进行指导。

 

传统的家长学校活动时间大多安排在晚上或双休日,很少安排在工作时间,但对于教师和家长来说,无论把家长学校的课程安排在工作时间还是休息时间,都无法完全达到工作和休息之间的平衡,也难以保证所有家长准时、足时参加,不能覆盖到所有家长 [13]。而采用慕课的方式开设家长学校,能发挥慕课学习时间和地点灵活的优点。教师通过平台与家长交流后,能够结合实际情况开发针对家长的课程,传授家庭教育的相关知识,而家长也可以灵活地选择时间开始课程的学习,并就课程与教师进行交流,为教师和家长都提供了方便,有利于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意识与能力。

 

(四)与传统教学相辅相成,配合探索新型教育形式

 

1慕课视频从平时教学内容中选优,方便学生课后查缺补漏。传统慕课在课程的呈现方式、作业设置、新技术的运用等方面,都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14],而基础教育的教师在平时就已经担负了相关课程的工作,很难再有空余时间为慕课拍摄专门的视频,“轻慕课”可以采用在平时课堂录制、后期选优与剪辑的方法,将平时的课程资源再利用。

 

课程视频的拍摄在不影响正常课堂教学的情况下进行,力求自然而真实地体现教师的教学过程。许多教师都肩负着不同班级的授课工作,因此课程视频也就有了不同的版本,后期在其基础上进行剪辑和选优,组成慕课视频。这样一来,节省了教师准备专门花在慕课上的时间,让教师能够更加专注于教学,也能与学生在实际课堂上的体验相呼应,让学生在复习有疑问的知识点时有新的体验和发现。另外,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中,不同班级之间的课堂不是互通的,学生无法体验其他班级教师的授课方式,慕课能让学生参与到其他课堂中,让学生拥有更自由的学习空间。

 

2慕课平台与课后作业布置相结合,任务式学习让学生更有学习动力。“轻慕课”作为传统教育的补充,可以将作业和练习移植到网上,采用任务式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拥有更新颖的学习体验。

 

与传统作业相比,网络作业有其优势:没有书面作业死板,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互动性;网上作业形式更加新颖,能提高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更容易体会到学習的乐趣 [15]。“轻慕课”为网上作业赋予了许多实用的特点: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根据情况在题目的相关知识点处预置一定提示,学生在思考后仍无法解答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有限的提示点数获取,进而引导学生的解题思路,让学生能够适当地得到点拨,不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学生提交作业后,系统可以帮助教师批改客观题目,并给出答案详解。教师在批改作业时,也可以为学生录制和发送小视频,分析和讲解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在将错题自动加入错题本的同时,系统也可以提供相近考察点的习题,让学生巩固学过的知识。学生收到答复后,如果依然存在困惑,可以使用平台的通讯功能与同学、老师进行交流。

 

慕课平台的作业系统可以采用任务式学习的形式,将作业细化为不同的任务并显示任务的完成情况。学生可以通过系统了解自己完成作业的时间、正确率等情况,并与其他同学进行比较,产生良性竞争,让学生更有学习动力。

 

3与传统课堂互动,为探索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模式提供助力。翻转课堂作为近年来全球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被认为是“影响课堂教学的重大技术变革”。有学者认为,翻转课堂更符合认知规律,能够体现“混合式学习”的优势,有助于构建新型师生关系,能促进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与研发等 [16]。而“轻慕课”可以为翻转课堂提供网络化教学环境的支撑,帮助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1)教师要针对翻转课堂设计教学活动。有些内容适合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可以将其作为翻转课堂的教学内容;而有些内容不适应翻转课堂的形式,仍应采用传统课堂教学的模式。教师可以将教学设计上传到平台上,让学生能够了解学习过程,从而循序渐进地或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当的环节。

 

(2)教师在录制课程视频时,可以在视频中插入相关链接,由平台智能提供知识点的背景和拓展等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架构,内化新知识。同时,“轻慕课”也可以让慕课更具互动性。与传统慕课完成课程学习后才能练习习题不同,“轻慕课”可以通过视频内嵌的提问功能,让学生在教师提出问题后即时做出选择,让课堂互动更灵活,学生学习体验更丰富。

 

三、結论

 

与传统慕课相比,“轻慕课”具有以下特点:

 

(一)“轻慕课”由学校或校际联盟提供,规模相对较小

 

与传统的大规模慕课平台相比,“轻慕课”能够发挥其规模较小的特点,使基础教育慕课更适合学生,一方面能够降低学校和教师的大规模投入,另一方面具有更高的实用性。

 

(二)“轻慕课”的制作和使用更加便捷

 

