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19 03:17:13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单个事件研判报告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一)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领导、组织协调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风险防控工作。各乡级人口普查机构负责本地的风险防控工作。
(二)预防为主,防控结合。增强预警分析,强化预研预判,做好应急演练。高度重视风险预防和处置工作,做好风险防控的各项准备,必要时提前启动预案,防患于未然。
(三)规范流程,加强管理。规范工作流程,严肃工作纪律,将风险防控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轨道,提高对突发事件全过程的综合管理和紧急处置能力。
二、风险的主要种类
(一)统计造假弄虚作假风险。主要表现为统计对象未如实提供统计数据,普查人员未入户调查,以及普查机构虚报不实数据,存在人为干扰数据报送等,造成统计数据虚报或瞒报。
(二)方案执行风险。主要表现为人口普查机构或普查人员执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方案》不统一、不规范、不完整,影响普查内容的完整性、准确性。
(三)工作进度风险。主要表现为由于公共卫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社会安全事件等,导致全县普查工作进度无法正常推进。
(四)舆论导向风险。主要表现为出现不利于普查组织实施、结果等工作顺利开展的社会舆论,导致普查对象不配合普查工作,社会公众对普查结果存在质疑等情况。
(五)数据保密风险。主要表现为因管理不善或人为事故,造成涉及国家秘密或普查对象商业秘密、个人信息的个体资料或汇总资料丢失、泄露。
三、各环节主要风险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对于人口普查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事件,全县各级人口普查机构要认真梳理,制定预案,明确分工,严格流程,积极应对,妥善处置。
(一)严格执行普查方案。
1、坚持普查方案的统一性。普查方案是组织实施普查工作的总纲和基础,是对普查各项工作的规范。各级不得对普查方案进行更改。
2、保证执行方案的规范性。认真学习、熟练掌握普查方案和实施细则规定,在工作中严格落实执行,确保普查工作规范统一。
(二)做好普查现场登记。
1、对于采取普查员入户方式进行登记的户,必须由普查员入户采集数据并向申报人逐一核实普查项目,决不允许不入户而编造数据;必须由普查员独立、亲自、及时报送数据,绝不允许任何人代替普查员报送数据。入户登记要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全部入户。
2、对于采取互联网自主填报方式登记的户,普查员必须根据摸底情况把控登记质量。如果自主填报情况与摸底情况有差异,普查员应当上门核实,不应出现漏人等情况。
(三)确保数据采集进度。
在公共卫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社会安全事件等情况发生,影响到本地的普查数据采集进度时,需及时报告上一级人口普查办公室,并提出解决方案,批准后认真抓好落实,确保全县数据采集工作按时完成。
(四)做好数据审核验收。
1、按照《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方案》及有关实施细则中数据检查、审核与验收的规定,随报(传)随审,分级审核。发现错误及时更改。
2、针对普查登记数据中存在的逻辑问题和通过比对部门行政记录资料发现的人口漏报问题进行重新核查并上报。重点进行重名重身份号码审核,核实乡镇街道间重复登记的户或人,确认其信息是否匹配,剔除重复登记的数据。
3、根据普查方案要求,对普查摸底、登记复查、编码等环节进行抽查与质量验收。验收不合格的必须返工,直至达到规定的质量验收标准。对实际登记情况差异或变动较大的乡镇街道,要组织核查组进行实地调查后方能验收。
(五)确保数据处理安全可靠。
1、加强对原始资料数据的安全管理,建立数据备份、复制、对外提供审批流程和授权机制,防范数据被擅自复制、留存或对外提供。
2、加强对部门资料的管理。对获取的部门资料要专人负责管理,严格资料使用管理,防止部门资料丢失、泄露。
3、对于登录数据采集管理平台的计算机,必须安装正规软件,每日查杀病毒。发现染毒计算机,切断染毒计算机的网络连接,停止一切工作操作,保护现场。同时,立即启动病毒应急处理流程,升级防病毒软件并进行全面杀毒,在最短时间内恢复计算机的正常运行,并在确认没有病毒和安全漏洞后恢复计算机网络连接。数据采集电子设备,在使用期间,要进行杀毒,不得下载不安全软件,确保数据安全。
4、加强数据处理相关人员安全管理。加强数据采集平台账号管理,根据工作需要,合理分配数据处理人员权限。数据采集平台操作人员须经安全培训,离岗、离职时应及时取消其账号和权限等。对于中途退出调查的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要及时注销已分配的普查小区,并及时更换新的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
(六)规范普查数据。
1、依据《统计工作国家秘密范围的规定》(国统字〔2018〕76号),对拟的数据提早明确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人员范围,并报保密部门备案。数据前,要认真分析研究数据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制定针对性强的舆情问题清单及预案,按规定提前公布数据时间,做好数据的解读和说明工作。
2、在全县人口普查主要数据之前,各乡镇、街道不得提前本地人口普查数据;各级人口普查机构人口普查公报,应当经上一级人口普查机构核准。
3、不得公开、对外提供涉及国家秘密和单个普查对象的数据。
4、事先加强普查数据匹配性的审核评估,组织公报数据解读,集中解答媒体关注的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
(七)确保普查数据资料管理安全。
1、加强对普查数据资料使用的安全管理,对外提供普查资料,公布普查数据,应以上级人口普查机构审核认定的普查资料为准。
2、实行普查数据库或资料交接制度,如遇机构或人员调整,必须对所建立的普查数据库或数据资料办理交接手续,确保普查数据库和资料的连续与完整。
3、各级普查机构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数据导出。
(八)强化普查宣传动员。
1、按照《国家统计系统重大统计新闻舆论事件应急预案(试行)》,有效应对舆情。由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宣传组牵头,制定重大舆情应对方案,联合相关单位共同开展舆情监测和研判工作。
2、发生普查相关重大舆情突发事件时,要及时报告上级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当地政府,迅速起草应答口径,按程序审批后,采用适当形式和渠道传播,必要时联系相关部门控制负面舆情和不实报道传播蔓延。
3、对失实报道,应及时与有关媒体和当事人联系沟通,责成其立即采取措施减少不良影响;对媒体曝光的普查数据造假问题,组织核查组赴有关乡镇、街道调查核实情况;对普查对象不配合登记问题,强化依法普查宣传,提升普查对象对普查工作认知度和配合度;对电子采集设备登记、互联网自主填报等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突发问题,通过媒体及时通报事故后续处理情况。
4、加强系统舆情管理的联动性,各地应建立舆情监测、研判和应对工作机制,并做好与上级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衔接,统一开展舆论引导、应对工作。
(九)依法查处违法违纪行为。
1、通过举报电话、举报信件、举报电子邮件、领导批示、媒体反映、业务部门移交等多种渠道,及时掌握人口普查违法线索。
2、认真做好人口普查违法举报的登记、受理和报告,及时组织普查数据的核查及执法检查工作。
3、对人口普查违法责任单位和个人,特别是干预人口普查数据的领导干部,依法依纪依规严肃追究法律责任。加强与纪检监察机关的合作,确保责任追究到位。
4、通过失信人员公示等渠道,对干预普查、拒绝接受普查、提供不真实普查数据,情节严重、性质恶劣的案件,以及对省、市人口普查工作懈怠轻慢、经检查仍屡查屡犯的地方,坚决予以公开通报。
5、妥善处理群体性违法案件。对于大规模不配合普查事件,当地人口普查办公室要充分发挥行政动员能力,开展针对性的宣传动员,并迅速依法开展执法检查。必要时,要充分发挥相关部门的职能作用。对典型案件进行曝光,起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的作用。
(十)严格执行保密规定。
1、对普查中接触、处理或知悉国家秘密的人员纳入人员管理,对人员进行资格审查、保密教育,签订保密承诺书。同时,做好数据处理场地中包括印有数据的废纸在内的各类介质保管工作,对数据处理场地的废纸必须经碎纸机粉碎。
2、加强普查法律法规教育,提高保密意识。对于重大失泄密事件,按照《国家统计系统统计信息重大失泄密事件应急处置预案(试行)》的规定,依法依纪迅速处置。
3、依法被判处徒刑的人员,由当地公安机关和监狱进行普查,填写指定格式的电子普查表,并移交所在地县级普查办公室。县级人口普查办公室指派专人接收,并负责安全保密。
4、对于部门资料中含有内容的资料,要按相关密级文件的交换方式提供,严禁使用非专用的移动存储设备拷贝数据。
5、未经允许,严禁非数据处理人员进行数据处理操作。
6、有关保密单位的数据处理、销毁等其他事项,参照《国家统计局办公室关于保密单位名录管理及统计数据采集报送处理办法的通知》(国统办字〔2014〕23号)执行。
四、组织领导
县人口普查办公室成立预防风险办公室,办公室主任、副主任分别由县人口普查小组领导小组副组长担任,成员由办公室各内设工作组组长和有关成员担任。预防风险办公室负责制定预防风险方案,接收突发事件风险报告,组织实施风险应对工作,协调全县人口普查系统预防风险工作。
预防风险办公室实行工作组组长负责制。各工作组职责分工参照《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工作规则》。
各级人口普查机构要根据本地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组建相应的预防风险办公室,根据本地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制定预案,负责接收县人口普查办公室下达的工作指令。各级人口普查机构预防风险办公室要及时上报本地的预防风险情况,明确职责与分工,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
五、工作制度
县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预防风险办公室建立联络员值班制度、报告制度。
(一)联络员值班制度。
在普查工作期间,县人口普查办公室各工作组要明确各个工作项目预防风险工作的联络员或负责人,公布其电话、邮箱等联系方式。要确保相关人员在岗和值班电话24小时畅通。值班人员负责接收风险事件的情况汇报,由预防风险办公室统一处置风险事件。遇到特殊问题、不能判定或需要上级协调的问题,应及时请示、汇报,不得延误。
对于地方或部门报告的问题,属于本工作组职责范围的,要负责解决;涉及其他工作组的,要与其他工作组协调解决后,将意见反馈地方或部门;属于其他工作组的工作事项,要完整、准确填写值班记录,及时转交其他工作组处理;对于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要判断是否会引发系统风险,并及时上报。
(二)报告制度。
各级人口普查机构要建立本级风险预案,并确定各项工作联系人。一旦出现突发性事件或工作风险,各级人口普查办公室有关人员必须立即向本级人口普查办公室领导汇报。各级普查机构预防风险办公室要及时向上一级普查机构报告。报告应包括时间、地点、原因、事件详情、损失情况、影响范围、发展趋势、处置措施等内容。在接到上级指令前,应在职权范围内进行相应的应急处置。
科学合理的营销组织架构和人员素质是成功承揽EPC总承包工程的保证。有经验的承包商会根据项目特点从介入项目伊始就做好顶层设计和组织架构,并选派综合能力强的商务管理人员和富有国际工程经验的技术团队。
营销组织要求。EPC总承包营销需要商务、设计、施工、供应商、运营商和等团队的参与。总承包商可以是单个公司或多个公司的联营体,以上各个团队或者是联营体成员,或者是联营体潜在分包商。各团队需要在项目营销不同阶段介入或选定,一般来说可根据商务先行、设计跟进、施工配合、供应商支持、运营商参与、全程协助的原则逐步推进营销工作。如图所示。
团队能力及目标。项目领导小组。大型国际工程EPC总承包项目前期商务运作、建议书编制和合同谈判是复杂和漫长的工作,需要强有力的组织、协调和执行力。一般由总包牵头方成立项目领导小组,由设计、施工、运营和供货等单位或部门的领导组成,负责人员安排、出国考察、重大商务活动和报价确定等重大事宣。
项目营销经理。项目营销经理是项目营销负责人,一般由总包牵头方境外机构负责人或国内总部主管某国别或片区市场的负责人担任。项目营销经理应该始终对所在国别市场的业内信息保持高度敏感性,密切关注潜在工程项目,选择有实力的,研究竞争对手,在重大问题上为项目领导小组提供指导性意见,从融资、商务、技术等各个层面积极推进项目。
设计团队。设计团队在项目前期为技术主导,应在项目立项后成立设计总体组,总体组由总体、副总体和各专业工程师组成。总体组全体成员应具备英文听说读写能力,总体应选派责任心强、组织能力强、具有较广的专业知识面的人员担任。一个优秀的总体是设计总体组工作高效有序的必要条件,总体应在营销过程中重点关注项目规划和功能定位、线站位确定、经济分析合理性和精心组织完成技术文件编制。
商务团队。商务团队是项目营销龙头,由总包方牵头单位选派人员组成。商务团队应精通英语、融资流程、商务部、经参处和各商会手续办理,精通FIDIC合同条件,在建议书编制过程中提供商务支持,为报价提供税费、保险费、银行手续费等方面数据服务,并主导合同谈判。
施工团队。施工团队在营销阶段提供详细报价、技术方案支持和分包决策服务。施工团队应有丰富的国际工程施工和报价经验,提供重大施工方案和大型设备选型服务,并主导土建工程预分包工作。在建议书编制过程中负责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施工计划筹划和临建工程的布置,既要在报价中充分考虑项目风险还要确保报价的竞争性。
运营方。如果项目由中资银行融资,中国商务部一般会要求EPC工程涵盖运营服务,或者业主鉴于首次采用中方供货会要求总包方提供运营(或运营监管)和维保服务。运营方应具备成熟的运营和维保经验,并在营销过程中参与建议书编制,负责运营和维保报价,协助相关技术谈判工作。
供货方。EPC工程项目的采购费用会在项目报价中占有较高的比重,因此供货方在项目营销阶段就积极参与其中。供货方应熟悉设备进出口、海运、海险和项目所在国清关基本知识,确保通号、机电、机车或大型机组能满足国际标准规格并提供竞争性价格,并就项目联调联试和试运行工作提供营销阶段的服务。
律师团队。律师团队在项目营销阶段提供法律咨询服务,确保合同以及将来项目实施的合法性。律师团队应具备国际法务和当地国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具有国际工程法律咨询经验。在合同谈判阶段确保合同及条款的合法性,并协助合同谈判工作。
营销策划
国际工程EPC营销是一个复杂的多阶段过程,应在营销过程中明确各阶段任务,并与业主沟通协调一致,取得业主信任和认可,制定阶段性工作计划和目标,通过阶段性任务的实现逐步达成最终合同。
跟踪决策阶段。项目总包方商务团队在此阶段选择得力和能尽快落地的项目,研究当地国近期发展规划,了解业主或政府对项目的态度,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和现有研究成果,对项目前景作出初步判断。在收集好项目立项材料、预可研和可研材料、测绘资料、地勘资料和地址水位资料(如有)后,整理材料,编制国别分析、项目报告和项目指导性意见,报总包方公司总部决策。总包方公司总部应由主管领导和主管部门牵头组织项目评审,上下统一意见,研判项目融资、技术、商务、实施等方面可行性,最终决策是否立项开展营销工作。
营销顶层设计阶段。决策立项开展营销工作后,总包方就该项目拟定战略性合作伙伴(国内外),通过接触谈判确定项目商务、设计、实施、供货、运营、分包等合作伙伴,在营销不同阶段签订项目战略合作协议,初步明确各方责权利。总包方应与各方商定营销阶段工作内容、各方负责人和专业联络人,并编制初步工作计划。同时与中国政策性银行或商业银行商谈项目融资可行性,初步落实融资意向。
初步建议书阶段。总包方尽快组织现场考察,编制初步建议书及项目融资意向,通过递交建议书和融资意向同业主沟通了解业主关于项目功能、技术要求、适用规范标准和融资需求,并与业主初步明确工程界面,逐步落实合同范围。商务团队通过公司宣传、编制项目展示视频、技术标准宣讲和组织业主赴华考察等工作加强与业主沟通,增加业主认可度,并与业主签订项目谅解备忘录( MOU)。在此基础上,总包方应与中国住项目所在国大使馆&经参处,中国相关承包商会、融资银行、商务部和发改委加强沟通、宣讲和汇报,并办理各类支持性、许可性项目审批手续。
正式建议书阶段。在签订谅解备忘录后,总包方牵头组织成立营销组织,由相关各方选派人员组成,编制详细工作计划,必要时组织集中办公,编制正式建议书、工可报告及融资报告。在编制过程中,国内工作人员应与驻外营销商务人员保持密切沟通,及时向业主汇报和反馈建议书编制内容,进一步了解融资银行和商务部对项目建议书、工可报告&融资报告的要求,编制满足业主、融资银行、中方政府和项目所在国政府等各方要求的建议书。建议书编制完成后总包方要牵头组织评审并向业主递交建议书,并落实项目申贷函。
技术谈判阶段。总包方在递交建议书后尽快开展与业主的技术谈判,一般由设计、施工、运营、供货方等团队联合开展谈判工作,落实项目技术标准、重大技术方案、线站位和各类边界工程责任。如项目需要,同时开展环评、客流等项目前置性工作。至此,项目成本逐步加太,也是项目营销关键阶段,总包方应加强成本控制,控制营销风险,研判项目进展和融资进度,慎重决策工作深细度。
商务合同谈判阶段。商务合同是营销工作的最终目标,总包方应在合同谈判伊始慎重选择适合该项目的合同条件。一般来说,业主会提供比标准FIDIC条款更有利于自身的台同文本、通用条件和特殊条件,总包方应组织各方及律师团队认真研究合同条件,重点研究合同价格、合同工期、支付、设计审批、误期罚款、工程变更、调价,索赔和争议仲裁等关键性条款。合同谈判团队应针对各关键条款统一谈判原则,明确谈判策略,逐步摸清对方底线,争取有利于承包商的关键性条款,确保项目得以顺利实施,最终实现营销目标。
营销关键事件
在EPC总承包工程营销过程中,有多个关键性事件主导或左右项目营销进展或营销质量。有些事件是在总包方可控范围内,有些事总包方可以影响或者协助促成的,有些事总包方不能掌控的。在营销过程中,总包方需重点关注这些事件的发展,并就此对营销工作进行控制或调整(如表1所示)。
参考合同架构
一、交通信息服务结构
总的来说,交通信息服务实现过程总体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信息采集层、信息处理层、信息层。信息采集层。信息采集层由交通事件检测、雷达检测、线圈检测、视频检测、浮动车GPS数据采集等单元组成,可以实现交通流量、速度、位置、事件等信息的采集,并通过有线、无线传输网络上传到交通指挥管控中心,供交通数据融合与处理系统分析研判,形成融合数据库信息。信息处理层。通过GPS等数据采集接口接收交通采集系统上传的信息,与交通管控信息、交通基础数据静态信息、GIS地理信息等融合处理和挖掘处理,自动生成道路交通实时运行状态监测信息、实时道路路况图、交通异常情况报警信息、动态交通路线诱导信息,估算旅行时间,并通过内外部接口发送到信息系统。信息层。采用电子诱导显示屏,无线广播,手机短信群发、交通信息网站、车载导航信息终端等多种方式,将行驶速度、拥堵程度、流量、事故、道路施工、交通管制、交通安全情况等迅速、及时地把交通信息向社会公众,使交通参与者可即时了解道路交通状况、沿线天气、事故的发生、道路维修改道等信息。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给我国社保基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投资损失,所以全球金融动荡背景下我国社保基金的风险管理就显得更为重要。对社保基金进行风险鉴别就是这一过程的首要环节。我国社保基金主要面临着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其中非系统性风险主要有流动性风险、资产贬值风险和偿付能力风险。
1.系统性风险
全球金融动荡首先给社保基金投资带来了不可抗拒的系统性风险,这主要是通过国际金融危机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来作用的。系统性风险是指由于某种原因对市场上各种股票都会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又称为不可分散风险,它无法通过社保基金的运营管理和多元化组合投资予以消除。全球金融动荡给股票市场带来了系统性风险,直接影响了股票市场的整体走势,此时股票市场整体大幅下挫,社保基金投资的头寸必然会发生损失。由于我国股票市场还没有股指期货这样的对冲机制,在这种系统性风险下,无法通过社保基金的运作管理或选择股票的投资组合来避免风险,这时也许只有不参与才能避免风险损失。
2.流动性风险
全球金融动荡给社保基金投资带来了更高的流动性风险,主要反映在社保基金的股票投资上面。全球金融动荡仍然有可能引发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发生时,股票市场价格持续大幅下挫,此时社保基金抛售证券可能会有部分证券无人购买,使交易无法实现从而产生流动性风险,这是在社保基金转让证券时交易所带的风险。
