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供应商考察报告

供应商考察报告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7-13 01:22:2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供应商考察报告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篇1

采办是海外项目投标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工程承包合同或招标文件中对于承包方的采办工作内容有明确的界定。采办在工程项目中专指生产物资采购和管理,它的工作内容涵盖从物资需求计划的提报至货到施工现场的全过程,包括供应商资质报批、计划申报、采购、催交催运、清关运输、报验、储存保管、发放控制等等。

当获取了海外项目标书、投标组织机构组建完成后,投标工作得以正式展开。在投标的过程中,采办方面需要做哪些工作,我们在这里做一个简单的描述:

1、标书翻译、解读与澄清

投标团队组建后,应马上组织投标团队仔细研读招标文件,必要的时候先要对标书进行翻译(特别对于非英语标书)。

招标文件解读的目的主要是详细了解招标人的需求;发现招标文件中的错误、含糊不清或相互矛盾之处,提请招标人澄清;找出合同中含有的不合理规定或投标人要承担风险的条款,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

招标文件一般包括投标须知、工程范围、合同条款(专用条款和通用条款)、技术要求及计划安排、各种书函的格式及FEED文件等。海外项目招标文件一般组成复杂,内容繁多,投标时间短,每位投标人员不可能、也没必要阅读完全部招标文件,因此投标团队在标书解读方面可以进行分工合作:投标负责人要通读所有文件,以求对工程范围、招标人的意图、要求、标准进行总体把握;采办人员重点要阅读合同条款、技术要求、BOQ、MTO、设备材料技术规格书以及数据表及FEED等文件,以求了解业主对采购、运输、包装及检验等的详细要求,识别采购方面的风险;其他各专业人员则阅读招标文件中与本专业相关的内容即可。

在标书解读基本完成后,投标负责人将召开标书解读会,检查并讨论投标人员的解读成果,编写解读文件汇总,供投标人员共享,用作投标方案编制的参考。各专业负责人将标书解读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发文控汇总后,发业主进行标前澄清。

2、现场考察

现场考察可分为业主组织的现场踏勘和投标方自己现场考察。不论哪种考察,都需要投标方组织好现场考察、以达到现场考察的目的:进一步了解投标项目背景、项目所在地各种详细情况及业主详细要求,为准确报价及风险控制提供基础。

考察小组中的采办人员负责编制采办部分的考察内容、执行考察任务、编写考察报告并对考察报告内容准确性负责。

3、技术标中采办程序文件的编制

投标过程中,采办人员要参考项目工期计划和采购周期,编制主材到货计划。同时,根据投标项目的实际情况,编制采办执行方案、采办人力计划和仓储设备配置计划。

主材到货计划要列出主要材料的采办节点,如供应商资质报批时间、询价及合同签订时间、生产时间、运输时间、报验时间。主材到货计划是项目编制施工计划的重要依据。

采办执行方案是项目采办工作的整体策划,一般包括采办岗位设置、工作地点设置以及供应商资质报批程序、采办计划的报批程序、招标采购的工作程序、生产过程中的监造程序、催交催运工作程序、物流运输方法、报验程序、仓储管理程序、仓储设备配置等等。采办执行方案应该对采办工作的开展方法进行描述,展示投标人在物资采办工作上的实力,塑造一个有经验承包商的良好形象。

另外,有的招标文件中还要求投标人列出本项目潜在的供货商和分包商名单,采用的采办和仓储管理软件等。

4、商务标中采办费用的确定

4.1制定采办方案/策略

根据业主要求,制定项目的物资采办方案/策略,也就是解决从哪买、怎么卖的问题:业主有供应商名单的,从名单中选择合适的供应商询价;业主没有短名单的,根据调研情况,分析业主以往的习惯,对不同种类的物资,选择国际采购、本地采购、国内采购等不同方式,向不同类型的供应商发出询价。

4.2采办费用的确定

采办询价是投标活动中获取价格信息的重要手段,询价包括设备材料的价格咨询,同样也包括运输费、关税咨询等。在询价工作开展之前,应根据采办策略编制询价文件RFQ(Request for Quotation)。RFQ通过函电形式发给供应商或其它报价人,催其按RFQ要求报价。收到厂商报价后,询价人员应首先将报价的技术方案发给相关专业人员核对,如有偏差需立即澄清,只有符合技术要求的报价才是有效报价。对所有有效报价进行综合对比分析,选出最合理的价格用于测算采办成本。

采办成本应包含物资的采买价格、运费、保险、关税、清关费、备品备件、现场服务、安装维修、第三方检测等费用,另外还应包含采办人员的财务费用、仓库的建设和运营费用、业主代表考察、驻厂建造,培训费用等等。

4.3总价评审

采办报价汇总完毕后,应组织总价评审。首先是投标小组内部评审,然后是各级专家评审。

5、采办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的程序通常包括风险识别,风险描述及分析,制定风险应对措施及风险评估报告的编写。

采办风险识别的过程就是收集与项目采办执行相关的各类信息、整理分析,从中识别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并分类列出风险清单。风险识别的信息来源主要包括:现场考察报告、招标文件(包括附件)、合同文本、投标阶段的澄清与回复、其他参考资料。

风险描述和分析主要是对风险清单中的风险点逐一进行详细描述、阐述风险产生的根源、对工期或成本可能造成的影响(如可能的话应量化为对工期影响多长时间,成本增加多少)、以及发生的概率或频次。风险造成的危害影响分为高、中、低三类。风险发生的概率,分为大、中、小三。风险危害程度及发生概率的级别可通过调查和专家打分法确定。

风险应对的措施主要包括风险转移、风险规避、风险自留。

风险评估报告由专人负责编写,通常合同管理人员牵头,商务、采办及技术人员共同参与,最终形成完整的风险评估报告。

6、投标资料移交和失标分析报告

篇2

供应商履约能力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有些情况下,正是因为供应商恶意违规,致使电力系统很多问题都无法及时解决,而酿成了大事故。值得庆幸的是,各有关企业以及部门都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正在努力建设供应商履约评价机制,并且采取一切方法实现招投标信息联动,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1 供应商违约的主要表现及其原因

1.1 供应商违约的主要表现

电力物资都是通过招标的方式来选择物资供应商,这样更有利于电力企业选择质优价廉、履约诚信的物资供应商。但是近些年来,某些供应商却屡屡出现违约的情况,具体表现及其原因如下:

第一,设备材料性能不佳,比如某些物资供应商在没有经过允许的情况下就降低技术标准,为了节约成本,偷工减料,这对电力系统的安全性非常不利;第二,由于制造商任务比较多,或者是因为配件生产商厂家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按时完成物资生产,导致物资不能依照合同规定的时间按时交货;第三,市场价格波动幅度过大,导致供应商违约。比如铜铝等物资价格涨幅幅度都比较大,而一旦这些有色金属出现了明显的涨幅,导地线以及其他设备等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涨幅,这使得中标价和市场价格相比,有着非常大的价格差,由此导致供应商违约,不再愿意履行合同义务;第四,售后服务非常差,供应商并未依照合同中规定的要求及时有效的处理,导致电力方面的某些事故迟迟不能解决,严重影响了电力系统的有效运行。据有关数据统计,电力生产物资供应商履约率仅为80%,这足以说明供应商违约情况非常常见,有待解决处理。

1.2 供应商违约的主要原因

之所以会出现上述供应商经常违约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如下因素:

1.2.1 履约意识不强。现阶段,我国供应商法制意识普遍不强,很多供应商都会故意违约,不讲信用的情况。再加之,供应商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时常会选择质量不佳的材料,在其看来“法不责众”,其他参与者都违约,自己违约也不会出现任何问题。另外,由于我国社会信用机制还未建设完全,即便违约供应商也不会受到任何信用影响。上述这些因素均不同程度的造成供应商违约。

1.2.2 供应商在低价中标后难以按照规定履约。某些供应商依照依照标书中最低价格来竞标,并未考虑到自己现有情况,也未对市场进行深度调查,就盲目的报低价。招标结构依照相应的规定,要预先选择最低报价者,因此通常情况下都是最低报价者中标。但是中标之后,由于资金不足,供应商不得不降低技术标准,以次充好,这样就降低了电力工程所使用的材料质量,不利于电力工程整体质量的把控。

1.2.3 缺乏科学合理的监督。目前,我国供应商履约评价机制有很多值得商榷的方面,市场本身就缺乏权威性,再加之,监管惩处力度并未达到震慑的作用。此外,供应商不良违约行为整体的发现率、公布率都不是非常高,电力企业无法辨别,而且如果电力企业与供应商签订合同,发现供应商存在着违约行为,但要纠偏清理则有一定的难度,可能损失会更大。

2 供应商履约评价与招标信息联动实现的具体措施

2.1 提升供应商履约信用意识

有关部门首先要加大诚信教育,让所有的供应商意识到诚信的重要性,除此之外,就是要构建履约评价机制,要让每一个违约的供应商都受到相应的惩罚,尤其是信用惩罚,只有如此,供应商履约意识才会逐渐的提升。有关部门每季度定期召开供应商座谈会,通过不断地交流工作经验和意见,解决履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努力营造电力物资市场领域“诚信为荣,失信可耻”的舆论氛围。