制作传统慕课会耗费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轻慕课”采用从平时教学内容中选优的方法,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同时,对学生而言,“轻慕课”采用互联网生态中流行的“订阅”模式,结合直播、录播等形式,学习慕课更加自由、方便。

 

(三)“轻慕课”整合了家校互动平台

 

传统慕课大多关注课程视频和学习材料,而“轻慕课”针对基础教育的特点提出了家校互动平台这一功能,打通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让学生得到了全方位的成长。

 

(四)轻慕课与传统课堂紧密结合

 

目前已有的基础教育慕课平台大多流于课堂之外,与传统课堂结合程度较低,而“轻慕课”因其由学校提供的特点,能够使慕课的设计和实施真正有的放矢,全方位地配合传统课堂教学,使两者互取其长,共同发展。

 

篇10

(一)德育和教育关系不明确

问题德育和教育自古以来被认为是取向相同的,从我国古代来看,德育是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德育与教育是大致相同的,相辅相成。而发展到近代,教育与德育的关系越来越不明朗,尤其是近代以来,科学进入学校,使学校“大一统”局面发生了改变,德育与教育关系也逐渐发生了变化。随着现代工业生活的不断发展,进入知识就力量的时代,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相比较德育的地位越来越低,德育与教育的关系“破裂”开来,造成了现代教育只求真不求善的局面,一味追求知识和本领的进步,忽视了自身的精神修养,创造出高层面的生产机器,加工各种精密零件,而精神层面配不上技术的进步,因此,在现代教育工作中,德育和教育的关系问题应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

(二)德育与教师关系问题

现代社会不断向产业化靠拢,不断进步,学校不仅是学习现代知识的场所,更是一个修身养性,提高自身思想境界和人生价值的场所,并且随着现代教育的日益进步,学校也成为竞争激烈的场所。在这种大环境下就需要搞好教师和教育的关系,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尤其是中小学阶段是价值观定位的重要阶段,需要教育工作者的正确引导。而在传统背景下,教育工作者更多地是充当引起学校激烈竞争的加剧者,使教师和学生处于两个层面,不能很好地互动。更恶劣的是伴有体罚,对于思维意识较弱的学生进行辱骂和讽刺,实行所谓的严师出高徒,这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生思想意识的健全和学校德育教育的发展。

二、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学德育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在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学的德育教育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更加强调德育的地位,重视德育的发展,培养综合型人才。需要学校不断进行创新,创造出新方法和新途径来强化教育的时效性,从知识传递过渡到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各学科的教育中都强化道德和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学生积极乐观、不断上进的优秀品质。在课程改革中,尽量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展示不同学科在实现道德教育上的不同价值,改变了传统教育的德育课程面貌,强调在真实、客观的生命体中感受构建个体的道德成长经验。就此,新课程的改革解决了传统教育背景下道德与生活的分离局面,学校开始从教学向教育转变,引发了教学工作者对传统教育新的定位和思考,更加重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统一性,强调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利于培养中小学生健全的人格。基础教育的新课程改革提出了许多新的观念,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等,有利于德育工作的继续发展和探索。

三、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学德育教育发展的对策

(一)针对中小学生思想特点

构建道德教育体系课程改革下中小学遇见域的发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就目前中小学生的思想年龄特点来制定教育对策,构建更加科学有效的教育方式,完善德育教育体系。现在中小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受到父母的溺爱,生活能力和学习能力都不是很理想,依赖心理严重,给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带来一定困难。因此,学校要制定有效的对策,提高中小学生的学习生活能力,以往单纯的说教式教育方式已经行不通,要创建新的渠道,将教育的理念深化到学生内心,付诸实践,进一步提高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例如,学校可以通过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和模拟教学等教学方式,加强中小学生思想方式的转变,并且还可以运用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等方式积极引导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转变。

(二)将中小学的教育工作回归生活

回归生活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学以致用,另一方面拓展了德育课程的研究视野,直接表现为德育课程类型从理论体系开始向生活体系转变,同时,在实践中一些新德育课程类型逐步发展起来,德育隐性课程如校园文化、人际关系和精神环境等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进一步提高了中小学生德育教育的发展。并且从个人精神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自然生活等各个层面上设计活动内容,贴近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情感实际,使学生在不自觉中接受道德教育。学校不仅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的场所,更是加强德育教育的场所,还是学生思想道德观念成熟的重要场所。

(三)重视教师教学行为和教学实践

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和独立人格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育机构要重视教师教学行为和教学实践的发展,对教师的导入方式、提问方式、行为举止和工作态度等方面严格要求,做到为人师表应有的道德观念。比如,备课充分、守时和负责等优良品质,要以身作则,给中小学生起到良好榜样,教师要转变思想观念,努力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并且根据难易程度的不同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教育的目的。

