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18 15:48:4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大规模的海水运动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8-0086-02
一、知识储备与教学顺序
知识储备是学生在接触某一具体知识之前所掌握的相关辅助知识,可以是在本课之前的学习过程中所学的知识,也可以是其他学科所学的内容,甚至还包括学生的课外知识。可以想象,如果学生具有较丰富的课内外知识储备,在学习某一新课程时,这些之前储备的知识就可以成为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识的工具。如果学生并不具有较丰富的知识储备,此时的课程教学就必须回到教材的具体编写顺序,通过调整不同单元、不同内容之间的组合方式,利用前面讲授的内容作为后续内容的知识储备来解决这一问题[1,2]。
二、教学案例分析
为了更直观地阐述知识储备与教学顺序之间的关系,现以人教版地理高中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大规模海水运动”为例进行分析[3]。水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连接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纽带。本章以地球上的水循环开始,介绍了地球表面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最后以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结束。“人水关系”成为构建本章知识主体的脉络。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是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地理环境产生影响的要素之一,所以本课在本章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学生学习和理解的难点之一。
三、教学目标的设定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本课主要围绕以下三方面目标展开。
1.知识技能目标。①理解洋流的形成原理,学会利用地图归纳世界表层洋流分布规律和模式。②学会运用课文中相关案例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①创设问题情境,结合之前所学的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归纳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锻炼学生发现、探究并解决问题的能力。②通过案例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使用地图、知识迁移与类比、思维综合的能力。
3.教学重点。①运用气压带、风带解释世界表层洋流成因,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和模式。②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四、教材分析
1.案例分析。本课教材内容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解释洋流概念,并按其性质进行分类,讨论了洋流成因与盛行风向之间的关系,结合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分析洋流的动力机制,最后结合洋流模式图总结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第二部分以实例的形式,分析了不同性质的洋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即北大西洋暖流和秘鲁寒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考虑洋流等相关知识在初中地理教材中涉及较少,因此学生在相关方面的知识储备有限。结合课标要求和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可以对本课内容结构进行适当调整。即先讲授第二部分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让学生通过案例对暖流和寒流产生感性认识;再进行第一部分的知识讲解,学习洋流的产生原因、主要驱动力和分布模式。
2.教学过程设计。①导入。利用玩具鸭子海上漂流和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新闻报道,引入新课,使学生对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洋流,有初步的认识。同时强调洋流运动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稳定性。②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首先,用PPT展示几处同纬度大陆东岸和西岸的景观,使学生直观感受洋流对气候干湿状况的影响,再结合洋流分布模式分析具体情况。得出结论,洋流对气候有调节作用――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降湿。其次,介绍洋流对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的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指导学生从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上找到寒暖流交汇处,学习世界主要渔场的分布。再次,利用泰坦尼克号在北大西洋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处遇冰山沉没的事例,介绍洋流对航海的相关影响。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导出结论――洋流影响航海,顺流航行船速快,逆流航行速度慢;寒暖流交汇容易形成大雾,对航行造成不利影响。最后,结合墨西哥湾的石油泄露污染事件,引导学生分析洋流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向学生介绍洋流会加快海洋污染的净化速度,但同时把污染带到别处,扩大了污染的范围。③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首先,通过对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的复习,学习盛行风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是形成洋流的重要原因。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并得出以下结论:在赤道两侧,南北半球的信风分别驱动海水由东向西流动,形成南北赤道暖流,赤道洋流到达大洋西岸,受到陆地阻挡,一小部分回头形成赤道逆流,大部分向较高纬度流,至中纬度受西风影响形成西风漂流,到大洋东岸时,一部分折向高纬度,加入极地环流,一部分折向低纬度,成为赤道洋流的补偿流。全球形成了分别以副极地,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其次,介绍不同性质的洋流,向学生说明中低纬度大洋东侧是寒流,西侧是暖流。中高纬度反之。最后,介绍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的方向在冬夏季节会发生转变。北印度洋夏季顺时针环流,冬季逆时针环流。④相关拓展。洋流深刻地影响了地理环境,同时洋流也是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1998年中国南方地区洪水的相关案例,引出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并以此加强学生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理解,为今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相关内容的学习做好知识储备。
五、小结
由于初中地理中对洋流这部分的知识涉及较少,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并没有世界表层洋流系统的概念。因此本次课在教学顺序上对原教材进行了一定调整,先进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知识和案例的介绍,再转到洋流的成因、动力机制和模式的总结。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洋流系统模式,学习如何利用洋流的性质和特征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达到学以致用和灵活掌握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英国邮船“总是迟到”之谜
1737年,后来成为大科学家的本杰明・富兰克林移民侨居地,担任费城副邮务长,1753年与人合任北美邮政总,1776年任美国邮政总长。
一天,一群波士顿的商人向富兰克林提出了抗议。他们责问:“为什么英国邮船通过大西洋要比美国邮船多用两个星期?不是同在一个大西洋里航行吗?”
富兰克林也发现,即使英国邮船重量较轻,航行速度较快,也比美国货船到达的时间晚十几天。他对此大惑不解。偶然的机会,富兰克林与他的表兄摩西・福尔格谈及航运一事。福尔格是捕鲸船船长,他说:“美国船是沿着墨西哥湾海流顺流向东航行的,但返回航行却避开原航道,不逆流行驶;而英国船则不然。”富兰克林明白了,同时对英国船长充满了抱怨:英国船驶向美国时,为何不避开墨西哥湾海流,却要逆流航行?
