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13 18:01:4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精品课程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精品课程建设是教育部制定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项系统工程。目前,各高等学校都纷纷把建设精品课程列为重要计划,不惜资金制作精品课程,都想在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急于求成的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质量何在?效益何存?如果不保证课程的教学质量,谈何精品?如果只为了贪图形式上的虚荣,岂不是劳民伤财?我们应该怎样面对教育信息化的大趋势呢?怎样才能真正开发出高质量的精品课程呢?精品课程建设的对策是值得我们为之探讨的话题。
认清目前教育信息化的趋势,
思想上高度重视精品课程建设
随着以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为主要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教育模式、教育方法、教学内容都面临着激烈的挑战,Internet的普及,远程教育网的开通,以及校园网的建立,为学习者充分、便捷地获取、利用网上教育资源创造了条件。人们可以遍访名师,自主选择专业,自己制定学习方案,教育的权威被打破了,尤其知识的垄断被打破了。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将发生变化。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帮助者,处于主导地位;学生不再是知识灌输的对象,而是要主动构建自身内部心理,处于主体地位;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书本,学习途径多样化,学习环境虚拟化。这必将引起教育的全面变革以及教育机构的重组和社会教育资源的重新分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教育现代化必须教育信息化,信息化教育成为教育急需探讨的问题,教育信息化的问题也就是如何由传统的教育走向现代化教育的问题。而教育信息化,首先要教育资源信息化,精品课程是一种优质的教学资源,网络精品课程建设正是推进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举措。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目的,就是要倡导教学方法的改革和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推进教育信息化。
吃透教育部精品课程评估体系指标,
把握好精品课程建设的要求
“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以下简称质量工程),是教育部正在制定的《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品课程建设是“质量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教育部计划用五年时间(2003~2007年)建设150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利用现代化的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将精品课程的相关内容上网并免费开放,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提高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2003年4月,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正式启动。接着又出台了《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先后有2004、2005年度、2006年度的评审指标体系,这些指标有年度之间的联系与差别,同时反映出对精品课程探讨的不断完善,但总的说来,都包括六个方面内容:一是教学队伍建设,要逐步形成一支以主讲教授负责的、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要按一定比例配备辅导教师和实验教师。二是教学内容建设,教学内容要具有先进性、科学性,要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三是要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要上网并免费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四是教材建设。五是实验建设。要大力改革实验教学的形式和内容,鼓励开设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和研究型课程,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六是机制建设。要有相应的激励和评价机制,鼓励教授承担精品课程建设,要有新的用人机制保证精品课程建设等。可见,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
《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是我们开展精品课程建设的行动指南,是我们要为之努力的目标。开发精品课程以《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2006年度)》为依据,评估方案分为综合评估与特色及政策支持两部分,采用百分制记分,其中综合评估占70%,特色及政策支持项占30%,综合评估指标共分为5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是:教学队伍占20分,教学内容占23分,教学方法与手段占24分,教学条件占15分,教学效果占18分。每个一级指标下又分二级指标,这些评估指标对我们开发精品课程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每一个指标也是我们要为之奋斗的目标。根据《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2006年度)》,精品课程是指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优秀课程。精品课程建设要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和辐射推广作用。在建设精品课程之前,应该先要吃透教育部的相关文件,尤其要吃透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明确奋斗目标,同时,建设的网络课程要符合《国家精品课程上网技术标准》,如果达不到技术标准,那么就很难实现网络共享。建立一支具有现代化思想的
师资开发队伍,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没有一支具有现代化思想的师资开发队伍,就不可能制作出高质量的精品课程。教师的现代化教学意识和应用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着精品课程建设的速度和质量。现代教师不仅仅要精通所授学科的专业知识,同时要具有现代化教学意识,具备现代化教学的知识和能力,既要有使用硬件的能力,又要有独立制作出良好教学课件的能力。因为,他们要利用计算机教学平台,搜集下载相关的教学资源,然后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制作出多媒体课件,并熟练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在信息化的环境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帮助者,处于主导地位。因此,面对日新月异的数字化生存新环境,面对WTO对教育的挑战,必须有一批既有强烈的现代化教学意识,又有能够熟练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巧妙整合起来,能理解和适应网络课程,并能参与网络课程制作的优秀教师队伍,依靠这支队伍才能创造出符合现代化学习需要的优秀网络课程。
加大投资力度,改善学校硬件配置
硬件设施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基础保障和前提条件,硬件配置太低,就无法制作出符合技术要求的精品课程。在制作精品课程的过程中,需要摄像机、采集卡、计算机硬件、软件等等一系列的相关设备设施。如果这些设备配置太低,制作的效果与质量就难以保证。比如,如果摄相机的像素太低,视频画面就会不够清晰,教学效果就会受到影响。计算机硬件配置太低,一些对系统要求较高一点的软件运行速度就缓慢或无法正常运行。迄今为止,资金一直是困扰我们精品课程建设的一个大问题。很多学校由于资金短缺,硬件配置得不到改善,建设精品课程就成了一个难题。《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中“教学方法与手段”就占了24分之多,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善,就必须改善教学设施设备,开展多种形式的多媒体教学,需要配置较好的投影仪、计算机、视频展示台、音响设施等等,恰当、充分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促进教学活动开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果。想办法加大资金投入,改善硬件配置状况,这样才能为建设精品课程提供硬件保障。
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培训,