2.2 不断完善履约评价体系框架

从网省电力公司到地市供电公司、县公司设专人负责,实行月报制,要求基层单位每月填报“供应商履约行为报告书”,每月反馈供应商情况,年终提交供应商年度履约评价报告书,反映所辖范围的供应商情况;有关部门对于确实不良的供应商给予系统内通报批评或纳入黑名单。对被列入“黑名单”的供应商,在规定的时间内,禁止其参加系统投标。通过对供应商的产品和工程质量、售后服务、廉洁自律等内容进行全过程跟踪,形成供应商评估体系,实行定期评估、动态管理,并作为下一轮评标的重要依据。

2.3 加强供应商管理

对第一次中标或入围,或受到举报的投标人进行实地考察,对其整体实力、产品质量、工艺水平、运行业绩、原材料采购等情况进行比较深入地调查和了解,取得第一手材料,并形成制度,纳入供应商评价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为招投标工作提供依据。并将考察的数据和结果形成考察报告,通过局域网,在行业系统内实现资源共享,规避招投标工作所带来的风险。对供应商的飞行考察报告和每月供应商的不良履约记录都提交给招标机构,作为资格审查和评标的参考依据。

2.4 完善设备监造管理机制

为积极应对低价中标供应商带来的工期和质量风险,杜绝后患,有关部门应该开展供应商设备集中监造,在产品制造过程中发现的质量和进度问题及时给予纠正和整改,对不合格、不良履约、不守信用等问题出台相关办法或补充规定给予处罚,并将设备监造中的制造质量、交货进度等履约评价信息与招投标工作联动,作为投标人资格预审和评标的依据之一。通过加强联动机制确保中标人严格履行投标承诺和供货合同,保证设备材料质量与交货进度,真正做到闭环管理和良性循环。

2.5 完善违规违纪惩处体系

在现有法律法规对违法违规行为制定过于原则,法制环境建设与经济信用环境适应度不高,依法行政的难度较大的情况下,还制定了适合电力建设市场的《关于供应商违规违纪处理办法》为《供应商履约评价管理办法》的补充内容,健全失信惩戒和守信褒扬机制,严厉惩治失信市场主体。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知供应商履约评价的建设及其实现招投标信息联动非常重要。一般而言,招标信息联动的实现需要做好供应商履约评价工作,因为如不做好相应的评价工作,招投标中会存在着很多虚假信息,信息联动也就毫无意义。目前,国家以及相关企业都在积极推进供应商履约评价机制建设,以期能够为招投标信息联动的实现奠定条件。■

参考文献

[1]王艺蒙.国电东北电力有限公司物资采购管理模式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2.

[2]殷锐.供应链环境下电网物资供应商评价与选择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9.

篇3

中药产业是我国传统的优势产业,是我国对世界文明作出的突出贡献之一,然而这一优势正逐渐被打破,据统计,在如今的国际中药市场上,日本、韩国产品占据的份额高达90%;国内市场上,“洋中药”进口已超过6亿美元。国际市场上每年中药的销售额高达160亿美元左右,而中国中药所占比率不足5%。中药生产的标准化和产业化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途径,而由于中药生产原料供应的链条比较长,因此原料供应的问题就显得特别突出。目前由于人们对于中药越来越重视,一方面,中药治疗对病人的副作用比较小,另一方面,中药是天然药物,对当今追求“天然产品”的人们讲,中药治疗肯定是最佳的途径。随着中药产业规模的扩大,中药的原料供应越来越成问题,一方面,天然原料越来越少,另一方面由于人工种植的中药在环保标准上总是不尽如人意,所以中药材的供应成为影响中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中药生产的特点及对物料供应的要求

中药生产的特点及原料的利用情况

产业链条长,环节众多,每个环节的生产要求都非常高,因此,质量问题显得尤为突出。中药的生产如果从原料供应至产成品到消费者手中,纵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如果按照国际GMP规范生产,可以想象其难度是相当大的。

中药产业其产品对患者的作用机理目前并不是非常清楚,其理论依据多是根据中医的传统理论,而国际市场上对药品的要求必须有产品的成分、作用机理的说明,否则是不能够作为治病的药物出现的,而只能作为普通的保健品,因此中国的中药生产面临相当大的药理知识的障碍,使得中药产品多以保健品的形式出现在国外的超市中。

中药产业其产品多是复合制剂,其原料为许多种中药材,因此其生产过程中多种原料之间的数量的协调和质量的控制都显得非常困难,再加上医药生产本身就特别严格,因此,可以说是难上加难。

中药材生产的特点

中药材的栽培,既有和农作物、果树、蔬菜栽培一致的方面,也存在有别于这些植物栽培的一面。由于种类繁多,生长地区的不同,各种中药材对周围环境的适应力也不同,这就决定了中药材栽培方式的多样性。总的来说,中药材生产应注意以下特点:

中药材生产讲究产量、质量并重的原则。栽培的中药材,最终是用来防病治病。如果产量高,有效成分含量低或者完全没有,就降低或失去了药用价值。而产量过低,又影响了药农的收入。药材的质量主要由有效成分的含量和疗效决定的。此外,药材的形态、大小、色泽,即商品性状(俗称“卖相”)也是质量的一个方面。

中药材栽培有忌连作的特点。很多中药材,特别是一些根茎类药材如白术、、地黄、丹参等都不宜连作。一方面是由于土壤肥力、土壤结构改变的问题,另一方面是病虫害严重。此外,中药材在生长过程中分泌一些有毒物质在土壤中,也使得连作的效果不好。这就使得原料的总供应量受到限制。

中药材栽培技术的多样性。由于不同中药材的药用部位不同,对环境的要求以及栽培年限的不同,形成了中药材栽培技术的多样性。

中药生产企业物料供应商的选择

根据中药生产的现状和中药材的生产特点,结合供应商的选择理论,提出如下的选择方法:

根据ABC法粗选供应商。根据表1所列数据对中药材供应商进行分类,在保证供应方面,对这三类供应商的要求是一致的。但A类供应商,为生产企业提供了重要的物资供应且数量少,对其加强管理是降低采购成本的潜力所在,所以要投入主要精力,进行重点管理。而对于BC类供应商,因其所提供的物资比重小、数量多,他们不是降低采购成本的重点,可以作一般管理。我们通过这种分类方法,将A类供应商作为主要的供应商。

利用层次分析法选择供应商。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为:对问题所涉及的因素进行分类,建立指标体系。根据指标体系,构造各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的层次结构模型。构造比较判断矩阵。对同一层次内诸因素,通过两两比较,确定出相对于上一层次各目标的权重。计算组合权重,即得到各方案的相对权重。根据相对权重,选出最优供应商。

集团对物料供应商的管理

建立供应商的竞争机制。根据中药材供应商选择的影响因素,制定响应指标的阈值,供应商们在这个阈值的基础上进行竞争,只有进入ABC法粗选出的供应商才有资格进行有关质量、价格、售后服务、交货期等方面的竞争。这样,一方面使管理工作得到简化,另一方面,又可以使主要的供应商感到有压力,督促他们做好物料供应方面的工作。

做好物料供应的质量审验工作。中药的质量与中药材收购的质量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GMP明确规定:“药品生产所用物料应从符合规定的单位购得,企业应确立定点采购并依规程对供应商进行质量审验的基本原则。

审验的内容。企业对供应商进行质量审验,包括对新选择供应商的质量审验和对已确定供应商的定期、不定期质量审验。对新选择供应商的质量审验内容有:供应商基本材料审核,样品检测、验证,实地考察,结论与信息反馈等;对已确定供应商的定期、不定期质量审验内容有:物料质量状况回顾,对存在问题的整改调查,供应商业绩综合考评等。

审验的程序和方法。对新选择供应商的审验。

成立审验小组。企业以规程形式,明确规定对新选择供应商进行质量审验时,审验小组由供应部门、质量管理部门、物料使用部门、科研技术部门的管理和技术人员组成,其中,质量管理部门的人员必须协同质量审验工作。审验小组成立后,依规程确定一名组长并由其对小组成员的工作内容进行具体部署。

材料审核。对供应商基本倩况的掌握和了解是进行供应商质量审验的第一步,一般通过对其提供的文字材料的审核来进行分析和判断,对供应商材料审核包括两部分,即:对供应商基本情况调查材料的审核和法定材料的审核。

样品检测、验证。质量标准及检测方法的确定:审验小组应明确所采购物料的质量标准,此标准可为法定标准或高于法定标准的药厂内控标准,需注意,有内控标准的必须执行内控标准。

实地考察。审验小组在对供应商所提供物料表示满意后,应安排对供应商的实地考察。有时实地考察可不进行或推后进行,在何种前提下可不进行或推后进行,需提供哪些补替材料等,企业在规程中予以明确规定。

信息反馈及跟踪审验。对供应商所提供样品的检测、验证情况及实地考察情况,审验小组应做好向供应商的反馈工作,对于某些检测指标和结果可能还需同供应商进行进一步的商讨和确定,供应商也可通过所反馈的信息进行改进,使其产品达到要求或提高质量水平。对质量审验存在问题需做整改的,审验小组应进行跟踪审验并随时记录。

起草审验报告,批准审验结论。审验小组在进行以上工作后,应由组长根据审验情况起草审验报告。药厂应规定审验报告的书写内容和格式。审验报告应对所进行的审验活动进行总结性说明并做出质量审验结论,由审验小组成员讨论通过并签名,提交总工批准。