实际上,英国的船长完全不知道墨西哥湾海流。邮船如果逆海流而行,就算是顺风,海流的逆势力量仍然大于风力:但如果顺着海流行船,就好比汽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这就说明了英国邮船为什么会花上那么长的时间才把邮件送到美国。
富兰克林安排把大量的漂流瓶抛进墨西哥湾,并在瓶中留有信息反馈条:请发现此瓶者来信告知发现地点和时间。一段时间后,根据许多反馈信息,富兰克林仔细审核了墨西哥湾海流的流程,绘制了一份海流图,并将复制件寄给了英国普利茅斯的航海总局。他希望英国船长能使用这份海图,有效利用或避开海流。然而,英国当时正在向全世界出售他们的海图,对富兰克林寄来的海图不屑一顾。他们觉得:一位美国的邮政局长会比“大英老航海”更熟悉海流?但历史证明,富兰克林利用漂流瓶发现的海流并绘制的墨西哥湾流海图,时至今日亦无须更改。
洋流向前,指引方向
带领漂流瓶和船只航行的“潜在力量”,它的真面目究竟是怎样的?全世界广阔的大海上还有哪些地方存在这样强大的力量?
人人都知道,海水是运动的。大海温柔时是层层细浪,汹涌时却巨浪滔天。海水运动,形式多样,不仅有波浪,还有潮汐和洋流,其中规模最大的要数洋流。洋流又叫海流,是海洋表层的海水常年稳定地沿着一定的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如同陆地上的河流,常年沿着固定的路线流动,给两岸带来水源和营养物质。
地球上的大气运动是海水运动的主要动力。微风吹拂,风吹水动。因为地球上分布有好几个盛行风带,风向总体不变,于是海水的流向就和风向大体一致了。我们称这类洋流叫风海流。
课堂教学中总是或多或少地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具体表现在教学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学目标与课程标准的要求不相吻合;教学的重难点与详略处理不当;学生活动停留在“一问一答”的层面上;课堂上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等。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上课前的备课环节。据了解,目前的备课存在备课走形式、备课网络化、集体备课难落实等现象。
二、合理安排备课程序
1.正确认识课标的作用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的基本规范和要求,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基本依据。新的课程理念提倡教科书的多元化,但由于不同教材编写者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存在差异,所以,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依据课程标准,要注重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和把握,而不能完全依赖教材。
2.正确认识教材的作用
教材是教与学的材料,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不是唯一的资源,更不是教学的基本依据。新课程理念特别强调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师在备课中,对教材的合理取舍是必要的前提。
3.合理安排备课程序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始终把落实课程标准放在非常突出的位置。首先要清楚模块内各部分课程标准与教材单元的关系;然后要明确每条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对应关系;最后再依据每条课程标准进行备课。
三、把握备课关键环节
1.解读课程标准
一节课需要教哪些内容?教学的重点、难点是什么?教学的目标及达成的过程是怎样的?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对课程标准的认真分析、详细解读才能得出。那么,一条简短的课程标准如何能够得出包含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内的课程目标呢?
为了便于对课程目标进行分析,不妨把每条课程标准分解成主体名词、目标名词、行为动词、限制定语四个部分。
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地理1“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为例,对应的课程标准如下:
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把该条课程标准分解成以下四个部分:
主体名词:洋流。
目标名词:分布规律、地理环境的影响。
行为动词:归纳、说明。
限制定语:运用地图。
由上分析,可得出本节的三维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运用地图,从分布位置、运动方向、寒暖流的位置来归纳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画出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简单模式图;能举例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气候、渔场、海洋航行、海洋污染)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对比、分析,根据教师给出的学法指导归纳出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读图对比归纳法;根据归纳出来的分布规律,能画出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简单模式图――分组合作学习法;运用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态度;培养学生能时时刻刻用一双“地理眼”看待周围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理解海水要素和运动过程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使学生关注全球的环境问题,培养具有人文关怀和国际视野的人。
2.制订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落实的途径,实际上就是把其转化成具体的、可操作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确定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课程标准的落实。制订教学目标需要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的情况而定;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过程和方法的采用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依据上述要求,可以把“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掌握洋流的主要成因,根据全球风带的分布,能初步分析说明洋流的形成及分布规律。
(2)根据全球风带的分布,能画出世界表层洋流分布的模式图;
(3)根据给出的学法指导,分析、归纳出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4)运用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5)培养用一双“地理眼”看待周围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地理思维。培养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辩证思维。
3.设计探究问题
新课程重视学生对问题的探究,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就是设计课堂教学问题。设计教学问题时有几点需要注意:
(1)要围绕教学的中心内容设计问题,做到目标明确
如,在学习“世界表层洋流”时,可以设计如下的问题:
观察世界表层洋流图,找出以副热带和以副极地为中心的洋流分布;观察两个中心大洋东西两岸的洋流性质有何不同;以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为例,画出大洋洋流分布模式。
(2)问题的设计要层层递进,环环相扣
问题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做到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如,在学生画出三个大洋的洋流模式之后,要求学生对比分析并思考如下问题:
北印度洋为什么没有形成类似于太平洋、大西洋的洋流模式?南半球的高纬度和北半球的高纬度洋流模式有什么不同?西风漂流在北半球是暖流而在南半球为什么是寒流?
