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工业统计工作计划

工业统计工作计划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3-15 11:43:2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工业统计工作计划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工业统计工作计划

篇1

中图分类号:F40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10-283-02

统计基础工作是通过搜集汇总、计算统计数据来反映事物的状态与发展规律。统计基础工作是统计工作的根本源头,为了提高统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必须加强统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

统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是指为了提高统计工作整体质量和效率,根据统计科学理论和统计工作实践的综合成果,对自上而下的统计基础工作的全部内容和过程作出统一规定,并予以标准化,作为指导和检查统计工作实践活动的依据。

工业企业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主要内容包括统计机构的设置和统计人员、统计原始记录、统计台帐、统计报表、统计服务、统计档案、统计信息自动化等方面的规范管理。

一、工业企业统计机构的设置与统计人员

统计机构是指工业企业根据统计任务的需要设置统计职能部门,或在有关机构设置统计人员,并指定统计负责人。大型工业企业应有专职统计人员,中、小型企业应有专职或兼职统计人员。企业统计人员应具备一定统计知识和持有《统计人员从业资格证书》;按时参加政府统计机构组织的工业统计业务培训,掌握统计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明确企业统计指标体系的涵义和范围,熟悉企业生产经营各方面基本指标计算方法。依法开展统计工作,恪守职业道德,如实提供本企业统计资料,具有使用计算机处理数据并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的能力。各工业企业应保持统计机构或统计人员的相对稳定,保持统计工作的连续性。

二、工业企业统计原始记录

原始记录是按照统计、会计和业务核算的要求,通过一定的表格形式,对工业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最初记录和客观反映,是未经过加工整理的第一手材料,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与管理的原始依据。建立原始记录是加强工业企业管理,搞好统计工作的基础工作之一。

原始记录的设置应遵循适应统计、会计和业务核算的需要,与工业企业生产管理状况相适应、与各项管理制度相适应的原则。设置原始记录的基本要素要完整,主要包括确定记录对象、记录表式、记录人员等。工业企业原始记录按内容要求主要包括:(1)产品生产方面的记录,包括产品的生产进度、产量、品种、质量等方面的记录;(2)工业产品价格方面的记录,包括产品的销量、品种、价格等方面的记录;(3)劳动方面的记录,包括职工的基本情况、职工变动、考勤等方面的记录;(4)设备使用和安全生产方面的记录,包括设备的增减、运转、利用、维修、完好情况和事故等方面的记录;(5)原材料、燃料、动力方面的记录,包括原材料、燃料的收入、拨出、领用、消耗、利用等方面的记录; (6)其他与工业统计需要有关的记录。

企业应当根据原始记录所反映的生产经营活动,分别制定流转程序使原始记录按照规定的期限和规定的程序完成传递。企业应当制定明确而具体的原始记录填写要求,原始记录中时间、计量单位、各项数值、文字说明及记录人签名等填写清楚,做到原始记录与实物、账卡相一致。原始记录的管理要科学,做到完整配套、格式规范、统一编号、分级管理。

三、工业企业统计台账

统计台账是把原始记录所反映的零散原始资料,根据企业生产和管理的需求,进一步加工整理的一种汇总和积累资料的账册,是企业统计报表的基础资料。统计台账按管理的不同需要可分为生产车间台帐、分公司管理台帐和综合部门台帐。车间是企业最基层的单位,是企业所需各种基本统计资料的主要提供者,车间设置台帐的目的除了满足本身管理需要外,还要向分公司提供各种统计资料,主要台帐内容有:产品产量和质量、物资消耗和设备使用等;分公司是企业内部独立的生产单位,台帐内容比较广泛,包括产品产量综合台帐、劳动用工台帐、物资消耗台帐以及设备利用台帐等。综合部门台账按照政府统计部门的要求主要应设置以下台账:(1)工业总产值及工业销售产值统计结果台账,包括计算台账,工业总产值(现行价格)、新产品产值、工业销售产值、出货值等计算台账;(2)工业用电量台账;(3)产品产量台账;(4)主要财务指标台账;(5)原材料、能源消耗、库存台账。各种统计台账及其指标要设置规范,有明确的目的,指标能够反映台账的要求,口径范围和计算方法符合统计制度的规定。统计台账要按时、不间断登录,台账账面要整洁,字迹要清楚工整,不能随意涂改和空缺。日期、摘要、数量、计量单位、金额按规定填写,没有错记、漏记、多记、混记的情况,必要时可附加文字说明。统计台账管理实行科学分类,统一编号,分列台账目录并将表式汇编成册。企业应当建立统计台账的使用、保管交接、归档制度。实行电子台账的企业,应当定期打印存档。统计台帐数据要准确,台账数据与统计报表、原始记录应相互衔接一致,账内相关指标数字必须符合逻辑。

统计台帐在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健全原始记录和及时准确地编制统计报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四、工业企业统计报表

统计报表是指由国家、地方政府统计机构和业务主管部门根据调查的需要进行统一设计,并按照统一格式、统一时间、统一报告程序,自下而上组织填报和汇总的表格。统计报表必须按照《统计法》和统计制度的规定如实填报,统计报表中的相关数字与会计报表数字衔接一致。严格执行国家统计报表制度,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上报各种统计报表。上报的统计报表必须有单位印章、单位负责人签章、填表人签章等;统计报表报出后,如发现差错,应立即更正。企业的各种统计报表应建档保存。实行电子化管理的企业,应当定期打印报表存档。

企业内部统计资料的汇总,由车间、分公司根据各自的原始凭证登记统计台账、并根据统计台账编制各种统计报表,报送企业相应的主管业务部门,公司各业务部门统计人员根据分公司报表进行综合汇总登记台账,再根据台账编制反映整个企业情况的各种统计报表,报送国家或上级主管部门。

五、工业企业统计服务

工业企业统计人员要编制企业统计资料汇编,充分运用统计资料积极开展统计服务,对企业生产和经营进行分析预测,开展专题和综合统计分析工作,为企业领导决策提供及时全面、准确的信息资料。

六、工业企业统计档案管理

统计资料要专人管理,有关统计核算的一切原始记录、统计台账、企业内部和外部报表、统计分析资料等应妥善保管。严格遵守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装订成册,实行统一编号、统一封皮、分卷装订、分类保管和归档。工业企业统计资料的保存期限除法律、法规、国家档案制度另有规定外,按下列标准执行:

(1)原始记录保存期限3年以上。(2)统计台账、内部报表和上报的定期统计调查表、进度统计分析或报告等保存期限5年。(3)反映企业建立、发展、变动等重大历史沿革的统计资料、年度统计报表、普查资料、年度统计资料汇编、历史性统计台帐、年度统计分析或报告及计算机磁介质储存的统计数据信息等一般应永久保存。统计人员工作岗位变动时,对统计资料应进行交接,并签字确认。

七、工业企业统计信息化建设

工业企业应配备必要的微机设备和网络传输设备,统计人员熟悉微机的操作技术,实现统计数据采集、整理、传输、存储、应用、管理的现代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当按照政府统计机构联网直报工作要求,实现统计数据的网上传输,提高信息传输效率,确保数据质量安全。

基础统计工作是企业的重中之重,它与宏观经济社会信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统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将促进企业管理与决策水平的提高,也是整个宏观数据得以质量保证的重要环节。具有扎实的基础工作做保障,才能实现统计工作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篇2

1 计划统计工作的内涵与意义

计划统计工作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是通过对施工企业的整个工作流程与进展程度等进行数据性的记录,并通过分析这些数据来相应地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及时有效地把握施工中的种种进程,同时通过有效的数据分析来为企业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反馈,以使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更加深入。

计划与统计管理工作主要对企业的施工计划、工程进度完成情况进行数据分析、统计,也即是对项目策划、立项、项目进展程度、交工验收、付款程度、零时增加的工程、物资材料采购计划、工程质量情况统计等所有数据的记录、分析,其精细化、综合化、系统化的管理方式几乎涵盖了整个施工的每个环节,促进了企业施工过程的完善,同时也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减少其在施工过程中所造成的损失,能够提高整个企业的管理水平,也使企业在其项目的开发中更加理性、更加科学。可以说运用计划统计的管理方式对企业施工而言具有使其更加透明化的优势,对于一个企业的战略部署与科学管理有百利而无一害,可以使一个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中综合实力与竞争实力得到显著提升。