对已确定供应商的定期、不定期审验。

供应商确定后,在其少量供货及长期供货过程中,应对该供应商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审验。审验的周期和内容应依据供应商的不同和所供物料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定期或不定期审验可围绕如下方面进行:物料质量回顾,包括合格率、退货率、存在问题;存在问题的整改情况;供货的及时性;质量保证体系或生产设备、设施。发生重要变化时,定期、不定期审验可成立审验小组,或由质量管理部门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审验应有报告。

质量审验档案。从事质量审验活动的所有材料归入质量审验档案,作为供应商档案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质量审验档案的内容应包括:供应商基本情况调查报告(或调查表);供应商法定材料复印件;供方质量标准及出具的样品检验报告单;本药厂物料采购标准检验操作规程及本厂出具的样品检验报告单;物料正式采购后三批进厂检验报告单复印件;物料均一性验证“评价及结论”复印件;现场考察报告;质量审验报告;定期、不定期审验材料及报告。供应商质量审验档案应由企业规定部门并指定专人负责建立和管理。

建立与供应商的战略联盟关系。正如在前面看到的那样,中药行业的物料供应商与其他行业有明显的不同,其所提供的中药原料质量及价格差别也非常大,究其原因在于:其产业链条太长,供应商就自身的管理和技术水平来看,是非常难以做好的,为此作为生产厂家,中药生产企业采用中药产业化生产的模式,与供应商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以确保物料供应的畅通和安全。

中药产业化发展就是根据中药生产GMP规定,从中药的种植一直到加工、销售,采取规范化操作,在中药种植领域实行GAP规范种植,并在每个生产环节尽量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使中药价值增值,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采取“集团公司+供应商+农户”这样的发展模式。

生产企业主要在市场信息的搜集、资金支持、技术咨询等方面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使供应商有实力能够带动中药基地的建设,通过规范化的基地建设,才能够保证企业有源源不断的原料供应。

对于加强供应商管理的政策建议

由于行业特点,目前中药生产企业的物料供应商大都规模较小、技术水平比较低,大都停留在中药材的收购、批发等业务领域,真正具有规模化供应能力的供应商还比较少,而且,供应的原料质量和数量极不稳定,对生产企业的稳产优产有着重大影响,因此在进行供应商的选择时,应当立足于实际,不能要求太高,应当着眼于未来。

正因为目前供应商存在诸多的问题,因此生产企业应当立足于加强供应商的能力建设,供应商的能力建设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供应商的原料基地建设。目前虽然大多数地区都在进行中药产业化基地建设。但是由于资金、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原因,这些项目往往都中途流产。按照现代医药GMP管理的相关规定,建设一个GAP中药材基地,无论在技术、资金还是管理等方面都要求非常高,实力弱小的供应商想完成这样的项目几乎不可能,因此中药生产企业必须与其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精心培育一两个大型的供应商,按照国家GAP中药材规范化建设的标准,生产合乎产业发展的原料。

供应商的市场反应体系建设。由于传统中医药大都是以野生动植物为原料的,但是现在随着野生动植物的减少,中药产业的原料供应越来越成问题,通过原料供应的影响,市场的波动加大了,因此供应商对市场的反应体系建设成为非常重要的问题。

加强供应商同产学研的结合。正如前面论述的那样,中药产业在新世纪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要想使这些好的机遇变成经济优势,必须用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生物技术,来武装传统的中药产业。在中药的种植行业里,着力用现代的育种技术开发新的医药品种,用现代的栽培技术,人工培育产业化生产所需的大量药材。可以预见,随着人们生态环境意识的加强,人工中药材代替野生药材是必然的,这就需要,栽培技术和育种技术的广泛参与,最终实现原料的安全供应。

参考资料:

1.刘大可,产业链中企业与其供应商的权利关系研究,经济学研究,1994.10-12

篇4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6-0091-03

安庆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是中国石化重点建设工程,面对项目建设工期紧、任务重等诸多矛盾,安庆石化物资供应中心通过加强与设计对接、开展供应商考察和强化成本构成分析,详细制订采购方案,抢在地下管网施工之前完成了螺旋焊接钢管(以下简称螺焊管)框架协议招标工作,为实现项目安全、及时、经济供应奠定了基础。

1 案例背景

(1)项目建设螺焊管需求量大,预计为6000吨,各种规格达十余种,钢厂生产制作时间虽然不是很长,但也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

(2)项目建设已经启动,但仍处于基础设计阶段。由于设计深度原因,地下管网施工之前,设计还不能提供准确的订货料表。

(3)按照项目统筹网络节点,地下管网从2011年1月开始施工到雨季来临前结束,供货高峰期集中在2011年3~4月,采购与供应时间偏紧。

(4)以往,安庆石化在详细设计正式订货料表接到后才开展订货工作,采购采用询比价模式,属于分散采购,形不成采购批量。特别是在工程建设后期的零星采购中,螺焊管采购还存在着供应商报价响应不积极、采购价格偏高的现象。

(5)此外,螺焊管属于通用物资,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在石化系统其他企业采购过程中,供货厂家为抢占份额而压低报价,还出现过低价中标以致发生延迟交货甚至出现质量问题等情况,给工程建设造成安全隐患。

由此可见,系统制定采购策略,把握采购节奏,不但对降低项目投资成本有重要作用,而且关系到项目建设的质量与进度。

2 主要做法

2.1 开展需求分析

分析企业近年来消耗情况(见表1)和供应商的供货业绩(见表2),寻找消耗规律,掌握历史采购价格等相关信息。

从表2可以看出,2007―2008年油改煤工程和蜡油加氢改造项目建设,消耗量较大,近年来消耗量逐年递减。原因是螺焊管需求以项目建设需求为主,检维修用量很少。但采购频率较高,年均月采购次数2次以上。4家供应商有供货业绩,供应商群体相对集中稳定。

与设计联系,了解需求规格、订货技术标准和需求量等信息。需求量预计为6000吨,单一规格多的有400余吨,数量少的仅有1吨。设计选用壁厚为6.3mm、7.1 mm、8.8mm 、11mm等非通用规格,钢管生产厂家大多不储备这些规格的原材料(热轧卷板),增加了保供难度。

2.2 开展成本构成分析

通过咨询多家生产厂,了解产品成本构成,形成价格分析数据表(见表3)。此外,还通过物资采购网、我的钢铁网和BW系统等对原材料市场行情进行查询,做到准确定价。

2.3 科学制定采购策略

(1)按照风险受控原则,物资供应中心组织相关职能部门组成考察小组对4家生产商进行了现场考察,着重考察资信状况、原材料采购、生产设备、加工工艺、质量控制、过程控制和售后服务等情况,考察报告认为4家供应商均能满足项目建设要求。

(2)鉴于项目采购时间跨度较长以及市场价格涨跌频繁等因素,招标评审所确定的价格为框架协议基准价格,协议结算价格=协议基准价格+(当期市场价格-基期市场价格)。

(3)招标采购实行淘汰制,招标书中明确告知供应商之间分配不同的采购份额,并且要求投标方须承诺无条件回购所供物资结余材料,投标时必须注明对回购条款的具体响应条件。

2.4 实施开门采购,理性确定中标单位和价格

按照采购流程,组织召开框架协议采购集中分交会和评审会,经认真讨论确定了以技术标和商务标综合打分的评标方案(见表4),两项加权得分前三名为中标单位。

上年度现金流量表、企业损益表、资产负债表(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报告)0~2

(1)依据历史价格、原材料市场价格和成本构成分析,评委们认真评估报价,其中一家供应商报价比合理成本价每吨低近300元,而另一家供应商报价比合理成本价每吨高300多元,为此,要求四家供应商对自己的产品价格构成进行了现场阐述说明。评委们经现场讨论认定:报价最低的供应商价格偏离实际成本,并且其产品曾经出过质量问题,被总部通报,存在供应风险;报价最高的供应商因其产品是100%在线检测,成本偏高,但其价格高出合理成本价过多,有较大的下调空间。

(2)经综合评价,报价最低的供应商因其价格偏离合理成本价过大,且2010年因质量问题被总部通报最终被淘汰,其他三家供应商中标。鉴于中标的三家供应商价格差异较大,最高报价比最低报价高出400多万元,且高于合理成本价,会议决定进行商务谈判。经三轮博弈,最终一家供应商维持原价,一家供应商降价190万元,一家供应商降价335万元,三家供应商各自按自己所确认的产品价格执行。

3 亮点特色

3.1 由传统的询比价模式向框架协议采购方式转变

以前的螺焊管采购基本上采用询比价模式,由于数量少、频次多,没有批量上的优势,价格及进度控制一直是难点。2010年,安庆石化物资供应中心变革采购方式,通过与设计对接,提前了解需求,一次性锁定项目需求量,形成采购批量,同时现场考察供应商,优选有实力的供应商,最终签订框架协议,不仅降低了采购价格,而且采购周期明显缩短。

3.2 由传统的重操作轻管理模式向系统制定采购策略方向转变

过去,安庆石化通用物资采购无论量大量小,更多的是关注流程,讲究程序合规,采购操作系统性不强,供应关系不够稳定,遇到紧急需求易出现被动局面。随着企业的发展和采购量的不断增大,安庆石化认识到与供应商建立稳固合作关系,提高物资性价比和服务可得性的重要性。2008年以来,安庆石化物资供应中心认真贯彻落实中国石化总部物资工作会议精神,大力推进物资采购框架协议等重点工作,强化采购策略研究,注重需求分析、供应渠道分析、采购成本分析和现场服务控制,真正做到事先有计划、事中有控制、事后有评价,物资采购渠道选择和控制前瞻性和系统性更强,实现了保障供应和有效降本能力的快速提升。