3.贬值风险
全球金融动荡更有可能给社保基金投资带来资产贬值风险,这主要是由利率变动所导致的,反映在社保基金的债券投资上。从经济周期的角度来说,全球金融动荡往往发生在一轮经济景气周期的末期,此时市场活跃,投资旺盛,泡沫也慢慢产生和积累,风险也在积聚。同时经济的扩张将伴随着较高的通货膨胀,如果通货膨胀率高于3%,则可能加息。加息就给社保基金持有的债券带来了资产贬值风险。
4.偿付能力风险
全球金融动荡给社保基金投资带来了更大的偿付能力风险压力。金融动荡使得社保基金投资出现大额损失,这就使得社保基金的当期收入和历年的滚存收入之和,有可能出现不足以支付当期支出的情况,这样就会出现偿付能力风险。我国2007年社保基金取得了创纪录的投资收益是当时国际金融危机没有引发偿付能力风险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也证明了《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暂行办法》中对社保基金投资比例的强制性规定经受住了金融危机的考验,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投资资本市场的风险度量
1.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和β系数法
资产管理行业已经为投资组合的风险度量以及绩效考核制定了一系列的指标。大多数的指标都是以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capitalassetpri-cingmodel)为基础的。CAPM把资产的预期回报E(Rp)定义为无风险利率、平均市场回报以及资产同市场的相关性三要素的函数。资产与市场(因素)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E(Rp)=Rf+β([(RM)-Rf],(3.1)其中:β=Cov(Ri,Rm)/Var(Rm)。式中,E(Rp)表示投资组合的期望收益率,Rf为无风险报酬率,E(RM)表示市场组合期望收益率,β为某一组合的系统风险系数,CAPM模型主要表示单个证券或投资组合同系统风险收益率之间的关系,也即是单个投资组合的收益率等于无风险收益率与风险溢价的和。这个公式所要表达的涵义是:在一个有效市场里,投资者所持有的投资组合如果是有效分散的,那么除了无法消除市场整体的系统风险之外,该投资组合应该对冲了所有其他风险。此时,投资者只需要关注系统性的风险。同样,传统上常用来评价投资绩效与风险的指标,只能以风险已经被充分分散了的市场条件作为参照。β系数是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中被提出来的,它是衡量某一资产(主要是证券)系统风险的重要指标。通常情况下证券市场的整体情况决定了个体股票的基本走势,但不同股票的具体反应是不一样的,它们的变动程度不同,即各种证券所受市场影响的程度是不同的。β系数就是这样一个计量个别证券随着市场移动趋势的指标,我们可以把它定义为衡量某种证券的收益率对于市场的平均收益率的敏感程度或反应程度的指标。β等于证券回报率与市场回报率的协方差和市场回报率的方差之比。计算公式为:β=Cov(X,Y)/D(X)(3.2)其中,X一市场的平均收益;Y一证券的投资收益。从公式(3.2)看到,证券的收益率Y与市场组合的平均收益率X的协方差除以市场组合收益率x的方差,就得到该种证券的β系数值。由于市场组合只有系统性风险,因此,若某一证券的β=l,说明其系统性风险与市场组合的系统性风险相同;若β>l,说明其系统性风险高于市场组合;若β<l,说明其系统性风险低于市场组合。接下来考虑不是一个单一的证券而是一个投资组合的情况。因为系统性风险无法通过投资组合来消除,所以投资组合的β系数可以直接用加权平均法计算,投资组合的β系数就是组合中所有个体资产β系数的加权平均。可以用下式表示:β=ΣβiWi(3.3)其中β表示投资组合的β系数,屈表示组合中第i种证券的β系数,Wi表示该证券在组合中的权重,它的权数就是其在投资组合中的市场价值除以整个投资组合的总市场价值。因此,系数既可以作为单一证券,也可以作为投资组合风险的有效估计,此时它的意义是投资组合收益率相对于整个市场收益率的变异程度。结合我国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时,社保基金入市持股的情况,西北大学的研究组选取了社保基金2008年3季度公布的入市投资持股市值前十位的股票作为样本,以刚刚介绍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和β系数法为分析工具,对我国社保基金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投资资本市场的风险度量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β系数为0.4354。β系数远小于市场平均水平1,说明2008年3季度社保基金投资组合的系统性风险远低于我国A股市场的同期水平,社保基金的投资组合是合理的、低风险的,因此社保基金的投资组合在风险控制方面做得还是不错的。同时社保基金投资组合的收益率只比市场平均收益率略高一点,并且两者都是亏损的状态,可见国际金融危机下股票市场存在巨大的系统性风险,它使得股票投资几乎不可避免的发生损失,不同之处只是在于损失的大小。
2.全球金融动荡背景下我国社保基金投资的非系统性风险分析
首先社保基金投资股票的流动性风险在经济环境健康时几乎不会出现,除非发生了突发性地针对股票标的公司的特殊事件使得其股票大幅下挫至跌停板,可能会出现流动性风险,这种情况属于小概率事件,所以此时社保基金不存在无法变现的流动性风险。而金融动荡甚至发生金融危机时,这种股票大幅下跌无人购买的情况却时常发生,这个时候社保基金投资股票的流动性风险压力骤增。其次社保基金投资债券的贬值风险在两种金融市场环境下差别并不是十分明显,由于在经济环境健康时国家基于宏观调控的需要同样可能采取加息这样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只是从经济循环周期的角度考虑金融危机发生的时期往往会伴随着通胀和加息情况的发生,因此社保基金投资债券的贬值风险在金融动荡中发生时有可能会有所增加。最后金融动荡下社保基金投资的偿付能力风险确是实实在在的大幅增长了。社保基金的偿付能力是直接和它本身的规模以及投资回报率挂钩的,在金融动荡时随着投资收益的大幅缩水甚至亏损的产生,必然导致偿付能力的下降,亏损的程度越大其偿付能力风险越严重。综上所述,全球金融动荡背景下我国社保基金投资的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均显著增加了,特别是系统性风险,如不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制定科学、安全的投资策略将会给社保基金的安全运营带来不可估量的风险。
三、我国社保基金投资选择和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1.针对我国社保基金运营和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建议我国社保基金在运营管理存在着明显的问题,缺乏一个明确的投资运营管理主体。不管是财政部门还是社会保险基金管理部门,普遍存在管理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在基金结余有购买国债权利的前提下,很多省市的基金只采用了银行存款的经营方式。如此在国际金融动荡的背景下投资的风险也显著增加了,下面将重点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1)针对社保基金结余持续增加的问题应从社保基金的筹集与支出两方面加以改进。一方面不能因为暂时的结余增加就减弱筹集的力度,应当看到,结余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大量缴纳社保费用的人群目前还没有支出的需求。我国将在2030年左右迎来人口老龄化的高峰,那时也将会是社保基金支出的一个高峰,现阶段结余的增加不能真实反映未来的情况。因此未雨绸缪的做好社保基金的筹集和保值增值工作是社保基金的一个核心任务,也就是说应当继续加强社保基金筹集的力度和保值增值运营的效率。另一方面对于社保基金支出,可以扩展其层次和规模,例如推广至广大的农村居民以及下岗失业人群这些原先可能不在社保基金范畴的人群,他们这些弱势群体往往最需要社会保障。社保基金惠及更多的人群也平衡了结余,使其更加合理有效的运行。
(2)对于企业拖欠缴费现象必须从立法和监管上进一步加强力度实行总体控制,否则放任这一情况的蔓延将会对社保基金的健康、稳定和持续发展产生致命的打击。相关行政部门应先通过明确的立法规定企业为员工上缴相应的社会保险金并强制其执行,同时加大监管的力度和广度,对逃避责任的企业要坚决惩处。只有强化监督和管理的力度才能从跟不上解决这一问题。
(3)对于支付环节出现的问题要采取教育、监管和法律惩罚相结合的综合方式加以改善。对于社保基金的合法使用绝大多数人并没有概念,这就无形中增加了违规使用的可能,所以加强普及社保基金相关知识是社保基金管理的首要任务。社保基金的自身监管更要加强,往往发生重大违规违法事件的地方都是社保基金管理部门中有着相应权利的集体或个人,只有加强社保基金管理机构自身的自我监督才能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此外,当发现出现违法和违规事件后,一定要严厉惩处绝不姑息,增加其违规成本。综上所述,社保基金目前自身运营和管理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将可能引起风险的问题,基金结余规模连年增加,支出较少,使用效率低;企业拖欠缴费现象严重,员工利益得不到保障;基金支付环节问题百出,挪用盗用情况屡有发生。应将加大筹集力度和深层次扩展支出范围相结合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支出高峰;从立法和监管上进一步加强力度实行总体控制,保证企业的及时上缴;采取教育、监管和法律惩罚相结合的综合方式加以改善支付环节现状。
2.全球金融动荡背景下我国社保基金的风险控制对策
2008年金融危机带给我国社保基金巨额的损失,和我国社保基金成立运营时间尚短,缺乏经验有着一定的联系,虽然2004年我国股市的下跌令社保基金的投资收益率比上年略有下降,并且低于同期通货膨胀率,但这并没有引起管理者的重视。2008年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给我们上了一课,这就要求对金融危机带来的风险制定系统科学的风险管理对策。从而利用这些对策从容应对欧债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动荡及接下来更长时间的资本市场考验。
(1)研判大势,从整体上回避系统性风险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虽然有着突发性,但它逐渐深化的过程确是渐变的,这就给了我们发现和认识金融危机及其带来的系统性风险的机会。当对大势有了清晰准确的判断之后,社保基金应当采取更加科学灵活的资产管理和仓位控制策略,做到有效主动地规避系统性风险。《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了社保基金的强制性投资比例,这个比例在经济环境健康时是没有问题的,但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对风险控制的力度就稍显偏弱,因为其规定的风险类资产投资比例上限明显偏高。这点我们可以从2003年到2008年的社保基金股市投资收益数据中得到印证。为了加强增值能力,2003年到2007年,我国社保基金逐渐增加了其投资组合结构中的高风险项目比例,其中2006年,我国社保基金投资收益的50%都来自股票市场,社保基金投资资金总量的34%都是股票投资。2007年、008年股票投资的比例都与2006年基本持平,接近社保基金40%的股票持仓上限,2007年获得收益1453.5亿元,而2008年亏损393.72亿元。从这组数据对比可以清晰的看到,金融危机时一定不能配置过高的风险资产,其带来的亏损风险是十分巨大的。因此,笔者建议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制定专门应对金融风险的强制性规定,当金融危机发生时,严格限制社保基金证券投资基金、股票投资的上限,例如限制比例上限不超过10%,这一标准应当明显区别于正常经济环境下的40%,只有制定这样更加灵活的有针对性的强制性规定,才能从制度上加强社保基金投资的风险控制。除了制度上总体控制外,社保基金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实际管理运营方面要做到审时度势,安全灵活的操作方式。由于在系统性风险下风险性资产发生亏损的概率要远大于取得收益的概率,因此在金融危机发生的初期应当及时对风险资产进行减持甚至清仓,这样才能有效地规避金融危机带来的巨额风险,不能一味的强调长线投资的理念,明确的风险来袭时及时止盈和止损是非常重要的。这点我国社保基金在2007年做的不错,从二季度开始逐季减仓,重仓持有的股票由年初的200多只减少到了年底的75只,锁定了大部分利润。金融危机的中期往往是危机朝纵深发展的阶段,也是危机最有杀伤力风险释放最猛烈的的阶段。这一时期股票市场往往处在个股普跌的加速下跌阶段,社保基金决不应贸然对其进行投资。2007年底到2008年上半年就是这次金融危机的中期阶段,然而我国社保基金却在这一时期开始建仓并持续加仓,事实证明这一行为是武断、冒失的,不符合社保基金的安全性原则。更理性的做法应当是继续耐心等待,等到了金融危机的后期,当风险经过较长时间的释放,风险资产经过大幅下跌产生了一定的安全边际时,在分批逐步建仓。此时社保基金可以考虑选择科学的投资组合和合理的仓位控制进行投资,虽然有可能产生短暂的浮亏,但当危机过后一般会带来可观的收益。但是金融危机的末期和经济复苏的初期往往是相互交叉重叠的,这就给判断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社保基金需要通过专业人士的认真研判来发现经济周期的拐点,从宏观上规避金融危机带来的系统性风险,做到投资的有的放矢。
(2)分散投资,降低非系统性风险
马克维茨提出的均值一方差投资组合理论,可以保证有效的分散部分非系统性的外部风险。分散性投资是保证社保基金投资安全性和合理收益性的最有效的工具。在社保基金的投资管理组合方面,除了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采取强制性规定而进行的基金资金投向之外,社保基金的管理者会从市场和其自身情况出发,合理选取投资组合,从而获取最大的投资收益。社保基金除了出于流动性要求配置一定的银行存款和国债外,还应积极配置其它多种资产,除了我国股票市场外,还可以参与开发资本市场具有潜力的金融衍生品投资,如信托产品、优质理财产品等,未来股指期货开通之后社保基金也应积极参与,它是被国外资本市场实践证明了的,对股票市场对冲风险和套期保值能起到良好作用的优秀金融衍生工具。社保基金还应加强海外投资,这也是社保基金多元化投资的需要。2009年8月份开始,A股市场经历了一波调整,市场上绝大多数股票表现低迷尤其是大盘权重股表现更是弱于大盘,这一调整持续到了2010年初。然而同期美股市场走出了截然不同的走势,纳斯达克指数从9400点稳步攀升并越过了10000点大关。这充分说明可以将海外投资与国内投资整体进行配置,分散投资,分散风险。总之投资渠道越多,投资组合分散风险的能力便越强,社保基金保值增值规避风险的能力也就越强。
(3)运用以CAPM、VAR为代表的现代风险管理技术
一、引言
稳健性评估是指在金融稳定监测分析工作的基础上,对获得的信息资料和数据,运用一定技术和方法得出定性或定量评估结论的过程,其主要内容是识别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和潜在风险,评估金融体系抵御负面冲击的能力。稳健性评估在“监测分析评估预防、救助和处置”的金融稳定工作框架中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位置,它既是非现场监测职能的延伸,又为早期介入措施、救助行动和风险处置工作提供必要的信息和研判依据。
近年来,稳健性评估在金融稳定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深入地监测和评估金融风险状态已成为维护金融稳定的一个重要支柱。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金融创新日益深入,金融体系复杂性不断加深,稳定当局迫切需要前瞻性地发现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和潜在风险,并提前选择适当的应对措施,开展稳健性评估、特别是深入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业务实施现场评估,毫无疑问是实现这一工作目标的最有力手段之一。从国际实践看,1999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联合推出的“金融部门评估规划(FSAP)”作为国家层面金融稳健性评估的典型代表,已逐渐成为国际社会广泛接受的稳健性评估框架。FSAP为各国金融体系的稳健性评估提供了一套综合且客观的分析方法,涵盖银行和非银行金融部门,结合短期脆弱性评估和长期结构性评估,使参评国对金融系统主要风险和脆弱性的观测更为清晰,也有助于发现参评国金融监管和金融基础设施与国际最佳实践的差距,促进参评国的金融改革与发展。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各国金融稳定当局在开展稳健性评估过程中,在借鉴FSAP评估框架的同时,更加重视与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之间的互动,特别是作为稳健性评估的一个重要工具——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压力测试得到广泛运用,如美国危机期间的SCAP、2013年以来的CCAR、欧盟层面的EBA/SSM压力测试等。从国内实践看,我国的稳健性评估也经历了一个由非现场向现场的转变过程。在国家层面上,我国于2003—2005年开展了首轮运用FSAP标准对金融稳定状态的自评估工作,2005年10月首份《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05)》,确立了维护金融稳定的工作框架。这一时期的学术研究和探索也主要侧重于稳健性评估的技术、方法和指标体系等方面。2009年8月至2011年11月,我国接受了首次FSAP评估,在这一过程中,FSAP的评估方法、技术、组织实施和评估结论得出的过程,对我国金融稳定评估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全方位的启发和借鉴。此后,我国参考FSAP评估框架,在开展金融机构非现场监测和评估工作的基础上,逐步推动金融机构稳健性现场评估工作,使其成为人民银行及其分支行维护金融稳定的一项常规履职手段。在区域层面上,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根据总行统一部署,不断探索稳健性评估的方式方法,丰富金融稳定履职手段。金融稳定工作逐步从非现场监测转向现场评估,向“贴近机构、贴近市场”的方向推进。截至目前,人民银行及各分支行已完成对600余家金融机构的现场评估工作,在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案例素材。实践证明,稳健性评估对于全面了解金融机构运营状况和稳健性经营水平,及时发现和防控金融风险隐患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对于中央银行维护金融稳定,实施宏观审慎管理,防范和化解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以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以下简称济南分行)2011年以来开展的金融机构稳健性评估工作为例,深入总结梳理稳健性现场评估工作的经验、机理、工作框架,对有效稳健性评估的构建要素和工作方向进行了分析归纳,对深入推动金融稳定评估工作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二、稳健性现场评估的探索与实践
2011年以来,济南分行按照总行安排,结合区域金融稳定履职需要,对辖区金融机构开展了一系列稳健性现场评估,在现场评估的发起、实施、结果运用等各个环节进行了积极探索,推动稳健性现场评估作为一项常规履职手段,逐步形成规范的工作框架、组织流程和技术方法,评估的影响力和对于区域金融稳定履职的贡献显著提升。
(一)起步:将现场评估引入金融稳定工作框架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纷纷强化系统性风险的监测、预警和处置,采取了一系列宏观审慎管理措施,为金融稳定履职提供了全新视角。同时,伴随着我国金融业快速发展、跨业态创新逐步深入,风险来源和成因越来越复杂,风险蔓延范围更加广泛,丰富金融稳定工作手段成为一个全新的课题。2010年,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工作意见中提出,要对金融机构稳健性状况积极探索开展现场评估。但此前,各级金融稳定部门从未有过现场检查或评估工作经验,一支习惯了非现场调度数据、依靠监管信息共享开展监测分析的工作队伍,普遍面临着如何开展现场评估、有何方式方法以及现场评估究竟能发挥何种效用等问题和困惑。
对此,济南分行2011年在全辖组织开展了现场评估研讨,内容全面涵盖现场评估目标、作用、法律依据、工作程序、方式方法范围、内容、成果运用、报告撰写等方面。后来又召开鲁中7市、半岛5市和省会城市圈5市金融稳定论坛,就现场评估工作定位、指标体系、工作方法、程序流程、结果运用等问题再次进行深入探讨,取得了一系列工作共识。这些工作共识包括:稳健性现场评估总体上既要参考现场检查建立相关工作原则、机制和操作流程,又要与传统意义上的合规性检查相区别,在评估内容上,要从宏观审慎管理视角出发,关注影响行业和金融体系稳健性并可能导致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各种脆弱性因素和潜在风险隐患,同时注重与最新国际通行做法接轨。