2 施工企业的现状分析

目前,有不少企业已经采用了这种新型的管理模式,由于其经验不足等原因,往往在计划与统计的工作中容易造成疏忽,其工作有时不到位,而且从全局的大方向上来把握相对可能理性一些,但在其整个运作过程中,其对于很多细节的处理还是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或者其对工作的细目分列上还不能更加精细化。应该加强说明,使其对于今后的工作能够有一个清醒认识,责任心进一步得到加强。

在施工过程中,现场管理人员发现问题时,由于其不大注重与施工人员进行交流的方式,往往容易造成矛盾或产生某些不必要的冲突,这就要求企业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不仅要对其管理层进行严格要求,还要探讨一些与施工者之间的关系处理方法,使相关的检测与问题在一种良性的关系中得到很好的解决。

即使一个企业的方方面面都很到位,其间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从企业的项目开始应当成立一些外在于企业项目之外的监管体系,让项目运作得更好,实质也是为了给企业的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3 作用分析

3.1 整体把握,引领全局

计划统计有两层意思:一方面指施工计划;另一方面指统计管理,二者是现代精细化管理模式中的重中之重。从上文对其内涵与意义的概况与简单介绍可知,施工企业要良性发展、长久发展,就必须做好计划与统计的管理工作。因此其是从构建系统化的管理角度进行切入,从整体上进行把握,从全局出发来对施工企业进行引领。从制定计划,到战略部署,与项目的引进与实施工程到最后的完工检验等都一一进行监管。又从其统计管理工作将各个部分加以精细处理,最终又将部分合成到整体之中,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形成了一种相辅相承、不可分割的关系。可以说其从整体出发,将所有的部分都纳入管理中,又从各个部分的统计中回到整体,使整个企业成为一个有机体,为其重新赋予了一种新的生命力。

3.2 实事求是,细致到位

从施工的相关规范与设计要求出发,编制一套适合其自身情况的科学合理的计划与统计表格,使统计指标得以固定。从施工质量计划表、项目进度统计表及其柱状图到工程管理的曲线图等皆要详细编制。

3.3 操作有序,按部就班

只有科学地编制各种施工进度计划,才能保质保量地使施工任务得以完成,在项目的管理中要把握其成本、进度、质量这三大主要拥有支配力的要素,其中进度管理也是其核心的核心,因此也要将其更加重视,分阶段、分时期、分任务,从整体上把握,从合理的分化中来进行具体施工管理安排,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3.4 数据记录,清晰明了

时时记录其进展数据,对其进行分析,观察有无问题,若存在问题,当及时有效地提出并加以解决。从计划统计管理工作中的精细化表格可以运用数据库进行汇总与分析,用其他如柱状图、曲线图等能起到很好直观作用的图表加以处理,进行呈现,如此,施工项目工程所有成本投入情况、目前的进度情况与安全状况、任务完成情况及其质量等都一目了然。因此可以保证项目质量与安全进行的同时,做到资源的合理配置,减少其因管理不善与情况不明所导致的无谓损失。

3.5 分析准确及时,正确决策

根据当下社会以信息化为主的大趋势,要应用一些多媒体工具,加快其信息资源的网络建设,如此才能更清楚地显示出其功效,让各个部门在这种信息共享中充分认识到其所决策将产生的利弊。只有这种透明化、科学化的处理方法,才能使一个企业的各个管理决策部门更加精明、选择更加正确,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将人治彻底地转变为理性工具的管理模式。

3.6 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篇3

计划工作是对未来工作、工期的一种合理安排,最终达到工程质量可控、效益最优的目的。统计工作是对计划工作阶段性检验的一种手段,使工程进度数据化、直观化,为项目管理的数据分析以及计划人员经验积累提供可靠依据。施工企业计划统计工作不仅是企业管理的一部分,而且是企业经营状况的“显示屏”,它直接展示了企业经营的成败与得失。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改革,施工企业计划统计管理越来越凸显出在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1施工企业计划统计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对计划统计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有人认为计划工作就是年初下达一个生产经营计划了事,认为统计只不过是数据的加加减减,填几张报表完事,认为数字可以随时变动,马虎对付,把工作简单化。重经营、重施工、轻视计划统计工作的现象或多或少的存在,对计划统计的职能和作用认识不够,企业计划统计工作处在边缘化状态。

1.2计划统计队伍建设存在不足

有的施工企业计划统计岗位定编少,人员配备不齐,力量薄弱,业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常常出现每到月底、季末和年底工作量集中时,临时抓差,应付差事一样报送报表,上报的资料不及时也不准确。不重视计划统计人员的培养和使用,人员身兼数职,变动频繁,缺乏进修学习培训的机会,吸收现代科学知识不足,从而影响了企业计划统计工作的质量。

1.3计划统计工作方法落后、分析能力不强

目前普遍存在计划编制简单,统计分析能力不强,分析面不宽,深度不够,对现代科学方法和先进的分析工具掌握不多,为企业管理、决策服务的程度不够。工作还停在原先的水平上,缺乏对计划执行过程的跟踪检查和分析调整,对工程完成情况心中无数。年初编制下达施工生产计划,年底统计完成百分比就完事,对计划执行过程不跟踪、不检查,不分析存在的问题,也不根据当年承揽任务额和产值完成情况进行计划调整。习惯于简单的数字说明,而缺少系统的深层分析,超前性、预测性信息少,对市场及企业运行过程缺乏动态的反馈、评价、分析、监督、预测,使计划统计工作的管理职能得不到有效发挥。

1.4计划统计工作的信息资源共享不够

对工程项目来说,承揽任务统计、编制下达施工生产计划、完成产值统计是不同的管理阶段,但存在承揽任务统计、下达施工生产计划、完成产值各自为政的现象,没有形成整体,没有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导致工作效率降低。

2施工企业计划统计工作管理的改进措施

2.1加强企业决策者对计划统计工作观念的转变

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统计方法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统计工作的地位也将越来越重要,作为企业的决策者,更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毕竟做出任何一项决策都应该有其科学的依据,而这个依据又是通过对事实、历史数据统计分析得出的。计划过程是决策的组织落实过程,计划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处于战略性和基础性地位。全面计划、从严治企,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各级领导要从思想上认清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计划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计划统计工作是对企业实行科学管理,监督整个企业活动的重要手段,是企业制定政策的主要依据,也是政府统计的基础。要切实提高对计划统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计划统计工作管理,将过去那种单纯为上级部门提供数据、报送报表的封闭式服务方式转变为既要为上级部门提供统计信息,更要为企业经营生产管理提供服务的方式,计划统计工作要面向市场,把工作重点和服务重心放在为企业管理服务之上。

2.2建立完善的计划统计管理体系

计划统计工作不是一个部门的事情,需要整个决策层通过对业主合同要求、项目的期望目标、施工环境、劳务队伍施工能力、区域材料供应能力、交通设施以及施工存在的潜在风险等各种内、外部因素进行调查、分析,通过对项目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的分解,以及对类似工程资料的收集分析所确定的。为保证计划统计工作的顺利实施,项目需建立完善的生产计划统计管理体制,用系统工程和项目管理理念制定生产计划,通过优化措施编制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并以此作为项目安排施工生产的重要依据。

2.3建立健全统计台账,确保数据质量

建立台账是计划统计工作人员的一项基础工作,是数据质量的保证,实际工作中要加强和完善基础工作,建立健全各类台账。报表的填写应真实、完整、清晰、工整、符合规范要求。报表各项数据应来源于本单位所建立的台账,台账各项数据应来源于本单位的原始纪录,原始记录应与财务相关科目数据一致,报表、台账、原始记录也应一致。台账格式要规范,更新要及时准确,填写要认真,指标数据相互要衔接。既要保证上级单位的上报要求,又要满足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要切实注重计划统计数据质量,以提高数据准确性为核心,大力加强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突出日常管理,重点解决好原始记录不全、统计台账不能满足企业发展需要等问题,从源头上确保统计数据质量,坚决杜绝“以权扰数,以数谋私”,数出有据,经得起推敲,从而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可靠,真正成为反映经济运行状况的一面明镜。

2.4提高统计人员综合素质

计划统计工作是一项较为艰苦的工作,但也是一项光荣的工作,它对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工作作风、纪律意识和责任心都有较高的要求。计划统计人员必须看重责任,更新观念,摒弃教条主义和计划经济思维定式的禁锢和束缚,加强对计划统计新方法和新知识的学习掌握,将最新科学发展成果运用于计划统计工作中,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为计划统计人员学习培训、改善知识结构创造条件;要支持计划统计人员参加各类业务会议,加强互动交流,拓宽信息渠道;鼓励参加业务水平和技术职称的考试,引导他们主动参与企业管理。努力把计划统计队伍造就成一支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忠诚的服务精神、合理的知识结构、勤勉的工作作风、高超的业务技能的高素质、复合型管理人才。