3.3 由传统的单纯注重比价操作模式向更加注重性价比和总成本最低方向转变

过去,安庆石化在通用物资采购上虽然开展了市场分析工作,但计划采购人员对供应商整体情况不是很熟悉,中不中标更多的是看价格,至于供货质量还是服务能力关注的较少,以致采购供货后期延迟交货乃至质量问题时有发生。2008年以来,安庆石化物资供应中心积极调整工作思路,在确定物资采购价格时,不仅要看供应商的报价,更要了解其市场价格、生产成本和物流运输成本,同时要关注其供货质量和服务能力,如果是在产品质量控制上有瑕疵,即使价格便宜也不会中标,中标供应商的价格商谈是以成本构成分析为基准,在保质量的前提下理性确定价格,针对市场价格变动频繁的物资,制定调价公式,有效规避了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提高了物资采购效益。

4 效果

4.1 采购资金节约额大幅度提升

螺焊管框架协议共节约成本280万元。一是通过成本构成分析、价格比对和多轮次商务谈判,与近几年平均采购价格相比,节约采购资金240万元。二是利用框架协议提前锁定供应商,非通用规格热轧卷板可提前储备,规格代用节约成本40万元。

4.2 保供能力和质量得到较大提高

通过强化需求分析,提前锁定企业未来一段时间的物资总需求,增强了协同运作能力,采购周期明显缩短,物资供应的响应速度快速提升,产品焊缝、椭圆度和坡口等指标外观察看均达到优良。

4.3 物资供应人员信息化应用能力、研究市场和服务现场的能力得到提升

螺焊管采用框架协议方式采购,物资计划采购人员从繁重询比价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腾出精力研究市场并关注现场,同时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跟踪市场原材料价格,及时调整协议结算价格,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明显提升。

5 启 示

5.1 加强需求分析是大力推进框架协议采购的重要保证

框架协议研究的是企业未来的需求,而企业未来的需求分散在项目建设及其生产装置。与以往采购操作模式相比,更需要企业物资供应人员去深入分析研究,探询规律、集合批量、形成规模、发挥效应。

5.2 强化成本构成分析是做好物资采购供应工作的重要前提

篇5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project bidding the meaning of existence is more outstanding, not only can make the enterprise to carry on the fair competition, colleague also can be a very good constraint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 enterprise in consciousness, so do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project bidding for important by appear.

Keywords: development; Bidding; Existing form; Program; Problem;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7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房地产开发公司工程招投标中存在许多问题,关于成本的控制,合同管理的风险,履约的风险,资金的压力,在建资金的支付风险,承包商的信誉风险,低价中标可能带来的隐患,施工图纸不齐全的缺陷,违章开工的风险,指定分包商与总承包商的制约关系的管理等等,笔者逐一进行分析与阐述,力求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 房地产开发工程招投标的基本形式

房地产开发工程招投标的模式基本上都必须都采用招标的形式,合理低价中标。

基本上包括以下几种确定中标单位的方式:

1、公开招标,是指三家及以上投标单位进行招标;

2、询价招标,对一些比较特殊的采购(包括金额比较小的零星采购、比较紧急的售楼工程、政府垄断/技术垄断环境下的采购等),对2家或以投标单位进行询价,经过简单比选后确定供应商;

3、直接委托招标,对一些比较特殊的采购(包括金额比较小的零星采购、比较紧急的售楼工程、垄断环境下的采购或沿用前期供应商等),直接与某一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或确认为认价单位的采购模式;

4、战略招标,是指为发挥房产集团规模化优势,将若干普遍适用于多数开发类项目的大宗材料设备进行集团同意战略招标的模式;

房地产开发工程采用招投标模式的一般包括:

① 前期工程:包括前期设计、咨询、勘察测绘、监理等工程,一般采用邀请招标,或者询价方式确定中标单位;

② 建筑安装工程:包括基础工程、总承包施工工程、精装修工程、外立面工程、门窗工程、给排水工程、采暖工程、通风空调工程、电梯及装修工程、强电、弱电、消防、燃气、夜景照明工程等;

③ 基础设施工程:配电、道路工程、园林景观及绿化工程、雨污水工程、给水工程、电信工程、数字电视工程;

④ 配套设施工程:配套学校、幼儿园、居委会等工程;

⑤ 物业前期服务类工程:物业服务单位招标等

二、 房地产开发工程招投标的程序

招标程序包括:

1、 招标计划阶段:根据项目经营计划与总进度计划的要求编制采购计划,

2、 招标准备阶段:

(1)、进行考察,确定入围单位,对入围单位的要求,应根据工程建筑面积或目标成本金额的要求来定。一般在已有的合作过的供应商里选择,或者通过考察来增加新的供应商。对于供应商信息库现有的合格及优秀供应商,可不进行考察,直接入围;其他的供应商应进行考察。考察可通过书面文件审核、实地考察或二者结合的方式进行。应负责写成考察报告。

(2)、确定合同形式、编制招标文件。

为了控制招标定价的风险,在合同形式的选择上要求:

a、施工图纸完备且深度足够的情况下,必须做到总价包干;

b、当施工图纸不完备或深度不够时,可以采用模拟清单或费率方式招标,并应尽量对措施费项目进行包干;

c、当采用费率招标时,应尽量明确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总包服务费等的计价方式;

d、当采用模拟清单或费率招标时,在工程施工图确定后120日历天内,应根据施工图和合同约定的计价原则完成组价工作;

招标文件通常包含投标须知、技术要求、商务要求、投标格式、工程量清单、招标图纸等相关资料。必须准备齐全,前后呼应,以减少漏洞。

(3)审批入围单位,审批招标文件

在完成入围单位的选择和招标文件的编制后,在房产公司项目内部,必须对这些资料进行详细的审核。

3、 招标实施阶段;

包括发放招标文件、踏勘及答疑、回标、开标、评标(技术标评标、商务标评标)、定标、合同签订

4、 合同签订阶段

包括发放中标通知书和合同签订两个阶段,一般还会要求中标单位提交履约保证书或者保函。

三、 主要存在的问题

房地产开发工程招投标在整个房地产开发过程中是一个很重要的一环,关乎到整个房产项目是否盈利、能否顺利实施,是房产开发的生命线!

但是同时也是房产开发过程中比较复杂、难度较大和风险可控要求较大的一环,要想通过招标找到真正合适的合作方谈何容易呀,中间过程繁琐而且复杂,选好单位的风险把控很重要。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 招标的时间紧

要想顺利完成招标,找到合适的中标单位,必须要有充分的准备时间和实施时间,时间越充足,可把控的可避免的风险会越少,而实际操作中,房产开发的程序是一环紧扣一环,往往设计图还没出齐全,工程就得开工,留给工程招标的时间是很紧张的,

2、 成本制约要求很高

开展招投标工作的原则目的就是降成本,招标的结果最能体现成绩的也就是招标金额,经常定标的原则就是最低价中标,合理低价中标。给负责招标的管理部门压力较大,实施难度较大,成本降低了,质量也得跟上去,优质低价永远是最高的要求,但是实施起来却往往是低价低质。

3、 往往不具备整套完善的施工图

招标时间紧,设计图纸不够完善,就需要提前确定总包单位,为了抢工期,抢预售的节点时间,往往会用不完善的施工图甚至是扩初设计图、甚至是方案设计体就开始计算工程量,进行模拟工程量招标工作,这里面隐含的成本控制的风险极大,既要覆盖全面,不要出现大部分的漏项以回避报价的风险,又要回避施工图纸不齐给后期实施带来的签证变更的风险。

4、 开发、设计、招标穿行甚至是边设计边施工边办理相关施工前期申请手续的三边工程,给招标工作带来诸多的不确定性,严重的影响招标工作的质量,为以后的实施带来很多隐患。

四、 如何解决存在的问题---相应的对策分析

针对以上的分析,笔者试着进行一一的对策研究与探讨如下:

1、 给招标工作尽量充足的时间,招标过程是比较复杂和繁琐的,只有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实施起来才会有的放矢,保重点,尽量避免风险;

2、 对于招标入围单位进行充分的考察与调研,尤其是项目经理、施工队伍要严格考察,不能流于形式;

3、 施工设计图纸尽量完备,招标前招标采购部门要和设计充分的沟通,;

4、 尽量采用公开招标的模式,只有公开招标,才能做东啊最大程度的公开公平和公正;

5、 对于施工图纸完善的工程,尽量采取固定总价的合同方式;

6、 前期工作衔接好,配套的审批手续抓紧落实,一环扣一环,尽量减少内耗;

7、 房产公司内部的管理要严格,对于评标过程要有制度可遵循,内部控制要严格,做到公正的评标。

篇6

[中图分类号]F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34-0024-02

企业的竞争力要求随着时代变迁也出现了不同的变化,时至今日,竞争力的要求表现在对市场需求的反应速度上,企业必须按照要求进行快速生产,提高客户的满意度。而作为采购供应部门在这种瞬息万变的需求环境中担任着保障供应的艰巨任务,使企业从资源约束中得以解脱。因而必须对采购管理投入力度,保这种供应的持续稳定性。