提高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教育技术是关于教学资源和教学过程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新媒体的不断出现与更新,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已成为教育发展的巨大推动力量。应用在教育领域中的技术主要有:视听技术、多媒体技术、数据压缩与解压缩技术、数据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这些技术应用的理论与实践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支撑。因此,加强教育技术培训将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建设精品课程的能力,使建设的精品课程更加符合教育教学规律,更加适合学生的认知发展的需要,从而有助于提升精品课程的内涵。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出现了“知识爆炸”的局面,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成为时代的需要,只有不断的“充电”,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使教师在掌握好专业学科知识的同时,也掌握好现代教育技能与信息技术的应用方法,不仅“能教”,而且会“会教”。目前,很多高校都在培训新教师的时候,开展教育技术的培训,但普遍只重视了对多媒体设备设施的开关与保养问题,忽视了对全新教育理念的传播,忽视了教学设计与制作多媒体课件的培训。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就应该加强现代教育理论、教育理念的教育,加强现代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的培训。作为教师,如果只具备专业知识,不具备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不掌握教学设计的思想与方法,其教育效果将会大打折扣。
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建设精品课程不能急于求成,急于求成的情况下制作出来的精品课程其质量是值得怀疑的。不少学校只重数量不重质量,网络课程游离于教育教学规律之外,一个学校或一个主持人不顾硬环境和软环境的限制,盲目上马,结果网络课程变成是课本、黑板和教师讲课的网络表现形式而已,花了不少钱,建起的网络课程大多无人问津,更谈不上什么精品。所以,建设精品课程之前,先要制定好对策。本文从以上五个方面探讨了建设精品课程的对策,希望能为建设精品课程的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1]李克东.新编现代教育技术基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二、交互性的体现
在精品课程网站的建设中,提高交互性是有效利用精品课程资源的重要途径。交互性的体现不仅仅是教学课件的可操作性还应包括以下几方面。1.增加对学习者学习进度的记录通常在精品课程网站中对学生评价与考核主要在在线测试模块中进行,但这种形式与传统的评价模式没有区别,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自主学习缺少评价。所以在网站的建设中应对学习者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进行记录,在方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同时使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与学生对那部分知识学习较吃力。2.增加学习者等级制度竞争是刺激学生学习的动力之一。网络游戏与体育竞技活动为什么比学习更加吸引中职学生,就是因为其中的各种竞争的存在。无论学生的学习成绩如何,每个学习者都有一定的好胜心,通过等级制度刺激学生的竞争意识、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学习时间。学习者的等级可以反映课程资源对学习者的吸引程度,学习时间可以反映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投入的精力,而二者的比率能够反映出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可以根据这些数据对精品课程资源内容进行调整。同时对试题与练习内容进行难度等级划分,根据学习者的等级分配相应的试题与练习内容。帮助学习者进行课程学习。3.加强教师对资源的管理教师是课程资源的管理者与者。在精品课程网站建设中,应加强后台资源管理操作的易用性与兼容性。使教师的精力更多地放在资源的开发与制作上而不是学习掌握如何操作精品课网站。兼容性是尽量通过技术手段使教师通过各种软件的制作的教学资源都能在网站中进行展示与使用。
三、精品课程网站的开发人员
在精品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感觉最头疼的就是网站的建设,很多教师都不具备网站开发的专业技能。由企业进行开发建设,教师却对网站的功能感觉不能将教学理念完全的展现。所以在网站开发人员应该由精品课程负责教师、专业教师、企业人员共同进行网站开发与建设。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详细清楚地阐述精品课程设计思路与想法、各种资源的表现方式,而企业人员在设计开发过程中应分阶段让教师进行功能测试,并及时调整网站程序。
为了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进一步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共享优质教学资源,从而全面提高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以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教育部决定在全国高等学校中启动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为了切实做好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就高等职业院校精品课程建设中的有关问题与各位同行进行探讨。
1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课程教学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课程教学质量是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要素。要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其核心工作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而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加快课程建设的步伐。可见,课程建设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基本建设中最具基础性的核心工作,其水平、质量和成果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
2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
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是:以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为基准,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为重点,以整合各类教学改革成果和优质教学资源为手段,从全校的公共课和主干专业课入手,实现加大教学过程中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加强科研与教学的紧密结合,促进学生主动和自主地学习,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
3精品课程的特点
精品课程建设的特点主要通过以下课程的理念、内容、实施和教师水平的四个先进性来反映。
3.1课程理念的先进性
要明确理解高职课程的内涵与外延,清晰认识课程的服务对象、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职业指向以及课程与职业岗位和就业市场的联系等。
3.2课程内容的先进性
表现为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前沿性、适应性和技术技能应用性。科学性是指课程内容与形式的合理,前沿性是指课程内容反应了科学技术及应用的最新动态,适应性和技术技能应用性体现了职业教育的最本质属性。
3.3课程实施的先进性
指课程实施要根据客观条件和客观需要,合理灵活地采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要创新教学模式,增加研究型、讨论型、自主实践型等课程,实现从以教师为主体到以学生为主体的转变。同时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以及先进实验仪器设备将之有机整合到教育过程中,构建富有成效的师生满意的课程实施平台。
3.4课程教师水平的先进性
高职院校教师水平的先进性是指教师学术水平高、技术应用能力强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操。没有三位一体的高水平的教师,精品课程建设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4精品课程建设的重点
高质量的精品课程建设的重点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4.1教学队伍建设