这些问题的分析,让学生明确理想模式和实际模式的差异,问题的解决,又联系了已经学习的知识(季风的分布、影响洋流形成的因素)。
(3)问题的设计要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
学生的认知冲突是激发求知欲和探究欲最有利的因素之一。如由理想的大洋洋流模式到实际洋流模式、由对称分布到不对称的分布,实际上就要求学生回归到已经学习的内容,利用已有的知识解决认知冲突,进而引导学生探究地理知识。
(4)问题设计要有合理的密度
教学中设计的问题,如果数量过多,学生会过度紧张,容易造成学生疲劳,不利于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如果数量过少,师生、生生互动的机会就不多,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同时,实际教学中,除了预设的问题外,还要留意课堂上生成的且有价值的问题。
(5)要有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
一、问题式教学的内涵
问题式教学法来源于1969年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医学院教授巴罗斯提出的PBL教学模式(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mitlg,简称P B L) ,美国哈佛大学在1985年将其改进并推广,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我国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和西安医科大学在1986年引进了PBL教学法,得到了师生的普遍欢迎。问题式教学法因其摒弃了传统以记忆为主的教学方式,更加注重能力的培养,所以很快从医学领域拓展到其他领域,并从大学教育逐渐扩展到中学教育。近几年来,题式教学法试行的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美国南伊利诺大学教授巴罗斯和克尔森认为:问题式教学作为一种课程,它需要学习者获取关键知识,具备熟练的问题解决技能;而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学习者需要使用系统方法解决问题,所以,它既是一种教学方式,也是一种学习方式。它是教师根据课程目标设置问题、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积极自主解决问题,并在解答问题过程中完成新知识传授的教学模式。它把教学和学习置于生动的情境中,以问题为纽带,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或合作的形式来解答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
二、问题式教学的应用实例
1.教学内容
《大规模海水运动》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的教学内容,从课标来看,本节课的重难点是掌握洋流运动规律,并了解不同性质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世界范围内洋流较多,纷繁复杂,较难识记,因此,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会总结地理规律进而提高其地理分析能力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2.教学过程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又是思维的动力。孔子认为,学习过程主要由“学”、“思”、“习”、“行”四个环节构成。在《中庸》一书中,学习过程主要由“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五个阶段构成,即“学问思辨行”的学习程序。因此,教师应该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程序安排教学过程。问题式教学以问题为线索,以设置问题为开端,解答问题为结束,包括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合作讨论和总结评价四个方面(图1)。
上图中的各个环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来确定教学环节的实施过程。只要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自我引导进行学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达到了问题式教学的目的。
(1)设置问题,创设情境
古希腊教育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所以,在课堂开始时,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创设教学情境。在本节课的开始,教师播放《泰坦尼克号》沉船视频和电影剧照,设问:这段视频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它是泰坦尼克号电影中的片段。那么大家在感叹宏大的电影场景和男女主角凄美爱情的同时,有没有想过是什么导致了泰坦尼克号的沉没呢?因为这个电影比较经典,学生都比较熟悉,且与本节课关于洋流的学习有密切联系,因此,将该视频和设问作为课程问题导入,对于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注意力和情感体验力具有积极意义。
(2)引导学习,自主探究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理解盛行风是海水运动的主要动力这一种重要概念,并讲解洋流的形成原因。给出全球洋流运动简图,要求学生对比课本全球洋流分布图和洋流运动简图,试着找出洋流运动的主要规律,并布置探究任务,让学生在用红色笔在简图中标出暖流,蓝色笔标出寒流,进而尝试自己画出全球洋流运动简图。
(3)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教师将全班分为4~6个组,讨论每个成员得出的结论,提出解答问题过程中的疑惑,共同探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交换自己的学习成果,比较他人与自己结论的差异,反思自己。也可以展开辩论,从而加强学生记忆,学会多方位、多角度思考问题,提高学生解答问题的能力。每组派出代表在黑板上画出洋流简图,由教师和全班同学讨论并批改。教师也可以进行随机抽取和提问,小组抢答说出洋流名称,进行有趣的知识抢答竞赛。这样的教学设计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助于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
(4)教师点拨,综合评价