2.5加强计划统计分析工作

计划统计分析是计划统计工作的升华阶段,是最终出成效、出成果的阶段。要发挥信息、咨询、监督作用,以“有为”争“有位”,提高自己的地位,抓好计划统计分析这个环节。要努力提高能力水平,把自己从“数字搬运工”造就为“高级参谋”和“经济专家”,每个季度对施工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半年针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年度对企业各项指标完成情况进行全面分析,从中找出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3结束语

在工程项目建设中,工程的进度、质量和效益是业主和施工单位共同追求的目标,计划统计则为企业管理者全面了解工程建设完成情况提供最直接的信息,为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发挥着预警作用,是管理者决策成败的关键。

篇4

(一)业务方面:版权所有

⒈在年初制定了《二五年营业中心管理办法》、《营业员考核细则》、《业务稽核管理流程和考核办法》,从制度上加强业务管理,理顺作业流程。同时严明管理制度,综合考核,论绩取酬。

⒉加强业务培训,在营业中心开展每日一题、每周一试,提高营业员的业务水平。

⒊每日一会,利用早会的时间对营业员进行业务培训,及时快捷地传达市公司的各种相关业务通知,随时调整营业厅的业务操作处理措施。

⒋××年月日起在营业前台实现了电子免填单服务,即实现了营业工单业务的变革。

⒌完成了市场经营部交办的各项生产任务,同时对今年的客户资料的核实及帐单邮寄等大型修改工作都保质保量完成,版权所有

(二)服务方面:

⒈于××年月日,邮电大厦主营业厅装修完成,在新厅内增设了客户接待室、饮水机、休闲座椅及其他的自助设施,从服务环境上尽量满足××用户的需要。

⒉建立建全《投诉受理流程》,确保窗口的用户投本着首问负责制的原则,在第一时间内得到回馈和解决。

⒊每周召开一次服务质量分析会,定期对服务工作进行总结,集体分析前台一周来的投诉或业务处理案例,发现不足及时整改,好的做法给与激励。

⒋改变早会的方式,由传统的开会方式改为列队击掌喊口号,鼓励营业员的斗志,为天的开始创造良好的情绪。

⒌加强服务礼仪培训,每月定期学习《河南礼仪服务讲座》和《欧顾得礼仪服务讲座》,并对营业员的站姿、坐姿、行姿、蹲姿及其他营业服务礼仪进行实践操作。

⒍从今年年初开始,营业厅实现了用户回访制度、红旗落谁家和营业员的星级评比活动,这些提升服务的举措,用户及营业员的收效都很好。

⒎营业中心从年初开展争创“青年文明号”的活动,并于××年月被评为××市“市级青年文明号”、××年月被评为黑龙江省“省级青年文明号”的光荣称号;同时××年年底,向省公司申报“星级营业厅”,并有六名营业员即营业厅内%的营业人员分别被省公司评为二星级和一星级营业员。

二、渠道管理方面:

(一)合作营业厅管理:

⒈在年初建立了《中心区合作营业厅管理办法》及相应的《考评办法》,对中心区五个合作营业厅进行综合考核,并每月进行排名,针对排名情况发放流动红旗。

⒉加强合作营业厅人员的业务培训和服务礼仪培训,与主营业厅一起进行参加例会并每周一试及礼仪形态实践操作。

⒊由主营业厅的营业员分组定期到合作营业厅做业务交流,极大地解决了合作营业厅业务不熟练、前台经验缺少等不足,提高了合作营业厅的业务处理水平。

⒋以上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合作营业厅的积极性,对客户的服务有明显的提升,业务上也有了一定程度的进步,在省公司的例行检查中,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在七月份的省公司联检中,中心区合作营业厅名列全省第一名。

(二)代办点管理:

⒈××年月,营业中心与中心区七家手机经销商建立合作关系,为我公司代办××业务,采取即买即通的方式。

⒉营业中心由专人负责上门服务,每天定期送卡、收缴话费及相关证件,同时因公司代办政策灵活,经销商积极性很高。

三、清欠管理:

⒈××年月份,中心区成立清欠队伍,聘用了名清欠员,专门负责中心区网外欠费的清缴。并制定了具体的清欠管理制度及考评办法。

⒉清欠班采取法院协助、走访学校和街道办事处、派发欠费催缴函等方式进行积极催缴,截止月底累计清回拆机欠费元。

⒊中心区网上欠费采取外呼清缴方式,四个月累计清回欠费。

⒋中心区自加强清欠管理后,清回金额有明显上升趋势,截至月底中心区的欠费率由年初的%降低为%。

四、工作不足:

总结××年全年的工作,仍然有很多不足之处:

⒈营业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营业中心本年度人员更换较频繁,新营业员占中心营业人员总数的,一些营业员前台经验不丰富,导致个别案例处理不当导致投诉,仍须继续加强培训工作,提高营业中心整体综合素质。

⒉对于营销渠道尤其是代办点、代办员的业务管理仍处于初步摸索阶段,在管理工作中仍有许多问题须在以后的工作中逐步积累经验,改善不足。

五、××年工作思路:

⒈继续加强业务培训和考核,结合实际技能操作,对公司一些新业务及时上传下达,随时学习并掌握,要求营业员个个业务过关。

⒉同时加强服务考核力度,定期进行服务培训和总结,使中心区的营业窗口服务规范化、体系化、流程化,达到令更多的用户满意。

⒊继续开展营业厅内营销工作,启动“金嘴巴工程”,增加营业员的营销意识,使公司一有新业务推出,每位营业员都能成为第一个营销员和第一位业务受理员,达到企业增收的目的。

⒋提高营业厅整体的应变能力,丰富实战经验,采取定期分析案例、总结案例的方式,加强营业人员的学习,对于厅内或系统突发事件能够及时应变、快速处理和反馈,以达到用户满意的效果。

篇5

(一)业务方面:

1、在年初制定了《二00六年营业中心管理办法》、《营业员考核细则》、《业务稽核管理流程和考核办法》,从制度上加强业务管理,理顺作业流程。同时严明管理制度,综合考核,论绩取酬。

2、加强业务培训,在营业中心开展每日一题、每周一试,提高营业员的业务水平。

3、每日一会,利用早会的时间对营业员进行业务培训,本稿件版权是,请登陆原创网站查看及时快捷地传达市公司的各种相关业务通知,随时调整营业厅的业务操作处理措施。

4、2006年7月21日起在营业前台实现了电子免填单服务,即实现了营业工单业务的变革。

5、完成了市场经营部交办的各项生产任务,同时对今年的客户资料的核实及帐单邮寄等大型修改工作都保质保量完成,

(二)服务方面:

1、于2006年1月24日,邮电大厦主营业厅装修完成,在新厅内增设了vip客户接待室、饮水机、休闲座椅及其他的自助设施,从服务环境上尽量满足××用户的需要。

2、建立建全《投诉受理流程》,确保窗口的用户投本着首问负责制的原则,在第一时间内得到回馈和解决。

3、每周召开一次服务质量分析会,定期对服务工作进行总结,集体分析前台一周来的投诉或业务处理案例,发现不足及时整改,好的做法给与激励。

4、改变早会的方式,由传统的开会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方式改为列队击掌喊口号,鼓励营业员的斗志,为天的开始创造良好的情绪。

5、加强服务礼仪培训,每月定期学习《河南礼仪服务讲座》和《欧顾得礼仪服务讲座》,并对营业员的站姿、坐姿、行姿、蹲姿及其他营业服务礼仪进行实践操作。

6、从今年年初开始,营业厅实现了用户回访制度、红旗落谁家和营业员的星级评比活动,这些提升服务的举措,用户及营业员的收效都很好。

7、营业中心从年初开展争创“青年文明号”的活动,并于2006年1月被评为××市“市级青年文明号”、2006年11月被评为黑龙江省“省级青年文明号”的光荣称号;同时2006年年底,向省公司申报“星级营业厅”,并有六名营业员即营业厅内50%的营业人员分别被省公司评为二星级和一星级营业员。

二、渠道管理方面:

(一)合作营业厅管理:

1、在年初建立了《中心区合作营业厅管理办法》及相应的《考评办法》,对中心区五个合作营业厅进行综合考核,并每月进行排名,针对排名情况发放流动红旗。

2、加强合作营业厅人员的业务培训和服务礼仪培训,与主营业厅一起进行参加例会并每周一试及礼仪形态实践操作。

3、由主营业厅的营业员分组定期到合作营业厅做业务交流,极大地解决了合作营业厅业务不熟练、前台经验缺少等不足,提高了合作营业厅的业务处理水平。

4、以上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合作营业厅的积极性,对客户的服务有明显的提升,业务上也有了一定程度的进步,在省公司的例行检查中,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在七月份的省公司联检中,中心区合作营业厅名列全省第一名。