1 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企业置身于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不可能脱离其他企业而独立存在,因而要增强市场竞争力,就要建立起合作关系,充分利用资源来参与竞争。供应链管理成为实现增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同一链条上的企业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进行信息和资源共享,为达客户需求发挥各自的能力。这代表着竞争已从企业之间升级到了供应链之间,供应链的出现是集成管理思想的体现。由此可将供应链定义为以核心企业为中心,在采购、制造、销售的过程中通过对物流、信息、资金的控制来形成整体功能网络的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供应链管理涉及的不仅仅是所销产品的管理,还包括链条中的合作伙伴间关系管理,根据每个企业的特点和竞争力来进行环节分配和资源整合,实现双赢。对参与企业的意义在于降低了采购成本,缩短周转时间,节约交易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最终实现利润增长。

2 供应链管理模式下采购管理的地位变化

供应链模式的建立使得采购管理的理念也随之发生深刻变化,逐渐上升到供应链管理的层次上。采购管理作为供应链模式中的一个关键性的环节,已经受到了企业的重视,由采购在供应中的决定性地位而使供应链的优化政策从采购开始。采购这项工作是贯穿于生产始终的,所占的成本比重较大,控制好成本就可以有效提高企业利润。另外采购产品的耐用程度和消耗量都会影响生产质量,耐用的产品产出量大,自然可以保证利润。如果忽略对采购的管理,不提升采购人员的工作能力,不提高采购效率和质量,那么就使采购对企业利润产生的助益白白流失了。

由此可以看出采购管理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中的作用,同时采购管理也离不开供应链管理的支持。加快供应链的管理改革势必从整体上提高采购的运作效率。通过对供应链管理模式下采购管理的研究,可以用供应链的管理模式来对采购现状进行解读,增加采购的策略,使采购在供应链上的战略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3 供应链管理模式下采购管理的策略

3.1 全面采购策略

全面采购策略是从25项次策略中归纳总结出来的。可用3种提炼而出的策略予以说明,分别是:支持供应策略、确保供应策略以及环境变动策略。其中支持供应策略是指在企业和供应商之间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关系,在供需发生变化时能够通过电话、网络等及时沟通,在产品更新换代的时候邀请供应商参加企业举行的讲座、培训等,使供应商供应的材料能够始终符合企业的水准要求;确保供应策略是指采购工作能够跟上企业对生产物料的需求,并保证这种供应是经济有效的,影响供应策略的因素包括议价方法的改变和供需状态的改变,要求采购者必须具备及时获取并利用信息的能力;环境变动策略中涉及的环境因素包括经济、政策、法律及企业利益等,采购工作要应对这些变化就必须具有预见能力,感知到环境因素会对工作产生的影响,积极采取措施予以规避。

3.2 分层采购策略

分层采购战略的提出者是知名学者史培曼,这种战略的观点是企业内不同阶层会对采购有不同的任务。从公司的管理阶层出发,他们追求的是市场竞争力,这就对采购者的议价能力提出要求。提高了议价水平,可以降低采购成本,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而事业部阶层关注的则是特定事业的竞争力,他们的工作着力于进行供应商及产品价值分析,对各部门进行协调,采用系统策略来予以监管。再深入到部门阶层,就是绩效策略在发挥作用,他们的工作重点在于把握采购资源,控制采购费用,使采购满足单位的需求。

3.3 竞争导向策略

供应商与采购者之间的对抗会催生三种结果:采购者居主导、供应商居主导、两者势均力敌。由此发展出的三种竞争策略分别是:压榨策略、多角化策略和平衡策略。压榨策略是当供过于求时,供应商受到压力而不得不接受降价的现实,从而使得采购企业获取较大利润,但采购者不能凭借这种优势对供应商过度压榨,以免破坏长期供应关系;多角化策略是供应商实施的一种防御性的策略,凭借优势抬高供应价格,采购者就要做好信息收集,进行市场研究,找到价格更加合理的供应商或是替代材料;平衡策略是当两者力量持衡时,供需双方采用中庸的方式进行过度,协商价格和存货量,保证材料的持续供给。

4 供应链管理模式下采购管理的实施方法

4.1 选择合适的供应商

企业的物料需求较大,很多供应商都希望成为企业的合作伙伴,对于企业来说,确定好关键材料后就要进行最适宜供应商的选择。企业可以将所有部门都调动起来,成立一个小组,涉及采购、研发、生产、质检等多个方面。此联合小组要将供应商的成本控制、生产运作、技术开发等信息都集中起来,依靠这些信息对供应商做出评价,看供应商是否符合企业制定的合作标准。假如供应商的各方面条件可以达到标准要求,那么就要与他们进行沟通,对他们的长期合作意向进一步确定,从而确定好合作关系,保证材料供应的及时性和高质量。

4.2 加强对采购物料的分类管理

长期合作关系并非适用于所有的物料供应,因为企业在生产中用到的材料以千万计,如果每一种都要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会消耗很多精力与时间。因而企业可以对物料进行分类,根据类别来确定是否需要建立合作关系。分类时要考虑材料对企业的重要程度,供应市场是否存在风险,材料是否容易获得,材料来源是否可靠以及企业和供应商之间的力量对比等,以这些因素为依据进行材料分类,从而确定与哪些材料的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

4.3 培养长期合作伙伴关系

企业要将目光放长远,与优秀的材料供应商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当然关系的建立需要双方高层的支持,并要建立在双方互相了解的基础之上。供需双方要在良好沟通之下对自身进行结构改进和文化塑造,以适应对方的要求,减少合作的障碍。在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的时候,必须分析对方的期望和需求,给出好的合作态度,并采取信息共享,利润共存的合作方式,以实现双方的利益最大化。

总而言之,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企业不能忽略任何一个环节的把握,只有每个部分都健康持续地运行才能带来企业总体利润的增长。采购管理凭借其在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地位而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且加强采购管理的方法也在不断地探索与实践中,作为企业要扩展视野,广开言路,为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采购管理提供更多的新鲜血液。

参考文献:

[1]李静宇,李冰漪.流程、人和技术优化的艺术——业内人士谈供应链[J].中国储运,2011(8).

[2]胡斌,柴旻.“夯实施工企业‘十二五’发展之基”系列之八——怎样赢在供应链[J].施工企业管理,2011(19).

[3]张东梅.供应链环境下零售企业采购模式的优化对策研究[J].商品与质量,2011(S6).

篇7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全球化进程的逐渐加快,企业经营环境和运作模式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80%以上的企业经营的产品需要在全国甚至世界市场上销售。在这种市场环境下,企业物流活动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相应的费用支出也不断增加。中国仓储协会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有45.3%的企业感到面临物流成本过高的压力。为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把物流成本作为企业管理活动的重要领域,重视对物流成本的控制和管理,并把目光从原来简单的成本消减转到综合物流成本的降低上,以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一市场变化使得从供应链的角度研究物流成本成为必要。

一、物流成本的内涵及特点

物流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与物流活动有关的各种费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涉及原材料供应、产品生产、市场开发、售后服务等一系列活动,包括了从需求预测、场地选择、采购、运输、仓储及库存管理、客户服务乃至逆向物流等供应链所有环节。

从物流成本的构成内容来看,企业物流成本具有以下特点:

1.物流成本的分散性。企业的物流总成本分布在一系列相互关联的物流活动之中。由于物流活动是一系列运输和仓储状态的转换过程,使得物流成本既分布在企业内部的不同职能部门,又分布在企业外部的不同合作伙伴之间,物流管理运作的这种跨边界性的特点进一步增加了物流成本测算的难度。

2.物流成本的隐含性。在传统上,物流成本在企业财务会计制度中没有单独的项目,与物流活动有关的成本费用常常被分解到企业的产品成本(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期间费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等中,我们很难看到物流成本费用真实的全貌并对企业发生的各项物流成本做出明确、全面的计算与分析。

3.物流成本的效益背反。物流成本具有效益背反的特征,即改变系统中任何一个要素,会影响其他要素的改变。要使系统中任何一个要素增益,必将对系统中其他要素产生减损的作用。这种现象在物流各功能之间普遍存在,一种功能成本的削减会使另一种功能的成本增多。因此,在进行物流成本费用筹划时就必须考虑整体的最佳成本费用,试图降低物流活动中的某些特定成本对于整个系统而言并不是最优的,这可能会导致更高的总成本。

二、从供应链角度审视物流成本的必要性

上述分析可知,企业的物流成本具有隐含性和效益背反的性质。同时,企业的物流活动与包括原材料供应商、生产企业、产品分销商、服务商和客户等众多个经营主体有关,物流成本不仅发生在企业内部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而且还发生在企业与各相关主体相互之间的关系界面上,因此,必须从各经营主体相互联系的角度来考察物流成本。而供应链管理的作用就在于通过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业务协调战略,整合供应采购、生产制造、分销配送和服务等作业环节,在实现对顾客需求即时响应的同时,实现最少的库存和最低的整体运作成本。

可以从以下方面认识供应链的角度考察物流成本的必要性:

1.全面准确把握企业的物流成本。目前,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主要对象是企业在采购、生产和销售过程中和物品的实体与价值变化有关的费用,表现为企业会计核算资料中的一些与物流活动相关的费用记录。如果从供应链的角度来考察物流成本,则除了在本企业内发生的上述成本项目外,还要考虑包括原材料供应商、产品分销商、服务商和客户等众多个经营主体为了和本企业共同完成经营对象的实体与价值变化而发生的有关支出,包括时间、资源,以及与可持续经营相关的要素投入,例如,外部形象与信誉,与外部客户的良好关系等。这就使得企业的物流成本资料更准确,更全面,把握企业物流成本的全貌。