这个环节对于整节课来说至关重要。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师在最后的精细讲解在本节课起到画龙点睛的巨大作用。在经过学生自主探究和小组讨论之后,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师将学生得出的结论汇总,根据学生没有解决的问题,提炼要点,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最后,教师带领学生共同解答课堂开头创设情境设置的问题。引导观察全球洋流分布图,找到泰坦尼克号沉船的纽芬兰海域,帮助学生分析:
南下的拉布拉多寒流经常携带冰山,加之拉布拉多寒流和北大西洋暖流交汇处多形成海雾,对于泰坦尼克号的行驶造成巨大的困难,还由于人为的疏忽,最终导致了这艘“不沉之船”在处女航中的沉没。
这样首尾呼应的教学模式,循序渐进,步步紧逼,使课堂结构更加紧凑,一气呵成,使学生注意力一直集中在课堂上,让他们真正掌握本节课重点内容,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能力,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的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信息化时代下,创新和实践能力是一个企业、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不竭动力。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是除基本地理知识之外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创新教育相对于素质教育来说,有着更高层次的要求和目标,最终都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一、教学方法的改进
新时代的影响下,除了教师需要改进教学观念、树立创新意识之外,还要将这些落实到教学活动中。
作为一个启蒙者,教师要将自己看成是与学生同样地位的求
知者,不断地探索高中地理教学的新方法和新模式。在将学生需要掌握的地理知识作为课堂重点之外,还要注重学生的兴趣和创新
意识的激发。学校硬件设施的进步,给教师的教学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多媒体等先进手段的利用,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有帮助。在课前,教师要进行重要的课件设计,巧设疑问,通过问题的引导,给学生的思想插上翅膀,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地图的有效利用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二、鼓励学生自主实践、阅读
有效的海量阅读能够将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得
淋漓尽致。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需建立在主体意识和能力的基础之上,之后再在自主实践中实现创造性的形成和发展。课内外的有效阅读,能够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帮助学生较早、较快地形成自主学习能力。但是,学生的行为习惯、意识养成都需要
教师予以合理的、适时的引导,帮助学生在自主实践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和意识。学生学习的目的最终是为了运用,实践中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可以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认识社会,拓宽学生视野,加深学生体验,增强地理学科的趣味性。如,在教学《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抛给学生一个问题:教师取出盛着水的玻璃器皿,水面上放一块塑料泡沫,代表表层一定区域内的水体,问:怎样可以让这一区域内的水体运动。学生的答案各不相同,有的说吹气,有的说把水槽一端的水轻轻舀掉……在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之后,随机选取学生用大家说的方法尝试一下,并进行观察。教师顺理成章地开展《大规模海水运动》的教学。
三、注重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认识到利用他人的说法或者意见,能够有效地帮助自己改正错误或者缺点,为完善或者改正提供借鉴,这样一来,同样是促进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这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提高知识的迁移能力,调动学生思维,有效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讲一些有关联的知识内容汇总,再将其中的不同之处予以区分,辩证地加深学生的知识记忆,以此类推,学生能够就一类事物进行推
理,对其他相关事物予以解答。通过不同的角度、不一样的思维定式去思考问题,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灵活。由此可见,知识的迁移也就是一次创新的过程,是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
创新意识是促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断发展的动力,对国家和民族来讲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教师――作为未来国家建设者,要充分发挥我们每一位学生的创新潜力,激发学生最大的创造力。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增强他们创新的勇气和信心。
参考文献:
二、趣味游戏在教学中的应用
1.竞赛式教学
对于趣味游戏的教学一定少不了的就是竞赛式教学,这样的游戏可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还能激发学生想挑战的欲望,我在教学中就经常采用竞赛式教学,例如,我在带领学生学习我国的省份和省会的时候,就会采用竞赛式教学。我会将学生分为三组,并把三组的学生都标上相应的号码,在我说一个省份的时候,就会从一组开始,叫一个号码,这个同学来回答它的省份,如我说:“山西省,一组3号同学来回答”,那么这个同学就要说出正确的答案。接下来我会再叫二组的同学回答,每组我所叫的号码是随机的。每个小组回答正确一个问题就会给小组加上一分。这样的教学中,学生们的参与度提高了,积极活跃的课堂气氛出现了,并且对于知识点记得更加迅速,更加扎实和牢固了,因此多采用竞赛式游戏教学,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这就是趣味游戏在地理课堂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2.模拟实验游戏教学