要逐步形成一支以主讲教师负责的、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要按一定比例配备辅导教师和实验教师。
4.2课程体系建设
在精品课程开发与建设中,课程体系建设要与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需求相适应,要与技术进步相适应,要与人的全面发展需求相适应。新的课程体系既要有本地区、本行业、本专业、本课程的特色又要有普遍适应性。
4.3课程内容建设
教学内容的整合重组和精选优化既要注重技术教育,又要注重人文教育;既重视专业教育,又重视综合能力培养;既充分发挥课程在课程群中的独特作用,又注意加强各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增强其内在逻辑性,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的结合上构建高职人才培养的课程框架。
4.4实践性教学环节建设
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建设,构建实践教学体系。要加快实验项目的改革与更新,加大实验室建设与开放的力度,积极推进多形式、多层次的实验、实习、实训体系开发与建设。大力开展仿真实验、模拟实验的研究。
4.5建立完善的评估指标体系
课程评价是办学主体依据自身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对被评课程的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实习基地建设、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现代化建设、教材建设、课程管理、教学效果等诸方面的价值判断。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评价指标体系,加强对课程的评价与检查,以评估促进建设。
4.6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
在高职院校精品课建设过程中,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是确保出精品的有力措施。激励机制的建立要能充分体现教师的个人成长,要作为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参考,同时也要有充足的资金支持。精品课程的建设不仅是集众智的过程,更是建设优质教材,建设先进的实验、实习、实训基地的过程,没有充足的资金支持,很难获得这些物质性的优质教育资源。
5精品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
5.1制定本课程建设目标
要按照培养岗位能力为着眼点,依据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制订好课程建设目标。
5.2课程教学内容与体系的研究,包括教材建设
要根据课程的建设目标,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并按照层层分解的能力要素确定教学内容。在课程内容体系结构中,不追求学科的完整性,内容的取舍遵循教学规律,知识结构有序可循,知识的综合具有有机性和相融性,教学内容与培养目标相呼应。
5.3课程实践环节与实验、实习基地建设
精品课程配套实训基地建设是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一部分,在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到精品课程实训要求,模拟生产一线或就业岗位环境,把单个实验(训)室的建设,向综合性、创新型实践基地发展。
5.4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师资队伍建设应紧紧围绕“双师型”队伍的建设展开,形成以“双师型”教师为主体的高中级职称教师占一定比例的,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教学效果好的教学群体。
1.1职业性。
行业、企业、学校三方共同开发,构建基于临床标准,针对特定职业岗位,符合岗位能力要求的课程体系。
1.2实践性。
引进临床儿科护理发展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弥补教材置后问题,减少学生适应实践的阻力,以临床路径教学为主要教学方式,理论联系实践,学做一体,深化学校里建“病房”,病房里设“课堂”,实现学校与医院文化融合、课堂与病房融合、课程与岗位融合、学业与职业融合的总体目标。
1.3针对性。
以学生为主体,能力培养为本位,形成专业教师与企业专家师共同参与,共建、共育、共管的教育体制。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达到突出岗位职业能力培养和让学生零距离上岗就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达到“五个对接”即:教育与产业对接、学校与企业对接、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对接、课程教材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对接。
2建设目标与思路
2.1建设目标。
(1)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开发利用教学资源,提高整体教学水平。(2)构建科学的课程教学体系,加强儿科教学内容的整合与创新。(3)具有一套体系完善、内容先进,符合培养目标、教学要求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4)具有完备的教材体系,编写出与精品课程相适应的校本教材。总之,通过我们的不断努力,我们课程建设成为师资力量雄厚、资源丰富、课程特色鲜明、教学形式新颖、教学内容精深、教学、设备齐全、教学手段先进,能满足各层次学生需要的精品课程。
2.2建设思路。
(1)行业专家与本校专业教师共同研究儿科护理工作过程的课程项目。首先进行护理工作岗位分析和各岗位实际工作任务分析,将工作任务进行整合,形成整合后的工作任务即学习项目。(2)以护理工作过程为导向,按照临床护理工作岗位过程实施教学。在分析护士工作岗位的基础上,结合医院真实项目任务,建立学习情境。以工作岗位的流程为依据,融“教、学、做”为一体,在“仿真临床环境”中,开展情景化教学。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现在结合我校学生状况、教学资源等实际,开展情景化教学方法。力求达到理论联系实践“、学以致用”的目的。(3)编写学习指导等学习资源。根据学习任务,编写电子教案、实训指导、学习指南、练习册等学习资源。(4)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势。在传统教学精华的基础上,力争利用视听资料、多媒体、互联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势,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开扩学生的视野,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课堂上就让学生对所学内容留下深刻的印象,提高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5)创新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综合评价方法(包括学校、行业、医院、家长、社会形成综合评价体系)。
3建设内容
3.1创新教学模式。
(1)课堂教学、实训操练、假期见习同步进行,理论、实训、临床三结合工学交替模式。(2)课程设置中,以岗位需要为导向、职业标准为主线,同时兼顾护士执业资格证的考取,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3)教学实施过程体现模拟和再现任务所需要的场景和工作过程,坚持教学任务实施的教、学、做三个环节。
3.2创新教学方法手段。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运用情境教学法,网络互动教学法。(1)情境教学法,教学实施过程体现模拟和再现任务所需要的场景和工作过程,病例导入,创设护理情境,角色扮演,坚持教学任务实施中的教、学、做三个环节。将教室与实训室合二为一,形成仿真的工作场所,实施教学、实训一体化。(2)网络互动教学法,建立儿科护理网络平台,向学生提供教学内容、网络课件、电子教案,学习辅导资料、电子书籍、应用资料、网络链接等网络教学资源。进行网络答疑、专题讨论学生意见反馈、教学情况调查等教学辅助工作,教师教学资料亦已挂在网上,并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保持及时快速地更新,满足了本课程的理论、实践教学的需要,为广大师生提供了良好的网络教学环境,实现了教师与学生互动交流。
3.3创新评价模式。
采取课堂实训和岗位见习实训相结合的校企共评的教学评价模式。学生在寒暑假到医院见习,课堂实训学分由专业教师评定,岗位见习实训学分由企业教师评定。
3.4校本教材及教学资源库建设。
资源库包括:(1)教材;(2)电子教案;(3)典型情景案例库;(4)多媒体课件库;(5)教学录像;(6)素材及素材网站库。
4建设计划
4.1课程建设步骤。
建设目标。三年内把《儿科护理》课程建设成为师资力量雄厚、资源丰富、课程特色鲜明、教学形式新颖、教学内容精深、教学设备齐全、教学手段先进,能满足各层次需要的精品课程,成为“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优秀课程”。
4.2三年内课程资源全部上网。
5经费使用
这是经费预算表,主要用于企业调研论证、教师培训考察、教材编写及出版、案例手册编写、教学录像、网站开发和课程网站建设方面。