2.优化供应链伙伴的关系。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评价物流成本,不是仅仅以实际消耗情况作为评价的依据,而是在整个供应链范围内进行成本的测算、分析和控制。这样就可以将发生的成本费用追溯到产品、顾客或渠道,从而准确地反映各种产品、顾客或渠道对企业发展的贡献,从而优选产品、顾客或渠道,建立良好有效的供应链关系体系。

3.合理分摊费用和效益。分工协作的现代生产使得一些活动的实施成本和效益在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的配比是不均等的。比如产品的包装和条形码的制作的投资主要由供应链上游企业承担,这些企业虽然也能从中得到一定的收益,但这些收益与供应链下游企业的所提相比是微不足道的,而下游企业却没有或很少进行这方面的投资。再比如,信息共享可以给整条供应链上所有企业带来效益,但由于信息主要来源于下游企业,下游企业就要耗费一定的人力、时间和资金,投入一定的硬件和软件设施来采集、传输和处理信息,而上游企业则不需要进行太多的相关投资就可以得到同样的收益。鉴于此,一些企业一般不愿意进行供应链活动的变革,这将会使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受到损失。因此,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出发来评价物流成本,通过追溯成本的资源消耗和责任人,以及各参与方的收益,为成本和收益在渠道成员之间的合理分摊提供依据。

4.提高企业物流管理水平和供应链的竞争力。由于物流成本具有效益背反的性质,单个环节、单一企业物流成本的降低并不意味着供应链物流活动的高效率。企业要有效地缩短商品周转时间,仅仅本企业的物流效率化是不够的,它需要企业站在系统的角度,关注整个供应链的物流成本水平,通过协调与供应商、分销商、运输业者以及顾客等相关主体之间的关系,实现对各相关企业物流作业链的无缝管理,提高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冯耕中等:企业物流成本计算与评价[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宋华:物流成本与供应链绩效管理[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篇8

本着如上原则,我们对招标工作的如下环节予以重点监控:编制招标工作时间计划表(根据工程进度动态调整)、确定招标中的设备参数及材料品质、拟选承包商(或材料、设备供应商)的上报推荐、组织联合考察、招标文件编制准确、确定拟投标单位、评标小组成员。

关键词:招标,计划,沟通,评分

中图分类号:TU723.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在许多人看来,招标工作的核心就是通过竞争降低成本,同时选择好的施工队伍。大家对工作也可以简单理解为:无非是找几个投标单位、编个投标文件和工程量清单、通过评标确定中标单位。只要按照程序,并通过竞争手段,控制并降低成本,则完成招标的工作了。我们认为,如果这样解读工程建设中的招标工作,则有点浅薄了,难免会存在以下的问题:

1、因在招标前对招标图纸的会审不仔细,将造成工程量计算不准确,为工程建设实施中的成本控制及工期管理带来隐患;

2、因在编制工程量清单中仅仅关注了工程量的准确性,未对设备的选型参数准确制定;未对材料的标准、等级清晰要求,则容易造成投标人在投标报价时的理解错误,为日后工程管理、品质管理留下隐患;招标工作和后期管理工作脱节,不能做到成本、技术和工程管理的契合、紧密衔接以及综合控制;

3、尽管招标工作按程序开展,但由于参与的各部门或各位员工经验、能力参差不齐,对招标工作流程执行不力、对评标办法制定不慎,则反而被“有心人”利用流程掩盖了串标、围标的恶劣后果,损害公司的利益;

4、每项的招标工作都是跨部门的工作,既有各自的独立性,也有协同性,还有相互的牵制性。当招标工作开展时沟通不足,则易造成部门间的不和谐、不信任,甚至产生相互的抱怨和指责。

在有效的控制工程成本方面,鉴于各地的招标制度有所差别(如天津开发区实行最低价中标的原则),下面仅就前四项内容作以重点阐述。

编制招标计划时间表方面

在编制招标工作时间计划表前,房地产开发公司开相关的工作部署会。时间计划表由工程部编制、工程部、合同预算部、技术中心、开发部、销售策划部、财务部参与讨论、修订与完善。在工程建设开展的时间把握上,工程部考虑各分包工程是否需要预留预埋、最适宜的招标时间、组织施工承包商、设备厂家、材料、相关楼盘等考察需要的时间等事宜;合同预算部考虑编制招标文件、工程量清单和材料(设备)的询价需要的时间等;而技术中心考虑设计图纸、技术要求及技术参数论证时间等。对于一些专项工程是采取设计施工一体化还是设计、施工分离,公司也召集了专门论证,务必做到时间计划表的完整、前后工作的衔接、各项招标不打乱架等,评估时间计划表与工程建设的吻合程度。我们认为,招标时间计划表与工程建设的吻合度不仅是不能影响到预留预埋,还应关注到分项工程与主体工程的相互关系。由于同样的设备对于不同的厂家,其规格、沉降、工艺要求存在差异,生产安装厂家提前介入,有助于对土建施工图的完善,减少对已施工的土建部分实施整改而费时费力,对进度管理、质量管理都有着重要意义。

在选择优秀的承包商或材料(设备)供应商方面

众所周知,一个好的工程承包商或材料(设备)供应商对于工程建设的顺利完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使业主舒心、放心、省心;而选择不当,除了带来质量、工期进度、安全管理的隐患外,情况严重的还会产生纠纷甚至诉讼法律,给项目的开发建设、销售造成不良影响。

为了避免以上的情况发生,公司从资质预审这一基础工作做起,确立了由工程部组织实施、合同预算部和技术中心参与完成共同参与全部基础工作,各个环节的决定与决策由经营班子统一决策的招标管理模式,将协作配合、各尽职责、相互监督、先民主后集中的原则贯穿在整个招标过程。

在分包工程的承包商(或材料、设备供应商)的上报推荐环节

每一项招标工作启动时,首先由工程部以内部联系单的形式征集公司内部推荐供方,按照企业资质。施工(研发)和技术能力、工程业绩、社会认同程度等基本信息进行对比分析、初步筛选,择优挑选出符合本次招标要求的单位6到8家,经另两个部门联合确认后上报公司领导批准。

获得批准后,由工程部组织联合考察

在考察环节,坚决避免“一哄而上、走马观花、例行公事”的敷衍作风,三个部门独立履行各自的职责,进行评审打分并形成考察报告,汇总分析、存档并上报。

三、在确保和优化材料(设备)的产品品质方面

我们公司强调对价格的评判是必须建立在对品质的要求上,即必须关注性价比,而不是没有性价比的最低价。这就要求我们自身必须充分认识我们要求的产品品质内涵。我们通过公司内部讨论、联合考察、邀请物业服务顾问、邀请监理、设计单位、其他专业人士论证等形式,对要求的技术参数从规格、等级、部件及备件、功率、频率、驱动要求、运行速度、型材要求、保护装置、警告装置、控制系统、施工工艺要求等等,不仅从性能、价格、维修便宜进行评价,还对各参数组合后的优劣进行评价,评价的最后结果经设计院确认后,作为招标的技术依据。通过一系列的论证,务求在招标中对各技术参数把握准确、对品质要求界定清晰,使投标报价的最低价格是建立在品质最优的前提下。

招标文件编制方面

在招标工作中,资格预审及评分均基于对承包商能力、实力的评价,因此,评分办法制定的合理是正确体现承包商实力的依据。除了符合性外,价格、质量、工期、付款阶段及方式等是我们关注的要点,技术清单的符合、准确也是产品品质把握的要点。另外,我们还必须十分重视:

对于设计一体化的招标中设计能力、设计合理性、经济性的评价;

对施工组织方案合理性、完整的评价;维修保养时间的符合性、差异性、维修保养服务的及时性评价。

在评分办法中,我们通过加大竞争性的分值,使各投标人不仅在商务报价中体现显著差异,在设计、施工能力上也体现显著差异。同时,我们通过“投标人的优惠条件”作为补充分值,鼓励投标人在新材料、环保节能、服务等为业主提供增值服务。

一项招标工作完成了,并不代表我们的工作就没有疏忽和遗漏,也不能保证我们的管理和操作、能力和经验能够胜任所有条件和环境、万无一失。每一次的总结与回顾,让团队的同事们都有所提高,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讨论时充分民主,决策时高度集中,加强各个环节的监督和控制,从制度、流程上规范招标工作,从细微入手,精益求精,才能使招标工作越做越好。

参考文献:

龚维丽 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 北京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3年

袁代君&周志刚 工程施工招标文件的若干问题探讨[A] 七省市第八届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优秀论文集 2007年

赵卓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评标研究[D] 河北工业大学 2007年

篇9

首先物资采购前应根据总承包合同内容,进行物资采购计划编制,根据工程的开发进度计划中涉及材料设备采购范围内的物资需求时间,由相关部门组织编制相应的甲供物资采购计划。如因工程建设的原因造成工程进度计划调整的,应根据项目提交的进度计划及时调整物资采购计划。

其次应建立,通过共享资源及内部挖掘等途径,建有一套完整的供应商名单制度,;并对供应商定期评估制度,评估方式分为定期(每一年)和工程阶段两种方式进行。

一、成立招投标领导小组

招投标领导小组是公司工程项目招投标活动的领导和决策机构。负责审定、核准招投标编制计划,审核评标报告、确定最终中标单位等。组长由公司总经理担任,成员由公司主管工程、采购、财务等领导班子负责人组成。