(二)代办点管理:

1、2006年11月,营业中心与中心区七家手机经销商建立合作关系,为我公司代办××业务,采取即买即通的方式。

2、营业中心由专人负责上门服务,每天定期送卡、收缴话费及相关证件,同时因公司代办政策灵活,经销商积极性很高。

三、清欠管理:

1、2006年7月份,中心区成立清欠队伍,聘用了6名清欠员,专门负责中心区网外欠费的清缴。并制定了具体的清欠管理制度及考评办法。

2、清欠班采取法院协助、走访学校和街道办事处、派发欠费催缴函等方式进行积极催缴,截止11月底累计清回拆机欠费54702.15元。

3、中心区网上欠费采取1258外呼清缴方式,四个月累计清回欠费189643.86。

4、中心区自加强清欠管理后,清回金额有明显上升趋势,截至11月底中心区的欠费率由年初的8.42%降低为3.7%。

四、工作不足:

总结2006年全年的工作,仍然有很多不足之处:

1、营业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营业中心本年度人员更换较频繁,新营业员占中心营业人员总数的1/3,一些营业员前台经验不丰富,导致个别案例处理不当导致投诉,仍须继续加强培训工作,提高营业中心整体综合素质。

2、对于营销渠道尤其是代办点、代办员的业务管理仍处于初步摸索阶段,在管理工作中仍有许多问题须在以后的工作中逐步积累经验,改善不足。

五、2007年工作思路:

1、继续加强业务培训和考核,结合实际技能操作,对公司一些新业务及时上传下达,随时学习并掌握,要求营业员个个业务过关。

2、同时加强服务考核力度,定期进行服务培训和总结,使中心区的营业窗口服务规范化、体系化、流程化,达到令更多的用户满意。

篇6

一、总体思路

按照“普及机耕、提升机播、扩大机收和发展特色农牧业机械”的工作思路,以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为支撑、以农机新技术新机具推广为突破、以农机技术培训为保障,着力抓好关键农时季节、重点作物、主要环节的农机化作业,全面提高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服务水平,促进我州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和装备支撑。

二、主要目标

全年完成农机购置补贴1000万元,农机总动力达到90万千瓦以上,较2012年增长3.5%;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36%,较2012年增0.61个百分点;推广各类农机具3000台(套)以上;完成各类农机人才培训3000人次。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扎实抓好农机构置补贴,着力提升农机装备水平

在项目实施中,一是严格执行国务院“三个严禁”、农业部“五项制度”,“八个不得”的工作要求,严格程序,阳光操作;二是要突出项目发展重点,统筹发展规划,针对农业生产的薄弱环节,加大农机与农艺的技术融合,引导农民和农机服务组织购买实用型作业机械,优化我州农机装备结构,提升我州农机装备水平。三是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查倒卖补贴指标、非法套取购机补贴资金等违法违规行为,确保农机购置补贴这一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全年完成农机购置补贴1000万元。

(二)狠抓关键季节农机化作业,着力提高农机化水平

充分发挥农机在机耕、机播、机收等方面的技术优势和重要作用,抓住春耕、秋收关键农时季节,统筹安排,周密部署,积极组织农机技术人员深入乡、村、社、开展科技赶场、送科技、送机具、送放心农机下乡活动,为农户检修、调试农机具,确保农机具以良好的状态投入到春耕、秋收中;要协调好燃油、农机具、农机零配件的储备和供应,满足农业生产所需;要组织农机户和农机服务组织积极投入到春耕、秋收生产中,为广大农民提供农机作业服务,有条件的县要引导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开展跨区作业,不断拓展农机作业量。

结合春耕、秋收生产,继续抓好农机化作业示范片建设。一是围绕生态农业发展抓好康北全程机械化作业示范片建设。综合利用机耕、机播、机收、机械植保技术,在康定以西、道孚、炉霍、沿线及新龙建设全程农机化作业核心示范片3万亩,示范片幅射面积10万亩;县要按照“省农业机械化示范县建设工程”培育县的要求,抓好千亩以上的青稞或马铃薯全程机械化核心示范区,抓好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二是围绕精准农业发展抓好康东地区机械耕作示范示范片建设。在康定以东、泸定、丹巴建设机耕作业核心示范片1万亩,示范片幅射面积3万亩;三是围绕特色农业发展抓好康南地区机耕作业示范片建设。在理塘、巴塘、稻城、乡城、得荣建设机耕作业核心示范片2万亩,示范片幅射面积5万亩。

全年完成机耕作业68万亩、机播作业31万亩、机收作业30万亩以上,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36%以上。

(三)狠抓农机科技推广,着力提升农机科技水平

依托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围绕农业生产关键环节,深入开展农业科技“大推广”行动,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全年计划推广各类农机具3000台(套)以上。

1.抓好耕整地机械的普及应用。各县要用活用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因地制宜加大耕整机、微耕机的普及,全年推广耕整地机械3000台,切实提高机耕作业水平。

2.抓好播种环节作业机械的推广。一方面继续对麦类播种机实行70%的累加补贴,逐步实现老旧麦类播种机的更新换代,计划全年推广麦类播种机100台。另一方面引进100台小型玉米播种机在康定、泸定、丹巴、九龙、雅江、理塘、巴塘、乡城、稻城、得荣10个县进行示范性推广,通过示范性推广实现我州玉米机械化播种“零”的突破。从而实现我州机播作业恢复性增长。

3.抓好机收环节作业机具的推广应用。今年在抓好大型联合收割机推广的同时,加大割晒机、背扶式割晒机、小型联合收割机的推广应用,重点解决东南路各县小地块机收难的问题。计划推广大型联合收割机25台、小型联合收割机20台、割晒机150台。

4.抓好特色作物机械化技术推广。围绕我州特色产业发展,大力抓好油菜,马铃薯种植、收获机械的推广,计划全年推广油菜、马铃薯种植、收获机械10台(套)。

(四)抓好农机技术培训,着力提升农机人才队伍水平

围绕农业科技“大培训”活动主题,深入开展农机教育培训,加快农机从业人员、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为主的农机化人才队伍。培训工作要注重三个结合。一是同农时季节相结合,抓住春耕、秋收关键作业环节,大量机具正要作业的时机开展培训。二是同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相结合,针对农机购置补贴实施后,大量新机具进入千家万户,农民不会使用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新机具使用培训,让农民买得起,用得来。三是同安全生产相结合,通过培训提高农机手的驾驶操作能力和安全生产水平。全年完成农机实用人才培训1500人、拖拉机驾驶员1500人。

(五)抓农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农机可持续发展水平

篇7

中图分类号:C8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1

工业统计指的是利用统计学理论,对工业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经济活动用数据来表现的活动,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和研究,找出工业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而寻求合适的解决方法,提高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率,帮助工业企业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企业管理。

一、工业企业统计工作的作用

1.统计工作可以反映企业的现状和一定时期的动态状况

统计工作可以对工业企业当前的人员构成、企业的资产总数以及企业的债务情况、企业的产品、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发展状况都有一定的反映。企业的决策者可以根据统计数据所反映出来的情况对企业的基本状况有所了解,并且根据这些统计数据及时调整企业的管理工作,了解企业在市场中所面临的各种风险,为进一步做好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服务。

2.统计工作可以反映企业的规模和结构

从企业的规模上来说,统计数据可以对企业的总资产、企业的人员组成,企业的生产规模都有详细的显示,为外界充分了解本企业提供可靠的数据,在结构上统计数据可以准确反映企业的产品和人员构成以及企业的产品质量,方便企业的决策者对企业产品进行及时的了解,及时找出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问题。

3.统计工作应该反映企业的效率速度

统计工作可以反映企业的生产产值、产量和企业的利润增长情况,而且对于企业的产生效率,企业的投入和产出有所反映,方便企业的领导者和企业的员工了解企业的产量和生产效率,促使他们能对企业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4.为企业的全年任务的完成提供有力的依据

工业企业的统计工作为企业进行任务计划的编制,为进行有效的生产监督检查工作提供资料,而且通过统计数据对可以了解企业的年度生产计划,对于没有完成的指标进行深入的问题分析,并提出整改意见,促使企业可以按时完成全年计划生产任务。