(二)驱动:对风险事件的透视
2010年底,辖区发生一起涉及多家银行和企业的特大伪造金融票证案,A银行深陷其中,声誉受到很大损害。案发时,其总资产逾800亿元,资本充足率14.24%,不良贷款率1.12%,各项业务和监管指标均居于全国同类机构前列。这样一家指标与形象良好的银行,为何却爆发特大案件,形成巨大风险?案件到底是怎么发生的,案情到底是如何发展的,对A银行本身以及其他法人金融机构的影响程度如何,A银行内部管理怎样,案件发生的内部原因和深层次原因是什么,这些问题是身处风险处置一线的人民银行金融稳定部门亟须深入了解的。
出于案件侦办要求和保密考虑,A银行涉案信息披露较为慎重,人民银行获取的信息极为有限并且大多来自外部媒体。由此,进驻A银行实施现场评估,以揭示案件发生的深层次原因,成为顺理成章的工作策略选择。在明确了工作目标、原则和充分的前期酝酿后,济南分行认真研究拟定现场评估工作方案,2011年5月抽调法律、货币信贷、金融稳定、会计、支付结算、科技、内审、征信8个专业共21人组成现场检查评估工作组。工作组认真学习银行业机构稳健性评估涉及的各类文件、监管标准和相关资料,组织开展了多项针对性业务培训。经过充分的准备后,工作组于2011年9月中旬正式进驻A银行开展现场检查评估。截至当年11月末,累计投入工作量987人天,对A银行开展了全面评估,最终形成20余万字的工作底稿和8万字的评估报告。通过评估,济南分行金融稳定部门对案情和案件发生的深层次管理问题乃至公司治理缺陷有了深入了解,同时对现场评估工作的优势有了切身体会,即现场评估有别于监管部门的合规检查,不仅仅是发现具体的合规性问题,更重要的是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不仅对金融机构的稳健性状况进行总体判断,还应推而广之,对问题的性质和潜在影响进行研判,站在维护区域金融稳定和防范化解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角度采取进一步的防范措施。
对A银行的全面评估得到了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领导的充分肯定,也为后续评估项目的组织开展提供了经验借鉴。2011—2012年,济南分行根据山东风险防控状况,先后组织或直接实施了对10家股份制银行、14家城商行、21家农村合作机构、2家村镇银行、3家保险公司、1家法人信托公司、3家证券公司的全面评估以及中国银行山东省分行表外业务专项评估工作。通过上述一系列评估,济南分行金融稳定部门深入了解了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行业金融机构的业务运作新模式、风险特点和成因,掌握不同类型机构的风险敞口以及风险在跨机构、跨行业、跨市场之间传递的可能性和渠道,为全面掌握区域金融风险状况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在大量的评估实践中,济南分行现场评估工作逐步走上正轨,评估工作经验也充分体现在人民银行2012年组织编写的《金融机构稳健性现场评估指引》中。
(三)发展:将风险监测线索转化为评估项目
2012年下半年以来,济南分行通过非现场监测发现,在经济增速放缓、转型升级压力逐步加大的背景下,山东省内部分区域、行业和重点企业暴露问题不断增多,省内担保圈问题陆续浮现。这些问题揭示出金融机构信贷风险管理存在薄弱环节,资产质量不实问题突出。为全面掌握商业银行真实的信用风险状况,2013年以来,济南分行先后选取工商银行山东省分行和齐商银行两家有代表性的机构,组织开展了资产质量真实性专项评估。通过评估发现了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确切的资产质量底数,掌握了风险暴露的真实水平及变化趋势,对被评估机构提出了如实反映资产质量状况和规范资产质量管理的整改要求。
另一个实例,近些年来金融机构同业业务迅猛发展,特别2013年以来业务模式更趋复杂,部分机构与监管部门玩起“猫鼠游戏”。由于同业业务交易对手多以省外银行机构、信托机构、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为主,交易环节复杂,贷后管理和风险管控的难度较大。2013年9月以来,济南分行通过非现场监测系统发现,辖内某城商行同业存放持续放量增长,增速远高于同业水平,且业务操作模式非常具有典型性。该监测发现为深入分析当前同业业务的风险特点和跨机构、跨区域、跨市场的风险传递状况及其对区域金融稳定的影响提供了“解剖麻雀”的机会。经过初步调查后,济南分行决定对该城商行开展同业业务专项现场评估,以全面掌握同业业务的运作模式、新特点和潜在隐患。该项评估共投入工作量70余人天,对同业业务规避监管、虚增规模、风险管理薄弱等共性问题和风险隐患进行了充分揭示,督促被评估机构及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整改,评估报告得到了总行金融稳定局和分行党委的高度重视。为进一步了解其他法人机构存在的共性问题,济南分行进一步扩大了同业业务专项评估范围,责成部分中心支行组成工作组,对同业业务规模较大、业务种类较全面的2家农商行和1家农信联社开展了延伸评估。评估结束后,济南分行向总行提出了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相关政策建议。这些工作成果,为中国人民银行等部委出台《关于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通知》(127号文)提供了实践上的依据和借鉴。
以上两个项目体现了评估由案件(事件)推动向监测推动的转变,由对单家金融机构的评估推及到对行业、区域和金融体系突出风险点的总体评估,体现出金融稳定工作关口前移、实现早期介入的发展趋势。
(四)深化:推动现场评估走向制度化、规范化
2011年至今,济南分行先后对百余家金融机构开展了现场评估,涉及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小贷等多类机构,以及资产、负债、表外业务、同业业务、信息系统、公司治理、流动性、利率风险等多个领域,共形成评估报告100余份,先后5次在全国性工作会议上做经验介绍。在工作机制建设方面,济南分行在实施稳健性评估项目时,要求各级行组织成立以分管金融稳定工作的行长(主任)任组长的稳健性现场评估领导小组,建立了相应的工作机制和工作原则。在金融稳定部门设立了现场评估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协调行内各业务条线,在行内建立了主查人制度,将金融稳定、法律、货币信贷、会计、支付结算、科技、内审、征信等专业纳入现场评估队伍,根据具体评估项目的实际需要,抽调相应业务部门的精干力量组成现场评估工作组。持续的实践探索与总结提炼,使济南分行在稳健性评估项目的启动与准备、现场评估实施、评估成果转化与运用、配套机制建设等方面,形成了一整套科学有效的方法体系,推动现场评估框架逐步完善,为依法合规履职提供了制度保障。济南分行先后参与了金融稳定局《银行业金融机构稳健性现场评估指引》、《金融机构现场评估工作手册》等制度文件的编写工作,对于现场评估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做出了贡献。
三、有效稳健性现场评估的构建要素
有效的稳健性评估应在微观审慎监管基础上,从更高层次、更宽视野来发现和防范跨机构、跨行业、跨地域的风险隐患,通过对金融机构的风险传染性、抗冲击性以及宏观金融管理政策执行和监管有效性等方面的评估,体现中央银行宏观审慎管理的职能目标、特色和优势。基于以上认识和实践探索,济南分行总结提炼出有效稳健性评估的以下构建要素。
(一)项目启动:选取有价值的评估项目
金融稳健性评估不同于监管部门的合规性检查,在内容方面重点关注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对金融体系运行环境做出评价并识别出潜在的脆弱性和风险隐患,这是稳健性现场评估工作的独特价值。开展有效的稳健性评估应首先对金融体系的潜在风险来源有持续深入的把握,以准确地将具有潜在威胁的突出风险点转化为主要评估内容。济南分行探索开展的一系列稳健性评估项目的启动主要体现为事件驱动和监测驱动两种。事件驱动主要由突发性案件或事件、负面冲击等重大事项引发,评估的目的是深入了解案件发生的根源及背后深层次原因,为其他相关机构提供借鉴,杜绝风险的扩散和蔓延,有效防范可能后续发生的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监测驱动主要是对非现场监测中发现的金融领域中脆弱性、苗头性和倾向性风险,通过现场评估进一步深入掌握金融机构和相关行业的脆弱性和风险状况,使金融稳定部门准确分析研判风险的来源、性质、规模、传导途径和可能引发的负面后果,为下一步采取早期纠正等提前介入措施提供客观依据。此外,根据上级行部署和本行年度工作计划,也会启动部分评估项目。
金融稳健性评估可以采用全面评估、专项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出于特定工作目的和形势的需要,评估可以区别采用柔性的“调研式评估”和刚性的“检查式评估”等不同形式。在评估对象选择上,既可以针对单个金融机构或其特定业务进行,也可进一步引申为行业性评估和轮动评估。考虑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履职需要,对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更侧重于从行业和系统性风险的角度对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企业文化以及业务流程、系统、制度等方面进行评估,对其分支机构则侧重于从内部风险控制和稳健经营的角度对业务操作、制度落实等方面进行评估。同时稳健性评估作为实施宏观审慎管理的一个重要工具,评估内容也应当包括金融机构传染性风险、抗冲击性以及金融管理政策执行和监管有效性方面的评估。考虑到与国际、行业规范相接轨,评估依据应覆盖国际标准、准则和建议,以及法律、法规、规章、监管部门其他的规范性文件以及行业自律性管理规定。
(二)组织实施:建立严格规范的评估流程
尽管现场评估项目在金融机构类型、业务和风险特点以及适用现场评估方法等方面不完全相同,但总体上应遵循准备、实施、报告、档案整理四个阶段,流程中涉及的各个环节在具体实施中也可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开展。
现场评估准备是整个评估过程的基础。本阶段工作包括立项并确定评估对象、成立现场评估组、撰写现场评估方案、制发现场评估通知、收集有关资料、整理分析评估资料和现场评估前培训等步骤。近年来济南分行在自行开展的全部现场评估项目中均要求被评估机构开展自评估,并要求对方在进驻其现场前提供自评估报告,该做法充实了评估准备阶段工作,为下一步现场评估的顺利有效实施奠定良好基础。
在现场评估实施阶段,工作重点是实地了解被评估对象业务开展情况、风险状况,围绕评估目标组织开展相应的评估措施,本阶段发现的问题、确认的风险点将作为撰写报告的依据和素材,是评估效果和质量的集中体现。现场评估实施主要包括进场会谈、现场评估、召开评估组会议、拟写评估事实确认书和结束驻场工作等步骤。
现场评估报告阶段是总结评估问题、对评估事实进行定性和评价,形成评估事实结论的阶段,具体包括撰写现场评估报告、制发现场评估意见书和跟踪整改情况等步骤。
评估档案整理是现场评估成果的体现,现场评估各个阶段的文书及其他相关资料均应作为现场评估的重要文件加以保存和管理。现场评估档案整理包括立卷建档、编写档案目录、整理现场阶段相关文书、建立电子版现场评估档案等步骤。整理好的评估档案便于在开展后续评估或相关评估时查询,为后期的评估工作提供借鉴;也有利于对评估对象开展持续的、趋势性的分析、判断或评价,根据历次评估结果确定对评估对象的监测重点。
(三)结论输出:运用定量和定性评估方法
评估方法对于确保稳健性评估的效率和质量至关重要。评估方法大致可分为定性和定量两大类。以合规性、调研性为主的评估项目侧重于使用定性评估,在评估过程中可采取调阅资料、问卷调查、组织会谈、穿行测试等方法和程序,通过合规性评价和风险点提示得出评估结论,通常不输出量化的评估结果。其中,调阅资料是开展现场评估的最基本途径,也是现场评估区别于其他非现场工作的主要优势,调阅资料既包括直接调取与评估内容相关的纸质材料,如公司章程、内部规章制度、审计报告、会计账册、相关会议纪要、经授权的客户信用信息和监管意见等,也包括查询电子档案和根据授权登录各项业务系统和内部管理系统。设计制作调查问卷和组织会谈也是现场评估的重要手段,以FSAP为例,2009—2011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我国开展的首次FSAP评估中,我方共向评估团提供了近百万字FSAP问卷答复材料,与其进行了400余场会谈,使其对我国金融体系有了更加深入、客观的认识和理解。济南分行开展现场评估实践中充分运用了设计调查问卷和组织会谈的评估方法,现场评估工作组通过合理设计调查问卷,向被评估金融机构的负责人、工作人员、有关客户以及外部机构了解有关信息,并就金融机构经营异常变化、媒体关注问题和违法违规线索等,通过组织会谈方式进行现场核实。此外,在专项业务评估、内控评估等项目中,现场评估工作组还通过重新执行、证据追踪、穿行测试、实地观察等方法,从符合性和实质性两个方面对金融机构的业务流程和内控制度等进行深入测评。
随着评估工作的深入开展和评估工作体系不断完善,稳健性现场评估必然由定性评估为主过渡到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综合运用定性、定量方法,全方位多角度分析金融机构稳健性状况,增强现场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准确性和权威性。在评估实践中,济南分行一直致力于量化评估体系的构建。一是探索构建稳健性评估指标体系,针对单体金融机构的全面评估,借鉴国内外商业银行稳健性评估方法选取了资产质量、流动性、盈利状况、业务稳定性、同业竞争力、抗冲击性、可处置性以及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有效性等9大类指标体系,利用定性指标定量化处理和层次分析法等技术,对如何输出量化评估结论进行了探索。二是将压力测试作为稳健性现场评估的重要工具。压力测试作为识别和度量风险的一种评估方法,对于开展金融机构稳健性评估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在现场评估工作中,济南分行注重运用压力测试工具,对金融机构面临的各类风险进行更精确的量化评估。在对全省城商行稳健性现场评估、同业业务专项评估、信贷资产质量真实性专项评估等项目中,针对具体评估内容和被评估机构特点,分别开展了流动性压力测试、同业业务变动冲击压力测试、市场风险压力测试和资产质量下迁压力测试等项目,进一步提高了现场评估结论的准确度和客观性。
(四)成果运用:提升评估结论的影响力
现场评估成果的运用是稳健性评估的关键所在,如果不注重现场评估结果的运用,现场评估就失去了目的和意义。现场评估结果的运用是要通过发现和揭示风险,督促金融机构及时整改,杜绝风险从量变到质变、从微观到宏观的发展演变,防范具有系统性的风险因素真正发展为系统性金融风险。现场评估结果运用的好坏,关系到现场评估的效率及中央银行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在评估实践中,济南分行主要从微观机构和宏观管理两个方面推动评估结果运用。
在微观审慎层面,首先,济南分行通过召开正式的评估结果通报会,向被评估机构反馈评估结论,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和脆弱性所在,并提出限期整改要求。对于严重的问题,视情况采取对高管人员诫勉谈话,进行风险提示。其次,将现场评估结果纳入辖区内“两管理、两综合”工作中,在人民银行金融服务准入方面给予必要的限制,暂缓审批或接入某些金融基础设施,对其开展进一步的专项检查或纳入年度综合执法检查,并将评估结果作为金融机构综合评价内容之一。再次,适当对利益相关方进行信息披露。可用的选项包括:选择性地向金融机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上级管理机构、行业协会等利益相关方披露;将评估结果反映出来的共性问题向政府反馈,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确保区域金融稳定;将评估结果通过金融稳定报告等形式有选择性地向社会披露,增强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外部约束。对于涉及重大风险隐患或重要监管合规性的评估发现,及时将评估结果向行业监管和其他相关管理部门通报,建议其对有关问题进行专项检查;采取建议银行间交易商协会暂停其专项债务工具或资本工具发行、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承销业务或暂缓接受、不接受其承销项目的注册等措施;对于上市或拟上市的金融机构,也可选择向证券监管部门通报等方式,加强对金融机构的外部约束。
在宏观审慎层面,一方面,可将现场评估结果作为制定货币政策和信贷政策、推动金融改革和发展的决策依据。如对金融机构执行货币和信贷政策情况进行专项评估,对房地产金融、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绩效考核机制、农信社资金运用情况等进行专项评估,作为制定政策、完善改革的决策依据;通过现场评估掌握的金融机构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真实状况,也可以作为制定和落实宏观改革措施、跟踪评估改革成效的基础。另一方面,可将现场评估结果作为宏观审慎管理的参考因素。如结合人民银行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进一步研究如何运用评估结果来设置金融机构稳健性参数,更好地体现对高风险机构和有重大问题机构的差别政策。此外,稳健性现场评估结论可以通过专题报告等形式纳入《金融稳定报告》中,有助于深入揭示金融体系存在的风险因素。
四、几点简要结论
一是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开展的稳健性评估不同于监管部门的合规性检查,在内容和目标方面重点关注系统性风险和稳健经营水平,旨在评价金融体系运行环境,识别出潜在风险和脆弱性,在宗旨上服务于人民银行维护金融稳定的总体目标,这既是现场评估区别于合规检查的显著特征,也是稳健性现场评估工作的独特价值所在。经过多年实践,稳健性现场评估工作已成为各级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履职的重要工具,在“监测分析评估预防、救助和处置”的金融稳定工作框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二是稳健性现场评估应做到定性和定量评估相结合。当前,各级人民银行开展的稳健性现场评估仍以定性评估为主,通过合规性评价和风险点提示得出评估结论,通常不输出量化的评估结果。随着评估工作的深入开展和评估工作体系的不断完善,稳健性现场评估必然由定性评估为主过渡到定性和定量相结合,通过量化评估结论向金融机构提示风险,并作为触发宏观审慎管理或监管措施的依据。因此,今后应充分借鉴FSAP分析和评估框架,着重加强稳健性评估指标体系建设、定性评估结论的量化方法、金融稳定压力测试等工具措施的研究和应用,逐步推动稳健性现场评估向量化评估发展。
最近大数据、互联网金融、企业创新等名词,在媒体、企业、投资人眼中都成了极度热门的词汇,不管你身处哪个行业,似乎都回避不了这一系列新兴技术和行业环境转变的冲击。笔者从事的投融资咨询、管理咨询类的金融服务企业,面对的客户众多。在与他们沟通的过程当中,我们发现,企业对于大数据和互联网金融如何与自身发生关系比较关注,却较少关注这一波技术革命对于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风险和对于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影响。事实上,笔者认为,技术的革新对于内控五个要素的影响也是革命性的,在此只提出一些粗浅的思考。
一、控制环境(内部环境):中小企业应加强包括治理结构在内的内部环境建设
控制环境是企业对控制的认知,在这个环境中人们进行经营活动并履行控制职责。我们知道,控制环境一般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这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基础,表明企业实施内部控制,应先从治理结构等入手。
以笔者自身亲历的与客户沟通的经验来说,目前很多中小企业对于内部控制的认识虽然在提高,但总体来说还处于较为薄弱的阶段。主要是在于对于控制环境的认识上,在企业的整个经营中,没有把内部控制放在一个应有的地位上。很多企业没有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和议事规则,也没有建立适当的审批权限和授权机制,或是建立而不执行、执行效果差。
而另一方面,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变化非常迅速,包括大数据和互联网在内的技术革新日新月异,产业生态调整使得产业内之间企业的界限变得模糊―导致产业上下游之间整合加剧。如曾经的巨头摩托罗拉、诺基亚也会被谷歌这样的技术背景企业收购。有很多分析认为这些企业的衰落在于他们的促销没做好,技术投入过大。笔者认为,很大的可能还是由于他们了陷入战略的误区,组织结构的设计也不利于企业对于市场变化作出反应。而且制定战略忽视成本因素,系统风险大,成本高,耗资大。此外,没有实现工业品向消费品的转型。每个月推出新产品难以被现有体系支撑;营销战略失误。降价使摩托罗拉失去消费者信任。也不像苹果那样重视用户需求。
因此,在内部环境的建设上面,企业应当做到:
一是企业治理和组织结构的设计:企业治理结构应当有效指导企业运营,组织结构的设计应当有利于企业对市场环境做出快速反应。重视战略,机会与风险平衡。
二是系统策划战略转型。合理设置组织结构为战略转型作保证,充分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客观评价风险因素。加强战略时期的风险研判,切实执行三重一大的决策机制,加强对下属公司的战略管控。