二、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便捷登陆网站。网站内容生动、媒体多样、使用方便。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后复习都可以在网络上进行。并且通过网络巩固和加深知识点。学生通过资源共享网站了解装饰装修工程造价课程的一些基本情况,查阅课程实训要求、任务书、指导书等相关资料;课后,教学录像、电子教材、电子教案、电子课件等相关资源还可以方便地被查阅,通过网络学生亲自探索参与整个学习过程,学生学习方式得到了最大限度转变。学生们的学习、网上测试、作业等都可以在精品资源共享网站上进行。同时增加互动交流环节,借助网络师生进行网上互动、答疑、交流,不理解的问题可以在网上留言,教师及时解答。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促进了师生研究、协作式学习。形成高效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学生的职业素养、创新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2.理念因素
在不同的学校对于教育技术学的理解也是不同的,为了适应各自地区对于人才的需求以及追求自己固守的观念,不同地区的高校在培养人才的侧重点不尽相同,自此课程的设置和建设程度也有差别,有些高校更注重于专业理论的渗透于培养,认为理论认识到一定程度,实践上的阻碍就会被理论的完善所客服,因而可能忽略网络技术类和专业实习类的课程,使得理论类的课程较多,一部分的学生遭遇到过分迷困于理论的尴尬,而有些地区的高校则偏重于实践,认为理论可以不必深入苛求,通过大量的实践,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具体理解,可以弥补理论上的不足,开设一些例如“教育技术项目实践”的课程,这些课程以实践为主,它会通过实习的方法,让学生去进行一系列具体的教育技术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来让他们感受教育的方法,培养他们的教育理念与素养。而对于那些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学校,实习教学会消耗他们的人力物力,网络实践教学则需要大量的器材以及例如电力等的额外损耗,这对于他们无疑增加了巨大的负担。对此,国家应该给学校以一定的经济支持,对于教育技术学这种亚待发展的新兴学科,其精品教学的建设与实现必定是在消耗一定资金的基础上的,另外,不能让高校们以闭门造车的姿态来各自发展,而更应该加强沟通,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两者相辅相成,并且可以借鉴一下国外教育技术学的课程,根据中国学生的特点,加以改造。
(一)研究概述
精品课程建设工程是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进入大众化阶段及教育信息化进程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开展的一项重大教育教学改革工程。截至2011年3月,已评审出国家精品课程3885门,这个项目无论从深度、广度还是影响力,在我国高等教育界是史无前例的。然而就目前阶段,优秀教学资源在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方面的效果离人们的期望还有较大的差距。影响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应用共享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提升已有国家精品课程的应用绩效,更好地发挥国家精品课程的“优质示范”作用?创建国家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化机制成为教育领导机构面临的重大迫切的现实问题。本研究从资源建设的角度出发,对国家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建设现状进行了调研分析,为数字学习资源与环境建设研究提供数据支持,期望能对精品课程及其他开放式课程的建设有所启示。
开放课程是近年来各国高校资源建设的一种趋势,精品课程是开放课程的一种形式,体现了我国高校开放式课程的水平和现状。参照国内外网络资源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前期的调查研究模块建设,构建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建设现状调研模型,如图1所示。针对分析类目表初稿,先后征询数位有经验的专家、学者,根据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增加、删减、补充,把描述模糊的指标项进一步明确,把表述不科学的或是较难在实际中体现的指标项进行修改,使类目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图1 国家精品课程网络资源调研模型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国家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建设总体情况
(1)国家精品课程的年度和院校分布情况
2003-2010年已批准国家精品课程3885门,其中普通本科课程2519门、高职高专课程1037门、网络教育课程209门、军队(含武警)院校课程120门,统计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2003-2010年国家精品课程年度及院校分布统计表
年度(年)
普通本科(门)
高职高专(门)
网络教育(门)
军队院校(门)
总计(门)
2003
127
24
151
2004
249
51
300
2005
238
61
15
314
2006
252
106
16
374
2007
411
172
49
28
660
2008
400
200
50
19
669
2009
400
200
50
29
679
2010
442
223
60
13
738
总计
2519
1037
(一)文献研究
笔者通过文献研究了解国内外精品课程研究的深度与维度,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参照。
(二)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是对已形成的事实的考察和研究。笔者将按照一定的研究目的和研究计划,多方位、多角度搜集我校精品课程建设的历史资料,进行分析概括,发现问题,探索规律,以揭示我校精品课程的现状,探寻精品课程健康发展的道路。 [本文由WWw. dYlw.NE t提供,第 一论 文网专业写作职称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二、研究结果
(一)精品课程类别分布
教育部精品课程项目启动十多年,我校精品课程建设成果斐然。截至2013年9月,我校共建设评审出102门精品课程,其中4门国家级精品建设课程(简称国家级建设课),所占比例为3.92%;14门天津市精品课程(简称市级精品课),所占比例为13.72%;66门校级精品课程(简称校级精品课),所占比例为64.71%;18门校级精品建设课程(简称校级建设课),所占比例为17.65%。具体情况如下页图1所示。内容涉及理学、工学、教育学、管理学和“两课”等学科领域。精品课程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精品课程年度分布
自2003年始,我校紧跟国家教育政策的发展,非常重视精品课程建设。如表1所示,我校精品课程建设步伐呈逐年平稳增加的态势。2003—2010年,我校市级精品课与校级精品课两类课程平行有序发展并不断增加,为我校2012年实现建成4门国家级建设课的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外,2009年和2010年,我校还积极探索双语精品课的建设思路,共建设评审出6门双语校级精品课,扩大了精品课程的种类范畴。精品课程利用现代化的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将课程的相关内容上网并免费开放,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提高了我校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三)精品课程院部分布
我校机械学院、自动化学院和汽车学院三个学院既拥有国家级建设课和市级精品课,又拥有校级精品课和校级建设课,说明这些学院无论从层级上还是从数量上来讲,都在精品课程建设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同时,职教学院的国家级建设课“职业教育学”在业界亦有较深的影响;信息学院、电子学院和理学院则从数量上表现出强大的发展后劲,如表2所示。然而,从整体来看,我校精品课程院部发展很不均衡,外语学院等文史经管院部的精品课程建设相对薄弱,这与其他研究者对精品课程的相关研究结果是一致的。
(四)精品课程学科分布
根据高等学校精品课程(本科)分类体系,我校的精品课程学科大致可以分为理学、工学、教育学、管理学和“两课”等四类。为了统计方便,笔者将社科部的两门精品课归为“两课”类。我校理工类、教育学类的精品课程一共有94门,占全部精品课程的92.16%,如表3所示。究其原因,可能与我校拥有强大的特色品牌专业紧密相关。我校拥有11个天津市品牌专业:自动化、机械制造工艺教育、机械维修及检测技术教育、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职业技术教育管理、动画、网络工程、交通运输、教育技术学、电子商务。这些专业包括了我校很多特色学科,在国内业界排名靠前,具有重大影响。因此,依附特色学科而建的精品课程亦显示出强大的专业匹配优势。相对而言,我校管理学和“两课”类精品课程还需要加强建设力度。
(五)精品课程进入方式
课程进入方式犹如打开精品课网站的一把钥匙,醒目的进入方式能让学习者非常容易找到课程网站,对利用精品课资源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我校精品课网站的进入方式主要有三种:教务处主页进入、图书馆主页进入和院部主页进入。图书馆主页进入和教务处主页进入两种方式最终链接的是同一个精品课网站地址,均能找到我校所有的精品课程。但是,通过院部主页能够找到入口的精品课只有26门,占课程总数的25.49%。其中,国家级建设课有2门,占总数的50%;市级精品课有9门,占总数的64.29;校级精品课仅有15门,占总数的22.73%;而校级建设课信息则没有出现在各院部网站上,如表4所示。这些数据表明,各院部在精品课建设上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在课程宣传上还存在很大欠缺。师生为了解信息会经常浏览自己院部的网站,这个途径也是师生最易获得精品课信息的方式,而调查结果却凸显了我校大部分院部对精品课重建设、轻宣传、轻应用的问题。