5.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市场的相关情况

工业企业的统计工作可以对企业的内部各项工作情况有明确的反映,为企业进行科学有效的决策提供依据,而且企业的统计工作还可以对相关的市场环境和其他工业企业的情况有所体现,为企业在未来更好地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6.反映企业发展中的各种数量特征

统计工作就是对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情况有数据进行表示,例如对企业的产销情况、企业的产品质量、企业的设备运行情况等,通过对这些情况的数据反映可以帮助企业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科学的企业决策。

二、有效提高工业企业的统计工作的措施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完善,工业企业为了适应企业的发展需要做出了很大的改变,加强了企业的管理工作。相应的,企业的统计工作也应该有一定的改变来适应企业的这种变化,但是现阶段很多工业企业的统计工作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工业企业要想使统计工作为企业的发展服务就需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解决统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1.加强统计管理体制,实行责任制

加强统计管理体制就需要在工业企业中设置独立的综合统计部门,对其职责进行明确。综合统计部门要制定企业总的统计指标,并且按照各个部门的要求对总的统计指标进行分解,落实到各个相关的部门。各相关部门对本部门各种信息数据上报到综合统计部门,综合统计部门对这些数据进行审核和汇总,制定相应的统计报表。综合统计部门还要对除本企业之外的各种有关本行业的数据进行搜集,使本企业在发展中可以对相关信息有所了解,最后,综合统计部门将汇总的各种数据信息上报给企业的决策者和有需要的部门,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依据。

2.增强统计数据信息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在如今工业企业的发展中,统计工作不断拓展信息源,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优质的服务,首先要改变传统的事后统计模式,将事前预测统计与事后统计相结合,其次要及时准确的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项指标传递给企业的领导者,为他们更好的进行企业的管理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最后还要进行高效的数据分析,因为在企业中进行统计工作是为了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所以统计部门在进行各种数据的统计时要保证数据的真实性,按照实际的情况进行统计数据的整理和汇总,使统计结果可以真实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这样才能使统计工作真正发挥其作用。

3.企业的统计工作要适应企业多元化的发展需求

企业的统计工作在基本调查的基础上,不仅要对企业的各属性指标进行反映,而且要对企业的大量经济指标进行反映,经济指标主要包括的是企业的财务指标和业务指标。企业的财务指标指的是企业的产品营销收入、企业的利息收入等各种收入指标,在财务指标中要对企业的资产、负债等情况有明确的阐述。企业的业务指标指的是企业的总产值、企业的销售产值以及企业的服务产值等各个方面的指标。企业的统计工作要对这些方面的情况都有所反映,才能满足企业的多元化发展。

4.提高统计人员的素质

对于工业企业的统计人员要求他们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因为统计人员作为统计工作的直接执行者他们的素质对于统计工作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所以要不断加强工业企业的统计人员素质,在上岗之前要对他们进行严格的培训,使他们掌握一定的统计专业知识,熟悉现代化计算机技术,提高他们的统计分析水平。在聘用统计人员时,要对他们的专业素质进行考核,整体提高工业企业的统计人员素质。

三、结论

工业企业的统计工作要为工业企业的发展服务,面对工业企业统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建立完善的统计体系,不断提高统计人员的素质,提高统计工作的质量,使工业企业的统计工作能更好的为企业的多元化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篇8

(一)现状。*市汽车工业起步于*世纪*年代初,目前已形成包括重型载货汽车、专用车、客车、电动车、摩托车、发动机及零部件等门类较齐全的产业体系。20*年,全市共有80家汽车生产企业,其中整车生产企业5家(包括重汽子公司),专用车生产企业13家,电动车生产企业1家,摩托车生产企业5家,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56家。20*年,*市汽车生产企业共有职工5万余人,总资产665亿元,生产汽车10.6万辆、专用车2万辆、摩托车118.1万辆;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67.5亿元,利税45.5亿元,利润28.9亿元,增加值83.3亿元,出口创汇7.3亿美元。

*市重型汽车、专用车在全省乃至全国同行业的优势地位突出。一是重型汽车具有突出竞争优势。目前,重汽集团已形成九大系列1700多个车型,产品技术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跃居全国重卡行业之首并进入世界重卡企业前5位。二是专用车具有相对优势。产品品种繁多,主要有自卸车、牵引车、特种车、大中轻型客车及半挂、全挂车、集装箱运输车、城市环卫车、冷藏保温车、罐式车、水泥搅拌车等几十个品种,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三是部分汽车零部件配套能力、市场占有率具有一定的优势。以沃德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明水汽车配件和鲁得贝车灯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汽配企业,已成为国内重要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和国外部分汽车企业的配件供应商。四是汽车产业装备水平显著提高。汽车生产企业50%的技术装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其中20%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研发能力不断提高,新产品产值率达到20%以上。11家企业建有国家、省、市技术中心或研究院(所),拥有“中国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各1个,“山东名牌”8个,“山东驰名商标”2个。重汽集团在国家级技术中心基础上,新创建了国家重型汽车工程技术中心。

*市汽车工业虽然具备了一定基础和优势,但也存在着一些结构性问题:一是发展缺乏统一规划布局及整体协调发展。产业布局还比较分散、生产规模小、集中度较低,产业拉动作用发挥不充分。二是产品结构性矛盾突出。重型车发展较快,而市场需求潜力大、增长速度快的轿车和客车才刚刚起步;代表汽车产业发展方向的新能源、节能型、环保型汽车比重不高;专用车产品工艺、车型存在趋同化,自主开发新产品能力不强。三是零部件配套能力滞后于整车发展。零部件生产企业在配套技术、质量、成本等方面实力不强,普通配件多、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关键零部件少,本地配套率偏低,跟不上整车发展需要。

(二)面临的形势。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市汽车行业产品订单减少、经济效益下滑、产品出口增速放缓等问题逐步显现。总体来看,*国汽车工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汽车市场正处在增长期,城乡市场需求潜力巨大,汽车产业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面对当前形势,*市汽车产业要加快结构调整步伐,整合资源,促进汽车产业由速度发展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市场为导向,以现有汽车企业为依托,以自主创新为核心,以产品结构优化、调整为主线,以国际化、市场化、高端化为发展方向,重点发展重卡、轿车和摩托车,大力推进零部件配套协作,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促进*市汽车行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实现汽车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二)基本原则。1.市场导向原则。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开拓、培育汽车消费市场,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和企业组织结构。2.科学调整原则。提高汽车产业集中度,拉长汽车产业链,实现专业化、规模化、集群化发展的产业新格局。集中力量优先扶持骨干企业、重点产品,形成规模优势,推进汽车及相关产业的协调发展。3.技术创新原则。坚持技术创新,强化技术改造,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加强核心技术保护,自主创新研发汽车产品和新能源汽车;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规划目标。

1.规模总量。到2011年,全市实现重型车和轿车整车年生产能力35万辆,专用车6万辆,摩托车260万辆,汽车零部件150万辆的配套能力。其中,重型汽车15万辆,保持国内领先地位。新能源汽车在新车中所占比重达到5%。全市汽车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200亿元,年均增长21%以上;出口创汇11亿美元;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40亿元,年均增长22%。

2.产业布局。引导汽车产业向东部工业区发展,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东部建成全国最大的重型汽车产业园及孙村片区、临港汽车零部件产业园;*高新开发区建成吉利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青年汽车生产基地和宝雅新能源汽车产业园;专用车、摩托车生产向东部集聚,建成轻骑摩托车工业园。各类汽车、摩托车及零部件产业集中度争取达到70%以上。

3.骨干企业。优先培育重汽、吉利、青年、轻骑、中集、宝雅6家具有较强竞争力企业加快发展壮大,2011年,力争重汽、吉利、青年、轻骑、宝雅、中集6家企业分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00亿元、100亿元、70亿元、60亿元、20亿元和15亿元,形成以重点骨干企业集团为核心,具有产业拉动作用的汽车工业园区及产业链条。4.产品结构。建成国内驱动形式和吨位覆盖齐全的重型汽车生产基地,产品水平和技术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高端产品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推进高端及小排量轿车生产,重点发展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规模化。注重开发适合农村市场需求的汽车、摩托车产品,加快形成重型车、轿车、新能源汽车、摩托车、专用车多品种同步发展的汽车产业格局。5.技术进步。形成与国际接轨并具有较强自主研发能力的汽车工业创新体系,新建4家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新增2个以上中国名牌产品,4个以上山东名牌产品,形成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重型车、轿车、专用车、摩托车、电动车自主品牌,提高国内外市场占有率。