二、工程物资采购招投标涉及的内容:

1.设备和材料类,具体包括(不限于):木做工程(防火门、进户门、户内门、家具、橱柜、地板等)、室内外装饰材料(如:石材、墙地砖等)、室外饰面材料(如:花岗岩、游泳池马赛克、木塑、游乐设施等)、卫生洁具、厨房设备、家电,电线、电缆、配电箱、桥架、水泵、风机等甲供材料设备。

2.分包工程:电梯、空调、门窗、智能化、消防等。

三、招标方式的确定:

根据工程特点和工程建设的需要,按照物资采购的计划安排,大致可分为公开招标、邀请招标和议标。

1.合同金额在50万元以下但鉴于供应商资源、设计、工期等特殊情况,可由主办部门以《特殊采购报告》的方式提出申请,报招标领导小组审核和组长批准后采用议标或直接委托等方式进行。

2.招标额度在50万元以上到500万(含)的可采用邀请招标的方式进行。

3.招标额度在500万以上的应采用公开招标(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加强管控范围内及材料/设备为新产品或新技术的的项目中,需上级主管部门参与;上级主管部门将根据实际情况参与入围供应商进行审批以及将适度参与招标文件的审核、商务谈判及定标等工作)。

4.在特殊情况不采用招标时,应明确要求工作小组详细记录原因,以及保留证明市场上缺乏同类产品、设计或者工期等原因作为不能进行招标的依据;除了向领导小组申请审批,亦要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议标的详细理由,审批通过方可执行。

四、招标的资格预审:

招标前,主办部门须对潜在的招标人进行资格预审,该资格预审是针对本次招标项目的,资格预审目的是评估供应商是否有能力承办该招标项目,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转入招投标程序。

五、招投标的实施:

1.发标、回标、开标:

招标前须填写《招投标申请报告》,要素包含但不限于项目标段、参考额度、邀请招标人及其相关说明,附加文件包含商务和技术标书,评标小组成员名单和相关评定标准等;同时按照成本预算部门在招标前确定预算或目标成本,做到招标目的明确、成本可控。

评标小组成员名单和相关评定标准等为内部内容,由工作小组在招投标申请阶段确定,如在该阶段暂时无法确定,则最迟在开标前确定并报请领导小组批准后作为《招投标申请报告》的补充内容。

领导小组听取资格预审汇报后,对入围建议等内容进行审批,提出审批意见,领导小组会议应有正式的书面会议纪要会签及存档,各位领导之审批意见应在会议纪要中明确记录。

招标主办部门应当按照规定编制资格预审文件及招标文件、招标公告或发出投标邀请、接受投标报名。主办部门应当合理确定投标有效期,投标有效期自投标截止之日起开始计算。 需要延长投标有效期的,主办部门应当在原投标有效期终止之前以书面形式要求所有投标人延长投标有效期。投标人同意延长的,应当相应延长其投标担保的有效期,投标人拒绝延长的,其投标失效。

招标时应视招标工程实际情况要求投标人提交投标担保,投标担保有效期限至少应当超过投标有效期30日。 如有必要时招标时应明确中标人提交中标后的履约担保。

根据提交的招投标申请报告,专业工作小组组长组织小组成员从合格供应商资料库中讨论确定符合条件的投标单位。根据确定的投标单位,由主办部门组织并安排发放招标文件。开标应当在招标文件预先确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开标时间一般为投标截止时间或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延迟。开标会议由招标工作小组成员或者委派采供部和预算部的代表(不少于4人)进行,分别负责开标、监标、唱标和记录。招标主办部门在投标截止之前收到的所有投标文件,应当检查密封情况,在开标会上当众拆封及宣读后进行开标。如有弃标情况发生,公司会启动三级处理机制,即主管部门的经办人和部门经理,公司独立人员分别对弃标单位进行联系并获取相关文字说明或者记录其他形式的相关说明,上述说明均填入过程文件《弃标说明报告》。

2.评标:

评标小组由相关技术、现场、经济等方面的人员组成,可根据项目性质指派相关专业人员动态加入调整,公司内专业人员不足或专业不齐时聘请公司外部专家参加。

招标工作小组对评审报告进行审议,并根据评审报告和招标文件规定的定标方法择优确定意向中标单位,对中标候选单位需要补充评审的向评审小组提出补充评审要求,评审小组对候选单位的信誉、业绩、技术、商务进行补充评审并形成书面报告。主办部门负责评标记录,形成会议纪要,经招标工作小组组长签字后,由主办部门留存归档。评标(包括招标及议标)过程中,对中标价与预算或目标成本作出比较,分析有关差异的原因。

3.定标:

招标工作小组推荐初步确定一家或几家意向中标单位,形成评标报告和评标建议,工作小组组长经初步审核同意后,报请公司召集招标领导小组召开定标会。

4.中标通知和签订合同:

中标人批准确定后,应及时向中标人发放中标通知书,并同时向未中标人发放为中标通知书并及时退还投标保证金;如不完全具备条件,还可通过预中标通知书的形式发放。中标人放弃中标的,主管牵头部门可按照领导小组批准的中标顺序依次进行第二和第三的候选人作为递补中标人。

在与中标人完成商务和合同洽商后,应及时启动合同流转,及时签约。

5.文件归档:

招投标全过程资料存档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供应商资格预审、考察报告、入围供应商确定会议纪要、招投标申请报告、入围供应商推荐申请表、文件收发记录(如标书发放及回收登记记录)、答疑文件、开标记录、澄清答疑记录、招投标说明报告、定标会议纪要、中标通知书、价格说明报告、合同审批记录、报集团的采购合同报备表、相关会议纪要等均须按照要求及时收集、整理和归档,记录必须完整。

严格控制物资采购招投标流程的管理,对于目标成本的控制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要定期开展招标成本控制交流会,推广行之有效的物资采购成本控制方法,使材料成本控制既低并且合理。对于规模较大的集团化公司,控制成本还应采用集团战略采购的方式进行,与长期合作或经常用到的品牌实行批量采购,签订战略采购合作协议,这样不但可以大大降低物资采购的成本,同时还能节约时间和招标过程中耗费的人力、物理、财力等。

总之,在物资采购招标过程中,要不断积累经验,增强成本意识,运用各种方法和招标策略,为公司物资采购招标管理和成本控制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篇10

中图分类号:G4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11-089-02

近年来,我国的粮、油、肉、食品、蔬菜等原材料市场价格波动大,并且呈持续上涨趋势。而由于受高校师生员工消费心理和消费水平的影响,高校饮食定价机制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不能随行就市,使高校饮食成本管理处于十分为难的境地,作为饮食成本管理关键环节的饮食物资采购工作在此时显得尤为重要。而高校饮食物资采购批量大,品种多,质难辨,面临复杂分散的市场,价格不确定因素大,要采购到物美价廉的饮食物资,难度很大。另外,社会风气不正,商业贿赂现象严重。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对采购人员腐蚀拉拢,收买这些人员的良心,从而使饮食物资采购成本居高不下。面对此种现状和存在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加以解决。

一、制定严格规范的饮食物资采购制度

1.建立物资采购计划申报与审批制度。饮食物资采购品种繁杂,原材料保质期短,价格变化大。制定科学的物资采购计划,不但能为食品的制作提供质量上的保证,而且可以争取较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各食堂应根据经营的实际需要,认真编制物资采购计划,报有关负责人审批后,由采供部统一进行采购。这样可以节约采购成本,并且能够发挥规模采购的作用。

2.建立严格的采购询价、定价制度。饮食服务实体要成立询价、定价机构,进行广泛的市场询价,制定阶段性的、有一定幅度的物资采购价格目录,作为指导采购人员确定采购价格的依据。采购人员超出指导价格幅度采购,要说明情况或报批。

3.建立大宗物资采购公开招标制度。饮食原材料中的米、面、油、肉、禽、蛋等用量大,进货频繁的饮食物资,要在高校后勤入围供应商的范围内,都必须实行公开招标。招标要对供应商提供的物资的质量、价格、供货费用和保障能力作出全面评价,以保证物资采购取得较好效益和防止违纪违规、犯罪行为发生。

4.建立严格的物资采购验收制度,严把入库关。要制定物资验收标准,确定验收责任人。验收责任人要对采购物资的品种、质量、数量、价格和物资采购计划、指导价格严格核对把关。质量低劣,价格不符,无计划的进货,有权拒收。验收后的物资由保管员填制入库单入库。

5.建立严格的库存物资管理制度,严把储存关和出库关。物资入库后,要分类存放,上架码放,要让库房做到干净整洁,标识清楚,温度湿度适合;要合理控制物资库存量,根据饮食经营需要,合理设置库存物资的品种和下限存量;要严格物资出库手续,防止丢失外流;建立定月盘点库存制度,对发生残损霉变、短缺、过期、盈余的饮食物资要进行及时清理,并按财务规定办理有关手续,保证账证相符,确保库存物资安全。