三是建立以客户为中心运营机制。根据用户体验及时升级产品。
四是制定和实施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政策。
二、风险评估:建立起迅速反应的风险机制
风险评估就是辨识和评估实现企业目标的风险,作为制定风险管理措施的依据。
如上文提到的,目前的技术革命带来的是市场机制上的根本转变,即是“公理”变化。比如企业面对的行业假设变了,在社交媒体时代,压缩推销的市场空间,可以在微信微博上对你指手画脚。
从公司层面来说,公司必须制定目标,必须设立可辨认、分析和管理相关风险的机制,以了解自身所面临的风险,并适时加以处理。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企业面临的机遇很多但不可预测的风险也随之增加。有效的内部控制为企业希望实现的目标提供指导,应当设计预算,战略和业务计划相一致的内部控制制度。
风险评估需要对外部的内部影响企业运营,财务报告和法规遵循的因素进行评估。可能采用的方法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的技术控制自我评估。
首先是识别风险。在互联网金融产品层出不穷的今天,识别风险比以往变得更加困难。比如包括微信等在内的社交媒体的风险―信息的泄漏。由于市场信息丰富导致的新的机会和新的风险。企业要警惕的已经不仅是行业环境变化,也要学会识别是市场机制的变化还是单个行业的变化。不管是传统行业还是新兴行业,面临海量信息之下,更要提高自身识别风险的能力和水平。
第二步,风险评估,对于很多中小企业来说,首先依赖于企业家和管理层关注的焦点,以及决策的能力。
对于风险管理而言,常见的管理方面包括资信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等。笔者的某客户曾遭遇由于供应商资信调查不足,实物监控缺失,没有实物调查而被供应商骗取了货款的实例。对于供应链方面就要加强业务模式风险的识别与管控、确保社会贸易的银货两讫、加强对货物所有权的监管和定期开展供应商资信调查。参考著名企业如上海通用等企业,其就不考虑博弈性采购,签订五年期的不变价格合同,实行长单和短单的结合。或如欧洲的第一大钢铁制造商安塞洛米塔尔当供应商超过40%时系统就会亮黄灯,反映供应商依赖度过大。
信用风险的控制包括定期催款:询问,电子邮件,催款函等,事实证明,应收账款只有再刚发生时最容易收回。
我们建议中小企业的管理者要判断紧急状态:到达一定时期不以毛利率为考量,而是以现金流为考量。要保证客户,赶走竞争对手。停止供应商付款。
而投资方面的风险管理也是现今随着并购的热潮兴起而成为更多企业面临到的问题。笔者所在团队就建议企业的管理层和董事会必须高度重视投资风险,投资管理职能要重视风险评估,并及时终止一个预判不成功的项目。
由于收入规模与风险息息相关,企业也要警惕过分追求规模的风险。因为策略传递的不匹配,经营单元决策层对市场风险的判断如果不能及时、准确传达到中层管理人员,则中层管理人员可能认为市场形势并不很严峻。市场剧烈波动时,企业客户的经营状况可能发生较大变化,基于其资金压力或诚信等方面的因素,此时客户的信用风险可能急剧上升。因此需要公司调整信用策略甚至管理体系(如业务审批的授权)。由于社交媒体的强大,外界对于诸如315晚会此类的宣传性节目的反应非常迅速有时甚至过激,舆情传播力非常之大。面临这样的舆论传导机制,企业需要更迅速地做出反应,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控制活动:加强预防型控制和系统型控制
控制活动指能够帮助确保公司应对风险的方法,会被及时执行的政策和步骤。我们知道,主要控制类型包括:预防型控制、检查型控制、手工型控制和系统型控制。
由于控制活动导致的内控问题,比较典型是中信泰富“澳元门”:由于中信泰富的财务董事没有遵循金融交易产品的审批手续,只有电话请示董事长,没有经过董事会讨论。导致交易亏损后董事长荣智健辞职。当然这其中既有评估经营风险不当的问题,中信泰富既没有合理评估交易对手,也没有选择基础性风险管理工具,而是选择是奇异金融衍生产品这一自己并不熟悉的产品。然而更重要的是,内部没有遵循决策机制。
更有去年著名的光大乌龙指事件,也没有对交易有头寸控制,而导致了这场耸人听闻的新闻事件。
在以上的案例当中,一般控制活动:授权、批准、核准和确认都没有被正确的执行。
在第二部分中我们提到,以投资活动为例,投资策略防范的第一要素是投资决策是否正确,即决策层能否准确判断市场趋势,提出正确的投资、资产处置策略。该策略正确与否主要取决于决策层的智慧与战略洞察力而非管理流程(管理体系本身只能减少决策失误的可能性,无法直接提升决策的质量)。做正确的事,这就是做决策,需要智慧。如柯达不做数码相机,为了怕影响其胶卷的市场,尽管数码相机是其发明的。
内控活动讲求的是正确地做事,即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因为投资策略需要依靠具体投资项目、资产处置项目来落实和体现。投资、资产处置项目执行过程的各个环节存在管理风险。以并购为例:评估论证阶段的尽职调查如果未能发现并购目标的潜在风险,可能造成并购失败。因此需要通过完善管理体系来规避。正确的做事就是专业的管理执行。专业管理领域的风险防范也是依托于各专业领域的管理体系:即便市场不发生波动,如果内部管理流程存在薄弱环节,依然会产生风险,需要加以防范。
内部控制活动包括直接职能管理或活动管理:绩效指标审阅、资产安全、职责分工和信息系统控制。如世界知名的三井物产集团采用了包括在线控制,市场测试,测评信用风险和国家风险控制手段等。管制单收货发货(章也是管理),后台也管理严格。
因此,在大数据和互联网金融时代,能够预先制止潜在问题或损失发生的活动的预防性控制和设定在软硬件中自动化控制手段的系统型控制显得更为重要。
四、信息与沟通:重视包括移动互联和社交媒体在内的信息传播和沟通方式
在以往,信息与沟通的方式主要包括匿名举报,举报热线电话号码、邮箱向全体员工传达和向客户、供应商等外部利益相关方公开。考虑举报渠道的独立性和保密性,举报及其调查结果记录在案并定期向审计委员会报告,如跨组织、单位和语言的考虑。
如今,信息与沟通的方式则不仅仅如此。如上文提到的,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态度明显好转―就是因为随时可以通过微信和微博等社交媒体将其不良行为曝光,也就是不良行为空间被压缩。政府执政方式,与民众沟通的方式也在改变。企业的角度也是如此,不掌握员工和客户等利益相关方的行为变化和规律则不能应对新兴市场。
如现在很多企业建立了自己的公众微博和微信订阅号,与外部利益相关者进行信息互动。企业面临的市场波动风险点,也常常通过微信的转发为员工所知,因此,除了传统的邮箱和电话等形式以外,在考虑独立性和私密性的基础上,企业更应该注重利用新型的媒体社交来加强与员工和客户供应商等的沟通。
五、内部监督
持续监督的目的是确定内部控制是否被恰当的设计和执行,以及内部控制是否有效和适用。整个内部控制的过程必须施以恰当的监督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持续的管理层自我监控,包括管理层日常履行控制活动时执行的监控如复核审阅等,以及定期的内控自我评估,如对于大型央企就有公司做内控自我评估的法定要求;二是相对独立部门的监督和审查,如集团审计检查对内控的有效性开展的工作。监督应当融入企业正常的持续的运营活动中,而对于发现的缺陷,应设置上报和追踪改正机制。如中钢集团深陷山西中宇预付款事件,提前预付两个月预付款,包销山西中宇的钢材,就是通过集团审计发现的。
合规性是各种经验教训总结出来的,要遵守议事规则。对于重大经营风险要及时报告最高管理层。
六、小结
为应对大数据和互联网金融行业趋势变化,公司可通过商业模式创新来应对,但商业模式创新的过程存在管理风险,需要加以防范。
每个企业都会面临内控的问题,不管时代怎么改变,这个问题永远不会过时,怎么强调也不过分。很多企业的并购尽职调查因内控混乱而终止,很多上市的项目也因为内控不到位而被退回。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的内部控制尚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又遇到了这样的变化剧烈的时代,因此更要加强内部控制意识和内控制度建设,才能做大做强,更好地与资本市场对接,成为未来的成长之星。
参考文献
一、医保财务审核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审核职能交叉,无法发挥监督合力作用对于医疗保险的审核监督需要多方共同参与,然而当前医保管理单位与外部监督部门之间未发挥联动作用,对于医疗保险的审核监督权限也没有明确划分和界定,因此常常出现职能重叠的现象,在审核手段和流程上也缺乏统一规划,由此导致对于医保的审核难以发挥应有效果。
(二)审核依据缺位当前有关城乡居民医保的审核尚未形成完善的制度章程,相关法律法规仍需完善,对于医保的审核主要依靠医保部门、财政部门、审核部门等,但是对于审核的权责没有明确细化,加之医保规模增加迅速,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医保管理单位的工作难度,不能仅仅依靠医保单位进行审核,同时也需要外部监督力量辅助。
(三)监督方式滞后1.回顾性监督当前对于医疗保险的监督多为事后监督,无法起到事前防范作用。部分医院采取的违规操作手段较为隐蔽,因此很难被事前发现,通过医保统筹系统监控也仅仅只能看到表象问题。以某医疗单位为例,利用医保大数据筛查发现异常,经多方查证发现一起套刷患者医保账户为妻子治疗的事件,同时还存在将不包含在医保支付范围内的项目纳入医保进行支付的现象等,诸如此类现象造成了大量医保基金损失,通过事后监督能够追回的金额相对有限。2.支付方式不合理虽然当前相关部门在不断推进支付方式改革,但是实际执行效果有限,仅仅是增加费用限制标准,实际上仍是按照以往的项目付费来结算,按项目收费对医疗机构来说方便管理,对患者来说,做了哪些项目、各项目都是多少钱,患者比较清楚,便于接受,但是按项目收费难以约束医疗行为,容易导致重复检查、过度检查等现象,不利于控制医疗费用。另外,为推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2017〕55号),要求采取按病种支付的方式,以病种为计价单位向患者收取费用,实行“一价清”,但是由于按病种付费管理的病种相对有限,只有符合要求的病种才能采取按病种付费的方式,由此导致执行效果并不理想。
(四)审核对象存在违规风险在医疗保险审核过程中发现参保者道德风险和医保定点机构诱导风险需求是两大关键点。第一,参保人员缺乏诚信,不能自觉规范使用医保卡进行报销,一些参保人员违规套现,如一些人员冒用他人医保卡,或通过医保卡虚假诊疗、串换药品等,都使得医疗保险面临较大损失[1]。由于我国当前的医保系统尚未实现全面跨地域联网,一些参保人员利用信息漏洞多地大量购买药物,再进行私下交易。如某医保局通报的11起医保基金违规违法案例中,主要涉及非医保药品串换药品、超执业范围开展诊疗服务、重复收取费用、盗用他人医保卡盗刷医保基金、非医保病种骗取医保基金、过度治疗等行为;又如某卫生所负责人何某某在村所医院信息系统内设置了29种药品和静脉滴注模板,根据患者就诊情况,将医保目录内药品、耗材和非医保目录药品、耗材往模板上药品串换,2019年1月1日至6月25日间,涉嫌诈骗医保基金共123760元。第二,存在医保定点机构诱导需求现象。部分医疗定点机构为其提供的服务设置收费标准,并允许获取额外收益,就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医疗服务频次增加,进而导致医疗费异常攀升。部分公立医院为调动医护人员积极性,采取以科室收入来衡量奖金额度的方式,由此导致医护人员在工作中盲目趋利,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开大处方、重复检查、过度诊疗等,更有甚者将医保基金用于支付自费项目,吃回扣,如此种种,不正当的欺诈医保费,不仅使得参保人员利益受损,还违背医保设置的本意。
二、影响医保财务审核的因素
(一)审核主体不完善对于医疗保险的审核并不能完全依靠某一部门,需要多部门协同发挥作用,共同审核医保基金运行过程的规范性和合理性,然而当前不同医疗保险审核监管主体之间沟通不畅,信息不对称,未建立共享的医疗保险审核体系,由此常常出现多头管理或者职能交错的情况,导致在审核工作过程中相互推诿,无法发挥监督的合力作用。部分审核人员缺乏风险防范意识,没有定期对医疗机构营业额增长情况进行事前审查,及时发现风险,而是接到举报之后才处理问题。
(二)制度失效为强化医保单位内部管理和约束,保障医保费安全运行,单位制定了《医保单位内部控制实施办法》,具体涵盖基金财务控制、信息系统控制、业务控制等三大部分,但是内部控制制度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大打折扣,未严格落实,由此造成制度失效。主要原因在于单位内控设置的内容更多停留在业务办理和业务规程方面,而财务方面内控约束机制尚不健全,未有效落实授权审批制度、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度、归口责任制管理制度,对于财务人员的行为约束弱化;同时对于财务审核的权限多停留在平级之间,未对管理层的权限进行约束。
(三)审核对象信息不对称审核对象信息不对称主要是指参保者和医保单位之间存在信息壁垒,医保单位难以全面获悉参保人员的情况,由此一些参保人员心存侥幸心理,利用医保单位尚未实现全国联网的局限性,在异地大量重复开药以骗取医保费。
三、加强医疗保险财务审核的有效策略
(一)建立信息化审核体系在信息化时代,医疗保险审核应逐步实现信息化,以提升审核效率和灵活性,可以引入智能化审核系统,实现电子化线上审核,改变传统的事后处理模式,以实现对医疗保险缴纳、审核报销、发放全过程的监督[2]。第一,应重视医保信息系统基础管理,可以将医保单位的信息中心与医疗单位的信息系统实现医保信息的同步传输,同时对医疗单位的药品库、诊疗库、医保管理库等信息要进一步完善。第二,加强对医疗单位药品的监督力度,医保单位应将药品采购、销售等环节产生的信息纳入信息管理中心,由医保单位进行全程监控,将审核关口前移。第三,升级信息管理中心系统功能,增加智能分析研判功能模块,系统自动识别和分析医疗机构日常诊疗过程中的病例、处方、医疗设备等情况,在发现异常后及时预警提示,以防范医疗机构违规行为。
(二)建立独立的审核机构医保单位应重视建立独立的审核部门,增强财务审核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方面强化审核。其中,事前环节,依托于医保经办单位的审核监控系统对医疗单位HIS系统中医生开给患者的处方或者医嘱等进行监控,在发现超出医保规则的处方后,系统同步分析并作出预警提示,由此严格控制处方中的不规范用药行为或者违规诊疗行为,通过源头把关提升医保经办单位对医保处方的审核效率。事中环节,作为各医疗单位医保科可以建立审核分析系统,定期对医院的处方数据进行智能审核分析,可以以单个医生、科室或全院为审核分析单元,在分析之后为医院管理层提供全面的医保处方分析报告,以提升医保药品和收费项目使用的合理性和合规性,以满足医保经办单位的审核要求。事后环节,通过事后追溯统计系统对审核处理结果进行统计和查询,可以实现多维度查询,反馈违规患者信息、违规药物、违规金额等,一方面可以作为医疗单位追责的依据,另一方面可以为医保单位完善和优化医保体系提供参考。另外,通过培养复合型人才、充分解读和熟悉有关医疗保险的政策规定以及强化人员的职业责任感来提升医保监管部门综合素质,以此来保证医保费用缴纳、报销、发放的规范性和合理性。
1我国航运业跨国经营的必要性
稳定的物流链是支撑全球贸易流转的基础。2009年以来,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贸易国,是外贸依存度最大的国家。航运业承担着我国90%以上的外贸货物运输量,是我国发展外向型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桥梁和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战略通道,对国民经济的安全运行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贸易的增长促进了航运业的需求,而航运业的发达保证了贸易的畅通。我国强劲的外贸出口与扩大内需的进口策略,要求我国拥有自己的商船队伍。
中资班轮公司跨国经营是一种必然趋势。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蓬勃发展的国际市场要求中资班轮公司走出国门,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去,提高海外风险管控的水平和跨国公司治理的能力,实现全球物流链,由海上承运人向综合物流服务商转变,不断开发新兴市场,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航运业作为国家的支柱产业,关系到国计民生。如果完全由外资船舶所有人主宰进出口海运市场,那将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因此,中资班轮公司走出国门不但是必需的,也是必要的。
在我国加入WTO之前,我国航运企业就已走出国门,实现海外航线跨国经营的目标,而码头投资和经营是目前大多数班轮公司跨国经营的首选。
2班轮公司跨国经营的风险管控
2.1组织架构风险管控
组织架构风险管控注重员工和系统两方面,其外延包括海上和陆地工作员工的能力短板、人事因素和工作表现,以及信息系统和内外联络系统。
对船舶所有人而言,确保班轮公司健康运营,有以下关键流程:硬件运作正常,现金流稳定,管理成本低且有效率。要达到上述目标,人力资源是根本。技术进步使IT技术越来越深入地应用到公司管理中,而这些技术的进步有赖于员工的执行。
笔者对组织架构风险偏好的评估如下:
(1)是否所有的风险能够被识别并量化;
(2)风险控制的措施是否能精确反映管理层对风险的态度;
(3)业务管理与组织架构的改变是否能反映公司对风险的态度;
(4)管理层的风险偏好是否能准确无误地传达到公司各个阶层并得到有效的风险治理。
当班轮公司识别并量化所面临的组织架构风险时,如果分析表明组织架构不够清晰、权责分配不尽合理而导致管理低效,那么管理层将通过一系列改变来降低风险,比如设立海外商务管理岗位,避免总经理或财务岗兼任市场、商务工作所带来的内控风险;在海外拓展业务时通过集中资源,如设立全球统一客服中心、单证中心等,进一步理顺管理线条,压缩管理层次,降低管理成本。在开拓海外业务时,尤其要注意关键岗位人员的配置与全球信息系统的运用。以中海集团为例,其设立了北美、欧洲、西亚、东南亚以及香港等5个控股公司,管理全球百余个国家及地区的业务,事实证明这一管理组织架构是简洁高效的。
2.2战略风险管控
由于难以量化和管理,战略风险被称为是最难以被描述的风险之一。过去看法是,战略风险是公司战略失败而带来的潜在损失。有时战略风险也被描述成为“剩余风险”:即显而易见的风险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等无法概括的风险,都归为战略风险。而最新的被普遍接受的定义为:无法被保险与对冲的风险为战略风险。当面临一个不能被接受的战略风险,或可接受但其风险程度不能被接受的战略风险时,管理层往往需要采取行动,即战略改变。而当操作模式改变或风险转移不能起作用时,就需要作出战略调整以降低跨国经营风险。班轮公司战略调整的具体方法包括:
(1)撤出某一航线市场;
(2)多样化投资(投资油船、集装箱船、散货船、滚装船或多用途船等);
(3)与其他班轮公司结盟(如G6联盟和CMA-MSC联盟);
(4)增加资本金;
(5)投资不动产;
(6)风险转移或风险对冲。
2.2.1没有按照计划执行所采取的战略
对集装箱船舶所有人来说,最大的战略风险可能是计划赶不上变化,也就是无法按照计划实施战略。当战略目标偏离轨道,战略成功与否不得不取决于经济、政治、市场等因素是否在船舶所有人的可控范围内,取决于船舶所有人如何管控经济、政治、市场等风险。以下是值得船舶所有人考虑的风险管控方法:
(1)有具体的理由和目标以进一步拥有船舶。许多跨国贸易公司有海量的海上货物运输需求,却不考虑拥有船队,比如沃尔玛。
(2)充分了解船舶运营所涉及的跨国市场,尤其是当地的商业文化和政治环境。
(3)从经纪人、学者、咨询公司等处尽可能全面地了解相关市场形势和市场周期,这有助于班轮公司管理层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4)建立专业咨询团队,以得到融资、保险、、经纪等专家的支持。
(5)公司运营应在一定的财务界限内进行,无论现金流是作为储备还是未来的借款,公司管理层应以审慎的战略眼光来对待保险或对冲风险,将其保持在可控范围内。对于投机性的资本性船舶所有人而言,这一点尤为关键。
(6)班轮公司战略上应有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事件。
2.2.2如何应对失去战略合作伙伴的风险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些战略客户往往要求班轮公司提供“门到门”服务,班轮公司为了得到客户的支持,前期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来构建物流链,以满足客户从起运地至目的地的物流需求,而一旦失去该战略客户的支持,前期投入的成本将难以收回,且未来还可能继续承受成本损失(比如船舶的舱位损失)。为了降低失去战略合作伙伴的风险,班轮公司必须时刻关注竞争对手的运价水平,贴近市场,以有竞争力的价格和良好的服务赢得战略客户的支持。与此同时,班轮公司还可通过远期运费协议(FFA)在期货市场上降低运价波动风险。
在集装箱运输市场上,另一种常见的战略伙伴关系是航运联盟。航运联盟是由不同的船舶所有人根据意向,通过谈判派出类似规模的集装箱船,围绕既定航线开展班轮运输。航运联盟有助于参与联盟的船舶所有人利用彼此的支线网络为自己的客户提供更广泛的物流服务。对于航运联盟而言,船舶规模越相近(比如都是 TEU的集装箱船舶),争议越小,而组成联盟的可能性越大。
虽然组成了航运联盟,但是各成员有各自的需求:
(1)确保自己的舱位没有损失且货物出运顺利;
(2)减少船舶等泊时间,尤其当货物在对方船上时。
航运联盟的内部和外部都存在风险:内部风险一般是成员难以达成一致意见,而需要通过谈判及各自让步解决;外部风险则更多地体现在政治层面,如欧盟和美国的反垄断法律。
以下建议可以降低上述战略联盟的风险:
(1)与战略思路大体相同的班轮公司组成联盟。当进入一个全新的市场时,班轮公司在通过联盟降低当前所面临风险的同时,可以从合作方身上学习并积累相关经验。如果达成联盟协议,须使各方觉得公平合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同时联盟的期限应与船舶所有人的战略规划相匹配。
(2)以舱位互换协议形式开展战略合作,即在彼此独立运营的航线中固定交换一定数额的舱位,以达到优势互享、扩大自身服务范围的目的。对于货主来说,不同的交货期和不同的目的港选择也是他们所乐见的。在舱位互换合作模式下,换出舱位的船舶所有人的风险是对方货物不足,难以填补协议中的舱位空缺而不愿意根据协议赔偿相关的舱位损失。为降低此类风险,班轮公司有必要在完善协议条款的同时,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
2.3信誉和信用风险管控
2.3.1信誉风险管控
一般而言,相较于租家,客户(托运人或收货人)对于班轮公司的品牌更为敏感。一方面,班轮公司的名字被印在集装箱上,在道路上来来往往,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另一方面,每个地区通常都有自己传统的班轮公司,选择范围有限,客户也因此对品牌印象深刻。
船舶牵扯到不同的利益方,包括船舶所有人、船旗国、银行或财团、租船方、经理人、船员、纳税所在国等。当船舶在海上航行发生意外(如船舶油污污染)时,公众的第一反应是各方承担责任并赔偿损失,但上述利益方往往互相推诿,为各自利益争执不休,其中受损害最为严重的无疑是船舶所有人。由此引发的政治因素,也会使相关国家考虑是否允许该班轮公司继续在本国运营,信誉风险由此进一步“发酵”。
关于管控信誉风险,建议班轮公司注意:当事故发生时必须按照应急预案迅速采取行动以挽回声誉。当然,具体方案还取决于事故的性质:搁浅、碰撞、油污、船员罢工、海盗袭击、偷渡等。船长、大副、轮机长等船员应按照规则作出第一反应,同时在第一时间报告公司,公司可以采用事先演练的应急方案处理事故。对于公共预案,必须提前制定相关制度,何人何时何地负责何事,以内部条例明确权责。对于与第三方交涉,需提前计划并付诸实践。船舶所有人及其经理人还须具备应对媒体的战略考虑,事故发生后,媒体通常追求第一时间曝光事故,在此期间也许会忽视相关事实而致船舶所有人于不利境地。此外,对于信誉风险的管控不仅只在事故发生后进行,在平时的日常工作中也须时刻注意,比如通过流程严密地进行货物运输,能减少货物灭失或损坏给船舶所有人带来的信誉损害。
2.3.2信用风险管控
信用风险是指合同一方未能完成合同义务导致另一方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中资班轮公司跨国经营时选择合作伙伴,为管控信用风险,可分析两大要素:食言的可能性及食言造成的损失。
首先,如何评估合同一方食言的可能性。任何对于合同双方或第三方的风险评估都必须有尽职调查的过程,这个过程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尽职调查由主观标准制定的一些客观的切实可行的调查方法组成,由于信息的不完整,有时候尽职调查的结果不尽准确,而且在不同的企业之间,尽职调查的过程也不尽相同。
信用评估的方法之一是信用评级。中资班轮公司跨国经营对合作方信用评级的考虑因素见表1。
除上述因素外,信用评级的定性分析还需考虑以下几点:(1)地理变化而引起的公司信用不同;(2)公司管理力度和管理历史记录;(3)财务弹性(到期债务、金融市场接洽能力等);(4)诉讼及有可能发生的费用;(5)贸易商和银行证明;(6)公司经营史。
其次,如何减少食言造成的损失。建议措施如下:
(1)班轮公司建立一整套信用风险管控制度,并行之有效地加以落实。
(2)对于已经建立信用风险管控制度的班轮公司,在到达按市值计价的信用风险限额之前,应仔细思考相关应对工作。也就是说,班轮公司在与任何公司达成任何交易之前,都必须准备相关信用风险防范预案。
(3)对于合同中信用条款的描述必须格外注意,尤其是银行担保、征收保证金的要求等。
(4)班轮公司可以关注信用衍生品。理论上来说,只要某个公司进入信用评级,就能通过信用衍生品市场交易获得相应的信用风险保障。
但值得提醒的是,建立信用风险管控制度可能带来更大的风险。班轮公司由于信用风险管控制度的规定,会对信用风险可接受程度越来越严格,可接受的客户数量也会逐渐减少。在这种情况下,增加的流动性风险往往大于减少的信用风险,比如,很可能没有足够的符合资质要求的客户来满足货量需求,同时,由于客户数量锐减造成单个客户的依赖度大增,单个客户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可能更加巨大。
2.4市场风险管控
为了更好地了解集装箱运输市场及其风险,有必要了解以下航运市场的特点:航运市场远未达到完全透明,市场信息是有限的,有时候一些市场信息(比如二手船买卖或租出、租入的价格)的释放有其商业利益作用其中。
航运市场不可能真正达到供求平衡,这是因为:
(1)全球贸易量不可能达到供求平衡;
(2)不同航线所对应租船者的偏好不尽相同,航线覆盖区域的经济状况也各有不同;
(3)货主除了考虑运费差异外,还有货物仓储方面的考量,集装箱船舶在海上航线的时间是其物流链运转正常与否的因素之一,越来越多的企业为了追求零库存而不断对海运部分进行精细化管理;
(4)船舶不可能永远满载;
(5)船舶可能因为计划中或计划外的维修保养而暂时停航;
(6)码头可能因罢工等原因发生拥堵,从而导致船舶被迫停航;
(7)不利的天气会影响船舶海上航行和航次周期,如大雾等会使船舶停驶;
(8)某些贸易流向的货物量有周期性的起伏,比如远东至南美东的冷冻箱运输往往与当地水果海鲜等的出产淡旺季节相关。
航运业是周期性的行业,航运市场的趋势更是难以预测。首先,目前对航运业的供给与需求还缺乏精确的数据分析;其次,航运业是动态发展的,要准确预测运价涨跌犹如射中运动中的物体一般困难。
评估航运业未来需求时面临的主要困难之一是航运业牵涉到相当多的上下游产业及相关市场,且每个产业及市场内部都有各自独立的供需关系。各个供需关系的周期不同,有时候甚至不是朝着同一方向的运动过程,而这些产业及市场对航运业及船型有着不同的需求。
航运业的分析师擅长从宏观领域分析供给状况。已经投入运营的船队规模较容易计算,虽然有的船舶可能处于维修或者搁置状态,但总体而言,全球集装箱船队可用舱位的情况还是可以计算的。运力增加一般体现在新造船交付上,但不幸的是,合同拟定的新船交付往往会受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而拖延交付,有时甚至不得不取消合同。目前发生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就导致集装箱船舶所有人纷纷撤销此前在东亚地区船厂的大批订单。这些变化会严重影响对集装箱运力供给的预测分析。简而言之,集装箱船的供给取决于全球海运市场健康与否,更取决于班轮公司的心态。如果运价稳中有升,船舶所有人均看好未来市场,那么一些濒于报废边缘的旧船仍会以较低的航速发挥余热;反之,它们就会被迅速拆解以降低成本。
综上所述,想精确地预测航运业的未来走势,尤其是专注于细节预测,是非常困难的。如果仅仅从上述基本面进行分析,比如航线贸易量变化、航线路径、航程、新增运力、当前市场运力规模、未来可能报废船舶等因素,可以得出一个比较粗略的结论;但航运业是动态发展的行业,上述基本面因素往往会发生变化,因此需要不断修正结论以反映新的市场情况。
回顾走过的26年发展历程,《中国工业报》有过辉煌,也曾经跌入过低谷。由辉煌跌入低谷,这其中既有外部客观环境变化的因素,也有我们自身没有顺应环境变化,及时更新办报经营理念,转换运营机制,作出相应调整等原因。80年代时,作为机关报,虽然没有行政拨款,但当时广告很好做,打个招呼,简单出个策划,就可以了,发行上有红头文件支持,且行业管理部门的网络可以借助,因此基本没有生存的压力,报社的中心工作是宣传报道。从20世纪90年代起,行业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企业真正走入了市场,媒体竞争日趋激烈,报社踏上了由机关报向市场化转变的征途,在办报理念上提出由办好报纸转向经营好报纸,报纸形态上也开始探索由机关报向市场化媒体的转变。2000年以后,外部市场环境进一步变化,我们对媒体的认识也逐步深入,这时我们提出了树立经营媒体的理念,同时着手调整内部组织结构,重新分配内部资源以及运行机制的改革等等。
经营理念的不断更新,带来操作运营模式的不断变化,报社的发展步伐随之加快。随着报纸社会影响力的不断提高,报社的经营收入也得到快速提升,由2003年的1500万元左右快速提升到2006年的3000多万元,一举摆脱了困境,走上了健康发展之路。
作为一家有着20多年历史的传统媒体单位,在风云变幻的媒体市场上,能否顺应趋势,与时俱进,及时更新办报理念和经营思路,至关重要。
树立经营媒体理念
由办好报纸转变到经营报纸、经营媒体,已成为产业类媒体的共识。我们理解,所谓经营报纸,就是要把报纸当成一个特殊的商品来经营,把报纸的生产过程当成一个产品生产过程来运作,要引入企业的生产经营理念、组织方式、运行机制等。在报纸产品设计上,要从目标盈利点(行业和目标读者)向内容“倒推”设计,再从内容向广告“正向”拉动。
《中国机电日报》多年来一直是服务于中国的机电行业,从机关报到行业报,一直是就行业服务行业,行业特性非常明显。随着读者、客户对媒体认识的逐步深化,以及他们阅读需求的变化,很多弊端就逐步显现出来。机电行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装备部门,其产品用户大部分在其他行业,用户很难看到我们的报纸,机电行业企业也很难通过我们的媒体向他们的用户传递相关信息。我们也试图通过向相关行业用户赠报等手段扩大影响,但囿于报名和内容的限制,效果十分有限。这些,大大地研制了报社的发展空间。
改名《中国工业报》后,理论上我们信息来源空间打开了,资源渠道增加了,报纸潜在的发行和经营空间扩大了,报社的发展空间更广阔了。但如何将这些可能变成现实,却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一般来讲,平面媒体的发展趋势一种是高举高打,走权威、全面,横向发展之路,一种是走更专业,更专注,以求在某一特定目标群体中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走纵向发展之路。
对我们而言,简单从报名上看,似乎应该走权威、全覆盖之路,但我们更名之时,没有外部资金投入,完全要靠自身的积累,马上过渡到全面服务整4-Z业领域,无论是资金、人才储备乃至渠道资源等条件都不充分;而继续延续原来服务机电行业之路,我们的人力资源,社会渠道资源等虽然基本具备,但似乎又与报名不符。如何选择,如何取舍,成了摆在我们面前很棘手,很急迫但也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经过长时间痛苦的思考和实践,在向市场付出了一笔不菲的学费后,经过反复调研,充分论证,逐渐形成了我们新的工作思路,进而重新确定了新的发展目标、发展规划等。
为此,我们将“工业领域管理者”确立为我们的目标读者,将“工业领域管理者的工作报”确立为报纸的目标定位;将装备制造业确定为今后一段时间内的重点服务领域;将“打造工业经济领域强势媒体,成为中国产业信息第一品牌”确立为报社的战略发展目标。
与此同时,根据客观环境情况和自身的条件,对战略目的标实现确立了分阶段发展的原则,循序渐进,稳步推进。第一阶段,充分利用原有的一切条件,稳住阵脚,继续以装备制造业为重点,加大服务力度,重新确立在装备制造领域的领导品牌地位,同时通过编采、发行、经营协同运作等手段,利用报名的易接近性,有目的进入机电行业上下游3-4个重点行业。第二阶段,在有一定积累的基础上,不断培育和引进人才,同时通过机制、体制改革,引入战略合作者,继续扩大报纸在工业领域的影响范围,壮大经济实力。第三阶段,待资金积累、资源占有、人才储备、运营模式等具备一定条件,再向整个工业领域进军。同时,通过收购期刊、杂志、报纸等形成跨媒体、立体化经营的专业媒介集团,初步实现我们的战略目标。
在盈利模式考虑上,短期内以装备制造业客户为重点,通过不断发现、创造、分析客户需求,及时开发相适应的经营产品,最大限度地获取收益。在经营收入来源和结构上,要以广告、发行收入为主,综合信息服务收入、会议展览收入等为辅。
在报纸产品设计上,由读者导向转变为读者导向和客户导向共存,最终变为客户导向。在内容选择上,要根据现实目标读者以及潜在的目标读者(指向性发行的读者)的需求而设计。
在内部运行机制上,根据现实与可能,逐步引入企业的运行机制。报社早在1985年,就进行了人事制度改革,在报业中率先实行了干部聘任制,打破了干部终身制。2003年,我们再一次对人事、用工制度、考核分配制度、职称聘任制度等进行前所未有的,力度较大的改革,实现了中层干部和员工的全员竞聘上岗,废除了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以岗定薪,一岗一薪,岗变薪变,加大考核力度,拉开差距,真正实现了想干者,给机会,能干者,给票子等设计想法。
经过一系列的调整和改变,全体员工重新明确了发展方向,统―了思想,员工的积极性被有效激发,焕发出了勃勃 的生机。
由行业新闻提供者向竞争性信息供应商转变
作为专业经济类媒体,一般性的新闻和宣传功能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已退居到第二位。对我们的目标读者而言,通过报纸他们最想获得什么?新闻?信息?还是感悟?我们认为,随着信息传播技术和手段的不断发展,新媒体的出现以及各媒体定位的日趋准确,对我们的目标读者而言,他们通过我们的报纸最想得到的是信息,特别是经过加工过的信息。我们有种观点,原来意义上的新闻会越来越便宜地获得,但信息会越来越值钱,越来越重要。当然这里的信息不是简单的供求信息,而是关乎企业发展的竞争性信息。我们提出《中国工业报》要成为工业管理者的工作报,以工作报的特色、独家提供专门的竞争性信息,使报纸真正成为产业链上不可或缺的一环。
那么什么是企业经营者亟需而我们最有条件提供的呢?我们认为是竞争性信息。竞争性信息是所有参与市场竞争的企业非常需要,又没有形成专业和普遍的市场,是使我们最有可能成为产业链上一环的最直接有效的途径,在这方面有所作为,能够真正解决我们的生存与发展问题。
竞争性信息就是关于竞争环境、竞争对手和竞争策略的信息收集和研究,就是全程全方位监视竞争。竞争性信息包括战略性信息和策略性信息,一般来讲,企业高层更关注战略性信息,企业中的参谋或执行层面更关注策略性信息。
随着新闻体制改革的深入,我们做为专业性较强的产经类报纸,内容也从做新闻一信息一情报这样一步一步完成转型,是合乎规律适应发展遵从市场的。这里所讲的情报是指经过加工的有客户认可并愿意购买的信息。而我们做竞争性信息,从渠道优势、专业能力、社会资源等方面,都有我们独到的优势,具备独有的核心竞争力。
在报道方式上,我们提出要打造采编业务新的操作模式,要改变过去机关报的办报思维与方式,积极探索产经报道新的话语方式。为此,我们借鉴工业化工业生产依靠工艺文件等方式,重新研究制定了编辑手册,对各类稿件的写法刊发等都做出了详细规定,以此规范编采人员的行为。其中,将稿件一般分为两类形式,一是重头稿,一是动态稿。重头稿一般为战略信息,动态稿一般为策略信息;重头稿是定性分析,动态稿是定量分析;重头稿关注趋势,研判大局,动态稿强调时效,精确到点;重头稿解决在哪里做什么,哪能赚钱,动态稿解决怎么做,怎么赚钱。
经过几年的实践,报纸无论从版块构成,报道内容的选择,以及报道方式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转变,得到了目标读者的普遍认可。
由单一广告交易向多点对接、多层次合作转变
前些年,报社的主要收入来源就是广告和发行,收入结构上显得很单一,许多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得不到满足,报社的许多资源也白白浪费了。为此,我们提出,要丰富经营产品,要由单一的广告交易向多层次对接的立体经营模式迈进。
报社由于其特殊的社会分工,是社会信息流动过程中的一个结点,是一个信息收集加工机构。客户与报社的合作,不能仅仅限于订几份报纸或者刊登个广告那么几个环节,媒企之间的合作要追求多点对接,多层次合作。报社具备的许多资源,如渠道、品牌、影响力、网络、人脉、专家智囊库等等,是很有价值的,只要对这些资源进行合法的有效的整合、加工,是可以创造价值的。报社要改变与客户的合作关系和合作方式,要努力成为客户的一个业务伙伴,一个外脑,一个决策支撑点。在此指导下,我们除进一步拓展传统的广告、发行业务外,还通过内部挖潜,外部联合的手段,不断壮大经营队伍,积极开发相应的经营业务。
在产业数据增值业务上,我们围绕相关的工业数据,成立了中国工业产业形势研究室、产业数据中心等机构,充分利用报社的组织优势,进行深度加工,开发出了600余个工业行业的月报、季报、年报、专项调研报告等产品,受到了市场的好评。到目前其购买客户已遍及国内各领域以及美国、日本等国家。
在会议论坛组织方面,每年根据行业和社会热点,及时组织不同内容的论坛、研讨等。其中,每年定期举办“中国工业行业排头兵企业活动”、“中国机械行业企业核心竞争力测评和活动”、“中国工业经济论坛”等,已初步形成品牌效应。
在图书出版培训等方面,我们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由本报组织编辑的(《中国工业经济年鉴》已连续出版两年,2007年刊正在紧张组织中,此外,近几年还单独或与相关机构合作组织出版了十多种产品企业的《名录》、《手册》等,均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6年,由本报编辑组织、经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国内首套《振兴装备制造业系列丛书》,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受到了国家相关部门领导、行业专家、企业家们的广泛赞誉。该系列丛书收录了本报2005年历时半年并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的“合资变局”系列报道,探索了对报纸内容再利用的新途径。图书出版后通过举办向清华大学等首都高校赠书、以及向中国工程院院士们赠书等活动,又进一步提高了报社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
由“百家重点服务企业”向“战略合作伙伴”迈进
作为专业经济类媒体,在媒体质量相对固定的前提下,为客户服务内容和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经营收入的多少。在原有的经营模式下,报社为客户服务的规范性较差,服务水平的好坏基本由为其提供的服务人员来决定。针对此现象,我们在2002年推出了“百家重点服务企业”业务模式,对报社的重点客户,由报社与其签订框架制式协议,明确报社为其提供服务的内容,包括各种宣传,专供信息,公关联络,迎来送往,市场拓展等。通过协议形式,将报社为其提供的服务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全员化,使原来一个人或几个人为这个客户服务,变成集全社资源,系统地为其服务。经过几年的实践,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近两年,市场环境进一步变化,媒体与企业的关系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企业对传媒的需求也更加成熟,媒体作为第三产业的服务理念、服务手段、服务内容也都有了显著的进步和提升,一些大的客户已不再简单满足于发几篇稿子、刊登个广告,而是需求更加专业的获取竞争性信息服务、社会舆论和友好环境设计服务、公共关系及危机公关顾问等服务。为此,2006年初我们又提出对重点大客户,要引入战略合作伙伴模式,充分利用媒体的资源,为其提供更加深入的个性化高端服务。
为战略合作伙伴提供的服务方式上,报社针对每一客户,都组成了有社领导以及各方面人士参加的服务小组,除一般性的服务外,还要尽一切可能,整合各种社会资源,为其提供个性化、系统性、持续性的高端服务。
个性化就是利用报社的广泛收集储备信息功能,以及专业媒体的检索分析能力,为单个企业提供针对性极强的竞争性信息,服务于企业的战略决策层,成为客户的决策帮手。
中图分类号:F8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770(2010)05-017-06
杠杆是物理学概念,引申到经济学中,是“以一个小的资本,去撬动大的资产和利益”。在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中,金融机构过度承担风险,资产负债表过度扩张,导致杠杆程度过高。危机爆发后,金融机构的资产和负债规模被迫收缩,不得不去杠杆,又进一步引致信贷紧缩、企业投资减少、居民消费不振,对宏观经济造成负面影响。可见,杠杆问题值得高度关注。
宏观经济中,不仅金融机构存在过度承担风险情况,居民、非金融企业和政府累积负债也会增加其资产负债杠杆程度。度量居民、非金融企业、金融机构和政府杠杆化程度的指标很多,常用的方法见表1。根据计价方法的不同,杠杆率(或杠杆倍数)可分为账面杠杆率(账面杠杆倍数)和市值杠杆率(市值杠杆倍数)。
一、 直接作用:金融机构过度杠杆导致系统性风险增加
金融体系整体杠杆程度过度,各种风险相互触发、相互推动,系统性风险积聚并形成的概率将成倍增加。
(一)复杂性增加
在资产证券化、衍生品及抵押品交易中,金融机构保证金及创新产品杠杆作用成倍放大了金融机构融资能力。保证金的杠杆作用,意味着金融机构只需有限的保证金,就可进行巨额交易。一旦市场剧烈动荡,金融机构无法轻易平仓或在平仓时遭受巨额损失,成为系统性风险的重要来源。金融衍生品等创新产品交易机制中,既存在内嵌式的又存在外源型的“杠杆”。多层次、混合工具、跨行业的杠杆设置方式,使杠杆放大效应呈几何倍数递增(见图1)。
杠杆程度越高,结构特征越多样,交易越复杂,风险越易通过交易对手直接敞口和继生性敞口传导,投资者、市场中介和监管者越难看清风险的集中程度,容易积聚重大的系统性风险。
(二)脆弱性放大
系统性风险往往来自系统中最脆弱机构和领域,并由系统内部的关联性传染、蔓延。当金融机构债务规模过大、资产负债表杠杆程度过度时,用于抵御风险的资本基础越薄弱;银行系统中脆弱性机构越多,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越弱。一旦出现触发事件,单个或多个机构发生危机的可能性越大,金融市场功能被冲击破坏的概率越大,系统性风险隐患大为增加。
(三)顺周期性