三、调整振兴的重点任务

围绕建设国内最大的重型汽车研发生产基地和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轿车、摩托车、电动车生产基地,实施龙头企业带动战略,坚持整车发展与零部件配套并举,着力构建协作配套体系,实现汽车产业整体竞争力明显提升。

(一)重型车。加快发展中高档重型汽车。以重汽集团为龙头,充分发挥国家重型汽车工程技术中心的优势,加大科技攻关,提升大功率大吨位汽车的安全性、可靠性、节能环保性和舒适性。积极开发应用重型汽车悬架系统、汽车驱动桥、盘式制动器系统等先进总成技术;做好12万吨锻造能力的提升改造;确保配套引进的汽车水箱、汽车仪表盘生产线的投产运营;扩大具有自主产权的EGR国Ⅲ大功率发动机生产规模,加快国Ⅳ发动机的研制。全面提升重型车的技术水平,提高商用车的节能环保水平,发动机燃油消耗率平均降低15%以上。

(二)轿车与客车。加快发展轿车,不断提高轿车自主创新和技术含量,提升机电一体化水平。重点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电子技术、车载电子装置及汽车电子元器件。加快高端轿车和1.6L排气量以下经济型轿车的开发生产。坚持走合资合作的道路,加大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力度。加快吉利、青年轿车整车及配套项目建设,形成轿车规模化生产能力。

加快发展大中型豪华客车,开发生产混合动力、超级电容及天然气客车。积极开发智能底盘系统,提升底盘匹配技术,提高汽车安全性、环保性和舒适性。扩大产业规模,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

(三)专用车。鼓励专用车企业联合、合作,优化资源配置,产品结构向“专、精、特、新”转变,实现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加快专用车企业技术改造,推广专用车轻量化技术,提升机、电、气、液一体化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实现专用车行业整体素质和技术水平的新跨越。不断开发新产品,拓宽和完善产品系列。重点发展高等级公路运输车辆,提高集装箱运输车、厢式冷藏运输车、公路维护车的产品规模;开发具有高附加值、满足不同需求的城市环卫车、市政作业车、机场和油田用车、医疗卫生用车、军用车等特种车和专用车,形成生产集中、特色突出、技术先进、用途广泛的改装车产业。重点支持中集车辆、重汽专用车、鲁泉机械、普天通信、萨博特种汽车等企业的改造提升。

(四)摩托车。以高可靠性、低排放、低油耗为目标,研究开发新型发动机,生产满足绿色环保要求的摩托车。扩大出口,大力发展宽领域多系列规模化的摩托车产品,实现摩托车产业的振兴。重点支持兵装集团整合现有资源,建成*轻骑摩托车工业园。

(五)发动机及零部件。围绕整车配套,搞好发动机的升级换代。加快开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功率发动机,使重汽成为国内外重型汽车发动机的重要生产基地。发挥重型汽车技术领先优势,支持拥有自主产权的“中国重汽”EGR欧III发动机扩大规模和国IV发动机的成果转化。加快推进吉利汽车发动机及零部件骨干企业建设,并形成与轿车同步的关键零部件网络。鼓励零部件企业与主机厂的同步发展,提高零部件的本地配套率,强化行业协作,增强龙头企业对上下游和相关行业的带动作用。鼓励企业按照国际化标准组织生产,提高汽车零部件系统化配套、模块化供货能力,提高零部件行业工艺装备水平和产品质量标准,提高零部件的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加快发展汽车电子产品,推动零部件产品结构优化和实现快速升级。

重点支持电动车再生发电、电子制动、双轮毂电机驱动及电子差速等技术的研发突破,支持研发汽车发动机系统EMS、电子随动灯光系统及LED车灯系统、轮胎监测系统、电子稳定系统ESP等系统和总成。

(六)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抓住*市列入国家确定的新能源汽车示范城市之一的有利时机,鼓励具备条件的轿车、客车企业引进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项目,突破关键技术,争取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主动权;打造具有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车(主要包括纯电动汽车、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等),使之成为带动*市产业升级、提升综合实力的新增长点。

加快培育建设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重点支持宝雅新能源汽车在出口加工区建立生产中心,形成年产5万辆外销电动汽车的规模;在高新区建成集研发、生产、配套一体的新能源汽车园区,形成年产10万辆、配套能力15万辆的规模。积极推动宝雅公司已开发拥有的小型化新能源、环保、低速电动汽车尽快打开国内市场。

四、政策措施

(一)强化政策导向。切实落实国家新税法规定的增值税转型、税收优惠等各项政策措施,做好财政专项资金和扶持资金的使用。认真执行国家对1.6升及以下小排量乘用车减按5%征收车辆购置税、农民报废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换购轻型载货车以及购买1.3升及以下排量的微型客车给予一次性财政补贴、推动实施汽车摩托车下乡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完善二手车管理制度,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

调整汽车产品品种结构,在发展重型汽车同时注重扶持其它产品的发展。以节能、环保和安全技术为主攻方向,大力扶持重型汽车、轿车、新能源汽车、摩托车、专用车发展壮大,优化提升产品结构。鼓励重汽集团进行区域化重组,争取新组建山东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总部落户*。严格执行国家公告管理制度,实行生产一致性管理。加大对汽车行业生产经营的监督力度,严格执行产品合格证发放管理制度,坚决取缔不合法生产行为,维护车辆生产经营秩序。

(二)优化布局结构。加快重点汽车、摩托车及零部件园区建设,强化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为企业进园区发展创造条件。加大园区的招商引资力度,制定具有吸引力的优惠政策,千方百计引进项目。重点引进先进汽车生产技术和具有节能、环保型的汽车项目、零部件及零部件总成生产企业和技术,不断提高汽车的整体生产水平。以中国重汽、吉利汽车为龙头,形成重型车、轿车、专用车、摩托车、电动车等产品为骨干的汽车产业集群。围绕整车带动配套零部件和原材料等行业同步发展,并向周边城市延伸,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产业链,建成从整车设计、生产、零部件配套及销售一体化的汽车产业体系。

(三)支持重点项目建设。支持列入省、市汽车工业调整振兴规划的重点项目早日建成投产。加大财税信贷支持力度,加强银企沟通,积极引导企业充分用足用好财税优惠政策,对重点企业和项目在信贷资金和担保上给予重点支持。强化重点项目建设的协调服务,从发展规划、项目投资、人才技术、生产经营、市场销售等多方面提供支持,确保项目建设进度和质量。

(四)大力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引导企业加强技术中心建设,积极支持企业建设国家级、省级和市级技术中心。用足用好国家、省、市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各项支持政策。鼓励企业提高新产品开发资金占销售额的比重,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投入所得税前抵扣力度,企业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计入当期损益未形成无形资产的,允许再按其当年研发费用实际发生额的50%,直接抵扣当年的应纳税所得额;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在税前摊销。除法律另有规定外,摊销年限不得低于10年。对重大科研成果、国内首创技术给予奖励。支持重点企业突破瓶颈及关键技术,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全面提升汽车及配件技术开发水平,建立较强的新产品自主研发和创新体系。加大名牌产品的宣传和保护力度,鼓励企业争创名牌,提高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篇9

致力于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对人才的需求,建立一套领导重视,职能部门支持,员工积极参与的机制,通过整合员工观念和行为,制定合理的制度和规划,为员工职业生涯做出恰当的设计,激励员工努力实现短、中期目标,形成学习——持续改进——建立竞争优势这一良性循环,形成企业发展和员工进步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

二、设计原则

(一)择己所爱的原则

选择自己喜爱的职业生涯通路,培养自己"干一行,爱一行"的意识。热爱并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在工作中实现自身价值,活出生命的意义。

(二)择己所长的原则

选择自己所擅长的领域,积极发挥自我优势,作到物尽其才,努力实现奋斗目标。应尽量避免选择自己不擅长的发展方向。

(三)择企所需的原则

选择职业通路应考虑企业的需要,尽量选择企业人才需求的发展方向,只有这样,员工的自我发展才有足够空间和可靠保障。

三、设计步骤

(一)自我评估

自我评估是对自己的再认识。因为只有充分地认识了自己,并做出准确的评价,才能准确地选定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生涯路线,才能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做出最佳抉择。自我评估包括自己的性格、兴趣、特长、学识、技能、思维、道德水准等。自我评估一定要全面、客观、深刻,不回避缺点和短处。通过对员工个体自身优势及弱势的认真仔细分析,继而设计出与之相适应的职业生涯。

1、优势:通过对个人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性格特点和爱好取向、经历中最成功案例等的分析,发现并总结出自己的学习、工作和发展的优势所在,以此作为个人职业生涯设计的基础和支撑。