二、采用科学的采购方法

掌握科学的采购方法,能降低各种原材料成本,提高后勤饮食物资采购的效益。高校后勤物资采购技法有很多,结合饮食物资采购的现状,经思考后,建议运用以下几种采够方法。

1.比价采购法。所谓比价采购,是指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在选定两家以上供应商的基础上,由供应商公开报价,最后选择最低、最好的一家的一种采购方式。采购人员要对相同的货物,实行货比三家,价比三家的方法。采购物品一定要深入了解市场行情,做到同样价格看质量,同样质量看价格,同等条件下择优择廉采购。在比价格和质量的同时还要比商家的信誉和售后服务,保证商品质量。

2.厂家直购法。进行饮食物资采购要尽量减少中间环节,实行直接从产地、厂家采购饮食物资,将价格降低到最低限,使原材料达到最佳成本价位,从而使饮食物资成本最低化,获得最高利润。

3.限价采购法。所谓限价采购,是指根据市场调查价格,确定最合理的最高限价,由采购人员自主采购的方法。由于市场受供求关系规律的影响,同种饮食物资价格有可能上午和下午不一样,昨天和今天不一样,但它同样遵循市场价值规律,在一定时期内,总在一个范围内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就给制定合理的最高限价提供了依据。对蔬菜、副食品,有学校采取了每周组织食堂主任、管理人员、采购人员对学校周边的多个农贸市场进行调查,取得市场价格,然后进行平均,取得的价格做为市场指导价。并确定一段时期内的最高限价。此种方法值得借鉴。

4.先用后结算法。由于高校后勤饮食物资采购属于买方市场,占据有利的地位,对一些市场上较普遍、不紧缺的饮食物资,可先让商家送货入库房,使用后再付款的方法,这样可使库存资金占用率降到零,增强采购经费使用效益。

5.公开招标定货会法。公开招标定货是一种择优购货,保持廉洁的采购方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体现了“公开、公平、公正”原则,避免“一对一”采购所造成的吃回扣,索贿、受贿的现象。这是目前普遍使用的一种采购方法。由于是大宗采购,形成了规模效益。此种方法只能用在使用数量多和使用频繁的物资上。如食堂的米、面、油等。

6.电子采购法。利用互联网进行饮食物资采购过程中的信息采集,制作计划单,送货上门,进行网上支付结算。这样既可节约人工成本和运输成本,又能降低采购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并且快捷、及时。这种采购方法是一种发展趋势,值得推广和使用。

三、建立完善的饮食物资采购监控体系

饮食物资采购数量大,价格变动频繁。建立有效的监控体系,有利于节省开支,降低成本;有利于提高采购质量;有利于提高采购物资的透明度,避免不规范操作,促进廉政建设。

(一)规范招投标制度是采购监控体系建立的关键

1.招标公告。除法律规定的必须招标的项目在指定媒体上进行公布外,招标公告一定要在潜在的投标者熟悉的媒体或能看到的地方进行。并且要留有足够时间,防止打“时间差”。此外,公告中对投标人的条件不能限制过紧,防止出现“对人下药”现象。

2.资格审查。要组成两人以上资格审查小组对投标者的证件原件,投标人与资质证书上的名称是否一致,联系人是否有授权委托书,以及对联系人的身份进行审查,防止投标人“偷梁换柱”和“二次批发”。

3.实地考察,确定评委会组成。要组织人员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投标人的生产经营规模、技术力量、信誉程度等。考察结束后,要形成考察报告,供评委会参考。评委会一般由后勤管理处、集团领导和饮食中心负责人、办公室、财务部门和采购人员构成。

4.评标和签订合同。对一次性购进的饮食物资和在长时间内需要分批购进的、物资价格在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的饮食物资的采购可实行一次性招标,评委会直接确定中标人。对米、面、油等需要长期购进,但在一定时期内又价格波动很大的物资采购,每批次物资购进时,再主要根据价格方面对高校确定的入围供应商进行“二次招标”。签定合同一定要慎重,物资名称、数量、规格、价格、售后服务、供货时间、付款方式等合同条款要与招标文件一致。此外,还要约定必要的合同保证金,以保证合同保质保量按期履行。

(二)实行逆向监督是饮食物资采购监控体系的重要措施

1.填写“采购明细单”。对超过一定采购金额的采购行为,采购人员结算时要如实填写“采购明细单”,“采购明细单”包括物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单价、品牌、商家具体地址及联系电话等内容,没有此单或填写不清楚、不具体的,财务部门不予报账。对通过招标进行采购的,还要审查供应商是否中标人,所供物资是否与标书一致。

2.逆向跟踪调查。按“采购明细单”提供的电话、地址以普通购买者身份及时对采购的饮食物资进行明查暗访。对蔬菜等据实结算的采购,可采取先行调查,再与调查当日明细单对比的方式,也可通过网络等媒体,利用蔬菜批发市场每天公布的行情进行监控。

3.采购人员轮岗。对采购人员要定期进行工作分工上的调整,并且在一定时期内实行竞聘上岗,对掌握采购进货权的主管要实行到届换岗制。

4.采购价格公开。采购部门定期对各采购员采购的饮食物资价格张榜公布,让全体职工对其进行民主监督,共同把住采购关,逐步从重点进行饮食物资采购价格的检查,转到采购价格的公开,实行透明采购。

高校饮食物资采购工作任重道远,笔者相信,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饮食物资采购的制度会越来越健全,采购方法会越来越科学,监控体系会越来越完善,饮食物资采购工作会越做越好。

参考文献:

1.石德辉.论高校后勤物流的采购技法.中国高校后勤研究,2004(1)

2.张志业.高校后勤采购监控体系的建立.高校后勤研究,2006(6)

3.郑捧柱.我国高校目前面临严峻的反腐败任务.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5)

4.李苗.浅谈制度与制度参与者互相影响.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7)

5.王学良,宋睿.WTO框架下我国政府采购法律问题研究.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2)

篇11

德国二手设备博览会创办于1995年,每年举办一届,根据德国总理Gerhard Schroeder创办的“持续发展顾问委员会”统计:在全球最大的二手设备展(RESALE) 年均展出世界范围内10亿欧元的设备。每年有大约100多个国家的500多位参展商带来了约160,000台的库存,世界各地的10,000多位买家怀着浓厚的兴趣参加了现今世界上二手机械设备领域最大的专业展览会。展览的设备范围从发电机到机械搬运、信息技术设备和加工设备到电厂设备、医疗技术系统、测量和检测系统以及农用设备。商用车、机器人和自动控制、废品处理和回收设备以及化工和制药设备也在展览范围。参展公司中,德国公司占一半以上,意大利、法国、新西兰和英国共有上百家公司参展,二手设备博览会将进一步推动二手设备市场的发展。

我协会已连续四次组织代表团参加德国二手设备博览会,展览期间团组成员在融洽的氛围下积极踊跃参与相关业务商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本次参加德国二手设备博览会期间还重点访问了奥地利大型二手设备公司Hesse(海瑟)股份有限公司以及位于瑞士日内瓦的瑞中经济促进会,对这些欧洲主要的机械设备制造国在机械设备、尤其是二手设备的维修以及流通和售后服务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并对欧洲二手工业设备领域的现状有了较深刻的了解,团组成员结合本职工作,在本次出国考察的过程均有不菲的收获。

欧洲的机械设备管理系统已经建立了严格的管理体系,欧洲的工业化进程已经走过了上百年的历史,各国在工业生产领域的法制十分健全,在机械设备的社会化分工非常精细,各个行业协会拥有严格有效的行业准入和约束机制,设备的管理和调剂主要由各区域的机械设备行业协会进行专业指导和提供信息及咨询服务。众多欧洲的设备制造公司、二手设备公司展览及销售公司大多是各级机械设备行业协会的会员,接受统一的信息服务和统一的管理。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欲利其器必先顺其治,先进的理念和严格的制度确保二手设备市场的有序发展。

在设备的流通方面,企业的私有化体制决定了欧洲工业企业在固定资产投入,尤其是设备投资方面非常谨慎,没有盲目的投资扩充和其它主观意识等因素的影响,在有必要投资的情况下采取招投标方式确定供应商,性价比最高的产品将最具竞争力。而欧洲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设备的开发和更新日新月异、市场对新产品的不断需求,使各企业不断更新所适用的设备,被替换下来的设备就成为二手设备流入市场。二手设备不同于陈旧或劣质设备,很多情况下只是因为企业转产造成设备更新,和新设备相比其性能和品质上的差距并不大,二手设备却在价格上极具优势,因而成为众多发展中国家、尤其是私有化以后的东欧国家重点采购对象。欧洲的很多机械设备制造商对其所提供的设备实行终生跟踪服务制度,对于原购买方停用的设备大多采取回购、更新,在各项技术指标达到新用户要求后再次投放到市场销售。

高超的机械设备品质确保了用户对二手设备能够继续提供较高生产性能的信赖。欧洲国家每年都举办众多的二手设备交易会,而设备行业协会对会员单位的信息支持又在供需双方搭起了畅通的桥梁,因此设备的流通非常活跃行业协会联合二手设备的专业展览公司举办的国际推介活动也是促进西欧二手设备流向国际市场的有利渠道。

通过本次参加德国二手设备博览会和访问奥地利海瑟(Hesse)二手设备公司及瑞士瑞中经济促进会,充分认识到二手设备的采购对于企业节约资金、实现企业投入与产出收益最大化的重要意义,同时从另一个侧面体会到企业对现有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和不断更新的必要性,做好二手设备的调剂和流通工作对设备的转让方、采购方和设备的充分利用都具有重大的社会和经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