在高中地理课堂中,有很多比较复杂的知识点,由于学生立体思维不够强等原因,他们很难直观的快速的理解问题。因此在课堂上,我经常会利用模拟实验游戏进行教学,例如我在讲到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的时候,很多同学会搞不清楚地球、太阳和月球之间运动的轨迹。地球是自西向东转动的,根据左西右东的地图方向标,我会让一个同学演地球,从左到右逆时针转动,另外再找两个同学分别担当月球和太阳,让他们分别按照自己的轨迹运动,地球不但会有自传,还会围着太阳转,经过同学们的演示,直观的表现了地球运动的路线。我还会安排学生自行分组,每三个一组,进行地球自转的模拟实验。学生们在这堂课中很开心,并且很容易就理解了知识点。还有一个例子,也是通过模拟实验游戏完成的,在我讲到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的时候,我会准备一个大玻璃容器,里面乘满水,这就是我模拟的海洋。我会给同学们讲述大洋环流的基本知识,然后通过搅拌棒对容器里的水进行拨动,使容器里的水动起来,这个时候,放进去一片树叶,或者一只小纸船,它就会随着水流的方向运动。这就是大洋环流会将各种污染物带到每一个国家的原因。通过模拟实验的游戏,学生们了解了更多关于海水运动的知识,还增加了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
与本节内容有直接关联的是必修1第五章第二节《海水的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已经从盐度、温度、密度三个方面介绍了海水的性质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海水的运动形式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提及了洋流的概念、寒暖流分类及对气候的影响进行了简单的叙述。因此,本节在原2004版本的基础上将原来洋流的概念、寒暖流分类、促进热量交换等不再重复,增加了“活动”小栏目和新的“阅读”材料,为老师们的课堂活动提供素材,以及一些语句的描述进行了调整。
例如:关于洋流的概念,2004版必修1中的表述为“海洋表层海水大规模的沿着一定方向有规律地运动”,2019版必修1中表述为“海水沿着一定方向有规律的大规模流动”。减少了“表层”的限定,洋流的表现范围更大了,比如本节后面的关于“热盐环流”的内容,如果按照旧的概念就不能算洋流了,但是把洋流的概念中对“表层”的限定去掉之后,更大范围的海水流动都属于洋流了,也更加接近了客观实际。
2019版在关于世界洋流的分布中第二点表述为“北纬45°-70°”比原来的“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范围要小而具体了。
洋流对气候的影响中,调整为“北大西洋暖流是欧洲西部形成温暖多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的重要原因之一”,增加了“重要原因之一”。
另外,新旧版本中的图也有所调整,“世界洋流的分布”和“世界著名渔场的分布”增加了七大洲的名称,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区域认知。
首先,课前的“探索”栏目。这个材料并不是新的材料,是2017版的阅读材料,但是增加了问题,老师们可以将它应用与课前导入环节,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洋流的兴趣,也可以利用这个案例学习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让学生体会到洋流在生活中是真实存在的,并且对人类活动产生着影响,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建立人地协调观的核心素养。
正文部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洋流的分类;2.世界洋流的分布;3.洋流对自然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一部分,洋流的分类。
教材正文的最开始从三种海水运动形式——波浪、潮汐、洋流说起,能够把必修部分的知识与本节所学内容连接起来,形成自然的过渡。点明洋流对自然地理环境影响显著,也为第三部分“洋流对自然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的学习和总结做好铺垫。
关于洋流形成的三个影响因素新旧教材没有变动,个人观点是,三个影响因素更多的影响表层的洋流,而深层洋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如温度、盐度),老师们可以启发学生做出思考,锻炼学生的思维拓展能力。
老师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已知知识,按性质洋流可以分为暖流与寒流,那么按照成因分类,又可以分为风海流、密度流和补偿流。
风海流的形成可以利用“盛行风是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这句话作为衔接,同时学生也很好理解风海流主要为表层洋流。
关于密度流需要和学生解释清楚表层海水从海水水位高的海域流向海水水位低的海域,即从密度低的海域流向密度高的海域,而底层海水从密度高的海域流向密度低的海域,否则学生会产生疑问。联系本节教材最后一个活动“观察分析热盐环流”中,提到了“深层洋流是由海水密度的差异所驱动的”,这其实与表层因海面倾斜形成的洋流方向是相反的。
密度流流动方向差异原理涉及到不同高度海水的压力、地转偏向力等,虽然表面看表层和深层的密度流是相反的,但是其实内在的原理是一致的。对于高中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当然很多物理基础很好的学生也是能够理解的,老师们也可以借助一些实验的视频来帮助学生理解。
补偿流的理解难度不大,建议老师们利用垂直补偿流来帮助学生建立对洋流认知的立体化,即不要认为洋流仅停留在表层或平面,它应该是表层和深层、水平和垂直多方向的。
教材还强调洋流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可以举例说明,比如千岛寒流既有补偿北太平洋暖流向东运动,导致日本东部海水减少,从千岛群岛来的大规模海水有补偿流的性质,而其中也有风(极地东风带)的影响,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它也风海流的性质。这也是在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
第二部分,世界洋流的分布。教材介绍了不同纬度不同海区的四大洋流系统。
第一点具体阐述了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反气旋型大洋环流的形成,这部分内容与2004版基本没有变动,老师们可以联系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气旋和反气旋的知识,把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结合起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洋流的分布规律和成因。