(六)精品课程可用性
精品课的关键在于建设,核心在于资源的使用,能否成功访问课程网站则是实现课程资源共享的第一关。我校有72门精品课是可以成功访问的,约占课程总数的70.59%。其中,国家级建设课均可使用;85.71%的市级精品课可以使用;77.27%的校级精品课可以使用;只有27.78%的校级建设课可以使用。网站可用性依课程级别高低呈逐渐降低的趋势。精品课不可使用的问题,具体表现为服务器链接不通、网页无法访问、域名解析错误或该地址无效等。国家级建设课因其拥有统一的国家课程平台,技术标准高,维护使用非常方便。而我校其他精品课没有专门平台,基本上都是由图书馆网络课程资源部负责、维护和管理,日常工作比较繁重,导致访问使用率不理想。这从侧面反映出我校精品课网站资源 开放共享性较差,缺乏后期管理维护,从而给师生带来极大的困扰,开放教学理念在精品课中得不到体现,严重偏离了精品课建设的初衷。
(七)精品课程运行质量
精品课程建设的理念是共享,不仅要有科学丰富的课程资源,更要有资源利用的技术保障。如果课程不能正常运行,再好的资源建设亦是无效的。相比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电子教案等课程资源,教学录像作为一种重要而特殊的课程资源,在资源大小和使用难度上对课程建设的技术要求更高。教学录像能否正常播放,是检验精品课运行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我校仅有30门精品课可以在线点击播放,占课程总数的29.41%。其中,个别录像在播放过程中会出现声音画面不同步或者播放不流畅等现象;有16门课程需要安装插件或者下载后才能播放,占15.67%,然而有些课程虽然下载安装了插件,但是依然无法播放;录像无法打开的课程共有10门,占9.8%;还有17门课程没有教学录像。如表5所示。教学录像文件比较大,占用了大量的网络空间,而课程建设中又会存在带宽限制、无法顺畅浏览以及系统等方面的因素,致使教学录像失去其实际应用价值。这些现象对我校日后教学录像的制作标准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为满足不同带宽学习者的需要,在课程建设中可以考虑提供清晰版和流畅版两个版本的教学录像。
(八)精品课程互动交流
师生互动交流工具的建设是衡量网络课程是否具有开放性的一个重要标志。我校精品课程互动交流工具可用性统计如下页表6所示。在102门课程中,只有34门设置了互动交流工具,仅占课程总数的33.33%。其中,“网上留言”、“网上答疑”和“联系我们”三种传统的异步交流工具应用比较广泛,而像Blog、Wiki和Moodle等新型交流平台,能够很好地促进教学实践和反思,在我校精品课网站中却极少出现。整体而言,我校精品课网站互动交流工具部分建设内容比较薄弱,应该引起课程建设者的重视,要充分考虑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重视学习者进行人机对话或人人对话的渠道,从而将网络精品课打造成没有学校围墙的第二课堂。
三、几点思考
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共享是一项系统工程,无论是教学理念还是资源建设,都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我校精品课程建设已经取得一定的资源规模优势,但是还有以下几个方面亟须我们努力改进,继续完善网络课程资源建设,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优质开放教育资源。
(一)精品课程平台存在缺憾
标准统一的技术平台,不但有利于实现资源的开放和共享,更能保证课程资源网站的正常运行。我校精品课程由各个参与院部自主确定技术规划方案,独立开发制作,由学校图书馆统一搭建网络平台进行,缺乏一个成熟的课程平台,导致网站的稳定性不高,后期的课程更新和维护更是困难,极大地阻碍了我校精品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共享。
(二)重评建、轻应用现象有待改变
通过表2、表3可以看到,我校各院部的课程建设投入比较大,课程数量很多,但是根据课程进入方式的调查,大部分院部的精品课程应用效果差,开放性和共享性存在缺憾,课程互动性薄弱,课程内容更新不及时。很多课程为评而建,课程申报成功后缺乏更新和维护,缺乏对课程的大力宣传,导致课程变成无人问津的僵死课程。这些现象需要我校主管部门对精品课程建设进行相应的总体指导与规划。
(三)教师团队意识应加强
在课程建设中,我校各院部的组织和管理方式各不相同,有的院部组建了自己的精品课团队,由学科教师、教育专家和计算机技术人员等组成,大家相互合作,共同开发精品课程。有的院部则没有组建课程团队,课程建设基本由申报课程的教师负责。这种情况下,主讲教师担负了课程开发者、课程设计者和技术实现者等多重角色,不能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课程的资源设计上。因此,导致许多课程网站建设留下了粗制滥造的痕迹,从而使精品的概念在课程中得不到体现,使课程资源共享成为空谈,所以,加强教师的团队意识是当务之急。 [本文由WWw. dYlw.NE t提供,第 一论 文网专业写作职称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参考文献:
借鉴高等教育精品课程建设的经验,广东省中山市于2004年率先启动了区域性基础教育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并成功地申报为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的重点课题。这一课题旨在为进一步推进区域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而可持续地提升区域性基础教育教学质量探索和开辟新的有效路径。在此,“精品课程”指的是借助“课程资源库”“教学方法群”“骨干教师网”和“管理策略集”等构成的系统来建设优质高效且具有很强辐射力的示范性课程。依托中山市“精品课程”的平台,我们的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实现了教研模式的转型与创新。
(一)基于“精品课程”的教研活动理念
传统的教研活动以优质课的听评为主要方式。这种方式具有重视教学、突出教法的优点,同时也有忽略课程的丰富性和系统性的不足。针对此,我们进行了基于“精品课程模块”开发的教研方式变革。所谓的“精品课程模块”开发指的是以知识单元或特定的综合性主题为基本研究对象,以资源、内容、策略(方法)、过程、评价为基本集成要素的动态性建设。基于此,我们的教研活动方式由优质课的打造转向为更具综合性和整体性的精品课程模块开发,进而使得教学研究由关注“上好一节课”拓展到重视“上好一个模块的课”,由关注“课堂中上好课”提升为全面关注“课堂前中后上好课”,由关注教师把课上好转向为关注学生把课学好。
(二)基于“精品课程”的教研活动实施
基于“精品课程”的教研模式主要包括两大方面的工作:其一是研究和开发精品课程模块;其二是运用和推广精品课程模块。
就前者而言,我们首先将课程模块按不同标准进行划分,《品德与生活》主要以知识单元来分模块,而《品德与社会》以综合性主题来分模块。这样的划分能够保证课程模块的大小合适。例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的《品德与社会》教材中,每册教材都只有3个单元。如果以单元划分,每个模块的容量就相对较大,不利于教师教学。
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维度来建设品德与生活(社会)的精品课程模块,它包括开发精品课程模块规划书、教学课例选、教研经验集和课程资源包。由此,整个教研活动的展开,无论是在研究内容还是研究方法上,都大大超越了此前的优质课听评模式。以课程模块规划书为例,它要求教师们能从课程整体(如学段、学期等)上对某一模块进行考察和规划,包括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总体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及相关策略,课时安排等。模块规划制约着精品课程模块开发的整体水平,引导教师从教学实际出发对教材和学情等加以分析和把握。例如,大涌镇旗南小学教师在编制“我心中的老师” (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快乐的学校生活”主题五)精品课程模块规划书时,有的教师通过分析教材发现,教材中缺乏关于尊师的名人故事和名言,提议加以补充,也有教师结合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选取学生生活中真实可信的生活事例”的生活德育理念,提出应引导学生通过自己与教师交往的真实生活而不是抽象的道德要求去爱师敬师,认为这才是教材的编写思路。经过大家的讨论和辨析后,最终确定选择后一种思路作为大家的共识来编入精品课程规划书。事实上,编制规划书是我们所追求的,但它不是唯一的,毕竟这样一种教研活动方式更强调以实际教学为根本导向,而这一讨论、辨析和研究的过程更是教研活动所关注的目标。
在研究和开发了课程模块后,我们采取各种活动将获奖的精品课程模块资源包在网上向全市教师推荐,进而引导和鼓励其他教师结合自身的实际,充分运用这些优秀资源来开展教学。同时,要求教师们在运用过程中,尽可能地提出评价意见和改进建议,以供研发者进一步反思与改进。例如,我们组织了一次三区联动的精品课程“研”“用”结合交流活动。活动中,东区朗晴小学的陈慧老师,运用石岐第一城小学研发的《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多姿多彩的传媒世界”精品课程模块资源包,上了该模块的“怎样看电视”一课,而南区良都小学的陈莉江老师,则运用东区朗晴小学研发的《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做诚实的好孩子”精品课程模块资源包,上了该模块的“诚实的孩子人人夸”一课。整个活动充分体现了精品课程“研”“用”结合的教研新思路。与此同时,教师也建构起课程的“双重身份”,既是精品课程的研究和开发者,又是精品课程的推广和享用者。