金融机构杠杆比率的变化和资产负债表规模的变化正相关。部分资产价值依赖于当前市场价值,在经济高涨时资产价值高、杠杆率上升;经济低迷时,资产价值低、杠杆率下降。从而,杠杆化具有顺周期性。
杠杆的放大周期作用也可直接由风险价值的逆周期性体现出来。由于杠杆率与风险价值互为倒数,当杠杆值很高时,可度量的风险价值往往很低。高的杠杆率导致资产价格的波动加大,与资产回报的相关关系也相应增大。
二、放大路径:过度杠杆加深关联度,进一步放大系统性风险
金融机构、市场和体系的关联性体现在溢出效应和金融机构的外部性上。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过度杠杆不仅意味着金融机构之间相互关联程度增加,也意味着与之相关的居民、企业、金融机构、政府之间关联程度加深。一旦系统性风险爆发,扩散及蔓延范围会放大。
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增加杠杆程度,加深了与之相关的经济部门关联程度。居民、企业、金融机构和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相互关联。居民和企业从银行贷款,是居民和企业的负债,同时也表现为银行的资产。银行从中央银行获得再贷款,是银行的负债,也表现为中央银行的资产。
一国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集中展示了该国的经济活动。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体现了其他国家负债;中央银行向金融机构贷款,体现为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资产,以及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的负债(见表2)。
一方面,金融机构、企业、居民及政府等杠杆程度越高,意味着存在交易关系、互为交易对手的经济部门关联程度越高,内在依赖性越强。另一方面,居民、企业、其他交易对手等客户杠杆程度越高,金融机构越难以监测和管理交易对手风险,防范交易对手风险压力越大。金融机构杠杆率越高,监管部门和最后贷款人防范系统性风险压力越大。
经济部门可通过调整自身资产负债情况增加或降低杠杆;不同经济部门去杠杆操作,会相应改变其他部门资产负债表。居民通过增加负债规模增加了杠杆程度,反之亦反;金融机构可通过增加利润留存比例、新增资本、降低资产和负债规模,或者降低资产的风险水平等去杠杆。极端情况下,违约和破产也可以称得上是降低负债水平、从而去杠杆的方式。
当资产价格出现急剧变化时,居民家庭和非金融企业可能并不立刻调整自己的资产负债表。与居民家庭和非金融公司相反,金融机构为保持足够的流动性,会迅速针对预期风险和资产价格的变化做出反应。当资产价格剧烈下跌时,金融机构会被迫抛售资产获取更多的流动性。这些经济行为又导致资产价格进一步下降,影响企业、居民资产负债表状况。
金融危机发生后,市场一度陷于困境,美联储和财政部实施一系列救助措施,帮助陷入困境的金融机构和其他企业融资或举债。换言之,美联储通过增加自身资产负债表的杠杆程度,帮助企业和居民去杠杆。
国与国、经济体与经济体之间借贷等行为,会影响各自资产负债表,从而改变杠杆状况。过去20年间,美元资本在全球大规模流动,金融创新和杠杆经营的理念随之传播。对冲基金、投资银行及结构化的融资方式助推资产升值,在当时又推动了实体经济增长。此外,由于国际资本市场的高流动性和各国间利率政策差异,华尔街向欧洲等其他区域输送资金时进一步要求高于本国贷款利率的资金回报率,因此,美元资本输出的同时,高杠杆经营也被同时传导扩大了。
随着关联程度的加深,一旦系统性风险爆发,风险沿着交易产品等渠道不断传递和扩散,波及不同经济部门,最后冲击实体经济的各个层面,并由一国、一个区域蔓延到全球,放大了系统性风险的破坏力。
此外,从杠杆或去杠杆的方式或影响看,可以是经济部门主动或正向的运作或操作,也可能是被动操作,并对宏观经济产生不同影响。如美国金融机构1990年3季度到1995年4季度的去杠杆化和非金融公司1990年2季度到2006年3季度的去杠杆化,都发生在宏观经济整体向好的大背景之下(杨金梅,2009)。由于利润快速积累,金融机构和非金融公司的去杠杆表现为资本增速高于负债增速,且在此过程中,金融机构和企业的资产负债规模均有扩张,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都有增加,因此对宏观经济产生正面影响。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由于不良资产侵蚀资本,金融机构资产和负债规模被迫下降,不得不去杠杆,引致资产价格下跌、银行信贷减少、企业投资下降、居民消费萎缩、失业人数上升,对该国宏观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三、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视角:美国金融机构的去杠杆化
与历史上美国各私人部门往往分别去杠杆不同,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所有私人部门均被迫去杠杆,并且金融机构的去杠杆操作与居民、非金融企业去杠杆操作相互影响相互强化。这一过程正如Irving Fisher(1933)描述的“债务型通缩”(debt deflation)。
概括来看,危机后去杠杆化呈现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金融产品去杠杆化。2006年美国房地产价格开始下降、房贷违约率上升,其影响首先体现在各种建立在次级按揭房贷基础上的衍生品价格大幅下跌,种类繁多的结构性金融衍生产品市场泡沫纷纷破裂。
第二阶段:金融机构去杠杆操作。由于金融机构投资衍生产品形成巨大损失,面临流动性困难,被迫减记不良资产并大幅减少对风险资产的暴露,从而降低杠杆程度。
第三阶段:作为消费者或投资者的非金融企业和居民去杠杆操作。金融机构的去杠杆导致信贷成本大幅上升、借贷条件变得异常苛刻,而资产价格下跌又降低了企业和居民抵押品的价值,企业和居民融资受限,不得不去杠杆。
第四阶段:不同经济部门去杠杆相互强化。居民去杠杆导致居民减少消费支出,投资者出售资产,加剧了各类资产(如房地产)价格的缩水并产生负财富效应,这使以英美家庭部门为代表的消费者减少举债或提高储蓄率来增加净储蓄,缓冲家庭财富萎缩。企业的销售受到影响,也被迫去杠杆操作。企业销售和生产的下降导致企业减少股息发放、降低生产规模、减少工人工资和劳工雇用,从而减少居民的收入,进一步促进居民去杠杆。
第五阶段:企业和居民的去杠杆操作进一步加剧实体经济基本面恶化的速度和程度,从而加剧了金融机构利润的下降以及各类资产价格的下跌,反过来强化了金融机构去杠杆。
第六阶段:全球经济去杠杆。面临经济基本面的恶化,各国政府纷纷出台经济刺激政策方案。实现政策效果的需要增加政府主导的支出规模,为减少经济刺激计划效应因进口“漏出”本国经济系统,政府支出规模的增加尽量用于购买本国制造的产品,否则,也不能使本国经济受益。客观地讲,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各国政府动员本国财政资源刺激经济,并相互博弈,出现了全球经济的去杠杆化。这种情况历史上曾反复出现。1929年至1932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中,美国《斯木特―霍利关税法案》率先将2万种进口产品的关税大幅提高,引发各国跟随效应和其他国家的报复性关税;每个国家都试图将自己与外部危机隔绝开来,结果反而加剧了危机在全球蔓延的速度和程度,世界经济状况进一步恶化。
2007年6月末,美国次贷危机越演越烈,作为“市场终极信用机构”美国美联储、财政部等采取多种方式救市,为市场提供流动性,帮助金融机构去杠杆。以华尔街五大投行并购、倒闭、转型为标志,高杠杆业务开始退潮。这一过程导致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规模与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2007年6月底,美联储资产总规模为8993亿美元,资产负债表非常简洁。在资产方,87.9%资产为美联储持有的美国财政部债券;在负债方,90%负债为流通中的货币。随后,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急速膨胀。截至2009年末,美联储总资产由2007年6月的8993亿美元上升到22375亿美元,两年半内增长了2.49倍。
(一)美联储资产负债表中新资产项目显著增多、金额巨大
第一,2009年1月新设“按揭贷款支持债券”(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项目,用于反映美联储收购的由房利美、房地美、吉利美担保的按揭贷款支持债券。该收购计划于2008年11月公布。计划收购5000亿美元的按揭贷款支持债券(占该市场总量的1/9),用以提高该市场的流动性,压低市场利率,从而稳定长期住房抵押贷款利率,重振楼市,促进美国经济复苏。2009年末,该项目余额为9096亿美元,占资产方余额的40.7%。
第二,2007年12月新设“定期拍卖信贷”(Term Auction Credit)项目,用于反映通过定期拍卖便利机制(Term Auction Facility, TAF)向符合条件的存款机构投放信贷情况。2007年12月美联储推出定期拍卖便利(TAF)机制,允许存款类金融机构使用更广泛的抵押品,通过拍卖机制获得美联储的短期贷款。该项目属短期项目,是流动性投放的重要工具。2009年末余额已逐步减至759亿美元,占资产方余额的3.4%。
第三,2008年6月新设“所持Maiden Lane LLC(Ⅰ―Ⅲ)资产净额”(Net Portfolio Holdings of Maiden Lane LLC Ⅰ―Ⅲ)项目,用于反映美联储持有Maiden Lane公司资产净额。Maiden Lane公司成立用以救助贝尔斯登等公司。该项目2009年末余额为648亿美元,在资产方占比2.3%。
第四,2009年3月新设“定期资产支持证券贷款便利”(Term Asset-backed Securities Loan Facilities)项目,反映美联储通过定期资产支持证券贷款便利机制(Term Asset-backed Securities Loan Facilities, TALF)向资产支持证券持有者发放的信贷情况。TALF计划旨在向资产支持证券的持有者以其证券作为抵押品发放贷款,这些抵押品范围比较宽泛,包括学生贷款、消费类贷款和小企业贷款支持的证券,从而提振消费者贷款。此项目在2009年3月25日首次出现时余额为6.71亿美元,到2009年末已提高至476亿美元,在资产方占比2.1%。
第五,2008年12月新设“向AIG贷款”(Credit Extended to American International Group)项目,用于反映美联储向AIG贷款余额。自2008年9月以来,美国政府四次对AIG施以援手,美联储给予贷款支持。该项目目前余额为207.7亿美元,在资产方占比0.9%。
第六,2008年6月新设“所持LLC的商业票据融资便利净额”(Net Portfolio holding of Commercial Paper Funding Facility LLC)项目,用于反映美联储通过商业票据融资便利(Commercial Paper Funding Facility, CPFF)机制面向商业票据发行者发放信贷的情况。
根据该机制,美联储设立一个特殊目的机构(SPV),来向票据发行者购买无担保商业票据和资产担保商业票据,这意味着美联储可以绕开金融机构直接对工商企业实施融资支持。该项目一度高达近2000亿美元,2009年末余额为140亿美元,在资产方占比为0.6%。
第七,2008年3月新设 “一级交易商信贷” (Primary Dealer and Other Broker-dealer Credit)项目,用于反映美联储通过一级交易商信贷便利机制(Primary Dealer Credit Facility, PDCF)向一级交易商发放的信贷。一级交易商提供合格的抵押品,以再贴现利率可从美联储获得隔夜拆借资金。通过这一机制发放的信贷,在2008年10月达到最高值1476亿美元之后一直下降,至2009年末已降为0,表明一级交易商资金紧张的局面已有所缓解。
第八,2008年9月新设“资产支持商业票据货币市场共同基金流动性工具”(Asset-backed Commercial Paper Money Market Mutual Fund Liquidity Facility)项目,用于反映美联储通过资产支持商业票据货币市场共同基金流动性便利机制(Asset-backed Commercial Paper Money Market Mutual Fund Liquidity Facility, AMLF)向存款机构和银行控股公司发放信贷情况。AMLF旨在为存款机构和银行控股公司从货币市场共同基金购买资产支持商业票据(ABCP)提供资金。通过AMLF机制发放的信贷在2008年10月达到最高值1458亿美元之后一直下降,2009年末已降为0,说明货币市场基金市场资金紧张的局面已得缓解。
上述工具都超越了传统中央银行职责,体现了美联储向金融机构及市场提供最终储备的积极态度。与此同时,美联储原有资产项目如“持有财政部债券”等金额基本持平微有下降,从2007年6月底的7904亿美元,减至2009年末的7765.8亿美元,减持1.7%,在资产方占比为34.7%。
(二)美联储负债方增长较快
首先,“流通中的货币”(Currency in Circulation)余额较快增长,由2007年6月的8097亿美元增长到2009年末的9296亿美元,增长了14.8%。
其次,新增“美国财政部补充存款账户”(U.S. Treasury,supplementary financial account),以反映增发国债筹措的资金。2008年9月美联储与财政部达成协议,由美国财政部通过增发国债将筹措到的资金转入财政部在美联储新设立的“补充存款账户”中,为美联储提供了资金来源。
2009年末,美国财政部在美联储的存款(一般存款账户加补充存款账户, U.S. Treasury, general account and U.S. Treasury, supplementary financingaccount)共计1299.5亿美元,占负债方的比重从2007年6月的0.5%上升到2009年末的5.8%。
截至2009年末,美国国债已达12万亿元,相当于美国年GDP的90%强。此外,根据2010年3月10日美国财政部预算报告,至2010年2月美国政府已连续第17个月出现预算赤字,赤字规模再创记录达2209.1亿美元;2010年美国财政赤字预计达1.6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GDP的10.6%。大量增发、政府巨额财政赤字等因素影响了美国国债价格。2009年,美国国债是全球表现最差的债券,综合价格下跌3.7%,创下自1978年以来最大跌幅。
最后,准备金余额(Reserve Balance with Federal Reserve Banks)迅猛增加。从2007年6月的72亿美元增加到2009年末的10693亿美元,增长了约149倍,在负债方的占比从0.8%上升到48.9%。以往,商业银行缴存美联储的准备金并不付息。2008年10月《问题资产救助计划》通过的最初几周,美联储对商业银行的法定准备金和备付金(超额存款准备金)支付了不同的息率,后又统一了两种准备金付息率。2009年末,美联储支付的准备金利率为0.25%。缺乏放贷动力的银行甚至愿意在美联储账户上保留高额的超额存款准备金以获取无风险利息收益。
由此可以得到一个清晰的美联储筹集、运用资金的路线图,即财政部将增发国债筹集到的资金存入美联储,美联储采用各种创新工具投放到市场,金融机构则将得到的流动性通过超额储备的方式存回美联储。
由于美联储的特殊性,以调整后的总资产/核心资本测算,截至2009年末美联储的杠杆倍数为42.9倍,大大高于2007年6月的17.3倍。
美联储快速膨胀了自身资产负债规模,过度扩张杠杆,一方面保持了金融体系的流动性,保护了银行业信贷投放能力,帮助恢复金融体系理性杠杆程度;另一方面,超越了传统中央银行职能,直接为工商企业、住房、助学等重点领域提供融资支持,帮助它们减轻负债压力,从而去杠杆。
从政策实施难度看,“联储引导、市场紧随”的方式,将金融机构和企业的负债压力移向美联储,使其承担了巨大风险。一旦美联储高度膨胀资产负债后仍“救市失败”,有可能彻底击垮市场信心,而这将是美联储无法承受的近乎无限大的成本。
从政策效应分析,短期看,在危机时机,美联储膨胀资产负债表对推动美国房地产证券化市场等金融市场、紧急救助金融机构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化解了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隐患。长期看,美联储过度杠杆酝酿着更大的系统性风险隐患。危机不会永远持续,当危机冲击的不利影响逐渐消退,生产和消费活动逐步稳定后,美联储若不能正确选择反向调整资产负债表的时机、力度和方式,平稳实现自身去杠杆,可能会产生比此次危机冲击更大的不确定因素。
因此,不能简单、割裂、孤立地看待金融机构杠杆程度的增减变化,应以全面、整体的观念,深入分析不同经济部门的杠杆变化趋势和程度,监测和评估脆弱性领域,研判系统性风险积聚的时空区间和可能触发因素。
四、启示与思考
由于金融机构之间、金融机构与其他经济部门之间关联度不断增加,还需从宏观视角进一步加强对金融体系、企业等杠杆程度的监测及引导。
一是加强对企业和居民部门负债水平和杠杆程度的统计监测。政府、企业、居民、金融体系保持健康的负债水平和杠杆程度对整体经济健康运转意义重大。
金融体系信息化发展相对最完备。政府宏观财务体系较以往更具开放性。投资者财务和经营者财务信息化程度较高。上市公司数据披露较为规范。发生过金融业务的企业、居民、重点行业等资产负债情况可以通过金融体系加以了解。
目前来看,我国中小企业应加快推进基于企业会计准则和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1]),形成“数出一门、资料共享”的统一会计信息平台,更好地满足投资者、债权人、监管部门等有关各方的需要,为进一步引导各经济部门保持合理的负债程度及杠杆水平奠定基础。
二是对主要金融行业设置内嵌式杠杆监管机制,统一加强银行、证券等行业杠杆程度宏观审慎监管与企业与居民家庭不同,金融部门杠杆和去杠杆操作更加主动、灵敏。因此,应推进对金融机构杠杆累积因素敏感性分析,科学测算确定银行、证券和保险业合理的整体杠杆区间,适时遏制经济扩张时期主要金融行业过度负债,制定合理适当的杠杆水平行业监管标准,有效防止金融行业资产规模过度扩张和过度承担风险,控制系统性风险。为有效补充资本监管工具,我国银行业监管部门已建立杠杆率监管标准,作为审慎监管新的重要工具,进一步增强了系统性风险管理能力。与此同时,由于风险传递加速,还需进一步完善金融控股公司、关联企业、母子公司等并表杠杆程度的宏观审慎监管。
三是加强宏观审慎监管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的协调配合,建立整个社会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相互平衡,健康、合理、适度的杠杆基础。加强宏观审慎监管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把社会整体负债情况,包括政府(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金融部门、企业(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居民家庭部门等杠杆结构及其平衡情况纳入宏观监测的内容。推动各经济部门的杠杆程度评估更好地支持金融体系层面的杠杆程度监测与评估。引导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相互平衡,推动各经济部门负债程度和杠杆水平维持在健康、合理、适度的区间。
四是加强宏观部门杠杆操作规模及方向有效性监管。宏观经济部门调整资产负债情况,具有再杠杆或再去杠杆意义,影响银行及企业杠杆情况。宏观经济部门应当在金融体系层面和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层面进一步推动宏观审慎监管工具的研究开发。把握金融部门、房地产等重点行业、地方政府(如地方融资平台)等杠杆扩张特点,创新调控政策工具集,及时、定向、主动引导重点领域杠杆程度,减少市场泡沫。
五是加强对其他国家杠杆操作影响跟踪研究。需深入研究美国中央银行、财政部在应对金融危机时,采取的一系列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创新工具以及美联储资产负债过度膨胀的情况。创新工具的设计和应用主要针对金融机构和相关资产的流动性、货币市场或特定金融产品市场稳定。不同政策工具的目标对象、有效时机、提供资金量、运作方式对金融体系去杠杆作用各有不同,不仅影响着当前的危机走向,影响着美元汇率和国际货币体系,也会对未来全球经济和金融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需加强跟踪研究。
注:
[1] XBRL,eXtensible Business Reporting Language简称,即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是目前应用于非结构化信息处理尤其是财务信息处理的科技和报告术语的结合体。其原型为XFRML,是一项由美国会计师协会(AICPA)于1999年发起的计划,旨在提供一个以XML为基础的全球企业信息供应链,方便使用者取得、交换、分析。我国财政部等部委是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中国地区组织执行委员,从2006年起,力争用5-10年努力,建全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包括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分类标准)。
参考文献:
1.Archarya,Viral, 2009.“A Theory of Systemic Risk and Design of Prudential Bank Regulation”,CEPR Discussion Paper No.7146,London:Centre for Economic Policy Research.