2、劣势:通过对自己的再认识,找出影响自己成长的不足或欠缺,以在自己的职业设计中能够有所规避。对劣势要认真对待,努力弥补,敢于承诺“给我时间,我可以做得更好”。

(二)环境评估

环境评估主要是评估各种环境因素对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在制定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时,要分析环境条件的特点、环境的发展变化情况、自己在这个环境中地位、环境对自己提出的要求以及环境对自己有利的条件和不利因素等等。只有对这些环境因素充分了解,才能做到在复杂的环境中趋利避害,使职业生涯设计具有实际意义。

(三)设定目标

在进行职业生涯设计时,通过员工的自我分析认识,应首先明确自己该选择什么职业方向,确定目标。这是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也是职业生涯设计中最重要的一点。职业生涯目标的设定,是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目标的设定,是在继职业选择、职业生涯路线选择后,对人生目标做出的抉择。其抉择是以自己的最佳才能、最优性格、最大兴趣、最有利的环境等信息为依据。通常目标分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和终生目标。短期目标一般为一至二年,短期目标又分日目标、周目标、月目标、年目标。中期目标一般为三至五年。长期目标一般为五至十年。

(四)职业生涯通路计划

把职业生涯中的重要方面如发展、调动、晋升等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职业生涯通路,它实际上包括一个个职业阶梯,个人由低至高拾阶而上。通路选择遵循员工自愿与组织推荐相结合的原则,现就组织内部的职业生涯通路数推荐如下,供员工结合自身实际进行选择时参考。

1、技术型职业生涯通路

典型特征:性格内向,喜欢独立思考,做事谨慎细致,主要注意力是工作的实际技术。不擅长或不喜欢全面管理,只愿在技术职能区提升。

成功标准:在本技术区达到最高管理位置,并保持自己的技术优势。

主要职业领域:检修、运行、工程概预算、工程监理、技术管理等。

典型职业通路:―专责工程师--分场技术专责—技术职能部门专责--―总厂或公司副总—总工以及其它技术岗位。

2、管理型职业生涯通路

典型特征:考虑问题比较理智,善于从宏观角度考虑问题。能在信息不全的情况下,分析解决问题,善于影响、监督、率领、操纵、控制组织成员,善于使用权力。

成功标准:管理越来越多的下级,承担的责任越来越大,独立性越来越大。

主要职业领域:企业各级组织或部门。

典型职业通路:一般员工--班组长(班组技术负责人)--处室领导(部门主管)--总厂及更高级别的管理岗位。

3、技能型职业生涯通路

成功标准;技能水平达到相当熟练程度,成为生产部门不可缺的骨干。

主要职业领域;企业各生产部门

典型职业通路:试用岗―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

(五)职业生涯策略

职业生涯策略是指为实现职业生涯目标而制定的行动计划,一般都是具体的、可行性较强的具体措施。员工在确定了具体的职业选择目标后,行动成了关键环节。所以员工应根据个人实际需要制定一些具体措施,主要包括教育、培训、实践等方面的措施。在规定时间内取得相应内部员工资格证、国家职业鉴定机构颁发的各类证书,如注册会计师资格证、高级工证书,通过努力评定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技师等,在业余时间进行学历教育、进修管理学知识并注重开发潜能等,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保持积极的心态。

员工个人制定本人职业生涯通路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

(1)描述各种工作流动的可能性。

(2)反映工作内容、组织需要的变化。

(3)详细说明职业生涯通路的每一职位的学历、工作经历、技能和知识。

(4)职业生涯规划的时限。

(5)自我提升发展计划。

为帮助员工顺利推进其职业生涯,企业将为员工提供以下帮助和支持:

1、机制建设方面

(1)实行内部员工资格证,推行员工持证上岗。

(2)推行星级员工制。

(3)完善学科带头人制度。

(4)完善教育奖励办法。

(5)完善其他激励、考核、用人机制。

2、学习环境方面

(1)网络培训。提供内部MIS网络上的学习平台,开辟学习资料、案例分析等。

(2)内部培训。龚电大学为员工的学习提供硬件支撑,定期开展各种基础知识的教育培训,并将在不同时期根据需要安排各类专业知识的培训。

(3)外出培训。根据需要,为员工提供外出学习提高的机会。

(六)评估与改善

影响员工职业生涯设计的因素很多,有的变化因素是可以预测的,而有些则难以预料。而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人是善变的,环境也是多变的。成功的职业生涯设计需要时时审视内外环境的变化,不断对自己的设计进行评估和修订并调整自己的前进步伐,最终达到目标。

四、注意事项

制订职业生涯设计方案时,员工应认真对待,主管单位和各级组织应作好引导和管理工作。其中,员工个人和组织应注意以下事项:

2、组织应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从尊重员工职业发展意愿、帮助员工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的角度出发,制订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政策、措施以及培训计划,实施人性化与理性化相结合的职业管理方案,促进员工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最终实现员工个人与企业的双发展。

五、实施步骤

1、确立目标是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职业目标必须设定清晰、时间明确。

制订目标的步骤有:

(1)自我分析

(2)内外环境分析

(3)选定职业和职业生涯路线

(4)确定职业目标

篇10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33.122

企业统计基础工作是统计工作的根本源头,通过精简机构、减员增效工作的有序推进,再加上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影响,统计工作面临着严重削弱局面。做好统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可提高统计工作整体质量和效率,促进企业顺应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化,从而提高企业统计工作水平和企业管理水平。

1 企业统计工作规范化的重要意义

(1)加强企业统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企业的会计基础工作也就是企业会计工作中的基础环节,做好企业统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对指导企业经济业务活动高效开展具有重要作用。企业的基础工作主要是服务企业核算及监督等一系列工作,加强企业统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水平,能为企业管理工作以及经济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

(2)有利于使基础统计工作制度落到实处。保障各项工作有序进行,能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率,根据企业有关部门和生产经营管理需要,设计和制定出符合企业管理发展的实施细则,提升企业基础工作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促进统计基础工作的完整和准确。

(3)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统计基础工作是企业的一项基础工作,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和工具,能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效益,对调整企业产业结构、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企业基础统计工作涉及到财务、施工、人力资源等方面,为企业提供全面、准确、系统可靠的数据管理资料,这不仅是企业基础统计工作的需要,也是加强企业管理的需要。

2 当前企业统计基础工作存在的不足分析

2.1 企业统计观念淡薄

很多企业领导对统计基础工作的重视不够,让企业统计观念淡薄。还是企业领导所作所为的重要标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企业统计基础工作人员设置不合理、业务建设的不合理,都极大的影响了统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长此以往,还阻碍企业统计人员的创新精神,在具体工作中,比较容易出现被动应付。

2.2 统计机构精简化带来的弊端

企业中很多人认为统计工作只是搞搞数字,对企业机构的设置不应太多,特别是在很多企业基础管理中,在企业管理的重组改制、减员增效下,由于精简了很多人员和岗位,导致统计基础工作岗位设置不科学,当前企业管理中存在着统计基础工作人员缺乏,让企业内部统计工作规范化水平降低,尽管有部分人身在统计岗位上,却并没有为之设置相应的统计岗位,很难树立起统计基础工作在企业中的地位。

2.3 缺乏专业的教育和培训

信息时代的到来让信息化知识成为各行各样发展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很多管理层对统计基础工作并不十分重视,也不注重企业内部统计机构的建立,再加上统计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企业也没有对统计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也为建立起长期发展机制,多是选择吸收统计兼职工作人员,而是统计兼职工作人员越来越多,使得高素质统计人才匮乏,信息技术应用也严重缺乏,表现出明显的应用不足。

2.4 统计工作缺少对外部市场信息的加工分析

在市场经济日益发达,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很多统计基础工人员在统计工作中,比较偏重于统计报表,甚至认为统计报表上报了也就是统计工作目标就达到了,呈现出明显的统计工作不扎实,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着明显不足。目前企业经验丰富的统计人员年龄普遍偏大,很多新进的人员对统计基础工作不够熟悉,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很多企业统计基础工作转变为搜集、整理内部数据为主,企业缺少对外部市场信息的加工和分析,o法满足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所需条件。

3 加强企业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途径

3.1 企业及统计人员要转变市场经济服务新观念

企业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主要对统计人员的控制与管理,在当代社会,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企业为了做好企业统计基础工作的统计人员的控制与管理,首先,企业要转变原有的管理体制,依据企业发展实际状况,建立起监督和服务制度。其次,统计工作人员要认识到企业统计基础工作的难点和热点,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充分利用企业的统计信息资料和信息手段,多领域的进行专题研究。最后,做好企业的产品结构调整和升级,对影响企业发展的各项因素进行定量分析,防止在企业统计工作中出现不利情况,为企业发展奠定基础。