一、高职大学语文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大学语文精品课程网络建设缺乏高职特色,定位欠科学
2003年起高职高专课程开始被列入国家级精品课程评审,当年高职高专课程占了评审总数的18%,近两年所占评审比例逐渐上升,但仍无法和普通高等院校相比。这说明高职高专精品课程建设远不及普通高等院校,大学语文也不例外。当前,许多高职大学语文精品课程网络建设受普通高等院校影响较大,从教学设计到教学模式,甚至教学内容都“似曾相识”,没有充分体现出当代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及学生的特点。
2.各自为政,出现大学语文“网络糙品”
在国家教育政策的积极鼓励下,各高职院校纷纷上马大学语文精品课程网络建设项目。然而由于各自为政,无法整合教师力量,导致网络精品课程良莠不齐,有的内容陈旧,有的设计简单,还有的“囊中羞涩”,点击几个栏目都属“尚在建设中”,而最集中的问题是未能实现资源共享。
3.难以实现网络资源共享,造成精品语文课程被闲置、浪费
2009年7月以来,国家精品课程资源中心连续12个月对2003~2009年获批的793门高职国家精品课程学校网站运行状况进行了监控。结果显示,有171门课程可访问率始终保持在良好(可访问率超过80%),其中却无大学语文的踪影。国家级精品课程尚且如此,可以想象省级精品、校级精品的情况。看来,不断改善大学语文精品课程支撑网站条件,确保网络畅通,及时更新和完善课程网上教学资源,保障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已迫在眉睫。
二、整合高职大学语文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意义
目前,我国高职大学语文精品课程网络建设出现的问题令人堪忧。种种弊病已经阻塞了教学名师先进的教学理念、独特的教学方法、高效的教学成果、宝贵的教学经验等重要资源的传播和利用。因此,我们有必要组织相关机构和人员,有计划有步骤、规范地整合高职大学语文精品课程网络资源,以有力促进各高职院校的合作,进一步传播先进教学理念,展示优质教改成果,这对提升高职大学语文精品课程总体资源占有水平、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
三、整合高职大学语文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思路
1.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共建共享资源
由于未能整合教师力量和欠缺专门的技术维护,各高职院校网站上的大学语文精品课程大多处在“一家之言”、“闭关自守”状态,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网络资源共享。要改变这种窘态,必须走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共建共享大学语文精品课程网络资源这条道路。各高职院校应更新观念,突破“肥水不流外人田”的保守思想,共建大学语文精品课程资源平台,集思广益,共同推进大学语文的教改工作。优质的教学资源要发扬光大,还需先进的网络设备及维护技术,否则,即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在校校合作的同时,还需校企合作,由专门运营、管理网络的企业参与这项工程,共建共享大学语文精品课程资源。这种运作模式在我国语文基础教育方面已不乏成功案例,如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中国语文网、语文新课程资源网等,均是整合全国数百所一流名校及数千一线老师的课件、教案、试卷、备课素材、论文和作文等资源,由企业进行技术维护的网上资源平台。
2.以高职为特色,科学定位大学语文
从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中的阐述,可以看出大学语文课程性质兼有人文性和工具性。这意味着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无论在哪所院校开设,均应发挥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增进大学生文化修养的作用。但高职院校相比普通高等院校有自己的特殊性,它的职业教育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这就明确了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主要内容是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高职学生的文化修养侧重于扎实系统的专业应用知识。而且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高职学生还有人文基础知识底子薄、自主学习能力较弱的特点。因此,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应融合职业教育的人文性、工具性、基础性与时代性特点,在中学语文教育基础上逐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与批判性思维,而无需完全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培养通才”目标把阅读教学博大精深化。高职语文还应在阅读熏陶下,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与世界观,注重与社会实践相联系,帮助学生初步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同时应照顾到专业特点,在文科学生方面凸显应用写作的工具性,提高文科生的应用写作能力;在理工科学生方面注重提升阅读能力,增强思维训练。高职大学语文惟有走出普通高校语文这片庐山,方能不迷失自我,在科学定位中成就“风景这边独好”。
3.以课程为中心,化整为零整合优质资源
鉴于当前高职大学语文教材品种繁多,参差不齐,而且未能完全反映高职特色,未能满足文、理、工、农、医等不同专业学生的需要,因此,应打破传统的以某校某教材的大学语文精品课程为单位来整合网络资源的做法,改以化整为零的方式,以模块组合为网络资源框架。为体现职业教育的人文性、工具性、基础性与时代性特点,高职大学语文的网络资源可分成“文学阅读鉴赏”和“表达与交流”两大母模块。“文学阅读鉴赏”下设“中国古典文学鉴赏”、“中国现当代文学鉴赏”、“外国古典文学鉴赏”与“外国当代文学鉴赏”四个子模块;“表达与交流”下设“普通话训练”、“朗诵技巧与艺术”、“演讲技巧与艺术”、“辩论技巧与艺术”、“应用写作训练”与“师生作品欣赏”六个子模块。
以课程为中心、化整为零整合优质资源的具体做法是将来自各高职院校的不同教材的大学语文精品课程内容以作品为纲进行整理归纳,有关作品的文献资料、电子教案、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思考练习等内容均可放入“文学阅读鉴赏”、“表达与交流”两大模块。“表达与交流”模块内容突出了高职大学语文工具性特点,这些内容在现有的大学语文精品课程网络资源中很少见到,然而却是高职学生职业素质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许多高职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已涉及“表达与交流”内容,也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只是未能系统总结。因此“表达与交流”模块内容的建设是对现有高职大学语文的良好实践,是弥补以往语文应用项目网络资源的空缺。
应用这种模块形式整合网络资源便于师生上传精品资料,不一定要等到整门精品课程评估验收结束后才“千呼万唤始出来”,而且整门大学语文精品课程也未必能做到处处精彩时时领先,所以应用模块形式整合网络资源将会大大提高建设高职大学语文精品课程的效率。而它的最大优点是能快捷地满足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师生工作学习的需要。通过共建共享资源,高职大学语文师生既能推进语文课程建设,又能各取所需,这应是“不拘一格建资源,抖擞语文快人心”的乐事。
4.以服务教学为宗旨,开拓资源利用市场
开拓资源利用市场,首先要使资源平台能立体辐射各地高职一线语文教师与广大学生,要确保网络畅通,师生可以随时访问网站,进行交流学习。其次,资源平台应依托强大的师资队伍,及时更新与完善网上资源,用丰富的教学参考资料、专业的教学指导信息、热门的前沿资讯与生动的课外瞭望等内容不断吸引广大师生利用语文网络资源。再者,可以合理利用物质刺激,提升师生利用资源的积极性。资源平台可免费分配给合作院校师生一定的下载资源点数,争取资源利用市场的先机。同时鼓励广大师生通过上传优质资源获取点数,以成为免费用户。当然也可以充值购买点数以获取优质语文资源,此举亦可为校企共建资源助力。
四、结束语
鲁迅先生曾就怎样对待外来民族文化问题提出了著名的“拿来主义”,他说“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称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称为新文艺”。这个“拿来”观点与网络资源的“整合”观点不谋而合。高职语文教师应顺应21世纪网络时代、信息时代的发展潮流,构建语文网络教学平台,整合语文网络资源,实现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立体互动、双赢共进的发展目标。缺失资源的整合,高职语文也不能自称为精品语文。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李克东.网络教学环境[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2.
[3]黄玲青.“六位一体”课程模式下的高职语文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2008(10).