2.Armstrong, J., E. BordeleauLabrecque, A. Crawford and C. Graham, 2009.“The Role of Regulatory Limits on Leverage: The Canadian Experience”, Bank of Canada.
3.De Larosière, J., L. Balcerowicz, O. Issing, R. Masera, C. Carthy, L. Nyberg,,and J. Pérez Onno Ruding, 2009.“The High-level Group on Financial Supervision in the EU”, Brussels.
4.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2009.“Lessons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for Future Regulation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nd Markets and for Liquidity Management”, Prepared by the Monetary and Capital Markets Department.
5.Panetta, F. and P. Angelini, et al., 2009.“Financial sector pro-cyclicality: Lessons from crisis”, Occasional Paper No.44, Bank of Italy.
6.Wellink, N., 2009.“The Importance of Banking Supervision in Financial Stability”,BIS Press Releases.
7.Tarashev, N., C. Borio and K.Tsatsaronis,2009.“Allocating Systemic Risk to Individual Institutions: Methodology and Policy Applications”, BIS Working Papers.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国内艺术品市场交易总额从2011年的2108亿元(占全球30%)滑落到2012年的1619亿元(占全球25%),尽管只是世界第一、第二位置的变化,但是24%的年度落差以及与经济增长减速、流动性紧缩等宏观要素叠加,①于是让人们对艺术品市场产生“遭遇寒流”、“减速震荡”、“泡沫破灭”等议论,甚至出现了恐慌心理及抛售现象。而2013年中国艺术品春拍一系列利好消息(如嘉德春拍成交25.71亿、保利春拍成交28.3亿元②),又让舆论转即弥漫在“复苏”、“回暖”、“井喷”的高调中。市场的瞬息变化无疑给人扑朔迷离之感,但是,透过此种感性、局部乃至表面的认知,来研判艺术品市场整体行情内在的走势,根本性的断定应为调整——既不可持续攀升,也不会永久低迷,而是在调整中曲折前行。当然调整不仅包括与外部经济、社会关系的适应性匹配,也包括市场内部架构、运作、营销以及管理手段等要素的前瞻性构建。因为,按照现代经济学的观点,在一个充分市场化而非高度管制性的体制下,企业可以自行修复、调节以及优化、升级内部要素系统来实现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故此,本文基于客户关系管理的视角,对艺术品拍卖公司经营内部策略进行探究,以期寻求艺术品市场持续发展对策。之所以选择艺术品拍卖公司来探讨当前艺术品市场问题,是因为尽管艺术品市场由画廊、艺术品拍卖公司和艺术品博览会构成,三者各居其所、各司其职,但在目前却以艺术品拍卖为主轴,其销售额大致占据整个市场的70%,成为三级艺术市场的主导性力量。而又之所以基于客户关系管理的视角来探讨当前艺术品市场问题,是因为,其一,客户关系管理理论已成熟地应用于大型商业、零售服务业以及市场化竞争充分的文化、教育领域,并且在实践和研究层面都已相当完善;其二,客户关系管理在艺术品市场经营中的实践已经起步,但这一领域的理论探讨现今在学术界却几近空白,或者说艺术品经营领域客户关系管理的实践远远走在了理论的前面。因此,这一课题研究在国内艺术品市场高位调整的情势下,对于艺术品拍卖公司应对持续且不断加剧的竞争具有重要意义和远大前景。
二、客户管理之于艺术品拍卖公司经营
1.客户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内涵客户关系管理(英文缩写CRM)是在美国逐步发展起来的市场营销理论。这一概念的提出经过了一系列演变的过程。先是1980年提出专门收集客户与公司联系的所有信息的“接触管理”,继而1985年提出为公司培育客户关系的“关系营销”,到1990年又提出包括电话服务中心支持资料分析的“客户关怀”,1999年客户关系管理概念成型并且丰富为一套完整的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理论。这一过程实际上反映了市场营销在当下根本性的转向,即在分别经历以产品为中心(产品的种类和质地)、以销售为中心(促销的手段和方法)之后,正在逐步向以顾客为中心(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的阶段提升。这一转向的背景是,20世纪以来发达国家商业竞争的加剧、卖方市场的形成以及网络技术的推进,同时也伴随着市场营销理论的发展及其与实践的互动,而这些背景因素同时也是客户关系管理理论应用的必要条件。
概而述之,客户关系管理(简称客户管理)是企业利用网络技术手段大规模地收集、归整、分析客户信息,并深度挖掘客户的需求特征、消费偏好和行为模式,由此采取“一对一”的策略化营销方式,来满足不同价值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提高客户忠诚度和保有率,实现客户价值持续贡献,从而全面提升企业盈利能力。这一理论的核心是将企业的客户(包括最终客户、分销商和合作伙伴)作为最重要的资源要素,通过深入的客户分析和完善的客户服务来满足客户的需求,保证实现客户的终生价值。CRM在整体构成上包括了网络技术支持、客户深度关怀和盈利持续提升等3个不可或缺、紧密联系的基本要素;换言之,CRM实乃在客户深度关怀的理念指导下通过网络技术支持来实现企业盈利持续提升。
网络技术支持是前提和保障。客户信息是客户管理的基础,而客户管理下的客户信息只有计算机而非人工所能完成处理,信息、网络技术就成了CRM实现所凭借的一种手段或保障性条件,它集合了当今最新的技术,包括Internet和电子商务、多媒体技术、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专家系统和人工智能、呼叫中心等。CRM采用上述先进的信息与网络技术来获取客户数据,运用发达的数据分析工具来归类、挖掘、开发客户数据。因此,可以说互联网是CRM的加速器,这些技术随着CRM的应用而飞速发展,目前进入移动CRM系统阶段。移动CRM系统是集3G移动技术、智能移动终端、VPN、身份认证、地理信息系统、Webservice、商业智能等技术于一体的移动客户管理新型产品。假如没有数据库、网络等一系列技术保障,所谓的客户管理不仅无从谈起而且反之会消解或遮蔽客户管理理论的正当性、合法性,在更深层次上还会波及到商业价值。客户深度关怀是关键或核心。CRM的基础来源于企业对客户长期管理的观念,这种观念认为客户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并且企业的信息支持系统必须在给客户以信息自的要求下发展。成功的客户自将产生竞争优势并提高客户忠诚度最终提高公司的利润率。客户是企业新的重要的资源,只要有合适的客户资料,未来就可以发展长期的行销策略。因为依照顾客的个别需求可以开发更加适合的产品与服务;针对特定的目标族群进行行销,可以引起个别、可测量的回应,实现互动媒体下的客户导向和一对一行销。如前所言,其实这是一个重大的商业转向,从“以产品为中心”的模式向向“以客户为中心”的模式转移,也就是说,企业关注的焦点已经从内部运作转移到客户关系上来。这样,企业的经营行为和业务流程都将以客户关怀为中心,而企业资源的有效组织和调配也由客户细分而来。
盈利持久提升是目标或本质。CRM要求以客户为中心的商业哲学和企业文化来支持有效的市场营销与服务流程,赋予企业更完善的客户交流能力,最大化客户的收益率。究其本质,CRM仍是企业因应市场竞争而生成的整体营销方案,其目标归纳起来有3个方面:(1)提高效率,通过采用信息技术,提高业务处理流程的自动化程度,实现企业范围内的信息共享,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能力,使企业内部能够更高效的运转;(2)拓展市场,通过新的业务模式(电话、网络)扩大企业经营活动范围,及时把握新的市场机会,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3)实现盈利,不管是技术支持还是客户关怀,莫不是通过这一新的营销手段来寻找扩展业务所需的新的市场和渠道,帮助企业保留更多的老客户,并更好的吸引新客户,最终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之间的合理平衡的动态过程,实现企业持续增加利润以及社会效益最大化。
因此我们可以说,CRM首先是一种个性化营销的整体解决方案,当然也是选择和管理有价值客户及其关系的一种商业运作模式,其实更是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管理理论、商业理念。在国内,当一个企业开始关注客户关系管理时,往往也伴随着业务流程的调整,通过引入先进的营销管理理念、可借鉴的流程制度以及自动化工具,来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2.艺术品拍卖公司经营尤其需要客户管理发生在文化领域的艺术营销不同于一般商业的产品营销,艺术品拍卖公司更应该将通常的商业经营定位提升为艺术营销的层级,类似于表演院团以及影视院线的票房营销一样,艺术品拍卖公司的经营尤其需要客户管理。其依据首先是基于艺术及其营销的特点所考虑。商业营销的对象往往是一件具象的实体商品,目的在于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而艺术及其营销则不同于一般的商业产品,根源在于艺术机构大多属于中介性质的服务业,本身不从事艺术作品生产,它提供给客户的服务是无形的,无法用手触摸及验证。而且艺术品的真正价值在于它所蕴含的审美品质、文化内涵,如果没有这一点,所谓的艺术品与普通商品便没有实质性的差别。所以艺术行销不只是销售一件普通的产品,还追求包括生活品味塑造、审美情感传达、社会关系沟通在内的全方位的建构过程。艺术行销必须透过双方相互满意的交换,将焦点放在全方位的关系沟通上③,只有恰当确认和充分明晰客户的需求,才可能开发出满足特定需求的产品或将某一产品提供给特定细分市场的客户群体。究其本质,艺术营销乃是建立在客户需求基础之上的一种深入的“美学追究”,就是告诉客户(包括潜在客户)你的艺术机构是什么以及在做什么,告诉客户如何加入到你的艺术机构里来以及加入进来的结果是什么。艺术产品并非人们的生活必需品,客户对艺术品的接受需要特定的情感、经验或知识。因此,艺术营销学莫不特别重视研究受众、消费者,研究哪些因素影响着人们的艺术参与/消费,研究如何培育、拓展而不仅仅是等待、寻找受众/消费者。其次是由艺术品拍卖公司的经营属性所赋予。众所周知,艺术品拍卖是以公开竞价的方式,将艺术品或财产权利转让给最高应价者的买卖方式。在拍卖行业中,客户的参与对拍卖过程和结果具有决定性作用。围绕艺术品拍卖的双方即卖家和买家都是拍卖公司的客户。卖的一端客户称之为委托方,也就是一般意义上的藏家或供货方,是艺术品的所有者或财产权利的处置者。由于拍卖市场中的艺术品具有不可再生性和稀缺性,委托人往往对拍卖标的的价值期望较高,这造成了拍卖公司征集拍卖标的的难度很大。而对买的一端客户则称之为竞买方,是指参与竞买过程的买家。不管是买家还是卖家,就一般而言,作为客户不仅需要具备资金、时间与艺术品,而且需要具备特定的知识、经验以及收藏或投资的情感、动机,因此这个集群的个人和机构数量相对较少,高端的、持久的更少。一家拍卖行要想几十年甚至几百年持续下去,不断打造自己的品牌和扩展客户资源才是最务实的。国际著名拍卖行苏富比亚洲区执行总裁程寿康就曾多次强调:走得长远的拍卖行,不用太过在意市场的起伏,反而是需要将基础和常规性工作(如客户服务)不断完善,方能立于不败。而嘉德拍卖公司负责人也认为,对于拍卖公司来说首先是一个服务机构,要把买卖、双方都服务好,让客户从这个平台中获得切实的利益,才是最有意义的。④再者则由当前国内艺术品拍卖行情所决定。近20年来,中国艺术品市场经历了高速而跌宕式的发展,从效仿“苏富比”和“佳士得”开始,到今天拍卖公司数量已达6000多家,艺术品市场占全球份额逐年攀升,已经占据了世界艺术品交易市场的前三甲。2010年中国本土艺术品拍卖成交额达到83亿美元,占全球市场23%。2011年中国首次成为世界艺术品与古董市场的主力,销售总额138亿欧元,占全球市场30%。2012年中国市场艺术品成交额为106亿欧元,占全球市场的25%。目前,全球艺术品市场在经历2012年的重新洗牌后,美国以33%的占有率重回第一位,中国处于第二位占25%,英国仍保持第三位占23%。⑤艺术品市场“中国式发展”的奇迹,也是客户规模快速扩张的明证,据估计今年中国艺术买家占到了全球买家的25%。而客户结构的复杂化则在拍品类型呈现多样化趋势上得以体现。以2011年为例,其中艺术品拍卖市场交易额为975亿元(港、澳、台拍卖市场成交额为148.68亿元),画廊、艺术经纪和艺术品博览会的交易额为351亿元,艺术品出口额为30亿元,艺术品网上交易额为12亿元。此外,现当代原创工艺美术品(工艺画、陶瓷、玉器、珠宝首饰、家具、刺绣、漆器等)的交易额为590亿元,艺术授权品、艺术复制品、艺术衍生品的交易额为150亿元。⑥无论是国际化的份额,还是本土化的结构,这个庞大且发展迅速的市场要想保持或扩大势头,无疑需要对艺术品拍卖公司以及客户资源作更有效的调整及建构,以应对未来充满变数的挑战。故此,艺术品拍卖公司经营尤其需要客户管理。这关系到拍卖公司通过转变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将人力资源、艺术品拍卖业务流程及信息技术有效整合,使艺术品拍卖公司可以以更低成本吸引、挖掘有效委托人和竞买人,更高效率地满足委托人和竞买人需求,与有过业务往来的委托人和竞买人主动保持已经建立的良好关系,并开发潜在委托人、竞买人,扩大客户群体,从而抢占更多艺术品拍卖市场份额,获得新的市场机会并提升艺术品拍卖公司的竞争力。
三、艺术品拍卖公司的客户及其管理现状
1.客户的规模及构成如前所述,就现状而言,国内艺术品拍卖客户规模庞大,且类别分布也越来越广泛且复杂。20年以前,艺术品拍卖公司的客户群体还相对稳定,主要由传统艺术品收藏者、艺术品经营者以及画廊等个人或机构组成,从2010年起,客户的结构截然不同,无论从拍品来源还是客户群体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近年来,由于民间资金充裕以及艺术品收藏、投资回报率高的驱动,社会流动性资金大量流入艺术品拍卖市场,与此同时在庞大的交易规模中涌入了大量新客户。首先是新客户中财富阶层的增加,而这些新财富阶层多为企业主、专业投资人,其资金丰厚,不乏有人以投资房市、股市的方式介入艺术品市场;新增的买家群体中还有一部分文化、体育、娱乐圈人士,这个群体对艺术品很有兴趣,但是没有经验,也缺乏收藏与投资的准备。其次是新客户的国际化,自2008年开始,“佳士得”全球拍卖中的大陆藏家数量翻了倍,香港“苏富比”总部中国买家的比例也从2005年的5%升至2012年的40%,而参与拍卖的中国竞拍者数量占全场拍卖的90%。⑦委托方也经历着类似地变化。这一现象重构了艺术品市场的语境,规模日益攀升且类型日趋多元,“投资”成为常态表达方式。对这一实际情形的整体认识与把握,有赖于确定标准进行有效的分类,以从不同方面看清客户群体的规模和结构,预见艺术资源的分布与流向及艺术品市场发展的趋势与路向。根据客户的属性、身份,艺术品拍卖公司的客户群可以划分为4个类别:(1)国有文化机构,主要指政府文物局以及国有博物馆、美术馆、文物商店等。这类文物艺术品市场早期很重要的群体,既是主要供货商也是大卖家,目前交易规模呈现放缓的趋势,但是承担大部分艺术品国有化的任务,因此享有优先购买权。艺术品拍卖公司在与这些享受艺术品拍卖优先购买权的国有文化机构交易时,就需要专有的手续,以法律规定的程序办理标的、物的移交的一系列手续。(2)民营艺术机构,如私人性质的画廊、美术馆、博物馆、收藏团体等。各种民营机构除了在拍卖会上买入别人的藏品外,也拍卖自己的藏品,同时分散的、个体的文物和艺术品交易。近来年这类机构增加的最快也最多,在拍卖市场中日渐发挥愈加重要的作用。(3)民间自然人,如新富工商阶层、文物商人与艺术经纪人、旅居海外的华人、新旧文化艺术人士等。民间自然人占艺术品拍卖委托人群体的大部分,通常委托拍卖公司卖掉自己的艺术收藏品,以获取资金。而在拍卖竞买人群体中,民间自然人也占到竞买人的大部分,其竞买目的各有不同,传统的买家多是为了收藏、经营,近年不论是买家还是委托人则多以投资为主要目的。(4)相关类机构,如银行、公益慈善机构、文化传媒企业、社会中介组织等。即其他一些以集体名义委托拍卖及竞买艺术品的机构、基金会等。这一类别主要将拍卖市场中的艺术品作为固定资产,将艺术品拍卖行为作为投资项目,以专业的手段支付一定的资金收藏艺术品,促成其成立各自的形象展示或商业交易等艺术园区。而艺术品投资基金会的出现和发展也是近年的事情,如招商银行“艺术鉴赏计划”以及其他银行的艺术品理财项目。若按照不同的购买动机,竞买方可以分为艺术品收藏者、投资者和收藏投资者三类。艺术品收藏者是指那些专门追求收藏偏好的,满足所带来的美学收益的人。投资者是指那些专门追求投资艺术品所带来的商业效益的人。收藏者和投资者在实际过程中的角色很容易相互转换,因此收藏投资者是艺术品拍卖买家中数量最多的,他们既追求收藏偏好的满足所带来的美学收益,同时又享受投资艺术品所带来的商业收益。对此细分还可以包括艺术品的研究者以及投机者、洗钱者、送礼者等类别,这类群体虽然以“隐身”“台后”的方式存在但其对拍卖市场的影响亦不可小觑。对客户群的分类,也可以根据艺术品交易周期,分为长线型、短线型以及随机性和临时性客户;还可以根据拍卖公司与客户的关系的模式分为普通客户、重要客户以及核心客户。