第二点除纬度范围表述更加具体外,对气旋型大洋环流的形成也分析的很清楚。
将原来的“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改为“北纬45°-70°”,范围要小了,那么北纬70°以北的北冰洋就不在此环流范围里面了。北极地区不同于南极,形成的洋流在北冰洋内的环流老师们可以作为学生探究的内容,拓展学生的思维。
第三点也是和2004版相比有变化的地方,由单一的西风漂流变为两圈环流组成的绕极环流,除此以外还需要注意给学生解释清楚“海水的辐散带引起深层海水上升”,也就解释清楚了南北半球西风漂流寒暖流性质不同的原因。
第四点的基本没有变化,结合南亚季风相关知识帮助学生理解。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落实对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的认识,教材还特别设计了“认识洋流分布规律”的活动,可以组织学生在地球仪上标注洋流,并通过小组合作填写表格来进行总结,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和区域认知的核心素养。
阅读材料“富兰克林绘制墨西哥湾暖流图”,以及“探索”都涉及到启发学生思考对地理问题的研究方法,这其实是在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第三部分,洋流对自然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对比必修内容,本节对洋流的影响描述的更加详细、层次分明。
对气候的影响进行了语句调整,增加了“重要原因之一”,肯定了欧洲西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首先是中纬西风带的影响,北大西洋暖流在这里是对欧洲西部的气候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非决定性的。这样的表述更加科学、严谨了。老师们可以结合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加强学生对洋流影响气候的理解,而气候和地形是影响自然地理环境的最主要因素,呼应教材正文最开始“洋流对自然地理环境影响显著”的铺垫。而这里又为下一节“海-气相互作用”做了铺垫,相信通过学习洋流对气候的影响也会帮助学生理解“海-气”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另外,这里还新增加了一幅图“墨西哥湾暖流”,利用红外线度确定海面温度,让学生对洋流的认识更加形象,也可以与富兰克林的研究方法进行对比体会技术手段对人类科技进步的巨大贡献。
关于教材的变化,我还有一点小小的体会,就是更加突出了洋流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我想这种变化的大背景有国内外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国家层面对海洋地理的重视等,都体现出了对人地关系的认识更加重视和深入了,这其实就是对学生的人地协调观潜移默化培养。
对海洋生物资源分布的影响,除原有的寒暖流交汇海区形成较大渔场外,增加了“寒暖流交汇处是鱼类游动的壁障”,需要给学生解释清楚含义。寒暖流交汇可产生“壁障”,就好像冷暖气团相遇形成准静止锋一样,寒暖流交汇处洋流流速受到极大抑制,几乎停滞不前。对于习惯于随洋流游动的鱼群来说,寒暖流交汇处简直就像一堵阻止其前行的墙。
对航海和污染的影响,分别单独列出了与气候和海洋生物资源并列的标题,层次更加合理清晰。其中航海的部分增加了冰山对航海的影响,老师们也可以借助一些资料如电影《泰坦尼克号》帮助学生感受洋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对污染的影响可以补充福岛核泄漏事件相关资料。
老师们经验丰富,补充的相关资料也适应各自教学实际,但都能体现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综合思维的核心素养。
关于“热盐环流”,这是新增加的活动和材料,需要给学生解释清楚图中的环流颜色并不表示寒暖流,而是表层和深层海水流动的方向。北大西洋暖流将低纬度的热量源源不断地向中高纬度输送。并在此过程中,温度下降,密度升高,海水变得更“重”,于是就在大西洋的高纬度地区下沉到了大洋深处,这些下沉的海水转而掉头向南流动,经过南极大陆附近时接受南极底层海水补充之后,继续向北运动分别进入印度洋和太平洋,同时表层水的补偿作用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表层水流向北大西洋,完成一个循环。热盐环流实现了全球尺度的热量交换,和表层洋流相比它的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都要大得多,对维持全球气候的稳定有着重要作用。我觉得热盐环流其实正是“海-气”关系的最好说明,帮助学生了解热盐环流,为后续知识打好基础。
新理念下的地理教学,要让学生真正地学好它,要求教师置身于整体的地理教学情境中,从更宽广的社会、伦理及教育层面激发自我意识的觉醒。一方面需要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创造良好的地理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需要不断向学生强调地理学科重要性的教育,引导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住每节课的知识。
1 以课堂质量为中心抓好课堂教学
组织好课堂教学,注意信息反馈,关注全体学生,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心境,激发他们的情感,尽量使课堂语言简洁明,克服重复的毛病,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地理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如果发现部分同学疲惫了,讲个笑话,或者跟某个学生开个玩笑,宁可耽误一定的少许时间,我们也要唤醒学生学习的兴趣。
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最突出的特征是大量运用各种地图、图表、照片、图片来表达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联系和空间的概念及其发展变化过程。进行教学时我们要特别强调熟练解读各种类型的图,并能在图上填绘重要地理事物的位置或分布区,我经常运用图互变、文图互变、图表互变法转换思考问题的角度,推导地理规律和原理;通过各种读图、填图、绘图、分析示意图题型训练提高应变能力和地理综合思维能力。在平时的地理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图文转换、文图转换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动手画图的能力,在练习和考试讲评中,引导学生从平时开始重视答题规范,从平时开始训练合理规范答题,用地理语言表述答案。