3.2 提高企业统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为了有效提高企业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水平,企业领导应重视统计基础工作,让统计工作人员认识到规范化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只有企业上下重视统计基础工作,并结合企业发展,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权限,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配备专职或兼职执法人员,做好统计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按照企业统计业务的实际发展状况,建立起统计法律法规的学习制度。定期的对企业统计人员进行专业考试和定期培训,并且在这样的管理下,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各项措施,做好统计人员的培养计划,给企业发展打下坚持基础。

3.3 建立健全统计原始记录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原始记录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与管理的原始依据。建立健全统计原始记录是做好统计工作的基础工作之一。原始记录的管理要科学,做到完整配套、格式规范、统一编号、分级管理。原始记录的设置与建立与企业生产管理状况相适应的记录原则。主要包括确定记录对象、记录表式、记录人员等。根据生产经营活动,制定流转程序按规定期限和程序完成传递,建立健全统计原始记录要按照要求进行填写,在原始记录中时间、计量单位、各项数值、文字说明及记录人签名都要做好准确、真实记录,确保原始记录与实物、账卡准确无误。

3.4 做好企业统计信息化建设

统计台账是根据各种报表的需要,并将其按照一定的标准记录资料、定期整理成册,确保报表数据的真实性。目前很多企业统计都是手工台账,存在着很多弊端。在计算机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统计人员应掌握计算机技术,建立电子台账,避免手工台账的缺陷。首先,工业企业应配备必要的微机设备和网络传输设备,以规范、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为基础,实现统计数据采集、整理、传输、存储、应用、管理的现代化。其次,做好计算机数据备份工作,防止数据丢失,提高信息传输效率,确保数据质量安全。最后,统计人员应在工作中做到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遵循一致性、真实性以及可比性的原则,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度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监控、预测,提高统计人员的经济分析,保证统计基础工作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提供必要的保障。

4 结语

本文通过对针对目前企业统计基础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认识到制度不完善以及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等问题对企业统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带来的不利影响,为了有效提高统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管理,仅仅依靠统计部门是远远不够的,可通过采用统计人员转变市场经济服务新观念、提高企业统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建立健全统计原始记录以及企业及做好企业统计信息化建设等措施,促进企业管理与决策水平的提高,只有以扎实的基础工作做保障,才能真正巩固统计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

参考文献

[1]李虹.企业统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管理[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2):11-13.

[2]杜欢政.企业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两个途径[J].统计研究,1992,(06):77.

[3]程诚.电力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的现状和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5,(24):221.

篇11

一、企业统计工作的解读

统计是从事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数字资料的搜集、整理、汇总、分析的活动。统计把涵盖各个行业、各个方面的数据集中起来,示呈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或措施,就是为生产力发展提供了依据和方向。企业统计工作总的来说的话有两大职能:即对内和对外。对内有三个方面:①对本企业的统计调查表和基本的统计资料进行管理;②与相关的职能部门提升本企业的统计力量与检测的规章制度,完善原始的统计记录、统计明细记录表和统计核算的制度;③规定、实行本公司的统计工作规划和统计工作制度;四是对本企业的的规划实施状况进行统计分析对外的话就没有像对内的工作繁多了,它主要就是向主管部门和所在地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报送报表和提供统计资料,完成国家和上级统计机构下达的统计调查任务。

二、当前企业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企业领导对于统计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统计观念较为淡薄。“统计信息是经济信息的主体”,并未成为企业领导的作为,以致于企业的统计工作说起来重要,但实际操作中却可有可无,极大地影响了统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创新精神。

2.统计工作服务主体错位,没有很好的把握主次。企业统计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为上级统计部门及政府相关部门提供各种生产经营报表,由于上级统计部门及政府部门对各企业统计报表的种类、内容及报送时间都有严格的规定,且涉外统计工作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整体形象,因此,大部分企业的综合统计业务部门或人员一般都把工作的重心放在报表制作与报送上,以满足上级统计部门及政府相关部门的要求,为本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提供服务被放在了次要的地位,统计分析及预测工作投入减少,对企业管理及决策的支持力度不够,甚至缺失。

3.相关的统计指标体系不健全,影响了统计工作水平的提高。与统计报表相适应,企业统计指标体系一般只局限于企业的产值、产量、成本消耗等生产性指标,而与企业管理与决策需求相适应的指标甚少,反映企业外部环境和竞争者的统计指标更少,从而造成企业统计的现有指标体系与管理、决策需求相脱节。

4.统计数据质量不足,统计口径的不一致造成了数据的不一致。在企业的综合性会议上经常出现各部门数据打架的情况,有时是指标名称相同但指标值却各不相同,有时是各指标数据之间的关系与实际情况不一致,不符合逻辑。之所以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缺乏准确、严格的指标定义,各部门各自为战,按最有利于本部门或工作量最小的方法统计,从而造成统计混乱,统计口径不一致的现象,数据打架也就成为了必然。

5.统计信息流转不畅,造成统计工作整体效率低下。这主要是指统计信息没有按照科学、合理的工作流程顺畅流转,统计信息在某个环节和部门停顿或终止,也就是统计信息被“冰冻”在这个环节或部门,没有及时的向下一个环节或部门流转,从而造成整体统计工作效率降低,不能及时为生产经营管理或决策提供有效地支持,统计信息时效性大打折扣。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企业统计体系不健全,制度不完善,对各种生产经营信息的流转要求规定不明确,各部门责任分工不清晰;②企业统计制度执行力不强,考核力度弱,奖罚不明或不兑现;③认识不到位,片面的认为此项数据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工作都是自身部门所作,其主要是为本部门业务服务,对其它部门用处不大,如果其它部门未主动向自己所要,一般不主动使其流转{④此项指标数据所反映情况对自身或所在部门不利,可能暴露出自身或本部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人为的把统计信息藏匿、冰封。

三、强化企业统计工作的建议与对策

1.对于统计工作要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全面重视企业统计工作。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我们应该重新认识统计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①转变企业统计只为政府统计服务的观念。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与企业之间将建立起一种新型的关系。正确理解并处理企业统计与政府统计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企业有义务为政府统计提供原始资料,满足宏观管理的需要,但不能因考虑本企业的利益而虚报、瞒报、拒报统计数据,从而影响政府统计的效率。②转变企业统计可有可无甚至无用的观念。统计在企业中的职能需要我们逐步地去认识并发挥。③转变企业重会计轻统计的观念。会计和统计是企业的两大基本核算,其作用是难以相互取代的。我们应充分认识到统计具有综合性的特点,会计的核算角度是企业资金的运动,而企业统计则要从总体上考察企业生产经营的运行。

2.理顺企业统计的各个服务主次,全面发挥统计的内外服务职能。把为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服务摆在首要位置,充分发挥统计的信息、咨询和监督功能,把统计工作的主要精力投入到生产经营分析与预测上来,通过分析,及时总结生产经营中能产生良好效益的经验做法,挖掘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并查找出造成此种问题的根源,从而达到扬长避短的目的,更好地为下一步的生产经营提供指导;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预测,找出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其次,统计工作的对外职能也不能抛弃,要为上级统计部门和政府部门服务好,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3.逐步健全与完善相关的统计指标,确保企业统计工作水平的提高,使统计资料实现为企业经营管理所用与为统计部门所用的有机结合。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所有制形式不断丰富,原有的统计指标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已不能适应企业自身的发展要求。在具体设置和完善指标体系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①全面性原则。指标体系的内容应包括企业业务发展状况,企业运营收入、效益和投资情况,企业人力资源以及当地社会经济等方面的信息,并且尽量使指标按市场要求细化;②规范性原则。指标体系应从指标名称、指标概念、统计口径、审核关系、数据来源等方面进行统一规范和要求,力求指标设置更加科学化;③及时性原则。坚持适度超前,并不断扩大统计指标规模,力争以规模效应为企业决策提供服务支撑;④客观性的原则。指标体系要能客观有效地反映本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效益、市场竞争能力、主要业务的发展前景等重要信息。

4.统一口径确保统计数据的一致,全面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对各项生产经营指标进行严格定义,指标统计方法及口径进行统一的规范,从而达到数出一致,消除数据打架现象。同时,加强对统计数据的审核和复查工作,消除漏算、重算现象,达到数出必准,保证统计数据质量,巩固统计工作的生命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