篇11

2护理学与人文学科的内在联系

2.1护理学科的人文内核

医学是:“研究人类生命过程以及同疾病做斗争的一门科学体系”。医学从本质上讲是人学。医学技术的目的是解除患者的痛苦,在为患者寻求治疗和缓解病痛方案的同时,也必须注重对待患者的态度和行为方式。通过对患者的安慰、同情、关心等方式给予患者情感的关照。特别是护士工作与病人打交道的时间最长,对于病人术前术后的整个阶段全程参与,对病人的顺利康复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医学被认为是最具人文精神的学科,护士是最具人情味的职业。中国自古就有“医乃仁术”的经典命题,自从有了人类的存在,也就有了医疗活动。人类对于自身的探索,对于健康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医学、文学、哲学等学科相互交织,相互影响与渗透。“医者易也,医者意也,医者艺也,术仁乃医”。我国古代的医家认为医学其实是一种哲学思辩、关照生命的艺术。医学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综合体现。重视人文知识的学习、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已经成为医学生必须具备的优良品质。

2.2护理学与人文科学研究对象的统一

医学与人文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都是人。医疗技术使人们的身体没有病痛并且时时充满活力,而人文科学可以让人的精神境界保持健康,时时对人生充满希望。特别是护理专业的学生,以后成为护士,给予病人的人文关怀,很可能影响着病人对于自身康复的信心和对于疾病的看法。所以护士要加强人文类学科的学习,给予病人人文关怀,如: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了解患者的文化背景,尊重患者的个性需要,建立协调的护患关系等等,这些都需要人文学科的学习,人文精神的培养,而不仅仅是医疗技术层面所能解决的。

3护理专业人文课程设置建议

基于前文的分析,在医学类护理院校进行人文课程的合理设置是非常重要的。当然很多医学类的大中专院校近年来都意识到这一点,也做了相应的课程安排,但在课程开设和课时数上还是不够重视,现对于护理教育人文课程设置提出自己一点意见和建议。

3.1必须明确课程培养目标

现阶段我国的护理教育比较重视学生的职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所以我们必须要首先明确我们所设置的护理专业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什么?我们的培养目标不是“工具性”的人才,而是具有人文关怀的,具有整体护理理念的专业人才。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对于医学类人才的要求已经不是以往的有医生看病,有护士换药就行的粗放型需求了,病人需要的是更多更为具体的人文关怀,甚至是心理辅质的治疗。一个合格的护士不仅仅要求具有专业的医疗知识技能,还必须具有整体护理的概念。合格的护士除了对于病人疾病的关注外,还应当加强对病人本身的关注,这包括如:病人所处的环境、病人术前术后的心理状态、病人的疾病史及其他的物理因素等等对于疾病康复的影响。整体护理的观念核心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本。整体护理的目标是根据人的生理,心理、精神等多方面的需要,提供适合病人的最佳护理方案。护士已经不单单是护理技术的操作者,更是拥有着丰富的文化知识的病人健康指导者。这些都要求我们的医学人文课程的设置要更加的合理化,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3.2优化课程设置

3.2.1课程设置合理

在明确了教育目标后,进一步要做的就是合理的规划人文课程的设置,形成核心体系,与医学类课程相得益彰,互为补充。在我国,医学类的院校大多不是综合性的大学,而是独立的医学类院校,护理专业在医学类院校中也属于比较新的专业。所以在医学类院校固有的课程设置里往往会忽略人文课程的设置。即使有设置一些人文类的课程,但是往往表现为与专业课程的协调性比较差、课程结构随意性比较大、课时数少、课程体系整体失衡的现象比较严重。面对这种现状,要结合自身医学院校的特点和护理专业的特色,文化类课程的老师和医学类专业课的老师一起来合理的规划护理专业人文课程的培养方案和设计。使得人文课程设置与医学专业类课程紧密结合,互相影响。注重将人文课程与原有的医学专业课程有机结合,加强学科间在逻辑和结构上的有机联系,构建一个统一的跨学科的课程体系。

3.2.2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老师的讲解使他们更清晰理解人文学科与今后临床护理实践工作的联系,让他们认识到人文课程的设置不是增加他们的负担,而是为了日后他们能更好的做好护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设置护理专业人文类课程时,要尊重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兴趣爱好,有的放矢的开设人文类的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讲座及相关活动鼓励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例如开设“护理应用文写作”、“护士人文修养”等必修课程。开设“文学欣赏”、“社会心理学”等选修课程;开展社交礼仪、心理健康、演讲与口才等讲座;以及合唱、话剧等社团组织,让学生参与进来拓宽他们的人文视野,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学校的人文教育还应从课内扩展到课外。如:营造学校浓厚的人文环境,丰富校园的文化生活,邀请社会知名人士为学生进行人文学术类的讲座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