依据建构主义理论,学生是学习的中心,是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引导者。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自学为主线的“三主”原则,重视学生的参与性、探究性,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因此在进行讲课的过程中我采用自主讨论法、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进行授课。例如:
①以传统教学法与多媒体教学法等教学手段相结合,引导学生分析绘制出简图解释地理现象的成因来突破重点。②采用自主讨论法、图表导学法,进行分组活动,通过讨论完成并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2 教师的提问要结合一定的媒介来进行
学生经过高中阶段两个学年的地理学习,基本掌握了高中地理和世界地理概述的基本内容,初步掌握了一些学习地理的基本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识图、读图能力和分析地理现象、地理事物的能力,对高中地理知识已经有了初步的全面了解,掌握了高中地理的基础知识,具有简单的地理思维能力这为现阶段的地理学习与复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学生的初中地理基础知识严重缺乏,读图识图的基本方法欠缺。他们在地理空间概念方面、读图能力方面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这就要多针对问题多加训练,把这部分知识掌握好。
例如在进行“海水运动”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出示钱塘江大潮的图片,提问为什么钱塘江大潮出现在8月18日?从画面可以看出潮汐对海岸工程带来巨大影响,我们称之为潮灾。以上介绍了这些潮汐的成因,就是为了了解潮汐的规律,并运用规律,以预防潮汐对航海与海 岸工程建设带来不利影响。除了波浪、潮汐等常见的海水运动方式外,科学家们发现海水还常年比较稳定地向一定方向做大规模流动,这就是洋流。洋流流动的方向相对稳定,流量也相当大,但越往深处流速越小,因此洋流主要表现为表层海水运动。海水这样常年稳定的大规模运动的最主要的动力是什么?教师可以在黑板上板书:是大气运动和近地面风带。复气环流模式图,并板图。假如图中区域正是某一大洋,在近地面风带(信风带和西风带)的吹拂下海水的运动即是风海流,用红色粉笔在大气环流模式图上画出南北赤道暖流、北半球西风漂流,用蓝粉笔画出南半球西风漂流(红线表示暖流,蓝线表示寒流)。这样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根据已有知识自行推理地理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培养地理思维能力。
3 适应新课改,提高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地位
新教材加强了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分析过程,突出地理技能和地理方法的训练,有意识地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创造条件。强调开展多种地理活动,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浓厚兴趣。使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成为探究问题的过程,获取技能和方法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过程。教学过程中倡导师生互动,倡导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因此,我们要在转变课堂教学模式、改变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大胆革新。新课程注重“师生互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等教学原则,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力争改变过去“一言堂”的局面,变学生被动的接受为主动的合作、探究式学习,努力做到转变自己角色与地位,由过去课堂上的权威变为学生共同学习的伙伴、朋友、指导者。在教学过程中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表现,重视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具体做法有:①课堂提问、讨论发言要求有记录,一段时期内要确保每位学生都有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才智的机会;②组织各类活动时,要求所有学生共同参与。
如在进行板块构造学说教学时,我鼓励每一位学生把教科书中的《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移动图》制作成《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移动》多媒体课件,让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以连续相向的方向移动,使大洋板块向下府冲,大陆边缘褶皱隆起,引发火山地震的现象作为学生自己的作品生动地呈现在学生自己的眼前,促进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地位。
总之,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新课程实施需要高质量的专业化的地理教师,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地理课堂教学要进行相应的改革,要求教师从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等方面做相应的调整,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我们利用一切条件为教学服务,把传统较为死板的课堂转化成新时代的生动课堂。把现代信息技术,现代教育理念,以及生活的点滴与生活的现实结合起来,使学生学起来越快,越轻松,课堂气氛更活跃,课堂教学更有效。
参考文献
如果想要充分感受冲绳海,潜水是最佳选择。冲绳海的潜水活动,地形十分丰富,从简单到高难度的潜点都有,无论是潜水体验者,还是资深潜水员,冲绳岛都提供了全方位的潜水体验。特别是庆良间诸岛的海,透明度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也让许多世界各地的潜水员慕名而来,是人气非常高的潜点。
上午,那霸市下起瓢泼大雨,我很担心能不能成行,毕竟这是我第一次去日本潜水,之前一直都很期待,希望有一个完美的旅程。后来潜店告诉我们没有问题,可以按原计划行动,太好了。开船出发,浪非常大,有很多人已经晕船了,大家都横七竖八地倒在船上,包括我也差点顶不住,非常想吐,但为了不丢面子,最后还是坚持下来了。熬了一个小时,船终于来到了庆良间诸岛的预定地点,稍作休息后,大家都基本恢复过来,马上准备装备,投入大海的怀抱。这个季节冲绳海水温度只有20摄氏度,冰冷的海水往潜水服里灌,冰冰凉透心凉,但是立刻被眼前的海底美景淡化了。