【关键词】 知识管理;知识库;实验与实践;精品课程;教学研究;生产计划
【中图分类号】 G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3)03―0065―06
引 言
“精品课程的建设,究竟应该怎样走?”这是一个事关国内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课题。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原来基于课程教学资料汇集的建设思路,显得不再那么适宜,新课程内容的开发与动态更新变得更加重要、更加核心。然而,“如何能持续地不断开发和不断更新”以保持精品课程的生命力,而不是“为了精品而建精品,评审完之后绝大部分精品课程网站的更新工作就停止了”[1][2],则是关键。
笔者认为,运用知识管理的理念来进行精品课程建设与管理,除教师外引入“学习者”作为精品课程建设的主体,是两项有力的措施。基于知识的获取、存储、分享、转化、应用和评估的管理理念[3],可以不断地获取和创造新知识来丰富教学内容,增强知识资源的有效利用以提高教学与创新能力,“已成为各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创新的关键因素”[4];引入教师引导下学习者为主体的研究成果是精品课程内容不断精进的动力和活力所在,只有学习者的不断地学习使用、不断地应用创新,才是精品课程的持续发展之路,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尤其是实践创新能力之所在[5]。
本文将以“生产计划与控制”精品课程教与学系统平台的建设为例,详细阐述以构建“知识库”为导向的精品课程建设思路。
国内外精品课程、开放课程等
课程建设的回顾与评价
近几年国内精品课程的建设,无论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提高。在取得的丰硕成果面前,关注问题与不足、获得新思路与新启示,是我们取得不断进步和提高的驱动力所在。因此,笔者查阅了相当数量的文献资料,总结如下。
一、国内精品课程建设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在精品课程的设计与构建方面,主要存在:
(1) 重硬件模仿、轻特色凝练[6][7]。
(2) 知识管理在精品课程系统建设上的应用研究很少(笔者搜寻了2006年至今的文献,仅有5篇文献的主题涉及)。
(3)不注重学习环境的设计和学习活动的组织。精品课程设计中缺乏有效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例如学习工具、“在线交流和答疑”工具较少;缺乏有效的教学和学习组织与管理,有限的使用多呈自发和随机状态,学习论坛的问题讨论主题分散且“跑题”现象多有出现[8]。
(4)精品课程内容设计上,知识点链接、内容编排方式多样化表现形式和关键知识点的呈现等方面有所欠缺;师生交流交互方式只有35.1%的网络课程设计了学习论坛;只有一小部分的精品课程提供了学习工具[9]。
(5)强调以有限的教师为主体[10];研究人员的同质化现象严重[11],没有引入广大学习者的创新能力。
2. 在精品课程的应用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1)重建设、轻应用[12][13],涉及精品课程应用管理方面的文献很少[14]。
(2)缺乏有效的教学和学习组织与管理,不仅造成已有课程资源的闲置性浪费,而且也无法引导课程建设和学校网络教学的深入发展[15]。
(3)缺乏基于精品课程资源网站的教与学研究,忽略了高校精品课程与网络远程教育的关系,使得精品课程受益面狭窄[16]。
二、来自国外开放课程和国内精品课程建设的新思路、新启示
1. 世界名校开放课程在中国之所以能够如此快速地发展,一方面是其所蕴含的“开放、共享”的理念被广泛地接纳和认同,另一方面是其优质的课程质量和丰富的内容;基于规范的建设和流程是确保资源质量的关键[17]。
2. 重视实践转化。德国课程质量评估依据《远程教育课程评估》的一级指标“学习效果”下有三个二级指标:学习效果、学习者满意度、实践转化,前两个指标在我国评审指标体系中均有与之对应的指标,而“实践转化”则没有这方面的指标[18]。
3. 重视过程评估。德国远程教育课程评估指标体系重视教育全过程,尤其是教学过程和学习监控过程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更加倾向于过程评估,评估的主线为教学流程,是以教学工作全过程为线索来展开评估[19]。台湾则将网络课程分为数位学习教材和数位学习课程两部分,数位学习教材指的是网络课程中的数字化的、静态的文字材料,数位学习课程指的是具有教学组织并导入数位学习服务的、体现学习过程的、动态的活动[20]。
4. 引入知识管理这一全新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加快精品课程建设步伐。在知识经济时代,决定高校竞争力的潜在因素就是高校对知识价值进行发掘与应用的能力[21];建立知识库已经成为高校教学管理和精品建设实施知识管理所必须的技术基础设施[22]。
5. 精品课程库系统是知识服务系统的重要组成模块。知识服务系统最初出现在企业实践中,逐渐向教学、科研等知识领域渗透,以实现资源和服务的充分运用为显著特色,关注知识在活动中的应用价值。主要包括知识管理系统、知识共享系统、精品课程库系统、资源跨库检索系统、虚拟参考咨询系统以及虚拟团队管理系统等模块[23]。
6. 以知识点为核心的非线性精品课程知识序列组织方式。运用网状结构,将知识点组成具有一定意义联系的知识结构,让学习者进行有意义学习而不是机械学习;运用树状结构,将与知识点密切联系的教学内容,按学习者认知规律组成知识结构,供学习者自主探究学习时选择与参考[24]。
“知识库”导向的精品课程教学系统平台的
构建――以“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为例
笔者在借鉴国外开放课程和国内精品课程建设成果的最新思路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针对国内精品课程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改善对策,进行了精品课程教学平台的构建,为后继者进行精品课程的建设提供了启发和建议。
一、构建的基本指导思想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应用”――基于这一根本理念,笔者认为精品课程教学平台应该是学习与应用结合,侧重于应用。具体的构建指导思想为:
1. 构建以应用为主导、围绕课程主题的、具有知识管理特征的教与学平台;
2. 开放式的平台建设,设置渠道引入学习者的创新和应用能力,辅以相宜的管理机制,促使平台内容的不断动态更新、完善,生生不息。
二、课程教学系统平台的结构与特色
为了突出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教学系统平台(以下简称“教学系统平台”)是以实验、实践教学为主导,结合课堂教学的一个综合性平台,如图 1所示。
平台的构建是遵循知识管理的理念,以“引导学习”和“应用实践”作为平台建设的宗旨。前者主要是以实验实践等应用为导向组织知识,引导学习者“自主”地学习和掌握课程核心知识;后者主要是引导学习者进行创新性研究和应用。
教学系统平台既是学习的平台,也是应用实践成果发表和分享的平台。作为学习的平台,“引导性学习”部分相当于知识库,主要模块有理论知识、案例与实训项目、模型与工具等,其中实例与实训项目模块内容最为丰富,如图 1所示;作为成果发表、分享的平台,“讨论与分享”模块实现了知识的转化、分享和创新应用,它包含多个主题分区,采用开放式的结构,可以进行成果发表、交流回复、评价投票等操作,较为成功的成果将迁移至“引导性学习”模块。
“特色是精品课程的生命力,是体现优势、不同于其他课程的核心竞争力[25]”。笔者在“生产计划与控制”教学系统平台设计中着重于创建以下特色:
知识的组织采用案例、应用项目为主导的非线性组织方式,开展情境式学习,支持学习者自主学习。
建立了知识的获取、转化、创新应用的平台运作机制,从而保证了平台知识的持续、动态的更新完善。
“以生为本[26]”的平台建设指导思想,着眼于构建“学习者学习和应用虚拟环境[27]”,最大限度地促使学习者积极地使用平台和应用创新,参与平台的建设、维护。
三、“引导性学习”部分的功能设计
“引导性学习”模块主要是学习者学习的平台,也就是课程知识的汇集之处。不同于国内一般的课件和教学网站,实验实践教学系统平台的知识组织方式采用了以“应用为导向”的非线性化知识组织形式,即以知识点为核心,将知识点的具体应用(如案例和项目等)组成学习者学习的知识结构,加强了知识点的横向关联,不再如国内一般的教材、课件或教学网站只是简单的“知识组织的教材化、堆砌化;线性化的知识组织方式[28]”,这样有利于支持学习者开展自主探究学习。