2.客户关系发生的环节及管理流程客户关系在艺术品拍卖公司经营中客观存在,对其管理也早已开始。对客户关系发生的环节及管理流程进行系统的记述⑧,可以更好地窥探目前客户管理现状。下表按拍卖流程将公司各部门在拍卖不同阶段为客户提供的服务分项列举,以完整呈现艺术品拍卖公司客户管理的业务类别与操作细则。
客户关系发生的环节也就构成了拍卖公司的客服项目,明示了艺术品拍卖各阶段公司部门在客户管理中的职能。一般来说,小型的、新建的艺术品拍卖公司与大型的、老牌的艺术品拍卖公司对客户关系发生的环节、管理流程以及职责有着不同的要求。而这种不同的类型所产生的在艺术品拍卖公司的决策系统、业务系统和行政系统等3个方面构成与组合也不同,业务与影响也各不相同。前者受人员数量限制,客户管理流程只设总经理和业务经理两个层级,其客户环节只是简单的或松散的网络关系,没有清晰的或精确的岗位职责描述;而对于后者经过长期的发展这个流程相对完整,一般分为董事长、总经理、分管副总经理、业务部门经理、业务员等层级,已经呈现规范、规模化的面貌,当然也有严密、规范的职责描述。
3.客户管理的实践情形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扩大以及竞争的加剧,也是公司客户群的规模增加和结构复杂,促使客户关系得以在实践的层面逐步展开、推进。大致的情形包括,从拍品的征集到招商等过程均有套路可循,利用会员制以及手机、电邮等技术工具,统一快速向客户发送拍卖会、拍品公告和公司资讯;开发拍卖管理网络版信息系统并以此逐步取代客户信息管理的手工方式,对委托方和买受人的资料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客户数据与合同、拍品等数据对应连接;在客户分级服务细化上下功夫,对大型、稳定、核心客户实施专门化服务;以举办讲座、寄送刊物、开通网站等措施来主动加大与客户之间的互动。但是,就整体而言,当前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客户管理还很不完善,普遍的看法是“大公司胜过小公司,大客户胜过小客户,浅层处理胜过深度挖掘”。大多艺术品拍卖机构往往采用直线型的客户管理方式,信息及其管理职责分散,在实践中会造成客户信息在逐级传递的过程中遗漏,不利于客户信息在公司中的共享,因而在客户数量逐渐增多的情况下,无法进行更深入的有效管理。艺术品拍卖公司的客户管理环节单一,也就是说还只是发生在交易的环节,没有向交易前和交易后延伸。软件系统还只是停留在现场交易管理层面,满足于现场程序的操作,对数据库在深度挖掘以及市场预测等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更有时出现私下出售或购买客户信息等违背行规甚至违法事件。因此,从已经成熟的艺术营销以及客户管理理论的角度比照,从对国内艺术品市场竞争性需求的因应而言,艺术品拍卖公司的客户管理亟需形成一套完整、稳定、有效的模式。
三、艺术品拍卖公司客户管理的基本架构如前所述,CRM应用于艺术品拍卖公司首先是一套营销整体解决方案。按照艺术管理学知识视点移植于艺术市场营销的问题境况,艺术品拍卖公司客户管理方案需要从理念培育到制度安排,再到技术支持、实践操作以及绩效评估、学术导引这一个相对完整的管理架构。在基本架构中,必须立足整体性从管理目标和效率出发充分调动每一个环节的要素力量,使单个的环节方案与整体方案保持同步协调关系,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艺术管理模式。这一系列环节、要素互为前提,成为完整的链条,从任何一个环节切入都可以对整体方案形成倒逼机制,从而产生整体突破功能。1.理念培育艺术品市场环境的持久变化、管理过程的日益复杂以及传达组织所信仰的文化、社会和经济价值的需要,都要求有一个明确的理念,以此来描述拍卖公司运营的中心目标和业务范畴。这个理念能为艺术管理者提供一个用作其运营的基础模式,对战略决策、规划流程产生影响,推动参与者达到最佳表现,使其在常规运作和错综复杂的战略工作中带有方向感、敏锐性。这个理念对外则是艺术品拍卖公司向社会做出的允诺,对客户产生认同感和凝聚力。在价值向度上,艺术品拍卖活动以客户沟通、交换以及学习为中心,这就决定了艺术品拍卖公司不仅是一个商业机构,也是一个教育机构。拍卖公司与客户除了商业关系之外,还有文化关系和教育关系。这种关系不是单向而是拍卖双方建立的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在功能向度上,艺术品拍卖公司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是文化性和功能化的,必定渗透在组织文化精神的软实力中,或者扩展、延伸为组织文化的支撑,培育“以客户为中心”这一理念对艺术品拍卖企业文化建设进而推动企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性,其作用表现在目标导引、内涵塑造、形象展示、资源集聚、行为约束等方面。在时间向度上,艺术品拍卖公司必须在交换发生前就与客户建立关系,而不是将关系视为交易所导致的结果;但是客户关系不能随着交易的发生而终止,必须将重点放在客户长期性关系上,贯穿于客户与公司拍品交易的前、中、后整个过程中。在空间向度上,艺术品拍卖公司在经营新、老客户关系以创造、维持长期价值之外还须考量利害关系人。“利害关系人是与机构的成功具有厉害关系的任何团体或个人”⑨,对于艺术品拍卖公司来说,利害关系人不一定是直接客户,不过会以间接、潜在且长期的方式影响到机构所能获得的资源与支持。不管CRM是一个怎样大型、复杂的系统,怎样涉及艺术品拍卖企业的市场经营、客户服务、生产销售、技术支持等业务部门,只有贯通了理念,它的实施才能有效地促进这些部门的协调一致和紧密配合。艺术品拍卖公司要想长期良性运作,则需要从根本上将“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熏陶在组织文化中,必须整体培育并且在组织长期的发展、建设中内化为绝大多数人的言行之中。
2.制度设计制度设计是理念在具体实践中的有效落实。制度目标的清晰性对于制度设计的有效性至关重要,追求目标的清晰性即必须立足于目标定位中的职责分类。艺术品拍卖公司客户管理并非只是拍卖流程某一端、某个部门或某些人员的职责,真正涵义在于围绕发展目标和改进要求来拟定规范性的建构举措以及条文化的实施细则,包括组织再造、流程重组、职责进阶、规则新修等必然性选项,具体的操作性则包括系统的客服信息、完整的客服标准、个性的客服项目等内容。制度设计必须解决实施客户管理的完备信息系统。首先包括称之为“内部客户数据资料”的客户信息⑩:(1)社会人口学资料类别的基本资料:姓名、头衔、性别、地址、职业、年龄、教育程度、婚姻状况;(2)客户行为信息的回应资料:订票时间、参加或退出会员的时间、会员身份的变动、订购的期限、对机构的赞美与批评、捐献等;(3)机构与客户联系信息的行销记录:致电、去函、面访。便捷的查找渠道以及精准的分析工作当是技术支撑范畴。上述资料从拍卖行内部获得,通常的来源有会员登记、会计系统、销售报告、顾客清单等。其次是外部数据资料,包括以市场调查、民意测验等形式直接从客户那里获取得数据资料,也包括政府部门、学术单位以及商业公司以报告形式的各类资料。制度设计必须建立全程客户服务标准体系。制度举措在拍卖中必须覆盖全程。购买前为客户提供相关信息时,热情、全面、及时、有效的沟通和交流,给客户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为今后的购买行为打下基础。购买期间为客户着想,提供个性化服务,带给客户最大程度的满意甚至惊喜。购买后,及时、持续地跟进,让客户对拍卖公司形成信赖感、归属感,从而保证客户的忠诚度。具体化的实施细则包括以下4个方面:(1)建立专门的客户回访和客户满意度调查制度;(2)建立客户重要纪念日、节假日关怀制度;(3)建立客户艺术收藏投资等专业知识辅导服务;(4)建立优惠制度。制度设计必须建立个性化的甚至一对一的服务项目。艺术品拍卖市场都是细分的,不同的客户其消费需求、购买动机、审美偏好各不相同,必须将潜在的客户根据相似的特征分组归类——或许是按地理位置、人口环境、市场需求、产品类型或者其它有用的和相关的信息,围绕目标客户和细分市场规划艺术品拍卖公司经营策略,设计个性化的甚至一对一的服务项目。在可操作、可掌控的选择上,艺术品市场细分有5个最基本的决定性因素B11:购买者/非购买者两个极端、购买率或频率、产品或品牌的忠诚度、客户的满意度以及所偏爱的品牌或产品。忠实度是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对某一产品强烈的消费欲望和始终如一的消费习惯。艺术品拍卖公司与客户关系的建立和提升也是分阶段的,需要经历客户了解、客户培养、客户发展等阶段。公司可以根据客户生命周期不同,在实践过程中采取与之相适的关系模式和个性化的服务方式。
3.技术支持要实现对CRM的成功部署,不仅需要强大的资金后盾,还需要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在传统的思维定势里,技术要素在介入制度运行过程中充其量只能是工具延伸,无论在制度设计还在措施操作中,都无需过多考虑技术要素或者说非功能性物质工具的介入问题。但是在艺术市场体系中间技术主体却越来越自觉地追求技术价值的社会功能转化。技术已经不仅仅是为社会追求意义生成和价值实现的辅工具手段,而是更多地表现为社会意义生成和价值实现本身。B12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在艺术品拍卖未来发展进程中,不仅网络技术直接担当着行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量,而且一系列的技术跟进也使事态不断地按照技术理性的牵引改变今后艺术品拍卖业务创新、转型的方向和路径。如今新兴的网上拍卖即是一例。技术支持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软件可以是自行研发也可以是引进购置。拍卖系统软件根据拍卖业务实体建造业务模型,在数据、资源和流程全面整合的基础上,依托于客户管理以及库房管理、后台管理等业务职能模块,以会前准备、现场控制、会后处理的流程管理为核心,凭借各业务环节强大的操作功能和辅助工具,实现拍卖核心业务的集中管理、全程控制。有些客户管理软件还会集成呼叫中心系统,邮件群发、会员卡系统等新功能与系统,统一快速向客户发送拍卖会、拍品公告和公司新闻等信息,加强宣传并有效维护客户关系。还可将原有CRM系统上的客户资源管理、销售管理、客户服务管理、日常事务管理等功能迁移到手机,这样员工、客户皆可根据权限随时查看信息、保持即时联系。艺术品拍卖企业在选择CRM软件时应根据管理、技术、使用等不同人员对各个方案的评价来确定最适合自身各方面条件的方案。另外,选择的方案要与原有的硬件基础设施、操作和应用系统相集成。而自行研发拍卖系统则是由软件开发人员、拍卖操作人员以及管理层与客户多方相关力量组成联合攻关团队。不管如何,在技术系统部署的各个阶段让各个部门主动参与到系统实施进程中来,这样既有利于公司内部各方面信息的整合,提高CRM系统的成功率,也能够使各级员工对CRM有一个直观、准确的认识。
4.学术导引新型的艺术品拍卖公司客户管理应基于对数据日常性的分析和深度化的研究之上,而不再是经验的积累与传习,更不是惯性使然。这些学术既是对艺术营销理论以及客户管理理论的借镜,也是对艺术品市场经营实践的理论化关照的生成。学术导引首先是对艺术品拍卖公司日常性的数据分析,主要包含以下4个方面:(1)客户基本信息分析。根据数据库对客户的信息记录,拍卖公司从客户的性别、年龄、职业等个人信息了解客户的发展潜力,包括客户的层次、风险、爱好、习惯等。从购买的艺术品或是委托的拍品可以大致了解客户对艺术品的偏好。(2)客户行为特点分析。主要是对客户在业务往来的过程中所表现的行为进行分析,包括不同客户所消费的产品按种类、渠道、销售地点等指标划分的销售额;行为是心理的外显,也是动机的结果,通过行为进而分析客户的委托和竞买心理等。(3)客户贡献能力分析。主要分析客户对于拍卖公司的利润、价值大小,客户利润分析指不同客户所消费的产品的边缘利润、总利润额、净利润等。也可延伸客户产品分析和客户促销分析,前者包括产品设计、关联性、供应链等,后者包括广告、宣传等促销活动的管理。(4)客户忠诚度分析。指客户对某个产品或商业机构的信用程度、持久性、变动情况等,也包括客户未来分析即客户数量、类别等情况的未来发展趋势、争取客户的手段等。将拍卖记录、市场调查、民意测验、专家研究的客户数据置于日常性的数据分析系统中进行整体性的关照,这个系统是拍卖公司决策流程的实证工具,为决策提供启示性的信息。有效分析客户群分布在哪个行业、哪个职业、哪个年龄层次、哪个地域,深入探究艺术品市场中各种不同的需求及需求产生的心理影响因素。有效分析每一次市场活动的投入产出比,根据与市场活动相关联的回款记录及举行市场活动的报销单据统计所有市场活动的效果报表。艺术品拍卖公司经营策略研判、拍卖专场设计的以及客户拓展方案拟定,都因为有了上述学术的导引而具备了理性的力量。学术导引还包括对整体的艺术品市场作深度化的学术研究,以预测、评估、跟踪、引领市场整体走势。整体性的深度学术研究采取跨学科的方法视角B13。运用问卷、访谈等社会及市场调查方法,对画廊、艺术品拍卖公司、艺术品博览会进行案例分析与实证研究,客观把握我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现状,。运用统计学定量分析的方法,对国内艺术品市场进行客观分析,以厘清市场内部结构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记述艺术品市场发展特点和规律,把握艺术品市场的未来趋势。运用历史研究和文献研究方法,梳理艺术品市场发展历程,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艺术品市场的表现进行实证,从而对市场的未来进行理性预判。拍卖的全球化不可逆转,国内拍卖公司在坚守原有市场门类的基础上,更加开拓宽阔的国际领域,因此学术导引也要随之研究国际艺术品市场,分析中国艺术品市场在全球艺术品市场所处的地位、所面临的形势,以及所存在的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国际性参照。国外对艺术品拍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通过实证分析,利用一定的计量经济模型与现代统计分析方法对一定时期内艺术品的价格、回报率、走势进行评估,并同时与同期的其他类型投资回报率做比较,以得出相应的结论。全球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数据有很多来源,比如法国艺术价格网()、欧洲艺术基金会(TEFAF)等权威研究机构的数据,这些数据公布了年度全球艺术品市场的成交总额、走势、影响因素。“艺术品拍卖”之于中国虽然走过几十年历程,但尚处年轻。不过在国际上,这样的交易模式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老牌国际拍卖行像“苏富比”和“佳士得”即使到了现在也还在以学术作导引来探索未来。恰是由于学术导引,老牌拍卖行不断在商业模式上做出调整,使这一古老的行业永远保持生机。当前,除了拍卖业务以外,国际拍卖行最主流的新潮业务就是加大“私人洽购”比重,同时各种艺术品修复、展览、出版、学术研讨、文化交流、新媒体运营等多元化业务也在逐步生成。
① 资料来源:TEFAF全球艺术品市场年度报告(2011,2012),http://。
② 资料来源:雅昌艺术网http:///,2013年7月。
③ [英]莉兹·希尔著,林洁盈译《如何开发艺术市场》,台北五观艺术管理有限公司,2008年版,第19页。
④ 《新财富阶层藏家崛起和拍卖平台转型》,雅昌艺术网http:///,2013年5月13日。
⑤ 资料来源:《2013年TEFAF全球艺术品市场报告》,转引自新华网北京2013年3月13日电。
⑥ 资料来源:文化部文化市场司编制《2011年中国艺术品市场年度报告》,转引自新华网北京2012年6月30日电。
⑦ 资料来源:刘正花编译《中国收藏家的“天秤”偏向拍卖行》,雅昌艺术网 http:///,2013年5月28日。
⑧ 参照王欣根据艺术品拍卖实际流程进行的总结。
⑨ [英]莉兹·希尔著,林洁盈译《如何开发艺术市场》,台北五观艺术管理有限公司,2008年版,第13页。
⑩ [德]维纳·汉利希、阿闵·克莱恩著,吴佳真、于礼本译《文化管理A—Z》,台北五观艺术管理有限公司,2004年版,第100页。
B11 [加]弗朗索瓦·科尔伯特著,高福进等译《文化产业营销与管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44页。
B12 王列生《文化制度创新论稿》,中国电影出版社,2011年版,第45页。
B13 文化部文化市场司《2009中国艺术品市场年度报告》,艺术中国网,http:///,2010年5月6日。
Operating Strategy of Artwork Auction Company: Based upon the Perspective of Customer Management
DONG Feng