抛开多媒体设备,常规的地理“三板”教学也有自己的特长。在讲洋流的分布时,我利用“边讲边画”法对照洋流模式图,在事先绘好的太平洋轮廓图上,依次用红蓝粉笔南北赤道暖流、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西风漂流等,然后让两个同学在黑板上,参照我讲的方法,画出了大西洋的洋流分布,师生互动,气氛热烈,教学效果较好。
资助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4BAH17F01);国家发改委2015年海洋工程装备研发及产业化专项项目。
海上溢油就是石油在海上运输或开采过程中的流失。据联合国有关组织统计,每年由于人类活动而流入海洋的石油约1000万吨,其中海上油井井喷事故和油轮事故造成的溢油高达220万吨。
1 海上溢油的危害
虽然海洋对石油污染有自净能力,但不是无限的。石油进入海洋后造成的污染对海洋环境和海洋生物资源的危害是相当严重的。通常,1升石油完全氧化需要消耗40万升海水中溶解氧,因此,一起大规模溢油污染事故能引起大面积海域严重缺氧,使大量鱼虾、海鸟死亡,或使经济鱼、虾、贝类产生油臭味,降低海产品的食用价值;浮油被海浪冲到海岸,沾污海滩,造成海滩荒芜,破坏海产养殖和盐田生产,污染、毁坏滨海旅游区;若清理不及时,还易发生爆炸和火灾,酿成更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而其长期影响导致的潜在危害则更加严重:海上油膜会大大降低海水与大气的氧气交换,从而降低海洋生产力,破坏海洋的生态平衡;石油中的毒性芳香烃化合物极易进入水中并且停留很长时间,并在生物体中长期积累,最终必将危害人体健康;滥油沉降到海底后,会危及底栖生物和甲壳类动物的正常发育。因此,一次大的溢油事故造成的影响会延续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
由此可见,对于海上溢油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决不能掉以轻心。要保护好海洋环境,除了加强海洋石油开发活动和海上运输的管理,减少意外溢油事故的发生外,同时要加强对海上溢油的监测,提高对海上溢油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和溢油治理能力。
以下简单列举了近年来几个油田溢油的案例。
a.渤海湾蓬莱19-3油田溢油事件
2011年6月4日和6月17日,渤海湾蓬莱19-3油田相继发生两起溢油事故,先后约有700桶(115m3)石油溢出漂到海面,2600桶(416.45m3)矿物油基泥浆泄漏并沉积到海床,造成油田周边及其西北部6200km2海域海水污染(超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1600km2的沉积物污染,其中870km2海域海水受到严重污染,给渤海海洋生态和渔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
b.美国墨西哥湾Deepwater Horizon石油平台溢油事件
2010年4月20日,美国墨西哥湾Deepwater Horizon石油平台由于油井甲烷气体充溢立管和喷发,并燃烧造成爆炸,导致整个平台沉没。事故造成11人不幸遇难,17人受伤,2亿多加仑海底石油喷涌,受污染海域达1500km2,85天后才堵住漏油。专家预测彻底清污需要十年时间。此次溢油属于深海作业事故,处理技术难度、影响规模、持续时间等均远超历史上发生的所有溢油事故。漏油对于港湾的环境破坏,需要数十年进行全面评估。行业专家担心海底46亿加仑的石油和天然气储备中的很大一部分会喷涌入海湾。漏油严重影响海湾居民的经济发展。
2 国内、外溢油回收船的需求
专业溢油应急船舶是国际上公认的处理水上大规模溢油事故必不可少的关键设备和重要保障。可以预见,随着海洋油气开发不断升温,以及世界范围内对于海洋环境保护要求的不断提高,对溢油回收船将有越来越大的需求。
3 国内、外溢油回收船的现状,设备配置情况
目前,世界主要沿海发达国家都拥有专业的溢油应急船舶,以应对突发性水上溢油污染事件。近年来,我国的水上溢油应急综合能力有了显著的提升。
一般情况下,专业溢油应急船的应具备的应急功能及其装备配备要求如下:
(1)收油系统及其油水储存处理辅助装置
船载收油系统(或称收油机)是溢油应急船舶必备的装备,是指根据选定的船舶类型的特点专门设计用来回收水面溢油、油水混合物而不改变其物理、化学特性的机械装置。收油机的工况与船舶航行作业工况二者互为匹配是决定收油系统是否能够发挥效能的关键,这也是目前一些溢油应急船的主要设计缺陷。船载固定式收油机一般为动态斜面(DIP)或带式,这类收油机的回收能力一般较大,理论回收能力都可达到100m3/h以上,其他可临时放置在船上使用的收油机主要有堰式、转盘式、刷式、真空式和绳式等,这些种类的收油机不适用于固定装置在专业溢油应急船上。固定式收油机可选择在船首、船单侧或双侧安装或双体船中间安装。
(2)溢油监视监测系统及其装置
目前广泛使用的船上溢油监视监测装置为雷达系统。该系统结合优良的雷达信号处理程序和高精度的运动补偿机制,可在复杂海况下扫描雷达辐射海域,并在保持船舶航行的情况下精确锁定极小的油区,在溢油雷达显示器上清晰地显示出了油膜的形状和面积,可以使用雷达测绘功能对油膜进行跟踪测绘和图像保存。该装置已在多起海上溢油事故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雷达监测功能得到了极好的验证。目前,我国多数的专业溢油应急处置船上不具备雷达监视监测能力,成为影响溢油应急船快速反应和夜间作业重要因素之一。
(3)围油栏及吊装设备
溢油应急船上载有的围油栏主要是用于围控海上溢油,以便回收和清除。一般溢油应急船载用的是充气式(近海也可用柔性快速布防式)围油栏,长度在400米左右,通常用2个卷绕架或集装箱存放。橡胶充气式围油栏尺寸一般为1500型或2000型,远海还要大一些,布放时需临时充气,回收时需进行放气,布放回收时间长、重量大、需人力多、水中阻力大,对船舶性能要求较高,但有抗拉强度大、围控性好,可有效防止溢油逃逸,适用海区较深、海况较恶劣等情况。
(4)喷洒装置
消油剂的喷洒可通过船载固定式喷洒装置和便携式喷洒机实现。消油剂喷洒系统要求高效、可靠、操作简单。固定设置在工作船上的喷洒臂可在短时间内展开,扩展喷洒宽度,其喷头能够在喷洒消油剂时实现最佳的雾滴直径和合理的分布,可提高消油剂的有效利用率,从而节省消油剂。喷洒臂可方便地调节喷洒高度和角度,以适应不同的现场情况。根据油膜的厚度和作业航速,适当调节消油剂流量控制阀来控制消油剂的喷洒剂量,实现快速、经济的大面积消除水上浮油。
(5)应急卸载泵
应急卸载泵主要用于当船舶发生船舱破损时,需紧急卸驳舱内存有着仍然可能溢出的油类物质,减少溢油量。另外当在溢油事故发生初期围控及时的情况下,水上溢油比较集中、油层比较厚,可用于直接从水面抽吸、回收溢油。卸载泵还可用来将溢油回收过程中回收到临时储油设施中(如轻便储油罐、浮动油囊等)的油输送到油罐车。在船损有沉没危险时,卸载泵可协助卸载(排水和油)调整船的平衡状态。应急卸载泵应当满足相应的吸程和扬程性能要求,具有防爆、防杂质等功能。
参考文献
[1] 孙建新,张春昌.专业溢油应急船溢油处置能力及其装备探讨[J]. 中国海事. 2013(06)
[2] 邹云飞,张德文,张鹏. 溢油回收船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