以案例、应用项目为主导,开展情境式学习,不仅可以教会学习者知识的应用,而且可以使学习者积极参与,发挥出创新能力,对平台的建设发挥出主体的作用。斯皮若(Spiro,R.J.)等人于1990年提出的认知弹性理论(Cognitive Flexibility Theory)认为,学习者的学习要在情境化的学习环境中进行,即学习要基于问题、基于案例、基于情境[29]。
1.“理论知识”模块的设计
“理论知识”模块主要用于知识的系统学习,如图 2所示。特别是通过“知识地图”在PPT知识点、“分解案例”、“模型与工具”等模块之间建立联系,“将知识接成一个具有一定语义网络的表征系统,便于学习者概念导航学习”[30],实现各知识点的关联、交叉和应用性学习,而且“索引后的课程资源等可实现资源的增值”[31]。
2. “案例与实训项目”模块的设计
“案例与实训项目”模块主要用于知识的应用性学习和训练,包括:分解案例、实验项目、实践项目三类,其中实践项目又细分为课程设计、微型工厂实践项目和企业实践项目。该模块的设计思路是由单一到综合,由模拟到现实,由提供场景、下达任务到自己发现并解决问题,分层次、分阶段地逐步训练和提升学习者的应用能力。其中:
(1)分解案例的设置主要是结合课程教学的知识点、方法论,辅以一定的情境,针对较单纯的1~2个问题,运用明确的方法加以解决,设计如图 3所示。
分解案例可以通过选用和编写两种途径取得。一是“选用”国内外文献资料、书籍中公认的案例;二是结合课程小论文环节,由学习者自主“设计、编写”,经分享、评价、获得认可后纳入案例库。
(2)实验项目的设置分课内实验和课外实验两部分,如图 4所示。课内实验在教师指导下完成,课外实验则是以学习者为主导完成。
由于课时的限制,以及“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的特点(其主要工作内容大多可以在计算机上完成),课外实验将是今后的一个发展方向。课外实验也可以结合“微型工厂项目”、“课程小论文”或“课程小项目”环节一起进行,由学习者自主开发、设计新实验项目,教师在选题、开发设计要求和流程等方面予以指导,最终结果在“讨论与分享”模块中实现成果分享,成为知识库的一个元素。
(3)虚拟微型工厂项目主要是以玩具产品为对象,模拟现实工厂的主要生产运作流程,基于计算机软硬件系统而构建的“虚拟的”微型工厂[32]。训练项目涵盖了产品设计、生产线设计、仓库、生产计划制定、生产运行过程控制、生产系统改善等企业主要生产管理业务环节。该模块的作用是实现课程知识的综合实践应用,如图 5所示。
(4)企业实践项目主要取自学习者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的较优秀毕业论文(设计)项目。该模块的设计主要是展现专业知识和技能在真实企业管理中的综合应用,项目的研究可分为两类:先进管理模式的剖析、现有管理模式的改善,如图 6所示。
对于前一类项目的研究,主要以描述企业曾经的困境、现在采用的先进管理模式的剖析、已取得的效益实绩、未来的发展规划为主,无意于评价企业管理模式的好坏;对于后一类项目则详细描述现实企业生产管理的真实情境,围绕研究的主题查找和分析问题,运用专业的手段和方法制定全套的新解决方案,选择适当的方法对新方案的有效性加以验证。
四、教学系统平台的知识获取、转换、应用机制
基于知识管理理念的平台运作机制,是“生产计划与控制”教学系统平台的另一大特色。
为了保持教学系统平台的生命力,知识的更新和应用是关键。国内常见的教学平台或媒体,通常都是依靠教师来维持[33],能力是非常有限的。应该引入“学习者”这一广泛而活跃的能力源泉,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同时又能进行适当的“把关”以保证平台中知识库内容的质量。因此,笔者在“生产计划与控制”教学系统平台中专门设置了“讨论与分享”模块,作为实现知识的获取、转换和应用管理的机制渠道,如图 7所示。
1. 知识的获取
知识的创新和整合,是教学平台“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所在。本平台提供知识的主体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教师,二是学习者。知识的来源主要也有两方面:一是直接引用公开发表的文献和书籍中的相关内容,二是创新设计或整合而成。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了一套方法,即通过课程小论文/小设计、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发挥学习者的自主创新和实践应用能力,将其成果择优而用。事实上,国际一流大学课堂教学模式中“研讨”和“实验性学习”环节也是常见的教学形式[34],与笔者教学环节中的课程小论文/小设计相似。
2. 知识的转化
在教学系统平台知识库的建设中,知识的转化尤其重要,它实现了对显性知识的“序化”、隐性知识的“显现化”,将存储在人脑中的知识、散乱在现实世界中的零散知识转移到计算机知识系统中,从而才能真正实现知识的“分享”和“积累”。
如何将隐性知识转化至计算机系统的知识库中,“转化”环节的设计非常重要。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和方法实现:
(1)通过课程小论文/小设计、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环节,让学习者将其取得的成果、感受“总结”出来,“转换”成规范的文件格式,并在平台的“讨论与分享”模块上进行“发表”和“交流”,并添加归入到“后台”的计算机知识库中,从而实现隐性知识的“显现化”。
(2)对来自于学习者的创新设计、撰写的案例和小论文等,考虑到其研究成果未经专家评审、未公开发表,需要对其提供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质量把关。因此,在教学系统平台的“讨论与分享”模块中,采用管理员+同行(主要是学习者)评价的方式,进行“把关和验证”。即由管理员进行主题适宜性的控制,对于不合适的帖子进行删除或锁帖;当发表的主帖评价较高、认可度较高时,可迁移至“引导性学习库”的分解案例、实验项目、微型工厂项目等模块中。
3. 知识库
教学系统平台的知识库主要分两类,一是成熟的、已经验证的知识,存储于“引导性学习库”中;二是新发表的、尚未充分验证的知识,存储于“讨论与分享库”。
知识库的资源可提供部分下载,其中演示视频是知识库的资源建设中重要的建设项,见图 1所示。据美国互联网档案馆项目(Internet Archive)的实践表明,录像、录音、Flas、索引后的OCW资源等可实现教育资源的增值,是最受欢迎的资源,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相关内容,并更易于达到学习目标[35]。
4. 知识的分享与创新应用
知识的收集与转化,最终目的是为了应用。教学系统平台提供了围绕“生产计划与控制”主题的知识汇集,它主要是通过“导航条”来引导学习者进行系统而有序的学习和使用,亦可以通过“关键词”搜索来实现站内知识的搜寻。
要实现知识的应用,“交流”与“分享”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系统平台通过“讨论与分享”模块,实现交流、对话,实现创新成果的发表、分享。
对于平台建设的建议和意见,可通过电子邮件或“客户反馈”通道与平台设计者进行沟通。
五、教学平台学习效果和应用效果的评价设计
如图 1所示,教学系统平台的学习效果,主要从三方面体现:一是“理论知识”模块中的“习题与测试”,用于学习者自测;二是“评价交流”,通过后台统计每位学习者对“引导性学习”模块中文件资料的“评价回复”情况,可以简要地反映出学习者的学习活动记录和学习的深入程度;三是通过“讨论与分享”模块的发帖情况,反映学习者“实践转化[36]”的成效。
教学系统平台的应用效果,主要从两方面体现:一是通过后台统计“引导性学习”模块中各文件资料的被“评价回复”情况,反映出学习者对该文件关注度、认可度和建议;二是通过后台的网络“应用统计”,得到“网站访问量统计”、相关主题的“浏览次数”、相关资料的“下载次数”、讨论与分享模块的“发帖数”等使用情况。
此外,教学系统平台还可以通过“客户反馈”通道或电子邮件,将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使用后产生的需求、意见和建议等提交给教学平台的设计者,以便平台的不断完善。
教学系统平台的实现
为了便于学习者校内、校外使用,教学系统平台采用了开放式的网页平台架构,如图 8所示。其中,最活跃的“讨论与分享”模块,包含多个主题讨论区,如图 9(a)所示;每个注册用户可以进行成果发表、评价回复、投票等操作,如图 9(b)所示。
结 论
1. 以构建课程“知识库”作为教学平台建设的导向,是精品课程教学平台建设的全新思路。它以平台知识的不断更新、创新应用为主要特征,通过知识获取、转化和应用的机制和渠道,与一系列教学活动相配合,促使学习者不断使用、不断更新平台知识,从而保持教学平台的“生生不息”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